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79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七十九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五十九

  黃帝靈樞經十三決氣篇第三十 腸胃篇第三十一 平人絕穀篇第三

  十二 海論篇第三十三 五亂篇第三十四 脹論篇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篇第三十

  六 五閱五使篇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篇第三十八

藝術典第七十九卷

醫部彙考五十九

編輯

《黃帝靈樞經十三》

編輯

《決氣篇第三十》

編輯

《馬蒔》曰:「決論一氣六名之義,故名篇。」

張志聰曰:「決氣」 ,謂氣之分判為六,而和合為一也。

黃帝曰:「予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予意以為一氣耳, 今乃辨為六名,予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 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 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 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岐 伯曰:「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 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 避,是謂脈。

馬蒔曰:此詳言氣之義也。精、氣、津液、血脈,分而言之則有六,總而言之則曰氣,故此謂之曰一氣而下則曰六氣。《易》曰:「男女搆精,萬物化生。」 蓋當男女相搆之時,兩神相合,而成所生男女之形,此精常先其身而生,有其精斯有其形,夫是之謂精也。又宗氣即大氣,積於上焦,上焦開發於臟腑,而宣布五穀精微之氣味,此氣熏於皮膚,充其身形,澤其毫毛,誠若霧露之灌溉萬物也,夫是之謂氣也。又津生於內,而腠理發泄於外,其汗出似溱溱然,夫是之謂津也。又穀氣入於胃,化為精微之氣,充滿淖澤,分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其骨,上通於腦,腦為髓海,從茲補益,外而皮膚從茲潤澤,夫是之謂液也。又《營衛生會篇》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故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夫是之謂血也。又宗氣行於經脈之中,其脈流布諸經,而營氣從之以行,無所避匿,夫是之謂脈也。

吳懋先曰:「所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又曰:「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兩神者,一本於天一之精,一生於水穀之精,兩神相搏,合而成此形也。所生之來謂之精,故常先身生,謂未成形而先生此精也。上焦之氣,宣發五穀之精微,充膚熱肉,潤澤皮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者,肌肉之文理。《本經》曰:『水穀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是以發洩於腠理,汗出溱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使骨屬屈伸洩澤,從髓空而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水穀之精氣,濟泌別汁,奉心神,變化而赤,是為血壅。培,助也。遏,遮蔽也。避,違』」 避也。言經脈壅蔽營氣。行於脈中。晝夜環轉。無所違逆。是謂脈。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 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 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 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 脈空虛」,此其候也。

《馬蒔》曰:「此言六氣之脫者,各有其候也。」

張志聰曰:「營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精血津液,皆本於氣之生化,故謂之六氣。清濁者,營衛之氣也。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故精脫者耳聾。目之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故氣脫者目不明。津發於腠理,故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洩,液淖澤於骨,補益腦髓,故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不能潤澤皮膚,故毛色夭焦也。腎主骨,而」 骨髓上通於腦,故腦髓消而脛痠耳鳴。心主血,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是以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 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馬蒔曰:此言各部為六氣之主,而胃又為之大海也。帝問六氣者,可較其貴賤否?伯言:「各部皆有六氣,故六氣各有部主,如陽明多氣多血,太陽多血少氣,五精五液五津五脈之類,各部皆有之也。然本部所重者,為貴為善;別部所有者,為賊為惡,其本部各為常主也。但此六氣者,成於五穀精微之氣,而胃則納五」 穀而成之。故胃又為六氣之大海耳。

考證

張志聰曰:「夫六氣主於心腎,而生於胃海也。各有部主」者,謂精之藏於腎,血之主於心,氣之主於皮膚,津之發於請幫助識別此字。理液之淖於骨,資於腦,脈之循於臟腑形身,各有所主之部。然以心腎為常主,五穀與胃為大海,津液血氣,乃胃海之所生也。夫心為君主之官而居上,水性潤下而居下,火之精為血,水之精為精。水性柔善,火性猛惡,其貴賤善惡,可為六氣之常主也。蓋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謂六氣辯為六名,然總歸陰陽之一氣。

《腸胃篇第三十一》

編輯

馬蒔曰:「《內》言腸胃之數,故名篇。」

黃帝問於伯高曰:「予願聞六腑傳穀者,腸胃之小大 長短,受穀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請盡言之。穀所從出 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 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 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 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 大容三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迴周疊積,其注於 迴腸者,外附於臍上,迴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 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當臍,左環迴周葉積 而下,迴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 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 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 出,長六丈四寸四分。迴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馬蒔曰:「此言腸胃自所入至所出之度數也。小腸上口,乃胃之下口,小腸後附於脊,從左環迴周,疊積所注之物,以入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迴運計環十六曲,大四寸,徑口八分,分之少半,即半分也,其長三丈三尺。又迴腸者,大腸也,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也。大腸當臍左環迴周葉,積而下迴,其運環反十六曲,大」 四寸,徑口一寸寸之少半,即五分也,長二丈一尺。又「廣腸」 者,直腸也。廣腸附脊以受迴腸之物,左環葉在脊之上下盤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則是二寸七八分也,其長計二尺八寸。

張志聰曰:此言有生之後,總藉水穀之所生養,故專論其腸胃。胃主受納水穀,腸主傳道變化,其精液血氣,由此而生焉。《越人》曰:「脣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 蓋脣齒乃始受水穀之門,故先論脣齒之廣長。舌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舌和,而後能知五味。會厭者。喉之上套。所以分別咽喉。咽乃胃之門。主受納水穀。喉乃肺之竅。以司呼吸者也。

《平人絕穀篇第三十二》

編輯

馬蒔曰:「《內論》平人絕穀七日則死,故名篇。」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請 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 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 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 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 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 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 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 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 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 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 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 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 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 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 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馬蒔曰:「此詳言平人皆不食而死之故也。平人者,無病之人也。」

