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308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八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三百八卷目錄

 冬青部彙考

  冬青圖

  山居四要種冬青

  王象晉群芳譜冬青

  本草綱目冬青

 冬青部藝文

  洞靈觀冬青        唐許渾

  風動萬年枝         韋紓

  風動萬年枝         許稷

  賦得日暖萬年枝       蔣防

  賦得日暖萬年枝       王約

  漢宮曲           韓翃

  訪隱者不遇        李商隱

 宛陵館冬青樹         趙嘏

  冬青花         宋林景熙

  冬青樹           韓駒

  冬青           楊萬里

  夏晝小雨          戴昺

  冬青           任希夷

  田家           元方夔

  畫            明張羽

 冬青部選句

 冬青部紀事

 冬青部雜錄

 厚朴部彙考

  厚朴圖

  本草綱目厚朴

 厚朴部選句

 厚朴部紀事

 溲疏部彙考

  本草綱目溲疏

 欒華部彙考

  欒華圖

  本草綱目欒華

 楊櫨部彙考

  本草綱目楊櫨

 木麻部彙考

  本草綱目木麻

 大空部彙考

  本草綱目大空

 接骨木部彙考

  接骨木圖

  本草綱目接骨木

 賣子木部彙考

  賣子木圖

  本草綱目賣子木

 蘇方木部彙考

  蘇方木圖

  嵇含南方草木狀蘇枋

  崔豹古今注蘇方木

  本草綱目蘇方木

草木典第三百八卷

冬青部彙考

編輯

釋名

冬青:綱目     凍青。綱目

冬青圖

冬青圖

山居四要

編輯

種冬青

編輯

臘月下種。次春發芽。又次年三月移栽。長七尺許。可 放蠟蟲。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

冬青

編輯

江南冬青葉對生,枝葉皆如桂。但桂葉硬,冬青葉軟 稍異,豈另一種耶?

==
《本草綱目》
==

冬青釋名

編輯

陳藏器曰:冬月青翠,故名「冬青」,江東人呼為「凍青。」

集解

陳藏器曰:「冬青木,肌白有文,作象齒笏,其葉堪染緋。」 李邕云:「冬青出五臺山,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熱。」 與此小異,當是兩種冬青。

李時珍曰:凍青,亦女貞別種也。山中時有之。但以葉 微圓而子赤者為凍青;葉長而子黑者,為女貞。按:《救 荒本草》云:「凍青樹高丈許,樹似枸骨子樹而極茂盛。 又葉似櫨子樹葉而小,亦似椿葉,微窄而頭頗圓不 尖。五月開細白花,結子如豆大,紅色。其嫩芽煠,熟水 浸去,有味淘洗,五味調之可食。」

子及木皮氣味

甘苦涼無毒。

子及《木皮》《主治》。

陳藏器曰:「酒浸去風虛,補益肌膚,皮之功同。」

葉主治

《蘇頌》曰:「燒灰入面膏,治癉瘃,滅瘢痕殊效。」

附方

痔瘡冬至日取凍青樹子,鹽酒浸一夜,九蒸九曬瓶 收。每日空心酒吞七十粒,臥時再服。集簡方

冬青部藝文

編輯

《洞靈觀冬青》
唐·許渾

編輯

霜霰不凋色,兩株交石壇。未秋紅實淺,經夏綠陰寒。 露重蟬鳴急,風多鳥宿難。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闌干。

《風動萬年枝》
韋紓

編輯

嘉名標萬祀,擢秀出深宮。嫩葉含煙靄,芳柯振蕙風。 參差搖翠色,綺靡舞晴空。氣稟禎祥異,榮沾雨露同。 大年方未極,聖壽比應崇。幸列華林裡,知殊眾木中。

《風動萬年枝》
許稷

編輯

瓊樹春偏早,光飛處處宜。曉浮三殿日,暗度萬年枝。 妸娜搖仙禁,繽翻映玉池。含芳煙乍合,拂砌影初移。 為近韶陽煦,皆先眾卉垂。成陰知可待,不與眾芳隨。

《賦得日暖萬年枝》
蔣防

編輯

新陽歸上苑,嘉樹獨含妍。散漫添和氣,曈曨卷曙煙。 流輝宜聖日,接影貴芳年。自與恩光近,那關煦嫗偏。 結根誠得地,表壽願符天。誰道憐寒質,從茲不曖然。

《賦得日暖萬年枝》
王約

編輯

靄靄彤庭裡,沈沈玉砌陲。初升九華日,潛暖萬年枝。 煦嫗光偏好,青蔥色轉宜。每因韶景麗,長沐惠風吹。 隱映當龍闕,氛氳隔鳳池。朝陽光照處,惟有近臣知。

《漢宮曲》
韓翃

編輯

五柞宮中過臘看,萬年枝上雪花殘。綺窗夜閉玉堂 靜,素綆朝垂金井寒。

《訪隱者不遇》
李商隱

編輯

秋水悠悠浸野扉,夢中來數覺來稀。「元蟬聲盡黃葉 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宛陵館冬青樹》
趙嘏

