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書 (四庫全書本)/卷119

卷一百十八 樂書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樂書卷一百十九
  宋 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撰
  樂圖論
  雅部
  八音絲之屬上
  琴瑟上  琴瑟中  琴瑟下
  大琴   中琴   小琴
  次大琴  雅琴   十二絃琴
  兩儀琴
  琴瑟上
  古者琴瑟之用各以聲類所宜雲和陽地也其琴瑟宜於圜丘奏之空桑隂地也其琴瑟宜於方澤奏之龍門人功所鑿而成也其琴瑟宜於宗廟奏之顓帝生處空桑伊尹生於空桑禹鑿龍門皆以地名之則雲和豈禹貢所謂雲土者歟瞽矇掌鼓琴瑟詩鹿鳴鼓瑟鼔琴書曰琴瑟以詠大傳亦曰大琴練絃逹越大瑟朱絃逹越爾雅曰大琴謂之離大瑟謂之灑由是觀之琴則易良瑟則靜好一於尚宮而已未嘗不相須而用也明堂位曰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古之人作樂聲應相保而為和細大不踰而為平故用大琴必以大瑟配之用中琴必以小瑟配之然後大者不陵細者不抑而五聲和矣鄉飲酒禮二人皆在左何瑟後首挎越燕禮小臣左何瑟面執越樂記曰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詩曰並坐鼓瑟何不日鼓瑟傳言趙王為秦鼔瑟皆不及琴者以瑟見琴也舜作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不及瑟者以琴見瑟也後世有雅琴雅瑟頌琴頌瑟豈其聲合於雅頌耶琴一也或謂伏羲作之或謂神農作之或謂帝舜使晏龍作之瑟一也或謂朱襄氏使士逹作之或謂伏羲作之或謂晏龍神農作之豈皆有所傳聞然邪
  琴瑟中
  古之論者或謂朱襄氏使士逹制為五絃之瑟瞽叟又判之為十五絃舜益之為二十三絃或謂大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帝悲不能禁因破為二十五絃郭璞釋大瑟謂之灑又有二十七絃之説以理考之樂聲不過乎五則五絃十五絃小瑟也二十五絃中瑟也五十絃大瑟也彼謂二十三絃二十七絃者然三於五聲為不足七於五聲為有餘豈亦惑於二變二少之説而遂誤邪漢武之祠太一后土作二十五絃瑟今太樂所用亦二十五絃蓋得四代中瑟之制也莊周曰夫或改調一絃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絃皆動其信矣乎聶崇義禮圖亦師用郭璞二十三絃之説其常用者十九絃誤矣蓋其制前其柱則清後其柱則濁有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者有七尺二寸廣尺八寸者有五尺五寸者豈三等之制不同歟然詩曰椅桐梓漆爰及琴瑟易通冬日至鼔黃鍾之瑟用槐八尺一寸夏日至用桑五尺七寸是不知美檟槐桑之木其中實而不虛不若桐之能𤼵金石之聲也昔仲尼不見孺悲鼓瑟而拒之趙王使人於楚鼓瑟而遣之其拒也所以愧之不屑之教也其遣也所以諭之不言之戒也聖朝太常瑟用二十五絃具二均之聲以清中相應雙彈之第一絃黃鍾中聲第十三絃黃鍾清應其按習也令左右手互應清正聲相和亦依鍾律擊數合奏其制可謂近古矣誠本五音互應而去四清先王之制也二均二節聲於瑟聲十二清聲十二極清一絃象琴第一暉大抵於瑟半身設柱子右手彈中聲十二左手彈清聲十二其律並同第一絃大呂中第十三絃大呂清第三絃太蔟中第十五絃太蔟清第四絃夾鍾中第十六絃夾鍾清第五絃姑洗中第十七絃姑洗清第六絃仲呂中第十八絃仲呂清第七絃㽔賓中第十九絃㽔賓清第八絃林鍾中第二十絃林鍾清第九絃夷則中第二十一絃夷則清第十絃南呂中第二十二絃南呂清第十一絃無射中第二十三絃無射清第十二絃應鍾中第二十四絃應鍾清臣嘗考之虞書琴瑟以詠則琴瑟之聲所以應歌者也歌者在堂則琴瑟亦宜施之堂上矣竊觀聖朝郊廟之樂琴瑟在堂誠合古制紹聖初太樂丞葉防乞宮架之內復設琴瑟豈先王之制哉
  琴瑟下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琴者士君子常御之樂也樸散而為器理覺而為道惟士君子樂得其道而因心以㑹之蓋將終身焉雖無故斯須不徹也故能出乎樸散之器入乎覺理之道卒乎載道而與之俱矣然琴之為樂所以詠而歌之也故其別有暢有操有引有吟有弄有調堯之神人暢為和樂而作舜之思親操為孝思而作也襄陽㑹稽之類夏后氏之操也訓佃之類商人之操也離憂之類周人之操也謂之引若魯有關雎引衞有思歸引之類也謂之吟若箕子吟夷齊吟之類也謂之弄若廣陵弄之類也謂之調若子晉調之類也黃帝之清角齊桓之號鍾楚莊之繞梁相如之緑綺蔡邕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吟木沉散抑抹剔操擽擘倫齪綽璅之類聲音之法也暢則和暢操則立操引者引説其事吟者吟詠其事弄則習弄之調則調理之其為聲之法十有三先儒之説詳矣由是觀之琴之於天下合雅之正樂治世之和音也得其粗者足以感神明故六馬仰秣者伯牙也鬼舞於夜者賀韜也得其妙者幾與造化俱矣故能易寒暑者師襄也召風雲者師曠也小足以感神明大足以奪造化然則琴之為用豈不至矣哉









