目錄 智囊
◀上一卷 第四卷 迎刃 下一卷▶

  危巒前厄,洪波後沸;人皆棘手,我獨掉臂。動於萬全,出於不意;遊刃有餘,庖丁之技。集「迎刃」。

子產

編輯

  鄭良霄既誅,國人相驚,或夢伯有〔良霄字〕介而行,曰:「壬子餘將殺帶,明年壬寅餘又將殺段!」駟帶及公孫段果如期卒,國人益大懼。子產立公孫泄〔泄,子孔子,孔前見誅〕及良止〔良霄子〕以撫之,乃止。子太叔問其故,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吾為之歸也。」太叔曰:「公孫何為?」子產曰:「說也。」〔以厲故立後,非正,故並立泄,比於繼絕之義,以解說於民。〕

〔馮述評〕

編輯

  不但通於人鬼之故,尤妙在立泄一著。鬼道而人行之,真能務民義而不惑於鬼神者矣!

田叔

編輯

  梁孝王使人刺殺故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乃悉燒獄詞,空手還報。上曰:「梁有之乎?」對曰:「有之。」「事安在?」叔曰:「焚之矣。」上怒,叔從容進曰:「上無以梁事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於是上大賢之,以為魯相。

  叔為魯相,民訟王取其財物者百餘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二十,餘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汝主耶?何敢言!」魯王聞之,大慚,發中府錢,使相償之。相復曰:「王使人自償之;不爾,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又王好獵,相常從,王輒休,相出就館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數使人請相休,終不體,曰:「我王暴露,我獨何為就舍?」王以故不大出遊。

〔馮述評〕

編輯

  洛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以十數,終不聽,往見郭解。解夜見仇家,仇家曲聽解。解謂曰:「吾聞洛陽諸公居間,都不聽。今子幸聽解,解奈何從他邑奪賢士大夫權乎?」徑夜去,屬曰:「俟我去,令洛陽豪居間。」事與田叔發中府錢類。

  王祥事繼母至孝,母私其子覽而酷待祥。覽諫不聽,每有所虐使,覽輒與祥俱,飲食必共,母感動,均愛焉。事與田叔暴坐待王類。

主父偃

編輯

  漢患諸侯強,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其封號;漢有厚恩而諸侯漸自分析弱小雲。

裴光庭

編輯

  張說以大駕東巡,恐突厥乘間入寇,議加兵備邊,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謀之。光庭曰:「封禪,告成功也,今將升中於天而戎狄是懼,非所以昭盛德也。」說曰:「如之何?」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為大。比屢求和親,而朝廷羈縻未決許也。今遣一使,徵其大臣從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來,則戎狄君長無不皆來,可以偃旗臥鼓,高枕有餘矣。」說曰:「善!吾所不及。」即奏行之。遣使諭突厥,突厥乃遣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入貢,因扈從東巡。

崔祐甫

編輯

  德宗即位,淄青節度李正己表獻錢三十萬緡。上欲受,恐見欺;卻之,則無詞。宰相崔祐甫請遣使慰勞淄青將士,因以正己所獻錢賜之。使將士人人戴上恩,諸道知朝廷不重財貨。上從之,正己大慚服。

  神策軍使王駕鶴,久典禁兵,權震中外。德宗將代之,懼其變,以問崔祐甫。祐甫曰:「是無足慮。」即召駕鶴,留語移時,而代者白志貞已入軍中矣。

王旦

編輯

  馬軍副都指揮使張旻"被旨選兵,下令太峻,兵懼,謀為變。上召二府議之,王旦曰:「若罪旻,則自今帥臣何以御眾?急捕謀者,則震驚都邑。陛下數欲任旻以樞密,今若擢用,使解兵柄,反側者當自安矣。」上謂左右曰,「旦善處大事,真宰相也!」

〔馮述評〕

編輯

  借一轉以存帥臣之體,而徐議其去留,原非私一旻也。

  契丹奏請歲給外別假錢幣。真宗以示王旦,公曰:「東封甚迫,車駕將出,以此探朝廷之意耳。可於歲給三十萬物內各借三萬,仍諭次年額內除之。」契丹得之大慚,次年復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帛六萬,事屬微末,仰依常數與之,今後永不為例。」

