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編輯

肉蓯蓉

編輯

肉蓯蓉,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門,今陜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中來者,肉濃而力緊。舊說是野馬遺瀝落地所生。今西人雲大木間及土塹垣中多生,此非遊牝之所而乃有,則知自有種類耳。或疑其初生於馬瀝,後乃滋殖,如茜根生於人血之類是也。皮如松子有鱗甲,苗下有一細扁根,長尺余。三月采根,采時掘取中央好者,以繩穿,陰幹。至八月乃堪用。《本經》雲∶五月五日采。五月恐已老不堪,故多三月采之。西人多用作食品啖之。刮去鱗甲,以酒凈洗去黑汁,薄切,合山芋,羊肉作羹,極美好,益人,食之勝服補藥。又有一種草蓯蓉,極相類,但根短,莖圓,紫色。比來人多取,刮去花,壓令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又下品有列當條,雲生山南巖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陰幹,亦名草蓯蓉。性溫,補男子,疑即是此物。今人鮮用,故少有辨之者,因附見於此。

列當

編輯

列當,文具肉蓯蓉條下。

地膚子

編輯

地膚子,生荊州平澤及田野,今蜀川,關中近地皆有之。初生薄地,五,六寸;根形如蒿,莖赤,葉青,大似荊芥;三月開黃白花。八月,九月采實,陰幹用。神仙七精散雲∶地膚子,星之精也。或曰其苗即獨掃也,一名鴨舌草。陶隱居謂∶莖苗可為掃帚者。蘇恭雲∶苗極弱,不能勝舉。二說不同。而今醫家便以為獨掃是也。密州所上者,其說益明。雲根作叢生,每窠有二,三十莖,莖有赤有黃,七月開黃花,其實地膚也。至八月而稭稈成,可采,正與此地獨掃相類。若然,恐西北所出者短弱,故蘇註雲爾。其葉味苦,寒,無毒。主大腸泄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胃,解惡瘡毒。三月,四月,五月采。

蒺藜

編輯

蒺藜子,生馮翊平澤,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實,曝幹。又冬采。黃白色,類軍家鐵蒺藜。此《詩》所謂墻有茨者。郭璞註《爾雅》雲∶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是也。又一種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綠葉細蔓,綿布沙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作莢子,便可采。其實味甘而微腥,褐綠色,與蠶種子相類而差大。又與馬子酷相類,但馬子微大,不堪入藥,須細辨之。今人多用。然古方雲蒺藜子,皆用有刺者,治風明目最良。神仙方亦有單餌蒺藜,雲不問黑白,但取堅實者,舂去刺用。兼主痔漏,陰汗及婦人發乳,帶下。葛洪治卒中五屍,搗蒺藜子,蜜丸,服如胡豆二枚,日三,愈。

防風

編輯

防風,生沙苑川澤及邯鄲上蔡,今京東,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而葉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時嫩紫,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而大。二月,十月采根,曝幹。關中生者,三月,六月采。然輕虛不及齊州者良。又有石防風,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采根,曝幹。亦療頭風眩痛。又宋亳間及江東出一種防風,其苗初春便生,嫩時紅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雲動風氣。《本經》雲∶葉主中風熱汗出,與此相反,恐別是一種耳。

絡石

編輯

絡石,生泰山川谷,或石山之陰,或高山巖上,或生木間,今在處有之。宮寺及人家亭圃山石間,種以為飾。葉圓如細橘正青,冬夏不雕。其莖蔓延,莖節著處,即生根須,包絡石上,以此得名。花白子黑。正月采,或雲六月,七月采莖葉,日幹。以石上生者良。其在木上者,隨木性而移。薜荔,木蓮,地錦,石血皆其類也。薜荔與此極相似,但莖葉粗大如藤狀,近人用其葉,治背癰,幹末服之,下利即愈。木蓮更大,如絡石,其實若蓮房,能壯陽道,尤勝。地錦,葉如鴨掌,蔓著地上,隨節有根,亦緣木,石上。石血極與絡石相類,但葉頭尖而赤耳。

