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13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十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三

  痘疹門三十五

  方五遡源解毒湯 保嬰丹 滋陰三寶散 四製白朮散 四珍膏 衛元湯 內托

  至奇湯 茯神湯 野仙獨聖散 加減參苓白朮散 固真湯 籠金湯 紫霞黃露飲

  龍旋散 貞元散 龍蟠飲 穀精龍膽散 消導飲 磨積散 浚牛膏 安裏解毒防風

  湯 參芪飲 十神解毒湯 羌活散鬱湯 太乙保和湯 益元透肌散 保嬰百補湯

  祕傳八味二花散 保生散 荊芥散 羌活散 薄荷散 羌活散 正氣散 調解散

  疏解散 和解湯 四物解肌湯 防風蒼朮湯 葛根橘皮湯 加味四君子湯 和中散

   六一散 大靈丹 小無比散 大無比散 玳瑁湯 犀角飲子 犀角湯 奪命散

  牛蒡散 獨勝散 解毒疏痘湯 安斑散 西來甘露飲 渾元汁 托裏快斑湯 清裏

  退火湯 加減調中湯 犀角消毒散 麻黃甘草湯 田氏調肝散 龐氏地黃膏 透肌

  湯 人參竹葉湯 白虎湯 紫草散 四聖散 紫草迴斑散 紫草木通散 人參蟬蛻

  散 透肌散 紫草透肌湯 烏金膏 紫金散 蘿蔔湯 野通散 祕傳大透肌散 祕

  方 又 二花散 通天散 十補散 藍根散 絲瓜散 甘桔加梔子湯 阮氏萬全散

   化毒湯 解毒散 露桃花散 黃連解毒湯 加減犀角地黃湯 五龍湯 化斑湯

  四仙散 玉泉散 涼血解毒湯 加味犀角飲 神應膏 胎元散 獨參湯 祛邪湯

  玉樞正氣丹 迴陽丹 不二散 雞鳴散 震蟄丹 天元接髓丹

藝術典第五百十三卷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三

編輯

痘疹門三十五

編輯

方五

編輯

遡源解毒湯證治準繩下同

編輯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連𧄍 黃連 生甘草、 陳皮 木通各等分。

右剉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滓溫服,無時。

保嬰丹

編輯

紫草酒洗忌鐵 纏。豆藤燒灰,各四兩,二味為君; 升麻取新者,鹽水炒引下,不使侵肺氣, 防風、 荊芥穗去梗、 牛蒡子炒研,各二兩,四味為臣; 天竺黃、 蟾酥勿用赤眼者 牛黃各一錢二分 硃砂、麻黃、荔枝殼煮過,就湯飛研,三錢,四味為佐; 赤小豆、 黑豆、 菉豆各四十九粒,炒,三味為使; 甘草梢去皮,二兩半和

右各取細末和勻,另用紫草三兩,入水三椀,煎去渣,熬成膏半椀,入生沙糖半椀,和劑為丸,如芡實大,另用飛過硃砂為衣。未出痘之先,濃煎甘草湯,每服小兒磨一丸,大人二丸。如已發熱之時,生薑湯磨服,厚蓋取汗,多者可少,少者可無,大有神效。

滋陰三寶散

編輯

當歸 黃芪 生地 白茯苓 芍藥 川芎 橘紅 甘草 防風 黑參 麥門冬二味加倍。

右剉細薑棗煎

四製白朮散

編輯

白朮八兩,分作四分,一分砂仁炒,一分糯米炒,一分 麩皮炒,一分壁土炒

揀淨為末,量大小乳酒調服。

四珍膏

編輯

人參一兩, 蜜四兩, 乳汁、 梨汁同熬

右加製過《紫河車》,酒服兩匙。

衛元湯

編輯

人參 白朮 全蠍 山樝 半夏 當歸 橘紅 枳殼 烏梅

右薑棗煎加乳服

一方有「蒼朮、白茯苓。」

內托至奇湯

編輯

天冬、 麥冬、 人參、 白朮、 當歸、 茯苓。

薏苡仁、 川芎、 陳皮、 甘草、 桔梗、 銀杏。

右加糯米煎頻頻服

茯神湯

編輯

生地、 當歸各一錢, 甘草六分 白芍藥。

茯神、 遠志、 桔梗各八分。

右加燈草薑煎服

野仙獨聖散

編輯

匾柏炒黑 黑參。 地榆。 「《血見》愁 芍藥。」

歸身各一錢, 生地黃二錢, 木通八分, 甘草、 乾薑各五分。

加減參苓白朮散

編輯

人參 茯苓 山藥 白扁豆 白朮 陳皮 蓮肉 薏苡仁 當歸 防風 枳實

右剉為散隨宜加減

固真湯

編輯

黃芪二兩,蜜炒 酸棗仁四兩, 人參 白芍 當歸 生地黃 茯苓 甘草 陳皮

右㕮咀,生薑煎服。一方加粟米一錢。

籠金湯

編輯

木香 生地黃 白芍 紅花 當歸 甘草 白芷 土木𪔀 橘紅 木通 桔梗 白朮

右加薑棗煎服

紫霞黃露飲

編輯

乾薑、 半夏、 藿香, 砂仁、 枳殼、 陳皮。

豆蔻、 白朮、炒 青皮

右㕮咀水煎服

龍旋散

編輯

青皮 乾薑、 官桂、 元胡索、酢炒 丁香

豆蔻、 砂仁、 枳殼、 檳榔、 厚朴、 香附。

山樝 《艾葉》。

右煎服

貞元散

編輯

甘草 桔梗 人參 白芍藥 黃芪 茯苓 木通 紅花 白朮 生地黃 白芷 升麻 陳皮 天花粉

右用燈草煎服

龍蟠飲

編輯

人參 當歸 枳殼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官桂 青皮 半夏 山樝 三稜、 二蠶砂 厚朴

右用生薑酒煎服

穀精龍膽散

編輯

生地黃、 紅花、 荊芥、 龍膽草、 木通、 甘草、 赤芍藥、 糓精草、 白茯苓、 鼠黏子。

右加燈心煎服

消導飲

編輯

厚朴 枳實 砂仁 山樝肉 半夏 神麯 檳榔 三稜 蓬朮 丁香

右加乾薑煎服

磨積散

編輯

乾蒿、 陳皮、 麥芽、 《二蠶砂》。

右加生薑煎服

浚牛膏

編輯

大田螺:

