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十五卷 |
第一百十五卷目錄
芍藥部彙考
芍藥圖
詩經〈鄭風溱洧〉
山海經〈北山經 中山經〉
毛詩陸疏廣要〈贈之以芍藥〉
郭橐駝種樹書〈芍藥〉
陸佃埤雅〈芍藥〉
羅願爾雅翼〈芍藥〉
王觀芍藥譜〈全〉
洛陽花木記〈芍藥四十一種〉
本草綱目〈芍藥〉
王象晉群芳譜〈芍藥〉
直省志書〈歷城縣 曹縣 登州府 萊陽縣 昌邑縣 汾西縣 臨晉縣 和
順縣 鄢陵縣 揚州府 石門縣〉
芍藥部藝文一
芍藥花頌 晉傅統妻
芍藥譜序 宋劉攽
芍藥譜序 孔武仲
題楊謹仲芍藥詩後 周必大
芍藥詩序 元岳瑜
瓊芽賦 陳旅
草木典第一百十五卷
芍藥部彙考
編輯釋名
芍藥。〈詩經〉 《攣夷》。〈博雅〉
《將離》。〈古今注〉 解倉:〈別錄〉
《犁食》。〈別錄〉 白木。〈別錄〉
餘容。〈別錄〉 《鋋》。〈別錄〉
《小牡丹》:〈綱目〉
芍藥圖
《詩經》
編輯
鄭風溱洧
編輯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傳〉芍藥、香草。〈疏〉陸璣《疏》云:「今藥草芍藥,無香氣。非也,未審是何草。」〈朱註〉芍藥,香草也。三月開花,芳色可愛。〈大全〉《木草注》曰:芍藥有二種,有草芍藥、木芍藥。
《山海經》
編輯
《北山經》
編輯
《繡山》其草多芍藥。
《中山經》
編輯
條谷之山,其草多芍藥。
句檷之山,其草多芍藥。
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藥。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鄭風溱洧
贈之以芍藥
編輯芍藥今藥草。芍藥無香氣,非是也。《司馬相如賦》云:「芍藥之和。」 《揚雄賦》曰:「甘甜之和,芍藥之美,七十食之。」
《廣雅》云:「攣夷,芍藥也。」 《本草》云:「一名白木,一名餘容,一名犁食,一名解倉,一名鋋。生中嶽川谷及丘陵。」 《圖經》云:「春生紅芽作叢,莖上三枝五葉,似牡丹而狹長,高一二尺。夏開花,有紅白紫數種,子似牡丹而小。秋時採根,根亦有赤白二色。」 《古今註》曰:「芍藥有二種,有草芍藥、木芍藥。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為牡丹,非也。」 又牛亨問曰:「將離別,相贈以芍藥者何?」 答曰:「芍藥一名可離,故相贈,猶相招召,贈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也。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丹棘一名忘思,使人忘憂也。欲蠲人之忿,則贈以青棠,青棠一名合歡,則忘忿也。」 《山海經》:「條谷之草多芍藥,洞庭之上多芍藥。」 《埤雅》:「芍藥榮於仲春,華於孟夏。」 《傳》曰:「驚蟄之節,後二十有五日,芍藥榮」 是也。花有至千葉者,俗呼小牡丹。今群芳中,牡丹品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又或以為花王之副也。《爾雅翼》:芍藥,花之盛者,當春暮祓除之時,故鄭之士女,取以相贈,其根以和五。
臟,制食毒。古有芍藥之醬,合蘭桂五味以助諸食,因呼五味之和為芍藥。《七發》曰:「芍藥之醬。」 《子虛賦》曰:「芍藥之和具而後御之。」 服虔、文穎、伏儼輩解芍藥,稱具美也。或以為芍藥調食,或以為五味之和,或以為以蘭桂調食,雖各得彷彿,然未究名實之所起。至韋昭又訓其「讀勺丁削切,藥旅酌切。」 則並沒此物之名實矣。今人食馬肝、馬腸者,猶合芍藥而鬻之,古之遺法也。毛萇云:「香草。」 陸璣云:「今藥草,芍藥無香氣。」 非是也。孔穎達曰:「未審今何草」 ,蓋醫方但用其根,陸不識其華,故云無香氣。孔又云:何草,今芍藥,人家庭戶種之,翫其芳,無不識者,何云何草?
