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六百八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六百八十卷目錄
堪輿部藝文
難宅無吉凶攝生論 晉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 前人
五行祿命葬書論 唐呂才
葬書問對 元趙汸
風水選擇序 前人
風水問答序 明胡翰
辨惑論 羅虞臣
風水辨 項喬
堪輿部紀事
堪輿部雜錄
藝術典第六百八十卷
堪輿部藝文
編輯《難宅無吉凶攝生論》晉·嵇康
編輯
夫神祇遐遠,吉凶難明,雖中人自竭,莫得其端,而易 以惑道。故夫子寢答於來問,終慎神怪而不言。是以 古人顯仁於物,藏用於身,知其不可,眾所共非,故隱 之,彼非所明也。吾無意於庶幾,而足下師心陋見,斷 然不疑。繫決如此,足以獨斷。思省來論,旨多不通,謹 因來言,以生此難。方推金木,未知所在,莫有食治。世 無自理之道,法無獨善之術。苟非其人,道不虛行。禮 樂政刑,經常外事,猶有所疏,況乎幽微者耶?縱欲辨 明神微,祛惑起滯,立端以明所由。〈缺〉斷,以檢其要,乃 為。〈缺〉微。若但撮提群愚。〈缺二字〉蠶種,忿而棄之,因謂無 陰陽吉凶之理,得無似噎而怨粒稼,溺而責舟楫者 耶?論曰:「百年之宮,不能令殤子壽;孤逆魁岡,不能令 彭祖夭。」又曰:「許負之相條侯,英布之黥而後王,皆性 命也。」應曰:「此為命有所定,壽有所在,禍不可以智逃, 福不可以力致。英布畏痛,卒罹刀鋸;亞夫忌餒,終有 餓患。」萬物萬事,凡所遭遇,無非相命也。然唐虞之世, 命何同延,長、平之卒,命何同短?此吾之所疑也。即如 所論,雖慎若曾、顏,不得免禍;惡若桀、跖,故當昌熾。吉 凶素定,不可推移,則古人何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履信思順,自天祐之」,必積善而後福應,信著而後祐 來,猶罪之招罰,功之致賞也。苟先積而後受報,事理 所得,不為闇自遇之也。若皆謂之是相,此為決相命 於行事,定吉凶於智力,恐非本論之意,此又吾之所 疑也。又云:「多食不消,必須黃丸,苟命自當生,多食何 畏,而服良藥。」若謂服藥是相之所一宅,豈非是一耶? 若謂雖命猶當須藥自濟,何知相不須宅以自輔乎? 若謂藥可論,而宅不可說,恐天下或有說之者矣。既 曰壽夭不可求,甚於貴賤,而復曰善求壽強者,必先 知災疾之所自來,然後可防也。然則壽夭果可求耶? 不可求也。既曰彭祖七百,殤子之夭,皆性命自然,而 復曰不知防疾,致壽去夭,求實於虛,故性命不遂。此 為壽夭之來,生於用身,性命之遂,得於善求。然則夭 短者何得不謂之愚?壽延者何得不謂之智?苟壽夭 成於愚智,則自然之命不可求之論奚所措之?凡此 數者,亦雅論之矛楯矣。論曰:「專氣致柔,少私寡慾,直 行情性之所宜,而合養生之正度,求之於懷抱之內 而得之矣。」又曰:「善養生者,和為盡矣。」誠哉斯言,匪謂 不然,但謂全生不盡此耳。夫危邦不入,所以避亂政 之害;重門擊柝,所以避狂暴之災,居必爽塏,所以遠 風毒之患。凡事之在外能為害者,此未足以盡其數 也,安在守一和而可以為盡乎?夫專靜寡慾,莫若單 豹,行年七十而有童孺之色,可謂柔和之用矣。而一 旦為虎所食,豈非恃內而忽外耶?若謂豹相正當給 虎,雖智不免,則寡慾何益,而雲養生可得?若單豹以 未盡善而致災,則輔生之道不止於一和。苟和未足 保生,則外物之為患者,吾未知其所齊矣。《論》曰:「師占 成居則有驗,使造新則無徵。」請問占成居而有驗者, 為但占牆屋耶?占居者之吉凶也?若占居者而知盛 衰,此自占人,非占成居也。占成居而知吉凶,此為宅 自有善惡,而居者從之,則當吉之人受災於凶宅,妖 逆無道,獲福於吉居。爾為吉凶之致,惟宅而已。更令 由人也,新便無徵耶?若吉凶故當由人,則雖成居,何 得而雲有驗耶?若此果可占耶?不可占耶?果有宅耶? 其無宅也?論曰:「宅猶卜筮,可以知吉凶而不能為吉 凶也。」應曰:此相似而不同。卜者吉凶無豫,待物而應 將來之地也。相宅不問居者之賢愚,惟觀已然有傳 者已成之形也。猶睹龍顏而知當貴,見縱理而知餓 死,然各有由,不為闇中也。今見其同於得吉凶,因謂 相宅與卜不異,此猶見琴而謂之箜篌,非但不知琴 也。縱如論宅與卜同,但能知而不能為,則吉凶已成雖知何益?卜與不卜,了無所在。而古人將有為,必曰: 「問之龜」筮,吉以定所由差,此豈徒也哉?此復吾之所 疑也。武王營周,則雲「考卜惟王,宅是鎬京,周公遷邑, 乃卜澗瀍,終惟洛食。」又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古人 修之於昔如彼,足下非之於今如此,不知誰定?《可從 論》曰:為三公宅,而愚民必不為三公可知也。或曰:愚 民必不得久居公侯宅,然則果無宅也?應曰:「不謂吉 宅能獨成福」,但謂君子既有賢才,又卜其居,復順積 德,乃享元吉,猶夫良農既懷善藝,又擇沃土,復加耘 耔,乃有盈倉之報耳。今見愚民不能得福于吉居,便 謂宅無善惡,何異睹種田之無十千,而謂田無壤塉 耶?良田雖美,而稼不獨茂,卜宅雖吉,而功不獨成,相 須之理誠然,則宅之吉凶,未可惑也。今信徵祥則棄 人理之所宜,守卜相則絕陰陽之吉凶,持智力則忘 天道之所存,此何異識時雨之生物,因垂拱而望嘉 穀乎?是故疑怪之論生,偏是之議興,所託不一,烏能 相通?若夫兼而善之者,得無半非冢宅耶?論曰:「時日 譴祟,古盛王無之,季王之所好聽。」此言善矣,顧其不 盡然。湯禱桑林,周公秉圭,不知是譴祟非也。「吉日惟 戊,既伯既禱」,不知是時日非也。此皆足下家事,先師 所立,而一朝背之,必若湯周,未為盛王,幸更詳之。又 當知二賢何如足下耶?《論》曰:賊方至,以疾走為務;食 不消,以黃丸為先。子徒知此為賢於安,須更與求乞 胡,而不知制賊病於無形,事功幽而無跌也。夫救火 以水,雖自多於抱薪,而不知曲突之先物矣。況乎天 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數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 論,神而明之,遂知來物,故能獨觀於萬化之前,收功 於大順之後。百姓謂之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此, 豈常理之所逮耶?今形象著明,有數者猶尚滯之。天 地廣遠,品物多方,智之所知,未若所不知者眾也。今 執辟穀之術,謂養生已備,至理已盡,馳心極觀,齊此 而還,意所不及,皆謂無之。欲據所見,以定古人之所 難言,得無似《蟪蛄》之議冰耶?欲以所識而〈缺三字〉之 所棄,得無似戎人問布於中國,睹麻種而不事耶?吾 怯於專斷,進不敢定禍福於《卜相》,退不敢謂家無吉 凶也。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前人
編輯
「夫先王垂訓,開端為中人,言之所樹,賢愚不違,事之 所由,古今不忒,所以致教也。若元機神妙,不言之化, 自非至精,孰能與之?故善求者,觀物於微,觸類而長, 不以己為度也。」按如所論,甚有則愚,甚無則誕。今使 小有便得不愚耶?了無乃得離之也。若小有則不愚, 吾未知小有其限所止也。若了無乃得離之,則甚無 者,無為謂之誕也。又曰:「私神立則公神廢。」然則惡夫 私之害公,邪之傷正,不為無神也。向墨子立公神之 情狀不甚有之說,使董生托正忌之塗,執不甚無之 言,二賢雅趣,可得合而一,兩無不失耶?今之所辨,欲 求實有實無,以明自然不詭,持論有工拙,議教有精 粗也。尋《雅論》之指,謂《河》《洛》不誠,藉助鬼神,故為之宗 廟,以神其本。不答子貢,以求其然,則足下得不為「托 心無鬼?」〈缺〉齊契於董生耶,而復顯古人之言,懼無鬼 之弊,貌與情乖,乃立從公廢私之論,欲彌縫兩端,使 不愚「不誕」兩譏。董墨謂其中央可得而居,恐辭辨雖 巧,難可俱通,又非所望於覈論也。故吾謂古人合德 天地,動應自然,經世所立,莫不有徵。豈匿設宗廟以 期後嗣,空借鬼神以將來耶?足下將謂吾與墨不 殊,今不辭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區,明所當然。使人鬼 同謀,幽明並濟,亦所以求衷,所以為異耳。《論》曰:鈞疾 而禱不同,故於臣弟則周公請命,親其身則尼父不 禱,所謂禮為情貌者也。難曰:若於臣子則宜修情貌, 未聞舜禹有請君父也;若於身則否,未聞武王閼禱 之命也。湯禱桑林,復為君父耶?推此而言,宜以禱為 益,則湯周用之;禱無所行,則孔子不請。此其殊塗同 歸,隨時之義也。又曰:「時日,先王所以誡不怠而勸從 事。足下前論云:時日非盛王所有,故吾問惟戊之事。」 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誡勸,此復兩許之言也。 縱令惟戊盡於誡勸,尋論按名,當言有日耶?無日耶? 又曰:「俗之時日,順妖忌而逆事理。」按此言以惡夫妖 逆,故去之,未為盛王了無日也。夫時日用於盛世,而 來代襲以妖惑,猶先王制雅樂,而季世繼以淫哇也。 今憤妖忌,因欲去日,何異惡鄭衛而滅《韶》《武》耶?不思 其本,見其所弊,輒疾而欲除,得不謂遇噎溺而遷怒 耶?足下既已善卜矣。乾坤有六子,支幹有剛「柔,統以 陰陽,錯以五行」,故吉凶可得,而時日是其所由,故古 人順之焉。有善其流而惡其源者,吾未知其可也。至 於河洛宗廟,則謂匿而不信;類禡祈禱,則謂偽而無 實;時日剛柔,則謂假以為勸。此聖人專造虛詐,以欺 天下,匹夫之諒,且猶恥之。今議古人,得無不可乃爾 也?凡此數事,猶陷於誣妄,冢宅之見伐,不亦宜乎!《前 論》曰:「若許負之相,條侯英布之黥而後王,一欄之羊 賓至而有死者」,性命之自然也。今論曰:「隆準、龍顏,公侯之相,不可假求。」