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五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六卷目錄
饒州府部彙考二
饒州府山川考二
饒州府城池考
饒州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八百五十六卷
饒州府部彙考二
編輯饒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縣志合載
編輯德興縣
鄧公山 在縣東三里。按《明一統志》:一名銀山,山出銀。唐總章初置場,至宋天聖間,山穴傾摧,而銀課未除。范仲淹守郡,請罷於朝,因有詩云:「一封奏罷鄧公場。」
天門山 在縣西隅。週迴十里,高二百二十丈,下有怪石嶙峋,盤據溪滸,橫障洎河諸水。歲寒山 在縣西南,又名獅子山。屹然臨溪,峭壁數仞。宋致和間,周冕卜隱其上,鐫「歲寒」 二字於崖壁,故名。
馬鞍山 在縣治東
震雷山 :在學宮之東北。
肯堂山 在縣東南。宋宣和間,邑人余斂持節江南,詔許侍親,乃構堂山下。丞相張商英扁曰「繡綵」 ,取杜詩「繡衣春當霄漢立,綵服日向庭幃趨」 之意。乾道間,斂子翰復新之。朱晦翁更扁曰「肯堂」 ,因以名山。
御屏山 在縣西南。聯歲寒,山形如御屏,故名。裂山 ,在縣東。俗傳有仙侶飲其上,遇樵者,仙拂衣去,其山遂裂。
掛榜山 在縣南五里。奇秀峭拔,群峰聯屬,如掛榜狀。士之登科者以為此山之應。
三峰山 在縣南。形如筆架,俗又雲「筆架山。」 大花山 在縣南五里。漢長沙王吳芮隱居蒔花其上,因名。又名大小花山。
隱將山 ,在縣南七里。漢吳芮,秦末為番令,避地隱居。
理旗山 在縣南五里。漢吳芮佐高祖入關,嘗理旗於此,故名。
李和尖 在縣南掛榜山巔。昔有李和尚於此砌塔修煉,飛昇墜鈴,故名。
魏坡山 在縣西五里。昔黃巢掠饒、信,駐兵此山。
謝恩山 在縣二都
蛟池山 在縣東南一都,綿亙數十里,有田在上。此山為縣龍少祖。
周源山 在縣西北三都。
南山 在縣三都。明嘉靖間,里人立。有祖師殿,萬曆中刱庵堂。
龍峰山 在縣北二都。疊伏層起,其勢奔躍如龍。
葛峰山 在縣三都,界連樂平,長亙百餘里,傳葛仙煉丹,其上有仙跡存焉。明嘉靖間,刱造「葛峰堂。」
洪雅山 在縣北。宋邑丞王貴行,西蜀洪雅人,義不事元,赴天門水死。子石泉奉柩卜葬於此,因名。
石壁山 ,在縣北,上有祖師殿。
銅山 在縣東
將坑山 在縣東南。唐黃保靈因獲巢寇餘黨,故名其山以旌武功。
屏峰山 在縣東八都。峰巒迴疊,結翠凝嵐,橫列如屏。
少華山 在縣東十四都,又名「三清山。」 根盤數百里,東由龍泉橋至元關為玉山路,西隸本縣。由步雲橋至元關,跨饒、信、衢三州之會。其山群峰羅立,巖洞幽奇迥絕,名狀不一。其最高而特起者為玉京峰。值天朗氣清,則匡廬番水隱然在指顧間。景泰間,里人王祐開刱施田,以膳羽士。
石頭山 在縣東五十里樂平鄉。
洎山 在縣東十八都。洎水發源於此。
望岡山 在三都洪姓住基後。高聳數百仞。屏峰寨 在縣東南二十都。
紫駝山 在縣東南十八都,王姓住後先賢王愚泉、余息齋有《紫駝筠翠八景詩》。
鳴頫山 在縣東二十都。高峙百丈,岑鬱峻拔,雲煙晝暝,遠近候之,以卜陰晴。
毛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銀山鄉。
黃連山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樂平鄉。大茅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銀山鄉。山最磅礡,千峰萬嶂,蒼翠摩空,為一方之鎮。
小茅山 在縣東南二十一都。上有「黃荊庵。」 梘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形如水梘,泉出不竭。石圯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山谷間有石橫亙,故名。
鳳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有舞鳳之形。
