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4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四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四十三卷目錄

 廣德州部彙考一

  廣德州建置沿革考

  廣德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廣德州星野考

  廣德州山川考

  廣德州城池考

  廣德州關梁考

  廣德州封建考

  廣德州公署考

  廣德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廣德州戶口考

  廣德州田賦考

  廣德州漕運考

職方典第八百四十三卷

廣德州部彙考一

編輯

廣德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州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地名桐汭,後屬越。戰國屬楚。秦屬鄣郡。漢初屬荊吳、江都。三國後,改丹陽郡,設故鄣縣,隸揚州。東漢因之。三國屬吳,仍稱故鄣,又分隸吳興郡。晉改廣德,隸宣城郡。宋置綏安縣,屬義興郡。梁析置大梁郡、石封縣。陳改陳留郡。隋仍稱綏安。唐以綏安為桃州,置桐城、懷德二縣。後併入綏安,又改為廣德縣,並隸宣州。五代南唐改廣德制置司,屬昇州。宋初屬宣州,後陞縣為軍。端拱中,析置建平縣屬之,隸江南東路。元稱廣德路,隸江南諸道行御史臺,領廣德、建平二縣。明改路為府,改廣德為廣陽,並建平共領二縣。隋改為州,裁廣陽入州治,領建平一縣,為直隸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百四十里。隸「江南省安徽布政使。」

司領縣一

建平縣

唐以前,為廣德州郎埠鎮地。宋端拱初,置建平縣,屬廣德軍。元屬廣德路。明先屬廣德府,後廣德州。

皇清因之,編戶一百一十四里。

廣德州疆域考形勝附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廣德州疆域圖

廣德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湖州府長興縣界三十里。

西至建平縣界六十里

南至孝豐縣界六十里,至寧國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溧陽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宜興縣界七十里。

自州治至省城,水路五百里、陸路三百六十里。至

京師,水路三千七百五十五里。陸路二千七百八

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建平縣》:

州西四十五里為建平。東至本州界。

西至寧國府宣城縣界南碕湖五十里。

南至寧國府寧國縣界塘泥嶺九十里。

北至江寧府高淳縣界嵩兒墩四十五里。

東南至寧國縣,陸程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溧陽縣,陸程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寧國府,陸程一百三十里,水程二百里。西北至太平府繁昌縣,陸程二百一十里,水程二百六十里。

自縣至

京師,水路三千七百五十里,陸路二千七百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州

《州志》:凡邑有佳山水,名人,必津津品題,以紀其勝。若廣德夾水為城,負山置郡,大溪東遶,拖白練而接天;橫嶺西蟠,擬青矛之插漢。五老迴旋於北,三峰拱峙於南,亦江左名區也。

《建平縣志》:「前為郎溪,上接桐水,下匯南湖,瀠洄環繞,襟帶一邑。鎮山拱於前,清澗枕於後,浮湖渟泓於左,赤山標奇於右,東南有茅山之挺秀,西北有三溪之匯流,其大概也。」

廣德州星野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州屬總

《後漢書天文志》:「玉衡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辛巳為丹陽。」

《晉書天文志》:「斗牽牛、須女、吳越、揚州、丹陽,入斗十六度。」

《隋書地理志》:「揚州於《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為丑,吳越得其分。」

《唐書天文志》:「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 占:吳越郡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

《宋史·天文志》:「石申曰:『魁星第一、主吳,二會稽,三丹陽』。」

《明分野》《清類書》:《廣德斗分》

舊《志》:州於漢時屬丹陽,東晉雖徙置建康,諸史分野從其始。今之丹陽,漢時吳郡之會稽也。分別觀之,斗為星紀,蓋以日月五星起於斗。古之言天者,自牛斗紀星,故曰星紀。為十二次之首。有辨星紀之非吳、越者,曰「吳越南,星紀北。」然以曆家仰儀之理推之,則星紀在北,而光燭於南,其以吳、越當之,從星紀之所燭也。按建平縣星野同。

廣德州山川考        州志

編輯

本州

橫山 在州治西北五里許。州之鎮山也。其山高出群峰,四望皆橫,故曰「橫山。」 上有張真君禮斗臺,山半有攀蘿亭、集仙亭。其巔有龍潭,潭畔有龍王廟。宋天聖中,郡守梅詢建。上有觀音殿、明教寺,明萬曆十二年,知州陸長庚復鼎新之。郡紳濮陽棐倡族眾建關帝廟,管九皋建玉皇閣,今廢。

筆架山 :在州治西南隅。

萬桂山 在明倫堂後。明成化十年知州周瑛所築,以補地形之陁。手植萬桂,期於多賢山之命名以此。山巔為凌雲峰,有天游亭,中題萬桂山石刻,系以銘焉。凌雲之東為龍首嶺。龍首左嶺名朝陽、凌雲右嶺名橫秋。前麓中有澄心,右有顧影,左有洛鳳三池。後麓有蘭陂、松徑、雪竇、潛蛟之窟。泉清而洌,冬夏不涸。雪竇上瑛題曰:「源頭活水」 ,有州判官塗相詩刻在焉。雪竇前有古意亭,二亭俱圮。萬曆十四年,知州陸長庚重建。山前少東,舊為射圃,有觀德亭,今圮。

乾溪山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一溪下遶,無雨常竭,白石粲然,故名「乾溪。」 峰巒疊秀,巖岫迴環,宛若簾幕,又名「簾幕山。」

