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72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七十二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七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二

  泄瀉門一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脈要

  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太陰陽明篇 欬論 舉痛論 痹論 標本病傳

  論 臟氣法時論 宣明五氣論 調經論 陰陽別論 風論 厥論 刺熱論 五常政

  大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師傳篇 論疾診尺篇 脹論 玉版篇

  扁鵲難經五瀉 死候

  張機金匱要略下利病脈證治 因食致瀉 鶩溏

  華佗中藏經利屬臟腑虛實寒熱 死候

  王叔和脈經泄利之脈

  脈訣瀉利之脈

  朱肱活人書傷寒下利

  劉完素六書泄瀉 寒熱水泄例 自利並悞下

  成無己明理論自利

  張潔古活法機要治法

  張從政儒門事親論五泄所宜氣味 金匱十全之法 金匱十全五泄法

  後論 治法

藝術典第二百七十二卷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二

編輯

泄瀉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四氣調神大論》

編輯

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 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 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 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肺屬金,王於秋,逆秋收之氣則傷肺,肺傷至冬為飱泄之病,因奉藏者少故也。蓋秋收而後冬藏,陽藏於陰,而為中焦釜底之然,以腐化水穀。秋失其收,則奉藏者少。至冬寒水用事,陽氣下虛,則水穀不化,而為飱泄矣。

《生氣通天論》

編輯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 夏,因而和之,是為「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 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因於露風,乃 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春傷於風。乃為洞泄。

《金匱真言論》

編輯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夏時陽氣在外,裏氣虛寒,長夏濕土主氣,風入於經俞,即內薄而為洞泄,風木乘虛而勝土也。脾為陰中之至陰,不能化熱而為寒中也。

故冬不按蹻。長夏不病洞泄。寒中飱泄而汗出也。

按:「蹻」者,按摩導引,引陽氣之通暢於四支也。冬時陽氣伏藏,若導引其四出,則無以奉春生夏長之氣,是以有洞泄寒中之病。人能藏養元真之氣,必不使邪傷經脈,病在內而為飱泄也;「亦不使邪傷陽氣,病在外而汗出也。」

《陰陽應象大論》

編輯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飱泄;濁氣在上, 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從逆也。

「寒氣下凝,故生濁陰。熱氣上散,故生清陽。如清氣在下」,是上而下降,故飱泄。濁氣在上,是下而上凝,故䐜脹。此身中陰陽反作,氣之逆從為病也。

濕勝則濡瀉。

濕淫所勝,則脾土受傷,而為「濡瀉」之病。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春傷於風,夏生飱泄。

春傷風而夏傷暑,謂之「重陽。」春傷風而飱泄,乃重陽而變陰病也。

《脈要精微論》

編輯

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經》曰:「脾氣實則腹脹,不足則為溏泄。」蓋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胃為陽,脾為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脈見於胃,而病見於脾也。

久風為飱泄。

風乃木邪,久則內干脾土,而成飱泄。故曰: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平人氣象論》

編輯

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夫陽氣生於陰中。尺膚寒。生陽之氣少矣。陽氣

衰於下,故主虛泄。泄則亡陰,故「脈細也。」

泄而脫血,脈實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泄脫之病,氣應虛散而脈反實,此脈證之不相應,正氣亂也,故難治。

《玉機真臟論》

編輯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漿粥 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脈細,心氣虛也。皮寒,肺氣虛也。肝主春生之氣,氣少,肝氣虛也。泄利前後,腎氣虛也。飲食不入,脾氣虛也。蓋邪之所湊,其正必虛,是以邪氣盛者死,正氣虛者亦死也。五臟之氣,皆由胃氣之所資生,漿粥入胃,泄注止,胃氣復也。

《太陰陽明篇》

編輯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 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飱泄,久為腸澼。

「入五臟」,謂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太陰病則五臟之氣皆為之病矣。脾氣逆則脹滿,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而為飱泄,久則為腸澼矣。

《欬論》

編輯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 則為欬,甚則為泄為痛。

五臟之氣,與四時五行之氣相合,故五臟各以所主治之時,而感於寒則受病,微則上乘於肺而為欬,甚則上行極而下為泄痛矣。

《舉痛論》

編輯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洩腹痛矣。

寒氣客於小腸之間,轉入於腸內,故不成積聚,而為後洩腹痛也。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飱泄。

肝主怒而藏血,怒則肝氣上逆,故甚則嘔血。木氣乘脾,故為飱泄。

《痹論》

編輯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飱泄。

「腸痹」者,兼大小腸而言。小腸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於小腸,則火熱鬱於上而為數飲,下為小便不得出也。大腸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於大腸,故上則為中氣喘爭,而下為飱泄也。

