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五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四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六
東昌府風俗考
東昌府祠廟考
東昌府驛逓考
職方典第二百五十四卷
東昌府部彙考六
編輯東昌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本府
《漢書》:「周末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剛武,尚氣力。」
《隋書》舊傳「太公、康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
《元方輿志》:「人尚勁悍,民事漁獵。」
《元濮州志》:「其民樸厚,好稼穡,務蠶織。」
《明一統志》俗近敦厚家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
編輯
《讀書》「士風彬彬,賢良宏博。」
俗,故漸習尚父、康叔之遺教,累世凡幾變。以至春秋戰國,當諸侯冠裳兵車之會,故其人矜功名,向氣力。漢韓延壽為東郡太守,表孝弟修治學宮,間行縣,召長老,問以謠俗,因與雜定嫁娶喪祭儀品數,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俎豆,為吏民倡。是時政教大行,最號「易治。」 唐宋之季,分土各據,前後數百年。至明初,滌垢振靡,曠然一新。當時土著少,詔徙旁郡民填實之。俗務纖嗇治生,不喜為吏,有司召之試,輒跳去。成化間,盛修《詩》《書》之業,服食樸素。士宦遊歸里,徒步不張車蓋。嘉靖間,生齒滋蕃,蓋藏露積,庠序之間,齗齗如也。里黨讌會,少長不均,茵席而坐。隆慶後,風恣侈靡,庶民轉相倣效,器服詭不中度,遊閒公子,輿馬相矜,盛飾蜉蝣之習,意氣揚揚,嫮鄙閭里,瀕河諸城尤甚。自武城堂邑茌平,諸君子正身表率,鄉黨循慕其跡,駸駸向化。《三加禮》久廢,士人子弟甫佩韘,率紒而冠,雜用唐、晉諸製。婚喪不純依古葬,好為下里偽物,飾禺車禺馬相炫燿,墓法以昭穆為敘。近稍信青烏家言,已葬復徙,祀非品官。家不廟,歲時薦食隴上,秋晚務閒里社,醵金徵會,盂酒豚蹄歌,「烏烏相勞苦。」 又時裹贏糧走泰山、武當,渡海謁普陀,祈請無虛歲。往者黠猾,嘗陰籍里人過失,投旁郡之偵事者,以張威於里閈,自上官罷,訪察乃止。少年喜摴博,善家子失計,時墮黨中,有司往往痛繩之,尋引曹呼盧如故。百姓急公趨賦,雖甚窶齎,貸子錢家應期而輸租課,山以東獨郡屬無逋負。萬曆己亥,兩榷使駐境上,訛言𧔧起,小民蹙額相弔,自城市以至村落,爭奉無為等教,持齋諷唄,闔境響應。識者以為亂萌。語曰:「百里不同風。」 州縣俗各列於左:
各州縣
聊城縣 為府治,居雜武校,服室器用,競崇鮮華。公議嚴於三尺,士夫逡巡自愛,百姓訟稀少,然多呰窳,寡積聚。由東關愬河而上「李海務周家店」 ,居人陳椽其中,逐時營殖。
堂邑縣 士,風嫻秀善,脣齒婚喪,動循古儀,雖華弗佻。百姓勤身,服鏄不業非其分
博平縣 地狹小,饒什五市販士動矜名檢間負氣不下閭巷,儉嗇畏罪,重為邪
《茌平縣 》邑當南北午衝,民無蓋藏,惡衣食以致畜殖。風氣勁悍,嗜酒輕𩰚,俗質直,多斤斤姱修之士。
清平縣 邑,舊割博平縣之「靈明寨」 ,居民纔數百家,土垣茅屋,四郊平沙曼衍,俗近朴約。城以西多士族人磊落闊達,足智
莘縣 士風淳篤,男女勤於耕紝。俗嚴,事城隍,歲時禱賽,牢具香楮相望,人有冤苦,抱牒叩廟而呼,訟較他邑甚簡。
冠縣 土薄俗儉,大類莘,士風倜儻,恥尚齷齪。賈鎮、清水,舊稱「名區」 ,列隧徵儥,其俗纖巧,逐末多衣冠之族。
臨清州 ,州綰汶、衛之交,而城齊、趙間一都會也。五方商賈,鳴櫂轉轂,聚貨物坐列,販賣其中,號為「冠帶衣履。」 天下人仰機利而食,暇則置酒徵歌,連日夜不休。其子弟亦多椎埋剽掠,不恥作奸。士人文藻翩翩,猶逾他郡。
丘縣 邑錯廣平,而治士謹愿樸野,百姓務稼穡,有垂白不涉公庭者,俗尚鵰悍少慮,大類《燕》
趙氣習
館陶縣 風氣淳和,士馴雅好文。密邇臨清,服室侈踰。自部使監兌境上居民館中州富戶,而利其奇贏,俗爭棄農矜賈。
高唐州 郡困郵傳,賦役煩重,物力彫耗,百姓攻苦力穡,無聲伎狗馬之好。《舊志》云:「其俗崇巫信鬼,任俠使氣。」
恩縣 邑故前代雄鎮,鬱有人文,歲困驛使,里井蕭騷。其俗敦重,無狙獷之民。士人魁岸踔厲,悲烈感慨,不背公植私。
夏津縣 邑小而僻,百姓椎魯。勤治生,經歲不見官府,士夫以醇謹稱。
《武城縣 》邑,故文獻之藪,士風微,重矜節,恥與時俯仰。小民以蠶績耕稼為業,奉法遠罪,俗在「剛柔之間。」
濮州 郡,古顓頊之墟,一名都也。風土深厚。其人皆博大魁梧,工藻翰,經學多師傳。里中諸雋,間遇勝日,分曹賦詩,極文墨之樂。俗以門族相矜,田園宮室之奉甲於山東。豪右往常挾氣力漁食閭里,下戶之猾,亦懻忮喜訟。
范縣 邑錯汶鄆之間,仕籍寥寥,人多殷富,城以南喜遊其俗,勤生嗇施而薄儒
觀城縣 邑,不滿千戶,俗慕儒雅,締婚貴顯,以是冒殷富名。今蕭然靡敝,絃誦不輟,響
朝城縣 邑,故漢臧洪死節之地。俗敦信義,賑急扶危,士風和平。嘽緩冠服馴雅。閭閻細民畏法,雖罹橫政,不敢側目。長吏
