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谷先生全書/卷十四

卷十三 栗谷先生全書
卷之十四
作者:李珥
1749年
卷十五

送趙汝式說乙亥

編輯

趙汝式作通津。求贈言。余謂。爲邑有二策。興利除害。足民設敎者。其上也。量蠲舊弊。淸淨無爲者。其次也。由前之說者。失於煩擾則民怨作。由後之說者。失於疏脫則吏情懈。有爲而不煩。無爲而不疏。然後可以宰千室之邑矣。汝式讀書窮理。存心愛物。今玆一邑。不翅一命。於人必有所濟。臨民之要。不過使輸其情。御吏之法。不過正己格物。程子之言。盡矣。珥何更贅。第有一事。欲試而未能者。今爲言之。古之宰邑者。賦於民爲俸。俸有常制。足食而分其餘。以周親舊。視俸多少。以裁闊狹。今也不然。宰邑者無常俸。邑中斗米以上。皆爲國物。雖伯夷爲宰。不私用國物。則無以糊口。此國法之未備者也。於是。君子旣難於守法。而貪夫踰越太甚。國賦之外。無名科斂。使民不堪。勢使然也。惟幸邑有義倉。春散冬斂。恆剩十之一。以備鼠耗。耗穀乃爲邑宰之用。已成通例。愚意欲悉罷無名科斂。而以一歲耗穀三分之。一分以供衙屬。一分以奉使客及應親舊之需。恆留一分。以爲贏餘。未知此法可行乎。汝式到縣。試以此商度。如不可行。還以相諭。可也。

人心道心圖說壬午○奉敎製進

編輯

臣按。天理之賦於人者。謂之性。合性與氣而爲主宰於一身者。謂之心。心應事物而發於外者。謂之情。性是心之體。情是心之用。心是未發已發之摠名。故曰心統性情。性之目有五。曰仁義禮智信。情之目有七。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情之發也。有爲道義而發者。如欲孝其親。欲忠其君。見孺子入井而惻隱。見非義而羞惡。過宗廟而恭敬之類。是也。此則謂之道心。有爲口體而發者。如飢欲食。寒欲衣。勞欲休。精盛思室之類。是也。此則謂之人心。理氣渾融。元不相離。心動爲情也。發之者。氣也。所以發者。理也。非氣則不能發。非理則無所發。安有理發氣發之殊乎。但道心雖不離乎氣。而其發也爲道義。故屬之性命。人心雖亦本乎理。而其發也爲口體。故屬之形氣。方寸之中。初無二心。只於發處。有此二端。故發道心者。氣也。而非性命則道心不生。原人心者。理也。而非形氣則人心不生。此所以或原或生。公私之異者也。道心。純是天理。故有善而無惡。人心。也有天理。也有人慾。故有善有惡。如當食而食。當衣而衣。聖賢所不免。此則天理也。因食色之念而流而爲惡者。此則人慾也。道心。只可守之而已。人心。易流於人慾。故雖善亦危。治心者。於一念之發。知其爲道心。則擴而充之。知其爲人心。則精而察之。必以道心節制。而人心常聽命於道心。則人心亦爲道心矣。何理之不存。何欲之不遏乎。眞西山論天理人慾。極分曉。於學者功夫。甚有益。但以人心專歸之。人慾一意克治。則有未盡者。朱子旣曰。雖上智。不能無人心。則聖人亦有人心矣。豈可盡謂之人慾乎。以此觀之。則七情卽人心道心善惡之摠名也。孟子就七情中。剔出善一邊。目之以四端。四端卽道心及人心之善者也。四端不言信者。程子曰。旣有誠心爲四端。則信在其中矣。蓋五性之信。如五行之土。無定位。無專氣。而寄旺於四時。論者或以四端爲道心。七情爲人心。四端固可謂之道心矣。七情豈可只謂之人心乎。七情之外。無他情。若偏指人心。則是擧其半而遺其半矣。子思子以七情之未發者。謂之中。已發者。謂之和。論性情之全德。而只擧七情。則寧有偏擧人心之理乎。此則較然無可疑者矣。性具於心而發爲情。性旣本善。則情亦宜無不善。而情或有不善者。何耶。理本純善。而氣有淸濁。氣者。盛理之器也。當其未發。氣未用事。故中體純善。及其發也。善惡始分。善者。淸氣之發也。惡者。濁氣之發也。其本則只天理而已。情之善者。乘淸明之氣。循天理而直出。不失其中。可見其爲仁義禮智之端。故目之以四端。情之不善者。雖亦本乎理。而旣爲汚濁之氣所掩。失其本體而橫生。或過或不及。本於仁而反害仁。本於義而反害義。本於禮而反害禮。本於智而反害智。故不可謂之四端耳。周子曰。五性感動而善惡分。程子曰。善惡皆天理。朱子曰。因天理而有人慾。皆此意也。今之學者。不知善惡由於氣之淸濁。求其說而不得。故乃以理發者爲善。氣發者爲惡。使理氣有相離之失。此是未瑩之論也。臣不揆愚僭。謹作圖如左。

 

克己復禮說壬午冬○爲詔使黃洪憲作

編輯

竊謂仁者。本心之全德。禮者。天理之節文。己者。一身之私慾也。人莫不具此本心。而其所以未仁者。由有私慾閒之也。欲去私慾。須是整理。身心一遵乎禮。然後己可克而禮可復矣。義禮智。均是天理。而獨擧禮者。禮是檢束身心底物事。視聽言動。悉循天則。動容周旋。皆中節文。則心德斯全。而義智在其中矣。顏子一聞聖訓。擔當勇詣。便復天性。此所以獨稱好學也。小邦之人。所見孤陋。只守程朱之說。更無他道理可以敷衍。雖欲不拘窠臼。不可得也。今因明問。庶可啓發憤悱。無任驚感之至。中朝。性理之窟。必有繼程朱而作者矣。今士論所推可紹道統者。爲誰。願承高明之誨。以祛坐井之疑。

贈柳應瑞夢鶴治郡說

編輯

柳君應瑞作宰大興。臨別求贈言。余不敢也。厥後三年。聞柳君淸以律己。寬以御下。慈以保民。士豪窮氓。靡不得所。一境如在春風中。余甚韙之。柳君復貽書申前請。余乃言曰。士生斯世。自幼而學。將以有行也。學在己。行不行在時。學不足而先求行。不可也。學已足而不求行。亦過也。士之官乎朝者。職各不同。而其行姑局。必求大行。則非居卿相。不能也。卿相非人人所能爲。則惟邑宰親民。可以自行其道。施澤於民。故士不能爲卿相。則必當爲邑宰。雖然。今世之賢者爲少矣。某賢爲相。某賢爲卿。而聲績無聞。民不見德。必也某賢作邑。然後乃見政跡。則能治一邑。勝作卿相矣。柳者方務於學。未及求行。而朝廷擧用。非初心所樂。不得已而應命作縣。未幾。民已被澤。其不負所學也明矣。雖謂之學不足。吾不信也。第念今之爲邑。一出於正。則觸事拘礙。蓋蠲無名之斂。則官儲一空。絶貨請之路。則貢獻必阻。止旅鄰之侵。則軍伍多闕。玆三者。俗吏之所恬視。而學者所蹙頞也。未知柳君於此三者。能出於正。而亦無拘礙乎。將周旋應俗。取不中不遠者乎。昔者。明道先生爲邑。不枉道。不廢法。不駭俗。而爲之沛然。柳君有學於此。則何難之有。余見今世之士。欲不枉道。則長往而不出。欲不廢法。則深文而厲民。欲不駭俗。則摸稜而屈己。用於時而不失其身者。無幾焉。故愚於柳君。深有望焉。且先賢之言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柳君平昔於學。詳且勤矣。爲政之暇。溫繹舊得。而日有新知。毋滯前見。毋墮因循。精之以問辨。守之以涵養。擴之以踐履。以臻高明光大之域。則其學可成矣。其澤於民者。豈止於一縣哉。柳君其勉乎斯。

贈洪甥錫胤壬午

編輯

吾甥洪錫胤將歸覲母氏。謂余曰。錫胤非不欲學。志不豎立。悠悠度日。願得警語。貼於座右。朝夕省覽。以起懶怠。余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不知道。無以爲人。士而不學者。是皆不憚爲禽獸者也。旣不憚爲禽獸。則座有警語。顧何益哉。錫胤再請曰。元不欲學者。無所用警語矣。欲學而未能者。則遇戒而發矣。余曰然。人之病有二。一則血氣之病。一則志氣之病。血氣之病。問醫求藥。治之以外物。志氣之病自悟自修。治之以內心。治以外者。權在人。治以內者。權在我。在人者。人多以誠求治。而在我者。則略不加功。吁亦怪矣哉。誠欲自修。則知懶爲病。則治以勤篤。知欲爲病。則治以循理。知檢束不嚴爲病。則治以矜莊。知念慮散亂爲病。則治以主一。病雖在己。藥不外求。無不可治者矣。何憂學之不成乎。錫胤曰願聞持身要語。余曰。入則孝。出則悌。讀書以資窮理。行善以求復性。靜則敬直乎中。動則義方於外。策之以勇猛。持之以悠久。如斯而已。遂書以贈。

護松說

編輯

金君說。宅於鼎山下。環其宅樹以松。淸陰周帀。可數百畝。金君指以語余曰。吾先人手所種也。吾兄弟皆家於此。以此松爲藩籬。見物思親。有不能自已者。常恐裔遠傳泯。不免斧斤之加。欲得君數語。掛於家廟壁上。以示子孫。余笑曰。言何足尙哉。君之子知君之意。君之孫知君之子之意。雖至百世之遠。以意相傳。則終必不泯也。若使堂構不墜。興孝興悌。則於祖先之物。雖斷杖弊履。尙且寶藏而起敬。況手植之里樹耶。如或敎育乖方。良心梏亡。則其視父母。亦如秦越。況閭外之植物耶。敎之以言。不若敎之以身。傳之以文。不若傳之以意。言何足尙哉。金君曰。此則然矣。但秉彝。天得也。充之者固鮮。絶之者亦鮮。中人之性。有警則發。無戒則昧。吾欲警發中人。使之不昧耳。彼梏亡其心。秦越其父母。禽耳獸耳。吾雖不敢以孝悌期子孫。亦不可以中人待之耶。子孫亦有心。何至以禽獸自處耶。其亦有發乎斯言也夫。余曰。善哉。斯言。以此垂訓。足矣。父歿而不忍讀其書者。以其手澤之存也。母歿而不敢飮其杯圈者。以其口澤之留也。況此偃蓋之松。出於栽培之手。潤之以雨露。實之以霜雪。閱眼而興懷。怵惕焉悽愴焉。雖一枝一葉之微。懍懍然猶恐有傷。尙可犯其條榦耶。苟非禽獸其心者。必知警矣。君其免夫。吾因此而有所感焉。夫祖先積累辛勤。期以必世。始成家業。而子孫不肖。則敗毀之亟。不俟終歲焉。斯松之封植。待數十年。始克成樹。而斤斧之伐。則一朝可盡矣。豈不類乎。家業之難成而易毀也哉。嗚呼。斯其所以有感也夫。

夫子文章贊

編輯

天高地厚。日臨月照。經紀江漢。賁飾山林。察乎上下。孰闡幽深。規圓矩方。身度聲律。動爲世道。言爲世則。無隱乎爾。孰燭玄微。夫子之文。展也天機。書不能傳。辭不能讚。卓爾在前。庶幾仰鑽。