張志聰曰:此論人之臟腑形骸,精神氣血,皆藉水穀之所資生,水穀絕則形與氣俱絕矣。《六節臟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故神者,水榖之精氣也。平人不然者,謂平常無病之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日夜消化,止留三斗五升,無有如此之留積也。是以不飲食七日,則所留之水穀盡矣,水穀盡,則精氣津液皆盡矣 。王芳侯曰:病人不飲食七日不死者,水穀留積故也。蓋留積則為病矣。

《海論篇第三十三》

編輯

馬蒔曰:《內論》「人有四海,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 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 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 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 海。」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 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黃帝曰: 「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岐 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榮輸所在,四海定矣。」黃 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 衝,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 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 在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 於其蓋,下在風府。

馬蒔曰:「此言人之有四海也。人有四海者,即下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也。十二經水者,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潞水、淮水、漢水、江水、涇水、濟水、漳水也。夫天下經常之水,固有十二,而此水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之四方,故不曰十二,而止曰四海也。惟胃為水穀之海,其輸穴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惟衝脈為」 十二經之血海,其輸穴上在於足太陽膀胱經之大杼,下出於足陽明胃經之巨虛上廉與巨虛下廉。又膻中為氣之海,其輸穴在於督脈經天柱骨之上下,前在於足陽明胃經之人迎。又腦為髓之海,其輸穴在於,其蓋即《督脈經》之百會,下在於督脈經之風府。

張志聰曰:「夫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是以人之形身,應地之四海,十二經水。然水天之氣,上下相通,是以頭氣有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脛氣有街,經氣上下之出入也。故合人於天地四海,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榮輸之所在,四海定矣。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氣在腹者,止之背俞,下至足之三里,是水穀之海,上通於天氣,而下通於經水也。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太陽之大杼,下至巨虛之上下廉,而出於脛氣之街,是衝脈之外通於天氣,而內通於經水也。膻中者,為氣之海,在膺胸之內,宗氣之所聚也。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故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故其輸上在背之天柱,前在膺胸之人迎,是氣海之上通於天,而下通於經水也。腦為髓之海,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故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督脈之風府,是髓海之上通於天,而下通於經水也。」 是十二經脈應地之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而海之雲氣上通於天,是以人之所以合天地四海也。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岐伯曰:「得 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馬蒔曰:「此言四海之得生且利者,以其順而善調之,否則敗害至矣。」

姚士因曰:「人合天地四海,升降出入,運行無息,故得順而和,則生利無窮,逆而不調,則敗害至矣。」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 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馬蒔曰:「此言四海之逆順,先舉氣海之偏勝者言之,見其所以為逆,反此則為順。有餘者,邪氣有餘而實;不足者,正氣不足而虛也。下文倣此。」

吳懋先曰:「天地陰陽之道,更相和平者也。故有餘不足,皆為之逆。膻中者,宗氣之所居,上出於喉,以司呼吸。故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氣息悗亂,氣上逆,故面赤也。氣海不足則氣少,氣少故不足於言。」

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 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馬蒔曰:「此言血海之偏勝,而病者見其所以為逆,反此則為順矣。」 蓋承上文「衝脈為十二經之海者而言耳。」

吳懋先曰:「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脈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後散於皮膚之間,是衝脈之血,充貫於周身,故有餘則覺其身大,不足則覺其身小,怫然狹然,不知其為何病。」 王芳侯曰:「血以應水,故有餘常想其大,不足則覺其為小矣。」

《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榖 食。

馬蒔曰:「此言水穀之海,偏勝則病,見其所以為逆,反此則為順也。」

姚士因曰:「胃氣有餘,故腹脹滿;胃氣不足,故飢而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 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馬蒔曰:「此言髓海之偏勝,而病者見其所以為逆。」

考證

反此則為順也

姚士因曰:「精液補益腦髓,而下流陰股,故髓海有餘,則足勁輕健而多力。度,骨度也。髓從骨空,循度而上通於腦,故有餘則自過其度矣。髓海不足,則精液竭,精液者,所以濡空竅者也,是以耳為之鳴,目無所見。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故脛痠而懈怠安臥。」

黃帝曰:「予已聞逆順調之奈何?」岐伯曰:「審守其輸,而 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馬蒔曰:「此言善守四海之輸穴以善調之,則有利無害,得順而不得逆也。審四海之穴而善守之,以行補瀉之法,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則有利無害,順者可復,否則逆而為敗矣。」

吳懋先曰:「審其輸,則知其四海之通於經,而經俞之外通於氣也。調其虛實,則有餘不足自和矣。」 害,謂經氣之逆復,則反逆為順也。

《五亂篇第三十四》

編輯

《馬蒔》曰:「內言氣有五亂,故名篇。」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 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 逆則亂。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 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 各異,榮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 而治。」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 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 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俛首靜伏;亂於肺則俛 仰煩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 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馬蒔曰:「此言人有五亂,而諸證各有所見也。夫脈與四時相合,是謂順也。惟清氣宜升,當在於陽,反在於陰;濁氣宜降,當在於陰,而反在於陽。榮氣陰性精專,固順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衛氣陽性慓悍滑利,宜行於分肉之間。今晝不行於陽經,夜不行於陰經,其氣逆行,乃清濁相干,亂在胸中,是之謂大悶也。故氣」 亂於心,或亂於肺。或亂於腸胃,或亂於臂脛。或亂於頭。各有其證候者如此。