黃,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今河東,陜西州郡多有之。根長二,三尺以來。獨莖,作叢生,枝稈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然有數種,有白水,有赤水,有木,功用並同,而力不及白水。木,短而理橫。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折皮亦似綿,頗能亂真。但苜蓿根堅而脆,黃至柔韌,皮微黃褐色,肉中白色,此為異耳。唐•許裔宗,初仕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後感風不能言,脈沈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藥,宜湯氣熏之,藥入腠理,周時可瘥。乃造黃防風湯數斛,置於床下,氣如煙霧,其夕便得語。藥力熏蒸,其效如此,因附著之。使善醫者,知所取法焉。

千歲

編輯

千歲,生泰山川谷。作藤生,蔓延木上,葉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莖,汁白而甘。五月開花,七月結實,八月采子,青黑微赤。冬惟雕葉。此即《詩》雲葛者也。蘇恭謂是嬰藤,深為謬妄。陶隱居,陳藏器說最得之。

黃連

編輯

黃連,生巫陽川谷及蜀郡泰山,今江,湖,荊,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者為勝,施,黔者次之。苗高一尺以來,葉似甘菊,四月開花黃色,六月結實似芹子,色亦黃。二月,八月采根用。生江左者根若連珠,其苗經冬不雕,葉如小雉尾草,正月開花,作細穗,淡白微黃色,六,七月根緊始堪采。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胡洽方載九盞湯,主下痢,不問冷熱赤白,谷滯休息久下,悉主之。以黃連長三寸三十枚,秤重一兩半,龍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子大者一枚,幹姜一兩半,膠一兩半,並切。先以水五合,著銅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著生土上,沸止,又上水五合,如此九上九下。內諸藥著火上,沸輒下,著土上,沸止又復,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頓服,即止。又香連丸,亦主下痢,近世盛行其法,以宣連,青木香分兩停,同搗篩,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飲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此方本出李絳《兵部手集方》,嬰孺用之亦效。又治目方,用黃連多矣。而羊肝丸尤奇異,取黃連末一大兩,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眾手撚為丸如梧子,每食心暖漿水吞二七枚,連作五劑,瘥。但是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豬肉及冷水。劉禹錫雲∶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囚後數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為內障所苦,喪明,逾年後,半夜嘆息,獨坐時,聞階除間悉之聲,崔問為誰?曰∶是昔所蒙活者囚,今故報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訖而沒。崔依此合服,不數月,眼復明,因傳此方於世。又今醫家洗眼湯,以當歸,芍藥,黃連等分停,細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濃汁,乘熱洗,冷即再溫洗,甚益眼目。但是風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用之。其說雲∶凡眼目之病,皆以血脈凝滯使然,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血得熱即行,故乘熱洗之,用者無不神效。

沙參

編輯

沙參,生河內川谷及冤句般陽續山,今出淄,齊,潞,隨州,而江,淮,荊,湖州郡或有之。苗長一,二尺以來,叢生崖壁間;葉似枸杞而有義牙,七月間紫花;根如葵根,筋許大,赤黃色,中正白實者佳。二月,八月采根,曝幹。南土生者,葉有細有大,花白,瓣上仍有白粘膠,此為小異。古方亦單用。葛洪卒得諸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自汗出欲死者。搗篩末,酒服方寸匕,立瘥。

丹參

編輯

丹參,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今陜西,河東州郡及隨州亦有之。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稈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余,一苗數根。五月采,曝幹。又雲∶冬月采者,良;夏月采者,虛惡。

王不留行

編輯

王不留行,生泰山山谷,今江浙及並河近處皆有之。苗莖俱青,高七,八寸以來;根黃色如薺根;葉尖如小匙頭,亦有似槐葉者;四月開花,黃紫色,隨莖而生,如松子狀,又似豬藍花。五月內采苗莖,曬幹用。俗間亦謂之剪金草。河北生者,葉圓花紅,與此小別。張仲景治金瘡,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瘡粉其中。大瘡但服之。產婦亦服。《正元廣利方》療諸風痙,有王不留行湯,最效。

