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83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八十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三

  滯下門五

  單方

  鍼炙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二百八十三卷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三

編輯

滯下門五

編輯

單方

編輯

赤痢熱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瓷瓶中,蠟紙封口, 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有效。」普濟方

下痢禁口:糯穀一升,炒出白花,去殼,用薑汁拌濕再 炒為末。每服一匙湯下,三服即止。經驗良方

赤痢不止:「秫米一把,鯽魚鮓二臠,薤白一虎口,煮粥 食之。」普濟方

泄痢赤白:鸎粟子炒、鸎粟殼炙,等分為末,煉蜜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百一選方

熱痢便血:「鸎粟殼酢炙一兩,陳皮半兩,為末。」每服三 錢,烏梅湯下。普濟方

下痢赤白:「金剛根、蠟茶等分為末,白梅肉搗丸芡子 大。每服五七丸,小兒三丸。白痢甘草湯下,赤痢烏梅 湯下。」易簡方

禁口痢疾蕎麥麪每服二錢。砂糖水調下。 久痢阿芙蓉小豆許。空心溫水化下。日一服。忌蔥蒜 漿水。若渴飲蜜水解之。

赤白痢下,鴉片、木香、黃連、白朮各一分,研末,飯丸小 豆大。壯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米飲下。忌酸物生冷 油膩茶酒麪,無不止者,口渴略飲米湯。 又方:鸎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 收取為末。每米飲服一錢,神效。赤痢用紅花者,白痢 用白花者。

赤痢臍痛:黑豆、茱茰子二件,搓摩吞嚥之,良。經驗方 赤白下痢:「七月立秋日,面西以井華水」吞赤小豆七 枚。一秋不犯痢疾。

赤痢不止:以大麻子水研濾汁,煮菉豆食之,極效。粥 食亦可。必效方

久痢五色大熟䒷蔞一箇,煅存性,出火毒,為末,作一 服,溫酒服之有效。

赤白下痢:山豆根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 白湯下,三服自止。

久痢成疳葛勒蔓末,以管吹入肛中,不過數次,如神。 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杵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鹽湯下。王氏博濟方

血痢如刺:以豉一升,水漬相淹,煎兩沸,絞汁頓服,不 瘥再作。

赤白重下:豆豉熬少焦,搗服一合,日三。或炒焦,以水 浸汁服,亦驗。

又方用豉心炒為末一升,分四服,酒下,入口即斷也。 休息久痢,白豆腐酢煎食之,即愈。普濟方

血痢不止:地榆曬研為末,每服二錢,摻在羊血上,炙 熟食之。以請幫助識別此字。子煎湯送下。或以地榆煮汁。熬如飴狀。 一服三合。亦用前湯化下。

營衛氣虛,風邪襲入腸胃之間,便痢赤白,臍腹㽲痛, 裡急後重,煩渴脹滿,不進飲食。用乾蒸餅蜜拌炒二 兩,御米殼蜜炒四兩,為末,煉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 水一盞,煎化熱服。通用妙方

熱毒下痢:蒲根二兩,粟米二合,水煎服,日二次。聖濟總錄 腎虛久痢:骨碎補末,入豬腎中,煨熟食之效。

赤白痢下,水穀不消。以麯熬粟米粥。服方寸匕。日四 五服。肘後方

血痢產痢:冬葵子為末,每服二錢,入臘茶一錢,沸湯 調服,日三。聖惠方

水穀痢疾:韭菜作羹粥煠炒,任食之,良。食醫心鏡下同 赤白下痢用蔥白一握,細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 血痢不止地錦草曬研,每服二錢,空心米飲下。乾坤生意 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同米煮粥,日食之。食醫心鏡 赤痢不止:薤同黃蘗煮汁服之。陳藏器

寒瘧冷痢:端午日以獨頭蒜十箇,黃丹二錢,搗丸梧 子大。每服九丸,長流水下,甚妙。普濟方

血痢不止:「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為末」,每服 方寸匕,溫水調下。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以蕓薹搗汁一合,入蜜一合,溫 服。聖惠方

下痢禁口:蘿蔔搗汁一小盞,蜜一盞,水一盞同煎,早 一服,午一服,日晡米飲吞阿膠丸百粒,如無蘿蔔,以 子擂汁亦可。一方加枯礬七分同煎。一方,只用蘿蔔 菜煎湯飲之又方:用蘿蔔片不拘新舊,染蜜噙之嚥汁,味淡再換。 覺思食,以肉煮粥與食,不可過多。

冷痢不止:生薑煨研為末,共乾薑末等分,以酢和麪 作餛飩,先以水煮,又以清飲煮過停冷,吞二七枚,以 粥送下,日一度。食療本草

《敕賜治痢方》:「以生薑切細,和好茶一兩椀,任意呷之, 便瘥。若是熱痢留薑皮,冷痢去皮大妙。」

痢及瀉血:「胡荽子一合,炒擣末。」每服二錢。赤痢沙糖 水下;白痢薑湯下;瀉血白湯下,日二。普濟方

下痢禁口:用山藥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 下。易簡方

久痢不止茄根燒灰、石榴皮等分為末,以沙糖水服 之。簡便單方

痢疾禁口:「木𪔀子六箇,去殼,取淨仁研泥,分作二分, 用麪燒餅一箇,切作兩半,只用半餅作一竅,納藥在 內,乘熱覆在病人臍上,一時再換半箇熱餅,痢止思 食。」經驗方

血痢下血:木耳炒研五錢酒服。亦可用《井華》水服,或 以水煮鹽酢食之,以汁送下。普濟方

積年疳痢:取狼把草二斤,搗絞取汁一小升,納白麪 半斤,雞子少許,和勻,空腹頓服,極重者不過三服。或 收苗陰乾搗末,蜜水半盞,服一方寸匕。

赤痢腹痛:陳白梅同真茶、蜜水各半煎飲之。直指方下同 又方用烏梅肉、炒黃連各四兩為末,煉蜜丸梧子大。 每米飲服二十丸,日三服。

便痢膿血:烏梅一兩,去核燒過為末,每服二錢,米飲 下,立止。

久痢不止,腸垢已出:用烏梅肉二十箇,水一盞,煎六 分,食前分二服。

又方「烏梅肉、白梅肉各七箇,搗爛,入乳香末少許,杵 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湯下,日三。」

