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1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十一卷目錄

 太平府部彙考一

  太平府建置沿革考

  太平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太平府星野考

  太平府山川考

  太平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八百十一卷

太平府部彙考一

編輯

太平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屬越。戰國屬楚。秦屬鄣郡。漢為丹陽郡之春穀、丹陽、蕪湖三縣地。東漢孫吳如故。晉增置於湖縣,分轄丹陽、宣城兩郡,春穀屬宣城,餘屬丹陽。元帝渡江,僑立繁昌縣。成帝復僑立淮南郡及當塗、襄垣各縣,以處流民。又僑立豫州刺史,治蕪湖。永和中,鎮牛渚。咸安太元間,鎮姑孰。義熙中,「省春穀入蕪湖,又省蕪湖。」 劉宋丹陽隸丹陽郡,於湖、當塗、繁昌隸淮南郡,當塗、繁昌皆割於湖為境。元嘉中,分立南豫州,其後或治姑孰,或治於湖。隋平陳,廢淮南郡,徙當塗治姑孰,併於湖、繁昌、襄垣入之,屬蔣州。唐置南豫州於當塗,尋廢,以縣屬宣州,省丹陽縣為鎮,地分入當塗。江寧天祐間,復立蕪湖。南唐昇明中,復以春穀石埭場及南陵地置繁昌,改當塗為建平軍。後周又改雄遠軍。宋開寶中,改平南軍。太平興國初,陞太平州,隸建康府路,後隸江南東路。元改太平路,隸江浙行省江南行御史臺。明陞太平府,屬南直隸,轄三縣: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領縣三:

當塗縣:附郭。

秦丹陽,漢晉因之。東晉僑立當塗縣,立鎮牛渚,又鎮姑孰。南北朝宋割於湖地為實土,屬淮南郡,南豫州刺史治。齊、梁、陳俱因之。隋開皇間,即晉僑立縣名,徙當塗治於姑孰,併於湖及僑立襄垣、繁昌地入之,屬蔣州。唐省丹陽入當塗,丹陽廢為鎮,當塗改屬宣州。五代南唐建平軍。後周雄遠軍。宋初平南軍,後廢軍復縣,立太平州治此。元太平路治。明太平府治。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三十九里。

蕪湖縣

周吳鳩茲。漢置蕪湖縣,屬丹陽郡。以地卑蓄水而生蕪藻名。晉初,增置於湖。東晉咸和間,僑立豫州刺史,治蕪湖,又立淮南郡、上黨郡。義熙間,省蕪湖入襄垣。南北朝宋又省上黨郡入襄垣。齊梁、陳因之。隋廢淮南郡。唐天祐間,復置蕪湖,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後改屬太平州。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繁昌縣

周、吳鵲渚漢、晉俱春穀地。東晉僑立襄城郡及繁昌縣屬之,後郡廢。義熙間,省春穀入蕪湖。南北朝宋割於湖境為實土,屬淮南郡。齊、梁、陳皆因之。隋併繁昌入當塗。五代南唐復置繁昌,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後改屬太平州。元屬太平路。明屬太平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二里。

太平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太平府疆域圖

太平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江寧府界溧水縣石臼湖心八十里,又至高淳縣固城湖之東滸

西至和州界大江中流十里,又至無為州界,南至寧國府界南陵縣麻橋一百五十里,北至江寧府界江寧縣葛岡鋪五十里。

東南至寧國府界宣城縣黃池八十里。

東北至溧水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池州府界銅陵縣黃滸,一百六十里。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

當塗縣

當塗,附邑也。東至溧水縣界八十里。

西至大江

南至蕪湖縣界大聖鋪三十里。

北至江寧縣界慈湖五十里。

東南至宣城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蕪湖縣界褐山,四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四百九十四里。水路三千五百九

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蕪湖縣

府南六十里為蕪湖。東至當塗縣四十里,西至和州界,大江中流七里。

南至南陵縣界石硊河心,四十里。

北至當塗縣界延福鄉三十里。

東南至宣城縣界定江鋪八十里。

東北至當塗縣界霸塘圩三十里。

西南至繁昌縣界魯港十五里。

西北至當塗縣界褐山二十五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五百九十五里。水路三千六百六

十里

東西廣四十七里,南北袤七十里。

繁昌縣

府西南一百三十里為繁昌。東至蕪湖縣界石硊河,四十里。

西至無為州界荻港,五十里。

南至南陵縣界麻橋,二十五里。

北至蕪湖縣界魯港河心,五十里。

東南至南陵縣界馬仁渡,四十里。

東北至蕪湖縣界下峨橋河東三十里。

西南至銅陵縣界黃滸河三十里。

西北至無為州界舊縣,夾洲西,大江中流五十里。

自縣至

京師,陸路二千六百七十四里,水路三千七百七

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九十五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當塗縣附郭。

《南齊詔》「姑孰衝要,密邇金陵。」

陳宣帝詔:「博望開畿,天限巖峻,龍山南指,牛渚北臨。」

宋曾鞏《記》「江山之勝,天下之奇處。」

《洪邁壁記》:「左天門,右牛渚。鐵甕直其東,石頭枕其北。」

陳亮《上孝宗書》:「採石股肱建業,有據險臨前之勢,而非止靳靳自守者。」

元郝經議扼三江之襟要,潰江淮之心腹。蕪湖縣 長江來西南而趨東北,縣治憑東北以控西南,東遶宣、歙諸水,西匯大江長流,白馬拱其南,赭山繞其北,《輿地誌》謂吳頭楚尾。《寰宇記》云:「江津之要。」 宋楊顥詩曰:「山連吳楚周遭起,水合湖湘洶湧來。」 山川回環,形勢清勝,太平屬邑,最為奧區也。

