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85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八十五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八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六十五

  黃帝靈樞經十九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行鍼篇第六十七 上膈篇第

  六十八 憂恚無言篇第六十九 寒熱篇第七十 邪客篇第七十一

藝術典第八十五卷

醫部彙考六十五

編輯

《黃帝靈樞經十九》

編輯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編輯

馬蒔曰:「內有百病始生之言,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 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 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 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 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 勝數。夫音扶勝平聲數上聲

馬蒔曰:「外感內傷,約為三部,而淫泆有不可勝數也。百病始生,皆由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然喜怒不節則傷臟,傷臟則病起於陰經,名之為內傷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蓋足陽經感之,則病起於陽,足陰經感之,則病起於陰;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此亦病起於陽,名之為外感也。是謂三部之氣,所傷異類,至其」 浸淫流泆,則病有不可勝數者。張志聰曰:「按《本經》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病形,風傷筋脈,筋脈乃應,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 又曰:「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清氣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清氣在下也。」 是風雨清濕之邪,病在外而傷於形之上下;喜怒不節,則傷臟,而病起於陰。夫形者,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外合也。此蓋承上篇而言。五行之形,不足於上者,則風雨襲虛,而病起於上;不足於下者,則清濕襲虛,而病起於下;臟氣不足者,則喜怒傷氣,而病起於陰。故當用五穀、五畜、五果之五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使陰陽調和,血氣充滿,病則無由起矣。徐振公曰:「五音之人,陰多而陽少,左右太少之人,陰少而陽多。是五音之人當病形,左右太少之人當病臟矣。」 雖然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盛者有血氣之不足,陰盛者亦有血氣之不足也。

黃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岐伯曰: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 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 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 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 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是」 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 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 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 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 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 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 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 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 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 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 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 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 不可勝論。中外之中平聲餘去聲勝平聲

馬蒔曰:此言邪氣之淫泆,始於虛以感之,而以次傳舍,則為積也。上文言「風雨寒暑清濕,而此曰風雨寒熱,又曰疾風暴雨」 ,辭不同而均為外感也。然此諸外感者,不得天之虛邪,則不能傷人;又不得人之本虛,亦不能傷人。此以天之虛,人身形之虛,兩虛相得,所以諸邪得以客其形耳。若天有實風,人有實氣,則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必不客其形矣。」 此可以見人之中於虛邪,由於天時之虛,與其身形之虛,故參以虛實之法,則知大病之所由成也。又由其邪氣之有定舍,而其病體乃有定名,當為上下、中、外之三員,猶言三部也。蓋人身大體,自縱而言之,則以上、中、下為三部;自橫而言之,則以在表在裏、半表半裏為三部,故謂之上下、中外之三員也。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正以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至深,深則毛髮立,立則皮膚淅然而寒,遂因之而為痛。其始之於皮膚者如此,及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如足太陽膀胱經在飛揚之謂。蓋浮而易見者為絡,深而

「不見者為經」 ,凡各部分肉之絡脈皆是也。此其肌肉盡痛,則深於皮膚矣。其痛之時,呼吸之際,大經之脈不能流通,而間有脈之代而中止,不能自還者,其繼而在絡脈者如此,又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經,如凡各經之脈,其直行者是也。如足太陽膀胱在崑崙之謂。此則灑淅惡寒,喜於多驚。其在經者如此,又留而不「去,則傳舍於輸穴,如足太陽膀胱經在束骨」 之謂,時則六經不通於四肢,肢節皆痛,腰脊乃強。其在輸者又如此又留而不去,則傳舍於伏衝之脈,時則身體重而且痛也。其在於伏衝之脈者如此又留而不去,則傳舍於在上之胃,在下之腸,時在腸胃之間,其聲為奔響,且為腹脹,內而寒氣或多,則「腸鳴而飧泄;其食不化,內而熱氣或多,則後之所去者必溏,溏者,穢之不堅而雜水者也。且所出者為糜,糜者,穀之不化者也。其在腸胃者又如此。又留而不去,則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即皮裏膜外也,時則留著於脈,若稽留而不去,則息而成積矣。」 其在於腸胃之外者又如此。由上文觀之,或「著於孫脈,或著絡脈,或著於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 凡此皆邪氣之所淫泆,其不可勝數者有如此。

張志聰曰:此言風雨之邪,客於形而不傷氣者,傳舍於內而成積也。《金匱要略》云:「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 此言邪傷六經之氣,而內入於臟腑者也。蓋三陰三陽之氣,主於膚表,而合於六經。故邪傷於氣,則折毛發,理使正氣橫傾,淫邪泮衍於肌腠絡脈之間,而傳溜於血脈經脈,內連臟腑,是以大邪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而不可以致生。蓋「陰陽六氣,生於五行,五臟內合五行,外合六氣,故傷於氣者,傳溜於血脈,則內干臟腑矣。如病形而不病氣者,雖傳舍於經脈,止留於腸胃之外而成積也。」 夫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其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是虛邪傷形,而正邪傷氣也。正邪者,天之正氣,風寒、暑、濕,燥,火也。蓋天有此六氣,而人亦此六氣,是以正邪中氣,同氣相感也。故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傷人者,謂傷人之形也。虛邪者,虛鄉不正之邪。風形者,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外合,應地之五行也。地之五行,應天之五時,地之「五方。」 虛風者,春時之風,從西方來,夏時之風,從北方來,此五行不正之氣,故傷人之形,是天之六氣傷人之六氣,地之五行傷人之五形。蓋人秉天地之形氣而生成此形氣也。是以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搏,乃客於形,傳舍於腸胃之外而成積也。「眾人肉堅」 者,承上文而言,二十五形之人,血氣不足,不能充膚熱肉,以致虛邪之客於形,非比眾人之肉堅也。「因於天時」 者,因於春時之西風,夏時之北風也。「大病乃成」 者,大邪著於腸胃之間而成積也。「氣有定舍」 者,言邪氣淫泆,不可勝論,或著於孫絡,或著於經輸,而後有定名也。此論風雨傷上,下節論清濕傷下,末節論喜怒傷中,而分為三員也。夫風雨虛邪,傷於形身之上,從形層傳舍於內而成積也。然邪之中人,必先始於皮毛。人之形虛,則皮膚緩而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蓋氣者所以充膚澤毛,如邪傷氣,則折毛發理,此邪入於皮膚,而氣不傷,故毛髮立。「淅然」 者,灑淅動形也。「皮膚痛」 者,邪留於皮膚也。「絡脈」 者,浮見於皮膚之孫脈。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者,邪留於肌肉絡脈之間,而不得入於經也。《繆刺》篇曰:「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大經乃代」 者,謂邪止於肌肉絡脈之間,不得入於經脈而流於大經也。大經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傳舍於經」 者,傳舍於胃腑之經隧。足陽明之脈病,故惕然而喜驚也。輸者,轉輸血氣之經脈,即臟腑之經隧也。臟腑之大絡,左右上下,並經而出,布於四末,故邪留於輸,則六經不通,四肢之肢節痛也。「腰脊乃強」 者,臟腑之大絡,通於督脈之長強也。「伏衝」 者,伏行腹內之衝脈。衝脈者,起於胞中,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於皮膚,充膚熱肉,濡養筋骨。邪留於內,則血氣不能充溢於形身,故體重身痛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多熱則溏出糜。糜者,穀之不化者也。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留著於脈者,募原間之脈絡也。稽留其間而不去,則止於此而成積矣。《孫脈》絡脈者,募原中之小。絡。經脈者,胃腑之大