石媳婦山 在州治東南五十里。上突起一石,高二丈許,如婦人形。舊傳有謝氏女守節,登山望夫,化為石。石上藤蘿薜荔縈繞,獨露其面,樵者不敢採。

石壁山 在州治東南三十五里。石山陡峻,溪流湍急,羲蒼子刻有「絕壁飛湍」 四大字在上。踏崩山 在州治東南二十五里。山石頹落,如踏崩然,故名。

飯石山 在州治東亭湖北。相傳謂張真君飯時,餘粒化為細石,如飯粒然。

石鼓山 :在州治東南五十里。上有石,類鼓形,下有石類鼓架,故名。

羲蒼山 :在州治東南四十里。其山雲峰環抱。

碧澗中流,窈窕奇絕,號為「羲蒼洞天」 ,乃蒼仙修煉處。有雲棲岩、洗藥澗、丹竈崖、玉女峰、陞仙臺、蒼仙祠、蟬蛻關諸勝。

青山 :在州治東南六十里。一峰峭立如青螺然,故名。

丹井山 在州治南十里,即徐仙煉丹處。桃花山 在州治東南六十里,山多桃花。「竹山 」 在州治南十五里,山麓有竹山寺,一溪環其下,眾山羅其前,多松竹泉石之勝。

席帽山 在州治南十五里。眾山旋遶,此山突出,狀若席帽。俗呼牛首山,又呼石佛寺。

方山 :在州治南十五里。山勢紆迴,山趾有方侯祠。

仙石山 :在州治南二十里。山下有石,高二丈許,坦平可履,上有仙人遺跡。

笄山 :在州治南二十里。其山三峰拱峙,形似女笄。州治學宮皆挹其秀。俗以其形類「雞罩」 ,又呼雞罩山。

獅子山 :在州治南三十里。山之狀與獅子相似。

石雲梯山 在州治南三十里乾溪山西。高百丈許,石有階級可登,狀如雲梯。

馬鞍山 在州治南五十里。形似馬鞍之狀。金雞山 在州治南六十里,上有石洞,廣尺餘。舊傳晦夜火光燦燦現洞中,又時有錦雞遊行石上。

石巖山 :在州治南六十里。

和尚山 :在州治南六十里。山巔有石,宛如僧形。

靈山 在州治南七十里。其中峰有靈山寺,群峰迴遶,如揖如輔。絕頂有解慍臺,高山層霄,石平如劃,回望廓如。臺右偏下有書雲石軒,宛若老人。臺前石壁對峙,峭如排戟。又有棋盤石。山之水夾流而下,匯而為溪。循溪而下有珠簾泉,如沸如噴。珠簾下為丁公潭,潭下為雲錦泉,如織如繪。雲錦泉有石對峙,名曰支機。有石樑橫亙平廣可容百餘武,梁下有小雲錦。《明一統志》云:「靈山泉石,甲於一郡。」

