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里集 (李五秀)/卷三
疏
編輯請沖齋權先生陞廡疏
編輯伏以草莽微賤之臣。不敢越俎言事。分義固然。況聖廡從享。事體至重。又何敢率易陳乞。以干猥越之誅哉。然而竊伏聞朝廷之上。已有此論。儒疏累發。至有登諸叡覽者。而臣等先師忠定公臣權橃。獨未之及焉。此臣等可言之時也。可言而不言。亦豈人臣事君無隱之義哉。臣等俱以晩生末學。見識粗淺。其於先師之學問造詣。固不敢妄有窺測。而竊以先正諸臣所嘗論著者。考其大略。則蓋其立朝大節。屹如喬嶽。昭如日星。爲中明之際。第一名臣。此皆學問中做出來者也。文純公臣李滉曰權橃風神秀朗。器局峻整。性儉素。不喜華靡。位至通顯。而自奉如寒士。雅好讀書。雖直省在公。亦未嘗廢忘。每曰爲學須爲己。科學特末事耳。晩節尤好自警編近思錄。不去懷袖間。中廟命召宰執。賞花後苑。各盡歡醉。扶攜而出。有內小臣拾得近思錄小冊。不知爲誰某。上曰落自權橃矣。命還之。文莊公臣鄭經世所撰碑陰記。亦載是說。此吾東信史也。其後英廟丙寅。覽書興感。宣賜近思錄一部於權橃本孫。逮至正廟甲寅。親製袖珍近思錄序。其文略曰自夫道體之本然。存養之工夫。以及乎家齊國治之術。道統異端之辨。首尾皆是說也。今見其書。無款識之可據爲誰藏。而直指橃而還之者。晝訪夜對。橃之隨顧問而效啓沃。無非此書之精義奧旨。上所以知臣。下所以見知於君。自有契遇之暗親。因幷賜心經一部。傳曰文純公臣李滉。曾有心經袖珍。予在春邸時。嘗求見之。今又得忠定近思錄。其還之也。宣賜心經者兩書。互爲表裏。事蹟亦相近。似爲嶺土人士。俾作楷範於永久。至哉王言。千載之下。執是書而知濂洛傳授之心法。在於忠定。蒙被寵光。與文純無異同。臣等竊以爲忠定之學。不待後人闡揚。而聖人華袞之襃。卽百世不易之定論也。是以後之尙論者。擧皆推之爲道學之宗師。如文忠公臣朴淳曰懿乎其純。浩乎其天。鑽硏墳典。惟聖是則。忠貞公臣李浚慶曰德行純粹。忠誠俱至。太常諡議曰稟專純美。德備剛柔。事君之忠。行己之定。求之古人。亦不易得。此莫非史乘之所載也。金石之所記也。臣等豈敢爲無稽之言。上煩天聽乎。至於己卯之禍。與文正公臣趙光祖。極力調劑。李文純每言隨時之義。莫非中道。乙巳之禍。與文元公臣李彥廸幷竄竆荒。其後大臣獻議。以爲權橃,李彥廸所學所行。俱合追奬。使士氣益振。儒道增重。文翼公臣鄭光弼曰權橃有死難不可奪之節。文成公臣李珥曰權橃社稷之臣。忠順堂書啓之辭。皎如星日。於乎。士君子遭時不幸。毅然自立。剛直正大之風。可以立懦夫於百世之下者。非養之有素。能如是乎。向所謂學問中做出來者此也。臣等因此而竊有感焉。趙文正,李文元。俱以己卯乙巳之賢。幷蒙從享之恩。則今我忠定之於兩賢。當日樹立。若是相班。平日學問。亦無高下之可論。而兩賢已例。獨不行於忠定。未知朝家未遑之典。有待於今日。而事之早晩。亦有數存耶。惟我東方聖聖相承。右文之化。如日方午。自明宣以後。凡於崇德尙賢。靡不用極。此不但爲其人致隆而已。所以樹風聲而勸來後也。然而勸之之道。亦必有方焉。夫忠定生於嶺南。其爲學全以忠質爲本。純而不雜。朴而不華。見於書者。無新奇別特之言。而孔子之居處恭執事敬。顔子之實若虛。曾子之專用心於內。程子之近裏著己。延平之本諸日用。門路端的。旨訣分明。雖位至卿相。而不失其謙虛斂藏之美。身履艱險。而不改其堅定確實之操。臣等雖未能親炙函丈。瞻望道德之光輝。而今過其坊里。入其門牆。猶見其藹然忠厚之風。不問可知其模範之有自來。則安東之歷數百年。以鄒魯稱者。未必非斯人之力也。末俗滋僞。循名騖外之弊。在在皆然。似此務實尙質之耆德先賢。如有優奬崇報之擧。其所以感發興起。有補於世敎者。當何如哉。臣等一道公共之論。其來已久。而竊恐干恩陳請。負了先師卑牧韜晦之心。鄭重而不敢發矣。乃今歲月寢久。遺風漸遠。則多士之一向泯默。亦非報答師門之意也。伏乞聖明特賜容納。若以國人皆曰賢未可也。命取記狀文字而上之。又未可也。取當人所撰文集而上之。萬機之暇。上下臨照。則忠定之承受如何。踐履如何。節操如何。卽此可見。況兩朝宸章。揭在卷端。殿下亦必有愴然興感者矣。於是而從祀可否。惟在聖斷。若以臣等所請。出於秉彝。非一時阿好之言。則乞命宰執儒臣。博議稟處。及此新政之日。亟行縟儀。許伸薦享。爲報前賢倡後學之一大稀有之典。則臣等歌詠至化。淬礪志節。庶幾不負我聖上培植作成之澤。臣等無任瞻天望日惶懼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書
