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十九卷 |
第三百十九卷目錄
薪部彙考
周禮〈天官甸師 地官委人〉
爾雅〈釋木〉
積薪星圖
宋史〈天文志〉
薪部藝文一
積薪賦 唐張敦實
積薪賦 李德裕
積薪賦 闕名
燔薪賦 宋張耒
薪部藝文二〈詩〉
樵人十詠 唐陸龜蒙
和魯望樵人十詠 皮日休
負薪女 元郭鈺
薪部選句
薪部紀事
薪部雜錄
薪部外編
草木典第三百十九卷
薪部彙考
編輯《周禮》
編輯
《天官》
編輯
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內饔之事。」
〈訂義〉鄭康成曰:「役為給役也。木大曰薪,小曰蒸。」 鄭鍔曰:「耕耨之暇,則率其三百之徒,以採取薪蒸,給內外饔之亨爨。饔人薪蒸亦出於甸,則斂不及民。耕耨之暇,人各採薪,則無游手之人矣。」
《地官》
編輯
《委人》,掌斂薪芻。
以式灋共祭祀之薪蒸、木材。「賓客,共其芻薪。喪紀,共 其薪蒸、木材。」軍旅,共其委積薪芻。「凡疏材,共野委兵 器與其野囿財用。」
〈註〉式灋,故事之多少也。薪蒸,給炊及燎。粗者曰薪,細者曰蒸。委積薪芻者,委積之薪芻也。野委,謂廬宿止之薪芻也。〈疏〉雲「式,灋,故事之多少也」者,總此一經,皆當依舊灋式用之,故以灋式目之也。雲「薪蒸,給炊及燎」者,以其祭祀所用薪蒸,無過炊米與燔燎也。雲「粗者曰薪,細者曰蒸」者,《左氏傳》云:「其父析薪」,薪既雲析,明其大者曰薪。其蒸不言析,明其細也。雲「委積薪芻者,委積之薪芻也」者,按《大行人》《掌客》皆有委積,委積之中,有牲牢米禾薪芻之等,委人所供,唯供薪芻。鄭恐委積之中有米牲牢亦供之,故云委積薪芻,是委積之中供薪芻以別之也。雲「野委,謂廬宿止之薪芻也」者,按《遺人》云:「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積。」委積之中有薪芻在野外,故云野委也。
《爾雅》
編輯
《釋木》
編輯
謂「櫬採薪。」採薪,即薪。
〈註〉《指解》今樵薪。〈疏〉郭云:「《指解》,今樵薪,一名櫬,一名採薪,一名即薪,《公羊》謂之『薪采』。《左傳》云:『不樵樹』。《史記》云:『樵蘇後爨,師不宿飽』。註云:『樵取薪,蘇取草』。皆謂取草為薪也。」
積薪星圖
《宋史》
編輯
《天文志》
編輯
積薪一星,在積水東北,供庖廚之正也。星不明,五穀 不登。熒惑犯之,為旱,為兵,為火災。客星守之,薪貴。赤 雲氣入犯之,為水災
薪部藝文一
編輯《積薪賦》〈以後來者居上為韻〉唐張敦實
編輯
積薪如之何伐自中野,藏用如之何俟夫爨者,當就 燥而未及,固不材而見捨。我取彼竭,在浸浸以增高; 顛之倒之,信多多而益寡。來因高岡之上,徙殊曲突 之下,知附熱之足食。〈疑貪〉兼微光而是假。原乎瞻彼林 薄,爰發條枚。綢繆既束,負荷皆來。始交積以發地,俄 重疊而如堆。顧遇可期,亦有含音之器;操持倘用,豈 無束溼之材。匪伐柯於林下,疑設燎於庭隈。入用雖 慚於散木,待燃未怯於死灰。幸薰灼之可近,唯掄擇 之所裁。必能揚大君之光。