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九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五卷目錄
台州府部彙考一
台州府建置沿革考
台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台州府星野考
台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五卷
台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台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本府
台在《禹貢》時為揚州,《春秋》屬越,越亡入楚,秦滅楚,以其地為閩中郡。漢初,越王之後,閩越君搖率越人從諸侯滅秦,又佐漢擊楚。孝惠三年,論助漢功,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是為東甌國。建元三年,閩越發兵擊東甌,東甌王望舉國內徙,其地遂空。始元二年,遺民始出,乃以其地置回浦,治二縣,屬會稽郡。建武初,廢回浦縣,改治縣曰章安。興平二年,析章安置始平縣。吳太平二年,析章安置臨海縣,又置臨海郡,領縣三,曰章安、始平、臨海。晉太康元年,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臨海郡隸焉,改始平為始豐,析臨海置寧海縣。永和三年,析始豐置樂安縣。宋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省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 ,臨海郡隸焉。領縣五,曰章安、始豐、臨海、寧海、樂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統臨海郡。大同六年,改臨海郡為赤城郡,尋復舊。陳永定二年,省東揚州,並屬揚州。天嘉三年,更置東揚州,統臨海郡。隋開皇九年,省東揚州,廢臨海郡,置處州,併章安、寧海、始豐入臨海縣,臨海屬處州。疑樂安同時廢入,而《隋書》及各《志》不載闕之。十二年,改處州為括州。大業三年,又改為永嘉郡,領臨海縣。唐武德四年,以臨海縣為海州,復置章安、始豐、寧海、樂安四縣,與臨海為縣五,俱屬海州。五年,改海州為台州。六年,省寧海入章安。八年,省始豐、樂安、章安入臨海。而台之領縣一。貞觀元年,台州隸江南道。八年,復置始豐縣。上元二年,置永寧、樂安二縣,改始豐曰唐興。永昌初,復置寧海縣。天授元年,改永寧為黃巖。神龍二年,析寧海置象山縣而台之,領縣凡六,曰臨海、唐興、黃巖、樂安、寧海、象山。開元二十一年,以台州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改台州為臨海郡。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臨海郡,隸東道。乾元初,復為台州。廣德二年,以象山屬明州,而台之領縣損一。大曆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二年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台屬於東。光啟三年,台州升德化軍。後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台屬吳越國。改唐興曰新興。後唐同光初,改新興,仍為始豐。天成二年,改樂安為永安。後晉天福初,改始豐為台興。宋建隆四年,改台興為天台。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台,仍領縣五,曰臨海、天台、黃巖、永安、寧海。至道三年,台屬兩浙路。景德四年,改永安為仙居。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台隸於東。紹興二年,又以台州屬東路。元至元十三年,改台州為安撫司。十四年,改為「台州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初,升黃巖為州,屬本路。明洪武元年,改為台州府,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二年,復以黃巖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隸焉。成化六年,析黃巖與溫」 州之樂清置太平縣,屬台州府。府領縣六,曰臨海、黃巖、太平、寧海、天台、仙居。
皇清因之。
臨海縣:〈附郭。〉
漢本回浦縣地。東漢改名章安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析置臨海縣,屬臨海郡。晉、宋、齊、梁、陳因之。隋臨海縣屬處州。唐,臨海縣屬台州。後五代,臨海縣屬吳越國。宋,臨海縣屬台州。元,臨海縣屬台州路。明,臨海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黃巖縣
唐析臨海置永寧縣,後改為黃巖縣,屬台州。後五代,黃巖縣屬吳越國。宋黃巖縣屬台州。元升黃巖為州,屬台州路。明復為黃巖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天台縣
三國吳本漢章安地,析置始平縣,屬臨海郡。晉
改名始豐縣,屬臨海郡。宋、齊、梁陳因之。隋廢始豐縣。唐復置始豐縣,屬台州,尋省,尋又復改曰唐興。後五代改名新興,又改始豐,又改台興,屬吳越國。宋改名天台縣,屬台州。元,天台縣屬台州路。明,天台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僊居縣
晉析始豐置樂安縣,屬臨海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疑廢樂安。唐復置樂安縣,屬台州,尋省,尋又復。後五代改名永安縣,屬吳越國。宋改名仙居縣,屬台州。元仙居縣,屬台州路。明僊居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寧海縣
