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18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十八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十八卷目錄

 牧部彙考

  周禮天官 地官

  管子山至數

  甯戚牧牛說

 牧部藝文

  小雅無羊四章

  飯牛歌          周甯戚

  牧童           唐張籍

  牧童詞           李涉

  牧童            劉駕

  牧童詞          儲光羲

  放牛歌          陸龜蒙

  牧童詞           僧巒

  前題           元周權

  牧羊兒土鼓        明太祖

  牧牛詞           高啟

  牧羊兒土鼓應制      吳宗伯

  西安牧笛          丘弘

 牧部紀事

 牧部雜錄

 牧部外編

藝術典第十八卷

牧部彙考

編輯

《周禮》

編輯

《天官》

編輯

太宰之職,以九職任萬民;四曰澤牧,養蕃鳥獸。

「澤無水曰澤牧。」牧田在遠郊。皆畜牧之地。

《地官》

編輯

《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

六牲謂牛、馬、羊、豕、犬、雞。鄭司農云:「牷,純也。」元謂牷體完具。釋曰:雲「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者,阜,盛也。蕃,息也。物謂毛物,言使肥盛蕃息。各有毛物,謂五官各有牛人、羊人、犬人、豕人之等,擇取純毛物者以供牧人,牧人又供與充人芻之,三月以祭祀,故云以供祭祀之牲牷也。按《爾雅》所釋六畜,有馬、牛、羊、豕、犬、雞,故鄭依而釋之。按《膳夫》供六牲,鄭注云:「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此則曰「牲」,亦據將用為言也。

《管子》

編輯

《山至數》

編輯

桓公問於《管子》曰:「准衡、輕重、國會,吾得聞之矣。請問 縣數?」管子對曰:「狼牡以至於馮會之日,龍夏以北至 於海莊,禽獸牛羊之地也。何不以此通國筴哉?」桓公 曰:「何謂通國筴?」管子對曰:「馮市門一吏書贅直事。若 其事,唐圉牧食之人養視不失。扞殂者去其都秩與 其縣秩,大夫不鄉贅合游者謂之無禮義。大夫幽其」 春秋,列民幽其門山之祠,馮會龍夏牛羊犧牲,月賈 十倍異日。此出諸禮義籍於無用之地,因捫牢筴也, 謂之「通。」按管子書語多古奧不可解或有訛字亦不敢輕改姑存之

《甯戚牧牛說》
本無名氏疑唐宋人所作託言甯戚耳古人有臥牛衣而待旦則知牛之寒蓋有衣矣飯牛而牛肥則知牛之餒蓋啖以菽粟矣衣以褐薦飯以

編輯

菽粟,古人豈重畜如此哉?以此為衣食之本故耳。此 所謂「時其飢飽,以識性情」者也。每遇耕作之月,除已 牧放,夜復飽餉,至五更初,乘日未出天氣涼而用之, 則力倍於常,半日可勝一日之功。日高熱喘,便令休 息,勿竭其力,以致困乏。此南方晝耕之法也。若夫北 方,陸地平遠,牛皆夜耕,以避晝熱,夜半仍飼以芻豆, 「以助其力,至明耕畢則放去」,此所謂「節其作息,以養 其血氣」也。今槁秸不足以充其飢,水漿不足以濟其 渴,凍之曝之,瘠之,役之勞之,又從而鞭笞之,則牛之 斃者過半矣。飢欲得食,渴欲得飲,物之情也。至於役 使困乏,氣喘汗流,耕者急於就食,或放之山,或逐之 水。牛困得水,動輒移時,毛竅空疏,因而乏食,以致疾 病生焉。放之高山,筋力疲乏,顛蹶而僵仆者,往往相 籍也。利其力而傷其生,烏識其為愛養之道哉?牛之 為病不一,其用藥與人相似,但大為劑以飲之,無不 愈者。便溺有血,傷於熱也,以致便血之藥治之。冷結 則鼻乾而不喘,以發散藥投之。熱結即鼻汗而喘,以 解利藥投之。其或天行疫癘,率多薰蒸相染,其氣然 也。愛之則當離避他所,拔除沴音戾氣,而救藥或可 偷生。傳曰:「養備動時,則天不能使之病。」畜牛之家,誠 能節適養護,如前所云,則自無病。然有病而治,猶愈 於不治。若夫醫治之宜,則亦有說。《周禮》獸醫掌療獸 病,凡療獸病,灌而行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其來尚矣。今諸處自有獸工,相病用藥,不必預陳方藥恐多 差誤也。