右用蔥鹽加少麝,搗爛為膏,熱烘細絹,攤貼小腹,用手摩之。

安裏解毒防風湯

編輯

防風一兩 地骨皮 黃芪 芍藥 荊芥 枳殼 鼠黏子各等分

右為末,水煎四五錢服。若能食而大便實,當歸丸微利之。

參芪飲

編輯

即「保元湯。」 「專治元氣虛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面青皝白。飲食少進,睡臥寧靜而不振者。不分已出未出皆治。」

人參一錢 甘草五分,初熱生用,出定多用。

黃芪二錢。

《楊仁齋》謂「其能補益元氣,更名保元湯」 ,蓋為元氣虛弱者立也。後世治痘者多主之,不分元氣虛實之異,概用於血熱毒壅之證,是為實實,豈不悞哉?右用水一鍾,薑一片,煎四五分,不拘時服。

如前虛證辯認不差,以此方為主,前後始終,皆不可易。中間雜證兼見,雖或不同,要皆氣虛所致,則以本方而斟酌加減之,毋得過投發散苦寒之劑。初熱未出之際,只可少濟,以開提勻氣之功,如桔梗、川芎之類。漿足之後,助以收斂,如白朮、芍藥、茯苓焉爾。

出不快加川芎、官桂,禁用蟬退、鼠黏子、人牙、紫草;「小便赤加大腹皮、茯苓;禁用車前、滑石、瞿麥、山梔;大便溏加白朮、茯苓、肉果;禁用豬苓、訶子、龍骨、枯礬。」

「小便短澀」 ,加大腹皮、木通。禁用滑石、瞿麥。

大便實祕加酒炒當歸,禁用大黃、枳殼、生地。泄瀉加白朮、肉果、木香,禁用龍骨、石脂、枯礬。嘔吐加乾薑、丁香、橘皮,禁用半夏。

煩渴,加麥門冬、芍藥、五味子。禁用天花粉、葛根、烏梅、半夏。

減食加白朮、人參、神麯,禁用山樝、砂仁。傷食加神麴、麥芽、山樝。禁用枳實、蓬朮、三稜、巴豆、大黃。

喘急在三四日前者,加桔梗、蟬蛻、杏仁。《幼幼近編》去蟬蛻加紫蘇。

風則微散之。加紫蘇、防風。

「痰則從痰治」 ,加杏仁、貝母。

有虛證見者,決非實喘,不過是毒不得外達,上乘於肺耳。禁用麻黃、萊菔子、蘇子、枳殼下氣等藥。六七日後,或先曾泄瀉,而後氣喘者,虛之極也,加人參則喘自止。

腹脹加大腹皮、厚朴,兼發散開提。禁用枳殼、萊菔子寬中下氣等藥。仍視小便祕與傷食否。亦有傷於生冷,或寒氣鬱遏而然,從內傷外感而治。內傷用丁香、官桂、神麴、木香。

外感用防風等藥發散治之。

當熱不熱,四五日間,手足厥冷,冰硬不起,加丁香、官桂、炙黃芪、川芎。夏月減丁香;四肢不起,加防風,減川芎。

「頭面不起。」 加升麻。

漿不足。加白朮、當歸、川芎。藭《幼幼近編》。加木香、官桂。

灌水泡加白朮、防風、白芷、芍藥。《幼幼近編》加茯苓,去黃芪。灌清漿加白朮、茯苓。《幼幼近編》加官桂。

喘嗽加五味子、杏仁、麥門冬,禁用天花粉、桑白皮;發癢加川芎、藭、當歸、芍藥、白朮、茯苓,禁用殭蠶、蒺蔾。

癢甚。外用茵蔯燒煙熏之。禁用沐浴發散之藥。恐成氣脫。

表虛倍黃芪,內虛倍人參。

虛寒及血虛俱加桂

腳闊加芍藥

血滯加陳皮

餘熱不退。加金銀花連𧄍。瀉不止。加炒焦紅麴。

陳三農曰:「痘證發熱,即用蘇葛湯令其表和,見點後用消毒飲,血藥隨證加減。貫漿時行補法,血藥不用,靨後消毒飲可用,但前不用人參,後則人參可用。」

脣破裂,口乾不渴,此係血燥,芎歸湯加連、𧄍。或四物湯加蓮子。

大便燥祕,只宜養血為主。

痘因表藥太過,遂至不發,宜理中湯溫補,其痘自然出盡。

凡痘出不快,禁用以毒攻毒之物。蓋毒藥入腹,攻臟搗腑,一時雖駕毒,並氣血衝達肌表,痘亦隨而起發,少頃則中氣歸復,不相接續,藥氣少歇,則毒反攻於內,痘亦隨而內陷矣。再將何藥以療之哉。若不得已而用毒藥,可急用參、芪、甘草、肉桂以內托之,慎勿令其既陷而後藥也。

十神解毒湯

編輯

專治「身發壯熱,腮紅臉赤,毛焦色枯,已出未出,三日已前痘點,煩紅,燥渴欲飲,睡臥不寧,小便赤濇者,此熱盛也,並皆治之。」

歸尾、 生地、 紅花、 丹皮、 赤芍、 桔梗。

木通、 大腹皮、 連𧄍、 川芎、 荊芥。

此方治血熱痘疹,以涼血行血為主。佐以桔梗、川芎,有開提發散之功;引以腹皮、木通,有疏利熱毒之效;臣以連𧄍、丹皮,有解毒之良。用此以治血熱痘疹,則內外分消,熱毒雖盛,庶幾解散表裏,自然和平矣。古人用黃連解毒湯,恐驟用寒涼,不惟冰伏熱毒,反出不快,抑且熱毒為其所逼,則鬱於臟腑,或肚腹脹痛,內潰而死者有之。豈若此方用之為當。若不得已而用黃連芩蘗。亦須酒炒。一以制其寒涼之性。二以助其上行之勢。借連蘗以解毒耳。

