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9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十五卷目錄

 真定府部彙考三

  真定府城池考

  真定府關梁考

  真定府公署考

  真定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九十五卷

真定府部彙考三

編輯

真定府城池考      畿輔通志

編輯

本府。真定縣附郭。

真定府城池 :漢東垣故城,在真定南八里,晉移治常山郡,始建。後魏遷安樂壘,後周復治真定,俱建石城。唐肅宗寶應中,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因滹水灌城,復拓建之。明洪武三年,設真定衛守之。周圍二十四里,高三丈餘,廣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餘,闊十餘丈。門四:東曰「迎旭」 ,今改「環翠」 ;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北曰永安。建月城樓四,角樓四,敵臺八十五,警鋪八十八。正統己巳,都御史陸矩、御史陳金增築城址,浚治濠塹。萬曆後池淤,知府侯應珍重濬築堤,高丈餘,闊如之。

各州縣

井陘縣城池 ,即唐天長鎮舊基。宋熙寧中,移縣治於此。元移治洺水,本縣基址遂廢。明洪武元年,復於此置縣。周圍三里二十步,高三丈,廣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九尺。嘉靖二十年,都御史丁汝夔甃以磚石。天啟元年,知縣羅懋湯,崇禎八年,知縣楊攀桂。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洪之傑俱重修。

獲鹿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四里,高二丈七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一丈五尺。明正德九年,知縣劉鈇重修。

元氏縣城池 ,隋開皇六年建。明景泰四年,知縣杜確重修。周圍五里,高二丈七尺,廣一丈六尺,池深一丈七尺,闊二丈五尺。成化間知縣王鑑之、正德間知縣姚文明、嘉靖年間知縣沈鑑、周居魯,先後重修。萬曆三十年,知縣盧永改作石城,工未半卒,知縣劉澤深續成之。

靈壽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正統四年,知縣茹公用修葺。周圍三里,高二丈二尺,廣二丈,池深二丈,闊一丈五尺。成化十八「年知縣尚廉改為磚堞。弘治年間知縣張黻,嘉靖年間知縣李廷璋、羅章,隆慶年間知縣張宗信,萬曆年間知縣張照,崇禎年間知縣曹良直,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衛秦龍補修。

槁城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舊僅三里。明正德「十五年,都御史伍符、知縣陳素增築,新舊周圍共六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崇禎年間,復有修葺。」

欒城縣城池 ,始自晉大夫欒賓受封,及欒枝、欒書世食采於此,故名「欒城。」 明洪武十年,知縣沈貞因舊址創修,周圍三里餘,高二丈八尺,廣二丈,池深一丈八尺,闊三丈。景泰年間知縣米進、成化年間知縣李文,弘治年間知縣郭賓。嘉靖年間知縣杜潮、趙文奎、周文化、耿繼武,崇禎年間知縣陳心鏡、柯士芳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趙炳補修。

無極縣城池 ,唐至德初,郭子儀、李光弼與史思明戰於九門時所築。明洪武二年,知縣張凱因舊址重「築,周圍五里一百四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一丈八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嘉靖年間,知縣郭允禮、張鶴、張新。萬曆年間,知縣呂士偉相繼重修。」

平山縣城池 ,金大定二年,知縣賈彥始建。明嘉靖三年,知縣李應奎增築。周圍四里一百二十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二尺。隆慶年間知縣李遲春,萬曆年間知縣李天憲、王宇清,崇禎年間巡按衛《貞固》、知縣楊調元,先後俱重修。

皇清康熙七年秋,大雨彌月,河水漲溢門樓,傾圮牆。

垛倒塌,知縣湯聘詳請具題,核估議修。

阜平縣城池:《通志》闕。

定州城池 城舊基,魏王珪重築。明洪武初,都督平安增築。周圍二十六里一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二丈,闊十丈。其門四:東曰「博陵」 ,西曰「平鎮」 ,南曰「永安」 ,北曰「定武。」 萬曆四十四年,知州宋子質重修。四十七年,知州沈庭英補修,復扁其門:東曰「觀海」 ,西曰「望恆」 ,南曰「迎秦」 ,北曰瞻

新樂縣城池 ,「唐至德初,郭子儀、李光弼戰於九門鄉民屯,結築以避兵。明景泰元年知縣崔獻,天順八年知縣韓文,相繼修築。周圍三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尺,闊一丈。弘治年間知縣楊濬,萬曆年間知縣呂克恭、趙璿,崇禎九年知縣劉淐,先後修葺。」

曲陽縣城池 ,唐至德間始建。明景泰元年,知縣田興因舊址增修。周圍五里一十三步,高三丈,廣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正統年間知縣王賓、嘉靖年間知縣周寅、楊早,隆慶年間知縣陳可大,萬曆年間知縣鮑獻書、許東周,崇禎年間知縣楊音先後重葺。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葛綏,康熙十一年知縣劉師

峻相繼修葺

行唐縣城池 ,「唐至德間始建。明景泰元年,知縣王哲重修。周圍五里七十五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尺,闊一丈五尺。崇禎十一年,知縣陳其誠修葺。」