尖山 在州治南七十五里。其峰特出,眾峰如書空之筆。中橫片石,有水一泓,雨不盈,旱不涸,上下多飛泉白石之勝。

平頂山 :在州治南七十五里。舊傳仙人葛洪與其徒王當陽煉丹處。有禪庵。

白馬山 :在州治南七十五里。山似馬形,約高十里。

桐山 在州治南八十里。杜預註《左傳》:廣德縣西南有桐水,源出白石山,入丹陽湖,清風簇簇,離立天外。

四峰山 :在州治南八十里。

祠山 在州治西五里,密邇橫山。山之麓建「張真君廟。」

西巘山 :在州治西五里。上有醉翁亭,山下清流汨汨,灣抱山腳。

小芝山 在州治西五里。知州朱麟出。郭省耕最愛此山景,酷類萬安芝山,遂以「小芝山」 呼之。石磴山 在州治西十里。

白茅山 ,在州治西四十五里。上通大驛,創公館。有「豁眸亭。」 有「朝陽禪庵」 ,梁普通時建。有鐵佛古井。

井亭山 在州治西五十里。有元將鄭姓者紮寨此山,因投於此山之井。後人構亭祀之,名曰「井亭。」

陽山 :在州治西五十里,諸峰面皆向陽。「大山 」 :在州治西五十里。

烏石牛山 :在州治西五十五里。山有巨石,其色烏,其狀類牛,偃臥。

腰山 :在州治西七十里。

稻堆山 :在州治西南三十五里。

大首山 :在州治西南八十里。其山最高,上有一井,逢旱不竭。

巖頭山 在州治西北四十里。兩山屹立如闕,中夾一溪,州之水悉匯此入建平。山巔有巨石橫臥,俯瞰溪流,每遇狂潦奔湍,藉此障之。山多蜂,溪多魚。

韓山 :在州治北十里。

鎖山 在州治北二十里,山麓有鎖山寺。逃牛山 在州治東北六十里。山有一洞,舊傳有牧童逐牛至山嶺,牛竟奔入洞中,童子隨入。至今洞門遺跡未泯。

五老山 :在州治北六十里。

五花巖山 :在州治北七十里。橫列五峰,高約

三百丈。其最高峰頂有白佛祠,石壁上刻「天寶」 年號,遇旱禱澍,無不應者。

鷹嘴山 在州南三十里。其山特峻,絕頂一石,峭然卓立,高十餘丈如鷹,深窟容百餘人。長嶺 ,在州治東三十里。

石嶺 :在州治南二十里。

亭子嶺 :在州治南四十里。

犁壁嶺 :在州治南五十里。

轎嶺 :在州治南六十里。

峻巖嶺 :在州治南十五里。

郭嶺 :在州治南三十里。

青洪嶺 :在州治南四十五里。

金雞嶺 :在州治南六十里,即金雞山嶺。苦嶺 :在州治南七十里。

拗西嶺 :在州治西二十里。

牛場嶺 :在州治西二十里。

金牛嶺 在州治北七十里。舊傳有僧逐金牛至此,牛入洞不出,僧尋化石峙於洞門。

鐵冶嶺 :在州治北七十里。

長山岡 :在州治東十里。

紅岡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

東山岡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

九里岡 :在州治東南四十里。

郎埠岡 :在州治北二里。

橫山岡 :在州治西北二里。

楓塘岡 :在州治西二十里。

石板岡 :在州治西三十里。

七里岡 :在州治西南十里。

丁家岡 :在州治南三十里。

烏沙岡 :在州治南六十里。

銀山岡 :在州治北五十里。

白馬墩 在州治北二十五里。舊傳劉文靖洗馬,晝憩息於此。

孝義墩 在旌孝都。孝子李彭年故跡。

白泥墩 在州治北六十里。

大洞 一名「長樂洞」 ,在州治東北六十里,洞門深廣,可容千人。其左巖石乳融結,如覆鐘、如懸磬、如關、如柱、如蓮,其如禽獸狀者不可勝紀。又有石鼓,扣以杵吼如雷。其右有大石柱,儼似鰲足,崖上有「淳熙年號」 ,墨如新染。晡時日光斜照,洞門之石,五采如繪。進數十步,岐為二,篝火可入二洞內。又為小洞二:東洞峭刻瑰譎,乳膏融結,千態萬狀。北石崖愈奇,巖下有潭,其深叵測。進八十步許為龍潭,可渡其內,奇綰怪錯,視外為勝。西洞宏邃,進里許為銅關,可進一人。至內則又宏𤕤。其最深處為大雪洞,一望五十步漸內,則隘小不可入。其小雪洞高如大雪洞,而邃不及銅關。外有仙橋,高約五尺,片石捲成,有鹽堆盆積如鹽。有石田,方而靜。關內有石棋盤、雪窩、石磬,洞之深邈,莫知所窮。

桃姑洞 ,在州治東北五十里,洞門在半山中,內多岐洞相通。至第七洞,有一通明竇,隱隱相照,俗呼為天井。其石崖融乳奇異處,多類大洞。明嘉靖十五年,知州朱麟常遊於此,謂其似家鄉之別洞,遂磨石書「芝山別洞」 四字。

羅漢洞 :在州治南七十里。

龍鑽洞 :在州治東北五十里大石山中有空竅,如龍鑽狀。

鯉魚洞 :在州治北七十里。洞中隱約有仙人形。

九斗川 在州治北七十里。眾山盤折,川經於其中,九曲如斗。

濯纓溪 在州治西崇德門外約二十步。玉溪 ,在州治西門外,環遶如帶。

毓秀河 儒學前。明永樂九年,知州楊瀚擴池鑿河。弘治二年,知州辛禮易民田而增擴之。萬曆十五年,知州陸長庚又增鑿河之南,名以「毓秀。」 東盡學田五畝五分,西易李棟田四畝二分,視舊加三之二焉。水自西而東折,經梯雲橋,繞於儒學北,又濬龍門水,入會龍池,歷文明溪,會於北水關。後水關以久雨之後,外水沮洳,反渰田禾,因塞焉。學前河段令舊於河上栽桃李,河內種蓮,規制益偉矣。按:《秀水源》,一自葛村老溪壩入秀水溝中,經落馬壩、道士壩、沿山壩,至南城河橋進城,拱遶學宮,北出水關。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楊苞給《保甲銀》築造石壩一。自

「節義溪」 ,經殷村、錢村,突下城河,入西水關,遶州治,後出北水關。

無量溪 :在州治東五里。

橫梗溪 :在州治南三里許。

星橋溪 :在州治東五里。

鯉洪溪 :在州治東十里。

英溪 :在州治西南三十里。

清渡溪 :在州治東南四十里。

桐水溪 :在州治南八十里。

雄溪 :在州治南五十里。

大源溪 在州治西南。由寧國府大陶山流入南碕湖。

碧溪 :在州治東三十里。源出羲蒼山,西纏中丞里。波瀾瀠洄,澄徹可愛。旁多古木,岸有芳洲,騷人仙侶多聚於此。

浴兵池 ,在州治東三十里,約廣五百餘畝。舊傳謂「張真君所開」,飯時餘粒化為石,飯餘,麪魚食之,至今。請幫助識別此字。魚腹中必有腸如麪條。塔湖 在州治東三十里三十都,周三里,灌田七百餘畝。

不老泉 :在州治南四十里。泉脈長流,大旱不竭。古有石碑,鐫「不老泉」 三字。

建平縣

金牛山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絕頂有大石,上有牛眠跡,故名。

龜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其形如龜,故名。泉水山 ,在縣東三十里。山麓有池,寒泉湧出。大谿山 ,在縣東三十里,桐水出焉。《寰宇記》:「源出白石,流入宣城縣白沙川,入丹陽湖。」

青草山 ,在縣西三十里。

馬場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巖頭山 在縣東四十里,懸崖峭立。

廟岡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上有祠山廟,祈雨輒應。

白茅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廣德、建平之界,名賢多題詠。

西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曲有廣惠王廟。鎮山 在縣南五里,縣治之案山也。

走馬山 ,在縣南十五里。上有王漢祠,道通宣城,巔可走馬。

聚寶山 ,在縣南三十里。

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南三十里。「塔山」, 在縣南七十里。峰高五里,石磴盤曲,絕頂稍平,構庵其上。