身熱壯盛,加葛根、前胡。

毒盛綿密。加荊芥鼠黏。

渴。加花粉。竹葉滑石。

小便赤加山梔

「小便尿血。」 加犀角、山梔。

「大便黑。」 加犀角、黃連。或桃仁。

吐血乾嘔,加黃連、犀角。

小便短澀。加豬苓、澤瀉。

「小便祕。」 加滑石、瞿麥。

大便祕,加枳殼、前胡。《幼幼近編》加蘇梗、杏仁,去前胡。

發紅斑加犀角、黃芩、黃蘗、山梔、元參。

煩躁。加天花粉、麥門冬。

大便祕喘,加枳殼、前胡、大黃。

煩渴。狂亂譫語。加知母、麥冬、石膏。

嘔吐加豬苓黃連

咽喉痛,加甘草、鼠黏、元參、荊芥、射干。

泄瀉。加豬苓、澤瀉、防風。

嘔加橘皮

腰痛加羌活獨活

腹脹喘滿,目怒面浮毛直枯燥。加麻黃。

《脣裂》舌胎祕結。加大黃、人屎。

出不快加山樝、牛蒡、蟬蛻;腹脹加山樝、史君子、厚朴。腹痛因毒氣攻沖,加羌防、牛蒡,去生地。

已上並用燈心十四根,水煎服。

血熱,痘證熱毒彌盛,然毒氣無所分消,只宜重用升提發散,使毒得以達表而從外解;引以滲泄,使熱得以潤下而從內消;佐以清涼消毒行血涼血之劑,則痘雖稠密,亦能消散,自易漿而易化也。所謂輕其表而涼其內,此方蓋得安表、和中、解毒三法盡善,誠痘科之神方也。丹溪曰:熱者清之,實者平之,其此方之謂歟!是故發熱至見點之後三日以前,毒氣未盡達表,內外彌盛,血熱之證悉具,辯認不差,並只以本方處治之。切不得下參、芪、白朮、茯苓補氣之藥,於熱證未漿之前,如悞而用之,是謂以實攻實,腹脹氣喘,狂亂譫語,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變證百出,所謂邪得補而愈盛也。嘔吐泄瀉,慎不得用半夏、丁桂、乾薑、木香、藿香、訶子,肉果,如悞而用之,則是以熱助熱,氣得熱而愈亢也。燥證必至咽疼狂亂,失血便祕,無所不至矣。至於龍骨、枯礬澀滯之物,且能使氣道阻塞,是欲其出而閉之門也。腹脹之患生,而喘急之勢至矣,尤宜戒之。及至血疱已成,氣血定位,頭頂白光,勢將行漿,又宜易方,另行別議。

羌活散鬱湯

編輯

治「實熱壅盛,鬱遏不得達表,氣粗喘滿,腹脹煩躁,狂言譫語,睡臥不寧,大小便祕,毛豎,面浮眼張,若怒,並有神效。」 並為風寒外搏,出不快者同治。

防風、 羌活、 白芷、 荊芥、 桔梗、 地骨皮、 川芎、 連𧄍、 甘草、 紫草、 大腹皮、 鼠黏子。

右為粗散,水一鍾,燈心十四根,煎六分,溫服。身初發熱及見點之際,毒氣壯盛,外為風寒所抑,或「肌肉粗厚,腠理堅閉,肌竅不通,經絡阻塞,使清氣不得引毒達表,循竅而出,則熱毒壅遏於內,為腹脹,為喘急,為祕結,為狂煩,為驚搐,為失血,皮燥毛直,面急眼張,睡臥不寧,驚啼多哭」 ,此熱毒壅遏證,辨認不差,急宜用「發散開提之劑,佐以和解透肌之法,則熱毒不壅,而其出自易矣。羌活、白芷、防風有升提發散解毒之長,桔梗有開提勻氣之能,荊芥、連翹、鼠粘善解鬱熱,地骨皮消壅熱於筋骨之間,且能肅清臟腑;紫草滑肌通竅,大腹皮引熱下行,使內外有所分消。」 用此以治熱壅之證,效大而功用極妙。若驟用寒涼,如芩、連、升麻之類,則熱為寒氣所抑,不得伸越,逗遛經絡,為疽為癤者有之,冰伏硬閉者有之。至於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溫補之劑,誤用則共壅盛,禍不旋踵。他如丁、桂、木香、薑、附之類,以熱攻熱,殺人立至,尢宜戒慎。故發熱之初,至見點之後,並宜以本方處治,依後法而加減之。

初發熱壯盛,腮紅面赤,毛焦皮燥,咳嗽喘急者,加升麻。

煩渴。加天花粉、乾葛。

腹脹喘急。鼻塞面赤。若怒毛直及枯加麻黃。便祕加當歸、枳殼。甚則加大黃。

嘔吐加豬苓、澤瀉、橘皮,禁用生薑、木香、丁香、半夏。洞泄加升麻,禁用白朮、茯苓、豆蔻、龍骨等劑。喘嗽惡風,加桑皮、紫蘇。

失血。加犀角、地黃、黃連。

發斑加黃連、黃芩、山梔。

「小便赤澀」 ,加滑石、山梔、地黃、芍藥。

鼻衄加黃芩犀角

驚悸加木通山梔

搐加青皮。《幼幼近編》。加釣藤。

「不思飲食。」 加山樝。弄舌加犀角。

傷食加山樝、神麴、麥芽見點,二三日間出不快利。加鼠黏子、山樝、蟬退。名「透肌散。」

煩紅赤色。加生地黃紅花牡丹皮。去白芷防風。皮急肉緊。身熱壯甚。加葛根前胡。

見點三日之內,並依本方加減,及三日之後,痘疹出齊,血泡已成,而前證悉平,不得復用此方,恐發散太過,難於行漿,另有方藥在後。其禁用藥劑,並從血熱痘證法而裁治之,故此方不立《禁忌。辯》。

太乙保和湯

編輯

又名「紫草透肌湯」 ,專治血熱痘證,服十神解毒湯後,熱證悉去,內外和平,惟見點不易長大,用此保和元氣,活血解毒,助痘成漿,易痂易落也。

桔梗 紫草 川芎 山樝 木通 人參 紅花 生地黃 甘草 糯米五十粒

右用燈心七根,薑一片,水一鍾,煎六分,溫服。便澀腹脹,加大腹皮。

繁紅不潤。加當歸蟬退。《幼幼近編》。加滑石連𧄍。出不快。加鼠黏子。

陷塌加酒炒黃芪,痛加白芷。

不勻加防風

水泡加白朮芍藥

嗽。加五味子、麥門冬。

渴加麥門冬

癢加白朮芍藥

七八日後漿足,身復壯熱,便祕煩渴,腹脹喘急,前胡枳殼湯。漿足禁用此方,另立湯飲在後。

益元透肌散

編輯

專治壅熱痘證,服羌活散鬱湯後,壅證悉開,氣血和平,見點三四日後,不肥大不成漿者用之則能勻氣解毒,透肌達表,領出元陽,助痘成漿,而易結膿窠也。加減與保和湯同論。漿足之後,另有「保嬰百補湯」 在後。

即《太乙保和湯》去生地、紅花,加蟬退、鼠黏子、陳皮。

右,水一鍾,加燈心十四根,棗二枚,煎六分,溫服。

保嬰百補湯

編輯

專治痘瘡八九日漿足之後,別無他證,並以此方調理氣血,資養脾胃,不拘實熱二證,皆可服之。惟氣虛證八九日後,本方加黃芪二錢,官桂少許,若有別證,在審虛實隨證加減而已。