經也。輸脈者,臟腑之大絡,轉輸水穀之血氣者也。「伏衝」 者,伏行於腹之衝脈。募原者,腸胃之脂膜也。「膂筋」 者,附於脊膂之筋。緩筋者,循於腹內之筋也。此數者,在於腸胃之前後左右,邪隨著而為積邪之淫泆,不可勝數也 。徐振公曰:「邪傷氣,則邪從經脈而內干臟腑,蓋三陰三陽之氣,生於臟腑,從經脈而出於膚表」 ,故邪亦從經脈而內干於臟腑也。邪傷形,則從別絡而入於腸胃之外。蓋形中之血氣,出於胃腑水穀之精,滲出於胃外之孫脈,絡脈溢於胃之大絡,轉注於臟腑之經隧,外出於孫絡,皮膚所以充膚熱肉,滲皮毛,濡筋骨者也。是以形中之邪,亦從外之孫絡,傳於內之孫絡,留於腸胃之外而成積,故下文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拘積而止之。蓋外內孫絡之相通,是以外內之相應也 。倪仲宣曰:古來論完穀不化,有言因於寒者,有言因於熱者。今《本經》以多熱則溏出糜,是因於熱矣。蓋火能速物而出,故不及化。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 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 能勾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 濯濯有音,有寒則䐜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 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饑則益小。其著於緩 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饑則安。其著於腸胃之」 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饑則痛。「其著於 伏衝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 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饑則積見,飽則 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 不下,孔竅乾塞,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詳言積之在於各所者,其狀有不同,而病有所由始也。夫所謂邪之在孫絡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於臂手孫絡之居,浮而不沉,緩而不急,不能據積而止之,故往來相移。其內而腸胃之間,有水湊聚,注灌,濯濯有音,且有寒氣,則䐜滿如雷,有聲而相引,時常為切痛也。又其著於陽明經者,即胃經也,其積當挾臍而居,如飽食時則積益大,饑時則積益小也。又其著於緩筋也,似前陽明之積,飽食則痛,如益大之謂,饑則安則如益小之謂也。又其著於腸胃之募原,積痛則外連於緩筋,如飽食則稍安,饑則必痛矣。又其著於伏衝之脈,以手揣摹其積,應手而動,舉手則熱氣下於兩股之間,如有以湯沃之狀也。又其著於膂筋,膂筋在腸之後,故積亦在腸後。方其饑時則積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又不可得也。又其著於輸之脈而為積者,當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行,故孔竅皆乾壅也。」 凡所謂積之成者,皆邪氣之從外而入內,從上而之下者也。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申明留著而成積者,各有形證也。孫絡者,腸胃募原間之小絡。蓋胃腑所出之血氣,滲出於胃外之小絡,而轉注於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皮膚。其著於內之孫絡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其臂手孫絡之居於外也,浮而緩,不能拘束其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於腸胃之間。胃腑之水津,滲注」 於外,則濯濯有聲,蓋留滯於孫絡,而不能注於大絡也。陽明之經,乃胃之大絡,故挾臍而居,飽則水穀之津注於外,故大;飢則津血少,故小也。緩筋者,經於腹內之筋,故有似乎陽明之積。飽則脹故痛,飢則止而安也。募原者,腸胃之膏膜,飽則津液滲潤於外,故安;飢則乾燥,故痛也。伏衝之脈,挾於臍間,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者,衝脈之血氣充於外也。衝脈下循陰股,出於脛氣之街,其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者,因積而成熱也。「膂筋」 者,附於脊膂之內,在腸之後,故飢則積見,飽則不見,而按之不得也。「輸之脈」 者,轉輸津液之脈,臟腑之大絡也。胃腑水穀之精,從胃之大絡,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皮膚,故積著於輸之脈,則脈道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孔竅乾塞也,此邪氣之從外而內,從上而下,以成其積也 。徐振公曰:「手孫絡之居也。」 浮而緩者,謂無力也。診孫絡之浮緩者,診尺膚也。蓋脈之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胃腑所出之氣血,從陽明之五里而出於尺膚,是以診孫絡之浮緩,則知其無力而不能拘積也 。倪仲宣曰:「寸關尺三部,以候臟腑經脈之氣,人迎、氣口以候在外之氣,尺膚以候在內之氣。」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 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馬蒔曰:「此原積之始生者,必由於寒,而其所成則由於氣之逆也。厥者氣逆也,下文正詳言之。此承上啟下之文。風雨者,在天之邪而」

傷上清濕者。在地之邪而傷下。在天曰「生。」 在地曰

成。故積之始生。得寒而生。清濕之邪。厥逆於下。而成積也。

《黃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 脛寒則血脈凝濇,血脈凝濇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 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 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 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衂血;陰絡傷則 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 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 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 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濇 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中去聲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詳言積之始生,至其所以成也。足之六經,氣有厥逆,則足悶然不得清利,由是而脛寒,由是而血脈凝濇,由是而寒氣入於腸胃,內為䐜脹,外則汁沫迫聚,不得散釋,日漸成積。又或卒多食飲,則腸中益滿;又或起居用力不慎,則絡脈傷。如陽經之絡脈受傷,則血當外溢而為衂;如陰經之絡脈」 受傷,則血當內溢而去後有血,如腸胃之絡脈受傷,則血當溢於腸外,其腸外有寒汁沫,與此血相搏,所以併合凝聚,不得散釋,而積已成矣。又或卒然外中於寒,或內傷於憂,有時而怒,則氣上逆,以致六經之輸脈不通,熱氣不行,凝結蘊裹,而不釋散,津液凝濇,著而不去,而積之所由成也。故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者。其大義如此。

