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6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六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五卷《目錄》。

 《南陽府部,紀事一》

《職方典》第四百六十五卷。

南陽府部紀事一

編輯

《鄧州志》:「帝仲康子封於鄧。」按《史記》,「鄧,曼姓,侯國,夏仲 康子所封。」鄧之名始建於此。

商武丁時湯之裔封於鄧。

「周文王化及汝墳,江、漢、鄧」,在周南境內。

《春秋》:「魯桓公二年,蔡侯、鄭伯會於鄧。」

七年,鄧侯《吾離》朝於魯。

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鄧侯享之,三甥諫之,弗 從。

莊公七年,楚子伐鄧。

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鄧遂屬楚。

周襄王十有七年。魯僖公二十有五年春,晉伐鄀。楚𩰚克屈禦 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秦人過析隈,入而係輿人,以 圍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 商密人懼,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楚師。楚師囚 申公子儀、息公子邊以還。

景王二十有一年。魯昭公十有八年楚令尹王子勝言於楚 子曰:「許於鄭,讎敵也,而居楚地,以不禮於鄭。晉、鄭方 睦,鄭若伐許而晉助之,楚喪地矣。君盍遷許?許不專 於楚,鄭方有令政。許曰:『余舊國也』。鄭曰:『余,俘邑也。葉 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土不可易,國不可小;許不可 俘,讎不可啟。君其圖之』!」楚子說。冬,楚子使王子勝遷 許於析,實、白羽。

敬王十有四年。魯定公四年許遷於容城。

二十有九年。魯哀公四年楚大夫單浮餘圍蠻氏,蠻氏潰, 蠻子赤奔晉陰地。司馬起《豐析》與狄戎以臨上雒。晉 人誘執戎,蠻子赤與其五大夫歸於楚,畀楚師於三 戶。

《楚靈王》十二年「楚公子比、公子棄疾與盟於鄧。」 《威烈王》二十三年,韓、趙、魏三分晉地,鄧入韓。

赧王三年春,秦師及楚戰於丹陽,楚師大敗,遂取漢 中郡。楚復襲秦,楚師大敗。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 鄧。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割兩城以請平於秦。

十七年,秦留楚懷王,要以割地。楚人立頃襄王,告於 秦曰:「賴社稷神靈,國有王矣。」秦昭襄王怒,發兵出武 關攻楚,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 二十四年,秦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封魏 冉為穰侯,公子悝為鄧侯。

三十二年秦昭襄王二十四年與趙會於穰。又與楚 會於鄧。又會於穰。又與韓會於新城。

三十四年,楚人以弱弓微徼加歸鴈之上。頃襄王聞, 召而問之,因說王:「楚之故地漢中析,酈可得而復有 也。」則是時酈亦同析為秦取去矣。

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遣白起取楚鄢鄧西 陵。

四十三年,初置南陽郡,穰為縣。

秦始皇於穰縣西置「中鄉縣。」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略南陽郡,南陽守齮走保城守 宛。沛公引兵過而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 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 也。」於是沛公乃夜引兵從他道還,更旗幟,黎明圍宛 城三匝。南陽守欲自剄,其舍人陳恢曰:「死未晚也。」乃 踰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今足 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連城數十,人民眾,積蓄多, 吏人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今足下盡日上 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隨足下後。足下前 則失咸陽之約,後又有強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 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 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乃以 宛守為殷侯,封陳恢千戶,引兵西,無不下者。

《鄧州志》:「漢高祖起兵,略南陽,信成君酈商從攻下宛、 穰,定十七縣。」

漢高后八年夏,南陽大水,漂沒萬餘家。是時諸呂相 王。

漢武帝封霍去病於穰縣盧陽鄉,因置《冠軍縣》,屬南 陽郡。

《漢書召信臣傳》:「信臣為南陽太守,其治如上蔡。信臣 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耕勸農, 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 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 加,多至三萬頃,民得其利,蓄積有餘。信臣為民作均水約,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爭。禁止嫁娶,送終奢」 靡務出於儉約。府縣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為 事,輒斥罷之,甚者案其不法,以示好惡。其化大行,郡 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衰 止。吏民親愛信臣,號曰「召父。」

《鄧州志》:「元帝建昭間,南陽太守召信臣於穰縣造鉗 盧等陂。」

四年,南陽太守杜詩踵召信臣遺跡,造水排,鑄農器, 修陂池。今鄧州陂堰多遺蹟。《頌》曰:「前有召父,後有杜 母。」

《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傳》:「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 侯敞之子也。敞曾祖父節侯買,以長沙定王子封於 零道之舂陵鄉,為舂陵侯。買卒,子戴侯熊渠嗣。熊渠 卒,子考侯仁嗣。仁以舂陵地埶下溼,山林毒氣,上書 求減邑內徙。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陽之白水鄉,猶 以舂陵為國名。」