繁昌縣 山僻奧區,土稱沃衍,左據浮丘之勝,右攬獅嶺之奇。外長江天塹、鵲起磯突兀中流,扼咽喉之要。張興世據上游於鵲尾,程普定春穀於石頭,誠西北一帶險要也。東南層巒疊嶂,崎嶇阻隘,竹木蓊翳,車不得方軌,馬不可長驅,亦江山四塞磐固之邑。

太平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註:「鬥牛女為揚州。」按:「太平」 ,周秦時為揚州地。《史記天官書》:「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漢書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按:《太平》在漢屬丹陽,正當斗分。

《後漢書天文志》注引《星經》云:「玉衡者,斗九星也。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辛巳為丹陽。」 《晉書天文志》:「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野,屬揚州丹陽,入斗十六度。」

《隋書地理志》:「揚於《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為丑,吳越得其分野。」

費直《易說》:吳越分野,起斗十度,至女五度。蔡邕《月令章句》,「起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者,吳越之分星。」

《唐書天文志》:「每一次舍,例以初、中終三分其星之度。斗,牽牛星紀也。初斗九度,中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

《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南星者,魁星也;北星,杓也。石申曰:「魁第一,主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也。」

太平府山川考        府志

編輯

本府。當塗縣附郭。

青山 在郡治東南姑孰鄉,山陰距郡十五里,山陽距三十里,周廣八十里。晉袁宏為桓溫記室,召遊青山歸,命車同載,即此。山南闤闠百餘家,為青山鎮。齊宣城守謝朓築室其地,故又名謝公山。有碑在山趾,書「第一山米芾真蹟。」 碑左為登陟路,鳥道紆曲,上至巔,稍折而下,林屋叢薈者保和庵。庵前石砌方池,有泉滃然,冬夏不涸,朓故井也。西下坦迤曰泉水灣,青疇綠樹,巒壑尤美。中峰之麓,范傳正《遷李白墓碑銘》,屹立數楹中。東南白雲寺,剎古地敞,足與保和競勝。北則萬家山、李家山、桓墓山、安吉壟,古梅成林,入春寒香滿谷。山南遙望,崒勃嵌崎,層巒疊嶂,如展瓣芙蓉。自西北觀之,兩峰矗霄,則天緯象闕矣。

採石山 在郡治西北化洽鄉。去城二十里。高百仞,週十五里,西臨大江。傳聞昔採五色石於此,故名。一稱「翠螺山。」 山扼江險要,為南北必爭之地。晉伐吳,王渾駐師,隋韓擒虎宵濟破陳,宋曹彬渡師取江南,虞允文海鰍著勳,明常遇春先登破敵,皆在其處。唐李白披宮錦汎月,勝事稱最。故山麓構謫仙樓,樓對長江,千里一目。上而北水府廟、五顯廟,巖石突出者聯壁臺巉巖陡削,瞷者肌慄。其下牛渚磯至山頂三里,三台閣冠其上,傑出松雲間,一切峰岫,皆陪隸視矣。牛渚磯 在採石山下,江漘有柱,高丈許,突兀峭壁間,舊傳金牛出此,故名。《後漢志》丹陽疆域,獨稱南有牛渚,孫吳、東晉每宿重兵其地磯上有「江山好處,蛾眉、燃犀、問月、遙望半山諸亭。白薴山 在郡治東五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一十五里,本名楚山,晉桓溫攜妓遊此,歌白薴詞,故名。山椒有桓公井、飲馬泉、掛袍石諸蹟,亦宋孝武狩處。山巔大夫松七,亭亭霄際,數十里即望見之。後餘其二,今亦廢。舊稱白薴松風,以此登其頂,分三脊,東脊之坳為院基,西脊過脈為景山,北脊蜿蜒趨下,起伏頓挫達城外,郡治『龍脈』」 胎息於此。

黃山 ,在郡治北五里石城鄉,高四十丈,山如初月形,舊傳浮丘公牧雞於此,亦名浮丘山。上有宋孝武避暑離宮,今存凌歊臺址。山之陽當孔道,為東嶽廟、廣福寺。寺後萬松掩映,塗令章嘉禎所植,人稱章公松。上有深雲館、懷古臺、誓清堂,立浮圖表之。宋劉子澄《圖經》云:「大江東來,淮山對峙,歷陽樓堞,歷歷可數。」 今山麓平疇極望,去江幾二十里。

月盤山 一名「景山」 ,在楚山西里許,亦稱「雷峰」 ,以德清道院祀雷神,故名。旁有全真洞,石腹空敞,可容床幾亭六,最高者湖山煙雨亭。陟其巔,西望城堞,煙火萬家,南睇溪流,週遭若帶,紵山屏護,眾岫星羅,洵遊觀樂地也。

尼山 亦名「梅山」 ,兩山相接,在郡治東南三里上柵渡口。山巔舊有「百花頭上亭」 ,今廢。其麓古梅數十本,彷彿羅浮。元圃坐坡前石壁下青山。

考證

白紵諸勝,掩映溪流中夜月。松陰漁舠,款乃不經,舊稱《尼坡梅月》。

龍山 在延福鄉,去城十里。蟠溪而臥,蜿蜒如龍,故名。秋色甚佳。舊載孟嘉落帽事,或曰:龍山當在江陵。而《舊志》云:「桓溫嘗以重九日與僚佐登此。」 時嘉正參溫軍事,或移鎮姑孰時事也。上有屯壘,故蹟未詳何代。寺為興化院,閴寂靜邃,可以幽棲。東嶺西江,尤足展眺。