當歸、 芍藥、 地黃、 白朮、 人參、 茯苓。

山藥、 甘草。

右,水一鍾,棗二枚,煎六分,溫服。

祕傳八味二花散

編輯

桃花蕊 梅花蕊二味,不拘多少,預取陰乾。

紫河車洗去筋,焙乾為末,一具 鹿茸去毛,酥製 天靈蓋一具,以皂角莢煎湯洗淨,酥製為末

人參 穿山甲取四足者,酒炒 硃砂水飛過。

右各預取另為末,痘疹未出之先,以硃砂一兩為君,梅花二錢,桃花三錢,共一處和勻,每服五分或三分或二分半,用雄鷄與酒二杯灌之,與食倒懸刺血入杯中,以熱酒調前藥同服。

初發不起,以梅花一兩為君,加桃花一錢,《天靈蓋》五分。

氣血虛,灰白色,用紫河車一兩為君,加天靈蓋一錢,鹿茸一錢五分,梅花一錢,桃花一錢或八分黑陷不起,以穿山甲一兩為君,加桃花一錢,梅花八分,天靈蓋七分,麝香五分。

氣血虛不能灌漿,以鹿茸一兩為君,加紫河車二錢,桃花一錢,梅花八分,天靈蓋七分,麝香五分,人參一錢。

氣血虛不能收靨。以鹿茸一兩為君。天靈蓋五分,桃花七分。梅花九分。

落靨之後,瘢色白,氣血虛,以人參一兩為君,加紫河車二錢,鹿茸一錢,梅花一錢五分。

以上咸倣「首條服法。」

保生散

編輯

《紫河車》,「製如前。」 龜板酥炙, 《鹿茸》酥炙,各一兩。

右為末,量兒大小用。血虛,川歸茯苓紫草湯下;氣虛,人參、黃芪甘草湯下。

荊芥散

編輯

治「痲痘子兼瘙癢或癮疹,大便自過。」

荊芥。

右用少許爛研,以新井水將布帛濾過,入一滴許麻油打勻,令飲之,便不亂悶。痲痘已出,用黃蠟煎青膠水飲,即安。《青膠水》乃牛皮膠也。荊芥治血風,痲子是疹子。常言風瘙癮疹則皆出皮膚,其毒輕而浮,又以麻油打勻,此滑竅之理,又以黃蠟煎青膠水服則安,此滋血行榮衛,榮衛既順,痲疹出矣。《指迷方》荊芥湯,乃消毒飲加薄荷,煎服之。

羌活散

編輯

解熱散毒。治風壅欲作瘡痘者。

羌活、 獨活、 川芎、 桔梗、 蟬退、 前胡。

柴胡 地骨皮 甘草炙 瓜蔞 天麻炙

荊芥、 防風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三分盞,薄荷三葉,盞內煎至二分,通口服,量大小加減藥水。此藥詳其藥味,治風,治寒,治驚,下痰,涼脾,治血熱,透肌。但實熱發,無所不治。如稟受怯弱,或脾弱,或外熱,目白睛青色,皆裏無熱,不可輕用。

薄荷散

編輯

小兒纔覺是瘡疹,宜服之。

薄荷一兩 麻黃去節 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棗二枚,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渣放溫,日三兩次服,此是《小兒稟》。

受壅實,毒氣甚者,宜服之。蓋此方云:「小兒纔覺是疹痘,便服之。」 服之而汗出者,服調中散,服薄荷散。若作寒熱,脈反遲者,進脫齒散以溫之。詳其理,非下藥之法也。實者服之未必安,虛者用之必危殆。

羌活散

編輯

此方初熱暫用,兼治驚搐。

羌活一錢二分, 獨活、 荊芥各八分 前胡 防風各一錢, 柴胡 香白芷 《蟬退去土》。

甘草各四分, 細辛一分。

右加薄荷三葉,水一鍾,煎五分,不拘時服。發搐及熱盛不退者暫服。煎熟用製砂調下,治搐如神。

正氣散

編輯

甘草炙,三分半 陳皮、 藿香、 白朮各五分 厚朴、 半夏俱薑製,各一錢半

右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調解散

編輯

青皮 陳皮 枳殼麩炒 桔梗去蘆 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川芎 木通 乾葛各四分 甘草 紫蘇各二分

右俱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一方加紫草、糯米。

疏解散

編輯

治痘初壯熱,頭疼腰痛,腹疼作脹,一切熱毒甚者。

紫蘇 葛根 防風 荊芥 白芷 蟬退。

紫草 升麻 牛蒡子, 木通 甘草各等分。

右加燈心、蔥白各七根,水煎熱服。

和解湯

編輯

解表和中

升麻、 乾葛各一錢半, 白芍藥一錢, 人參、 防風各七分,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右用薑一片水煎服

以上方乃發表平劑

四物解肌湯

編輯

即陳氏升麻黃芩湯去甘草。

芍藥、 黃芩、 升麻、 葛根。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服。或雲小兒傷寒疫癘,潮熱瘡疹,五日已衰,疑似不能辯別者,並皆辛涼之劑調之,即以四物湯解肌之類。

海藏云:「此論即有表也。若內傷腹中有物,未得大便而發熱者,當以食藥去其物則可。若得便後,仍發熱在表者,亦宜此解肌湯,比錢氏升麻葛根湯減甘草加黃芩,以有表熱之意也。」

防風蒼朮湯

編輯

治小兒邪熱在表,惡風惡寒,瘡疹未出,可解表,發斑疹。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蒼朮 石膏各一兩 川芎 黃芩各二兩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三片,薄荷七葉,水煎,日二服。

葛根橘皮湯

編輯

治「冬溫未即病,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得其寒解,冬溫始發,肌肉斑爛,癮疹如錦紋而欬,心悶,但嘔吐清汁,服此。」

葛根 橘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知母 黃芩 麻黃 甘草炙

右剉散,等分,每服抄三錢,用水一盞,同煎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以上四方,辛涼之劑,表有實熱者宜之。

加味四君子湯

編輯

人參、 白朮、 茯苓、 砂仁、 橘紅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一鍾。煎六分。食前溫服。

和中散

編輯

厚朴薑製,錢半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乾薑泡 甘草炙,各六分

薑棗煎服

六一散

編輯

治諸熱證暫用。《陳氏》云:「治痘疹初起。煩躁作渴等證。」

桂府滑石水飛過,六兩淨 大甘草去皮為末,一兩

右和勻,每一錢,薄荷湯或冷水調下。

內加製辰砂三錢,名「辰砂六一散。」 治狂言、發搐、驚悶,用防風、荊芥、薄荷、天麻煎湯,候冷調下。

更加牛黃三錢,纏豆藤三錢,名「退火丹。」 治痘初出時,大熱不退,及標影稠密成片者。

用紫草、木通、蟬退、地骨皮、紅花、牛蒡子、片黃芩、燈草各等分,煎湯,候冷調下,能減標稀痘,極良法也。本方加鬱金,名「牛黃六一散」 ,治痘後瘡癤毒壅,及天行瘟疫,冷水調下,多服大效。