《標本病傳論》

編輯

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

泄乃濕土之病,他病如濕邪所勝,民病心痛耳聾之類。故當先治其虛泄,以調脾土,而後治他病。

《臟氣法時論》

編輯

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

脾主通會五臟元真之氣,脾氣傷,則不能化水穀,而有飱泄之病。

《宣明五氣論》

編輯

五氣所病:大腸,小腸為泄。

大腸小腸受盛水穀,變化糟粕,病則不能化物而為泄矣。

《調經論》

編輯

志有餘,則腹脹飱泄。

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則聚水而為腹脹飱泄。

《陰陽別論》

編輯

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

一陽者,少陽之氣病也。少陽主初生之氣,病則生氣少矣。足少陽相火主氣,氣少則火壯矣。火鑠金,故善欬。木火之邪賊傷中,故土善泄也。

《風論》

編輯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飱泄。

風邪久在肌腠,而入於中,則脾胃之氣受傷,而為腸風飱泄。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 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頸有風池、風府,乃經脈之要會,故頸多汗。胃腑受邪,故飲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也。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腹脹滿,是以形寒則䐜脹。飲冷則泄者,胃氣虛傷也。胃者肉,其應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

《厥論》

編輯

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

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而主化水穀。少陰氣厥,以致中焦虛滿而變為嘔逆,上下水火之氣不交,故下泄清冷也。

《刺熱論》

編輯

脾熱病者,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滿泄。

《經》云:「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故腰痛不可用俛仰。腹者,脾土之郛郭,故腹滿泄。」

《五常政大論》

編輯

土不及曰「卑監」,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其病飱泄,邪傷

脾也
考證

土運不及,則化氣迺減,木反勝之,是以脾氣傷而病飱泄也。

《氣交變大論》

編輯

歲上太過,臟氣伏,化氣獨治之,病腹滿,溏泄腸鳴。

臟氣,水氣、化氣,土氣也。歲土太過則制水,是以臟氣伏,腹滿,溏泄腸鳴,脾土之虛證也。

歲水太過,濕氣變物,病反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

「歲水太過」,諸丙歲也。民病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者,皆水泛土敗之證也。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飱泄。

「諸壬之歲,木運太過,則制勝其土氣,故民應之而為脾病也。」飱泄,脾土之病,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濡泄。

六癸之歲,水運不及,土乃勝之,故濕氣大行。濕土太過,傷及腎陰,故為濡瀉之病。

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腸鳴溏泄。

肝氣虛逆,而更兼中清,故腸鳴溏泄也。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病鶩溏寒中,腸鳴泄注。

「六癸之歲,火運不及,水反勝之,故寒乃大行」,鶩溏諸病,皆寒濕之證也。

歲土不及,風迺大行,民病飱泄。

「六己之歲,土運不及,木反勝之,故風乃大行。」風木傷土,民則有飱泄之病。

《至真要大論》

編輯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寒清於中,腹中鳴,注泄鶩溏。

「陽明司天,卯酉歲也。腹中鳴,注泄騖溏」,寒清於中也。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

「厥陰司天,巳亥歲也。」冷泄諸證,皆脾經之病。

太陰之勝,濕氣內鬱,善注泄。太陰之復,則濕變乃舉, 甚則入腎竅,瀉無度。

濕氣內鬱而迫於下。故注泄。復者。謂受所勝之氣。勝制鬱極而復發。甚則入腎。下乘冬令之寒水也。腎開竅於二陰。故曰「竅瀉。」

厥陰之勝,腸鳴飱泄,少腹痛,注下赤白。

腸鳴飱泄諸證,風氣淫於下也。

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腹滿溏泄,陰寒在下也。傳為赤沃,君火下淫也。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陽明之復,則清 氣大舉,甚則心痛否滿,腹脹而泄。

金氣寒肅,故清發於中,金勝則木虧,故脅痛下為溏泄也。心痛否滿,腹脹而泄者,乘火土也。陽明之復,發於本位主令之時,是以清氣大舉,心痛否滿,腹脹而泄,乘火土也。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從上而下也。蓋在上之陽氣。下逆。則為厥冷。在上之水液。下行。則為固泄。亦猶天地陰陽之氣。上下相乘。而水隨氣之上下也。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暴注者瀉水。痛一陣瀉一陣。《張機》謂之「協熱自利。」熱者君火之氣也。

太陽之勝,凝溧且至,寒入下焦,傳為濡瀉。

「太陽寒水氣勝,故凝溧且至。寒入下焦者,太陽標陽而本寒,是以陽熱上行而陰寒下行也。」

太陰在泉,客勝則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泄。

「便溲不時」者,在泉之濕氣,客於太陰之經,而下及於內也。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因客淫於下,而太陰之主氣自病也。