魯峰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秀麗奇峭,形如筆架。
高湖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都。四圍巖壁峭聳,絕頂平曠,可容數十人。元末,里人張昭建寨於此。
龍潭山 在縣東南二十四都。下有龍湫,旱禱輒應。
箬坑丁山 在縣東三十里。宋姜夔隱居讀書之所。
鶴山 在縣東二十八都。
隴坑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建節鄉。下有石,其狀圓正如月。宋余安行居其下,號月石老人。濟源山 在縣西南二十九都。延綿二十餘里。福泉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建節鄉。上有天池,其泉飛瀑而下,灌溉不竭,因名「福泉。」
黃荊山 在縣南三十四都,盤根四里。
洋坡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都。上有觀音廟。冕源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都。宋方孟卿築室讀書。
雞籠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建節鄉。端圓翁鬱,狀若雞籠。
鳳凰山 在縣南七里銀山鄉。高二百丈,周二十里。相傳唐咸淳間,有異鳥五色,狀類鳳凰,飛止其上。
南山 在縣南二十里銀山鄉。宋李煜師許尹讀書其上,後俱顯。
檀嶽峰 在四都
五峰 在縣東南十八都。秀麗奇峭,形如列指。銀峰 在縣東南十八都。一單峰峭插雲霄,如卓筆狀。一雙峰聯落,並峙雲霄,為紫駝之祖。巽峰 在縣東南二十三都。挺立秀拔,狀如卓筆。
羊杙峰 在縣東南二十三都。群山中拔起百餘丈。峰頂有仙跡,旱禱多應。
楊梅峰 在縣西南三十一都。山高聳數十里外,遠見其狀,山麓多楊梅,故名。
分水嶺 在縣北五里
南嶺 在縣東十里
北嶺 在縣東十里
古樓嶺 在縣西北十里靜節鄉。
萬年嶺 在縣西南七十里建節鄉。昔宋廣王由此入閩,曾駐蹕其山,因表曰「萬年。」
三師嶺 在縣西南六十里建節鄉。相傳有趙劉侯三師得道於此。
雷石 在縣東十都。深潭中突起一石,周圍丈許,相傳「雷」 化為石。
梅花巖 在縣南二十六都。巉巖瑩白,狀類梅花。
雷霆尖 按《縣志》「在九都,上有禪師得道,旱禱輒應。」
高嶺 按《縣志》在縣南二十七都。
印石 按《縣志》有二,一在十都泥灣前,一在二十三都新營溪,其形方整如印。
硃砂谼 按《縣志》:在六都,有山高數百仞,崖壁峻絕,石罅懸結硃砂,團閃如爍金狀。昔有採者,以長繩繫身,扳巔而下,竟莫得所在。蓋可見不可採,人以為異。
梅花石 按《縣志》在二十六都,去徐公潭半里許。其端巉巖瑩白,狀類梅花。
洎水 在東南十八都。出洎山下,西流百餘里,至縣治前二十里,至小港口入樂安江,趨鄱陽湖,為鄱水之源。水起處曰「洎灘里」 ,故名洎水。隴頭水 在東南二十都,出玉山界,下流至南溪,經白芒港合洎水入大溪。
銅坑水 ,出縣東五里,經銀山流至縣治前,合洎水入大溪。
大溪水 在縣北二十里。源出婺源,會眾水至海口合銀港。南部諸水,自東而西,至港口合洎水,至樂平明口合長樂水,至桐山港口合建節水入樂安江。
南部水 在東南十七都。出《洎水》,東流七里至南部,北流入婺源溪。
銅場水 ,在縣東六都銅山,源出黃牛、永豐二
泉流注金雞潭,西趨沽口入大溪。
銀港 在東北九都。出開化界,經樂平鄉銀城,至海口,入樂安江。
建節水 在三十二都。出弋陽,西北至海口,會上饒寮源諸水,流至二十八都雙港口,合萬村水,至樂平銅山港口入大溪。
龍溪 在東七都。宋學士汪藻邁跡之所。初名「浮溪」 ,徽宗賜名「龍溪。」
長樂水 在二十六都。出大茅山,經雙溪村,合上饒銅川水流至雙港口,合橫溪、渾溪、瑞港諸水,並流為長樂水,至樂平明口,會大溪入樂安江。
橫溪 在東二十四都。出龍潭山,流至重陂合渾溪,並流至瑞港雙坑口入長樂水。
渾溪 在東二十四都。出港頭山流至重陂,合橫溪,並流至瑞港雙坑口入長樂。