東昌府祠廟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本府。〈聊城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城北堤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堤。二壇,州縣皆有。聊城附郭不建。
文廟 :在府治東。州、縣學皆有正殿,祀孔子,四配。
十哲兩廡,以先賢先儒從祀。另立啟聖殿,祀啟聖公。名宦祠、鄉賢祠在門內左右。州縣學並同。城隍廟 在府治東。明洪武三年創建。州縣皆有。
郡厲壇 州縣皆有縣,曰《邑厲》。
武安王廟 在府西城上。明洪武間修,州縣皆有。
火星廟 在府治東南,州縣皆有。
旗纛廟 在平山衛後,各衛所皆有。
八蜡廟 在府城南,州縣皆有。
馬神廟 在府城縣治。養馬。州縣皆有。
義祠 州縣村鎮皆有,祀鄉民之有行誼者。明嘉靖十一年,巡撫都御史袁宗儒檄有司建。顓頊廟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陵前。
羊使君廟 在府城東北,漯河東五里。晉開運初,博州河溢,城欲沒。使君祝天,願以身代民災,投水而死。民立為廟。
堂邑縣
龍女廟 在縣西十五里。禱雨有應。
博平縣
堅公祠 在博平縣治南。正德九年,知縣堅晟禦寇有功,邑人立祠祀之。
茌平縣
孟子廟 在茌平縣東北孟家莊。相傳孟子遊梁時經此。
馬周廟 在茌平縣學東南,景泰二年建。莘縣。
伊尹廟 在莘縣城北八里莘亭。漢時建,有碑數通,後燬。明天順、弘治、正統間,累任知縣俱修。按伊尹耕有莘之野,莘野在河南開封府,與空桑城相近。《路史》「伊尹生於空桑。」 是已。今立廟止據莘塚,然實莘仲國君之墓。又《史記》「伊尹葬於亳」 ,則立廟為無據矣。
弇山廟 在莘縣北四十里。後魏孝昌二年,有泉湧出,下有碎石,俗呼「弇山」 ,旱禱輒應。宋崇應二年,縣令趙㠓奏請賜號「顯仁」 ,致祭。明景泰四年,知縣李瓘重修,樹碑。
閃王廟 在莘縣南門內,古稱「閃子。」 屢經兵燹,碑石不存。明成化十年重修。
清平縣
後唐明宗廟 在清平縣治西南。明宗嘗將兵屯於此,民賴其保障,後人因名其處為「明靈寨」 ,立廟。
冠縣
冉薛公祠 在冠城北二十里,祀冉仲弓。明天順二年,訓導徐節立,翰林學士彭時有記。成化間,知縣王斆、正德八年,副使王金「相繼修葺。春秋仲月上庚日祭。」
臨清州
恭襄侯祠 在臨清州治西南。明永樂間建祠恭襄侯陳瑄以疏會通河有功。
黟國莊敏公祠 在臨清州永清門,明成化七年建,祀恭襄侯孫莊敏公陳豫。
晏公廟 在臨清州,有三:一在會通閘,一在新閘,一在南板閘。
孚應通利王廟 在館陶縣西南二里,祀水神。元至元間,監縣段暹修。
丘縣
成湯廟 一在丘縣治東,一在縣東南八里。《高唐州》。
晉文公祠 在高唐州西。文公為公子時奔齊,嘗舍於此,後人因立祠,今廢。
東方朔廟 在高唐州東北十里。廟廢,元學士閻復有《記》。
恩縣
漢昭烈廟 在恩縣東北。元泰定三年建,王士元有「記。」 明成化間重修,配以諸葛武侯、關羽、張飛。
夏津縣
五龍祠 在夏津縣西南二十里,元至元間創。明天順間,知縣薛正修旱禱有應。
武城縣
子游祠 ,在武城縣西十餘里。祠前有絃歌臺,臺上有元學士王鶚、明學士周洪謨撰二碑。按子游仕魯為武城宰,今在兗州府嘉祥縣。後人因「武城」 名同立祠,春秋祀之。
濮州
三皇廟 舊濮州城內朝城縣東俱有「三皇廟」 ,今廟已廢,尚有碑。
帝堯廟 ,在濮州東南九十里,有碑。
帝舜廟 在濮州東南九十里歷山上,碑碣尚存。其山下有姚墟,即舜所生處也。《援神契》曰:「舜生於姚墟。」 應邵曰:「姚墟與雷澤相近,歷山數處皆有,而姚墟則濮州所屬。」 又鄭氏云:「歷山在河東。」 《周禮》曰:「河東曰兗州。」 濮乃古兗州之域,正河東之地。鄭氏蓋指此濮言也,後世乃以今河東當之,非是。
宋張忠定公詠祠 ,在濮州城東五里。
范縣
夏尚書公《遺愛祠 》嘉靖十三年,州人專立祠。前知州夏鼎以入抑中貴,裁守備,兵民藉以安。後因子桂州,贈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
孫烈婦祠 在范縣治西。明正德間立祠。寺觀附。
本府
府城隆興寺 在城東門外,洪武間創建,中有鐵塔。
萬壽觀 在府治東南,舊名「房老菴。」 洪武二十九年,後軍都督朱榮奏改為「萬壽觀。」
聊城縣
彌陀寺 在南六鄉。沙鎮亦有。
龍泉寺 ,在五鄉 。高佛堂寺 ,在一鄉。洪佛寺 ,在三鄉 。《崇教寺》
土山寺 :在二鄉 圓覺寺。
洪福寺 在西六鄉。重化亦有。
觀音寺 白馬寺 在五鄉。
當村寺 、《重興寺》。
清涼寺 ,在《沙店集 》「興德寺。」
普照寺 以上二寺俱在四鄉。
亢家寺 在重化鄉 太元觀。
堂邑縣
慈雲寺 ,在縣東南 。萬壽寺 ,在城東。回河寺 ,在回河屯,城北二十五里。
觀音寺 ,在《梁家鄉集 》西觀音寺 ,在《柳林集》。
興國寺 ,在𩰚富王屯 。大覺寺 ,在魏家灣。重興寺 ,在「堠堌鎮集 。」 三教寺 ,在軍屯。普濟寺 ,在甘官屯集 。白佛寺 ,在柳林集。草鎮寺 ,在小屯集 。石佛寺 ,在寨子。給孤寺 ,在吳莊 。永勝寺 ,在丘家莊。《博平縣》。
釋迦寺 在縣西門內 。華嚴寺 在縣東,興國寺 在縣東 ,廣興寺 在縣北,洪福寺 在縣北 。清涼寺 在縣北,興隆寺 在縣西北 。淨居寺 在縣西北。白佛寺 在縣西 ,隆福寺 在縣西。寶塔寺 距縣二十里 。沙泥寺 在縣西,洪鎮寺 距縣二十五里。《太嶽觀》。
茌平縣
興隆寺 ,在南十里鋪 。法祥寺 ,在南關。崇福寺 ,在白官屯 。普通寺 ,在東二鄉。明教寺 ,在三鄉 。真泉寺 ,在史官屯。彌陀寺 ,在四鄉 。梵廣寺 ,在廣平。興福寺 ,在東五鄉 。崇聖寺 ,在陳官屯。崇仙寺 ,在東五鄉 。景隆寺 ,在丁家岡。華嚴寺 ,在廣平西北 。白塔寺 ,在西五鄉。普濟寺 ,在西二鄉 。璃琉寺 ,在城東北。慈濟寺 ,在社郎口。宋嘉祐八年建。金大定間,僧道寬嘗禱於神,有巨碑忽出土中。
