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三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三十卷目錄
河南府部彙考四
河南府城池考
河南府關梁考
河南府封建考
河南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四百三十卷
河南府部彙考四
編輯河南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本府。〈洛陽縣附郭。〉
本府城池 。府舊城始築於周公營洛,卜澗水東,瀍水西,所謂王城也。秦置郡縣,縣治則在成周,所謂故洛陽城也,即金墉故城東。漢、魏、西晉、元魏皆城於此。隋煬帝大業元年,大營東京,名曰新都,乃移縣治於光通坊。隋以後,洛陽縣治方在王城,即今城中也。唐穆宗長慶二年,增築之,建以十門:東曰建春、永通,上、東西曰麗景、宣耀,南曰定鼎、長夏、厚載,北曰安喜、徽安。唐末摧圮殆盡。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命留守武行德葺之。宋景祐元年,以王曾判府,復加修築,背邙面洛,左瀍右澗,即今之城池也。金、元皆仍其舊。方之周都,縮五之四,擬之隋、唐東南一隅耳。歷代俱土垣,明洪武元年,始置河南衛守之。六年,明威將軍陸齡砌以磚石,濬以壕塹。四圍八里三百四十五步,高四丈,基廣如之,壕深五丈,闊三丈。復減門為四:東曰「建春」 ,西曰「麗景」 ,南曰「長夏」 ,北曰「安喜。」 城之四門,上覆重樓,外築月城。又搆角樓四座,敵臺三十九座。固守之略,於是始嚴。成化、弘治間,指揮張傑、王臣相繼葺治,壕為潦水淤塞。正德辛未,中原盜熾,郡伯劉瓛督役疏導,深復固,闊倍於昔。又引瀍、澗二水,灌壕築堰,以資防禦。壬申三月,寇果奄至。環攻三日不得渡,城保無虞。繼之修濬者不能詳考。萬曆初年,蒲坂楊俊民來分守,督縣衛修輯一新。改四城樓扁,東曰「長春」 ,南曰「薰風」 ,西曰「瑞光」 ,北曰「拱辰」 ,相沿日久,傾圯至甚。崇禎四年,壺關楊四重尹洛,謀於鄉紳士庶,共輸銀三千餘兩,委庠生張秉厚董其役,歷二年餘而功竣。適值流寇渡河,窺城者四次,眾得恃以無恐。未幾,楊尹以行取去。繼任者滕縣劉弘緒,復於壕邊環以欄馬牆一匝,高一丈,長一千五百六十八丈五尺。又濬閘口,引瀍水入壕,幾復正德辛未之舊。郡守吳橋王印長為寇曾薄城,關廂之民可念,於是與劉議環關築土城一道,二十三里,高一丈三尺,闊一丈。明末俱行平毀。至
皇清順治六年,知府金本,重用「明《福藩》」棄磚甃砌丈。
餘稍資捍衛
外州縣
「偃師縣城池 ,築土為城,周圍六里八十四步,高一丈五尺,厚丈餘。」 按城即武王所築息兵之城,歷代廢置不常。明正德六年,流賊寇河南,知縣朱璟重修,高厚俱增於舊,民賴以安。嘉靖三十二年,大水,淹沒幾半,知縣王表重修,知縣林萬里繼修。崇禎年,流賊猖獗,知縣夏士譽以土城脆薄,乃代石為基,易之以磚,城始堅固。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流賊數千薄城,知縣徐日泰率士民武同芳等戮力捍禦。因郡城先陷,援絕勢孤,賊眾從南門攻擊甚急,力竭城破。賊恨偃官民不降,遂屠其城。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魏惟紫重修。
鞏縣城池 :城周圍七里四十八丈,濠塹深八尺。明成化十一年,知縣柯忠修。萬曆十三年,丁分巡檄加磚石甃砌。周圍門五座,曰「玉川」 ,曰「望嵩。」 其一小東門葢舊城,東門卑下,一遇黃河漲浸人城,居民不免沉竈產蛙。萬曆四十年內,知縣程宇鹿擇城垣高處另開一門,使門高水低,不得漲入,又築土堤五百丈,以衛城腳。城上建磚石高樓。值流土交亂,知縣宋文瑞復增高五尺,卒以屈敵。越癸未,寇益肆,而鞏以孤城抗賊,為賊攻陷,傾圮者數處,至
皇清順治六年,大同鎮將兵起,兩河震動。知縣徐樑