《全書》云:「痘疹腥臭,用蜜水調敷,焦痛,入胭脂水同敷,又名天水散。」

大靈丹

編輯

治壯熱顛狂,驚搐譫語,紅紫斑焦乾陷,一切惡證。

白滑石飛過,三兩 雄黃飛過 犀角各三錢 辰砂研飛,三錢半 牛膽黃、 冰片各一錢

麝香五分。

右研極細和勻,用升麻、甘草、防風、薄荷、燈草、牛蒡子、紅花、紫草、黃連各三錢,水二椀,煎至半椀,細絹濾去渣,加蜜四兩,同熬,滴水成珠,和前藥丸如「小龍眼大,金箔為衣。每用一丸,燈心湯下,暑月冷水化下。」

小無比散

編輯

治痘壯熱口渴,小水澀,大便祕,口氣熱,煩躁不寧,或焦紫,或紅斑,自發熱至起壯時有熱者,皆可用。痘後餘毒,亦可用。

桂府滑石飛過,六兩 石膏飛過,一兩 粉草、 寒水石各五錢 鬱金甘草湯煮乾為末,七錢

右俱製淨末和勻,每五歲者服二錢,大人再加,冬月燈心湯下。

夏月井水調下

熱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調下。

若紅紫頂陷不起,加穿山甲末一分,麝香半分,紫草煎湯,加酒一二匙調下即起。

大無比散

編輯

治熱毒太甚。驚狂譫語引飲。痘瘡紅紫黑陷。

桂府滑石飛過,六兩 粉草一兩 辰砂飛三錢 雄黃飛一錢

右為末,每三五歲服一錢,十歲服二錢。發熱之初,用敗毒散調下,亦能稀痘。

若報痘後。用燈心湯下。

玳瑁湯

編輯

治「時行豌豆瘡及赤瘡疹子。未發者。令內消。已發者解利毒氣。令不太盛。」

生玳瑁、 生犀,各以冷水濃磨汁二合。

右同攪令勻,每服半合,微溫服,一日三五服為佳。又治出而未快者,宜服之。又云:「毒氣內攻,紫黑色出不快,用玳瑁水磨濃汁一合,入豶豬心血一皂子大,以紫草濃煎湯,都作一服服之。玳瑁、犀角,其性微寒,以治熱毒,則知其無失也。」 二藥皆治瘟疫蠱瘴,解百毒,通血脈,消癰腫,故用之以解蘊毒,可多服也。又名二「寶散」 ,治痘紫色,發熱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亂語。二味磨汁,頓服即愈。

犀角飲子

編輯

解熱毒去風疹

犀角 甘草炙,各半兩 防風二兩 黃芩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錢,用水一小盞,煎至半盞,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一方加牛蒡

犀角湯

編輯

治小兒痘疹瘡及赤瘡子。

犀角屑、 大黃炒、 桑白皮蜜炙 釣藤鉤。

炙草、 麻黃各一兩, 龍膽草半兩, 石膏

瓜蔞 黃芪炙,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渣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

「瘡子退後,濃磨犀角水塗之更良。」 《錢氏》亦附方同。以此藥治療瘡疹太盛,令不入眼,則名調肝散。此藥治風盛氣實,心肝血熱,津液內燥,大便不通,毒氣上盛,表熱未散之藥也。且大黃瓜蔞治內燥,釣藤、龍膽治風血熱,桑白皮、石膏治上焦熱,麻黃、黃芪散肌熱,犀角甘草解毒。大抵用藥貴於與病相主治,則病去而正氣自復。苟為不然。則反為大害。如犀角湯。自非大便數日不通。喘急悶亂。煩躁譫語者。豈可服之。恐病藥不相主治也。

奪命散

編輯

治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之。

升麻、 糯米、 紫草、 甘草各半兩, 木通二錢半。

右剉為散。每服一大錢,水七分,煎四分,去渣溫服。出瘡疹熱毒勢甚者可服。解蘊熱,利小便。瘡痘初發氣盛,亦宜服。

牛蒡散

編輯

涼血解毒

牛蒡子。

右用炒為末,水煎一盞服之。小兒冬月有非節之煖,及春月天氣暄暖,或甘肥之過,或重衣溫厚,幃帳周密,傷皮膚,害血脈,瘡瘍發黃,是生多疾,宜豫常服之也。又名「鼠黏子湯」 ,炒熟為末,同荊芥煎服。

獨勝散

編輯

治小兒發瘡痘,早微熱,晚大熱,目黃脅動,身熱手冷,發甚如驚者,又名「牛蒡殭蠶散。」

牛蒡子半兩, 白殭蠶一分。

右為粗末,每服一大錢,水六分盞,《紫草二七寸》同。

煎至四分盞。連進三服,其痘便出。此藥用牛蒡子出癰透肌;白殭蠶治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為末。酒調服之立瘥。又以紫草煎之,令利竅。是瘡疹證無虛寒證者,服之立出也。

解毒疏痘湯

編輯

豫服解熱去毒。已出解熱毒斑疹。又治紅紫口乾。壯熱譫語。

防風、 荊芥、 羌活、 柴胡、 川芎、 白芷。

當歸 連𧄍 黃芩 黃連 鼠黏子 紫草 《蟬退》。

右薑蔥水煎服

安斑散

編輯

調理瘡疹

升麻 赤茯苓 羌活 黃芪 人參 桔梗炒 枳殼麩炒 甘草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七分盞,紫草、薄荷少許,同煎至四分盞,去渣放溫服之,量兒大小加減。此藥為解毒涼血,生肌寬腸,導熱利小便快膈之藥也。患瘡疹有熱無寒者可服之。

西來甘露飲

編輯

清熱解毒如神。凡發熱之初五日已前而熱不退,痘色紅紫,口渴大便結燥,服之即能紅潤。亦治疹家煩熱,口乾欬嗽,疹色枯燥,或譫語喘急,睡臥不安。

絲瓜藤,霜降後三日,近根二尺剪斷,將根頭一節倒 插入新瓦瓶中,上以物掩之,勿使灰塵飛入。次日以 好新罎一隻,將瓶中之汁傾在罎中,仍將藤照前插 入缾內,三日後汁收盡,將罎封固收藏,聽後取用。