西漢地皇三年,大饑,寇盜蜂起。十一月,有星孛於張, 東南行。《占》曰:「翼、軫之分,楚地有兵。」明年,光武起兵於 白水鄉。

漢更始元年,遣定國上公王匡攻洛陽,西屏大將軍 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等攻武關,討王莽。析人鄧昱。 於匡起兵南鄉,百餘人應之。時析宰將兵數千屯鄡 亭,備武關,請降昱、匡盡得其眾。昱自稱輔漢左將軍, 匡右將軍,拔析、丹水,攻武關,都尉朱萌降。進攻右隊 大夫宋綱,殺之,西拔湖,莽乃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 號,將北軍精兵數萬人以東。九虎至華陰回豁距隘 自守。昱、匡等擊之,六虎敗走。三虎收散卒保渭口京 師倉。鄧。昱乃開武關迎漢兵。九月,漢兵自宣平城門 入,商人杜吳殺莽校尉東海公賓就斬莽首。軍人分 莽身,傳莽首詣宛,懸於市。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正月,更始復漢將軍鄧昱、輔 漢將軍於匡降,皆復爵位。時赤眉、延岑暴亂,三輔郡 縣大姓各擁兵眾。二年,乃遣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 異代大司徒梁侯鄧愈討之。異且戰且行,屯軍上林 苑中。南鄭人延岑,起兵據漢中,既破赤眉,自稱武安 王,拜置牧守,欲據關中。三年夏,岑引張邯、任良共攻 異,異擊破之。諸營保附岑者皆來降歸異。岑走攻析。 異遣復漢將軍鄧昱、輔漢將軍於匡要擊岑,大破之, 降其將蘇臣等八千餘人。岑遂自武關走南陽。 建武四年二月,先是,漢中賊延岑攻南陽,得數城,為 建威大將耿弇敗於穰,又為建義大將軍朱祐等敗 於東陽,遂與黎丘賊偽楚黎王秦豐合,走歸秦豐至 是復寇順陽間,遣右將軍梁侯鄧禹護復漢將軍鄧 昱、輔漢將軍於匡,擊破岑於鄧,追至武當,復破之。岑 奔漢中,餘黨悉降。

建武六年夏,前將軍、固始侯李通領破姦將軍侯進、 捕鹵將軍王霸等十營,擊漢中賊延岑。岑時以降於 公孫述,述以為大司馬,封汝寧王,遣兵赴援。通等與 戰於西城,破之,還屯田順陽。

建武二十二年九月,南陽地震陷裂,人多壓死,下詔 賑恤,令勿輸今年田租。

東漢和帝永元五年夏五月,新野大風拔木。

和帝永元十二年,舞陽大水,賜被水災尢貧者穀,人 三斛。

十五年五月,南陽大風。

安帝永初七年,南陽饑,九月,調零陵、桂陽、丹陽、豫章、 會稽租米賑給。

桓帝永壽元年夏,南陽大水。詔「被水死流失屍骸者, 令郡縣鉤求收葬,及所唐突壓溺物故七歲以上,賜 錢人二千。壞敗廬舍、亡失穀食,尢貧者廩人二斛。」 獻帝初平元年,奮武將軍曹操討董卓,引兵遇卓將, 與戰,兵敗,遂還酸棗。時後將軍、山陽太守袁術屯南 陽,操謀使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術 等不能用。

《鄧州志》:「建安十三年,劉琮降曹操穰郡縣遂屬魏。 建安二十四年,漢中王遣前將軍領襄陽太守關羽 攻曹仁將於樊北。八月,大霖雨,漢水溢,于禁等七軍 皆沒,遂降。羽又遣別將圍將軍呂常於襄陽,荊州刺 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皆降於羽。」

三國魏置南鄉郡。酈析穰、丹水、新野五縣仍屬南陽 郡。

《三國志王昶傳》:「正始中,昶轉在徐州,封武觀亭侯,遷 征南將軍,假節都督荊豫諸軍事。昶以為國有常眾, 戰無常勝,地有常險,守無常勢。今屯苑去襄陽三百 餘里,諸軍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 新野,習水軍於三州,廣農墾殖,倉糓盈積。 晉武帝咸寧五年,木連理生義陽。」

