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四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目錄
雜魚部彙考二
正字通〈雜魚釋〉
雜魚部藝文
馬嘉魚說 宋姚鎔
雜魚部紀事
雜魚部雜錄
異魚部彙考一
異魚圖〈計十六則 圖說計十七則〉
禽蟲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雜魚部彙考二
編輯《正字通》
編輯
《雜魚釋》
編輯
魠音托。《說文》:哆口魚也。或曰其色黃。《篇海》一名黃色, 誤。
魡音的,魚名。
䰴音吉。斷魚。一曰《魚游》。並非。 音寺。魚名。非。 音夫。《說文》。鯕魚出《東萊長箋》。鯕上當有字本書 當是併篆成讀,故闕逸。
七感切。蠶上聲。《說文》。也。一曰「大魚為。」小魚為? 《篇海》亦作「𩷒。」 音斛。斛斗。魚泥。 音王。魚名。篇海。鮪按:「王」「鮪」本作「王」,「王」作誤。與 《叔鮪》作「鮛」同。
䰽音貝,《說文》:「魚,出樂浪蕃國。」未詳。 魻,音狎,魚名。又魻鰈,鱗次眾多貌。潘岳《笙賦》:「駢田獵 攦,魻鰈參差。」註:駢田,竹密貌。獵攦,不齊也。魻鰈,裝飾 重疊也。
音弗。海魚。 音朮。魚名。按《雜俎》,「南海有水族,前左腳長,右腳短, 口在脅旁,背上。常以左腳捉物,置於右腳。右腳中有 齒,嚼之內於口。大三尺餘,其聲朮朮,南人呼為海朮。」 據此說。即《海朮》,亦魚怪也。 音末。海中魚。又屑韻音蔑。義同。 音披。魚名。《六書》故不收。 音牟。魚名。 音役人魚。狀如鯰。四足長尾。聲似小兒。善登竹。《類 篇》。魚四足如龜。而行疾。按「形不似龜」,《別》作。 音敵。東海有馬。魚:《六書故》云:「頰肉脆美。」 鯄音求,魚名。
《𩷙》同。《奇字韻三》。講、《𩷙》「蚌」、「硥」、「蛖」並同。孫宗吾《五音 拾遺》:「硥」引《淮南子地形》:「海外三十六國有無繼民,硥 魚在其南。」註:「『硥魚如鯉,有神靈,乘行九野。」「硥』,讀如𩷙, 咸陽《靈臺碑》有𩷙魚,疑即此。」按:「𩷙」與同。《淮南子》「硥」 或「𩷙」之譌。《奇字拾遺》謂「同蚌」,「𩷙」同「硥」誤。「硥」一名蝚。 《奇字》以「蛖」同「蚌」,尤誤。舊本闕。
音卓。《六書》。故溪澗中卓魚。亦作。 音祿。魚名。 音盛。魚名。按本作。小魚也。猶鯫鯔之類。《通雅》曰: 魚似鱦。《鱦同》一字,舊本省作。「非,從《鱦》」為正。 《俗字廣雅》:「黑鯉謂之。」按:「鯉無。」名,魚屬,有婢名, 故作。非鯉也,舊註音牌,訓黑鯉,因《廣雅》而誤音皮, 亦非。互見《後鯜註》。
鯚音季。魚銳喙細鱗。俗呼「鯚魚。」
鯛音彫,引《說文》「骨耑脃也。」按《長箋》它魚不然,疑為鱏 魚,宜訓鱏,鼻端脃骨。或曰當讀若調。舊音彫,非。 烹,去聲,大魚也。按《食物本草》:綳魚形似河魨而小, 背青有斑文,無鱗,尾不岐,腹白有刺,亦善嗔,嗔則腹 脹大,圓緊如鞠,仰浮水面即此。俗改作。 音據。形似石首魚。左右三牙。如鐵鋸。或曰石首雄。 雌也。見《函史物性志》。又《廣輿記》。惠州謂。「為狼藉。」 俗作「蜛。」
音東。魚似鯉。 音兔。魚名。 音爭。《廣雅》。竹頭。也。《異魚圖贊》「滇池所饒,亦名竹 丁。」
鯫音鄒。《說文》:「白魚也。」《史記》漢王曰:「鯫生說我拒關。」服 虔曰:七垢切。六書故曰:鯫,以取為聲,服音是。鯫,浮陽 小魚,故庸淺者謂之鯫生。