編輯答柳定齋誠伯致明
編輯頃自高軒歸後。此心更切。續當連連拜書。以叩其屬筆早晩。而長者旣指期而詔之矣。恐有催促之嫌。姑退伏以竢之。乃蒙辱先垂問。敎告諄複。仍審長夏。尊體益享福。感慰不可量。五秀近頗少康。但當暑心目俱昏。不堪繙閱。深以爲憫。先狀雖未及整頓。想已成草本矣。其立言命意。自有作者處分。非私見之所可參錯。然伏見輓誄述行之作。俱以德器詩學爲宗旨。恐不可外此而他求也。先曾祖無名位無著述。數世之後。遺蹟翳然。秉筆家雖若無所考據。然家狀出於先子手。其無溢美之語。令公想亦量之。鄙家不腆門戶。從此祖成立。蓋其姿質之美。操守之確。淳謹勤儉之風。淸和端粹之容。臨深履薄。膚髮全歸。恐古君子無以加之。此箇精神處。幸勿草率如何。妄恃厚誼。有此煩懇。不勝惶蹙。
與柳定齋
編輯昔者造門。豈但遲暮過從之樂耶。先狀雖未及拜賜。纔接本草。已知巨匠之極費精力。且其立言命意。有在於家牒所記之外。如非世契之重。安能知之深而得其詳如是耶。時値戶屨滿。未能說盡感激之懷。然形於言。不如藏諸心。令公想亦以靈犀照之矣。但文字應接之煩。非衰境可堪。庸是馳慮耳。五秀歸時。從江上石棧。舍馬而徒。涉險之艱。誠如尊敎。然此行旣有得矣。勞悴何足說耶。釋菜之無獻爵拜。前旣微發其端矣。蓋此謬禮。先輩未及改定。顧藐末後生。何敢妄有云云。而安於襲謬。不一言而辨之。亦豈古人存羊之義哉。謹按開元禮釋奠儀。俱有獻爵再拜之文。滄洲精舍釋菜儀。祝跪讀訖。興復位。獻官再拜。此古今通行而不可易者也。獨國朝五禮儀。少此一節。如非闕文。只是詳略之不同。非以有拜爲不可。而後之承用者。悅其簡易。不能參以三禮因略以致詳。遂至薦祼之際。全不成儀節。行之旣久。習以爲常。失禮之不欲觀。未有甚於此者也。是以大山老先生答魯林諸生書。有修擧墜闕之敎。墜闕雲者。卽五禮儀之謂也。夫時王之禮。雖非匹夫之所敢議爲。而訛者正之。缺者補之。固無害於率舊章之意。況百世禮家之宗。莫如晦菴。吾州禮家之宗。亦莫如大山。則以滄洲已定之儀。用魯林方行之規。夫孰曰不可。雖與五禮儀有多少牴牾。恐無所未安也。說者曰世俗常禮。姑且從衆。不須立異。爲人所指目。此似然矣。然大關義理處。不當以指目爲嫌。且五禮儀凡拜皆四拜雲。而今用再拜。其隨宜變通。前人已行之矣。況受胙之從釋奠儀。辭神之從開元禮。亦旣參酌古今。互有同異。則只此獻爵拜一節。奚獨膠守前說。專無變通也哉。五秀方有事廬江。狷介之性。於疑晦處。終有不能默者。因念賢而好禮。如令公者。不有改定之論。後恐無其人。且通攷書。自是令公家禮。而案字下有每獻各行一再拜之說。則改定所以奉家訓也。令公安得而辭之哉。及此秋享。幸垂一言之惠。輕淺者當據而爲重。而使多士信從。如以爲倉卒難行。雖凈寫一本。藏之院中。亦不失爲竢百世之義也。開元禮有奠幣拜。釋奠儀有受胙拜。滄洲儀有焚香拜。而今皆闕之。亦宜次第擧行否。太學州校。非吾輩力所及。只行之一方。猶足以見其意。望須卽爲賜答。使此百年未定之禮。得有整頓。如何如何。
附定齋答書
編輯敎示享禮獻爵無拜。誠爲闕禮。五禮儀似非裁酌。出於闕誤無疑。蓋獻之當拜。非可去也。而文廟承用其文。故州縣亦皆襲謬。前此本院之會。亦嘗關說及此。而特以鄭重而不敢修擧矣。今承來書。引開元禮及滄洲儀以證之。且示大山魯林答問之辭。援引而決意修擧。恐無專輒之嫌。蓋禮雖當反者。而自我爲之。人人之所不敢。旣有先賢定論而行之一方。則今雖改舊。非自我專之也。與入齋諸賢。商議處之似當。若諸議猶鄭重。則如來示俱稟於前任各處爲宜耶。但如此則日子已迫。今番似無及矣。奠幣受胙焚香拜。亦似當有。而未見笏記。則亦難臆說。從後可謄示一本。俾得參考否。
答柳定齋
