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5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五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二

  東昌府城池考

  東昌府關梁考

  東昌府公署考

  東昌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二百五十卷

東昌府部彙考二

編輯

東昌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本府。聊城縣附郭。

東昌府城 枕漕河西岸。宋淳化三年,自博州遷此。舊築以土,明洪武五年,守禦指揮陳鏞、《陶甓》甃焉。周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基厚二丈,門四:東曰「寅賓」 ,南曰「南薰」 ,西曰「納日」 ,北曰「鎖鑰。」 樓櫓二十有五,環城更廬四十有七。附城為郭,郭外各為水門,釣橋橫跨水上,池深二丈,闊倍之,三護城堤延亙二十里。萬曆七年,知府莫與齊奉撫按檄重修,諭德于慎行有《記》

外州縣

堂邑縣城 土城周圍六里有奇,明初,知縣陳孟隆築。成化戊子,知縣馬忠增置樓櫓。門四:東曰「迓翠」 ,南曰「接楚」 ,西曰「通秦」 ,北曰「拱極」 ,建水門二。嘉靖丁酉,知縣張壽又建甕門二,北曰會歸,東曰「帶海」 ,俗呼為「白雀城」 ,相傳白雀翔集於此。明末失修,又以地震多頹壞。今重修,漸復舊觀。博平縣城池 土城,周圍四里餘,高二丈五尺,闊二丈,池深一丈,闊倍之。築自宋景祐中,明洪武初,練宗政重修。正德辛未,知縣堅晟增陴浚隍,流賊不能犯,遁去。有三山林魁《全城記》。萬曆六年,知縣鄭材撤土堞易磚,建四門樓:東曰旭陽,南曰對薰,西曰望津,北曰「瞻闕。」 崇禎十二年,北城門毀。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褚嶷重修。

茌平縣城池 土城,周圍三里有奇,高二丈四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廣倍之。門樓四:東曰「近聖」 ,南曰「通會」 ,西曰「首化」 ,北曰「拱極。」 正德六年,知縣顧永重築。萬曆十年,知縣王國弼濬南北之隍,為橋各一。

清平縣城池 :土城周圍六里,創自宋宣和間。元至正中,知縣劉搢重修。高三丈二尺,廣一丈六尺,池深二丈,廣如之。門四:東曰迎旭,南曰「望魯」 ,西曰「鎮遠」 ,北曰「拱辰。」

莘縣城 創始莫詳。明成化十九年,知縣賈克忠重築,增南北門。弘治二年,知縣顧嚴夾堤植柳。十三年,知府李舉拓之。周圍一千六百三十三丈,高二丈五尺,闊一丈。門四:東曰「永清」 ,南曰「阜民」 ,西曰「大有」 ,北曰「伊田。」 正德七年,知縣王琛建外城四門,各構門樓三楹。崇禎五年,知縣孫愈賢加濬築,增樓堞。

冠縣城 土城,周圍四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五尺,廣三丈。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姚本築護城堤,延亙十里,門四:東曰「崇明」 ,南曰「純化」 ,西曰「阜城」 ,北曰「永安。」 萬曆二十二年,知縣劉莊申請甃磚砌城南面,以疾去。知縣馮嘉會、王照繼砌三面,工乃大備,改題門名。

臨清州城 ,始在衛河西。宋建炎間,移曹仁鎮。明洪武初,徙治汶、衛之間。正統間,平江侯陳豫築城,周圍九里有奇,甃以磚石,高四尋,基廣三尋。外鑿隍,深廣皆九尺。門四:東曰「威武」 ,西曰「廣積」 ,南曰「永清」 ,北曰「鎮定。」 弘治乙卯,兵備副使陳璧增置女牆,築月城,疊石為橋者四。正德辛未,霸州盜起,副使趙繼爵築羅城,以衛商賈之列肆於外者。嘉靖壬寅間,虜窺臨清,巡撫曾銑、副使王揚拓而廣之,名「新城。」 延袤二十里,跨汶、衛二水,為門六:東曰賓暘,曰景岱,南曰欽明,西曰靖,西曰綏遠,北曰懷朔。又為水門三,各為戍樓對峙。其上,為月城四,為更廬三十有二。嘉靖辛亥,巡撫王抒、副使李憲卿為敵臺三十有二。己未,副使張鑒修戰艦,增樓櫓,水門各築翼樓二,有「雲橋、射竇」 ,攻守之具甚備。