橫望山 在郡治東北六十里永保鄉。高二百丈,周八十里,蒼翠亙天際,與江寧、溧水接壤。丹陽湖在其南,春秋楚子重伐吳至此。其山四望皆橫,故名。《真誥》稱其「石形瓌奇,洞穴盤紆。」 陶弘景隱居其地,作讀書堂。有石門、古祠、灰井、丹灶諸景。下為澄心寺、關帝廟。廟前峭壁二里許,夾石參天,奔泉雷轉,壁上老松倒垂長百尺,最高處有王磐題「壁立萬仞」 四字,亦奇觀也。後松砍伐殆盡,今止餘一本,蒼翠猶昔。

藏雲山 一名武神山,在郡治東北二十五里歸善鄉。由靈墟山疊嶂奔赴,而為武神。支壟特起,入徑幽邃紆盤,澗水清徹,松杉蓊然。可二里許,至寺基,繚繞蒼鬱,嶺高且深,名曰「藏雲」 ,以山可藏雲也。中峰懸峭百丈,左為致雨峰,雲起即雨,旱禱輒應。再左接石樓峰,巨石崚峋,帡幪如廣廈,高數十丈,可坐百人。右有燕谷,深廣寬平,青茅鋪積,如千層碧浪。山頂有泉,曰「天池」 ,四時不涸。山下醒心泉,自石孔噴出,有靈泉、擁翠亭諸勝。

白雲山 在郡治東南姑孰鄉。出白土,俗名「白土山。」

凌家山 在郡治東三里石城鄉。有石洞,門廣闊可丈許,舊傳陳羅二仙隱處,捫石入戶即鍵,至今石有開闔縫蹟。陳羅仙相傳即教李聿斬鼉鼉浦者也。山南麓瀕姑溪,去岸十餘丈,為釣魚臺,傳為李之儀釣魚處。巨石巍嵷,虎踞溪口,可坐數十人。山椒浮圖壯郡巽位,名曰「凌雲塔」 ,因又稱「凌雲山。」 坐塔下,俯望,溪水鏡澄,群帆林立。山雖不高,正不必以仙靈也。

九井山 在郡治南延福鄉。山有九井,舊傳桓溫所鑿。《元和志》:「殷仲文九月九日從溫登九井」 ,即此。今五井已竭,四井通大江。昔人墜馬鞭,乃從牛渚得之。上有桓元僭位壇。

甑山 一名晉山,在郡治東石城鄉十五里。壁立百仞,尊重如袍笏貴人。他山環拱郡城,皆其分支也。上有龍窟,歲旱從此起龍,往往得雨。山陽有甑山庵。

夏舍人山 :在郡治東北永保鄉。有「夏舍人廟」 ,失其所始。

翰壁山 ,在郡東。《梁起居注》云:「大同九年,鴻臚表往姑孰翰壁山採石墨,不得。琢石之次,獲古錢四。」

象峰山 :在郡治東永保鄉,俗呼「湖頭山。」 「慧日」 、「圓照」 二庵在其上。

禪嶽山 在郡治東,石城鄉十五里。山陽有寺,寺前古樹翳日。

靈墟山 :在郡治東三十里薛鎮地。舊傳,丁令威化鶴於此,山椒壇址猶存。有丹洞、丹井,井大旱不竭。

石城山 在府城東。山上有石,環繞如城。唐羅泰有《石城記》。上有八角井、飲馬池、駕鼓臺。舊傳楚熊繹受封地。按:楚封丹陽,在今歸州,謂封此者非。

龍泉山 在府城東永保鄉。山勢如飛龍。福源寺在其脊,螺浮尊者卓錫於此。有井,水清洌,味擬中泠,大旱不涸。又汲以竹則清,以綆則苴,濁不可食。相傳寺初建,材木從井出,門前老松,數千年物也。

天門山 在郡西南三十里。本名博望,亦稱東梁山。與和州西梁山夾大江對峙如門闕,故曰天門。山。臥江中,遠望如橫黛,故又名蛾眉。《春秋》楚獲吳艅艎於此。宋孝武閱水軍,有雙鵲集繖蓋,群臣呼萬歲,詔曰:「梁山層岫雲峙,流間海嶽,天表象魏,以旌國形。」 乃立雙闕於二山,博望千尋石柱,屹立江表。山腰墨桃樹一,花實皆黑,植根劇峻,地下攀上,絚皆不能到。蕩舟江中,遙望而已。山頂有寺。

褐山 在郡治西南四十里,臨大江。五代楊行密戰趙鍠,田頵帥舟師與馮弘鐸大戰。宋紹興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臺於當塗之褐山,皆此也。奇石巉絕,漁人依岸挽罾,舟楫過之,洑流衝突不止。梅聖俞詩云:「暗石惟愁礙,磯頭水自煎。」 茲山之概得矣。

金柱山 在郡治西三里三江口。鮑、劉、沙、宣、歙諸水,經姑溪入江,奔瀉於此,形家病之。明萬曆間,民掘地得金。邑令章嘉禎請於郡守陳璧,割千金買田為址,築土成山。初名「鐵淋壁」 ,以西方屬金,改稱「金柱。」 建浮圖以鎖水口,邑乃裕。歲久水嚙岸盡圮。

皇清康熙四年重築,增廳一、亭一,植桃柳百餘,與佛

舍之修竹,茂林相映,每夕展眺,滄洲古渡,塔影橫溪,不岩壑而居然勝景雲。

武山 在郡治東六十里永保鄉。形如蛤,又如覆鬴,故亦稱「鬴山」 也。獨塞湖咽,多漁網蟹斷。磨盤山 在化洽鄉,去郡二十里。晉鎮西將軍謝尚守採石,駐兵於此,其地即將臺。