編輯廬江時。承惠覆書。獲聞動靜之詳。喜慰不可言。先狀承已修潤。其間亦復改書一本。如來敎所云耶。當躬造拜領以來。而驢僕被擧子取去。老廢者便似跛蹩之不能行。玆以奚奴替之。簡率殊可罪也。碣文可續此留意否。家兄方計日苦企。認是衰境情弱之致。想賜量矣。獻爵拜。愚見竊慮其倉卒難行。尊敎又如是。當博採鄕議。爲明春奉行計。但其拜位。諸家說無指定處。當於何占得。滄洲儀獻爵再拜之後。有獻官復位之文。可知其不於堂下位。然神位前僕僕興拜。亦似煩猥。如私家廟祭儀用門外階上位。未知如何。奠幣焚香受胙之各宜有拜。前書旣盡言之。不須更煩。至於院笏記則奠幣以後。元無一拜。至辭神時。始有獻官以下再拜之說。其爲墜闕。固無疑矣。獻爵旣有拜。則此三條恐無異同。商量示及如何。開元禮釋奠儀三獻俱有受胙拜。在位者亦各有受胙拜。而今之笏記中。只有初獻受胙之文。則未受胙者。恐不必有拜如何。受胙前後持爵反爵。亦皆有拜。是一受胙而有三再拜也。禮意精微。未易窺測。然旣有明文。亦宜依此擧行否。百年未定之禮。如欲一一整頓。竊恐持大體之君子。或以煩瑣爲嫌。幸略略裁處以敎之。
與柳定齋
編輯承有水部除命。且有促行殊眷。其在分義。想不竢駕矣。邇來吾道在山林。而令公蒼生之念。每每敗意。不勝歎咄。湖旆亦緣此未諧否。坐失一晤。重爲之悵然也。先狀奉讀十回。可見巨匠用意之勤。且其總論處。直從源頭說來。紆餘深婉。模寫得盡。此豈人人之所可能耶。幽明之感。百拜難謝也。碣文想已屬筆。其整頓當在何間。雖未敢催促。懸企則切矣。院笏記受胙辭神。本無交互之失。直是受胙無拜。今玆如敎謄上。以備參考耳。
答柳定齋
編輯五秀罪積不友。感召匈禍。六十年依仰之兄。一朝棄背。摧心痛骨。不自堪勝。乃蒙再度垂問。悼慰有加。仰認至意。不覺感涕交零。信後月改。不審令候何似。向者令孫行痘。日休大闡。俱是好消息。顧悲悴中未暇隨衆作賀語。想或俯恕矣。五秀自遭罹來。意緖楚愴。了無生況。疾病潦倒。日甚一日。量此氣力。非久於世者。深可懼也。祔祭祖座祝曾孫稱孝。似是世俗通行之禮。而鄙見不能無疑。蓋三年內。羣廟之主傍題未改。則其在不忍死其親之義。恐不可以傳重自居。今按通攷中書儀及晉賀循說。皆止稱曾孫。而獨案字下用雜記說。添卻孝字。家無戴記。未及就考。然兩案字之曰據曰恐。一似旁照。一似傳疑。均之爲未及整頓者。今只依書儀賀循已定之論。姑闕孝字。未知無害於禮意否。兄喪雖已行祔。旣有所疑。不敢不就正耳。從叔碣銘誠荷見念之勤。鄙家前後闡先文字。俱出令公手。此豈偶然耶。
與柳定齋
編輯客冬信宿承款。自是年來稀有事。猶有無限未盡之懷。別後悵惘。迨玆難遣。新春鼎至。不審燕居道履益亨福。五秀當日冐寒一出。幸無大損。卻悔從前廢蟄之太過也。但入此年。恰是七耋翁。平生志業。靜循多愧。題春帖子曰架上殘書餘債在。晩功那得補前愆。悔而無及。尤可笑歎。
與柳定齋
編輯比來雖無往還書信。每從東來賓旅。承連有文字之會。大老康寧。吾黨之幸。同室科慶。是甚運氣。壽靜翁所積深厚。餘慶累發。爲之感歎不已。易解書到來案上已有日。而盛作序文。前旣奉玩。更看尤覺有味耳。
答柳定齋
編輯前月城中承敎。迨玆耿耿。比日天氣不定。不審令候若何。竊計斯文有相。日益淸健矣。近聞鄕間知舊練祥之祭。乍停旋行。問其所以行之由。則謂是令公指敎。鄙見不能無疑。補編雖有公除後行祭如常之文。而此則就朝家大中小祀而言。至於士夫家練祥之不得行。自曾子問至我東諸賢。已有定論。丁丑受敎中。又有卒哭後行祭之說。則時王之制。恐不可倉卒變通。令公之意。似或以通攷戒令條案字下云云說。爲當行之證。而此則有不然者。先輩立言之意。蓋以國家戒令不及於私祭。故引彼反隅。補其闕漏。而先著恐字。次下當字。以示傳疑之意。如欲執此爲斷案。則無或近於審之未精耶。此外如有說。幸錄示之。以破蒙蔀如何。鄙家方有八代祖墓擧緬事。衆子孫宜有加麻之禮。而愚見竊以爲今人無弁。例用麻巾。則麻上加麻。似有架疊之失。古今異宜。去麻存巾。恐不害爲變通之禮。幸賜裁敎。
答柳定齋
編輯秋間左問。迨玆感戢。況亡弟朞過之後。尙有餘念。述行之作。多所闡發。委巷沈淪之人。得此信筆。足以徵後。盥手三復。不覺涕泗交零。卽宜拜書陳謝。兼致時節寒溫之問。而顧夏秋來。久患腠理。眼眚隨之。書疏細字。無以自力。令執事不省此間節拍。無怪其逋慢見訝。如仲燁所傳也。比日風威甚獰。不審燕閒經候益康福。神觀精力。不隨急景漸下否。五秀積病之餘。氣血凋剝。痿痺昏眩之證。種種發作。七耋關嶺。令人憂憫。月前爲觀三峴刊事。扶曳上途。所印書。只見其面目而歸。令公序文。時未見到。向後已整頓入榟否。恨未及奉玩也。鄙族之爲松巖後者。方有先集鋟榟之役。而弁卷之文。必欲得令公一言。固知門下戒令。其來已久。然此老事行。旣有湖門論著。請諡之疏。又出於先丈。其在令公繼述之意。恐不得辭之。待其行當更有稟達也。