冷疳痢下:莨菪子為末,臘豬脂和丸,緜裹棗許,導下 部。因痢出,更納新者,不過三度,瘥。必效方

赤白下痢,腹痛,腸滑後重:大黃煨半兩,莨菪子炒黑 一抄,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普濟方

痢血五色,或膿或水,冷熱不調:酸石榴五枚,連子搗 汁二升,每服五合,神妙。千金方

赤白痢下腹痛,食不消化者,用酸石榴皮炙黃為末, 棗肉或粟米飯和丸梧子大。每空腹米飲服三十丸, 日三服,以止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又方:用榴皮燒存性為末,每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效乃止。

久痢陳石榴皮酢者,焙研細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患 二三年或二三月,百方不效者,用之便止,不可輕。忽 熱痢不止,車前葉搗汁,入蜜一合,煎溫服。聖惠方 赤痢不止:「胡桃仁、枳殼各七箇,皂角不蛀者一挺,新 瓦上燒存性,研為細末,分作八服,每臥時一服,二更 一服,五更一服,荊芥茶下。」總錄

諸痢初起,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壯人各一兩,水 煎服,取利。或加檳榔。熱痢裡急,大黃一兩,浸酒半日, 煎服取利。集簡方

下痢脫肛:「橡斗子燒存性,研末,豬脂和傅。」直指方 赤白久痢,不拘大人小兒: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 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

久痢不止:「槲白皮薑汁炙五度,一兩,乾薑炮半兩,為 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聖濟總錄下同

赤白痢:荔枝殼、橡斗殼炒、石榴皮炒、甘草炙各等分, 每以半兩,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日二服。

久痢休息:「熟附子半兩研末,雞子白二枚,搗和丸梧 子大,傾入沸湯煮數沸,漉出,作兩服,米飲下。」

久冷下痢或不痢,腰痛苦冷:用蜀椒三升,酢漬一宿, 麯三升,同椒一升拌作粥食,不過三升,瘥。千金方 赤白下痢:胡椒、菉豆各一歲一粒,為末,糊丸梧子大, 紅用生薑,白用米湯下。集簡方

《下痢禁口》:獨將軍草根,有珠如豆者,取珠搗汁三匙, 以白酒半杯和服。

赤痢臍痛:茱萸合黑豆湯吞之。千金方

赤白痢下:五月五日采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 餅,日乾。名「蒿豉母。」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總錄 赤白下痢:龍牙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神效。醫方摘要 熱毒下痢赤白。以好茶一斤。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 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詵

又方用蠟茶,赤痢以蜜水煎服,白痢以連皮自然薑 汁同水煎服,一二服即愈。直指方

又方用蠟茶二錢,湯點七分,入麻油一蜆殼和服,須 臾腹痛大下即止。經驗良方

又方蠟茶末,以白梅肉和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烏 梅湯下,各百丸。

又方「建茶合酢煎,熱服即止。」

下痢禁口:沙糖半斤,烏梅一箇,水二椀,煎一椀,時時 飲之。摘元方《久痢禁口》:石蓮肉炒為末,每服二錢,陳倉米調下,便 覺思食,甚妙。仍以日照東方壁土炒真橘皮為末,薑 棗略煎佐之,加入香連丸尤妙。丹溪心法

下痢赤白端午日午時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 損破,放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 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經驗方

血痢瀉血:烏藥燒存性,研,陳米飯丸梧子大,每米飲 下三十丸。普濟方

血痢不止:苦參炒焦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 米飲下。仁存堂方

休息痢疾,日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疼痛用椿根 白皮、訶黎勒各半兩,母丁香三十箇為末,酢糊丸梧 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又方「用椿根白皮,東南行者,長流水內漂三日,去黃 皮,焙為末。」每一兩加木香二錢,粳米飯為丸。每服一 錢二分,空腹米飲下。

水穀下痢,及每至立秋前後,即患痢兼腰痛。取樗根 一大握,搗篩,以好麪捻作餛飩,如皂子大,煮熟。每日 空心服十枚,並無禁忌,神效。傳信方

下利清血,腹中刺痛:椿根白皮洗刮曬研,酢糊丸梧 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一方「加蒼朮、枳殼減 半。」經驗方

血痢不止:薄荷葉煎湯常服。普濟方

諸痢久下:艾葉、陳皮等分,煎湯服之。亦可為末,酒煮 爛飯和丸,每鹽湯下二三十丸。聖濟總錄

久痢休息。時止時作。鼠尾草花搗末。飲服一錢。聖惠方 血痢下血:臘月日未出時,取背陰地北引樗根皮,東 流水洗淨,掛風處陰乾,為末。每二兩入寒食麪一兩, 新汲水丸梧子大,陰乾。每服三十丸,水煮滾傾出,溫 水送下。忌見日則無效。名「如神丸。」普濟方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婦人、小兒,「木香一塊方圓一寸, 黃連半兩,二味用水半升,同煎乾,去黃連,薄切木香 焙乾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湯下,二服陳米飲 下,三服甘草湯下。此乃李景純所傳。有一婦人久痢 將死,夢中觀音授此方,服之而愈也。孫兆祕寶方 裡急後重:不蛀皂角子、米糠炒過,枳殼炒等分為末, 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普濟方

驟然冷痢,白凍欲死,不拘男婦,用五月五日采麻葉, 陰乾為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勿喫熱物,令人悶倒, 只喫冷物,小兒半錢。

《下痢禁口》:肥皂莢一枚,以鹽實其內,燒存性為末,以 少許入白米粥內食之,即效。乾坤生意

血痢不止:「沒石子一兩為末,飯丸小豆大」,每食前米 飲下三十丸。普濟方

赤白下痢:雞冠花煎酒服,赤用紅,白用白。集簡方 又方「蒼耳草不拘多少,洗淨用水煮爛,去滓入蜜,用 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白湯下。」醫方摘元