金雞潭 在東六都。相傳,有樵者聞山谷間有聲戞然,往視之,見五彩雉,一鳴,諸雉驚飛墜潭石。至今石山有仙跡。
銀潭 在東十都。崖深數丈,有眼直通山頂,名「龍崖。」 上有龍王廟,歲旱禱雨應。
洎溪潭 在東南十八都。其潭澄徹,有龍居焉。旱禱雨應。
清斗潭 在南二十都萬山中。其潭清若鏡,方若斗,有龍居之,旱禱雨應。
吳王潭 在東南三十三都。深淨可鑑,底有巖如屋。宋張燾毀長沙王廟,投其像於江,祝之曰:「隨汝所止。」 復祀之。像愬流三里許至此潭,遂為立廟,潭因名。
徐公潭 在南二十六都。兩畔巖石,相傳水由巖上斗瀉而下,凝注而為潭。潭極清冽,有龍宅焉,旱禱應。宋紹興間,徐公得道於此,履跡猶存,因名。
化龍池 在學宮東衙內,宋紹興間鑿。明永樂初,池開並頭蓮,次年登科者三人。
淬劍池 在縣南七里。相傳漢吳芮淬劍於此。流盃池 在縣南一都。發源隱將岑經嬌姑橋,還繞鳳凰臺。宋縉紳流盃宴飲處。
桂湖 在縣東南十八都紫駝山後。過峽處水泉不涸,因以名村。
烏龍井 在縣東興寶坊,其水澄潔不竭。丹井 在縣東妙元觀,葛仙翁煉丹於此。膽泉 二道,一在縣東銀山下,一在縣東六都銅山下。以泉浸鐵,數日輒類朽木,取以刮其屑,煆煉成銅,後如法浸之,不驗。
虹井 在四都。其水澄潔異常,時有彩虹下飲,因名。旱禱應。
溫泉 又名「煖水池」 ,在二十六都茅山麓。其泉冬溫如沸。
暖泉 在二十三都新村坂。有田百所,常苦亢旱,業人虛納國課。明宣德間,里人汪志宗夜夢神人告曰:「汝饅頭㠑田下有黃金百斤。」 次早攜鋤掘之,甘泉湧出,涓涓不息。其泉冬月熱如釜,水灌田數百餘畝,雖亢旱不憂。
芝蘭洲 在二都。明萬曆間,新積洲數十餘畝,土名「泰乾洲。」
桐水 按《縣志》「出縣東五里,經寅山下流至縣治前,合泊水入大溪。」
瑞港水 按《縣志》在二十七都。出石榴源,西流二十里至雙坑口,合桐川、橫溪、渾溪諸水入長樂水。
穀節潭 按《縣志》在縣五都。
梓木潭 按《縣志》:「在九都。巖高數丈,水斗瀉而下,清潔且深,龍宅其間,歲旱禱雨輒應。宋咸淳間,敕封梓潭龍王。」
放生池 按《縣志》,「舊在元妙觀,宋乾道邑人程舟有記,今廢。」
黃公井 按《縣志》,「在縣治內,黃令金色開鑿,有銘。」
仁井 按:《縣志》在上街泰平坊。
義井 按《縣志》在上街清泰坊。宋嘉定間,坊民張友義捐地鑿。
《禮井 》按《縣志》在上街仁德坊。
智井 按:《縣志》「在下街寶賢坊。」
信井 按《縣志》在北街善慶坊。
銀井 按:《縣志》「在文明門。」
安仁縣
玉真山 在縣治後。左右石趾如鉗,瞰臨錦江。頂有石壁,高數仞,石上鐫字曰「玉真臺。」 今尚存。張古山 在縣東,一名果老峰。世傳晉張徽修煉之所,有小丹池在上,後飛昇去。其山嶺趾俱
石「週迴一里,高約數十仞。」
挹仙嶺 在縣治東,與果老峰相頡頏。巔趾皆石,週迴約一里,高數十丈。上有挹仙亭。世傳後晉仙人張徽煉丹於果老峰,人皆登望,故名。「沖虛山 」 在縣治北,舊有羽人居之,輒成仙去。黃土嶺 在城東,邑之義塚在焉。
跪獅嶺 在縣東二里許。其山自金盤綿延至此,突起而高,若獅之跪然,故名。
馬鞍山 在縣東五里
華山 在縣西北七里。高數百丈,環繞二十餘里,數峰疊翠,如展簾幕,為邑屏障,狀類池州九華山,故名。今又名「雲蓋峰。」 有祖師殿,觀音庵在上。
青山 在縣東北一十里,今有「青山鋪。」
鐵山 在縣東十五里。崔嵬磊砢,週迴數十里,傍山鄉人鑿為碓磑之器,蓋取其石之堅固。金盤山 在縣東十五里。崒嵂崔峨,高數百丈,蜿蜒盤據,殆三十里,當安仁、貴溪之衝。上有一高峰特起,名「花尖嶺。」 世傳以為九江王黥布墓在焉。
盧山 在縣北十五里。形勢蜿蜒,與金盤相對。吳山 ,在縣北二十里。桃源寇起,參政吳廷舉立營於此。原有吳山寺,後改「新添鋪。」
牛頭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突然聳秀,高數百仞。世傳晉石敬純為父復讎逐牛昌,隱至此山,於馬上斬其首,屍不仆。騎行五里許,遇孕婦,以掃箒指之,乃仆。故名其左阿曰「掃箒嶺」 ,即今吉泉峰,與東山相峙。
紫雲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與餘干白雲相接。其下水田,霞彩相映,故名。