大康六年,南陽獲兩足虎獻。

惠帝永寧元年七月,南陽大水。十月,南陽霪雨,淹害 秋麥。

元康四年,南陽地震
考證
《鄧州志》:「晉改南陽為南陽國,以涅陽、冠軍、酈縣隸。改

南鄉郡為順陽郡,治順陽縣,以南鄉、丹水、析縣隸。置 義陽郡,治新野,以棘陽、朝陽、穰縣隸。改安眾為安昌 縣,亦隸義陽郡。尋改義陽為新野郡,徙治棘陽,俱統 於荊州部,尋改析縣。」

愍帝建興三年荊州刺史陶侃既克杜弢乘勝進擊。 請幫助識別此字。曾曾多騎兵,密開門突侃陣,出其後,反擊之,侃兵 死者數百人。曾將趨順陽,下馬拜侃,告辭而去。時荀 崧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屯宛。曾復致牋於崧,求討 丹水賊以自效,崧許之。

康帝建元元年秋七月丁巳,下詔議經略中原,安西 將軍、假使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荊州刺 史庾翼代都亭文康侯庾亮鎮武昌,欲悉所部之眾 北伐,表桓宣為都督司、雍、梁三州、荊州之四郡諸軍 事、梁州刺史,桓宣前趣丹水。

「建元二年夏,征西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庾翼」使梁 州刺史桓宣擊趙將李羆於丹水,為羆所敗。

穆帝永和八年,秦王苻健僭帝號於長安,別帥侵順 陽,太守薛珍擊敗之。

永和九年九月秦丞相雄遣平昌王菁略定上洛置 荊州於豐陽川以郭敬為刺史。

永和十年二月,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 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溫,統步騎 四萬,發江陵水軍,自襄陽人均口至南鄉,步兵四萬, 自淅川以征關中。命梁州刺史司馬勳出子午道以 伐秦,遣別將入析川,攻上洛,執苻健新置刺史郭敬。 永和十年十月,苻健將符雄悉眾及太尉、征西將軍 桓溫戰於白鹿原,王師敗績。

孝武帝太元四年春,大水,順陽城沒。

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騶虞見於新野。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嘉禾生新野。」

二十二年,白鵲見新野鄧縣。

廢帝海西公太和元年苻堅將王猛及楊安攻南陽 荊州刺史桓豁救之師次新野而猛安退。

孝武帝太元元年三月秦兵寇南鄉拔之山蠻三萬 戶降秦。

太元三年二月秦王《苻堅》遣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 軍姚萇帥眾五萬出南鄉會攻襄陽。

太元四年二月秦將軍慕容越拔順陽執太守譙國 丁穆至長安秦王堅欲官之穆固辭不受。

太初末,順陽太守彭泉以郡降於後秦王姚興。興遣 楊佛蒿率騎五千,與其荊州刺史趙曜迎之,遂寇陷 南鄉,擒建武將軍劉嵩,略地至梁國而歸。

安帝義熙元年七月,侍中、車騎將軍、都督荊司等十 六州諸軍事、徐青兗三州刺史劉裕遣使求和於後 秦,因求南鄉諸郡。後秦王姚興許之,遂割南鄉、順陽、 新野、舞陰等十二郡歸於晉。

宋武帝時,丹、析二州蠻屢為寇,雍州刺史張邵誘其 帥,因大會誅之,悉掩其徒黨。

南宋新野、穰二縣屬新野郡,順陽、朝陽、丹水三縣屬 順陽郡,涅陽、冠軍、酈析四縣屬南陽郡,棘陽屬河南 郡,俱統於《雍州郡》。

《宋書沈約自序》:「沈亮為南陽太守,加揚武將軍,邊蠻 畏服,皆納賦調。有數村狡猾,亮悉誅之。遣吏巡行諸 縣,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養,耆年老齒,歲時 有餼。時儒學崇建,亮開置庠序,訓授生徒,民多發蒙。 並婚嫁違法,皆嚴為條禁。郡界有古時石堨,蕪廢歲 久,亮請世祖修治之,又修治馬人陂,民獲其利。」 《泌陽縣志》:「靈稷祖師,邑西二十里靈稷鋪,人修道於 銅山之巔,見今有廟像。每遇天陰,五色光出,見其左 右。時旱,居民禱之輒應。」

釋達摩,東蒼面壁,太湖山,得道後,善馴虎。世遠,歲月 失紀,山巔有遺蹟可考。

《魏書高祖本紀》:太和二十二年「二月乙卯,進攻宛北 城。甲子,拔之,鸞冠軍將軍、南陽太守房伯玉面縛出 降。庚午,車駕幸新野。辛未,詔以穰民首歸大順,終始 若一者,給復三十年,標其所居曰歸義鄉。次降者,給 復十五年。」