周圍修補,完固無缺,今賴之。
孟津縣城池 城周圍四里,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廣倍之。門四:曰東暉,曰南薰,曰西成,曰「北拱。」 雨久傾圯。明崇禎間,山陰張爾葆始砌以磚。壬午,寇陷,城垣損壞大半。
皇清知縣宋弘道率眾捐資修補,建《四門城樓》復成。
《偉觀》。時經淫雨,城垣間傾。《灤州孟常裕》,多方增
葺屹然金湯
宜陽縣城池 城周圍四里許,東西較長,而南北頗削,其形似船,故名「船城。」舊土城,明正德年間,知縣司𡸅始築修磚城,高二丈二尺有奇,池一丈五尺。崇禎六年秋月霪雨,城頹數十處,知縣史洪謨督工修補。嗣後十一月二十六日,流寇渡河,混「十萬」等數十營,往來攻圍,而城不陷者,史令之功也。迨十三年,闖賊首克宜陽,墮其城。次年主簿陳五德補修。
皇清定鼎,知縣羅爾因重修。順治十六年夏六月霪。
《雨墮數處》。知縣王鼎印修輯。
登封縣城池 城未滿三里。明景泰中,布政使豐慶以南城逼於學宮,拓而大之,凡百餘步。正德間,知縣李居仁重修。萬曆三十九年,知縣傅梅重修,易故堞一千有二,悉易堅甓,計六百四十九丈,闢舊門而高之。北樓毀於「逆闖」 ,知縣劉禎重建。崇禎癸未,復燬於「土寇。知縣高岫、張朝瑞相繼重修。」
永寧縣城池 「城周圍四里一百七十步,高二丈五尺,堞牆七尺,門有三。隋置縣時築,嗣後隨時修葺。」 正統十年,縣丞於淵重修,門上各豎以樓。隆慶五年,知縣高一登重修雉堞,甃以甓。崇禎庚辰,流寇陷城,平,其雉堞墮城門。
皇清壬辰,縣令程萬善重修,漸復其舊。
新安縣城池 :土城,漢高帝元年築,明洪武初重修。東文峰,南澗水,西泥河,北慕容山,皆迫邇城外。城門東曰「瞻洛」 ,西曰「通陝」 ,嘉靖四十四年,知縣王訓重修。南曰「浴澗」 ,又曰「聚魁」 ,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劉登創建。北曰「風懷」 ,東西兩門俱有月城。嘉靖三十七年,知縣盧大經創建。四十四年,知縣王訓添修。周圍設墩臺,立「鋪舍十二間。又創建廣壕凡四里,東西四百九十步,南北一百九十一步,高一丈五尺。西門外為通澗橋,池深七尺許,東北負山,南面臨水,俱無池,東西俱有關廂。」 其創修磚城,始於知縣王鉉,自寺巷北門至東北門。其磚石工價皆自辦,毫不累民。工未竣報陞。繼修則知縣劉懋。崇禎九年,知縣傅明遠、同邑尚書呂維祺移北城,跨慕容山,東原四百九十步,今加八十五步;南北原一百九十一步,今加一百一十步。周圍皆磚砌,高二丈五尺。北城臨山俯瞰,城內甚悉,流寇內訌,呂忠節公憂之,同邑紳士謀於傅令,議築城於山巔,以防賊之窺探。忠節公獨築北城之半,義士陳明英、張文明、韓復本協修數十丈,踰月功竣。十三年,流寇破城。十四年,流寇復至,平其城,磚基僅存其半。又嵩縣土寇,於大中復破之。十月又平其城。至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俞遜先修「《東月城》,重整關鍵。」
方得啟閉。康熙六年,知縣范諟仍去《北山城》,僅重修舊城。
澠池縣城池 城舊周圍八里許,西漢置縣始築,歷代廢置不一。明崇禎十年,流寇二陷澠城,焚燬殺掠,慘不可言。署縣事靈寶訓導袁登甲,據生員呈,以澠城南潁澗河,一遇泛漲,即為衝損,久無完堵,兼之城闊人寡,創守維艱,申文裁去西城一半,僅存三分之一。崇禎十二年,知縣牛藩完城浚壕,磚包北面,闢為東西二門,各有樓。
皇清知縣孟國英增修角樓,補修傾圮,遂成偉績。《順》
治十一年霪雨,傾倒城垣三面,共四十三丈五尺。知縣張燝率眾捐資,共圖修葺,期月告成。嵩縣城池 城周圍五里十三步,高二丈,壕塹深丈餘。崇禎間,流土交訌,知縣何復修葺完固。明末土賊折毀殆盡。
皇清知縣劉興漢因草昧初闢,僅葺城垣,尚無垛口。
十一年,知縣趙景融增修女牆。十七年,知縣楊厥美增修四門,門樓各三間:東曰「來鶴」 ,南曰「解阜」 ,西曰「寶成」 ,北曰「捧詔」 ,殘邑始有保障焉。盧氏縣城池 城,漢時始築,歷代修濬未詳。明洪武元年,知縣李可民重修。城高一丈五尺,周圍四里一百八十步,壕深一丈,廣二尺。四門上各建樓,下各有懸橋,既而傾圯。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鄒印光修築完備。