香山 ,在縣南五十里。俗傳仙人採藥於此,石上有仙人跡。

霄峰山 在縣南六十里。懸崖屹立,勢衝霄漢。大巖山 在縣南七十里。其上有池,冬夏不竭。俗傳宋天聖間,有巖石君者顯靈於此,有廟存焉。

小巖山 與大巖山並

東山 在縣南七十里

太磊山 在縣南八十里。蒼翠如屏,絕頂三石品立,俗以其形類僧,一名和尚山。麓下稍平處,名曰「張公坪」 ,側有石洞,方廣二丈許,洞頂巨石聳峙,上有仙人偃臥跡。

木竹山 在縣南八十里。

鴉山 ,在縣南九十里,一石高二丈許,有彈跡百餘,俗呼為「彈子石。」 舊傳有仙人垂釣於此,足跡尚存。山產茶,舊常入貢。

赤山 ,在縣西南七里,麓枕大谿。

明陽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東安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墩頭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社眾山 ,在縣西北十里。

西山 在縣北三十里

南瀛山 在縣北四十里。一名「南沿。」

尖墩山 在縣東北五里。

五武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烏雲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雲氣,土人占「為雨候。」

鳳居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俗傳昔有鳳棲於其上。

獨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其山峻峙,別無群麓。

亭子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秀峙大濤。龜山之前,其形如亭。

大濤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懸崖峻絕,松風吼作濤聲。

馬鞍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形如馬鞍,故名。伍牙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上有子胥廟,其側有龍潭,遇旱求雨多應。按:《輿地廣記》:「伍貟伐楚還吳,經此建牙,因名。」

案臺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平夷如幾,當子胥廟前。

全峰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一名「仙峰山。」

護形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峙伍牙之右。葫蘆山  、花墳山  、石山。

仙山   、寧山俱在縣東。

王家嶺 在縣南二十里。

宗漢嶺 在縣南三十里。

獨柯松嶺 在縣南三十里。

白沙嶺 在縣東五十里。

丁家嶺 在縣東五十里。

西洪嶺 在縣東五十里。

漢嶺 ,在縣東五十里。

張沖嶺 在縣南六十里。

石佛嶺 在縣南七十里。上有三石,高二丈許,其形如佛。

峽子嶺 在縣南八十里。群崖擁湊,為宣城、建平之界。

伏獅嶺 在縣南八十里。其形類伏獅,故名。青苔嶺 在縣南八十里,懸崖千仞,下有釣臺。唐泥嶺 在縣南九十里,磴道嶙峋,置身天際。袍笏嶺 在縣南九十里。上有天泉,大旱不竭。老松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

長山岡 在縣南五十里。

大墩岡 在縣西北三十里。

石門岡 在縣南七十里。

石頭岡 在縣南十里

鳳凰墩 在縣治後。明萬曆十八年,知縣張邦政取土積成,高七尺許,方廣二丈,建亭於上,立石題曰「鳳凰墩後。」 天啟五年,知縣吳中台甃以石。

望牛墩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海船墩 在縣西二十五里。

亭子墩 在縣西北十里。

寨墩 在縣東北四十里。

西河 在縣西門外。舊與前河通,環縣治。明嘉靖年間,築堤塞之。萬曆二十八年,知縣朱之楫從士民之請,復開舊道。其近河諸田,慮圩低患水失收,乃於概縣田內量徵其值以償之,原田仍歸其主。其議旋寢,邑稱憾焉。

梅渚河 ,在縣北三十里。入溧陽三塔堰,以通大江。

南碕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廣德、建平之水皆匯焉,入丹陽湖。《九域志》作「南碕湖。」 俗呼「南湖。」 郎溪 在縣治前。源出桐汭諸山之水,合流而匯於南湖,以達大江。

三峽溪 在縣西南二十里,通南湖,中有三橋。合溪 ,在縣東南三十里,二水合流,故名。今名為「贛溪。」

余家溪 在縣南八十里。

袁村溪 在縣南八十里。其地產麻,入溪漚之,甚潔白。

赤山溪 在縣西南七里,環繞赤山之麓。蘇大溪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東接三峽水,西通小湖浦,溉田可數百頃,民甚賴焉。

