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律表微 (四庫全書本)/卷4

卷三 樂律表微 卷四 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表㣲卷四
  原任知縣胡彥昇撰
  審音下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馬氏融曰歌所以長言詩之意也
  禮記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言歌聲之著動人心之審如有此事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説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長言之引其聲也嗟嘆和續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歡之至也
  史記孔子世家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大戴禮投壺凡雅二十六篇可歌歌鹿鳴貍首鵲巢采蘩采蘋代檀白駒騶虞八篇廢不可歌七篇商齊可歌也三篇間歌史辟史義史見史童史謗史賓
  晉書樂志杜䕫𫝊舊雅樂四曲一曰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及太和中左延年改䕫騶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聲節其名雖存而聲管異唯因䕫鹿鳴全不改易毎正旦大㑹太尉奉璧羣後行禮東廂雅樂常作者是也
  沈存中夢溪筆談雲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凡曲止是一聲清濁髙下如縈縷爾字則有喉脣齒舌等音當使字字舉皆輕圓融入聲中令轉換處無磊塊此謂聲中無字古人謂之如貫今謂善過度是也如宮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宮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善歌者謂之內裏聲不善歌者聲無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橫渠理窟雲詩只是言志歌只是永其言而已只要轉其聲令人可聽今日歌者亦以轉聲而不變字為善歌長言後卻要入於律律則知音者知此聲入得何律
  朱子辯趙彥肅風雅十二詩譜雲竊疑古樂有唱有嘆唱者𤼵歌句也和者繼其聲也詩詞之外應更有疊字散聲以嘆發其趣故漢晉之間舊曲既失其𫝊則其詞雖存而世莫能補為此故也若但如此譜直以一聲葉一字則古詩篇篇可歌無復樂弛之嘆矣夫豈然哉
  今按聲中無字即轉聲不變字之謂也轉聲即疊字散聲也古人永言之㫖如此古樂記言曲直者歌之曲折也言嗟嘆者謂和續之也若直以一聲葉一字無曲折之節無和續之聲豈復成樂楊傑議樂謂歌不永言請節其煩聲以一聲歌一言是當時樂曲尚有永言之法而傑言正與之相反也
  馮定逺古今樂府論雲今太常樂府其文用詩余尚及聞前軰有歌絶句者三十年來亦絶矣宋人長短句今亦不能歌然嘉靖中善胡琴者猶能彈宋詞至於今則元人北詞亦不知矣南詞亦漸失本調矣樂其亾乎今按古樂久失其𫝊唐宋詩詞及元曲歌法縱令至今尚存亦不足以存古樂之遺聲然語其大槩則唐宋聲歌猶未為大失而以一字一聲擬古者直謂之念曲叫曲可也今並著其畧以俟知音者考其得失也
  宋趙彥肅詩譜朱子儀禮經傳所載