冀州城池 :「漢冀城,周圍一十二里。宋建隆初增修,加至二十四里。明成化、弘治、正德間,相繼修廢不一。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張景達依舊址修築,周圍十二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一丈五尺。崇禎年間,知州李弘禎修甕城,敵臺、垛口俱用甎。」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州陳嘉會。康熙三年知州楊遇。

春五年,知州李顯忠相繼重修。

南宮縣城池 「舊在縣西三里,明正統十四年建。成化十四年,衡漳汎溢,官民廨舍盡沒。知府余瓚、知縣李麟議遷今地。隆慶間,知縣胡嘉謨增築。周圍八里,高三丈七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胡景銓重加修葺。

新河縣城池 舊在縣西三十里。元至正間,大水壞城,知縣王元移建於此。周圍四里,高一丈,廣如之,池深一丈,闊如之。明景泰元年,縣丞冉通、成化三年知縣蕭智、正德六年,通判李志學先後重修。

棗強縣城池 :縣自秦漢迄宋,當黃河之衝。金天會四年,河溢城圯,乃議遷於縣西三十里到馬村,即今治。明成化六年,典史於晟因舊址重修。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張珉「增築,周圍四里,高丈三尺,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崇禎年間,知縣王士英、沈戩穀相繼修葺。」

順治十七年,知縣何《之圖》補葺。

武邑縣城池 ,始建無考,歲久傾圯。明正統十四年,知縣張贇循舊址重築。成化年間,知縣楊琇、馬昭相繼修葺。弘治十四年,滹沱河漲,城復壞。正德元年,知縣成文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魏廷「增築。周圍四里,高三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闊如之。」 萬曆十七年,知縣王學易重修。

晉州城池 ,元季知州葛天民始建。明景泰三年,知州靳祺增修。周圍四里,高二丈三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一尺,闊二丈,門四:東曰「迎旭」 ,西曰「仰恆」 ,南曰「鎮滹」 ,北曰「拱極。」 弘治八年,知州孫𤣱、正德年間知州王用賢、張士隆相繼重修。安平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正德六年,知縣王翊重修,周圍五里,高二丈八尺,廣二丈三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嘉靖中,知縣藺澤、郭學書、沈同人相繼重修。

饒陽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成化五年,知縣張幹重修。崇禎十年,知縣唐順徵改建磚城。周圍四里餘,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劉世祚重修。

武強縣城池 ,「周顯德二年,冀州刺史張暉始建。明成化十八年,知縣吳鳳鳴增築,周圍四里一百五十六步,高二丈五尺,廣一丈,池深八尺,闊一丈。」 正德間,知縣韓宥、宋銳、張相、張籍、馬充、姚潓、胡慥、錢博學相繼修葺。崇禎年間,知縣傅蒙休易以磚垛。

皇清知縣李道光重修。

趙州城池 ,始建無考。明成化四年,知州潘洪因舊修葺,周圍一十三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闊十丈,門四,門樓四座。弘治七年,知州張清於西、南兩門外,各建石門二座。

柏鄉縣「城池 ,隋開皇中始建。明嘉靖二十三年,知縣李承節重修,易堞以甎,周圍五里三十步,高三」 丈,廣二丈,池深二丈,闊二丈。隆慶三年,知縣劉儲築臺三十二座。崇禎七年,知縣丁茂桂增築磚臺十六座。

隆平縣城池 「舊在縣東十二里。宋宣和間,淹沒遷此。元末復燬於兵。明洪武十四年,知縣羅敏中重修。正統、成化間,知縣黃友、柳紳相繼增修。周圍六里三百一十二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三丈。萬曆年間,知縣黃榮、林天秩相繼修葺。」 天啟七年,知縣陳所學、崇禎六年,知縣關燫相繼重修。高邑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洪武初,因舊址修築。嘉靖十四年,知縣周志德增築,周圍四里五十六步,高二丈三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晉承節於南關廂建設重關。崇禎年間,知縣薛向陽於四門外增建敵樓。」

臨城縣城池 ,始建無考。明正統十年,知縣阮居仁重修。成化二年,知縣張佐「增築,周圍三里,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正德年間,知縣王希佑、嘉靖年間,知縣劉請幫助識別此字。相繼重修。

贊皇縣城池 ,隋開皇六年始建,明景泰元年重修,周圍四里,高一丈五尺,廣如之,槐水環抱為池。正德、嘉靖間,知縣張璞、何儐、弋正相繼重修。

寧晉縣城池 ,唐天寶初始建。明成化九年,知縣陸瑜重築。弘治十八年,知縣吳儀增築,周圍六里,高三丈,廣二丈五尺。洨水環遶,可通舟楫。嘉靖年間,知縣何麒麟、王寶相繼創築「四門月城。」

深州城池 舊在州南二十五里。明永樂十年,沒於水,知州蕭伯辰徙治於吳家莊,即今地。時城垣尚未及築。景泰初,知州喻彤始創建。成化初,知州尢獻增築。周圍九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門四:東曰迎暉,西曰「望嶽」 ,南曰「臨滹」 ,北曰「拱辰。」 萬曆四年,知州劉應民、張鳳儀相繼重修。