太微觀 ,在社郎口 。延壽觀 ,在西二鄉。崇真觀 ,在六鄉 。洞元觀 ,在六鄉。炳靈宮 二:一在廣平,一在西二鄉。
紫微宮 在縣西
清平縣
千佛寺 在縣治西 。觀音寺 在城東。興佛寺 在魏家灣 。土山寺 在縣西。大禪寺 ,在新興集 。龍泉寺 在縣西北水。南禪寺 在魏家灣 。來清寺 ,在戴家灣。五龍寺 在縣西北 。清寧寺 在縣西。清涼寺 在縣北 。白佛寺 在縣北。《莘縣》
井堂寺 在縣治東北,宋天禧元年建。
黑塔寺 ,在縣城內,金熙宗天眷二年建,內甎浮圖高十三級。
馬陵寺 在縣治西 。裴家寺 在縣治西。普恩寺 在縣治西 。鐵佛寺 ,在縣治北。海湖寺 ,在縣治西北 。石佛寺 ,在縣治南。明心寺 ,在縣治西南 。修真觀 在縣治東。靜祥寺 在縣治西北。
冠縣
開利寺 在縣治南 。圓照寺 在城西南。「圓通寺 在城南 。崇興寺 在城北。白佛寺 在城東南 。慈濟寺 在縣城東。清涼寺 在縣城北 。千佛寺 在縣城東。聖佛寺 在城北 。萬壽寺 在縣東。定慧寺 在城東北 。聚寶寺 在縣城東。」 紫微宮 在縣治西 。「元清觀 在縣城北。」 《臨清州》。
大寧寺 在州城西南。永樂九年重建。正德中增修。
靜寧寺 在州衛河東,舊名彌陀寺。元至正中建。明永樂十四年重修,賜額「靜寧。」 弘治二年,復立真武行祠。
觀音閣 在州城西南鰲頭磯上。永樂間,平江伯陳瑄創建。成化間,都御史原傑、副使張穆修。觀音寺 。多寶寺 在州西南二里 。《彌陀寺》
圓覺寺
開元寺 ,相傳賈法宗卓錫之地,寺側有「賈井,徑丈許 。」 《太平寺》,
淨土寺 、《五松寺》。
定慧寺 在「甎閘南岸。」 大悲寺、寶林寺 、石佛寺
柳林寺 ,在城南 。華嚴寺 ,在州治西。天寧寺 、清涼寺 ,在新城南門外,有古松二株 。功德寺,
寶泉寺 、《護國寺》。
《三寶寺 》《南華寺》。
大佛寺 。普照寺。
千佛寺 。淨域寺。
禮拜寺 《元始天尊觀》。
丘縣
洪濟寺 ,在縣治東 。聖安寺 ,在城東。清涼寺 ,在城北 。淨覺寺 ,在城北。莊枋寺 ,在城北八里。宋元豐元年建。
萬善寺 ,在城東 。崇興寺 ,在城西北。華嚴寺 ,在城西北 。觀音寺 ,在城北。翬童寺 ,在城東北 。普明寺 ,在城東北。永聖寺 ,在城西南 。石佛寺 ,在城東。元真觀 ,在城北門外。
館陶縣
寶應寺 :在縣治西南,金時建。
彌陀寺 在縣西南 。洪濟寺 ,在縣西南。石佛寺 在縣東南 。廣安寺 在縣北。福勝寺 在縣西 。圓通寺 在縣西南。龍泉寺 ,在縣西南 。廣福寺 ,在縣東北。柏園寺 ,在縣南 。觀音寺 在縣西南。天寧寺 在縣西 。興福寺 在縣西南。洪福寺 在縣東北 。崇興寺 在縣西南。
佛堂寺 在縣西南 。興華寺 ,在縣西。龍行寺 ,在縣西南 。寶慶寺 ,在縣西南。興龍寺 ,在縣北 。洪恩寺 ,在縣西。牛兒寨寺 ,在縣東南 。白佛寺 ,在縣西南。吉固菴寺 ,在縣西南 。圓覺寺 ,在縣東。《高唐州》。
大覺寺 在州治東南。唐創,宋延祐間修。永樂丁酉歲,成祖北巡駐蹕,召問僧道春,大喜,賜《神僧傳》。己亥,仁宗在春宮時幸寺,賜道春寶鏹。見碑記。寺塔甚壯,凡十三級,高三十六丈。
三聖寺 ,在城東 。觀音寺 ,在州西北。慈恩寺 ,在州城東南 。報恩寺 ,在州城南。興國寺 ,在州城東北。內浮圖十三級。
延壽寺 ,在州城北 。大乘寺 ,在州城西。大興寺 ,在州城西北 。興隆寺 ,在州城東。崇興寺 ,在州城東北 。白佛寺 ,在州城西。太元都宮 ,在州治西南。宋創,金名「惠雲觀。」 元真常真人承制,乃賜宮額。
恩縣
崇興寺 ,在拱辰門外 。洪鎮寺 ,在縣西北。白佛寺 ,在縣東南 。觀音寺 ,在四女樹。興國寺 ,在縣西南 。岳覺寺 ,在縣北。寶融寺 ,在舊城內 。羅漢寺 ,在漳南鎮。張官寺 ,在縣西北 。福祿寺 ,在縣北。臥佛寺 ,在舊城西南 。毛家寺 ,在縣西北。長春觀 ,在舊治東南 。興福寺 ,在縣南。《夏津縣》。
資佛寺 在縣治北 。千佛寺 在縣治東。大雲寺 在城東二十里,唐時建。明宣德、正統、成化間,相繼增修。門樓殿閣,宏偉壯麗。《翰林學士錢溥碑記 》:「觀音寺 在城南。大興寺 在城東南 。元明寺 在城南。金佛寺 在城西 。露觀寺 在城西北。臺頭寺 二:一在城西,一在城北。」
龍泉寺 二:一在城東,一在城西。
法雲寺 在城西 。清涼寺 ,在城西。迴龍寺 ,在城西 。淨寧寺 ,在城西。地藏寺 ,在城西南 。崇興寺 ,在城北。興隆寺 ,在城西 。龍祥寺 ,在城隍廟東。景泰、成化相繼重修。
武城縣
釋迦寺 ,在縣治東南 。大悲寺 ,在鄭官屯。觀音寺 ,在祝官屯 。浮雲寺 ,在占官屯。三島寺 ,在曹官屯 。五臺寺 ,在李家店。龍行寺 ,在鄭家口 。淨河寺 ,在兀蘭屯。青龍寺 ,在大阜屯 。慶林寺 ,在饒陽店。臥佛寺 ,在劉官屯 。興國寺 ,在舊縣。石佛寺 ,在城南 。《正覺寺》。
崇興寺 、《清涼寺》。
濮州
圓覺寺 ,在州東北 。《廣慶寺 》,在州東。光聖寺 ,在州北 。廣教寺 ,在州東南。正覺寺 ,在州東南。隋開皇十六年建。
龍堂寺 ,在州南 。《冥陽寺 》,在州北。《募化寺 》,在州東北 。《靈濟寺 》,在州東南。《清涼寺 》,在州東南 。白馬寺 ,在州東南。《青塚寺 》,在州東 。《廣鎮寺 》,在州東南。《諸聖寺 》,在州東 。《雲山寺》。
穀林寺 在州城東南 。淨方禪院 在州西。長春觀 在州東 。靈都觀 在會臺。上有劉真人墓。