〔馮述評〕

編輯

  不借則違其意;徒借又無其名;借而不除,則無以塞僥倖之望;借而必除,又無以明中國之大。如是處分方妥。

  西夏趙德明求糧萬斛,王旦請敕有司具粟百萬於京師,而詔德明來取,德明大慚,曰:「朝廷有人。」乃止。

嚴求

編輯

  烈祖輔吳,四方多壘,雖一騎一卒,必加姑息。然群校多從禽,聚飲近野,或騷擾民庶。上欲糾之以法,而方借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計,問於嚴求。求曰:「無煩繩之,易絕耳。請敕泰興、海鹽諸縣,罷彩鷹鸇,可不令而止。」烈祖從其計,期月之間,禁校無復遊墟落者。〔南唐近事。〕

陳平

編輯

  燕王盧綰反,高帝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擊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幾吾死也!」用陳平計,召絳侯周勃受詔牀下,曰:「平乘馳傳,載勃代噲將。平到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行,私計曰:「樊噲,帝之故人,功多。又呂後女弟女嬃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即恐後悔,〔邊批,精細。〕寧囚而致上,令上自誅之。」平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節,即反接載檻車詣長安,而令周勃代,將兵定燕。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後及呂嬃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殊悲,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出休矣。」平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曰:「傅教帝。」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

〔馮述評〕

編輯

  讒禍一也,度近之足以杜其謀,則為陳平;度遠之足以消其忌,則又為劉琦。宜近而遠,宜遠而近,皆速禍之道也。

  劉表愛少子琮,琦懼禍,謀於諸葛亮,亮不應。一日相與登樓,去梯,琦曰:「今日出君之口,入吾之耳,尚未可以教琦耶?」亮曰:「子不聞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悟,自請出守江夏。

宋太祖 曹彬

編輯

  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間於周主。遣使遺太祖書,餽以白金三千。太祖悉輸之內府,間乃不行。

  周遣閣門使曹彬以兵器賜吳越,事畢亟返,不受餽遺。吳越人以輕舟追與之,至於數四,彬曰:「吾終不受,是竊名也。」盡籍其數,歸而獻之。後奉世宗命,始拜受,盡以散於親識,家無留者。

〔馮述評〕

編輯

  不受,不見中朝之大;直受,又非臣子之公。受而獻之,最為得體。

蘇軾 范仲淹

編輯

  高麗僧壽介狀稱「臨發日,國母令齎金塔祝壽」。東坡見狀,密奏云:「高麗苟簡無禮,若朝廷受而不報,或報之輕,則夷虜得以為詞;若受而厚報之,是以重禮答其無禮之餽也。臣已一面令管勾職員退還其狀,云:『朝廷清嚴,守臣不敢專擅奏聞。』臣料此僧勢不肯已,必雲本國遣來獻壽,今茲不奏,歸國得罪不輕。臣欲於此僧狀後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國又無來文,難議投進,執狀歸國照會。』如此處分,只是臣一面指揮,非朝廷拒絕其獻,頗似穩便。」

  范仲淹知延州,移書諭元昊以利害,元昊復書悖慢。仲淹具奏其狀,焚其書,不以上聞。夷簡謂宋庠等曰:「人臣無外交,希文何敢如此?」宋庠意夷簡誠深罪范公〔邊批:無恥小人。〕遂言「仲淹可斬」。仲淹奏曰:「臣始聞虜悔過,故以書誘諭之;會任福敗,虜勢益振,故復書悖慢。臣以為使朝廷見之而不能討,則辱在朝廷;故對官屬焚之,使若朝廷初不聞者,則辱專在臣矣。」杜衍時為樞密副使,爭甚力,於是罷庠知揚州。〔邊批:羞殺。〕而仲淹不問。

張方平

編輯

  元昊既臣,而與契丹有隙,來請絕其封。知諫院張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強敵,非計也。宜賜元昊詔,使之審處,但嫌隙朝除,則封冊暮下,於西、北為兩得矣。」時用其謀。

秦檜

編輯

  建炎初,虜使講和,云:「使來,必須百官郊迎其書。」在廷失色。秦檜恬不為意,盡遣部省吏人迎之。朝見,使人必要褥位。〔此非臣子之禮。〕是日,檜令朝見,殿廷之內皆以紫幕銷滿,北人無辭而退。