張志聰曰:此言清濕之邪,傷下之形而成積也。「厥逆生足悗」 者,邪氣厥逆於下,則足脛悗而不得疏利矣。悗則生寒,寒則血脈凝濇,而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脹則腸胃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久而成積矣。若卒然多食飲,則腸滿,又或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絡脈者,即臟腑所出血氣之別絡也。「陽絡者,上行之絡脈傷,則血外溢於上而為衂。陰絡者,下行之絡脈傷,則血內溢而為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或卒然外中於寒邪,若兼之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 輸者,轉輸血氣之脈。六者,手經之輸,即陽絡也。六輸不通,則溫膚熱肉之氣不行,血凝蘊裹而不散,津液濇於絡中,滲於絡外,著而不去,而積成矣。此言汁沫迫聚,或腸外之寒,汁沫與血相搏,皆能成積也。或外中於寒,兼之內傷憂怒,凝血與津液留著,亦皆成積也。按《經脈篇》手三陰三陽之大絡,並經而上循於手;足三陰三陽之大絡,並經而下循於足,主行血氣,滲出於脈外以養形,是以陽絡傷,則上出於空竅而為衂血,陰絡傷,則內出於腸胃而為便血。六輸不得上通於外,則內溢於脈外而成積,是外內皆主滲出於脈外者也 。徐振公曰:「因於風雨所生之積,著於有形而生,故曰生。因於清濕所成之積,乃凝血與津汁搏,聚於空郭之中」 ,如懷子之狀。虛懸而成形。蓋因於天者。本於無形。故附於有形而生。因於地者。乃自成其形也。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 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 入房汗出,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馬蒔曰:此言積之生於陰者,以五臟各有所傷也。前篇言積所生之處,皆非生之於五臟者也,故帝以生於陰經者為問。伯言五臟各有所傷,故積之所由生也。憂思則必傷其心,重寒傷肺,即《本經》邪氣臟腑《病形篇》雲形寒寒飲是也。忿怒則傷肝,方醉之時,乃入於房,以致汗出,而復當於風,則風又從而入之,則傷脾;用力過度,乃入於房,以致汗出而復往浴體,則傷腎。此乃或內或外,或上中下三部,隨各臟之經絡而積之所生者也。

張志聰曰:此言喜怒不節,則傷五臟之形,而病起於陰也。憂思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忿怒不節,則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則傷腎。此外因於天之風雨,地之清濕,內因於五臟之情志,而成上中下三部之積也。按五臟止曰生病,而不曰積。蓋五臟之病,積在氣而非有形也。《難經》所謂「在肝曰肥氣,在肺曰息賁,在心曰伏梁,在脾曰痞氣,在腎曰奔豚。」 此乃無形之氣積,而非有形之血積也 。倪仲玉曰:「憂思忿怒傷氣,故積在氣。」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 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馬蒔曰:「此言治積之法也。毋逆天時,如春氣在肝,及月郭空滿之類皆是也。」

張志聰曰:「察其所痛,知其所應者,如著於孫絡之積,則外應於手臂之孫絡;著於陽明之經積,則外」

應於陽明,著於腸胃,募原之積,則外應於谿谷之穴;會著於伏衝之積,則外應於氣衝,《大赫》,著於《膂筋》之積,則應於足少陰、太陽之筋,結於緩筋之積,則應於足太陰、陽明之筋,成於六輸之積,則外應於內關,外關、通里,列缺,支正,遍歷,積於空郭之中,則外應於陽明之五里,臂腕之尺膚,積於五臟,察其左右上下,則『外應於五臟之經俞,審其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隨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臟腑之所宜,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行鍼篇第六十七》

編輯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鍼》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 百姓之氣血,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鍼行;或氣與 鍼相逢;或鍼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發鍼而氣 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

馬蒔曰:「此帝以受鍼有六者之異而問之也。」 張志聰曰:「此承前篇,論刺陰陽之人,而行鍼之不同也。夫五音之人多陰,左右太少之人多陽。百姓者,天下之大眾,蓋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而人亦應之。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者,謂形中之血氣,有盛有少也。六者為重陽之人,陽中有陰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多」 陰之人,陰中有陽之人,及粗工之所敗也。

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 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 舉足善高,心肺之臟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 而氣先行。」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 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 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 『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重平聲易 去聲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神動而氣先鍼以行者,必其為重陽之人也。夫重陽之人,神易動,而氣易往者,何哉?正以熇熇而有上炎之勢,高高而無卑屈之心,以言語則善急,以舉足則甚高,其心肺在上之臟氣,更為有餘,而陽氣者,衛氣也,滑盛而揚,故用鍼之際,其神易動,而氣先鍼而行也。然有重陽之人,而神不先」 行者,陽中頗有陰也。凡多陽之人,必多喜,多陰之人,必多怒。惟此重陽之人,而怒亦數有,但比重陰之人則易解耳,故曰「頗有陰」 也。蓋以陽中有陰,則陽為陰滯,初雖鍼入而與陽合,又因陰滯而復相離,其神氣不能易動,而先鍼以行也以此。

張志聰曰:「此言重陽之人神氣之易行也。夫五臟內合五行,外合五音,三陰之所主也。心肺居上為陽,肝腎脾居下為陰,陰中之有陽也。重陽之人者,手足左右太少之三陽,及心肺之臟氣有餘者也。『熇熇高高,手三陽之在上也。言語善急,陰中之陽在中也。舉足善高,足三陽之在下也。心藏神,肺主氣,心肺之臟氣』」 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肝為陰中之少陽,心主喜,肝主怒,心藏神,肝藏魂,魂隨神以往來者也。神動而氣先行者,神魂之相離也。重陽而頗有陰者,陰陽之相合也。陰陽之離合難,故神與魂合,則其神不能先行矣。上文曰「氣先行」 ,此則曰「神不能先行」 ,蓋氣行則神行,神行則氣行,神氣之相隨也。夫行鍼者,貴在得神取氣。然而神有易動,氣有易往,是以數刺而病益甚者,反傷其神氣也 。仇汝霖曰:喜為心志,怒為肝志。數怒者易解,言其人易怒。而易解者,重陽之人頗有陰也。蓋多陰者多怒,此陽中之陰,故易怒而易解也。

黃帝曰:「其氣與鍼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 氣淖澤滑利,故鍼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受鍼之氣,有與鍼相逢者,以其氣之出速而相逢也。正以此人者陰陽各經,相為和調,而血氣淖澤故耳。」

徐振公曰:「此言陰陽和平之人。血氣淖澤滑利。故氣出疾而與鍼相逢也 。」 倪仲玉曰:「謂陰陽之氣。皆應於鍼。」

黃帝曰:「鍼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獨然?」岐伯曰:「其陰 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沉者內藏,故鍼已 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

馬蒔曰:「此言有鍼已出,而氣獨行者,正以陰氣多而內藏,故鍼雖出而氣乃隨後以獨行也。陰氣者,營氣也;陽氣者,衛氣也。下文同。」

徐振公曰:「此言多陰之人,鍼已出而陰氣獨行也。其陰氣多而陽氣少者,陰氣沉而陽氣浮,陰陽之相離也。故鍼已出,則微陽之氣,隨鍼外泄,陰氣獨行於內,此陰陽不和,不能交相廝守,而微陽之易脫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 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