按《韓詩》云:「芍藥,離草也。」 言將離別,贈此草也。不過就《溱洧》說詩耳,未必如諼草為忘憂之說也。終未悉為何草。或云:古人以牡丹為木芍藥,此即牡丹,誤矣。牡丹之名,經傳不載,唯《本草》入草部中品。六一居士《牡丹記》云:「自唐則天已後,始盛於洛陽。其先不過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與荊棘並多,土人以為薪耳,未聞」 其為鄭產也。羅氏《爾雅翼》。極與陸疏相合。不知《爾雅》何故不載。張揖以為攣夷。亦未詳何義。
郭橐駝種樹書
編輯芍藥
編輯菜園中間種牡丹、芍藥最茂。
牡丹芍藥不可置木檞中,不耐久,須要避風處。
陸佃埤雅
編輯芍藥
編輯《韓詩》曰:「芍藥,離草也。」《詩》:「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牛亨 問曰:「將離,相贈以芍藥者,何也?」董子答曰:芍藥一名 可離,將別故贈之,亦猶相招,贈之以文無,故文無一 名當歸。芍藥榮於仲春,華於孟夏。《傳》曰:「驚蟄之節,後 二十有五日,芍藥榮」是也。華有至千葉者,俗呼小牡 丹。今群芳中,牡丹為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 「花王」,「芍藥為花相」,又或以為「花王」之副也。
羅願爾雅翼
編輯芍藥
編輯芍藥,華之盛者,當春暮祓除之時,故鄭之士女取以 相贈。董仲舒以為將離贈芍藥者。芍藥一名可離,猶 相招贈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也。然則相謔之後,喻 使去爾。其根可以和五臟,制食毒。古者有芍藥之醬, 合之於蘭桂五味,以助諸食,因呼五味之和為芍藥。 《七發》曰:「芍藥之醬。」《子虛賦》曰:「芍藥之和,具而後御之。」 《南都賦》曰:「歸鴈鳴鵽,香稻鮮魚。」以為芍藥,酸恬滋味, 百種千名,是因致其滋味也。故孔子曰:「不得其醬不 食。」非以備味,自愛之至矣。服虔、文穎、伏儼輩解芍藥, 稱具美也。或以為芍藥調食,或以為五味之和,或以 為以蘭桂調食,雖各得彷彿,然未究名實之所起。至 韋昭又訓其讀「勺,丁削切,藥,旅酌切」,則並沒此物之 名實矣。今人食馬肝、馬腸者,猶合芍藥而煮之,古之 遺法。馬肝食之至毒者,文成以是死。言食之毒莫甚 於馬肝,則制食之毒者,宜莫良於芍藥,故獨得藥之 名,猶食醬掌和,膳羞稱醬之類,而醬又因以為名也。 毛萇云:香草。陸璣云:「今藥草芍藥,無香氣。」非是也。孔 穎達曰:未審今何草,蓋醫方但用其根陸不識其華, 故云「無香氣孔。」又雲「何草」,今芍藥,人家庭戶種之,翫 其芳,無不識者,何云何草?《本草》曰:「一名餘容。」
王觀芍藥譜
編輯序
編輯「天地之功至大,而神非人力之所能竊勝,惟聖人為 能體法其神,以成天下之化,其功蓋出其下,而曾不 少加以力。不然天地固亦有間,而可窮其用矣。」余嘗 論天下之物,悉受天地之氣以生,其小大短長,辛酸 甘苦,與夫顏色之異計,非人力之可容致巧於其間 也。今洛陽之牡丹,維揚之芍藥,受天地之氣以生,而 小大淺深,一隨人力之工拙而移其天地所生之性, 故奇容異色,間出於人間,以人而盜天地之功而成 之,良可怪也。然而天地之間,事之紛紜,出於其前,不 得而曉者,此其一也。洛陽風土之詳,已見於今歐陽 公之記,而此不復論。維揚。大抵土壤肥膩,於草木為 宜,《禹貢》曰「厥草惟夭」是也。居人以治花相尚,方「九月 十月時,悉出其根,滌以甘泉,然後剝削老硬病腐之 處,揉調沙糞以培之,易其故土。凡花大約三年或二 年一分,不分則舊根老硬,而侵蝕新芽,故花不成。就 分之數,則小而不舒。不分與分之太數,皆花之病也。」 花之顏色之深淺,與葉蕊之繁盛,皆出於培壅剝削 之力。花既萎落,亟剪「去其子,屈盤枝條,使不離散,故 脈理不上行,而皆歸於根,明年新花繁而色潤,雜花 根窠多,不能致遠。惟芍藥及時取根,盡取本土,貯以 竹蓆之器,雖數千里之遠,一人可負數百本而不勞。 至於他州,則壅以沙糞,雖不及維揚之盛,而顏色亦 非他州所有者比也,亦有踰年即變而不成者,此亦係夫」土地之宜不宜,而人力之至不至也。