范縣
文殊寺 在縣東 。大興寺 在縣南。永慶寺 在縣東南 。觀音寺 在縣東南。洛臺寺 在縣南 。興國寺 在縣南。聖壽寺 在縣南 。北陽寺 在縣南。慈恩寺 在縣西 。興福寺 在縣西。金禪寺 在縣西 。石佛寺 在縣南。重嚴寺 在縣西 。小瀦寺 在縣東南。崇慶寺 在縣東南 。孟沙寺 在縣東南。億城寺 在縣南。齊皇建元年建。
化佛寺 在縣南 。泰嶽宮 在縣東。《觀城縣》。
祿吉寺 在縣西南 。顯慶寺 在縣西。鐵佛寺 在縣東北 。保安寺 在縣東南。大志高寺 在縣南 。清涼寺 在縣東。真常寺 在縣東南。元中統年建。有編修李攀麟《重修宮碑》。
朝城縣
寧國寺 在縣治西,中有峻塔,上有「金真元四年」 字。
三教寺 在城西,元至元中建。
建福寺 ,在城北 。觀音寺 ,在城西北。崇福寺 ,在城西北八十里。
興國寺 ,在城東,元大德中建,有塔半燬。安淳寺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羅漢寺 在城西北 。吉祥寺 ,在城西。普通寺 ,在城西北 。萬壽寺 ,在城北。石佛寺 ,在城西南 。淨業寺 ,在城西北。嘉祥觀 ,在城西北。元大德元年建。
丹霄觀 在縣北 。長春宮 在楊村保,長春真人創建,因名。
東昌府驛遞考 府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
崇武驛 在府東門外河西岸。明洪武八年建,二十五年省。永樂九年,開會通河,復置。
「庫子」 六名,每名銀四十六兩,該銀二百七十六兩。濮州、臨清、夏津、聊城縣編。
館夫三名,每名銀九兩,該銀二十七兩。莘縣編水夫二百九十二名,每名銀十兩,該銀二千九百二十兩。本府與濟南府所屬分編:
《糧僉》協濟水夫十名,每名銀十兩,該銀一百兩,本府與鳳陽府所屬分編
土民正副馬二十匹,每匹銀三十四兩五錢,該銀六百九十兩。聊城、觀城、館陶縣分編
《土民驢》八頭,每頭銀二十兩,該銀一百六十兩。丘縣、堂邑縣分編。
過關支應銀四百五十兩。聊城、莘縣、濮州、恩縣、冠縣分編
鋪陳銀五十兩
聊城縣
原額、本縣入站地,每頃折地九十畝
崇武驛:馬十二匹,每匹銀三十四兩五錢;水夫十四名,每名銀十兩。
過關支銷銀三百兩
幇貼糧銀一百兩,剩銀二十二兩。
共銀一千四百七十六兩,糧僉水夫銀六兩九錢一分一釐零,徵解布政司,轉發崇等三水驛鋪舍。
縣前總鋪 在縣西街北,正統年間徙於此。王家莊鋪 在縣東南十里。
孫家莊鋪 在縣東南二十里。
平園村鋪 在縣東南三十里。
岳家鋪 在縣東北十里。
徐家莊鋪 在縣北二十里。
望店三鋪 在縣正東三十里。
軒家莊鋪 在縣西十里。
息禪鋪 在縣西二十里。
張家莊鋪 在縣南十里。
雙家鋪 在縣西南二十里。
朝付鋪 在縣西南三十里。
武水鋪 在縣西南四十里。
新莊鋪 在縣西南三十里。
淺鋪 在會通河岸
堂邑縣
《里甲夫馬》實存銀二千五十一兩八錢五分三釐零。
走遞馬三十匹,草料連閏共銀一千一百一十六兩。
走遞驢四頭、草料連閏共銀五十九兩五錢二分。
馬夫十二名,工食連閏共銀四百九十六兩。青夫二十名,工食連閏共銀一百六十五兩三錢二分三釐零。
撥馬牌子二名,工食連閏共銀二十四兩八錢,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三十兩,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
神仙道口鋪 在縣東十五里。
常家鋪 在縣西十里
高二莊鋪 在縣西三十里。
堤口鋪 在縣北十五里。
秦家鋪 在城北二十五里。
唐家鋪 在縣北三十五里。
堠堌鋪 在縣北四十五里。
《司兵》:本縣總鋪司一名,兵三名,神仙道口、常家、秦家、唐家、堤口、堠《堌高》二莊七鋪,各司一名,兵二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兵每名工食銀八兩四錢,共該銀一百七十六兩四錢。
博平縣
里甲走遞馬八匹,連閏共銀二百九十七兩六錢。
走遞驢四頭,連閏共銀五十九兩五錢二分;走遞馬夫六名,工食連閏共銀七十四兩四錢;走遞白夫十六名,工食、連閏共銀一百九十八兩四錢。
走遞青夫八名,工食連閏共銀六十六兩一錢三分零。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十二兩。撥馬牌子一名工食,連閏共銀十二兩。
司兵工食連閏共銀七十六兩八錢七分。「馬廠地在城四野」 二頃五十九畝。
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西
望店鋪 距縣十五里。南抵聊城。
界牌鋪 距縣十五里。東抵茌平。
尹馬鋪 距縣十五里。北抵清平。
朱官屯鋪 ,減水閘鋪 ,袁家灣鋪 ,老堤頭鋪 ,朱家灣鋪 ,以上各距縣三十餘里,在會通河滸
茌平縣
茌山驛 在茌山陽。洪武二年,知縣戴文郁創建門樓一座,二門一楹。正堂五間,東楹左庫,西楹右庫,二門二楹,穿廊三楹,後堂五楹,東西書吏房各三楹,廚房三楹,馬神廟三楹,使客館三楹,驛丞宅一所。明萬曆間,存馬正副七十八匹,驢七頭,鋪陳上中下三十副,芻抹銀歲計二千一百六十兩,支銷銀歲計三百二十兩。
《大清》茌山驛走遞馬六十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
本縣編馬四十二匹,連閏共銀一千五百六十二兩四錢,鞍屜、棚廠槽鐁銀三十三兩二錢,供應中伙。廩糧、館庫、館夫銀五百六十一兩。除荒,共實徵銀四百九十六兩八錢一分六釐零。博平縣撥補銀五百四十九兩四錢八分五釐零。