衡水縣城 舊在縣西南十五里。明永樂五年大水,移縣治於范家畽,即今地。景泰元年,知縣歐復始創建。正德七年,知縣張文佑增修。周圍四里,高二丈八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三尺,闊如之。嘉靖年間,知縣郝銘、李完、嚴修,相繼補修。萬曆三年,知縣孫夢麟易垛以磚。崇禎九年,知縣王詢修敵臺十四座。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張恆重修。

真定府關梁考      畿輔通志

編輯

本府。真定縣附郭。

惡石口 在府城西。自是西南一十五關口至故關。

雕橋 在府城西十五里。橋下有穴數十,泉湧不息,環流於城。值旱,資以灌溉,民多利之。故《府景》稱為「雕橋湧泉。」

廣濟橋 在府城南門外一里滹沱河上。每歲夏五月水泛,拆之,渡以舟楫。至冬則復搆,架無極縣東門外,高邑縣北門外,武強縣南二里,新樂縣南三十里,諸橋俱同名。

各州縣

蓮花橋 在獲鹿縣東南三十里。

金河橋 在獲鹿縣南三十里。

良政橋 在獲鹿縣東南五十里。

故關 ,在井陘縣西四十里,共轄隘口三十六處。

通濟橋 在井陘縣東北二十里。又元氏縣西二十五里,臨城縣東北五里,隆平縣北五里,晉州南,新樂縣南一里,曲陽縣鎮遠門南,諸橋俱同名。

橫澗橋 在井陘縣東北二十里,臨城縣東六十里。橋同名。

洪口橋 在井陘縣東十五里。

滋河渡 在槁城縣北四十里。

文興橋 在靈壽縣東關。明嘉靖癸未,民高慶、鄭安等建,知縣羅章建文興亭於橋東。

衛水橋 在靈壽縣東南木佛寺。

紙屯渡 在元氏縣口,通贊皇縣泜槐合流處。「北岩渡 」 在元氏縣板橋,四十三空,十月初一日搭蓋,次年四月初一日收藏。

登封橋 在元氏縣西北楊村坡西。路通井陘,由此可登封龍,故名。

吳橋 在元氏縣南左村西北。橋南有古塚,水不能崩。《槐陽八景》之一。

「淩空橋 」 ,在欒城縣東門外,止一券,高三丈長。

十丈,闊二丈,金太和中建。明弘治十一年,義民安玉重修。

郝莊渡 在無極縣西南三十里滹沱河口達槁城。

環水橋 在無極縣西門外。古橋石欄楣,雕琢故事人物。

通衢橋 在無極縣南門外。

冶河橋 在平山縣西一里。明嘉靖年建板橋,冬架夏撤。兩岸有橋房六間,以貯橋木。

五龍橋 在平山縣治東五里。澗流陡峻,湍急,橋頹,僅存其半。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湯聘鳩工重建。

覺山石橋 在平山縣覺山寺前。

懷德橋 在定州

唐溪橋 在定州北十里,元時建。

趙莊石橋 在定州南五十里。

唐河渡 在定州北九里,即滱水路,當南北要衝。至冬架木為橋,夏秋水漲,則以舟濟。

浴河橋 在新樂縣西南七里。

畫壁橋 在新樂縣西四十里畫壁村。

倒馬關 在曲陽縣北一百五十里,共轄隘口六十處。

龍泉關 在曲陽縣西,共轄隘口六十處。「臨漪橋 」 在曲陽縣南門外。

登嶽橋 在曲陽縣南門外。

汶水橋 在曲陽縣東門外。

雞鳴橋 ,在曲陽縣北三十五里。

昇仙橋 在行唐縣西門外。相傳五代時有仙人飛昇於此。

昇通橋 在行唐縣東門外。

清水河渡 在冀州西北,通達京師、真定各路。「趙橋津 」 ,在武邑縣北三十里,漳河西岸。龍店津 ,在武邑縣北三十里。

化龍橋 在武強縣儒學門內,通清水古井。「安濟橋 」 在趙州南五里洨河上,一名「大石橋。」 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唐中書令張嘉貞有銘。

永通橋 ,在趙州西門外清水河上,即小石橋。秀水橋 ,在趙州南門外,明天順二年建。「恆南第一橋 」 ,在柏鄉縣南門外。

午河橋 在柏鄉縣北二里。

槐水橋 在柏鄉縣北五里,跨槐水之上。「西槐水橋 」 ,在柏鄉縣西北內步村後,明嘉靖五年建。

海滋橋 在柏鄉縣西北五里。

落薪橋 在隆平縣東北五里。

東安橋 在臨城縣東門外。

王俄橋 在贊皇縣東南十三里。

澄洨橋 在寧晉縣南門外。

安澤橋 在寧晉縣北門外。

接瀛橋 在寧晉縣東門外。

文橋 在寧晉縣東南隅百步。明御史蔡靉建。

皇清御史鄭名重修。

歷城渡 在寧晉縣,東通冀州新河等路。畢家渡 在寧晉縣南五十里,即大陸涯。東通臨清,北達於神京。

衡漳橋 在衡水縣西關。明天順年建。嘉靖年改建石橋。

郎子橋 在衡水縣西二十里。漢時王郎嘗駐軍於此。

真定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

本府。《府志》入「建置中。」 今改入此。

督撫行臺 在府治西南。景泰元年,知府張玉創建。成化間,知府邢簡、田濟相繼增修。弘治元年,都御史張鼎即隙地建草亭,自為記。正德八年,都御史林廷玉作留餘書屋,自為記。十三年,都御史李瓚立巡撫行院題名碑,有李瓚記。嘉靖六年,都御史何詔重修,創庋案樓,並立涼亭,規制乃備。今制,堂五間,東西公廨並抄案房各六間,堂後穿廊三間,東西房各三間,後堂五間,堂前東西亭各一座,題名碑一座,大門二門各三間,後園「六府」 案樓六間,院後留餘書屋三間,草亭一座。