《花品》舊傳 龍興寺山子、羅漢、觀音、彌陀之四院,冠於此州。其後 民間稍稍厚賂,以丐其本,培壅治蒔,遂過於龍興之 四院。今則有朱氏之園,最為冠絕,南北二圃,所種幾 於五六萬株。意其自古種花之盛,未之有也。朱氏當 其花之盛開,飾亭宇以待來游者,逾月不絕,而朱氏 未嘗厭也。揚之人與西洛不異,無貴賤皆喜戴花,故 開明橋之間,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州宅舊有芍 藥廳,在都廳之後,聚一州絕品於其中,不下龍興朱 氏之盛。往歲州將召移新守,未至,監護不密,悉為人 盜去,易以凡品,自是芍藥廳徒有其名爾。今芍藥有 三十四品,《舊譜》只取三十一種,如緋單葉、白單葉、紅 單葉,不入名品之內,其花皆六出,維揚之人甚賤之。 余自熙寧八年季冬守官江都,所見與夫所聞莫不 詳熟,又得八品焉,非平日三十一品之比,皆世之所 難得,今悉列於左。《舊譜》三十一品分上中、下七等,此 前人所定,今更不易。
上之上
冠群芳
大旋心,冠子也。深紅堆葉,頂分四五旋,其英密簇,廣 可及半尺,高可及六寸,艷色絕妙,可冠群芳,因以名 之。枝條硬,葉疏大。
賽群芳
小旋心,冠子也。漸添紅而緊小,枝條及綠葉並與大 旋心一同。凡品中言「大葉」、「小葉」、「堆葉」者,皆花瓣也;言 「綠葉」者,謂枝葉也。
寶妝成
髻子也。色微紫,於上十二大葉中,密生曲葉,回環裹 抱團圓,其高八九寸,廣半尺餘。每一小葉上絡以金 線,綴以玉珠,香欺蘭麝,奇不可紀,枝條硬而葉平。
盡天工
柳浦青心。紅冠子也。於大葉中小葉密直。妖媚出眾。 倘非造化。無能為也。枝硬而綠葉青薄。
曉妝新
白纈子也,如小旋心狀,頂上四向,葉端點小,殷紅色, 每一朵上或三點、或四點、或五點,象衣中之點纈也。 綠葉甚柔而厚,條硬而絕低。
點妝紅
紅纈子也。色紅而小,並與白纈子同,綠葉,微似,瘦長。
上之下
疊香英
紫樓子也。廣五寸,高盈尺,於大葉中細葉二三十重, 上又聳大葉如樓閣狀,枝條硬而高,綠葉疏大而尖 柔。
積嬌紅
《紅樓子》也,色淡紅,與《紫樓子》不相異。
中之上
醉西施
大軟,條冠子也。色淡紅,惟大葉有類大旋心狀,枝條 軟細,須以物扶助之,綠葉色深厚,疏而長,以柔。
道妝成
黃樓子也,大葉,中深黃,小葉數重,又上展淡黃大葉, 枝條硬而絕黃,綠葉疏長而柔,與紫紅者異。此品非 今日之「黃樓子」也,乃黃絲頭中盛則或出四五大葉, 小類黃樓子,蓋本非黃樓子也。
掬香瓊
青心,玉板冠子也,本自茅山來。白英團掬堅密,平頭 枝條硬而綠,葉短且光。
素妝殘
「退紅」,茅山冠子也。初開粉紅,即漸退白,青心而素淡, 稍若大軟條冠子,綠葉短厚而硬。
試梅妝
白冠子也。白纈中無點纈者是也。
淺妝勻
粉紅冠子也。是紅纈中無點纈者也。
中之下
醉嬌紅
深紅楚州冠子也。亦若小旋心狀,中心緊堆大葉,葉 下亦有一重金線。枝條高,綠葉疏而柔。
擬香英
紫寶,相冠子也。「紫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妒嬌紅
紅寶相冠子也。《紅樓子》心中細葉上不堆大葉者。
縷金囊
金線冠子也。稍似細條深紅者,於大葉中、細葉下抽 金線,細細相雜,條葉並同深紅冠子者。
下之上
怨春紅
硬條冠子也。色絕淡,甚類金線冠子,而堆葉條硬,而 綠葉疏平,稍若柔
妒鵝黃
黃絲頭也。於大葉中一簇細葉,雜以金線,條高,綠葉疏柔。
蘸金香
「蘸金蕊」,紫單葉也,是髻子開不成者,於大葉中生小 葉,小葉尖蘸一線金色是也。
試濃妝
緋,多葉也。緋葉五七重,皆平頭,條赤而綠,葉梗皆紫 色。
下之中
宿妝殷
紫高多葉也。條葉花並類緋多葉,而枝葉絕高,平頭。 凡檻中雖多,無先後,並開齊整也。
取次妝
淡紅多葉也。色絕淡,條葉正類緋多葉,亦平頭也。
聚香絲
紫絲頭也。大葉中一叢紫絲細細是也。枝條高,綠葉 疏而柔。
簇紅絲
紅絲頭也。大葉中一簇紅絲,細細是也,枝葉並同紫 者。
下之下
效殷妝
「小矮」多葉也。與「紫高多葉」一同,而枝條低,隨燥濕而 出。有三頭者、雙頭者、「鞍子」者、銀絲者,俱同根,因土地 肥瘠之異者也。