莘縣撥補銀四百二十九兩七錢九分七釐零,丘縣撥補銀四百二十八兩六錢九分七釐零,恩縣撥補銀二百四十一兩八錢六釐零。博平縣編馬七匹,連閏共銀二百七十六兩。堂邑縣編馬十一匹,連閏共銀四百十四兩。丘縣編館庫、館夫等銀二百四十六兩。
濮州編供應中伙廩糧等項銀三十八兩。《武定州》、編工料銀三百兩。
江南等省協濟糧僉馬三十八匹,額銀一千四百七十九兩九錢六分。
本縣編《崇武驛》馬二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連閏共銀一百兩。
編「開河驛」 水夫四十一名,每名工食銀十兩,連閏共銀四百三十兩。
撥協冠縣里甲馬夫一名工食銀十二兩,攤派鞍屜棚廠槽鐁銀一兩二分六釐零,共銀一十三兩四錢二分六釐零。
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明洪武三年,知縣戴文郁建。興隆鋪 ,距縣南十里。
安豐鋪 距縣南二十里。
樂平鋪 距縣南三十里。
高莊鋪 距縣北十里
逯店鋪 距縣北二十里。
馬莊鋪 距縣東十里
張莊鋪 距縣東二十里。
社郎鋪 距縣東三十里。
雙廟鋪 距縣西十里
丁家塊鋪 距縣西四十里。又遞博平界牌鋪十里。
清平縣
清陽驛 在魏家灣,北至崇武驛六十里。庫子五名,每名銀四十六兩,該銀二百三十兩。朝城范縣編。
館夫三名,每名銀九兩,該銀二十七兩。臨清州編。
水夫二百八十名,每名銀十兩,該銀二千八百兩。本府所屬編:
過關支應銀四百兩。清平縣《臨清州》編。
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
尹家莊鋪 在縣南十里。
新興集鋪 在縣北二十五里。
張家莊鋪 在縣西北四十里。
莘縣
查舊編夫馬,於順治十一年六月內,奉兵部題明「查明衝僻以均協」 一案,議設里遞錢糧一千一百四十五兩八錢八分。內「遵諭敬陳」 一案內,奉裁銀三百二十二兩八錢五分九釐零。又康熙二年六月,於「衝邑萬苦難支」 一案內,奉裁銀三百四十六兩三錢零。又康熙六年正月內,於《調劑驛遞以甦郵傳》案內,抽調撥補堂邑縣銀七十六兩四錢六分六釐零,止存實徵銀四百兩二錢五分三釐零。
走遞馬三匹,每匹草料連閏銀三十七兩二錢,共銀一百一十一兩六錢。
走遞驢四頭,每頭草料連閏銀一十四兩八錢八分,共銀五十九兩五錢二分。
走遞馬夫三名半,每名連閏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十三兩四錢。
白夫十名,每名連閏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共銀一百二十四兩。
青夫五名,每名連閏工食銀八兩二錢六分六釐零,共銀四十一兩三錢三分三釐零。
撥馬牌子一名,連閏工食銀一十二兩四錢,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八兩,鋪舍
總遞鋪 在縣治東鐘鼓樓南。明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創建。景泰五年,主簿黃政重修。成化十五年,知縣淡素重修。嘉靖三十六年,知縣劉旦「改造新司一所,另擇地創總鋪一所於縣治之東。」 久廢。
南觀鋪 在縣治南十八里。明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創建。正德四年,知縣諸忠增修。
新安鋪 在縣治東北八里。洪武三年,知縣汪惟善創建。正德四年知縣諸忠增修。
總鋪司一名,兵三名,新安、南觀二鋪,各司一名,兵三名。司每名工食銀六兩二錢,兵每名工食銀七兩四錢四分,共銀七十兩六錢八分。《冠縣》。
走遞馬匹銀一千四十一兩六錢。
《驢頭》銀五十九兩五錢二分。
馬夫銀一百八十六兩
白夫銀八百六十八兩
《青夫》銀一百六十五兩三錢三分三釐零。鋪舍
急遞鋪 在縣門右
樊家莊鋪 距縣東十里。抵堂邑達本府。王村鋪 距縣東二十里。
賈鎮鋪 距縣東三十里。
史村鋪 ,距縣西南一十里。路抵大名府。施莊鋪 ,距縣西南二十里。
王段鋪 距縣西北二十里。
湯家畽鋪 距縣四十里。
遞鋪司兵二十三名,工食銀四十四兩六錢七分一釐。
臨清州
里甲走遞白夫一百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四十兩,共銀一千二百四十兩。
里甲走遞青夫五十名,每名工食銀八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零,共銀四百一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零。
里甲走遞廠夫十五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六兩,共銀一百八十六兩。
里甲走遞馬三十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三十六兩,共銀一千一百一十六兩。
里甲走遞驢十六頭,每頭草料銀十四兩四錢,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七兩六錢,共銀二百三十八兩。
里甲走遞馬夫二十三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二兩二錢,共銀三十七兩二錢。