陽明在泉,主勝,則下為騖溏。

「下為騖溏」者,水下泄也。

《六元正紀大論》

編輯

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寒濕之氣,持於氣交。 民病寒濕,發濡瀉,血溢。

「寒濕之氣,持於氣交」者,上下交互也。民病濡瀉,乃寒濕之氣發也。

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注下。

「司天寒水之氣,加臨於三氣,故其時天政乃布,而寒氣行,雨乃降,注下」,火鬱病也。

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民病寒中,外發瘡瘍, 內為泄滿。

風熱之氣在外,則寒濕之氣在內,是以外發瘡瘍,內為寒中泄滿。

少陽所至為「暴注」,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此冬病之常也。

火鬱之發,民病注下。

火熱盛而精血傷也。

《靈樞經》

編輯

《邪氣臟腑病形篇》

編輯

肺脈小甚為泄。

小則氣血皆虛而為泄,肺與大腸為表裏也。

腎脈小甚為洞泄

腎氣虛也。

《經脈篇》

編輯

脾足太陰之脈,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

脾家實,則為瘕泄。

肝足厥陰之脈,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飱泄。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行氣於經。肝所生病,則肝氣厥逆,不能行散穀精,故胸滿嘔逆也。肝主疎泄,肝氣虛則飱泄。

《師傳篇》

編輯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腸中寒。則腸鳴飱 泄。

「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論疾診尺篇》

編輯

大便赤辦,飱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飱泄,脈小,手足 溫,泄易已。

「大便赤辦」,謂黃赤相間,乃中焦之血與糟粕並下也。飱泄,乃大腸虛而不能濟泌,此腸胃虛泄於於下,中焦之汁不能榮於脈中,故脈小。若手足溫者,得下焦之生氣,故泄易已。

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

「氣」者所以溫膚熱肉,從陰而生,自內而外,故知其泄於內而虛於外也。

《脹論》

編輯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飱泄不 化。

此衛氣逆於城郭之中而為病也。

《玉版篇》

編輯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逆也。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者,逆傷於腎也。

其腹大脹,四末清,形脫,泄甚,逆也。欬嘔,腹脹,且飱泄, 其脈絕,逆也。如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

夫皮膚分肉之氣血,從胃腑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大絡而出於孫絡,從孫絡而外滲於皮膚。如腹大脹,四肢清,形脫泄甚,是逆於胃之大絡,不得出於皮膚,充於四體也。欬嘔腹脹,且飱泄,其脈絕,逆於肝脾之絡也。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如逆而不行,則開閤已息,是以不過一周而死矣。

大泄之後奪也,不可瀉。

形肉血氣已虛脫者,雖有實邪,皆不可瀉。

病泄脈洪大,逆也。

「病泄者,脈宜沉弱,反洪大者,陰泄於下,陽盛於上」,陰陽上下之相離也。

《扁鵲難經》

編輯

五瀉

編輯

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 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 泄之要法也。

死候

編輯

病若腹大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濇,反緊大而滑者死。

《漢張機金匱要略》

編輯

下利病脈證治

編輯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 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 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 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 故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 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 下虛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 還者死。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 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下利,三部脈皆沉,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 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 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讝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 之。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雲 痛

因食致瀉

編輯

疫死牛肉,食之令人洞下。亦致堅積。宜利藥下之。

鶩溏

編輯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 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熱在上焦者,因欬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 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祕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 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 必痔。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 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 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 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 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 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 治。消石礬石散主之。

《華佗中藏經》

編輯

利屬臟腑虛實寒熱

編輯

病熱人,四肢厥,脈弱,不欲見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 死。食入四肢溫,脈大,語狂無睡者生。

「小腸實則傷熱,熱則口瘡,虛則傷寒,寒則泄膿血,或 泄黑水,其根在小腸,虛則左寸口脈浮而微,軟弱不 禁,按病驚狂無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語者是也。 脾脈不及,則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 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寒則吐涎沫 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則顫慄如瘧也。 胃者腑也。虛則腸鳴脹滿。引出滑泄。胃中風。則溏泄 不已。

肺絕則十三日死。其病足滿瀉利。不覺出也。面白目 青。此謂經亂也。此雖天命。亦不足治。

肺病久則傳入大腸,手陽明是其經也。寒則泄,熱則 結,絕則利下不止而死。虛寒則滑泄不定。又積冷脾 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何物?