會三英
《三頭聚》一萼而開。
合歡芳
雙頭並蔕而開,二朵相背也。
擬繡韉
鞍,子也。兩邊垂下,如所乘鞍狀,地絕肥而生。
銀含稜
銀緣也。葉端一稜,白色。
新收八品
御衣黃
黃色淺而葉疏,蕊差深,散出於葉間,其葉端色又微 碧,高廣類黃樓子也。此種宜升「絕品。」
黃樓子
盛者五七層,間以金線,其香尤甚。
袁黃冠子
宛如髻子,間以金線,色比鮑黃。
「峽石。」 《黃冠子》:
「如金線冠子」,其色深如鮑黃。
鮑黃冠子
大抵與《大旋》心同,而葉差不同,色類鵝黃。
楊花冠子
多葉白心,色黃,漸拂淺紅,至葉端則色深紅,間以金 線。
湖纈
紅色深淺相雜,類湖纈。
黽池紅
開須並萼,或三頭者,大抵花類軟條也。
後論
維揚東南一都會也,自古號為繁盛。自唐末亂離,群 雄據有,數經戰焚,故遺基廢跡,往往蕪沒而不可見。 今天下一統,井邑田野,雖不及古之繁盛,而人皆安 生樂業,不知有兵革之患。民間及春之月,惟以治花 木,飾亭榭,以往來遊樂為事,其幸矣哉!揚之芍藥甲 天下,其盛不知起於何代。觀其今日之盛古,想亦不 減於此矣。或者以謂自有唐,若張祜、杜牧、盧仝、崔涯、 章孝標、李嶸、王播,皆一時名士而工於詩者也。或觀 於此,或遊於此,不為不久,而略無一言一句以及芍 藥,意其古未有之,始盛於今,未為通論也。海棠之盛, 莫甚於西蜀,而杜子美詩名又重於張祜。諸公在蜀 日久,其詩僅數千篇,而未嘗一言及《海棠》之盛。張祜 輩詩之不及芍藥,不足疑也。芍藥三十一品,乃前人 之所次,余不敢輒易。後八品乃得於民間而最佳者, 然花之名品,時或變易,又安知止此八品而已哉。後 將有出茲八品之外者,余不得而知,當俟來者以補 之也。
《洛陽花木記》
編輯
芍藥凡四十一種
編輯《千葉黃花》,其別十六:
御衣黃, 凌雲黃, 南黃樓子, 尹家黃,樓子, 銀褐樓子 表黃, 延壽黃, 硤石黃, 新安黃, 壽安黃, 溫家黃, 郭家黃, 青心鮑黃, 紅心鮑黃, 絲頭黃, 黃纈子。
《千葉紅花》,其別十六:
《紅樓子》 《紅冠子》, 「硃砂旋心, 硬條旋心, 斑榦旋心」, 紅纈子 《靈山纈子》, 《馬家紅》 《楚州冠子》 《四蜂兒》, 《醉西施》, 剪平紅深紅小魏花, 淡紅小魏花。
柳圃《新接》。〈紅絲頭〉 茆《山冠子》:
「千葉紫花」 ,其別六:
《紫樓子》。 「龍間紫。」 「紫按子。」 「粉面紫。 紫絲頭。」 「紫纈子。」
千葉白花二
《玉樓子》· 《白纈子》
千葉桃花一
《緋樓子》:
《本草綱目》
編輯
芍藥釋名
編輯李時珍曰:芍藥,猶婥約也。婥約,美好貌。此草花容婥 約,故以為名。羅願《爾雅翼》云:「制食之毒,莫良於芍」,故 得藥名亦通。《鄭風》詩云:「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韓詩 外傳》云:「芍藥,離草也。」《董子》云:「芍藥一名將離,故將別 贈之。」俗呼其花之千葉者為小牡丹,赤者為木芍藥, 與牡丹同名也。
集解
《別錄》曰:「芍藥,生中嶽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 乾。」
陶弘景曰:「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尺許,餘 處亦有,而多赤者,小利。」
《馬志》曰:「此有赤白二種,其花亦有赤白二色。」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淮南者勝。春生紅芽作叢,莖上 三枝五葉,似牡丹而狹長,高一二尺。夏初開花,有紅 白紫數種,結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時采根。」崔豹《古今 注》云:「芍藥有二種,有草芍藥、木芍藥。木者花大而色 深,俗呼為牡丹,非矣。安期生服鍊法芍藥,有金芍藥, 色白多脂;木芍藥,色紫瘦多脈。」
陳承曰:「《本經》芍藥生丘陵。今世多用人家種植者,乃 欲其花葉肥大,必加糞壤。每歲八、九月取根分削,因 利以為藥。今淮南真陽尤多,根雖肥大,而香味不佳, 入藥少效。」