凡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牛膝二兩 搗碎,以酒一升漬一宿,每飲一兩杯,日三服。肘後方 下痢轉白:訶子二箇,一炮一生,為末,沸湯調服。水痢 加甘草末一錢。普濟方

赤白下痢:「訶子十二箇,六生六煨,去核,焙為末。赤痢, 生甘草湯下;白痢,炙甘草湯下,不過再服。」濟急方 熱痢腹痛:「胡黃連末,飯丸梧子大」,每米湯下三十丸。 鉤元

積滯泄痢,腹痛裡急: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 十九箇,同燒存性,研泥,鎔蠟和丸菉豆大。每服二三 丸,煎大黃湯下,間日一服。一加百草霜三錢。宣明方 氣痢赤白: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以熟豬肝丸菉豆 大,空心米飲下三四丸,量人用。經驗方

赤白下痢,陰陽交帶,不問赤白,劉寄奴、烏梅、白薑等 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薑。如宜方

冷痢腹痛,不能食者:肉豆蔻一兩去皮,酢和麪裹煨 搗末,每服一錢,粥飲調下。聖惠方

痢頻脫肛,黑色堅硬,用巴豆殼燒灰,芭蕉自然汁煮, 入𥐚硝少許,洗軟,用真麻油點火滴於上,以枯礬、龍 骨少許為末,糝肛頭上,以芭蕉葉托入。

老少瘴痢,日夜百餘度者:取乾楮葉三兩,熬搗為末, 每服方寸匕,烏梅湯下,日再服,取羊肉裹末納肛中, 利出即止。南行方

赤痢久下,累治不瘥:黃連一兩,雞子白和為餅,炙紫 為末,以漿水三升,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合,溫米飲下。 一方只以雞子白和丸服。勝金方

順氣止痢:枳殼炒二兩四錢,甘草六錢,為末,每沸湯 服二錢。嬰童百問

血痢不止:胡黃連、烏梅肉、竈下土等分為末,臘茶清 下。普濟方

五色痢疾:請幫助識別此字。皮燒灰,酒服二錢。壽域方 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漬一夜,絞汁頓服,日 午乃食,極重者不過三服。總錄

下痢赤白:「生雞子一箇,取白攤綿連紙上,日乾,摺作四重,包肥烏梅十箇,安熨斗中,以白炭燒存性,取出 椀覆,冷定研末」,入水銀粉少許。大人分二服,小兒分 三服,空心井水調下。如覺微利,不須再服。活人書 赤白下痢:雞卵一枚,取黃去白,入胡粉滿殼,燒存性, 以酒服一錢。葛氏方

赤白暴痢,如鵝鴨肝,痛不可忍者:用黃連、黃芩各一 兩,水二升,煎一升,分三次熱服。經驗方

休息痢疾,經年不愈:取大蟲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 寸匕,日三,取效。張大仲方

禁口痢疾,臘肉脯煨熟食之,妙。李樓奇方

治痢:黃連、茱萸炒過四兩,木香麪煨一兩,粟米飯丸。 錢仲陽香連丸:「治小兒冷熱痢,加煨熟訶子肉。又治 小兒瀉痢,加煨肉豆蔻。治小兒氣虛瀉痢腹痛,加白 附子尖。河間治久痢,加龍骨。丹溪治禁口痢,加石蓮 肉。王氏治痢渴,加烏梅肉,以阿膠化和為丸。」

傷寒下痢,不能食者:「黃連一斤,烏梅二十枚,去核,炙 燥為末,蠟一碁子大,蜜一升,合煎和丸梧子大。一服 二十丸,日三服。」

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子大一團,水三升,煮取一 升,頓服立止。」肘後方

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日夜數十行,臍 腹絞痛,以黃連一斤,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當 止絞痛也。肘後方

毒痢禁口水蛙一箇,並腸肚搗碎,瓦烘熱,入麝香五 分,作餅貼臍上,氣通即能進食也。

赤白痢下:用甘草一尺,炙劈破,以淡漿水蘸水一升 半,煎取八合,服之立效。

傷寒毒痢:傷寒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作熱,三焦 有𧏾瘡,下痢,或張口吐舌自爛,口舌生瘡,不識人。用 此除毒熱止痢:龍骨半斤,水一斗,煮四升,沉之井底, 冷服五合,漸漸進之。外臺方

下痢禁口人參、蓮肉各三錢。以井華水二盞。煎一盞。 細細呷之。或加薑汁炒黃連三錢。良選方

久痢脫肛,「白龍骨粉撲之。」姚和眾方

赤白久痢,並無寒熱,只日久不止:用黃連四十九箇, 鹽梅七箇,入新瓶內燒煙盡,熱研。每服二錢,鹽米湯 下。護命方

禁口痢疾:雞內金焙研,乳汁服之。

血痢不止:白紙三張,裹鹽一匙,燒赤研末,分三服,米 飲下。聖惠方

下痢腹痛:「羊脂、阿膠、蠟各二兩,黍米二升,煮粥食之。」 千金方

下痢裡急,穿山甲、蛤粉等分,同炒研末,每服一錢,空 心溫酒下。普濟方

久痢禁口,病勢欲絕,用金絲鯉魚一尾,重一二斤者, 如常治淨,用鹽醬、蔥必入胡椒末三四錢,煮熟置病 人前嗅之,欲喫隨意,連湯食一飽,病即除根,屢治有 效。醫方摘要

赤白痢下:「黃雀兒,去腸肚皮毛,以巴豆仁一枚入肚 內,瓶固濟,煆存性,研末,以好酒煮黃蠟百沸,取蠟和 丸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 湯下。普濟方

酒痢下血:《百藥煎》、五倍子、陳槐花等分,焙研末,酒糊 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本事方