腎脈緩,甚則折脊;微緩則洞泄,食不化,入咽還出;小 甚則洞泄,微小則消癉。脈來沉而大堅,浮而緊,手足 腫,厥陰痿,腰背疼,小腸心下有水氣,時脹滿洞泄。 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寒則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語聲 不出也。

中焦寒。則下利不止。食飲不消。中滿。

死候

編輯

病嗽而嘔。便滑不禁。胍弦弦欲絕者死。

病洞泄不下食。脈急者死。

病泄注。脈浮大而滑者死。

脾絕,口冷,足腫脹,泄不覺者,十二日死。

《晉王叔和脈經》

編輯

泄利之脈

編輯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太陽 經俱虛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氣,四肢寒,腸澼。

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苦泄注,腹滿氣 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 病苦脾脹腹堅,搶脅下痛,胃氣不轉,大便難,時反泄 利,腹中痛,上衝肺肝,動五臟,立喘鳴多驚,身熱汗不 出,喉痹精少。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 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虛者,足少陰與太陽 經俱虛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時時苦 洞泄,寒中泄,腎心俱痛。

關脈伏,中焦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圓,鍼關元,利小 便,溏泄便止。」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 復欲發動,其人慾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 者死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

脈實緊,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利者,難治。

病人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度,利絕則死。 溫病八九日,頭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 脈來牒牒,按之不彈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膿血,脈微小遲者生,緊急者 死。

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

「中央直前」者,手少陰也。動苦心痛,微堅腹脅急實。堅 者為感忤,純虛者為下利腸鳴。

關上伏有水氣,泄溏。

尺中滑,下利少氣。

《脈訣》

編輯

《瀉利之脈》

編輯

《診脈入式歌》曰:「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陽微浮弱定心寒。陰滑食注脾家咎。」

《脾臟歌》曰:「濕多成五泄,腸走若雷奔。」

《雜病生死歌》曰:「下利微小卻為生,脈大浮洪無瘥日。 外實內熱吐相連,下清注穀轉難安。忽然診得脈洪 大,莫費神功定不痊。」

《脾臟察色歌》曰:「臍趺腫滿面浮黃,泄利不覺污衣裳, 肌肉粗澀兼脣反,一日十二內災殃。」

《宋朱肱活人書》

編輯

傷寒下利

編輯

「傷寒下利多種,須辨識陰陽,勿令差互。三陽下利則 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不熱」,以此 別之。大扺下利,挾太陽脈證,便不得用溫藥。俗醫但 見下利,便作陰證,用溫熱藥,鮮不發黃生斑而死也。 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下利而頭疼腰 痛,肌熱目疼,鼻乾,其脈浮大而長者,是其證也。太陽 少陽合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若嘔者,黃芩湯加半 夏、生薑也。下利而頭疼胸滿,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 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者,是其證也。陽明少陽合病, 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尅賊,名為 負也。下利而身熱,胸脅痛滿,乾嘔,或往來寒熱,其脈 長大而弦者,是其證也。蓋陽明者土,其脈長大;少陽 者木,其脈弦。若合病,土被木賊,更下利,為胃已困。若 脈不弦者,順也,為土不負,負者死。自利不渴屬太陰, 四逆湯、理中湯主之。自利而渴屬少陰,白通湯、白通 加豬膽湯、通脈四逆湯、豬苓湯、真武湯、四逆加人參 湯,可檢證而用之。其餘下利,皆因汗下後證也。大抵 傷寒下利,須看脈與外證。下利而脈大者虛也,脈微 弱者為自止。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逆。下利脈數 而滑者,有宿食也,下之愈。脈遲而滑者實也,其利未 得便止,更宜下之。下利三部脈皆平按,其心下硬者, 急下之。協熱利者,臍下必熱。大便赤黃色,及腸間津 汁垢膩,謂之「腸垢。」寒毒入胃,則臍下必寒,腹脹滿,大 便或黃白,或青黑,或下利清穀。濕毒氣盛,則下利腹 痛,大便如膿血,或如爛肉汁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 熱也。下利讝語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湯、理 中湯、白通湯加附子,四逆散加薤白主之。協熱利者, 黃芩湯、白頭翁湯、三黃熟艾湯、薤白湯、赤石脂圓。濕 毒下膿血者,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散。雖然自利 而渴屬少陰,然三陽下利,亦有飲水者,乃有熱也。三 陰下利宜溫之,然少陰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 卻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少陰泄利下重,不可投 熱藥,先濃煎薤白湯,內四逆散,緣四逆散用枳實芍 藥之類。又尋常胃中不和,腹中腸鳴下利,生薑瀉心 湯最妙。此二法,不特傷寒證也。