南齊高帝建元四年,青龍見順陽。

武帝永明二年,丹水得古鼎。

齊明帝永泰元年,魏統軍李佐攻拔新野,縛新野太 守劉思忌,不屈死之。南鄉太守席謙、湖陽戍主蔡道 福、赭陽戍主成公期、舞陽戍主黃瑤起相繼南遁,南 陽、新野、南鄉、北襄城、西汝南、北義陽諸郡俱陷沒。 東昏侯永元元年,命太尉陳顯達督平北將軍崔慧 景軍四萬擊魏,欲復雍州諸郡。顯達與魏前將軍元 英戰,屢破之。攻馬圈城四十日,城中食盡,噉死人肉 及樹皮,魏人突圍走,斬獲千計。顯達入城,將士競取 城中絹,遂不窮追。顯達又遣軍主莊丘黑進擊南鄉, 拔之。崔慧景攻魏順陽,順陽太守張烈固守。魏主至 馬圈,陳顯達敗績,崔慧景退梁武帝普通六年正月,雍州刺史晉安王綱遣安北 長史柳渾,破魏南鄉郡司馬董當門,破魏晉城,又破 馬圈、彫陽二城。魏方有事於西北二荊。西郢群蠻皆 反,斷三鴉路,殺都督,寇掠北至襄城。時群蠻引梁將 曹義宗等圍魏荊州,曹義宗等取順陽、馬圈,與魏徵 虜將軍裴衍等戰於淅陽,義宗等敗退。衍等復取順 陽,進圍馬圈。洛州刺史董紹以馬圈城堅,衍糧少,上 書言其必敗。未幾,義宗擊衍等,破之,復取順陽。 西魏孝武帝永熙三年,魏主西奔荊州刺史賀拔勝 使長史元穎行荊州事,守南陽,自帥所部西赴關中, 至淅陽。

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東魏既取荊州,魏以獨孤信 為都督三荊州諸軍事、尚書右僕射、東南道行臺大 都督、荊州刺史,以招懷之。蠻酋樊五能攻破淅陽郡 以應魏,東魏西荊州刺史辛纂欲討之。行臺郎中李 廣諫曰:「淅陽四面無民,惟一城之地,山路深險,表裏 群蠻,今少遣兵則不能制賊,多遣則根本虛弱。脫不 如意,大挫威名,人情一去,州城難保。」纂曰:「豈可縱賊 不討!」廣曰:「今所憂在心腹,何暇治疥癬。聞臺軍不久 應至,公但約勒屬城,使完壘撫民以討之,雖失淅陽, 不足惜也。」纂不從,遣兵攻之,兵敗,諸將因亡不返。城 民密召獨孤信,信至武陶,東魏遣恆農太守田八能 拒信於淅陽,又遣都督張齊民以步騎三千出信之 後。信謂其眾曰:「今士卒不滿千人,首尾受敵,若還擊 齊民,則士民必謂我退走,必爭來邀我。不如進擊八 能,破之,齊民自潰矣。」遂擊破八能,乘勝襲穰城。辛纂 勒兵出戰,大敗,還趣城,門未及闔,信令都督楊忠為 前驅,叱門者皆散,帥眾入城,斬纂以徇,城中懾服。信 分兵定三荊,居半載,東魏高敖曹、侯景將兵奄至城 下,信兵少不敵,與楊忠皆奔梁。

隋文帝開皇三年,罷荊州為鄧州,治穰,始置菊潭縣, 今內鄉縣北四十里丹水保。改臨湍為新城,涅陽為 課陽,省淅、酈入內鄉,廢安昌為穰縣、北鄉地。

煬帝大業三年,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以南陽縣來 屬。領縣八:穰、新野、南陽、課陽、順陽、冠軍、菊潭、新城 唐高祖武德元年,初,城父朱粲為縣佐史從軍,遂亡 命聚眾為盜,謂之「可達寒賊」,自稱迦樓羅王,眾至十 餘萬,引兵轉掠荊、沔及山南郡縣,所過噍類無遺。是 年十月,自稱楚帝於冠軍,改元昌達,進攻鄧州。鄧州 刺「史呂子臧及山南撫慰使馬元規死之。朱粲遂寇 淅川,遣太常卿鄭元璹帥步騎一萬擊之。十二月,鄭 元璹擊朱粲於商州,破之。」 《內鄉縣志》:「唐武德二年,淮安土豪楊士林、田瓚起兵 攻偽楚帝朱粲,大敗之於淮源,朱粲率餘眾數千奔 菊潭。閏二月,朱粲遣使請降。高祖詔以粲為楚王,聽 自置官屬,以」便宜從事。遣前御史大夫段確使於朱 粲。夏,四月,散騎常侍段確奉詔慰勞朱粲於菊潭。確 性嗜酒,乘醉侮粲曰:「聞卿好噉人,人作何味?」粲曰:「噉 醉人正如糟彘肉。」確怒罵曰:「狂賊入朝為一頭奴耳, 復得噉人乎!」粲怒,於座收確及從者數十人,悉烹之 以噉左右。遂屠菊潭縣,奔王世充,世充以為龍驤大 將軍。

