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十
西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職方典第五百卷
西安府部彙考十
編輯西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編輯通志州縣志合載
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西安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宋、元舊址。明成化九年,巡撫馬文升重建,大學士商輅《記》。
皇清順治,提學副使田厥茂重修,有《記》。長安咸寧,因
附郭:每逄春秋二丁,統祭於此。啟聖祠在廟之東隅。名宦祠在廟二門外。鄉賢祠並在廟二門外。
貢院 在府治西。明景泰間,左布政使許資奏建叚炅,有《增修貢院碑記》。正學祠 舊在正學書院。明萬曆初毀,後督學許孚遠重修。後復廢於兵火。
皇清初,提學田厥茂改建府學。尊經閣下。康熙二年
移祀關中書院
歷代名臣祠 舊在正學書院,田厥茂改建於學宮,今移於關中書院。
道統祠 舊在貢院西隅,今移於關中書院。正學書院 在府治西南,明弘治間,提學副使楊一清建,大學士李東陽《記》。
關中書院 在府東南。明萬曆三十七年,左布政汪可受、按察李天麟、參政熊占祥、閔洪學,副使陳《宇叚》、猷顯等為馮恭定講學建。歲久傾圮,僅存遺跡。
皇清康熙二年,尚書賈漢復開拓重建。
長安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即今分守道署。至成化九年,巡撫馬文升徙於府學西,為大門、儀門各三楹。《博文》《約禮》二齋。旁為「號舍」 、敬一,亭三楹,築天梯於面。城垣曰「雲路。」 泮池舊在大門外。
皇清初,訓導張弘業移鑿於儀門內,井建,《春風化雨》。
坊於池之上,明倫堂三楹,科舉題名在堂東,教諭、訓導宅俱在學後。
社學 在縣治西北。明萬曆時,毀金天寺建。咸寧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成化年,提學伍福徙府學東,知府余子俊修葺。嘉靖年,知府李文極復修。萬曆十三年,邑大夫李生芳重修。十八年,知縣李得中因其故址,重加修整。大門三楹,二門同。東博文齋,西「約禮齋」 ,各三楹,東西各列號房,凡十七楹。堂後設敬一亭。萬曆戊午鄉試,榜發咸寧,脫左布政使高第作「培風脈」 ,於二門外建磚塔,城頭巽位置魁星樓,蒙宰王紹徽記。厥後數罹兵燹,宮牆傾圮。
皇清順治十二年,邑令余國柱捐俸庀材,紳衿各輸。
貲助工,而《堂序》為之一新,邑人韓文鏡「記。」 康熙三年,知縣黃家鼎捐俸重修,有《記》。明倫堂五楹。教諭宅在敬一亭東。訓導宅在教諭宅後。魯齋書院 舊在縣治東。元延祐中為儒臣許衡建。今廢。
學田 按院學租地一頃二十九畝五分零,租,每年夏徵小麥三十四石八斗八升三合,秋穀同。學院學租地六頃四畝七分零,租,每年夏徵小麥一百二石五斗四升三合,秋穀同。
外州縣
咸陽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間縣丞孔文郁建。天順二年知縣賈任重修。博文齋五楹,今圮。約禮齋五楹。泮池、大成殿五楹,東廡、西廡。櫺星門、戟門三楹、明倫堂三楹,今廢。啟聖祠在大殿西。尊經閣五楹,在舊城址上。文昌閣在啟聖祠前。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教諭宅在明倫堂西。訓導宅二在教諭宅左右,今圮。學田 。提學道原置學田三十畝,因渭水崩,實在地七畝,夏租小麥一石四斗,秋租粟穀二石八斗。充發學田一十七畝零,夏租小麥三石四斗四升,秋租粟穀四石。以上共地二十四畝二分,小麥七石八斗四升,粟穀一十二石八斗。興平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時知縣沈訥建,成化時知縣王琮修。弘治時,知縣朱瑄建後號。正德時,知縣李應陽改教官宅,增講堂。嘉靖時,知縣郭孔完又修。前為麟郊、鳳藪坊,章評書為櫺星門。廟門左為儒學門,大成殿,左右兩廡。