皇清順治癸巳,副使傅維鱗重修。

丘縣城 土城,創自「元至元二十七年,縣尹劉英築。明成化年,縣丞唐英重建。周迴八里,高一丈六尺,闊八尺,池深八尺,闊一丈六尺。」 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於周臣作南門。二十二年,知縣許紳築護城堤。萬曆三年,知縣侯國安重修。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李應軫重建門樓。十一年,城為

漳水所嚙,知縣黃在中、張焜各隨宜修補。張珽

重建門樓

館陶縣城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縣唐禎築,周圍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闊如之。弘治十三年,知縣瞿鑒重築。萬曆二年,知縣李沖奎增修。」

高唐州城 土城,周圍九里。明正德辛未,霸州盜起,知州張紘增築,高二丈,闊一丈,池深三丈,闊一丈五尺。嘉靖壬子,以城中多瀦水,於北門,塞之。今門三。

恩縣城 土城,明洪武七年始遷邑於此。成化三年,巡撫原傑檄縣丞高安築,周圍五里餘,高三尋有奇,闊半之,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門樓五:東曰「東作」 ,西曰「西成」 ,南曰「迎薰」 ,北曰「拱辰」 ,又北之西曰「廣順。」 以西北地廣,故設二門雲。萬曆二十二年,知縣孫居相重修。又新南門,崇禎四年,知縣劉含輝增修門樓、敵臺。

夏津縣城 土城,周圍六里餘,隋竇建德轉輸之地。天順間,知縣薛正築。正德六年,知縣張翰增修,高二丈八尺,闊一丈,池深一丈五尺,闊十二步。嘉靖丁酉,知縣易時中新四門橋,規制漸備。明末城壞。

皇清初年,知縣姜念重修。嗣是知縣夏人佺、張吾瑾

董時升繼修

武城縣城 土城,宋大觀中徙築此。元燬於兵。明成化三年,知縣姚顯重築。嘉靖九年,河決,知縣王時雍增補。周圍四里許,高二丈二尺,闊一丈九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隆慶三年,知縣金守諒增卑培薄,而城益壯。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房萬達又加濬築,增置敵樓。

「濮州城 土城,明景泰三年,知州毛晟徙築於此。周圍七里,高二丈四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四丈。正德六年,流賊入境,知州王棟創建弩臺敵樓拒之,賊引去。及李炯以磚易土堞,屹然稱壯。范縣城 土城,明洪武庚申圮於河,知縣張允徙築今治。周圍七里餘,高一丈六尺,廣七尺,池深八尺,闊一丈二尺,後為河嚙。弘治」 辛酉,知縣薛鑒修築。明末殘於土寇。

《皇清初》、河決,城垣盡圮。今漸議修復

觀城縣城 土城,周圍九里有奇,高二丈八尺,闊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如之。門三:東曰「承德」 ,西曰「肅政」 ,南曰「麗正。」 正德六年燬於賊,知縣石鼐修葺。隆慶四年,知縣方維藩重修。

朝城縣城 舊城在張韓店。明洪武間,知縣郭黼徙築於此。周圍五里有奇,高二丈七尺,厚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正德辛未,盜起,知縣蔡童飭堞浚塹,又依城建墩舍,列卒守之,盜不能近。