思菴琴銘

編輯

瑟瑟孤桐。泠泠古音。一鼓醒耳。再鼓淸心。無絃太淡。繁曲太淫。我抱斯琴。誰賞沖襟。有懷師襄。滄海雲深。

祭文

編輯

祭聽松成先生文甲子

編輯

維嶽凝精。篤生德人。風儀秀偉。性氣眞醇。孝感神明。信及豚魚。潛心墳典。遊刃羣書。夢斷浮雲。浩然歸田。屋下牛溪。屋上坡山。於焉考槃。十畝閒閒。聲聞於天。鶴書翩翩。寤言永矢。確乎不拔。黃鐘未奏。豫章誰伐。迨乎季年。行安學成。外無圭角。內就高明。一味簞瓢。樂以忘憂。不出戶庭。馨香四流。高山仰止。來自遠方。小子困蒙。晚窺末光。春風秋月。擊目無際。天胡不憖。鳳兮雲逝。匍匐一慟。萬事已矣。恭將菲薄。以明誠意。不亡者存。庶幾鑑此。

祭退溪李先生文壬申

編輯

嗚呼哀哉。蓍龜旣失。父母旣歿。龍虎雲亡。景星沈光。歲序遷流。今已再周。袞衣皇皇。孰補其闕。赤子嗷嗷。孰援其溺。變怪百出。孰設嚴防。長夜漫漫。孰曝秋陽。嗚呼哀哉。繄公之生。閒氣所鍾。溫然如玉。有睟其容。志貫皦日。行潔秋水。樂善好義。無閒人己。俛首下學。玅思精研。縷析毫分。洞見幽玄。衆說參差。洪纖異宜。折衷會一。紫陽是師。急流勇退。出類離羣。守道山樊。富貴浮雲。閒中日月。靜裏乾坤。在邦必達。休聲徹天。宸衷虛佇。寵命聯翩。公惟考槃。確乎不拔。幽居入圖。高掛紫闥。嗣聖繼明。側度如渴。祥鳳來儀。經幄生輝。十圖啓沃。探隱闡微。輿望日隆。謙退愈卑。三章辭闕。浩然而歸。調羹之手。卷而懷之。惟進與退。繫國安危。寂寞之濱。有來摳衣。惟公不倦。兩端斯竭。知德者鮮。統緖誰接。微言昭載。耿光長新。進不澤民。退啓後人。嗚呼哀哉。小子失學。貿貿迷方。悍馬橫馳。荊棘路荒。回車改轍。公實啓發。有初鮮克。哀我滅裂。公辭端委。余謝簪笏。自擬負笈。庶幾卒業。天不憖遺。哲人遽萎。公之易簀。余在西陲。疾病纏綿。道路阻脩。承訃一慟。萬事謬悠。斂不飯含。葬不執紼。心期百違。竟未奔哭。嗚呼此生。辜負幽明。緘辭泂酌。遠寓微誠。嗚呼哀哉。

祭退溪李先生文代成浩原作

編輯

伏惟尊靈。生鍾閒氣。玉潤金精。制行高潔。秉志淸明。早馳藝苑。用照令名。晚尋墜緖。布聖鑽仰。黃卷爲師。深思熟講。弗得弗措。操戈入室。始若絲棼。終乃氷釋。奧旨微言。毫分縷析。上泝洙泗。下窮濂洛。考亭遺訓。符契允合。沈潛涵泳。白首彌篤。儒林瞻仰。泰山喬嶽。急流勇退。陶山是築。幽居入圖。達于楓宸。明廟傾心。寵命日新。公崇謙德。富貴如雲。民望愈隆。守義愈敦。我王繼明。疇咨熙載。仰成元老。虛己以待。公猶相時。不變素履。諄諄十幅。瀝血寫字。用補袞職天恩斯答。公身雖遠。豈弛憂國。庶幾還朝。贊升大猷。一朝鳳逝。龥天末由。繄我先人。養疾林丘。不事皎皎。安分履常。惟公化筆。可發幽光。冒威陳悃。終荷一諾。爰將往見。質疑往復。非辯之尙。務存厥實。公恢弘度。未嘗揮斥。追思唐突。不寒生粟。末後有稟。未蒙回諭。方深悚仄。豈期聞訃。一慟號絶。迨至弗悟。嗚呼已矣。承敎無路。俯擇狂言。嗣孫是聞。銜恩刻骨。永矢不諼。哲萎之創。百倍他人。精爽南飛。痼病在身。體魄在牀。未獲奔哭。馬鬣已封。未獲執紼。嗚呼此生。辜負盛德。緘辭致誠。敢冀降格。

祭李正之蕃

編輯

江山性氣。鸞鶴儀形。居塵之染。軒冕非情。孝感神明。友於弟兄。卜築仙丘。擬畢一生。臯音徹天。竟出戶庭。聊試牛刀。惠留殘城。一病不瘳。沈綿五齡。薄雲高志。齎恨掩扃。蓋棺事了。千載流馨。嗟余小子。世契通家。情義俱深。痛怛如何。恭陳菲薄。庶紆歆格。

祭土亭李公之菡戊寅

編輯

木列榛榛。閒挺大春。草生離離。或穎靈芝。先生之降。實鍾秀氣。水月情懷。大羹腸胃。忠信感物。孝友通神。外孩內明。游戲風塵。土木形骸。泥塗軒冕。遇事沛然。坂上丸轉。得失榮辱。沸湯沃雪。聲色臭味。竊脂啄粟。五車何用。手持寸鐵。知我雖希。積盛必發。王曰汝諧。出宰百里。兒民奴吏。咸戴樂只。雲胡一夜。月犯少微。春折芝凋。天日無暉。嗚呼先生。而止於斯。盛大沖氣。悠散何之。餘生雖後。早蒙不揮。通肝照膽。廓無屏障。先生戒余。毋缺人望。余獻先生。少收天放。相觀而善。冀獲晚功。今玆已矣。激余悲衷。殯不躬臨。葬不執紼。南天杳冥。風雨蕭瑟。緘辭寫哀。遙奠菲薄。有感必應。庶幾歆格。

祭休菴白公仁傑己卯

編輯

生稟偉氣。養以直節。依歸哲師。早講正學。慝作道否。萬事瓦裂。藏鋒韜彩。內修不輟。和光濁世。人莫我測簪笏儻來。擢居言責。爰有陰邪。入於左腹。將齕良善。密旨是託。公奮直辭。風霜滿筆。旁觀吐舌。公不變色。北謫南遷。何怨何尤。天運回亨。慶集桑楡。龍光是荷。位躋六卿。褒以氣節天語丁寧。年踰八旬。憂國彌新。不避時忌。章奏孔勤。不容何病。在我無怍。小子登門。屢承誘掖。性理之辨。雖有異同。辭和氣平。所爭者公。公年雖耋。猶冀進德。我未衰暮。儻開茅塞。庶幾一日。瀾漫同歸。奄忽承訃。卒業無期。道路脩阻。哭不躬臨。緘辭寫哀。曷盡余心。閒氣之聚。悠散何適。尙有不亡。願垂歆格。

祭黃岡金公繼輝壬午

編輯

英資出羣。遠器夙成。早選靑錢。平步雲程。逸足中滯。蠖屈俄伸。亨而復蹇。職不私身。毀譽通塞。在命在人。吾何容力。一任吾眞。識通古今。神遊自然。憂樂悲歡。相代乎前。隨緣順應。其保者天。惟貨惟利。竊脂於粟。位躋亞卿。家立四壁。常棣有華。大衾爲樂。謂公遐壽。胡止中年。等猥參末契。不辭執鞭。每承雅言。頭風便痊。襟懷洞徹。刮去毛皮。稽古質今。雲是我師。菁莪同席。日月無幾。如今不淑。痛切雲亡。衆疑誰決。士論誰匡。撫柩長慟。白日無光。恭將菲薄。以寫哀腸。庶幾來格。歆我椒觴。

祭韓士冏胤明

編輯

惟靈。生而洵美。玉潤金精。早轄正路。刮垢生明。泝流尋源。日有功程。有飭其儀。有靜其聲。蔚然芝蘭。不焚自馨。簪組來迫。豈屑逃名。潔不可浼。任彼裸裎。輿望方隆。沈痾遽嬰。易簀之際。辭婉神淸。嗚呼士冏。奄捐其生。士林減春。一片花零。吾儕薰善。不麾門庭。卽之也溫。肝膽斯傾。聖遠言湮。長夜晦暝。斯人不懈。庶幾有成。如何淇竹。未覩靑靑。天耶命耶。太空冥冥。玿魂無路。永訣幽明。恭陳菲薄。庶格英靈。

祭外祖母李氏文庚午

編輯

伏惟尊靈。生稟秀氣。性度淑眞。擇配宜家。禮敬如賓。憂以救疹。至誠感神。義動鄕鄰。聲徹紫宸。表厥宅里。流芳汗靑。中年晝哭。在疚煢煢。報善非祥。天道冥冥。勿謂冥冥。日監在玆。五福之首。實天所貽。鮐絞滿背。黃髮覆眉。我在孩提。鞠於外家。撫抱顧復。恩重山河。託以後事。視以寧馨。祖孫其名。母子其情。我徂京師。累於簪纓。嶺嶠阻隔。消息杳茫。我念倚閭。掛冠歸鄕。一室承顏。樂以忘憂。擬以終孝。萬事何求。天書再下。暫辭林丘。忽驚心痛。促駕回輈。訃音迓路。五內焚摧。我生不辰。風樹抱哀。惟一祖母。寤寐在懷。今又棄我。昊天何酷。歿未飯含。增余罔極。皇皇纔息。禮服已闋。先王定製。不敢踰越。此生已矣。沈慟終天。敬設薄具。以薦几筵。嗚呼哀哉。

祭伯氏文庚午

編輯

嗚呼哀哉。兄今拾我而奚適耶。豈所親不在此而在於冥漠耶。父兮母兮。皆不在人世。無乃吾兄欲歸侍於地下耶。抑非吾兄厭世。而脩短有數。天不少假耶。不然。何其友於之情至薄。而棄之若遺耶。嗚呼哀哉。惟吾兄之稟氣。以和柔而爲資。動與物而無忤。靜淵潛而自持。早習藝而干祿。嗟少伸而大屈。晚通籍於一命。非榮利焉是黷。嗚呼哀哉。餘生世之孔厄。夙抱慟於風樹。幸荊花之無故。期築室而恆聚。傷舊業之壁立。尙齎志而未就。奄吾兄之遘疾。日沈綿而消瘦。謂二豎之適然。竟澌盡而莫救。旣失在天之富貴兮。又不克享乎中壽。嗚呼哀哉。彼蒼天兮何極。哀我家之禍酷。閔寡妻之抱稚。隔千里而攀號。魄有依於先塋兮。魂南指而忉忉。豈不欲安神於京洛。奉饋奠於几筵。伊余啓處之未定。且不忍嫂氏之龥天。玆薦酌而奉別。精慌惚而分飛。迨卜築之有所期。挈兄室而西歸。訓猶子而成立。矢不墜乎家聲。庶吾兄之瞑目。少弛念於孤煢。兄有言兮弟莫聞。弟陳辭兮兄豈知。噫嘻。百年兮會盡。惟不悲兮無窮期。嗚呼哀哉。

祭伯嫂郭氏文壬申

編輯

惟靈。少痛晝哭。撫養孤兒。義重於情。攜幼北移。協奉祀事。同爨共財。荒涼海曲。荊棘初開。簞食布衣。甘與長終。豈不懷土。後私先公。珥承恩召。遽辭蓬篳。戀主縻爵。僑居引日。眷集於京。分資俸祿。南北東西。惟義是從。嗟余兄弟。夙遭愍凶。風樹旣慟。雁行缺一。擬奉嫂氏。殘生是畢。同居未幾。胡遘厲疾。藥餌無效。輾轉牀席。竟至不救。天何慘酷。子女龥號。有耳不聞。凰隨鳳逝。永辭世紛。撫柩長慟。萬事何言。念及存歿。心焉如割。玆將誠意。寓此菲薄。爽靈不昧。庶歆洞酌。