《金劉完素六書》

編輯

泄瀉

編輯

太陰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微重微滿,困弱無力,不 欲飲食,暴泄無數,水穀不化,先宜白朮芍藥湯和之。 身重暴下,是大勢來,亦宜和之。

厥陰動為瀉利者,寸脈沉而遲,手足厥,下部脈不至, 咽喉不利,或涕唾膿血,瀉利不止者,為難治,宜升麻 湯或小續命湯以發之。《法》曰:「謂表邪縮於內,故下利 不止,當散表邪於四肢,布於脈絡,外無其邪,則臟腑 自安矣。」

太陽為協熱利。涼膈散主之。

陽明為痼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

少陽風氣自動。其脈弦大。柴胡湯主之。

太陰濕勝,濡瀉,不可利而可溫,四逆湯主之。

少陰蟄封不動,禁固可澀,赤石脂丸、乾薑湯主之。 厥陰風泄,以風治風,小續命湯、消風散主之。

四時以胃氣為本,久下血痢,則脾虛損,而血不流於 四肢,入於胃中為血,宜滋養脾胃則愈。

夫五瀉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證各異也。

胃泄者。飲食不化多黃承氣湯下。

「脾泄者,腹脹滿注下,食即嘔吐逆,建中及理中湯。」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及附子湯。」

小腸泄者,溲便膿血,少腹痛,承氣湯。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陰也。莖 中痛急,利小便,此五泄之病也。

傷寒表熱未入於裏,悞以寒藥下之太早,其表熱卒 未入,因而裏寒下利不止,或表熱裏寒,自利不止者, 急以四逆湯溫裏。脈浮不渴,小便清白不溫,完穀不 化是也。或辨便溺之色者,須更審其飲食之色。或下 後協熱利不止者,則喉乾煩渴,此又不宜溫,宜五苓 散之類,散其濕熱也。惟裏寒者可以溫之,止其寒瀉。 利止裏和表邪尚在者。急以桂枝湯解其表。

清氣在下。則生飱泄。凊濁交錯。食不化而清穀出矣。 白朮湯主之。

腸痹證,雖多飲,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氣 喘急而飱泄,木香丸主之。 胃寒主收,水穀不化,泄瀉,寒之氣在上,熱之氣在下, 故脹而泄,妙應丸主之。

《內經》云:「濕勝則濡。」《甲乙經》云:寒客生濡。胃瀉如隨氣 而下利。豆蔻散主之。

脾虛,風冷陰盛,糟粕不化,大便黃黑,如鶩溏,此大腸 有寒也,吳茱萸丸主之。

寒熱水泄例

編輯

泄者一也。總包五法,謂之六義曰六解。《難經》有傷寒 五泄,叔和云:「濕多成五泄。」仲景解四經泄利,有不可 汗不可下者,有可吐可灸者,仲景隨經自言之。假令 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下鬲入胃中,胃經 本無熱,不勝其水,名曰水恣,故使水穀一時下。此證 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瀉督脈也。如用藥,乃使車 前子擂丸,白朮、茯苓之類,可選用之,五苓散亦可。 又有寒泄者,大腹滿而泄。又有鶩溏者,是寒泄也。鴨 溏者,大便如水,少結糞者是也。如此者,當用天麻、附 子、乾薑之類是也。

泄有虛實寒熱。虛則無力黏衣不便。已泄出,謂不能 禁固也。實則數至圊而不能便,俗雲虛坐努責是也。 裏急後重,皆依前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素問》云:「春 傷於風,夏必飱泄。」又云:「久風為飱泄者,乃水穀不化 而完出爾」,非水入胃而成此證,非前水恣也。此一證 不飲水而糓完出,名曰飱泄。治法於後,先以宣風散 導之。出錢氏方中四味者是也。後服蒼朮防風湯。 五泄傷寒乃分三節。初說暴。次說中。後說久。此說在 《難經》二十二難。是三節內包十五法。初以暴藥中以 的對證藥候疾得中也。末治久泄法,仲景論厥陰經 治法是也。

治久泄法,先進縮脾煎、小續命湯,是發其汗,使邪氣 不能以外侵於內,然後治其利,秋冬間下利風吐,《論》 中加減厚朴丸大效。

自利並悞下

編輯

自利者,不經下藥攻裏而自利也。脈浮,表不解,自利 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一切瀉利間作,桂苓甘露飲。 溫濕內甚而作利者,黃連解毒湯。或自利清水,色純 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濕熱相搏於腸胃之內而成 下利者,三一承氣湯。當汗而反下,及不成結胸,而但 下利,清糓不化,表證在表熱裏寒也,急以四逆湯溫 裏。「利止裏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熱藥下之。而 協熱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