東昌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

編輯

本府。聊城縣附郭。

通濟橋 在府城東門外會通河。明永樂九年,改為閘,仍置木橋。

浮橋 在崇武水驛北,知府李舉建。明正德九年,知府李玨重修。

官路石橋 在府南堤外,侍郎許成名建。董家橋 在府城東北十五里。

洩水閘 在府會通河岸。時水勢泛漲,洩漯河以分其勢。

李海務閘 ,在府東南二十里,元元貞二年建。周家店閘 ,在府東南三十二里,元大德四年建。

裴家口減水閘 「明正統六年,山東按察司僉事王亮建。」

米家口閘 「明景泰七年,山東布政司參議陳雲鵬建。」

官窯口減水閘 「明正統六年,山東按察司僉事王亮建。」

柳家口閘 明成化六年本府通判馬總建。孝武渡 在府通濟閘上流。

北壩口渡 :在府城北二里。

堂邑縣

中行橋 在縣城南門外。明嘉靖庚戌,知縣余世英建,有碑。

捍石橋 在縣城西北八里。明成化間,邑人陳剛建。弘治初,燬於盜。

土橋閘 在縣東北至清平戴家灣閘四十八里。明成化七年,巡撫右副都御史翁世資建。梁家鄉閘 ,在縣北至土橋閘十五里,明宣德四年建。

土城減水閘 在縣,明成化八年建。

中閘減水閘 在縣,景泰六年建。

博平縣

鄧家橋 在城西北十五里,跨鳴犢河,舊為土橋,萬曆初,甃以石。

魏家灣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倫家橋 :在城西北四十五里。

通濟橋 在縣南門外,知縣堅晟建。

廣濟橋 在縣西門外,知縣胡瑾建。

老堤頭北減水閘 在縣,明景泰五年建。黃河渡 ,在縣北十五里。

會通河渡 在縣西三十里。

茌平縣

登岱橋 在縣南郭外

張良橋 在縣北十里

通便橋 在縣東北七十里。

鐵板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章莊橋 在縣東二十里。

清平縣

牟家橋 在縣西十里。明正統三年建。

藺家橋 在魏家灣東

莘縣

通津橋 在縣西北大有門外。知縣王琛創建。《臨清州》

永濟橋 在會通、臨清二閘間。明成化二十年,知縣奚傑建。以木四丈為巨筏,絕河橫亙如飛虹,俗名「天橋。」

通濟橋 在臨清閘東,當汶水北瀉處。副使陳璧造,舟渡往來者。明嘉靖戊申,工部郎中嚴中議,改石橋如閘制,以時蓄洩河水。

弘濟橋 在州會通河南。明成化間,河水泛濫,副都御史翁世資建。

廣濟橋 在衛河元帝閣前。明弘治八年,兵備副使陳璧建。

浮橋 在觀音磯南,州人王珍建,新安學士程敏政有記。

德紹橋 在衛河,舊設久廢,工部員外郎封祖裔復造。

新開上閘 在州城南會通河南。明永樂十五年,平江伯陳瑄因開河置閘。

南板閘 在州城南會通河南。明永樂正德間開修。

會通閘 在州西南三里。元至元三十年建。明永樂九年修。

新開街渡 在州工部下甎廠南。真武廟渡 在州城西北,衛河下流。

長虹渡 在州西衛河南,今呼為「商家渡。」 窯口渡 在州新開口西。

通濟渡 在州長虹渡北一里。今呼為「太平渡口。」

新開口渡 在州會通河,直當永清門。

沙灣渡 在州新開口東二里許。

館陶縣

觀音堂石橋 在縣南關外。

王家石橋 :在縣城西南四十五里。

楊家石橋 在城西南六十里。

南館陶石橋 在城西四十里。

北馬頭渡 在縣西三里。

窩兒頭渡 在縣西南三里。

羅家渡 在縣西南二十里。

駙馬渡 在縣西南四十里。以館陶公主食邑於此,故名。

千堤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灘上渡 在縣北五里

清泉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高唐州

楊官屯橋 在城東二十五里。

囤家橋 在州城西三十五里。明嘉靖十九年,知州周臣督里人徐元美建。有方元煥《記》。夾灘橋 在州城東五十里。

南鎮橋 在州城南三十里。

鄭橋 有「州人《王子魯詩》。」

恩縣

津期橋 在縣南二十里。今名「永長橋。」 邑人王正先等修。萬曆二十年,知縣孫居相「重修。」 陳家口橋 在縣東十二里。邑人趙名建、子鳳、孫說相繼重修。

夏津縣

屯氏河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名「董姑橋。」 馬頰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知縣易時中建。陶家橋 在縣東三十里。明成化間知縣張恕修。