祭甥女沈彥明妻趙氏文

編輯

嗚呼哀哉。秀者難厚。淸者難堅。爾質旣淑。爾命不延。臨訣何言。仰視蒼天。哭奠洞酌。爾其臨筵。嗚呼哀哉。

祭外舅肅川府使盧公文戊辰

編輯

惟靈。氣肅而定。神精而明。亢乎其容。邈若無情。溫乎其中。肺腑悉傾。出身太早。未揚厥聲。勉勉供職。確不求名。循資積勞。乃宰專城。蒞民以莊。令信政成。政成何所。曰羅曰星。最後治肅。感彼遐氓。相率頌公。譽達王庭。錫命增秩。誕被恩榮。世降僞滋。珷玞混瓊。人疑其假。或斥其誠。公惟自信。徑情直行。玉上蒼蠅。玷我堅貞。鞶帶斯禠。衆謗雷轟。儻來之物。何足重輕。浩然歸田。庶踵耦耕。小子迷方。退跡滄溟。擧世背馳。枘鑿難幷。公稱奇士。一言館甥。歡愛之篤。相對忘形。公還海鄕。我縻於京。宦興漸闌。欲謝簪纓。謂公尙強。綽有餘齡。迫陪杖履。擬畢吾生。何期不淑。沈痾轉嬰。就醫於洛。藥不通靈。善人遽殞。天道冥冥。我生不辰。百毒備經。孰爲司命。秉均不平。又殲我舅。使我伶俜。執手相訣。魂消魄驚。遺言在耳。刻骨以銘。勤斯稚子。不忍煢煢。庶幾撫誨。俾不零丁。適値靡鹽。萬里啓程。幽宅未臨。慘戚倍縈。顯晦殊塗。永隔儀刑。哀腸欲斷。淚若建瓴。撫柩大慟。白日無晶。恭陳薄具。愧乏芬馨。公其來格。以慰惸惸。嗚呼哀哉。

祭外舅肅川府使盧公文

編輯

風霜雨露。載降載濡。宿草連雲。拱本夾途。三年一歸。觸境悲吁。我言不答。我拜不扶。爽靈孔照。盍降幽宅。鑑我微誠。歆我泂酌。

金沖菴祠宇祭文

編輯

生鍾閒氣。玉潤金精。學回狂瀾。文紹希聲。早揚王庭。辰告遠猷。梟鳴夜半。羣楚四咻。碎我拱璧。天胡罔極。天實有定。泰運斯復。鄕人起虔。建祠妥靈。恭陳明薦。庶鑑微誠。

成大谷祠宇祭文

編輯

天賦純粹。雪月方潔。不受世羈。考槃空谷。學務存心。琴追古音。孰伴林居。有鳥有魚。羽儀先朝。白駒遄歸。立懦廉頑。百世是師。高山景行。揭敬祠宇。吉蠲泂酌。庶幾享右。

雜著

編輯

箕子實記

編輯

箕子。商宗室也。或曰名胥餘。學明九疇。身傳聖道。以畿內諸侯。仕爲太師。帝乙謫子受。資辨捷疾。拒諫飾非。其庶兄啓。恪愼克孝。箕子度受非元良。以啓長且賢。勸帝乙立之。帝乙難於廢嫡。卒立受爲太子。封啓爲微子。帝乙崩。受卽位號爲紂。始爲象箸。箕子歎曰。彼爲象箸。必爲玉杯。爲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紂淫虐日甚。微子痛殷將亡。謀於箕子及少師比干曰。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今爾無指告予顚隮。若之何其。箕子曰。商今其有災。我興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爲臣僕。詔王子出迪。我舊雲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顚隮。自靖。人自獻於先王。我不顧行遯。微子乃去之。箕子諫紂。紂不聽。囚箕子以爲奴。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爲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爲也。乃被髮伴狂而受辱。鼓琴以自悲。故傳之曰箕子操。比干諫而不退。紂殺之。周武王克商。命召公奭。釋箕子之囚。王就見之。虛己問殷所以亡曰。吾殺紂。是歟非歟。箕子不忍言。王乃問以天道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敍。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敍。乃陳洪範。其大目。一曰五行。二曰敬用五事。三曰農用八政。四曰協用五紀。五曰建用皇極。六曰乂用三德。七曰明用稽疑。八曰念用庶徵。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論皇極曰。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箕子旣爲武王傳道。不肯仕。武王亦不敢強。箕子乃避中國。東入朝鮮。中國人隨之者五千。詩書禮樂醫巫陰陽卜筮之流。百工技藝皆從焉。武王聞之。因封以朝鮮。都平壤。初至言語不通。譯而知之。敎其民以禮義農蠶織作。經畫井田之制。設禁八條。其略。相殺償以命。相傷以穀償。相盜者男沒爲其家奴。女爲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雖免爲民。俗猶羞之。嫁娶無所售。是以。其民不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不浮。辟其田。野都邑。飮食以籩豆。崇信讓篤儒術。釀成中國之風敎。以勿尙兵鬪。以德服強暴。鄰國皆慕其義歸附。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國。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墟。見宮室毀壞。生朱黍。箕子傷之。作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殷民聞之。皆流涕。朝鮮被仁賢之化。爲詩書禮樂之邦。朝野無事。人民懽悅。以大同江比黃河。作歌以頌其德。箕子薨。箕氏世君東土。周末。燕伯稱王。將東略地。朝鮮侯欲興兵伐燕以尊周。大夫禮諫之而止。使禮西說燕。燕亦止不侵。侯亦自稱王。後子孫稍驕虐。燕乃遣將攻其西。取地二千餘里。至滿潘汗爲界。朝鮮遂弱。及秦幷天下。築長地抵遼東。朝鮮王否畏秦服。屬。否薨。子準立十餘年。而秦滅燕,齊,趙。民多亡入朝鮮。及盧綰王燕。朝鮮與燕以浿水爲界。及綰入凶奴。燕人衛滿亡命。聚黨千餘人。東渡浿水。求居西界爲藩屏。王準信之。拜爲博士。賜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鄙。滿誘納逋逃。衆漸盛。乃遣人詐告王準。漢兵十道至。欲入宿衛。遂襲王準。戰不敵。浮海南奔。朝鮮遂爲滿有。自箕子傳四十一代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國。箕準被逐。率其左右宮人。入居韓地金馬郡。號馬韓王。統小國五十餘。亦傳累世。厥後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漸大。馬韓寖衰。百濟始祖溫祚王二十六年。襲馬韓幷其國。箕氏主馬韓又二百年而亡。傳祚前後凡一千一百二十餘年。

贊曰。猗歟大師。運遭明夷。內貞而晦。制義隨時。被髮操音。惟天我知。宗國旣淪。嗚呼曷歸。法授蒼姬。身蒞靑㙨。誕闢土宇。樂浪作京。鰈域長夜。肇照日星。禁設八條。文宣禮樂。江淸大同。山重太白。子孫繩繩。千祀是卜。五世不斬。迄受遺澤。報祀仁辟。極天如昨。

謹按。天生蒸民。必降聖賢以主之。輔相化育。宣朗人文。以遂其生。以立其敎。伏羲以下。迄於三王。代天開物。故命之以我東有民。想不後中國。未聞睿智有作。以盡君師之責。檀君首出。文獻罔稽。恭惟箕子。誕蒞朝鮮。不鄙夷其民。養之厚而敎之勤。變魋結之俗。成齊魯之邦。民到於今。受其賜。禮變之習。濟濟不替。至於夫子。有浮海欲居之志。則微禹之嘆。沒世愈深矣。大哉箕子。旣陳洪範於武王。道明於華夏。推其緖餘。化洽於三韓。子孫傳祚千有餘年。後辟景仰。若揭日月。崇德報功。世篤其典。苟非元聖。烏能致此。嗚呼盛矣哉。齊人只知有管,晏。此固不免坐井。至於洙泗之儒。深繹夫子微言。洛閩之士。偏傳程朱遺敎。亦其理宜也。我東受箕子罔極之恩。其於實跡。宜家誦而人熟也。然今之土。被人猝問。鮮能條答。蓋由羣書散漫。學之不博也。尹公斗壽曾奉使朝天。中朝士人。多問箕子之爲。尹公病不能專對。旣還。乃廣考經史子書。裒集事實及聖賢之論。下至騷人之詠。摭而成書。名曰。箕子志。其功良勤。而其嘉惠後學。亦云至矣。第念雜編徑傳。統紀難尋。珥乃不揆僭濫。竊採志中所錄。約成一篇。因略敍立國始終。世系歷年之數。名曰箕子實紀。庶便觀覽焉。萬曆八年庚辰仲夏。後學德水李珥。謹志。