寶積山 ,在化洽鄉,去郡二十里。舊傳山產青綠,故名。昔孫仙姑煉丹其下,今丹池併崖壁石刻猶存。

白壁山 一名石壁,在郡治北二十五里化洽鄉,濱江三峰中拔起如堊,有石似龜伏,俗名「龜山。」 傳言上有白玉,采者眾,遂不產。北峰下洞石多佛形,名「千佛洞」 ,俗祈嗣於此。岩洞數十,陰峻難躡,青林文篠,覆蓋棋枰石,殆古隱士居也。又李白與崔宗之乘舟,月夜,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白衣宮錦袍坐舟中,兩岸觀者如堵,白旁若無人。按白詩「秋月照白壁,皓若山陰雪」 十字,殆不可方,真興會所到也。

望夫山 一名棗子磯,在郡治西北化洽鄉。高一百丈,周二十里。《寰宇記》云:「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之,久乃化為石。」

金山 在郡治東北石城鄉,出銅類金,古稱「丹陽銅」 ,今不產。

馬鞍山 在郡治西北,近慈湖港口。舊有神祠,吳赤烏時建。山濱江,洲渚輔之,故岩崿不露六七里,環山足漵,中可蕩舟。山形瘦削,鑱刻彌見姿秀。小洞曲通,連貫不一,賞識者比之「採石」 雲。名以肖形,山靈不樂受也。

葛陽山 在郡治北四十里。上有羊耳洞,藤蘿隱蔽。洞前方石,相傳為葛仙翁棋局。東上窈折曲秀,有八仙臺、潘母床,大石寬坦,彷彿存枕跡。相傳潘母亦仙去。山若張雙翼,環抱村落百餘家,最為幽勝。

慈姥山 一名「鼓吹。」 在郡治北四十里和尚港,為梁昭明太子讀書處。山產圓竹,聲中音律,可為簫管。上有丁蘭祠。彌陀寺、臨江樓,其左峙也。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估舟嘗依此以避採石。望夫之下得此,岩壑益勝。

鸚鵡山 在郡城北四十五里,連葛陽山。山有鸚鵡石,雌雄各一,每遇雷雨,鸚鵡子從石中迸出,圓潤如卵,土人多得之,用以治病。有石嵌空側出如半帆,遊雲霧中,尖長丈餘,俗呼為「船尖峰。」 東壁諸巒插天,環顧拱揖,昂首招呼,如欲來船上者。

「老山   。」 《象山   》,《褚角山》。

小山   。「鶴頂山  。」 洞陽山。

「抄山   」 、「松山   」 、周家山。

《師家山  》《蘭子山  》《朝山》。

牛頭山  、《馬山》。

大江 在府西,即揚子江也。又西則曰「西江」 ,又名夾江。

丹陽湖 在府城東南,跨多福、黃泥、積善、湖陽等鄉,徽、池、寧國、廣德諸州之水匯之,與江寧之高淳、溧水皆以湖心為界,東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太平之巨浸也。

姑孰溪 在府城南,合丹陽東南來之餘水及諸港來會,過寶積山入江。按《江源記》:「姑浦口南岸立津,以譏行旅。」 姑浦有港,舊經郡城中。宋建炎始新築城,限溪流於城外,西入大江。

採石新河 在府城北化洽鄉採石鎮西,牛渚磯東。《水經》云:鎮市牛渚磯,屹然立江流之衝,水勢湍急,大為舟楫之害。宋熙寧三年,開新河於磯後,南接夾河,西北達大江,舟行遂獲安濟。昔開採石新河,乃何主簿督工,晝挖夜合,不能成功。或謀多用鍬鋤以待,明日見有石透露土外,遂併力抉之,得一石函,內有碣云:「繁昌何主簿,抬我上高岡。」 遂以石函與碣埋高埠,河路始通。和尚港河 在府城北四十里,一名慈姥磯。昔楚僧真定見慈姥磯波濤甚險,時有覆舟之厄,遂發大願。以錫杖挑土成河,分其水勢,以便行舟,故名和尚港。

思賢港河 在白壁山下,去府三十五里。因謝朓、李白、崔宗之皆過此賦詩,後人思之,故名「思賢港。」

大信河 在府城西南延福鄉。河水南自蕪湖白岸湖分派,北行過梅塘、何墓山之間,西行過馬鞍山,又西過大信下鎮,會龍山港入江。黃池河 在府城南姑孰鄉,以河心為界,河北屬當塗,河南屬宣城。

灌渡橋河 在府城北化洽鄉,通裡權渡橋至盛家廟卞家陡門止。

唐溝河 在府城東南湖陽鄉。西通官溪河,又接新華河。

新溝河 在府城東南,跨多福鄉。

匾檐河 在府城西新城垾,即古檐河、大信河分派入江者。

慈湖水 在府城北四十里。吳將笮融於此屯兵。晉陶侃與蘇峻戰於慈湖。又「侯景之亂,兵至慈湖,梁人大恐」 ,即此。

鼉浦 府城東五里。南唐李聿任歙州刺史,經此浦,有鼉魅幽聿於潭中,領聿妻子就任,凡三年,聿從潭中出,往尋妻子,妻子不識聿學法斬鼉魅,妻始識之。今按:南唐無李聿。

石臼湖 在湖陽鄉,相傳石崇舊宅也。

胭脂港 在延福鄉,去城三里。以其地昔有皇后脂澤田,故名。水盛時可通蕪湖水道。

橫山「九龍池 」 ,山頂石坎,容斗水不竭。內有石龍子九枚,長數寸,黝形高足癡,不畏弄人。弄一枚坎中仍九,漸至九枚,坎中亦九,盡還其九,亦復九也。

《異井 》,當塗城南三十里有古井,在大澤中,甚深,汲者用綆二十餘尺。當春夏水盛時,澤水幾侵沒其床,而內水之深如故。

蕪湖縣

赭山 在縣西北五里。高三十丈,周九里。《江南地理志》云:「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山。」 巔有一覽亭,宋邑人張應南建。有滴翠軒,在廣濟院塔後,為黃庭堅讀書處,惜俱成廢址。今所存者,躡山門而上琳宮,妝飾天王金剛殿。