下痢脫肛:《百藥煎》一塊,陳白梅三箇,木瓜一握,以水 一椀,煎半椀,日二服。聖濟總錄 下痢休息杏仁去皮麩炒研,以豬肝一具切片,水洗 血淨,置淨鍋中,一重肝、一重杏仁鋪盡,以童便二升 同煎乾,放冷任意食之。聖惠方

久痢赤白:馬糞一丸,燒灰水服。肘後方

熱痢吐食,因服熱藥而致者:用糞中蛆,流水洗淨,曬 乾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痢及瀉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 即愈。普濟方

蠱痢下血,男婦小兒腹大,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 淀色。柏葉焙乾為末,與黃連同煎汁服之。本草圖經 一切積痢:硇砂、硃砂各二錢半,為末,用「黃豆半兩,巴 豆仁三七粒去膜,同入磁器內,重湯煮一伏時,候豆 紫色為度,去二七粒,只將豆七粒同二砂研勻,鎔蠟 和收,旋丸菉豆大,或三丸或五丸,淡薑湯送下。」本事方 赤痢血痢:「山漆三錢研末,米泔水調服,即愈。」

赤白久痢:「臘月狗頭骨一兩半,燒灰,紫筍茶末一兩, 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聖惠方

休息痢疾,五十以上,一二年不瘥,變成疳,下如泔淀 者:用生羊肝一具切絲,入三年酢中吞之,心悶則止, 不悶更服,一日勿食物,或以薑薤同食亦可,不過二 三具。外臺

濕𧏾下痢不止,乾嘔羸瘦,多睡面赤,以膽汁和薑汁 釅酢同灌下部,捻令酢氣上至咽喉乃止,當下五色 惡物及蟲而愈也。拾遺

血痢不止:貫眾五錢,煎酒服。集簡方赤白下痢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一升半,去滓 再煎,如稠餳絞濾,空腹服三合,日再服。海上方 下痢紅白:臘豬骨燒存性,研末,溫酒調服三錢。 赤白痢下:白礬飛過為末,好酢飛羅麪,為丸梧子大。 赤痢甘草湯,白痢乾薑湯下。生生方

赤白下痢五六年者,荊瀝每日服五合。外臺祕要 《下痢禁口》:紅木槿花去蔕陰乾為末,先煎麪餅二箇, 蘸末食之。濟急方

氣痢不止:「寒食一百五日,采木蓼暴乾,用時為末」,粥 飲服一錢。聖惠方

赤痢不止:文蛤炒研末,水浸烏梅肉和丸梧子大,每 服七十丸,烏梅湯下。

血痢禁口:用活鯽魚翅側穿孔,去腸留鱗,入白礬末 二錢,以椶包紙裹煨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每 日二服。直指方

禁口痢疾:用大田螺二枚,搗爛,入麝香三分,作餅烘 熱貼臍間,半日熱氣下行,即思食矣,甚效。丹溪 血痢不止:乳腐一兩,漿水一鍾,煎服。普濟方

赤白痢:白雄雞一隻,如常作臛及餛飩,空心食。心鏡下同 下痢禁口黃:肥母雞一隻,如常為臛,作濕餛飩,空心 食之。

赤白下痢腰痛:用豬腎二枚,研爛,入陳皮、椒醬作餛 飩,空心食之,神效。食醫心鏡

五疳下痢:「兔屎燒炒半兩,乾蝦蟆一枚,燒灰為末,綿 裹如蓮子大,納下部,日三易之。」聖惠方

下痢腹痛:狗肝一具切,入米一升煮粥,合五味食。心鏡 疳痢垂死:新牛屎一升,水一升,攪澄汁服,不過三服。 必效方

下痢赤白:藍姑草,即淡竹葉菜,煎湯,日服之。活幼全書 下痢腹痛脫肛:延胡索末三錢,溫酒調下,即納入,少 頃大便行而痛遂止。

熱毒下痢:「忍冬藤濃煎飲。」聖惠方

治久冷痢下純白者,由積臥冷處,經久病發,遂令脾 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屬 冷,赤痢屬熱,皆宜好麴末五升,微熬令香,溫清醇酒 令熱,和麴末一升,空心頓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時,搗 蒜一升,令至熟,下薑椒末調和如常食之法,惟須稠, 勿加鹽,以水和麴二升,作請幫助識別此字。餅極爛煮之,乾漉熱,內 蒜虀臼中相和,一頓食之,少與餘食。至饑時,仍準前 食麴末酒,比至瘥來,少食餘食。以此法治,不過兩日, 無有不瘥。

久冷或痢不痢間,但腹腰患苦冷,用上等新蜀椒三 升,用酢宿漬之,以麴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空 腹頓服之。加蔥、豉、鹽,任性調和。不瘥更作,以瘥為限, 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冷,極 有所益,久當自知耳。

赤白下痢:臘月豬膽一百枚,每枚入雄黑豆充滿,麝 香少許,每服一枚,赤以甘草,白以乾薑湯送下。奇效良方 積久二三十年,常下痢:赤松皮去上蒼皮,切一斗為 散,麪粥和一升服之,日三服,瘥。不過服一斗永瘥。三 十年痢,服之百日瘥。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乾絲瓜一枚,連皮 燒研,空心酒服二錢。一方煨食之。經驗良方

赤白下痢:用酢榴根東生者一握,炙乾,水二大盞,濃 煎一盞,空心服之。

大熱毒純血痢不可瘥者,「黃連六兩,㕮咀,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夜露著星月下,旦起空腹頓服之,臥將 息即止。不瘥,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仍不瘥者,以《疳 痢法》治之。」

赤白滯下:「清酒五合,成煎豬膏三合,緩火煎十沸,適 寒溫,頓服之,取瘥止。」

又方酒四升,煮錢四十文,取二升,分二服。

又方:「亂髮雞子大,燒末水服,不過三服。」

治疳蝕痢。「大麻子、胡麻各一升半,二物竝熬令黃,以 三升瓦瓶泥表,止厚一寸,待泥乾,內大麻等令滿,以 四五枚葦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竈,倒立竈口,底 著瓦器承之,密填竈孔中,平地聚炭瓶,四面著墼壘 之,日沒放火,燒至明旦開取,適寒溫,灌疳蝕者下部 中一合,尋覺咽中有藥氣者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 傷人。隔日一灌。重。日再三灌之。從旦灌至夕。極覺體 中乏力。勿怪也。