《音喇》。魚名。又音賴。義同。 音謂魚似蛇。四足 音胥。魚也。一說胥訓《蟹醢》。「當是魚醢。」 鰅音顒,魚名。《說文》:「魚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 初捕收輸。」《考工》又云:「周成王時,揚州獻鰅。」按:東暆,樂 浪縣名,朝鮮國境內。何所據而必謂鰅從此出?曲說 無稽,宜六書故削之。舊註載《說文》,誤。又相如《上林賦》 「鰫鰅並稱。」下文言「禺禺」,郭璞曰:「禺禺之皮有毛黃黑 地。」楊慎《字說》:「禺禺,魚牛也。」與鰅別。據此說,舊註《沿篇》 「海魚名。」鰅亦誤。《六書》。噞喁魚口上見貌。俗譌作。 鰅《水族》,無。鰅魚也。 鰆音春,海魚。按𩼕俗名春來,後人遂並「鰆」字與婢魚 作。《妾:魚》作「鯜」,同。 《音飛魚》似鮒。按鰩魚一名飛魚,與鮒別。又魚之飛 者皆有翅,海中飛魚僅尺許,能掠水群飛。白角兒魚、 雞魚亦然。舟人以雞羽白練飄水面,中藏利鉤,魚吞 鉤,因攫取之。雖與文鰩異形,而能飛一也。
鰒音薄。《說文》:海魚名。三蒼。郭璞註云:「鰒狀似蛤,偏著 石。」《廣志》曰:「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 九。」《本草》:石決明一名鰒魚。《漢·王莽傳》:「憂懣不能食亶, 飲酒啗鰒魚。」師古音雹。《後漢。伏隆傳》:「張步遣使獻鰒 魚。」鰒魚出山東,大不踰數指,與鮫殊類。《本草》。陳藏器 謂鮫一名鰒,誤。
俗「鮊」字,舊註「海魚。」 音旭。魚名。出《梁州》。誤。 音翁。魚名。《說文》。未詳。漳州海中有海。魚取其糞, 乾之盛器,可辟蠅。
音委。魚名。一說鬼頭魚。出廣東韶州府樂昌榮溪 中。味美狀獰惡。故名。俗加魚作。舊註「音委」,非。 《音翰》。魚名 鰨。音塔。薄魚𦐇土而行者,今謂之鰨。鰻。鰨、魶異音,其 類則一。鰨即今福州銅盆魚。
音格。海魚。似鯾。肥美通雅。引《客坐贅語》。鯿大者曰。 《多腴》,有俗名「火筩。」「觜」字譌作。 音閤。魚似鰆而小。鱂即鯧。無名。鱂者,舊註「音姶。」 鱂:魚名。誤。 鰬音乾,魚名。《博雅》:大鱓謂之鰬。《漢書音義》:「鰬,似鯉而 大。」
音「樓。」《說文》。魚名:一名鯉,一名鰜。按訓辭錯互,非 是。《本草》:「青魚之大者名」魚。 音六:鹿頭魚,一名潛鹿。《通雅》曰:「潛鹿魚,頭似鹿。」王 元美「潛鹿,鹿頭魚」,此據《吳都賦》「沈虎潛鹿」註:「皆魚身 而頭似鹿也。」又黃省曾云:「鱘鰉兩頰之肉,謂之鹿頭。」 意此所謂鹿頭魚,《異物志》奇其說耳。段成式言:羊頭 魚產四川雲陽縣巴鄉邨溪中,頭似羊,多肉少骨,美 於他魚。又《物類相感志》載鹿子魚云:「南海春夏有魚 躍」上洲,化為鹿,此說尤怪。
音區。《說文》:魚名。狀似蝦,無足。長寸,大如釵股。出遼 東。
鰽音囚,鮆別名。《異物志》曰:「鰽魚即鱭魚。」《廣韻》「鰽,音遒, 亦作鮂」,未詳。鮂、鮆非一類也。舊註鯦別名,尤非。 音畢。魚鱗似鯶子,赤眼。 《音旋》,魚名。出梁州。 鱅音慵。似鰱而黑。又海魚肉如彘,亦名鱅,沿海人多 脯之。
鱅音斯,魚名。一曰鮪別名。按鮪,江淮曰鱅,伊洛曰「鮪」, 海濱曰「鮥」,無。名。 音岑。魚名不知。即鱏別名,分為二非。 《音鄰》。魚名。 鱌。《音象》。魚似魟。白而鼻長。誤。
鱗音鄰。《說文》:「魚甲也。」又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 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
𩻣音綻。海魚之小者。決吻芒齒。不鱗而弱。亦作。 見《六書故》舊本有。二《文闕》。𩻣 音魯。《說文》:「魚名。」出樂浪。瀋國《備考》與鱸同。按「鱸」不 宜作。「非必盡」出瀋二說並非,不必從。 音治。魚名。一說俗因河豚臆造。字非是。 戎,去聲。《鮐魚》。按鮐無名。 音業。魚名。 鱳音落。《說文》。魚名。出樂浪瀋國。
音羅。魚名。俗作。
雜魚部藝文
編輯《馬嘉魚說》宋·姚鎔
編輯
海有魚曰「馬嘉」,銀膚燕尾,大者視《晬兒》臠,而火鱐之 可致遠,常淵潛不可捕。春夏乳子,則隨潮出波上,漁 者用此時簾而取之。簾為疏目,廣袤數十尋,兩舟引 張之,縋以鐵,下垂水底,魚過者必鑽觸求進,愈觸愈 束,怒則頰張鬐舒,鉤致其目,致不可脫。向使觸網而 能退卻,則悠然逝矣。知進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