編輯

碧樹如煙覆晚波,清秋欲盡客重過。故園亦有如煙 樹,鴻鴈不來風雨多。

《冬青花》
宋·林景熙

編輯

《冬青花》,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隔江風雨清影空, 五月深山護微雪。石根雲氣龍所藏,尋常螻蟻不敢 穴。移來此種非人閒,曾識萬年觴底月。蜀魂飛繞百 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

《冬青樹》
韓駒

編輯

離宮見爾近天墀,雨露常私養種時。惆悵一枝嵐氣 裡,無人識是萬年枝。

《冬青》
楊萬里

編輯

百子池邊種最奇,無人識是萬年枝。細花密葉青青 子,嘗得披香雨露滋。

《夏晝小雨》
戴昺

編輯

小床蘄簟展琉璃,窗外新篁一尺圍。正午雲橋疏雨 過,冬青花上蜜蜂歸。

《冬青》
任希夷

編輯

禁路風清飛早鴉,官卑難起紫宸衙。了無公事鉤簾 坐,閒看冬青落細花。

《田家》
元·方夔

編輯

晌午鴉鴉響踏車,那邊叢薄有人家。老農歇熱藤陰 下,一樹冬青落細花。

《畫》
明·張羽

編輯

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戶尚慵開。為憐湖上青山 好,行到《冬青》樹底來

冬青部選句

編輯

齊謝朓詩,「風動萬年枝。」

唐杜甫詩:「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

楊巨源詩:「春入萬年枝。」

《韓偓》詩:「託身須上萬年枝。」

宋盧多遜詩:「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 元唐抑所詩:「苜蓿齋前萬年樹,最宜蔥蒨雪中看。」

冬青部紀事

編輯

《晉宮閣名》「華林園」,有「萬年樹十四株。」

《宋史五行志》:「天聖九年十月,公井縣冬青木連理。 政和三年七月,玉華殿萬年枝木連理。」

《三體唐詩注》:宋徽宗試書院諸生,以「萬年枝上太平 雀」為題,無中程者。或密扣中貴曰:「萬年枝,冬青樹也。」 《遂昌雜錄》:宋大學生東嘉林景曦,字霽山。當元楊總 統發掘諸陵時,林故為杭丐者,背竹籮,手持竹夾,遇 物即以夾投籮中。林鑄銀作兩許小牌百十繫腰閒, 賄西番僧曰:「餘不敢望收其骨,得高宗、孝宗骨,斯足 矣。」番僧左右之,果得高、孝兩朝骨,為兩函貯之,歸葬 於東嘉其詩有《夢中作》十首,其一絕曰:「一抔未築珠 宮土,雙匣親傳竺國經。只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 哭冬青。」又曰:「空山急雨洗巖花,金粟堆寒起暮鴉。水 到蘭亭更哽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又曰:「橋山弓劍未 成灰,玉匣珠襦一夜開。猶記去年寒食日,天家一騎 捧香來。」七首尤悽然則忘之。葬後,林於宋常朝殿前, 掘冬青樹一株,植於兩函土堆上。又有《冬青花》一首 曰:「冬青花,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隔江風雨清影 空,五月深山落微雪。移來此種非人閒,曾識萬年觴 底月。」後忘之。又一首有曰:「君不記羊之年,馬之月,霹 靂一聲山石裂。」聞其事甚異,不欲書。若林霽山者,其 亦可謂義士也已。

《委巷叢談》:洪武中,浙江都司徐司馬令杭城人家,植 冬青樹於門。數年後,街市綠陰匝地。張輿賦詩云:「比 屋冬青樹,人皆隱綺羅,春風十年後,惟恐綠陰多。」

冬青部雜錄

編輯

《物類相感志》:「冬青樹上接梅,則開灑墨梅。」

《常氏日鈔》:冬青花關係水旱,其花不落濕地。諺云:「黃 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便不來。」

