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41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四十一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四十一卷目錄

 葶藶部彙考

  葶藶圖

  禮記月令

  爾雅釋草

  汲冢周書時訓解

  本草綱目葶藶

 葶藶部紀事

 葶藶部雜錄

 蒺藜部彙考

  蒺藜圖

  詩經鄘風牆有茨 小雅楚茨

  爾雅釋草

  陸佃埤雅蒺藜

  羅願爾雅翼

  徐光啟農政全書蒺藜考

  本草綱目蒺藜

  直省志書萊蕪縣 同州

 蒺藜部選句

 蒺藜部紀事

 蒺藜部雜錄

 蒺藜部外編

 芄蘭部彙考

  芄蘭圖

  詩經衛風芄蘭

  爾雅釋草

  毛詩陸疏廣要芄蘭之支

  本草綱目蘿摩

草木典第一百四十一卷

葶藶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編輯

《靡草》。禮記      《蕇》。爾雅

《葶,藶》。爾雅      狗薺。廣雅

丁歷:別錄      大室、本經

《大適》。本經

葶藶圖

葶藶圖

《禮記》

編輯

月令

編輯

孟夏之月靡草死。

《舊說》云:「靡草,薺、葶藶之屬。」《靡草》無文,故引舊說以明之。葶藶之屬,以其枝葉靡細,故云「靡草。」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蕇》。音典《葶,藶》。

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薺。《廣雅》雲。蕇一名葶藶。郭云:「實、葉皆似芥。」《廣雅》又名狗薺。《本草》一名丁歷,一名大室,一名大適。《陶註》云:「今近道亦有,母則狗薺,子細黃至苦是也。」

《汲冢周書》

編輯

時訓解

編輯

「小滿又五日,靡草死。」靡草不死,國縱盜賊。

《本草綱目》

編輯

葶藶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名義不可強解。」

集解

《別錄》曰:「葶藶,生槁城平澤及田野。立夏後采實,陰乾。 陶弘景曰:『出彭城者最勝。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薺也。 子細黃,至苦,用之當熬』。」

蘇頌曰:「今汴東、陝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佳。 初春生苗,葉高六、七寸,似薺,根白色,枝莖俱青。三月 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黃色。」《月令》:「孟夏 之月,靡草死。」許慎、鄭元注皆云:「靡草,薺、葶藶之屬是 也。一說葶藶單莖向上,葉端出角,粗且短。又有一種狗芥草,葉近根下作奇,生角細長。取時必須分別此」 二種也。

《雷斆》曰:「凡使,勿用赤鬚子,真相似,只是味微甘、苦耳。 葶藶子之苦,入頂也。」

李時珍曰:按:《爾雅》云:「蕇,葶藶也。」郭璞注云:「實、葉皆似 芥,一名狗薺。」然則狗芥即是葶藶矣。蓋葶藶有甜、苦 二種,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藶也。或云:甜葶藶是菥蓂 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

子修治

《雷斆》曰:「凡使葶藶,以糯米相合,置於燠上微焙,待米 熟,去米搗用。」

子氣味

辛寒無毒。

《別錄》曰:「苦,大寒。得酒良。」

甄權曰:「酸,有小毒。入藥炒用。」

李杲曰:沈也,陰中陽也。

張仲景曰:「葶藶傅頭瘡,藥氣入腦,殺人。」

徐之才曰:「榆皮為之使。得酒良。惡白殭蠶、石龍芮。」 李時珍曰:「宜大棗。」

子主治

《本經》曰:「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 道。」

《別錄》曰:「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 腫,身暴中風熱疿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

甄權曰。療肺癰上氣欬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飲。 李時珍曰:「通《月經》。」

發明

李杲曰:「葶藶大降氣,與辛酸同用,以導腫氣。」《本草十 劑》云:「洩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此二味皆大苦寒,一 洩血閉,一洩氣閉。蓋葶藶之苦寒,氣味俱厚,不減大 黃,又性過於諸藥,以洩陽分。肺中之閉,亦能洩大便, 為體輕象陽故也。」