暴注者,注,泄也,乃腸胃熱而傳化失常,《經》所謂清氣 在下,則生飱泄。下迫者,後重裏急,窘迫急痛也。火性 急速而能造物,俗雲虛坐努貴而痛。

瀉白為寒,青黃紅赤黑,皆為熱也。蓋瀉白者,肺之色, 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則金肺自甚,故色白;如 濁水凝冰,則自然清瑩而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 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 為寒者,誤也。仲景法曰:「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 熱在裏也,大承氣湯下之。」及夫小兒熱甚急驚,利色 「多青,為熱明矣。利色黃者,由火甚則水必衰,而脾土 自旺,故色黃也。」利色紅為熱者,心火之色,或赤者,熱 深甚也。至若利色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 兼水化制之,故色黑。如「傷寒陽明病,熱極則日晡潮 熱,甚則不識人,循衣摸牀,獨語如見鬼狀,法當大承 氣湯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難治,諸利同法。然 辨色以明寒熱者,更當審其飲食藥物之色。如小兒 病熱,吐利霍亂,其乳未及消化,而利尚白者,不可便 言為寒,當以脈證別之。大法,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 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糓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 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 證也。糓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澀 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未 有寒泄而糓消化者,由寒則不能消化糓也。或火主 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糓不能化而飱泄者亦有 之。仲景曰:「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飱泄。或言下利 白為寒,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所謂下利穀反為膿血,如世之穀肉果菜,濕熱甚 則自然腐爛潰發,化為濁水。故食於腹中,感人濕熱 邪氣,則自然潰發,化為膿血也。其熱為赤,屬心火。其 濕為黃,屬脾土;燥鬱為白,屬肺金也。《經》曰:「諸氣膹鬱, 皆屬於肺。」謂燥金之化。王冰曰:鬱而奔迫,金氣之為 用也。然諸瀉利皆兼於濕,今反言氣燥者,謂濕熱甚 於腸胃之內,而腸胃怫熱鬱結,而又濕主乎痞,以致 氣液不得宣通,因以成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假 如下利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猶誤。豈知水火陰 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 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而同為利乎?如熱生瘡瘍,而 出白膿者,豈可以白為寒與?由其在皮膚之分屬肺 金,故色白;在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在肌肉屬 脾土,故作黃膿。在筋部屬肝木,故其膿色帶蒼;深至 骨,屬腎水,故紫黑血出。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 謂標也。其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 窘痛,後重裏急,小便赤澀,皆屬燥熱,而下利白者,必 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或曰:白利既為熱病,何故服 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欝 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然病微者可愈, 甚者欝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凡治熱甚吐瀉亦然。 夫治諸利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 之則可。蓋辛熱能發散開通欝結,苦能燥濕,寒能勝 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 利者,黃連、黃蘗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 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利,或有愈者,以 其善開欝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 害。凡用大毒之藥,必是善藥不能取效,不得已而用 之可也。幸有善藥,雖不能取效,但有益而無損者,何 必用大毒之藥而謾勞巇嶮也。《經》曰:「寧小與其大,寧 善與其毒。」此之謂也。

《成無己明理論》

編輯

自利

編輯

傷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經攻下,自然溏泄 者,謂之自利也。傷寒自利多種,須知冷熱虛實,消息 投湯,無致失差。雜病自利,多責為寒。傷寒下利,多由 協熱,其與雜病有以異也。表邪傳裏,裏虛協熱,則利 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是皆協熱也。又合 病家皆作自利。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 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 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者皆合病 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裏,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 《六經》以太陽陽明為表,少陽太陰為在,半表半裏,少 陰厥陰為在裏,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曰下 利,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後已,故與葛「根湯以汗之。太 陽與少陽合病,為在半表半裏者也,雖曰下利,必和 解表裏之邪而後已,故與黃芩湯以散之。陽明少陰 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 之實而後已,故與承氣湯以下之。是三者所以有異 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 其臟寒故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 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 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發熱後 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凡腹中痛, 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涼脈小為 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 溫,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 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大為逆, 而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 皆溫臟止利之劑。又有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投 溫劑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後已。《經》 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餘糧湯。 復不止,當利其小便,是泄在下焦,滲泄而聚利者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或下利, 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鞕,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 讝語,或差後至年月日復發,此數者,皆腸胃有積結, 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有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 寒療,結伏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寒凝內,久利 泄溏,愈而復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謂之 通因通用。下利雖有表證,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 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故《經》曰:「下利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脹滿者是已。」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奪之中, 此為甚者。其或邪盛正虛,邪擁正氣,下脫,多下利而 死。何以言之?經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 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讝語,下利者死。下利手 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者死。少陰病,自利, 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此數者,皆邪擁正氣,下脫而 死者也。《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 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嗚呼!疾成而後藥,雖神醫不 可為也。氣既脫矣。孰能治之。