若發熱煩躁,口渴,未見紅點,將茜根一兩,水煎濃汁二酒盃,攙絲瓜藤汁二酒盃,相和服之立安,痘出亦輕。

若已見標,顏色紅紫及稠密者,用紫草煎濃湯衝服,便見紅潤。

若夾斑者,犀角、紫草、茜根煎湯衝服,寒月用酒煎衝服。

蓋此汁極能解毒清熱,尤治天行時疫。每以生薑汁少許,加蜂蜜調勻服之,有神功。

渾元汁

編輯

專治氣虛血熱,痘色紅紫,乾枯黑陷等證,以此汁清而補之,其效立見。

即紫河車,「不拘男女,初胎者尤妙,入新瓦罐內,封固 其口,上以椀覆埋於土中,久則化而為水是也。」

氣虛甚者,人參、紫草煎濃湯衝入服之。

托裏快斑湯

編輯

當歸 黃芪 川芎 木香 青皮 牛蒡子 紫草 連𧄍 木通 防風 桂枝 《蟬退》。

右剉細,加淡竹葉十片,水煎溫服無時。

清裏退火湯

編輯

治痘帶熱而出,名為「火裏苗」 ,急用此方退其熱,則後無青黑變陷之候。

地骨皮、 地膚子各一錢, 牛蒡子、 紫草。

乾葛根各八分, 《連𧄍》六分, 川當歸五分, 木通三分, 《蟬退》二分

右加薑一片,水煎服。如熱不退,再服一劑。或為末,燈心湯服。

加減調中湯

編輯

人參 白朮 黃芪 甘草炙 木香 桂枝 白茯苓 藿香 白芍藥酒炒 陳皮

右用生薑為引煎服

犀角消毒散

編輯

治斑疹丹毒,發熱痛癢,及瘡疹等證。

牛蒡、 甘草、 荊芥、 防風各五分, 犀角二分, 《金銀花》三分。

右水煎熟,入犀角,傾出服。

麻黃甘草湯

編輯

治「表實痘毒,焮盛稠密。」

麻黃、 生甘草。

右水煎服

田氏調肝散

編輯

治瘡疹太盛。令瘡不入眼。

生犀二錢半 草龍膽 麻黃 釣藤鉤各一錢 黃芪 桑白皮炒黃 石膏各半兩 大黃 瓜蔞仁去皮 甘草炒,各二錢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溫服,微利效。

龐氏地黃膏

編輯

《生地黃》四兩, 《豆豉》半升, 雄黃一錢, 麝香半錢。

右以豬膏一觔和勻,露一宿,煎五六沸,令三分,去一,絞去,下雄黃、麝香,攪勻,稍稍飲之,毒從皮膚中出,即愈。

透肌湯

編輯

治痘不透

紫草 白芍藥 升麻 秫米粉炒,各半兩

右三方,皆「化毒湯」 加減法也。

人參竹葉湯

編輯

治「夏月吐逆,煩躁口渴,心悶不寧,及疹後餘熱不退,小便赤,或赤斑者。」

人參 半夏 麥門冬 當歸 淡竹葉各等分。

右剉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片煎服。

白虎湯

編輯

石膏四兩, 《甘草節》八錢, 知母一兩六錢。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粳米二十粒,同煎至半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加入人參一兩二錢,名「人參白虎湯。」 《聖惠方》加乾葛。

紫草散

編輯

治發斑疹

釣藤鉤子、 《紫草茸》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錢,溫酒調下,無時。

四聖散

編輯

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方有黃芪。

紫草茸 木通 甘草炙 枳殼麩炒

右等分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鍾,煎至八分,溫服無時。

劉提點云:「疹痘最要大小分曉,錢氏四聖散用木通、枳殼極好。若大小流利,不必苦泥。」

紫草迴斑散

編輯

治「小兒痘疹出不快,或倒靨,毒氣入腹。」

紫草茸 黃芪 桑白皮 木通 枳殼麩炒 白朮各等分。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盞,麝香少許,同煎服。

紫草木通散

編輯

治小兒瘡疹

紫草、 木通、 人參、 茯苓、 粳米各等分。

甘草減半。

右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此小便不利之劑也。

人參蟬蛻散

編輯

治「小便不利,痘瘡不散,煩躁多渴。」請幫助識別此字。牙咬齒。氣粗喘滿。

人參 蟬蛻 白芍藥 木通 赤茯苓 甘草 紫草茸各等分。

右用水煎服

透肌散

編輯

紫草茸、 綠升麻 粉、甘草各一錢。

右細切,水煎服,或與「消毒飲」 同煎服,尤妙。

紫草透肌湯

編輯

治痘熱而出不快,及頂陷者。

紫草一錢, 升麻、 木香各五分, 牛蒡子

防風、 荊芥、 黃芪各八分, 甘草三分。

右薑水煎服

如色紫腹痛,加《蟬退》一錢。

烏金膏

編輯

治「發熱至七日已前,或因風寒,痘不起發,或紅紫,或驚搐,俱可用。」

殭蠶酒洗 全蠍去足尾,酒洗 甘草 紫草 白附子 麻黃各五錢 穿山甲炒末,二錢半 《蟬退》去頭足,酒洗淨,二錢

右為末,將紅花、紫草各一兩,「好酒二鍾,熬去大半,去渣,入蜜五兩,慢火同熬,滴水成珠為度,丸如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燈心湯化下。」

紫金散

編輯

治痘瘡出不快及倒靨,亦治遠年不愈惡瘡。

紫草 蛇退炒焦 牛蒡子炒,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半鍾,煎減半溫服。

蘿蔔湯

編輯

治痘疹出不快者

開花蘿蔔。

右用煎汁,時時飲之,蓋痘疹氣勻即出。快。蘿蔔治嗽定喘下氣消脹解毒。

野通散

編輯

治痘瘡出不快,及傷寒不語。

乾野人糞即獮猴糞,火燒存性,為末 真冰片 真麝香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五分,看大小,用新汲水入蜜調下。十歲以上者服一錢。

按:野人糞治蜘蛛咬瘡,此治痘出不快,大效。若蜘蛛咬瘡,久而不愈,其絲生皮膚,延蔓遍身不愈者,加雄黃、青黛,水調,以蜘蛛試之,立化為水,屢驗。蓋此三味是治瘡疹當用之藥,取山中者,若人家所養之猴,食物味雜即不效,失其真也。

祕傳大透肌散

編輯

人參 芍藥 川芎 甘草 茯苓 白朮。

木通、 陳皮、 黃芪、 糯米

右各等分,為粗散,每服四錢,水煎服。

祕方

編輯

《兔絲子》:

右一味,酢浸一宿,焙乾為末,發熱時,每一歲兒服七分,量兒大小加減,好酒調服。甚易發、易脹、易靨,且後無餘證。

此方氣血弱者,未出之先可用,既出之後不可用,用則托出太多。

此方係胡黃谷祖仰山公宦遊廣東得之,用者百發百中,但元氣厚者,服之不免太密,乃大補助火故也。或曰:「痘未出之先,既可服此,又奚取於保嬰丹乎?」 殊不知保嬰以解毒而使稀之,此則氣血弱不能出,服此而托之使出也。

臘月《梅花》:

右將開時採,曬乾為末,煉蜜為丸。未出之先,量兒大小三四服。可令痘稀,加硃砂尤妙。

二花散

編輯

治痘疹已出未出,不發不起,隱在皮膚之間,熱證並治。

梅花一兩,陰乾 絲瓜陰乾 桃花各五錢,陰乾 硃砂二錢,水飛過 甘草一錢,去皮火煨

右為細末,每服五分半,未痘時蜜水調下。

服前藥仍不快,無諸惡候者,可服「八味二花散。」

通天散

編輯

治痘發熱不出,或已出而色不紅活。

人參、 陳皮、 桂枝各八分, 川芎、 熟地黃、 芍藥各一錢, 當歸、 紫草各一錢半, 紅花、 廣木香各三分, 生甘草六分, 知母八分。

荔枝殼十箇。

右用鷄汁一鐘,棗三枚,糯米一撮煎服。初服到頸,再服到臍,三服到腳,神效。

十補散

編輯

滋養氣血,調補脾胃,能使瘡毒速出。有寒證者用之,加紫草、木香、糯米,名「參芪內托散。」

黃芪 人參、 當歸各二錢, 厚朴 桔梗、 川芎 防風、 白芷 甘草各一錢, 桂心三分。

每服四錢,水煎服。或為末,溫水調下一錢五分。

藍根散

編輯

治瘡疹出不快及倒壓。一名「二聖散。」 救小兒垂死。

板藍根一兩, 炙甘草七錢半。

右末,每服半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調下,無時,甚則三五服立效。《丹溪》云:「藍能分散敗血。」

絲瓜散

編輯

發瘡疹最妙

《絲瓜》「連皮燒灰存性。」

右,百沸湯調下,或以紫草、甘草煎湯調服尤佳,米湯亦可。

甘桔加梔子湯

編輯

治痘疹煩不得眠

桔梗、 甘草、 梔子。

右各等分煎服

阮氏萬全散

編輯

治痘瘡出不紅潤

防風、 人參、 蟬蛻各等分。

右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入薄荷三葉,煎六分,溫服。

熱而實者加升麻

化毒湯

編輯

治痘已出而熱毒未解,宜清熱涼血,毒一解不致黑陷,血一涼不致紅紫。

紫草 升麻 甘草 蟬蛻 地骨皮 木通 黃芩酒炒。

右各等分水煎服

解毒散

編輯

治痘先發腫者。名為「痘母。」 後發者十有九死。先發者吉。

金銀花五兩, 甘草一兩, 木通、 防風、 荊芥、 連𧄍、 牛蒡子各三錢。

右用酒水各一鍾煎服

如瀉加訶子豆蔻

痘紅者,加炒黃芩、芍藥。

瘡癢者加歸身生地,或加何首烏尤佳。

疼痛者加赤芍藥

露桃花散

編輯

痘形一兩日梟紅罩錦,或色焦紫,惡渴煩躁,睡臥不寧,再不宜以藥下之。準服「露桃花散」 ,自然紅活。

露桃花 紫草 紅花 白芍藥加倍 木通、 生地黃、 茯苓、 甘草、 橘皮。

右用燈草煎服

露桃花,性陰而和陽,取時須待將開含笑,清晨摘取,飯鍋上蒸熟,焙乾,帶蔕入藥,不宜多用,多用則恐作瀉。若不預收,多加紫草茸、芍藥可也。

黃連解毒湯

編輯

痘出三兩朝,身中熱烙,焦紫無紅活色,梟炎猛烈之甚也,或眼紅臉赤,或小便澀結,須服黃連解毒湯、加減犀角地黃湯可也。

黃連 生地黃 芍藥 甘草 木通 車前草 殭蠶 桔梗 連𧄍 牛蒡子 荊芥。

水煎服

或去殭蠶、𧄍芥,加紫草茸、燈心,熱甚加柴胡、地骨皮。

飽脹加全瓜蔞枳實山樝。氣弱不用枳樝。

加減犀角地黃湯

編輯

犀角 木通 生地黃 芍藥 紅花 紫草 茯苓 車前草鮮者 地骨皮,鮮者 甘草。

水煎服

犀角須用井水磨濃,俟藥煎如度投下服之,不可和內煎也。若身熱驚厥,加紋銀一塊同煎。蓋因肝木旺而心火炎上,故金以剋之耳。

五龍湯

編輯

痘一見形,就是蚊蚤咬的形者,是痘毒緊輳心肝二經而然,也,極是犯君。《痘經》云:「臣陵於主逆天條,有福兒童驀地逃,總然和順成功去,也在刀山走一遭,好把化斑湯浴之,內服五龍湯。」

黃連、 紫草茸、 芍藥各三錢, 生地黃九錢。

煎濃水,磨犀角汁和服。

王氏治此,多用大黃湯下之,徹逐其毒,隨用升表之劑,固為美法。下後不能提峻,速致其死,不若五龍之為妥也。

化斑湯

編輯

金線、薄荷。 大水楊柳、 荊芥、 蒼耳草。

四味共煎濃去渣,將頭髮滾湯洗去油垢團攏,將熱湯徐徐浴之,必須置之煖處,外再服前藥,斑去而痘自鼎峻矣。

四仙散

編輯

痘起遍身俱是黑色,論備載在前矣。要是元癸奪權爭先,如青天晴極而雲霧靜,水風動而波浪行,第一奇痘也。只以化斑湯浴之於外,而內服「四仙散」 ,自然色變而為美矣。

甘草紫草與通草,三般遇此多是寶,黃連連𧄍與石 蓮,三味合浸共一炒,研末惟在空心時,砂糖調服霎 時好。

此痘得者甚鮮,非富貴之至者,不能見此。若見形而盤縷失天元者,不在此例。

按:此即所謂「鴉翎痘也。雖黑而光潤,圈圓頂峻,與常痘同,得之者必主大貴。」

玉泉散

編輯

痘形一朝就結焦粒,是梟炎徹於肝榮,而元水弗克和解,急服「玉泉散」 ,庶可挽治。

犀角二錢 白芎 川黃連各一錢,為細末。

冰片三分,另研。

濃煎甘草湯或建糖調服。大者五分,小者再減。此方屢治痘焦者,恆獲速效。但犀角人不諳用法,必須粗礪瓦盤,井水磨之,待澄淨去水,刷於綿紙上,略有乾燥,方和前藥用之。若以鐵器剉下細末,犀不漬水則不效。

