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七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七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五十三
黃帝靈樞經七〈經脈篇第十下〉
藝術典第七十三卷
醫部彙考五十三
編輯《黃帝靈樞經七》
編輯
《經脈篇第十》〈下〉
編輯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 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 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 勝金也。
馬蒔曰:「此言肺絕之證候死期也。肺經之榮在毛,合在皮,正以肺主氣,行氣以溫於皮毛。惟氣絕而不榮,則皮毛焦,是皮節之津液亦去,而爪枯毛折,不特皮毛之焦而已。故病至毛折,其毛已死。火日剋金,死可必矣。」
張志聰曰:此論三陰三陽之氣終也。皮、脈、肉、筋、骨,臟腑之外應也。臟腑者,雌雄之內合也。陰陽六氣,本於臟腑之五行所生,氣先死於外,而後臟腑絕於內也。「手太陰之氣,主於皮毛,是以太陰氣絕則皮毛焦。」 「手太陰主氣,氣主熏膚澤毛,故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是以氣不榮則皮毛焦。津液者,隨三焦出氣,以」 溫肌肉,淖澤於骨節,潤澤於皮膚。氣不榮,則津液去皮節矣;津液去皮節,則爪枯毛折矣。毛先死者,手太陰之氣先絕於外也。丙篤丁死,肺臟之氣死於內也 。尚御公曰:按《上古天元冊文》,丹黅蒼素元之天氣,經於五方,分野,合化地之五行,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五運行論曰:「神在天為風,風生」 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是人之立形定氣,本於五行所生,故曰:「其生五,其數三。」 謂生於五行,而終於三陰三陽之數。是以所生病者,臟腑五行之病生於內也。是動者,六氣之運動於外而為病也。然是動所生之病,皆終於三陰三陽之氣者,臟腑五行之氣,本於天之所化,故天氣先絕,而後臟腑之氣終也 。朱濟公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蓋人秉天地之氣所生,配合天地陰陽運氣,能明造化死生之道,則一點靈明,與太虛同體,萬劫常存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 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 勝火也。
馬蒔曰:「此言心絕之證,候死期也。心主脈,又主血,惟心氣絕,則血脈俱枯,髦色不澤,面色如漆柴然,水所刑也,此則血已先死,水日尅火,死可必矣。」 張志聰曰:「心主血脈,故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隨氣行者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隨脈氣流行者也。夫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髦者血氣之所生也,故血脈不流,則髦」 色不澤,面如漆柴。少陰氣絕,則血先死。壬篤癸死,心臟之火氣滅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脣舌者,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輭;肌肉輭,則肉萎人中滿;人中滿則 脣反;脣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馬蒔曰:「此言脾絕之證,候死期也。脾主肌肉,脣舌為肌肉之本,故脾氣不榮,則肌肉輭而舌萎,人中滿而脣反,斯則肉已先死。木日尅土,死可必矣。」 張志聰曰:「足太陰之氣生於脾,脾藏榮而外主肌肉,是以太陰氣絕,則脈不榮於肌肉矣。脾開竅於口,主為衛,使之迎糧,故脣舌為肌肉之本。脈不榮則肉萎脣反。太陰之生氣絕於外也。甲篤乙死」 ,脾臟之氣死於內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 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輭 卻,肉輭卻,故齒長而垢,髮無澤,髮無澤者骨先死。戊 篤已死,土勝水也。
馬蒔曰:「此言腎絕之證,候死期也。腎主骨,其脈行於冬而濡骨髓。惟腎氣絕,則骨枯肉脫,齒槁髮焦,其骨已死。土日尅木,死可必矣。」 張志聰曰:「足少陰之氣主骨,故氣絕則骨枯。冬脈者,謂五臟之脈氣合四時,而外濡於皮肉筋骨者也。夫谿骨屬骨,肉本於骨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於骨,而骨肉不相親矣。骨肉不」 相親,則骨氣外脫而齒長矣。夫腎主藏精而化血,髮者血之餘也。髮無澤者,腎臟之精氣絕,而骨先死矣。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於陰氣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陰氣之氣當作器〉
