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城集 (四部叢刊本)/後集卷第六
欒城集 後集卷第六 宋 蘇轍 撰 宋 郎曄 注 景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
|
欒城後集卷第六
孟子觧二十四章〈予少作此解後失其本近得之故録於此〉
梁惠王問利國於孟子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義而已矣先王之所以爲其國未有非利也孟子
則有爲言之耳曰是不然聖人躬行仁義而利存非
爲利也惟不爲利故利存小人以爲不求則弗獲也
故求利而民爭民爭則反以失之孫子曰君子兩
得之者也小人兩失之者也此之謂也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於
傳有之周雖大國未有以七十里爲囿而不害於民
者也意者山林藪澤與民共之而以囿名焉是以芻
蕘雉者無不獲徃不然七十里之囿文王之所不
爲也
孟子曰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
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小大之相形貴賤
之相臨其命無不出於天者畏天者知其不可違不
得巳而從之樂天者非有所畏非不得巳中心誠樂
而爲之也堯禪舜舜禪禹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皆樂
天者也
齊景公作君臣相之樂其詩曰畜君何孟子曰
畜君者好君也君有逸德而能止之是謂畜君以臣
畜君君之所也然其心則無罪非好其君不能也
故曰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
謂之賊
孟子學於子思子思言聖人之道出於天下之所能
行而孟子言天下之人皆可以行聖人之道子思言
至誠無敵於天下而孟子言不動心與浩然之氣凡
孟子之皆所以貫通於子思而巳故不動心與浩
然之氣誠之異名也誠之爲言心之所謂誠然也心
以爲誠然則其行之也安是故心不動而其氣浩然
無屈於天下此子思孟子之所以爲師弟子也子思
舉其端而言之故曰誠孟子從其終而言之故謂之
浩然之氣一章而三具焉其一論養心以致浩然
之氣其次論心之所以不動其三論君子之所以逹
於義逹於義所以不動心也不動心所以致浩然之
氣也三者相須而不可廢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
氣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眞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
之間是何氣也天下之人莫不有氣氣者心之發而
巳行道之人一朝之忿而𨷖焉以忘其身是亦氣也
方其鬭也不知其身之爲小也不知天地之大禍福
之可畏也然而是氣之不養者也不飬之氣橫行於
中則無所不爲而不自知於是有進而爲勇有退而
爲怯其進而爲勇也非吾欲勇也不養之氣盛而莫
禁也其退而爲怯也非吾欲怯也不養之氣衰而不
敢也孔子曰人之少也氣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
也血氣方剛戒之在𨷖及其老也血氣旣衰戒之在
得一人之身而氣三變之故孟子曰志一則動氣氣
一則動志夫志意旣修志盛奪氣則氣無能爲而惟
志之從志意不修氣盛奪志則志無能爲而惟氣之
聽故氣易致也而難在於養心孟子曰我四十不動
心而告子先我不動心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
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
言勿求於心不可何謂也告子以爲有人於此不得
之於其言勿復求其有此心不得之於其心勿復求
其有此氣夫言之不然而心則然者有矣未有心不
然而氣則然者也故曰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
於言勿求於心不可由是言之氣者心之使也心所
欲爲則其氣勃然而應之心所不欲而強爲之則其
氣索然而不應人必先有是心也而後有是氣故君
子養其義心以致其氣使氣與心相狎而不相難然
後臨事而其氣不屈故曰志至焉氣次焉志之所至
而氣從之之謂也昔之君子以其𦕈然之身而臨天
下言未發而衆先喻功未見而至先信力不及而𫝑
與之者以有是氣而巳故曰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
也養志以致氣盛以𠑽體體𠑽而物莫敢逆然後其
氣塞於天地雖然心之所以不動者何也學而識
之強力而行之卒然而遇之有自失焉故心必有所
守而後能不動心之所守不可不多也多學而兼守
之事至而有不應也是以落其枝葉損之又損以至
於不可損也而後能應故孔子謂子貢曰賜也汝以
予爲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
之北宮黝之養勇也曰吾無辱於兩也孟施舎之養
勇也曰吾無懼於爾也無辱勇矣而未見所以必勇
也無懼而後能必勇故曰北宮黝之守氣不如孟施
舎之守約北宮黝似子夏孟施舎似曾子曾子之所
以自守者曰自反而不縮雖寛吾不惴焉自反
而縮雖千萬人吾徃矣夫縮入也入受也自反而心
受之以爲可爲者無憾於吾心也則吾心然爲之
而吾氣勃然應之矣孟子曰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
是餒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夫餒不充之謂也有
行於此而義不受則心不慊心不慊則氣不能充體
氣不能充體之謂餒矣故心不能不動也而有待於
義君子之所由逹於義者何也勉強而行之則勞苦
