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0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六

  寧國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八百卷

寧國府部彙考六

編輯

寧國府祠廟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宣城縣附郭。

社稷壇 在西郊一里許,北向。社右稷左,並用木主。初壇在北郭,明洪武戊午徙今所。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郊半里許,南向。中為風雲雷雨,左山川,右城隍。初壇在城南五里,明洪武乙丑徙今所。

厲壇 在北郊半里許。垣門庖湢略備。

城隍廟 在縣治東南

褒烈廟 在西門內,祀宋資政殿學士、知州事李莊簡光。歲用六月朔日,相傳為公誕辰。宋乾道中,公以禦寇功,詔立廟祀,賜額。初在北門外,元末燬,明洪武己酉徙建此。

遺愛祠 在小東門內。祀宋知州張果,明知府袁旭、沈性三人。舊有《張果廟》,專祀於城北鐵冶沖。後圮,故徙祀於此。

皇清推官楊應標、同知鄭載颺,士民思之,亦附祀於

此。癸卯,庠生張鳳翼、里耆高登岱,募眾重修文公祠 在北門外宛陵驛,祀宋丞相知州文天祥。祠始於明萬曆乙亥,知府陳俊、知縣姜奇方建。

汪公祠 在南郭顏家橋南,祀元禮部尚書汪文節澤民。

王公祠 在正學書院。祀明新建伯王文成守仁,以祭酒鄒東廓守益,少保尚書歐陽南野德,郎中錢緒山德洪,郎中王龍溪畿,督學御史耿天臺定向,寧國府知府劉初泉起宗、羅近溪汝芳,宣城縣知縣吳疏山悌,東平州知州貢受軒安國,項城縣知縣戚竹坡袞,太常少卿周訥谿怡,參議沈古林寵,參政梅宛溪守德、貢士吳句溪奐等配享。

陳公祠 在今府學正東,祀明禮部尚書陳靖獻迪。嘉靖癸巳通判李默建。

俞公祠 在大東門,祀明燕府教授俞逢辰。萬曆元年,知府陳俊、知縣姜奇方奉詔建。

五賢祠 :在敬亭山。初祀南齊謝朓,唐李白、韓愈,宋晏殊、范仲淹,為《五賢》。

二烈清風祠 在府治西南鹿巷口。祀元烈女胡氏、紀氏姑嫂二人。明弘治壬戌巡按劉淮令郡邑建,題額。「嘉靖壬寅知府曹邁修。萬曆丙子知府陳俊、知縣姜奇方重修。」

烈女祠 在東直街迎春巷口。祀明烈女徐氏。祠尋廢為尼舍。督學御史賈、巡按御史田毀庵復建祠焉。額曰「不泯」 香名。

東嶽廟 在縣治後之西北。祀東嶽、泰山之神。佑聖閣 在府西北街。祀真武,為府治右翼。據形家者言,此閣恐犯火災,昔曾畫「《滄洲圖》以制之,尋因火廢。里人鍾允諧、徐雲尤書,復畫《九龍圖》以制之。」

文昌祠 在府儒學東,一名「文昌臺」 ,上有巍閣。明嘉靖丁巳,知府朱大器建。以當學巽位,為一郡人文所繫,故祀之,且為課士之所,後圮。

皇清康熙丙辰,重建。

關帝廟 在北門城闉內。明末,宣邑人又建廟一所於南門城闉內,規模稱是。

皇清康熙乙丑,同知鄭載颺重修「關帝廟」於《鼇峰》之

前於廟門構樓三楹,名「培風閣。」

東平廟 凡三:一在縣治東北大街,今曰「高廟。」 一在陽德門外東直街;一在南薰門外廟岡上,並奉唐忠臣張巡像。歲以七月誕辰,邑人賽祭數日。

楊四將軍廟 在北門外尹公橋。明天啟四年建,祀江河之神。

皇清康熙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知縣李文敏捐俸重。

建。舊止四楹,今拓為八。更於廟前置臺,壯麗改觀。廟後有「雷祖閣」 ,道士萬真元修建。

張公標紙廟 在城北五里。宋建炎間,知府張果夢神語城將陷沒,公抱籍入水死。民求得其屍,殮而奠之,標紙於此,因名曰「標紙廟。」 後有僧冒據改為「法露庵。」 張公祀幾廢。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李文敏詢知顛末,曰:「張公功德。」