馬蒔曰:此言肝絕之證候死期也。肝之合在筋,其筋下聚於陰器,而上絡於舌本,故氣絕則筋急引舌與卵,其筋已先死。金日尅木,死可必矣。張志聰曰:「足厥陰之氣主筋,故氣絕則筋絕矣。」 厥陰者肝脈,肝者筋之合,謂厥陰之氣合於肝脈,肝臟之氣合於筋也。「聚於陰氣者,筋氣之會於宗筋也。筋聚於陰器,而絡於」 舌本。故脈不榮於筋。則筋急而舌卷卵縮矣。厥陰氣絕。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而肝臟之木氣絕也。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 志先死。則一日半死矣。
馬蒔曰:「此言手足陰經之絕者,而有病證死期也。五陰者,心、肝、脾、肺、腎,皆屬陰經也。不言心包絡經者,以手少陰心經統之耳。目為五臟之精,故五臟絕則目系轉而運,此乃志已先死,所以死在一日半也。曰一日半者,蓋周五臟之表裏,而半日則餘之耳。」
張志聰曰:此總結五臟五行之氣,本於先天之水火也。心系上繫於目系,目系轉者,心氣將絕也。火之精為神,水之精為志,神生於精,火生於水,故志死而神先絕,所謂生則俱生,急則俱死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一日半者,一二日之間,陰陽水火之氣,終於天地始生之數也。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馬蒔曰:「此言手足陽經之絕者,而有病證死期也。六陽者,膽、胃、大小腸、膀胱、三焦也。六陽經氣絕,則陰經與陽經相離而不相運,致腠理開泄,絕汗如珠,其死在旦夕間也。」
張志聰曰:此言六腑三陽之氣終也。《陰陽離合論》曰:「未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陰;已出地者,名曰陰中之陽。」 蓋三陽之氣,根於陰而出於陽,是以六陽將絕,則陰與陽相離矣。離則陽氣外脫,腠理發泄,絕汗乃出,而陽將終也。三陽者,應天之氣,是以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不能終天運之一。周 尚御公曰:「此章與本經終始」 篇。《素問診要經終篇》大義相同。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 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 者,皆絡脈也。」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 間,上合肘中。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 先盛,故衛氣已平,榮氣乃滿,而經脈大盛。脈之卒然 盛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 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雷公曰:「何以知 經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 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馬蒔曰:「此詳言經脈不可見,而絡脈則可見也。經脈者,如肺經自中府以至少商是也。絡脈者,如肺經之列缺,旁行徧歷是也。然十二經者,伏行於各經分肉之間,深而不可見。其常見者,僅有脾經之脈,過於外踝之上,與胃脈相通,無所隱焉故耳。凡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又有經絡皆盛,其唯飲酒之時,即」 如手之六經,皆有絡脈,其手陽明大腸經之絡,名曰「徧歷」 ,手少陽三焦之絡,名曰「外關」 ,雖在臂腕之間,然皆起於手之五指,手陽明則起於食指,手少陽則起於無名指,上則合於肘中。唯飲酒時,則衛氣先行於皮膚,絡脈先盛,至衛氣已平,營氣亦滿,而經脈亦大盛。凡經絡之脈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邪氣者,酒氣也,留於手之本末臂指間,設脈不動,則其熱實不免,若脈不堅,則其人必虛,脈當陷且空也,大抵飲酒之脈,斷宜動而且堅,與不飲酒之眾人,其脈不相同也,是以即飲酒時,便可以知其脈起於何指者,係何脈之動也,及《雷公》又以經絡之異,何法知之為問,蓋欲於不飲酒時而知之」 也。帝言經脈之虛實。當診氣口脈以知之。然隱而不可見者。其常也。絡脈則其脈常見。不必於氣口知之矣。
張志聰曰:「此申明十二經脈之血氣,與脈外皮膚之氣血,皆生於胃腑水穀之精,而各走其道。經脈十二者,六臟六腑,手足三陰三陽之脈,乃榮血之榮行,伏行於分肉之內,深而不見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蓋胃腑所生之血氣精專者,獨行於經隧,榮行於十二經脈之」 中,其出於孫絡皮膚者,別行於經別。經別者,臟腑之大絡也。蓋從大絡而出於絡脈皮膚,「下行」 者,從足太陰之絡,而出於足胻之街。故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上行」 者,從手陽明少陽之絡,注於尺膚以上魚,而散於五指,故曰: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謂行於皮膚之氣血。從手陽明少陽之大。