悲夫雜魚部紀事
編輯《淮南子說山訓》:「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註〉《淫魚》,喜音, 出於水而聽之。淫魚長丈餘,無鱗,出江中。
《爾雅疏》:「伯牙鼓琴,鱏魚出聽。」 《晉書。虞潭傳》:潭子仡,仡子嘯父。嘯父位至侍中,嘗侍 飲宴,帝從容問曰:「卿在門下,初不聞有所獻替耶?」嘯 父家近海,謂帝有所求,對曰:「天時尚溫,䱥魚蝦鮓未 可致,尋當有所上獻。」帝大笑。
《酉陽雜俎》:「濟南郡東北有䱰坑,傳言魏景明中有人 穿井得魚,大如鏡,其夜河水溢入此坑,坑中居人皆 為䱰魚焉。」 《唐書·地理志》:「山南道利州益昌郡,土貢鯄魚。」
雜魚部雜錄
編輯《荀子·榮辱》篇:「鯈」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 無逮矣。」〈註〉《鯈》。「魚者浮陽。」謂此魚好浮於水上就陽 也。今字書無。字蓋當無「鮁。」《說文》云:「即鱣鮪。」鮁,鮁字。 鯈魚,一名鯈鮁。《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鯈魚出 游。」是浮陽之義。或曰:浮陽,勃海縣名也。
《田家雜占》《蝦籠中張得》魚:主風水。
異魚部彙考一
編輯名目
鯥魚 赤鱬 鱄魚。 《魚 䱻》魚。〈音骨第一百五十卷䱻魚音滑〉冉。《魚 蠃》魚。 魚。 魮魚 滑魚 鯈魚 何羅魚。 《鰼鰼》魚。 魚 鮨魚 《䱤父》魚。
鯥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南山經》
編輯
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 〈一作脅〉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 疾。
郭曰:「留牛,《莊子》『執犁之狗,謂此牛也。謂之死者,言其蟄無所知如死耳』。」任臣案:《江賦》《鯪鯥踦》。於垠隒。又曰:「漘,鵠魚牛」,亦鯥也。陳禹謨《駢志》云:「鯥魚陵居。」明睿宗《江漢賦》:「銳蛇尾之鯥兮。」徐應秋《談薈》云:「鯥翼在膊皆謂此。」 案《圖贊》曰:「魚號曰鯥,處不在水。厥狀如牛。鳥翼蛇尾,隨時隱見,倚乎生死。」
赤鱬
《山海經》
編輯
《南山經》
編輯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 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任臣按:《圖贊》云:「赤鱬之物,魚身人頭。」 劉會孟曰:「磁州亦有孩兒魚,四足長尾,聲如嬰兒啼,其膏燃之不滅。」 據劉所說,乃䱱魚也 。按《說文》:「疥,搔也。」 又疥與痎通,小瘧也。《左傳》:「齊侯疥,遂痁。」
鱄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南山經》
編輯
雞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鱄魚,其狀如 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任臣案:《集韻》:鱄魚,似蛇而豕尾,與此小異。鮒,鰿也。案《呂氏春秋》云:「魚之美者,洞庭之鱄。」 或作「𧐕。」 《江賦》云:「蜦𧐕鱟蝞。」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其中多魚「其狀如 鱉,其音如羊。」