金時習傳奉敎製進

編輯

金時習字悅卿。江陵人。新羅閼智王之裔。有王子周元。邑於江陵。子孫仍籍焉。厥後。有淵有台鉉。皆爲高麗侍中。台鉉之後久住。官止安州牧。生謙侃。終五衛部將。謙侃生日省。以蔭補忠順衛。日省娶仙槎張氏。於宣德十年。生時習於漢師。生稟異質。離胞八月。自能知書。崔致雲見而奇之。命名曰時習。語遲而神警。臨文口不能讀。意則皆曉。三歲。能綴詩。五歲。通中庸,大學。人號神童。名公許稠輩多就訪焉莊憲大王聞之。召致承政院。試以詩。果捷而佳。下敎曰。予欲親見。恐駭俗聽。宜勖其家。韜晦敎養。待其學成。將大用。賜帛還家。於是聲振一國。稱曰五歲而不名。時習旣蒙睿獎。益懋遠業。景泰年閒。英陵顯陵。相繼而薨。魯山以三年遜位。於是。時習年二十一。方讀書於三角山中。人有自京城來者。時習卽閉戶不出者三日。乃大哭。盡焚其書。發狂陷於溷廁而逃之。託跡緇門。僧名雪岑。累變其號曰淸寒子。曰東峯。曰碧山淸隱。曰贅世翁。曰梅月堂。爲人貌寢身短。豪邁英發。簡率無威儀。勁直不容人過。傷時憤俗。氣鬱不平。自度不能隨世低仰。遂放形骸遊方之外。域中山川。足跡殆遍。遇勝則棲焉。登覽故都。則必蹢躅悲歌。累日不已。聰悟絶人。其於四書六經。則幼時受業於師。若諸子百家。則不俟傳授。無不涉獵。一記而終不忘。故平日未嘗讀書。亦不以書笈自隨。而古今文籍。通貫無漏。人有擧問者。應口說無疑。磊塊忼慨之胸。無以自宣。凡世閒風月雲雨山林泉石宮室衣食花果鳥獸人事之是非得失。富貴貧賤死生疾病喜怒哀樂。至於性命理氣。陰陽幽顯。有形無形可指而言者。一寓於文章。故其爲辭也水涌風發。山藏海涵。神唱鬼酬。閒見層出。使人莫知端倪。聲律格調。不甚經意。而其警者則思致高遠。迥出常情。非雕篆者。所可跂望。於道理雖少玩索存養之功。以才智之卓。有所領解。橫談豎論。多不失儒家宗旨。至如禪道二家。亦見大意。深究病源。而喜作禪語。發闡玄微。穎脫無滯礙。雖老釋名髠。深於其學者。莫敢抗其鋒。其天資拔萃。以此可驗。自以聲名早盛。而一朝逃世。心儒跡佛。取怪於時。乃故作狂易之態。以掩其實。士子有欲受學者。則逆擊以木石。或彎弓將射。以試其誠。故處門者旣罕。且喜開山田。雖綺紈家兒。必役以耘穫甚苦。終始傳業者尤鮮矣。山行。好白樹題詩。諷詠良久。輒哭而削之。或題於紙。亦不示人。多投水火。或刻木爲農夫耕耘之形。列置案側。熟視終日。亦哭而焚之。有時所種禾甚盛。穎栗可玩。乘醉揮鎌。盡頃委地。因放聲而哭。行止叵測。大被流俗所嗤點。居山見客。問都下消息。聞人有肆罵者。則必色喜。若曰佯狂而有所蘊雲。則輒攢眉不怡。見除目達官。或非人望。則必哭曰。斯民何罪。此人當此任耶。時名卿金守溫,徐居正。賞以國士。居正方趨朝行辟人。時習衣藍縷。帶藁索。戴蔽陽子。賤夫所戴白竹笠稱蔽陽子也遇諸市。犯前導。仰首呼曰。剛中居正字安穩。居正笑應之。駐軒語。一市皆駭目相視。有朝士受侮者不能堪。見居正以啓治其罪。居正搖首曰。止止。狂子何足與較。今罪此人。百代之下。必累公名。金守溫知館事。以孟子見梁惠王論。試太學諸儒。有上捨生見時習於三角山曰。乖崖守溫別號好劇。孟子見梁惠王。豈合論題。時習笑曰。非此老。不出此題。乃走筆成篇曰。生員爲自製者。試瞞此老。上捨生如其言。守溫讀未終。遽問曰。悅卿住京山何寺。上捨生不能隱。其見知如此。其論大略。以爲梁惠僭王。孟子不當見雲。今逸不收。守溫旣卒。人有言坐化者。時習曰。乖崖多慾。寧有是。就令有之。坐化非禮。吾但聞曾子易簀。子路結纓而已。不知其他。蓋守溫好佛故云。成化十七年。時習年四十七。忽長髮爲文。以祭祖若父。其文略曰。帝敷五敎。有親居先。罪列三千。不孝爲大。凡居覆載之內。孰負養育之恩。愚騃小子。似續本支。沈滯異端。末路方悔。乃考禮典。搜聖經。講定追遠之弘儀。參酌淸貧之活計。務簡而潔在腆以誠。漢武帝七十年。始悟田丞相之說。元德公一百歲。乃化許魯齋之風云云。遂娶安氏女爲妻。人多勸之仕。時習終不能屈志。放曠如舊。値月夜。喜誦離騷經。誦罷必哭。或入訟庭。持曲作直。詭辯必勝。案成。大笑破棄之。多與挑達市童傲遊。醉倒街上。一日。見領議政鄭昌孫過市。大呼曰。彼漢宜休。昌孫若不聞者。人以此危之。相識者絶交。惟宗室秀川副正貞恩,南孝溫,安應世,洪裕孫輩數人。終始不渝。孝溫問時習曰。我所見如何。時習曰。穴窓窺天。言所見小也東峯所見如何。曰廣庭仰天。言見高而行未到也未幾。妻歿。復還山。作頭陀形。僧家剪髮齊眉者謂之頭陀喜遊江陵,襄陽之境。多住雪嶽,寒溪,淸平等山。柳自漢宰襄陽。待以禮。勸復家業。行於世。時習以書謝之。有曰。將製長鑱。用斲苓朮。庶欲萬樹凝霜。修仲由之縕袍。千山積雪。整王恭之鶴氅。與其落魄而居世。孰若逍遙而送生。冀千載之下。知余之素志。弘治六年。臥病於鴻山無量寺終焉。年五十九。遺戒無燒葬。權厝寺側。後三年將葬。啓其殯。顏色如生。緇徒驚嘆。或以爲佛。竟依異敎茶毗。僧家燒葬之名取其骨。作浮圖。小塔名生時。手畫老少二象。且自贊留於寺。贊之亂曰。爾形至藐。爾言大侗。宜爾置之溝壑之中。所著詩文散失。十不能存一。李耔,朴祥,尹春年。先後裒集。印行於世雲。

臣謹按。人體天地之塞。以淸濁厚薄之不齊。有生知學知之別。此以義理言也。若如時習者。於文天得。則文字亦有生知矣。佯狂避世。微意可尙。而必拋棄名敎。蕩然自恣者。何歟。雖藏光匿影。使後世不知有金時習。抑何憫焉。想見其人才溢器外。不能自持。無乃受氣豐於輕淸。嗇於厚重者歟。雖然。標節義扶倫紀。究其志。可與日月爭光。聞其風。懦夫亦立。則雖謂之百世之師。亦近之矣。惜乎以時習英銳之資。礱磨以學問踐履之功。則其所成就豈可量乎。噫。危言峻議。犯忌觸諱。訶公詈卿。略無顧藉。而當時不聞有擧其非者。我先王之盛德。碩輔之宏量。其視季世使士言遜者。得失何如耶。嗚呼韙哉。

李氏感天記癸丑

編輯

進士申公妻李氏。成均生員諱思溫之女也。生長於外祖參判崔公諱應賢之第。天資純淑。擧度沈靜。訥於言而敏於行。愼於事而果於善。粗識學文。常誦三綱行實。不以辭章爲學。旣長。父生員率歸臨瀛居焉。自適進士之後。進士之親在漢城。故歸侍舅姑。於時李氏母崔氏疾病。李氏遂告辭於始洪氏。東還侍病。親調寒煖。嘗藥以進。愁容慼顏。夜不就寢。竭力致孝。有女數人。訓之有方。以故夙著鄕譽。進士之來也。輒欲同歸漢城。李氏涕泣曰。女有三從之道。不可違命也。雖然。妾之父母。今已俱老。妾是獨女。一朝無妾。則父母奚託。況萱堂久病。不絶湯藥。何忍棄別乎。妾之長慟血泣。只爲此也。今欲一言以稟於君。君往京師。妾在鄕村。各侍老親。於意何如。進士亦感涕。遂從其言。正德辛巳。李氏母崔氏卒。是時。進士自京將向臨瀛。行到驪州。聞崔氏捐世。感愴之極。食不知味。氣漸不平。冷發腦後。行至橫城。腦後尤冷。至雲交驛遂疾病。耳不聞聲。熱氣方熾。至珍富驛。蒼頭內隱山請留。進士曰。留庫苦痛。不如速歸。行至橫溪驛。病勢尤重。吐血數匙。臨瀛人金舜孝適來見之。使通於北坪。李氏所居仍到丘山驛。臥不能起。強行入助山齋舍。李氏之外弟崔壽㠓。與李氏及諸女迎於路畔。進士不能言。僅頷而已。扶入室。面黑嘔血。幾至不諱。李氏初經哀毀。又遭奇厄。勞心竭誠。焚香祈禱。上下神祗。無所不至。連七晝夜。目不交睫。乃沐浴剪爪。潛持小刀。登外曾祖崔公致雲墓後山上設卓。燒香拜天。號泣曰。天乎天乎。福善禍淫。天之理也。積善累惡。人之事也。惟我良人。志操無邪。行業無凶。短喪之際。身丁父憂。疏食毀癢。不離墓側。躬執奠饌。衰絰三年。天若有知。應察善惡。今何降禍如是其酷耶。妾與良人。各奉其親。分在京鄕。十六春秋。妾之一身。頃遭門殃。慈母旣喪。良人又病。若不可諱。則惸惸獨立。四顧奚託。伏惟天人一理。顯微無閒。皇天皇天。鑑此下情。仍拔小刀。斷左手中指二節。仰天撫膺曰。我之誠敬不至。以至此極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雖然。吾之所天。良人也。所天若崩。則如何獨生。願以妾身代夫之命。皇天皇天。鑑我微誠。禱天旣訖。又下拜於崔公墓曰。生爲賢相。死必英靈。弼告上帝。以達我情。告畢。還到臥內。略無難色。惟恐進士之知也。是時久旱。天氣甚朗。俄頃之際。黑雲倏起。大雷下雨。明朝。次女侍坐。假寐成夢。則自天下藥。大如棗實。神人取之。以服進士。其日。進士瞑目。忽微語曰。明日。病癒。崔壽㠓從旁強問曰。何以知之。答曰。神人來報耳。及期果愈。鄕里驚嘆。以爲誠感所致也。時中廟朝也。事聞旌閭。嗚呼。五倫之中。三綱最重。而鼎立其位。而不可輕重者也。男子之於君親。婦人之於父夫。其事雖異。而理則一也。雖然。天理人心之最重者。無過父母而已。則是無輕重之閒。亦有輕重矣。世人之情。恆重於仕宦而輕定省。多重於婚媾而輕骨肉者。吁可悲也。然而內親而外君。內父而外夫。亦不可也。然則若何。在乎善處其閒而已。李氏。珥之外王母也。其於父子之閒。夫婦之際。動以仁禮爲務。眞所謂善處婦道。而宜作閨門懿範者也。伉儷之情。非不篤厚。而乃以侍親之故。異居十六餘載。進士之病也。終運至誠。以感天意。儻非秀人之行。超古之節。烏能爲乎。若使得列於士君子。而俾處君父之閒。則其所以具忠孝而正國家者。從可知也。嗚呼。珥之錄此者。豈徒然哉。後之子孫。其可目覩而已乎。男而處朝廷者。視此爲規。女而處庭闈者。體此爲法。則不患不爲賢人哲婦矣。

張叔仁友孝行志

編輯

張侯諱仁友。豐德人。生五月失怙。後三歲失恃。爲祖母辛氏所鞠。及省人事。便呼爺孃。左右求之。辛氏悲且憫。抱慰之曰。汝父母已歿。求於何所。汝愼自愛。成人克家。是乃孝也。侯聞語。不覺失聲。自後聞人呼父母聲。必痛於心。雖禽獸。苟有母子相呴哺者。則必指而羨之。年十八。白辛氏曰。吾早喪嚴慈。不能執喪。願追服六年。少紓終天之慟。辛氏知其意切。不甚止。乃服素纔一年。適家兄辭世。辛氏乃曰。吾初不止汝者。汝兄在故也。今汝兄棄我而逝。非汝。吾將疇依。且張氏之祀。託汝一人。不可自輕。遂親執肉強之。侯不得已從辛命。常曰。父母不得同穴。尤可哀慟。若遷墓合葬。得行喪禮。則死無悔矣。二十五歲。辛氏歿。侯哀毀以禮。廬墓三年。至五十四歲。謂其子倫曰。我情事不伸者。爲汝年少不可託重故也。今汝已長。吾亦已老。雖死非夭。且免無後之罪矣。吾將追喪二親。以償宿願。人固有一死。使我死於喪。瞑目無憾。倫知其志不可回。泣而從之。侯又曰。事死當如事生。吾父母葬地。皆卑下水出。旁多巖石。神必不安其所矣。古人亦有遷墓者。殆爲此也。乃擇地而今窆焉。廬於墓側。服斬衰齊衰各三年。親執奠物。終日不解喪服。每於晨昏。焚香拜省。以至胝膝。村有癘氣。行祭自若。一村皆病。侯獨無恙。人皆異之。年五十八。始脫衰。鬚髮無一二莖黑者。親戚故舊多流涕。嗚呼。天地覆載。而人不知其德。父母劬勞。而人不報其恩。長於膝下。親見啓手足。尙有喪不以誠者。孰有追旣遠之喪。篤於愼終如張侯者乎。可謂孝矣。夫侯生於庚申八月丙午。追喪之歲則癸丑也。豐德之張。出自中朝。有浙江人張伯昌。以宋朝貴臣。與其子舜臯避亂。而東接於貞洲。遂爲郡人。郡卽豐德也。