絡,散於五指間,復從五指之井,溜於脈中,而與脈中之血氣上合於肘中也。夫陰陽六氣,主於膚表。《經》云:「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陽明者表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蓋手太陰主氣而外主皮毛,手陽明為太陰之合,故亦為之行氣於膚表也。手少陽主氣,為厥陰包絡之腑,心主包絡主行血於脈中,少陽主行血於脈外,是以手陽明少陽之大絡,主行胃腑所出之血氣,而注於絡脈皮膚之間。《玉版篇》曰:「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繆刺篇》」 曰:「邪客於皮毛,入合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是血氣之行於脈外者,外內出入,各有其道,故復引飲酒者以證明之。夫酒者,水穀之悍液。衛者,水穀之悍氣。故飲酒者,液隨衛氣而先行皮膚,是以面先赤而小便獨先下,蓋先通調四布於外也。津液隨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衛氣已平,榮氣乃滿,而經脈大盛,此血氣之從皮膚而絡,絡而脈,脈「而經」 ,蓋從外而內也。如十二經脈之卒然盛者,皆邪氣居於脈中也。本末者,謂十二經脈之有本標也。如留於脈而不動則熱,不留於脈則脈不堅,而外陷於膚空矣。此十二經脈之流行出入,不與絡脈大絡之眾同也。是以知何脈之動也,以氣口知之。氣口者,手太陰之兩脈口也。此言榮血之行於「十二經脈中者,乃伏行之經脈,以手太陰之氣口知之。血氣之行於皮膚而見於絡脈者,候見於人迎氣口也。」 此節凡四轉,蓋以申明十二經脈之血氣,與皮膚之氣血,各有出入之道路也。再按十二經脈之始於手太陰肺,終於足厥陰肝,周而復始者,乃榮血之行於脈中也。十二經脈之皆出於井,溜於榮,行於經,入於合者,乃皮膚之氣血,溜於脈中,而與經脈之血氣,合於肘膝之間,本篇之所謂六經脈,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者是也。《本經》癰疽篇曰:「余聞腸胃受穀,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谿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 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此水穀所生之津液,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滲於孫絡,化赤為血,而溢於經脈。本篇之所謂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衛氣已平,榮血乃滿,而經脈大盛是也。是脈外之氣血,一從經隧而出於孫絡皮膚,一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化而為赤,是所出之路,有兩岐也。其入於經也,一從指井而溜於經榮,一從皮膚而入於絡脈,是所入之路,亦有兩岐也。其經脈之血氣,行於脈外,從本標而出於氣街,《本篇》之所謂「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 是也。此血氣出入之路,而合於天地陰陽,五運六氣,乃《本經》之大關目,故不厭煩贅而詳言之,學者亦不可不用心參究者也。夫血氣之從經隧而出於孫絡,皮膚者,海之所以行雲氣於天下也;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者,應司天在泉,水隨氣而運行於膚表也。膚表之氣血入於脈中,應天運於地之外,而復通貫於地中。經脈之血氣,行於皮膚之外,猶地之百川流注於泉下,而復運行於天表也。此天地上下升降,內外出入之相通也。人合天地陰陽之道,運行不息,可以與天地相參。如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出入廢則神機化滅矣。
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黃帝曰:諸絡脈皆不能 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 見於外,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 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凡診絡 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 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 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凡刺寒 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乃止,乃調其 虛實。其青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 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馬蒔曰:「此言刺絡脈者,必出其血;診絡脈者,必別其色也。凡諸絡脈,皆不能經歷於大節之間,一如經脈之行也,必行於阻絕之道,而出入之,復合於皮中,如肺經列缺為絡,別行於大腸經之徧歷,直行似阻而旁行之也。其所會處,皆見於外。故諸經刺絡脈者,必即其絡脈之上結,而甚有血者以刺之。其間雖然有」 結,亦當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若將此血留之,必發之而為痹疾,所以不可留也。然欲診絡脈有色,可據某經絡脈之色青者,則寒且痛。某經絡脈之色赤者,內必有熱。若胃中有寒,則魚際之絡多青,若胃中有熱,則魚際之絡多赤;若手魚之絡暴黑,則留之必為久痹。故上文曰:
「當瀉其邪而出其血也。若魚際之脈赤黑,青之兼見者,必為寒熱氣,若魚際之脈青而且短者,必正氣之衰少,但此寒熱氣者,理當刺之,刺之者,以其血絡之多故也,必間日而一取之,候其血盡而止鍼,隨即調其虛實,虛則補而實則瀉也。」 至於色青而短,為元氣衰少者,病勢若甚,切不可瀉,瀉之則必悶,悶甚則必仆。須於初悶時不得言語,急靜坐之,即可以不至於仆矣。
張志聰曰:此復申明上文之義,蓋假病刺,以證血氣之生始出入。《下經》曰:「先度其骨節大小廣狹,而脈度定矣。」 蓋十二經脈,皆循於骨節間,而為長短之度,其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絕道者,別道也。蓋胃腑所出之血氣,行於經別者,從經別而出於絡脈,復合於皮中,其血氣色脈之會合,皆見於外,故刺諸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經》云:「病在陰者名為痹。」 蓋皮膚絡脈之邪,留而不瀉,則入於分肉筋骨之間而為痹,與邪居經脈之中,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之不同也。凡診絡脈,脈色青則有寒,赤則有熱,蓋浮絡之血氣,皆見於皮之部也。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胃中熱,手魚之絡多赤。」 蓋皮絡之氣血,本於胃腑所生,從手陽明少陽,注於尺膚而上魚也。氣者,三陰三陽之氣,胃腑之所生也。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氣益虛而不能行於外也。「悶甚則仆不能言」 者,謂陰陽六氣,生於胃腑水穀之精,而本於先天之水火也。少陰之氣厥於下,則仆「而不得言,故悶則急坐之,以啟少陰之氣,即如上文之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之一法也 。」 高士宗曰:「上節以十二經脈,分別衛氣血氣之行於皮膚絡脈,此節單論皮膚絡脈,以復申明上文之義 。」 黃載華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 脣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是脈外之血氣,又從衝脈而散於皮毛,故曰「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謂經別所出之血氣,與衝脈所出之血氣,會合於皮中,當知皮膚血氣所出之道路有三徑也。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 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 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音去》數。音朔。半寸。 當作「寸半。」〉
馬蒔曰:此下十二節,詳言十二絡穴,而此先以肺經言之也。夫不曰絡而曰「別』者,以此穴由本經而別走鄰經也。手太陰肺經之別穴,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肉之間,並本經太陰之經,入手陽明大腸經,以直入掌中而散入於魚際。其病如邪氣盛而實,則手之銳掌當熱;如正氣衰而虛,則小便必遺而且數。凡取此穴者。必覓之。去手腕寸半間。鍼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三壯。以《列缺》乃別走陽明之穴。正以肺與大腸為表裏也。
張志聰曰:經別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別者,謂十二經脈之外,別有經絡,陽絡之走於陰,陰絡之走於陽,與經脈繆處而各走其道,即《繆刺篇》之所謂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不入於經俞,與經脈繆處者是也。《玉版論》之所謂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蓋胃腑所生之血氣,其精專者獨行於經隧,從手太陰肺脈,而終於足厥陰肝經,此榮血之循行於十二經脈之中,一脈流通,環轉不息者也。其血氣之四布於皮膚者,從臟腑之別絡而出,雖與經相干,與經並行,而各走其道,出於孫絡,散於皮膚,故手太陰之經,別曰「列缺」,手少陰之經別曰通里,足太陽曰飛揚,足少陽曰光明,與手足之井榮俞經合穴不相干也。曰太陰少陰,曰太陽少陽,與臟腑之經脈,各繆處也。此胃腑之血氣,四布於膚表之陽分者,從大絡而出於孫絡皮膚,從絡脈而陰走於陽,陽走於陰,如江河之外,別有江河,江可通於河,河可通於江,與經脈之榮血一以貫通者,不相同也。故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分間者,謂手太陰之經脈,與經別之於此間而相分也;並太陰之經者,並太陰之經脈而行也;散入於魚際,謂入魚際而散於皮膚,即上文之所謂諸絡脈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見於外也。實則手銳掌熱。氣盛於外也。虛則欠。小便遺數,氣虛於內也。蓋膚表之血氣,由臟腑經隧之所生也。當取之去腕寸半,即列缺穴間。別走陽明者,陰絡之從此而別走於陽也。 尚御公曰:「此篇病證,與《繆刺》篇之不同,《繆刺篇》論邪客於皮膚,孫絡溜於大絡而生奇病,病從外而內也。此篇論本氣之虛實,病從內而外也。故曰:諸絡脈必行絕道而