北溪 在縣北十里

胥溪 在縣北四十里。上接廣通鎮,下通溧陽、三塔等堰,東匯於海。

姚村沙溪 在縣南七十里。姚恕《詩》云:「拖翠虹吞浮藻㬉,浸紅鹿嗽帶花香。」 網溪 在縣東南十里。

上堰澗 在縣東一十五里。

白石澗 在縣東南三十里。上接本州章步桐水之源,下合郎溪、廣德郡南之水以入南碕湖。源出白石,故名。

洗馬澗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世傳唐李克用征黃巢,經此洗馬,因名。

後澗 在縣西南三十里。

清澗 在縣北三里。東接浮湖,西通北溪,四時澄澈。

馬履澗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俗傳伍貟馬履此,其泉湧出,因名。

小湖浦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一名裡南湖。東接蘇大溪,西通新溝,匯南碕湖。

巖山潭 :在縣東四十里。

浮潭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吳村潭 在縣西五里

黃天潭 :在縣西一十七里。

夏家潭 在縣西二十二里。

朱村潭 在縣西二十五里。水深魚多,一名起魚潭。東接郎溪,西通南碕湖。

赤河潭 :在縣西南七里。

龍潭 在伍牙山麓。潭上巨石有仙人跡,上通重九嶺、溧陽之界,有龍王廟。天旱求雨輒應。

淘淋港 在縣西南五里鎮山下,蜿蜒一十餘里。

新溝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東連小湖浦,西通南碕湖。

寨溝 在縣西北一里

龍渦泉 在縣東一里

沸泉 在縣東十里

妙泉 在縣南七十里大巖山下,清洌不竭。「龍潭泉 」 在縣南七十里大巖山頂。

冰玉泉 在縣西十里

龍井泉 在縣南五里。一名「溫泉。」

義井 在縣治東崇信坊,一名「雙井。」 宋咸淳四年,邑民范日進家屬三百,鑿此同飲。

濟獄井 在縣獄內。明正德二年,邑民任蘭九浚造。

永清井 在縣治東城隍廟前。明洪熙元年,道人錢德誠鑿,其水澄清,雖旱不竭。

白茅井 在縣東四十五裏白茅山頂施水庵內。

郭母店古井 在縣西南三十里。俗傳,昔有郭母善釀,有道人主其家,母告以困乏狀,道人以丹藥投於井,語之曰:「汝今後汲井水賣之,即酒也。」 踰年,道人復來問曰:「獲利否?」 母曰:「利頗獲矣,只豬無糟耳。」 道人大笑,收丹藥而去,不復為。酒。惠井 在縣北五里永惠亭旁。明萬曆九年,黃時濟浚鑿。

玉乳井 在縣治後白鶴觀內。

廣德州城池考        通志

編輯

本州

廣德州城池 ,明太祖令元帥趙繼祖、邵榮領軍鎮此,始建。週圍九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廣八尺,池深八尺,闊一丈六尺。門六:東曰「熙春」 ,南曰「麗正」 ,西曰「安貞」 ,北曰「拱辰」 ,東南曰「鍾秀」 ,東北曰「常州」 ,即今水關。正德四年,知州劉守節修葺城垣,繚以土,覆之瓦。嘉靖間,知州張士元甃磚設垛,歷年屢修。

皇清康熙二年,知州楊苞重修。

外縣

建平縣城池 ,明崇禎八年,知縣侯佐「築,週圍七百八十丈,高一丈,廣二丈五尺,門四。」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李景榮重葺。

廣德州關梁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苦嶺關 在州治東南七十里。明正德十二年,孝豐劇賊湯《毛九》為亂,知州周時望、判官況照躬率民兵,守此以禦焉。亦險隘區也。

梅公橋 「在州治右。」

王家橋 在「復初書院」 後。

武定橋 在州治東。舊名「迎貞」 ,因屢圮,立真武廟以鎮之,故名「武定。」

濟民橋 在州東二里許。

復古橋 在州治東,舊名「寺河橋。」

上松橋 在州治東,開化寺右。

下松橋 在州治東,東嶽廟前。

弔橋 在州治東門外

新河橋 :在州治東門外。

迎春橋 在州治東,一名「濟民橋。」 因迎春過此,故名。

《河圖》塘橋 在州治東門外。

星橋 在州治東五里無量溪上。舊傳,此地星隕為石,因名「福星橋。」 明嘉靖六年,鄉宦張金建。萬曆丁亥夏,水衝橋圮,州守鍾庚陽捐俸以倡,士民醵金二千重建,旋圮。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楊苞捐俸重建。

延壽橋 :在州治東十里。

浪儻橋 :在州治東十五里。

浮潭橋 :在州治東二十里。

搭畢橋 在州治東一十里。

梅婆橋 在織染局左

杜公橋 在西社學左

杜婆橋 在西社學右

歲豐橋 在西門外近城處。舊名城河橋,久廢。明萬曆四年,知州吳同春重建,更名「歲豐。」 濯纓橋 在州治西門外。知州楊翰建,知州喬岱修。

獅子橋 在西門外,濯纓橋西三十步許。烏盆橋 在州治西北七里。

英溪橋 在州治西北三十里,久廢。明嘉靖四十五年,州民許奎重建。

白鷺橋 :在州治西北三十五里。

大橋 :在州治西北五十三里。

雄溪橋 :在州治西北七十里。

倉橋 在州治南預備倉前。

節義橋 在州治南十里。

永安橋 :在州治南十三里。

落馬橋 :在州治南十五里。

永興橋 在州治南二十里,州民濮陽晦建。杜杭橋 在州治東南二十里。

碧溪橋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

汪家橋 在州治南三十里。

永定橋 :在州治南四十里。

土橋 :在州治南四十里。

冷水澗橋 在州治東南四十里。

吳馬橋 在州治西南五十里。州民濮陽銘建。葉塢橋 在州治南七十里。

頭陀橋 :在州治東南七十里。

斗門橋 在州治北

梅花橋 在州治北門外。知州鍾振築鳳凰墩於溪左,更名「鳳凰橋。」

北灣橋 在州治北一里。春漲橋圮,知州段猷顯捐俸重建。

樸水橋 在州治北五里。

浮橋 :在州治北十里。

土塘橋 在州治北十里。

金鵝橋 :在州治北十里。

西澗橋 在州治北十五里。

馬澗橋 :在州治北十七里。

太平橋 :在州治北二十里。

楊邯橋 俗名「楊庵橋。」 在州治北二十里。陸家橋 在州治西北三十里。

劉洞橋 在州治西北四十五里。

湖南橋 在州治北十五里,州民沈一梁建。「鍾秀橋 」 在鍾秀門外,康熙七年,遊擊李成龍捐俸建。

誓節渡 在州治西五十里。唐末,值黃巢為亂,土人張姓者率鄉兵捍之,誓死不退,遂沒於溪,故名焉。

滄河渡 在州治北二十里。

昝埠渡 在州治北二十里。

沈家渡 在州治北二十里。

朱灣渡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向未疏通。康熙五年,知州楊苞設立簰埠,移文湖州府。水道通行,不容釘塞,簰筏往來,商賈便之。