牧部藝文詩詞

編輯

《小雅無羊四章》

編輯

此詩言「牧事有成,而牛羊眾多」 也。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 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賦也

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 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賦也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 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賦也

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 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賦也

《飯牛歌三首》
周甯戚

編輯

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 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弊布單衣裁至 骭,清朝飯牛至夜半。黃犢上阪且休息,吾將捨汝相 齊國。

出東門兮厲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闌。麤布衣兮縕縷, 時不遇兮堯舜。主牛兮努力食細草。大臣在爾側,「吾 當與爾適楚國。」此首見劉向別錄

《牧童》
唐·張籍

編輯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饑烏啄牛背,令我不 得戲隴頭。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隔堤 吹葉應同伴,還彀長鞭三四聲。牛羊食草莫相觸,官 家截爾頭上角。」

《牧童詞》
李涉

編輯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村口谷。」荷笠出林 春雨細,蘆管臥吹沙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 虎欺黃犢。

《牧童》
劉駕

編輯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晝日驅牛歸,前谿風雨惡。

《牧童詞》
儲光羲

編輯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 圓笠覆我首,長葉披我襟。方將憂暑雨,亦以懼寒陰。 大牛隱層坂,小牛穿近林。同類相鼓舞,觸物成謳吟。 取樂須臾間,寧問聲與音。

《放牛歌》
陸龜蒙

編輯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鄰肩抵尾乍依 猥,橫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斷塹無端入,背上時時孤 鳥立。日暮相將帶雨聲,田家煙火微茫濕。

《牧童詞》
僧巒

編輯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著芒鞋戴蓑笠。朝陽未出眾山 時,露滴蓑衣猶半濕。二月三月時,平原草初綠。三箇 五箇騎羸牛,前村後村來放牧。笛聲纔一舉,眾穉齊 歌舞。看看白日又西斜,各自騎牛又歸去。」

《前題》
元·周權

編輯

我牧不憚遠,牧多良苦辛。所幸牧已狎,馴擾無敗群。 平原濕春煙,碧草何披紛。大牛隱重陂,小牛飲芳津。 旦出露未晞,及歸景常曛。時復扣角歌,歌俚全吾真。 取樂田野間,世事非所聞。歌闌臥牛背,仰見天際雲。

《牧羊兒土鼓》
明·太祖

編輯

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樂道歌》。土鼓抱時山鬼 聽,石泉濯處澗鷗和。金華誰識仙機密,蘭渚何知道 術多。歲久市中終得信,叱羊洞口白雲過。

《牧牛詞》
高啟

編輯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 岡去相逐。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飢唯我知。牛上 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長年牧牛百不憂,但 恐輸租賣我牛。

《牧羊兒土鼓應制》
吳宗伯

編輯

維群三百飽青芻,土鼓消閑化日舒。筍籜綠垂風暖 後,豆花紅綻雨晴初。山中草長雲生石,野外風柔塊 作桴。萬物欣欣皆自得,吾皇端拱紹唐、虞。

《西安牧笛》
丘弘

編輯

山抹浮嵐映暮霞,牧童吹笛過平沙。隴頭嫋嫋風偏 細,牛背悠悠日欲斜。不用岳陽聞《鐵管》,卻疑黃鶴落 梅花。數聲清響潛蛟舞,驅駕風雷得意賒

牧部紀事

編輯

《史記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 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 息。孝王曰:『昔柏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 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 《列子黃帝篇》:「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鴦者,能養野 禽獸,委食於園庭之內,雖虎狼鵰鶚之類,無不柔馴 者,雄雌在前,孳尾成群,異類雜居,不相搏噬也。」王慮 其術終於其身,令《毛丘園》傳之。梁鴦曰:「鴦,賤役也,何 術以告爾?懼王之謂隱於爾也,且一言我養虎之法, 凡順之則喜,逆之則怒,此有血氣者之性也。然喜怒 豈妄發哉?皆逆之所犯也。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與 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碎之之 怒也,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 者,順也,故其殺之逆也。然則吾豈敢逆之使怒哉?亦 不順之使喜也。夫喜之復也必怒,怒之復也常喜,皆 不中也。今吾心無逆順者也,則鳥獸之視吾,猶其儕 也。故游吾園者,不思高林曠澤;寢吾庭者,不願深山 幽谷。理使然也。