此為相命自有一定,相所當成,人 不能壞;相所當敗,智不能救。陷常生於眾險,雖可懼 而無患;抑當貴於廝養,雖辱賤而必貴;薄姬之困而 後昌。皆不可為,不可求,而闇自遇之。全相之論,必當 若此,乃一途得通,本論不滯耳。吾適以信順為難,則 便曰「信順者,成命之理。」必若所言,命以信順成,亦以 不信順敗矣。若命之成敗,取足於信順,故是吾前難 壽夭成於愚智耳,安得有性命自然也。若信順果成 相命,請問亞夫由幾惡而得餓英布,修何德以致王 生羊積幾善以獲存,死者負何罪以逢災耶?既持相 命,復惜信順,欲飾二論,使得並通,恐似矛楯,無俱立 之勢,非辨言所能兩濟也。《論》曰:「論相命,當辨有無,無 疑眾寡,苟一人有命,則長平皆一矣。」又曰:「知命者不 立巖牆之下。」吾謂知命者當無所不順,乃畏巖牆,知 命有在,立之何懼?若巖牆果能為害,不擇命之長短, 則知與不知,立之有禍,避之無患也。則何知白起非 長平之巖牆,而雲千萬皆命,無疑眾寡耶?若謂長平 雖同於巖牆,故是相命宜值之,則命所當至,期於必 然,不立之誡,何所施耶?若此果有相耶?此復吾之所 疑也。又曰:「長平不得係於命,將係宅耶?」則唐虞之世, 宅何同吉?本疑前論無非相命,故借長平之異同,以 難相命之必然,廣求異端,以明事理,豈必吉宅以質 之耶?又前論已明吉宅之不獨行,今空抑此言,欲以 誰難?又曰:「長平之卒,宅何同凶。」苟大同足嫌,足下愚 於吾也,適至守相便言,千萬皆一,校以至理,負情之 對,於是乎見。既虛立吉宅,〈缺〉而無獲,欲救相命,而情 以難顯,故云如此,可謂善戰矣。《論》曰:「卜之盡,蓋理所 以成相命者也。」此復吾所疑矣。前論以相命為主,而 尋益以信順,此一離婁也。今復以卜成之,成命之具 三,而猶不知相命竟須幾箇為足也。若惟信順,於理 尚少,何以謂成命之理耶?若是相濟,則卜何所補於 卜。復曰:成命耶?請問卜之成命,使單豹行卜,知將有 虎災,則隱居深宮,嚴備自衛。若虎猶及之,為卜無所 益也,何雲成相耶?若謂豹卜而得脫,本無厄,虎相也, 卜為妄語矣。若謂凡有命皆當由卜乃成,則世有終 身不卜者,皆失相夭命耶?若謂卜亦相也,然則卜是 相中一物也,安得雲以成相耶?若此不知卜筮,故當 與相命通相成為不當,各自行也。《論》曰:「無故而居可 占,猶龍顏可相也。設為吉宅而後居,以幸福報,無異 假顏準而望公侯也。」然則人實徵宅,非宅制人也。按: 如所言,無故而居可占者,必謂當吉人之瞑目而前, 推遇任命,以闇營宅,自然遇吉也。然則豈獨吉人,凡 有命者,皆可以闇動而自得,正是前論命自然不可 增減者也。驟以可為之信,順卜筮,成不可增減之命 矣,奚獨禁可為之宅?不盡相命,惟有闇作,乃是真宅 耶?若瞑目可以得相,開目亦無所加也,智者愈當識 之。周公營居,何故躊躇於澗瀍,問龜筮而食洛耶?若 龜筮果有助於為宅,則知闇作可有不盡善之理矣。 苟闇作有不盡,則不闇豈非求之術耶?若必謂龜筮 不能盡相於闇往,想亦不失相於考卜也,則卜與不 卜,為與不為,皆期於自得,自得苟全,則善占者所遇 當識,何得無故則能知,有故則不知也。然貞宅之異, 《假顏》貴無故識之。貞宅之與設為其形不同,以功 成俱是吉宅也。但無故為貞宅,授吉於闇遇,設為減 福於用知爾。然則吉凶之形,果自有理,可以為故而 得,故《前論》有占成之驗也。然則占成之形,何以言之? 必遂遠近得宜,堂簾有制,坦然殊觀,可得而別。利人 以福,故謂之吉;害人以禍,故謂之凶。但公侯之相,闇 與吉會爾。然則宅與性命,雖各一物,猶農夫良田,合 而成功也。設公侯遷後,方樂其吉,而往居之吉宅,豈 選能而後納,擇善而後福哉?苟宅無情於擇賢,不惜 吉於設為,則屋不辭人,田不讓耕,其所以為吉凶薄 厚,何得不均?前吉者不求而遇後,聞吉而往,同於居 吉宅而有求與不求矣,何言誕而不可為也?田是言 之,非從人而徵,宅亦成人明矣。若挾顏狀,則英布黥 相,不減其貴,隆準見劓,不減公侯之標。是知顏準是 公侯之標識,非所以為公侯質也。故標識者,非公侯 質也。吉名宅宇,與吉者,宅實也。無吉徵而自宅,以徵 假見難可也。若以非質之標識,難有徵之吉宅,此吾 所不敢許也。子陽無質而鏤其掌,即知當字長耳。巨 君篡宅而運其魁,即偏恃之禍,非所以為難也。至公 侯之命,稟之自然,不可陶《易》。《宅》是外物,方圓由人有 可為之理。猶《西施》之潔不可為,而西施之服可為也。 「黼黻」,芳華所以助〈缺〉吉宅:〈缺〉家,所以成相,故世無人 方,而有卜宅,是以知人宅不可相喻也。安得以不可 作之人,絕可作之宅耶?至刑德皆同此一家,非本論 占成居而得吉凶者也。且先了此,乃議其餘。論曰:獵 夫從林所遇,或禽或虎,虎凶禽吉,卜者筮而知之,非 能為安知所言地之善惡,猶禽吉虎凶。獵夫先筮,故 擇而從禽。如擇居,故避凶而從吉。吉地雖不可為,而 可擇處,猶禽虎雖不可變,而可擇從。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又云:「地 之吉凶,有若禽虎,不得宮姓則無害,商則為災也。」案 此為恠所不解,而以為難,似未察宮商之理也。雖此 理之吉,而或長於養宮,短於毓商,猶良田雖美,而稼 有所宜。何以言之?人姓有五音,五行有相生,故同姓 不婚,惡不殖也。人誠有之,地亦宜然。故古人仰準陰 陽,俯協剛柔,中識性理,使三才相善,同會於大通,所 以窮理而盡物宜也。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之 分也。音不和則比絃不動,聲同則雖遠相應,此事雖 著,而猶莫或識。苟有五音各有宜,土氣有相生,則人 宅猶禽虎之類,豈可見宮商之不同,而謂地無吉凶 也?《論》曰:「天下或有能說之者,子而不言,誰與能之?」難 曰:足下前論以雲有能占成居者,此即能說之矣。故 吾曰「天下當有能者。」今不求之於前論,而復責吾難 之於能言,亦當知冢宅有吉凶也。又曰:「藥之已病為 一也實而宅之吉凶為一也誣。」既曰成居可占,而復 曰誣耶?藥之已病,其驗又見,故君子信之。宅之吉凶, 其報賒遙,故君子疑之。今若以交賒為虛,則恐所以 求物之地鮮矣。吾見溝澮不疑江海之大;睹丘陵則 知有泰山之高也。若守藥則棄宅,見交則非賒。是海 人所以終身無山。山客曰:無大魚也。《論》曰:智之所知, 未若所不知,不可妄論也。《難》曰。智所不知相必亦未 知也。今暗許便多於所知者何耶。必生於本謂之無 而彊以驗有也。彊有之驗將不盈於數矣。而並所成 驗者謂之多於所知耳。苟知然果有未還之理。不因 見求隱尋論究緒由。〈缺二字〉而得卯未。夫尋端之理,猶 獵師以得禽也,縱使尋跡時有無獲,然得禽曷嘗不 由之哉?今吉凶不先定,則謂不可求,何異得獸不期 則不敢訊《舉氣》〈缺〉足坐守無根也。由此而言,探賾索 隱,何謂為妄?
《五行祿命葬書論》唐·呂才
編輯
《敘宅經》曰:《易》稱「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代聖人易之以 宮室」,蓋取諸大壯。逮乎殷周之際,乃有卜宅之文,故 《詩》稱「相其陰陽」,《書》云:「卜惟洛食」,此則卜宅吉凶,其來 尚矣。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說,言五姓者,謂宮、 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 法。至於張、王等為商,武、庾等為羽,欲以同韻相求。及 其以柳姓為宮商,復有複姓數字,徵羽不別。驗於經 典,本無斯說,諸陰陽書亦無此語,直是野俗口傳,竟 無所出之處。惟按《堪輿經》云:「黃帝對於天老,乃有五 姓之言。」且黃帝之時,不過姬數姓。暨於後代,賜族者 多,至於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並 是姬姓;子、孔、殷、宋、華、向、蕭、毫、皇甫,並是子姓苗裔,自 餘諸國,準例皆然,因邑因官,乃分枝葉。未知此等諸 姓,是誰配屬宮商?又檢《春秋》以陳、衛及秦,並同水姓; 齊、陳及宋,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繫於所屬之 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羽共相管攝,此則 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