吳時來

編輯

  嘉靖時,倭寇發難,郎、土諸路兵援至。吳總臣計犒逾時,眾大噪。及至松江,撫臣屬推官吳時來除備。時來度水道所由,就福田禪林外立營,令土官以兵至者,各署部伍,舟人導之入,以次受犒,惠均而費不冗,諸營帖然。客兵素獷悍,剽掠即不異寇。時來用贊畫者言,為好語結其寇長,縛治之,迄終事無敢犯者。

〔按〕

編輯

  時來在松御倭,歷有奇績。寇勢逼甚,士女趨保於城者萬計。或議閉關拒之,時來悉縱入擇閒曠地舍之。又城隘民眾,遂污蒸而為疫。時來乃四啟水關,使輸薪谷者,因其歸舟載穢滯以出。明年四月,寇猝至攻城,雨甚,城崩西南隅十餘丈,人情洶洶。時來盡撤屯戍,第以強弩數十扼其衝。總臣以為危,時來曰:「淖濘彼安能登?」果無恙。時內徙之民薄城而居,類以苫蓋,時來慮為火箭所及,亟撤之而陰識其姓名於屋材,夜選卒運之城外,以為木柵,扞修城者。卒皆股慄不前,時來首馳一騎出南門,眾皆從之,平明柵畢,三日而城完。復以柵材還為民屋,則固向所識也。賊知有備,北走,時來建議決震澤水,斷松陵道。賊至平望,阻水不得進,我兵尾而擊之,斬首三千餘,溺死無算。此公文武全才,故備載之。

陳希亮 蘇軾 章綸 姚夔

編輯

  于闐使者入朝,過秦州,經略使以客禮享之。使者驕甚,留月餘,壞傳舍什器,縱其徒入市掠飲食,民戶皆晝閉。希亮聞之,曰:「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況此小國乎?」乃使教練使持符告譯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斬若!」取軍令狀以還。使者至,羅拜庭下。希亮命坐兩廊,飲食之,護出其境,無一人嘩者。

  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本路管庫,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時蘇軾通判杭州,使人謂之曰:「遠方慕化而來,理必恭順。今乃爾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不悛,當奏之!」押伴者懼,為之小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子,公卻之,曰:「高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亟易書稱熙寧,然後受之。

  國朝北方也先,殺其主脫脫不花,自稱大元田盛大可汗,遣使入貢。上命群臣議所以稱之者。禮部郎中章綸言:「可汗,乃戎狄極尊之號,今以號也先則非宜。若止稱太師,恐為之慚忿,犯我邊郵。宜因其部落舊號,稱為瓦剌王,庶幾得體。」從之。

  大同貓兒莊,本北虜入貢正路。成化初年,使有從他路入者,〔邊批:例不可開。〕上因守臣之奏,許之。禮部姚文敏公夔奏請宴賞一切殺禮。虜使不悅。姚諭之云:「故事迤北使臣進貢,俱從正路,朝廷有大禮相待。今爾從小路來,疑非迤北頭目,故只同他處使臣。」虜使不復有言。

  〔四公皆得馭虜之體。〕

蘇頌

編輯

  蘇公子容充北朝生辰國信使,在虜中遇冬至。本朝歷先北朝一日,北朝問公孰是。公曰:「歷家算術小異,遲速不同。如亥時猶是今夕,逾數刻即屬子時,為明日矣。或先或後,各從本朝之歷可也。」虜人深以為然,遂各以其日為節慶賀。使還奏,上喜曰:「此對極中事理。」

馬默

編輯

  宋制:沙門島罪人有定額,官給糧者才三百人,溢額則糧不贍;且地狹難容。每溢額,則取其人投之海中,寨主李慶一任,至殺七百餘人。馬默知登州,痛其弊,更定配海島法,建言:「朝廷既貸其生矣,即投之海中,非朝廷本意。今後溢額,乞選年深、自至配所不作過人,移登州。」神宗深然之,即詔可。著為定製,自是多全活者。默無子,夢東嶽使者致上帝命,以移沙門島罪人事,特賜男女各一。後果生男女二人。

  〔既活人命,又勸勿惡,真乃菩薩心腸、聖賢遺風。〕

于謙

編輯

  永樂間,降虜多安置河間、東昌等處,生養蕃息,驕悍不馴。方也先入寇時,皆將乘機騷動,幾至變亂。至是發兵征湖、貴及廣東、西諸處寇盜。於肅愍奏遣其有名號者,厚與賞犒,隨軍徵進。事平,遂奏留於彼。於是數十年積患,一旦潛消。