資烹飪以調味,豈唯發太 守之化;祈澍雨以禳災。觀其疊跡連牆,攢形內向,功 成執熱,化歸炎上。催發生於庖人,廢全模於梓匠。曾 不知縱橫長短之術,成結搆高卑之狀。犬牙交列,未 失本枝之形;蠅翼巧成,猶蓄運斤之望。豈徒分彊幹 弱枝之義,留錯節盤根之餘。異掄材而晉用,似橧巢 而夏居。幸爝火未息,與獸炭焚;如無之實難,鑽燧者 於茲待乏,雖欲勿用,和羹者焉能捨諸。古人徵用賢 之乖喻,積薪為偶,奚自我而爭先,反忽焉而在後,念 採掇之所在,顧高下而何有,倘堅貞之可求,庶有心 而不朽。
《積薪賦》〈有序〉李德裕
編輯
此郡巖壑重複,林麓繁盛,樵採之子,未嘗輟音,往往沿流而下,詣予求售。余因積薪於庭,竊有所歎,乃為《積薪賦》。賦曰:
邈巖居之幽遠,有楚澤之放臣。方絕學以自爨,誠未 暇於披榛。悲顏子之飯煤,感萊蕪之生塵。時束蘊以 請火,訪蓬茨之善鄰。乃遇樵客,維舟水濱。余訊之曰: 「採樵賤業,常棲隱淪。《詩》既嘉於刈楚,《傳》亦歎於析薪。 爾豈延瀨之客,不取金而且貧?又豈叔敖之子,以好 廉而苦辛。何乃負擔不已,其生實勤。」客顧余而歎曰: 「貴則近禍,富多不仁。寄跡於此,以養吾真。善《大雅》之 知言,信芻蕘之可詢。」既而交加累積,高下齊均。矗若 井幹,疊似龍鱗。避氿泉而無浸,遠曲突而不陳。苟知 防患之術,終無焦爛之賓。嗟長孺之昧道,常喻此而 求伸。雖後來之高處,亦居上而先焚。使薪為能言之 物,豈欲入爨而揚芬。未若生幽崖之「側,糾芳桂之輪, 不近野田之燎,免勞匠者之斤。冒霰雪以終歲,齊天 年於大椿。」
《積薪賦》〈以帝取汲黯為韻〉闕名
編輯
僕少好讀書,長而無替,謝絕門客,幽關長閉。志尋經 史,見汲黯積薪之言,即知君臣有道之契。乃廢卷憤 色,辣袂臨砌,豈吾道謝於古人,將君德慚於往帝。竟 空鹽梅之用,長虛舟楫之濟。於是辭雲林,裂荷薜,赴 以時貢,擬先秋計。何歲華之不與,幾山川之迢遞?積 薪暗入於心期,後來空望其他惠。積薪何薪,唯楚與 桂。其採之也,翹車載馳,畢搜其林壑;其得之也,良材 盡取,靡遺其巨細。風塵爾勞,阡陌相繼,辭雲壤而百 處,指王城而四詣,得《大有》之妙象,同《萃亨》之深智。無 怠其功,有司是主,雖不近於丹陛,幸得貯其華宇,然 蓄薪而雖多,非有命而不取。每至膳夫興造,金鼎初 汲,論食玉而來窺,將然桂而先挹。勿貴先至,在其下 兮,必棄置於後時;勿輕後來,居其上兮,必取用而先 及。此自然之理,胡物情之可習?已矣哉!蒼苔蕪兮白 露湛,愁來曉夜紅顏減。君若助化於聖明,伏望留情 於汲黯。
《燔薪賦》宋·張耒
編輯
歲暮苦寒,烈風不休。先生家貧,衣無重裘,讀書。夜闌, 爐炭已灰。先生瑟縮,悽然不怡,顧謂童子與薪皆來。 童子曰:「是薪也,陳之壁間,自春徂冬,風日所熯,埃塵 所蒙,固瀋液之乾竭,得外稿而中空。唯利從燔,無所 獻功,與火相得,赫然大烘,堅枿勁節,久而後燃,後群 枯而效技,又熒熒而不煙。」於是先生欣然,環坐皆喜, 或裸股出足,或引手張臂。窮谷蕭條,薪炭如土。蓋取 之而不竭,顧此樂之甚富,又何必琴林修直,獸形攫 摶。漢壁之椒效暖,魏宮之金辟寒。誰知空山寒夜之 叟,敢傲溫於狐貉之前?