==
《元張潔古活法機要》
==

治法

編輯

五泄之病,胃小腸、大瘕三證,皆以清涼飲子主之,其 泄自止。厥陰證加甘草以緩之。少陰證裏急後重,故 加大黃。又有太陰、陽明二證,當進退,大承氣湯主之。 少陰證不能食也,當先補而後泄之,乃進藥法也。先 煎厚朴半兩,製水煎二三服,後未已,謂有宿食不消, 又加枳實二錢,同煎二、三服,泄又未已。如稍進飲食, 尚有熱毒,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止住藥。如泄未止, 為腸胃有久塵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宿垢去盡則愈 也,陽明證能食是也。當先泄而後補,謂退藥法也。先 用大承氣湯五錢,水煎服。如利過泄未止,去芒硝後 稍熱退,減大黃一半,再煎兩服。如熱氣雖已,其人必 腹滿,又減去大黃,與枳實厚朴湯,又煎三兩服。如腹 滿退。泄亦自愈。後服厚朴湯數服則已。

《張從政儒門事親》

編輯

《論五泄所宜氣味》

編輯

「胃泄」者,飲食不化,完穀出,色黃,風乘胃也,宜辛劑之 類。

脾泄者,腹脹滿注,食則生嘔逆三證,宜和劑、淡劑、甘 劑、清劑之類。

大腸泄者,腸鳴切痛,先宜寒劑奪之,次甘劑分其陰 陽。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宜寒劑奪之,淡劑、甘 劑分之。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劑、寒 劑奪之,後以淡劑、甘劑分之,或莖中痛亦然。

《金匱十全之法》

編輯

飱泄,春傷於風,夏必飱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風而 飱泄者,先宜發劑,次宜淡劑、甘劑、分劑之類。 洞泄,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瀉下褐色,治法 同上。又宜灸水分穴,濕氣在下,又宜以苦劑越之。 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利。」洞泄屬甲乙風木,可灸氣 海、水分、三里,慎勿服峻熱之藥,小便澀則生。足腫腹 脹滿者,死於庚辛之日。如屍臭者。不治。

注下火氣太過,宜涼劑,又宜淡劑,調冰水令頓服之 則愈,此為暴下不止也。

支滿鶩溏,上滿而後泄,下泄而後復上滿,可服木香 檳榔丸、青皮、陳皮。久則反寒,治法同寒中。如鶩溏而 腸寒者,亦斯義。風濕亦有支滿者。

《金匱十全五泄法後論》

編輯

天之氣一也。一之為用,風火、燥,濕,寒、暑。故濕六氣之 一也,相乘而為五變,其化在天為雨,在地為泥,在人 為脾,甚則為泄。故風而濕,其泄也,胃暑而濕,其泄也; 脾燥而濕,其泄也。大腸熱而濕其泄也。小腸寒而濕, 其泄也《大瘕》。若胃泄不已,變而為飱泄;飱泄不已,變 而為洞泄;洞泄不已,變而為脾泄寒中,此風乘濕之 變也。若脾泄不已,變而為霍亂,霍亂不已,變而為注 下,注下不已,變而為腫蠱,此暑乘濕之變也。若大腸 泄不已,變而為䐜脹,䐜脹不已,變而為腸鳴,腸鳴不 已,變而為支滿鶩溏,此燥乘濕之變也。若小腸泄不 已,變而為腸澼,腸澼不已,變而為臟毒,臟毒不已,變 而為前後便血,此熱乘濕之變也。若大瘕泄不已,變 而為脫肛;脫肛不已,變而為廣腸痛;廣腸痛不已,變 而為乳痔、腸風,此寒乘濕之變也。凡此二十五變,若 無濕則終不成疾。況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胃好飲,脾 惡濕,此泄之所由生也。凡下利之脈,微且小者生,浮 大者死。水腫反是,脈浮大者生,沈細者死。夫病在裏 脈沈,在表脈浮,裏當「下之,表當汗之。下利而脈浮滑, 水腫者脈沈細,表裏俱受病,故不治也。凡臟血便血, 兩手脈俱弦者死。絕俱滑大者生,血溫身熱者死。」王 太僕則曰:「若下血而身熱血溫,是血去而外逸也,血 屬火故也。七日而死者,火之成數也。夫飱泄得之於 風,亦汗可愈,或伏驚怖,則膽木受邪,暴下綠水,蓋謂 戊己」見伐於甲木也。嬰兒泄綠水,《素問》有嬰兒風,理 亦如之。洞泄者,飱泄之甚,但飱泄近於洞泄,洞泄久 則寒中,溫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則可,汗之則不可。」蓋 在腑則易治,入臟則難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臟,宜 和解而勿爭。水腫之作,未遽然也。由濕遍於大腸,小 溲自濇,水濕既瀦,腫滿日倍,面黃腹大,肢體如泥,濕 氣周身,難專一法。越其高而奪其下,發其表而滲其 中,酸收而辛散,淡滲而苦堅。用攻劑以救其甚,緩劑 以平其餘。如是則孤精得氣,獨魄反陽,亦可保形,陳 莝去而淨腑潔矣。彼豆蔻、烏梅、《鸎粟囊》,勿驟用也。設 病形一變,必致大悞,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 豈限一法。世俗止知塞劑之能塞,而不知通劑之能 塞者,拘於方也。凡治濕皆可以利小溲為主。諸泄不 已,宜灸水分穴,謂水穀之所別也,臍之上一寸半,灸 五七壯。腹鳴如雷,水道行之候也。凡濕勿鍼,《內經》雖 雲繆刺其處,莫若以張長沙治傷寒法治之。蓋泄者, 亦四時傷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涌而下泄,表汗而裏 攻,半在表,半在裏,則宜和解之,表裏俱見,隨證滲泄此雖以治傷寒,其於治濕也同,仍察脈以視深淺,問 年壯以視虛實,所投必如意矣。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下謂下焦肝腎氣也。夫守司於下,腎之氣也。門戶束 要,肝之氣也。故諸厥固泄,皆屬下也。厥謂氣逆,固謂 禁固。氣逆上行,反固而不禁,出入無度,燥濕不恆。皆 由下焦失其主守也。