陝州城池 城十三里一百二十步。東南有壕,深五丈,西北近河,高十餘丈。西漢所築,歷代修濬不一。明洪武初,千戶劉全截去東城三分之一,完城後壕,增以月城,闢為四門,門各有樓。崇禎八年,寇毀城,圍九里一百三十步。弘治時,知州汪濬重修,南、北、西三面,遂以屬州。東一面,則指揮呂璽重修,遂屬衛。今因之。
「靈寶縣城池 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七尺。」 周
三里六十步。垛口一千。明縣令谷萬方並為五百池,深闊一丈有半。順治十三年,縣令梁儒重濬。明崇禎年間,縣令谷萬方用磚修西城一面工完。東城磚修十之七,南城磚修五十丈,北城修二十丈。工未畢,遭寇掘毀。寇退後,官因缺補葺,迄今工未告成。康熙二十三年,邑令江繁重修復沿壕植楊柳數百株,陰森可愛。
閿鄉縣城池 :土城高一丈九尺,池深一丈,闊倍之。周圍四里,東、西、南三門。門上重樓:東曰瞻洛,南曰來薰,西曰仰華。按城創築無考,明洪武初增修者縣丞王珪也。緣逼近湖水,屢被衝崩,當事者皆屢行修補。至萬曆十八年,大水復衝西南隅,知縣鄭民悅創築石堤,建禹王廟,百姓豎石曰「鄭公堤。」 二十九年,湖水橫漲,廟堤復壞,知縣黃方修之。崇禎己亥,知縣王鉉因流寇出沒,通修新舊城,以為防禦。
皇清順治七年,西北隅為水衝崩,知縣金鎮重修築。
堤護之。十一年大雨,黃河水溢,城崩,知縣張三省重修。
河南府關梁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本府。〈洛陽縣附郭。〉
龍門關 在府城南
瀍橋 舊名和平橋,在府城東門外,成化十五年改今名。大學士劉健《記略》:「河南府城東門外,瀍水所經,歲久成巨溝焉。雖有橋以通往來,成壞不知其幾。蓋瀍水之流,褰裳可涉,而府城地勢北高南下,每當夏秋雨積,則潦水大至。及桂林劉本來知府事,始易以石,積數年乃成。然病其為空太密,不能當潦水之怒。曾」 未踰年而復壞,則其費不貲矣。令新昌何鑑繼之,乃會僚佐與謀曰:「橋成而易壞,第作之者未得其道耳。其試以某意作之。」 遂令匠氏石其兩岸及底於其中,以木大作一空,屬之以鐵鱗,比若完木然,廣視其溝而深過之,其上錮磚三重,然後平之以土石。自成化乙巳冬,至明年夏,僅三時而成,視前費不及什之一,而深廣堅朴,足垂永久。民始疑其疏,而終服其巧,無不頌其便焉。
仁惠橋 在府城南門外。
伊橋 在府城東南伊河上。
上浮橋 在府城西南
中浮橋 在府城南三里。
下浮橋 在府城東南
皋門橋 在府城西,晉惠帝建。潘岳《西征賦》:「駐馬皋門」 ,即此。
天津橋 跨洛水上,隋煬帝建,用大船,連以鐵鎖,長一百三十步,南北夾起重樓四所,各高百餘丈。貞觀中,甃石為岸,即宋邵康節先生《聞杜宇》聲處。
澗河橋 在府城西十里。
金橋 在府城外
午橋 在裴晉公莊
利涉橋 在府城天津橋西,唐咸亨三年建。「七里橋 」 ,在洛陽七里澗上,實晉之旅人橋也。創建無可考。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河南府知府孫居湜捐俸重修。
偃師縣
奉先橋 在縣治。舊有永安陵,為奉陵寢而設,因以名橋。
鞏縣
大栗關 :在縣治東南。
柳橋 在縣治東
孟津縣
孟津關 ,在縣東北黃河南岸。
河橋 在縣治東北。晉杜預請建橋於富平津,即此。今廢。唐柳中庸詩:「黃河流處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瀟瀟。」
宜陽縣
趙保鎮關
穆冊鎮關 :俱在縣治西南。
永濟橋 在縣治東北,跨洛水。宋邵雍詩:「山背錦屏開,河臨永濟迴。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斜日射虹去,低雲將雨來。無涯負清景,長是愧。」