厚朴部彙考

編輯

釋名

《厚朴》。本經     《烈朴》。日華

赤朴。別錄     《厚皮》。別錄

重皮。廣雅     《逐折》:子名

厚朴圖

厚朴圖

《本草綱目》

編輯

厚朴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其木質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 「厚朴」、「烈赤」諸名。

蘇頌曰:《廣雅》謂之「重皮」,方書或作「厚皮」也。

集解

《別錄》曰:「厚朴,生交趾、冤句。三月、九月、十月采皮,陰乾。」 陶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極厚,肉紫色為好,殼薄而 色白者不佳。俗方多用,道家不須也。」

蘇頌曰:「今洛陽、陝西、江淮、湖南、蜀川山谷中往往有 之,而以梓州、龍州者為上。木高三、四丈,徑一、二尺。春 生,葉如槲葉,四季不凋。紅花而青實,皮極鱗皴而厚。 紫色多潤者佳,薄而白者不堪。」

寇宗奭曰:「今伊陽縣及商州亦有,但薄而色淡,不如 梓州者,厚而紫色,有油。」

李時珍曰:「朴樹膚白肉紫,葉如槲葉。五、六月開細花, 結實如冬青子,生青熟赤,有核。七、八月采之,味甘美。」

皮脩治

《雷斆》曰:「凡使,要紫色味辛者為好。刮去粗皮,入丸散,

每一斤用酥四兩,炙熟用。若入湯飲,用自然薑汁八 兩,炙盡為度。」

《大明》曰:「凡入藥,去粗皮,用薑汁炙,或浸炒用。」

寇宗奭曰:「味苦,不以薑制,則棘人喉舌。」

氣味

苦溫無毒。

《別錄》曰:「大溫。」

《吳普》曰:「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李當之,小溫。」

甄權曰:「苦、辛,大熱。」

張元素曰:「氣溫,味苦、辛,氣味俱厚,體重濁而微降,陰 中陽也。」

《李杲》曰:「可升可降。」

徐之才曰:「乾薑為之使。惡澤瀉、消石、寒水石。忌豆,食 之動氣。」

主治

《本經》曰:「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 蟲。」

《別錄》曰:「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 中冷逆,胸中嘔不止,洩痢淋露,除驚,去留熱,心煩滿, 厚腸胃。」

大明曰:「健脾,治反胃,霍亂轉筋,冷熱氣,瀉膀胱及五 藏一切氣,婦人產前、產後腹臟不安,殺腸中蟲,明耳 目,調關節。」

甄權曰:「治積年冷氣,腹內雷鳴虛吼,宿食不消,去結 水,破宿血,化水穀,止吐酸水,大溫胃氣,治冷痛,主病 人虛而尿白。」

王好古曰:「主肺氣脹滿,膨而氣喘欬。」

發明

寇宗奭曰:「厚朴平胃散中用,最調中,至今此藥盛行, 既能溫脾胃,又能走冷氣,為世所須也。」

張元素曰:「厚朴之用有三:平胃,一也。去腹脹,二也。孕 婦忌之,三也。雖除腹脹,若虛弱人宜斟酌用之。誤服 脫人元氣。惟寒脹大熱藥中兼用,乃結者散之之神 藥也。」

朱震亨曰:「厚朴屬土有火,其氣溫,能瀉胃中之實也。 平胃散用之,佐以蒼朮,正為瀉胃中之濕,平胃土之 太過,以致於中和而已,非謂溫補脾胃也。習以成俗, 皆謂之補,哀哉!其治腹脹者,因其味辛,以提其滯氣, 滯行則宜去之。若氣實人誤服參、芪藥,多補氣脹悶, 或作喘,宜此瀉之。」

王好古曰:「《本草》言厚朴,治中風,傷寒頭痛,溫中益氣, 消痰下氣,厚腸胃,去腹滿,果泄氣乎?果益氣乎?蓋與 枳實、大黃同用,則能泄實滿,所謂消痰下氣是也。若 與橘皮、蒼朮同用,則能除濕滿,所謂溫中益氣是也。 與解利藥同用,則治傷寒頭痛;與瀉痢藥同用,則厚 腸胃。大抵其性味苦溫,用苦則泄,用溫則補也。故成」 無己雲。「厚朴之苦。以泄腹滿。」