明倫堂有臥碑,東西為「博文」 ,「約禮齋」 為號,房後為「敬一亭。」
社學 舊在縣西門外,久廢。知縣章評修於縣學南。正堂五楹,寢堂五間,東西號四間。馬嵬店及各鄉村社學,俱知縣章評建,後廢。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開熙權借保寧寺為學,復建舊址。學田 四十畝,在四門城下,知縣章評議以借諸生月考之費。今廢。
臨潼縣儒學 在縣治後。明洪武二年建。北抵於城,南接於廟,東西九十步,南北共計一百五步。博文齋、約禮齋各三間,門坊三:東曰義路,西曰禮門,中曰「教育英才。」 明萬曆十二年,知縣劉聘建號房於兩齋南,東西相向各九間。建尊經閣於明倫堂後,閣後築臺與城齊,上建敬一亭五間。生員王松所造。堂東為饌堂,禮門,西為學倉,外號數十餘所。嘉靖年,弟子員猶誦習其中,射圃一區亦皆廢。崇禎七年,邑人周觀察倡建魁樓於堂東南,培風氣也。學門舊在櫺星左,今移於右,西向達於中街,南路遂塞大成殿,明成化元年,知縣劉聰修廣為五間,未就,知縣高恆繼成之。東西廡各十七間,櫺星門六楹,戟門四楹。中鑿泮池,周五丈,橋亙其上,引溫泉水貯之。神庫在殿東。神廚在西廡。萬曆十二年,知縣劉應聘重修。萬曆四十年,知縣李經禮於櫺星門外環石欄街南,闢地為「青雲路。」 天啟三年,知縣王佐築大成殿基而增置焉。明倫堂五間。舊制,啟聖祠在廟東隅。名宦祠、鄉賢祠俱在廟西。社學 在縣西北。
高陵縣儒學 在縣治北。宋紹興二年知縣朱革建。崇寧四年知縣范棟修。宋季毀。元中統初,縣丞張鼎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敬一亭、三檼在明倫堂後。嘉靖十年知縣楊剛建。二齋皆五檼。教諭高儔所建。大門一檼,其西有坊曰「育賢」 ,今廢。外號舍及饌堂在神廚之東,射圃在神廚東北,學庫在東齋南。司吏無房,借之以居。於是禮器典籍多散逸,至學倉,又借東廡之南焉。
皇清順治十八年,邑人李原茂捐資增修「大成殿」《五》
檼在學左。南面戟門三檼,東西廡皆七檼。櫺星門直達東街,明弘治六年,知縣楊舟改櫺星門,壯麗倍昔。神廚仍借西廡之南,餘神廚在東序之東南。北面宰牲房在其北。後廢,多借宰於觀德堂。至知縣鄧興仁皆重修改修兩序之基,皆用磚甃。明倫堂五檼,嘉靖四年知縣鄧興仁又移堂於北丈餘,及兩齋皆改建之。啟聖祠在《東廡》東。名宦祠、鄉賢祠俱在大成殿之東。
渭上書院 宋延祐初建,見元學士蕭㪺所撰《三原學古書院記》,當在縣南渭之北干,或疑為楊文康築,然潛齋隱處者也,是未可知。
社學 舊無定所。明弘治初,知縣劉安建於陰陽學東一檼,是在城社學也。然既久頹廢,至知縣鄧興仁改建於西街西偏三檼。其諸里社,惟東吳者在店子頭,西吳者在灣李之東,慶豐者在魏村,安信者在晉文公祠之東偏。南面鄠縣儒學 舊在城外,明洪武初,教諭張紳移建縣署西。永樂間,教諭方蘄、訓導馮翊重修。正統十二年,知縣徐純重修。櫺星門三楹。泮池舊在門內,知縣王九皋修,長三丈,闊半之,深一丈,建橋於其上,鑿井於其旁。崇禎十一年,知縣張宗孟移之門外,制如舊。門內東舊有文昌閣。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康如璉移建城東南「角《儀》」
門三楹,大成殿五楹。康熙十七年,知縣曹爾弼重修。兩廡各十楹。明崇禎十一年,知縣張宗孟重修。明倫堂在大成殿後。明嘉靖丁亥,知縣康天爵撤舊堂,作新堂五楹。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魏似韓重修,堂東西為《博文》。
「約禮」 齋各三楹,堂後為「敬一箴亭。」