  〔用郭欽徙戎之策而使戎不知,真大作用。〕

李賢

編輯

  法司奏,石亨等既誅,其黨冒奪門功升官者數千人,俱合查究。上召李賢曰:「此事恐驚動人心。」賢曰:「朝廷許令自首免罪,事方妥。」於是冒功者四千餘人,盡首改正。

王瓊

編輯

  武宗南巡還,當彌留之際,楊石齋〔廷和〕已定計擒江彬。然彬所領邊兵數千人,為彬爪牙者,皆勁卒也。恐其倉卒為變,計無所出,因謀之王晉溪。晉溪曰:「當錄其扈從南巡之功,令至通州聽賞。」於是邊兵盡出,彬遂成擒。

劉大夏 張居正

編輯

  莊浪土帥魯麟為甘肅副將,求大將不得,恃其部落強,徑歸莊浪,以子幼請告。有欲予之大將印者,有欲召還京,予之散地者。劉尚書大夏獨曰:「彼虐,不善用其眾,無能為也。然未有罪。今予之印,非法;召之不至,損威。」乃為疏,獎其先世之忠,而聽其就閒。麟卒怏怏病死。

  黔國公沐朝弼,犯法當逮。朝議皆難之,謂朝弼綱紀之卒且萬人,不易逮,逮恐激諸夷變。居正擢用其子,而馳單使縛之,卒不敢動;既至,請貸其死,而錮之南京,人以為快。

  〔獎其先則內愧,而怨望之詞塞;擢其子則心安,而巢穴之慮重。所以罷之錮之,唯吾所制。〕

劉坦

編輯

  坦為長沙太守,行湘州事。適王僧粲謀反,湘部諸郡蠭起應之。而前鎮軍鍾玄紹者潛謀內應,將剋日起。坦偵知之,佯為不省,如常理訟。至夜,故開城門以疑之。玄紹不敢發。旦詣坦問故,坦久留與語,而密遣親兵收其家書。〔邊批:已知確有其書,故收亦以塞其口,漫遣也。〕玄紹尚在坐,收兵還,具得其文書本末,因出以質紹。紹首伏,即斬之,而焚其書,以安餘黨,州部遂安。

張濬

編輯

  叛將范瓊擁兵據上流,召之不來,來又不肯釋兵,中外洶洶。張忠獻與劉子羽密謀誅之。一日遣張俊以千人渡江,若捕他盜者。因召瓊,俊及劉光世詣都堂計事,為設飲食。食已,相顧未發。子羽坐廡下,恐瓊覺事中變,遽取黃紙,執之趨前,舉以麾瓊曰:「下!有敕,將軍可詣大理置對。」瓊愕不知所為。子羽顧左右,擁置輿中,以俊兵衛送獄,使光世出撫其眾,且曰:「所誅止瓊,汝等固天子自將之兵也。」眾皆投刀曰:「諾。」悉麾隸他軍,頃刻而定。瓊伏誅。

留志淑

編輯

  中官畢真,逆濠黨也,至自江西,聲勢翕赫,擁從牙士五百餘人,肆行殘賊,人人自危。留志淑知杭州,密得其不可測之狀,白台察監司陰制之。未幾,真果構市人,一夕火其居,延燒二十餘家。淑恐其因眾為亂,閉門不出,止傳報諸衙門人毋救火。餘數日,果與濠通。及真將發應濠,台察監司召淑定計。先提民兵,伏真門外,監司以常禮見,出。淑入,真怒曰:「知府以我反乎?」應曰:「府中役從太多,是以公心跡不白。」因令左右出報監司。既入,即至堂上,執真手與語當自白之狀。〔邊批:在我掌握中。〕眾共語遣所不籍之人,以釋眾疑。真倉卒不得已,呼其眾出,出則民兵盡執而置之獄,偽與真入視府中,見所藏諸兵器,詰曰:「此將何為也?」真不能答,乃羈留之。奏聞,伏誅。