里甲抄牌二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八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共銀四十八兩九錢八分六釐零。
清源驛 在中洲。北向。
走遞馬二十三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二十七兩六錢,共銀八百五十五兩六錢。
走遞馬夫、撥馬牌子共十七名,醫獸半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七兩,共銀二百一十七兩。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共銀六十三兩四錢。原額編走遞水夫三百五十名,每名每歲工食銀十兩,照五年二閏扣算,每年攤派閏月銀一百一十兩六錢六分六釐零,共銀三千六百十六兩。內奉部文,查無驛州縣不准撥協裁減工食銀三百二十三兩八錢四分一釐零,實領工食銀三千三百二兩八錢二分四釐零。遇有小建,照每日工食裁扣。
原額編「供應廩糧」 ,下程中伙油燭、柴炭等項,支銷銀八百四十五兩。以上二項,共實領銀四千一百四十七兩八錢二分四釐零。
渡口驛 在州北五十里。
原額編走遞水夫三百五十名,每名每歲工食銀十兩,照五年二閏扣算,每年攤派閏月銀一百一十六兩,共銀三千六百十六兩。內奉部文查無驛州縣不准撥協裁減工食銀一百二十兩五分四釐零,實領銀三千四百九十二兩九錢四分五釐零。遇有小建,照每日工食裁扣原額編供,應廩給下程中伙油燭、柴炭等項,支銷銀六百五十七兩。以上二項,共實領銀四千一百四十九兩九錢四分五釐零。
鋪舍
州前鋪 在州之西
高莊鋪 在州南十里
左姑店鋪 在州東十里。
劉官莊鋪 在州東南十里。
吳官鋪 在州南三十里。
新店鋪 在州西十八里。明正德甲戌,知州高選重修,又圮。
鋪夫三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十一兩一分九釐。丘縣
里甲走遞馬八匹,草料連閏共銀二百九十七兩六錢。
走遞驢四頭、草料連閏共銀二百五十九兩五錢二分。
走遞馬夫六名,工食、連閏共銀七十四兩四錢;走遞曰夫十六名,工食、連閏共銀一百九十八兩四錢。
走遞青夫八名,工食連閏共銀六十六兩一錢三分三釐零。
撥馬牌子一名,工食連閏共銀一十二兩四錢,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一十二兩。撥協聊城縣青夫十四名,工食連閏並攤派鞍屜、棚廠、槽鐁等銀共一百一十八兩四錢四分五釐零。
鋪舍
總鋪 一所,凡三易,今廢。
新井頭鋪 一所
司兵總鋪司一名、兵三名;新井頭鋪司一名,兵二名,工食連閏共銀四十九兩六錢。
館陶縣
走遞馬十八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
驢六頭,每頭草料銀十四兩四錢。
走遞青夫十八名,每名工食銀八兩。
走遞白夫三十九名,馬夫九名,馬牌子一名,每名銀十二兩。
《里甲夫馬》共銀一千四百九十八兩二錢六分六釐零。
康熙五年,裁扣一百五十八兩九錢四分六釐零。
康熙十三年,裁扣六百六十九兩六錢。
康熙十四年,裁扣二百三十三兩一錢一分九釐零。
存銀四百三十六兩六錢。
考明季萬曆間,設有走遞馬十八匹,青曰夫共五十七名。陶地僻簡,供應頗給。查
皇清順治十二年驛站衝僻案內,館陶遞馬夫驢工
料銀一千一百四十五兩。後節次裁減,止設馬四匹。康熙五年,三省總督復駐大名巡撫周有德具題「館陶、堂邑冠縣衝煩,難支馬匹俱復原額。」 旋裁總督仍以四匹供應。
鋪舍
總鋪 ,招村鋪 ,路橋鋪 ,拐曲鋪,秤勾灣鋪 ,小馬頭鋪 ,南陶館鋪 ,遷堤鋪。
黃花頭鋪 、冀家河鋪 、窩兒頭鋪 、安靖鋪、北馬頭鋪 、馬攔廠鋪 、尖塚鎮鋪 、灘上鋪,司兵九名,工食連閏共銀六十三兩二錢四分。《高唐州》
舊編夫馬,於順治十一年六月內,奉兵部題明「查明驛站衝僻以均協濟」 一案,議設驛遞錢糧,共銀二千四百八十兩六錢。又本州協濟崇武、河橋、臨清、清陽等驛,共銀九百五十六兩四錢五分三釐零。奉文自康熙七年為始,改為本州魚丘驛,驛站錢糧坐支改抵夫馬工料外,共該銀三千五百二十兩六錢。自康熙十年為始,奉文銀七錢三徵支。
魚丘驛 在州治東。洪武四年,知州楊貴建,後廢。今移於東關內。無衙舍,僦屋而居。
走遞馬六十匹,每匹草料連閏銀三十七兩二錢,共銀二千二百三十二兩。
走遞馬夫三十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百七十二兩。
馬上飛遞公文馬夫二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撥馬牌子三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十七兩二錢。
抄牌二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獸醫二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十兩,供應中伙銀七百四十五兩。
《里甲夫馬》舊編《夫馬》。於順治十一年六月內,奉兵部題明「查明驛站衝僻以均協濟」 一案,議設里甲錢糧,共銀四千一百五十八兩六錢一分三釐零。康熙十年為始,奉文銀七錢三徵支。里甲走遞馬三十匹,每匹草料連閏銀三十七兩二錢,共銀一千一百一十六兩。
走遞驢十六頭,每頭草料連閏銀十四兩八錢八分,共銀二百三十八兩八分。