在。民沒,其祀不可為。捐俸建樓於佛廬之上,仍祀張公像,令僧守之,遂復。

英濟廟 :在薰化門內。相傳為昭明太子行祠,能彌火災。今額「火王廟。」

陵陽土地廟 在陵陽山北麓府治後。相傳:宋建炎間,知府張果夜夢神告曰:「我陵陽山土地神也。明日午,有大水漂沒城郭,公可抵橫澗,遇老人,宜丐免之。」 果如期抱民籍至澗,一老人橫笛乘牛來,水亦暴至。懇告不得請,遂抱籍入水死,城得不沒。郡人德張公,尤德土地,今奉祀不衰。自

皇清以來,屢著《靈應》,香火益盛。順治初,道官高必進

復募建「三清閣」 、「關帝殿」 於廟後。

三皇廟 在縣學西

昌黎祠 在舊州學內

二仙祠 在府治後。祀南齊謝朓,唐李白。六先生祠 在舊州學內。祀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張栻。

義烈祠 在北關外,祀宋赤心隊將劉晏。宋建炎中,赴郡守李光援,與潰盜戚方戰死。土人哀之,為建廟奉祀。晏字平甫,嚴州人。

魯王廟 在城東南錢村,祀隋梅知岩。隋末大亂,知岩有保障功,故廟祀。按史無魯王封敕,故《嘉靖志》曰「魯府君廟。」 攷《萬曆志》曰「魯王廟」 ,今從之。

項王廟 在嶧山下,祀楚王項羽。相傳羽嘗駐軍於此,為之立祠。今遺址尚在。

三聖廟 在天慶觀之左。宋建炎叛寇戚方圍城急,忽有神親見爪指城南,長逾尺。知州事李光焚香祝之,賊砲反擊,賊遂退。三聖長曰「賀息」 ,次曰「遊奕」 ,三曰「金甲」 ,光為立祠。

敏應廟 在敬亭山麓。祀廣惠王之神。始於南宋元嘉中,有魏長史者,自江右載豆來宣城,忽有梓木並舟而行,夜夢神告曰:「我錢塘梓府君也,欲托祠於昭亭。」 既而舟至其處,魏度山麓宜為神居,然無以得材,復夢神曰:「宣城方病目,舟中豆可療。」 試之輒驗。得錢既多,祠遂成。宋政和賜額敏應觀。明初,知府黃榮祖復建。洪武甲寅,知府胡乾祐重建後圮。宣德,都紀徐善淵延江西龍虎山法士顏福淵捐貲募眾,大加修拓。崇禎,知縣陳泰來改廟門向東,舊路新造石坊,規制益雄麗焉。

皇清壬子,圮知縣李文敏重修。

張侯廟 舊在水陽南二里。祀唐里人張構,築堤捍禦水災。廣明元年,鄉人感而祀之。宋雍熙乙酉,知州楊緘重修,今廢。

寧國縣

社稷壇 在治西二里。明洪武辛亥,知縣張居敬建。正統間,知縣何廣植之以松。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二里。明洪武辛亥建。