《淮南子道應訓》:「甯戚欲干齊桓公,困窮無以自達,於 是為商旅,將任車以商於齊,暮宿於國門之外。桓公 郊迎客,夜開門避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甯戚飯 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桓公聞之, 撫其僕之手曰:『異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桓 公及至,從者以請,桓公贛之衣冠而見說,以為天下。」 桓公大說,將任之。群臣爭之曰:「客,衛人也。衛之去齊 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問之而故賢者也,用之未晚。」 桓公曰:「不然。問之,患其有小惡也。以人之小惡,而忘 人之大羙,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莊子駢拇》篇:「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 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 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吳越春秋》:「婁門外雞墟者,吳王牧雞處。」

《韓詩外傳》:吳延陵季子遊於齊,見遺金,呼牧者取之。 牧者曰:「子居之高,視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 有君不君,有友不友,當暑衣裘,君疑取金者乎?」延陵 季子知其為賢者,請問姓字。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 也,何足語姓字哉?」遂去。延陵季子立而望之,不見乃 止。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呂氏春秋貴生篇》: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使人以 幣先焉。顏闔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魯君之使者 至,顏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耶?」顏闔對曰:「此 闔之家也。」使者致幣,顏闔對曰:「恐聽繆而遺使者罪, 不若審之。」使者還,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 《慎人篇》: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而虜晉,飯牛於秦。 《傳》鬻以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說之,獻諸繆公,三日 請屬事焉。繆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天 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 下之,臣之忠也。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將 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

《列子楊朱篇》:楊朱見梁惠王,言治天下猶運諸掌。梁 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 芸,而言天下如運諸掌,何也?」對曰:「君見夫牧羊者乎? 百羊為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 而西,使堯牽一羊,舜荷箠而隨之,則不能前矣。」 《符子》:漢王聞宋朦子方牧羊於巨澤,鼓而歌南方之 詩。使者進謂宋朦子曰:「漢王聞先生之賢,使使者致 命於先生而委國政焉。」宋朦子矍然而顧,謂使者曰: 「是何言歟?令漢王待四海之士與十群之羊,其於職 司也奚以異乎?而大王廢其牧羊之任,委以四海之 政,是錯亂天位,倒置人倫,不願為也。」乃逃於山陰之 陽。

《列仙傳》:「商丘瑕子吹笙牧豕,七十不娶妻而死。」 《史記平準書》:「天子始巡郡國,北出蕭關,從數萬騎,獵 新秦中。新秦中或千里無亭徼,於是誅北地太守以 下,而令民得畜牧邊縣。官假馬母,三歲而歸,及息什 一,以除告緡,用充仞新秦中。」《漢書音義》曰:「令民得 畜牧於邊縣也。」瓚曰:「先是,新秦中千里無民,畏寇,不 敢畜牧,令設亭徼,故民得畜牧也。」李奇曰:「邊有官馬, 今令民能畜官母馬者,滿三歲歸之也。及有蕃息,與 當出緡筭者,皆復令居新秦中,又充仞之也。謂與民 母馬,令得為馬種,令十母馬還官一駒,此為息什一 也。」瓚曰:「前以邊用不足,故設告」緡之令,設亭徼,邊民 無警,皆得田牧。新秦中已充,故除告緡,不復取於民 也。

《漢書項羽傳》:「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計,往說梁 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 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南公稱曰:『楚雖三戶,亡秦必 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 𧔧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 之後也』。於是梁乃求楚懷王孫心在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望也。

《楚元王傳》:「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 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棺槨之麗,宮館 之盛,工匠計以萬數。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 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 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 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 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 不哀哉!

《公孫弘傳》:「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 說。」

《衛青傳》:「青父鄭季,以縣吏給事侯家,與陽信長公主 家僮衛媼通,生青。少時歸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 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

《卜式傳》:式以田畜為事,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獨取 畜羊百餘,田宅財物盡與弟,式入山牧十餘年,羊致 千餘頭買田宅,而弟盡破其產,式輒復分與弟者數 矣。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願輸家財半助邊。上使使 問式欲為官乎?式曰:「自少牧羊,不習仕宦,不願也。」使 者以聞,上以語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願陛下勿許。」 上不報。式歸復田牧,會貧民大徙,縣官無以盡贍,式 復持錢二十萬與河南太守。河南上富人助貧民者, 上識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輸其家半財助邊者。」乃召 拜式為中郎,賜爵左庶長。式不願為郎。上曰:「吾有羊 在上林,欲令子牧之。」式既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歲 餘羊肥息。上過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 猶是矣。以時起居,惡者輒去,毋令敗群。」上奇其言。 《蘇武傳》:單于欲降武,知武終不可脅,乃徙武北海上 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武杖漢節牧羊,臥起操 持,節旄盡落。