  清黃 呦 鹿 鳴 食 野 之 苹 有 嘉 賔 鼓 瑟 吹清黃 笙 笙 鼓 簧 承 筐清黃 是 將 之 好 我 示 我 周清太 行清黃右鹿鳴三章之一用黃鍾清宮俗呼正宮
  清黃 闗 雎 鳩 河 之 洲 窕 淑清黃 女 君清黃 子 好 逑清黃右闗雎三章之一用無射清商俗呼越調
  附明太常樂譜朱載堉樂書所載
  合 黃宮四 大商𤼵一 姑角尺 林徵工 南羽六 黃宮工 南羽尺 林徵尺 林徵一 姑角𦕈合 黃宮四 太商尺 林徵四 太商工 南羽合 黃宮六 黃宮工 南羽尺 林徵一 姑角六 黃宮工 南羽一 姑角尺林徵尺 林徵一 姑角合 黃宮四 太商合 黃宮四 太商工低南羽合黃宮四 太商合 黃宮四 太商一 姑角六 黃宮尺 林徵工 南羽尺林徵尺 林徵一 姑角六 黃宮 從尺 林徵一 姑角四 太商工低南羽合黃宮右黃鐘之宮洪武元年宗廟迎神太和
  之 曲尺𥝰 徵工南 羽一姑 角合黃 宮六黃 宮尺林 徵工南羽尺林 徵尺𥝰 徵一姑 角工南 羽尺林 徵一姑 角四太商工低南羽合黃 宮六黃 宮工南 羽一姑 角尺林 徵一姑 角合黃 宮四太商一姑 角一姑 角尺林 徵一姑 角合黃 宮一 思姑 角尺林 徵六黃宮尺右黃鍾之徴林徵送神安和
  之 曲四 哉太 羽王 宣南 角尺 聖林 商上中 宮四太 羽上 尊中 宮尺林 徵上中 宮工南 角尺林 商上 化中 宮四 斯太 羽尺林 商上中 宮合黃徵四太 羽合黃 徵四太 羽上中 宮尺林 商工南 角尺林 商四太羽上中 宮六黃 徵工南 角尺林 商上中 宮尺𥝰 林上 聖中 宮合黃徵四右中呂之羽大羽洪武六年定祀先師孔子迎神
  咸 和之 王曲 上中 宗宮 工南角 尺林商 上中宮 尺林 物商 上中宮四太六 黃徴工 南角尺 林商上 中宮尺 林商上 中宮四 太羽合 黃徴四 太羽合 黃徴尺 林商上 中宮工 南角尺 林啇四 太羽上 中宮上 中宮四 太羽尺 林商上 中宮六 黃徴工 南角尺 林商上 中宮右中呂之宮亞終獻景和之曲按此釋奠樂章之二皆宋大晟府舊曲元明因之
  朱子答蔡季通雲昨過詹元善聽其弦歌二南七月頗可聽但恐嚇走孔夫子耳朱子此言可謂善戲謔矣然詹元善之弦歌為孫叔敖之衣冠而弗肖者也人皆知其非孫叔敖若趙子敬之詩譜則竟刻畫庶鹽唐突西施人將疑西施之貌果如是矣嘗謂古樂之不𫝊其可恨者有三漢時制氏世習雅樂李延年為新聲遂廢雅用鄭可恨者一魏杜䕫猶𫝊舊雅樂四曲左延年復改其三篇可恨者二僅存鹿鳴一曲為一綫之延後並失之可恨者三然古樂雖盡失其𫝊後人猶知古樂之足以感天地動鬼神美教化移風俗惜其不可復而為之發憤増歎也自偽作者出將使後之人疑古樂之俱不足聽而翻幸其不𫝊是古樂既不幸而盡失於前又不幸而謬傳於後也豈不大可恨哉
  古樂之𫝊不𫝊不在篇章而在音節漢益州刺史王襄使王褒作中和樂職詩選好事者令依鹿鳴之聲習而歌之使其歌譜尚在即謂鹿鳴之歌至今存可也騶虞伐檀文王左延年並改其聲其名雖存而聲管頓異尚得謂之古聲辭乎趙子敬之十二詩譜縱其聲可聽不過如左延年所改騶虞三篇耳況一字一聲全無韻逗曲折可聽也明代樂章似倣此譜亦以一聲葉一字按姜䕫言樂曲知以一律配一字而未知永言之㫖則南宋之樂固以一律配一字而趙子敬因之作譜元明並沿以為樂也
  漢魏歌詩文句長短不齊張華以為依永弦節本有因循而識樂知音足以制聲度曲率非凡近所能改是以一皆因舊荀朂以魏氏歌詩或二言或三四五言與古詩不類問陳頎頎雲被之金石未必皆當故朂造晉歌皆為四言自晉以後樂歌大抵皆四言也觀雅頌之辭不盡是四言即長短不齊何遽不類古而必皆為四言乎然所以合古與不合古不繫於文句而繫乎文外之㫖及弦外之音於穆猗那其文不盡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音復多唱歎蓋有文外之㫖弦外之音焉後之造歌者祀天地則稱天地之徳祀祖宗則稱祖宗之功無復於穆猗那之意一唱三嘆之音則雖如謝莊之依周頌體為歌詞亦未必遂能合古也而況乎不及謝莊者哉