寇宗奭曰:葶藶有甜、苦二種,其形則一也。《經》既言味 辛苦,即甜者不復更入藥也。大概治體皆以行水走 泄為用,故曰:「久服令人虛」,蓋取苦泄之義。《藥性論》不 當言味酸。

朱震亨曰:「葶藶屬火,性急,善逐水。」病人稍涉虛者,宜 遠之。且殺人甚健,何必久服而後虛也。

王好古曰:「苦、甜二味,主治不同。仲景瀉肺湯用苦,餘 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則下泄,甜 則少緩,量病人虛實用之,不可不審。《本草》雖雲治同, 而甜苦之味,安得不異。」

李時珍曰:甘、苦二種,正如牽牛,黑白二色,急緩不同。 又如葫蘆,甘苦二味,良毒亦異。大抵甜者下泄之性 緩,雖泄肺而不傷胃;苦者下泄之性急,既泄肺而易 傷胃,故以大棗補之。然肺中水氣膹滿急者,非此不 能除,但水去則止,不可過劑爾。既不久服,何至殺人。 《淮南子》云:「大戟去水,葶藶愈脹。」用之不節,乃反成病。 亦在用之有節耳。

附方

陽水暴腫,面赤,煩渴喘急,小便澀,其效如神:甜葶藶 一兩半,炒研末,漢防己末二兩,以綠頭鴨血及頭,合 搗萬杵,丸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湯下十丸,輕者五丸, 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為驗。一加豬苓末二兩。外臺 祕要

通身腫滿:苦葶藶炒四兩為末,棗肉和丸梧子大,每 服十五丸,桑白皮湯下,日三服。此方人不甚信,試之 自驗。

水腫尿澀:《梅師方》:「用甜葶藶二兩,炒為末,以大棗二 十枚,水一大升,煎一升,去棗入葶藶末,煎至可丸如 梧子大,每飲服六十丸,漸加以微利為度。」 《崔氏方》: 「用葶藶三兩,絹包,飯上蒸熟,搗萬杵,丸梧子大,不須 蜜和,每服五丸,漸加至七丸,以微利為佳。不可多服, 令人不堪。若氣發,服之得利,氣下即止,水氣無比。」蕭 駙馬水腫。服此得瘥。

《外科精義》:「治男婦大小頭面手足腫。用苦葶藶炒研, 棗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湯下,日三服。五 七日小便多,則消腫也。忌鹹酸生冷。」

大腹水腫:《肘後方》:「用苦葶藶二升,炒為末,割鶤雄雞 血及頭,合搗,丸梧子大。每小豆湯下十丸,日三服。」 又方:「葶藶二升,春酒五升,漬一夜,稍服一合,小便當 利。」 又方:「葶藶一兩,杏仁二十枚,並熬黃色,搗,分十 服,小便去,當瘥。」

腹脹積聚:葶藶子一升熬,以酒五升浸七日,日服三 合。千金方

肺濕痰喘:甜葶藶炒為末,棗肉丸服。摘元方

痰飲欬嗽:「含奇丸」:「用曹州葶藶子一兩,紙襯炒令黑, 知母一兩,貝母一兩為末,棗肉半兩,沙糖一兩半,和 丸彈丸大」,每以新綿裹一丸,含之嚥津,甚者不過三 丸。篋中方

欬嗽上氣不得臥,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股足腫,並主之。葶藶子三升,微火熬研,以絹袋盛,浸清酒五升 中,冬七日,夏三日,初服如桃許大,日三夜一,冬月日 二夜二,量其氣力,取微利下為度。如患急者,不待日 滿,亦可絞服。崔知悌方

「肺壅喘急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葶藶炒黃 搗末,蜜丸彈丸大,每周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煎取二 升,乃入葶藶一丸,更煎取一升,頓服。亦主支飲不得 息。金匱玉函方

月水不通:「葶藶一升,為末,蜜丸彈子大,綿裹納陰中 一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千金方