論心性情

編輯

余謂季鷹曰。大抵氣質之性。非別性也。氣質包性。與生俱生。故謂之性也。氣質如器。性如水。淸淨器中儲水者。聖人也。器中有沙泥者。中人也。全然泥土中有水者。下等人也。至如禽獸雖塞。莫不有水。譬如和水泥塊子也。終不可澄淸。蓋濕性已乾。無計可澄。且不見其有水。而亦不可謂之無水也。聖人情無不中。君子情或不中。而意無不中。常人或情中而意不中。或情不中而意中。若以情爲無不善。任情而行。則何嘗不敗事。朱子曰。情者。性之用。性者。情之體。心爲性情之主。斯言亦包氣質而言。不可不省。

余在江陵。覽奇明彥與退溪論四端七情書。退溪則以爲四端發於理。七情發於氣。明彥則以爲四端七情元非二情。七情中之發於理者爲四端耳。往復萬餘言。終不相合。余曰。明彥之論。正合我意。蓋性中有仁義禮智信。情中有喜怒哀樂愛惡欲。如斯而已。五常之外。無他性。七情之外。無他情。七情中之不雜人慾。粹然出於天理者。是四端也。

乙丑春元日。余與江陵府使金文吉。添慶話及惻隱之情。金曰。四端不可以中節目之。余曰。四端是已發。可指爲中節。大抵已發。則便有中節不中節之分。安有非中節非不中節之情耶。金曰。見盜賊之將死。生惻隱之心。是可謂中節耶。余曰。罪其可罪。而哀其將死。是天地生物之心。安可謂不中節耶。禹之下車泣辜是已。

余曰。鄭秋巒天命圖。以四端圖於下。意字圖於上。此是錯。大抵學者。近思力行爲急務。至於天命。則非猝然可談者也。

雜記

編輯

子固歷見余談話。從容語及心性情。余曰。公於此三字。將一一理會否。子固曰。未也。性發爲情。心發爲意雲者。殊未曉得。余曰。公於此難曉。則庶幾有見於心性情矣。先儒此說。意有所在。非直論心性。而今之學者。爲此說所誤。分心性爲有二用。分情意爲有二岐。余甚苦之。今公自謂於此有疑。則庶幾有眞知矣。性是心之理也。情是心之動也。情動後緣情計較者爲意。若心性分二。則道器可相離也。情意分二。則人心有二本矣。豈不大差乎。須知性心情意只是一路。而各有境界。然後可謂不差矣。何謂一路。心之未發爲性。已發爲情。發後商量爲意。此一路也。何謂各有境界。心之寂然不動時。是性境界。感而遂通時。是情境界。因所感而紬繹商量。爲意境界。只是一心。各有境界。

金長生,李培達問曰。父慈子孝。常理也。何故。慈者衆而孝者甚鮮乎。至於禽獸。皆愛其子而不愛其親。亦何故耶。余曰。以理言之。末以本爲重。以氣言之。舊以新爲貴。氣生生不息。而往者過。來者續。往者以謝。來者方新。而理明者重本而愛親。任氣之所爲者。則不愛親而只貴其子矣。大槪如此。只在自窮得。

余甲子冬。向江陵宿太和驛。遇崔雲遠望中同宿夜話。余曰。今世之士。不患不能言。只患不能行耳。望中曰。退溪有言曰。學者不省己過。先省人過。此是通患。此言甚好。

記大學小註疑義

編輯

在明明德小註。北溪陳氏曰。人生得天地之理。又得天地之氣。理與氣合。所以虛靈。

理氣元不相離。非有合也。

小註。玉溪盧氏曰。明德只是本心。虛者。心之寂。靈者。心之感。

靈者。心之知處。雖未感物。靈固自若。不可曰心之感也。

小註。新安吳氏曰。自散在事物者而言。則曰事理。是理之萬殊處。一物各具一太極也。自人心得於天者而言。則曰天理。是理之一本處。萬物統體一太極也。然一實萬分。故曰事理。衆理會萬爲一。則曰天理。一理而已。

章句釋至善處。以事理言。是天理之在事者也。以人慾對擧。則言天理文字雖異。而義則一也。吳氏說乃分一本萬殊。其說鑿矣。

小註。雲峯胡氏曰。中庸言誠身。是兼誠意正心修身而言。謂身之所爲者實。此但言誠意。是欲心之所發者實。章句所發二字。凡兩言之。因其所發而遂明之者。性發而爲情也。實其心之所發者。心發而爲意也。朱子嘗曰。情是發出恁地。意是主張要恁地。情如舟車。意如人使那舟車一般。然則性發爲情。其初無有不善。卽當加夫明之之功。是統體說。心發而爲意。便有善有不善。不可不加夫誠之之功。是從念頭說。

雲峯說未瑩。蓋性發爲情。未必皆善。情之不中節者亦多矣。意是緣情計較。不但念頭而已。雲峯之說。單指四端之情。非通論善惡之情。而學者多誤見此論。以爲情無不善。苟如是則任其情勝。而無約其情養其性之功矣。爲害不細也。

顧諟天之明命小註。雙峯饒氏曰。靜存動察。皆是顧其靜也。聽於無聲。視於無形。戒謹不覩。恐懼不聞。

聽於無聲。視於無形。非靜中氣象也。

如保赤子小註。朱子曰。此且只說動化爲本。未說到推上。後方全是說推。

此通論一章。非論此一段。

晦齋大學補遺後議

編輯

聽訟一節。別爲釋本末章。尋常未知其穩當。置之經文之末。恐爲得宜。但經一章。朱子則以爲孔子之言。晦齋則以爲曾子之言。未知何據。若是曾子之言。則以子曰結之。宜矣。若是孔子之言。則不應更稱子曰。此不可知也。

安謂所處而安。雖似指身。而實是所知之安耳。未及於行也。若孟子所謂居之安。則乃深造自得之效。合知行而言。不止於知一邊也。然則大學定靜安之安。與孟子居之安之安。雖似相近。而輕重不同。晦齋合而一之。恐是未安。以慮爲思。雖不大悖。但思是格物之路。當初不思。則無以知止而有定矣。不應於物格知至之後。乃更有思底功夫也。先賢以慮處於知行之閒。而謂之臨事更精詳云云。恐是不易之論也。知其所當然。與其所以然。乃是格物致知也。若不知所以然。則恐不可謂之知止也。定靜以下。乃是知底功效。意味漸深耳。恐不如不惑知天命之實有等級分明也。

經文二節。置之格物之章。文義似順。第未知必然否也。但窮理者。窮其所當然與其所以然。而表裏精粗。無所不盡。則本末先後。在其中矣。若只窮其本末。始終而已。則無乃窮理功夫有所遺漏乎。知止云云一節。只言其效而已。由是觀之。雖欲由經文而下格物致知功夫。實不得其下手處矣。不如程朱二先生之說爲詳盡而有功程可進也。至善與中。名雖異而實則同。晦齋之說。當矣。但此是常談。非創立之說也。朱子或問中論理處。合聖賢之說而爲一。則至善與中之不異者。因此可見矣。

末段議論。以仁爲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反覆援引。累千百言。可謂詳盡矣。以朱子爲未盡。而虞一字不明之禍流於後世。可謂切矣。雖然。竊恐有不然者。凡聖經賢傳。立言雖不同。而所謂曰仁曰中曰誠曰敬四字之旨。則莫不貫乎其中。爲之骨子。如大學則大意在於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而明明德則修己之仁也。新民則治人之仁也。一篇骨子。不出仁之一字矣。安有獨於治國平天下章。拈出仁之一字。以爲之本乎。能絜矩是仁。不能絜矩是不仁。此言不待發明辨說而自見矣。何至節節證據。如此之勞乎。況堯舜桀紂云云。其意不在於分辨仁與不仁也。其意只言其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故堯舜好仁而帥民以仁。則民從之。桀紂好暴而帥民以暴。則民亦從之。若己好暴而帥民以仁。則民不從雲。爾此其主意。豈在於仁與不仁之辨乎。至於仁者之發身及上好仁之語。乃措辭泛及仁字耳。此豈主意歟。若如晦齋之論。則治國平天下。以仁爲本。而修身齊家。反在仁字之外矣。其可乎哉。且仁字之義不明。而害流生民。禍及後世者。尤不然。人君只患夫不能明明德。不能新民。不能止於至善耳。苟能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則是乃仁人也。擧斯心。措之天下。如運之掌矣。何必更明一字之義乎。若不能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則雖誦仁字萬遍。何救於生民之害。後世之禍哉。鄙意晦齋目覩慘禍。故作此論。以警一時。欲救萬一耳。不然則恐不當作支蔓之剩語。以輕先師也。後之君子。必有能辨之者。

瑣言

編輯

余讀漢史。怪四皓之出處不正。未敢顯言非之。及見退溪質之。正與鄙意相合。但未見先正之論。一日。覽性理大全。朱子曰。四皓。恐非儒者。只是智謀之士。余乃信吾見之不謬也。或以羽翼太子者。爲僞四皓。擧朝皆墮張良術中。然則良之欺君。無狀甚矣。此言亦不可信。蓋戰國之末。士不知道。但以氣槪相高。四皓只避高祖之嫚罵耳。豈若伊尹,太公之避世哉。若以不見高祖爲高。則安期蒯徹之流。亦可謂高士乎。嘗有詠四皓詩三首。幷錄之。

唐虞世遠更何求。一出商顏亦浪遊。可惜龍顏空大度。得賢終讓建成侯。

溲溺儒冠亦一秦。如何更作漢家臣。那知四皓商山老。盡是東宮願死人。

聘幣慇懃出漢廷。商山應愧首陽靑。可憐四皓成何事。贏得生平羽翼名。

退溪以病還鄕。卜築於禮安縣山谷閒。若將終身。戊午春。珥自星山向臨灜。因過禮安謁之。呈一律雲。溪分洙泗派。峯秀武夷山。活計經千卷。行藏屋數閒。襟懷開霽月。談笑止狂瀾。小子求聞道。非偸半日閒。退溪和雲。病我牢關不見春。公來披豁醒心神。始知名下無虛士。堪愧年前闕敬身。嘉穀莫容稊熟美。游塵不許鏡磨新。過情詩語須刪去。努力功夫各日親。餘留二日而別。在臨灜時。退溪寄書及詩。其簡雲。世閒英才何限。只爲不肯存心於古學。滔滔盡然。其有自拔於流俗者。或才不逮。或年已晚。如君高才妙年。發軔正路。他日所就。何可量哉。惟千萬益以遠大自期。勿以小得自足。其詩云。從來此學世驚疑。射利窮經道益離。感子獨能尋墜緖。令人聞語發新知。又曰。歸來自歎久迷方。靜處才窺隙裏光。勸子及時追正軌莫嗟行腳入窮鄕。余和送雲。學道何人到不疑。病根嗟我未全離。想應捧飮寒溪水。冷澈心肝只自知。早歲舂糧走四方。馬飢人瘦始回光。斜陽本在西山上。旅客何愁遠故鄕。