晉,析臨海置寧海縣,屬臨海郡。宋、齊、梁、陳因之。隋廢寧海縣。唐復置寧海縣,屬台州,尋省,尋又復。後五代,寧海縣屬吳越國。宋,寧海縣屬台州府。元,寧海縣屬台州路。明,寧海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太平縣
明析黃巖與溫之樂清置太平縣,屬台州府。
皇清因之。
台州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台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海岸,一百八十里。
西至處州府縉雲縣界二百三十三里。
南至溫州府樂清縣界一百三十九里。
北至紹興府新昌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東南《入於海》,二百九十二里。
東北至寧波府界三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處州府界一百九十二里。
西北至金華府界二百九十四里。
自府治至
京師五千七百零八里
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三百九十里。《臨海縣》:
臨海,附邑也。東至海一百八十里。
西至僊居縣界七十里
南至黃巖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天台縣界,六十五里。
東南至海一百二十六里。
東北至寧海縣界五十五里。
西南至仙居縣界五十里。
西北至天台縣,六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黃巖縣》:
府南六十里為黃巖,東至海六十里。
西至仙居縣界二百五十里。
南至樂清縣界,五十里。
北至臨海縣界一十里
東南至太平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臨海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永嘉縣界三百里。
西北至臨海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三百二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天台縣
府西北九十里為「天台。」 東至寧海縣界四十里,西至東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臨海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新昌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臨海縣界,四十里。
東北至海六十里
西南至仙居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新昌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九里,南北袤七十五里。《仙居縣》:
府西九十里為「仙居。」 東至臨海縣界四十里,西至縉雲縣界一百里。
南至永嘉縣界,一百里。
北至天台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黃巖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天台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縉雲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永康縣界一百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寧海縣》:
府東北一百八十里為「寧海」 ,東至象山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天台縣界,八十里。
南至臨海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北至奉化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海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象山縣,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臨海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新昌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五里。《太平縣》:
府南一百五十里為「太平。」 東至海四十里,西至樂清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海三十里
北至黃巖縣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海五十里
東北至黃巖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海七十里。
西北至樂清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三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臨海縣附郭。〉
孫綽《天台山賦》:「雙闕雲竦,瓊臺中天。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
《圖經》:「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
崔尚《賦》:「藐彼天台,嵯峨崔嵬。下臨滄海,遙望蓬萊。西鎖括蒼,北連關嶺。盤山南固,桐巖東阻。」 亦一方之險也。
王象祖曰:「環千峰而拱揖,會三江之蜿蜒。」 黃巖縣 濱海帶江,群山環峙。永寧左抱委羽,前列險於松門,阻於靈石,中抱沃野,氣象宏壯。天台縣 天台映雲華嵿窺溟,地踰稽嶺,山接海濱,天姥石樑,最為險絕。
仙居縣 大溪環前,青圭聳後,陽淡九隆,迴拱壁立,盤谷旋繞於西北,天鼻巉巖於東南。寧海縣 地勢穹窿,山形環抱大漢,前橫天女,後峙尾閭,泄東海之水,健跳固南疆之守。太平縣 東有盤馬、石蒼之險,南有嶠山、樓旗之固。盤山、方巖橫於西,靈湫、丹崖倚其北。
