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

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

——批判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唯生產力論」
「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模範紅九連」黨支部
1971年8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唯生產力論」,否認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偉大歷史作用。在我國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他們提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他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要以技術工作為中心」,技術工作要「占首要地位」。還胡說什麼「技術發展了,各方面都發展起來了,這不是最大的政治嗎?」這個謬論的實質,是把技術的發展當成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完全違背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個偉大真理。

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所說的技術,是指新的機器,新的生產工藝。我們說,新設備、新工藝的發明和發展,對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都有很重要作用。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採用新設備、新工藝;對於舊設備、舊工藝,也要開展技術革新,加以改進。我們應當實行正確的技術政策,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多快好省地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中,技術決不能「占首要地位」,技術的發展決不能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

從歷史唯物論的基本觀點來看,在生產力這個概念中,和生產工具、技術相比較,人是決定性的因素。技術的發展,雖然能夠引起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發展,但是,技術的發展卻要受到生產關係的制約。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發展時,技術發展就快;當生產關係束縛生產力發展時,技術發展就受到阻礙。沒有和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不但技術不能得到順利發展,即使有一些發現、發明,甚至是重大的創造發明,也不能得到普遍採用。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在我國早就發明了,但是,在當時封建社會的條件下,很難得到廣泛採用。蒸汽作為動力的原理,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發現了,但是,在當時奴隸社會條件下,不能夠充分利用這種發現。蒸汽機的發明是在十七世紀末,然而它的大量採用,卻是在過了一個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可見,不是技術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相反,倒是生產關係的變革,為技術大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為新技術的發展和採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就是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新技術的發明和採用,也不是暢通無阻的。因為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着階級和階級鬥爭,我們搞新技術,階級敵人一定會進行破壞,不粉碎階級敵人的破壞,新技術就不能得到發展。

在技術領域裡,存在着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是要加強黨的領導,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大搞群眾運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劉少奇一夥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則是取消黨的領導,實行物質刺激,推行專家路線,鼓吹洋奴哲學,跟在別人後面爬行。兩條路線必然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不批判劉少奇一夥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不但技術不能迅速發展,而且還有導致資本主義在我國復辟的危險。

在技術工作中,新舊思想的鬥爭也是長期存在的。許多事實說明,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群眾,沒有技術可以學技術,可以搞出新技術,原來比較落後的設備可以改造成比較先進的設備,技術落後的面貌可以得到迅速的改變。相反,不用毛澤東思想武裝群眾,不實行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即使搞出一些新技術也不能很好發揮作用。有的單位搞成了許多革新項目,但是因為舊思想的阻礙,沒有在本單位生產中採用,以至出現「牆內開花牆外結果」的現象,這說明了思想狀況對技術發展的作用。所以,不大破舊思想,大立新思想,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是不能為新技術的發展開拓廣闊道路的。

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說:「把所有尖端拿下來,保證共產主義在全世界勝利。」這完全是一種騙人的鬼話。

事實是怎樣的呢?在當今的世界上,拿下技術尖端比較多的要算美國了,可是,共產主義並沒有在美國勝利。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曾經指出:「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裡,不抓在人民手裡,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很清楚,單有技術的發展,是不能使帝國主義的美國和平成長為共產主義的美國的。

社會主義社會是從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期,經過社會主義社會,人類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共產主義社會是徹底消滅了階級和階級差別的社會,是全體人民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的社會,是全體人民具有高度的勞動積極性和自覺性的社會,是具有極其豐富的社會產品的社會,是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的社會,是國家消亡了的社會。因此,向共產主義發展,不單是要極大地發展生產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把政治戰線、經濟戰線和思想文化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拋棄了無產階級專政,拋棄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那就不是向共產主義發展,而是向資本主義倒退。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販賣「技術推動一切」的謬論,掛起「保證共產主義勝利」的招牌,正是為了掩蓋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真面目。

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說:「激光這個事業具有世界意義」,「我們把它搞成之後」,帝國主義「都要完蛋,都會被打倒」。這是新形勢下再版的「唯武器論」。

在《論持久戰》這部光輝著作中,毛主席就對「唯武器論」進行過有力的批判。毛主席指出:「我們的意見與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毛主席在談到原子彈這類新式武器時,又明確指出:「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當然,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為了抵抗帝國主義的核威脅,反對它們的核訛詐,打破它們對核武器等新式武器的壟斷,我們必須搞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新式武器。但是,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決不是靠一兩件新式武器,而要靠無產階級和全世界的革命人民。帝國主義國家的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本國的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領導之下,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本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堅持革命鬥爭,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就能把帝國主義徹底埋葬。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眼睛裡只有一兩件新式武器,看不到革命人民的偉大力量。他們的這種謬論,在軍事理論上,也是完全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照他們的這套謬論做去,只能瓦解軍隊,從精神上解除自己的武裝。

列寧教導我們:「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技術工作推動一切」的謬論,完全違背了列寧的這個正確論斷。他們妄言,只要「集中一批優秀力量,突破幾個技術難關,生產的發展就可能急轉直下,很快前進。」他們所說的「優秀力量」,就是「工程師」、「科學家」,簡言之,就是「專家」。怎樣「突破幾個技術難關」?就是把「專家」請來,「經常開座談會」,大家「七談八談就能談出名堂來」。原來,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所說的「突破幾個技術難關」,並不是依靠群眾去突破難關,而是依靠「專家」,脫離廣大群眾,「閉門造車」。他們所說的技術成果,也不是群眾活動的結果,而是某些個人的活動結果。

應當肯定,科學家、工程師、工程技術人員對於技術的發明、創造,對於生產建設的發展,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國的艱巨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儘可能多的知識分子為它服務。」在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但是,也應當看到,技術的發展,技術上的發明、創造,並不是某些個人活動的成果,歸根到底,它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實踐的產物。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是階級鬥爭的主力軍,是生產鬥爭、科學實驗的主人,他們的實踐是技術不斷發展的源泉。一種新技術的出現,不僅是勞動人民長期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結果,而且也只有在勞動人民的實踐中不斷受到檢驗,才能不斷發展和不斷完善。在我國當前的情況下,大多數工程師、科學家的知識,主要是書本知識,是不完全的知識。這些書本知識,許多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即使有許多科學的部分,但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常常不能解決實際鬥爭中發生的新問題。他們只有和勞動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才能糾正書本上的許多謬誤,才能不斷認識新的事物,不斷解決新的問題。因此,生產上的技術難關,單靠「專家」、技術人員是很難突破的。只有工人、領導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結合起來,許多技術難關才能突破。

「唯生產力論」否認人民群眾的偉大歷史作用,只看到技術、生產工具的作用,看不到人民群眾的作用;只看到生產力的作用,看不到變革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的作用,看不到人民群眾是變革生產關係的主要力量。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這個反動的謬論,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前,否認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是革命的根本的力量;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否認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極大的積極性,否認人民群眾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的無限創造力。他們從這個反動謬論出發,引出了「階級鬥爭熄滅論」、「專家治廠」、「洋奴哲學」等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來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相對抗。他們鼓吹這個反動的「唯生產力論」,完全是為了取消和破壞無產階級革命,為了破壞無產階級專政。對於這個反動理論,我們必須徹底批判。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