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飲服一錢。普濟方

治痢:杜蒺藜炒碾為末,酒調下三兩服。子和

痢後脫肛:赤石脂、伏龍肝為丸傅之。一方加白礬。錢氏 小兒方

酒積下痢:石灰五兩,水和作團,黃泥包煆一日夜,去 泥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薑湯空心下。摘元方 血痢十年:石灰三升,熬黃水一斗投之,澄清,一服一 升,日三服。崔知悌方

久下白痢虛寒秋月小腹多冷者:取古磚燒熱,布裹 坐之,令熱氣入腹,良赤白下痢:用乾薑、好墨各五兩為末,酢漿和丸梧子 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夜六七服愈。肘後方 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錢,金墨一錢,半夏七分,巴 豆煮十四粒,研勻,黃蠟三錢,同香油化開和成劑,量 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薑湯下,一服如神,名 「鐵刷丸。」潛江方

休息下痢,經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塊者為 末,黃丹各半兩,化蠟入砒,以柳條攪焦,則換至七條, 取起收之」,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兒黍米大。局方 血痢不止:蛇含石二枚,火煆酢焠研末,每服二錢,米 飲下。普濟方

久痢成疳者,胡粉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 其殺蟲而止痢也。

下痢肛痛不可忍者,熬鹽包坐熨之。肘後方下同 赤白痢下,頻數腸痛:官粉一兩,雞子清和,炙焦為末, 冷泉服一錢。

赤白痢下:用黃丹炒、紫黃連炒等分為末,以糊丸麻 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甘草湯下。摘元方

赤白下痢:密陀僧三兩,燒黃色研粉,每服一錢,酢茶 下,日三服。聖惠方

赤白久痢。積年不愈。「調雲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見 神效。千金方

血痢腹痛:膩粉五錢,定粉三錢,同研,水浸蒸餅心少 許,和丸菉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艾一枚,水一盞,煎 湯下。祕寶方

鍼灸

編輯

《甲乙經》曰:「暴病頭痛,身熱痛,肌肉動,耳聾惡風,目眥 爛赤,項不可以顧,髀樞痛,泄,腸澼束骨主之。」

腸澼泄切痛,四滿主之。

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

溏瘕,腹中痛,臟痹,地機主之。

腸澼,中郄主之, 病注下血,取曲泉、五里。腸中有寒泄注,腸澼便血,會 陽主之。

腸鳴澼泄,下窌主之。

《千金方》曰:「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灸承滿五十壯。穴 在俠巨闕兩旁各二寸半。巨闕在心下一寸。」

「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腧」百壯。

泄痢不嗜食,雖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穴在俠 臍相去五寸。

泄痢赤白,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穴。

久泄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上陷中,去 大指岐三寸,隨年壯。

又法:「屈下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訖,下量一寸,點兩旁 各一寸,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一灸三十壯,灸 百壯。以上一切痢皆斷。亦治濕𧏾冷痢。脊上當胯點 處不灸,又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又灸關元三百壯, 十日灸。並治冷痢腹痛,在臍下三寸。

赤白下痢,灸「窮骨」,以灸數多為佳。

交信,主泄痢赤白,漏血。

復留,主「腸澼便膿血,泄痢後重,腹痛如痓狀。 小腸腧,主泄痢膿血五色重,下腫痛。」

束骨,主腸澼泄。

太白,主腹脹,食不化,善嘔泄,有膿血。

太衝、曲泉,主溏泄痢,注下血。

赤白泄痢,灸「小腸腧」五十壯。

《醫學綱目》曰:「滯下,獨取足太陰一經。經云:『脾足太陰 之脈所生病者,溏瘕泄,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裡急後重,合谷、外關。

導引

編輯

《保生祕要》曰:「痢病導引法:撮緊穀道,交雙足而立;並 目存神,垂兩拳而直;縮腹聳肩,用意上提,力吸連三 無間,督氣上升,瀉痢止矣。」

《運功》「先用歸元聚氣,以推大腸,曲行瀉火收回,復顧 念臍取靜,候瀉定,服氣補之。」

又法:「推開肺經,下大腸,九曲去,又升腎水,上洗肺經, 禁口痢,推開心頭至腎,想腎水升至頂門,滴下心頭, 洗之,以覆臍中,轉《周天》法。」

傷暑痢疾。運水洗肺經。推下大腸九曲。去瀉止後顧 臍念之即愈。

《歸元聚氣訣》:「土者,圭元也。以一心敦養於土,六根皆 歸於元,心有所注,久久凝定,便覺真種常在,方可用 意運行。」行之之法,提意出上,斡旋造化,從左而右,先 運臍輪,收而放,放而復收,以還本位,不離這箇念,自 歸真矣。

《周天》法,先立安土,守中得訣,純熟後行周天,流通一 身,散徹四肢滯氣。其法從前運於臍輪,由小而大,大而收小,依次而上至璇璣穴,向左臂打圈而下,至曲 池,經內關,遡掌心及指尖圈,出背外關而上肘後肩, 並及大椎而下運於尾閭,由下復上,過玉枕,逾崑崙、 泥丸、面部,上鵲橋而降重樓,達胃口,過臍至玉柱,復 「氣海,行入右腿歷膝關,由鞋勞穴穿足背至指尖轉 湧泉,踵後上,運過陰谷通尾閭,又圈至頂門,如前下 鵲橋」,依次送左腿,似右法而落湧泉,又昇泥丸及璇 璣穴。右行照左手轉過肩背,貫崑崙而下攝元海,如 此將週身經脈宣暢,徐徐迴轉,但意至而氣自相隨, 是為有作之週天法,亦可與造化參。