王益

編輯

  王益知韶州,州有屯兵五百人。代者久不至,欲謀為變。事覺,一郡皆駭。益不為動,取其首五人,即日斷流之。或請以付獄,不聽。既而聞其徒曰:「若五人者繫獄,當夜劫之。」眾乃服。

賈耽

編輯

  賈耽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使行軍司馬樊澤奏事行在。澤既反命,方大宴,有急牒至,以澤代耽。耽內牒懷中,顏色不改,宴罷,即命將吏謁澤,牙將張獻甫怒曰:「行軍自圖節鉞,事人不忠,請殺之!」耽曰:「天子所命,即為節度使矣。」即日離鎮,以獻甫自隨,軍府遂安。

沈演

編輯

  萬曆年間,女真虜人阿卜害等一百七員進貢到京。內工孛羅、小廝哈額、真太三名為首,在通州驛遞橫肆需索。州司以聞。時沈演在禮部客司,議謂本東夷長,恭順有年,若一概議革,恐孤遠人向化之心。宜仍將各向年例正額賞賜,行移內府各衙門關出給散,以彰天朝曠蕩之恩;止將工孛羅等三名,革其額賞。行文遼東巡撫,執付在邊酋長,諭以騷擾之故,治以虜法。俟本人認罪輸服,方准補給。

  沈何山〔演〕云:客司,古典屬國。郵人騷於虜,不能不望鈐束,然無以制其命。初工孛羅等見告,諭以罰服,驁弗受也。與賞以安眾,革三人賞以行法。三人頭目,能使其眾者,且積猾也,然離眾亦不能嘩,遂甘罰服。此亦處騷擾之一法。

王欽若

編輯

  王欽若為亳州判官,監會亭倉。天久雨,倉司以米濕,不為受納。民自遠方來輸租者,深以為苦。欽若悉命輸之倉,奏請不拘年次,先支濕米。〔邊批:民利於透支,必然樂從。〕太宗大喜,因識其名,由是大用。

〔馮述評〕

編輯

  紹興間,中丞蔣繼周出守宣城,用通判周世詢議,欲以去歲舊粟支軍食之半。群卒惡其陳腐,橫梃於庭,出不遜語。僉判王明清後至,聞變,亟令車前二卒傳諭云:「僉判適自府中來,已得中丞台旨,令盡支新米。」群囂始息。然令之不行,大非法紀。必如欽若,方是出脫惡米之法。

令狐鏐 李德裕

編輯

  宣宗銜甘露之事,嘗授旨於宰相令狐公,公欲盡誅之,而慮其冤,乃密奏牓子云:「但有罪莫舍,有闕莫填,自然無類矣。」

〔馮評〕

編輯

  今京衛軍虛籍糜餼,無一可用。驟裁之,又恐激變。若依此法,不數十年,可以清伍。省其費以別募,又可化無用為有用。

  先是諸鎮宦者監軍,各以意見指揮軍事,將帥不得專進退。又監使悉選軍中驍勇數百為牙隊,其在陣戰鬥者皆怯弱之士。所以比年將帥出征屢敗。李贊皇乃與樞密使楊鈞義、劉行深議,約敕監軍不得預軍政,每兵千人聽取十人自衛,有功隨例沾賞,自此將帥得展謀略,所向有功。

呂夷簡

編輯

  西鄙用兵』大將劉平戰死。議者以朝廷委宦者監軍,主帥節制有不得專者,故平失利。詔誅監軍黃德和,或請罷諸帥監軍。仁宗以問呂夷簡,夷簡對曰:「不必罷。但擇謹厚者為之。」仁宗委夷簡擇之。對曰:「臣待罪宰相,不當與中貴私交,何由知其賢否?願詔都知、押班,但舉有不稱者,與同罪。」仁宗從之。翼日,都知叩頭乞罷諸監軍宦官。士大夫嘉夷簡有謀。

〔馮述評〕

編輯

  殺一監軍,他監軍故在也;自我罷之,異日有失事,彼借為口實,不若使自請罷之為便。文穆稱其有宰相才,良然。惜其有才而無度,如忌富弼,忌李迪,皆中之以小人之智,方之古大臣,邈矣!