磧磯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陳周文育襲彭城,徐嗣徽引齊人渡江,據蕪湖,列艦於青墩,至磧磯,以斷文育歸路,即此。一名「七磯。」

驛磯山 在縣西北八里。南宋時,設館驛、立市肆於此,故名。山址濱江。江滸有「清風樓」 ,建自明御史邑人黃讓樓。突兀險峻,為棲僧之舍。俯視樹穠藤護,寒翠撲面。遐矚清敞,則煙黛浮空,泬寥無際,惟見江光雲影,漁舠來往耳。

周家山 ,在縣西北六里,踞清風樓左偏山坂松篁密蔭者里許,柳堤荷沼,參差盤折,如入桃源邃處。登巔面江風,御雲憑,與靈澤宮遙向並峙。

皇清康熙癸卯,僧在瀛募建「普同」石塔三座,構傑宇。

五楹覆之

范羅山 在縣西北五里,址毘赭麓,崇林邃密。間道入萬松庵,嚴風徹骨,宜盛燠納涼。秋暮紅樹最佳,楓陰森映間有圓照寺,層樓傑閣,望者疑天際。珠宮,南矚,粉堞如畫,煙火萬家,接長江停舫,故眺歷者常攜巵選勝而飲,為樂郊韻事。鶴兒山 ,在縣西北五里,址續吉祥寺。陵阜平坦,廬舍園廛三之一。嶂北有識舟亭,原名「八角」 ,建自明萬曆間,憑江覽勝,宛如燕磯蛾眉。崇禎辛未,榷使王思任拈謝朓「天際識孤舟,雲中辨江樹」 句作聯,故顏今名。

皇清順治甲午,水部楊峻割俸塗丹亭,益增麗往來。

名流鑴題,充壁盈椽,故遊覽者觴詠不絕。赤鑄山 ,在縣東北八里,高十丈,周七里。《圖經》云:「楚干將造劍之處。」 今山有干將墓。

神山 在縣東北九里,與赤鑄相連。《圖經》云:「干將淬劍於此。」 上有磨劍池、砥石有李衛公祠。宋乾道七年,縣令沈端節詣祠禱雨,靈應,因取蘇軾「喜雨亭」 中語,作誌喜亭。山勢逶迤,蟠結壘巘,曲徑幽邃,宜人。羅漢寺踞其峰麓,堪駐足焉。躋嶺眺丹陽諸巒,綿亙相接,至赭塔、荊壁,東西夾輔。相傳茲山為縣治來岡雲。

破山 ,在縣東北。《圖經》云:「干將試劍於此」 ,故上有試劍石。

柳家山 在縣東北十里。上有隕星石。宋紹興己卯,有星隕,其聲如雷,其光燭天,視之則石色如鐵,狀如角黍。邑令趙不吝恐惑眾,乃投諸水。白馬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五十丈,周九里。上有三聖祠,下有紫燕洞,土人稱「燕巢洞」 ,又名「燕雛。」 冬有紫燕來集,春則去,俗以牛餅祭洞神。宋大明七年,敕禁之,燕遂絕。山徑縈紆攲連,從小庵而陟,蒼松茂竹,夾道鬱蔥。山脊峰迴石聳,與繁陽浮丘、「空明」 對峙。盤折入洞,洞深廣莫

「測,夙多仙跡,雲氣蒸布,誠為洞天福地焉。」 大荊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高二十五丈,周九里,上有鶴跡石,雲古仙所遺。又相傳為卞和得玉處,即此山。山口村落千餘家,桃竹陰森蔽日。山脊繕巍剎,傳自晉唐。垣鐫石佛,宛似飛來峰。陟峻嶺,挹江影,湖煙蒼茫萬狀。憩石約丈餘許,可觴詠多人。明直指駱駸曾見陡岩平峙,水涯,大書二字曰「寒壁蘚蝕多年。」 嘉靖丙申,水部許用中培邑文筆峰,禁市僧伐石,遂分俸買山作記以垂不朽。

小荊山 在大荊山西北,高廣不及三分之一,東南麓有龜文石,下有穴,雲龜所出,與大荊兩山遠出歐陽湖上,夾面對立,狀類蛾眉,比二梁為新出矣。

蟂磯 在縣西南七里大江漘高十丈,週圍九畝七分。按《埤雅》:「蟂,老蛟也。」 今磯南有石穴,廣一丈,深不測,為蟂所居,昔時常出害人。《圖經》云:寧淵觀舊在其上。觀本唐水心禪院,歲久廢為羽林庵。明建靈澤夫人祠。世傳吳孫權妹蜀先主妃歸省其母,回蜀至江上,聞先主殂哀殞,葬此山。又云:即龍女祠,禱風濤者不爽。祠築自驛磯,後江水衝塌無存。明成化間,邑令陳源鼎建於今所。其地隸濡須北岸,登磯而望,止見蕪湖,故明高帝有「蟂磯煙鎖在蕪湖」 之句。