自警文

編輯

先須大其志。以聖人爲準則。一毫不及聖人。則吾事未了。

心定者言寡。定心。自寡言始。

時然後言。則言不得不簡。

久放之心。一朝收之。得力豈可容易。心是活物。定力未成。則搖動難安。若思慮紛擾時。作意厭惡。欲絶之則愈覺紛擾。倏起忽滅。似不由我。假使斷絶。只此斷絶之念。橫在胸中。此亦妄念也。當於紛擾時。收斂精神。輕輕照管。勿與之俱往。用功之久。必有凝定之時。執事專一。此亦定心功夫。

常以戒懼謹獨意思。存諸胸中。念念不怠。則一切邪念。自然不起。

萬惡。皆從不謹獨生。

謹獨然後。可知浴沂詠歸之意味。

曉起。思朝之所爲之事。食後。思晝之所爲之事。就寢時。思明日所爲之事。無事則放下。有事則必思。得處置合宜之道。然後讀書。讀書者。求辨是非。施之行事也。若不省事。兀然讀書。則爲無用之學。

財利榮利。雖得埽除其念。若處事時。有一毫擇便宜之念。則此亦利心也。尤可省察。

凡遇事至。若可爲之事。則盡誠爲之。不可有厭倦之心。不可爲之事。則一切截斷。不可使是非交戰於胸中。

常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不爲底意思。存諸胸中。

橫逆之來。自反而深省。以感化爲期。

一家之人不化。只是誠意未盡。

非夜眠及疾病。則不可偃臥。不可跛倚。雖中夜。無睡思則不臥。但不可拘迫。晝有睡思。當喚醒此心。十分猛醒。眼皮若重。起而周步。使之惺惺。

用功不緩不急。死而後已。若求速其效。則此亦利心。若不如此。戮辱遺體。便非人子。

六條方略與徐御史益○甲申絶筆

編輯

一。撫接藩胡。宣上仁德曰。爾輩中有不率者。至於擧兵犯順。將士奮厲。咸欲極其兵力。盡蕩巢穴。自上惻然曰。彼輩作藩屏已數百年。無異我民。一朝因無知小醜。自作不恭。而不辨玉石。遽加誅討。則雖稱一時之快。實結百年之冤。今須撫摩鎭定。降者。待之如初。不降者。物色自異。如是分辨。然後可加征討雲。爾輩口食身衣。安保妻子。式至今日者。皆我聖上之仁德也。爾輩將何以報之。今者。藩胡幾盡納降。獨爲窮寇者。尼胡而已。以尼胡一人之故。爾輩納降。亦未分明。如此遷延。今年春夏。戰爭猶不息。則爾輩必不得安心作農矣。奈何以一尼胡之故。困此數百里藩胡乎。尼胡前有降計。心疑不服。乍進乍退。此豈納降之道乎。爾輩不聞明看之事乎。單身率其妻子。投降於慶源。竟得不死。待之如舊。此眞投降。此眞納降也。尼胡若如明看之爲。則亦當待之如初。不然則戰守宜須速決。盡我兵力。殲彼部落。而爾輩亦當秣馬勵兵。同討逋寇。不宜坐觀成敗。以招後日罪責也。如是開諭。而若臨焚蕩時。則穩城,鍾城,會寧頭頭酋長妻子。皆當質於城中。待之極厚。且不必迫促。而只以向國忠義之誠動之。則彼亦必樂從矣。

一。窮兵黷武雲者。爭地殺人。可以不已之謂也。今者。尼胡以城底藩胡。世受國恩。職至資憲。遂爲巨酋。一身富貴。有土有民。秋毫皆國恩也。此胡一朝敢行侵亂。屢發數萬之衆。攻圍我邊城。屠戮我邊民。若不殄滅此胡之種。無以伸我王威。永撫藩胡矣。今之議者。皆以伐尼胡一擧。視若深入狼居胥山。將士所見碌碌。誠可慨嘆。雖然。終不可但已。彼尼胡若聞我兵威。膝行轅門。若明看之降。則彼此或可無事矣。不然。藩胡納降旣畢。質其妻子之後。以藩胡爲嚮導。聯鑣齊進。掩擊不意。彼雖丁壯逃走。老弱則亦多留縶矣。不加殺伐。老弱妻子。皆驅之以還。以爲後日之質。其部落則用大斧。箇箇破毀。使無餘痕。夫如是。則彼前無所投。退無所據。且聞老弱妻子不死。則亦必生投降之計矣。

一。近來使命絡繹。南北道不勝其苦。願別命簡其供饋。列邑如有不能之事。不須遽加威怒耳。別命之臣。多與元帥不相得。故天下之事。多敗而少成。此意須十分商量。待元帥極其禮讓。凡事皆溫和商確。少無違拂之意。

一。列邑將帥某可爲大將。某可爲戰將。某可爲守將。某有才略而武藝不足。某有武藝而才略不足。孰有兼得者。一一詳察。後日可以隨才用之。

一。元帥與閫帥不合之說方盛。未知實然否耶。須留心詳察。或可消融。相與集事否。如不能消融。豈非可憂之甚。

一。邊將不必大槪皆怯。其中豈無忼慨欲埽犬羊者乎。邊將之情。一一詳察之際。其人才否。亦可見也。

策問

編輯

問。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閒必有名世者。天地旣生才德出衆之人。則必付與億兆之衆。使之治而敎之者。此理之常也。自古及今。數千載之閒。王者凡幾作。而名世者凡幾人歟。其可歷數之歟。旣生是人。則必付是任。而或有賦其才德。而不付其任者。何歟。堯舜湯文伊傅周召。達而行其道於一時。孔曾思孟周程張朱。窮而傳其道於後世。窮而不得行道於一時。則勢固然矣。達則何以不傳其道於後世歟。二者終不可兼歟。抑有兼之者歟。太公之遇文王。年已八十矣。而曾無所著之書。若使不遇文王而死。則何以異於衆人之泯滅歟。伯夷餓死首陽。其窮甚矣。而終不著書立言者。何歟。傳道之功。莫高於孔孟程朱。若使孔孟程朱。得其時行其道。則終無所垂之敎乎。程子有言曰。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信斯言也。高帝蕭何之於漢。太宗魏徵之於唐。太祖趙普之於宋。皆可謂能了一世之事乎。抑其時有其人。而彼三君者。不能收用歟。若有其人而不能收用。則其可指其人而言之歟。管仲之於齊。子產之於鄭。諸葛亮之於蜀。得君之專。行政之久略同。而皆不能行王道。其故何歟。抑有優劣之可言歟。吾東方雖居海外。實與中國相盛衰。檀君以來。有君有臣。而能治而敎之者。皆可指言之歟。其治敎之術。亦盡其天地付與之責歟。當今聖明龍興。羣賢拔茅。蔚然有太平之望。而治敎之效。未有見焉。抑行之有漸。潛運默化。而人不見其形跡歟。此是王者雖興。而名世者未出之故歟。無乃世有其人。而時未收用歟。將三代之治。終不可復於今日。而儒者之道。只資於講說歟。於此數者。必有其一。願聞其說。

問。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有亂則有治。有盛則有衰。理之常也。然而以已然之跡考之。則治日常少。亂日常多。盛時易衰。衰不能速盛。其故何歟。三代一往。不能復回。漢唐以下。非無令主賢相。而終不能效三代者。抑何歟。自今以後。更不復見三代。則天運不可謂循環矣。其理亦可言其詳歟。人性本善。而惡者恆多。善者恆少。物理本正。而麟鳳不出。蛇蠍寔繁。其故何歟。何以則挽回三代。而復見至治使天下之人。善者夥而惡者鮮。使天下之物。祥者出而毒螫者不滋歟。願聞其說。

問。爲學莫先於明理。明理莫切於讀書。書契之前。理固有焉。將以何術明理耶。堯舜之世。此理大明。而古人有臯,夔,稷,契何書可讀之說。然則唐虞之際。無可讀之書耶。六籍皆經孔門之手。始克釐正。未述未刪之前。所讀者何書耶。先聖之敎。皆載於書。昭如白日。坦如大路。讀此書者。宜若迷塗之得指南。而自周距宋千四百年之閒。非無豪傑之士。而不聞有一人明理者。其故何歟。周程張朱奮乎絶學之後。獨得讀書之效。用何功而致然耶。程朱以後。書籍益多。言學必以格致爲先。言治必以王道爲尙。此理益明。讀書者議論高出管葛之上。宜乎人材輩出。世道日昇。而修己則重名而輕實。涉世則先利而後義。處無尙志之節。出無行道之望。滔滔昏濁。反不及前代貿貿無見之時。其故亦何歟。諸生傷今思古。必有感慨之志。何以則士得讀書之效。以成爲己之學歟。其無隱所蘊。問。歷代相承。有因有革。孔子曰。所損益。雖百世可知也。後世之事。何由可知歟。以治繼亂。則固有所革矣。其或以聖承聖。而亦有所革者。何歟。以舜繼堯而分九州爲十二。以禹繼舜而合十二爲九州。此亦出於不得已者歟。漢武陋秦之舊。改正朔易服色。以新一代之制度。而海內騷然。幾踵覆轍。唐宗平隋之亂。盡除苛政。創立新法。以租庸調。均其賦役。而昇平之業。垂於後昆。其革則同。而治亂不同者。何歟。至如祖宗之法。所當遵守。而閒有改紀者。何歟。商之武丁。監於成憲而商道中興。宋之哲徽。紹述先緖而宋室南遷。其法祖宗一也。而興亡不同。何歟。子產更張鄭國之政。而晉楚不敢加兵。安石變更宋家之法。而華夏入於腥羶。其改祖宗之法一也。而盛衰不同。何歟。設使孔孟程朱。得時行道。則其從改紀者歟。抑從因舊者歟。我國祖宗創業垂統。金科玉條。極其詳密。而法久弊生。民失其所。欲改則恐乖率由之典。欲因則恐失變通之道。二者得失。其可辨歟。識時務在俊傑。願聞適宜之策。

易數策

編輯

問。儒者恥一物之不格。而況天地之大。象數之變乎。厥初混沌未分。睢盱渺茫。二儀肇闢。萬象繫焉。其所以闔闢者。孰主張是歟。伏羲首出。仰觀俯察。河圖出而始畫八卦。若非圖出。則八卦終不能畫歟。聖前後一揆。道古今一致。洛書見而大禹則之。列洪範九疇之序。二聖所見何據。而有煩簡之不同。抑有微意歟。圖書互位易置。生克奇耦之數。大相懸絶。抑天示人之意有前後之異歟。逮至文王周公孔子。推而策之。衍而翼之。易道大顯於世。如非三聖。則八卦五福之用。不能變轉。而六十四卦。終不可成歟。天地萬物之情無窮。六十四卦之變有限。而聖人以謂雖鬼神莫能遁其情狀。以有限之變。盡無窮之情者。何歟。蓍短龜長。明告吉凶。聖人之意。必欲使人人行止。一依龜蓍而然歟。秦漢以下。易道泯絶。揚雄,郭璞,淳風,一行之徒。紛紜迭起。互爲爭長。其有補益於畫易之遺意歟。洛陽邵子。學究天人。發前聖之未發。作方圓之二圖。何所法而然歟。且於圓圖之中。必置姤於乾之後。置復於坤之後者。何意歟。天津鵑叫。知小人之用事。枯枝自落。識元夫之來伐。聖人作易之際。其能逆知千載之下。匠石之名。豎儒之禍而然歟。程朱兩賢。傳義於羲經。而或有註語之不同。何得而何失歟。方今選玉堂之士。俾之專業學易。輪遞講論。若使有研覈潔淨精微之義者。則其有益於國家之治。而雖無格致誠正之學。可乎。願聞其說。