而失其眞放而不之求則終身而不獲孟子曰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夫君子之於道朝夕
從事於其間待其自直而勿強正也中心勿忘待其
自生而勿助長也而後獲其眞強之而求其正助之
而望其長是非誠正而誠長也迫於外也子夏曰百
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待其自至而不
強是學道之要也
孟子曰我知言詖辭知其所蔽滛辭知其所䧟邪辭
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何謂也曰是諸子之病也
孟子之於諸子非辯過之知其病而巳病於寒者得
火而喜以爲萬物莫火若也病於𤍠者得水而喜以
爲萬物莫水若也一惑於水火以爲不可失矣誠得
其病未有不覺而自泣也彼其爲是險詖之辭者必
有以敝之而不能自逹也爲是滛放之辭者必有以
䧟之而不能自出也爲是邪辟之辭者必有以附之
而不能自解也茍能知之發其蔽平其䧟解其離未
有不服者也不服則遁遁必有所窮要之於所窮而
執之此孟子之所以服諸子也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巳而後發發而不中反求
諸巳夫射之中否在的而所以中否在我善射者治
其在我正立而審操之的雖在左右上下無不中者
矣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巳復禮爲仁一日克巳復禮
天下歸仁焉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勿言非禮勿動夫居於人上而一爲非禮則害之及
於物者衆矣誠必由禮雖不爲仁而仁不可勝用矣
此仁者如射之謂也
龍子曰貢者較數歳之中以爲常樂𡻕粒米狼戾多
取之而不爲虐則寡取之㐫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
取盈焉故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夏後
氏之法也而其不善如此何也曰何特貢也作法者
必始於粗終於精之不若𨽻也簡策之不若𥿄也
車之不若騎也席之不若牀也爼豆之不盤盂也
諸候之不郡縣也肉刑之不若徒流杖笞也古之
不爲此非不智也𫝑未及也𥨊於泥𡍼者寘之於陸
而安失自陸而後有藁秳自藁秸而後有莞簟捨其
不安而獲其所安足矣方其未有貢也以貢爲善矣
及其旣貢而後知貢之未善也法非聖人之所爲世
之所安也聖人者善因世而巳今世之所安聖人何
易焉此夏之所以貢也
陳仲子處於於陵齊人以爲廉孟子曰仲子所居之
室伯夷之所築歟抑亦盜跖之所築歟所食之粟伯
夷之所種歟抑亦盜跖之所種歟人安能待伯夷而
後居而後食若是則孟子之責人也巳難曰否居於
於陵而食其食非孟子之所謂不可而仲子之所爲
不可也仲子以兄之祿爲不義之祿而不食也以兄
之室爲不義之室而不居也天下無伯夷仲子之義
爲不居且不食也天下不可待伯夷而後居而後食
然則非其居於於陵食於辟纑之果汚也而不食於
毋避兄之室之不可繼也故曰以毋則不食以妻則
食之以兄之室則不居以於陵則居之是尚爲能充
其𩔗也乎君子之行爲可𠑽也爲可繼也然後行有
𩔗仲子將何以繼之故曰禦人於國門之外而餽
以道則不受以不義取之於民而餽以道則受於孔
子以不義取之於民者猶禦也其受於孔子何也曰
以其非禦也非禦而謂之禦充𩔗至義之盡也君子
充其𩔗而極其義則仲子之兄猶盜也仲子之兄猶
盜也則天下之人皆猶盜也以天下之人皆猶盜而
無所荅則誰與立乎天下故君子不受於盜而猶盜
者有所不問而後可以立於世仲子者蚓而後𠑽
其操也孔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
而誰與蓋謂是也
學者皆學聖人學聖人者不如學道聖人之所是而
吾是之其所非而吾非之是以貎從聖人也以貎從
聖人名近而實非有不察焉故不如學道之必信孟
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
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是以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則故而巳矣所謂天下之言
性者不知性者也不知性而言性是以言其故而巳
故非性也無所待之謂性有所因之謂故物起於外
而性作以應之此豈所謂性哉性之所有事也性之
所有事之謂故方其無事也無可而無不可及其有
事未有不就利而避害者也知就利而避害則性㓕
而故盛矣故曰故者以利爲本大人之方無事也物
未有以入之有性而無物故可以謂之人之性及其
有事則物入之矣或利而誘之或害而止之而人失
其性矣譬如水方其無事也物未有以參之有水而
無物故可以謂之水之性及其有事則物之所參也
或傾而下之或激而升之而水失其性矣故曰所惡
於智者爲其鑿也如智者禹之行水則無惡於智
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
事則智亦大矣水行於無事則平性行於無事則靜
方其靜也非天下之至明無以窺之及其旣動而見
於外則天下之人能知之矣天之髙也星辰之逺也
吾將何以推之惟其有事於運行是以千歲之日可
坐而致也此性故深淺之辨也
孟子嘗知性矣曰天下之言性者則故而巳矣故者
以利爲本知故之非性則孟子嘗知性矣然猶以故
爲性何也孟子道性善曰無惻𨼆之心非人也無羞
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
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
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信有是四端
矣然而有惻隱之心而巳乎蓋亦有人之心矣有
羞惡之心而巳乎蓋亦有無恥之心矣有辭讓之心
而巳乎蓋亦有爭奪之心矣有是非之心而巳乎蓋