出入 。朱濟公曰:如手太陰之列缺,手陽明之通里,雖非井榮俞經,然以係經脈之穴。蓋經別之各走其道,布於四末,與經相干,於列缺、通里諸經之間,復別而上行,並經而入掌,散於絡脈而合干皮中者也 。張玉師曰:「《皮部論》云:『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陽明之陽,名曰害蜚,視其上下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少陽之』」 陽,名曰樞持;少陰之陰,名曰樞儒。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是皮部之絡脈,雖以經脈為紀,並循於十二經脈之部,然從大絡而出,別走其道,與經脈繆處,故有害蜚。樞持之別名,當於《靈》《素》二經合參,其義始得。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 入於心中,繫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馬蒔曰:此言心經之絡穴也。通里去腕一寸半。「半」 字衍文。觀掌後一寸,可見別而上行,循本經入於心中,繫舌本,屬目系。其邪氣實,則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正氣虛,則不能言,蓋心主言,而經別絡舌本也。取之當覓掌後一寸,乃別走太陽小腸經之通里穴,以心與小腸為表裏也。鍼三分,灸三壯。張志聰曰:按心脈「上俠咽,繫目系,經別繫舌本,屬目系。蓋經別並經而行也。」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 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 之兩筋間也。
馬蒔曰:此言心包絡經之絡穴也。夫手厥陰心包絡經,而謂之手心主者,以其代心經以行事。《本經》邪客篇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絡。」 包絡者,心主之脈也,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其別者,名曰內關,去手腕上廉二寸之兩筋間,循本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如心系間邪氣盛而實,則心必痛;正氣衰而虛,則頭必強。取此穴者,覓之兩筋間耳。
張志聰曰:手心主之別絡,與經相干於內關之間,去腕二寸,別經脈而出於兩筋之內,循經並行,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心系與包絡之相通也,虛則為頭強。蓋包絡主行血脈,脈氣虛,故頭強也。按十二經別,皆陽走陰而陰走陽,此不曰「別走少陽」 ,或簡脫也。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 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 痂疥,取之所別也。〈肬音尤痂音加〉
馬蒔曰:「此言小腸經之絡穴也。支正上手腕外廉五寸,內注於手少陰心經,以心與小腸為表裏也。其別行者,上走於肘,絡手陽明大腸經之肩髃穴。如邪氣有餘而實,則節弛而肘廢;正氣不足而虛,則大者為肬蓋贅瘤之類,小者為指間痂疥之類。凡此疾者,取此別穴而已。」 鍼三分,灸三壯。
張志聰曰:上腕五寸,乃手太陽經之支正。太陽之經別布於四末,與經相干,名曰「支正之間」,內注於手少陰之別絡。其別行者,上走肘,絡肩髃。手太陽小腸主液,實則津液留滯,不能淖澤於骨,是以節弛肘廢。《三因》曰:氣虛不行則生肬,小者如指上之痂疥即痤之類,氣鬱之所生也。
手陽明之別,名曰「徧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 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徧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 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齲丘禹切〉
馬蒔曰:「此言大腸經之絡穴也。徧歷去手腕後三寸,別走入於手太陰肺經;其支別者,上循臂之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以乘肩髃,上曲頰,入上齒縫中;又其支別者,入耳,合於宗脈也。諸節皆腑合於臟,臟合於腑,此則宗脈是肺經之大脈,猶言大氣為宗氣也。如邪氣有餘而實,則為齲而齒痛,為耳聾;正氣不足」 而虛則止,為齒寒,為內痹,為隔塞不便,皆當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去腕三寸,乃手陽明經之徧歷。手陽明之別絡,布於四末,與經相干於徧歷之間,而別入於太陰之經別。其別行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徧絡於齒;又其別者,入耳中,合於宗脈。實則氣滯,上為齒痛耳聾;虛則齒寒,內為痹隔。蓋手陽明主行血氣於皮膚,以溫肌肉,虛則不行於外,故為齒寒而痹閉阻隔也 。尚御公曰。取之別者。謂徧齒入耳之別絡。非徧歷也。十二絡皆同。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 心主。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三焦經之絡穴也。外關去手腕外廉二寸,外繞於臂,注於胸中,以合手厥陰心主之脈,以三焦與心包絡為表裏也。邪氣有餘而實,則為肘攣;正氣不足而虛,則手不能收,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去腕二寸,乃手少陽經之外關」 ,少陽之