《敘葬書》曰:「《易》曰:『古者之葬,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 期無數,後代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禮》云:『葬 者藏也』,欲使人不得見之,然《孝經》云:『卜其宅兆而安 厝之,以其復土事畢,長為感慕之所,窀穸禮終,永作 鬼神之宅,朝市遷變,豈得先測於將來,泉石交侵,不 可逆知於地下,是以謀之龜筮,庶無後艱,斯乃備於』』」 慎終之禮,曾無吉凶之理義。暨近代以來,加之陰陽 葬法,或選年月便近,或量墓田遠近,一事失所,禍及 死生。巫者利其貨賄,莫不擅加防害。遂使《葬書》一術, 乃有百二十家,各說吉凶,拘而多忌。且天覆地載,乾 坤之理備焉;一剛一柔,消息之義詳矣。或成於晝夜 之道,感於男女之化,三光運於上,四時通於下,斯乃 陰陽之大經,不可失之於斯須也。至於喪葬之吉凶, 乃附此為妖妄。《傳》曰:「王者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 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經時而葬,士乃踰月而已。」 此則貴賤不同,禮亦異數。欲使同盟同軌,赴弔有期, 量事制宜,遂為常式。法既一定,不得違之。故先期而 葬謂之「不懷」,後期而不葬,謂之殆禮。此則葬有定期, 不擇年月,其義一也。《春秋》云:「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 至於戊午襄事。」《禮經》善之。《禮記》云:「卜葬先遠日者,蓋 選月終之日,所以避不懷也。」今檢葬書,以己亥之日 用葬最凶。謹按春秋之際,此日葬者凡有二十餘件, 此則葬不擇日,其義二也。《禮記》又云:「周尚赤,大事用 日出;殷尚白,大事用日中;夏尚黑,大事用日昏時。」鄭 元註云:「大事者何?謂喪葬也。」此則直取當代所尚,不 擇時之早晚。《春秋》又云:鄭卿子產及子太叔葬鄭簡 公。於時司墓大夫室當葬路,若壞其室,即日出而堋; 不壞其室,即日中而堋。子產不欲壞室,欲待日中。子 太叔云:「若至日中而堋,恐久勞諸侯大夫」來會葬者。 然子產既雲博物君子,太叔乃為諸侯之選,國之大 事,無過喪葬,必是義有吉凶,斯等豈得不用?今乃不 問時之得失,唯論人事可否。《曾子問》云:「葬逢日蝕,舍 於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備非常也。」若依《葬書》,多用乾艮二時,並是近夜半,此則交與禮違。今檢《禮傳》,「葬不 擇時。」其義三也。《葬書》云:「富貴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 壽延促,亦由墳隴所招。今按《孝經》云:『立身揚名於後 世,以顯父母』。」《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是以日慎一日,則澤及無窮。苟德不建而人無據,此 則非論安葬吉凶,而論福祚延促矣。夫臧孫有後於 魯,不關葬得吉日;若敖絕嗣於荊,不由遷厝失所。此 則安葬吉凶,不可信用,其義四也。今之喪葬吉凶,皆 由五姓便利。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兆域既有常 所,何取姓墓之義?趙氏之葬,並在九原,漢之山陵,散 在諸處,上利下利,蔑爾不論,大墓小墓,其義安在?及 其子孫富貴不絕,或與三代同風,或分六國而王,此 則五姓之義,大無稽古,吉凶之理,何從而生?其義五 也。且人臣名位,進退何常?亦有初賤而後貴,亦有始 泰而終否。是以子文三已令尹,展禽三黜士師,安葬 一定,更不回改,冢墓既成,曾不革易,則何因名位,無 時暫安?故知官爵弘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其義六 也。野俗無識,皆信葬書,巫者誑其吉凶,愚人因而徼 倖。遂使擗踴之際,擇葬地而希官品;荼毒之秋,選葬 時以規財祿。或雲「辰日不宜哭泣」,遂莞爾而受弔問; 或雲同屬忌於臨壙,乃吉服而不送其親。聖人設教, 豈其然也?葬書敗俗,一至於斯,其義七也。
《葬書問對》元·趙汸
編輯
或問:「葬地之說,理有是乎?」對曰:「有之。」「然則其說孰勝?」 對曰:「《葬書》至矣。」問曰:「《葬書》真郭氏之言乎?抑古有其 傳也?」對曰:「不可考。《周官》:『冢人掌公墓,墓大夫掌凡邦 墓,皆辨其尊卑度數,而葬以其族。《大司徒》以本俗六 安萬民,次二曰族墳墓』,則葬不擇地明矣,豈有無事 而著其法者哉?」《漢書藝文志》敘形法家「大舉九州之 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 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而宮宅地形與相人之 書並列。」葬地之法,其肇派於斯乎?予嘗讀張平子《冢 賦》,見其自述上下岡隴之狀,大略如今葬書尋龍捉 脈之為者,豈東漢之末,其說已行於士大夫間。至景 純最好方伎,世見其葬母暨陽卒,遠水患,符其所徵, 而遂以《葬書》傳諸郭氏,然無所考矣。問曰:「《葬書》世所 有,然自齊梁至唐,君子不道。至宋司馬溫公,乃欲焚 其書,禁絕其術,何也?」對曰:「其言有大悖於理者,書固 可焚,術固當絕也。夫盛衰消長之變,一定而不可推 移者,雖聖智巧力無能為。蓋天之所命,而神功之不 可測者也。後世諸子」百氏,好為異端奇論者眾矣,未 有敢易此以為言者,而《葬書》獨曰:「神功可奪,天命可 改。」嘻!其欺天罔神,謗造化而誣生民也甚矣。世俗溺 於其說,以為天道一定之分,猶有術以易之。則凡人 事之是非黑白,物我得失之細,固可顛倒錯亂,伏藏 擒制於方寸之隱發,以遂吾私而無難,而世道人心 遂有「不可回者,豈非《葬書》之有以誤之與?禁而絕之 固善。」問者曰:「夫其謬戾固已如此,而又以為葬地之 理在焉,何也?」對曰:「術數之書,其言不純,往往類此。夫 創物之智,難以言傳,固不可以為言者之失而蔽其 善也。」曰:「敢問其言之善者何謂也?」對曰:「所謂乘生氣 者是也。」班孟堅曰:「形與氣相首尾,此精微之獨異,而 數之自然,最為得形法之要」,蓋與《葬書》之言相表裡。 夫山川之起止合散,其神交氣感,備百物之情,故地 形之書,與觀宮宅人物者同出一原。而後世楊廖之 徒,遂精其能而極其變,然後坤靈生息之機,得乘以 葬,而後無失焉。蓋非殊資異識,足以盡山川百物之 情,逆來順往,旁見側出,皆「得其自然之數者,不足以 語此,則事雖鄙而理亦微矣。故其書愈多,其法愈密, 而此三言者,足以盡蔽其義,蓋古先遺語之尚見於 其書者乎?」又問曰:「星,天象也,術家以名山,豈《葬書》之 旨耶?」對曰:「五行陰陽,天地之化育,在天成象,在地成 形。聲色貌象,各以其類,蓋無物不然,無微不著,而況 山阜有形之最大者哉?苟至理所存,不必其說之皆 出於古也。」曰:「直者吾知其為木,銳者吾知其為火,轉 動者吾知其為水,而圓之為金,方之為土,何也?」對曰: 「《易》象乾為天,為金為圓,因其從革,以觀其在鎔,則知 之矣。四方形而土居其中,蓋體坤而得地之象也。」問 者曰:「然則或謂人間萬事皆順,惟金丹與地理為逆 者,何也?」對曰:「人有五臟,外應天地,流精布氣,以養形 也;陽施陰受,以傳代也,非逆不足以握神機而成變 化。天有五氣,行乎地中,流潤滋生,草木榮也;絪縕上 騰,發光景也,非逆不足以配靈爽而貫幽明。知金丹 之為逆者,則生氣得所乘之機矣,夫豈一物對待之 名哉?」又問曰:「今閩巫方位之說,亦得《葬書》之旨乎?」對 曰:「論五行衰旺生克,此是陰陽家事,非所以求形法。 《葬書》言方在勢與形之次」,而近世臨川吳公刊定其 書,置是語於《雜篇》之首,蓋嘗與人言方位時日,無關 於地理,可謂得其本矣。譬諸方伎家,起死回生,必精 乎色脈之度數,長生久視,不出乎內外之法象。蓋形
氣之冶,神機合「變,不係於方,其本如此。」問者曰:「然則欲知葬地之理者,將即形法而求之備乎?抑合陰陽家而論之也?」對曰:「是固當辨。譬之人事形法,其言相 也;陰陽,其推命也,有不相待者矣。然言相者,因百物 之異形,而各極其情狀,以察造化之微,而知吉凶,必 不以相人者相六畜也。推命者,以生年月日時,論禍 福吉凶,猶或失之者,由其為術之本,不足以範圍大 化也。移之以推六畜,輒大謬者,六畜之生,不同於人 也。夫方位之說,本非所以求地理,況乎隨意所擇,不 得形法之真,而概以其說加之,則亦何異以虛中、子 平之術而推六畜以論牛馬者而論人耶?」又問曰:「然 則其說何自而始?術家多談之者,又何耶?」對曰:「不知 其所自起也。」贑人相傳,以為閩士有求葬法於江西 者,不遇其人,遂泛觀諸郡名蹟,以羅鏡測之,各識其 方,以相參合,而傅會其說如此。蓋瞽者扣盤捫燭以 求日之比,而後出之書益加巧密,故遂行於閩中,理 或然也。夫勢與形,理顯而事難以管窺,豹者每見一 斑,按圖索驥者多失「於驪黃牝牡,苟非其人神定識 超,未必能造其微也。方位者,理晦而事易,畫師喜模 鬼神,憚作狗馬,況羈旅求合之巫,惡肯改其所難,以 艱其衣食之途哉!此可為智者道爾。」問者又曰:「理既 如是,則《葬書》所謂反氣納骨,以蔭所生者,固在其術 中矣。何乃於奪神功、改天命之說,而斥絕之若是耶?」 對曰:「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者,氣機自然之應也。然吉 地不易求,而求全吉者尤未易。葬師嘗鮮遇,而遇真 術者為尤鮮。是其術之明晦用舍,地之是非得失,且 懸於天而不可必。今其言曰:『君子以是奪神功,改天 命』。何其不思之甚耶?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豈 《葬書》之謂君子者乎?」又曰:「然則今之名卿大家,其先 世葬地多驗,如執券取物,至其盛時,竭力以求,輒無 所得,或反倍謬取禍,豈亦分定者不可推移邪?」對曰: 「不但如是而已。夫家之將興,必先世多潛德陰善,厚 施而不食其報。若是者,雖不擇而葬,其吉土之遇與 子孫之昌,固已潛符默契,蓋天畀之也。後世見其先 之興盛,而不知其所自來,於是妙貪巧取,牢籠刻削, 以為不知何人之計,則其急於擇地者,亦植私窺利 之一端爾。其設心如是,則獲罪於天,而自促其數者 多矣。擇而無得,與得而倍謬,豈非人理之顯著者哉?」 問曰:「然則大儒朱子亦有取焉,何也?」對曰:「大賢君子 之事,不可以常人類論。古者三月而葬,凡附於棺者, 必誠必信」,地風水泉,螻蟻之為患至深,善腐速朽之 藏,如委棄於壑,蓋時有定製,民無得而遺焉,皆昔人 知之而無可奈何者。伊川程子謂「死者安則生人安」, 乃自後世擇地而言,其自然之應爾。朱子之葬必擇 地,亦曰:「為所得為以自盡」夫必誠必信之道,而不失 程子之意雲爾。然而君子之澤,未嘗有加於報「施之 常,則其託斯事於季通氏者,又豈有所歆羨期必也 哉?固非可與常人類論也。」問者又曰:「死葬者,生人之 所必有,而大儒君子所為,乃後世之標準也。故世之 論葬地者,必以朱子為口實,則仁人孝子之葬其親 地,不可無擇也明矣。今物理之難明者既如彼,而得 失之懸於天者又如此,則所謂為其得為,以盡其必 誠必信之道者,將何自而可邪?」