卒發顛狂:葶藶一升,搗三千杵,取白犬血和丸麻子 大,酒服一丸,三服取瘥。肘後方

頭風疼痛:葶藶子為末,以湯淋汁沐頭,三四度即愈。 肘後方

疳蟲蝕齒:葶藶、雄黃等分為末,臘月豬油和成,以綿 裹,槐枝蘸點。金匱要略

白禿頭瘡:葶藶末塗之。聖惠方

瘰𤻤已潰:「葶藶二合,豉一升,搗作餅子,如錢大,厚三 分,安瘡孔上,艾作炷灸之,令溫熱,不可破肉,數易之 而灸。但不可灸初起之瘡,恐葶藶氣入腦傷人也。」永類 方

馬汗毒氣入腹:葶藶子一兩炒研,水一升,浸湯服,取 下惡血。續十全方

葶藶部紀事

編輯

《華佗別傳》:「有人苦頭眩,頭不得舉,目不得視,積年,佗 使悉解衣倒懸,令頭去地一二寸,濡布拭身體,令周 匝,候視諸脈,盡出五色。佗令弟子數人以鈹刀決脈, 五色血盡,視赤血出乃下,以膏摩被覆,汗出周匝,飲 以葶藶犬血散,立愈。」

葶藶部雜錄

編輯

《博物志》:「歲欲苦,苦草先生。」苦草謂葶藶也。

《藥譜》:「葶藶別名良醫匕首。」

蒺藜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茨》。詩經       蒺藜。爾雅

旁通。本經      屈人。本經

止行。本經      休羽。本經

升推:綱目

蒺藜圖

蒺藜圖

《詩經》

編輯

鄘風牆有茨

編輯

牆有茨,不可掃也。牆有茨,不可襄也。牆有茨,不 可束也。

朱注茨蒺藜也,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大全《本草》曰:「一名蒺藜。」注云:「子有刺,狀如菱而小。軍家鑄鐵作之,以布敵路。亦呼蒺藜。」

小雅楚茨

編輯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楚楚,茨棘貌。抽,除也。茨,蒺藜也。茨,蒺藜,《釋草》文也。郭璞曰:「布地蔓生,子有三角刺」是也。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茨,蒺藜。

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見《詩》。茨一名蒺藜。郭云:「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見《詩》者。」按:《詩小雅》雲「楚楚者茨」是也。

==
《陸佃埤雅》
==
考證

蒺藜

編輯

蒺藜布地蔓生,子有三角,刺人,狀如菱而小。蒺之言 疾也,一名茨,可以茨牆,故謂之茨牆有茨。《序》曰「國人 疾之而不可道也」,正言蒺藜以此。《詩》曰「牆有茨,不可 掃也」,言欲掃去之,反傷牆也,以刺穢礙。《易》曰:「據於蒺 藜。」六三以柔乘剛,故曰「據於蒺藜。」據於蒺藜,非所據 而據焉者也。今兵家乃鑄鐵為之,以梗敵路,亦呼蒺 藜。《韓詩外傳》以為春植桃李,夏得蔭其下,秋得食其 實。春植蒺藜,夏不得采其葉,秋得其刺焉,故君子慎 所立也。師曠曰:「歲欲苦,苦草先生」,苦草葶藶也;歲欲 旱,旱草先生,旱草蒺藜也。