薪部藝文二〈詩〉
編輯《樵人十詠》唐·陸龜蒙
編輯
樵谿
山高谿且深,蒼蒼但群木。抽條欲千尺,眾亦疑樸樕。 一朝蒙剪伐,萬古辭林麓。若遇燎元穹,微煙出雲族。
樵家
「草木黃落時,比鄰相見喜。門當清澗盡,屋在寒雲裡。」 山棚日纔下,野竈煙初起。所謂《順天民》,唐堯亦如此。
樵叟
自小即胼𦙆,至今凋鬢髮。所圖山褐厚,所愛山爐熱。不知冠蓋好,但信煙霞活。富貴如疾顛,吾從老巖穴。
樵子
「生自蒼崖邊,能諳白雲養。纔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
樵徑
石脈青靄間,行行自幽絕。方愁山繚繞,更值雲遮截。 爭摧好林浪,共約歸時節。不似名利塗,相期覆車轍。
樵斧
淬礪秋水清,㩦持遠山曙。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 巢傾鳥猶在,樹盡猿方去。授鉞者何人,吾方易其慮。
樵擔
輕無斗儲價,重則筋力絕。欲下半巖時,憂襟兩如結。 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負荷誠獨難,移之《贈來哲》。
樵風
朝隨早潮去,暮帶殘陽返。向背得清颷,相追無近遠。 採山一何遲,服道常苦蹇。仙術信能為,年華未將晚。
樵火
積雪抱松塢,蠹根然草堂。深爐與遠燒,此夜仍交光。 或似坐奇獸,或如焚異香。堪嗟宦遊子,凍死道路旁。
樵歌
縱調為野吟,徐徐下雲磴。因知負樵樂,不減援琴興。 出林方自轉,隔木猶相應。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稱。
《和魯望樵人十詠》皮日休
編輯
樵谿
何時有此谿,應便生幽木。橡實養山禽,藤花蒙澗鹿。 不止產蒸薪,願當歌《棫樸》。君知天意無,以此安吾族。
樵家
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雲蘿共夙世。猿鳥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盤餐烹野花。居茲老復老。不解嘆年華。
樵叟
不曾照青鏡,豈解傷華髮。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所以兩大夫,天年為《自伐》。
樵子
相約晚樵去,跳踉上山路。將花餌鹿麛,以果投猿父。 束薪白雲溼,負擔春日暮。何不壽童烏,果為元所誤。
樵徑
蒙蘢中一徑,繞在千峰裡。歇處遇松根,危中值石齒。 花穿絮衣落,雲拂芒鞋起。自古行此塗,不聞顛與墜。
樵斧
腰間插大柯,直入深溪裡。空林伐一聲,幽鳥相呼起。 倒樹去李父,傾巢啼木魅。不知仗鉞者,除害誰如此。
樵擔
不敢量樵重,惟知益薪束。軋軋下山時,灣灣向身曲。 清泉洗得潔,翠靄侵來綠。看取荷戈人,誰能似吾屬。
樵風
野船渡樵客,往來平波中。縱橫清飆吹,旦暮歸期同。 蘋光惹衣白,蓮影涵薪紅。吾當請封爾,直作鏡湖公。
樵火
山客地爐裡,然薪如陽輝。松膏作滫瀡,杉子為珠璣。 響誤擊刺鬧,焰疑彗孛飛。傍邊暖白酒,不覺瀑冰垂。
樵歌
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雲采樵樂,或說林泉候。 一唱凝閒雲,再謠悲顧獸。若遇采詩人,無辭收鄙陋。
《負薪女》元·郭鈺
編輯
山下女兒雙髻垂,上山負薪哭聲悲。辛勤主家奉晨 炊,主翁頭白諸郎癡。干戈未解骨肉離,生來不識妍 與媸。長笑鄰姬畫蛾眉,金屏孔雀何光輝。琱弓羽箭 來者誰,綠楊終日青驄嘶。人生年少如駒馳,鴛鴦翡 翠皆雙飛。愁思百結心自知,負薪拭淚背人揮。黃昏 四壁寒螿啼。
薪部選句
編輯晉戴逵《流火賦》,「火憑薪以傳焰,人資氣以享年,苟薪 氣之有竭,何年焰之恆延。」
宋鮑照《觀漏賦》:「雖接薪之更傳,寧絕明之還續。」 唐王績《遊北山賦》:「忽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負薪。」 盧照鄰《秋霖賦》:「玉為粒兮桂為薪,堂有琴兮室無人。」 宋黃庭堅《對青竹賦》:「貴之則律呂汗簡,賤之則箕帚 蒸薪。」
梁沈約詩:「洪鼎自爨匪勞薪。」
庾肩吾詩:「豆火欲燃薪。」
唐張九齡詩:「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
李白詩:「黃金買尺薪。」〈又〉「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杜甫詩。「谷口樵歸唱。」〈又〉明然《林中薪》。
儲光羲詩。「日入行刈薪。」
孟郊詩:「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