非才。〈又。〉一水一溪門,溪門雲復屯。珍禽囀喬木,幽鹿走荒榛。雨腳拖平地,稻蛙扶遠村。高城半頹缺,興廢事休論。
畫橋 在縣治西
洛橋 在縣治北。唐李益詩:「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登封縣
轘轅關 :在縣治西北轘轅山。
石羊關 :在縣治東南。
永寧縣
崇陽關 、高門關 ,俱在縣治西。
鵜鶦關 :在縣治鵜鶦山谷。
河底關 :在縣治東北。
金門橋 在縣治南
長淵橋 在縣治西
新安縣
函谷新關 在縣治東二里。項羽坑秦降卒處。「漢樓船將軍楊僕有大功,恥為關外人,上書乞移關內,以家財輸於官,武帝為徙於此。」
東澗橋 在縣治東
西澗橋
鐵門橋 俱在縣治西
澠池縣
南村關 :在縣治北九十里。
雙津橋 在縣治西一里。
嵩縣
白楊關 在縣治西
舊縣鎮關 :在縣治西七十里。
沒大嶺關 :在縣治南一百里。
順陽橋 :在縣治東門外。
錦陵橋 在縣治北
盧氏縣
欒川鎮關 :在縣治東四十五里。
朱陽關 :在縣治西南。
杜館鎮關 在縣北六十里。
青石關 在縣治西沙窩社,路通陝西。
白華關 在縣治西,勢甚險阻,通陝西。
文華關 :在縣治東門外。
阜安橋 :在縣治西門外。
迎恩橋 在縣治北門外。
通津橋 在縣治南洛河。
高橋 :在縣治西雲霧嶺下。
陝州
硤石關 :在州治東七十里。
鴈翎關 在州城東南
硤石橋 :在州治七十里。
橐水橋 、譙水橋 俱在州治南。
靈寶縣
火燒關 :在縣治南一百里。
虢略關 在縣治南
函谷舊關 ,在縣一十里。老聃西度,田文東出,皆此關也。左右有「望氣」 、「雞嗚」 二臺遺址。
轆轤關 :在縣治西南。其地高連星宿谷,北接金盆道,乃戰國疆界也。
鴻蘆橋 在縣治西
閿鄉縣
大谷關 :在縣治西南。
潼關 :在縣治西六十里。
湖陽橋 在縣治西
盤豆橋 在縣治西
玉溪橋 在縣治西
津渡附
平津 ,周武王師渡孟津即此。唐姚合詩:「間立津橋上,寒光動遠林。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從王在鎬,天寶至如今。雍陶詩:「津頭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楊村渡 在偃師縣南,即伊、洛會流之處。白坡渡 ,在孟津縣西。
匡口渡 在新安縣東北。
洛河渡 在宜陽縣北
黑石渡 在鞏縣西南
裴家峪渡 在鞏縣西
駝峪渡 在鞏縣西北
神堤渡 在鞏縣東北
洛口渡 鞏縣東
濟民渡 在澠池縣北
通津渡 在盧氏縣南
茅津渡 在陝州城北四里,一名陝津。《春秋》「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還」 ,即此。
三門集津 ,在陝州東。
大陽渡 在陝州城西。漢獻帝北渡大陽津,即此。宋魏野詩:「數點歸鴉投遠樹,人行欲盡夕陽路。春靄還生竹塢村,西風乍起茅津渡。顒顒三兩待船人,立蹇扶筇望水濱。忽見爐中煙一縷,祇應炊稻烹霜鱗。」
浢津渡 在靈寶縣西北三里。
盤豆渡 在閿鄉縣西
河南府封建考 府志
編輯周
虢 ,姬姓,公爵,出自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與虢叔為王卿士,勳在王室。文王友愛二弟,謂之「二虢。」 武王克商,封仲於弘農陝縣東南之虢城,今陝州靈寶縣有虢州城。周室東遷,虢公忌父、虢公林父猶為天子相,謂之「西虢」 ,後為晉所滅。
魏 ,姬姓,侯爵,文王子畢公高之後也。武王克商,封高於畢,遂為畢姓。其後絕封。有畢萬者,事晉獻公,帥師伐魏,滅之。獻公遂以魏封畢公為大夫,世秉晉政。傳至斯,分晉地,受命為列侯,是為文侯。凡九傳為秦所滅。按魏,今在陝州北芮城。
滑 ,姬姓,伯爵,始封未詳。僖公二十二年,秦孟明帥師襲鄭及滑,商人弦高假鄭命而犒其師,孟明謂「鄭之有備不可克」 ,遂滅滑而還。今偃師縣南二十里有緱氏廢縣,即其地也。