《羅願爾雅翼》

編輯

茨,蒺藜也,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狀如菱而小刺。 人生道上,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屐,故易以據於蒺 藜,言所恃傷也。《七諫》曰:「江離棄於窮巷兮,蒺藜蔓乎 東廂。」東廂者,宮室所嚴,禮樂所在,觀其所生,以知治 忽。故《瑞應圖》云:「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今 蒺藜生之,以見所任之非人。趙簡子曰:「夫植桃李者, 夏得其休息,秋得其食焉;植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 得其刺焉。」以言陽虎所植之非其人,則與《七諫》義同 也。《詩》牆有茨,言衛公子頑,國人疾之而不可道。蓋茨 雖可惡,依牆以生,欲掃去之,則恐傷牆。以喻公子頑 雖可疾,欲道之則恐傷國體。叔孫怒季孫,指楹而言 曰:「雖惡,是其可去乎?」亦此義也。《正義》引《媒氏》云:「凡男 女陰訟,聽之於勝國之社。」勝國,亡國也。亡國之社,掩 其上而棧其下,使無所通,故就之以聽陰訟,明不當 宣露,則其社之牆亦有茨不可知爾。今軍旅亦以鐵 作茨,以布敵路,謂之鐵蒺藜。或雲鐵蒺藜、菱角等,起 於隋煬帝征遼為之,然《六韜》中已有此物。《鼉錯傳》謂 之渠答,諸葛亮卒於「五丈原。魏人追之。長史楊儀多 布鐵蒺藜。」則其來已久。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蒺藜考

編輯

《本草》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休羽,一名 升推,一名蒺藜,一名茨。」處處有之。

救饑

收子炒微黃,搗去刺,磨麵作燒餅,或蒸食皆可。 元扈先生曰:「本是勝藥」,嘗過

《本草綱目》

編輯

蒺藜釋名

編輯

陶弘景曰:「多生道上及牆上,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 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履。今軍家乃鑄鐵作之, 以布敵路,名鐵蒺藜。《易》云:『據於蒺藜』,言其凶傷。《詩》云: 『牆有茨,不可掃也』。以刺梗穢,方用甚稀。」

李時珍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傷人,甚疾而 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傷人也。」

集解

《別錄》曰:「蒺藜子,生馮翊平澤,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實, 暴乾。」

蘇頌曰:「冬月亦采之,黃白色。」郭璞注《爾雅》云:「布地蔓 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是也。又一種白蒺藜,今生同 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綠葉細蔓,綿 布沙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 作莢子便可采。其實味甘而微腥,褐綠色,與蠶種子 相類而差大,又與馬薸子酷相類,但馬薸子微大,不 堪入藥,須細辨之。

寇宗奭曰:「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 地而生者,開小黃花,結芒刺。一種白蒺藜,出同州沙 苑牧馬處。子如羊內腎,大如黍粒。補腎藥,今人多用, 風家惟用刺蒺藜也。」

李時珍曰:「蒺藜葉如初生皂莢葉,整齊可愛。刺蒺藜 狀如赤根菜子及細菱,三角四刺,實有仁。其白蒺藜 結莢長寸許,內子大如脂麻,狀如羊腎而帶綠色,今 人謂之『沙苑蒺藜,以此分別』。」

子修治

《雷斆》曰:「凡使,揀淨蒸之,從午至酉,日乾,木臼舂令刺 盡,用酒拌再蒸,從午至酉,日乾用。」

《大明》曰:「入藥不計丸散,並炒去刺用。」

子氣味

苦溫無毒。

《別錄》曰:「辛,微溫。」

甄權曰:「甘,有小毒。」

《馬志》曰:其性宣通,久服不冷,而無壅熱,當以性溫為 是。

《徐之才》曰:「烏頭為之使。」

子主治

《本經》曰:「惡血破癥,積聚,喉痺,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 輕身。」

《別錄》曰:「身體風癢,頭痛,欬逆傷肺,肺痿,止煩下氣。小 兒頭瘡,癰腫陰潰,可作摩粉甄權曰:「治諸風𤻤瘍,療吐膿,去燥熱。」 大明曰:「治奔豚,腎氣肺氣,胸隔滿,催生墮胎,益精,療 水臟冷,小便多,止遺瀝,泄精,溺血腫痛。」

蘇頌曰:「痔漏陰汗,婦人發乳帶下。」

李時珍曰:「治風祕及蚘蟲心腹痛。」

白蒺藜氣味

甘溫無毒。

白蒺藜主治

李時珍曰:「補腎,治腰痛泄精,虛損勞乏。」

發明

蘇頌曰:「古方皆用有刺者,治風明目最良。《神仙方》亦 有單服蒺藜法云:不問黑白,但取堅實者,舂去刺用。」 李時珍曰:「古方補腎治風,皆用刺蒺藜。後世補腎,多 用沙苑蒺藜,或以熬膏和藥,恐其功亦不甚相遠也。」 刺蒺藜炒黃去刺,磨麪作餅,或蒸食,可以救荒。