張志聰曰:《本經》邪客篇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此言宗氣積於胸中,上貫心脈,同榮氣行於脈中,以應呼吸漏下。《五味篇》曰:「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 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 ,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言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偕衛氣行於脈外,以應呼吸漏下。此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宗氣兩行,榮衛之道,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漏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脈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漏下百刻,人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而大周於身。此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清濁之不相干也。又曰:「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此榮衛相將,偕行於脈外。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與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之各走其道,清濁之不相干也。「經脈十二,以應十二月」 者,六臟六腑之經脈,循度環轉,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也。「分為四時」 者,一日之中有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其氣各異,榮衛相隨,陰陽相和,而清濁不相干也。夫循脈之榮衛宗氣,從胸而上出於心肺,順脈而行,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其榮衛相隨,晝行陽而夜行陰者,與脈逆行,從頭注於臂胻,以行三陽之分;夜則內行臟腑之陰,與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之氣不相干也。所謂「清濁相干」 者,循脈之榮衛,與行陰行陽之榮衛相干,是以亂於胸,亂於心肺,及亂於腸胃、臂、胻頭也。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 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黃帝曰:「善。願聞其道。」岐伯 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氣在於肺者, 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 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 杼;不知取足太陽榮輸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 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

馬蒔曰:「此言刺五亂之穴也。道者,脈路也。邪之來也,必有其道,則邪之去也,亦必有其道,審知其道,而善去之,斯謂養身之寶。故氣亂於心者,當取之手少陰心經之輸穴。神門手心主,即厥陰心包絡。」

「經之輸穴大陵。氣亂於肺者,取足太陰脾經榮穴魚際,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太谿。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脾經之輸穴太白,足陽明胃經之輸穴陷谷。如刺之而邪氣不下,當取足陽明胃經之三里。若氣在於頭者,取之足太陽膀胱經之天柱,又取於本經之大杼。如取之而病尚不知,又當取本經之榮穴通谷」 ,輸穴束骨若氣在於臂足者,當先去其臂足之血脈,然後在臂則取手陽明大腸經之榮穴二間。輸穴三間手少陽三焦經之榮穴液門輸穴中渚。在足則取足陽明榮穴內庭輸穴陷谷足少陽膽經之榮穴俠谿。輸穴臨泣

張志聰曰:道者,謂各有循行之道路。有道以來,有道以去者,言有道以來而清濁相干,亦當有道以去,而陰陽相和也。故審知逆順之道,是謂養身之寶。取手少陰手太陰之榮輸者,取氣以順其宗氣之上行也。《本經》云:宗氣流於海,其上者走於息道,其下者注於氣街。又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取足少陰輸者,順宗氣之下行也,取足太陰、陽明而復取之。三里者,先取氣而後取脈也,取天柱、大杼而復取之。榮輸者,先取脈而後取氣也。蓋清濁相干,乃經脈外內之血氣厥逆也。《經脈篇》曰:「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逆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 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者。先去其脈中之逆。使脈外之血氣。溜注於脈中。而陰陽已和也。

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 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黃 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馬蒔曰:「此言治五亂者,惟以導氣,不與補瀉有餘不足者同法也。凡有餘者則行瀉法,不足者則行補法。今治五亂者,則其鍼徐入徐出,導氣復故而已,不必泥定補瀉之形,以其精氣相同,非真有餘與不足也,不過亂氣之相逆耳,何必以補瀉哉!」 張志聰曰:「徐入徐出者,導其氣之來去也。榮衛者,精氣也,同生於水」 穀之精,故謂之「同精。」 出入補瀉,非為有餘不足,乃導亂氣之相逆也。

《脹論篇第三十五》

編輯

馬蒔曰:「《內詳》論臟腑脹,由脹形之治法,故名篇。」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 以濇者,脹也。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岐伯曰:陰 為臟,陽為腑。

馬蒔曰:「此言據脈可以知脹,陰脈屬臟,而陽脈屬腑也。脈見於寸口,其脈大者,以邪氣有餘也;其脈堅者,以邪氣不散也;其脈澀者,以氣血澀滯也,故為脹。」 然「脈大而堅者為陽脈,其脹在六腑;脈澀而堅者為陰脈,其脹在五臟也。」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言衛氣之行於形身臟腑之外內,有順有逆,逆順不從,在外則為脈脹膚脹,在內則為臟腑之脹矣。寸口堅大為陽,脈濇為陰脈,陰為臟,陽為腑,以脈之陰陽,則知臟腑之脹矣。

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 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黃帝曰:「願 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 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 腹裏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 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此處必缺岐伯所答之言黃 帝曰:「未解其意,再問。」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膻 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 也;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 也。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 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三里而瀉, 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

馬蒔曰:「此明言脹之所舍,而脹則成於衛氣之逆,其法在於急瀉三里也。夫脹不在於血脈之中,亦不在於臟腑之內,乃在於臟腑之外,胸脅之內,排其臟腑,而以胸脅為郭,其皮膚亦為之脹,此則脹之所舍也。且臟腑在胸脅腹裏之內,雖同處於一域,然其病各有所異者,以其各有畔界也。故胸脅為臟腑之郭,膻」 中為心主之宮城。胃為太倉咽喉小腸為傳送水穀之道。胃有五竅。為閭里門戶。廉泉玉英為津液之道。所以臟腑各有畔界。而病亦各有形狀也。然其所以脹者。不在於營氣。而在於

衛氣。蓋營氣陰性精專隨宗氣行,不能為脹。唯衛氣逆行。則並脈循分肉者。始為脈脹。而成為膚脹耳。是以胃為臟腑之海。而三里為胃經之合。當瀉其三里。病近者一次瀉之。病久者三次瀉之。不必拘其虛實。而工在於急瀉之也。