與柳定齋
編輯松巖集序文之請。前書旣發其端矣。蓋吾林之尊慕此老。非直爲經術文章而已。晉陽一著。實有歷千載而不可忘者。乃今遺集始出。而無信筆之弁其首。則安在其尊慕之意也。況湖門撰述先公手澤。如前書所言。則令公不能無情。恐不可與閒漫文字之役。一例揮卻也。幸萬加商量。無負孱孫遠來之意。鄙門懸企之情如何。其鋪張闡發之俾無遺憾。惟在作者權衡。不敢以私見煩縷耳。此集收拾散亡之餘。多有闕誤。夏秋來煞加精力。略試丁乙。而但見聞不及處。終有整頓不得者。幷賜一番照勘。亦區區之望也。濯叟徵君。聞已別立幕府。此去宗人慾有所懇。相對時可勖之否。
與柳定齋
編輯近久不聞問。悵戀日增。甚覺衰病者之懶於作字。爲可愧也。孟冬天氣。似此酷烈。春風座上。亦復爾耶。竊惟神明所佑。獨保沖和之美矣。五秀歲暮短景。已非佳境。日前聞權文相匈報。琴繼聞葬期又近。斷絃之悲。無以自定。蓋此兩友。懸弧同歲。臭味相近。實有夷險不渝之義。而數年之間。次第捐背。樗櫟孤存。濟得甚事。痛矣痛矣。海上事漏泉之恩。有降自天。吾黨百年苦心。合有一席相賀。且聞盛禮卜日。豈不欲扶曳上途。廁跡俎䇺之間。而橫天雪嶺。非跛蹩者容易可越。只自嚮風馳情。轉聞令公占日候寒溫。謂有動駕之意。果如是也。不勝奇壯。但恐做時不如說時耳。好呵。
與柳定齋
編輯前冬兩書。未見垂報。意其爲石頭水所誤也。早春天氣漸佳。竊惟燕閒中道味益崇深。但瓢溪數次寃慽。大是缺界光景。爲壽靜翁想一倍愴悢也。五秀年邁形枯。兒病心勞。閉戶惽憒之狀。直是垂死棄物。良可笑歎。疏事已定行期。豈容他說。但主事諸公不免爲人言所動。做措汲汲。異乎前聞。吾黨舊人。惟令公在。萬一蹉跌。責將誰歸。固知老成苦心。屢發持重之論。而今已左矣。臨行未可別有約束。爲入洛後受用地耶。深衣誠荷盛念。古制非一。而必欲取法於令公者。他日地下相從。冠服不宜異同。亦出於仰德之意也。好呵好呵。
答柳定齋
編輯拜命之辱。具審近候。甚慰思渴。疏行朝間。送別城中。而諸公出示兩疏草。沙翁舊本。尙矣無論。而但其刪截補塡處。不無可疑。恐畢竟用令公所撰。此年前所嘗奉玩者。而更看尤覺辭簡而理順也。深衣受賜之日。已先一著古人衣服。令人發深省。但以無冠爲欠。來敎如是。感戢又可量耶。
與柳定齋
編輯前月旆還後。未聞動靜。殊以爲懷。秋序向晩。不審令候何似。竊惟斯文有相。日益淸健矣。五秀誰昔韶州之役。恰受寒雨。肩背酸痛。十日未瘳。只此已不是審擇霽潦之義。況拙訥之口。被人牽制。無所建明。有若瀾漫同歸者。其爲狼狽甚矣。蓋當初一出。不量氣力。謂將獻愚於主事諸公。而乃緩急逈殊。甲乙相形。不論事之可否。惟以直前爲義理。私室相酬。未嘗不以鄙言爲是。而稠座之間。便向急處走去。是其病根有在。未可容易轉斡。所以奉身而退。不復有說。但名載疏籍中。去留時訾謗。恐免不得矣。令執事前旣見其意。今又不與會。似聞年少氣銳者。妄相揣度。至謂歇後於斯文事。雖甚可笑。然將令不嚴。牙門屈強。種種有是。恐明者自反處也。好呵好呵。
答李尙書翊會
編輯前月晦。拜二十一日所賜敎帖。恭審秋序。台候起居萬安。感慰不可言。五秀家近郡治。最荷字牧之恩。且閤下習池風流。屢屈先廬。念此愚賤。至有解榻相邀之意。此正識荊州御李君之好會。而顧拘儒拙法。膠守非公事不見之義。遷延時月。未敢自通於閽人。及其解龜還朝也。更伏念咫尺乖違。千里想望。易有後日無竆之悔。所以冐顔造門。以聽進退之命。自知臥轍誠薄。執鞭時晩。無以贖前過而荷新眷矣。乃盛度仁恕。收置範圍之內。賜坐從容。禮意勤厚。且謂五也從事詩家。略有一斑之窺。京洛新聲。巾篋舊藁。傾倒無餘。至於日昃未已。竆鄕晩進。倉卒得此於大方之門。何其侈也。一辭之後。嶺路橫天。更承德音。恐無日矣。閤下何取於一面之愚生。而恰過半年。尙有餘念。降屈威尊。遠辱手札。敎詔諄複。有若鄕里少年之素所近密者。君子待物之洪。誠非小人之腹所敢窺測也。感荷感荷。筆帖枉費勤意。草肄各體。冠絶古今。謹當尊閣之。爲閭巷世守之寶墨。梅詩話尤覺有味。恨不以閤下海遊詩一篇附之其下。使後之覽此帖者。知鄭廣文三絶不能專美也。妄恃厚眷。漫語及此。不勝惶蹙。秋晩似有洛行。如聞休官養閒。當一進軒下。瞻望履舃之餘光。鄙懷縷縷。可及陳達也。