武德四年,王世充降,收其黨罪尤大者朱粲等,斬於 《洛水》之上。

太宗貞觀二年,新野蝗甚。

三年,大水,民多流移。

四年大稔,流散者歸業,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 於道路。

元宗開元八年,新野大水,或見二小兒以水相沃。俄 而暴雷雨,漂沒數百家。

開元十年五月,唐、鄧等州大水害稼,漂沒民居,溺死 者甚眾。

十五年七月,鄧州大水,溺死數千人。

天寶初,改鄧州為南陽郡。治穰。

十三年,葉縣南《土塊𩰚》中有血出。 十四年七月,有二龍𩰚於南陽城西。 肅宗至德二年正月,南陽夜有白虹四,上亙百餘丈。 三月,有蛇𩰚於南陽,一蛇死,一蛇上城。四月,賊將武 令珣圍南陽,白霧四塞。

肅宗乾元元年,改南陽郡復為鄧州,治穰,以淯陽、向 城來屬。領縣六,臨湍、內鄉、菊潭、默水、南陽、向城省新 野入穰為鎮。俱統於《山南道》。

德宗貞元七年,刺史李西華患商山之險,所謂「繞霤 七盤」是也。自藍田至內鄉縣,開新道七百餘里,迴山 取塗,人不病涉,謂之「偏路」,行旅便之。

德宗貞元十三年,吳少誠開刁溝。《一統志》云:「刁溝即 刁河。」

憲宗元和十二年以李愬為唐鄧節度使擒淮西將 李祐。

武宗會昌元年七月,唐、鄧等州蝗。

僖宗中和元年三月朱溫陷鄧州五月忠武監軍楊
考證
復光擊敗朱溫復鄧州。

五代唐莊宗同光二年三月,桐柏淮瀆廟,兩樹連理, 有司畫圖以進。

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舉兵 反,攻鄧州,威勝節度使安審暉據牙城拒之,從進不 能克而還。從進至花山,遇張從恩兵,不意其至之速, 合戰大敗,從恩獲其子牙內都指揮使弘義。從進以 數十騎奔還襄州,嬰城自守。

後晉齊王開運二年冬十一月,穰縣和平鄉《竹合歡》, 有司圖畫以聞。

宋太祖建隆初,鄧州置武勝軍,治穰,領縣三:穰、內鄉、 南陽,仍於內鄉分置順陽、淅川二縣,尋省臨湍縣分 隸鄧州內鄉。

建隆三年,有象至唐州,踐民田,遣使捕之。明年十二 月,於南陽縣獲之,獻其齒革。

乾德間,復為鄧州,治穰。領縣四:穰內鄉、順陽、南陽,統 於京西南路。

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四月,泌陽縣《蝻蟲》生,有飛鳥食 之盡。

太平興國八年,以使相趙普為武勝軍節度使,帝作 詩餞之,賜宴長春殿。

太宗淳化五年秋,鄧州新野二邑雨水害稼。

太宗至道二年,以參知政事寇準知鄧州。

至道三年四月,唐州獻瑞麥。

真宗景德四年三月甲寅夕,大風,黃塵蔽天,害桑稼, 唐州尤甚。六月,新野縣河水暴漲,漂沒民居,溺死無 數。

宋真宗大中祥符間,順陽南鄉人楊豐與女香出田 穰粟,為虎所噬。香年甫十四歲,手無寸刃,乃直前搤 虎頸救之,父得免。太守平昌孟肇之賜穀,詔旌其門。 見《勸善書》及《八編類纂》。

《宋史謝絳傳》:「絳字希深,知鄧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 陽堰,引湍水溉公田。水來遠而少,利不及民,濱堰築 新土為防,俗謂之墩者,大小又十數,歲數壞轍,調民 增築,奸人蓄薪夌,以時其急,往往盜決堰,故百姓苦 之。絳按召信臣六門堰故蹟,距城三里,壅水注鉗廬 坡,溉田至三萬頃。請復修之,可罷州人歲役,以水與」 民,未就而卒。