  附明寜王臞仙所纂唐樂笛字譜見毛西河集






  右商調曲半首毛雲皆宮調笛字也以宮調合宮調曲謂之黃鍾宮以宮調合商調曲謂之黃鍾商


  右桂花曲正宮調毛雲譜字旁才是拍字 按此三譜中四字與五字通六字與合字通
  以上三曲譜其音節與今時歌曲相同是否唐曲雖不可知以視一字一聲而四聲俱不諧者其得失較然可見矣
  右論歌詩
  新唐書樂志周陳以上雅鄭無別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俗部諸曲悉源於雅樂
  宋史樂志韶𮑮之音下逮戰國歴千數百年猶能使人感歎作興當是時桑間濮上之音已作而古帝王之樂猶存豈不以其製作有一定之噐而授受⿰糹⿱𢆶匹 -- 繼承亦代有其人歟由是論之鄭衛雅頌不異噐也知此道也則雖百世不可異也禮樂道䘮久矣故宋之樂屢變而卒無一定不易之論者諸家之説累黍既各執異端而身為度之説尤為荒唐方古製作欲垂萬世難矣觀其髙二律下一律之説雖賢者有所未知直曰樂聲髙下於歌聲則童子可知矣八音克諧之説智者有所未諭直以歌聲齊簫聲以簫聲定十六聲而齊八噐則愚者可諭矣審乎此道以之製作噐定聲應皆不奪倫移宮換羽特餘事耳去怗懘靡曼而歸之和平大雅之音不是過也
  雅樂俗樂隋文帝始分為二部其所用律呂則一也故房庶言今樂與古樂本末不逺然雅樂代有改變而俗樂則自漢世相傳其律呂髙下至今如故則雅樂之失其𫝊轉賴俗樂之有以存之丘氏大學衍義補謂依俗樂之所移換尋古調之所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真知言哉昔朱子講求古樂嘗欲問俗工而未暇朱子荅廖徳明雲十二律名今俗樂亦有之合字即是黃鍾但其律差髙耳筆談言之甚詳可呼俗工問之又荅雲樂記圖譜甚荷錄示但尚未曉用律此間有人頗知俗樂方欲問之偶以事冗未暇今人論古樂輒恥言俗樂似元不解音聲者也
  律呂新書燕樂篇雲黃鍾用合字大呂太蔟用四字夾鍾姑洗用一字夷則南呂用工字無射應鍾用凡字各以上下分為清濁其中呂蕤賔林鍾不可以上下分中呂用上字蕤賓用勾字林鍾用尺字其黃鍾清用六字大呂太蔟夾鍾清各用五字而以下上𦂳別之𦂳五者夾鍾清聲俗樂以為宮此其取律寸律數用字糺聲之大畧也其序一宮二商三角四變為宮五徵六羽七閏為角五聲之號與雅樂同惟變徵以於十二律中隂陽易位故謂之變變宮以五聲所不及取閏餘之義故謂之閏今按宋志房庶言舊以宮徵商羽角五音次序配七聲然後加變宮變徵二聲以足其數推以旋相生之法為五行相戾非是當改變徵為變羽易變為閏隨音加之則十二律各以其律為宮而五行相生終始無窮四變居宮聲之對故為宮俗樂以閏為正聲以閏加變故閏為角而實非正角此其七聲髙下之畧也聲由陽來陽生於子終於午燕樂以夾鍾收四聲曰宮曰商曰羽曰閏閏為角其正角聲變聲徵聲皆不收而獨用夾鍾為律本此其夾鍾收四聲之畧也遼史樂志雲大樂聲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近十二雅律於律呂各闕其一猶雅音之不及商也今按沈存中筆談雲據唐人琶琶錄以為調琴之法須先以管色合字定宮弦自筆談述此説而北宋至明代皆以合字為宮此大誤也夫俗樂工六二字之間隔凡字五上之間隔一字上尺工三字相連六五二字相連雅樂角徵之間隔變徵宮羽之間隔變宮宮商角三音相連徵羽二音相連故上即宮也尺即商也工即角也六即徵也五即羽也一即變宮也凡即變徵也新唐書樂志一宮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變宮此敘變宮在羽之後變宮清於羽正聲也晉書律志荀朂笛譜雲變宮近於宮孔倍令下者也變徵逺於徵孔倍令髙者也此説變宮倍令下則變宮之濁聲也今之南曲不用一凡猶雅樂不用二變南曲雅樂之遺聲也北曲則用一凡猶蘇祗婆言西域樂用七聲有二變北曲胡樂之遺聲也舊笛譜自上而下第一孔黃鍾