建平縣

廖店橋 在縣東一十里。明宣德八年,縣丞馬昶建。

土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

開土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

沙橋 在縣東二十里,一名「上神橋。」 居民李曾建。

阮橋 在縣東二十二里。居民阮時序建,徐瑢重修。

孝義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宋紹定年,居民李寔建。

胥家橋 在縣東十里,今廢。

新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

高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駱村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明永樂十八年,居民駱觀募建。

浮潭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架浮潭之上,故名。明永樂二十一年,道人余成募建。

南峽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中峽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北峽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梅家橋 在縣南三里

丁塘橋 在縣南三里。宋慶元五年,知縣葛採建。元至元五年,知縣高璧重修,後廢。明正德七年,知縣張澯令僧募建,後復廢。萬曆二十三年,鄉官王三聘等重建。

港橋 在縣南五里,今廢。

許家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宋寶慶三年,居民許日富建,後廢。崇禎十六年,生員方聘募建。今名「雙拱橋。」

水鳴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久圮,方聘率族人重建。

永興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明景泰四年,邑民梁芳建。

積福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明景泰五年,邑民。

梁芳建

請幫助識別此字。山橋 在縣南。明永樂二十一年,李方一建。鳳凰橋 宋淳熙二年建。一在縣南三十里。一在壯村縣西二十四里。

張公橋 宋甲辰年,張道興募建。明萬曆二十三年,居民陳憲九改建。

四路橋 元壬申年建。明萬曆年,知縣張宗信重建,在縣南四十里。

龍潭橋 在縣南四十五里。宋淳熙間,居民姚一千建。

洩澗橋 明景泰二年張仲祥建,在縣南六十里。

雲橋 在縣南六十里

青碧橋 在縣南八十里。宋淳熙四年,居民談祥瑞募建。

泗洲橋 在縣南八十里。宋淳熙四年,居民談祥瑞等建。

飛鯉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明嘉靖十二年,徽人童念忠建。俗傳建橋時有鯉魚躍木上,因名。後木朽,萬曆三年,生員韓荊等更造以石。花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今廢。

惠政橋 在縣西門外。舊有浮橋名「普濟」 ,在縣之南。宋嘉熙間,知縣施德懋建。厥後艦敝,因廢為渡。明崇禎戊寅,庠生烏伯龍仲龍等議建石橋,未就。

皇清康熙辛未年,庠生史綱等募建浮橋。

綠龜橋 在縣治西白鶴觀前。昔傳六水會於橋下,故名「六歸橋」 ,訛為「綠龜。」

吳家橋 在縣西八里,宗璽令僧募建。

尹家橋 在縣西十五里,今廢。

拖板橋 在縣西十五里。今廢。

蘇棣橋 在縣西二十里,今廢。

吼兒渡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夏宗武建。楊村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師姑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磚橋 在縣南七十里。姚姓士民建。

荊軻渡橋 在縣西三十里。明正德三年,夏斌三建,以木為之。後夏宗孟更造石橋。

濟溺橋 在縣西三十里。明萬曆十三年,居民夏湛暘捐貲建。

三峽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宋紹定四年,知縣孔惠時建。其水出三山之峽,故名。

下馬橋 在縣西北一里。明景泰五年,僧惠讓建。

朱家橋 在縣西北二里。宋丁未年,居民朱壽三造。

裘橋 在縣西北三里,今廢。

宗家橋 在縣西北五里。宋甲申年建。橋近居民宗氏,故名。

夏家橋 在縣西北十里。

烏泥滸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沈家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通津橋 在縣北一里。宋庚午年,居民建。明弘治十一年,邑民楊萼重建。一名「楊家橋。」

踏滉橋 在縣北三里。宋時建。明成化中,義民潘達五等修。萬曆二十七年,邑人吳國本重修。厥後傾圮。

皇清順治四年重修,宣城湯承宗《記》。

鍾橋 在縣北十里。宋寶慶間,知縣章一璧建。明永樂五年,邑人陳興募建。

北拱橋 在縣北十五里。

西梅橋 梅渚鎮西。宋丙子年,居民陳僊佑建。永福橋 梅渚鎮北。明成化三年建。正德九年居民王辰重建。

蕭貝橋 在縣北三十里。

北高橋 在縣北三十里。

洪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宋淳熙二年,侯智大募建。

永康橋 在縣北四十里。明隆慶元年,呂應春重修。萬曆五年,呂鍪等重建石橋。

永寧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宋端平乙未年建。明永樂二十年,呂紹六重修。一名「上橋。」

通京橋 在縣北四十里。明嘉靖元年,呂思建。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呂貞元等重建。

雙橋 在縣東北十里

山下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錢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宋時錢興務建,黃時濟重建。

東坑橋 在縣東十五里。

諸家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德政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明宣德八年,巡檢。

畢昇募建

清溪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石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

大澗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張家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北庵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沙區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大橋 在縣西三十里

小橋 在縣西三十里

環翠橋 在縣西二十里。

流碧橋 在縣西二十里。

雙拱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環秀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明萬曆二十六年,居民方孝三等建。澗水九曲,竹木幽鬱,為一方之勝。