卞官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知縣張恕修,《武城縣》。

冰橋 知縣姚顯憫冬月涉水之苦,架木渡民,冰解方撤,故名。

小橋 在縣西一字河,知縣姚顯建。

太平橋 在縣東門外

永清橋 在縣北門外

濮州

衛河橋 在州南二十里。

永濟石橋 在州東,衛河從西流出橋下。張村店橋 ,在董家口,古黃河上。

舊城東橋 州境內,三水會流於此。

流河莊浮虹橋 距城四十里。

延熙橋 在城南郭外

五里橋 在舊城內

田溫橋 在州城南門外。

洪河橋 、梅家橋 、李家橋 ,俱在濮州,治沈家渡口 ,在濮州東八里。

范縣

清河橋 在縣東一里,陽穀民段子英造。宋明口橋 在縣東十里。

吳家橋 在縣南二十里。

羅家橋 在縣南十八里。

水保河橋 在巡檢司西。

馬廠河橋 在縣西南三里。

姜家橋 在縣南八里

觀城縣

通津橋 在城南十三里。

濟眾橋 在東郭外

秩成橋 在西郭北

東昌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東昌府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創建。天順七年,知府徐琅重修,吏部侍郎彭時記。清軍同知廳 在堂東北。

管河通判廳 在堂東

理刑推官廳 在堂東南,今裁。

管糧通判廳 在堂西北。

管馬通判廳 在堂西,今裁。

經歷司 、司獄司 俱在府內。

崇武水馬驛 在東門外河西。

陰陽學 、醫學 俱府治東。舊設照磨所、稅課司、廣盈倉、東昌遞運所,俱裁。

聊城縣治 附郭,在興禮街北,南向。明洪武二年,縣丞蔣子昭創建。天順元年,知縣毛驥重修。《外州縣》

堂邑縣治 在城內西北。明洪武三年,縣丞謝原創建。成化二年,知縣馬忠新之。

陰陽學 ,在縣治西南。

醫學 在縣治西南

博平縣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知縣練宗政建。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南。」

茌平縣治 在城西隅。明洪武三年,知縣戴文郁建。

茌山驛 在縣治東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東。舊設稅課局,裁清平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元至正年知縣劉搢建。明景泰間知縣曾璉修。萬曆八年知縣陳文重修。

清陽驛 在縣西三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西南。

醫學 在縣治南

魏家灣巡檢司 在清陽驛右。

莘縣治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建。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東南。

冠縣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主簿許士進建。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臨清州治 在城中,近西舊縣治,明初自曹仁鎮移建中洲。景泰辛未築城完,知縣王勉遷治於此。弘治己酉陞為州,知州張增重修。

會通稅課局 在城西南七里。

廣積倉 在州治西北

臨清倉 在州治西北

清源水馬驛 在州城西南。

陰陽學 、醫學 :「俱州治西。」

渡口驛 舊設清泉水驛、臨清遞運所,俱裁。丘縣治 在城西北隅,元至元二十七年創建。明正統七年知縣虞鎬重修。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東南。

館陶縣治 在城中央,明洪武二年,縣丞歐陽源建。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舊設稅課局、陶山水驛、南館陶遞運所、南館陶巡檢司,俱裁。