李杲曰:「苦能下氣,故泄實滿;溫能益氣,故散濕滿。」

逐折正誤

《別錄》曰:「逐折殺鼠,益氣明目。一名百合,一名厚實。生 木閒,莖黃,七月實黑如大豆。」

陶弘景曰:「杜仲子亦名《逐折》。」

李時珍曰:「《別錄》厚朴」條下已言子名逐折,而有名未 用中,復出逐折,主治相同,惟鼠瘻殺鼠字誤,未知孰 是爾。所謂厚實,乃厚朴實也。故皮謂之厚皮。陶氏不 知,援引杜仲為註,皆誤矣。今正之。

逐折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別錄》曰:「療鼠瘻,明目益氣。」

附方

厚朴煎丸孫兆甫云:「補腎不如補脾,脾胃氣壯則能 飲食,飲食既進,則益營衛,養精血,滋骨髓。是以《素問》 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形不足者,補之以氣。」此藥大 補脾胃虛損,溫中降氣,化痰進食,去冷飲嘔吐泄瀉 等證。用厚朴去皮剉片,用生薑二斤,連皮切片,以水 五升同煮乾,去薑焙朴以乾薑四兩,甘草二兩,再同 厚朴以水五升煮乾,去草焙薑、朴為末,用棗肉、生薑 同煮熟,去薑搗棗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一方加熟附子。王璆百一選方

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下飲食:厚朴一兩,薑汁炙黃 為末,非時米飲調下二錢匕。聖惠方

腹脹脈數,厚朴三物湯:用厚朴半斤,枳實五枚,以水 一斗二升,煎取五升,入大黃四兩,再煎三升,溫服一 升,轉動更服,不動勿服。張仲景金匱要略

腹痛脹滿,厚朴七物湯:用厚朴半斤,制甘草、大黃各 三兩,棗十枚,大枳實五枚,桂二兩,生薑五兩,以水一 斗,煎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嘔者,加半夏五合。金匱要略 男女氣脹心悶,飲食不下,冷熱相攻,久患不愈:厚朴 薑汁炙焦黑為末,以陳米飲調服二錢匕,日三服{{Annotation|。《斗門方》。}}

《反胃止瀉》:方同上。

中滿洞瀉:「厚朴、乾薑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 十丸,米飲下。鮑氏方

小兒吐瀉胃虛及有痰驚:梓朴散:用「梓州厚朴一兩,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浸半日,曬乾一錢,以米泔三升, 同浸一百刻,水盡為度,如未盡,少加火熬乾」,去厚朴, 只研半夏。每服半錢或一字,薄荷湯調下。錢乙小兒直訣 霍亂腹痛:厚朴湯。用厚朴炙四兩,桂心二兩,枳實五 枚,生薑二兩,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服。此陶隱居方 也。唐石泉公王方慶《廣南方》云:「此方不惟治霍亂,凡 諸病皆治。」《聖惠方》:用厚朴,薑汁炙,研末,新汲水服 二錢,如神。

下痢水穀,久不瘥者:厚朴三兩,黃連三兩,水三升,煎 一升,空心細服。梅師方

大腸乾結:厚朴生研,豬臟煮搗和丸梧子大,每薑水 下三十丸。十便良方

尿渾白濁,心脾不調,腎氣渾濁:用厚朴薑汁炙一兩, 白茯苓一錢,水、酒各一盌,煎一盌,溫服。經驗良方 月水不通:厚朴三兩,炙切,水三升,煎一升,分二服,空 心服,不過三四劑神效。一加桃仁、紅花。梅師方

附錄浮爛羅勒

陳藏器曰:「生康國。皮似厚朴,味酸,平,無毒。主一切風 氣,開胃補心,除冷痹,調臟腑。」

厚朴部選句

編輯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亭柰厚朴。」厚朴,藥名也。師古 曰:「朴,木皮也。此藥以皮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

厚朴部紀事

編輯

《雲仙雜紀》:「蜀中厚朴,若酒後采之,紫色蕩散,用輒無 力。」

《溫公詩話》:文德殿,百官常朝之所也。宰相奏事畢,乃 來押班,常至日旰。守堂卒好以厚朴湯飲朝士,朝士 有久無差遣,厭苦常朝者,戲為詩曰:「立殘階下梧桐 影,喫盡街頭厚朴湯。」亦朝中之實事也。

溲疏部彙考

編輯

圖闕

《本草綱目》。

溲疏集解

編輯

《別錄》曰:「溲疏,生熊耳川谷及田野故坵墟地。四月采。 李當之曰:『溲疏,一名楊櫨,一名牡荊,一名空疏。皮白 中空,時時有節。子似枸杞子,冬月熟,赤色,味甘、苦。末 代乃無識者,此非人籬援之楊櫨也』。」