社學 。明萬曆四十六年重建五十四處學田 ,舊額學道置買,計地三十七畝五分,徵夏秋租糧,豌豆、粟穀二十二石五斗。佃戶張准等因租重告減七石五斗,另將張篆等首報無糧地一十七畝三分,該租七石五斗,抵補減過額數,各佃租戶赴本縣預備倉交納,支給貧生社田 。本縣義民魯自慶等捨地井首報無糧稻,旱地共一頃四十六畝一分,納夏秋租麥穀、稻糧共五十石六斗六升零,地戶赴本縣預備倉交納,候支給社師。
藍田縣儒學 在十字街西。明洪武十年建。正統八年,知縣王禧修。嘉靖六年,王科改作,未竟,遷去。二十八年,巡按程軏增修。大成殿在於明倫堂之西。正堂八楹,東西廡各八楹,戟門、櫺星門各四楹。泮池周圍有石欄。正統八年王禧建。
修明倫堂六楹,「主敬」 、行恕齋各四楹,敬一亭在明倫堂西。嘉靖九年韓瓚建。啟聖祠在學門東。名宦祠在戟門外左鄉賢祠偏右。明倫堂西為文昌祠,後為尊經閣。萬曆年李景登建。
瀛洲書院 唐瀛洲學士李元通建,在縣南。明弘治時,邑令任文獻復葺之。
芸閣書院 宋呂與叔建,在縣北五里許,即今呂氏祠故址。明弘治中,邑令任復葺之。提學王雲鳳扁其額曰:「芸閣書院。」
社學 舊制各里皆設,今盡被侵廢。
學田 :明萬曆二十七年,督學李發「銀一百兩,買到樊王里民人韓達等白鹿原旱地六十畝,每年租小麥八石三斗三升零,穀一十三石八斗三升零,儲預備倉,以贍士之貧乏者。」
涇陽縣儒學 在南門西。明洪武間,知縣張師孟建。東抵街,西抵射圃,後民居。天順初,主簿潘敏修學址,故促「敬一亭」 ,後僅數武。嘉靖末,知縣朱友達拓之,建尊經閣,亦卑陋。萬曆三年,知縣傅好禮又拓之。崇禎五年,知縣梁士淳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張應召重修黌宮前逼城。明嘉
靖間,地震城圮,知縣鍾岱拓其址修之,為《半規》狀。萬曆四年,知縣傅好禮鑿其南為池,引泮水環而注之。崇禎五年,知縣梁士淳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張應召重修,有碑記。「啟聖祠在。」
學右,射圃前。名宦鄉賢祠在櫺星門內東西廡。文昌祠在學門街東。魁星樓在廟前東南城上。知縣王際有修。
社學 「舊《志》」 :明初共四十有四處,散在各里,今俱已久廢。
三原縣儒學 ,「在正街譙樓南,距廟一百四十餘步。舊在大成殿後,狹隘弗堪。明洪武二年,縣丞仰山即舊洪福寺基址,改創於縣治右。元大德十年,鎮人張德明重修,縣尹郭真始構大成殿三間。後長安王天民增建戟門兩廡。至正十年,縣尹李誠修。二十八年,河南行省左丞陳思道重修。明成化十二年,知縣李景」 繁改造大殿五間,並造聖賢座龕、祭器等件,壯麗逾前。明倫堂五間,進德、修業二齋各五間,仰山改建。萬曆間溫恭毅重修明倫堂,創建尊經閣,藏名書萬卷,令博士弟子誦讀焉,門人來復,撰《藏書引學》。古書院 在縣治西北。元延祐七年邑人李子敬建。至正十八年廢。明弘治元年復建。弘道書院 在縣治北。明弘治間建,邑人王承裕與從遊之士講學於此。副使王雲鳳《記》。「學一草堂 」 在河北。溫恭毅聚群弟子於此,課訓藝業,取「一貫」 之義為名。
盩厔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十一年建。明洪武四年修。中為堂,後為尊經閣,知縣郟訓、邑紳焦蕃共成之。左為敬一亭,知縣何起鳴立。前為博文、約禮二齋。又前為儀門。大門外為泮池,池南為雲路。上有亭曰「登龍。」 天啟二年知縣梁克順、崇禎四年知縣田時暢,遞有修舉。自明季兵燹燬,僅存禮殿而已。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張成功修復,以「神道紆曲」廢射。
圃地,闢除,草萊,大啟周行,百堵始興,旋以行取去。十六年,知縣駱鍾麟重建,又加擴焉。
文廟。元至正七年,知縣王淵修葺。明弘治十五年
知縣蕭選更建大殿。正德十一年,知縣吳愚重新之,兩廡。弘治十七年,學使王雲鳳撤東嶽廟兩廊為之。前為戟門,今為中和門。又前為櫺星門。戟門左右為「鄉賢、名宦二祠。」 省牲所後為啟聖祠,前為文昌閣、泮池,西為博十宅。