宋仁宗天聖間,大賊張海、郭貌山攻劫商、鄧,破南陽、 順陽。時,知淅州事孫甫安輯有方,嘗曰:「教民知戰,法 古也。」乃親閱弓矢,教之擊射,坐作皆有法,盜賊為息。 仁宗皇祐二年,以參知政事范仲淹知鄧州。時仲淹 在中書,乞知外郡,得鄧州,遷荊南,鄧人遮使者請留, 仲淹亦願留,上許之。子純粹,元祐中亦知鄧州。 神宗熙寧九年,湖陽麥一本兩穗。

元豐六年,唐州禾二穗者四,不忘故。

徽宗大觀四年夏,鄧州大水,漂沒順陽縣。

高宗建炎元年秋七月,詔議幸南陽,以范致虛知鄧 州。李綱言:「車駕巡幸之所,猶當且適襄、鄧,示」

都,以係天下之心。

二年二月,金遷鄧民於河北。

《虞允文傳》:「允文除湖北京西宣撫使,改制置使,時朝 廷遣盧仲賢使金議和,湯思退又欲棄唐、鄧、海、泗,手 詔謂唐、鄧非險要,可置度外。允文五上疏力爭,思退 怒,即奏曰:『此皆以利害不切於己,大言誤國,以邀美 名,宗社大事,豈同戲劇』?上意遂定。思退陽請召允文, 實欲去之也。允文上印,猶以四州不可棄為請,乞致」 仕。詔以顯謨閣學士知平江府。思退竟決和議,割唐、 鄧二年,金兵復至,思退貶,上悔不用。允文言:

《趙尚寬傳》:「『尚寬知唐州,唐素沃壤,經五代亂,田不耕, 土曠民稀,賦不足以充役,議者欲廢為邑,尚寬曰:土 曠可益墾闢,民稀可益招徠,何廢郡之有』。乃按視圖 記,得漢召信臣坡渠故跡,益發卒復疏三坡,一渠溉 田萬餘頃。又教民自為支渠數十,轉相浸灌,而四方 之民來者雲布。尚寬復請以荒田計口授之,及貸民」 官錢買耕牛,比三年,榛莽復為膏腴,增戶積萬餘。尚 寬勤於農,政治有異等之效。三司使包拯與部使者 交上其事,仁宗聞而嘉之,下詔褒焉,仍進秩賜金,留 於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蘇軾作《新田新渠 詩》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貪虐, 刊匿名書告變,尚寬命焚之,曰:「妄言耳。」眾乃安。已而 奏黜校,分士卒隸他營,又徙梓州。尚寬去唐數歲,田 日加闢,戶日益眾,朝廷推功,自少府監以直龍圖閣 知梓州。積官至司農卿,卒,詔賜錢五十萬。

《高賦傳》:「賦知唐州,州田經百年,曠不耕,前守趙尚寬 菑墾不遺力,而榛莽者尚多。賦繼其後,益募兩河流 民,計口給田,使耕作,坡堰四十四,再滿再留,比其去 田,增闢三萬一千三百餘頃,戶增萬一千三百八十, 歲益稅二萬二千二百五十七。璽書褒諭,宣布治狀, 以勸天下,兩州為立生祠焉。」

高宗建炎三年閏八月,張俊招兵分屯唐、鄧。九月,胡寅進策屯唐、鄧田以養新兵。

宋高宗建炎二年春正月,金銀朮可取鄧州,范致虛 出奔,安撫使劉汲死之。

紹興三年冬十月,李成陷鄧州。

四年秋七月,岳飛使王貴、張憲復鄧州。

十一年十一月,金蕭毅求割唐、鄧二州畀之。

三十一年十月,武矩復鄧州。

端平元年九月,孟珙招兵,分屯新野、唐、鄧間,以備元 人。

理宗紹定四年,蒙古太宗命太弟拖雷伐金,入饒風 關。十二月,渡漢江。金哀宗遣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忠 孝軍提控完顏陳和尚、參政移剌蒲阿將步騎十五 萬,出屯順陽以禦之。明年,戰於均州之三峰山,金師 大敗,合達等皆死之。是時,宋以孟珙為京西馬兵鈐 轄,屯棗陽軍,仍總忠、順二軍。初,珙父宗政,本棗陽土 豪,有膽略,多戰功,為京西鈐轄,權知棗陽軍。屢敗金 人,金將完顏訛可單騎遁,宗政追金人至馬蹬寨,焚 其城,入鄧州而還。自是不敢窺襄、漢。