韋應物詩:「伐薪響深谷。」〈又〉澗底束荊薪。
賈島詩:「采菌依餘枿,拾薪逢刈田。」 元稹詩:「落葉添薪仰古槐。」〈又〉玉饌燃薪桂皮日休詩:「束薪白雲濕,負擔春日暮。」
宋蘇軾詩:「破竈鬱生薪。」〈又〉《翰林》溼薪爆竹聲。〈又〉「糴米 買束薪」,百物資之市。〈又〉「慎勿用勞薪,感我如薰蕕。」 徐積《詩》:「伐盡魏國薪,下盡淇園竹。」
范成大詩:「沙頭沽酒市樓暖,徑步買薪江墅寒。」 陸游詩:「熟摘巖邊果,乾收澗底薪。」
元吳萊詩:「清晨腰我斧,往伐西山薪。」
薪部紀事
編輯《易經繫辭》:「古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淮南子》:「當舜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丘 陵而處之。」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使以殺太子申生之故來告。初, 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寘薪焉。夷吾 訴之,公使讓之。士蒍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慼, 憂必讎焉;無戎而城,讎必保焉。寇讎之保,又何慎焉? 守官廢命不敬,固讎之保不忠。失忠與敬,何以事君? 《詩》云:『懷德惟寧,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 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
十五年,秦伯伐晉,獲晉侯以歸。穆姬聞晉侯將至,以 太子罃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絰, 逆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 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 死。惟君裁之。」乃舍諸靈臺。
二十八年,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憖次於 城濮。晉侯登有莘之虛以觀師,曰:「少長有禮,其可用 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晉師陳於莘北,胥臣以 下軍之佐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曰:「今 日必無晉矣。」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 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斾而退之,欒 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郤溱以中軍公 族橫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 師敗績。
《管子》:周容子夏以侈靡見桓公。桓公曰:「侈靡可以為 天下乎?」子夏曰:「可。夫雕燎然後炊之,雕卵然後瀹之, 所發積藏,散萬物也。」
《晏子》:「景公遊壽宮,睹耆年負薪,有飢色,公喟然,令吏 養之。」
《淮南子》:齊興兵伐楚,子發將師以當之。兵三卻,市偷 進請曰:「臣有薄技,願為君行之。」偷則夜解齊將軍之 幬帳而獻之。子發因使人歸之曰:「卒有出薪者,得將 軍之帳,使歸之於執事。」齊師聞之大駭,乃還師而去。 《古今注》:齊處士泯宣,年五十,無妻,出薪於野,見雉雄 雌相隨,意動心悲,乃作《雉朝飛》之操以自傷焉。 《春秋後語》:秦破魏軍於華陽,走我將軍孟卯。王使段 干木子從,與秦南陽木以千金和。蘇代謂王曰:「欲璽 者,段干木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欲 璽者制地,魏地不盡則不和。且夫以地事秦,譬猶以 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也。」王曰:「是則然矣。雖然,事始 已行,不可更矣。」
《列子》: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曰:「枯梧之樹不祥,伐之。」 鄰父因請為薪,其人乃不悅。
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擊而斃之,「恐人見之也,遽 而藏之隍,覆之以蕉。」