集賢書院 明嘉靖三十五年,知縣李春芳以倉右曠地為之,方構堂寢,會行取去。四十二年,知縣何起鳴增修加飾,額曰「集賢。」 今圮。
社學 舊四十里,各設一學。日久荒廢,鄉村無有在者,惟西關里一學存,今圮。
渭南縣儒學 在人和街。明洪武初,縣丞吳雲建。成化九年,知縣周寧拓修。中為堂,前為儀門,知縣趙雲程建;又前為大門,知縣王宮用建堂,後為尊經閣。知縣梁許建「敬一」 亭,今缺。堂前為齋二。知縣張棟建。儀門內西南東向,為號房六檼,亦張棟建。萬曆中,楊所修,加葺。大成殿在學東,門垣聯屬。唐尉遲敬德監造,宋、元相繼修葺。明洪武初,縣丞吳雲增修,後風雨毀敗。成化中,知縣周寧撤而改造之,學使伍福為《記》,「勒碑。」 其後,知縣楊同、王鑑、梁沂、辛萬鈞相繼補綴。嘉靖乙卯,地大震,盡圮。越二年,知縣王宮用鳩工經始。明年陞去。知縣趙雲程繼之,拓基崇宇焉。殿東西偏為祭器庫,自兩翼而南為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戟門外為「啟聖祠」 ,櫺星門內
左右為「名宦」 、鄉賢二祠。
五鳳書院 :在太寧宮左邊五指山麓。邑令張聯第創建。開爽清幽,占一邑之勝。是年鄉榜中式五人,五鳳之應也。
正學書院 在北關。史義伯講學處。史修大成禮樂,教習諸生,遺響駐屋壁間,扣之輒有琴音。社學 :按舊志,在城隍廟前,左右各三檼。明正德中,知縣王鑑改建,後廢。萬曆中,知縣楊所修葺復。又赤水、城、店、倉頭、下、邽田市、故市、董村、憑信、上漲渡、獨孤莊、盈田坊、果園北、志道諸里各有社學,乃成化中知縣周寧創建,今盡廢矣。富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明洪武三年主簿陳忠信建。天「順五年知縣王傑修堂五楹。成化十八年知縣張本建,東西齋各五楹。弘治間縣丞司珉、主簿張鳳修。」 倉八楹,廚三楹,號十四楹。「弘治八年知縣李良建。萬曆七年知縣劉兌修。」
文廟在縣治左。洪武三年,主簿陳忠信創建。九年
「縣丞芮弼,天順三年知縣王傑,成化元年知縣凌雲,弘治六年縣丞司珉,正德六年知縣劉藻相繼修。後地震圮,知縣趙桐草創之,史燦重修。萬曆間知縣劉兌甃以甎。明倫堂五楹,弘治五年知縣陳潤增建。」 嘉靖三十五年趙桐重修,後頹敗。萬曆間知縣劉兌增修。堂後即敬一亭,亭後即尊經閣,堂左為魁星樓,啟「聖祠」 在。
文廟北戟門左右為名宦、鄉賢二祠。
社學 在縣迎恩坊,今廢。
學倉 初在明倫堂後,明嘉靖間,知縣趙桐附入「興國寺址。」
醴泉縣儒學 故在舊縣治東南,宋皇祐間,殿中丞薛周創建。明洪武四年,移至今治東。弘治十年,督學楊一清遷於新城南門內,東抵
文廟西北抵民居,南抵大街。知縣王錫買民田建。
東西齋十間,育賢倉三間,號房二十四間,「振教」 、成賢坊一座,道義門一座,學門三間,西有射圃。十五年,知縣李用來繼成其工。嘉靖九年,乾州同知劉茂資增置敬一亭三間,立石碑七座於堂後。大成殿在學東,左右庫房藏祭器。戟門三間,兩廡二十六間,櫺星門三間。舊泮池在櫺星門內,知縣蕭如尹移置大門外,買民地鑿大池,甃以磚石,面作明堂,極其開爽。巽隅有文昌閣,離方有魁星樓、明倫堂五間,知縣王錫所創。
文廟東為啟聖祠,後徙於後戟門外,東西為「名宦。」
鄉賢祠明倫堂東西為教諭、訓導宅。
星聚書院 在新城西北隅,邑人郭玉柱建。社學 舊在城鋪西,知縣張大美移鎮門寺右。學田 舊有六十餘畝,係提學臧捐俸置買,以為貧生婚喪之資。明崇禎六年,邑令借「絕軍變價」 之說,盡行變賣,復奪郭宦地若干畝抵之。商州儒學 在州治西。明洪武年建,成化年參議崔忠修。大成殿五間,兩廡各七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架泮池,有磚橋石欄。明倫堂五間,兩齋各五間,會饌堂五間,俱弘治中知州王瑀修。癸未城破,僅明倫堂存,室後為敬一亭。書籍庫在東齋下。祭器庫在西齋下。啟聖祠舊在櫺星門東,後移大成殿西,殿左為尊經閣。名宦鄉賢祠在啟聖祠舊址。儀門西為學正宅,前為訓導宅,一在櫺星門西,今俱廢。