紹定六年,蒙古將那顏倴盞追金主,逼蔡州,理宗詔 京西兵馬鈐轄孟珙戍鄂,共伐金。夏四月,金唐鄧行 省恆山公武仙次於順陽,與唐州守將武天錫、鄧州 守將移剌瑗相犄角,謀迎金主入蜀,遂犯光化軍,其 鋒甚銳。珙自襄陽帥師迎戰,逼武天錫壘,一鼓拔之, 壯士張子良斬天錫首,俘將士四百餘人。又敗金人 於呂堰,俘獲不可勝計,遂攻順陽,仙大敗,退屯馬蹬 山。順陽縣令李英、申州安撫張琳皆以城降。鄧州守 將移剌瑗孤立而懼,遣使請降。珙納之,為易衣冠,皆 以賓禮見之,於是降者相繼,仙勢益蹙。珙言於刑部 侍郎兼京湖安撫制置使史嵩之曰:「歸附之人,宜因 其鄉土而使之耕,因其民人而立之」長,少壯,籍為軍, 俾自耕自守,才能者分以土地,任以職事,使各招其 徒,以殺其勢。嵩之從之。秋,七月,己酉,仙愛將劉儀見 仙窮迫,領壯士二百詣珙降。珙問仙虛實,儀言:「仙所 據九砦,其大砦石穴山,以馬蹬山、沙窩、岵山三砦蔽 其前。三砦不破,石穴未可圖也。」又以麗金、默候里、板 橋、王子山、鯰魚崖五「砦翼其旁,為砦甚險阻,未易攻, 若先破麗金砦,則王子山砦亦破,岵山沙窩孤立,三 帥成擒矣。」珙翼日,遣盧秀執黑旗,帥眾入麗金砦。金 人不疑是宋軍,乃分據巷道,大呼縱火,掩殺殆盡。是 夜,復令壯士楊清、王建等亦搗王子山寨,建入帳中, 斬金小元帥首而出。丙辰,遂出帥圍馬蹬山,遣樊文 彬等攻其前門。成明等邀截西路,一軍圍紇石烈,一 軍圍小總帥。砦火燭天,殺僇山積逸去者,復為成明 伏軍所得,壯士老少萬二千三百來歸。師還,至沙窩 西,與金人遇,大捷。是日,三戰三克。未幾,丁順等又破 默候里砦。珙召儀曰:「此砦既破,石穴、板橋必大震,汝 能為我招之乎?」儀請選婦人三百,偽逃歸,懷《招安牓》 以往,仍計遣晉德見花腿王顯、金鎮撫安威招降之。 珙料仙勢窮蹙,必上岵山絕頂窺伺,乃先令樊文彬 詰旦奪岵山,駐軍其下,前當設伏,後遮歸路。已而仙 眾果登山,及半,文彬麾旗,伏兵四起,仙眾失措,枕籍 崖谷,山為之赭,殺其將兀沙慝,擒七百三十人,棄鎧 甲如山。薄暮,珙進軍至小水河,儀又言仙不欲降,謀 往商州,依險以守,然老稚不願其去。珙曰:「進兵不可 緩。」夜漏下十刻,召文彬等受方略,約以明日侵晨攻 石穴。砦中夜蓐食啟行,晨至石穴。時積雨未霽,文彬 患之。珙曰:「此雪夜擒吳元濟之時也。」策馬直至石穴, 分兵進攻,自寅至巳,力戰九砦,一時俱破。武仙走,追 及於鯰魚崖,砦,仙望見,易服而遁。復戰於銀葫蘆山, 又敗之。仙遂與五六騎奔追之,隱不見,降其眾七萬 人,獲甲兵無筭。由是順陽及唐、鄧等州縣復歸於宋。 珙還軍襄陽,遷鄂州、江陵府副都統制,累擢寧武軍 節度使、漢東公。珙先後守荊、襄二十年,有保障大功, 卒,贈太師、吉國公,諡忠襄。

翟寶,內鄉農家子史侯都督,江漢時散卒也。為人疊 齒多力,挽弓幾六鈞,發無不中。少嘗射隼,並貫於木, 寶登而取之,木折與墮,碎其臂骨。治無法,肘以下斷 去。自是馳獵,以齒控弦括羽,左右托。月滿逐獸,皆應 聲而斃。史侯異之。