萬石山  、團兒山  、周家山。

膺蛟山  、黃山   、夏家山。

「小赭山  。」 鐵獅山  。《齊羅山》。

馬鞍山  、貓兒山  、《牛角山》。

大江 在縣西五里

中江 ,按:范曄《後漢書郡國志》雲,「蕪湖中江在西」

長河 在縣南半里。源出廣德、宣州,過縣前西行稍北五里注江。舊有吳波亭,今廢。

青墩河 在縣南,有洲曰「青墩沙」 ,即周文育克徐嗣徽處。

匾擔河 在縣東十里。東達宣徽,北達姑孰溪入河。

石硊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源出石硊山,過石硊市,合魯港河,注入大江。

西湖池 在城外西北一百步,廣二十畝。勾慈二港 在縣東四十里,即鳩茲也。按《左傳春秋》載楚伐吳,至鳩茲,杜預志則為皋彝,《輿地誌》則為皋茲。按今縣有港曰勾茲,西距縣四十里,與預所指在縣東之地正合。然地一而名四,音近而字殊,則世俗相傳之譌也。蕪湖水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於「大江。」 漢末嘗於湖側置縣。

天城湖 一名「天聖湖」 ,在縣東南一十四里,廣一百八十頃。

「歐陽湖 」 在荊山,歐陽元遊此,遂名。

鱉洲 在縣河入江口之南,長三里,與蟂磯相對。

魯明江 在縣南,與繁昌分界。昔魯仲明居此,故名。按:《十二國紀年》,「孫孺與楊行密戰,行密於魯明港作五堰,以輕舟給行密軍食」 ,即此。櫓港河 ,在縣南一十五里。

繁昌縣

獅子山 在邑南三十里春穀鄉,高三百丈,有石巉岩,雄踞如狻猊,故名。絕頂有石室,其下為清涼寺。再下東麓為寶定庵。明弘治間銅陵占為己地,邑長以其險僻無產,聽之。此山在馬仁西,峰嶂奇變,實堪圖繪。左大石方廣數丈,勢若犢伏,名「眠牛峰。」 旁湧一石,如牧豎然。山下望之,煙蓑雨笠,長鞭短笛之形宛具。右「雙仙峰」 ,在豸山後,兩石矗肩如躡。附山椒石壁數十仞,鷹隼巢之,猿狖穴之。其中松杉竹樹與紅泉碧澗相錯,吞吐雲霧間。土人以其雲氣驗晴晦,亦奇觀也。

馬仁山 ,舊名馬人。在邑南二十里金峨上鄉。高二百丈,縱橫聳峭,形類人馬。唐德宗時,石馬妖鳴,斷其首以厭之,易今名。有峰曰韜玉、曰龍首、曰羅漢、曰雙桂。寺為蓮社院。望雙貓石壁一折而入,林莽覆澗如行隍中,「韜玉」 、羅漢諸峰森拱。院後西折為觀音岩、洗硯池,隱士王翀霄宅址也。近池峰名「漏月」 ,仲秋望夕,月魄與峰口對,光若懸鏡,注射峰中,下容數人,如邃室然。隱靜山 在邑東南三十里銅官鄉,高二百八十丈,舊傳杯渡禪師棲隱地。峰五:曰碧霄,曰桂月,曰鳴磬,曰紫氣,曰行道。有泉二,曰金魚噴雲。金魚在碧霄峰,噴雲在桂月峰下。旁有洞,曰「宿猿」 ,群猱嘯聚,叫風號月,人境淒冽。寺當五峰之

考證

會,巑屼拱合,右瞰西庵,左顧降福殿,鐘磬鏜鎝,從松濤竹浪中出。距寺二里許,雙松對峙,勢若虯蠖,為杯渡手植。古澗委折,殷雷轟地肺間勝地無過此者。

金峨山 在邑南一里許金峨鄉。高一百八十丈,陂陁橫秀,娟娟清揚,故名。山半有仙人身跡,「三元」 、「地藏」 二殿踞其凹。秋空水漲,望山下如疋練瀰漫城根。迤南半里,夭桃夾路,趨入山谷。懸崖壁立,泉乳訇訇然。仰視岩前,綠陰翳天,飛雲片片欲落,上有觀多亭在焉。僧寮數楹,隨石高下。右折石窟玲瓏,類蜂巢蟻穴,古金峨洞也。洞一竅通人行。石枰苔佛,微逗天影嵐氣長夏逼人。飄飄乎「五行靈威」 想矣。

隱玉山 ,一名「浮丘山」 ,在縣東十里靈岩鄉。高三百仞,周環四十里。山二峰,峰二。嶺右為浮丘洞,龍池二,相傳龍潛於此。山中林木幽奇,香陰夾道。村居數百,散處峰隈石罅中。絕頂方敞,可數畝許,位以資聖院,即浮丘公、王、郭二仙煉丹處。前有鎖虎石、煉丹井,甘泉亙古不涸。下臨無際,江河都邑,歷歷指顧間。稍霾,則雲氣蓊然,咫尺萬里。至午夜清朗,有物如紅毬,隱見木末,相傳為王、郭遺丹。嚴永諧詩「丹光穿樹林」 是也。鳳凰山 在邑西五十里春穀鄉。上有巨石空中,昔年鳳巢其內,刊「鳳穴」 字,又有鳳臺、鳳池遺址,故因以名。山下為荻港鎮,嵯峨怪石,秀出林表,與青山鵲起,鼎峙江皋。江北麓為珠金沙,賈似道敗兵,奔還地山,有庵四:曰延禧,曰舊庵,曰如松。其大者曰五燈。叢林散列岩前。取徑修篁,叢檜而入。夕陽歸鳥,舳艫銜尾,至者以千計。停橈繫纜,煙樹迷離,舊稱「荻浦歸帆」 以此。