《韓詩外傳》:孔子出遊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孔 子使弟子問焉,婦人曰:「鄉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弟子 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 蓋不忘故也。」
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吳越春秋》:季札去徐而歸,行道逢男子五月被裘采 薪於道傍,有委金。季札見之,謂薪者曰:「子來取此金。」 薪者曰:「何子居之高,視之卑,五月被裘採薪,寧是拾 金者乎?」
越勾踐臥薪嘗膽,欲以報吳。
桓譚《新論》: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竈突直,而積薪在旁。 謂曰:「此有火災。」即更為曲突而遠徙其薪。
《戰國策》:「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王 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 寡人,曾不肯留,願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 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 食玉炊桂,因鬼見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聞命矣。」 《史記滑稽傳》:「優孟者,故楚之樂人也。楚相孫叔敖知 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 若往見優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年,其子窮困 負薪,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時,屬 我貧困,往見優孟。」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即為孫叔 敖。衣冠抵掌。談語歲餘,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 別也。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 復生也,欲以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 相。」莊王許之。三日後,優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 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 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貪鄙者,餘財不 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姦,觸大罪,身 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 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 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於是莊王謝優孟, 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後十世 不絕。
《酷吏傳》:「甯成者,穰人也,以郎謁者事景帝。好氣,為人 小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如束溼薪。」
《漢書。平帝本紀》:「女徒已論歸家,顧山錢月三百。」〈注〉應 劭曰:舊刑鬼薪,取薪於山,以給宗廟。今使女徒出錢 顧薪,故曰顧山也。
《朱買臣傳》:「買臣,字翁子,吳人。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 刈薪樵,出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