對曰:「死葬以禮,祭之 以禮,斂手足形還之。葬與葬,以天下一也,故喪具稱 家之有無。夫吉地之難得,豈特喪具之費而已哉!先 王制禮,致嚴於廟,以盡人鬼之情;而藏魄於幽,以順 反原之變。其處此固有道矣。積善有餘慶,積不善有 餘殃。秦不及期,周過其曆,祈天永命,歸於有德,而心 術之壞,氣數隨之。此必然之理也,聖賢豈欺我哉?學 士大夫秉禮以葬親,本仁以厚德,明理以擇術,得失 之際,觀乎時義而無所容心,則庶乎不悖於性命之 常,而無憾於慎終之教矣。豈非先哲之志而君子之 道哉!」又問曰:「然則《孝經》所謂『卜其宅兆而安厝之』者, 果為何事?而前輩為中原土厚水深,地可不擇,江南 水土淺薄,不擇之患不可勝道,則將奈何?」對曰:「聖人 之心,吉凶與民同患也,而不以獨智先群物,故建元 龜泰筮,以為生民立命,而窀穸之事亦得用焉。豈以 偏方地氣之不齊,而強人以所難知者哉?且江南之 林林總總,生生化化者,無有窮時,而」地之可葬者有 時而盡也。又安得人傳景純之說,而家有楊廖之師 哉?夫道不足以公天下,法不足以關後世,而垂訓者 未之聞也。雖然,有一於此,《葬書》所謂「勢來形止,地之 全氣」者,誠未易言。若夫童斷過獨,空缺曠折,水泉砂 礫,凶宅之速滅亡者,固有可避之道也。大山長谷,迴 溪複嶺之中,豈無高平深厚之地,可規以為族葬者? 雖鬼福之應,無及於人,而盛衰之常,得以盡其天分。 辟如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其視,委之庸巫,聽其貪戾, 妄作冥暗,顛覆於一杯之壤,而不自知者,則大有逕 庭矣。昔人謂「誤解《本草》為生人之禍」,今葬術豈輕於 《本草》。然藥餌得失,見於目前,而葬地吉凶,每存身後。 故未有能稽終知弊者也。事有關於送終之大節,儒 先君子有所不廢,而流俗因仍未能極其表裡精粗之蘊,與夫得失之由,故作《葬書問對》。
《風水選擇序》前人
編輯
敘曰:「《風水》,選擇,術數也。讀書而為術數之學,誠以養 生送死之事,皆人所不能無者,顧其論如此,而後為 善也。今之君子多拒而不信,或視為末節而不為。一 旦而有大故,則思奉祖考以安開創,以居子孫,則思 無窮之澤,皆不敢苟且耳,而托之術士,術士又多淺 見薄識之人,得陶書者為陶,得郭書者為郭,得楊曾」 之書者為楊曾,其書真偽純駁,皆未之辨。是以淫巫 瞽史遍天下,而倉卒急遽,竟不暇於擇焉而托之,其 不貽害於先流禍於後也幾希。是以無怪壽夭賢愚 貧富貴賤先後之不倫也。予為《論說》,正以定諸家之 真偽純駁耳。要之,風水之說,必求山水之相向以生 地中之氣,氣之聚散,初未易以形跡指陳,所謂「精光 時露一分」者也。辟則修養之法,積善生液,煉液生氣, 以長生者矣。蓋氣液猶山水也,積之煉之,而七返九 還以成丹者,疑即相向以生地中之氣也。此理豈術 士之可責乎。若乃年月日時之擇,又貴乎五行之生 剋制化,皆合其法,則順布迭行,地平天成,萬物化生 矣。一或少差,則五行汨陳,吉地亦焉用哉?譬燒煉之 家,養砂養汞,得火候者為寶,否則為囂風水,猶砂與 汞,而年月日時疑其火候之說與?故曰:「山川有小節 之疵,不減真龍之厚福;年月有一端之失,反為吉穴 之深殃。」凡此皆陰陽家之大者,同歸而殊途也。徐子 《平命法》,其旺行官運衰遇印鄉者,疑亦年月日時之 泄強補弱也。伏羲聖人之畫卦,所謂陽卦多陰,陰卦 多陽,與其揲蓍之法,取二奇一偶為陰爻,二偶一奇 為陽爻者疑。又風水之陽來陰受,陰來陽作也。至於 風水以氣為主,是以多坐虛而向實,則猶《禮》宗子法, 必以適長為正體,支子雖貴且長,亦不敢以統其族 而承乎祖考也。選擇之干,輕於支月,重於「年與日時 者,亦猶是焉。」是以善於風水者,寧脫脈而就氣,不脫 氣而就脈。其巧於選擇者,亦專力於五行之生剋制 化,而神煞之紛紜,舛錯駕御,使為我用。正如鼓琴之 散其七絃,而後合乎一絃之六、二絃之七、三絃之八、 四絃之九、五絃之十,使相和焉。至於五音之宮濁而 商少清,羽清而徵少濁,與「角之清濁相半者,初非有 優劣也。是即風水之金圓而清,土方而濁,火尖而銳, 木直而聳,水曲而柔,與選擇之水成潤下,火成炎上, 木成曲直,金成從革,土成稼穡者,皆未可以優劣分 焉」,是陰陽之統領乎百家也。予為陰陽定論矣,別為 《地理問答》《倒杖祕訣》,周氏《選擇集要》,善其術而為之 謀。然風水之美惡,年月日時之吉凶,雖由術之善與 不善,其幸而遇其善與不幸而遇其不善者,則固有 使之者,不能強之以力也。古人有見於此,行法俟命, 又必決於卜筮,卜法不傳久矣。爰述揲別為《河》《洛》占 法,三者相參而成也。
《風水問答序》明·胡翰
編輯
朱君彥修,故文懿先生之高弟子也。少讀書,從先生 遊最久,嘗有志當世。充賦有司不合,退而業醫,猶幸 其濡沬及人也。著書數萬言,曰《格致論》,人多傳之,而 君之醫遂名海右。又以陰陽家多忌諱,不知稽諸古 也。復著書數千言,曰《風水問答》。書成,示余雙溪之上, 推其用心,可謂至矣。《易》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 地理。天確然在上,其文著矣。地隤然在下,其理微矣。 著者觀之,微者察之。知乎此者,知乎幽明之故,非聖 人孰與焉?而漢魏以來,言地理者,往往溺於形法之 末,則既失矣。至其為書,若《宅經》《葬經》之屬,又多祕而 亡逸不傳,則失之愈遠矣。」朱君力辨之,以為「人之生 也,合宗族以居,為宮室以處,審曲面」勢得則吉,不得 則凶,其理較然。及其死也,祖宗之神,上參於天,舉而 葬者枯骨耳。積歲之久,並已朽矣。安知禍福於人,貴 賤於人,壽夭於人哉!故葬不擇地,而居必度室,據往 事以明方今,出入《詩》《書》之間,固儒者之言也。昔者先 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土宜之法,用之以相民宅,土 圭之法,用之以求地「中,皆為都邑宮室設也。而《冢人》 墓大夫之職,公墓以昭穆,邦墓以族葬,借欲擇之,其 兆域禁令,孰得而犯之?以是知君之言為得也。」惜其 書不見於二百年之前,紹興《山陵改卜》之議,晦菴、朱 子以忠賈禍。夫以一世豪傑之才,干古聖賢之學,萃 乎其人,觀於天下之義理多矣,而篤惟蔡元定之說 是信者,果何也哉?吾邦自胡文定公得朱子之學於 勉齋,四傳而為文懿君受業先生之門,計其平日之 所討論,亦嘗有及於斯乎?不然,則是書成於先生未 易簀之日,必能正其說,傳信於人。而顧使翰得而讀 之,豈知言哉!且翰先人之葬,今十年矣,襄事之初,匍 匐將命而不暇擇,嘗惕然於先儒「土厚水深」之言,於 是得君之書,欣然如獲拱璧。昔里有餘禎者,以是術 游江河間,邵安虞公深敬信之。其著書曰《地理十準》, 虞公稱其有得於管輅、王吉之傳,力詆曾、楊之非,而 不悟指蒙非輅所作,則與翰同一惑也。書之於篇,朱君幸其終有以教之。
《辨惑論》羅虞臣
編輯
或問:「風水之說何如?」曰:「邪術惑世,以愚民也。今縉紳 之士,尚崇信而不變,何也?其貪鄙固於求利之為爾。」 博士呂才曰:「葬者,藏也,欲使人不見也。然復土事畢, 長為感慕之所;窀穸禮終,永作魂神之宅。朝市遷變, 豈得先測於將來?泉石交侵,不可見知於地下。是以 謀及龜筮,庶無後難。斯乃備於慎終之禮,曾無吉凶」 之義。暨於近代以來,乃有陰陽葬法,或選年月便利, 或量墓田遠近。筮者貪其貨賄,擅興利害,遂令葬書 之術,百有餘家,各說吉凶,拘而多忌。夫天地備乾坤 之理,剛柔詳消息之義,成於晝夜之道,感於男女之 化,斯乃陰陽大經之說也。至喪葬吉凶,乃附此為妖 妄。《傳》曰:「諸侯之葬五月,大夫經時,士」則踰月。蓋其貴 賤不同,禮亦異數。故先期而葬,謂之不懷,後期不葬, 譏之殆禮。此則葬之不擇年月日可考也。《春秋》書丁 巳葬定公,雨不克葬,戊午襄事,孔子善之。今檢葬書, 以己亥之日用葬最凶。謹按春秋之際,此日葬者凡 一十餘人,此則葬不擇日可攷也。《記》曰:「周大事用平 旦,殷用日中,夏用昏時。」鄭元曰:「大事者,喪葬也。」斯但 直取當時所尚耳。鄭子產葬簡公,於時司墓大夫室 當葬,路壞其室平明而堋,不壞則日中而堋。子產不 欲壞室,子太叔曰:「若待日中,恐久勞諸侯」來會葬者, 國之大事,無過喪葬,乃不問時之早晚,唯論人事可 否,此則葬不擇時可攷也。人之祿位隆熾,多緣厚德, 貧賤「夭絕,必有惡積。」是知獲慶在人,丘隴無與誕者。 不然,聞有富貴之人於此,則歸福塋塚,曰「某形某徵。」 聞有貧賤之人於此,則曰「此葬之罪。」信如斯言,多財 力足,可以肆為不善。及其死也,求善地以能免子孫 於禍可矣。古之葬者,同一兆域,靡拘壟脈。故趙氏之 葬,亞布九原;漢之山陵,散列諸處。上利下「利,蔑爾不 論。乃其子孫富貴,或與三代同風,或分六國而王。」五 姓之義,大無稽古。吉凶之理,從何而生?且人臣名位, 進退無常,有初賤而後貴,或始泰而終否。子文三已 令尹,展禽三黜士師。何知卜筮一定,便不回改,塚墓 既成,曾不革易。野俗無識,皆信葬書,巫者誑其吉凶, 愚人因而徼倖。遂使擗踴之際,擇葬地而希官品,荼 毒之秋,選葬時以窺財祿。或雲辰日不宜哭泣,遂莞 爾而受弔。或雲同屬忌於臨壙,乃吉服不送其親,而 聖人設教範俗之本義亡矣。盛衰消長之變,雖聖智 無能推移,故富貴可遇而不可求,蓋天道祕而神功 不可測者也。諸氏百子未敢易此,而《葬書》獨曰:「神功 可奪,天命」可改。世俗溺其言,將謂術能勝天,則凡人 事是非得失之細,倒置伏制,以遂其私,鬼蜮人心,浸 淫膠固,殆難言矣。善乎,《范史》之言曰:「吳雄葬母,喪事 趣辦,不問時日,營人所不封土。人云當族滅,而雄不 顧,乃能致位司徒,慶延孫子,三世廷尉,為法名家。而 陳伯敬持身唯謹,行路聞凶,解駕留止,還觸歸」忌,則 寄宿鄉亭,終不免於坐法誅死,儒者稱為「格論。」自有 乘氣受蔭之說。遂以禍福本於枯骨,坯土奪權於造 化。故舍人事,信鬼神,求福利而暴親喪泥於分房,骨 肉化為寇讎;既葬而遷徙,魂靈忍於搖動。蓋將啟天 下以滅倫之禍。甚哉,邪說之毒人也,過於猛獸。夫君 子之葬其親也,得其地,無童斷,「無獨缺,無曠折,無汙 濕砂礫之凶以安體魄;猶生而得居室之美以樂其 志,斯其義之大者。」乃欲緣之窺利,豈非惑乎?余悲宗 人未葬,遠者至二世,近者或十餘年。此非其子孫貪 鄙心勝,乃拘於陰陽忌諱之說哉?故採於此篇,謂其 文辭頗有所譏刺也。並論次其卒之年月,庶乎覽者 有所感愴雲爾。