焦 ,姬姓。周武王封神農後遷於焦,後為晉所滅。今陝州南十五里有焦園村,即古焦國地也。劉 ,姬姓,子爵。王季之子,食采於劉,是為康公,其後子孫因以為姓,世為周之卿士。哀公三年,趙鞅伐周,殺萇弘以逼劉,而劉氏遂亡。今偃師縣南緱氏西有劉亭,即其處也。
周桓公 ,姬姓,名揭,孝王弟。孝王封之於王城,以續周公之官職,是為桓公。桓公生威公,威公生惠公,惠公之少子班又別封於鞏以奉王,是為東周惠公。故班之兄則仍襲父爵,居於王城,是為西周武公。
秦
《呂不韋 》,陽翟人,相秦,封《文信侯》,後又封以《洛陽十萬戶,因增廣洛陽舊城》以居之。
楚
申陽 ,瑕丘人。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項羽分韓地,立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後降漢。以上俱實封。
西漢
陽城侯劉用 ,頃王子,宣帝時封。傳至報平悼侯工師喜 ,以舍人從擊秦,入漢,定諸侯,守洛陽有功,封邑一千三百戶。傳至執,坐罪免《南、北朝》。
宜陽侯檀韶 ,以討《桓鉉》功封。
宜陽侯王國珍 ,梁武帝時,以佐命功封。子僧度嗣。
河南王曜 ,道武子。天興時封。傳至顯。
高孝瑜 文襄帝長子齊初封河南王。
河南公伊馥 ,代人。太武時,以戰功封。
荀頹 ,代人。太武時,進爵至「河南王。」
陸真 ,代人。太武時,以戰功積封至河南公。寇讚 ,上谷人。世事苻秦,以歸化功,進爵河南公。
永寧侯酈範 ,魏太武時,以舊勳封。子道,無嗣。明
《伊厲王 》,太祖第二十四子。始封,諡曰「厲。」 《伊簡王 》,厲王第一子。襲封,諡曰簡。
伊安王 簡,王第一子。初封洛陽王,後進封,諡曰「安。」
伊定王 ,安王第四子。初封郟城王,後進封,諡曰「定。」
伊莊王 ,定王第一子。襲封,諡曰莊。無嗣。伊敬王 ,定王第二子,襲封,諡曰「敬。」 其第一子典瑛,襲封,後遷至鳳陽,國除。
《新安有熹王 》,定王子,分封。
永寧靖僖王 定王子分封諡曰:《靖僖》。
宜陽康懿王 定王子分封諡曰:《康懿》。
光陽榮靖王 ,簡王第二子。分封。諡曰《榮靖》。乏嗣,國除。
方城懷僖王 ,安王第二子。分封,諡曰《懷僖》。二世愍和王襲。三世懷順王襲。四世溫僖王襲。五世恭惠王襲。六世莊裕王襲。因福王就國,遷汶州。
西鄂安僖王 ,安王第三子。分封。諡曰「安僖。」 《二》
《世恭靖王襲》,乏嗣。其所遺五代孫輔國中尉《采錨》勤學樂善,循循雅飭過於儒生。
濟源王 ,定王第二子。分封。乏嗣。國除。
萬安康懿王 ,敬王第二子。分封。諡曰「康懿。」 二世,昭和王襲。三世,恭宣王襲。因福王就國,遷永寧。
安樂王 伊王庶長子。初封王,後伊王廢為庶人,發鳳陽,置安樂王於汴城閑宅,終未嗣爵。福王 ,神宗第二子,萬曆四十一年就國。崇禎辛巳,寇陷洛陽,被執不屈,罵賊而死,後追封《福忠王》。
德昌王 :福王第一子。初封德昌王。崇禎十一年,冊封為「王世子。」
河南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洛陽縣附郭。〉
府治 舊在城內大街,居中大門,啟建高臺三丈許,上有「中州勝概」 樓三楹,砌以磚石,巍峨聳觀。門內樹戒石碑,正中太守公廨四廳正宅後樹梅花六株,名梅花堂。寇殘後,俱廢。今移東北隅提督府衙門內。
洛陽縣治 ,舊在成周,自秦歷漢、晉悉因之。隋大業二年始徙瀍水西道光坊。唐治河南縣,尋改洛陽,金、元皆仍其舊。萬曆年間,修建福府,後面拓及之,乃東移於迎恩巷之北。縣治正堂五間,扁曰「泰徵堂。」 堂下左吏、戶、禮,右兵、刑、工諸房各九間。二門正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左、右糧房一十二間。大門上有重樓,左申明亭,右「旌善亭。」 後為知縣內署堂,迤東為幕廳,縣丞廨在東,主簿廨在西,典史廨在六房後。大門以東為寅賓館,又東為土地祠,明末焚毀無遺。
皇清順治庚寅歲,知縣武攀龍就舊址內創建官署。
察院 在縣治西南王府街。
後察院 在三皇廟街,今廢。
中察院 在福廢府門西,新設。
東察院 在東關,今廢。