任臣案:《水經注》作「愚水。」《事物紺珠》曰:「蚌魚如龜,魚尾二足,音如羊。」又《劉鳳雜俎》作魚。
䱻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䱻魚,其 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任臣案:字書䱻魚有二,鳥翼如魚者音滑子桐水之䱻魚是也;如蛇四足者音骨,今郭音滑,疑字書誤也。景純《江賦》云:「䱻」鰷鮋,張融《海賦》云:䱻《劉會孟》曰:「龍蟠山潭中亦產魚,四足而有角。」
冉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 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 以禦凶。
郭曰:「涴,或作。」音冤。 任臣案:《御覽》作「無遺之魚」,《事物紺珠》作「冉。」《元覽》曰:「鯈,魚冉。」鮯、鮯皆六足。又《集韻》引《經》云:「英鞮之山,涴水出焉」,多魚似誤。眯目不明也。《莊子》雲。簸糠眯目。讀書。《考定》雲。文鰩
《已狂》,《冉遺》不眯。
蠃魚圖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 身而鳥翼,音如鴦鴛,見則其邑大水。
任臣案:睿宗《江漢賦》「翼飛鰩蠃於天池」 ,謂此與文鰩也。或作「蠃。」 孫愐,《唐韻》云:「蠃,落戈反,魚身鳥翼。」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 魚其狀如鱣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郭曰:「鱣魚,大魚也,口在頷下,體有連甲也。」或作「鯰魚。動則」句,或脫無從「動則」以下語者 。任臣案:《字彙》。魚似鱣:《詩》:「鱣鮪發發。」今江東呼為黃魚似鱣。《圖贊》曰:「物以感應,亦不數動。壯士挺劍,氣灑白虹。」《魚潛淵出》則邑悚。
《山海經》
編輯
《西山經》
編輯
《鳥鼠》同穴之山,濫水出於其西,西流注於漢水。多 《魮之魚》,其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磬石之 聲,是生珠玉。
郭曰:「亦珠母蚌類,而能生出之 。」任臣案:《文選》云:「鳴磬孕璆。」吳淑《珠賦》云:「濫水文魮,瀛洲紺翼。」睿宗《江漢賦》:「轉車輪之鱟兮,覆金銚之魮」,此也。《南越志》曰:「海中有文魮,鳴似磬,鳥頭魚尾而生。」《玉圖贊》云:「形如覆銚,包玉含珠,有而不積,涉以尾閭,闇與道會,可謂奇魚。」楊慎《異魚圖贊》《海經》《魮江賦》文:「魮孕璆音磬。鳥首魚尾。出鳥鼠穴,禹貢攸紀。」
滑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求如之山,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毗之水。其中多 滑魚,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郭曰:「鱓魚,似蛇,梧如人相枝梧,聲疣贅也。」
鯈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帶山,《彭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芘湖之水。其中多鯈魚, 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食之可 以已憂。