商山書院 在州城北大雲寺下。明嘉靖間,撫治郗某建。
「社學 明初,城內東文昌祠、大清觀、西文昌祠、大雲寺四處。萬曆以後,東止文昌祠,西止儒學,右壁倉帝祠,各鄉社學俱在寺廟,今盡廢。」 學田 :明萬曆二十四年,學道發缺廩銀二百兩,買君子澗、資峪溝、桃花鋪地。花鋪地五段。除糧站外,徵夏麥、秋租四十六石六斗。三十三年,詳允折價,每年夏秋二稅共銀二十五兩六錢。今除荒蕪外,每年《資峪鋪》取租《石餘》。
鎮安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景泰間建。正德六年,知縣俞鼎重修。〈按:《鎮安縣志》闕,其詳無考。〉雒南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洪武三年建。堂前為儀門,為大門,後為敬一亭,亭左為書房、射圃及觀德亭。舊在學後之北山,久廢。大成殿東西下為兩廡,前為戟門,為櫺星門。知縣洪其道於櫺星門外創「騰蛟」、「起鳳」二坊,展泮池而闊之,橫三橋其上,周以石欄。知縣陳應顯易三橋而一之。自逆闖陷城焚毀,知縣暢體元率眾營建。正殿、櫺星門、戟門兩廡俱成。明倫堂圮,暢令重建。啟聖祠在廟後東北,暢令重修。名宦、鄉賢祠俱縣令洪其道建,堂右為教諭宅,訓導裁,宅廢。社學 舊在東西關,久廢。
學田 在西關外
山陽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成化十五年,知縣楊隆建。〈按:《山陽縣志》闕,其詳無考。〉
商南縣儒學 在縣治之南。明成化十三年創建。〈按:《商南縣志》闕,其詳無考。〉
同州儒學 在州治西南。宋慶曆間建,元季燬。明洪武三年,同知柳權重建。天順間,知州錢茂律建號舍。嘉靖中,知州劉啟東增建。後圮。
文廟兩掖、各有廊三楹、屬於廡廡各十五楹。復有
廊五楹,折而屬儀門。門四楹。南為櫺星門,為泮池,知州鄭璧、曾濬砌,緣以砥石。櫺星門內西偏,故有宰牲房三檼,今廢。明倫堂五檼,有軒,有露臺,有齋,左右各五檼。堂後為敬一亭、三檼。亭後左右廊各六楹,皆甃以瓦。又後為尊經閣,高三丈有奇。啟聖祠三楹,在騰蛟坊東之衡巷。巷南為文昌祠,祠東為射圃,啟聖祠東為名宦、鄉賢二祠。起鳳坊西為學正宅,北為訓導宅。
社學 明嘉靖二十九年建,凡十六所,所各有教讀,以教鄉民之子弟。今惟德政里在州治前者存,其在西關與堰頭、周坻、南胡、方社、新莊、馬坊頭、草橋、新橋、蘇村、《戶軍》、寺前、九龍、南莊、呂曲各村者,俱廢,惟教讀或時設。
朝邑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建。
文廟。元知縣成好德,明洪武初,縣丞卞禮先後增。
葺前為戟門,為櫺星門。戟門東故有射圃及「觀德亭」 ,並圮明倫堂,左「博文齋」 ,右「約禮齋」 ;堂後為「敬一亭」 ,地震圮。知縣郭實起東廡之左。
社學 凡三十一所,在城南者一,其餘散在四鄉,並久廢。
郃陽縣儒學 在縣治南。宋元祐六年,知縣李百祿建。明洪武二年,知縣徐原重建。正德七年,知縣張綸以其逼於民居,易地擴之。學左右有禮門,無義路,且缺泮池。萬曆間,邑參政范燧捐宅基,易地增設焉,且建樓泮池前名「魁星。」
文廟:在學之右。萬曆年,知縣劉應卜恢擴坊宇。
皇清莊曾明重修門廡殿堂,明倫堂後即「尊經閣。」邑
參政范燧建啟聖祠在廟內,范志懋拓其基莊。曾明修名宦祠。鄉賢祠在戟門左右。
書院 在學南。明隆慶年,知縣李希松建,今改為公署。
社學 在縣東
學租 原額夏糧共小麥二百五十五石二斗,每地一頃,該小麥二升零。秋糧共米二百六十石,每地一頃,該米二升一合零。