南山 縣北五十里。峰巒疊秀,如橫筆架蟠。象山 縣北五十里。高數十餘丈,狀如象蟠。鶴仙峰 縣北五十里。世傳有仙鶴跨止其上。三公山 縣北三十五里。明大學士桂文襄始祖處士桂秋山墓在焉。
金竹嶺 縣北五十里。林木鬱蔥,且多修竹,皆黃碧色。
吉泉峰 縣東北三十五里。巍然數峰,高數百仞,頂有三仙殿,士民朝謁輒有應,為江南第二峰。
泉塘山 在縣東八里。山足有七孔,泉流不竭。滴乳巖 在縣北五十里。宋尚書湯漢未第時,讀書其側。每晨於巖下滴乳香一撮,凝結如玉,以供爐炷。後公沒,其乳遂絕,巖猶存。
獅子巖 在縣東十里,臨溪滸,狀如獅子,水涸,則頂趾俱見。舊平章王溥居後。
高嶺 在縣西十里。屹然突起,北至鋪舍。黎浦嶺 在縣南五里。隔溪嵯峨綿亙,有唐進士柳敬德墓及祠址在焉。金谿田埠貴溪龍虎山二水流其下。《堪輿家記》有云:「水打𥟖浦,弦安仁出狀元。」
羅山 ,在縣南十五里。與鳳凰山相頡頏,賓主相揖。
鳳凰山 在縣南十五里。形勢起伏如鳳凰。馬岡嶺 在縣南四十五里。平洋突起,高百丈,如覆釜然。峰頂舊有三仙祠,尋廢。嘉靖間復興。龍岡嶺 與馬岡相對,有真武殿,祈禱輒應。牛眠石 在縣東十里,狀類牛眠。舊傳石牛夜食田禾,鄉人鑿其足方止。
雙魚石 在縣南三十里。兩石宛然若魚泝流而上。舊傳能壞坡堰,因鑿其首。
雲蓋嶺 在縣南七十里。常有雲氣擁護,故名。五峰 在縣南七十里,五峰森列如筍。
掃箒嶺 在縣南七十里。高數百丈,上有古祠,右有井,深不盈三尺,嘗涸。歲旱,里人誠禱之,泉即湧出,汲以求雨。
青城山 在縣南七十里,壤土四圍,高起環繞如城,山色蒼翠,林木鬱秀,故名。按《縣志》,「二十都灘頭又有城山,去縣南十五里。」
馬祖巖 在縣南六十里。山環四面壁立,如不可入。巖前有巖洞幽深,兩崖對峙,下視數十餘丈,仰觀有隙如線,名曰「一線天。」 巖上有泉,飛下十餘丈,名曰「瀑布泉。」 巖間造梵宇禪堂,幽闐深邃,恍若蓬萊。世傳馬祖大師遊方至此卓錫,故名。
碣石巖 在縣南七十里,與仙巖相近。平地屹立,高逼層霄。週環半里,山腰有巖竇,望之中有機車杵臼之類,高不可究。
仙巖 ,在縣東南七十里,巖半有穴二十四,大小相對,下有溪流,舟人仰視。穴中各有「杵臼、織機、紡車、銀爐、床櫃、水桶、倉板之類,每占其倉板。」
開則歲豐,閉則歲歉,可望而不可到。
洪巖 在縣南六十里。其巖臨溪,頂趾俱石。相傳晉仙張徽修煉其中。唐時人有見其白驢出入焉。
吳嶺 在縣南六十里。世傳漢吳芮與車王嘗戰於此,其巔有洗馬池,石上有巨人跡及馬蹄,至今不泯。
陀羅山 在縣南六十里。舊傳有羅漢遊其上。按《縣志》下有「鵝湖灣。」
蓋竺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下有蓋竺寺。積煙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宋忠臣陳羍與元兵戰,北入其山,自刎而死。
孺城峰 在縣南七十里,有漢壽亭侯廟在焉。九龍峰 ,在縣南六十里,勢連塵尾山。其下平岡析為九枝,旱禱雨輒應。
塵尾山 在縣南六十里。一峰高出,狀如塵尾。招仙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孤峰屹立,高出眾山。
牛鼻石 在縣南五十里水北寺左,狀如牛鼻。浮石 在炭埠下,去縣十里,生水中,四時漲縮不一,盤旋如浮水面。
管坊洞 在縣南七十里。群峰峭立,幽曠深邃,有田可耕,有鐵門限及床竈。其外有路,行不可並,中可容萬人。世傳宋末有人避兵於此。雲錦洞 ,漢張道陵遍遊名山,東抵雲錦溪,升高而望曰:「是有異境。」 泝流而之,雲錦洞有山巖,遂煉其中三年,今不知所在。惟王梅溪守饒,有《絕境逍遙雲錦洞》詩句註云:安仁有絕境亭高崇峰 按《縣志》,在一都。湯惟學有詩。
穆皇峰 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
雪峰洞 按《縣志》:「在五峰寺側,深邃曲坳數里,時雪峰長老坐定其中,故名。」
萬石峰 按《縣志》在三都。
香爐峰 按《縣志》:「在十四都巖後村,壁立千仞,上祀三仙。土人每作保禾會於此,有禱必應。」 團石窟 、金竹巖。
若嶺 按《縣志》,在縣南七十里,原屬十五都,今割入東鄉。
石獅嶺 按《縣志》在縣南七十里,頂趾皆石,狀類獅子。今割入東鄉。