監察行臺 在府治東南。天順以前,建置不可考。成化六年,知府邢簡重修。十一年,知府田濟即正廳增置東西廂房。嘉靖二十三年,巡按御史胡汝輔立題名碑,有翰林院檢討莆田賈廷用《記》。二十四年,巡按御史裴紳即堂東隙地建。

觀德亭二十七年,巡按御史劉瑤創制隙地,建穿廊暨後堂、卷房,規制乃備。今見制:大堂五間,寫本《清卷抄案》。東西廂房共一十二間。大門、二門各三間。東風搖古碑、西題名碑亭各一座。堂後穿廊三間。廊後房五間。退寢後穿廊三間,看卷房五間,浴堂一區。觀德亭後花圃一區。涼廈一間,看本房三間。迤東監書房六間,「東園觀德廳」 三間,「中亭房東草亭、西井亭」 各一座。

府治 在城內,即元真定路舊治。署自中統壬戌營建,主名不可考。大定乙丑,達魯花赤康里復撤而新之,有禮儀院太祝,郡人郭士文記。元末遭兵革,唯存公堂。明洪武十年,知府郭勉創修。正統六年知府黃忠、成化十三年知府余瓚,弘治八年知府張淑,俱整飭廢墜。正德元年,知府彭澤建循天理堂,有《彭澤記》。嘉靖十六年,知府宋宜立「題名碑。有刑部尚書《唐記》。」

內府行臺 「在府治正南。正統十年,創建。成化二年,知府邢簡重修。」

北察院 在府治西北

新察院 東西有二,俱在府治西。

南察院 在府治南關東。嘉靖二十五年,知府李延馨創建。

太僕寺 在府治西北。成化十一年,通判衛英重修。

公館 東西有二,俱在府治西。

皇華館 在府城北門外,景泰五年,知府李善建,翰林學士倪謙撰「記。」

陰陽學 在府治東

醫學 在府治西

抽分廠 在府治南滹沱河邊,公差抽分官住此。

稅課司 在府治南門外。

豐盈倉 在府治東南一里,左右前後倉廒共九十間。

預備倉 在府治東

恆山驛 在府治南。成化中,知府邢簡、田濟相繼修葺。本驛正馬二十匹,幇馬七十四匹,驢四十頭,工料、什物、支應、鋪陳銀五千八百五十兩二錢九分一釐。

僧綱司 在府治東南「龍興寺。」

道紀司 ,在府東元真觀。

真定縣治 在府治西南。洪武四年,知縣葉思敬因舊修葺。成化五年,知縣李景修重建。有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左《贊記》。

預備倉 在縣廳東南,中建四面亭,名曰「敷惠。」 監察御史伊洛閻禹鍚撰記。

遞運所 舊在城內東南,今移於城北關外。本所車四十輛,騾一百六十頭。工料、騾價、車價銀四千七百二十六兩六錢六分。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

各州縣

獲鹿縣治 在城中。元至元己巳,縣令王公與創建。明嘉靖中,知縣柴士元、蘇文重相繼修葺。察院 在縣治東南。

井陘兵備道 在縣治東北。

公館 在縣治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東北

鎮寧驛 在縣治西。本驛正馬七匹,幇馬一十九匹,騾三十頭。工料、什物、支應、鋪陳銀二千三百五十四兩二錢二分三釐九毫。

遞運所 在縣治西北,本所車輛騾七十二頭,工料、騾車價銀一千七百九十三兩三錢九分七釐。

養濟院 在縣治西北

井陘縣治 在城中,創建不可考。景泰四年,知縣陳璘重修。嘉靖四年,知縣楊純即廳東建庫樓,並築鐘鼓樓於縣舊門,有少保吏部尚書喬宗《記》。

察院 在縣治東

太僕寺 在縣治西

府館 在縣治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西

陘山驛 在縣治東。本驛正馬七匹,幇馬一十九匹,騾三十頭。工料、什物、支應、鋪陳銀二千三百五十四兩二錢二分三釐九毫。

遞運所 在東城外

養濟院 在縣治東

槁城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洪武中,知縣張處恭創建。成化五年,知縣李興重修。弘治十五年