馬蒔曰:「此言人有數刺而始知者,以其陰氣多而沉也,蓋比上節之沉又甚矣。」

徐振公曰:此言陰中有陽之人,數刺而始知也。陰中有陽者,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難於往來,故數刺乃知,此陰陽廝守於內也。二節言多陰少陽之人,有陰陽之相離者,有相守者,陰陽離合之道。仇汝霖曰:「多陰少陽,故陰陽不合;陰中有陽,故陰陽相和,蓋陽生於陰也。」

黃帝曰:「鍼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 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 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馬蒔曰:「此言有鍼入而氣逆者,乃失其鍼法也。凡鍼入而氣逆,與數刺而病益甚,非陰陽之氣有浮沉之勢也。特以營氣主沉,衛氣主浮,故刺衛當淺,刺營當深。今鍼入而氣逆者,特以宜淺而反深之,宜深而反淺之,所以鍼入而氣逆也。故凡用鍼者,皆當視其形氣,而弗使過焉可也。」

徐振公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神氣之易散也。多陰之人,氣隨鍼出,微陽之易脫也。陰陽有離有合,氣之有浮有沉,粗工不知浮沉離合之道而失之,以致數刺而病益甚也。夫五音之形,陰氣多而陽氣少;左右太少之形,陽氣多而陰氣少。故善用鍼者,調其陰陽,而使形氣之無過焉 。」 仇汝霖曰:「神氣者,五臟之神氣也。重陽之人,使神氣外弛,則愈亡其陰矣。多陰少陽之人,使陽氣隨鍼而出,則愈亡其陽矣。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也。」

《上膈篇第六十八》

編輯

馬蒔曰:首句有「氣為上膈,故名篇。」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 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 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 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 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留則癰成」, 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 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還音旋晬音粹管同脘

馬蒔曰:「此言膈證,有上下之分,而尤詳下膈之義也。膈者,膈膜也。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薰心肺也。然有為膈上之病者,乃氣使然,食飲一入,即時還出;有為膈下之證者,乃蟲使然,食飲周時,始復外出。但帝明於上膈,而昧於下膈。伯言下膈之始,由於喜怒,食飲寒煖,不能善調,以致寒汁流於腸中,則蟲因寒聚於下脘。」 惟其聚於下脘,故在上之胃,在下之腸,皆已充郭,衛氣不得上營,邪氣同居於腸胃之中。及其人食,則蟲上食而下脘始虛,隨致邪氣入於下脘,而積聚已留矣,由是癰成而下脘約也。其癰在下脘內者,即而按之,其痛深;其癰在下脘之外者,即而按之,其痛乃浮,癰上之皮亦熱。此下膈之病。所以食飲晬時而還出也。按:百病惟膈為難愈,後世之治膈者。並不能分上膈下膈,有氣與蟲之異,乃遵仲景東垣丹谿書。以關格為膈證。按《本經終始經脈禁服篇》。明是脈體。非格證也。豈不誤哉。

張志聰曰:此言汁沫積於腸胃而成癰。膈者,內之膈肉,前連於胸之鳩尾,後連於脊之十一椎,旁連於脅膈,上為膻中,名曰「氣海。」 上焦宗氣之所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所以熏膚充身澤毛。膈下胃腑之所居,名水穀之海,受中焦之氣,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若因於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 病在膈上者,食飲入而還出;因於膈下者,食入晬時乃還。晬時,周時也。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汁沫者,胃腑所生之津液,滲出於腸胃之外,募原間之孫脈,絡脈化赤為血,注於胃之大絡,從臟腑之經隧外出於皮膚。如因於外邪,以致汁沫滲留於腸外不得散,則日以成積矣。如因於內傷,汁沫留於腸內,漸積而成癰,此皆因於中上二焦之氣有傷,不能宣化輸布,故帝曰:「氣為上膈,蟲為下膈。」 上膈者,上焦之氣也;下膈者,中焦之氣也。蓋蟲為陰類,遇陽熱則消,中焦之氣虛寒則陰類生聚而上食矣。寒汁流於腸中,則腸胃充郭,而衛氣不能營於外,則留積而成癰矣。其癰在脘內者,即痛而深;其癰在外者,則隱見於外而痛,浮在癰上之腹皮則熱 。徐振公曰:「此篇亦承前數篇而言,謂形中之肌肉血氣,藉胃腑水穀之所生養,若食飲入而還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則形氣消索矣。此皆因於喜怒不節,若傷於五臟之形,則成五臟之積,傷於腸胃,則成腸胃之癰。《本經》曰:『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而為癰』。」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旁,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沉浮,以 為深淺。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 癰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惔無為,乃能行氣,後 以鹹苦化穀乃下矣。」稍內熱內之內同納伍同互

馬蒔曰:「此言刺下脘之癰者,必有其法也。輕按其癰,視其氣之所行,先淺刺其癰之旁,稍納其鍼而益深之,又旋而刺之,至於其三,則不必復刺矣。察其癰之浮者,淺刺之;癰之深者深刺之。及已刺之後,必以火熨之,使熱入於其中,日使內之,必熱則邪氣漸衰,大癰乃潰。又互參禁守之法,除其入內之事,專一恬惔」 無為。乃能行氣。然後用鹹苦等味以化其穀。庶食飲從茲下矣。

張志聰曰:「視氣所行者,視衛氣之行於手足陽明而取之也。毋過三行者,先淺刺之,以逐陽邪而來血氣;復深刺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還而,復深刺之,以下穀氣。穀氣者,水穀所生之正氣也。若過取之,則穀氣出,故曰『毋過三行。察其沉浮者,察癰之生於脘內脘外,而為淺深之刺也。已刺必熨者,溫散其寒汁沫也。『伍以參禁』』」 者,參伍而禁忌之,以除其內積也。《上古天真論》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故宜恬惔無為,乃能行氣。」 鹹苦化穀者,以鹹苦之物,同穀食之,蓋鹹能耎堅,苦能泄下,穀則養其正氣者也。徐振公曰:「此因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之所致,故曰『伍以參禁』」 ,謂禁其飲食之所當忌者。恬惔無為,是和其喜怒。適其寒溫矣 。倪仲玉曰。當忌者忌。不當忌者不忌。故曰參伍。

《憂恚無言篇第六十九》

編輯

《馬蒔》曰:「人有憂與怒,以致無言」 ,蓋有其由,故名篇。

黃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 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少師答曰:「咽喉 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 音聲之戶也;口脣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 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 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 頏顙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 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闔難,其氣出遲, 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 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厭上聲