李時珍曰:昔人言「洛陽牡丹、揚州芍藥甲天下。」今藥 中所用,亦多取揚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長,三月開 花。其品凡三十餘種,有千葉、單葉、樓子之異。入藥宜 單葉之根,氣味全厚,根之赤白,隨花之色也。
根修治
《雷斆》曰:「凡採得,竹刀刮去皮並頭土,剉細,以蜜水拌 蒸,從巳至未,曬乾用。」
李時珍曰:「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 血藥,以醋炒耳。」
氣味
苦平無毒。
《別錄》曰:「酸,微寒,有小毒。」
《吳普》曰:「神農:苦;桐君:甘,無毒;岐伯:鹹;雷公:酸;李當之: 小寒。」
張元素曰:「性寒味酸,氣厚味薄,升而微降,陽中陰也。」 李杲曰:「白芍藥酸平有小毒,可升可降,陰也。」
王好古曰:「味酸而苦,氣薄味厚,陰也,降也。為手足太 陰行經藥。入肝、脾、血分。」
徐之才曰:「須丸為之使。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 薊。反藜蘆。」
掌禹錫曰:《別本》「須丸」作「雷丸。」
李時珍曰:「同白朮補脾。同芎藭瀉肝。同人參補氣。同 當歸補血,以酒炒補陰。同甘草止腹痛。同黃連止瀉 痢。同防風發痘疹。同薑棗溫經散濕。」
主治
《本經》曰:「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 小便,益氣。」
《別錄》曰:「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 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甄權曰:「治臟腑擁氣,強五臟,補腎氣,治時疾骨熱,婦 人血閉不通,能蝕膿。」
《大明》曰:「女人一切病,胎前產後諸疾。治風補勞,退熱, 除煩益氣,驚狂頭痛,目赤,明目,腸風瀉血,痔瘻,發背 瘡疥。」
張元素曰:「瀉肝,安脾肺,收胃氣,止瀉利,固腠理,和血 脈,收陰氣,斂逆氣。」
王好古曰:「理中氣,治脾虛中滿,心下痞,脅下痛,善噫, 肺急脹逆,喘欬,太陽鼽衄,目濇,肝血不足,陽維病,苦 寒熱,帶脈病,苦腹痛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李時珍曰:「止下痢、腹痛後重。」
發明
蘇恭曰:「赤者利小便下氣。白者止痛散血。」
《大明》曰:「赤者補氣,白者補血。」
陶弘景曰:「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不減當歸。白者,道 家亦服食之,及煮石用。」
成無己曰:「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 緩之,故酸甘相合,用補陰血逆氣而除肺燥。」
又云:「芍藥之酸,斂津液而益營血,收陰氣而泄邪熱張元素曰:「白補赤散,瀉肝補脾胃,酒浸行經上。中部。 腹痛,與薑同用,溫經散濕,通塞利。腹中痛,胃氣不通, 白芍入脾經,補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藥。」蓋瀉利皆太 陰病,故不可缺此得炙甘草為佐,治腹中痛。夏月少 加黃芩,惡寒加桂,此仲景神方也。其用凡六:安脾經 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氣,三也;止瀉痢,四也;和血脈, 五也;固腠理,六也。
寇宗奭曰:「芍藥須用單葉紅花者為佳,然氣虛寒人 禁之。」古人云:「減芍藥以避中寒」,誠不可忽。
朱震亨曰:「芍藥瀉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酒炒。凡 腹痛多是血脈凝濇,亦必酒炒用。然止能治血虛腹 痛,餘並不治,為其酸寒收斂,無溫散之功也。下痢腹 痛必炒用,後重者不炒。產後不可用者,以其酸寒伐 生發之氣也。必不得已,亦酒炒用之。」