考證

知縣姜廷輔撤新縣廳,邑人石瑤記。嘉靖中,知縣傅夢弼立旌善碑,傅夢弼「記。」

察院 在縣治東

太僕寺 在壽門左

府館 在察院左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西。

預備倉 在縣治東

濟院養 在縣治西

靈壽縣治 在城西北隅。元至元中,達魯花赤聶古伯建。明永樂、成化間,知縣王盛、冀貴相繼修葺。

察院 在縣治東南

公館 在縣治左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門東。

預備倉 在縣治街南

巡檢司 在縣治西北乂頭村。

養濟院 在縣治西關

元氏縣治 舊近北城。洪武初,知縣謝止遷建於城中。成化四年,知縣周博修葺。十七年,知縣王鑑之增飾廊廡,公廨,規制悉備,有翰林院修撰謝遷《記》。

撫按行臺 在縣治東

「太僕分寺 」 在縣治東門外。

府館 在縣治前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南

預備倉 在縣治街南,共一十二間。

養廉倉 在大門內西

養濟院 在儒學門東

欒城縣治 在城北隅。元末兵廢。洪武十年,知縣沈貞創建。成化中知縣李文重修。

西察院 在縣治西南

東察院 在縣治東

南察院 在南門內迤東。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南。

預備倉 在縣治南街西。

縣倉 在縣衙內

關城驛 在縣治東南

遞運所 在城北

養濟院 在縣治南

無極縣治 在城中。宋崇寧初,知縣晁說之建縣治,名其堂曰「問山。」 金大定二年,知縣馮翼作。

《問山堂記》
嘉靖三年知縣郭允從相繼修葺

編輯

察院 在縣治東。天順七年,知縣石倫闢地「重修。」

太僕分寺 在縣治南。正統間建,主簿陳昇增修。

府館 ,「在縣治前街南。」 石倫建。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後

養濟院 在縣治前

平山縣治 「在城內東北隅。洪武初知縣葉瑀建。永樂、正統中,知縣朱貴、張璟相繼修葺。」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中知縣單仲宗建。正統十三年知縣張璟重修。」

公館 在縣治西。成化二十年,知縣董璽重修。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在縣治內西

常平倉 在縣治內

存留倉 在縣治內東

巡檢司 在縣治西一百二十里下口村。養濟院 在縣治西。

阜平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洪武三年,知縣何仲禮建。天順四年,知縣趙忠重修,建置不可詳。察院 舊在縣治東,今遷於縣治西。

公館 在縣治東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豐儲倉 在縣門外

預備倉 在豐儲倉東

養濟院 在城東南隅

定州治 在中山東五十步。即唐、宋舊基,有宋韓忠獻公所撰《廳壁題名記》,明洪武二十年建。宣德七年知州李景先、弘治十二年知州宮賢、正德六年知州蔣瓚悉加修葺。十六年知州倪璣增建吏舍,並置《四禮圖》於門外,示民復古。都察院 在州治東。

察院 「在州治西南。」

太僕寺 在永安門內東偏。

府館 在《中止》迤南。

陰陽醫學 俱在州治南。

稅課局 在州治西南

永豐倉 在州治迤西

預備倉 在州治迤南

永定驛 在州治迤北

遞運所 在州治南門外。

養濟院 在州治迤北

新樂縣治 在城內西北,宋、元時建。明成化十年,知縣張靜重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南

太僕寺 在縣治迤西

府館 在太僕寺左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東南

預備倉 在縣內東南隅。

西樂驛 在縣治西南

遞運所 在縣城外東南。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曲陽縣治 在城南門內,洪武六年知縣朱琳建,成化三年知縣畢玉加修思補堂,翰林院編修丘濬「記。」

察院 在縣治左,儒學右。

太僕寺 ,在縣治西南隅,真定府管關通判寓焉。

府館 「在太僕寺右。」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在縣治西

伏城驛 :在縣治東北二十里。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行唐縣治 在城內西南隅。洪武七年建,正統十年重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九年建,成化三年重修。太僕寺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東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東

巡檢司 在縣治北七十里兩嶺口。洪武七年建。

養濟院 在縣治北

冀州治 在城內西隅。洪武中,知州王子章建。正統中知州陳修。景泰七年知州林思承、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正德十五年知州高自修,相繼修葺。

察院 在州治東,洪武中始建。

太僕寺 在州治西北,成化十八年重修。府館 在州治西南,成化十八年重修。

陰陽醫學 俱在州治東。

預備倉 在州治西

本州倉 在州治東

養濟院 「在州治西南。」

南宮縣治 舊在城東北隅。洪武元年建。天順間,知縣李聰重修。成化十四年大水,圯縣治,知府余瓚率知縣李麟奏聞,遷飛鳳岡。十六年,知縣劉溢創建縣治。有翰林院。編修白鉞「記。」 察院 ,在縣治東北。嘉靖丙午,知縣胡廷召修。太僕寺 ,在縣治東南。

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東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

新河縣治 在城內西南隅。至元二十七年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北

太僕寺 在縣治西北

府館 在縣治東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內西

官倉 在縣治內東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棗強縣治 在城中。洪武九年,知縣李源清建,永樂三年知縣趙禮重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南。洪武九年,知縣李源清建。太僕寺 ,在縣治南。

府館 在縣治東南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縣倉 在縣治西北

預備倉四處 ,在縣《蘇谷刑》村。

養濟院 在縣治西

武邑縣治 在城西北隅。元延祐間,知縣李慜建。明洪武初,縣丞周銘、宣德中知縣張善,相繼修治。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三年,縣丞周銘建。正統十三年,知縣張瓚重修。