  李迪與夷簡同相,迪嘗有所規畫,呂覺其勝,或告曰:「李子柬之慮事,過於其父。」夷簡因語迪曰:「公子柬之才可大用。」〔邊批:奸!〕即奏除兩浙提刑,迪父子皆喜。迪既失柬,事多遺忘,因免去。方知為呂所賣。

王守仁

編輯

  陽明即擒逆濠,囚於浙省。時武廟南幸,駐蹕留都。中官誘令陽明釋濠還江西。〔邊批:此何事,乃可戲乎?〕俟聖駕親征擒獲,差二中貴至浙省諭旨。陽明責中官具領狀,中官懼,事遂寢。

〔馮述評〕

編輯

  楊繼宗知嘉興日,內臣往來,百方索賂,宗曰:「諾。」出牒取庫金,送與太監買布絹入餽,因索印券附卷歸案,以便他日磨勘,內臣咋舌不敢受。事亦類此。

  江彬等忌守仁功,流言謂「守仁始與濠同謀,已聞天兵下征,乃擒濠自脫」,欲並擒守仁自為功。〔邊批:天理人心何在?〕守仁與張永計,謂「將順天意,猶可挽回萬一;苟逆而抗之,徒激群小之怒」,乃以濠付永,再上捷音,歸功總督軍門,以止上江西之行,而稱病淨慈寺。永歸,極稱守仁之忠及讓功避禍之意,上悟,乃免。

〔馮述評〕

編輯

  陽明於寧藩一事,至今猶有疑者。因宸濠密書至京,欲用其私人為巡撫,書中有「王守仁亦可」之語,不知此語有故。因陽明平日不露圭角,未嘗顯與濠忤。濠但慕陽明之才而未知其心,故猶冀招而用之,與陽明何與焉?當陽明差汀贛巡撫時,汀贛尚未用兵,陽明即上疏言:「臣據江西上流,江西連歲盜起,乞假臣提督軍務之權,以便行事。」而大司馬王晉溪覆奏:「給與旗牌,大小賊情,悉聽王某隨機撫剿。」陽明又取道於豐城,蓋此時逆濠反形已具,二公潛為之計,廟堂方略,已預定矣。濠既反,地方上變告,猶不敢斥言,止稱「寧府」。獨陽明上疏聞稱「宸濠」,即此便見陽明心事。

朱勝非

編輯

  苗、劉之亂,勤王兵向闕。朱忠靖〔勝非〕從中調護,六龍反正。有詔以二凶為淮南兩路制置使,令將部曲之任。時朝廷幸其速去,其黨張達為畫計,使請鐵券,既朝辭,遂造堂袖札以懇。忠靖顧吏取筆,判奏行給賜,令所屬檢詳故事,如法製造。二凶大喜。明日將朝,郎官傅宿扣漏院白急事,速命延入。宿曰:「昨得堂貼,給賜二將鐵券,此非常之典,今可行乎?」忠靖取所持貼,顧執政秉燭同閱。忽顧問曰:「檢詳故事,曾檢得否?」曰:「無可檢。」又問:「如法製造,其法如何?」曰:「不知。」又曰:「如此可給乎?」執政皆笑,宿亦笑,曰:「已得之矣。」遂退。

〔馮述評〕

編輯

  妙在不拒而自止。若腐儒,必出一段道理相格,激成小人之怒;怒而懼,即破例奉之不辭矣!

李泌

編輯

  唐因河隴沒於吐蕃,自天寶以來,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長安者,歸路既絕,人馬皆仰給鴻臚。禮賓委府縣供之,度支不時付直,長安市肆,不勝其弊。李泌知胡客留長安久者或四十餘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甚厚。乃命檢括胡客有田宅者,得四千人,皆停其給,胡客皆詣政府告訴,泌曰:「此皆從來宰相之過,豈有外國朝貢使者留京師數十年不聽歸乎?今當假道於回紇,或自海道,各遣歸國,有不願者,當令鴻臚自陳,授以職位,給俸祿為唐臣。人生當及時展用,〔邊批:又好言以慰之,豈可終身客死耶?〕於是胡客無一人願歸者。泌皆分領神策兩軍,王子使者為散兵馬使或押衙,餘皆為卒,禁旅益壯,〔邊批:一舉兩得。〕鴻臚所給胡客才十餘人,歲省度支錢五十萬。

費宏 胡世寧

編輯

  鑄印局額設大使,副使各一員,食糧儒士二名。及滿,將補投考者不下數千人,請托者半之,當事者每難處分。費宏為吏部尚書,於食糧二名外,預取聽缺者四人,習字者四人,擬次第補,度可逾十數年。由是投考及請托者皆絕跡。