《治法》

編輯

夫大人小兒暴注瀉水不已,乃火運太過之病,火主 暴逆之故也。急宜用水調桂苓甘露散、五苓散、益元 散,或以長流水煎過,放冷服則愈。慎不可驟用鸎粟 殼、乾薑、豆蔻、聖散子之類,縱瀉止則腸胃不通,轉生 他疾,止可以分陰陽,利水道而已。

凡泄瀉米穀不化,日夜無度,腹中雷鳴,下利完穀,可 用導水丸、禹攻散泄之。或病人老弱氣虛,可用無憂 散泄之。再觀病勢強弱,候一二日,可服胃風湯以治 其風。如不愈者,更服桂枝麻黃湯汗之則愈。《內經》曰: 「夫風之中,為腸風飱泄。」啟元子云:「風入胃中,上熏於 胃,故食不化而下泄。」又云:「暮食不化為飱泄。」又經云: 春傷於風。夏為飱泄。故風宜出汗。腸中鳴者。風以動 之。動而有聲。慎不可用鸎粟豆蔻乾薑大燥之藥。病 微者燥之去其濕則愈。病甚者攻之不動。反能為害。 《經》曰。其減則漸。其加則甚。可用五苓散去豬苓加人 參散服之。

夫男子婦人病水濕瀉注不止,因服豆蔻、烏梅、薑、附 峻熱之劑,遂令三焦閉溢,水道不行,水滿皮膚,身體 否腫,面黃腹大,小便赤澀,兩足按之陷而復起。《內經》 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可用獨聖散吐之。如時月寒 涼,宜於暖室不透風處,用火一盆,以藉火力出汗,次 以導水禹功散,量虛實瀉十餘行,濕去腫減則愈矣。 是汗、下、吐三法齊行。既汗、下、吐訖,腑臟空虛,宜以淡 粥調養腸胃二三日,次服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燈心 湯調下。如勢未盡,更宜服神助散,舊名葶藶散,可以 流濕潤燥,分陰陽,利小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既平 之後,宜大將息,忌魚鹽酒肉瓜果房室等事,如此三 年則可矣。如或不然,決死而不救也。

瀉利之疾,歲歲有之,醫者不察,便用《聖散子》之屬,乾 薑、赤石脂、烏梅、鸎粟殼、官桂、石榴皮、龍骨、牡蠣之屬, 變生小便癃閟,甚者為脹,又甚者水腫之疾。間有愈 者,病有微者也,甚則必不愈矣。

「大暑未上四之氣為病,多發暑氣,頭痛身熱發渴,不 宜作熱病治,宜以白虎湯,得此病不傳染。次發脾泄, 胃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霍亂,吐瀉下利,及赤白 相雜,水穀不分消,腸鳴切痛,面浮足腫,目黃口乾,脹 滿氣痞,手足無力,小兒亦如此。四之氣病,宜滲泄,五 苓散之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