宮上也第二孔應鍾變宮一也第三孔南呂羽五也第四孔林鍾徵六也第五孔蕤賔變徵凡也笛體中姑洗角工也笛後出孔太蔟商尺也此黃鍾正聲調法今簫色之六字調也是調唯宮商正聲餘皆倍聲自宮以下孔轉下轉濁低一字為變宮四字即低五字羽濁倍也合字即低六字徵濁倍也低凡字變徵濁倍也低工字角濁倍也低尺字商濁倍也低上字宮濁倍也濁倍至低上而止自羽以上孔轉上轉清髙一為變宮清髙上字宮髙倍也髙尺字商髙倍也髙工字角髙倍也髙倍至髙工而止自低上至髙工凡十七聲除二變不用凡十三聲此俗樂用字與雅音相校靡不脗合者也若以合為宮則四為商而商之上不得有變音於是一為角勾為變徵尺為徵工為羽凡為變宮六為宮清五為商清上字虛設不用而字與音相亂矣工尺等字當作宮商用猶爾雅宮謂之重商謂之敏皆五音之別名隨調移換當時乃以合字専屬黃鍾於是下四為大呂上四為太蔟下一為夾鍾上一為姑洗上為中呂勾為蕤賔尺為林鍾下工為夷則上工為南呂下凡為無射上凡為應鍾而字與律相亂矣笛體中是姑洗伏孔當時乃以為黃鍾於是以蕤為太以林為姑以南為蕤以應為林以黃為南以太為應而七律之次俱失矣翕聲為合以調法言之是工字調也當時以為黃鍾正調同一調耳然其用字之次不與今同今於合四後用上不用一彼於合四後反用一不用上雖同此一調而而彼法吹之則聲韻頓殊遂成別調所以然者一凡二字皆不比於正音而不用彼以一為正音而勾為變音以一承四以尺承一則合四一尺工之聲仍為上尺工六五之聲而別為一調故工字調轉為一字調低吹推之他調盡然凡轉為上六轉為尺五轉為工一轉為凡上轉為六尺轉為五而七調之實俱非矣凡值某字為宮當以某字名調上字調黃鍾正宮也尺字調太蔟宮也工字調姑洗宮也六字調林鍾宮也五字調南呂宮也一字調應鍾宮也凡字調蕤賔宮也今因舊以合為黃鍾故黃鍾宮為六字調六即合之清聲餘六律亦各用其字為調名四為太五即太之清聲故太為五字調今名正宮調一為姑故姑為一字調勾為蕤勾上同孔故蕤為上字調尺為林故林為尺字調宮為南故南為工字調凡為應故應為凡字調皆沿舊時之誤也然觀其各調之宮按之古笛之律適與今之字譜相符工字調之宮實姑洗孔工之為角可知也尺字調之宮實太蔟孔尺之為商可知上字調之宮實黃鍾孔上之為宮可知一字調之宮實應鍾孔一之為變宮可知五字調之宮實南呂孔五之為羽可知六字調之宮實林鍾孔六之為徵可知凡字調之宮實蕤賔孔凡之為變徵可知而終不可以強合者此以字屬音彼以字屬律此以上次四彼以一次四此以上為宮彼以合為宮此以笛之上前第一孔為黃鍾彼以笛體中為黃鍾此以六字調為黃鍾宮彼以工字調為黃鍾宮此以十二均為調彼以十二均起畢之一聲為調凡此數者皆不可強合而當時之俗樂又與雅樂互異同以合字為黃鍾雅樂合字笛體中荀勗譜姑洗倍聲俗樂合字自下而上第三孔荀勗譜南呂倍聲雅樂以俗樂之下徵為黃鍾俗樂以雅樂之變徵為黃鍾雅樂宮商角各隔一律五聲之次合古而調不諧今俗樂商角之間隔二律五聲之次不合古而調則諧今雅樂之角即俗樂之變宮俗樂之角即雅樂之變宮雅樂之徵為俗樂之商俗樂之徵為雅樂之清宮雅樂之羽俗樂不用為正角俗樂之羽雅樂即用為商清雅樂無徵角二調俗樂為角調無徵調此數者亦不能強同俗樂之宮今名正宮調正宮調者太蔟為宮借夾鍾為律本而太清為上五夾清為𦂳五同用五字太蔟宮本五字調𦂳五即寄上五而為宮故五字調即名正宮調也工字調凡字所謂閏也在正宮調為上字雅樂四之後次以一俗樂四之後次以上以其不用一為角而用上為角故曰閏為角實非正角然此調唯依俗樂用字之次吹之則為正宮調若依雅樂用字之次吹之合四一尺工仍為上尺工六五而成工字調矣然則俗樂用字之次不與雅同正與古合合而觀之其得失皆可考而知也夫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俗樂以之糺聲而雅樂亦以之配律但雅樂以一為角而俗樂以閏為角以閏為角則是笛之第三孔為合以第四孔為四而以後出孔為上也今之用字隨調移換正用彼法自雅樂以翕聲為合而律與音並用此十字為別遂致名實混