花主治

寇宗奭曰:「陰乾為末。每溫酒服二三錢。治白癜風。」

苗主治

李時珍曰:「煮湯洗疥癬風瘡作癢。」

附方

《服食法》:「蒺藜子一石,七八月熟時,收取日乾,舂去刺, 杵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日三服,勿令中絕,斷 穀長生。服之一年,以後,冬不寒,夏不熱;二年,老者復 少,髮白復黑,齒落更生。服之三年,身輕長生。」神仙祕旨 腰脊引痛:蒺藜子搗末,蜜和丸胡豆大,酒服二丸,日 三服。外臺祕要

卒中五屍:蒺藜子搗末,蜜丸胡豆大。每服二丸,日三 服。

大便風祕:「蒺藜子炒一兩,豬牙皂莢去皮酥炙,五錢, 為末。每服一錢,鹽茶湯下。」普濟方

月經不通:杜蒺藜、當歸等分為末,米飲每服三錢。儒門 事親方

催生下衣難產,胎在腹中,並包衣不下及胎死者:蒺 藜子、貝母各四兩為末,米湯服三錢,少頃不下再服。 梅師方

通身浮腫:「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聖惠方

蚘蟲心痛,吐清水:「七月七日采蒺藜子,陰乾方寸匕, 日三服。」外臺祕要

《萬病積聚》:七八月收蒺藜子,水煮熟曝乾,蜜丸梧子 大,每酒服七丸,以知為度,其汁煎如飴服之。

三十年失明補肝散用蒺藜子,七月七日收,陰乾,搗 散,食後水服方寸匕,日三。外臺祕要

牙齒動搖疼痛及打動者:土蒺藜去角生研五錢,淡 漿水半盞,蘸水入鹽溫漱甚效。或以根燒灰,貼牙即 牢固也。御藥院方

牙齒出血不止動搖:白蒺藜末,旦旦擦之。道藏經 打動牙疼:蒺藜子或根為末,日日揩之。瑞竹堂方 鼻塞出水,多年不聞香臭者:蒺藜二握,當道車碾過, 以水一大盞,煮取半盞,仰臥,先滿口含飯,以汁一合 灌鼻中,不過再灌,嚏出一兩箇息肉,似赤蛹蟲,即愈。 聖惠方

面上瘢痕: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為末,醋和,夜塗旦 洗。救急方

白癜風疾:白蒺藜子六兩,生搗為末,每湯服二錢,日 二服,一月絕根,服至半月,白處見紅點,神效。孫真人食忌 一切丁腫:「蒺藜子一升,熬搗,以醋和,封頭上拔根。」外臺 祕要

鼻流清涕:蒺藜苗二握,黃連二兩,水二升,煎一升,少 少灌鼻中取嚏,不過再服。聖惠方

諸瘡腫毒:「蒺藜蔓洗,三寸截之,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去滓,納銅器中,又煮取一升,納小器中,煮如飴狀,以 塗腫處。」千金方