李時珍曰:白芍藥益脾,能於土中瀉木;赤芍藥散邪, 能行血中之滯。《日華子》言「赤補氣,白治血」,欠審矣。產 後肝血已虛,不可更瀉,故禁之。酸寒之藥多矣,何獨 避芍藥耶?以此。
蘇頌曰:「張仲景治傷寒。多用芍藥。以其主寒熱。利小 便故也。」
李杲曰:「或言古人以酸濇為收,《本經》何以言利小便?」 曰:「芍藥能益陰滋濕而停津液,故小便自行,非因通 利也。」曰:「又言緩中何也?」曰:「損其肝者,緩其中即調血 也。故四物湯用芍藥。大抵酸濇者,為收斂停濕之劑, 故主手足太陰經收斂之體,又能治血海,而入於九 地之下,後至厥陰經。白者色在西方,故補;赤者色在」 南方,故瀉。
附方
服食法蘇頌曰:安期生服鍊芍藥法云:「芍藥有二種, 救病用金芍藥,色白多脂肉;其木芍藥,色紫瘦多脈。 若取審看,勿令差錯。凡採得,淨洗去皮,以東流水煮 百沸,陰乾,停三日,又於木甑內蒸之,上覆以淨黃土, 一日夜熟,出,陰乾,擣末,以麥飲或酒服三錢,七日三 服,滿三月可以登嶺,絕穀不飢。」〈圖經本草〉
腹中虛痛:白芍藥三錢炙甘草一錢,夏月加黃芩五 分,惡寒加肉桂一錢;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錢。水二盞, 煎一半,溫服。〈潔古用藥法象〉
風毒骨痛在髓中:芍藥二分,虎骨一兩,炙為末,夾絹 袋盛,酒三升,漬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經驗方〉 腳氣腫痛:「白芍藥六兩,甘草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事林 廣記〉
消渴引飲:白芍藥、甘草等分為末。每用一錢,水煎服, 日三服。鄂渚辛祐之患此九年,服藥止而復作,蘇朴 授此方,服之七日頓愈。古人處方,殆不可曉,不可以 平易而忽之也。〈陳日華經驗方〉
《小便五淋》:赤芍藥一兩,檳榔一箇,麵裹煨為末。每服 一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博濟方〉
衄血不止:赤芍藥為末,水服二錢匕。〈事林廣記〉 崩中下血,小腹痛甚者:「芍藥一兩炒黃色,柏葉六兩 微炒」,每服二兩,水一升,煎六合,入酒五合,再煎七合, 空心分為兩服。亦可為末,酒服二錢。〈聖惠方〉
經水不止:白芍藥、香附子、熟艾葉各一錢半,水煎服 之。〈熊氏補遺〉
血崩帶下:赤芍藥、香附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鹽一 捻,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二服,十服見效,名「如神散。」 〈良方〉
赤白帶下,年深月久不瘥者:取白芍藥三兩,並乾薑 半兩,剉,熬令黃,搗末,空心水飲服二錢匕,再服。《廣濟 方》:「只用芍藥炒黑研末,酒服之。」〈貞元廣利方〉
金瘡血出:白芍藥一兩,熬黃為末,酒或米飲服二錢, 漸加之,仍以末傅瘡上即止,良驗。〈廣利方〉
痘瘡脹痛:白芍藥為末,酒服半錢匕。〈痘疹方〉
木舌腫滿,塞口殺人,紅芍藥、甘草煎水熱漱。〈聖濟總錄〉 魚骨哽咽:「白芍藥嚼細嚥汁。」〈事林廣記〉
衄血咯血:白芍藥一兩,犀角末二錢半,為末。新水服 一錢匕,血止為限。〈古今錄驗〉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芍藥
編輯一名餘容,一名鋋,一名犁食,一名將離,一名「婪尾春, 一名《黑牽夷》。」黃者,有御衣黃,黃樓子、袁黃冠子、峽石 黃冠子、鮑黃冠子、道妝成,妒鵝黃紅者,有「冠群芳,賽 群芳,盡天工」,點妝紅,積嬌紅,醉西施,湖纈黽池紅,素 妝殘,淺妝勻,醉嬌紅,擬香英,妒嬌紅,《縷金囊》,怨春紅, 試濃妝,《簇紅絲》、取次妝,效殷紅,合歡芳,會三英,《擬繡》 韉,紫者有寶妝成、疊香英、蘸金香、宿妝殷、聚香絲,白 者有楊花冠子、掬香瓊、曉妝新、試梅妝、銀含稜。 分植芍藥,大約三年或二年一分,分花自八月至十 二月,其津脈在根,可移栽,春月不宜。諺云:「春分分芍 藥,到老不開花。」以其津脈發散在外也。栽向陽,則根 長枝榮,發生繁盛,相離約二三尺,一如栽牡丹法。不