答權上舍用銓
編輯東洛之後。遂作參商。千里命駕。非拙者可能。嚮風引領。徒切依依。匪意內浦宗人。傳致手翰。敎告諄複。意寄深厚。拜領感激。不知所言。五秀屛伏山野。無他技能。往者公車一出。直是俗儒例𭶿。未知尊兄於何聽聞。奬許踰分。宮門拜恩之日。歷位相問。其後泮里委訪。玉山邂逅。傾倒心肝。若有歲寒相期之意。士生斯世。得一知己於千萬人之中。蓋亦難矣。中心好之。欲其相厚。豈有量哉。第恨湖嶺落落。會文相輔。自非易事。山水遊從。亦近空言。只合尋討便信。以數行情墨。略敘願言之懷。然兄書再到。而此無一言之報。便信之難易。亦有鈍敏之分。不勝媿歎。泮齋之約。當初不量事勢。妄有云云。今卻悔之矣。尊兄如果有意。元履去就。何足問耶。蓋太學古是賢士所關。而近日功名家。視作媒進之捷逕。跬步之間。機穽重重。如五也之無輕重者。猶不欲身履其境。況尊兄前途甚遠。慮事不可不審。恐不如晦跡家居。時至而動。日次應製。放了成沈獨步。亦不害爲克讓美事也。如何如何。權上舍永佐近有聲息否。此兄自是奇士。一散之後。每有餘念耳。
與宗人李器用觀華
編輯秦中一別。遂隔參商。向者聯書寄聲。未足以罄所蘊也。春候不調。不審鞍馬撼頓之餘。侍履神相。竊惟負荷之重。有異於人者。遠遊無方。有不暇顧也。五秀守株竆閭。荒廢日甚。間因俯示先蹟。所以激厲感發者多矣。但來諭所謂門通。恐不免當局之譏。明者亦未之思乎。蓋一邊人分疏。其意專在於從祀一款。則吾輩應變之道。第當漫辭緩禍。而待他風浪定後。徐議追配之擧。鄙鄕章甫單享鶴爺之說。未必不由於此也。且報祀先賢。在於道學。而不在於勳業。故張魏公,岳武穆之貞忠卓節。非不盛矣。而未嘗配食於周張程朱之廟。則晉陽之祠。自在於三壯士是非之外。而後來公議。必有別般整頓。盛料何乃不及於此。而汲汲如是也。九日之會。五也何敢憚勞。而第念江湖乘鴈。不足少多。且有些少掣肘事。聯鑣幷進。恐未可必也。惟祝努力自愛。臨事愼重。以副見慕之望。
與姜海隱丈
編輯平日仰德固不淺。況㛰姻之故。獲私已久。其欲廁跡門牆。執經叩質。自是常情之不能已者。而顧懶廢之物。加以疾病。連年甘自退縮。振發不得。竊恐歲月悠悠。終見阻於大方之門也。比來薄寒惱人。不審經候若何。伏惟神明所勞。益膺維祺之慶矣。竊有私懇。仰凟尊聽。鄙家兩世潛德。迄無隧道之文。蓋有所待也。見今孤露餘生。死亡無日。願得秉筆家一言之重。爲藉手歸報之資。此仁人君子所宜矜惻處也。謹使兄子庭百奉幣門下。以聽進退之命。此鄙家大事也。替兒陳悃。大非愼重之道。而繁文之未盡中節。想或俯恕矣。祖考實蹟。先子撰述之狀。以溢美爲戒。寂寞殊甚。其因略致詳。惟在作者處分耳。先子平生。下執事想或有所聞矣。向者柳承宣述行之作。果是信筆。但家狀中可採者。多有闕遺。就其闕遺處。更加商量。亦區區之望也。家兄病悴甚。未謀遠役。文字整頓後。五也當一進拜賜也。
與姜海隱丈
編輯誰昔數日承敎。尙令鼴腹充然。拜賜後江月再朏。不審燕閒中經候若何。增秩之榮。竊惟恩旨已降。告廟焚黃。次第奉行。五秀飮啄如前。但擧子西行。終歸山外八耋之兄。缺望殊甚。不勝悶然。先墓誌文。多日玩繹。益見大匠用意之勤。幽明之感。百拜難謝。但其中不能無一二可疑處。敢此別錄仰叩。極知煩猥。無所逃罪。然向後往復之無所未安。旣承尊敎矣。且一鐫金石。變通無路。遂爲鄙家百世之恨。則今日不言。安知無後日追悔耶。所以旣知煩猥。而猶且不止。仁人君子。如賜矜憐。特施終始之澤。其恩輕重大小。又將何以報之也。狀草三冊幷呈。以備參考。視至如何。兩詩重違勤敎。忘拙和呈。覽後秘之。亦愛人以德之意也。
與姜海隱丈
編輯月前下覆書。頓慰一年飢渴之抱。暑雨新晴。不審尊體動止何似。誌文屢次煩懇。極知其未安。屛伏私次。譴何是竢。乃盛度仁恕。特賜採納。刪煩補闕。詳略得宜。於是乎大方信筆。百全無欠。草萊幽光。可以不朽於來後矣。豈勝感戢。但其末端數句語。一似架疊。一似糢糊。不免更煩叩質。小紙錄上。覽悉後卽賜回敎。及於入梓之前。千萬至願。
與李承旨源百孝淳
編輯前月惠覆書。如對千里顔面。向後更阻。不審履玆和煦。令旅候益珍重。竊聞諫職見遞。留泮諸公。正好盃酒相尋。天津賞花。正當其時。多少鄕思。想消磨一半矣。但衰境宦遊。不如就閒頤養。稺孫失學。亦非細故。愛慕之至。不能無向風馳念也。五秀春來。苦無善狀可言。年益衰耄。靜循多媿。兒子例𭶿。不量力而有僥幸一得之望。平日敎養無方。今卻悔之矣。遠村續承安信。但童奴潛逸。壯僕漸懶。令公田園。似有將蕪之歎。以此知歸旆之不遠矣。