別絡布於四未,與經相干於外關之間,外行遶臂,注胸中,合心主之大絡。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少陽、厥陰之主筋也。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 窒頭背痛,虛則鼽衂,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膀胱經之絡穴也。飛揚去足外踝上七寸,別走少陰腎經,以膀胱與腎為表裏也。邪氣有餘而實,則為鼽而窒,為頭與背痛;正氣不足而虛,則為鼽為衂,皆當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踝上七寸,乃足太陽經之飛揚穴,足太陽之別絡,與經相干於飛揚之間,不入於經俞,別走於足少陰之絡,實則鼽」 窒背痛,虛則鼽衂,蓋別絡並經,而循於頭背也。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 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膽經之絡穴也。光明穴去外踝上五寸,別走足厥陰肝經,以膽與肝為表裏也。下絡足之跗面,即俠谿地、五會、臨泣等處也。邪氣有餘而實,則氣逆而為厥,以肝脈在下也。正氣不足而虛,則為痿為躄,雖坐亦不能起,以肝主於筋也。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踝上五寸,乃足少陽經之光明,少陽之大絡,與經相會於光明之間,別走於厥陰之別絡,下絡足跗。」 少陽主初陽之氣,實則膽氣不升,而逆於下,則為厥氣,虛則為痿躄,坐不能起。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 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 氣逆則喉痹卒瘖,實則狂顛,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 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胃經之絡穴也。豐隆去外踝上八寸,別走足太陰脾經,以胃與脾為表裏也。循脛骨外廉之上下巨虛等穴,上至頭項而絡之,以合於諸經之氣。蓋胃為五臟六腑之大海也。其頭項之下,則絡於喉嗌。故胃氣一逆,則為喉痹,為卒瘖也。邪氣有餘而實,則為狂顛;正氣不足而虛,則足不能收,而脛亦枯槁」 ,皆當取此穴以治之也。
張志聰曰:「去足踝八寸,乃足陽明經之豐隆,陽明之別絡,與經相會於豐隆之間,而別走於足太陰之別絡。其別行者,並經脈而循於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十五大絡之氣血,皆本於胃腑水穀之所生,是以足陽明之絡,與諸經之氣相合。其病氣逆則喉痹卒瘖,經別之絡於喉嗌也。實則氣厥於下,而為顛狂;血氣虛」 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 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 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脾經之絡穴也。公孫去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別走足陽明胃經,以脾與胃為表裏也。其別者,入絡於腸胃之中。脾氣上逆而厥,則為揮霍擾亂;邪氣有餘而實,則為腸中切痛;正氣不足而虛,則為鼓脹。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去足大指本節之後一寸,乃足太陰之公孫穴。太陰之別絡,分布於足,與經相干於公孫之間,而別走於陽明之絡。其別行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為霍亂。氣有餘而實,則為腸中切痛。不足而虛,則為鼓脹。當取之所別也。」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鍾。」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 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 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腎經之絡穴也。大鍾穴當內踝後繞跟處,別走足太陽膀胱經,以腎與膀胱為表裏也。又其別者,並本經脈氣,以上走於手厥陰心包絡經之下,而外則貫於腰脊間。其病氣逆,則為煩心,邪氣有餘而實,則為閉癃,以腎通竅於二便也。正氣不足而虛,則為腰痛,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當踝後遶跟處,乃足少陰經之大鍾,少陰之別絡,與經相會於大鍾之間,而別走於太陽。其別行者,並經而行,上走於心包絡之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水氣上乘於心也;實則閉癃,別走太陽,而膀胱之氣不化也。虛則腰痛。腰者,腎之腑也。」 按:手少陽三焦、手厥陰包絡之氣,皆本於腎臟之所生,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蓋包絡之氣。生於腎臟。注於絡中。並經而上也。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 者,經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 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肝經之絡穴也。蠡溝去內踝上五寸陷中,別走足少陽膽經,以肝與膽為表裏也。經於足脛,以上於睪丸,結於莖垂。其病氣逆,則睪丸腫脹,而卒成疝氣。邪氣有餘而實,則睪為挺長;正氣不足而虛,則為暴癢。皆當取此穴以治之也。」
