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里集

作者:李敦禹
1884年
卷一

杏平二先生。與先君子稼牧二先生。踵武卿相。爲麗氏名臣。文章德業。輝暎簡策。功名事行。勒銘彜鼎。及夫聖祖龍興。御極當天。則兩家子孫。亦皆世襲圭組。蟬聯轇轕。而各懷遺安之意。同落大嶺之南。分湖一帶。開張門戶。詩禮以訓之。文學以持之。嗚乎。閉門斲輪。出門合輻。法相同也。秦人絮羹。越人嗜飮。口相若也。是豈以言語取辦。一朝駕馭拘束而得哉。於是乎先北亭公聞道高山。秉德林泉。御家以禮。敎子弟以義方。公以端詳之姿超詣之才。早自薰陶。漸染於化韛之中。厚積薄發。著之爲文則渾成一家體格。論禮則情文該備。論事則理趣俱足。善利分上。眼目精明。操趣塲中。腳跟牢固。文章雋永。精彩自見。至於吟風弄月。談諧朋酒之作。亦皆平淡雅馴。挹其淸如旨酒之醺酣。聆其韻如古樂之動盪。讀之庶幾消除鄙吝。振發頹闒。於乎媺矣。惜其遭遇明時。終老草澤。以雅樂之章而未能進鬷於淸廟。以黼黻之文而未能潤色乎皇猷。中年一上庠。不足以酬才德之萬一。則誠不能無憾於司命之天。而若其飽飫中晩之工。平章林下之業。則未必非當日不遇之效也。奚足以是而金羽公哉。敦禹以故人稺子。累拜公於龎牀之下。頻承辟咡之詔。所以感發愚蒙者。奚可一二數。而及此耄荒。墜失無餘。徒切俛仰桑海之感矣。日公之孤庭穆。攜三冊遺集。責弁首之文。則非其人矣。謹當百拜以辭。而第事契之重。有不敢以終己者。略敘之如右。以寓執鞭之慕雲爾。聖上二十一年甲申白露節。後生嘉善大夫。前行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事。韓山李敦禹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