高唐州治 在城西北。明洪武二年,知州楊貴建。正德六年,燬於兵。嘉靖二年,知州毛大化重建。

陰陽學 ,「在州治西南。」

醫學 在州治東南

魚丘馬驛 在州治東

恩縣治 舊治在今縣西四十里。明洪武七年,遷城於許官鎮,建今治。

太平馬驛 舊在縣北五里,今在縣南。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東。

夏津縣治 舊在城西隅。明洪武二十年,以推官劉源宅改置今治。

陰陽學 、醫學 俱縣治東。

裴家圈巡檢司 在縣西南四十里。

武城縣治 在城東北隅,明洪武三年建。甲馬營水驛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甲馬營巡檢司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舊設甲馬營遞運所,裁。

濮州治 舊治在今城西北二十里。明景泰二年,河決遷城,知州毛晟改建今治。

陰陽學 、醫學 俱州治南,舊設稅課局,裁范縣治 舊治在城中稍北,己丑寇亂燬。今修葺完好。

陰陽學 、醫學 俱近縣治。

水保巡檢司 縣南七十里,舊設稅課局,裁。觀城縣治 在城正北,明洪武三年,知縣張永和建。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東

朝城縣治 在縣城東南隅。明洪武三年,知縣郭黼、主簿潘福建。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西南。

東昌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

編輯

本府

東昌府儒學 在府治東。宋元豐間,博州知州徐爽肇創,後改為聊城縣。金天眷間,學政祁彪即舊都廨址建。大定間,防判馮子翼、王遵古修,王去非記。元至元間,兵燬。明洪武三年,同知魏有忠以元察罕帖木兒祠遷改為大成殿。天順間,知府徐垠增修兩廡、戟門、泮池及堂齋、門坊。成化間,知府沈譓、弘治間,知府金福各重修。知府李舉建奎光樓,置《書集》。嘉靖十年,建敬一亭,刻御製《敬一箴》註釋「《五箴》碑。」 又建啟聖祠於東南。萬曆二十八年,知府李士登重修。

聊城縣儒學 在府城東北隅。舊在城外鐵塔寺南。明永樂初,知縣齊摶徙城南,以廢驛故址建。正統十一年,知府郁文盛徙東門外。景泰間,知縣毛驥重修。成化間,知府沈譓、知縣毛深卜遷今地,門堂齋舍如制。萬曆三年,知縣孫鳴鳳、六年,知縣白一言重修。

社學 在各里

外州縣

堂邑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南隅。金大定間,太子洗馬趙松石徙建今址。絳陽軍節度使孟鑄新兩廡。元至正二十七年,監邑撒的里迷失重建,尋燬於兵。明洪武六年,知縣陳孟隆建殿、廡、堂舍如制。成化三年,知縣馬忠增修。嘉靖十年,知縣耿鎰建尊經閣於明倫堂後。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黃元春重修,建文昌閣於」 學東北。我

皇清初年,知縣張茂節重修。

廟學 社學 一在

文廟右餘在各里

博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創始莫考。元至元壬申,監縣荅剌海重建。後監縣慶童、魯鄉縣尹王璉新之,後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練宗政創建。成化十八年,知縣文林以地汙下,改舊布政分司,遷置為今學宮。正德八年,知縣堅晟、萬曆間知縣鄭材、華汝梅相繼重修。

社學 在西街。知縣張嘉道建。

茌平縣儒學 宋時在縣治南。金承安間,縣丞翟煥然徙治東南。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戴文郁創建。景泰六年,教諭羅彥洪卜遷舊址之西南。殿廡堂舍規制宏壯。正德七年,知縣顧永新櫺星門,闢廟前地,拓之。十三年,教諭蔡元用請移廢寺修葺。萬曆十二年,知縣王國弼重修,移建敬一亭、大成殿之東。

社學 在各里

清平縣儒學 在城東北隅。金大定十三年,韓公以奉議大夫來長縣事,肇創。元至元十六年,縣尹劉搢重修。明成化「間知縣張勳、蘇珍,正德間知縣曹進善、嘉靖初知縣李資深,相繼修葺。」 萬曆十年,知縣郭廷訓建奎樓於文昌祠前。學田二區:一在城東五里,計二百畝,教諭龍垓置;一在城東五里,計十畝,知縣杜欒置。