《風水辨》項喬
編輯
或問「葬地風水之說,子信之乎?」予應之曰:「葬送終,大 事也。人子之事親,舍是無以用其力矣。故卜宅安厝, 自天子達於庶人,古今共之。必親之體魄安,庶人子 之心安。予非盡人之子歟,而獨不信之乎?但所謂風 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不衝冒四面之風, 與無所謂地風者也。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 使水近夫親膚而已。若水勢曲屈而環向之,又其第 二義也。程子所謂務令其後不為城郭,不為道路,不 為溝池,不為耕犁所及,不為貴豪所奪,其義已明且 盡矣,予安得不信之乎?」曰:「然則風水蔭應之說,子亦 信之乎?」曰:「吾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仁人者正 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人」子之葬其親,求 親之體魄得安足矣。借使有「蔭應」之說,亦非孝子仁 人之所圖也,況萬萬無此理乎。今夫子於父母,生欲 美其宮室,死欲安其宅兆,其孝思之心一也。父母之 於子,生欲其福利,死而有靈,其冥庇默護之心亦一 也。但氣聚則生,氣散則死,形既朽滅,神亦飄散,復將 何物以為子孫蔭乎?「試以生前論之,重門密室,上筦 下簟,人子所以安其親者至矣。其親於此而假寐焉, 形神尚如故也。厥子孫或近出閭里之間,或遠遊千里之外,或蒙人笑罵,或被人搆害,其親亦熟於鼾睡 而不知顧矣。況朽滅之形,飄散之神,而能蔭應子孫 於數百年之後乎?」曰:信斯言也。《易》重《卜筮》,先聖王何 以使「人敬鬼神、定吉凶也?且齋明盛服以承祭祀,而 洋洋如在,又何物使之乎?」曰:「此皆聖人以神道設教 耳。其欲天下有報本反始之心,故赫其靈於祭享,而 歸之實理。若或使之者,要其感應,則如木實之相傳, 實以子孫神氣而會合祖宗之神氣,故如或見之,如 參前倚衡之說耳,非祖宗真有形象在於」其上,在於 其左右也。其教人卜筮者,則因理以定數,托蓍龜之 神明,使人順性命之理耳,非謂福可幸求,禍可倖免 也。故曰:「《易》為君子謀,非為小人謀。」若必求蔭應之說, 則《易》所謂鬼神者,是乃奸宄之囊橐也,有是理乎?曰: 蔭應之說,在形體亦有然者,不曰「堅土之人剛,息土 之人美」乎?曰:「土氣之能蔭人,猶地道之敏樹也。人與 樹皆天地生氣之所在,故在地之生氣能蔭之,即栽 者培之之謂。若朽骨已在傾覆之數,雖天地生生之 大德,不能復生之矣。不能復生,而謂其能乘生氣以 反蔭生人,有是理乎?借使有是理也,骨肉朽斃而魂 氣無不之也,其靈亦不過與生前等耳。生前雖堯舜 之神明,不」能庇朱均之子,而謂其死後反能蔭應之 乎?是生不如死,人不如鬼,率天下而崇鬼道也,不亦 左乎?然則蔭應之說,古無有也,有之,自郭璞始。璞也, 《葬書》之設,果自為乎?抑為人乎?如曰自為,則蔭應未 及其子,而刑戮已及其身矣,豈有拙於自為,而巧於 為人乎?然其《書》曰:「葬者,乘生氣也。」此人子不忍「死其 親之意,吾無容議也。」其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則本 東方朔滑稽之說,當時孰有親見其事而耳聞之者? 朔嘗謂蟠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子,朔已得 三偷焉。亦將謂朔之言為足信乎?又謂木華於春,栗 芽於室,如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似也。 然華於春者,生木也;芽於室者,生栗也。使朽木在山 而腐栗在室,亦安能乘春氣而復華復芽?此亡骸之 不足以蔭遺體,彰彰明矣。借使足以蔭焉,則一父或 生數子,皆遺體也。而或蔭或不蔭,又何說以通之?或 又曰:「子不見磁石之能翕鐵,暴骨之能滲血,一氣有 感通之理乎?」曰:「氣感通,如磁石於針,固也。然石之於 針,能翕之而已。」果能化小為大,化輕為重,如所謂鬼 福之能及人乎?或曰:「吾見某家葬地善,其子孫見當 昌盛;某家不善,其子孫見當衰微,如影響之應形聲 多矣。子獨不信之乎?」曰:「盛衰有相尋之理,天地亦有 終窮之時,此適逢其會焉耳,非葬地之故也。有違禮 而火化水化,其祖宗無葬地,亦或有昌達者矣,則何」 居?昔之善擇形勝以建都,比崩遂葬於是者,莫如堯、 舜、禹、湯、文、武之為盛。然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 邑,湯都亳,文武都鎬京、都洛。當其都會之初,人固以 為山川之靈應矣。至今山川尚無恙也,其子孫不復 見有禹、湯、堯、舜、文、武之再出,又將誰諉乎?或曰:「此則 天地之大數也。姑舍是而以小者論」之,寬閒之野多 村落焉,或風氣環抱則煙火相望,或山川散逸則四 顧寂寥,歷歷可指數也,而子不信之乎?曰:「此生地能 蔭生人,予前已言之矣。然又有說焉,村落雖有美惡, 其初原未嘗有人也,及人見村落環抱,乃相率而居 之而成村落,或遂村落能蔭人也,子何疑於是乎?大 抵山川各有旺氣,隨」方隨時而遷轉,不可執著者也。 當其氣之方會,雖海上無人之境,亦足以生人,不必 青龍、白虎、朱雀、元武之相湊合也。及氣之衰,雖名山 大川、通都巨鎮之形勝,而或變為荒莽無用之區矣。 人之貧賤富貴,死生壽夭,要皆關於氣運之隆替,此 理之常,無足怪者。若謂由土蔭焉,是上天之命反制 於一壞之土,謂有地理而無天理可乎?故謂某地時 乘生氣則可,謂某地必龍虎湊合而後能乘生氣則 不可,謂某地時乘生氣而以安親之體魄則可,謂某 地能乘生氣活白骨以蔭子孫則不可。然此龍虎之 說,施諸東南,猶有山川之可據。若北方一望坦然,雖 公侯伯之祖壟同一土饅頭也。孰藏風?孰止水,孰為 龍,孰為虎,孰為朱雀元武哉?或者又以土之稍高者 為山,下者為水,是求其說而不得,又從而為之辭也。 或曰:「子之言詳矣,則吾既得聞命矣。」胡程子,大儒也, 謂培其根而枝自茂。朱子,大儒也,兆二親於百里之 遠,而再遷不已,子以程朱為不足法乎?曰:程、朱信大 儒也,然以其事其言論之,則亦何能無疑?其曰「地之 善者,則其神靈安,子孫盛,若培其根而枝葉自茂。」不 知所謂根者,果有生氣者乎?抑既朽者乎?如曰既朽 之根,而培之以求枝葉之茂,不可得矣。兆二親於百 里之遠,而再遷不已,謂朱子純孝之心,惟恐一置其 親於不善之地可矣。若謂緣此求蔭,恐非聖賢正誼 明道之本「心也。況生則同室,死則同穴,終古以來,未 之有改也。使二親而有靈,夫豈安於百里之暌離,而 不抱長夜之恨乎?」其所以屢遷者,或亦藉以求蔭焉
耳。嗚呼,其求之也力矣,何後世子孫受蔭,不過世襲《五經》博士而已,豈若孔子合葬於防,崇封四尺,未嘗有意蔭應之求,而至今子孫世世為衍聖公耶?是故 蔭應之說,本不難辨。奈何聰明智巧者,既援程、朱以 為口實,其冥頑者,又附和而雷同焉,宜其說之熾行 於後世也。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事親如孔子, 足以立人極矣。不師孔子,而必師程、朱,可乎?雖然,程、 朱實善學孔子者,其嘉言善行,足以佑啟後世者多 矣。此特賢者之過,偶一之失耳。率其素履而略其一 節,又豈非善學程朱者乎?或曰:「程、朱不忍以朽骨視 其親,故示人培植而極力以遷移。之子無乃忍死其 親而不得為孝乎?」曰:「事親不可不孝,論理不可不詳。 不以便安其親而動求利,其子孫或貪地而暴柩,或 爭地以破家,或兄弟感於某山某枝之說而反為仇 讎。至有終身累世不葬,遂失屍柩,不知其處者。吾懼 天下後世之無孝子也,故憂之深而言之切,慮之遠 而說之詳耳。」或又曰:「如子之論,皆粗跡,皆常理也。蔭 應之理,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莫知其然之謂神。是豈 可以粗跡求常理定乎?」曰:「道器不相離,《中庸》不可踰, 君子言近而指遠者,正謂理之常求窈冥茫昧、不可」 測度之說,以駭人聽聞,眩人心志,在王法之所必誅, 聖賢之所不赦,而可以為天下法乎?「聖而不可知之 之謂神」,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正謂由此常理而 行之,以至於熟,則有莫知其然而然者耳。若舍常理 而別求其神,是即所謂怪也。怪,孔子所不語奇中焉, 人皆信之矣。不如此,即子產所謂「是亦多言」,豈不或 信者也,安可執一以御萬乎?雖然,舍常理以談神怪, 固非所以率人;修常理以光祖宗,獨不足以求蔭乎?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言祖宗有正蔭也。《詩》曰:「無 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自修當獲 正蔭也。此則程、朱各有註疏,吾輩不可一日不講求 者,乃聖賢之信之乎?「然術家語涉怪誕,而或正傳古 今之定理,不假葬地而響應者也。近世有識者,又謂 風水可過而不可求,其意蓋謂風水蔭應,借使有之, 亦惟孝子仁人能承受之,而非可以力求者。此納約 自牖之說,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問者曰:「唯唯。」
堪輿部紀事