厲壇 在縣北一里

里社壇 :每里設一所。春秋社日,里中父老相率祈報於此。

「鄉厲壇 」 每鄉設一所,以祀無祀鬼神,里中間有行者。

城隍廟 ,父老相傳,明太祖提兵寧國,城隍有扞庇之功,每歲六月初六日,有太牢之祀。此為特典,異於他縣雲。

東嶽行祠 在縣治西北三裏白雲山之上。宋乾寧中建,真武廟附其側。明正統戊辰道會柳玉山,建拜亭一所。景泰甲辰道會趙景常重建。祠屋三間,奉神像於內。

東平廟 在縣西城門外,唐太和中建,明永樂癸巳修,正統甲子重建。景泰甲戌,邑人胡璇建拜亭於前。

關帝廟 舊在南城門外。明崇禎十年,知縣謝紹芳、姜全林重建廟於西城門外,規模壯麗。葉承光復於廟門濬池砌牆,備極崇宏之觀雲。沈大聖祠 在縣西三十里文脊山下。俗傳沈乃唐國師歸山,坐石而化,里人禱雨輒應。宋紹興中,余丞相端禮來尉於此,會歲旱,承縣檄詣祠請雨。方齋宿,夢神語之曰:「公後必貴,當為公一雨。」 既寤,晨謁祠,曰:「夜夢果不謬,當新神之祠。」 須臾,元雲四集,大雨傾瀉,竟日夜乃止。後公帥金陵,又夢神來謁。因省舊事,乃捐緡錢二百萬,附僧以新其祠,後傾圮。明洪武辛末,歸併奉聖禪院,永樂僧普榮重建。其南三十里有龍池山,高五百丈,三峰屹立,有龍池可一畝餘,亦祀神,有庵雙橋,洪俊建。

英濟汪王廟 在縣西九十里麈嶺之陽。王姓汪,諱華,績溪人。唐武德中以宣歙納款,授歙州刺史,持節宣歙杭睦婺饒諸軍事,封越國公。六年授左衛統軍,後為九成宮留守,二十一年薨。先是,大業間豪傑並起,汪天瑤殺郡守張公,以王攝刺史。宣守聞之,將兵來問。王以精兵八百人來戰於寧國上岡。宣守請降,王「因撫定其民,選其精銳以歸,奄有六州,帶甲十萬。」 今廟乃自歙來,宣戰勝之處也。明洪武間,里人梅榮受重修。

東靈廟 在縣治西九十里石鼓山。神姓裴名萃,歙人也。水旱禱之必應。按《英濟王行狀》云:「王以歙兵攻宣州,至溪方渡,馬躍墜鞭,遣卒取之,不得。王怒,拔劍斬之,屍立水中不仆。土人異之,因立祠焉。」 今稱東靈神。

梅魯王廟 在縣治東北七十里。祀唐梅公知岩也。隋大業十三年,天下大亂,賊寇蜂起,所在燔劫。於是起兵據郡,以保鄉井。是時僭號稱王,不可勝數,而知岩獨不然。既見《天命集》唐,則與涇人左難當俱請入朝,使鄉邦晏然,不受唐師之伐。是有意於庇鄉土,而無意於富天下,最為賢於一時,宜秩祀典。

義烈方公廟 在縣治西三十里。宋建炎中,戚方叛時,戰歿有功,建廟旌其「義烈。」 元末兵燬於火。明洪武辛酉,嗣孫方繼重修。

徐偃王廟 :在縣治北二十里。歲旱,求雨多應,邑令魏公刻石存焉。

章四相公廟 在縣治東八十五里。神諱韶,南唐時為銀青光祿大夫,兼宣歙鎮將。宋開寶中,下金陵,詔籍所部兵民入朝於汴,宋太祖因唐官而授之,仍俾撫其眾。未幾卒。鄉人感其功德,祠事甚謹。溪南章氏,寔神之後。

石王廟 在治北三十里。宋治平間建,後廢。明洪武乙丑,里人王原重修。

湯公廟 在治北三十五里湯公山,宋時所建。昭烈武成王廟 在治南九十里北姑山下。其神世傳「為周尚父太公望」 ,宋阮助教重建。元末廟廢,遺像猶存。明洪武中,里人重建,歲時祈禱有驗。

忠顯行宮 在治東一百二十七里。宋淳熙中建。明弘治己酉,邑人潘世南重建。

祠山廟 在治西三里戈塘。祖廟在廣德州,神姓張,諱渤。漢神爵中曾禮斗廣德軍橫山,明正統中重建。又有行宮一所,鄉間多立廟,祀為土主,求必有應。

黎相公廟 在治北二十里,唐會昌中建,水旱禱之。神姓李諱穎,睦州人,嘗為建州刺史,立廟黎山,里人奉之甚謹,俗因號為黎相公廟。北廟 在治北四里,祀土神,讖「傅水打北廟園。」 寧國出狀元,宋高宗南渡時,水繞廟。吳潛應期生,登嘉定狀元及第。

聖容廟 :在治南九十里。《記》曰:「嶽山楊氏三娘,少奉佛,不茹葷。父母責之嫁,遂遁跡,不復見。鄉人驚異,因刻木為像祀之,號聖容菩薩。」 自南唐保大末顯靈,歷宋、元至於今。去廟半里許有龍池,歲旱禱之。宋皇祐中,郡守廖公諱詢禱雨感應,獻道服三襲,仍設像於郡城內景德寺。今宣城、旌德皆有行祠,而此則其祖廟。