藍實

編輯

藍實,生河內平澤,今處處有之。人家蔬圃中作畦種蒔,三月,四月生苗,高三,二尺許;葉似水蓼,花紅白色;實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實。按藍有數種,有木藍,出嶺南,不入藥;有菘藍,可以為澱者,亦名馬藍,《爾雅》所謂∶『,馬藍』是也;有蓼藍,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澱,即醫方所用者也。又福州有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益菜,土人連根采之,焙,搗下篩,酒服錢匕,治婦人敗血,甚佳。又江寧有一種吳藍,二,三月內生,如蒿狀,葉青,花白。性寒,去熱解毒,止吐血。此二種雖不類,而俱有藍名。又陳留,此境人皆以種藍染紺為業。藍田彌望,黍稷不殖。至今近京種藍特盛。雲藍汁治蟲豸傷咬。劉禹錫《傳信方》著其法雲∶取大藍汁一碗,入雄黃,麝香二物,隨意看多少,細研,投藍汁中,以點咬處,若是毒者,即並細服其汁,神異之極也。昔張薦員外,在劍南為張延賞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項上,一宿,咬處有二道赤色,細如箸,繞項上,從胸前下至心,經兩宿,頭面腫疼,如數升碗大,肚漸腫,幾至不救。張相素重薦,因出家財五百千,並薦家財又數百千,募能療者。忽一人應召,雲可治。張相初甚不信,欲驗其方,遂令目前合藥。其人雲∶不惜方,當療人性命耳,遂取大藍汁一瓷碗,取蜘蛛投之藍汁,良久,方出得汁中,甚困不能動。又別搗藍汁,加麝香末,更取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更取藍汁,麝香,復加雄黃和之,更取一蜘蛛投汁中,隨化為水。張相及諸人甚異之,遂令點於咬處。兩日內,悉平愈。但咬處作小瘡痂落如舊。又中品著青黛條雲從胡國來,及太原,廬陵,南康等染澱,亦堪傅熱毒等。染甕上池沫,紫碧色者,同青黛功。

青黛

編輯

青黛,文具藍實條下。

景天

編輯

景天,生泰山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人家多種於中庭,或以盆盎植於屋上,雲以辟火,謂之慎火草。春生苗,葉似馬齒而大,作層而上,莖極脆弱;夏中開紅紫碎花,秋後枯死;亦有宿根者。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其花並苗葉,陰幹。攻治瘡毒及嬰孺風疹在皮膚不出者,生取苗葉五大兩,和鹽三大兩,同研,絞取汁,以熱手摩塗之,日再。但是熱毒丹瘡,皆可如此用之。

天名精

編輯

天名精,生平原川澤,今江湖間皆有之。夏秋抽條,頗如薄荷,花紫白色,葉如菘菜而小,故南人謂之地菘。香氣似蘭,故名蟾蜍蘭。狀如藍,故名蝦蟆藍。其味甘,辛,故名麥句姜,一名豕首。《爾雅》所謂(音列)(音真),豕首是也。江東人用此以(音炒)蠶蛹。五月采此草,既名地菘,下品又有地菘條。陶隱居雲∶釣樟條說地菘,事見《異苑》。宋•元嘉(公元424~452年)中,劉為青州,射一獐,既剖五臟,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怪而拔草,便倒,如此者三。密錄以種之,主折傷多愈,因名劉草。陳藏器以謂此草既有鹿活之名,雅與獐事相會,當便是一物不疑矣,故並於此見之。

蒲黃

編輯

蒲黃,生河東池澤。香蒲,蒲黃苗也。生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而泰州者為良。春初生嫩葉,未出水時,紅白色,茸茸然。《周禮》以為菹,謂其始生。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生啖之,甘脆。以苦酒浸,如食筍,大美。亦可以為,今人罕復有食者。至夏抽梗於叢葉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謂蒲槌,亦謂之蒲厘。花黃,即花中蕊屑也。細若金粉,當其欲開時,有便取之。市廛間亦采,以蜜搜作果實貨賣,甚益小兒。醫家又取其粉下篩後,有赤滓,謂之蒲萼。入藥以澀腸已泄,殊勝。