張志聰曰:「此病在氣,而及於臟腑血脈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脹之舍在內者,皆在於臟腑之外,空郭之中,在外者,脹於皮膚腠理之間,故命曰脹,謂脤在無形之氣分也。」 帝復問臟腑在於胸腹之內,如匣匱所藏之禁器,而各有界畔,五臟六腑,其氣各異,今脹氣皆在於臟腑之外,何以分別某臟某「腑之脹乎?」 伯言夫衛氣生於胃腑,水穀之精,日行於陽,夜行於陰。逆於陽則為脈脹、膚脹,逆於陰則為空郭之脹,及五臟六腑之脹也。夫胸腹者,臟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宮城。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此衛氣逆於陰,而將為臟腑之脹矣。胃主受納水穀,為太倉,而居中焦;在上為「咽喉,主傳氣而送水穀,在下口為小腸,主傳送糟粕津汁。是故胃之五竅,猶閭里之門戶也。蓋水穀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五臟主藏水穀之精者也,其流溢於下焦之津液,從任脈而出於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竅,故五臟六腑,各有界畔」 ,其病各有形狀也。如營氣循脈,衛氣逆於脈中,則為脈脹;若並脈而循行於分肉,則為膚脹。蓋衛氣雖常,然並脈循行於分肉,而行有逆順,若並脈順行而乘於脈中,則為脈脹;行於膚肉,則為膚脹。此皆衛氣之逆行,故曰「若順逆也。」 當取足陽明胃經之三里而瀉之。在於膚脈而近者一瀉,在於城郭「而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蓋留之則為臟腑之脹矣。衛氣出於太倉,故瀉胃之三里 。」 吳懋先曰:「衛氣逆於空郭中,則為鼓脹;著於募原,而傳送液道阻塞者,則為腸胃之脹;門戶界畔不清者,則為五臟之脹。此皆胃腑之門戶道路,故瀉足之三里。若病久而成虛者,瀉之反傷胃氣,故曰工在疾瀉。疾瀉者,治其始萌也 。」 楊元如曰:「逆則生長之機漸消,故久而未有不成虛者。審其傳送阻塞者,瀉之門戶,液道不通者,通之界畔不清者,理之正氣不足者,補之補瀉疏理兼用,斯為治脹之良法。若新病而不大虛者,急宜攻之,可一鼓而下 。」 倪沖之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液道不通,則空竅閉」 塞,而氣逆於中矣。故治脹者,當先通其津液。故曰:「若欲下之,必先舉之 。」 朱衛公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其別氣出於耳而為聽,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濁氣出於胃走脣舌而為味,其精陽之氣,上走於目而為睛,故液道不通,則諸氣皆逆矣。」

黃帝曰:「願聞脹形。」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 安;肺脹者,虛滿而喘欬;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 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 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勝平聲

馬蒔曰:「此下二節,明上節之病各有形狀,而此節以五臟之脹形言之也。」

吳懋先曰:「此衛氣逆於城郭中,而為臟腑之脹也。願聞脹形者,問五臟六腑之脹形,始在無形,而及於有形也。」

《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 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飱泄 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 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䐜音嗔

馬蒔曰:「此以六腑之脹形言之也。」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鍼數不失,瀉虛補 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 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馬蒔曰:「此言治脹之法,補瀉有得失,而醫工分高下也。」

姚士因曰:「其道在一者,謂三合而為一也。逆順者,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逆順而為行也。塞其空者,外無使經脈膚腠疏空,內使臟腑之神氣充足,自無厥逆之患,此良工治未病也 。」 莫仲超曰:「上節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此復曰瀉虛補實,神去其室,是又當審其邪正而補瀉之。聖人之慮深矣,學者不可不深體」 之。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 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 臟更始,四時有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 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馬蒔曰:「此言脹之所由生也。衛氣之行於人身,晝行於陽經,夜行於陰經,並脈循分肉而行,出入之間,自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故五臟隨時以」

更始五穀自化。惟厥氣從下而逆。則營衛遂失其常。而留上不行。寒邪隨厥氣以上行。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而為脹耳。上文言衛氣逆為脈脹,又並脈循分肉為膚脹者,此可見矣。

張志聰曰:此言衛氣逆行,因下焦寒氣之所致也。夫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於分肉而行有逆順,蓋衛氣與脈內之營氣,相逆順而行也。「陰陽相隨」 者,謂脈外之營衛,相將而行,陰陽清濁,有逆有順,乃得天和,應天氣之右旋而西轉,經水皆歸於東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氣。「五臟更始」 者,謂營行於臟腑經脈,外內出入,陰陽遞更,終而復始也。「四時有序」 者,謂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四時寒暑之往來也。陰陽和平,五穀乃化,而營衛生焉。此先論其陰陽和調,然後論厥逆之因。乃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 曰:「善。」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 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 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 則氣內閉,鍼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 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 不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 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胗,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 應桴,惡有不下者乎?肓音荒中去聲惡音鳥

馬蒔曰:「此言脹之愈與不愈,在於鍼之有得失也。上文言脹貴於急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下之者三,而病有不下者,正以邪之陷於肉肓,而中於氣穴,故鍼之者,必當中於氣穴,肉肓可也。蓋不中氣穴,則邪氣少閉於內,鍼不陷肉肓,則邪氣不行於外,致使此邪上越所刺之肌肉間,則衛氣相亂,陰陽諸經相乘」 而逐,其脹當瀉不瀉,邪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務使氣下而止鍼。設若不下,又復始鍼,庶可以萬全也。且驗脹之退否,胗脹則脹,脹則瀉之,胗退則退,退則補之,其法有如此者。張志聰曰:真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與陽明相合,化水穀之精微,生此營衛二氣,元真之氣,通會於腠理,與營衛合併,而充行於形身者也。故營衛二氣,合之於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氣,厥逆在下,則營衛之氣留止於上矣。下焦寒水之氣上逆,則真邪相攻,營衛兩氣相搏,乃合而為脹也。夫元真之氣,天乙之真元也,與寒水之氣相合,故真邪相搏,則真氣反厥於下,而寒氣反逆於上矣。真氣不得上合於營衛,則營衛留止矣。然衛氣逆於內而為臟腑之脹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臟腑之膏肓也。夫衛氣之逆於內而為脹者,在於宮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於肉肓而中氣穴故也。故鍼不中氣穴,則氣閉於內,而不得外出,鍼不陷肓,則氣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氣穴,惡有不下者乎?按:氣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即上紀之胃脘,下紀之關元諸穴,非谿谷之會,是以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蓋衛氣行於皮膚臟腑之肉理,今入於氣穴,故不當取之肉也 。姚士因曰:「按《金匱玉函》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夫臟腑之文理。乃臟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脈。系衛氣陷於肓膜。而入於脈絡。故當取之氣穴也。