與李源百
編輯近因東來賓旅。竊聞西旆利還。不審神明所佑。體履益淸健。脫去塵韁。意想一倍超然否。久帶諫職。行槖中必有章奏之可以聳動人者。恨未及奉玩也。五秀先集剞劂。入秋始訖。雖衰耗精力。無以自支。竊自幸其歸報有資。近復占取西鄰一屋子。修葺在前。自此可免棲屑之憂矣。但平生性癖。酷愛山水靜僻處。今乃向城市進一步。是亦天定之不容智力耶。
與琴殿中繼聞詩述
編輯稺陽出地。溫日添線。竊惟明牕靜幾。見理益精。臘前梅信。幷有古人觀物之興。歎羨無已。五秀病悴不足說。骨肉知己之如於章從弟者。竟作白山下旅魂。久念益覺楚愴。此弟雖短於資身。棲遑南北。其中固有炯然不俗者存。今世豈易得耶。素知老兄與渠相厚。聞之想亦怛然也。海台昨有書。謂參登極賀班。欲於洛中送歲。宦遊者之動被纏絆。良亦苦哉。因念兄平生隱約。不異於巖穴之士。而猶且招人脣吻。狼藉都下。如非紅紙上署名。何以有此。始覺愚賤如某者。眞得安頓歇泊處也。好笑好笑。從孫徒能讀。全不識經家已例。今行蓋欲取資於先進。院舍墳菴。或有旬朔寄寓之所耶。
與琴繼聞
編輯前書承有注泄之患。認是熱濕所致。履此新晴。想已脫然矣。但恐根本已衰。一落難上。愛慕之至。不勝耿耿。五秀剞劂之役。自今日始。以若病情。久寄江閣。難保其如意準事。惟幸同志提醒之力。所補不少耳。跋文旣有俯詢。不敢不盡愚。追後思之。不覺汗背。乃蒙虛心聽受。多所刪改。苦澀者變爲圓活。支蔓者終至切實。不惟槓筆之惟意轉斡。非人人可能。亦見德量之恢恢無滯礙也。今則無疵纇可言。恰是傳後信筆。幽明受賜。不其多乎。感戢無已。仍念江湖霽月。三五在前。沿泝吟嘯之樂。有在於文字丁乙之外。丈人風流。如或有意臨貺。邾莒之會。雖甚不腆。謹當虛上座以迎之。尊家先墓之訟。亦好此時磨勘。千萬勿孤。深所企也。
與李嘉會秀應
編輯從孫立馬告行。未克展布爲禮。殊失同慶之意。乃盛度不較。左墨珍重。且承賓席邀遫之勤。感媿不可量。就審新春麗景。値此生朝。上奉壽母。穩享崗陵之福。大宗祚胤。又似祖孫之幷日懸弧者然。德門之重重吉慶。世所稀聞。合有歌詩。以助諸郞舞蹈之興。顧新哭景圓。意緖楚愴。構思不得。況進於此而能致身盃酌之間耶。高山之會。如果相對。追賀亦不晩。但坪翁自遭慽來。病悴殊甚。似不堪鞍馬之勞。吾輩所欲言者。恐無開口時矣。
與李典樂君穆彙寧
編輯承有不竢駕之行。似此雪山泥海中。不審行李利涉。體履益康健否。向者郡麾之年除歲遷。雖是老兄分內事。以常情言之。已極榮耀。況今恩數重沓。謂有淸顯不次之漸。平日蘊抱。自此有所施矣。慰賀不可量。五秀已豁之齒。噉得無限年華。居然作望七衰翁。自知前期漸窄。行與草木同腐。良可笑歎。竊念老兄所掌之院。自是古樂所在。雖其追蠡之器。無復聲響可尋。制度名物。猶有可徵者否。往者好古柳公。適遊太學。見柷敔之器。殘缺無餘。備說古制。有一老伶起而磬折曰賢人復出矣。意者殷樂師東出。器亦隨來。而其人已歿。其器尙存。後來伶人之深於音律者。或有得於形象髣髴之間。故人言之一有相契。若彼其驚動也。老兄旣生長於闕里古堂笙簧金石之中。今又官於此院。若非偶然。雖局於時世。挽回無術。就其器而收拾之尊閣之。以竢後之知者。其亦存羊之一事。未知肯留意否。五也嘗從事於律呂書。雖茫然無得。慕古之心則自不已也。今於老兄。不敢有隱。迂遠之說。無或爲達人所笑耶。家姪方赴省試。臨行拜狀。不暇究宣。
與李君穆
編輯十八日浮浦河生便所付書。計已關聽矣。江上犂雨。小滌炎氛。不審高軒動靜。履玆何似。竊惟几案之間。亂峯滴翠。鳴泉戛玉。焚香默坐。對黃卷中古人。眞襟雅量。豈凡腹之所可窺測哉。春間造門。慣識溪山顔面。及此霽景。所以想像者如是耳。五秀向來腠理之症。尙有餘戒。江閣淸涼。恐養病非其地也。跋文巨匠繩墨。非拙工敢議。旣承俯詢之勤。不能無言。此前書所以略貢愚見。而但其遣辭之際。失於輕快。有若指摘疵病者然。向後思之。不覺汗流竟背。然而有懷無隱。有疑必質。吾輩之素所相期。則一時言語之失。想或見恕矣。刊事將以月內斷手。如有改定處。不可不及此相聞。玆走人仰叩。又恐河生之未及傳達。別紙論列。一與前書同。旣雲汗背。而猶不自悛。可見其愚之去益甚也。