分守道 在西門裏,因寇變,毀廢。今改置安國寺街。
鐘鼓樓 在東門裏,福廢府門東。僉事葉創建,經亂拆毀,知府甯之鳳重建。
「南薰館 」 在南門外鐵鍋巷中,以待過客。《外州縣》
偃師縣治 在城西北敦化坊,漢時始建,隋、唐、宋、元、明皆仍其舊。後燬於兵燹。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王埏重修「懷德堂」三間,大門上。
有重簷更漏,在內儀門。明知縣王表修。幕廳在堂內,司房左右各七間。知縣魏惟紫修。庫樓在堂東。知縣王埏重修。架閣庫,今廢。承發司在堂西,後廳在堂北。今俱廢。知縣宅,縣令宋中鴻修,魏惟紫增修。戒石亭在儀門內。土地祠在儀門外。獄禁在儀門內。西吏舍,今廢。馬廠知縣王修「申明亭」、「旌善亭」俱知縣艾元復建。
縣丞宅 在堂東北
主簿宅 今裁宅廢
陰陽學 ,在縣治西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僧會司 在縣治南壽聖寺。
道會司
惠民藥局 在縣治西,今俱廢。
行署察院 在儒學東,今存三間。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知縣魏惟紫重修。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今廢。
府廳 在縣治西,今廢。
養濟院 在縣治北
鞏縣治 舊治被寇焚燬。
皇清順治癸已,知縣陳朱垣重建大堂三間,後堂三。
間,東西六房十間「縣廨」 一所,三層高樓五間,譙樓、儀門、架閣庫
「縣丞宅 」 、「主簿宅 」 、「典史宅 」 ,俱未載。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察院 舊址,焚燬無存。順治三年,知縣郭永建大門三間,耳房六間,後樓一座,過庭三間,臥房四間。順治癸已,知縣陳朱垣復增後臥房五間。布政司 在東街路北,今廢。
按察司 在東街路北,今廢。
巡檢司 在黑石渡
養濟院 在縣東南隅
「《矜不成人》院 」 今併養濟院。
漏澤園 :在縣南五里堡。
孟津縣治 舊在縣城北街迤東,明末遭寇,焚蕩為丘墟。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陳瑚因舊《布政司》廢基而緝繕。
之。大堂三楹,二堂五楹,大門三楹,儀門一楹。後又經知縣宋弘道、卞世珍增修公廨三楹,東西兩廈。堂左建庫房、吏、戶、禮房、架閣庫,右建兵、刑、工房、承發司各五楹。儀門左建土地祠、馬神廟,並馬房三楹。寅賓館、典史衙,俱未建。獄在舊縣治右。
陰陽學 在新察院西,今廢。
醫學 在舊察院西,今廢。
僧會司 在敬愛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舊察院 在前街東偏,今廢。
新察院 在縣治西
養濟院 在後街,今廢。
演武亭 在南門外
宜陽縣治 在縣挹秀門內,直接「屏山第一峰。」 明末燬於兵。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金繼望重修,於故址建「保赤堂。」
五間:東為庫房一間,左右為六房,各三間。堂右贊政三間,儀門三間。門內右酇侯祠,門外左土地祠。祠東寅賓館,南常平倉,而監獄亦附其旁。大門上譙樓、正堂,後問夜堂。迤北知縣宅,極北退思樓。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韓庚寅重修。典史宅 在儀門東。
陰陽學 、醫學 ,俱久廢。
僧會司 在勝因寺
道會司 在太清觀
察院 在縣治東
按察司 在中街
府廳 二,俱在縣治東,今廢,改為「神廟。」
養濟院 在西關外
廣濟院 在養濟院東,今廢。
登封縣治 舊治焚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張朝瑞捐歷年俸薪,次第重修。