《五癃津液別篇第三十六》

編輯

馬蒔曰:「《內論》五液而為水脹,則必為癃,故名篇。」 吳懋先曰:「此章論水穀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別而為五,如五道癃閉,則為水脹。五別者,為汗,為溺,為唾,為淚、為髓。五癃者,液不滲於腦而下流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而津液不化,水穀留於下焦,不得滲於膀胱,則水溢而為水脹,因以名篇。上章論氣脹」 之因,此章論「水脹之因。」 得其因,則知所以治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 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 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 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 生,願聞其道。」岐伯曰:「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 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 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 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天寒則腠理閉,

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五臟六腑,心
考證
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

為之衛,腎為之主外,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 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 溢。夫心系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 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馬蒔曰:「此言五液之所由主也。伯言人之所以有津與液者,正以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上注其氣於氣海之中,積為宗氣,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者,上焦為宗氣之所出,中焦為營氣之所出,下焦為衛氣之所出,共出其氣,以溫外之肌肉,充外之皮膚者為津,其在內之流而不行者為液也。人之所以有汗者,正以天暑衣厚,則人之腠理開,故汗出。若有寒氣留於分肉之間,則沫聚而為痛也。人之所以有溺與氣者,正以天寒則腠理閉,內之氣與濕俱不行,其水下留於膀胱,則前為溺而後為氣耳。人之所以有泣者,正以五臟六腑,心為之大主,而耳、目、肺、肝、脾、腎,皆所以輔相此心者也。故五臟六腑之津」 液,盡上滲於目。如心悲氣並,故心系急,肺葉舉,津液因隨之而上溢,此泣之所由出也。蓋心系與肺不能盡舉,本乍上而乍下者,今心系急而肺葉舉,此其所以欬而泣乃出也。人之所以有唾者,正以胃中熱,則易消穀之故耳。其消穀之時,蟲必上下交作,穀既消盡,則腸胃亦已充郭,故胃亦寬緩。夫胃寬緩。則氣得上逆而升。唾斯隨氣而上出者也。此論五液之為病。而岐伯詳言之如此。

張志聰曰:「此論精別而為津、為液」 、為汗、為溺、為泣、為唾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歸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者為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流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灌精而濡空竅者也。」 腠理者,分肉之文理,津隨三焦出氣,淖注於皮膚「肌肉之間,故腠理開則汗大泄。如有寒而留聚於分肉之間,則排裂分肉而為痛。」 沫者,津聚而為沫也。此言津之為汗也。至若天寒則腠理閉塞,三焦之氣因濕而不行,津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夫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此言津之為溺也。愚按為汗、為溺、為血、為髓,皆水穀津液之化,伯因《帝問》而分別答之。言津隨寒暑之氣而外內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時,而飲食衣服亦有寒溫厚薄,讀者不以文害義,庶為得之。夫心為君主之官,乃五臟六腑之主。耳目者上之空竅,津液之所注也。將相衛者,為君主之臣使也。腎主外者,腎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心悲氣並者,心悲則臟腑之氣,皆上並於心,聽令於君主也。氣並於心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乃心之蓋也,肺舉則液上溢,肺主氣而水隨氣行也。心系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下則為欬,上則泣出矣。此言五臟六腑之津液,上滲於目而為泣,由心悲肺舉而出也。《口問篇》曰:「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 補足少陰。蓋任脈起於足少陰之陰中。上出於廉泉。胃緩則少陰之氣不與陽明相合,反上逆於廉泉。則水液隨之,故涎唾也。此言液之為唾也。

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 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 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陰 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 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 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馬蒔曰:此原水脹之所由成也。「高」 當作「膏。」 五穀精液,合而成為膏者,滲入於骨空之中,及補益腦髓,以下流於陰股。惟陰陽各經之氣不和,則液溢下而下流於陰器矣。其髓液皆減而下行,下行過多則必虛,致腰背痛而脛痠。斯時也,陰陽之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能輸瀉,其精液無自而化,其水穀並居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而不入,留於下焦而不行,不得滲入膀胱,故下焦脹而水溢,遂使水脹之病所由成也。」 此津液五別之逆順如此。張志聰曰:「此言精液之為髓也。夫腎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穀之液,與腎臟之精相和合而滲入於骨空;上行而高者,從骨空而補益腦髓,復從髓空而下流陰」 股,此精液淖注於骨而為髓,先上益於腦而復下流。故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復論五液閉癃,而為腰痛水脹諸病。曰:「陰陽不和者,少陰與陽明之不和也。陰陽之氣不和,則液與精不合,使液溢於骨外而下流於陰矣。液溢於外,則髓液皆減而下,是不能為高矣。下流過度,則骨虛而腰痛脛」 痠矣。此髓道之閉癃也。陰陽氣道不通。則津液不得注於海。而四海閉塞矣。《三焦》

之氣不通。瀉於肌腠而津液不化矣。濟泌之汁不得滲於膀胱。而下焦脹矣。水溢於下。則上逆而為水脹矣。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五閱五使篇第三十七》