對。一理渾成。二氣流行。天地之大。事物之變。莫非理氣之玅用也。知此說者。可與論易也。今執事先生特擧易學之微意。下詢承學。欲聞研覈之說。愚也糟粕淺見。韋編未絶。枕書未破。安足以仰塞明問。旣辱盛意。不敢囚舌。而爲之說曰。萬物。一五行也。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亦強名耳。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是故。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然之易。則不可以八卦求也。伏羲之易。則不可以文字求也。有文王周公然後。易道之用明於世。有孔子然後。易學之義昭於後。厥後。道統不傳。人懷異見。雖窺易學。不本其初。文辭象數。或肆或拘。有宋眞儒。克紹遺緖。發前聖之餘蘊。而斯道復明矣。愚請因是而白之。夫形而上者。自然之理也。形而下者。自然之氣也。有是理則不得不有是氣。有是氣則不得不生萬物。是氣動則爲陽。靜則爲陰。一動一靜者。氣也。動之靜之者。理也。陰陽旣分。二儀肇闢。二儀旣闢。萬化乃生。其然者。氣也。其所以然者。理也。愚未知孰主張是。不過曰自然而然耳。混沌之氣。雖爲天地之始。而又未知混沌之前。天地萬物。幾聚幾散耶。往復無際。終始無端。眇而視之。其惟無極乎。若稽古昔。伏羲首出。道統攸始。天不愛道。地不愛寶。於是。龍馬負圖。於以則之。乃畫八卦。蓋天地必待聖人。然後乃以是數示之人。聖人必待文瑞。然後乃以是理著於世。天不得不生聖人。亦不得不出文瑞也。此則自然之應。而天人交與之玅也。然而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聖人仰觀俯察。天地之閒。萬物之衆。無非一陰一陽之理。有是理則有是象。有是象則有是數。豈獨河圖爲然哉。一草一木。亦可因之畫卦。則河圖未出之前。八卦之形。已具於伏羲方寸中矣。愚於程子賣兔之說。深有感焉。及乎大禹治水。地平天成。神龜貢書。於以則之。以敍九疇。人君爲治之心法。於是乎在焉。河圖之數主全。故極於十而天地自然之象也。洛書之數主變。故極於九而人事當然之道也。伏羲獨得乎圖。大禹獨得乎書。雖若煩簡之不同。其實則河圖洛書。相爲經緯。八卦九疇。互爲表裏。前後一揆。古今一致。又何疑哉。蓋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耦贏而奇乏。左旋而相生者。河圖之數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五數居中。奇贏而耦乏。右旋而相剋者。洛書之數也。微伏羲。孰能揭其全。以示常數之體。微大禹孰能敍洪範。以示變數之用耶。然而洛書之數。亦可因之以畫八卦。河圖之數。亦可因之以敍九疇。圖未始不爲書。書未始不爲圖。奇耦生克。雖曰懸絶。而其理則一也。此理在天而爲八卦。在人而爲九疇。愚未見前後之有異也。噫。伏羲之易。只有卦爻。初無文字。天地之理。陰陽之變。畢具於此。降及中古。民僞日滋文王是憂。乃本卦義。以繫彖辭。爰及周公。因事設敎。鉤深闡微。昭示天下。周德旣衰。斯道復晦。惟我夫子乃作繫辭。發揮經義。三聖一心。以衍羲易。垂象千古。如日之中。箕子之陳洪範於武王者。亦述大禹之意也。夫聖人。德合天地。明竝日月。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求之於心術之動。得之於精神之運。非聖人。烏能知易之微意乎。大易之義。實理而已。眞實之理。不容休息。則上天安得不生三聖。三聖安得不衍大易哉。若六十四卦。則伏羲已畫其象。不待三聖然後乃成也。大哉。易也。以之順性命之理。以之通幽明之故。以之盡事物之情。其體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人知六十四卦之變有限。而不知六十四卦之用無盡也。自一而二。則一者二之本也。其可謂二多而一少乎。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六十四卦。亦猶此也。自六十四而至於無窮。則六十四。亦無窮之本也。其可以無窮爲多。而六十四爲少乎。其卦則六十四。而其理無窮。其用亦無窮也。是故。時不一而卦無定象。事不一而爻無定位。先儒氏曰。以一時而索卦。則拘於無變。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則窒而不通。非易也。必也窮其理而盡其變。然後可謂知易矣。聖人所謂鬼神莫能遁其情狀者。豈欺我哉。易者。所以定吉凶而生大業者也。吉凶之兆。必稽卜筮。蓋人謀。未免乎有心。有心。未免乎有私。是故。古之聖王。皇極雖建。而不敢自是。國有大事。參諸鬼謀。以決其疑。必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所以洗心齋戒。以聽天命也。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尙曰。朕夢協朕卜。則聖人之謀及卜筮。斯可知矣。但後世不擇其人。其龜蓍又出於私心。則與不卜何異哉。嗚呼。秦漢以下。聖學不傳。易道遂泯。知易之全體者。固不可得。知易之一端者。亦不世出。蓋易者。萬事之本也。善惡由是而生。邪正由是而出。是故。學易而失其宗。則流於邪說者。亦有之矣。漢之揚雄。晉之郭璞。唐之李淳風,一行之徒。或著太玄。或談性命。或推曆數。可謂知易之一端矣。然而惟求於易而不求於理。徒見其然。不見其所以然。卒失易學之宗。則安能有補於四聖之遺意歟。不知理而能知易者。愚未之聞也。若魏伯陽之參同契。亦學易而流於邪說者也。豈特揚雄輩爲然哉。若其生於千載之下。得契四聖之心。學究天人。通乎性理者。其惟邵子乎。邵子之學。出自陳希夷。而其獨知之玅。則靑出於藍而靑於藍者也。推伏羲之卦。作方圓之圖。圓於外者。爲陽動而爲天者也。方於中者。爲陰靜而爲地者也。天地之理。皆在是矣。圓圖之中。乾盡午中。坤盡子中。姤卦則陰之始生者也。復卦則陽之始生者也。乾陽極而生陰。故置姤新乾後。坤陰極而生陽。故置復於坤後。皆可以理推也。冬至爲復。一陽初動。夏至爲姤。一陰初萌。豈不與此圖相應歟。邵子旣明易理。又精易數。於伏羲先天之學。文王後天之數。剖析精微。遊刃無礙。盡天地之終始。盡物化之感應。能知未來。運智如神。夫豈易言哉。天氣自南而北。則便知小人之用事。此則以理觀時而逆見其未然也。枯枝無風而墜。則便知匠石之來伐。此則以數推物而預知其將然也。以理而推。則不待占而可見矣。何必天津鵑叫。然後乃知國步多艱耶。以數而推。則非占不可也。必待寓物成卦。然後乃知物數當盡也。聖人作易。寓無窮之用於一簡編耳。豈必爲某事而畫某卦哉。其理至微。其象至著。惟窮理者。可以盡其變耳。若元夫之名則偶然也。尤不可逆料也。易理無窮而必欲事事牽合。則無乃一曲乎。若夫程朱二賢。俱傳道統。洞明易學。悼斯道之湮晦。示學者以眞源。程子之傳。則發聖人之遺旨焉。朱子之本義。則明吉凶之定數焉。其所獨見者。不可求之言語文字閒也。雖或註語之不同。愚安敢輕議其得失哉。恭惟盛朝斯文大振。玉堂之士。專業學易。深明潔淨精微之義。闡揚開物成務之道。承我王文明之德。示我民當行之理。佇見治敎休明。鳳至圖出。豈曰小補之哉。然而易之爲道。體用一源。顯微無閒。苟非格物致知。則不得見其理。苟非誠意正心。則不得踐其實。格致誠正。易中之一事也。不格致而欲見聖人之道。則譬如航於斷港而求泛大洋也。不誠正而欲之聖人之道。則譬如不移寸步而求陟泰華也。欲學大易者。捨是何以哉。愚旣對執事之問。而又有復於執事焉。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者。易之至微者也。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者。易之至顯者也。天之高。地之厚。日月之明。人物之繁。山川之流峙者。易之用也。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厚。日月之所以明。人物之所以繁。山川之所以流峙者。易之體也。大而天地之外。小而秋毫之末。安有出於大易之外者哉。伏羲畫卦。則此易寓於卦爻。文王作彖。則此易寓於彖象。孔子繫辭。則此易寓於繫辭。卦爻彖辭。則易之已形已見者也。須知伏羲未畫八卦。此易未形未見之前。不可謂無易也。執事以爲何如。謹對。

天道策

編輯

問。天道難知。亦難言也。日月麗乎天。一晝一夜。有遲有速者。孰使之然歟。其或日月竝出。有時薄蝕者。何歟。五星爲緯。衆星爲經者。亦可得言其詳歟。景星見於何時。彗孛之生。亦在何代歟。或雲萬物之精。上爲列星。此說亦何據歟。風之起也。始於何處而入於何所歟。或吹不嗚條。或折木拔屋。爲少女爲颶母者。何歟。雲者。何自而起。散爲五色者。何應歟。其或似煙非煙。鬱郁紛紛者。何歟。霧者。何氣所發。而其爲赤爲靑者。有何徵歟。或黃霧四塞。或大霧晝昏者。亦何歟。雷霆霹靂。孰主張是。而其光燁燁。其聲虩虩者。何歟。或震於人。或震於物者。亦何理歟。霜以殺草。露以潤物。其爲霜爲露之由。可得聞歟。南越地暖。六月降霜。爲變酷矣。當時之事。可得詳言之歟。雨者。從雲而下。或有密雲不雨者。何歟。神農之時。欲雨而雨。太平之世。三十六雨。天道亦有私厚歟。或師興而雨。或決獄而雨者。抑何歟。草木之花。五數居多。而雪花獨六者。何歟。臥雪立雪。迎賓訪友之事。亦可歷言之歟。雹者。非霜非雪。何氣之所鍾歟。或如馬頭。或如鷄卵。殺人鳥獸。亦在於何代歟。天地之於萬象。各有其氣而致之歟。抑一氣流行而散爲萬殊歟。如或反常。則天氣之乖歟。人事之失歟。何以則日月無薄蝕。星辰不失躔。雷不出震。霜不夏隕。雪不爲沴。雹不爲災。無烈風。無淫雨。各順其序。終至於位天地育萬物。其道何由。諸生博通經史。必有能言是者。其各悉心以對。