馬蒔曰:「此詳言人之憂恚而無言者,以寒氣之客於會厭也。人有二喉:其一曰咽喉,乃水穀之道也,生於後,其管通於六腑;其一曰喉嚨,氣之所以上下者也,生於前,其管通於五臟。會厭者,凡人用飲食,必由會厭以掩喉嚨,而後飲食可過耳。故喉嚨既為氣之上下,則會厭為音聲之戶,口脣為音聲之扇,舌為音聲之機,懸雍為音聲之關,頏顙為分氣之所泄,橫骨為神氣之所使,舌之所發,故人有鼻洞涕出不收者,必其頏顙不開,分氣相失,從鼻而誤出故耳。」 然人之言語所發,實以會厭為主。厭小而薄則發氣速,以其開闔利而出氣易也。若厭大而厚則發氣遲,以其開闔難而出氣遲,所以言語最重也。今人卒然無音者,由夫寒氣客於會厭,則厭不能發,縱發亦不能下,其開闔頗難,所以至於無音也。

張志聰曰:「音聲者,五音之聲,嘹喨而有高下者也。語言者,分別清濁字面,發言而有語句也。在肺主聲,心主言,肝主語,然由足少陰腎氣之所發。」 又曰:「五者音也,音主長夏。」 是音聲之道,本於五臟之氣全備,而後能音聲響喨,語句清明。故善治者,審其有音聲而語言不清者,當責之心肝;能語言而無音聲,當責之脾肺。不能語言而無音聲者,此腎氣之逆也。夫憂則傷肺,肺傷則無聲矣。恚怒傷肝,肝傷則語言不清矣。胃之上管為咽喉,主進水穀,在喉嚨之後。肺之上管為喉嚨,主氣之呼吸出入,在咽喉之前。「會厭」 者,在咽喉之上,乃咽喉交會之處。凡人飲食,則《會厭》掩其喉嚨,而後可入於咽。此喉嚨之上管,故為「音聲之戶」 ,謂聲氣之從此而外出也。脾開竅於口,脣口開闔而後語句清明,故為音聲之扇。心開竅於舌,足少陰之脈上挾舌本,舌動而後能發言,故為音聲之機。「懸雍」 者,喉間之上齶,有如懸癰之下垂者,聲從此而出,故為音聲之關。肝脈循喉嚨,入頏顙,頏顙者,齶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從此相通,故為分氣之所洩,謂氣之從此而分出於口鼻者也。橫骨者,在舌本內,心藏神,而開竅於舌,骨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故為神氣之所使,主發舌者也。蓋言橫骨若弩,舌之發機,神氣之所使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因頏顙不開,分氣失也。蓋以申明頏顙乃齶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之從此而相通者也。會厭者。為開為闔。主聲氣之出入。是以薄小則發聲疾。厚大則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重言者。口吃而期期也寒。

「氣」 者,足少陰寒水之氣也。蓋少陰之脈,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其正氣上行,而後音聲乃發。如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謂不能開也;發不能下,謂不能闔也。是以至開闔不致,而無音聲矣。仇汝霖曰:此篇亦承前數篇而言。蓋憂恐忿怒,傷五臟之形,則病五臟而成積。如傷五臟之氣,則無音聲矣。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 橫骨,終於會厭,兩瀉其血脈,濁氣乃辟會厭之脈,上 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馬蒔曰:「此言即人之無音者,而有刺之之法也。足少陰腎經所行之脈,上繫於舌,復絡於橫骨,以終於會厭,必兩次瀉其血脈,則濁氣乃闢除矣。然欲瀉其血脈者,正以此會厭之脈,上絡於任脈天突之穴,取此穴以刺之,其厭乃可發也。」

張志聰曰:「足少陰主先天之生氣,留於膻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者,後天水穀所生之宗氣也。是以呼出心與肺,吸入下通於肝腎,呼吸定息,上下之相通也。故寒氣客之,則正氣不通,而會厭失其開闔之機矣。濁氣者,寒水之濁氣也。兩瀉其血脈者,謂脈道有兩岐,一通氣於舌本,一通精液於廉泉、玉英。蓋足少陰」 主藏先天之精氣,而上通於空竅者也。

《寒熱篇第七十》

編輯

馬蒔曰:凡有瘰𤻤,其病必發寒熱,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瘰𤻤,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 生?」岐伯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 者也。」

馬蒔曰:「此言鼠瘻之所以發為寒熱者,以其毒氣之留於脈也。瘰𤻤者,瘡名,一名鼠瘻瘡,生於頸腋兩脈間,乃陽明少陽兩經所屬也。正以鼠瘻有寒熱之毒氣,留於其脈而不去耳。俗云:鼠用飲食,流涎於其中,人誤用之,所以毒氣感而生瘰𤻤。今鼠之頸腋多塊,其狀猶瘰𤻤然,後世有用貓製藥方者,所以勝其毒」 耳。大義見後「《論疾診尺》篇。」

張志聰曰:「此承上篇之義,而論足少陰之水火焉。寒熱者,先天水火之氣。水火者,精氣也。以上數篇,論後天所成之身形,及水穀所生之血氣,有盛有虛,為癰為積。上篇論少陰所生之氣,上出於會厭,而發於音聲,所藏之精,上通於任脈,以濡空竅。然有正氣則有邪淫,如寒熱之毒氣,下藏於臟,上通於頸腋之間,留」 於脈而不去,則為瘰。𤻤者,此腎臟先天之水毒也。天開於子,天一生水,其毒在外,故名曰鼠。夫頸腋之脈,少陽之脈也。少陽乃初陽之氣,生於先天之水中,少陽與腎臟經氣相通,故《本經》曰:「少陽屬腎。」 愚按:《本經》凡論刺論疾,其中暗合天地陰陽之道,及血氣之生始出入,蓋欲使學者知邪病之所由「生,則知正氣之所出入。」 若能觸類旁通,斯得聖人之微義。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 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 外為膿血者,易去也。」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請從 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 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易去聲

馬蒔曰:「此言刺瘰𤻤之有法也。鼠瘻之本,皆在五臟,其末上出於頸腋,浮於脈中,內未著於肌肉,外尚未成膿血者,斯易去也。去之之法,亦惟從其何臟之本,以引其在外之末,可使漸衰,而絕其寒熱,審按其脈道以取穴而與之鍼,徐往徐來,以去其病。內有小如麥粒者,一刺則知其病之將去,三刺則病自已矣。」

張志聰曰:此言陰臟之毒氣,傳於腑陽而外出於末者,可刺而易已也。夫臟為本,脈為末,其毒在臟,而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外為膿血者,此毒氣出於末,而從脈潰,故易已也。未內著於肌肉者,未轉及於陽明也。故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之毒,審按其所出之道路,以予奪之,徐往徐來,以引去之。其小如麥者,毒之輕微也。可一刺知,三刺而已。此篇與《素問》第六十篇骨空論合參其大義可曉然矣 。徐振公曰:手厥陰少陽,皆與腎合。陰臟之毒,出於腑陽,故為易治。若傳於厥陰之臟,故為不治之死證矣。

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 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 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 而死。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馬蒔曰:「此言決瘰𤻤之生死有法也。赤脈從上而下貫瞳子中,凡死之遠近,以脈之如線者多少為度,如無赤脈下貫瞳子者,其病可治也。」