涼血解毒湯

編輯

痘出熱不退,紅不分地,或痘苗乾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壯灌漿。

紫草一錢, 生地黃、 柴胡各八分, 丹皮七分, 「赤芍藥、 蘇木、 防風、 荊芥穗、 川黃連」

木通各三分, 牛蒡子四分, 天麻、 紅花

甘草各二分。

右用薑一片,燈心二十根,糯米百粒,水煎服。

加味犀角飲

編輯

痘已出不勻,心煩壯熱,口舌生瘡。

犀角 牛蒡子, 荊芥, 甘草, 防風, 升麻, 桔梗 麥門冬。

水煎服

神應膏

編輯

治痘瘡入眼。一名「黃蘗膏。」

黃蘗一兩, 真菉豆粉一兩半, 甘草四兩

紅花一兩。

右為細末,用胭脂水和蜜水調塗兩眼四畔之瘡痘上,則不入眼。

如瘡疹已出右為細末,生油調,從耳前至眼眶,並厚塗之,日三兩次。如早塗瘡,自不至面,縱有亦少。按《全書》先將黃蘗、甘草二味研細末另收,用新汲涼水三盞,浸菉豆一晝夜,去豆不用,以浸豆水煮。

紅花約減至二盞。去紅花。方入前末。慢火熬膏。於眼眶上下四旁塗之。則瘡不入眼矣。

彭氏云:「痘疹護眼人,多用胭脂,據《亢醫》云:『不如錢氏黃蘗膏最好。諸家護眼法,無出此方也』。」

胎元散

編輯

痘不起發,不紅活,是血氣俱虛。

胎元。

右焙乾為末,加麝香少許,酒調服三五分。

獨參湯

編輯

治「陽氣虛弱,痘瘡不起發,不紅活,或膿清不滿,或結痂遲緩,或痘痕色白,或嫩軟不固,或膿水不乾,或時作癢,或畏風寒。」

人參。

右用好者一兩,生薑五片,大棗五枚,水二鍾,煎八分,徐徐溫服。嬰兒乳母亦服。

祛邪湯

編輯

痘號「天花」 ,最忌諸穢臭惡血。五六朝間,痘本美麗鼎峻,而一時失防,或觸於腥血,感於穢臭,倏忽更變,外宜祛邪湯浴之,而內服玉樞正氣丹可也。

《鷄毛拔》細軟者, 「升麻、 荊芥、 木通、 紫蘇、 荔枝殼、 水楊柳。」

右用水煎濃,去渣洗浴。

玉樞正氣丹

編輯

《玉樞》正氣神功捷,生地紅花並甘桔,參芪須倍橘紅 扛,蟬退防風須愛覓。寅谷相朝嫩桃杪,五箇和薑甘 草列,煎濃投酒服須臾,不覺痘自還元吉。

迴陽丹

編輯

治痘塌不起。此方用於四五朝前,其效甚速,若用於六七日後,則噬臍矣。

彌月將生胞羊一具。

「右用酒洗淨,隨用黃麻纏攏一團,把臘糟裹,外置新瓦上,四圍炭火炙之,俟其外糟焦了如墨樣,削去其糟,再焙乾另為末,入官桂末、丁香末各五錢,人參末一兩,木香末三錢,再研極細,升麻煎酒漿調服。」 十歲以上服二錢,十歲以下月一錢,十五歲以上服三錢,年多服多,年少服少,加減而用,無不獲效。若加大附子一兩。去木香。則為附子「迴生丹。」 胞羊須預囑屠肆。遇便收製。若特殺傷生。大不祥。

不二散

編輯

一名「蓮肉散。」 治痘當起脹灌漿時,泄瀉不止,以此止之,只一服瘉。如服此不已,是元氣已脫,不可為矣。

蓮肉炒去心,一兩 真鴉片三錢,另研

右各取淨末和勻,每服三四分,米飲調下。

此方不但止瀉,亦治煩癢二證。夫固大腸之滑脫,易知也;斂心火之浮游,難知也。

鷄鳴散

編輯

男女發熱三四五日,或痘未形,或痘形隱隱,或纔形於外而不能快利,或煩躁譫語,或腹疼嘔吐,或痰喘惡渴,急服此藥,則毒自表出矣。

炒朮 當歸 川芎 甘草 大力子 茯苓 木通 桔梗 蟬蛻 升麻 橘紅 山樝 紅花

燈草生薑煎。臨服。入雄鷄血並酒妙。

震蟄丹

編輯

小兒熱三四朝痘,或隱隱伏於皮膚,或形於頭面一二顆,或標於身體四五顆,上不宜補,下不宜瀉,當服「震蟄丹。」

穿山甲四錢,酒洗淨,和砂仁陳米炒,捲去砂仁、米, 白芍酒漿煮焙,四錢 紅麴三錢 蟾酥三錢

右共研細為末,和勻,每用酒漿量兒大小增減,大者一分,小者半分。若踰十二三歲者,斟酌加之。用升麻煎酒調服,其效立見。

天元接髓丹

編輯

男子十七八歲或二三十歲,破陽虧元,倏一時患痘稀少者,雖年大無妨。倘多密連布,欲其鼎峻充灌,勢必難矣,急服「天元接髓丹。」

歌曰:「男兒陽破痘來臨,不遇奇方坐視沉,天元接髓 丹功捷,世上醫家盡不明,真正酒漿澄十碗,一毫酸 苦莫相侵,人參黃芪各二兩,橘蟬歸地半加贏,鹿茸 乳炙一兩半,附桂半兩要調停,慢火甕中煨熟後,去 渣出火莫胡斟,每鍾人乳三杯和,薄薄生薑二片存, 再勻一沸仍溫服,立建奇功若有神。」

「此方屢獲明效,但製法要詳明,當歸去頭尾,懷地揀粗軟,人參覓清河,黃芪選綿白,橘紅連本蔕,蟬退要身全,附子連皮臍,官桂削外皮,煨時度候,只以米熟驗之,乳取來就,不宜過夜入塵。」 辛酉年杭城《邵語》溪子,年二十六歲,平素寡弱,患痘,痘勢沉匿不起,單以此方倍加人參服之,後竟保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