澄城縣儒學 舊在縣西門外,宋大觀元年建。明洪武六年,知縣王秩重建。嘉靖甲辰,知縣鄭光溥撤舊新之。戊申,知縣徐效賢環築土城,以嚴捍衛。庚戌,知縣敖佐建號舍。嘉靖十年,知縣洪廷玉建「敬一亭三檼。」 萬曆十七年,改移學宮於按察司,居城北衛之左。崇禎七年,流寇焚燬東廡,知縣傅應鳳建大成殿五檼,東西廡各七檼。戟門三檼,柱以石。櫺星門三檼。明倫堂五檼,在廟後。東「博文齋」 五檼,西「約禮齋」 五檼。廟左啟聖祠三楹,嘉靖十年建泮池左有名宦、「鄉賢」 二祠,俱嘉靖己酉知縣徐效賢申請創建。
社學 在縣治前左,西向。明弘治間,知縣楊泰、徐政相繼繕修。
白水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間知縣張三同建。景泰初,知縣蓋援、成化間知縣韓睿相繼增修。大門四楹,二門四楹,中甬道、東西齋各六楹,祭庫、神廚各三楹。前為聚奎坊,後崇臺,有文昌閣。南瀕城為池,東南城上為魁樓,東南隅為大魁樓、大成殿,前為崇臺、迴欄,東西為廡各八楹。廡盡,為戟門四楹。由石橋度泮池,為櫺星門,左右藩以令辟南樹塞。塞外為雲衢坊、明倫堂、五檼正寘,石刻朱文公《太極圖說》。殿後啟聖祠、三檼。祠東為敬一亭,西北為射圃亭,今廢。戟門東西為名宦、鄉賢二祠。大門東為教諭宅、明德書院 ,縣令王無逸建,後改祀杜工部社學 。按馬光祿《理記》,周氏創,今廢。
學田 :《元至正記》:「學田四頃九十畝,龍山村四頃,子阿村九十畝,碑存。」
韓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四年,知縣周吉誠重建。天順六年,知縣王鼎修。學前東有聖域坊,西有賢關坊,南有屏。大成殿在明倫堂南。東西為廡各十三間,前為門,又前為櫺星門。廟東有牲舍神廚,俱西向。環廟為路,東曰由仁,西曰行義。由仁路之東為射圃亭,北為文昌祠。啟聖祠在行義路西之北。名宦祠在廚舍之南。鄉賢祠在行義路西,明倫堂左為教諭宅、訓導宅二處,一在文昌祠東少南,一在啟聖祠西。華州儒學 在州治東,元皇慶中建,明洪武三
年知州胡惟俊重建。天順元年知州楊勝賢重修。正德十三年知州桑溥修,嘉靖三十五年知州朱茹修,按察使喬世寧《記》。有三齋,有東西號舍六十間,在兩廡之後。有會饌堂、官廚。又有學倉、堂廚、倉。有射圃,在學門右。有敬一亭,在教官宅左,文昌祠在
文廟東「明倫堂」 後有尊經閣,左右有名宦、鄉賢祠。
後有學正訓導宅
華山書院 在儒學北街,知州朱茹建,明進士趙儒《記》。
社學 :在州治前之東四十一里。各有社學,設教讀四十一人。
華陰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二年,縣丞王文明建。闊三十七步,長一百三十步。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葉舟修。十七年劉瑞遠重修,號。
房翼列各十間,前為儀門。知縣晁盡孝、閻仲宇,今令王九疇繼修。學門二
文廟六楹,東西廡十四間。後有「射圃亭」 ,今久傾圮。
前櫺星門四楹,中為泮池,上為橋,前令李承科葺。又前戟門三座。明倫堂六楹在殿後。學諭張煇書其屏曰:「天之視聽在此,人之表率在此,道之明晦在此,世之隆替在此。」 左右兩齋各四楹。後為敬一亭,直達尊經閣,閣自萬曆中始。殿東上左為啟聖祠,東左為文昌祠。名宦、鄉賢二祠在櫺星門左右。堂之左右為教諭、訓導宅。四知書院 在縣東二十里泉店,王令九疇建。社學 一在城隍廟左,一在西關,今俱廢。學田 明萬曆三十年,督學使臧爾勸發銀一百兩置本縣學田地四十九畝五分四厘八毫,歲輸租麥穀二十九石八斗一升九合二勺,備周恤貧生之需,蓋盛舉也。
蒲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後周廣順三年建。明洪武二年,主簿曹秉彝、教諭劉矩重建。
文廟。正德間,張鍰創戟門、兩廡、明倫堂。嘉靖間,楊