與宗人李伯訥行敏
編輯千里相望。但有馳情。近聞旆臨桑鄕。享有專城之養。晩暮福履。令人歎羨。不審比日淸和。尊體何似。竊惟百世根本之地。坊里不改。邱隴自在。慈孫追遠之感。必有油然而生者矣。向者墳菴營建。謂是執事指敎。未知令胤祿俸之餘。有以及之耶。年來爲吾祖後者。貧約殊甚。數架齋庖。徒費議論。執事乃能不數月而排置井井。陟降之靈。想必報以純嘏。俾益昌熾。慰賀之餘。感媿繼之也。五秀年迫桑楡。尙不識本貫山川。及此好主人。非無意焉。顧懶廢之物。遠遊非其時。且執事之終始留衙未可知。只勞虛念而已。聞本土宗族。多在鴈𮬾之羣。其中或有通慧可語者否。彼雖卑賤。本是同根。待之恐不可不審耳。
往者內浦一宗人。謂與執事親密。以執事言覓聯芳集一部。且雲杏桃二祖塤篪唱和之什。多至百餘篇。執事巾篋中傳受明的。聯芳集時恨不幷刊。吾家文獻之慳秘多年。到今始出。雖甚可疑。然審其言貌。似非太浮浪者。及其歸。書叩左右幷上冊子矣。前春家少入洛時。見仲氏令公尋討此事。始知浦說之不根。知人不明。五也當任其咎。而亦恐執事之門。有雜客也。好笑。
答伯訥
編輯固城時所賜書。尙留置案上。以寓瞻注之懷。近聞二哥南麾。視長胤所蒞。縮得數百里。如果屈駕就養。不惟紙上信息可以源源。安知好會之無其日耶。所以嚮風傾瀉。有倍於誰昔也。歲弊寒甚。伏惟神明所勞。體履康復。至於官廚榮養。已成年例。何必更贅俗語耶。五秀世間多少悲歡。只覺催老。間因風雪。閉戶屍居中。切有耿耿一念。往來於執事伯仲間。蓋不論派分遠近。契誼踈密。吾宗之倚而爲重。有異於人者存焉。然而遠人之思。徒勞怛怛。古人命駕之意。恐不如是。自笑其老且拙也。向者洛中留約。雖似過去說。今旣再度踰嶺矣。如竢春和時節。屛去騎從。單車見枉。弊廬生色。不但爲花樹勝事。山外亦多有遊觀處。拙者當樂爲之先路也。前書中所示詩文。可見晩年工夫益造妙境。此有功慽。無以韻語爲謝。想或恕諒矣。
答伯訥
編輯春間猥賜臨貺。且辱敎告之勤。十年飢渴之餘。感戢無已。但拘儒拙態。不欲自通於官府。尺紙相問。迨玆未遂。恨意又可勝言耶。卽日初寒。不審尊體動止何似。竊惟近海官庖。榮養備至。名都風物。日有登覽吟嘯之樂矣。令胤行何德政。管下諸郡。聲聞藉甚。蒞官公廉。亦見家範之有自來。豈勝攢賀。五秀秋夏間。疊遭期功之慽。悲悼中衰病乘之。癃然作一廢物。其亦終焉而已。何足道哉。每念羅氏古蹟。在兄江月城之間。萊州關防。亦其近境。如以一驢從事。庶無扶桑遺恨。而乃良佐約中之人。次第淪沒。無與之先後者。今則執事作好主人。可謂天與其便。而顧衰朽如上。無以自力於鞍馬。守株坐井。恐分劑一定。良可笑歎。申張世譜。旣荷勤敎。託本家人謄來。而煩者太煩。簡處太簡。恐與篋中所藏類例不相似柰何。家弟東遊。知有歷拜之意。臨行草草。不暇究宣。
答鄭石夫光柱
編輯滿江風沙。閉戶深坐。賢器之此際相問。已是不意。況溫溫惠墨。如對故人顔面。欣慰又可量耶。第審起居之節。跨歲不健。衰暮同病。不勝馳情。如非遠遊爲祟。竊恐朞喪降除。餘哀未盡。歲時觸物之感。消遣不得。以致此也。比來弟亦身履此境。冠服就吉。而悲悴轉深。自知未死之前。更無圓滿世界。恨不能相對罄此懷也。老姪所苦。非有深憂。但其婦芳塵漸遠。四十竆鰥。踽踽無所歸。恐其工夫未到。志氣不堅。因此有隕濩難振之慮。可歎可惜。崔祖範老兄何遽不淑。弟於此老。托契雖晩。知其胷中有牢落不俗之氣。尋常艶服。秋間以入地見告。而時方持服。無輓誄記述。迨玆爲恨。
與權寢郞文相載鈺
編輯城闉一散。恰過數月。雖此喪威苦悴中。未嘗不嚮風馳情。夏日如年。不審攝養如宜。巖泉蒼翠之間。杖屨益淸健否。五秀家禍未已。三月卄四日。家叔喪逝。居然之傾。窀穸已畢。四十年替事之餘。情事無可言。悼歎柰何。疏事聞以三家幷發。姑且停退。老成處事之每每得宜。令人歎服。崇報之會。鄙名亦入製疏中。而顧淺弊短拙。本不閒此箇文字。且諸公之述備矣。不欲強爲架疊。自取覆甁之譏矣。乃貴門僉意。必欲督迫呈券。一向辭避。恐有安排曠職之嫌。玆敢綴拾前聞。率爾構草。而適會私門有事。又當暑節。神昏氣餒。無以猛加磨鍊。其不足備數。自知甚明。覽後秘之。幸爲弟藏拙如何。周甫兄尙留泮否。洛中物論何如雲也。國祥後卽爲發行。約束已定否。行時想有一會。如無見病。當進參末席也。
與金寢郞象彥在鼎