《路溫舒傳》:「溫舒父為里監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 中蒲編以為牒,用寫書。」

《王尊傳》:「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 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

《司馬遷傳》:「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

《貨殖傳》:「烏氏蠃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戎王, 戎王十倍其償予畜,畜至用谷量牛馬。秦始皇令蠃 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

《後漢書馬援傳》:「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 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欲就邊郡田牧。況 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從所好』。會況 卒,援行服期年,不離墓,所敬事寡。」請幫助識別此字。不冠不入廬。後 為郡督陲,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縱之,遂 亡命北地。遇赦,囚留牧畜,賓客多歸附者,遂役屬數 百家。轉游隴漢間,嘗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 老當益壯。」因處田牧,至有牛、馬羊數千頭,穀數萬斛。 既而嘆曰:「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 耳。」乃盡散以班昆弟故舊,身衣羊裘皮褲。

《孫期傳》:「期字仲彧,濟陰成武人也。少為諸生,習京氏 《易》《古文尚書》。家貧,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澤中以奉養 焉。遠人從其學者,皆執經壟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 讓。」

《劉盆子傳》:赤眉立盆子為帝,自號建世元年。初,赤眉 過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軍中。恭少習《尚書》,略 通大義。及隨崇等降更始,即封為式侯,以明經數言 事拜侍中。從更始在長安,盆子與茂留軍中,屬右校 卒吏劉俠卿主芻牧牛,號曰「牛吏。」及崇等欲立帝,求 軍中景王後者得七十餘人,唯盆子與茂及前西安 侯劉孝最為近屬。崇等議曰:「聞古天子將兵稱上將 軍。」乃書札為符曰「上將軍。」又以兩空札置笥中。遂於 鄭北設壇場,祠城陽景王,諸三老從事皆大會。「陛下 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盆子最幼,後探 得符,諸將乃皆稱臣拜。盆子時年十五,被髮徒跣,敝 衣赭汗,見眾拜,恐畏欲啼。茂謂曰:「『善藏符』。盆子即齧 折棄之。復還依俠卿,俠卿為制絳單衣,半頭赤幘直 綦履,乘軒車大馬,赤屏泥,絳襜絡,而猶從牧兒遨。」 《梁鴻傳》:「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父讓,王莽時為城 門校尉,封修遠伯,使奉少昊後,寓於北地而卒。鴻時 尚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後受業太學,家貧而尚 節介,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於上林 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 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願以身居 作。」主人許之。因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 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 還其豕,鴻不受而去。

《承宮傳》:「宮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 《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 經,遂請留門下。」

《魏志楊俊傳》:「俊避地并州,本郡王象,少孤特,為人僕 隸,年十七八,見使牧羊,而私讀書,因被箠楚。後嘉其 才質,即贖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後與別。象後為散騎常侍。」

《晉書王育傳》:「育字伯春,京兆人也。少孤貧,為人傭牧 羊。每過小學,必歔欷流涕。時有暇,即折蒲學書,忘而 失羊,為羊主所責,育將鬻己以償之。同郡許子章,敏 達之士也,聞而嘉之,代育償羊,給其衣食,使與子同 學,遂博通經史。」

《張華傳》:「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也。父平,魏漁陽郡守。 華少孤貧,自牧羊,同郡盧欽見而器之,鄉人劉放亦 奇其才,以女妻焉。」

《神仙傳》:「蘇仙公者,桂陽人,宅在郡城東北,出入往來, 不避燥濕,至於食物,不憚精粗。先生家貧,常自牧牛 與里中小兒,更日為牛郎。先生牧之,牛則徘徊側近, 不驅自歸。餘小兒牧牛,牛則四散,跨岡越嶮。諸兒問 曰:『爾何術也』。先生曰:『非汝輩所知』。」

《虎薈》,晉復陽縣里民家兒常牧牛,牛急舐此兒,舐處 悉白,兒俄而死。

《三十國春秋》:沮渠蒙遜,其先世為匈奴左沮渠,因以 官為氏。少牧羊,臥息田畔,忽見沙門以手摩其頭曰: 「爾後當王此土,不久苦焉。」言終而滅。

崔鴻《前燕錄》:李景字延祐,少貧,見養叔父,嘗使牧羊, 景見其叔子講誦,羨之。後從博士乞得百餘字,牧羊 之暇,折草木書之。叔乃悟曰:「吾家千里駒也,而令騏 驥久躓鹽坂。」乃為娶妻,教學。 孟姜,字天水,冀北人也。少孤貧,為河北陳不識家牧 羊。年十五,身長七尺九寸,聰慧美風儀。不識奇之,妻 之以女。