蘇恭曰:「溲疏,形似空疏,樹高丈許,白皮。其子八、九月 熟,赤色,似枸杞,必兩兩相對,味苦,與空疏不同。空疏 即楊櫨,其子為莢,不似溲疏。」

《馬志》曰:「溲疏枸杞」,雖則相似,然溲疏有刺,枸杞無刺, 以此為別。

蘇頌曰:「《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之名地骨。當亦 相類。方書鮮用。宜細辨之。」

汪機曰:按:「李當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杞子,不曾言樹 相似。」「《馬志》因其子相似,遂謂樹亦相似,以有刺無刺 為別。蘇頌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類。殊不知枸 杞未嘗無刺,但小則刺多,大則刺少耳。《本草》中異物 同名甚多,況一骨字之同耶?以此為言,尤見穿鑿。 李時珍曰:「汪機所斷似矣,而自亦不能的指為何物 也。」

氣味

辛寒無毒。

《別錄》曰:「苦,微寒。」

徐之才曰:漏蘆為之使。

主治

《本經》曰:「皮膚中熱,除邪氣,止遺溺,利水道。」

《別錄》曰:「除胃中熱,下氣,可作浴湯。」

李時珍曰:「按孫真人《千金方》,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 承澤丸中用之

欒華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欒華。本經

欒華圖

欒華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欒華集解

編輯

《別錄》曰:「欒華,生漢中川谷,五月采。」

蘇恭曰:「此樹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長大, 子殼似酸漿,其中有實,如熟豌豆,圓黑堅硬,堪為數 珠者是也。五月、六月花可收。南人以染黃,甚鮮明,又 以療目赤爛。」

《蘇頌》曰:「今南方及汴中園圃,閒或有之。」

寇宗奭曰:「長安山中亦有之,其子謂之『木欒子』。」攜至 京師為數珠,未見入藥。

華氣味

苦寒無毒。

《徐之才》曰:「決明為之使。」

華主治

《本經》曰:「目痛淚出,傷眥,消目腫。」

蘇恭曰:「合黃連作煎,療目赤爛。」

楊櫨部彙考

編輯

圖闕

《本草綱目》。

楊櫨集解

編輯

《蘇恭》曰:「楊櫨」,一名「空疏。所在皆有。生籬垣間。其子為 莢。」

葉氣味

苦寒有毒。

主治

《唐本草》曰:「疽瘻惡瘡,水煮汁洗之,立瘥。」

木麻部彙考

編輯

圖闕

《本草綱目》。

木麻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生江南山谷林澤。葉似胡麻相對,山人取 以釀酒飲。」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老血,婦人月閉風氣,羸瘦癥瘕。久服令人 有子。」

大空部彙考

編輯

圖闕

《本草綱目》。

大空集解

編輯

蘇恭曰:「大空生襄州,所在山谷中亦有之,秦隴人名 獨空。」作小樹,抽條高六七尺,葉似楮,小圓厚,根皮赤 色。

李時珍曰:「小樹大葉,似桐葉而不尖,深綠而皺文。根 皮虛軟。山人采殺虱極妙。擣葉篩蔬圃中殺蟲

根皮氣味

苦平有小毒。

主治

陳藏器曰:「殺三蟲,作末,和油塗髮,蟣虱皆死。」

接骨木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接骨木。唐本草   續骨木。綱目

《木蒴》,藋。綱目

接骨木圖

接骨木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接骨木釋名

編輯

《蘇頌》曰:「接骨以功而名,花葉都類蒴藋、陸英、水芹輩, 故一名木蒴藋。」

集解

蘇恭曰:「所在皆有之。葉如陸英,花亦相似。但作樹高 一、二丈許,木體輕虛,無心,斫枝扦之便生。人家亦種 之。」

氣味

甘苦平無毒。

陳藏器曰:「擣汁亦吐人,有小毒。」

主治

《唐本草》曰:「折傷,續筋骨,除風痹、齲齒,可作浴湯。」 陳藏器曰:「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汁服之,當 利下及吐出,不可多服。」

李時珍曰:「打傷瘀血,及產婦惡血,一切血不行或不 止,並煮汁服之。」

葉主治

陳藏器曰:「痰瘧,大人七葉,小兒三葉。生擣汁服,取吐。」

附方

折傷筋骨:接骨木半兩,乳香半錢,芍藥、當歸、芎藭、自 然銅各一兩,為末,化黃蠟四兩,投藥攪勻,眾手丸如 芡子大。若止傷損,酒化一丸。若碎折筋骨,先用此傅 貼,乃服。衛生易簡方