編輯前書之覆未覆。不自省記。精力之日漸惽憒。殊可笑也。長日如年。不審靜候益淸裕。季方積病已瘳。時或以筇屐出山。湛翕度日否。竊聞令孫旣冠而醮。禮雖不賀。健羨則有之矣。五秀送兄厚土。孑然無依賴。且當日喪行。恰受寒雨。遂成痰嗽。閱朔猶在。自知衰朽之質。更無快活世界。憐歎柰何。近日儒論潰決。在在皆然。此莫非運氣所使。始謂柏麓事有老兄在。必無向後乖張之慮。乃今言語之失。轉轉相激。至使通家之人。不自知其身質之爲過當。而盛門自明。亦似張皇。千里成鵬。疑謗四起。愚陋之見。竊不勝過計之憂。蓋當初一說。起於起處。宜有從中消釋之道。而乃年少諸公。被他血氣誤了。遂至形諸文字。以老兄手分。亦不柰何於其間耶。兩家相阻。不論曲直在誰。傳聞甚不佳。解紛之責。恐老兄不得辭之矣。如何。
與金南白是珩
編輯往歲尊旆之西也。晩聞行期。未及拜送。嚮後南北落落。徒勞夢想。兄乃以靈犀遠照。旣使小阮致意。夏初賢器之委訪衡茅。又似奉承庭敎。感頌之極。不知所謝。比來秋氣漸淸。不審兄靜履何似。竊惟遠遊之人。易有時物之感。且聞所占居停。曾以湫隘爲患。未知近住何坊。誰與接鄰。過從賓友。亦有志氣相符者否。古之君子。隨遇而安。無入而不自得。老兄平生學力。正好今日受用。但恐敎養兒孫。或不免楚咻齊語之互相矛盾。大匠爐鞴。已有成法耶。五秀齒髮漸衰。百念俱灰。只與鄕里間二三同志。偸暇日設小集。爲優遊送餘年之計。而其於少一之懷。隨處黯然何哉。衰病之人。更無入洛之期。則千里命駕。不得不有望於老兄。蓋以邱墓所在。或有因便奉拜時也。春晩過蘆川。山水儘佳。但糚點苦未易。吾輩未死前。恐不見眼前突兀。兄雖在外。或有成筭之說與季方者否。恨未及奉聞也。
與李一星相奎
編輯昔者西旆之還。竊聞路由南浦。未知緣何𭶿了。使嚮風懸企者。悵然退立也。續因家少口傳。備審千里馳驅。體履益健。但斯文大擧。徒費往還之勞。痛歎柰何。當初所謂緩急之論。幷屬旣往。不論甲是乙非。彼得此失。只合各自警省。爲後來善事之計。而竊觀近日爻象。猶復疑阻。罷歸後數箇月。寂無一言及此事者。恐緩急之人。俱有失矣。僕性本拙訥。凡於鄕間得失分界。不欲費辭招尤。但於老兄有懷不言。亦非古人偲切之意。玆敢略擧顚末。以竢可否之命。願老兄平心聽之。夫緩與急。俱是爲先師之人。假使從違取捨之際。拘於時義。不得不倚著一邊。人各有見。不宜怒氣相加。況向後成就。都不見急底功效。其別無長策。亦無先見。老兄亦必明知之矣。僕私竊以爲老兄今行。悔心自萌。吾黨見疑。次第冰釋矣。乃於入境之日。餘憤尙在。語默之節。亦多有不厭人心者。老兄試思之。急而無功。緩者何咎。況狼狽之餘。吾道益孤。似此夷險與同之人。老兄排擯殆盡。孑然獨立。濟得甚事。是所謂有所忿懥。不得其正。不謂老兄平日學力。尙有偏私之未盡祛也。〈缺〉竊料今之事勢。有甚於前者。乖離者日漸乖離。潰決者日甚潰決。如非老成君子大段著力。恐轉斡不得。深願兄命駕出山。廣集知舊。俱棄前愆。偕之大道。發書道內。告以再擧之意。而向來辛苦儒錢。亦復收拾。贏餘分布列院。爲後日副急之資。則雖前期早晩。未敢質言。十年之內。豈無可言之時耶。仍念兄一生苦心。到老愈促。鄙說之每向緩邊走去。謂之知己則未也。然前輩汲汲之意。何嘗不如老兄。而拕至今日耶。事固有待。不容人力。亦明者之所當深量也。轉聞新擧丈夫孫。盛門昌熾之慶。自此基矣。慰賀無已。惟冀以時衛重。庸副士望。
與文生衡在
編輯千里送人。更無來信。引領臨風。但有馳情。比來春候漸殷。遠惟鐵嶺雪殘。龍川水暖。晨昏之暇。學履益佳矣。向者涉險遠尋。所謂身勤事左。借視聽於瞽聾者。未知鄕塾之間。歸有餘師。半歲征邁之工。更進竿步耶。每念賢之才器志尙。異於流輩。非守舊轍而止者。陳自然北方炎炎。企足以竢耳。五秀去臘遭兄喪。窀穸在前。悲悴淟汩之狀。不死幸矣。奚暇溫理舊業。爲桑楡收功之計耶。兒子輩雖無疾病。喪威如上。失學已數月。春科之不能隨衆。亦以此也。賢若入洛。必悵然躕躇也。永興韓生尋其鄕路。賢旣有雅面矣。且相距不遠。似或有往來便。玆付一書。其歸幸惠手翰還答。慰此願言之懷如何。北伯幕下有從事權儒煥者。吾鄕人也。向後如欲續續相問。與此君謀之。恐無石頭浮沈之慮矣。臨紙黯然。不暇究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