晏公廟 在治西城外,今廢。

靈應五顯廟 在治西門外。明正德己卯,知縣王時正廢其廟為書院。嘉靖己酉,鄉紳袁澤復建廟於晏公廟遺址,並安晏公神於內。崇禎間,鄉紳汪侍御改建廟於舊址之右。

涇縣

社稷壇 在縣東北二里,地名「下幕」 ,舊在儒學東,明知縣王弁改築於此。瘞坎在其西北,由北門入,北向,社右、稷左。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一里濟農倉前。舊在瑞蓮坊,明知縣王弁改築於此,南向。中題曰「風雲雷雨之師」 ,左曰涇縣境內山川之神,右曰「縣城隍之神」 ,餘並同社稷。

里社壇 「明洪武八年,令每里置壇一所,周以土牆不屋。凡遇春秋二社,父老祈禱。」

厲壇 在縣東北一里下幕聚糧倉北。明知縣強珍置。壇高五尺,廣袤五丈。

城隍廟 在儒學之北,欽賢橋側。邑之建廟,則在宋初。政和五年,知縣胡仔一新廟宇。嘉定辛未,廟悉傾圮,知縣王栐率邑人葺之。是後洪水推蕩無存。明成化庚寅,知縣強珍買地遷於縣學之北。

衙司土地祠 :在縣治儀門東。

伏魔殿 在宣陽觀之西。明萬曆間,知縣張堯文建。

靈惠廟 在縣治西五里湖山下。邑人立為土主。神之行祠散在各鄉村甚多。

王文成公廟 在縣西寶勝寺右水西精舍內。明督學御史黃洪毗建,祀明王新建守仁。歲以春秋二仲次丁日,水西山長同講學諸人致祀。「周太保廟 」 祀吳春穀、長周泰。

陳雷二府君廟 在縣西南五十里。昔傳吳陳焦雷府君宰涇邑,開塘瀦水,為利甚溥,故祀之。明王祠 祀晉郭璞。璞嘗為宣城太守殷祐參軍,而內史桓彝又用其術遷郡治,故祀之。蕭王廟 在縣治東,宋知縣王栐建,祀梁高祖、武帝、文帝三神。文帝即昭明太子,其子嗣位江陵,乃追諡焉。

左王廟 在縣東北十五里柏山。祀唐戴國公左匡政。匡政,漢尚書令左雄之後,嘗保障江東,進爵為王,故稱左王。舊載「涇東南五十里」 者,準猷州城址也,今改正之。然此廟涇川獨盛,四鄉俱建,水旱疾患,禱輒立應。

英濟汪王廟 在孤山高嶺,祀隋汪華。大業間,華與左匡政俱有保障功,並為鄉人所祀。石五郎廟 在湧溪口。乃隋末汪華之將也,以其殺賊有功,居民立廟。

夫人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祀唐洪勝可妻梅氏。里人每有所祈,禍福歷驗。以其心香不朽,故稱香心夫人。《舊志》以為鄉心者,誤也。

丁仙大王廟 在縣東七十里丁溪,祀唐丁令威。令威,遼東人,嘗為涇令,有惠政,故祀之。至宋,敕封靈惠昭應侯。丁有二女,俗號大仙姑。小仙姑有二壻,曰洪尚書、馬尚書。集福廟 在治南,祀唐張巡。又有行祠五所,在鄉村。

李翰林祠 在震山永安寺,祀唐供奉李白。白嘗遊南藍山,樂其景物,欲卜築焉。

真武廟 在縣西南八十里寶峰岩上。明嘉靖乙亥年,因有火光見數日有披髮人形狀。一日,雷破石一道,縈紆至巔,名為「天台路」 ,遂立廟。其廟循石竅而入,名曰「天生門。」 四周有觀音岩、羅漢洞、八仙洞、五屏峰、淨身池、碧溪橋、龍泉井、瀑布泉,其勝可擬歙之齊雲岩。