對。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理至微。其象至顯。知此說者。可與論天道也。今執事先生。以至微至顯之道。發爲問目。欲聞窮格之說。苟非學究天人者。烏能與議於此歟。愚請以平日所聞於先覺者。以復明問之萬一。竊謂萬化之本。一陰陽而已。是氣動則爲陽。靜則爲陰。一動一靜者。氣也。動之靜之者。理也。凡有象於兩閒者。或鍾五行之正氣焉。或受天地之乖氣焉。或生於陰陽之相激。或生於二氣之發散。是故。日月星辰之麗乎天。雨雪霜露之降於地。風雲之起。雷電之作。莫非是氣也。其所以麗乎天。其所以降於地。風雲所以起。雷電所以作。莫非是理也。二氣苟調。則彼麗乎天者。不失其度。降於地者。必順其時。風雲雷電。皆囿於和氣矣。此則理之常也。二氣不調。則其行也失其度。其發也失其時。風雲雷電。皆出於乖氣矣。此則理之變也。然而人者。天地之心也。人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人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然則理之常。理之變者。其可一委於天道乎。愚請因是而白之。曰自鴻濛初判而兩曜代明。日爲大陽之精。月爲大陰之精。陽精疾運。故一日而周天。陰精遲運。故一夜而不周。陽速陰遲者。氣也。陰之所以遲。陽之所以速者則理也。愚未知其孰使之然也。不過曰自然而然爾。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其行也同道。其會也同度。故月掩日而日爲之蝕。日掩月而月爲之蝕。彼月而微則猶不爲變。此日而微則陰盛陽微。下陵上替。臣逆君之象也。而況兩日竝出。兩月俱見。則其爲非常之變。莫非乖氣之使然也。愚嘗求諸古昔。災異之作。不見於修德之治世。而薄蝕之變。咸出於叔季之衰政。則天人交與之際。斯可知矣。今夫天之蒼蒼。氣之積也。非正色也。苟非星辰之粲然。可紀天機之運。殆不可究矣。彼昭昭耿耿。各有躔次者。何莫非元氣之所運也。衆星隨天行而不能自運。故謂之經。五星隨時各現而不隨天行。故謂之緯。一則有常次。一則無常度。言其大槪。則天爲之經而五星爲緯矣。欲言其詳。則非盈尺之紙所能盡矣。星之爲瑞者。旣不常現。星之爲變者。亦不常出。故景星必現於昭代。妖彗必孛於衰世。虞舜文明。景星斯現。春秋昏亂。彗孛斯作。治若虞舜者非一代。亂若春秋者亦非一代。安可一一歷陳歟。若曰萬物之精。上爲列星。則愚竊惑焉。星辰之在天者。五行之精而自然之氣也。愚未知某物之精。乃爲某星也。八駿之爲房精。傅說之爲列星。若此之類。與所謂山河大地。送影碧落之說。何異哉。此非儒者之所信也。星之爲氣。虛而凝者也。其或陰氣未結。或隕而爲石。墜而爲丘阜者。愚聞之邵子焉。不聞物精之爲星也。且夫盈天地閒者。莫非氣也。陰氣有所凝聚。而陽之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而爲風。萬物之氣。雖曰出於艮入於坤。而其陰之聚者無定所。則陽之散也。亦無方焉。大塊噓氣者。豈可拘於一方耶。起於東者爲長養之風。則其可以東方爲始耶。起於西者爲肅殺之風。則其可以西方爲始耶。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則其可以空穴爲始耶。程子之言曰。今歲之雷。起處起。愚亦以爲調調刁刁者。觸氣而起。氣息而止。初無出入也。盛治之世。陰陽之氣。舒而不結。故其散也必和。而吹不鳴條。世道旣衰。陰陽之氣。鬱而不舒。故其散也必激。而折木拔屋。少女則和而散者也。颶母則激而散者也。成王一念之失。大風偃禾。周公數年之化。海不揚波。其氣之使然者。亦由於人事也。若山川之氣。上升爲雲。則休咎之徵。因此可見。先王設靈臺。候雲物。於以考吉凶之兆焉。蓋休咎之作。不作於作之日。必有所由兆。故雲之白則必有流散之民。雲之靑則必有害穀之蟲。黑雲豈不爲水災之兆。赤雲豈不爲兵革之徵乎。黃雲則歲稔之祥也。此乃氣之先見者耳。若其非煙非霧。鬱郁紛紛。蕭散漂靄。獨得至和之氣而爲聖王之瑞者。則其惟慶雲乎苟無阜財解慍之德。則難乎致此矣。豈爲水土輕淸之氣。徒爲衣狗之比者哉。霧者。陰氣未洩而蒸鬱者耳。物之鍾陰者。亦能生霧。蓋山川之沴氣也。其赤而爲兵象。靑而爲災孼者。莫非陰盛之徵也。莽賊僭位。黃霧四塞。天寶亂政。大霧晝昏。與夫高皇帝白登之圍。文山柴市之死。咸致陰霾。或以臣下叛君上。或以夷狄侵中國。則若此者。皆可類推也。至若陽氣發散之後。陰氣包陽而陽不得出。則奮擊而爲雷霆。故雷霆之作。必以春夏。此天地之怒氣也。光之燁燁。則陽氣發而爲電。聲之虩虩。則二氣相薄而爲雷。先儒氏曰。雷霆。陰陽之正氣也。或以驚蟄。或以擊邪。人固有邪氣之所鍾者。物亦有邪氣之所寓者。正氣之震乎邪氣。亦其理也。孔子迅雷必變者。良以此也。而況當震而震者。若商之武乙。魯之夷伯之廟。則不可謂無是理也。若曰必有一物。操其柄而主張之者。則近於鑿矣。且若陽舒之時。露以潤物者。雲之澤也。陰慘之際。霜以殺草者。露之結也。詩不云乎。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此之謂也。其或陰氣極盛。則霜之隕也。或不以時。僞周臨朝。陰陽易位。南越。極暖之地而六月降霜。想必八荒都囿於陰沴之氣矣。武氏之事。所可道也。言之長也。雨露皆出於雲。而澤之盛者爲雨。澤之微者爲露。陰陽相交。斯乃下雨。或密雲不雨者。上下不交也。洪範傳曰。皇之不極。厥罰常陰者。其斯之謂乎。且陽亢則旱。陰盛則水。必也陰陽和調。然後雨暘適時。夫以神農之聖。處淳熙之世。曰暘而暘。曰雨而雨。固其宜也。聖王臨民。天地交泰。五日一風。十日一雨。亦其常也。有如此之德。則必有如此之應矣。天道豈有私厚歟。夫冤氣者。招旱之由也。是故。一女懷冤。尙致赤地。則武王之克殷。足以消天下之冤氣矣。眞卿之決獄。足以消一隅之冤氣矣。甘雨之霔。不足怪矣。而況大平之世。本無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乎。若夫隆寒之時。天地雖已閉塞。而二氣亦不得不交。故雨澤之凝爲雪花。蓋陰氣使然也。草木之花。受氣之陽。故多五出。五者。陽數也。雪花。受氣之陰。故獨六出。六者。陰數也。此亦莫之爲而然耳。若袁安之閉戶。龜山之立庭。暖寒之會。山陰之興。則或有守靜之樂。或有訪道之誠。或出於豪奢。或出於放達。皆不關於天道。則何足爲今日道哉。且雹者。戾氣之所出也。陰氣䝱陽。故其發也害於物。稽於往古。則大如馬頭。小如鷄卵。傷人殺獸者。或出於黷武之世。或警於基禍之主。則其爲足戒於歷代者。不必縷陳。而推此可知矣。嗚呼。一氣運化。散爲萬殊。分而言之。則天地萬象。各一氣也。合而言之。則天地萬象。同一氣也。鍾五行之正氣者。爲日月星辰。受天地之戾氣者。爲陰霾霧雹。雷電霹靂。則出於二氣之相激。風雲雨露。則出於二氣之相合。其分雖殊。其理則一也。執事於篇終。又敎之曰。位天地。育萬物。其道何由。愚於此言深有感焉。愚聞人君正其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四方。四方正則天地之氣亦正矣。又聞心和則形和。形和則氣和。氣和則天地之和應矣。天地之氣旣正。則日月安有薄蝕。星辰安有失躔者哉。天地之氣旣和。則雷電霹靂。豈洩其威。風雲霜雪。豈失其時。陰霾戾氣。豈有作孼者哉。天以雨暘燠寒風而生成庶物。人君以肅乂哲謀聖而上應天道。天之時雨。若乎肅也。天之時暘。若乎乂也。時燠者。哲之應也。時寒者。謀之應也。時風者。聖之應也。以此觀之。天地之位。萬物之育。豈不繫於一人之修德乎。子思子曰。惟天下至誠。爲能化。又曰。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程子曰。天德王道。其要只在謹獨。噫。今我東方動植之物。咸鼓舞於鳶魚之天者。豈不繫於聖主之謹獨乎。願執事以芻蕘之一得。上達天聰。則韋布書生。庶無遺恨於篳門圭竇之下矣。謹對。

孔孟言性道軍旅疑

編輯

問。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孟子曰。知其性則知天矣。其於知性知天。孟子反有詳於夫子歟。子曰。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孟子曰。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其於軍旅之事。孔子有不及於孟子歟。諸生講之熟矣。願聞其說。

對。性道之蘊。不可輕以語人。而非言則道不見。三軍之行。聖人之所戒懼。而仁者則必無敵。敎有先後。不可躐等。而道以言見。則其可終閟而不語其詳乎。戰係存亡。所當致愼。而君子必勝。則其可勉仁而不語其效乎。愚請以斯說。辨明問之疑。可乎。原夫天道之賦於人者。謂之性。性之所從而出者。謂之天。具衆理於形氣之內。存至隱於至費之中。苟非智足以窮理而深造之者。將何以窺其至妙之閫奧乎。夫子之敎。循循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敎以大者遠者。則宜夫子之罕言。而學者之有所不聞也。至於孟子。則承道微之餘。任明敎之責。擴前聖之所未發。而垂訓於後世。故顯其微而闡其幽。以天之妙用。性之本原。揭示學者。欲使因其言而造其理耳。夫子之設敎多術。孟子之明敎有方。則雖曰孟子之所知。反有詳於夫子。愚未之信也。況門人之如子貢者。積學功至而終聞至論。則其興喟於卓爾。唯諾於一貫者。從可知矣。夫子於性與天道。寧有所未詳乎。若夫聖人之於臨事。無所不致其謹。而國之大事。在於行師。不底其懼。則信其事之必敗。不善其謀。則信其功之無成。此君子之尤所戰兢而不敢失於果敢者也。雖然。征者。正也。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者也。若使發政施仁。省刑薄斂。保民如子。而民之愛戴若父母。則天下之民。將歸往之不暇。安有敢梗於雲霓之師者乎。夫如是則制梃之。可以撻堅甲利兵。非過言也。其所以施仁無敵者。非有戒愼之心爲之本。則徒有其政而已。其所以戒懼好謀者。非有施仁之政爲之用。則亦徒有其心而已。夫子指其心而明行師之要。孟子指其政而明行仁之效。則雖曰夫子於軍旋之事。有所不及於孟子。愚不信也。況子路血氣之勇。在所當抑。而梁惠復讐之志。在所當戒。則聖賢之訓。豈不各有攸當哉。由是觀之。夫子之道。其本在於循性知天。而其末見乎文章事物。非上智之資。則固不可兼擧其本末而盡之也。夫子安可驟以語之乎中人以下之才耶。孟子傳夫子之道。非詳說而極言之。則聖道不明。而杞柳之喩二本之說。將至於恣行矣。安敢避其躐等之患。而不以造理之學。昭示乎後學耶。若使夫子槪以高且遠者。每人而語之。則學者將騖於茫昧怳惚之境。而不察切己之病矣。若使孟子終閟而不言。則後之推極其知而精思妙契者。將無所據。而以玄妙之旨。委諸虛無影像之域矣。若軍旅之事。則雖異於俎豆。而聖人之智。無所不通。聖人之才。無所不能。其好謀而懼者。乃所以濟仁者之勇也。孟子。學孔子者也。其言本於仁義。其戒在於善戰。則豈以軍旅爲事者哉。特以此言。明仁政之效。欲使時君。繼武於湯文之一怒焉耳。非夫子之訓。則後之徒摶徒涉而自底滅亡者。將何所懲。非孟子之說。則後之務於富強而不本仁政者。將何取法哉。嗚呼聖人體道無隱。與天象昭然。其發於文章之顯。動作威儀之節。成性明德。知天命之訓者。莫非示以至理。而人自不察。至孟子而始著者微旨焉。其見於懼齊之威。征費之擧。我戰則克之訓者。可謂至於無敵。而至孟子而始明其功效焉。夫子之道合乎天。而孟子發揚以言語者也。此夫子之所以欲無言。而孟子之所以未免於好辯者歟。執事以爲何如。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