走遞馬夫二十三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百八十五兩二錢。
走遞白夫一百六十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一千九百八十四兩。
走遞青夫五十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八兩二錢六分六釐六毫零,共銀四百一十三兩三錢三釐三毫零。
撥馬牌子三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三十七兩二錢。
抄牌二名,每名工食連閏銀十二兩四錢,共銀二十四兩八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十兩。鋪舍
總鋪 在州署南
十里務鋪 在總鋪南十里。
陳家林鋪 在十里務南十里。
南鎮店鋪 在陳家林南十里。自此而南行,則達茌平。
苦水鋪 在總鋪北十里。
大柳鋪 在苦水北十里。
崔念鋪 ,在大柳北十里。自此而北行十里至平原驛,則達恩縣。
傅家莊鋪 在總鋪西二十里。由此而西行二十里至「新興集」 ,則達臨清縣。
楊官屯鋪 在總鋪東二十里。由此而東行五十里至倫鎮,則達濟河。
李留氏鋪 在總鋪西南二十里。由此西南行十里,則達清平。
司兵總鋪,司一名,兵五名;楊官屯、十里務、陳家林、南鎮店、苦水、大柳、崔念七鋪,各司一名,兵四名;傅家莊鋪,司一名,兵二名;李留氏鋪,司兵各一名。司每名銀七兩二錢,兵每名銀八兩四錢,該銀三百七十四兩四錢,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一十二兩四錢八分,共銀三百八十六兩八錢八分。
恩縣
太平驛 在迎薰門內右。舊在縣北五里,屬德州。成化二十一年改屬恩遷城內。知縣堵昇、李希哲相繼修建。萬曆十二年,知縣傅崇明、二十四年知縣孫居相重修,扁其堂曰「賓至如歸。」 後堂重華館中為正堂三間,有耳房二間,鋪陳庫東西各五間;後堂五間,廚房五間,廂房三間,庫房十四間,廄房三十間。今圮壞。儀門一座,大門一座,下為券,上為樓,置鼓角,今改驛丞宅,在堂東北隅。知縣李希哲修建。
驛馬八十九匹,本縣僉者十有八匹,俱正。每匹歲飼以銀三十四兩五錢。凡用站地一千四百五十六頃六十六畝六分,每頃歲徵銀九錢,共銀一千三百一十一兩。糧僉者四十有一匹,上二十二匹歲飼銀四十二兩,中十匹歲飼銀三十八兩,下九匹歲飼銀三十五兩三錢三分。江西新淦縣,上三:峽江縣,上三,浙江蘭溪縣中一、下二,江南吳江縣下四,常熟縣上十一、中六、下二,太倉州上五、中三。餘夏津縣僉。俱副匹。歲飼銀三十四兩五錢。驢十頭,歲飼銀二十兩。亦夏津縣編。
本縣編支銷銀三百五十兩,凡用站地三百八十九頃八十八畝八分。
《庫子》八名,每名銀四十六兩。《縣僉》二名,高唐、《丘縣僉》各三名。
館夫三名,每名銀九兩,縣僉。
鋪陳三十副,上六每副定價九兩四錢四分,中八每副定價七兩八分,下十六每副定價二兩四錢。歲儲銀五十兩五錢,「夏《津編》解府添造鋪陳」 ,本驛領支。
里甲馬驢各三十,馬二十四兩,驢一十二兩。接遞青夫凡一百名。今裁十名,歲雇募名銀八兩。
白夫凡二百名,歲雇募名一十二兩。
外扛頭銀三百兩貯庫,以備進貢扛解等項,見夫不足雇募。
亭鋪
迎候亭 一在城北二里,一在城南五里。萬曆九年,知縣傅崇明修。
留憩亭 一在「雷家集」 ,一在陳里長屯,俱嘉靖十年知縣呂應祥修,今圮。
總鋪 在城內南街東次。
榆林鋪 在縣治北十里。
王果鋪 在縣治南二十里。
興化鋪 在縣治南十里。
津期鋪 在縣治南二十里。
夏津縣
走遞馬七匹,草料銀三十七兩二錢。
走遞驢四頭,每頭草料銀十二兩四錢八分。馬夫六名,每名銀十二兩四錢。
走遞白夫十四名,每名銀十二兩四錢。
走遞青夫六名,每名銀八兩一錢六分六釐零。撥馬牌子一名,銀十二兩四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十二兩。鋪舍
總鋪 ,在縣治街南,舊在縣東街,正德元年知縣張翰毀尼姑寺建,鋪司一人,兵夫九人。郭家鋪 ,在縣治東南十里,鋪司一,兵,四達高唐路。
齊家鋪 在縣治東三十里,達高唐路。
挹清鋪 在縣治西二十五里,達臨清路。八方塔鋪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達武城路。迎恩鋪 在縣治東北三十里,達恩縣路。武城縣。
里甲夫馬工食草料,共派銀一千八百八十八兩八錢八分。
走遞馬四十匹,每匹工食草料銀二十二兩,照五年二閏共加銀二十九兩二錢八分。
走遞驢十頭,每頭工食草料銀十一兩,照五年二閏,共加銀三兩六錢四分。
走遞白夫五十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照五年二閏共加派銀二十八兩。
走遞青夫三十名,每名工食銀八兩,照五年二閏共加派銀十八兩。
鋪舍
總鋪 在城隍廟東
新興鋪 在城東南十里。
《司兵》總鋪、《新興》鋪司各一名,兵各二名,司每名工食二兩七錢,兵每名銀八兩四錢,加閏月銀一兩六錢。
水驛 在縣北三十里甲馬營。
庫子五名,每名銀四十六兩。舊武城、博平、濮州編。
館夫三名,每名銀九兩。《武城縣》編。
水夫二百七十二名,每名工食銀十兩。舊本府濟南府所屬編:
糧僉協濟水夫八名,每名工食銀十兩。本府濟南府、鳳陽府所屬編
過關支應銀五百十二兩。《武城編》:
南北遞鋪
武城縣衛河衝要。東岸始息縣之白馬廟,南至