太僕寺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北。

預備併存留倉 俱在縣治西北。

養濟院 在縣治東

晉州治 在城中。元初,為鼓城縣治。中統初,改置晉州治,轄鼓城等四縣。有教授任毅記。明洪武四年,知州沈中重修。嘉靖中,知州黃仁、黃明良相繼修葺,制不及詳。

察院 在州治東

府館 在州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州治東。

預備倉 在州治南

存留倉 在州治北

養濟院 「在州治西北。」

安平縣治 在城內南隅。洪武四年,縣丞劉敏重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

太僕寺 在縣治西

府館 在縣治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北。

預備倉 在縣治東南

縣倉 在縣治內

養濟院 在縣治西北

饒陽縣治 在城內北隅。洪武八年知縣左良弼建。景泰三年知縣劉用重修,建置不可詳。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四年知縣鄧睿建。永樂六年典史陳興修。成化六年知縣張幹重修。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東

預備倉 有三:一在縣治南,二在縣治北。養濟院 在城內西。

武強縣治 ,本武遂故地,徙於滹沱河南,為水所浚,後移於今治。元末廢。明洪武初,主簿王彬建。二十七年,知縣王思道重修。成化二年,知縣張諒復撤而新之,國子監丞閻禹錫記。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姚潓建親民堂,有翰林院編修袁煒《記》。

察院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南

養濟院 在縣治南

趙州治 在城內正北。洪武四年,州同楊德成建。成化六年火災。七年,知州潘洪重修。

東察院 在州治東,永樂十六年,知州訾能建。西察院 ,在州治西南。

新察院 在西察院迤東。

太僕寺 「在西察院迤西,成化十二年,知州彭景忠建。」

府館 在州治西南

陰陽醫學 俱在州治西南。

預備倉 在州治東南

州倉 在州治內

鄗城驛 在州治西

遞運所 在州治東

養濟院 「在州治東北。」

柏鄉縣治 在城內南隅。洪武二年,知縣何禮創建。正德七年,知縣孫懋重建後堂,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知縣何福建。

太僕寺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東

新公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西。

預備東倉 在縣治東

預備南倉 在文廟前

新建倉 :在縣治東,知縣馬寫創建。

槐水驛 在縣治西北

遞運所 在縣治南門外。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隆平縣治 在城內北隅。洪武六年省入柏鄉縣治,俱廢。十四年,知縣羅敏中創建。嘉靖四年,知縣谷鍾英重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

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南

養濟院 在縣治東南

臨城縣治 在城中。隋開皇六年立。宋天禧中,太子中允張守度重建。明成化元年,知縣張左增修。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縣治東。正統十四年,主簿杜允重修。府館 在縣治東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在縣治東南

縣倉 在縣治內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

高邑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洪武十五年,縣丞武進昌建。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十五年,縣丞武進昌建。正統三年,知縣田德重修。

太僕寺 在縣治西。成化四年,縣丞申恭修。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縣治內

養濟院 在縣治北

贊皇縣治 在城內北隅。舊有縣署。宋熙寧中,廢為鎮,尋復其舊。元至元元年省廢。八年,宣撫使趙良弼請於朝,復建縣治。明洪武八年,知縣張仲銘創建。成化二十三年,知縣趙秉祝重修。察院 在縣治東南。洪武九年,知縣張仲銘建。府館 在縣治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東南。

預備倉 在縣治內

巡檢司 在縣治西四十里黃沙嶺。洪武八年,知縣張仲銘建。

養濟院 在縣治

寧晉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洪武三年知縣孫毅建。成化七年知縣陸愉重修,教諭陳田撰「記。」 二十年,知縣徐以貞、弘治十五年知縣吳義,相繼修葺。徐見翰林修撰曾彥、吳見學士賈詠,各撰《修舉廢墜碑》。

察院 在縣治東。洪武十年,知縣胡得傳建。成化十年,知縣陸愉重修。

太僕寺 在縣治西。嘉靖壬辰,知縣陳誨改為「西察院。」

府館 在縣治西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西。

預備倉 在縣治西

養濟院 在縣治東

深州治 原在舊城東北隅。永樂十年為水淹沒,遷於吳家莊。十三年,知州蕭伯辰重建。有《廣陵石宇記》。

陰陽醫學 俱在州治西。

預備倉 「在州治大門內迤東。」

養濟院 在舊治西南

衡水縣治 在舊城者,水沒。永樂五年,典史胡秉移於范家畽。六年,知縣陳敏建,十三年,復被水。本年知縣周中,洪熙元年縣丞田恆,弘治十八年知縣文皓,相繼修葺。建置不可詳。

察院 在育賢坊北

北察院 在儒學後

太僕寺 在縣治西北馬廠街。

陰陽醫學 俱在縣治西南。

預備倉 舊額有四所,今並在縣治儀門外西。養濟院 在縣治西。

真定府學校考      畿輔通志

編輯

府學

真定府儒學 ,在府治東金粟岡。宋以前建置不可考。熙寧三年,龍圖閣學士、知府事吳中復創修。「元祐三年,蔡京守成德軍,始遷而大之。金明昌元年,吳王宗憲病其隘,復撤徙鼎建,視舊有加。又增其兩廡及廊,為楹十六。元至順二年,府尹張忙兀臺自殿之廡,自廡之門,新其屋楹三十有二,規制乃備。」 明洪武四年,因元末《學經》兵燹,知府郭勉重建明倫堂於殿北,置杏壇於堂南。天順三年,推官吳箎復增修明倫堂之左右齋廬並號舍四十餘間。五年,巡按御史盧秩建尊經閣及梯雲步月樓於閣之左右。成化四年,知府邢簡重修大成殿及兩廡、神廚、戟門。十年,知府田濟以學不稱廟,鼎建堂齋、學門、倉庫於尊經閣後,易民地延廣三十丈,建號舍,與「梯雲」 、「步月」 二樓還接。旁列四齋:曰「明德」 、曰「崇信」 、曰「養性」 、曰「存義。」 又以門前鍾靈坊東路狹,易地拓