編輯

馬蒔曰:內有《五閱》,以觀五氣。五氣者,為五臟之使也,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予聞刺有五官五閱,以觀五氣。五 氣者,五臟之使也,五時之副也。願聞其五使當安出?」 岐伯曰:「五官者,五臟之閱也。」黃帝曰:「願聞其所出,令 可為常。」岐伯曰:「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 以應五時,各如其臟,經氣入臟,必當治裏。」見音現更平聲

馬蒔曰:「此言五官,為五臟之外閱,五色尤驗於明堂也。刺法有五官,如下文『鼻為肺之官、目為肝之官、口脣為脾之官、舌為心之官、耳為腎之官者是也。此五官者,可五閱,以觀青黃赤白黑五氣,正以五氣者,乃五臟之所使,如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是也。又五時之所別,如春肝、夏心、至陰脾、秋肺、冬腎是也。但五』」 氣所出。可以常驗。五臟者。正以脈雖出於氣口。而五色必見於明堂。其五色迭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惟外經邪氣入臟。必當從裏以治之。蓋由外固可以知內。而病在於裏。不得以治外也。

莫仲超曰:「此章論五臟之氣,外見於五色,上通於五竅,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臟,此從內而應於外也。如從外而內,是當皮而絡,絡而脈,脈而經,經而臟,故曰:『經氣入臟,必當治裏』。」 夫色見於皮膚,五臟之氣見於色者,蓋亦從經脈而出於皮膚,故曰「五脈安出?五色安見 ?」 楊元如曰:「色氣應天,經脈應地,五臟者在」 地五行之所生也,而色見於面,此五行之氣,上呈於天也。從內而外者,由臟而經脈皮膚,應地氣之上騰於天;從外而內者,由皮膚經脈而臟,應天氣之下降於地。升降出入,環轉無端,故曰:「經氣入臟,必當治裏。」

帝曰:「善。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辯,闕庭 必張,乃立明堂。明堂廣大,藩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 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廣大,壽中百歲,見此者,刺之必 已。如是之人者,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以鍼。」中去 聲

《馬蒔》曰:「此言五色雖決於明堂,而凡諸部博大者,壽必高,而病易已也。帝以五色獨決於明堂為疑,伯言五官在外,曉然可辯。其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即兩眉之間也。庭者,額中也,即首面也。顏也。必開而張,乃立明堂以閱之,明堂者,鼻也。其明堂廣大而為蕃為蔽者,又見於外。蓋頰側謂之蕃耳,門謂之蔽耳」 ,四周之壁既方,地角之基又高,引垂向外,五色又順,平博廣大,壽當中百歲也。設有病時,見此五色,則刺之,而病必已,蓋如是之人,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之以鍼而刺之也。莫仲超曰:「此論五臟之氣,應土基之博厚也。闕庭,天庭也。明堂,王者聽政之堂,猶天闕在上,王宮在下也。藩蔽者,頰側耳」 門之間,猶明堂之藩屏也。「方壁高基」 者,四方之牆壁堅固,地基高厚也。「引垂居外」 者,邊陲在外,為中土保障也。此土基之平博廣大,以配五色之潤澤高明,如是者,天地交而二氣亨,壽必中百歲而去。

黃帝曰:「願聞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 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 也。

馬蒔曰:「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內而鼻為之竅,所以司吸呼也,故為肺之官。肝在內而目為之竅,所以別五色也,故為肝之官。脾在內而口脣為之竅,所以納五穀也,故為脾之官。心在內而舌為之竅,所以辯五味也,故為心之官。腎在內而耳為之竅,所以聽五聲也,故為腎之官。」

張志聰曰:「官」 之為言司也,所以聞五臭,別五色,受五穀,知五味,聽五音,乃五臟之氣,外應於五竅,而五竅之各有所司也。

黃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臟。故肺病者,喘息 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脣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 腎病者,顴與顏黑。」卷上聲

馬蒔曰:此言五官,可以候五臟之病也。鼻為肺之官,故「肺病者當病喘息,其鼻乃張也。」 目為肝之官,「故肝病者其目眥必青。」 「脣為脾之官,故脾病者其脣必黃也。舌為心之官,故心病者其舌必卷而短,顴亦必赤也。耳為腎之官,故腎病者顴與顏皆黑。」

莫仲超曰:「五官者,五臟之閱也。閱其五官之色證,則知五臟之病也。」

黃帝曰:「五脈安出?五色安見?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 曰:「五官不辯,闕庭不張,小其明堂,藩蔽不見,又埤其 牆,牆下無基,垂角去外,如是者,雖平常殆,況加疾哉!」 埤音裨

馬蒔曰:「此言諸部狹小者必殆也。五臟之脈安所從出,五臟之色安所從見?其常色見者,而又至於危,皆帝之所疑也。伯言人之五官既不可辯,闕庭又不張,明堂又狹小,藩蔽不可見,其牆又卑,牆下無基,垂角在外,如是者雖無病而平常尚有殆者,況加之以有病哉。」

莫仲超曰:「此言土基埤薄者,其常色亦殆。蓋人秉天地之氣所生,得博厚高明,而後能悠久。」

黃帝曰:「五色之見於明堂,以觀五臟之氣,左右高下, 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臟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 下,各如其度也。

馬蒔曰:此言面部之左右上下,各如腑臟在中之次舍,所以可觀五色於明堂也。帝問五色見於明堂者,可以觀五臟之氣,然左右上下,各有形可驗,而一如其在中之度乎?伯言腑臟之在中也,各有次舍,而面部之左右上下,悉如其在中之度耳,故可以觀而知也。按《本經》五色篇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 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 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裏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之部分也。此篇當與《五色篇》參看。

