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系列 (二)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司法解釋第2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0〕26號
制定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2000年9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司法解釋第27號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維基數據編輯
法律位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在維基數據編輯
立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在維基數據編輯
有效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維基數據編輯
公布日期2000年9月8日在維基數據編輯
施行日期2000年9月14日在維基數據編輯
收錄於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在維基數據編輯
200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10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0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1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0年9月14日起施行。

2000年9月8日



為依法懲治偽造貨幣,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等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二千元以上不滿三萬元或者幣量在二百張(枚)以上不足三千張(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

行為人製造貨幣版樣或者與他人事前通謀,為他人偽造貨幣提供版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行為人購買假幣後使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以購買假幣罪定罪,從重處罰。

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構成犯罪,同時有使用假幣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併罰。

第三條 出售、購買假幣或者明知是假幣而運輸,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於「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於「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四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購買假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假幣換取貨幣,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或者幣量在四百張(枚)以上不足五千張(枚)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幣量在五千張(枚)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總面額不滿人民幣四千元或者幣量不足四百張(枚)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較輕情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五條 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於「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於「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六條 變造貨幣的總面額在二千元以上不滿三萬元的,屬於「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七條 本解釋所稱「貨幣」是指可在國內市場流通或者兌換的人民幣和境外貨幣。

貨幣面額應當以人民幣計算,其他幣種以案發時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

本作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司法解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