產後血運,五心煩熱,氣力欲絕,及寒熱不禁,以接骨 木破如算子一握,用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服。或小便 頻數,惡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木煮之三次,其力一般, 乃起死妙方。產書

賣子木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賣子木》。唐本草   《買子木》。圖經

賣子木圖

賣子木圖

《本草綱目》

編輯

賣子木集解

編輯

蘇恭曰:「賣子木出嶺南邛州山谷中,其葉似柿。」 《蘇頌》曰:「今惟川西渠州歲貢作買子木。」木高五七尺, 徑寸許。春生嫩枝條,葉尖,長一、二寸,俱青綠色,枝梢 淡紫色。四五月開碎花百十枝,團攢作大朵,焦紅色, 隨花便生子如椒目,在花瓣中黑而光潔。每株花裁 三五大朵爾。五月采其枝葉用。

李時珍曰:《宋史》「渠州貢買子木並子。」則子亦當與枝 葉同功。而《本草》缺載,無從考訪。

木脩治

《雷斆》曰:「凡採得麤搗,每一兩,用酥五錢,同炒乾,入藥。」

氣味

甘微鹹平無毒。

主治

《唐本草》曰:「折傷血內溜,續絕,補骨髓,止痛安胎。」

蘇方木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蘇枋:草木狀    蘇木。綱目

蘇方木:唐本草

蘇方木圖

蘇方木圖

嵇含南方草木狀

編輯

蘇枋

編輯

《蘇枋》樹類槐,黃花黑子,出九真。南人以染絳,漬以大 庾之水,則色愈深。

崔豹古今注

編輯

蘇枋木

編輯

蘇枋木,出扶南林邑外國,細破,煮之以染色。

《本草綱目》

編輯

蘇方木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海島有蘇方國」,其地產此木,故名。今人省 呼為「蘇木」耳。

集解

蘇恭曰:「蘇方木自南海、崑崙來,而交州、愛州亦有之。 樹似菴羅,葉若榆葉而無濇,抽條長丈許,花黃,子生 青熟黑。其木,人用染絳色。」

李珣曰:按:徐表《南州記》云:「生海畔。葉似絳木,若女貞。」 李時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狀》云:「蘇方樹類槐,黃花 黑子,出九真。煎汁忌鐵器則色暗。其木蠹之糞,名曰 『紫納,亦可用,暹羅國人賤用如薪』。」

修治

《雷斆》曰:凡使,去上粗皮並節,若得中心文橫如紫角 者,號曰「木中尊,其力倍常百等。須細剉重擣,拌細梅 樹枝蒸之,從巳至申,陰乾用。」

氣味

甘鹹平無毒。

李杲曰:「甘、鹹,涼。可升可降,陽中陰也。」

王好古曰:「味甘而微酸辛,其性平。」

主治

《唐本草》曰:「破血,產後血脹悶欲死者。水煮五兩,取濃 汁服。」

《大明》曰:「婦人血氣心腹痛,月候不調,及蓐勞,排膿止 痛,消癰腫,撲損淤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並後分 急痛。」

《海藥本草》曰:「虛勞血癖,氣壅滯,產後惡露不安,心腹 攪痛,及經絡不通,男女中風,口噤不語,並宜細研乳 頭香末方寸匕,以酒煎蘇方木調服,立吐惡物瘥。」 陳藏器曰:「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

《李杲》曰:「破瘡瘍死血,產後敗血。」

發明

張元素曰:「蘇木性涼,味微辛,發散表裡風氣,宜與防 風同用。又能破死血,產後血腫,脹滿欲死者宜之。」 李時珍曰:「蘇方木,乃三陰經血分藥,少用則和血,多 用則破血。」

附方

產後血運:《蘇方》木三兩,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服產後氣喘,面黑欲死,乃血入肺也。用蘇木二兩,水兩 盌,煮一盌,入人參末一兩服,隨時加減,神效。胡氏方 破傷風病:「《蘇方》木為散三錢」,酒服立效。普濟方 腳氣腫痛:《蘇方》:木鷺鷥藤等分,細剉,入定粉少許,水 二斗,煎一斗五升,先熏後洗。普濟方

偏墜腫痛:「蘇方」「木二兩,酒一壺,煮熟頻飲,立好。」集簡方 金瘡接指:凡指斷及刀斧傷,用真蘇木末敷之,外以 蠶繭包縛完固,數日如故。攝生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