編輯《後漢書郭鎮傳》:「順帝時,廷尉河南吳雄季高,以明法 律,斷獄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雄少時,家貧喪母,營 人所不封土者,擇葬其中,喪事趨辦,不問時日。醫巫 皆言當族滅,而雄不顧。及子訢、孫恭,三世廷尉,為法 名家。初,肅宗時,司隸校尉下邳趙興亦不卹諱忌,每 入官舍,輒更繕脩館宇,移穿改築,故犯妖禁,而家人」 爵祿,益用豐熾。官至潁川太守。子峻,太傅,以才器稱。 孫安世魯相。三葉皆為司隸,時稱其盛。桓帝時,汝南 有陳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馬,終不言 死。目有所見,不食其肉。行路聞凶,便解駕留止,還觸 歸忌,則寄宿鄉亭。年老寢滯,不過舉孝廉。後坐女婿 亡吏,太守邵夔怒而殺之。時人罔忌禁者多談為證 焉。
《袁安傳》:初安父沒,母使安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問 安何之,安為言其故,生乃指一處云:「葬此地當世為 上公。」須臾不見,安異之,於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 世隆盛焉。
《魏志管輅傳》:輅隨軍西行,過毋丘儉墓下,倚樹哀吟, 精神不樂。人問其故,輅曰:「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誄 雖美,無後可守。元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銜屍,朱雀 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不過二載,其應至矣。」卒如 其言。
《晉書徐邈傳》:「邈達於從政,論精議密,當時多諮稟之。 觸類辨釋,問則有對。舊疑歲辰在卯,此宅之左,則彼 宅之右,何得俱忌於東?邈以為太歲之屬,自是遊神, 譬如日出之時,向東皆逆,非為藏體地中也。」
《郭璞傳》:璞以母憂去職,卜葬地於暨陽,去水百步許, 人以近水為言,璞曰:「當即為陸矣。」其後沙漲,去墓數 十里,皆為桑田。
璞嘗為人葬,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 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璞雲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 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耶?」答曰:「能致天子問耳。」帝甚 異之。
《周訪傳》: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 所在,過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 葬,位極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 石。」言訖不見。侃尋牛得之,因葬其處,以所指別山與 訪。訪父死葬焉。果為刺史,著稱寧益。自訪以下三世 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
《羊祜傳》: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氣,若鑿之 則無後。祜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折臂三公。」而祜竟 墮馬折臂,位至三公而無子。
《陳書吳明徹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祖景安,齊南 譙太守。父樹,梁右軍將軍。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天下亢 旱,苗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居 數日,有自田還者,云:苗已更生。明徹疑之,謂為紿己。 及往田所,竟如其言。秋而大穫,足充葬用。時有伊氏」 者善占墓,謂其兄曰:「君葬之日,必有乘白馬逐鹿者 來經墳所,此是最小孝子大貴之徵。」至時果有此應, 明徹即樹之最小子也。起家梁東宮,直封安吳縣侯, 進爵南平郡公。
《唐書溫大雅傳》:大雅轉禮部,封黎國公,改葬其祖。卜 人占其地曰:「弟則吉,不利於君,若何?」大雅曰:「如子言, 我含笑入地矣。」歲餘卒。
《劉從諫傳》:「從諫從子稹、從諫以為嗣。從諫死,大將郭 誼與王協議圖稹,使董可武誘稹至北第,置酒飲酣 即斬首,悉取從諫子在襁褓者二十餘,並從子積、匡 周等殺之。誅張谷、張沿、陳揚庭、李仲京、王渥、王羽、韓 茂章、茂寔、賈庠、郭台、甄戈十一族,夷之。軍中素不附 者皆殺,函稹首送王宰獻京師,告廟社。帝御興安門」 受之,劉公直亦降於宰。石雄以兵守境,軍大掠,誼移 書責之,雄銜怒。稹之死,誼斥從諫妻,伏夾室,收其貲 私於己,建大廐,日望旌節。宰相德裕建言:「稹庸下,亂 由誼始。及軍窮蹙,乃圖稹邀榮,不誅無以懲姦臣。及 兵在境,宜悉取逆黨送京師,論如法。」先是,有狂人呼 於潞市曰:「石雄七千人至矣。」從諫捕誅之,乃請詔雄 率兵如數以入。雄至潞,縛誼及王協、劉公直、安全慶、 李道德、李佐堯、劉武德、董可武等送京師,並殊死,杖 崔士康殺之。白唯信者,潞驍將,數與雄戰,懼不敢降, 自武鄉殺都將康良佺,欲降盧鈞。雄遣人召降,惟信 殺之,卒降鈞。有詔從諫且死,乃署稹軍事宜,剖棺暴 屍於市。三日,雄發視,面如生,一目尚開,雄三斬之,仇 人剔其骨幾盡。誼者,兗州人,兄岌事悟為牙將。常樂 滏山秀峻,曰:「我死必葬此。」望氣者言其地當三世為 都頭,異姓,河北謂都頭異姓,至貴稱也,然窆過二丈 不利。誼以岌假刺史,穿三丈,得石蛇並三卵,工破之, 皆流血。至是誼及岌三子同誅。
《嚴善思傳》:「善思遷給事中,後崩,將合葬乾陵,善思建 言,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今啟乾陵,是以卑動尊,術 家所忌。且元闕石門,冶金錮隙,非攻鑿不能開,神道 幽靜,多所驚黷,若別攻隧以入其中,即往昔葬時,神 位前定,更且有害。曩營乾陵,國有大難,易姓建國二 十餘年,今又營之,難且復生,合葬非古也。況事有不 安,豈足循據。漢世皇后別起陵墓,魏、晉始合葬。漢積 祀四百,魏、晉祚率不長,亦其驗也。今若更擇吉地,附 近乾陵,取從葬之義,使神有知,無所不通;若其無知, 合亦何益?山川精氣,上為列星。葬得其所則神安而 後嗣昌;失其宜則神危而後嗣損。願割私愛,使社稷 長久。」中宗不納。
《酉陽雜俎》:「萊州即墨縣有百姓王豐兄弟三人。豐不 信方位所忌,常於太歲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斗,蠕 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出。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 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工部員外郎張周封言,舊莊城東狗脊嘴西,嘗築牆 於太歲上,一夕盡崩。且意其基虛功不至,乃率莊客 指揮築之。高未數尺,炊者驚叫曰:「怪作矣。」遽視之,飰 數斗,悉躍出,蔽地著牆,勻若蠶子,無一粒重者,矗牆 之半如界焉。因詣巫酬地謝之,亦無他焉。
《揮麈後錄》《續皇王寶運錄》一書載黃巢王氣一事:中 和三年夏,太白先生自號太白山人,不拘禮則。又雲 姓王,竟不知何許人也。金州耆宿云:「每三年見,入州 市一度,自見此」先生賣藥巳近三四十年,顏貌不改 不老。其年夏六月三日,太白山人修謁金州刺史檢 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崔堯封云:「本州直北有 牛山,傍有黃巢谷、金桶水,且大寇之帥,黃巢陵劫州 縣,盜據上京,近已六年。又偽國大齊,年號金統。必慮 王氣在北牛山,伏請聞奏蜀京,掘破牛山,則此賊自 敗。」堯封聽之大喜,且具茶果,與之言話。移時,太白山 人禮揖而去。堯封遂與州官商量,點諸縣義丁男,日 使萬工掘牛山。一月餘,其山後崖崩「十丈以來,有一 石桶,桶深三尺,徑三尺。桶中有一頭黃腰獸,桶上有 一劍,長三尺。黃腰見之,乃呦然數聲,自撲而死。」堯封 遂封劍及畫所掘地圖所見石桶事件聞奏,僖宗大 悅。尋加堯封檢校司徒,封博陵侯。黃巢至秋果衰,是 歲中原剋平,如昭洗、王涯等七家之詔,亦見是書。 《北夢瑣言》:「古有宅墓之書,世人多尚其事,識者猶或 非之。」杜公正倫與京兆宗派不同,常蒙輕遠,公銜之。 洎公宦達後,因事塹斷杜陵山脈,由是諸杜數代不 振。
鮮于仲通兄弟,閬州新井縣人,崛起俱登將壇。望氣 者以其祖先墳上有異氣,降敕塹斷之。裔孫有鮮于 嶽者,幼年寢處席底有一蛇,蓋新出卵者,家人見之 以為奇事。此後及壯,常有自負之色,歷官終於普州 安嶽縣令,不免風塵,其徒戲之曰:「鮮于蛇也《幕府燕閒錄》:唐末錢尚父鏐始兼有吳越,將廣牙城 以大公府。有術者告曰:「王若改舊為新,有國止及百 年。如填築西湖以為之,當十倍於此。王其圖之。」鏐謂 術者曰:「豈有千年而有天下無真主乎?有國百年,吾 所願也。」即於治所增廣之。及忠懿歸朝,錢氏霸吳、越 凡九十八年。
《宋史張煦傳》:「煦歷西上閤門使,知磁州。煦明術數,善 相宅,時稱其妙。」