張志聰曰:去內踝五寸,乃厥陰經之蠡溝,厥陰之別絡,分布於足,與經相干於蠡溝之間,而別走於少陽之絡。脛足胻睪睪丸,即陰子也。莖陰莖乃前之宗筋,挺即陰莖也。取之所別者,取別走少陽之絡,所謂陽取陰而陰取陽,左取右而右取左也。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 則癢搔,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任脈經之絡穴也。從尾翳下於鳩尾,散於腹中。邪氣有餘而實,則腹皮必痛;正氣不足而虛,則癢而搔之,皆當取此穴以治之耳。」
張志聰曰:按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所謂尾翳者,即鳩尾之上。蓋任脈之別絡,出於下極,並經而上,復下於鳩尾,以散於腹。絡氣實則腹皮急,虛則癢搔,當取之所別絡也。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 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 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馬蒔曰:「此言督脈經之有絡穴也。長強挾脊上項,散於頭上,下則當於肩胛之左右,其別者則走於足太陽膀胱經,以入貫於膂筋之間。邪氣有餘而實,則脊必強;正氣不足而虛,則頭必重。且頭重難支,必從高而搖之,此皆挾脊之有病所致也,皆當取此穴以治之耳。」 長強在脊骶骨端。張志聰曰:「按督脈起於少腹」 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遶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蓋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應天道之遶地環轉,是以下行而上者,循莖至篡,從少腹貫齊中央,入喉,上頤環脣繫目;其上行而下者,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下項俠脊抵腰中,而環轉於周身之前後也。其督脈之別絡,出於長強之分,俠脊上行,散於頭上」 ,是督脈之行於脊膂者,從頭項而下行,別絡之從下而上行於頭項也。虛實者,本氣之虛實。有過者,有過之脈,邪氣之所客也 。尚御公曰:「以有過之脈,總結於督脈之後。」 蓋申明虛實者,乃本氣之虛實,非邪氣也 。朱永年曰:按任督之大絡,與經脈交相逆順而行,當知十二別絡,雖循經並行,亦往來逆順者也。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脇。實則身 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 脾之大絡脈也。
馬蒔曰:「此言脾經又有大絡穴也。脾固有公孫穴為絡,又有大絡,名曰大包,出足少陽膽經淵液下之三寸,布於胸脇之中。邪氣有餘而實,則一身盡痛;正氣不足而虛,則百節盡皆縱弛。此脈若羅紋之絡,其絡中必有血,皆當取此穴以治之耳。淵液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
張志聰曰:「大包,乃脾經之穴名,在足少陽膽經淵液之下三寸。」 脾之大絡,循脾經之大包,而四布於胸脇,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羅絡之血」 者,謂大絡之血氣,散於周身之孫絡皮膚,若羅紋之縱橫而絡於身也。夫脾之有大絡者,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灌溉於五臟四旁,從大絡而布於周身,是以病則一身盡痛,百節皆縱,而血絡之若羅紋以絡於周身。足太陰之大絡者,止並經而行,散血氣於本經之部分,是以足太陰脾臟之有二絡也。如曰脾足太陰之脈,兼是動所生而言也,曰足太陰之大絡,曰脾之大絡,分脾臟經氣而言也。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 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馬蒔曰:「此結言取絡穴之有法也。凡此十五絡者,邪氣實則其脈必見,正氣虛則其脈陷下,若陷下而視之不見,則求之上下諸穴,即其不陷下者,而知此穴之為陷也。蓋人之經脈,不見有十二經之分,故絡脈之異而別行者,亦有十五絡耳。夫以十二經而謂之十五絡者,以督任有二,脾有大包,故謂之十五也。按」 此篇以督之長強。任之尾翳。為十五絡。《難經》以陽蹻陰蹻之絡。為十五絡。殊不知督脈所以統諸陽。任脈所以統諸陰。還以《靈樞》為的也。
張志聰曰:凡此十五大絡之血氣充實,則外溢於孫絡皮膚,故實則必見;虛則下陷於內之大絡,故視之不見也。「求之上下」 者,謂絡脈之相交於上下陰陽之間,病在上者求之下,病在下者求之上,病在陰者取之陽,病在陽者取之陰也。夫十五大絡,雖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
俞與經脈繆處,故與人之經脈不同,而絡脈異所別也 。尚御公曰:「經脈有經脈之絡脈,經別有經別之絡脈,故曰絡脈異所別也。」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