莫仲超曰:「明堂者,鼻也。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言五色見於明堂,而臟腑之氣各有所次之部位也。」

《逆順肥瘦篇第三十八》

編輯

馬蒔曰:「首節有行之逆順,後分肥瘦、壯幼等刺法,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予聞鍼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 子之道,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 乎?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聖人之為道者, 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 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 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 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 常也。」黃帝曰:「願聞自然奈何?」岐伯曰:「臨深決水,不用 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決衝,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 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

馬蒔曰:「此言鍼道一本於自然之妙也。帝問鍼道畢陳,若有所失,而據守難堅,未知由學問而熟,抑亦由心而生。伯言:聖人之為鍼道者,合於三才,必有明法,以起度數,其法式檢押,乃可傳之後世也。譬之工匠,必用尺寸繩墨規矩,以為長短,平直方圓,此乃自然之道,其為教易行,其行之逆順有常,能循其法,譬之」 臨深決水。循掘決衝。而水易竭。經可通也。何也?正以人之氣有滑澀。血有清濁。行有逆順。皆有自然之妙故耳。

張志聰曰:此篇論人之形體厚薄,血氣清濁,以應天地之道,逆順而行者也。「夫子之道,應若失」 者,謂道之幽遠難尋堅確也。察於物者,即物窮理,心生之者,豁然貫通也。蓋聖人之道,通乎天地,而合於事物之常。伯言天地之道,出於自然,不待勉強,幽遠難明,而不出乎規矩方圓之外。臨深決水者,決之去也;循掘決衝者,導之來也。此逆順之行也。

黃帝曰:「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 「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 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皮厚而黑色,脣臨 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濇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 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

馬蒔曰:此言刺肥人之法也。「各有數」 者,各有刺鍼之數也。「深而留之」 者,深入其鍼而久留之也。此乃刺肥人之數,而下所言「貪夫體色氣血,其法宜同,故並及之,且其數又加益也。」

張志聰曰:此論形體之太過也。「廣肩腋」 者,廣闊於四旁也。項乃太陽之所主,項肉薄而皮厚黑色者,太陽之水氣盛也。脣乃脾土之外候,「臨臨然」 者,土氣厚大也。黑者水之色。血黑以濁者,精水之重濁也。「氣濇以遲者,肌肉厚而氣道滯也。夫太過則能與,不及則貪取,貪於取與者,不得中和之道,過猶不及也 。」 楊元如曰。前篇論五臟之氣。應土基厚。

薄。氣色精粗。此篇論形之肥瘦。血之清濁。以應太過不及。蓋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外合也。

黃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 廉然,薄脣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 此者,淺而疾之。」少去聲易去聲

馬蒔曰:「此言刺瘦人之法也。廉,薄也。疾,速也。言此等瘦人,若深而留之,則氣易脫而血易損,故必淺入其鍼而速去之也。」

張志聰曰:此論形體之不及也。皮薄色少,秉天氣之不足也。廉廉,瘦潔貌。肉廉廉然,薄脣輕言,秉地氣之不足也。血清者,水清淺也。氣滑者,肌肉薄而氣道滑利也。音主長夏,土氣薄,故言輕也 。朱濟公曰:「氣道之滑濇,由肌肉之厚薄,應天氣之行於地中。」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 端正敦厚者,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也。」

馬蒔曰:「此言刺常人之法也。常人者,不肥不瘦之人也。視其人之白者,當調以瘦人之數,黑者則用肥人之數有等,端正敦厚,與上貪於取與之人異,此人血氣必和調也。刺之者固不如肥人之久而留之,亦不如瘦人之淺而疾之,但無失其常數而已。」

張志聰曰:此論平人之和調也。黑白者,水天之色也。端正敦厚者,坤之德也。此得天地平和之氣,故其血氣和調也。常數者,天地之常數也。蓋以人應天地之氣,而鍼合天地人之數也。

《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 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濇血濁,刺此者深而留 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

馬蒔曰:「此言刺壯士真骨之法也。有等:壯士肉少而骨粗者,其肉堅,其節緩,監監然其勢難動。此人者,其體若重,則氣必濇而血必濁,刺此者當深其鍼而久留之,如肥人之數,其體若輕而勁,則氣必滑而血必清,刺此者當淺其鍼而疾去之,如瘦人之數也。」

張志聰曰:「此言年壯之士,得天真之完固也。先天之真元藏於腎,而腎主骨,天真完固,而後骨肉充滿也。真骨堅,肉緩節監監者,筋骨和而肌肉充也。監監者,卓立而不倚也。其人重則氣濇血濁,其人輕勁,則氣滑血清。蓋元真者,乃混然之氣,已生之後,而有輕重高下之分焉。深而留之,淺而疾之,導其氣出入於外」 內也。

黃帝曰:「刺嬰兒奈何?」岐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 弱,刺此者,以毫鍼淺刺而疾發鍼,日再可也。」

馬蒔曰:此言刺嬰兒之法也。毫鍼者,「《九鍼論》七曰:毫鍼取法於毫毛,其鍼宜淺,其發鍼宜速。」 日再者,寧一日之內復再刺之,不可久留其鍼也。

張志聰曰:「此言嬰兒未得天真充盛,其肉脆而血少氣弱也。襁褓乳養曰嬰。」 蓋男子八歲,女子七歲,腎氣始盛,齒更髮長。男子四八,女子四七,則筋骨隆盛,肌肉滿壯。蓋形肉血氣,雖藉後天水穀之所資生,然本於先天之生原也。日再者,導陰陽血氣之生長。