香蒲

編輯

香蒲,文具蒲黃條下。

茵陳蒿

編輯

茵陳蒿,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葉緊細,無花實,秋後葉枯,莖稈經冬不死。至春更因舊苗而生新葉,故名茵陳蒿。五月,七月采莖葉,陰幹,今謂之山茵陳。江寧府又有一種茵陳,葉大根粗,黃白色,至夏有花實。階州有一種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藥用之。今南方醫人用山茵陳,乃有數種。或著其說雲∶山茵陳,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葉細而背白,其氣亦如艾,味苦,幹則色黑。江南所用,莖葉都似家茵陳而大,高三,四尺,氣極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龍腦薄荷。吳中所用,乃石香也。葉至細,色黃,味辛,甚香烈,性溫。誤作解脾藥服之,大令人煩。以本草論之,但有茵陳蒿,而無山茵陳。本草註雲∶茵陳蒿葉似蓬蒿而緊細。今京下北地用為山茵陳者是也。大體世方用山茵陳,療腦痛,解傷寒發汗,行肢節滯氣,化痰利膈,治勞倦最要。詳《本草正經》惟療黃膽,利小便,與世方都不應。今試取京下所用山茵陳,為解肌發汗藥,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陳,療傷寒腦痛絕勝。此見諸醫議論,謂家茵陳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煩。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飲服之。本草所無,自出俗方。茵陳蒿復當別是一物,主療自異,不得為山茵陳。此說亦未可據。但以功較之,則江南者為勝;以經言之,則非本草所出。醫方所用,且可計較功效,本草之義,更當考論爾。

決明子

編輯

決明子,生龍門川澤,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圃所蒔。夏初生苗,高三,四尺許,根帶紫色;葉似苜蓿而大;七月有花,黃白色;其子作穗,如青綠豆而銳。十月十日采,陰幹百日。按《爾雅》∶,。釋曰∶藥草,決明也。郭璞註雲∶葉黃銳,赤華,實如山茱萸。關西謂之,與此種頗不類。又有一種馬蹄決明,葉如茳芏,於形似馬蹄,故得此名。又萋蒿子亦謂之草決明,未知孰為入藥者。然今醫家但用子,如綠豆者。其石決明,是蚌蛤類,當在蟲獸部中。

芎,生武功山谷斜谷西嶺。蘼蕪,芎苗也。生雍州川澤及冤句,今關陜,蜀川,江東山中亦有之,而以蜀川者為勝。其苗四,五月間生。葉似芹,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淮南子》所謂夫亂人者,若芎之與本,蛇床之與蘼蕪是也。其葉倍香,或蒔於園庭,則芬馨滿徑。江東,蜀川人采其葉作飲香,雲可以已泄瀉。七,八月開白花。根堅瘦,黃黑色。三月,四月采,曝幹。一雲∶九月,十月采為佳。三月,四月非時也。關中所出者,俗呼為京芎,並通用惟貴。形塊重實,作雀腦狀者,謂之雀腦芎,此最有力也。蘼蕪一名蘄(古芹字,巨斤切),古方單用芎含咀,以主口齒疾。近世,或蜜和作指大丸,欲寢服之,治風痰殊佳。

蘼蕪

編輯

蘼蕪,文具芎條下。

續斷

編輯

續斷,生常山山谷,今陜西,河中,興元府,舒,越,晉州亦有之。三月以後生苗,稈四棱,似苧麻;葉亦類之,兩兩相對而生;四月開花,紅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赤黃色。七月,八月采。謹按《範汪方》雲∶續斷即是馬薊,與小薊菜相似,但大於小薊耳。葉似旁翁菜而小濃,兩邊有刺,刺人。其花紫色,與今越州者相類。而市之貨者,亦有數種,少能辨其粗良。醫人用之,但以節節斷,皮黃皺者為真。

雲實

編輯

雲實,生河間川谷。高五,六尺,葉如槐而狹長,枝上有刺。苗名臭草,又名羊石子草。花黃白色,實若麻子大,黃黑色,俗名馬豆。十月采,曝幹用。今三月,四月采苗;五月,六月采實,實過時即枯落。治瘧藥中多用之。

徐長卿

編輯

徐長卿,生泰山山巖谷及隴西,今淄,齊,淮,泗間亦有之。三月生青苗;葉似小桑,兩兩相當,而有光潤;七,八月著子,似蘿摩而小;九月苗黃,十月而枯,根黃色,似細辛微粗長,有臊氣。三月,四月采,一名別仙蹤。

杜若

編輯

杜若,生武陵川澤及冤句,今江湖多有之。葉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味。子如豆蔻。二月,八月采根,曝幹用。謹按此草,一名杜蘅。而中品自有杜蘅條。杜蘅,《爾雅》所謂土鹵者也。杜若,《廣雅》所謂楚衡者也。其類自別,然古人多相雜引用。《九歌》雲∶采芳洲兮杜若。又《離騷》雲∶雜杜蘅與芳芷。王逸輩皆不分別,但雲香草也。古方或用,而今人罕使,故亦少有識之者。