仲瓊置。刻朱子書《易繫辭》。置東西齋及講堂。東西號房二十間,今無。縣尹李全建敬一亭,重飾講堂、倉庫、宰牲神廚、神庫,今俱無。殿東北為啟聖祠,戟門左右為名宦、鄉賢祠,堂西為教官宅。社學 在縣治前二十步,西向。舊五十五里,各有學,後廢。所存者縣內一區,今為馬房門巷。學田 在浩泉里,先三十八畝四分零。明萬曆丙申督學沈季文置。後四十畝。丙午督學祁光宗置。至戊午督學尹准贖回王立德原地一十一畝。今見在地六十七畝零。歲收夏麥一十三石四斗九升零,秋穀二十三石九斗八升零。耀州儒學 在州治北城下。宋嘉祐時知州史炤建。元祐中知州王瑛修。元末燬。明洪武三年知州魏必興再建。成化十一年知州鄧真、弘治八年知州任奎相繼增修。東西號舍四十四間,倉房、吏舍共六間,今盡廢。中門、左右門前為大門。嘉靖三十三年,知州李廷寶於學前建射圃廳三間。次年,地震圮壞。廷寶修葺兩齋,增高大門。三十九年,知州江從春始大修舉,改建「敬一亭。」 亭後建尊經閣,作泮池。南建石坊於門左右。
文廟前各建石望柱二,石刻「科貢題名。」 復廟學前。
「隙地,改闢學垣。廟係洪武五年知州魏必興重建大殿。」 九年同知陳季鏞「建兩廡三十四間,櫺星門、戟門、庖庫皆備。」 宣德四年知州胡思魯重修。成化十一年知州鄧真復修殿,增至七楹,崇四十尺,增兩廡各二十楹,修故文昌祠三間,創神廚五間。明倫堂居學中,堂後為講堂,堂前西為饌堂各三間。啟聖祠即文昌祠,改建。「名宦祠」 、「鄉賢祠」 俱在廟西南。增號舍為「訓導宅。」
文正書院 在北城外二里步壽原巖下,故明德寺也。今故塔存。明嘉靖二年,知州趙時改建,提學副使唐龍《記》。
社學 明洪武末,知州高永登建。其始在州治南。弘治七年,知州任奎改建北門內東小街。嘉靖九年,知州陳文學乃徙布政司西舊草場地。今社學獨在,市里尚存,各里中者俱廢。
學田 按元至順時《碑陰》載「學田六頃,鞏村三頃,唐家堰二頃,茹家社一頃。」 明時盡廢矣。同官縣儒學 在縣治之東南隅。明洪武八年知縣魯俊重建。前為樂育坊,左義路,右禮門。西偏儒學門三楹。萬曆十八年知縣屠以欽建。
文廟五楹,萬曆四十三年,知縣劉憲「重修。」 前「露臺。」
左右為兩廡,各十楹,萬曆二十一年知縣馬鐸重修。前戟門三楹,萬曆三十年知縣董廷範重修。又前櫺星門石坊三楹。又前泮池,萬曆十八年知縣屠以欽鑿。「二十九年諸士重修,圍以櫺牆。」 三十九年知縣梁善士修。奎星樓在儒學前。
東南半附於城。知縣劉澤遠建。萬曆四十三年知縣劉憲重修。殿東「博文齋」 五楹,西為「約禮齋」 五楹,俱知縣劉憲重修。堂後為尊經閣,高臺覆屋三楹,萬曆十八年知縣屠以欽修建。廟東為啟聖祠,偏南為奎光樓,戟門東西為名宦、鄉賢二祠,堂東為教諭宅,又東為訓導宅,今裁。前有芹泉,色清白,味甚佳。
問以書院 ,堂三楹,左右號房十間,前為書院門。明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劉澤遠建,時課士於其中。
社學 :在儒學南仁壽坊。隆慶間,開「大成街」 併其地。屋宇久廢,今遺址尚存。其在鄉村者,移徙無定,故不俱載。
學田 明萬曆三十二年,督學使臧爾勸以百金檄縣購置學田,時無應者。有司權糴穀三百石,貯預備倉,以恤緩急。
乾州儒學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間建東西號舍各十間。學右為射圃亭,今廢。前為泮池。萬曆四十四年,訓導李珍創建「大成殿。」 學堂左地低下,鄉官宋子春輸地以培地脈。文昌閣在學東。
文廟在學左,即宋元舊址。萬曆二十年,知州賈一
敬磚固殿牆。東西廡在左右各十間。天啟元年,知州周應泰重修。前為戟門,又前櫺星門。萬曆十九年,知州賈一敬添砌土屏。四十五年,訓導李珍創建柵欄坊於屏左右,廟後建「敬一亭。」 明倫堂居學中東西兩齋。戟門左右為名宦鄉賢祠,明倫堂後為學正宅、訓導宅。
紫陽書院 元楊奐建
社學 在北街廢
武功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崇寧間,知縣趙茂建。明洪武初,知縣嚴祀。正統時,知縣曹俊重修。
文廟宋知縣趙茂增建。明洪武初,知縣嚴祀更建。