晏公廟 在縣西三十五里。明宣德三年,童孟恭建。

五顯公廟 在安濟坊。其神著靈江東,凡郡邑多祀之。明萬曆間,掘得斷碑,上鐫「國王大帝」 等字,年月剝蝕莫辨。香座下又生瑞芝,大如車輪,因易名「瑞芝庵。」

承流府君廟 ,在縣南四十里。即承流山之神。歲旱祈禱輒應。神嘗為令,故曰「承流」 ,取宣化之義。今東流山亦有廟。石井之東與陽山皆有行祠,而此則祖廟也。

張三郎廟 在縣西北丹山鄉馬頭。俗傳神小字三郎,家於宣城行廊山下。黃巢之亂,因難赴水,浮屍泝洄而上,遂立廟於此。

「茆司徒廟 」 :各鄉有之。

西峰大聖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荊竹坑。每遇旱蝗,祈禱有應。

五方龍王廟 在縣西北下坊渡。

黃。請幫助識別此字。龍王祠, 在旗山頂之北,其山峻拔,不可以尋丈計,山頂廣數十丈,平坦如掌,有一石爐,凡祈禱者,炷香於此,無不立應。盛夏狂風浩蕩,寒氣凜冽,不容久立。至一岩,有一泓水,名曰「龍池」,潺湲之聲,源流不絕,山腳亦復聞之。

龍王廟 在縣北二十里旵山,歲久傾圮。明嘉靖間,僧法雲重修。旁有萬壽庵,萬曆間創建。「乙龍王廟 」 在縣東七十里,地名「子干。」

龍潭聖帝廟 ,在龍雲寺黃象山之趾。其殿內繪龍潭聖帝、張、李二禪師。父老相傳,先是有張、李二禪師,著木屐登黃象峰,卓錫於此,因以建廟。旱乾之時,禱應如響。

禁山禪師廟 ,在縣東六十五里。禪師名大慧,嘗結庵坐禪於貂蟬峰之絕頂。有白衣侍者僧《五戒》為弟子。

禪師:「大聖殿 在。」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之上,自麓至頂,約行數里,崎嶇險峻,山木希少,禪師居殿之中,左右有「梁和尚、楊和尚為配,不知始於何代。前有一池,廣十餘丈,深不可測。居民祈禱,擅向池中滌手,則有螫蟲出焉。盛暑中亦有飛雪沾衣,寒不可忍。」

太平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一里。北向。社右、稷左並用。

木主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門外,南向。為「風雲雷雨」 ,左山川、右城隍。

厲壇 在縣治北一里。周圍數畝。

城隍廟 :在縣治東。順治八年,知縣陳善政重建廟門。康熙二十二年,知縣王鄰、署篆同知鄭載陽倡修,知縣賈有福落成。

忠臣廟 在富溪橋南。蔡小妹捐基建,祀唐睢陽太守張巡。舊混列諸神。明弘治間,知縣王雄改祠「忠臣」 ,後民間又雜以他像。嘉靖間,知縣劉元凱毀之,專崇正祀。

關帝廟 在東嶽觀前右。

晏公廟 在美溪翰林第門內。傳自唐建,靈顯非常。旁有異樹,枝不敢侵,花墜可以占雨。五顯廟 在縣南五馬坊西。

汪公廟 一在小北門外,一在水東門,一在道泰鄉。

九相公廟 一在縣東,一在西鄉,一在三門。名公祠 在縣治西。初為知府及宦生祠。明嘉靖癸卯,知縣劉元凱以宋令孫覺明、知縣張瀚並祀,名「三公祠。」 後邑士民以劉並入祠,改今名。萬曆乙亥,石玉銘重修。

周公祠 在縣治西,祀太常少卿邑人周怡。明隆慶癸酉,巡撫周道基、巡按郭莊請建。萬曆七年以後,二仲致祭。天啟三年,敕諡「恭節。」

節烈祠 在縣治南山川壇右。明萬曆乙卯年,縣令蔣汝礪分壇餘地建造,以勵風化。每年二仲致祭。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陳恭重修,增主飭祀,有序。

旌德縣

社稷壇 舊在縣治西南四十步城隍祠東。以虎山不宜建社。宋寶慶元年,縣令方俌徙建徽水門傍喬如岡,復加營葺。元至元二十年,縣尹單執中移置縣南二里,地名「南沖。」 元貞二年,縣尹王禎以其地僻隘,乃擇立於縣西南郛郭之側,設二壇,東社西稷,仍構祭堂一十六楹。明洪武八年,知縣趙約禮築土為壇,繚「以周垣」 ,在北門之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外之西山,明洪武八年,知縣趙約禮肇建,其壇南向。竺山祈澤古壇 ,明隆慶元年修。