漢王褒《僮約》:奴「日暮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後漢書馮異傳》:「王郎起,光武自薊東南馳至南宮,遇 大風雨,光武引車入道傍空舍,異抱薪,鄧禹爇火,光 武對竈燎衣。」 《承宮傳》:「宮字少子,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歲,為人 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 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執苦數年,勤學不倦。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
《戴封傳》:封遷西華令,其年大旱,封禱請無獲,乃積薪 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於是遠近歎服。 《王良傳》:良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 布被瓦器。時司徒史鮑恢以事到東海,過候其家,而 良妻布裙曳柴,從田中歸,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故來 受書,欲見夫人。」妻曰:「妾是也,苦掾無書。」恢乃下拜歎 息而還。
辟寒顏斐字文林為京兆尹課民當輸租時車牛各 致薪兩束為冬寒冰炙筆硯。
《晉書祖逖傳》:「逖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剋己務施,不畜 資產,子弟耕耘,負擔樵薪。」
《葛洪傳》:「洪少好學,家貧,躬自伐薪,以貿紙筆。」
《石崇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愷以 炲澳釜,崇以蠟代薪。」 《吳隱之傳》:「隱之為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 《晉中興書》:「范汪家貧好學,然薪寫書,寫書既畢,誦讀 亦竟。」
《汝南先賢傳》:蔡順以至孝稱。順少孤,養母,嘗出求薪, 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 歸,問其故,母曰:「有急客,吾噬指以悟汝耳。」〈或以為曾子事〉 侯瑾甚孤貧依宋人居晝為人傭賃暮輒然柴薪以 讀書。
《神仙傳》:「樵先日入山,伐薪以布施,從村頭一家起而 復始。」
《搜神記》:「諒輔,廣漢人也。時旱,以五官掾出禱,積薪柴 自焚,須臾而雨作。」
《世說》:荀公曾在晉武帝坐賜食,荀進飯,即謂坐人曰: 「此是勞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帝密遣問外,答云:「實是 故車腳。」
《抱朴子》:「南海之中,蕭丘之上,有自生之火,常以春起 而秋滅,丘方千里。當火起時,此丘上純生一種木,火 起正著此木,木雖為火所著,但小焦黑。人或以為薪 者,如常薪,但不成炭,炊熟則灌滅之,後復更用,如此 無窮。」
《元中記》:「南方有炎山焉,在扶南國之東,加榮國之北, 諸薄國之西。山從四月而火生,十二月火滅,正月、二 月火不然。山上但出雲氣,而草木生葉枝條,至四月 火然,草木葉落,如中國寒時草木葉落也。行人以正 月、二月、三月行過此山下,取柴以為薪然之,無盡時, 漂粟手牘車引。貧時以敗薪為筆,取五龍山下烏石 作墨」,至今田家無墨,有取之者。
《續文獻通考》:「宋彭氏女,從父入山採樵。父為虎所攫, 女挺身亂斫虎,父得不死。」
蕭子顯《齊書》:江淹年十三,孤貧,常採薪以養母。曾於 樵所得貂蟬一具,將鬻以供母,母曰:「此乃汝之休徵 也。以兒才行若此,豈長貧賤?可留待得侍中著之。」後 果拜侍中。
《北史李彪傳》:「彪篤學不倦,晝則樵薪供爨,夜則觀文 屬綴,集成《晉書》,存一代之事。」
《唐書哥舒翰傳》:「翰與崔乾祐戰,賊負薪塞路,順風火 其車熛焱。」〈音艷〉熾突騰煙如夜。
《劉義節傳》:義節從平京師,為鴻臚卿,時傾府庫為軍 實,帑財大乏。義節曰:「今京師屯兵多,樵貴帛賤,若伐 街苑樹為薪,以易布帛,歲數十萬可致。」
《元結傳》:「結父延祖調舂陵丞,輒棄官去,曰:人生衣食, 可適饑飽,不宜復有所需。每灌畦掇薪,以為有生之役,過此吾不思也。」
《李勘傳》:「勘好學,大寒掇薪自炙,夜無然膏,默念所記。 年三十,明六經。」
《畢諴傳》:「諴夜然薪讀書,母卹其疲,奪火使寐,竟不肯 息。」
《韓思復傳》:「思復以親喪去官,鬻薪自給。」
《高麗傳》:「帝至渤錯水,阻淖,八十里車騎不通。長孫無 忌、楊師道等率萬人,斬樵築道,聯車為梁,帝負薪馬 上助役。」