醫案

編輯

《東垣十書》曰:「癸卯冬,白樞判家一老漢,面塵脫色,神 氣特弱,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裡 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以求治。予曰:『此非肉食 膏粱,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天氣雖寒,衣蓋猶薄不 禁而腸頭脫下者,寒也。真氣不禁,形質不收,乃血滑 脫也。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下脫也。用訶子皮』」 散,澀去其脫,而除其滑,微酸之味,固氣上收;以大熱 之劑,而除寒補陽,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而安。 《局方發揮》曰:「予從叔年踰五十,夏間患滯下病,腹微 痛,所下褐色,後重頻併,穀食大減,時有微熱,察其脈, 皆弦而濇,似數而稍長,卻喜不甚浮大,兩手相等。視 其神氣大減。予曰:『此非滯下,憂慮所致,心血虧,脾氣 弱耳』。」遂與參、朮為君,當歸身、陳皮為臣,川芎、炒白芍 藥、茯苓為佐使。時暄熱甚,加少黃連,與兩日而安。 梅長官年三十餘,奉養厚者,夏秋間患滯下,腹大痛, 有人教服單煮乾薑,與一貼痛定,少頃又作,又與又 定,由是服乾薑至三斤。八日後,予視之,左脈弦而稍 大似數,右脈弦而稍大,減亦似數,重取之似緊。余曰: 「此必醉飽後喫寒冷太過,當作虛寒治之。」因其多服 乾薑,遂教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白朮、陳皮、酒紅花、 茯苓、桃仁,煎入生薑汁飲之,至一月而安。

金氏婦年近四十,秋初尚熱,患滯下,腹但隱痛,夜重 於晝,全不得睡,食亦稍減,口乾不飲。已服《治痢靈砂》 二貼矣。余視之,兩手脈皆濇且不勻,神思倦甚,飲食 全減。因與四物湯倍加白朮為君,以陳皮佐之,與十 數貼而安。

「浦江鄭兄,年近六十,奉養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滯 下,而又犯房勞,忽一晚正走廁間,兩手舒撒,兩眼開 而無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拽鋸,呼吸甚微,其脈大 而無倫次,無部位,可畏之甚。」余適在彼,急令煎人參 膏,且與灸氣海穴,艾炷如小指大,至十八壯,右手能 動。又三壯,脣微動,參膏亦成。遂與一盞,至半夜後,盡 三盞,眼能動,盡二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利,止 十斤而安。

《丹溪心法》曰:「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 滑,因飲白酒作痢,下血淡膿水,腹痛,小便不利,裡急 後重,參、朮為君,甘草、滑石、檳榔、木香、蒼朮為佐,下保 和丸二十五丸。第二日前證俱減,獨小便不利,以益 元散與之,安。」

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饑索飯, 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 冷水調生蜜飲之,甚怏,滯下亦漸緩,如此五七日,召 余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且令以人參、白 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 甚發呃,余知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然滯下 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如此者三日,呃猶未止。眾皆 尤藥之未當,將以薑、附飲之。余曰:「補藥無速效,附子 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余曰: 「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數日,藥力到,當自 止。」又四日而呃止,滯下亦安。

陳擇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嗽病而作止不 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呃作。召余視之, 脈皆豁大,眾以為難。余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 朮湯,下大補丸以補血,七日而安。

余族叔,形色俱實,痃瘧又患痢,自恃強健能食,絕無 忌憚。一日召余曰:「卻健而能食,但苦汗出耳,汝能止 此汗否?」余曰:「痃瘧非汗不能愈,可慮者,強健與能食 耳。此非痢也,胃熱善消,脾病不化,食與積勢已甚矣。 此時宜節擇飲食,以養胃氣,省出入以避風寒,候汗 透而安。」叔曰:「世俗謂無飽死痢疾,我今能食,何謂可」 慮?余曰:「痢而能食者,知胃氣未病也,故言不死」,非謂 恣食不節擇也。不從所言,恣口大嚼過多,又啖水果如此者月餘,後強求治,不可著手矣。淹淹又月而死。 《內經》以驕不論於理,為不治之病,信哉!

周姓者,形色俱實,患痢,善食而易饑,大嚼不擇者五 月矣。余責之曰:病中當調補自養,豈可恣味戕賊?遂 教其只用熟蘿蔔喫粥,且少與調治,半月而安。 《養疴漫筆》曰:孝宗嘗患痢,眾醫不效,德壽憂之,過宮, 偶見小藥肆,遣中使詢之曰:「『汝能治痢否』?對曰:『專科』。 遂宣之至,請問得病之由,語以食湖蟹多,故致此疾。 遂令」診脈,曰:「此冷痢也。」其法用新採藕節細研,以熱 酒調服。如其法杵細,酒調數服即愈。德壽大喜,就以 杵藥金杵臼賜之,至今呼為金杵臼。嚴防禦家 《醫學正傳》曰:「一人年將五十,夏秋間得痢疾,月餘,服 藥而少愈,穢積已盡,但不食,晝夜五六次入廁,兼脫 肛不安。又半月,諸藥不效。予記祖傳一方,用池塘中 𪔀一箇,如法修事,多用生薑米作羹,入沙糖一小塊, 不用鹽醬,熟煮喫一二椀,三日不登廁,大腸自此實, 肛門亦收而不脫矣。」夫此證蓋因脾土受虛,致肺與 大腸俱失化源之所滋養,故是大腸不行收令也,此 母能令子虛耳。𪔀乃介蟲,屬金而有土,性溫能補脾 肺,又況肺惡寒,先得芩、連等寒涼之味已多,今用「生 薑之辛以補肺金,用沙糖之甘以補脾土,肺氣既實, 其大腸亦隨而實,故得以行收令也。故其功效如是 之驗焉。」

《醫學綱目》曰:「余長兄九月得滯下,每夜五十餘行,嘔 逆食不下。五六日後加呃逆,與丁香一粒,噙之立止。 但少時又至,遂用黃連瀉心湯加竹茹飲之,呃雖少 止,滯下未安。如此者十餘日,遂空心用御米殼些少 澀其滑,日間用參、朮、陳皮之類補其虛。自服御米殼 後,呃聲漸輕,滯下亦收而安。」