張志聰曰:「夫腎藏天一之水,地二之火,此先天始分之兩儀也。少陽厥陰之氣,皆出於腎。厥陰之氣,上舍於心下之包絡,而為有形之一臟,包絡主脈,而代君行其血焉。少陽之氣,遊行於上中下,出入於肌腠,歸於中焦之部署,而為有形之一腑,與心主包絡之相合也。是厥陰少陽之形臟,在於心下中焦之部分,而」 二氣皆本於腎臟之所生。瞳子者,水臟之骨睛也。赤脈從上而下貫瞳子者,水臟之毒氣上交於包絡之火臟,火臟之毒氣,復下交於水臟之骨睛,此為陰陽交者,死不治。蓋毒氣在於陰陽之臟內,往來不能出於末,而從脈潰,故為不治之惡疾也。夫天一地二,合而為三,一脈一歲死者,水臟之毒甚「也;二脈二歲死者,水臟之毒傳之於火臟也;三脈三歲死者,毒氣分於二臟之間也。蓋毒之專者重,故死之速,分者死之遲也。」 一脈半者,一二之間也;二脈半者,二三之間也。夫人秉先天之水火而成此形,有感於正氣,必協於邪淫,是以痘毒發原在腎,先天之火毒也;瘰𤻤者,先天之水毒也。蓋火有毒。而水亦有毒。但火毒多而水毒少也。

《邪客篇第七十一》

編輯

馬蒔曰。客者感也。首節論邪之所感。故名篇。徐振公曰。此篇假邪客以明衛氣宗氣之行。故篇名《邪客》。而經文皆論其正氣焉。

黃帝問於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 不臥出者,何氣使然?」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 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 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 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 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 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 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 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 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馬蒔曰:「此伯高言,人之目不瞑者,以其陽氣獨行於外,而內之陰氣亦虛也。夫邪之感於人身,令人目不得瞑,或不臥而出於外者,正以五穀入胃,下焦為糟粕之隧,中焦為津液之隧,上焦為宗氣之隧,故宗氣積於胸中者,即上焦也。出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總為一息,則脈」 行六寸。凡人一日一夜,計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則脈行八百一十丈。其營氣由中焦之氣,降於下焦,而生此陰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支,內隨宗氣以行於五臟六腑經脈之中,而百刻之內,其脈數與刻數相應也。衛氣者,由下焦之氣,以升於中上二焦,而生此陽氣,但衛氣慓悍滑疾,不隨宗氣以行,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行於陽經,夜行於陰經。然晝行陽經之時,如行足太陽經已畢,則必入於足少陰腎經,而又出行於陽經;行足陽明已畢,則亦必入於足少陰腎經,而又出行於陽經。諸陽皆然,正以陽氣迅而陰氣弱,故必一入而即出也,所謂「常從」 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者如此。今邪氣厥逆,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不得內入於陰。惟其不得內入於陰,則外之陽氣盛,而陽蹻之脈不得入於陰,致內之營氣虛,而陰蹻之脈不得通於陽,陽盛而陰虛,此目之所以不瞑也。

張志聰曰:此篇論衛氣行於形身之外內,宗氣行於經脈之外內。行於脈內者,偕營氣而行;行於脈外者,隨衛氣而轉,外內自相逆順而行者也。夫宗氣同營氣行於脈中,以應呼吸漏下,衛氣行於脈外,晝行於陽,夜行於陰,皮膚經脈之血氣,交相逆順而行也。按《五味篇》曰:「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 ;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此宗氣隨肺氣行於皮膚,呼則氣出,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闔,吸則氣入,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開。此篇論宗氣貫心脈而行呼吸。心脈者,手心主包絡之脈。包絡主脈,是從心脈而行於十六經脈之中,呼吸定息,脈行六寸,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以終五「十營之一周。是宗氣營氣皆半榮於脈中。而半行於脈外者也。衛氣者。慓悍滑疾。獨行於脈外。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以司晝夜之開闔。行於陽則目張而起。行於陰則目瞑而臥如厥逆。」

考證

之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故目不瞑。愚按:「衛氣不得入於陰,則目不瞑」 之論,多有重見,然各有意存,學者宜體析明白。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 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 已通,其臥立至。」黃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 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 千里已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 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 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 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秫音術

馬蒔曰:「此言治目不瞑而不得臥者,有調其虛實之刺法,飲以湯劑之方法也。陽蹻獨盛於外,則衛氣有餘也,不得入於陰,而陰虛營氣不足也,當補其不足,而瀉其有餘,不足為虛,有餘為實,所以調其虛實,以通內外往來之道耳。然又飲以半夏湯一劑,則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方以流水來自千里外者八升,即今之三升餘也。揚之萬遍,濾其清者五升煮之,即今之二升餘也。炊以葦薪,及火沸之時,又置秫米一升,即今之四合餘也。治半夏五合」 ,即今之二合餘也。徐徐炊之,令竭至一升半,即今之六合餘也。去其滓,飲汁一小杯,一日之內,服之者三次,稍有所益,自有所覺,則漸可瞑矣。凡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病久者,飲三次而已耳。」

張志聰曰:此論調足少陰陽明之氣,以通衛氣之行於內。蓋衛氣之行於陰,從手足陽明下行至足,而交於足少陰,從足少陰而注於五臟六腑,故當調此二經之氣焉。補不足者,補衛氣之不足;瀉有餘者,瀉厥氣之有餘;調虛實者,調外內之虛實,以通其道路,而去其厥逆之邪。半夏色白形圓,味甘而辛,陽明之品也。《月令》五月半夏生,感一陰之氣而生者也。胃屬戊土,腎藏天癸飲以半夏湯一劑者,啟一陰之氣上交於胃,戊癸合而化火,火土相生,則外內之陰陽已通,其臥立至。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得和者也。夫腎為水臟,而為生氣之原,氣行則水渙。胃乃燥熱之腑,而主中土,欲得陰氣以合化,而不欲寒水之上乘,故用流水千里以外者,所謂勞水也。再揚之萬遍,則水性無力,不能助寒水上行矣。八乃金之成數,五乃土之生數,陽明主秋金,而胃居中土,故用八升五升者,助陽明之胃氣也;葦乃水草,炊以葦薪者,助水中之生氣也;米乃土穀,而秋成,置秫米一升者,助胃氣也。古以腹中和,小便利為知。覆杯則臥,汗出而已者,正氣和而厥氣散,衛氣得從其道而出入矣。徐振公曰:「厥氣者,臟腑之逆氣也。氣本於足少陰腎,而生於足陽明胃,故調此二經之氣,而逆氣自解矣。」 曰陰陽以通,曰陰陽和得者,一謂衛氣所行於外內之陰陽,一謂少陰陽明之陰陽,相得而和也。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 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 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 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 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 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 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 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 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 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 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 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 有聚邑,人有䐃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 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馬蒔》曰:「此伯高備言人與天地相應也。女子不足,二節缺,莖垂與二睪也,以抱人形故耳。」