蠼螋尿瘡,遶身匝即死:以蒺藜葉搗傅之,無葉用子。 備急方

《直省志書》

編輯

萊蕪縣

編輯

《物產》:白蒺藜,出同州者佳,他邑無,獨萊蕪有之。

同州

編輯

方產白蒺藜,引蔓如刺蒺藜而莖葉異,紫花結莢,實 大於蠶種腎形碧綠色。

蒺藜部選句

編輯

楚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漢東方朔《七諫》:「蒺藜蔓乎東廂。」

唐柳宗元詩:「古道饒蒺藜,縈迴古城曲

蒺藜部紀事

編輯

《說苑》:晉平公置酒虒祁之堂,使郎中馬章布蒺藜於 階上,令人召師曠。師曠至,履而上堂。平公曰:「安有人 臣履而上人主堂者乎?」師曠解履刺足,伏刺膝,仰天 而歎。公起引之曰:「今者與叟戲,叟遽憂乎?」對曰:「憂。夫 肉自生蟲而還自失也;木自生蠹而還自刻也;人自 興妖而還自賊也;五鼎之具不當生藜藿;人主堂廟 不當生蒺藜。」平公曰:「今為之奈何?」師曠曰:「妖已在前, 無可奈何。入來月八日,修百官,立太子,君將死矣。」至 來月八日,平旦謂師曠曰:「叟以今日為期,寡人如何?」 師曠不樂,謁歸。歸未幾而平公死,乃知師曠神明。 陽虎得罪於衛,北見簡子曰:「自今以來,不復樹人矣。」 簡子曰:「何哉?」陽虎對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樹者過半 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過半矣;邊境之士,臣所立 者亦過半矣。今夫堂上之人,親卻臣於君;朝廷之吏, 親危臣於眾;邊境之士,親劫臣於兵。《簡子》曰:「唯賢者 為能報恩,不肖者不能。夫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 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 樹者,蒺藜也。自今以來,擇人而樹,無已樹而擇之。」 《晉書。宣帝本紀》:「青龍二年,諸葛亮率眾十餘萬出斜 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帝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 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關中多蒺 藜,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水屐前行,蒺藜悉 著屐,然後馬步俱進,追到赤岸。」

《五行志》:「義熙中,宮城上及御道左右皆生蒺藜,亦草 妖也。蒺藜有刺不可踐而行,生宮牆及馳道。天戒若 曰,人君不聽政,雖有宮室馳道,若空廢也,故生蒺藜。」

蒺藜部雜錄

編輯

《易經困》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程傳《蒺藜》,刺不可據之 物。三以不善之德居九二剛中之上、其不安猶藉刺 也。

《韓詩外傳》:「春植蒺藜,夏不得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博物志》:「歲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謂蒺藜也。

《藥譜》:「蒺藜別名秦尖。」

蒺藜部外編

編輯

《續搜神記》:沛國有一士人,同生三子,年將弱冠,皆有 聲無言,忽有一人從門過,因問曰:「此是何聲?」答曰:「是 僕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內省,何以致此?」主人異 其言,思忖良久,乃謂客曰:「昔為小兒時,當床上有燕 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 如此,試以指內巢中,燕雛亦出口受之,因以三薔茨」 食之。既而皆死。昔有此事。今實悔之。客曰:「是也。」言訖。 其三子之言語忽然周穩。蓋能知過之故也。

芄蘭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芄,蘭。詩經      《雚》。爾雅

蘿摩。詩疏      白環藤:拾遺

《斫合子》。拾遺     《雀瓢》拾遺

雞腸。拾遺      羊婆妳。綱目

薰器。拾遺      《婆婆鍼線包》。俗名

婆婆鍼袋兒。俗名

芄蘭圖

芄蘭圖

《詩經》

編輯

衛風芄蘭

編輯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釋草》云:「雚,芄蘭。」郭璞曰:「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陸璣疏云:「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毛以為,芄蘭之支性柔弱,阿儺以興君子之德,當柔潤溫良,今君之德何以不溫柔而為驕慢。鄭以為,芄蘭之支柔弱,恆延蔓於地,有所依緣則起,以興幼穉之君,幼時闇昧於政,有所任用,乃能成其德。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雚》。音貫芄,蘭。

雚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雚一名是芄蘭。郭云:「雚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案:如此註,則以雚芄一名蘭,或傳寫誤,「芄」,衍字。《詩·衛風》云:「芄蘭之支。」陸璣云:「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

《毛詩陸疏廣要》

編輯

衛風芄蘭

芄蘭之支 芄蘭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蔓生葉青綠色 而厚斷之有白汁鬻為茹滑美其子長數寸似瓠