《續文獻通考》:唐許宣平負薪賣於市,嘗獨吟曰:「負薪 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李白 入山尋之不見,乃題其庵以歸。是冬庵為火所焚,遂 不見。後百餘年,有採薪者見之南山石上。
《酉陽雜俎》:元和初,洛陽村王清傭力得錢五鐶,因買 田畔一枯栗,將為薪以求利。經宿,鄰人盜斫,忽有黑 蛇人語曰:「我,王清本也,汝勿斫。」其人懼而走。及明,清 率子孫薪之,掘其根,根下得大瓮二,散錢實滿。清因 是獲利巨富。
《六典·虞部》:「凡五嶽及名山,能蘊靈產異,興雲致雨,有 利於人者,禁其樵採。」
《孔帖》:「杜甫至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
朱瑾徙屯安豐,汴將牛存節苦鬥,會大雪,士多凍死, 潁州刺史王敬蕘燎薪屬道,汴軍免者數千人。 《五代史契丹附錄》:開運二年,德光傾國入寇,見大桑 木,罵曰:「『吾知紫披襖出自汝身,吾豈容汝活耶』!束薪 於木而焚之。」
《馮道傳》:「道解學士居父喪於景城,遇歲饑,悉出所有 以賙鄉里,而退耕於野,躬自負薪。」
《王建及傳》:莊宗積金帛於軍門,募能破梁戰艦者,至 於吐火禁咒,莫不皆有。建及重鎧執槊,呼曰:「梁晉一 水間耳,何必巧為?吾今破之矣。」即以大甕積薪,自上 流縱火焚梁戰艦。建及以二舟載甲士隨之,斧其竹 笮,梁兵皆走。
《遼史宗室傳》:「章肅皇帝小字李胡,一名洪古,字奚隱, 太祖第三子,母淳欽皇后蕭氏。少勇悍多力,而性殘 酷,小怒輒黥人面,或投水火中。太祖嘗觀諸子寢,李 胡縮項臥內曰:『是必在諸子下』。又嘗大寒,命三子采 薪,太宗不擇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乾者,束而歸。 後至,李胡取少而棄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曰:『長巧 而次成,少不及矣』。」
《宋史張永德傳》:「韓令坤在揚州,為吳人所逼,世宗遣 永德率師援之,吳將林仁肇以船數艘載薪,乘風縱 火,將焚周浮梁,俄而風反,吳人稍卻,永德進兵敗之。」 《瀘州蠻傳》:「詔林廣討乞弟,次歸來州,天大寒,燃桂為 薪,軍士皆凍墮指。」
《孝義傳》:「周堯卿母喪,倚廬三年,席薪枕塊,雖疾病不 飲酒食肉。」
朱泰,湖州武康人。家貧,鬻薪養母。一日入山,遇虎搏 攫,負之而去,泰已瞑眩,行百餘步,忽稍醒,厲聲曰:「虎 為暴食我,所恨母無託爾。」虎忽棄泰於地,泰匍匐而 歸。里人目為《朱虎殘》。
《五行志》:德祐二年正月戊辰,寶應縣民析薪,中有「天 太下趙」四字,獻之,制置使李庭芝賞之以錢五千。 《老學菴筆記》:蜀人爨薪,皆短而粗,束縛齊密,狀如大 餅餤,不可遽燒,必以斧破之,至有以斧柴為業者。孟 蜀時,周世宗志欲取蜀,蜀卒涅面為斧形,號破柴都。 《金史》典給署掌宮中所用薪。
《元史董文蔚傳》:「文蔚攻襄樊城,南據漢江,北阻湖水。 文蔚夜領兵士,伐木拔根,立於水,實以薪草,為橋梁, 頃之即成。」
《王初應傳》:「初應,漳州長泰人。至大中,從父樵劉嶺,虎 搏其父,初應抽鐮刀刺虎鼻殺之。」
《食貨志》:「至元二十年,以東宮位下軍一百人,採薪二 月,供內府歲用。」
《誠齋雜記》:「楊威少失父,事母至孝。嘗與母入山採薪, 為虎所逼,自計不能禦,於是抱母且號且行,虎見其 情,遂弭耳而去。」
《筆記》:高賁亨作《東湖樵夫傳》。先伯父南郭翁嘗曰:「革 除間有樵夫鬻薪東湖之上,人曰:『燕王為天子矣』。樵 夫曰:『信乎』?」遂投水而死。吾聞諸故老姓名無傳焉,賁 亨藏諸懷久矣,慮其忘也,為之傳。
薪部雜錄
編輯《詩經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又〉翹翹錯薪,言 刈其蔞。
《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
《鄭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
《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 不得。
《唐風綢繆》:「綢繆,束薪。」〈又〉《綢繆》束芻。
《豳風·東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以薪以蒸。」〈注〉粗曰薪,細曰蒸。 《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大東》有冽氿泉,無浸穫薪。〈又〉《薪》,是穫薪,尚可載也。〈注〉 穫,艾也。薪已穫矣,而復漬之則腐,故已艾則庶其載 而蓄之也。