七里岡 按《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其岡平曠,週迴約有七里。」
將軍石 按《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
義田峰 按《縣志》在縣南二十里二十二都瓦窯塘。
荷花石 按《縣志》「在縣南十五里,桂文襄祖母徐氏墓在焉。」
錦江 在縣前,每天朗氣清,水雲蕩漾如錦,故名。其源發於廣信,經安仁縣前,會白塔河,流經餘干入鄱湖。
雲錦溪 在縣治前。宋晁補之見灘水清現毫髮,其中石五色,若可掇拾者,從縣令借圖志閱視。溪曰雲錦,村曰「玉石」 ,因賦詩以記之。按《明一統志》,其源發於福建邵武府光澤縣。
藍溪 在縣治西。其源有三:一自盧山,一自紫雲嶺,一自青山,俱南流注錦江。
唐家洲 在縣治西,注江中流,捍塞水口。知縣謝汝韶創「天池閣」 ,李華春創「昆陽殿」 ,宏敞壯麗,士大夫遊觀之所。
泉塘 在縣東,出泉山,入錦江。
洪源澗 在縣北五十里。出大源流經三都,入餘干竹屯河。
南山水 ,去縣五十里。出高峰山畫橋,流入餘干竹屯河。
白塔河 在縣東南。其源有二:一發自龍虎山,流經十四都,一發自金谿雲林麓,流經十三都至白塔。二水合流四十里入錦江。
玉石澗 在縣東,去儒學百步許。其水自八都合掌塘流經通、濟二橋注錦江。
烏石澗 在南二十里。自臨川池流經耙石,入白塔河。
瀑布泉 其泉有二,一在縣南馬祖巖,自山腰飛瀉百餘丈;一在縣東金盤山腰飛瀉數十餘丈。
鵝湖澗 在南四十里。自古隴橋流入白塔河。張家澗 即河陂澗,在縣南,流入白塔河。馬家坑 在縣西南。發源五嶺,流入白塔河。峨門水 在北三十里,兩白石對峙巍峨,故名「萬年縣。」
萬年峰 :在縣治,以此為主,邑因以名。
犁壁山 :四圍特起,盤旋如壁,一名「掛榜山。」 《太》
守陳策駐兵此山,周匝皆賊穴,賴陳威信,卒致攝服。參政吳廷舉亦駐兵此山,賊平,賦詩以自況。
「雙峰 」 在東隅,饒伯輿先生之號以此。
古羊山 、厓山 並在西隅。萬斛峰 高聳峭拔,一名「文筆峰。」 李宋尚書伯玉居其下歸隱,時號「斛峰。」
萬春山 在縣東七十里。兩峰峭拔,中有天池,水清而甘味。
南充嶺 、九龍岡 、團湖山 ,並在隅。西清塘峰 ,在北隅。
托裏山 按《縣志》:去城西十餘里,自下逆走起,數峰倒插上屹峙河濱,係縣治水口。山云:唐帽山 、仙居山 並在一都。
萬安山 、陽湖山 並在二都。
銀瑞峰 按《縣志》,「離城五十里在江源村。峭拔高百餘丈,林木蓊然,山逕深曲。」
上茶嶺 、三界嶺 、店嶺。
禪嶺 、《高峰嶺》。
黃墩 、銅岡山 、羅村山。
蒼山 、《石虹山》、
緱嶺 在安仁界
弔鐘嶺 並在五都
雲蓋峰 按《縣志》:在六都。望之如蓋,高出雲外,故名。所產有竹木、茶、筍之饒,居民資以為生,亦一方陸海雲。
石牛嶺 、天虹峰 、高峰。
琵琶山 、鼓架山 並在六都。
齋場山 一名雩紫峰。按《縣志》離城五十里在仙雩村。盤屈十餘里,屹立千仞,俯視眾山,若㟝嶁然。每秋深天氣清爽,登石嶺,光如爍金萬頃。雞籠峰 、喜岡 、烏曹嶺 並在七都。文山 介在弋陽縣界。
僊巖 在八都。嶺高數十仞,石山帶土,山麓則純石,劈開一洞,闊數尺,深丈餘。右轉一堂,周二丈許。旁有室一石,酷似觀音。又有石棋枰《列子》。仙鶴山 按《縣志》:「在仙雩村,漢張道陵煉丹於此。丹成置案上,雞啄而食之,化為仙鶴飛去,因以為名。」 有煉丹池,遺跡尚存。山下有靈鶴觀、堆岡山 、荷山 ,以上並在八都。
九點峰 按《縣志》,「樂平清泰王氏,世業農於其下。」
鐘鼓山 龜山 。打鼓山。
洞門山 以上並在十都。
百丈嶺 按《縣志》在五都貴溪界。
柯樹嶺 。石牛山 。觀音峰。
祠堂山 ,元葉節推琳祠於其上,因名。
桃嶺 明正德辛未,賊勢猖獗。知縣陳攬丞鄱陽時分營是地,去賊穴密邇,攬率驍勇,夜劫其營而焚之,賊由是奪氣。
鳳凰山 按《縣志》:「狀如飛鳳,故名。」
文筆峰 並在十二都
富公山 、金龜山 並在十三都。
楓曳嶺 十四都
桃源洞 ,在城東門外約里許。其洞深十五里,兩山並峙,林木蓊鬱,土田肥饒,乃明正德年間盜寇出沒之所。四外流轉,易竄而難捕獲。自建縣以來,寇盜衰息,民風丕變。然非有廩廩德讓之君子,未足以柔其氣而臺其習也。