《魏書》參《朱榮傳》,榮父新興,太和中繼為酋長,家世豪 擅,財貨豐嬴。曾行群馬,見一白蛇,頭有兩角,游於馬 前。新興異之,謂曰:「爾若有神,令我畜牧蕃息。」自是之 後,日覺滋盛,牛羊駝馬,色別為群,谷量而已。朝廷每 有征討,輒獻私馬,兼備資糧,助裨軍用。高祖嘉之,除 右將軍光祿大夫。及遷洛後,特聽冬朝京師,夏歸部 落。每入朝,諸王公朝貴競以珍玩遺之,新興亦報以 名馬。轉散騎常侍、平北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新 興每春秋二時,恆與妻子閱畜牧於川澤,射獵自娛。 《太平御覽後魏書》曰:「游明根,字志遠。幼年遭亂,為櫟 陽王氏奴,主使牧羊。明根以漿倩人書字路邊,畫地 學之。長安鎮將竇瑾見之,呼問其姓」名,乃告游雅,使 人贖之。

《北齊書蘇瓊傳》:「瓊字珍之,武強人也。遷南清河太守。 其郡多盜,及瓊至,民吏肅然,姦盜止息。或外境姦非, 輒從界中行,過者無不捉送。零陵縣民魏雙成失牛, 疑其村人魏子賓列送至郡,一經窮問,知賓非盜者, 即便放之。雙成訴云:『府君放賊去,百姓牛何處可得』? 瓊不理其語,密走私訪,別獲盜者,從此畜牧不收,多」 放散,雲「但付府君。」

《唐書王希夷傳》:「希夷,徐州滕人。家貧,父母喪,為人牧 羊,取傭以葬。」

張說《開元十三年隴右監牧頌德碑序》:「元年牧馬二 十四萬匹,十三年乃四十三萬匹。」上顧謂監牧張景 順曰:「我馬幾何其蕃育,卿之力也。」對曰:「帝之福也,仲 之令也,臣何力之有焉?」

《遼史蕭蒲奴傳》:「蒲奴,字留隱,奚王楚不寧之後。幼孤 貧,傭於醫家,放牛傷人稼,數遭笞辱。醫者嘗見蒲奴 熟寐,有蛇遶身,異之,教以讀書。聰敏嗜學,不數年,涉 獵經史,習騎射。既冠,意氣豪邁。開泰間,選充護衛,稍 進用,俄坐罪黥流烏古部。久之,召還,累任劇,遷奚六 部大王。」

《續文獻通考》:「遼初諸牧監北面有西路群牧使司,有 倒塔嶺西路群牧使司,有洋河北馬群司,有漠南馬 群司,有漠北滑水馬群司。」

金群牧所,掌檢校群牧畜養蕃息之事。

宋濂《王冕傳》:「元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 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亡其 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王先生小傳》:「先生名毅,字剛。叔父機命牧牛,掛書牛 角而讀之,隨牛而東西行,日入忘歸。」

《近峰聞略》:宋姚鏞守章貢,郡人趙東野題《跨牛圖》詩 贈之曰:「騎牛無笠又無蓑,斷壟橫岡到處過。暖日春 風不常有,前村雨暗欲如何?」規之也。後卒貶衡陽。近 吾蘇劉完菴鉦為僉事,將致政,有憲臣索題牧牛圖 詩曰:「牧子驅牛去若飛,免教風雨濕蓑衣。回頭笑指 桃林外,多少牧牛人未歸。」憲臣亦感泣掛冠去

牧部雜錄

編輯

《左傳昭公七年》,楚子之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芋。尹 無宇斷之曰:「一國兩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為章華之 宮,納亡人以實之。無宇之閽入焉,無宇執之。有司弗 與,曰:「執人於王宮,其罪大矣。」執而謁諸王,王將飲酒, 無宇辭曰:「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 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 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 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 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執人於王 宮,將焉執之』』?」

《莊子·達生篇》:田開之曰:「聞之夫子曰:『善養生者善牧 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公孫龍子》舜牧羊於潢陽,還,堯舉為天子。