東門渡 在縣治東門外。

陳家渡 在縣東十里

歐陽渡 在縣東三十五里。

清溪渡 在縣治南。舊有普濟橋,後廢為渡。烏盆灘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合溪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忠義渡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赤山渡 在縣西南五里。

三溪渡 在縣西南十五里。

汪家渡 在縣西三里

吳村渡 在縣西五里

犁耙渡 在縣西五里

破塘灣渡 在縣西十里。

東夏渡 在縣西二十里。

柏枝渡 在縣西二十二里。

吼兒渡 在縣西二十二里。

松梗渡 在縣西十里

李村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吳家渡 在縣西北十里。

荊軻渡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廣德州封建考        州志

編輯

廣德王 《劉雲客》,《中山》靖王之後。鴻嘉二年封。廣平王 《劉廣漢》,雲客弟,哀帝封。

廣德王 劉倫,廣川惠王曾孫。平帝元始二年,廣平王無後,立為廣德王,奉靖王後。

三國

廣德侯 徐琨,領兵從《孫策》,破廬江,封;

廣德侯 徐度,從陳高祖討侯景有功,追封「陳。」

廣德侯 《章景》,《明章皇后》之父,追封。

廣德郡公 李安遠,夏州人,襲封陽城公,累封至廣德郡公。

五代

廣德郡王 朱全昱為宣武節度使、中書令,進封。

廣德侯 《華高》,鳳陽人,封為「廣德侯。」

廣德州公署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州治 。明洪武四年,同知趙有慶建。中為正廳,廳之東為吏目廳,西為錢帛庫,後為敬義堂,知州朱麟改為進思堂。廳之前,左翼為吏、戶、禮、稅糧、承發科,右翼為兵、刑、工、勘合科,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東為土神祠、儀仗庫,西為獄,又前為正門,為譙樓焉。州宅在進思堂後。弘治十三年,知州楊樸建。後有桐汭池,池上有君子亭、進思堂,左有空基。正德八年,知州劉節建「後樂堂。」 嘉靖六年,知州龍大有復建堂於「後樂堂」 後,皆為州宅。嗣後興建非一。明季以來,兵寇殘燬,廨宇半圮。岳牧堂僅存前二級儀門及左右吏舍,塵礫湮蕪。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楊苞,十一年知州高拱乾,相繼

重建規模大備

州同署 ,在正堂東。官裁,署廢。

州判署 在正堂左

吏目署 在州判署南

東察院 州治東。明洪武四年,同知趙有慶建。中為「肅政廳,後有川堂,有後堂,有廳房,前翼以廂房,有重門。」 正德十三年,知州周時望「市民間地為候事廳,俱圮。」 康熙六年,知州楊苞「捐俸重修。」

西察院 亦圮。康熙六年,知州楊苞捐俸重修南察院 ,今廢。

兵備道公署 在東察院左,今廢。

杭村司巡檢司 在州北七十里。

陳陽司巡檢司 在州西南六十五里。

廣安司巡檢司 在州南八十里。三司俱知州辛禮建。

白茅山公館 :在州治西五十里。知州范昌齡建。

楊灘公館 在州治南九十里,知州龍大有建。醫學 在州治南。

陰陽學 ,「在州治西。」

僧正司 ,在州治東「開化寺。」

道正司 舊在元妙觀。明嘉靖五年,判官鄒守益遷於東門外。

和豐倉 在州治東。明洪武初建,今改為「大察院。」

預備倉 在州治南。明洪武初建。成化間,知州陸鳳重建。今改為營,止存五分之一。

皇清康熙五年,以倉在營內,輸納不便,知州楊苞移。

於州廳東舊「同知衙基」 ,又造常平倉於後。《馬田稻倉 》在州廳東常平倉後。

九鄉義倉 在預備倉右。明萬曆五年,知州吳同春建,今廢。

水次倉 先在寧國府水陽鎮。明永樂間,本州同知李進改建於建平縣治南。嘉靖十三年,知州胡萬里增建廒倉十間。萬曆十三年,知州陸長庚復建倉水陽,凡起運兌軍,貯頓於此。外縣

建平縣治 ,正廳三間,後為勤政堂、省日堂。縣宅「舊在幕廳左,明洪武三十一年改建於正廳後。」 正房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正廳前左為幕廳,右為收支庫,兩翼為六房,前為戒石亭,今廢為儀門。儀門左儀從庫,右架閣庫。外左為寅賓館。

縣丞署 舊在東司房後,今裁廢。

主簿署 二一在儀門內,一在西司房後。今俱裁廢。

典史署 在西司房後,舊主簿署前。

察院 ,在縣治東崇信坊。明洪武八年建。正廳三間,泊水一間,川堂一間,後堂三間,廚房七間,左右隸房各三間,儀門三間,前門三間,小憩亭一間。

公館 在縣東南,前臨郎川。正廳三間,川堂一間,後堂三間,廚房二間,左右隸房各二間,大門三間,南北長六十步,東西闊九十步。

陳村公館 在縣南四十里,今廢。

白茅山公館 在縣東四十五里。

梅渚巡檢司 在縣北三十里。今衙舍廢。陳村巡檢司 ,明嘉靖年間裁革,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四里許。明洪武年間,知縣史智可建。倉廳三間,東廒八間,西廒九間,廳後廒十二間。正統八年,知縣李觀重建。今廢,其址尚存。