  土官世及,輒轉展結勘,索賂土官,土官以故怨叛,輕中朝諸人。胡公世寧令土官生子,即聞府;子弟應世及者,年且十歲,朔望或有事調集,皆攜之見太守,太守為識年數狀貌。父兄有故,按籍為請官於朝。土官大悅服。

〔馮述評〕

編輯

  不唯省臨時結勘之煩,且令土官從幼習太守之約束,而漸消其桀驁之氣,真良策也。

蔣瑤

編輯

  蔣恭靖瑤,正德時守維揚。大駕南巡,六師俱發,所須夫役,計寶應、高郵站程凡六,每站萬人。議者欲悉集於揚,人情洶洶。公唯站設二千,更番迭遣以迎,計初議減五分之四,其他類皆遞減。卒之上供不缺,民亦不擾。

  時江彬與太監等挾勢要索,公不為動。會上出觀魚,得巨魚一,戲言直五百金。彬從旁言:「請以畀守。」促值甚急,公即脫夫人簪珥及綈絹服以進,曰:「臣府庫絕無緡錢,不能多具。」上目為酸儒,弗較也。一日中貴出揭帖,索胡椒、蘇木、奇香異品若干,因以所無,冀獲厚賂。時撫臣邀公他求以應,公曰:「古任土作貢;出於殊方,而故取於揚,守臣不知也!」撫臣厲聲令公自覆,公即具揭帖,詳注其下曰:「某物產某處。揚州係中土偏方,無以應命。」上亦不責。又中貴說上選宮女數百,以備行在,撫臣欲選之民間。公曰:「必欲稱旨,止臣一女以進。」上知其不可奪,即詔罷之。

汪應軫

編輯

  汪應軫當武宗南巡,率同館舒芬等抗疏以諫,廷杖幾斃,出守泗州。泗州民惰,弗知農桑。軫至,首勸之耕,出帑金,買桑於湖南,教之藝。募桑婦若干人,教之蠶事。郵卒馳報,武宗駕且至,他邑彷徨勾攝為具,民至塞戶逃匿。軫獨凝然弗動,或詢其故,軫曰:「吾與士民素相信,即駕果至,費旦夕可貸而集,今駕來未有期,而倉卒措辦,科派四出,吏胥易為奸,倘費集而駕不果至,則奈何?」他邑用執炬夫役以千計,伺侯彌月,有凍餓死者。軫命縛炬榆柳間,以一夫掌十炬。比駕夜歷境,炬伍整飭,反過他所。時中使絡繹道路,恣索無厭。軫計中人陰懦,可懾以威,乃率壯士百人,列舟次,呼諾之聲震遠近,中使錯愕,不知所為。軫麾從人速牽舟行,頃刻百里,遂出泗境。後有至者,方斂戢不敢私,而公復禮遇之。於是皆咎前使而深德公。武宗至南都,諭令泗州進美女善歌吹者數十人,蓋中使銜軫而以是難之也。軫奏「泗州婦女荒陋,且近多流亡,無以應敕旨。臣向所募桑婦若干人,倘蒙納之宮中,俾受蠶事,實於王化有裨。」詔且停止。

沈啔

編輯

  世宗皇帝當幸楚,所從水道,則南京具諸樓船以從。而上或改道,耗縣官金錢;具而上猝至,獲罪。尚書周用疑以問工部主事沈啔。啔曰:「召商需材於龍江關,急驛偵上所從道,以日計,舟可立辦。舟而歸直於舟,不舟而歸材於商,不難也。」上果從陸,得不費水衡錢矣。