雙峰 按《縣志》:「在北門外十五里許。兩峰對峙,聳秀如樹,雙戟高出雲外。饒先生伯輿宅當其前,因以為號。」
紗帽山 按《縣志》在五都。形如紗帽,故名。天馬山 、馬跡山 、九龍峰
白馬 並在虞坊
梅嶺 按《縣志》「在雩紫峰南。」
銅錢嶺 按《縣志》,「在雩紫峰北。」
獅子山 按《縣志》:狀如獅子形。
象鼻山 按《縣志》,以上俱雩紫枝麓。
趙家山 按《縣志》:「在雩源口,去仙鶴山里許,即趙元壇故居。時張道陵煉丹,命元壇守丹竈。丹成,元壇竊食一粒,遂成仙,騎虎而去。」 今人多畫伏虎元壇像,以此。
馬伏嶺 按《縣志》:「在陳營村。世傳鳴山趕牛精至此化為馬,伏於地,故名。」
蟢子岡 按《縣志》在陳營。
大佛嶺 按《縣志》,在桐林村。
齋堂山 按《縣志》,在上保、珠里二村之間,延袤數里,崛起數百仞,其絕嶺可望芝城及鄱陽湖。基隆峰 按《縣志》,在珠田十都,壁立聳秀。唐英峰 按《縣志》,離城三十里,跨珠里黃岡許。
源。諸村之間,連亙五峰,望之如華蓋然。上有觀音廟。
高陽峰 按《縣志》「在珠田,陡起峻峭,下瞰江滸,上有塔。」
《軸山 》按《縣志》:「在文溪村平阪中突起一山,圓如覆釜。西面臨江,峭壁百丈,上有竹林茂密,往來小舟過崖下,玩之如畫。」
洞天峰 按《縣志》在八都,離城六十里弋陽樂平界。峭拔聳秀,屹如天柱,上有廟。
琵琶洲 按《縣志》,「饒雙峰先生魯詠有詩。」 卓峰嶺 按《縣志》,在石頭村,離城四十里。聳秀卓拔,屹如天柱。
古城山 按《縣志》:「在石頭村。圓如覆釜,西北臨江,往來舟楫如畫。」
牽長嶺 按《縣志》在十一都。兩山對峙,中一孔道,上通閩、廣,下通鄱陽、池州。
峨崖尖 按《縣志》:在八都。壁立數百仞,狀如飛鳳展翅。
端崖峰 按《縣志》在北隅。
庵前嶺 按《縣志》在八都,饒信要路。
斗光峰 按《縣志》在十一都。
方培嶺 按《縣志》在十一都。
南溪 源出原岳,入殷河。
殷河 源出百丈嶺,匯東南西諸源溪水,以通洎河。
吳公井 在東門外。明參政吳廷舉窮追諸亡賴,抵桃源口,時冒暑病渴,士卒患之。公鑿井,深不及泉,惕然以懼,乃具衣冠肅拜以祝,遂得甘泉,至今邑民賴焉,故感其異而以其姓名之。竹屯河 按《縣志》:在西隅。楊源自西南諸山,過崖山、古羊山,會流而成溪,可三十里達餘干古埠,以出大河,一縣搬運所賴。但灘高水淺,小旱則絕流,民甚病焉,故舟楫往來甚少。
環溪 按《縣志》,在南,源出南充諸山,會九芝水,九芝水 按《縣志》,在南隅,源出書源,通史家橋。文溪 按《縣志》,在八都,源出雩源,會荷溪、黃營諸源水入殷河,以其水縈繞曲折,勢若迴文,故名。
饒州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本府。〈鄱陽縣附郭。〉
饒州府城池 周九里三十步,負芝山,闞鄱江。左右環東湖、蠙洲,三面阻水,高丈八,厚四之三,雉堞三千四百二十六。外有隍,深廣丈餘,穴門六:北曰朝天,曰靈芝,南曰鄱江,曰月波,東曰永平,西曰蠙洲。樓十二,守廳六,甕城樓一,弔橋三,窩鋪七十六。其司開闔。明則守禦所,今掌千府正。舊城,秦番君所築,周七里。吳周「魴守郡時,山越負固,修增至九里三十步。」 梁大通中,鮮于琮叛,內史陸襄繕城為保障計。隋唐以來,更革頗殊。宋建炎初,舒賊劉文舜寇饒,知州連南夫繕治禦之。紹興水壞,史定之修增至十二里。咸淳間,孫炳炎葺其垝者,黃震有記。元至正兵亂,守者旋為葺壘。辛丑,明祖克江州,因幸鄱,書城隍之神於鄱江門外,祀以少牢。既乃翼騎而入,登郡治南城,即廢千戶所前甕樓。父老入見,有年九十者,大悅,以為守臣保障力。甲辰二年,大水城圮,總制宋炳、知府陶安修葺之。閩寇至,賴以無虞。四年,千戶趙堅、伍成相繼繕治。嘉靖元年夏,大水,城多為水所囓。兵備副使范輅措畫工力,遇缺興築。六門之樓蠹壞,知府彭辨之修建。六年大水,城又有覆者。兵備副使沈良佐議完之。後圮繕治不一。萬曆二十三年,知府林欲廈繕修之。三十年,月波門火樓燬。三十四年,番江門火樓燬。三十六年夏,大水,城多圮。分守參政應汝化議為繕治,建二門樓,修築城共計二百二十二丈有奇。
皇清初年,以「靈芝門」非居民樵牧必由之地,且多一