薛己《醫按》曰:「崔司空年踰六旬,患痢赤白,裡急後重, 此濕熱壅滯,用芍藥湯內加大黃二錢,一劑減半,又 劑全愈。惟急重未止,此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送香 連丸而愈。」

羅給事小腹急痛,大便欲去不去,此脾腎氣虛而下 陷也,用補中益氣送八味丸,二劑而愈。此等證候,因 痢藥致損元氣,肢體腫脹而死者,不可枚舉。

少宗伯顧東江,停食患痢,腹痛下墜。或用疏導之劑, 兩足脹腫,食少體倦,煩熱作渴,脈洪數,按之微細。余 以六君加薑、桂各二錢,吳茱萸、五味各一錢,煎熟冷 服,睡覺而諸證頓退,再劑全退。此內真寒而外假熱, 故治以熱劑而冷飲。

判官汪天錫,年六十餘,患痢,腹痛後重,熱渴引冷,飲 食不進。用芍藥湯內加大黃一兩,四劑稍應,仍用前 藥,但大黃減半,數劑而愈。此等元氣,百無一二。 一上舍患痢後重,自知醫,用芍藥湯,後重益甚,飲食 少思,腹寒肢冷。余以為脾胃虧損,用六君加木香、炮 薑,二劑而愈。

太僕楊舉元,先為飲食停滯,小腹重墜,用六君子湯 加升麻、柴胡漸愈。後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裡急後重, 數至圊而不得,用「升陽除濕防風湯」而痊。後心腹作 痛,飲食不甘,用和中丸倍加益智仁而尋愈。

一老婦食後因怒患痢,裡急後重,屬脾氣下陷,與大 劑六君加附子、肉蔻、煨木香各一錢,吳茰五分,骨脂、 五味各一錢五分,二劑諸證悉退。惟小腹脹悶,此肝 氣滯於脾也,與調中益氣加附子、木香五分,四劑而 愈。後口內覺鹹,此腎虛水泛,與六味地黃二劑愈。 先母年八十,仲夏患痢,腹痛作嘔不食,熱渴引湯,手 按腹痛稍止,脈鼓指而有力,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急 用人參五錢,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升麻、附子、炙甘 草各一錢,服之,睡覺索食,脈證頓退,再劑而安。此取 證不取脈也。凡暴病當從證不從脈。時石閣老太夫 人,其年歲脈證皆同,彼專治其痢,遂致不起。

廷評:曲汝為食後入房,翊午腹痛,似痢非痢,次日下 皆膿血,煩熱作渴,神思昏倦,用四神丸一服頓減,又 用八味丸料加五味、吳萸、骨脂、肉蔻,二劑全愈。 司馬王荊山,患痢後重,服枳殼、檳榔之類,後重益甚, 食少腹痛。余以為脾胃傷而虛寒也,用六君加木香、 炮薑而愈。

祠部李宜散,患血痢,胸腹膨脹,大便欲去不去,肢體 殊倦,此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歸源,用補中益氣加茯 苓、半夏治之,漸愈。後因怒,前證復作,左關脈弦浮,按 之微弱,此肝虛不能藏血,用六味丸治之而愈。 《古今醫統》曰:「一人病痢窘迫,正合承氣證。」予曰:「氣口 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白,必平昔過飽傷胃。」遂以人參、 白朮、陳皮、芍藥十餘貼,三日後胃氣稍完,與承氣湯 二貼而安。若不先補,雖愈未免困憊。

一人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滑,因飲白酒作痢,下淡 水膿血,腹痛,小便不利,裡急後重。以人參、白朮為君, 甘草、滑石、木香、檳榔、蒼朮為佐,煎湯下保和丸二十 丸,次日證減,獨小便不利,再服益元散,數服愈。 一人患痢,腹微痛,所下褐色,後重併頻食減,或微熱脈弦濇似數而長,喜不浮大,神氣大減。予曰:「此憂患 所致,心血虧,脾氣弱耳。」以參、木為君,當歸、陳皮為臣, 川芎、芍藥、茯苓、黃連為佐使而愈。

《醫宗必讀》曰:「屯院孫瀟湘夫人,下痢四十日,口乾發 熱,不食,腹中脹悶,完穀不化。尚有謂其邪熱不殺穀 者,計服香、連、枳殼、豆蔻、厚朴等三十餘劑,絕穀五日, 命在須臾。迎余診之,脈大而數,按之豁然,詢得腹痛 而喜手按,小便清利,此火衰不能生土,內真寒而外 假熱也。急煎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一劑而痛止,六」 劑而熱退食進,兼服八味丸,二十餘日,霍然起矣。 淮安郡侯許同生令愛,痢疾腹痛,脈微而軟,此氣虛 不能運化精微,其窘迫後重者,乃下陷耳。用升陽散 火湯一劑,繼用補中益氣湯十劑即愈。

文學顧偉男之內,痢疾一月,諸藥無功。余診之曰:「氣 血兩虛,但當大補。」痢家藥品,一切停廢。以十全大補 連投十劑,兼進補中益氣加薑、桂二十餘劑而安。 兵尊張絅庵,秋間患痢,凡香、連、枳、朴等劑,用之兩月 而病不衰。余診之,滑而有力,失下之故也。用香、連、歸、 芍、陳皮、枳殼,加大黃三錢,下穢物頗多,脈尚有力,仍 用前方,出積滯如魚腸者數椀,調理十餘日而痊。 撫臺毛孺初痢如魚腦,腸鳴切痛,聞食則嘔,所服皆 芩、連、木香、菖蒲、藿香、橘紅、芍藥而已。後有進四君子 湯者,疑而未果,飛艇相招,兼夜而往,診得脈雖洪大, 按之無力,候至右尺,倍覺濡軟。余曰:「命門火衰,不能 生土,亟須參附可以回陽。」孺翁曰:「但用參朮,可得愈 否?」余曰:「若無桂、附,雖進參朮,無益於病,且脾土大虛, 虛則補母,非補火乎?」遂用人參五錢,熟附一錢五分, 炮薑一錢,白朮三錢,連進三劑,吐止食粥。再以補中 益氣加薑、附,十四劑後,即能視事。