淆輾轉相誤用其字而字已非用其調而調已改揆之於古則大謬驗之於今則多乖曽不若當時之俗樂其以合為宮及以清商為正宮所戾於古者尚少而用字之次移宮之法所宜於今者尚多也故以此十字為七聲之別名隨調移換芟去同字半竅之虛名而不用勾字混於其間則與古之宮商無不合矣今之歌曲雖不及漢魏晉樂府唐詩宋詞元曲觀其以聲配字重濁輕清悉能諧協有所謂崑調者上黨馮定逺詩云崑調歌聲脆是也又名海鹽腔王漁洋香祖筆記雲今世俗所謂海鹽腔者實發於貫酸齋是也夫恥言俗樂之粗而髙論古樂之精非但坐談龍肉而不得食併未識豬肉之美也朱子語類雲古樂亦難遽復且如今樂中去其噍殺促數之音並攷其律呂令得其正更令掌詞命之官製撰樂章其間畧述教化訓誡及賔主相與之情及如人主待臣下恩意之類令人歌之亦足以養人心之和平斯言也聖人復起不能易也
  右附論俗樂
  禮記郊特牲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疏曰人聲可貴故升之在堂匏竹可賤故在下然瑟亦升堂瑟工隨歌工故也
  尚書大傳君子有大人聲不以鐘鼓竽瑟之聲亂人聲清廟升歌者歌先人之功烈徳澤也故欲其清也烈業也漢書樂志髙祖時叔孫通因奏樂人制宗廟樂乾豆上奏登歌獨上歌不以筦弦亂人聲欲在位者徧聞之樂記雲清明象天注云清明謂人聲也貴人聲者人聲清明象天故貴之也晉人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取其漸近自然則又以其為自然之至音故貴之也然則一切樂音皆當以人聲為主人聲者中聲之所止也於人聲求之而中聲可識矣抑又聞之昔有娀氏二女作歌始為北音塗山氏之女作歌始為南音孔甲作破斧之歌始為東音辛餘靡作歌始為西音見沈約宋志是有四方之音也然唯南音則周公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見呂氏春秋先王之中聲流入於南南音者中聲之所止也於南音中求之而中聲可識矣
  程子嘗言考人聲之上下以得其正然後實黍於管以定尺蓋衆音下則益濁上則益清故難憑人聲不能太上亦不能太下故有節於其上下之間取中聲焉審其合於何律即以所合之律為黃鍾之管因實黍以起量積分以定尺此是切實講求之法非空言度數者比然不得其術則不知人聲當以何聲為正也宋時楊傑劉幾明李文察論樂皆以人聲為主傑之言曰金聲舂容失之則重石聲溫潤失之則輕土聲函胡失之則下竹聲清越失之則髙絲聲纎㣲失之則細革聲隆大失之則洪匏聲叢聚失之則長木聲無餘失之則短惟人稟中和之氣而有中和之聲八音律呂當以人聲為度傑之論人聲似矣然其意在以一聲歌一言是以一聲為永言也夫永言者必有疊字散聲以嘆𤼵其趣而中和之聲出焉直如革木之一聲安見其為中和而可以為律呂之度哉幾之言曰律主於人聲不以尺度求合古今異時聲亦隨變必以古噐調今聲猶以古冠服被今之人容體豈有稱哉儒者亶泥古形名度數而不知清濁剛柔輕重之用隨時也於聲與噐必不合矣幾之論樂主聲似矣然其意謂聲隨時變而清濁剛柔輕重一聽於人聲是欲以律從聲也如是而主聲之説亦不可通矣傑既誤解永言之㫖而幾又未識和聲之義如李文察著書言樂禮官稱其書多前人所未𤼵而其所主之説欲按人聲以考定五音者終不能行焉倘亦本無心解而論議浮之者歟蓋必知人聲髙下之中然後可以議樂之髙下李照議下王朴樂三律太常歌工病其太濁歌不成聲私賂鑄工使減銅齊而聲稍清歌乃協然照卒莫之辨是照本不知人聲髙下之節又何知樂之髙下其所謂髙五律下三律亦徒滕口説而已乃毅然鍊石鑄金改定雅樂豈非所謂不知而作者歟夫人聲者謂歌聲也有五節焉歌出於調而調存乎噐因噐推調因調衡聲而聲之上下乃可按也歌者上如抗上有所止不能極上也下如隊下有所止不能極下也凡曲用字自低上至髙工共十七聲南曲無一凡止用十三聲而曲有髙工字其濁倍至低工而止所用止十一聲此十一聲上尺工六五五字居其中上有髙上髙尺髙工下有四合低工也曲有低上字者其髙