《茅亭客話》:「馮山人名懷古,字德淳,遂寧人也。有人倫 之鑑,善辨山水地理。太平興國中,於青城山三蹊路、 牛心山前,看花山後因卜居,立三間大閣,偃息於中。 居常所論皆丹石之旨,以吐納導引為事,博採方訣 歌頌圖記,丹經道書,無不研考。每遇往來者,有服餌 者,有入室求仙者,有得雜藝者,有能製服諸丹石者」, 復有誇誕自譽壽過數百歲者;有常與神仙往還者, 欲傳之者以方書為要,授之者以金帛為情。盡皆親 近承事之,雖技藝無取,皆以禮接之。咸平中,成都一 豪家葬父,遍訪能地理者,選山卜穴,凡數歲方得之, 因令馮看之,馮曰:「陵迴阜轉,山高隴長,水出分明,甚 奇絕也。」主人云:「自葬之後,家財耗散,人口淪亡,何奇 絕地如是也?」山人曰:「頗要言之。凡萬物中,人最為靈, 受命於天,與物且異,而有貴賤,各得其位,如鳥有巢 棲,獸有穴處,故無互相奪者也。此山是葬公侯之地, 豈常人可處?所以亡者不得安,存者不得寧。《易》曰:『負 且乘,致寇至。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其是之謂乎?」 《聞見後錄》:「嘉祐中,將修東」華門,太史言太歲在東,不 可犯,仁皇帝批其奏曰:「東家之西乃西家之東,西家 之東乃東家之西,太歲果何在?其興工勿忌。」
《春渚紀聞》:「余拂君厚,霅川人也。其居在漢銅官廟後, 溪山環合。有相宅者言:此地當出大魁。君厚之父朝 奉君云:『與其善之於一家,不若推之於一郡』。即遷其 居於後,以其前地為烏程縣學。不二三年,君厚為南 宮魁,而莫儔賈安宅繼魁天下,則相宅之言為不妄。 然君厚之家,不十年而朝奉君歿,君厚兄弟亦繼殂」 謝。今無主祀者,則上天報施之理,又未易知也。 先友提學張公大亨,字嘉甫,霅川人,先墓在弁山之 麓。《相墓》者云:「公家遇丑年,有赴舉者必登高第。」初未 之信。熙寧癸丑,嘉甫之父通直公著登第;元豐乙丑, 嘉甫登乙科;大觀己丑,嘉甫之兄大成中甲科;重和 辛丑,嘉甫之弟大受復中乙科。此亦人事「地理相符 之異也。」
《可談》。熙寧癸丑,先公登第,天子擢居第一,為權臣所 軋,故居第二。大父頗不平。湖州道場山有老僧為大 父言:此非人事。道場山在州南離方,文筆山也,低於 他州,故未有魁天下者。僧乃丐緣即山背建浮屠,望 之如卓一筆。既成,語州人曰:「三十年出狀元,後大觀、 賈安宅、政和莫儔相繼為廷試魁,此吾家事,非誕也。」 常州諸胡,餘外氏,自武平使樞密宗愈繼執政,宗回、 宗師、宗炎、奕修皆兩制,宗質四子,同時作監司家貲 又高東南,號富貴胡家。相傳祖塋三女,山尢美甚,利 子婿,余母氏乃尊行,如渭陽諸婿,錢昂、黃輔國、李詩、 蔣廷俊、張巨、陳舉、蔣存誠,皆為顯官,餘無不出。常調。 李吉甫太尉,自言其家不利女婿,碌「碌無用」,如長倩 余中,成婚二十餘年,元祐初,上疏乞誅李吉甫謝天 下,後竟離婚。亦祖塋三女山相刑也。
《春渚紀聞》:張鬼靈,三衢人。其父使從里人學相墓術, 忽自有悟,見因以「鬼靈」為名。建中靖國初,至錢塘,請 者踵至,錢塘尉黃正一為余言,縣令周君者,括蒼人, 亦留心地理,具飯延款,謂鬼靈曰:「凡相墓,或不身至 而止,視圖畫可言剋應否。」鬼靈曰:「若方位山勢不差, 合葬時年月亦可言其粗也。」因指壁間一圖問之,鬼 靈熟視久之,曰:「據此圖,墓前午上一潭水甚佳,然其 家子弟若有乘馬墜此潭,幾至不救者,即是吉地,而 發祥自此始矣。」令曰:「有之。」鬼靈曰:「是年此墜馬人必 被薦次年登第也。」令不覺起,握其手曰:「吾不知青烏 子郭景純何如人也,今子殆其倫比耳。」是年春祀,而 某乘馬從之,馬至潭側,忽大驚躍,銜勒不制,即與某 俱墜淵底,逮出,氣息而已。是秋發薦,次年叨忝者某 是也。蔡安世先墓在富春白昇嶺,其兄宏延鬼靈至 墓下視之,謂宏:此墓當出貴人,然必待君家麥甕中 飛出鵪鶉,為可賀也。宏曰:「前日某家臥房米甕中忽 有此異,方有野鳥入室之憂。」鬼靈曰:「此為剋應也,君 家兄弟有被魁薦者」,即是貴人也。是秋,安世果為國 學魁選鬼靈常語人曰:「我亦患數促,非久居世者,但 恨無人可授吾術矣。」後二歲果歿,時年二十五矣。 先君嘗見蔡元度言其父死,委術者王壽昌於餘杭, 尋視葬地,數日不至。蔡因夢至一官府,有紫衣人據 案而坐,望蔡之入,遙語謂曰:「汝尋葬地已得之否?野 駝飲水」形是也。覺而異之。適壽昌至,問其所得,云:「有 一地在臨平,山勢聳遠,於某術中佳城也。但恐觀者 未識吾言耳。」元度云:「姑言山形可也。」王云:「一大山巍然下臨浙江,即野駝飲水形也。」元度曰:「無復他求,神 先告我矣。」即用之。
《揮麈後錄》:范擇善同宣和中登第,得江西教官。自當 塗奉雙親之官。其父至上饒而殂,寓於道旁之蕭寺 中,進退彷徨,主僧憐之云:「寺後山半適有一穴,不若 就葬之,不但免搬挈之勞,而老僧平日留心風水,此 地朝揖絕勝,誠為吉壤。」擇善從之,即其地而殯之。其 後擇善驟貴,登政府,乃謀歸祔於其祖兆,請朝假以 往改卜,時老僧尚在,力勸不從,才徙之。後擇善以飛 語得罪於秦檜,未還闕,言者希指攻之,雲「同以遷葬 為名,謁告於外,騷擾州縣」,遷謫而死。
《老學庵筆記》:「蔡太師父準,葬臨平山,山為駝形,術家 謂駝負重則行,故作塔於駝峰。而其墓以錢塘江為 水,越之秦望山為案,可謂雄矣。然富貴既極,一旦喪 敗,幾於覆族,至今不能振俗,師之不可信如此。」 《玉照新志》:「黃進者,本舒州村人,為富室蒼頭奴,隨其 主翁為父擇葬地於郊外山間,與葬師偕行,得一穴 最勝」,師指示其主云:「葬此,他日須出名將在傍」默識 之。是夕,乃挈其父之遺骸瘞於其所。主初不知為何 人也,已而逃去為盜,坐法黥流。又數年,天下亂,進鳩 集黨類,改涅其面為兩旗,自號「旗兒軍。」寇攘淮甸間, 人頗識之,朝廷遣兵捕之,遂以眾降。後累立功,至防 禦使。
《過庭錄》:祖妣甲戌冬歿於真國軍。先子避地倉惶中, 不復問,術者以意卜葬郡之水南。未幾,有建昌黃生 者過墓下,愛之,問先子所居,以刺投謁。先子昧其人, 託以它出。生力請曰:「非有所覬,特欲言少事爾。」先子 出見生問曰:「水南新墳知公所葬,術者為誰也?」先子 曰:「亂離中歸土是急,以意自卜爾。」生曰:「幾於暗合孫 吳。此墳以術徵之,不以久遠論。來春當有天書及公, 公赴無疑。」先子曰:「哀苦偷生,安有是理?」笑而謝之。生 曰:「願公漫記此言。」一揖而去。己酉二月,當路有薦先 子者,果有御營參謀之除。
《揮麈三錄》:「紹興庚申歲,明清侍親居山陰,方總角,有 學者張堯叟唐老,自九江來從先人,適聞岳侯父子 伏誅,堯叟云:『僕去歲在羌廬,正睹岳侯葬母,儀衛甚 盛,觀者填塞山間如市解後,一僧為僕言:『岳葬地雖 佳,但與王樞密之先塋坐向既同,龍虎無異,掩壙之 後,子孫須有非命者。然經數十年,再當昌盛,子其識 之,今乃果然,未知後如何耳』』。」王樞密乃襄敏,本江州 人,葬其母於鄉里,有十子。輔道既罹橫逆,而有名宇 者為開封幕,過橋墜馬死。名端者待漏禁門,簷瓴冰 柱,折墜穿頂而沒。後數十年,輔道之子炎弼、彥融,以 勳德之裔,朝廷錄用,以官把麾持節,升直內閣。炎弼 二子,萬全、萬樞令,皆正郎,而諸位登進士第者接踵。 岳自非辜之後,凡三十年,滿洗冤誣。諸子若孫,驟從 縲紲,進躐清華。昔日之言猶在耳也。
《委巷叢談》:考亭朱文公得友人蔡元定,而後大明天 地之數,精詣鍾律之學,又緯之以陰陽風水之書,乃 信用蔡說,上書建議,乞以武林山為孝宗皇堂,且謂 「會稽之穴,淺觕而不利,願博訪草澤以決大議。」其後 言者毀考亭,陰援元定,元定亦因是得謫雲。
《齊東野語》:楊和王居殿巖日,建第清湖洪福橋,規製 甚廣,自居其中,旁列諸子四舍,皆極宏麗。落成之日, 縱外人遊觀。一僧善相宅云:「此龜形也,得水則吉,失 水凶。」時和王方被殊眷,從容聞奏,欲引湖水以環其 居。思陵首肯曰:「朕無不可,第恐外庭有語,宜密速為 之。」退即督濠寨兵數百,且多募民夫,夜以繼晝,入自 五房院,出自惠利井,蜿蜒縈繞,凡數百丈,三晝夜即 竣事。未幾,臺臣果有疏言擅灌湖水入私第以擬宮 禁者,上曉之曰:「朕南渡之初,金人退而群盜起,遂用 議者羈縻之策,刻印盡封之,所有者止淮、浙數郡耳。 會諸將盡平群盜,朕因自誓,除土地外,凡府庫金帛 俱屬不問,故諸將有餘力以給泉池園圃之費。若以 平盜之功言之,雖盡以西湖賜之,曾不為過。況此役 已成,唯卿容之。」言者遂止。既而復建傑閤,藏思陵御 劄,且揭上賜「風雲慶會」四大字於上,蓋取大龜昂首 下視西湖之象,以成僧說。自此百餘年間,無復火災, 人皆神之。至辛巳歲,其家捨閤於佑聖觀,識者謂龜 失其首,疑為不祥。次年五月竟燬,延燎數百楹,不數 刻而盡,益驗燬閤之禍雲。
《揮麈餘話》:永昌陵卜吉,命司天監苗昌裔往相地。西 洛既覆土,昌裔引董役內侍王繼恩登山巔周覽形 勢,謂繼恩云:「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繼恩默識之。太 宗大漸,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樞密趙鎔、知制誥 胡旦、布衣潘閬謀立太祖之孫,唯吉適洩其機。呂正 惠時為上宰,鎖繼恩而迎真宗於南衙,即帝位。繼恩 等尋悉誅竄,前人已嘗記之。熙寧中,昌齡之孫逢登 進士第,以能賦擅名一時。吳伯固編《三元衡鑑》,祭九 河合為一者是也。逢素聞其家語,與方士李士寧、醫 官劉育熒惑宗室世居,共謀不軌,旋皆敗死。詳見《國史》。靖康末,趙子崧守陳州。子崧先在邸中,剽竊此說。 至是適天下大亂,二聖北狩,與門人傅亮等歃血為 盟,以倖非常。傳檄有云:「藝祖造邦,千齡而符景運;皇 天佑宋,六葉而生眇躬。」繼知高宗已濟大河,皇懼歸 命,遣其妻弟陳良翰奉表勸進。高宗羅致元帥幕,中 興後亟欲用,會與大將辛道宗爭功,道宗得其文繳 進之,詔置獄京口,究治得情,高宗震怒,然不欲暴其 事,以它罪竄子崧於「嶺外。」此與夏賀良《赤精子》之言, 劉歆《易名》以《應符讖》何以異哉?豈知接千秋之統,帝 王自有真邪?