居敬堂三間,捲棚三間,儀門三間,堂前分列六房,後堂庫藏三楹。折東而西為宅,門內三堂便署凡四十餘間。大門在譙樓下。康熙三十三年,知縣張聖誥重修,規制煥然一新。
典史宅 :在縣治內。康熙三十三年,知縣張聖誥移建主簿宅舊基。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西,知縣張朝瑞建。僧會司 在峻極寺,今廢。
道會司 在崇慶觀,今廢。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按二司 在縣治西。趙興建,今廢。
養濟院 在東關
演武場 在西闕
永寧縣治 在東西門通衢之中央。舊基中為忠愛堂,左贊政廳,右庫藏,東西廡為六房,前為儀門,門外左為土地祠,祠之東為紫雲軒,蓋寅賓館也。右為獄,前為譙樓、忠愛堂、後為慎思堂,後為知縣宅。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李伸重修。
典史宅 在知縣宅東南。
陰陽學 在西門內
醫學 在縣治西
僧會司 在福昌寺
道會司 在西關,今廢。
崇陽關巡檢司 在縣西八十里。今燬。
高門關巡檢司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今燬。《演武場 》在東關外。
察院行署 在縣治東,今廢。
布政使行署 在察院,今廢。
府館 在東門內,今燬。
守備廳 在察院西,今燬。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隅。
漏澤園 三郭外
新安縣治 中為縣堂,元至大四年創建。明洪武三年知縣丁廷舉、嘉靖四年知縣王訓
皇清順治辛丑,知縣佟希聖俱重修左楹,「為官庫」右。
楹為儀仗庫,堂後為知縣宅,東為幕廳,廳南為吏、戶、禮三房,又南為觀澗樓,又南為預備倉,西為承發司,南為架閣庫,又南為兵、刑、工三房,又南為官庫。甬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門東為土地祠,祠南為申明亭,西為獄牆,牆內為旌善亭,前為譙樓,樓下即為大門。
典史宅 在縣治幕廳東。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府館 二:一在縣治東,一在縣西門外。
布按分司 在縣治東
察院行臺 在布、按分司東。
「僧會司 」 ,即寶雲寺。
道會司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爛柯山下,即洞真觀。
演武亭 在縣西門外
迎候亭 在縣東門內
官馬廠 在縣治西南城內宜陽縣協濟養馬處,周圍數畝,縣內有《協濟碑》。
惠民藥局 明洪武十七年建,永樂二年,知縣張敏重修,今廢。
養濟院 在城西關路北,今廢。
澠池縣治 舊建邑中,寇燬遺址築為西城。明崇禎十一年,知縣牛範以東布政司行臺改為縣治。正廳五楹,東、西二楹為庫、後廳、東西房、科儀門、戒石坊、東、西角門、寅賓館、土地祠、獄舍、譙樓俱備。崇禎十五年,流寇焚燬。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潘汝悠,七年知縣孟國英,相繼
增正堂及宅舍等俱備。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劉孚嘉又捐俸葢六房。二十七年,二堂傾圯,又捐資重修;堂左又建客廳三楹,堂後又建正房三間,後樓一座,並其大小房不等。
典史宅 在縣治內
陰陽學 、醫學 俱寇燬,未建。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寇燬未建。
養濟院 ,寇燬,今於城西南隅鑿窯數空安置,按月給糧。
《演武亭 》「建城東郭。」
南村巡檢司 在縣治北一百二十里。寇燬,順治七年,巡檢李聯芳創補。