亦有蔽惑之心矣人之心不仁之端也無恥之心
不義之端也爭奪之心不禮之端也蔽惑之心不智
君之罪也是八者未知其孰爲主也均〈出扵〉性而巳非
性也性之所有事也今孟子則別之曰此四者性也
彼四者非性也以告於人而欲其信之難矣夫性之
於人也可得而知之不可得而言也遇物而後形應
物而後動方其無物也性也及其有物則物之報也
惟其與物相遇而物不能奪則行其所安而廢其所
不安則謂之善與物相遇而物奪之則置其所可而
從其所不可則謂之惡皆非性也性之所有事也譬
如水火能下者水也能上者亦水也能熟物者火也
能焚物者亦火也天下之人好其能下而惡其能上
利其能熟而害其能焚也而以能下能熟者謂之水
火能上能焚者爲非水火也可乎夫是四者非水火
也水火之所有事也奈何或以爲是或以爲非哉孔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夫雖堯桀而均有是性是
謂相近及其與物相遇而堯以爲善桀以爲惡是謂
相逺習者性之所有事也自是而後相逺則善惡果
非性也
孔子曰上智與下愚不移故有性善有性不善以堯
爲父而有丹朱以瞽䏂爲父而有舜以紂爲君而有
微子啓王子比干安在其爲性相近也曰此非性也
故也天下之水未有不可飮者也然而或以爲清冷
之淵或以爲𡍼泥今將指𡍼泥而告人曰雖是亦有
可飮之實信矣今將指𡍼泥而告人曰吾將飮之可
乎此上智下愚之不可移也非性也故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淸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
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
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者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
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
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以巧諭智以
力諭聖何也巧之所能有或不能力之所嘗至無不
至也伯夷伊尹柳下惠之行人之一方也而以終身
焉故有不可得而充至於孔子可以速而速可以乆
而乆可以仕而仕可以處而處然後終身行之而不
匱故曰由射於百歩之外其至爾力也是可常也其
中非爾力也是巧也是不可常也巧亦能爲一中矣
然而時亦不中是不如力之必至也
語曰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孟
子曰孔子從而祭膰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二者非相
反也孔子之去魯爲女樂之故也去於膰肉之不至
爲君也於其君之有大惡也孔子有不行焉於其
君之無罪也孔子有不安行焉曰上以求免吾君下
以免我是以去於膰肉之不至曰是可以辭於天下
也故曰乃孔子則欲以㣲罪行不欲爲茍去君子之
所爲衆人固不識也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必信
之謂亮孔子曰君子貞而不亮要止於正而不必信
而後無所執否則執一而廢百矣
孟子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
以竢之所以立命也天者莫之使而自然者也命者
莫之致而自至者也天𢌿我以是心而不能存付我
以是性而不能養是天之所以受我者有所不事也
壽則爲之夭則廢之夭壽非人所爲也而寘力焉是
命有所未立也修身於此知夭壽之無可爲也而命
立於彼矣
孟子曰莫非命者順受其正何謂也天之所以受我
者盡於是矣君子修其在我以全其在天人與天不
相害焉而得之是故謂之正忠信孝弟所以爲順也
人道盡矣而有不幸以至於大故而後得爲命巖牆
之下是必壓之道也桎梏之中是必困之道也必壓
必困而我蹈之以受其禍是豈命哉吾所處者然
也
人之爲不善也皆有愧恥不安之心小人惟奮而行
之君子惟從而巳之孟子曰無爲其所不爲無欲其
所不欲如斯而巳矣
孟子曰舜爲天子臯陶爲士瞽叟殺人臯陶則執之
舜則竊而逃於海濵吾以爲此野人之言非君子
之論也舜之親事烝烝義不格姦何至於殺人而
之以逃哉且天子之親有罪議之孰謂天子之父殺
人而不免於死乎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踐形形色者所強
於外也中雖無有而猶知強之孟子以是爲天性也
有人於此其進之銳也則天下以爲不速退矣是不
然勉強而力行之則其進也必銳不勝而怠厭之則
其退也必速不取而覆觀之於其不可已而巳者
無所不巳於其所厚者薄無不薄也故曰仲子不義
與之齊國而不受人皆信之是舎簟食豆𦎟之義也
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鳥
可哉亡親戚君臣上下而可是所謂不可巳而巳者
也能居於於陵食於辟纑而不頋而不能以不義不
受齊國是所謂進銳而退速者也
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
之有也孟子之爲是言也則未見司馬懿楊堅也不
仁而得天下也何損於仁仁而不得天下也何益於
不仁得國之與得天下也何以爲異君子之所恃以
勝不仁者上不愧乎天下不愧乎人而得失非吾之
所知也
孟子曰人能充其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
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無欲害人之
心與無穿窬之心人皆有之然苟將充之則未可以
言而言可以言而不言猶未免乎穿窬也此所謂造
端乎夫婦而其至也察乎天地也歟
欒城後集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