  中貴人請修皇陵,錦衣朱指揮者往視,啔乘間謂朱曰:「高皇帝制:皇陵不得動寸土,違者死。今修不能無動土,而死可畏也。」朱色懾,言於中貴人而止。

范檟

編輯

  景藩役興,王舟涉淮。從彭城達於寶應,供頓千里,舳艫萬餘艘,兵衛夾途,錦纜而牽者五萬人。兩淮各除道五丈,值民廬則撤之。木賈傍廬置敝舡,覆土板上,〔邊批,奇想。〕望如平地,居者以安。時諸郡括丁夫俟役,呼召甚棘。木賈略不為儲待,漕撫大憂之,召為語,檟謾曰:「明公在,何慮耶?」漕撫怫然曰:「乃欲委罪於我,我一老夫,何濟?」曰:「非敢然也,獨仰明公,斯易集耳。」曰:「奈何?」檟曰:「今王舡方出,糧舡必不敢入閘,比次坐候,日費為難,今以旗甲守舡,而用其十人為夫,彼利得僦直,趨役必喜,第須一紙牌耳!」曰:「如不足何?」曰:「今鳳陽以夫數萬協濟於徐,役畢必道淮而反,若乘歸途之便,資而役之,無不樂應者,則數具矣。」都御史大喜稱服。檟進曰:「然而無用也。」復愕然起曰:「何故?」曰:「方今上流蓄水,以濟王舟。比入黃,則各閘皆泄,勢若建瓴,安用眾為?」曰:「是固然矣,彼肯恬然自去乎?」曰:「更計之,公無憂。」都御史歎曰:「君有心計,吾不能及也!」

  先是光祿寺札沿途郡縣具王膳,食品珍異,每頓直數千兩。檟袖《大明會典》爭於撫院曰:「王舟所過州縣,止供雞鵝柴炭,此明證也,且光祿備萬方玉食以辦,此窮州僻縣,何緣應奉乎?」撫按然之,為咨禮部。部更奏,令第具膳直。王每頓二十兩,妃十兩。省供費巨萬計。〔邊批,具直則宵小無所容其詐矣。〕比至,檟遣人持錠金逆於途,遺王左右曰:「水悍難泊,唯留意。」於是王舟皆窮日行,水漂疾如激箭。三泊,供止千三百。比至儀真,而一夕五萬矣。多少難題目,到此公手,便是一篇絕好文字。

張瀚

編輯

  張瀚知廬州府,再補大名。庚戌羽當薄都門,詔遣司馬郎一人,持節徵四郡兵入衛。使者馳至真定,諸守相錯愕,且難庭謁禮,躊躇久之。瀚聞報,以募召游食,飢附飽颺,不可用。披所屬編籍,選丁壯三十之一,即令三十人治一人餉,〔邊批:尤妙。〕得精銳八百人。〔邊批:兵貴精不貴多。〕馳謂諸守:「此何時也,而與使者爭苛禮乎。司馬郎誠不尊於二千石,顧《春秋》之義,以王人先諸侯,要使令行威振耳。借令傲然格使者,其謂勤王何?」諸守色動,遂俱入謁。瀚首請使者閱師。使者卉然曰:「何速也?」比閱師,則人人精銳,絕出望外,使者乃歎服守文武才。

韓琦

編輯

  英宗初即位,慈壽一日送密札與韓魏公,諭及上與高後不奉事,有「為孀婦作主」之語,仍敕中貴俟報。公但曰:「領聖旨」。一日入札子,以山陵有事,取覆乞晚臨後上殿獨對,〔邊批:君臣何殊朋友。〕謂:「官家不得驚,有一文字須進呈,說破只莫泄。上今日皆慈壽力,恩不可忘,然既非天屬之親,但加承奉,便自無事。」上曰:「謹奉教。」又云:「此文字,臣不敢留,幸宮中密燒之;若泄,則讒間乘之矣。」上唯之,自後兩宮相歡,人莫窺其跡。

〔馮述評〕

編輯

  宋盛時,賢相得以盡力者,皆以動得面對故。夫面對便則畏忌消而情誼洽,此肺腑所以得罄,而雖宮闈微密之嫌,亦可以潛用其調停也。此豈章奏之可收功者耶?雖然,面對全在因事納忠,若徒唯唯諾諾一番,不免辜負盛典。此果聖主不能霽威而虛受耶,抑亦實未有奇謀碩畫,足以聳九重之聽乎?請思之!

趙令郯

編輯

  崇寧初,分置敦宗院於三京,以居疏冗,選宗子之賢者蒞治院中。或有尊行,治之者頗以為難。令郯初除南京敦宗院,登對,上問所以治宗子之略。對曰:「長於臣者,以國法治之;幼於臣者,以家法治之。」上稱善,進職而遣之。郯既至,宗子率教,未嘗擾人,京邑頗有賴焉。

◀上一卷 下一卷▶
智囊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