《括異志》:上舍伯祖巽,舊葬惹山,後忽卜兆於丁村,遂 遷葬焉。其中紫藤蟠固棺上。或云:「穴有紫藤,此吉徵 也。」遂斫藤遷之,自後其家浸衰。
《癸辛雜識》:趙節齋之父國公祖墓在括蒼青田,以地 本一蜀人所定,約三年復來。已而見者皆言其中有 水,當謀改厝,啟之未畢,而前人至,見之曰:「水自有之, 無害也。」既啟穴,水綠色,以盞勺飲極甘。撓之數四,一 金魚躍出,擊殺之。又撓之有二魚,復擊其尾縱之曰: 「當出三天子,今只作一半。」遂復掩之,後乃生景獻太 子。
《王伋》云:「陰陽家無它,唯忌樂二字而已。」樂唯樂其純 陽純陰,忌唯忌其生旺庫墓,此水法也。謂如子午向, 午水甲水皆可向即純陽。艮震山,庚辛水流純陰, 孔應得雲「朱晦。」之葬,用懸棺法,術家雲「斯文不墜」, 可謂好奇。
越,上有香爐峰。唐德宗時,有告於廟者,言「此山有天 子氣」,於是遣使鑿其山。理宗高祖周元肅王向祗抵 於河南,死焉,其子楚王遂挾父母遺骨以歸越,葬於 香爐峰下,於是前說驗焉。又杭之仁和縣有桐柏山。 宣和中,蔡京嘗葬其父於臨平。及京敗,或謂此為駱 駝飲海勢,遂行下本路,遣匠者鑿破之,有金雞自石 中飛出。竟渡浙江。其地至今有開鑿之徑。知地理者。 謂猶出帶血。天子而後濟王實生其地。
《輟耕錄》:「江陰州,宋季時兵馬司,在州治東南里許平 地上司之後置土牢。歸附後,有善地理者,以為宜帝 王居之。人問其故,曰:『君山龍脈正結於此,是以知其 然也』。」皆弗之信。越數年,就其上起蓋三皇廟,亦奇術 哉。君山,州之主山也。
《幽怪錄》:董表儀家住沙河塘,欲撒屋掘土,術者言太 歲方不可興工,不信。既而掘深三尺,得一肉塊漫漫 然,人言即太歲也。董甚悔惡,投諸河,後亦無禍。 王文祿《龍興寺記》:泗州有楊家墩,墩下窩熙祖嘗臥 其中。有二道士過,指臥處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 「何也?」曰:「此地氣暖,試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葉。」熙祖 起曰:「汝聞吾言乎?」熙祖徉聾,乃以枯枝插之去。熙祖 候之十日,果生葉。熙祖拔之,另以枯枝插之。二道士 復來,其徒曰:「葉何不生也?」曰:「此必人拔去矣。」熙祖不 能隱。道士曰:「但洩氣,非長支傳矣。」謂曰:「汝有福,歿當 葬此,出天子矣。」熙祖語仁祖,後果得葬。葬後土自壅。 其後陳後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氣。仁「祖徙鳳陽, 生於盱眙縣靈跡鄉,方圓丈許,至今不生草木。仁祖 崩,太祖舁至中途,風雨大作,索斷土自壅為墳,人言 葬九龍頭上」,系曰:「嘉靖戊戌春,遇松江徐長谷獻忠 言,與予幼聞合,且言曾至熙祖陵,龍脈發自中條,王 氣攸萃,前渚水成湖,作內明堂;淮河黃河合襟,作外 明堂;淮上九峰,插天為遠。」案黃河西遶,元末東開會 通河遶之,而聖祖生矣,天時地理不符也。又言誕時 二郎神廟徙去路東數十步,移浴於河,忽水中浮起 紅羅一方,取為襁,今名「紅羅障」雲。
堪輿部雜錄
編輯《論衡異虛》篇:「且從祖已之言,雉來吉也,雉伏於草野 之中,草覆野鳥之形,若人民處草廬之中,可謂其人 吉而廬凶乎?」
《時篇》:太歲在子,子宅直符,午宅為破,不須興工起 事,空居無為,猶被其害。今歲所食,待子宅有為,巳酉 乃凶。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 月神意之道也。
《隋書經籍志》「《宅吉凶論》三卷,《相宅圖》八卷,《五姓墓圖》 一卷。梁有《冢書》《黃帝葬山圖》各四卷,《五音相墓書》五 卷,《五音圖墓書》九十一卷,《五姓圖山龍》及《科墓葬不 傳》各一卷,《雜相墓書》四十五卷。」
《宋史·藝文志》:「《地理觀風水歌》一卷,《陰陽相山要略》二 卷,《二宅賦》一卷,《行年起造九星圖》一卷,《宅心鑒式》一 卷,《相宅經》一卷,《宅體經》一卷,《九星修造吉凶歌》一卷, 《陰陽宅歌》一卷,《二宅相占》一卷,《山岡機要賦》一卷,《山 岡氣象雜占賦》一卷,《五音地理詩》三卷,《五音地理經 訣》十卷,《陰陽葬經》三卷,《葬疏》三卷,《堪輿經》一卷,《太史堪輿》一卷,《商紹太史堪輿曆》一卷,《黃帝四序堪輿經》 一卷,《五音三元宅經》一卷,《陰陽宅經》一卷,《陰陽宅經 圖》一卷,《王澄二宅心鑒》三卷,又《二宅歌》一卷,《陰陽二 宅圖經》一卷,《黃帝八宅經》一卷,《淮南王見機八宅經》 一卷,《一行庫樓經》一卷,《上象陰陽星圖》一卷,《金圖地 鑒》一卷,《地鑒書》三卷,《孫李邕葬範》五卷,《地理六壬六 甲八山經》八卷,《地理三寶經》九卷,《五音山岡訣》一卷, 《地理經》五卷,《地理正經》十卷,《朱仙桃地理贊》一卷,又 《元堂範》一卷,《地理口訣》一卷,《僧一行地理經》十二卷, 《黃石公八宅》二卷,《李淳風一行禪師葬律祕密經》十 卷,呂才《楊烏子改墳枯骨經》一卷,《曾楊一青囊經歌》 二卷,《楊救貧正龍子經》一卷,王希逸《地理祕妙歌訣》 一卷,《地理名山異形歌》一卷,《孫臏葬白骨曆》、蘇粹明 《地理指南》三卷,《司空班范越鳳尋龍入式歌》一卷,王 洙《地理新書》三十卷,劉次莊《〈青囊本旨論〉二十八篇》 一卷,胡翊《地理脈要》三卷,《魏文卿撥沙經》一卷,李戒 《營造法式》三十四卷,《元女墓龍冢山年月》一卷,《元女 星羅寶圖訣》一卷,《白鶴望山經》一卷,《八山二十四龍 經》一卷,《天仙八卦真妙訣》一卷,《黃泉敗水吉凶法》三 卷,《踏地賦》一卷,《分龍真殺五音吉凶進退法》一卷,《地 理澄心祕訣》一卷,《八山穿珠歌》一卷,《山頭步水經》一 卷,《山頭放水經》一卷,《大卦殺人男女法》一卷,《地理搜 破穴訣》一卷,《臨山寶鏡斷風訣》一卷,《叢金訣》一卷,《錦 囊經》一卷,《玉囊經》一卷,《黃囊大卦訣》一卷,《地理祕要 集》一卷,《通元論》一卷,《地理八卦圖》一卷,《駐馬經》一卷, 《活曜修造吉凶法》一卷,《天中寶經知吉凶星位法》」一 卷,「《修造九星法歷代史相》一卷,《李仙師五音地理訣》 一卷,《赤松子碎金地理經》二卷,《地理珠玉經》一卷,《地 理妙訣》三卷,《石函經》十卷」,《銅函經》三卷,《周易八龍山 水論地理》一卷,《老子地鑒訣祕術》一卷,《五姓合諸家 風水地理》一卷,「《昭幽記》一卷,《鬼靈經》並《枯骨經》」二卷, 《唐刪定陰陽葬經》二卷,《唐書地理經》十卷,《青烏子歌 訣》二卷。
《搜采異聞錄》:「今世俗營建宅舍,或小遭疾厄,皆云犯 土,故道家有謝土司章醮之文。」按《後漢書來歷傳》所 載:「安帝時,皇太子驚病不安,嬖倖乳母野王君主聖 舍。太子廚監邴吉以為聖舍新繕修,犯土禁,不可久 御。」然則古有其說矣。
《王氏談錄》:「公言:昔觀孔子墓,視其地之形勢,大與今 俗深相符。今之術,繫昔人之所遺耶?」
公言:「昔有一士人病,其家數世未葬,亟出錢買地一 方,稍近爽塏者,自祖考及緦麻小功之親,悉以昭穆 之次葬之,都無歲月日時、陰陽忌諱與塋穴之法。人 且識其《易》,而謂禍福未可知。歲中輒遷官秩,後其家 益盛。以此觀之,真達者也。今之人稽留葬禮,動且踰 紀,邀求不信之福於祖先遺骸,真罪人也。」
《暇日》,記李誠明仲言:「堂屋前要不背三陽」,今人家作 佇廊,非也。
《丑莊日記》:浮屠泓師與張說市宅,戒無穿東北隅。他 日怪宅氣索然,視東北隅已穿二坎丈餘,驚曰:「公富 貴一世而已,諸子將不終。」說將平之,泓師曰:「客土無 氣,與地脈不連,譬身瘡痏,補他肉無益也。」今之俗師 妄言風水者,一遇方隅坎陷,則令補築增輳,便謂藏 風聚氣,豈不謬哉?君子無惑焉可也。
葬度古云:五害不侵,高山忌石巉巖,平原忌水衝射。 土脈膏潤,草木暢榮,來龍迢遙,結穴端正,水環沙護, 即吉地也。近泥天星卦例方向,不顧龍穴沙水,多斜 側反背為之,主家徼福不悟也。且親存享爽塏華,居 歿葬形勝吉地,親體安,子心安矣。若專徼福,則唐宋 豈乏吉地耶?何變更也?當不違天甚,毋徇地理。 五色《線神仙圖墓記》:「葬遇沈岡,至二十年,絕世無後, 葬遇浮岡,無他災厄,葬遇飛岡,奕世富貴。」
《樂郊私語》:「括蒼劉伯溫,多才藝,能詩文,尢善形家言, 嘗以儒學提舉,得相見於錢塘。後十年餘,劉已解官, 復見於海鹽之橫山,把臂道故,至於信宿,謂余曰:『中 國地脈,俱從崑䮗來,北龍中龍,人皆知之。唯南龍一 支,從峨嵋並江而東,竟不知其結局處。頃從通州泛 海至此,乃知海鹽諸山,是南龍盡處』。」余問何以知之? 劉曰:「天目雖為浙右鎮山,然勢猶未止,蜿蜒而來,右 束黟浙,左帶苕霅,直至此州長牆秦駐之間而止。於 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以長江、淮泗之水;以慶紹 諸山為虎,右繞以浙江、曹娥之水,率皆朝拱於此州, 而後乘潮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案。此南龍一最 大地也。」余問:「此何人足以當之?」曰:「非周、孔其人不可, 然而無有乎爾。吾恐山川亦不忍自為寂寂若此也。 《見聞錄》:吾松有謠云:『潮到泖,出閣老』。」時徐文貞入相, 而泖有潮矣。太倉之潮至儀亭,而味齋顧公以狀元 相。又潮至婁門,而瑤泉申公、荊石王公大拜矣。吳人 至今能道之。乃地師論江南平洋,專取落水為主,以 世間之水無不東流耳。然予嘗至浦上觀董、戴二墳, 皆賴布衣所定。墳前但有浦潮,而並無西水一滴到堂。蓋西水但能從浦入海,而必不能分灌於沿浦溝 港者,勢也。然則江南葬地,竟當重來潮,而不當重去 水,此皆《玉尺》所不載。其取潮之法,則《玉尺》所謂「因水 立向」四字盡之矣。
分宜在位日,集天下堪輿家,遍邑中訪求吉壤。一人 獨指一地曰:「葬此,子孫尚有拜相者。」分宜如其言而 啟之,有古墓在焉。驗其碑,迺嚴氏遠祖也。
《書蕉》閩越黃撥沙善視墓,畫地為圖,即知休咎,因號 黃撥沙。婺人有世患左目者,問之,曰:「祖墳木根,傷葬 者左目。」發墓果然,出之即愈。
唐順之《地理論》曰:「叩巫卜星相、堪輿之家而問焉,曰: 『吉乎』?」未必然也。而聞者驟然喜叩巫卜星相、堪輿,常 操吉人、凶人、悲人、喜人之權,以奔走乎其人,而其人 之吉凶悲喜,一繫於巫卜、星相、堪輿之口而聽焉。若 是何也?人情常喜希覬乎其所不可必,而常揣摩乎 其所不可知,而術家馮鬼神以自神,故多言而或信, 巧發而奇中。操希覬之心與摩揣之見而叩之,馮鬼 神之人而投之,巧發奇中之說,宜其入之深也。諸家 之中,其尤熾者曰《堪輿》,其指支天地支離五行八卦。 奇中之說尤多,而人尤尊之。堪輿家,吾不知其所始, 吾意其初本以候土驗氣,測量水脈,以寧死者,而贊 慈孝如是而已,蓋未始有鬼蔭之說也。自茲說之行, 至使子孫露其先人不葬,以待吉地與吉日,致其久 而不免於水火者有矣。或取土中數十年之陳胔,非 有山崩水齧,而好數徙之甚者。豫章、饒、歙之間盜地 以葬,往往至於殺人而不止。然則堪輿家之說,吾懼 其不為祥而為孽也。夫儒者之論殃慶,歸之積善與 惡,其說至精,猶或半驗半不驗,則天道之遠也。而謂 「既朽之骨,叢禍叢福,若呼谷而響答」,其亦未必然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