《奇效良方》曰:「唐太宗苦於氣痢,詔問有能治其疾者, 當重賞。有術士張寶藏進此方,時賞官三品。」方用牛 乳半升,蓽茇末二錢匕,同煎減半,空心服。

昔有人患痢,便下膿血,忽見水浸甜瓜,心酷喜之,連 皮食數枚,膿血皆已。

陳慶長子,年十許歲,患禁口痢,水漿不入,數日惟能 進藥。一人用山藥末米飲調服,一服而痢稍疏,三服 遂思粥飲,頓食半盞許,自是痢止而安。

《醫貫》曰:一孕婦瘧痢齊發,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 甚,又加腹痛,飲食少進。延余視之。余曰:「虛寒也。」以補 中益氣加薑、桂,一服痢止大半。再一服而反加瘧,病 大作,主人驚恐。余曰:「此吉兆也。同者瘧之止,乃陰盛 之極,陽不敢與之爭。今服補陽之劑,陽氣有權,敢與 陰戰,再能助陽之力,陰自退。聽方中加附子五分,瘧」 痢齊愈。大服補劑。越三月產一子。產後甚健。

《寓意草》曰:朱孔陽年二十五歲,形體清瘦,素享安逸, 夏月因搆訟奔走於日中,暑濕合內鬱之火而成痢 疾,晝夜一二百次,不能起牀,以粗紙鋪於褥上,頻頻 易置,但飲水而不能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烙,揚 手擲足,躁擾無奈。余診其脈,弦緊勁急,不為指撓。謂 曰:「此證一團毒火,鬱結在腸胃之內,其勢如焚,救焚 須在頃刻。若二三日外,腸胃朽腐矣。」於是以大黃四 兩,黃連、甘草各二兩,入大砂鍋內煎,隨滾隨服,服下 人事稍寧。片刻少頃,仍前躁擾,一晝夜服至二十餘 椀,大黃俱已煎化,黃連、甘草俱煎至無汁。次日病者 再求前藥。余診畢見脈勢稍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 不用急藥。遂改用生地黃、麥門冬各「四兩,另研生汁, 而以天花粉、牡丹皮、赤芍藥、甘草各一兩,煎成和汁, 大椀嚥之,以其來勢暴烈,一身津液從之奔竭,待下 痢止,然後生津養血,則枯槁一時難回。今脈勢既減, 則火邪俱退,不治痢而痢自止,豈可泥潤滯之藥而 不急用乎?」服此藥,果然下痢盡止,但遺些少氣沬耳。 第三日思食豆腐漿,第四日略進陳倉米清汁,緩緩 調至旬餘,方能消穀,亦見胃氣之存留一綫者,不可 少此焦頭爛額之客耳。

陳汝明病痢,發熱如蒸,昏沉不食,重不可言,至第三 日,危急將絕,方請余診,其脈數大空虛,足脈倍加洪 盛。謂曰:「此兩病而湊於一時之證也。內有濕熱,與時 令外熱相合,欲成痢證,尚不自覺,又犯房勞,而為驟 寒所乘,以故發熱身重,不食昏沉,皆屬少陰腎經外 感。少陰受邪,原要下利清白,此因腸中濕熱已蒸,成」 豬肝、魚腦敗濁之形,故色雖變而下利則同也。再用 痢疾門藥一劑,即刻不救矣。遂忙以「麻黃附子細莘 湯」一劑與之表散外邪,得汗後熱即微減,再以附子 理中湯,連進二劑,熱退身輕能食。改用黃連理中湯, 丸服至旬日全安。

葉茂卿幼男病痢,禁口發熱十餘日,嘔噦連聲不斷。 診其關脈,上湧而無根;再診其足脈,亦上湧而無根。 謂其父曰:「此非禁口痢之證,乃胃氣將絕之證也。禁 口痢者,虛熱在胃,壅遏不宣,故覺其飽而不思食,治 宜補虛清熱兩法。此因苦寒之藥所傷,不能容食,治 惟有顓顓溫補一法而已。」於是以理中湯連投二劑不一時,痢下十餘行,遍地俱污。茂卿恐藥不對證,求 更方。余曰:「吾意在先救胃氣之絕,原不治痢即治痢。 人之大小腸,盤疊腹中甚遠,雖神丹不能遽變其糞, 今藉藥力催之速下,正為美事,焉可疑之。」遂與前藥 連服二日,人事大轉,思食不噦,痢勢亦減,四日後,止 便糟粕,以補中益氣調理旬日全安。此可見小兒之 痢。縱啖傷胃者多。內有積熱者少。尤不宜輕用痢疾 門中通套治法也。

浦君藝,病痢疾,初起有表邪未散而悞,用參朮固表, 使邪氣深入又悞,服黃連涼解,大黃推蕩,治經月餘, 胃氣不運,下利一晝夜百餘行,一夕嘔出從前黃連 藥汁三五椀,嘔至二三次後,胃與腸遂打為一家。內 中幽門,闌門洞開無阻,不但粥飲直出,即人參濃膏, 纔吞入喉,已汨汨從腸奔下。危急之中,諸崑玉及內 戚俱探。余曰:「此證可無恐乎?」余曰:「在此用藥,便有可 恃,吾豈不知疾勢之危,但無別人可任,姑以靜鎮之, 而殫力以報知己耳。」於是以大劑四君子湯,煎調赤 石脂、《禹餘糧》二末,連連與服。服後其下利之勢少衰, 但腹中痛不可忍。君藝曰:「前此下痢雖多,然尚不痛, 服此藥而痛增,未可再服矣。」余曰:「此正所謂通則不 痛,痛則不通之說也。不痛則危,痛則安,何樂而不痛 耶?」仍以前藥再進,俟勢已大減,纔用四君子倍茯苓, 十餘劑全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