法雨壇 在縣治西三十五里上涇鄉。明成化三年立,萬曆二年重建。

厲壇 在縣之北門外。明洪武八年,知縣趙約禮建。萬曆己亥,知縣蘇宇庶砌牆立碑。

城隍廟 在縣治西南四十步。宋令李瞻、莫澤、方俌相繼建修。元至元中,縣尹單執中創亭於殿前十步。元貞乙未,達魯花赤教化的整修壯麗。明洪武三年頒降制度,知縣朱鐸拓基重建。睢陽廟 舊名「威顯廟」 ,在縣東。宋景祐間立。嘉定丁丑廟災,知縣莫澤、方俌、趙時鐩增建。寶祐令趙崇涉建樓。元至元戊寅重建。元貞中,縣尉毛勝刱門攔臺廡。至正庚寅,飾武士二像於門。壬辰燬於兵。明洪武九年,邑宰趙仲益重建,新敞宏麗。景泰中,縣丞柳遇春重建靈光樓,知縣曹祥、裴完。成化三年,知縣彭賢相繼修殿塑像。是年冬遭回祿,而神像獨存。成化五年,知縣尹清重建,廟貌比前加麗。萬曆間重修。

關帝廟 在城有三鄉都,不悉載。一在縣前,明洪武十二年,知縣趙仲益立,崇禎十六年,知縣劉勷重建。左福祿司,右趙元帥同祀。一在石嶺頭,眾姓建。一在北門外,崇禎年間建。

五顯廟 在縣招坊。唐光啟中,神降於歙之婺源,靈跡顯應,所在立祠。宋大觀中,賜「靈勝」 廟額。方臘之變,周令君夢神使邑人避之,免於難,尋封侯爵。紹興間,新安郡王吳璘鎮蜀,每戰見神為之助,遣使致享禮。紹興十年建。

五猖廟 在縣東北。明萬曆五年建,後遷至睢陽廟門之左。明天啟年間重建。

汪王廟 在縣東六都

東嶽廟 在縣南梓山。宋紹興十年建。明嘉靖三十三年重建。廟前千佛樓,樓旁有地藏殿、十王殿。

隆興廟 在縣西北四十里湯村口。

西峰廟 在縣東三十五里招賢鄉。明隆慶五年建。

祠山廟 在縣東一十五里柳山鄉。明宣德元年建,萬曆乙酉重建。

張王廟 在縣東三十里招賢鄉。

威顯廟 即祀睢陽張巡,在縣西北二十里三溪興仁鄉,宋紹興二年建。

靈濟廟 在縣東三十里。

廣惠王廟 在上涇鄉豐溪之東,即敬亭神。宋紹興初,封「昭明廣惠王。」

漢兗州刺史蔣元卿公廟 在縣東十都二十五里招賢鄉青下、口下。

楊女郎廟 在縣東北十五里,禱祀有應。南唐保大中創佛舍,今分祠會勝寺,即楊三娘廟。壽山「汪公古祠 」 在縣治東南十五里進賢鄉。明隆慶元年建。

張王祠 在縣東三十里。明萬曆癸巳年立。龍塘龍王祠 在縣東五十里後雙峰並立,俗曰「丫髻祠。」 創於唐永泰元年。祠之前曰「龍潭山」 ,有水口金樹,葉如杉,四時不凋。又有岩壁立,下容百人,建祠以為禱雨之所。明萬曆十八年重建。

西峰神惠永濟禪師祠 在縣東十里鳳凰山。唐光化二年建。萬曆間重建,名「唐山殿。」

靈惠王祠 在十七都橫山。祀丁令威之神。明萬曆中重修。

威顯祠 在縣東三十五里招賢鄉。明隆慶二年建。

大尉殿 在縣治東北隅。威顯廟,宋紹興十年建,明萬曆元年重修。

後歷殿 在縣西五十里上涇鄉。明洪武三年建,萬曆二十二年重建。

雲山殿 在縣西十里。宋紹興間建。明萬曆四年重建,天啟年間改建。

鍾靈殿 在縣東五里招賢鄉,明萬曆七年建。鳧山殿 在治東二十五里招賢鄉,元元貞年建。下有丹井、龍潭,馬跡在焉。即陵陽山竇子明放白龍處。

龍王殿 在縣東三十里招賢鄉,元至正間立,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建。一在縣東四十里,成化年間建。