嵩縣治 在縣城內,與宣威門相對。明洪武元年,指揮任亮改作鎮署,遂相沿為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年,知縣王景道重建於城西北隅。明末寇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楊厥美因軍屯歸併有司,遂
仍將千戶所改為縣治。內原有近民堂三間,又創儀門三間,左右角門各一間。東建吏、戶、禮三房,共六間;直北建收糧房三間,西建兵、刑、工三房,其南為承發司,直北則連柬房,通六門。堂下東西皂隸房各一間。堂後為便署五間。東西廂房後為官宅,凡五間。左石有廂房,後有亭扁曰「樂壽亭。」 儀門西為獄,南為倉,前為譙樓,外東西為申明亭、旌善亭,今廢。
典史宅 在縣治內
東察院 、西察院 俱在縣治後。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道會司
巡檢司 今俱裁
養濟院 漏澤園
盧氏縣治 在縣西街。漢時所置,歷晉、隋、唐、宋以來皆因之。元末兵燹,明洪武元年,知縣李可民因故址重建。九年,知縣王桓改修。成化八年,知縣沈源重修。明末焚燬。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劉瀾又因故址重建,扁其堂曰:
親民堂正堂三間,東西庫房二間,退思堂三間,儀門一所,東房三間,十四年知縣鄒印光「重建」 ;西房三間,承發司一間,大門樓一間,十八年知縣任登級「重修。」
典史宅 :在縣北街。順治十四年,知縣鄒印光重建。
養濟院 在縣城內
陝州治 在州城西北隅。後魏時建,後廢置不一。至元末兵燹。明初,知州聞人桂因舊址創。崇禎八年寇燬,知州陳道蘊重建。越五年又燬。
皇清順治七年,州守滄州劉世傑捐俸重建,視舊更。
為「弘廠。」 正廳七楹,內東西二楹為庫。廳後為後廳,廳前為甬道,甬道中為戒石坊,坊前為儀門,儀門東西為兩角門,儀門內為土地祠,為馬廐。又正廳東為架閣庫,庫北為東三房,西為承發司,司北為西三房。又後廳為知州公廨。正廳西北為吏舍。儀門西為獄,前為大門。大門外為申明亭、旌善亭,又為東榜房、西榜房又前為譙樓,南為鐘樓,西南為倉。
同知公廨 在州治正廳東,今裁廢。
判官公廨 在州治正廳西,寇焚燬。
吏目公廨 ,在判官廨南,寇焚燬。
布政司行臺 在譙樓左。
按察司行臺 、察院 、府館
陰陽學 、醫學 俱燬。
稅課司 在州治南,今廢。
僧正司 ,在州治東南萬壽寺內。
道正司 在州治南佑德觀內。
養濟院 在察院西,今廢。
靈寶縣治 ,在縣城之北。鼓樓三間,儀門三間,正堂六間,六房東西各七間,堂左贊政廳三間,右庫房三間,無倦堂三間,熙春堂三間,糧房三間,東寅賓館,西三神祠。
陰陽學 在西察院前,今廢。
醫學 在縣治西,今廢。
道會司 ,在上察院迤西,近北城。司毀,基址存。僧會司 ,在御題寺後。
鐘樓 在縣治今廢
府館 ,在縣城南門內,房毀,址存。順治十年,縣令郭顯功改建「白衣觀音堂。」
稅課司 ,在「虢略鎮」 ,房毀,址存。
迎候亭 二一在縣治東三里,址無考。一在弘農澗西三里,基址存。
巡檢司 舊在虢略鎮。嘉靖十一年,縣令荀汝安移蓋朱陽鎮。今巡檢居乃鎮之公館,司之房,毀址不可考。
公館在虢略鎮,往來上司安歇,係重修。
閿鄉縣治 集鴻堂舊名「牧愛堂。」 明洪武間,知縣趙仲益創建,邵演、黃方復修。
皇清「金鎮」改今名。堂之東為幕廳,西為儀仗庫,南為
戒石亭,東西為廊各七楹,以棲六曹。夾道之南為囹圄,西北為小倉戒石亭南三楹為儀門,左右兩楹為角門。儀門外東西房為徵收所,偏東為寅賓館,又東為土地祠。大門儼若城闉,而重樓其上曰譙樓。大門外左右為申明、「旌善」 二亭。大堂後為節愛堂,其東為官庫,其西為火藥局,東北隅為大倉,西北隅為支房三間,供應過往。中為戟門,門以內為內室。
縣丞宅 在知縣宅東
典史宅 在知縣宅西
僧會司 在覺勝寺
道會司 在朝陽觀
「槽鐁所 」 在集鴻堂東。「養濟院 」 在東街。
惠民藥局 在縣治西
「漏澤園 」 二一在東關外五里,一在城西五里,演武場 在西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