常平倉 在縣治東「懷仁祠」 右。

水次倉 建平土產之米,必須輾轉搬運,方得兌交漕艘,故漕倉不設於本縣,而設於宣邑水陽鎮河東。萬曆年間,置買宣城水陽鎮河東房基一塊,東至管基,西至大街,南至公巷,北至大士庵正廳。三間四廒,共八間,凡起運兌軍,貯頓於此。

養濟院 在縣治北叢桂坊。南北長三十八步,東西闊六十六步。

廣德州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編輯

通志縣志合載

本州

廣德州儒學 。「宋天聖中,司理范仲淹建於州治北。治平中,錢公輔遷於州東南隅,後毀於兵火。紹興初,知廣德軍洪興祖重葺。元偰,文質擴而新之。明洪武二年,同知趙有慶重新,廟廡,堂齋咸備焉。永樂九年,知州楊瀚擴舊址,鑿學河。」 成化十年,知州周瑛遷明倫堂,築萬桂山十六

年,判官王璽多所修建。嘉靖十年制增啟聖祠,建敬一亭,貯《六箴》碑,縣如其制。久之,明倫堂、啟聖祠俱圮。

皇清順治七年,操撫李日芃、兵備道袁仲魁捐俸修。

之。康熙六年,知州楊苞重修,完固視昔有加。復初書院 在學後西北,舊為元妙觀。明嘉靖四年,判官鄒守益改建尊經閣,下為明善堂,東西翼以號房十一楹,為「復初書院」 ,以訓多士。置田三百畝,供四方來學者。

茅茹書院 :在明倫堂東。康熙五年,士民公建。社學 四所:一在州治東,一在州治西,一在州治南,一在州治北。今俱廢。

外縣

建平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建兵燬。紹興間,郡守洪興祖重建。後縣尉趙善與、知縣章一璧繼修。明洪武間,知縣宋禮新之。正統「間知縣李觀,正德間署縣判官況照,嘉靖間知州鍾振、知縣高常,萬曆間知州張嗣誠、知縣潘桂、向萼輝繼修。」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李景榮復建戟門、櫺星門。

聚奎書院 康熙十二年,知縣高自遠重修為「義學。」

義學 樓三間,在開法寺大殿後,知縣柏肯堂設。內有膳田一十六畝六分,官基租銀九兩一錢四分,為束修之資。

社學 二所

廣德州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原額人丁六萬八千五百九十八丁五分。順治十四年審增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

康熙元年,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

六年,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十一年,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

十六年,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

二十二年,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三丁五分。內除優免人丁七百四十六丁,實在當差人丁六萬九千四十七丁五分。

本州

《人丁》四萬三千四百一十九丁,每丁科銀一錢一分三釐七毫零。

建平縣

《人丁》二萬五千六百二十八丁五分,每丁科銀一錢四分九釐一毫零。

廣德州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原額、田地一萬二百九十八頃五十四畝三分三釐九毫五絲

順治十四年,實在成熟田地一萬二百九十八頃五十四畝三分三釐九毫五絲。又新墾溢額田一十七畝九分七釐九毫

康熙十七年,實在成熟並溢額田共一萬二百九十八頃七十二畝三分一釐八毫五絲。康熙二十二年,實在成熟並溢額田共一萬二百九十八頃七十二畝三分一釐八毫五絲。共該徵折色起存銀五萬八百九十六兩三錢三分六釐八毫九絲二忽九微七纖九沙三塵一埃五渺。本色米一萬三千七百四十四石三斗零。豆一千五百五十石七斗三升五合三抄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牧馬場租「南湖河潭魚課、生銅、熟鐵、翎毛、魚線、膠匠班」 等項,共銀二百五兩七錢五分三釐五毫二絲三忽。遇閏加銀五兩二錢九釐四毫六絲。

本州

原額田六千二百八十六頃七十五畝八分四釐五絲,今實在同。每田一畝科銀四分四釐八毫零,漕贈銀五毫六忽零,科米一升二合九勺零,漕贈米五勺六撮零,科豆一合四勺七抄零,外不在丁田徵解匠班銀八十九兩一錢。建平縣:

原額田四千一十一頃七十八畝四分九釐九毫,今實在成熟並溢額共田四千一十一頃九十六畝四分零。每畝科銀五分五釐二毫六絲零,漕贈銀五毫二忽零,科米一升二合七勺二抄零,漕贈米五勺二撮零,科豆一合五勺四抄零。外不在丁田。徵解牧馬場租銀三十兩四錢一釐二絲三忽,南湖河潭魚渡課銀四十四兩九錢四分七釐五毫,匠班銀二十八兩八錢。清出新增南湖魚渡課銀一十二兩五錢五釐。又《魚課》二款,遇閏加銀五兩二錢九釐四毫六絲。

廣德州漕運考        通志

編輯

州屬總

康熙二十二年

額徵漕糧改兌正、耗粳米一萬四百石。內改兌正米八千石,耗米二千四百石。

贈米五百二十石

贈銀五百二十兩

易米銀八十兩

《蘆蓆》七分,折色銀二十八兩。

《楞木》七分折色銀一兩五錢四分

《松板》七分,折色銀一十一兩二錢三分六釐二毫二絲五忽。

《蘆蓆》、三分、《本色》一千二百領

《楞木》三分本色折銀六錢六分

《松板》三分,本色折銀四兩八錢一分五釐五毫二絲五忽。

省衛漕項南米七百二十石九斗八勺五撮七圭八粟八顆一粒。

裁扣書辦工食銀二百二十四兩四錢,人役工食銀二百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