龍華山 ,在邑西一十五里春穀鄉。高一百二十丈。山有寺,寺有石竇,乳泉滴瀝,里人資以灌溉。俗傳洞通江間,有蘆根湧出,石上產丹桂一株,近千年,香襲里許。清流古剎,幽閴絕塵,枕漱雲根間,不復知有長夏。

紅花山 ,在邑西二十里春穀鄉。高三百丈,陡峻干雲,諸峰攢纍如蓮萼。下為里人造紙處。古澗澄泓,磑碓之聲,響應山谷。過峰腰,半山庵漸入鳥道,真武殿踞其絕頂。俯視雨電,俱在山半。每斜陽初月,吞吐峰陰間,倏忽萬狀,故八景以「紅花晚照」 名。

鵲起磯 舊名「返秦」,俗呼板子磯。明萬曆間,邑令鄧一儒以濱於鵲江,易今名。在邑北五十里春穀鄉。大陽幽脈,盡此奔流。三面環抱,為大江上下要害之區。週遭雉堞,明季鎮帥屯守地也。近岸小港,水漲時以輕舟搖曳而上。山椒佛寺數椽,蔭以古銀杏。登埤極目,通體欲浮。南北墟煙,飛帆劃破,謂之「天生。」一本徐熙畫,信然。戰鳥圻 在邑西四十里延載鄉。一曰孤圻,一曰屬圻,一曰靈山墩。《方輿記》云:「桓溫城赭圻,常懼掩襲,聞下流山鳥噪,一時驚潰,故名。」墩舊在江中,與靈山寺對。宋嘉祐時,徙江岸,去故址百餘步。明弘治間,有大鐘自蜀來,順流而下,至墩前,僧眾得其銅像以歸,鐘仍浮去,為甘露寺所得。今像徙寶山寺中,人猶傳「鐘鳴甘露寺,像鎮寶山樓」之句雲。按:《明一統志、通志》俱入「蕪湖縣。」 赭圻嶺 在邑西三十里,與覆釜脈聯。晉時出紫玉一段,攻為器,以獻太廟。一名「赭圻城。」晉哀帝召桓溫入朝,至此有詔止溫,溫遂築城於此。梁南陵縣嘗治赭圻,隋唐為鎮。今惟荒榛斷莽,亂樹昏鴉,墉壘蕭然,樵蘇滿徑而已。

覆釜山 在邑北二十五里延載鄉。一名春穀嶺,一名「寨山。」 頂平如掌,有古廟址,井泉冬夏不竭。傳聞昔人避亂於此,疑即桓溫城赭圻時事也。今鋤者猶得折戟雲。

放鷹尖 在邑北三十里延載鄉。高三百丈。瀕江舟行數十里,遙睇一峰,翥入雲際,如篝上鷹初卸絛鏇,毅欲摩空之勢,故名。峰尖側出,平分兩翼為大小磕山,各高一百五十丈。上有龍池,旱禱多應。其中林木幽奇,峰聯路僻。方春,茶筍初肥,筐筥絡繹,遊人多憩息其地焉。

三山 在邑東北三十里。一老子,二方丈,三秦望,連峰秀出,卓如文筆。巉然亂石欹江中者,三山磯也。宋陳堯佐泊磯下,夢老叟云:「來午有大風,宜避之。」 至期,行舟多溺,堯佐獨免。隔夕又夢前叟曰:「餘江之遊奕將也。」 以公他日賢宰相,故告磯畔為關帝廟。秋清月白,水波不興;疏荻寒煙,空明一片。舊稱三山秋月即此。

黃石磯 在縣西北大江,磯多黃土巨石,故名。明正德十五年,逆藩宸濠泊此,問其名,心惡之,嫌其為王失機也,不敢下。後回南昌被擒。

慈姥磯 在縣西。有石刻「界碑」 二字,下鑴雲「潤州上元界。」 按:五代宣、潤分屬上元之界,不得踰當塗而南也。時秦彥據宣,張雄據上元,彥越廣陵趣畢師鐸,張雄破之江中,自立界碑於此。官山 在縣南二里許。縣治朝山形家平面,土星也。昔於其上增置尖銳物,士每獲雋。順治年間,諸生募貲築石塔如筆形,兩闈鵲起者接踵矣。

浮鳩磯 在縣東北三十里。老山脈出江中者,在三山上,今名龍王磯。有秋江,月映水,波不能混,惟中秋之夜為然。

敕山   。磯頭山  。迴龍磯。

靈山 按《通志》,「在縣西北四十里。」

公孫山 按《通志》:「在縣西北四十里,世傳公孫捷居有公孫橋。」

寶山   《唐家山  》《螃蟹磯》。

鵲江 在縣北境,遶出蕪湖。蓋自銅陵鵲頭山為鵲頭,至三山為鵲尾,故江曰「鵲江」 ,岸曰「鵲岸」 ,繁邑諸水皆注之。

荻港 ,在縣西南四十里。此水與赭圻城相屬,西對無為州,乃江流險要處。

魯明江 在縣東北六十里,與蕪湖縣分界。《明一統志》云:「魯明仲居此,故名。」

魯港河 一名「櫓港」 ,即入江處。按此地扼關市之吭,楚、蜀之材,蔽江而下,必泊於此,候工關分榷,然後解維。先是苦閉塞,致河漲水溢,眾圩俱潰。屢經禁諭,俱於雙港濱江停泊。明萬曆間復梗。時知府陳璧申飭前禁,驅歸原埠。近來視為故事,商簰梗塞如故。按出縣東關外至魯明江,水程六十里,陸程五十里。圩多山少,歲具畚鍤從事。寒沙烈日中,為河防計。不幸蛟流湧溢,陵谷易位,兩涯間不辨牛馬,民皆託命萑葦,依菱芡,鳧鷖魚蟹以自給,故俗為「金峨下鄉。」