可太遠太近。穴欲深,土欲肥,根欲直,將土鉏虛,以壯河泥拌豬糞或牛羊糞,栽深尺餘尤妙。不可少屈其根梢,只以水注實,勿踏築,覆以細土,高舊土痕一指。 自驚蟄至清明,逐日澆水,則根深枝高,花開大而且 久,不茂者亦茂矣。以雞矢和土培花叢下,渥以黃酒, 淡紅者悉成深紅。
修整。春間止留正蕊,去其小苞,則花肥大。新栽者止 留一二蕊。一二年後,得地氣可留四五,然亦不可太 多。開時扶以竹,則花不傾倒。有雨遮以箔,則耐久。花 既落,亟剪其蒂,盤屈枝條,以線縛之,使不離散,則脈 下歸於根。冬間頻澆大糞,明年花繁而色潤。處暑前 後,平土翦去,來年必茂。冬日宜護,忌澆水。
《直省志書》
編輯
歷城縣
編輯《方產》芍藥花有數種,歷人多善蓄之。
曹縣
編輯物產:芍藥遠自三代,見於《詩》《書》,近被牡丹奪席,可稱 蠖伏。昔人謂唐人重芍藥,故名牡丹為木芍藥,非也。 芍藥賞鑑已久,而牡丹刱出,驚異之際,草率未定,姑 取為欣賞,被以佳名。至於今事久論定,而芍藥不廢 者,留殿牡丹後塵耳,故有「婪尾春」之稱焉。此花無甚 新出,大約百餘種,根有赤、白二種入藥。
登州府
編輯《物產》:芍藥有赤、白、粉紅三種。
萊陽縣
編輯《物產》:芍藥有紅、白、淡紅、單、雙諸種。
昌邑縣
編輯《物產》:芍藥花二種,有草芍藥,有木芍藥,有紅、白、紫數 種,亦有千葉、單葉之別。
汾西縣
編輯土物,芍藥,紅、白粉三色。
臨晉縣
編輯《物產》:芍藥有紅、白、紫數色,千葉、單葉樓子數種。
和順縣
編輯土產芍藥。山芍藥開花微小,紅白二色。
鄢陵縣
編輯土產芍藥,不知盛自何時。其最佳者曰「丹山雙鳳」,金 帶玉圍,臙脂點玉,金玉交輝,含嚬嬌盛,奪翠軟枝白。
揚州府
編輯物產:芍藥,揚州古以芍藥擅名。宋有圃在禪智寺前, 又有芍藥廳,向子固有芍藥壇。劉攽著譜,花凡三十 二種,以冠群芳為首。其後王觀、孔武仲、艾丑各有譜。 觀之譜如攽,而益以御衣黃等八種。武仲之種三十 有二,丑之種二十有四,皆首御衣黃。紹熙《廣陵志》種 亦三十二,而首御愛紅,其品具各譜,不可殫記。
石門縣
編輯《物產》:芍藥有錦帶圍、白樓子、紫樓子、粉紅樓子、楊妃 吐舌。
芍藥部藝文一
編輯《芍藥花頌》晉·傅統妻
編輯
煜煜芍藥,植此前庭。晨潤甘露,晝晞陽靈。
《芍藥譜序》宋·劉攽
編輯
天下名花,洛陽牡丹,廣陵芍藥,為相侔埒。《禹貢》記揚 州草木夭喬,聖人之言,然未見其為夭喬也。廣陵芍 藥,有自他方移來種之者,經歲則盛,至有十倍其初 而勝廣陵所出遠甚,地氣所宜,信其為夭乎?然則醫 書本草所載雖小物,方土所出,山川原野,氣力不同, 或相倍蓰,十百如此花矣,不可不察也。然芍藥之盛, 環廣陵四十五里之間為然,外是則薄劣不及洛陽 《牡丹》。由人力接種,故歲歲變更日新。而芍藥自以種 傳,獨得於天,然非翦剔培壅,灌溉以時,亦不能全盛。 又有風雨寒暄,氣節不齊,故其名花絕品,有至十四 五年得一見者,其開不能成,或變為他品。此天地尤 物,不與凡品同。待其地利、人力、天時,「參併具美,然後 一出,意其造物,亦自珍惜之爾。芍藥始開時,可留七 八日,自廣陵南至姑蘇,北入射陽,東至通州海上,西 止滁和州,數百里間,人人厭觀矣。廣陵至京師千五 百里,駿馬疾走,可六七日至也。」上不以耳目之玩勤 遠人,而富商大賈逐利纖嗇不顧,又無好事有力者 招致之,故芍藥不得「至京師。而洛陽牡丹,獨擅其名。 其移根北方者,六年以往則不及初年,自是歲加劣 矣。」故北方之見芍藥者,皆其下者也。然種芍藥為生 者,猶得厚價重利雲。熙寧六年,攽罷海陵,至廣陵,正 四月花時,會友傅欽之、孫莘老偕行,相與歷覽人家 園圃,及佛舍所種,凡三萬餘株。芍藥嫩好及雖好而不至者盡具矣。扶風馬玿,府大尹給事公子也,博物 好奇,為余道芍藥本末,及取廣陵人所第名品示余。 余按唐氏藩鎮之盛,揚州號為第一,萬商千賈,珍貨 之所叢集,百氏小說,尚多記之,而莫有言芍藥之美 者,非天地生物,無聞於古,而特隆於今也。殆時所好 尚不齊,而古人未必能知正色爾。白樂天詩言:「牡丹 取叢大花繁者為佳」,此最洛人所卑下者。古人之不 知芍藥何疑。然當時無記錄,故後世莫知其詳。今此 復無傳說,使後勝今,猶不足恨。或人情好尚更變,駸 駸日久,則名花奇品遂將泯默無傳,來者莫知有此, 不亦惜哉!故因次序為譜三十一種,皆使畫工圖寫, 而示未嘗見者使知之。其嘗見者,固以吾言為信矣。