番城守據形勢家言:「門當乾位,戌乾風入,不利道府衙署。」 遂塞之,永不宜開。月波門樓燬於火。順治十五年,守道張思明捐貲重建。甲寅久雨,城圮,秋冬賊踞之,復為所墮。康熙戊午,郡守黃捐貲修築。壬戌,大水復圮。冬月,月波門樓災。癸亥八月,巡道查郡守黃暨各官捐貲修建,屹然雄觀,望之若砥柱雲。
外縣
餘干縣城池 ,秦時置郡縣,城池始建,無可攷。至讀劉隨州詩,則知唐時已有,相傳為林士弘所築。閱代滋久,漫無遺跡。嘉靖壬戌,撫臣胡松以閩、廣寇起,檄知縣黃士元「徵丁糧築之。周迴三里,延袤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七尺,厚五尺。」 為門九:南曰通和,東曰長春,東南曰文明,曰通賢,北曰拱極,東北曰陰德,西曰武靖,西北曰「順民」 ,曰「永熙。」 水門三,宿衛之廬二十有四。鄱陽姜金和有記。正南一面及西北瀕水,餘多枕山。隆慶間,知縣鄭繼之修。萬曆中,知縣劉諧登城諦觀,見其橫闊中縮,多濱水,易傾瀉,且多門未可與守。命工就圯者葺之,甚者重築之。又令塞拱極、順民、永熙、通賢、陰德五門,並塞三水門,改建高冠門於冠山之上。崇禎間,知縣袁世順重修。亂後城樓雉堞無存。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劉毓安重建東、西北三樓。康
熙二年,知縣江南齡繼修。其舊塞諸門間,從民便開之,復多傾圮。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呂瑋重修。
樂平縣城池 ,唐中和間,自樂安舊城遷今治,故無城,但立四門:東曰洎陽,西曰「襦褲」 ,南曰「利涉」 ,曰「景豐。」 宋末立排柵為城,建四門:東曰「朝天」 ,西曰「平西」 ,南曰文明,北曰「拱北。」 元至正間,因兵焚燬。明正德五年,水南盜起,知縣龔淵即四門遺趾築之,砌以石,每樓一座,更名新之。東曰「東安」 ,西曰西樂,南曰「南平」 ,北曰「北順。」 北順尋火。十一年,知縣張文應重建如前制。嘉靖中,巡撫都御史胡松檄知縣黎楚度地興築,城郭屹然。設正門四:東騰暉樓,西燦壁樓,南朝宗樓,北拱極樓。第南隅一城,以小河逶迤,制未廣闢,且當學宮之前,掩隔內河。萬曆間,知縣金忠士闢建,門曰「文昌」 ,樓曰「萬魁」 ,在泮池之外,帶河之內。後以《堪輿》言不利,復塞之。
皇清城郭仍舊。順治十年,知縣王德明重加修葺。康
熙十年,知縣王道隆建四門城樓,築壩引洎水東流以衛城郭,培地脈。有《記》。
浮梁縣城池 ,元築城利陽鎮,至正己亥,移築縣治。庚子城「成,四周七百二十四丈,高一丈六尺,積四里八步,浚壕深廣各一丈五尺,設東西、南、北、小南五門。明洪武初,饒州守禦千戶所巡守之。己丑,罷,日久坍塌殆盡。永樂中,取磚石砌之,惟存東、西、南北址。正德戊寅,劉守愚砌《水南》《拱極》二門於南北。嘉靖庚子,水溢」 壞。汪宗伊因故址重修五門,扁其東曰「和風」 ,南曰「晏城」 ,西曰「百遂」 ,北曰「靜定」 ,小南曰「戊己」 雲。乙巳,阮垕以小南門位在戊己門,順震水,堪輿家謂土牛奔,居民頗不利,乃塞小南門。戊子,又壞。蕭奇勳更築之,越三月竣事,增小東、小北二門。又訓導霍文玉請於縣增新南門,以為學宮文筆。是為八門。萬曆壬寅五月,大水衝壞二百餘丈,知縣周起元修築,更扁東曰「敷和」 ,南曰「任興」 ,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蕭蘊樞重加修葺。
德興縣城池 :「環山為縣,四望如堵。古無城池,有司止築起鳳門於南,化龍門於北,白鹿門於東,惟西路襟帶溪河,天門一山,下為鎖鑰。」 明正德己卯,姚源洞寇掠德興,知縣趙德剛伐木為柵,與賊角,以身當寇而民即安。嘉靖丙辰,知縣許高請於上議,既允,以遷去。壬戌,知縣何廷相奉西臺檄,始城焉。周一千一百一十餘丈,高二丈。為門六,南北各一,曰「鳳儀」 ,曰「拱辰」 ,東西各二,曰「慶成」 ,曰「朝陽」 ,曰「近天」 ,曰「文明。」 西城帶河為濠池,東南北依山,險阻阨塞,庶稱險固。萬曆乙未,西門火燬,知縣何鏷更築之。
皇清知縣鄭士樟重修。