編輯

《爾雅》云:「雚,芄蘭。」 邢氏云:「雚,一名是芄蘭。」 郭云:「雚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 案:如此註,則以雚芄一名蘭,或傳寫誤。「芄」 ,衍字。《詩·衛風》云:「芄蘭之支。」 鄭氏云:「即蘿摩菜,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 《箋》云:「芄蘭柔弱,恆蔓於地,有所依緣則起。」 沈括曰:「芄蘭之支,支,莢也。芄蘭生莢,支出於葉間,垂之如觿狀,其葉如佩韘之狀。」

按:《說文》《說苑》《石經》俱作「芄蘭之支。」 許慎云:「枝木別生枝條也。」

《本草綱目》

編輯

蘿摩釋名

編輯

陳藏器曰:漢高帝用子傅軍士金瘡,故名斫合子。 李時珍曰:「白環即『芄』」字之訛也。其實嫩時有漿,裂時 如瓢,故有「雀瓢、羊婆妳」之稱。其中一子有一條白絨, 長二寸許,故俗呼婆婆鍼線包,又名婆婆鍼袋兒也。

集解

陶弘景曰:「蘿摩作藤,生摘之,有白乳汁。人家多種之。 葉厚而大,可生啖,亦蒸煮食之。諺云:『去家千里,勿食 蘿摩枸杞』。言其補益精氣,強盛陰道,與枸杞葉同。」 蘇恭曰:「按:陸璣《詩疏》云:『蘿摩一名芄蘭,幽州謂之雀 瓢。然雀瓢是女青別名也。蘿摩葉似女青,故亦名雀 瓢;女青葉似蘿摩,兩葉相對,子似瓢形,大如棗許,故 名』」雀瓢。根似白薇,莖、葉並臭。生平澤。《別錄》云:「葉嫩時 似蘿摩,圓端大,莖實黑。」

陳藏器曰:「蘿摩,東人呼為白環藤,生籬落間,折之有 白汁,一名雀瓢」,其女青,終非白環。二物相似,不能分 別。

又曰:斫合子作藤,生,蔓延籬落間,至秋霜合子如柳 絮。一名「雞腸」,一名「薰桑。」

李時珍曰:斫合子,即蘿摩子也。三月生苗,蔓延籬垣, 極易繁衍。其根白軟,其葉長而後大,前尖。根與莖葉 斷之,皆有白乳如構汁。六、七月開小長花,如鈴狀,紫 白色。結實長二、三寸,大如馬兜鈴,一頭尖。其殼青軟, 中有白絨及漿。霜後枯裂,則子飛。其子輕薄,亦如兜 鈴子。南人取其絨作坐褥代綿,雲甚輕暖。《詩》云:「芄蘭 之支,童子佩觿。芄蘭之葉,童子佩韘。」觿音畦,解結角 錐也。此物實尖,垂於支間似之。韘音涉,張弓指彄也。 此葉後彎似之,故以比興也。一種莖、葉及花皆似蘿 摩,但氣臭,根紫,結子圓大如豆,生青熟赤為異。此則 蘇恭所謂女青似蘿摩,陳藏器所謂二物相似者也。 蘇恭言「其根似白薇,子似瓢形」,則誤矣。當從陳說。此 乃藤生女青,與蛇銜根之女青,名同物異,宜互考之。

子葉氣味

甘辛溫無毒。

李時珍曰:「甘、微辛。」

主治

《唐本草》曰:「虛勞,補益精氣,強陰道。葉煮食,功同子。」 陳藏器曰:「擣子傅金瘡,生膚止血。擣葉傅腫毒。」 李時珍曰:「取汁傅丹毒、赤腫及蛇蟲毒,即消。蜘蛛傷, 頻治不愈者,擣封二三度,能爛絲,毒即化作膿也。」

附方

補益虛損極,益房勞用蘿摩四兩,枸杞根皮、五味子、 柏子仁、酸棗仁、乾地黃各三兩,為末。每服方寸匕,酒 下,日三服。千金方

損傷血出。痛不可忍。用籬上婆婆鍼袋兒擂水服。渣 罨瘡口立效。袖珍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