黃滸港 :在縣西三十里春穀鄉。

新開溝 在縣南十里延載鄉。

高安港 在縣西北四十里《延載鄉》。或稱河。泥浦港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延載鄉》。以跨河為泥浦橋,或稱泥埠河。

橫山港 :在縣北三十里金峨下鄉。跨河為橫山橋,或稱「河。」

舊治河 在舊縣治西三百餘步。南唐保大中濬治。

穴子港 在縣北三十里金峨下鄉。跨河為穴子橋,港亦稱「河。」

三港口 即泥浦、穴子、橫山三港合流入江者。薴田港 在縣東五十里銅官鄉。

小淮水 ,在縣東五十里銅官鄉。

新開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金峨下鄉三山磯下流。

上峨橋河 在縣南,跨河為上峨橋,白馬以東及坂長嶺,萬沖水合於此。下經隱玉山入薴田港及蒼龍洲。

蒼龍洲 在縣東五十里銅官鄉。

虎檻洲 在縣東三十五里,金峨下鄉。沈攸之、王休仁屯軍於此,破孫沖之於赭圻,即此。新生洲 ,在縣北四十里,夾江之西,一名楊家沙。

新生許家洲 在舊縣北五里。即新生洲。嘗有許仲源漁於此,故名。

鵲尾渚 ,即繁昌上口,《明一統志》云:「與池州府鵲頭山為匹。」

清流潭 在縣南二十五里十一、二都。

新溝潭 在縣北二十五里二十九都。

徐衝澗 在縣西三十五里。

磚石湖壩 在縣西二十五里七八都。

官莊湖 在縣西南三十里。即宋賜駙馬孫安世「脂澤」 田處。

太平府城池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本府。當塗縣附郭。

太平府城池 ,吳黃武間築。東晉太和七年,桓溫重建。南唐《保大》復高廣之,高三丈,周十五里。宋建炎中,知州郭偉改築新城,減舊三分之一,割姑溪於城外,為今制,周六里,高三丈,廣稱是。門六:東曰行春,正南曰南津,南左曰龍津,南右曰姑孰,西曰澄江,北曰清源。明崇禎間,巡按御史鄭崑貞甃以石,四隅設堞樓,增窩鋪五十一。

所,沿城為壕山,東南開渠引水作新壩,東北出水為梅莊閘。舊制以時啟閉,水益深,城益高矣。外縣、

蕪湖縣城池 舊《志》:在縣東三十里,高九丈,周十九里,門六:東迎暉、隱玉,南薰風,西會江,北拱辰,平在循城有壕,可方舟南達於河者。《括地》諸書所謂「於湖故城在咸保圩」 者也。蕪湖周縣名宣春,《晏公類要》曰:「於將之子埋其父首於宣春城北。」 今城東門猶稱宣春門,仍其舊也。吳黃武加造,故孫權嘗欲徙都其城,西至江口,東至長街之高城岡。王敦城在城東北一里,今羅氏園後有「夢日亭」 址是也。南豫州城在城東二里,今之五面場是也。宋建炎間,水賊邵青盡隳之。至明萬曆三年,知府錢立首議建城,割長街於城外,就高城岡之東,達於五面場之西,防謹庫獄,予民有恃而已。工未竣,同知龍宗武繼之。至九年,知縣周之翰乃報完壘。

皇清順治十五年,池太道宋之屏駐劄茲土,捐俸六。

百金,倡募重葺。今制高三丈,周五里。東曰「宣春門,城樓一座。稍右曰迎秀門,在學左。東南曰金馬門,與學宮對峙。城樓一座。南曰長虹門,城樓一座。浮橋一架。南左曰上水門,南右曰下水門,西曰弼賦門,城樓一座。北曰來鳳門,城樓一座。月城一道,近城無壕。大河、宣城之水自東入,直逼南城門,設浮梁以濟,西達於」 江。其支流為石橋港,繞西門外之北,名「西湖池。」

繁昌縣城池 :繁昌,古春穀。《括地誌》曰:「治在移風鄉普照院」 ,則今蕪湖之陶辛圩也。東晉立襄城郡,繁昌諸縣於此。唐廢為石碌場,而故城亦廢。景福間,復割南陵置繁昌縣,移其治於江之濱。宋慶曆間,築城,周六里八十步。元至元間廢,僅遺址存。明天順元年,徙今所,以故城為舊縣鎮。崇禎八年,知縣羅明祖建議造城甃三門,報罷。十一年,張繼曾襄厥有成。後久雨,復崩數處。十四年,馮洪孜捐俸募輸,以次修葺,置窩鋪。今制高二丈,周六百四十六丈八尺。東曰朝陽門,城樓一座。南曰迎薰門,城樓一座,水關一道。門右內通學,前放生池。西南曰聚奎門,學宮對峙,開閉不時,樓廢。西曰威遠門,城樓一座。北曰拱極門,城樓一座,警鋪十二座。水洞二,一在迎薰門北,一在朝陽門南,東南西三面皆壕,東南繞城根,出峨橋魯港入於江,西去城數十武,舟楫皆通,嚴冬稍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