《芍藥譜序》孔武仲
編輯
揚州芍藥,名於天下,與洛陽牡丹俱貴。於時四方之 人,盡皆齎攜金帛,市種以歸者多矣。吾見其一歲而 小變,三歲而大變,卒與常花無異。由此芍藥之美,益 專推於揚州焉。大抵麤者先開,佳者後發。高至尺餘, 廣至盈手,其色以黃為最貴,所謂緋紅千葉,乃其下 者。鄭詩引芍藥以明土風,說者曰:「香草也。」司馬長卿 《子虛賦》曰:「芍藥之和,具而後御之。」說者曰:「芍藥主和 五臟,又辟毒氣也。」謝省中詩曰:「紅藥當階翻。」說者曰: 「草色紅者也。」其義皆與今所謂芍藥者合,俱未有專 言揚州者。唐之詩人最以摹寫風物自喜,如盧仝、杜 牧、張祜之徒,皆居揚日久,亦未有一語及之,是花品 未有若今日之盛也。余官於揚學,講習之暇,常裁而 定之,蓋可紀者三十有三種,乃具列其名,從而釋之。
《題楊謹仲芍藥詩後》周必大
編輯
淳熙甲午,會同年楊謹仲、周孟覺賞芍藥,嘗櫻桃,謹 仲有詩,予次韻。今二十有三年,彭君仲識㩦謹仲帖 相過,且索舊詩,為之悵然。此花最盛於太和,而以紅 都勝、黃樓子為冠,如牡丹之姚魏也。黃樓或得之都 勝者,邑中一二家有種,惜不與人。去年余《答鄉貢進 士陳恂二小詩》云:「芍藥名先記鄭風,那因加木辨雌 雄。姚黃後出今王矣,合把黃樓列上公。」「六一先生舊 帥揚,分寧太史尹西昌。只緣未識紅都勝,如杜詩中 缺海棠。」蓋許元《寄歐陽公詩》云:「芍藥瓊花應有恨,維 揚新什獨無名。」公答云:「偶不題詩便怨人。」山谷宰太 和時,篇詠甚多,亦未嘗及此花。今謹仲云:「花出語與 古事相類,併錄惡語於後」:
《芍藥詩序》元·岳瑜
編輯
至正庚子孟夏,黃鶴山人岳瑜,與相臺翟君文中,自 吳城拏舟至海虞,復過崑山,訪顧君仲瑛草堂。值春 暉樓前芍藥盛開,仲瑛重置酒樓上。是日雷雨新霽, 風日淡蕩,趙善長折金帶圍一朵,插缾中,及以紅白 花擎繞攢簇。朱伯盛督行酒,同集者七人。天基道士 於方外暨伯盛、善長先醉。仲瑛謂:「人事惟艱,天時自」 適,友朋盍簪,寧無一語以紀其行樂乎?遂以「紅藥當 階翻」一句分韻賦詩者。文中仲瑛、子英並《瑜得藥字 詩》,成為序其首實四月十一日也。
《瓊芽賦》〈並序〉陳旅
編輯
灤陽之野多芍藥,人掇其芽以為蔬茹。雄武邢遵道始治之,以代茗飲,清腴甘芳,能輔氣導血,非茗飲所能及也。至治中,有旨,命如法以進,天子飲而嘉之,於是乎有「瓊芽」 之名。夫芍藥之為物,以花艷取重於流俗,至用為藥餌,為烹胹之滋,皆不以盡芍藥之妙。自著《本草》以來,至今世始得。因遵道以所蘊者見知,天子,何其遇之晚也?余惟物之不遇於世者多矣,固有一無所遇而竟已者,而不欲以他技自衒,至晚始一遇者,亦可悲也。餘年四十又一,始為國子助教。天曆二年夏,扈從至上京,因過邢生飲《瓊芽,而生徵予賦,其辭》曰:
翳神皋之瀰迤兮,余嘗策馬而孤征。朱光熇陰雨復 暘兮,瓊芽怒抽,濅滿乎郊坰。彼婦子之踵踵兮,持頃 筐以取盈。蓋醃之以為葅兮,復芼之以為羹。友野茹 以雜進兮,至溷辱於腐腥。既不得吐曾華以當春兮, 又不為雅劑以上下乎參苓。懿邢生之嗜奇兮,顓與 世而相違。戶腰艾其總總兮,則紉蘭以佩之。閔靈苗 之純嫩兮,曾不得鬯其所施。乃登廣原,涉芳澨,披翳 卉,擷珍栽,盛以文竹之筥,屑以綠石之磑,瀹之以檻 泉,燥之以火遂。廣延紺霜遜其色,丹丘寶露愧其液, 諸柘巴且甘。斯埒也,留夷軒於芬,斯奪也。乃若溽霤 既收,涼吹初作,鸞旂罷獵,張宴廣漠,舞魚龍於鈞天, 厭牛羊於珠澤。亟命進乎瓊芽,俾得「聯於玉食。當是 時也,金沙紫筍,龍安騎火,乳窟仙掌,蒙頂麥顆。皆於 邑以無色,甘退列於下佐。夫何一幽人兮,攬孤芳以 徘徊?撫年歲之既晏兮,恐繁霜其崔嵬;念寵榮之所 在兮,競膏車以先馳。或以近而易與兮,或以遠而不 見推;或握瑜以來毀兮,或群薦而非瑰。以媚世者之 誠可恥兮,則寧抱吾素而委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