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疾瀉之,則 氣竭焉。」黃帝曰:「循掘決衝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濇,疾 瀉之,則經可通也。」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臨深決水,循掘決衝之義也。『氣濁』當作氣滑。所謂臨深決水者,正以比人之血清氣滑者,疾瀉之而邪氣遂竭,猶之臨深淵以決放其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所謂循掘決衝者,正以比人之血濁氣濇者,疾瀉之而經脈可通,猶之循其所掘之處,仍用力以並掘之而水可通也,皆指瀉法而」 言也。

張志聰曰:清濁者,天地之氣也。臨深決水,循掘決衝,行之逆順也。血氣逆順而行,應天地之旋轉也。按此篇論形肉之厚薄堅脆,血氣之多少清濁,應太過不及之氣,故用鍼之淺深疾徐,刺法之多少補瀉,皆以鍼合人而導之和平,是以一篇之中,並無「邪病」 二字。若以瀉邪論之,去經義遠矣。

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 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 陰,從足走腹。」

馬蒔曰:此承首節而言脈之逆順,以各經之所行者,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也。「手之三陰,從臟走手者,太陰肺經,從中府而走大指之少商;少陰心經,從極泉而走小指之少衝;厥陰心包絡經,從天池而走中指之中衝也。若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者,陽明大腸經從次指商陽而走頭之迎香;太陽小腸經從小指少」 澤而走頭之聽宮。「少陽三焦經從四指之關衝。而走頭之絲竹空也。若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者。太陽膀胱經從頭晴明而走足小指之

考證

「至陰;陽明胃經脈,從頭維而走足次指之厲兌;少陽膽經,從頭上關而走足四指之竅陰也。又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者,太陰脾經,從足大指內側隱白而走腹之大包;少陰腎經,從足心湧泉而走腹之俞府;厥陰肝經,從足大指外側大敦,而走腹之期門也。」 夫手之陰經,自臟而走手為順,則自手而走臟為逆;手之陽經,自手而走頭為順。則自頭而走手為逆。足之陰經,自足而走腹為順。則自腹而走足為逆。足之陽經,自頭而走足為順。則自足而走頭為逆。所謂脈有逆順者如此。

張志聰曰:此言手足陰陽之脈,上下外內,逆順而行,應地之經水也。

黃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脈 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 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 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胻骨內,下至內踝之後, 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 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 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黃帝曰:「何以明 之?」岐伯曰:「以言導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乃可 明逆順之行也。」黃帝曰:窘乎哉!聖人之為道也。明於 日月,微於毫釐。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馬蒔曰:「此言腎脈之下行者,以衝脈入腎之絡,而與之並行也。夫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而獨有足少陰腎經之脈,繞而下行,與肝脾直行者別,何也?正以衝脈與之並行故耳。蓋衝脈者,起於足陽明胃經之氣,衝穴為五臟六腑之海,而臟腑之氣皆稟焉。其上則出於頏顙,滲諸陽經,以灌諸經之精,下注於少陰腎經」 之大絡,曰「大鍾」 者,以出於氣衝,又循陰踝之內廉,以入於膕中,伏行胻骨之內,下至內踝之後。凡所屬之別於下者,並由少陰之經,滲其脾、腎肝之三經,此則在後廉者然也。其在前者,伏行出於足面之跗上,屬於下之湧泉,入循跗以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有邪相結,則跗上之脈不動,不動則氣厥逆而足冷矣。然何以知之?導病者以言,切病者以脈。其跗上踝非必動,乃可以明不動之為逆,動之為順,而其有邪與否明矣。

張志聰曰:「此言血氣行於脈外,以應天之道也。夫司天在上,在泉在下,水天之氣,上下相通,應人之血氣,充膚熱肉,澹滲皮毛,而肌肉充滿。若怯然少氣者,則水道不行,而形氣消索矣。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之氣,皆稟於衝脈而行,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陰;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下出於氣」 街,此五臟六腑之血氣,皆從衝脈而滲灌於脈外皮膚之間,應水隨氣而運行於天表也。夫少陰主先天之水火,水火者,精氣也。衝脈並少陰之經滲三陰,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是少陰之精氣,又從衝脈而運行,出入於經脈皮膚之外內者也。故別絡結則少陰之氣不能行於跗上,而跗上不動矣。不動者,乃少陰之氣厥於內,故厥則寒矣。此氣血結於脈內,而不能通於脈外也。故當導之以言,導氣之外出也。驗之以脈,知精血之行也。其非跗上不動,然後乃可明逆順之行。逆順之行者,少陰之精氣,滲灌於膚表,而復運行於脈中,應司天在泉之氣,遶地環轉,而復通貫於地中,明於「日月,微於毫釐」 者,言聖人之道,如日月麗天,循度環轉,無有毫釐差失。故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而後可傳焉 。」 楊元如曰:「五臟六腑應五運之在中,五運者神機之出入也。皮膚經脈,應六氣之在外,六氣者,左右上下,環轉升降者也。五臟六」 腑之氣,稟衝脈而運行於膚表,應地氣之出於外也 。莫仲超曰:「所謂衝脈者,順行逆衝於經脈,皮膚之外,內充於形身,無往不到,故曰逆順之行。」 蓋經脈之血氣順行,則皮膚之氣血逆轉,所以應天地運行之道也。稟於五臟六腑者,即水穀所生之血氣,流溢於中,由衝脈而布散於皮膚之外。少陰之氣血,先天之精氣也。並衝脈滲於三陰,而行於脈中,循足跗滲足指之諸絡,而出於脈外,是以「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氣起於足五指之裏」 ,蓋秉足少陰先天之水火也。人之形體肥厚,由水穀所生之血氣,充膚熱肉,澹滲皮毛,其真骨堅肉緩節監監者,秉先天之精氣也。皮肉筋骨,營衛血氣,皆本於先天後天。生始之血氣以資益。而後能筋骨強堅。肌肉豐厚。是以始論人之肥瘦長短。而末結衝脈少陰之出入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