之。弘治八年,知府張淑按《圖籍》復學侵地十之三,改建明倫堂,為楹六,東西建觀樂亭,復鼎新

文廟建「名宦」 及「鄉賢」 二祠。嘉靖六年,又建「敬一亭。」

於廟前,內立《敬一箴》及視、聽、言、動、心五箴碑。建啟聖祠於廟後。十四年,知府宋宜增廣泮橋,建大坊與櫺星門並。萬曆二十七年,知府秦鄰晉增建魁星樓。崇禎年間,廟東廡災,知府范志完更新之。社學在各州、縣皆同。

真定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明洪武七年,知縣洪子祥創建前廟、後學。天順六年,巡按御史盧秩遷廟居左,學居右。成化十二年,知府田濟、十六年,知府余瓚、嘉靖二十四年知縣邢尚簡,各增修。萬曆十八年,都御史宋仕,四十五、六年,知縣蘇繼歐、王琨,各重修。

各州縣

獲鹿縣儒學 在縣治南,始建未詳。元至正十年,縣尹何金重修。明嘉靖二十三年,井陘兵備副王崇、知縣沈寵增修。

井陘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金明昌二年始建。元至正丙申,縣尹崔克新增修。明成化七年,知縣牛恭重修。嘉靖十年,知縣鮑文縉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洪之傑重修。

槁城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元祐六年,縣尹祝安上建。明洪武六年,知縣張處恭增修。成化五年知縣李興、正德十六年知縣周寶重修。靈壽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至正中,義士宋秉善創建。明洪武中,主簿金榮惠重修。正德、嘉靖中,知縣冀貴、於恭、張黻、李廷璋、羅章相繼增葺。天啟二年,知縣張成規重修。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丁象鼎重修。

元氏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北。宋皇祐二年,知縣田照鄰創建。元祐庚午,知縣曹景移建東南巽方,即今地。元致和中,祭酒張德輝重修。元末兵燬。明洪武初知縣謝止重建。正統中知縣張昊、成化中知縣周溥、王鑒之,弘治中知縣李巖,先後重修。萬曆中知縣劉從仁、薛貞相繼增修。欒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五年,知縣馬彥文創建。泰寧四年,知縣趙彥才重修。明洪武「間知縣沈貞,成化中知縣李文,正德中知縣喬雲,相繼重修。」 隆慶三年,知縣周文化增修。崇禎十一年兵燬,知縣柯士芳重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趙炳補修。

無極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至正間,縣尹完顏宣建。明洪武四年,知縣丘子貞增修。天順七年,知縣石倫、弘治十七年,知縣於訓重修。嘉靖年間,知縣郭久禮、張新「相繼增修。」

平山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宋崇寧二年,縣尹韓實建。明洪武三年,縣丞葉瑀改建縣治西南。正統十二年,知縣張璟重修。成化四年,知縣員昇。嘉靖十六年知縣郭滋、隆慶四年知縣李遲春先後增修。萬曆年間,知縣李際春、苖《峨然》相繼補葺。崇禎七年,知縣柳錦重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王勤民重修。

定州儒學 在州治西北。唐大中二年,范陽盧公始建。天祐十三年,刺史王處直增修。宋韓忠獻公復加拓修。元義士周源重修。明洪武十三年知「州項昌銘、正統九年知州許讓,成化六年知州李諤、成化七年知州韓文,相繼重修。成化二十一年知州裴泰,正德二年署事推官邵廷,嘉靖十三年知州王詔,四十四年」 署事通判邢化,四十五年署事同知林德。萬曆年間知州王錄、楊現、彭天補、張鎔、張邦貴、宋子質相繼增正重修。

新樂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唐末始建。宋大觀中重修。元末燬。明洪武三年知縣郭養恭因舊址重建。永樂十七年知縣王瑛,正德九年知縣鄧廣,天順八年知縣韓文,弘治十七年知縣楊濬,嘉靖三十五年知「縣王言大、汪鎰,相繼修葺。」 隆慶元年知縣解知幾,萬曆九年知縣鄭札,十七年知縣呂克恭,十九年知縣張正蒙相繼「增正重修。」

曲陽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延祐間,縣尹齊伯春始建。至正間,縣尹李脫因重修。明天順四年知縣畢玉、成化八年知縣孫喬良、正統十年通判楊琳、嘉靖三十年知縣楊早、萬曆十八年知縣鮑獻書,先後增修。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葛綏,康熙十一年知縣劉師。

峻相繼重修

行唐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七年建。正統十年重修。正德二年,知縣趙潔增修。天啟五年,知縣徐允薦遷建於城東南隅。