倍至髙上而止所用亦止十一聲此十一聲者上字居其中上有尺工六五髙上下有四合低工低尺低上也簫色有七調而六字調居其中髙有正宮一字上字三調低有凡字工字尺字三調也於七調之中取十一聲之中非中聲之確然可據者乎夫人之聲㫁不能如大禹之聲為律而人之考之者亦㫁不能如神瞽之考中聲然亦不難知者聖人寓噐以聲有笛譜可按歌者應弦遣聲有字譜可推合二者以求髙下之中則荀朂之所定為黃鍾孔者㫁不可易宋史之所謂以歌聲齊簫聲以簫聲定十六聲而齊八噐者非用此法終不可得而齊也而前之名為知音者不知出此其毋乃求之太深而失之愈逺歟
  右論樂貴人聲
  漢書律厯志傳曰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天有六氣張晏曰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降生五味孟康曰月令五方之味酸鹹是也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孟康曰天陽數奇一三五七九五在其中地隂數耦二四六八十六在其中故曰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畢終而復始孟康曰六甲之中唯甲寅無子故有五子 韋昭國語注曰六者天地之中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畢矣而六為中故六律六呂而成天道此班固取劉歆三統厯之説為志也律厯相通故以律起厯則三㣲之道著焉而算用中法月舉中氣推厯生律則七始之義明焉而黃昭中色宮唱中聲其理皆原於天地之中顧所謂天地之中合有二義其一則天中數五地中數六而二者為合六為虛五為聲周流於六虛是聲律之所由昭也其一則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畢而六為中六中之色也是黃鍾之所由名也志既兩明其義而其言五六天地之中合上援六氣五味之文下申六甲五子之義則所謂五六似承天六地五而言而孟康仍用天五地六釋之何也蓋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其數以合而見中天五地六數之中也其數因中而見合先言中後言合知五之言天數六之言地數也又以六甲五子明天地之道者以其理可以互明也天地之中一語本出於劉子謂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者即天命之性未𤼵之中也是仁義禮智之所賅而存也是喜怒哀樂之所環而待也隂陽雖交不得中不生中者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也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者帝王之所以應萬幾也而其數則出於河圖天數五五為中地數五六為中五十居中以天之中數合於地之中數也一六居下以天之始數合於地之中數也五六相得而又互相合也歆之意在以律起厯黃鍾子為天正林鍾丑之衝為地正太蔟寅為人正而以春秋為隂陽之中以閏正天地之中皆以中為本固之意在推厯生律聲生於日一清一濁而十日行律生於辰六律六呂而十二辰立此總言聲律之所從生也至雲天之中數五五為聲聲上宮地之中數六六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黃黃中色也宮中聲也是専言黃鍾之宮也然則所謂天地之中合者亦合於黃鍾之宮而已矣
  右論五六天地之中合

  樂律表㣲卷四
<經部,樂類,樂律表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