正統中,知縣曹俊葺明倫堂。正德八年,知縣劉紹重建倉在堂西南。名宦、鄉賢祠在戟門東西。綠竹書院 在縣南一里。明洪武間,提學副使楊一清建,以祀宋儒張載與武功簿張三甫。社學 舊惟儒學,西有故稅課局址。至明弘治癸丑,知縣宋學通以《提學條約》,則里置一學,又遴選其子弟可教者,里設一師,時加督課。永壽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元延祐七年建,致和元年重修。明洪武二年重建。萬曆十一年移西郊。今遷城內。因兵燹之後,儒學屢遷,終非善地。
皇清康熙七年,縣令張焜目擊廟學荒蕪,人文弗振。
慷慨捐俸百餘金,謀諸紳衿,另卜基而創建焉。學田 本縣原額學田一頃五十一畝零,徵夏秋租糧麥穀共二十八石一斗八升零。又生員劉可繼輸田一頃五十畝,徵夏秋租麥穀共五石。各佃戶赴本縣預備倉交納,動給貧生。邠州儒學 舊在州治東,宋慶曆中建,范仲淹「記。」 明洪武六年,判官莫彥英徙州治西,改元「萬壽宮」 ,為今學。有《興詩》《立禮》《成樂》三齋。儒林門、儀門,洪武中建。嘉靖二十四年巡按御史卞偉修。敬一亭在儀門西,嘉靖十九年州判徐元建。
文廟兩廡、櫺星門、戟門。洪武中建。嘉靖二十四年
巡按御史卞偉「重修。」 明倫堂在廟後。洪武中建,嘉靖七年知州郝元亨重修。啟聖祠在廟左。名宦祠在儒學二門西,鄉賢祠居東。
社學 在城內者三:一在南街,一在隘巷,一在西街,餘二十四區在各里地方。
三水縣儒學 在縣東,明成化十四年建。博文、約禮齋各三間,號房東西各七間,久廢。二門一座,角門二座,東曰「起鳳」 ,西曰「騰蛟。」 大門三間。
皇清康熙丁未,邑尹李弘名重建射圃在
文廟東,久廢。文昌閣在廟之東,大成殿七間,在明
倫堂之前。明萬曆癸未改建。東西廡各七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三座,泮池一區,太和門一座,敬一亭、「祭庫」 、宰牲房。廟之左為啟聖祠。明倫堂後為教諭宅,教諭宅後為訓導宅。
樂育書院 在縣北,明萬曆中文在中建。學田 原額地上下不等,共二頃七十一畝零,徵租麥一十石四斗二升八合五勺。穀一十石四斗二升八合五勺。此項原為賑給貧生之需,餘者變價充餉,今議全裁。
淳化縣儒學 舊在縣治南。明洪武二十年徙縣東南面城。正德十五年,縣丞畢經徙縣治北。東博文齋,西約禮齋,東西號舍各十間,育才倉在西齋之上,藏祭器書籍。大成殿五楹,東西兩廡各七楹,戟門、櫺星門各三楹,墀內有八行《八刑碑》。宋大觀年立。明倫堂後為敬一亭三楹。
文廟西北為啟聖祠。儀門外東西為「名宦」 、「鄉賢」 二
祠。約禮齋後為教諭宅,博文齋後為訓導宅。長武縣儒學 在縣治南。明萬曆十二年知縣梁道凝建。博文齋三間被焚。約禮齋三間,大門舊三間,今一間;儀門舊三間,今一間;尊經閣一間,敬一亭一間,今俱焚燬無存。奎星樓舊兩層一間,今亦被焚燬殘壞。文昌宮在大成殿東。正殿三間,獻殿三間俱知縣梁道凝建。門樓一座。
文廟舊制盡焚。止存大殿。後陸續添補戟門三間
兩廡東西各五間:俱知縣陳所抱建「明倫堂」 、知縣梁道凝建「啟聖祠」 一間,知縣趙亮建「名宦祠」 一間,「鄉賢祠」 一間,在門內左右。
潼關衛儒學 舊在衛治東。明正統四年,都指揮姚深建,後因水患。成化十一年,深奏遷衛治西南。嘉靖二十二年,兵備副使周相修東齋曰「志道、依仁」 ,西齋曰「據德、游藝。」 前為儀門,又前為大門。門外坊二:「東德配天地,西道冠古今。」 萬曆十七年,兵備張維新重修,易兩齋曰「《博文》《約禮》。」
皇清順治十七年,兵備湯斌重修。
文廟左右為翼室,東西列兩廡,前為「廟門」 、「泮池」 建。
石橋前櫺星門內為神廚庫、宰牲所,東西號舍。明倫堂在殿右,堂後為敬一、箴亭左為講堂,殿左為啟聖祠,廟外東西為名宦、鄉賢二祠,敬一亭右為教諭宅。
明新書院 在廟前。大理卿張惟任建,馮少虛講學處。
社學 凡二,俱在衛治西,潼水衝毀。
學田 一在閿鄉,六十畝;一在太興寨,一百畝。大理少卿張惟任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