張志聰曰:「此論人之形身四體,臟腑陰陽,應天地之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與天地參也。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天道之遶地,一周一歲而終,三百六十五度。日月五星,隨天道之環轉,風雨雷電,從天氣以施行,山川泉谷,上天之無不覆幬,林木草蓂,感天氣而生長。衛氣日行於陽,上至頭目口齒,下至足脛膝」 膕,四旁之四肢肢節,䐃肉、皮毛,夜行於陰,內循五臟六腑,熏於募筋,充於胸腹。人之身形臟腑,應六氣之降升,五運之出入,衛氣之行,應天道之遶地,環轉而復通貫於地中,故曰:「地有泉水,人有衛氣。」 是衛氣非獨行於形身之外內,而復貫通於經脈之外內者也 。徐振公曰:「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女子月事以時下」 者,澹滲皮毛之血。

也。男子衝任不盛,宗筋不成,則鬚不生。是以四時之草不生,以應人之無子 。仇汝霖曰:「上古有蓂草,一莖三十葉,日落一葉,如月小則落二十九葉,蓋以應女子之月,事以時下。」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鍼之數,內鍼之理,縱舍 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 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 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敘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 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 鍼道畢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內同納舍同捨

馬蒔曰:「此帝備問用鍼之義,及經脈出入離合之處也。鍼有所持之法,所納之理,或縱鍼而不必持,或捨鍼而不復用,扞人之皮,以開其腠理,此皆法之所當知也。其經脈有屈折出入之處,何所至而出鍼,何所至而止鍼,何所至而用鍼則徐,何所至而用鍼則疾,何所至而人鍼?且六腑之運於人身者,有別有離,何」 者離陽而入於陰。何者別陰而入於陽。此必有脈道以為之行也。故備問之。

張志聰曰:此問用鍼之理,而兼問血氣之行於皮膚經脈之外內,有出入至止離別之處焉。皮腠者,脈外之氣分也。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 ,謂血氣之行於經脈,外內有至止出入之處,而內鍼之理,何以為之至止疾徐也。六腑之輸於身者,即手足三陽之本標;「別離之處」 者,別經脈而出於氣街之「處也。夫皮膚為陽。經脈為陰。離而入陰者。脈外之氣血,離皮膚而入於經脈也。別而入陽者。脈內之血氣,別經脈而入於皮膚也。此何道從行?願盡聞」 其《方伯》言帝之所問。乃陰陽血氣之流行。知血氣之外內。則知所以用鍼矣 。仇汝霖曰:此因鍼道以明血氣之運行出入。蓋鍼道與血氣之流行。皆合天地之大道。

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 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 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 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 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 之屈折也。數上聲

馬蒔曰:「此伯言手太陰經之脈,有屈折出入順逆之數也。手太陰肺經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少商穴,內屈之以循白肉之際,蓋白肉屬陰經,赤肉屬陽經,陰陽之經,以赤白肉際為界也。至本指節後有太淵穴,大凡脈會太淵,而留止於此,澹滲諸經,從外而曲上於本節之下,又從內而曲與陰經諸絡會於魚際。但數」 經之脈,並注於此,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即掌後高骨也。又外往少曲,出於寸口之太淵穴而行,故曰「脈會太淵」 也。上從經渠、列缺、孔最,又至肘內之俠白穴,入於大筋之上,從內少曲上行臑之陰廉,入腋下之雲門、天府,又內曲而走於肺。此則從外而走內者為逆,若自雲門、中府以出少商,則自內而出外者為順。此乃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張志聰曰:「此分論脈外之宗氣,循手太陰之經,順行而逆數也。夫宗氣之行於脈外者,從肺氣而出,故其氣滑利,伏行於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外屈上於本節之下,留以澹滲皮毛。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內屈與諸陰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 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太陰之脈從指井而走肺脈,外之宗氣從臑腋以上魚,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 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 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 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 肺。

馬蒔曰:「此伯言心主之脈,有曲折出入順逆之數也。心主之脈,即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也。手少陰心經,本為君主之官,而此以包絡為心主者,正以其脈之所行,悉代君主,而遂謂之心主之脈也。其脈行於中指之端中衝穴,從內少曲循中指之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之勞宮穴,伏行於兩骨之間,外屈而行,出於兩筋」 之間,正骨肉之際,大陵穴之所在也。其氣滑利,上於二寸之內關穴,又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之內廉、曲澤穴,入於小筋之下,留於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之天泉、天池,而內絡於心肺兩經。此乃心主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張志聰曰:「此分論行於脈中之宗氣,從心主之脈,營行於十二經脈之中,以應呼吸漏下。其脈外之宗氣,亦隨本經而屈折於皮膚之間。蓋宗氣之出於肺,而行於皮膚者,散於十二經脈之外,各從本經而為逆順之行。故行於心主之脈外」 者,外屈出。

「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肘臂二寸,外屈而澹滲於皮毛。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外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肺,此亦順行而逆數也。」 夫脈外之氣血,各隨本經以分界畔,故行於脈中者,隨脈而屈折於「脈內,行於脈外者,亦隨本經而屈折於脈外也。以上二節,論宗氣之留於胸中,上出於肺,行於十二經脈之皮部,以司呼吸開闔;上貫心脈,營於十二經脈之中,以應呼吸漏下,外內之相應也。」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 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 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 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 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明手少陰心經,不必有治病之腧也。腧者,穴也。前「《本輸篇》止言心出於中衝」 云云,而不言心經者,豈心經獨無治病之輸乎?非謂心經無輸穴也。伯言少陰者,心之脈也,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所以藏神者,故為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而邪弗能容,若邪容之,則心傷而神去,乃至於死矣。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不在於心。而在於心之包絡。此包絡者。遂得以同於心主之脈。而即以心主稱之也。故治病者。亦治心包絡之穴而已。獨不取於心之輸者。有以哉。

張志聰曰:此申明宗氣貫心脈而行呼吸之因,蓋血脈者,心所主也。「包絡代行其血氣」 者,君主無為而神明內藏,包絡之相代,君行其令也。精神內藏,其臟堅固,故邪弗能傷,心傷則死矣。少陰,心脈也。包絡者,心主之脈也。獨無腧者,包絡代腧其血氣也。