社學 在各里

莘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南隅。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以廢應海寺改置縣治東北。成化十八年,知縣賈克忠重修。弘治十二年,知縣孟隆新大成殿。正德四年,知縣諸忠重修。崇禎五年,知縣孫愈賢重修。」

社學 在縣治東北。弘治十六年知縣朱錦建。冠縣儒學 在縣東。金貞元知縣魯仔創建。元至元七年陞為州,知州趙文「輝、徐汝嘉相繼重修。已燬於兵。明天順間,邑人張方建櫺星門。成化中,知縣甘澤拓廟前地,修門坊。嘉靖辛丑,知縣姚本鼎新之。」

社學 一在儒學東南,四鄉四所。

崇文書院 在縣崇文鄉,以「冉子」 嘗寓此,後人追慕之,故建。

臨清州儒學 先在舊縣治西。明正統間,平江侯陳豫既城,遂遷今地。巡按御史錢清創文昌祠。弘治丙辰,兵備副使陳璧陋其制,恢大之。廟學規搆,幽靚宏麗。嘉靖己未,副使張鑒新敬一亭。庚申,知州成憲新兩廡。辛酉,學政翟居簡鑿泮池,為石欄三橋。

皇清順治六年,倉部孟凌雲;康熙初年,僉事《駱騰》知。

州「於睿明、學政《單父琴》」 各有修葺。

社學 在州治西

清源書院 在州治西南。嘉靖癸巳,兵備副使齊之鸞改鎮守府建。副使張邦教牓其堂曰「志伊學顏。」 左右為齋,後為濂、洛、關、閩祠,前為重門,門之左右曰「正誼」 、「明道」 二坊。

丘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庚子,達魯花赤隆都剌、知縣王琦創建。明洪武三年,知縣俞基重修。正統三年,知縣王信「修大成殿、櫺星門。七年,知縣虞鎬修明倫堂、兩齋。」 正德三年,知縣高重明新櫺星門。萬曆四年,知縣侯國安增修。天啟三年,知縣高繼凱重建。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張珽重修。

社學 五所:一在府館前,餘在各里。

館陶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隅。金皇統中,孔淵建。元至元二十一年,知縣劉著重修。已圯於水。明洪武三年,縣丞歐陽源建,尋復圮於水。永樂間,知縣邳宣建。正德間,給事中傅良弼闢其門曰「文明。」 嘉靖間,知縣史官重修。萬曆元年,知縣高自新鼎新名宦、鄉賢二祠。二十三年,邑人解邦相重修殿廡、齋舍,撫按表其門。學田二頃四十六畝八分。

社學 在後街府館東

陶山書院 在縣治西街。正統七年建。嘉靖十年知縣王良輔重修。

高唐州儒學 在州治東。元至元二十四年,知州鄭德麟建,已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州楊貴建。永樂九年,州判王溫、學政徐懋修大成殿。正統八年,學政龐端修兩廡。嘉靖十三年,知州王大化拓地改門,開泮池,甃以磚石。十一年,知州呂應祥改學門、新堂廡。

社學 在州治東,知州宋淮建。

靜軒書院 在州治西南。元至元間,翰林學士承旨閻復致仕,朝廷嘉其文行,為建書院。今廢。

恩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洪武七年,自舊治遷今地。天順間,知縣李翱、成化間,知縣王偉重修。嘉靖四十年,推官戴汝器改建大成殿。萬曆十一年,邑人參議段錦率闔邑士夫建尊經閣。二十四年,知縣孫居相新櫺星門。門之南樹「萬代宗師坊」 ,又拓學門西南為雲路街,樹「雲路、肇開坊。」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楊鴻儒、九年,知縣董時幵重修。