元世祖至元元年,唐縣有婦人生鬚。

至元二年五月乙卯,南陽、鄧州大霖雨,自是日至六 月庚申乃止。十月,南陽、鄧州大水。

《鄧州志》:「元世祖至元二年,鄧州置都督,復新野縣,俱 屬襄陽府,統於河南江北道。至元中,都督史天澤築 外城,因紫金山勢,廣二十四里,駐河南北山東西之 兵,以威南宋。」

至元七年,乃宋度宗咸淳六年也。宋兵侵元。九年九 月,南陽淫雨,水溢,圯田廬,害稼。

二十年六月,南陽府、唐、鄧、裕三州水溢,損稼。

成宗大德元年六月,南陽大旱,民鬻子女。

五年六月,南陽旱。八月,唐州、新野蝗七年六月,南陽、新「野、趙河、白河、七里河潦,河皆溢。」 武宗至大四年,南陽雨雹。

仁宗延祐六年,南陽大雨水。

英宗至治三年,南陽蝗。

順帝八年,改申州為南陽府,以鄧州隸。罷鄧州都督。 至正十一年,王權據鄧州,攻陷郡縣。

十二年,元將失剌把都攻王權,破之,燬其城。

「順帝至正二十五年,明兵破襄陽,明太祖命鄧愈戍 守襄陽。愈遣靈壁人孔顯以金吾右衛鎮撫,徇地至 內鄉,招懷安輯,縣遂歸服,境內安堵,百姓賴焉。顯尋 署鄧州知州事。內鄉盜起,顯率所部兵盡殲之。後陞 本衛正千戶,調貴州烏撒左衛千戶,子孫世襲。」 《南陽縣志》:「明洪武間,南召西百三十里,有野人,紅髮 赤面」,毛長尺餘,飲泉食蟲,見人大笑而避入於山,因 名其山曰《野人垛》。

《鄧州志》:「明洪武二年,命金吾衛鎮撫孔顯至鄧,招撫 流民,置鄧州,省穰,隸河南布政司南陽府。領縣二:內 鄉、新野。」

明成祖永樂五年,南陽唐縣新野麥秀兩岐,間有三 五、六岐者。

宣德年間,裕州有婦人脅間產兒,後止為僧。

宣德二年,以新野知縣寇義陞知州。義,宋忠愍公孫。 先是民掘地得石刻云:「若要鄧州治,還須寇老至。」義 至果能大敷德政,足嗣萊公之美。

英宗天順七年十月二日,自南陽赴鄧,將至白馬寺。 時微雨且暗,忽見西南有黑物在薄雲間,蜿蜒如圈 者,其首尾莫可辨,惟身顯然,若草書「雲」字之狀。忽又 有一白物在其下,如「乙」字然,相去尺許,久之始滅。人 皆言龍𩰚雲。 憲宗成化二年,鎮平,民間豕生類象。

成化八年,鄧州生嘉禾,一莖兩穗。

成化八年冬,泌陽縣雪深數尺,民死於饑荒者枕藉。 孝宗弘治元年九月,甘露降泌陽儒學柏樹上。十一 月,唐縣雷電大雪經月。

弘治六年,鄧州產瑞麥、嘉禾、紫芝、並頭蓮、珊瑚、核桃。 是年,新野縣大雪,彌四月。

十二年,於湖廣鄖縣創置鄖陽府,設都察院,撫流民, 南陽隸焉。以鄧州知州吳遠知鄖陽府,從都御史原 傑之奏也。遠治鄧有政績,因鄖陽初立,故特薦。 十四年春,新野雨粟麥。是年甘露降淅川。

十六年,五龍掛葉縣城北,頃之墜地,須臾雲霧晦冥, 遂不見。

武宗正德三年六月,新野縣大暑,途有渴死者。冬,崔 橋群盜入境,大肆掠。

四年秋,大旱,民多死徙。

五年七月,邑北板橋西鄉產佳瓜,一莖三枚者四,二 枚者六。

六年夏,大水害稼,民多溺死。

六年冬,南陽《桃李花》,天鼓鳴,地震。

六年,劉六、劉七寇山東,劉三、趙風子號「七十萬」,寇河 南,所過州縣,無不殘破。是歲十二月,賊破裕州,遂圍 唐縣。唐縣、泌陽縣,俱去裕州一百六十里,而唐、泌相 去一百里,唐縣有守禦千戶所,賊百計攻之,不能下, 且磔其巨魁白大王者。劉三亦幾為流矢所中,而守 益固。

十二年,淅川縣《循路》山鳴數月。

十四年三月,邑西《江石灘》天雨粟麥,週圍十餘里。是 歲其地大稔。

十六年正月一日,地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