東甘露殿 在縣東二十八里招賢鄉。明成化五年建,嘉靖四十年重建。

遊堂殿 在縣北三十里柳山鄉。宋淳熙八年建。明嘉靖四十三年重建。

釋子殿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柳山鄉。明洪武三年建,正德十三年七月重建。

柳山殿 在縣北一十里柳山鄉,明成化間建。「正山龍王殿 」 在十九都,明萬曆三年建。泗洲殿 在縣西五十里興仁鄉,明萬曆三年重建。

南陵縣

社稷壇 在縣北二里。北向,社右,稷左。明正統間,縣丞蕭孟政建。萬曆癸未,知縣沈堯中重建。里社壇 每里一所。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二百步,南向,中為風雲雷雨,左「山川。」 明正統辛酉,縣丞蕭孟政建。厲壇 在北門外,房三楹,告文碑亭一。

鄉厲壇 每里一所,與邑厲壇同日致祭。城隍廟 舊在縣西一百步內。元末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甘潤卜地於縣北五百步,建正廟、寢堂,前後各三間。萬曆十二年,知縣沈堯中給香火田八畝。三十一年,知縣朱朝望給田九畝、水蕩八分。廟內附有東嶽殿、子孫堂、五顯祠、五福祠。

忠義祠 在籍山橋東,祀僉事吳景明。嘉靖中,都御史歐陽必進建。

孝感祠 在縣東十字街。祀晉孝子何琦,知縣郜永春移祀工山。忠孝祠及後祠廢,混祀「安賢祠。」 明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復祀本祠。

安賢祠 在開化寺。孝子蘇仲芳修煉之所。明嘉靖間,知縣郜永春重修,有碑。又建樓五楹。樓下中楹,祀張巡、李白、杜牧之、李經、何琦、吳景六人。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申補蘇仲芳。

文昌祠 在安賢祠樓上,知縣沈堯中建。烈女祠 在城隍廟東,為梅氏柏香建,旁有烈女坊。明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申入烈女汪氏德香,改扁「雙烈。」

皇清順治六年,署縣事徽州府督糧廳馬逢皋增入。

烈女何氏金妹改「貞烈祠。」 十三年,知縣楊必達重修。

關王廟 在縣西十步。明景泰壬申,知縣金鼎重建,止內堂一所。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建,置大門三間,又給絕產軍田供祭,有碑。崇禎末重修,又買民基,擴殿後屋二間,天井一塊。廟東隅廚房一間,門前香爐亭一間,並置祭田三十畝。廣惠王廟 在工山下,亦祀何琦,原稱「朗公。」 宋紹興二十八年,亢旱,禱雨有應。知縣葛祺以聞。

敕加「沖真顯貺侯」 ,後加封「王。」 淳熙十五年,知縣郭嶢以祈禱默應,修葺其廟。明知縣沈堯中重修。

晏公廟 在縣北二里惠民橋外,明洪武二十七年建。

三皇廟 在縣東五十里,今廢。

周王太保廟 ,在縣北六十里。

孚應王廟 在縣東南二百步。俗呼為康舍人廟。本東嶽下神正廟,在信州弋陽縣。熙寧中,顯跡信土。宣和初,旱禱輒應,詔封英顯侯。建炎中,寇侵境,太尉申公奏侯有陰功,加封威濟善利王,仍為文刻石。紹興三十年,妖賊復作郡,復上侯陰功,加封威濟、善利、孚應王,皆信州事。文孝王廟 在縣治西二百步。祀梁昭明太子,今廢。

火王廟 在天齊觀西。明崇禎末重建。

甘相公廟 祀晉甘卓,今廢。郭令《志》載《本府圖經》云:「晉甘卓,字季思。今去縣北七里,無廟,但有甘公城,俗呼為甘羅城,中可容二三千人,必甘公廟也。」

茅將軍廟 在縣東迎恩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