《任臣案》:引《書晶》。雲鯈,徒堯切。又市流切,似雞,赤毛,六足四目,從魚。睿宗《江漢賦》云:「翹雞尾之鯈。」《圖贊》曰:「汨和損平,莫慘於憂。」《詩》詠萱草,《山經》則鯈壑焉遺岱,聊以盤遊。《宛委餘編》曰:「鯈已憂,䱜已狂。」吳淑《事類賦》:「鮒唯宜暑,鯈可忘憂。」
何羅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 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任臣按:張融《海賦》:「何羅鱅鮨」 ,即此也。楊慎《補注》云:「何羅魚,今八帶魚也 。」 《異魚圖贊》曰:「何羅之魚,十身一首,化而為鳥,其名休臼。」 又曰:「竊糈於舂,傷隕在臼,夜飛曳,音聞舂,疾走。」 《元覽》曰:「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 游氏《臆見》云:「冉遺六足,建同四足,章舉八足,鰼鰼十翼,何羅一首十身,皆異魚也。」 鄧元錫《物性志》云:「其尤異者,曰何羅魚,曰鮨,曰鱅,曰䱉,則鱗族之生不測也。」
鰼鰼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中多鰼鰼之 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禦 火,食之不癉。
任臣案:《洛書靈准聽》云:「鰼鰼魚,狀如鵲,食之不癉,出涿光之山。」 《神異經》云:「鰼鰼之魚,如鵲而十翼,可以禦火。」 《述異記》云:「涿光山下囂水,多鰼鰼之魚。」 《元覽》曰:「鰼鰼之魚。」 《十翼圖贊》曰:「鼓翮一揮,十翼翩翻。」
厥鳴如鵲,鱗在羽端。是謂怪魚,食之辟燔。吳淑《魚賦》:「䱉則似蛇,鰼聞有翼。」 王氏《釋義》曰:「鰼魚禦火。意其得水氣居多,氣有相制故也。」 又鄧氏《物性志》作「善銜火」 ,傳寫之誤也。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獄法之山,瀤澤之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泰澤」,其中 多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任臣案圖贊》曰:「之為狀。半鳥半鱗。形如雞鯉。食之已疣。」又《南齊書》。載張融《海賦》雲。《䱻疑》:即。之誤。
鮨魚圖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北嶽之山,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其中多 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郭曰:「今海中有虎鹿魚及海狶,體皆如魚,而頭似虎、鹿、豬,此其類也 。」 任臣案:《物性志》作「人首」 ,張融《海賦》雲「何羅鱅鮨。」 即斯魚。
《正字通》:
《釋鮨》
編輯
鮨音支,魚所作。鮓。《說文》。鮨魚。醬出蜀中。一曰鮪魚 名。《爾雅釋器》。「魚謂之鮨。」註:「鮨。」屬見《公食大夫禮》。長 箋「魚肥曰可作醢」,故從旨。
䱤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陽山,留》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其中有䱤父之魚,其 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郭曰:「音陷 。」 任臣案:《五音集韻》引經作「燄文之魚。」 《音兼圖贊》曰:「䱤父魚首,厥體如豚。」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