<經部,樂類,樂書,卷一百十九>








  賾天地之和莫如樂窮樂之趣莫如琴蓋八音以絲為君絲以琴為君而琴又以中暉為君是故君子常御不離於前非若鐘鼓陳於堂下列於縣簴也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音和大聲不喧譁而流漫小聲不湮滅而不聞固足以感人善心禁人邪志一要宿中和之域而已夫揮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以合五音之調實始於舜蓋南風生養之氣也琴夏至之音也舜以生養之德播夏至之音始也其親底豫而天下化終也其親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然則所謂琴音調而天下治無若乎五音豈不在茲歟揚子曰舜彈五絃之琴而天下化傳曰舜彈五絃之琴詠南風之詩不下堂而天下治由是觀之舜以五絃之琴歌南風亦不過詠父母生養之德達孝思之心以解憂而已豈特解民慍阜民財哉蓋五絃之琴小琴之制也兩倍之而為十絃中琴之制也四倍之而為二十絃大琴之制也明堂位曰大琴中琴四代之樂器也爾雅曰大琴謂之離以四代推之二琴之制始於有虞氏明矣樂記述其制爾雅述其大則中者見矣明堂位並舉小大而言之也先儒謂伏犧神農作洞越練朱五絃之琴無所經見豈出臆說歟













  古者大琴二十絃次者十五絃絃雖多少不同要之本於五聲一也蓋衆器之中琴德最優故柳世隆善彈琴世稱柳公雙璅為士品第一













  西漢趙定善鼓雅琴為散操東漢劉昆亦能彈雅琴知清角之操則雅琴之制自漢始也聖朝太宗皇帝因太樂雅琴更加二絃召錢堯卿按譜以君臣文武禮樂正民心九絃按曲轉入大樂十二律清濁互相合應御製韶樂集中有正聲翻譯字譜乂令鈞容班部頭任守澄並教坊正部頭花日新何元善等注入唐來讌樂半字譜凢一聲先以九絃琴譜對大樂字並唐來半字譜並有清聲今九絃譜內有大定樂日重輪月重明三曲並御製大樂乾安曲景祐韶樂集內太平樂一曲譜法互同他皆倣此可謂善應時而造者也誠増一絃去四清聲合古琴之制善莫大焉仲呂宮大定樂一百三十字南呂角日重輪一百四十一字月重明一百二十一字無射宮乾安曲四十八字太宗因前代七絃加二絃曰清角清徴為九絃絃黃鍾二絃大呂三絃太蔟四絃夾鍾五絃姑洗六絃仲呂七絃㽔賓八絃林鍾按上為夷則九絃南呂按上為無射應鍾令隨編鍾按習每一擊一彈各依節奏焉


















  聖朝嘗為十二弦琴應十有二律倍應之聲靡不悉備蓋亦不失先王製作之實也然古人造曲之意感物以形於聲因一聲而動於物伯牙流水之奏士野清徵之音夫心往形留聲和意適德幽而調逸神契而感通則古人之意明矣











  聖朝初制兩儀琴琴有二絃絃各六柱合為十二其聲洪迅而莊重亦一時之制也





  樂書卷一百十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