社學 十一所一在縣治西門,一在迎薰門西,餘在各里。

會齋書院 在舊恩縣城。元張汝卿讀書處。夏津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己卯知縣魏斌建,已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縣丞陳榮修。天順五年知縣薛正病其湫隘,改建學宮後之隙地,規制宏廠。弘治壬戌知縣張璈重修。」 嘉靖壬午知縣賈真儒「新《鄉賢名宦祠》,甲午知縣劉鑾新敬一亭,戊戌知縣易時中創構號舍」 十七間,社學 十四所,一在城隍廟東,萬曆八年知縣余志道建,餘在各里。

武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偏。宋大觀間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初重建,後圮於水。天順間,知縣伍善增修。嘉靖間,知縣王潺重修。隆慶元年,知縣金守諒建觀德亭於大成殿右。學田二頃六十畝六分四釐。萬曆四十五年,教諭高繼凱重修。社學 三所:一在縣治東,一在甲馬營,一在水次倉東北。

絃歌書院 舊在縣西四十里。金大定初徙此。子游為武城宰。其治在今兗州府費縣西北。後人以邑名同,故立書院祀之。

學道書院 在城南。隆慶元年知縣金守諒建。前廳牓曰:「學道堂」 ,後廳牓曰「莞爾堂」 ,有序,有門,中肖夫子子游、澹臺子羽像,以春秋丁日祀。濮州儒學 在州治東南。先在舊治西北,金郡人史謙沖建。明正統間圮於河,知州毛晟徙城王村,建今地。弘治三年,知州施德鑿泮池,築土山,於五峰山下建聚秀亭。嘉靖四年張寰建啟聖祠,敬一亭、「禮義二門。十二年,蔣瑜修山池、亭坊及成賢橋。」 隆慶四「年,郡人尚書蘇祐率闔城士夫協力創造兩廡堂舍。」 萬曆四年,少卿李先芳「重修聚秀亭。」 八年,知州劉竟成「重修成賢橋。學田一頃三十三畝,一在陶丘漥,一在莊子廟,一在皇姑廟。」

歷山書院 在州東南歷山下。元歷山公千奴建,學士程鉅夫記。

丹陵書院 在州治西北。知州薛孟創建。范縣儒學 在州治東,「先在舊城。元元統、至正間,縣尹郭夢起、莫世榮修。明洪武二十三年,河決壞城,知縣張允徙建今治。成化辛卯,知縣鄭鐸鼎新殿廡。弘治十六年,知縣薛鎰重修。隆慶間,知縣黃承恩建文昌樓。萬曆六年,巡撫趙汝賢檄縣重修。」

皇清順治六年,燬於寇。康熙八年,知縣霍之琯始修。

殿廡

社學 十一所,「一在縣治西,其餘在各里。」 觀城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南。金太和三年,主簿李堂遷今地。元至元間,縣尹張巨川建。明知縣姜允和、左源、高岱相繼修葺。隆慶四年,知縣方維藩建尊經閣,閣之南建登雲橋。萬曆二年,知縣賈世康新大成殿、戟門、名宦、鄉賢二祠。十一年,王應霖新兩廡啟聖祠。十六年,喬崑鑿泮池,新櫺星門,明倫堂、「博文」 、《約禮》二齋學田二頃三分八釐。

社學 十一所一在縣治東,餘在各里。

松槃書院 在儒學北。知縣馬允升建,今廢。朝城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慶曆四年,著作郎田諒創建。元延祐乙卯,李仲賢修。明洪武三年,主簿潘福重修。正統十五年知縣楊祥修大成殿。弘治戊申知縣劉章創置號舍。正德九年知縣蔡童、嘉靖三年縣丞徐文煥增修。」

社學 在各里

雪林書院 在縣治北丹霄觀後。元楚惟善及其子樟讀書處。中有五車樓,今廢。

南泉書院 :在武陽門外,邑人御史王應初授生徒於此。後遊宦,延貧士群處肄業其中,人皆號為「義塾」 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