蛇床子

編輯

蛇床子,生臨淄川谷及田野,今處處有之,而揚州,襄州者勝。三月生苗,高三,二尺;葉青碎,作叢似蒿枝;每枝上有花頭百餘,結同一窠,似馬芹類;四,五月開白花,又似散水;子黃褐色,如黍米,至輕虛。五月采實,陰幹。《爾雅》謂之盱,一名虺床。

漏蘆

編輯

漏蘆,生喬山山谷,今京東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舊說莖葉似白蒿,有莢,花黃生莢端,莖若箸大;其子作房,類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後皆黑,異於眾草。今諸郡所圖上,惟單州者差相類。沂州者花葉頗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單葉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稈上;海州者花紫碧,如單葉蓮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細,又類蔥本,淮甸人呼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雖別,而葉頗相類,但秦,海州者,葉更作鋸齒狀耳。一物而殊類若此,醫家何所適從,當依舊說,以單州出者為勝。六月,七月采莖苗,日幹。八月采根,陰幹。南方用苗,北土多用根。又此下有飛廉條雲∶生河內川澤,一名漏蘆。與苦芙(烏老切)相類,惟葉下附莖,有皮起似箭羽,又多刻缺,花紫色,生平澤。又有一種生山崗上,葉頗相似,而無疏缺,且多毛,莖亦無羽,根直下,更旁枝生,則肉白皮黑,中有黑脈,日幹則黑如玄參。《經》雲∶七月,八月採花,陰幹用。蘇恭雲∶用莖葉及療疳蝕殺蟲有驗;據此所說,與秦州,海州所謂漏蘆者,花葉及根頗相近,然彼人但謂之漏蘆。今醫家罕有用飛廉者,既未的識,故不復分別,但附其說於下。

飛廉

編輯

飛廉,文具漏蘆條下。

茜根

編輯

茜根,一作,生喬山川谷,今近處皆有之,染緋草也。許慎《說文解字》以為人血所生,葉似棗葉而頭尖下闊,三,五對生節間,其苗蔓延草木上,根紫色。陸機《草木疏》雲∶茹,茅,草也。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二月,三月采根,曝幹。今圃人或作畦種蒔。故《貨殖傳》雲∶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地利之濃也。醫家用治蠱毒尤勝。《周禮》庶氏掌除蠱毒,以嘉草攻之。幹寶以嘉草為荷。陳藏器以為荷與茜,主蠱之最也。

五味子

編輯

五味子,生齊山山谷及代郡,今河東,陜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間亦有。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其長六,七尺;葉尖圓似杏葉;三,四月開黃白花,類小蓮花。七月成實,如豌豆許大,生青熟紅紫。《爾雅》雲∶,。註雲∶五味也。蔓生,子叢莖端。疏雲∶一名,一名。今有數種,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為佳;八月采,陰幹用。一說小顆皮皺泡者,有白色鹽霜一重,其味酸,鹹,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千金•月令》∶五月宜服五味湯。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細搗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湯投之,入少蜜,即密封頭,置火邊良久,湯成,堪飲。

旋花

編輯

旋(徐願切)花,生豫州平澤,今處處皆有之。蘇恭雲∶此即平澤所生旋(音福)是也。其根似筋,故一名筋根。《別錄》雲∶根主續筋,故南人皆呼為續筋根。苗作叢蔓,葉似山芋而狹長;花白,夏秋生遍田野;根無毛節,蒸煮堪啖,甚甘美。五月採花,陰幹。二月,八月采根,日幹。花今不見用者,下品有旋(徐元切)復花,與此殊別。人疑其相近,殊無謂也。《救急方》續斷筋法∶取旋草根,凈洗去土,搗,量瘡大小敷之,日一,二易之,乃瘥止。一名肫腸草,俗謂鼓子花也。黔南出一種旋花,粗莖,大葉,無花,不作蔓,恐別是一物也。

地不容

編輯

地不容,生戎州。味苦,大寒,無毒。蔓生,葉青,如杏葉而大,濃硬,淩冬不雕;無花實;根黃白色,外皮微粗褐,累累相連,如藥實而圓大。采無時。能解蠱毒,辟瘴氣,治咽喉閉塞。鄉人亦呼為解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