安仁縣城池 ,「明正德庚午,知縣薛球為姚源賊衝縣,官民廬舍,焚燬殆盡,遂築土城,大約六百餘丈,制尚草率。嘉靖丙戌,兵備范輅改築石城,周圍七里,尚欠高厚,未足為恃。嘉靖壬戌,巡撫胡松檄縣修築,約一千三百餘丈。其垛石、腰牆、窩鋪一如府制。」 門九:東曰育仁,西曰正義,南曰歌薰,北曰「拱極」 ,東南曰興賢,曰「雲錦」 ,西南曰「觀瀾」 ,曰「便民」 ,曰「通津」 ,規制雄偉,足為一縣保障。池壕惟東隅一帶,縣脈所人,不宜疏鑿,西南北三面俱臨大河,湯池之險,殆天造然。
萬年縣城池 四。周六百八十丈,高丈八尺,厚半之,雄堞一千四百餘,外繚巨石,以護其趾。穴四門,門每架樓,東寅賓,西西成,南時阜,北拱極。池深廣每丈餘,遇門則架梁以通行者。明崇禎七年,知縣金偉重修,增築四門,俱更舊名。後北門復圮。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王萬鑑「重修。」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內霪雨摧崩數十餘丈。後知縣張勵知捐貲買石,僱工修砌完固。
饒州府關梁考一 府志
編輯本府。〈鄱陽縣附郭。〉
永平關 在縣南門。隋梁文謙、劉文宏官此。石門關 城北一百五十里。
大龍橋 府治東。梁鄱陽王蕭恢宅於北,建此,翼以石欄,下有碧洞。元總管常福生建海會閣於上。
小龍橋 與大龍橋並跨澹津。梁天監間建。鳳池橋 ,通鳳池,東流與澹津合。
通賢橋 郡城內西北諸水逕此入茭池。胡家橋 ,胡補闕閏故居俱在西隅。
王公橋 西隅。宋知州王十朋徙知夔州,民走諸司,乞留不得,至斷其橋,十朋乃以軍從間道去,眾葺斷橋,因名。
德化橋 南隅延賓坊東。舊名「朝宗橋」 ,宋宣和郡人周士全創,泄澹津水歸鄱湖,有四角亭,今燬。
臙脂橋 永福寺東,鄱陽王蕭恢宅,宮人常遺臙脂水流出,故名。今土井巷口。
東流水橋 晝錦坊
白蓮橋 長沙王廟右
畫橋 與德新橋、永平橋共泄東湖水為「三汲浪。」 後被居民占塞,太守黃公清出疏濬復舊,有《記》。
寶勝橋 在東北關。石砌,跨東流湖水尾。唐僧寶勝居於橋,故名。元泰定,邑人王西玉建寶勝閣於橋上。今燬,里人胡侍郎重建。
德新橋 永平關泄東湖水,宋嘉祐三年創,覆以亭。亭後有觀音堂,明萬曆間燬,甲辰重建。
皇清兩被焚,今止建堂,而亭尚未建。
東湖橋 即「繫虎橋」 ,通薦福寺。唐僧慈濟往來東湖,常與虎俱,時繫於此,故名。
張公橋 近薦福寺
激揚橋 後山隊。明萬曆間,大木流至,里,民析之,建亭於上,色如烏木。
閘口橋 鄱江門東,一名「臭河橋。」 明洪武間重建。
宣化橋 朝天門外,即弔橋。明洪武十一年重建。
靈芝橋 靈芝門外,即弔橋。明洪武十一年重創。
《永平橋 》永平門外,即弔橋。
浮橋 芝山驛前,橫亙鄱江,為古馬站道,今廢。施家橋 激揚橋左。
竹馬橋 蠙州教場西
《烈女橋 》《後山隊》。
楊玫橋 岳廟前。跨湖北通青山渡,舊名「澤門」 ,後因村民楊玫為義犬所救事,因名。宋紹聖二年建。
格勒橋 三四都。跨湖水尾,東通小渡鋪路。晉王遙陞仙,從者黃氏方擔柴經其地,聞之,棄而去。俗以擔柴器為「格勒」 ,故名。
鄭公橋 三四都。宋鄱令鄭日新有善政,民懷之,作亭橋畔,故名。
太平橋 三四都。宋熙寧甲寅創,至元己卯重修。
璩卜橋 三四都。相傳璩氏所建,故名。
國安橋 三四都
盧橋 五都
板步橋 六都
花橋 五都
焦子橋 七都
新橋 七都
松橋 八都
河山橋 九都
界牌橋 二十都
湖口橋 二十一都
下市橋 二十都
白石橋 三十都
南山橋 三十一都
龍峰橋 三十七都
鮑公橋 三十七都
上藍橋 三十六都
思橋 三十七都
鳳林橋 四十四都
高橋 四十五都
上轉橋 四十五都
塔水橋 四十六都
保南橋 四十六都
隆平橋 五十一都
板橋 五十四都
大吉橋 五十七都
天井橋 五十八都
尚書橋 在二十都。宋尚書建。
段家橋 五十七都
奴子橋 五都
辛家橋 六十六都
戴村橋 三十七都
曾婆橋 五十一都。乾道八年,里人曾氏所創。江家橋 五都。
大石橋 在石門,通江南路。舊橋卑隘,每水漲難行。曹貴佛增修高廣稱利濟焉。又名「廣濟橋。」 紀綱橋 在二十一都。舊橋轉洞傾圮。康熙二十一年,改造石樑。
楊塘橋 二十一都
觀音橋 去縣六十里
下埠橋 六十七都
石澗橋 二十都
三汲橋
金坑橋 四十一都,又一在二十六、七都。。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