冀州儒學 舊在州治西南,肇自宋金。天會六年,節度使賈霆重建。大定二十七年,節度使王魯重修。明洪武九年,王子章因其廢址加葺。永樂十三年,淪於水,知州柳義移於州治東,權置廬舍以行禮,即今地。十九年,知州吳廉重建。正統十年,判官孫禮、景泰七年,知州林思承相繼增正重修。

南宮縣儒學 在縣東南。明洪武元年知縣楊繩建。宣德中知縣陸英重修。成化四年同知曾逵,嘉靖四年知縣張木,十一年知縣種雲龍,十五年知縣王楫,三十八年知縣蔡恆嵩,隆慶三年知縣胡嘉謨,萬曆五年知縣邢侗,「先後增修。」 新河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至元中縣尹閻思齊建。泰定三年縣尹魏鑑重修。明永樂四年知縣蕭智重建。成化二十年知縣馮彥,弘治十六年知縣王廷珪,正德二年知縣蔣鏞,嘉靖七年知縣穆形,先後增修。

棗強縣儒學 在縣治東。金天會間建。明洪武九年,知縣李源清拓修。永樂二年知縣趙禮、成化十七年知縣史英「重修。二十三年知縣應傑,弘治八年知縣張環,嘉靖四年知縣陳言,萬曆四十三年知縣鄭陞,先後增修。」

皇清順治年間,知縣張鳳起、何之圖康熙五年知縣。

胡夢龍相繼增修

武邑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元延祐七年縣尹李愍建。至順壬申「縣尹朱明、至元六年縣尹劉彥昭增修。明永樂三年知縣車貸重建。正統三年知縣李璜、成化五年知縣楊琇重建。十三年知縣馬昭增修。正德二年知縣成文、嘉靖三年知縣王紀重修。萬曆十八年知縣王學易增修。」晉州儒學 在州治西。元中統間,節度使王安仁建。明正統元年知州崔瑭,成化戊申知州沈林,嘉靖中知州萬請幫助識別此字。「張應時相繼增修。」安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元至元中,縣尹石林建。大德八年,縣尹馬惟良重修。明永樂、正德、嘉靖中,知縣薛勗、陸載、郭學書相繼修葺。」饒陽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北。「元元貞二年,縣尉李世先遷於縣治北。明洪武八年,知縣左良弼建。景泰、成化、嘉靖間,知縣劉用、張幹、教諭李應元相繼修葺。萬曆二」十九年,知縣翟燿增修。武強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時建,金末兵燬。元至元十九年,縣尹要德潤重建。至正「中,縣尹周宗魯重修。明洪武、成化、弘治、嘉靖、萬曆中,知縣夏安禮、王思道、吳鳳鳴、曹文通、劉沛然、閻銶先後修葺。」

皇清順治庚寅,知縣劉朝宗重修。康熙癸卯,知縣李

道光增修

趙州儒學 在州治東南。唐、宋時已建。金天會、皇統、貞祐中,相繼增修。明洪武十三年,知州周誠重建。天順、成化、嘉靖間,知州胡宏、何濬、潘洪、陳瑄先後重修。

柏鄉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壬辰,縣尹劉世英建。至治癸酉,主簿賀良佐重修。明洪武二年,知縣何禮遷建於城北。成化三年,知縣汪鉅重修。嘉靖中,知縣楊拱極增修。

隆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原在舊城。宋大觀中,被水,遷於縣之東。洪武中,知縣羅敏復改建於縣之東南。正統間,知縣黃友重修。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中,知縣柳紳相繼重修。

臨城縣儒學 在縣治南。元至正中,主簿阿判不花登仕建。明正統九年,知縣阮居仁重修。成化元年,知縣張佐重建。正德九年,知縣王希佑、嘉靖二十六年,知縣劉哻重修。

高邑縣儒學 在縣治西南。宋慶曆中初立。崇寧二年,縣尹李元創建。萬曆中,知縣王藻、羅克昌、縣丞沈義、李本芳、潭綬、金四科先後重修。贊皇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嘉祐二年,縣尹曹九章建。元至元十六年,同僉書「樞密院事趙良弼重修。明弘治、正德、嘉靖間,知縣任喜、王廷學、韓錦相繼重修。」

寧晉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崇寧二年,縣尹齊世卿建。元至正中,監縣大都閭重修。明洪武三年,知縣孫毅修葺。成化、嘉靖中,府同知曹逵、知縣陸愉、徐以貞、吳儀、陳棐先後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趙汝斌重修。

深州儒學 在州治東。明洪武七年建,後圮於水。永樂十年,知州蕭伯辰遷建於此。成化二年,知州尤瓛十一年,知州韓儒相繼修葺。弘治十一年,知州郭騫、徐一鵬增修。

皇清順治年間,知州任三奇、韓志道、州判沈以曦修。

衡水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舊在舊縣東,元大

德中,縣尹靳重良建。元末兵燬。明洪武八年,知縣韓羽重修。永樂五年,水沒隨縣,移范家畽,即今地。十二年,知縣陳敏創建。正統、正德、嘉靖、萬曆間,知縣歐復、藺珮、孫鍾、孫夢麟相繼修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