夏津之桑園,一百四十四里。西岸始故城之鄭家口,南至夏津之王家莊,一百一十四里,置遞鋪二十九所。
徐家道鋪 ,白龍頭鋪 ,桑園鋪 ,商家鋪,白家圈鋪 ,大龍頭鋪 ,耿家林鋪 ,灣頭鋪,大還河鋪 ,高家圈鋪 ,陳家林鋪 ,柳林鋪,河家堤鋪 ,半邊店鋪 ,丁家道鋪 ,方淺鋪,陳家橋鋪。
右自南至北十七鋪,在東岸。
劉家道鋪 ,侯家道鋪 ,周家道鋪 ,西關鋪,南調嘴鋪 ,北調嘴鋪 ,絕河頭鋪 ,小流鋪,孟家莊鋪 ,王家莊鋪 ,張家莊鋪 ,果子口鋪。
右自南至北十二鋪,在西岸。
河兩岸原灘官地五十頃七十四畝六分。明隆慶年,每畝徵銀三分貯庫以待河道上司取用。舊淺夫編自本縣,重難不堪。明嘉靖二十四年,知縣丘道明具申撫按會議,令本縣編僉一百五十一名。「朝城協濟」 原僉九十名,扯回一半,止僉四十五名。范縣協濟十名,博平協濟十名,通共夫二百一十六名,舊皆召募。「近因差役繁冗,無人應役。」
《皇清》往來官舫,殆無虛日。每用拽夫,動盈千百,民以
為累。順治六年,知縣房萬達申文蒙允,夏津、清河各協濟十分之三,民困稍蘇。
濮州
按本州實征併撥補除荒銀一千七百八十兩三錢一分二釐零。內除歸原編協濟南城等驛夫馬工料銀一千二百三十六兩二錢二分四釐零改為起運丁地外,實該銀五百四十四兩八分八釐零。內又除裁扣銀七十六兩二錢三分四釐零,於康熙七年遵奉《陳言》一案歸入地丁銀內起解外,止實支四百六十七兩八錢五分三釐零。
里甲走遞馬三匹,每匹草料銀三十六兩,該銀一百八兩。每年攤派閏月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一十一兩六錢。
走遞驢四頭,每頭草料銀十四兩四錢,該銀五十七兩六錢。每年攤派閏月銀一兩九錢二分,共銀五十九兩五錢二分。
走遞馬夫三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該銀四十二兩。每年攤派閏月銀一兩四錢,共銀四十三兩四錢。
走遞白夫九名,每名工食銀十二兩,該銀一百八兩。每年攤派閏月銀三兩六錢,共銀一百一十一兩六錢。
走遞青夫五名,每名工食銀八兩,該銀四十兩,每年攤派閏月銀一兩三錢三分三釐零,共銀四十一兩三錢三分三釐零。
馬牌子一名,工食銀十二兩。每年攤派閏月銀四錢,共銀十二兩四錢。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八兩。夾溝驛工料銀八十兩。
鋪舍
總鋪 在州治前
南河鋪 ,馬軍寨鋪 ,柳行頭鋪 ,魏河鋪,項城鋪 ,董家口鋪 ,北王趙七鋪。
司兵總鋪司一名,兵三名;餘七鋪各司一名,兵二名。司每名銀六兩,兵每名銀七兩二錢,共銀一百七十兩四錢,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五兩六錢八分,共銀一百七十六兩八分。
范縣
《里甲夫馬》實徵並本縣撥補除荒銀一千三百九十七兩二錢三分三釐零。內除歸回原編《協濟甲馬》等驛並冠縣等處驛站里甲夫馬工料等銀七百六十一兩八錢六分六釐零改為地丁起運外,實該銀六百三十五兩三錢六分六釐零。內除裁扣銀二百四十一兩四錢一分一釐零歸入起運外,實存銀三百九十三兩九錢五分五釐零。
走遞馬四匹三分三釐零,草料連閏共銀一百六十一兩二錢。
走遞驢二頭,六分六釐零,草料連閏共銀三十九兩六錢八分。
走遞馬夫三名,五分工食連閏共銀四十三兩四錢。
走遞白夫七名六分六釐零,工食連閏共銀九十五兩六分六釐零。
走遞青夫四名,三分三釐零,工食連閏共銀三十五兩八錢二分二釐零。
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兩三錢八分六釐零。鋪舍
急遞鋪 在縣治前
坊子鋪 ,北陽鋪 ,顏村鋪。
《司兵》總鋪司一名,兵二名,顏村、北陽、坊子三鋪司各一名,兵各一名。司每名銀六兩,兵每名銀七兩二錢,該銀六十兩,照五年二閏扣筭,每年攤派閏月銀二兩,共銀六十二兩。
觀城縣
里甲夫馬工料銀三百一十五兩六錢一毫零。走遞馬三匹,草料銀八十九兩四分二釐零。走遞驢四頭,草料銀五十兩五錢八毫零。馬夫三名半,工食銀三十五兩八錢八分五釐零。
白夫九名,工食銀八十九兩四分二釐零。青夫五名,工食銀三十三兩八錢一分八釐零。撥馬牌子一名,工食銀一十兩五錢二分六毫。鞍屜、棚廠、槽鐁等項銀六兩七錢八分九釐零。編剩撥剩銀三毫零。
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
東五里鋪 在縣東
吳婁鋪 在縣東北十五里。
南五里鋪 在縣南
新興鋪 在縣南二十里。
鋪司兵工食銀四十八兩三錢六分。
朝城縣
里甲夫馬銀三百八十七兩八錢五分三釐零。走遞馬三匹,草料、連閏共銀一百一十一兩。走遞驢四頭,草料連閏共銀五十九兩。
走遞馬夫三名半,工食連閏共銀四十二兩;走遞白夫九名,工食連閏共銀一百一十一兩;走遞青夫五名,工食連閏共銀四十一兩三錢三分三釐零。
撥馬牌子一名,工食連閏共銀一十二兩四錢。鞍屜、棚廠、槽鐁等項共銀八兩。鋪舍
總鋪 在縣治前大門西。
虞家鋪 在縣北八里
大興鋪 在縣北十八里。
大畽鋪 在縣南十里
堰里鋪 在縣南二十里。
磚莊鋪 在縣西南十里。
侯莊鋪 在縣西南二十里。
李保鋪 在縣東南十五里。以上舊俱有舍、有亭、有門、有垣、有坊,久廢。
司兵總鋪司一名,兵三名;虞家堰里、大畽、大興四鋪司各一名,兵二名;李保鋪,司一名,兵一名。磚莊、侯莊,各司一名。司每名銀六兩,兵每名銀七兩二錢。連閏該銀一百三十八兩八錢八分。。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