《荀子榮辱》篇:「今人之生也萬,多蓄雞狗豬彘,又蓄牛 羊。」

《韓子外儲》說韓宣子曰:「吾馬菽粟多矣,甚臞,何也?寡 人患之。」周市對曰:「使騶盡粟以食,雖無肥,不可得也。 名與,多與之,其實少,雖無臞,亦不可得也。主不審其 情實,坐而患之,馬猶不肥也。」

《史記義縱傳》:「甯成家居,上欲以為郡守。御史大夫弘 曰:『臣居山東為小吏時,甯成為濟南都尉,其治如狼 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為關都尉。」

《貨殖傳》:「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 足彘。」

《匈奴傳》:「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 牧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䒷、驢 騾、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遷徙。」

《說文》曰:羌,西戎牧羊人也,字從「羊人。」

唐次山子元子戲牧兒曰:「爾為《牧歌》,當不責爾暴。」牧 兒歌去,乃暴他人之田,田主鞭之,啼而冤。元子元子 友真卿,過元子曰:「彼牧兒望次山猶儓隸,不敢干其 主。及苟戲,乃或與次山猶仇讎,斯豈盛德也歟?」元子 報真卿曰:「吾戲牧兒得過,幾不免。彼行於世,有愛憎 相忌,是非相反,焉得不因苟戲以及者乎?吾當以戲」 為規。

《墨客揮犀》:陳瑩中為予言:「神宗皇帝一日行後苑,見 牧猳㹠者,問何所用,牧者對曰:『自祖宗以來,長令畜 之,自稚養之,以至大則殺之,必養其稚者,前朝不敢 易爾,不知果安用』?神宗沉思久之,詔付有司禁中,自 今不得復畜。」

蘇軾策里有畜馬者,患牧人欺之而盜其芻菽也,又 使一人焉為之廄長,廄長立而馬益癯。 《羅湖野錄》:潼川府天寧則禪師,蚤業儒,詞章婉縟。既 從釋,得法於儼首座,而為黃蘗勝之孫。有《牧牛詞》,寄 以《滿庭芳》調曰:「咄,這牛兒,身強力健,幾人能解牽騎? 為貪原上,綠草嫩離離,只管尋芳逐翠。奔馳後、不顧 傾危,爭知道、山遙水遠,回首到家遲。牧童,今有智,長 繩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終是不生疲。直待心調 步穩,青松下、孤笛橫吹。當歸去,人牛不見,正是月明 時。」世以禪語為祠,意句圓美,無出此右。或譏其徒以 不正之聲,混傷宗教,然有樂於嘔吟,則因而見道,亦 不失為善巧方便,隨機設化之一端耳。

《元史董文用傳》:「右丞盧世榮建議立法治財,視常歲 當倍增而民不擾。文用問曰,此錢取於右丞之家耶, 將取之於民耶?牧羊者歲嘗兩剪其毛,今牧人日剪 其毛而獻之,則主者固悅其得毛之多矣。然而羊無 以避寒熱,即死且盡,毛又何可得哉?」世榮不能對。 《郁離子》:「穆王得八駿以造王母,歸而伐徐偃王,滅之, 乃」立天閑內外之廄。八駿居天閑,食粟日石;其次乘 居內廄,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廄,食粟日六斗。其不 企是選者為散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為民馬,弗齒 於官牧。以造父為司馬。故天下之馬無遺良,而上下 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續文獻通考》:「明初,江北諸郡縣限於長江,馬至京難。 滁介江淮,多山,山下故多曠土,饒薦草,水泉可牧。」

牧部外編

編輯

《宋史趙自然傳》:「又有秦州民家子趙抱一者,常牧羊 田間。一夕有叩門召之者,以杖引行,杖端有氣如煙, 其香可悅。俄至山崖絕頂,見數人會飲,音樂交奏,與 人間無異。抱一駭而不測。會巡檢司過其下,聞樂聲, 疑群盜歡聚,集村民,梯崖而上,至則無所睹。抱一獨 在,援以下之,具言其故。」

《畿輔通志》:「白羊山在元氏縣西北五十里,昔有童子 牧羊,見二老奕棋,童子從旁觀之,奕畢,二老不見,驅羊不動,盡化為石,至今宛若白羊狀,故名。」

《歸化縣志》:「宋元祐間,有歐陽二仙對奕文筆山上坊。 晏北海牧牛於此,觀奕,二仙各與一桃,後亦仙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