黃帝曰:「少陰獨無輸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 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 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故本 輸者,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衝而瀉, 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 序。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明心經之病在外經,而不在內臟,所以止取神門之穴,而餘病則取包絡而已。夫諸邪之在心者,皆治心之包絡,則少陰心經獨不病乎?伯言心經之病在於外經,凡經脈之行於外者,偶病耳,其心之內臟,則不容病者也。故外經有病,獨取其掌後銳骨之端,神門穴耳。其餘脈之出入曲折,所行」 之徐疾,皆於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行也。故《本經本輸篇》謂「治手少陰者,即治心包絡經」 ,皆調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邪氣所衝而瀉之,真氣衰而補之。如是者,則邪去而真固,有以循天道四時之序矣。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復申明少陰之無腧者,謂精神內藏,不為各經轉輸其血氣,而少陰之經脈,亦從外而循於內也。故外感於邪,獨取其掌後銳骨之神門穴,蓋病在外經而臟不病也。其餘手足十二經脈之出入屈折,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蓋言十二經脈相同,非少陰之獨無腧也。故取少陰之本「腧者,皆因其正氣之虛實以取之,而不因於邪也。因心氣之盛而衝者瀉之,心氣之衰者補之。」 蓋精神內藏,臟真堅固,邪在外經而不傷於內,故止因正氣之盛虛而補瀉其腧也。《八正神明論》曰:「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 蓋心為陽中之太陽,而上應於日,如衰而補之,以待日之方中;衝而瀉之,以待日之將昃。

黃帝曰:「持鍼縱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 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濇。其脈滑而盛者, 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濇者,為痛痹。陰陽如 一者,病難治。」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其熱已衰者,其 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小大滑濇,寒溫燥 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視其血脈,察 「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痹。」

馬蒔曰:「此帝問持鍼縱舍之法,而伯先以視病之法言之也。第四節帝以持鍼之數、納鍼之法、縱舍之意問之,而伯尚未言,故此以持鍼縱舍為問。伯言必先明知手足十二經脈之本末,其各經何起何止也,皮膚之寒熱,各經之分肉,孰寒而孰熱也,及人迎、氣口之脈,盛衰滑濇,其脈之滑而盛者,病為日進;脈之虛」 而小者。病久以持。若大而帶濇。當為痛痹。如人迎。氣口若一。則脈為關格。病當難治。胸腹為本。四肢為末。凡本末尚熱者。其病尚在。凡本末之熱已衰者。其病亦去。不惟是也。又必持其尺部。以察其肉之堅脆。脈之小大滑濇。體之寒溫燥濕。即《本經》論疾診尺篇所謂獨調其尺以言其。

病也。又以「目為五臟六腑之精,視其目之五色,以知其五臟,而決其死生。又視其血脈之陷下與否,及血脈之五色,以知其寒熱痛痹,斯可以行持鍼縱舍」 之法也。

張志聰曰:「此論審別病氣在於皮膚經脈之外內,有出入盛衰之別也。本末者,十二經脈之本標,血氣之流行出入者也。皮膚之寒熱,病氣在於皮膚也。脈之盛衰滑濇,病氣在於經脈也。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於經脈之中;虛而細者,病久持於脈外也。夫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脈大以濇者,為寒熱痛痹也。」 如左右之陰陽如一者,病難治。謂皮膚筋骨之淺深皆病也。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於血脈之中。其熱已衰者,其病氣隨經脈之血氣,出於氣街,而亦去矣。《邪氣臟腑篇》曰:「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濇者,尺之皮膚亦濇。」 故持其尺,察其尺膚之堅脆大小滑濇,以知皮膚分肉之寒熱燥濕也。五臟之血色見於目,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蓋病在臟者,半死半生也。視其血絡,察其皮毛,以知痛痹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此篇論營衛宗氣,營行出入於經脈之外內,故持鍼縱舍,亦當察病氣之在皮膚,在經脈,或在五臟也。

黃帝曰:「持鍼縱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鍼之道, 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指執骨,右 手循之,無與肉果,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鍼導氣, 邪得淫泆,真氣得居。」

馬蒔曰:「此伯始以持鍼縱舍之法言之也。凡持鍼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病之虛實,以行疾徐之法。始用左指按其病人之骨,右手循穴以施其鍼,方鍼入時,無與肉果,欲行瀉法,必端以正。欲行補法,必閉其膚。助鍼導氣,斯邪氣可淫泆而散,真氣得在內而居矣。」

張志聰曰:此論刺血脈而當養其真氣也。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縱舍」 者,迎隨也。「無與肉果」 者,刺脈無傷肉也。

黃帝曰:「扞皮開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 膚,微納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馬蒔曰:「此同第四節扞皮開腠理之問,而伯言其有法也。所謂扞皮開腠理者,因其分肉之在何經,而扞分其皮,以開其腠理,而入刺之也。先以左手別其皮膚,然後右手微納其鍼,而徐徐端正其鍼以入之,斯乃扞皮開腠理之法,其神氣自然不散,而邪氣乃得以去矣。」

張志聰曰:此論刺皮膚,而當養其神氣也。「神氣者,兩精相搏之所生。兩精者,天一之精,後天水穀之精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 候五臟。」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 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 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 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 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

馬蒔曰:「此明言八虛,可以候五臟也。八虛者,即下兩肘、兩腋、兩髀、兩膕之間,由五臟內虛,以致虛邪客之而為病也。肺之經脈,自胸之中府,以入兩肘之俠白等穴;心之經脈,自肘上極泉以行於少海等穴,故肺心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肘也。肝之經脈,自足大指之大敦,以行於腋下之期門等穴,故肝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腋也。脾之經脈,自足大指之隱白,以行於髀之血海等穴,故脾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髀也。腎之經脈,自足心湧泉以行於膕之陰谷等穴,故腎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膕也。凡此八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脈之所遊,非邪氣惡血可以住留之所。若住留之,則經絡傷而骨節機關不」 得屈伸。其病當為拘攣矣。其始也。由五臟虛。而邪氣流於八所。其既也。即八所而可以候五臟。故曰「八虛可以候五臟也。」

張志聰曰:此言五臟之血氣,從機關之虛,出於膚表,與營衛宗氣之相合也。《九鍼篇》曰: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兩肘、兩腋、兩髀、兩膕,乃關節交會之處,心臟之神氣,從此而出,如五臟有邪,則氣留於此而不得布散矣。真氣之所過,謂五臟之經脈,各從此而經過。邪氣住留,則傷經絡,謂邪在於皮膚,留而不去,則「傷經絡矣。」 此言機關之室,在於骨節之交,五臟之血氣,從此而出於分肉皮膚,不涉於血脈也。故五臟有邪,則氣留於此,如外感於邪氣,惡血留滯於此,則骨節機關不得屈伸,而病攣也。按本篇論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宗氣貫心脈而行於脈中,從手太陰而行於脈外,衛氣日行於皮膚分肉,夜行於五臟之陰,而五臟之氣。

考證

又「從機關之虛,外出於膚表。此形身臟腑之氣,遊行於外內而交相出入者也。至於皮膚經脈之血氣,屈折於外內之間,出入於本標之處,皆假邪客以明正氣之流行。」 乃修身治民之大張本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