《車舝》「陟彼高岡,析其柞薪。」
《白華》樵彼桑,薪卭烘於煁。〈注〉《桑薪》,薪之善者也。烘,燎 也。煁,無釜之竈,可燎而不可烹飪者也。桑薪宜以烹 飪,而但為燎燭,以比嫡後之尊,反見卑賤也。
《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注〉樸,叢生也。言根枝 迫迮相附著也。槱,積也。〈大全〉嚴氏曰:「積以待其乾而用 之。」
《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注〉瑟,茂密貌。燎,爨也。 《禮記曲禮》: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 之憂。」
問庶人之子,長曰「能負薪矣」;幼,曰:「未能負薪也。」 《王制》:「木不中伐,不粥於市。」
《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又〉季冬之月, 乃命四監「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注〉「秩 有常數也。大而可析者謂之薪,小而可束者謂之柴。」 薪燎,炊爨及夜燎之用也。
《左傳》:「厥父析薪,厥子弗克負荷。」
藪之薪蒸,虞候守之。
《大戴禮記》。布薪若一火就燥,平地若一水就濕。 《大戴禮》逸菙氏「掌供燋契,以待卜事。」杜子春注曰:「燋 讀如薪樵之樵,謂所爇灼龜之木。」
《莊子》:「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荀子》:「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漢書汲黯傳》:「黯謂武帝曰:『陛下之於群臣如積薪,後 來者居上』。」
《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賈長沙集·治安策》:「抱火厝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 及然,因謂之安。」
《淮南子兵略訓》:「巨斧,擊桐薪,不待利時良日,然後破 之。」
《說山訓》:「以束薪為鬼,以火煙為氣,惑也。」
採薪者見一芥掇之,見青蔥則拔之。
《論衡》:或伐薪於山,輕小之木,合而束之,至於大木,十 圍以上,引之不能動,推之不能移,則委之於山林,收 所束之小木而去。由此以論,知能之大者,其猶十圍 以上木也,人力不能舉薦,其猶薪者推引大木也。 《鄧析書》:「譬猶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抱薪救火,燥者先著。」
《文子》:「是猶抱薪而救火。」
《六帖》,「負含道之薪,則精感天地。」
《袖中記》《齊地記》:「柴阜榛棘森然,故曰柴阜。」
劉禹錫《管城縣驛記》:「積薪就陽。」
《上宰相啟》:「夫溝中之木,與犧象同體。追琢不至,坐成 枯薪。」
柳宗元《霹靂琴贊》「桐生石上,一夕暴震。側臥道上,震 旁之民,稍柴薪之。」
《王氏談錄》:公亟稱李衛公之文,謂不減燕、許。每讀《積 薪賦》曰:「『雖後來之高處必居上而先焚』。真文章之精 致也。」
《嚴棲幽事》:山中人十月以薪草縛柑橘樹上,余曰:「此 為木奴著裘。」
《筆乘佛典》言「火傳於薪,猶神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 神之傳異形。」
薪部外編
編輯《列仙傳》:「甯封子,黃帝時人,為陶正。有神人過之,為其 掌火,能令火出五色煙,教其積薪自燒,而隨煙上下, 猶有骨,時人葬之。」
周宣王時,郊聞採薪者行歌云:「巾金巾,入天門,呼長 精,吸元泉,鳴天鼓,養泥丸。」時人莫能知之,老君曰:「此 活國中人。」其語祕矣。斯皆修習無上正真之妙也。 《拾遺記》:孔子夜夢三槐之間豐沛之邦有赤氣驅車, 見芻兒傷麟之左足,求薪覆之。
《神仙傳》:王質常採薪於信都石室山中,遇二老人圍 碁石上,質放柯於坐下觀之,一局未終,老人曰:「子何 不去。」質起視柯,柯柄已爛矣。乃下山歸家,門閭改換, 里之人俱不相識,始覺圍碁者乃仙人也,後莫知其 所終焉。
《水經注》:支僧載外國事曰:「佛泥洹後,天人以新白紲 裹佛,以香花供養,滿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宮。渡一 小水,水名醯蘭那,去王宮可三里許,在宮北以旃檀 木為薪,天人各以火燒薪,薪了不然。大迦葉從流沙還,不勝悲號,感動天地。從是之後,他薪不燒而自然 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