台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 註:「星紀,吳越也。」
《爾雅·星紀》:「斗,牽牛,吳分野。」
《史記》:「牽牛」 、婺女、揚州。
《春秋元命苞》:「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地理志》:吳地,斗分野。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唐書天文志》:「牽牛去極百六度。須女去極百一度。」
牽牛去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
《宋史天文志》:「牛宿六星,天之關梁,其下三星主南越。」
須女四星,天之少府,占越分。
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氐、房、心、尾、箕、斗內宮之內,東蕃十一星,六曰「吳越。」
十二國十六星,在牛、女之南,近九坎,《鄭》北一星。
曰越
上台司命下星,主揚州。
《通志》:陶弘景云:「天台山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臨海,屬牽牛四度。」
台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臨海縣附郭。〉
大固山 :在府城內西北三百步,高八十丈。週迴五里,蜿蜒磅礡,如屏障之狀。
小固山 在府城內東南,與大固山相望。亦以辛景禦寇得名。高七十丈,週迴四里。
巾子山 在府城東南,連小固山,兩峰如幘,故又名「帢幘峰。」
日山 在府城西五里。以其面東朝日,視諸山獨高,故名。
靖江山 :在府城東五里。舊傳辛景破孫恩於此,故名。
白鶴山 在府城東南二十里。上有展旗峰、洗腸潭。又有劍崖。舊傳趙炳留劍跡於此。
清潭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曹太尉莊畔。舊有陂,廣十餘里。宋洪邁《夷堅志》:淳熙間,大水,推一山納陂中,山之大小正與陂等,林木宛然。蓋竹山 在府城南三十里,一名竹葉山,有洞名「長耀寶光之天」 ,《洞淵集》所謂「第十九洞天」 也。石塘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上有石硤,飛瀑注塘中,左右白石,可坐三五十人。水底有石柱,日朗即現,俗呼「盤龍石。」
真隱山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高一萬六千丈,周迴三百里,與仙居韋羌山接。本名括蒼。王方平居崑崙,往來羅浮括蒼山,即此。石壁上有蝌蚪字,高不可識。唐天寶中改今名。
東掖山 在府城東北四十五里,以其處天台左掖,故名。上舊有「隔塵寺。」
許孝子山 在府城北四十五里。舊傳山下有許姓者,居喪至孝,每號慟則群鳥悲鳴,故以名山。
常風山 在府城西五十里。山有石穴,常出風宜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其巔平衍,良疇可十頃,有潭瀑沾溉,旱不能災。
白鵠山 在府城西北六十里,有水傾注,如倒掛白鵠。《臨海記》云:「中有深湖,有魚大如舟,蓋龍也。」
燈壇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山有石壇,每陰雨望之,其上有光如燈。
石新婦山 在府城東南七十里。山旁有奇石,如婦人狀。宋文帝嘗遣畫工模寫山狀,時人盛圖於白圑扇。九盤山 在府城東南七十五里。以其路縈迴九轉,故名。絕頂可眺大海。
東刊山 在府城東七十里。蓋以禹隨山刊木而名。山極高遠,又名「天柱」 ,晉任旭葬焉。
亭山 在府城南一百里。其地有寨,由郡泛舟入黃巖者,多候潮於此。
石鼓山 在府城東一百五里。上有石似鼓,兵興則鳴。舊有柵城,唐貞觀初,刺史李元奏置兵三千護之。
玉峴山 在府城東一百九里。舊名「黃石。」 相傳黃石公居此,有石碁盤尚存。唐天寶中,改今名。金鼇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里。東有小洞,昔有人夜艤舟山下,見波間光彩,近視之,乃一金色巨鼇,因名。宋建炎四年,金兵入浙,高宗航海,嘗泊此山,留四十日,始還紹興。
海門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六里,兩山相對如闕。在海北岸,東枕海。
赤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絕頂有古塔,塔之下有石函盛小銅塔,內有銀囊盛舍利。俗傳梁蕭察所施。今俱無考。
合旗山 在府城東一百三十里。舊傳僧灌頂居此,會有海寇至,灌頂講經自若。寇見旌旗耀日,有神皆丈餘,懼而遁,因以名山。
高相山 :在府城東北一百三十五里。有石穴無際,或雲與海通。
崛門山 :在府城東一百五十裏海中。山腹有一孔,上達於頂,有聲則風起水湧,且有兵。吳將亡,孔內有聲,遠聞十里。
東麂山 在府城東一百五十七里。又有西麂山,與此相近。
龍符山 在府城東一百七十裏海中。《吳越春秋》:夏王登此,得龍符。又名覆釜山,上有巨人足蹟,相傳夸父逐日所踐者。
大雄山 :在府城東二百十一裏海中。舊有僧懷玉嘗伐木於此,值風浪,有光如練,導至湧泉寺。
芙蓉山 ,在府城東二百里。出海口望之竦若紅蓮始開。唐天寶六載,改名「秀麗山。」 有石龕,方圓二丈,巉巖如斷。
臨溪山 在府城北二百四十里。有二水合成溪,名「臨溪山」 ,因溪名。
白山 在府城東南二十五里。望之如雪。其上有湖,舊傳金鵝於此集焉。下有溪,其水金色。高麗頭山 在府城東南二百八十裏海中。自此山下分路入高麗,其峰突立,宛如人首,故名。牛極山 在城西北一十里,以牧牛路至此為極,因名。上有平坡數十畝,可遠眺。
少兩山 :在城東九里。舊傳築城時較其土稍輕,故名。
白巖山 在城西一十二里。舊名「白馬山」 ,唐天寶間改今名。
臨海山 ,在城東北二百四十里,枕海。本名牛頭山,以有石似之,故名。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下有二溪,一始豐,一東女,至郡北合流。
岐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因黃巖戴氏贅杜氏居於此,故俗呼「杜岐山。」
上足山 ,在城西南一十一里,一名「戲龍山。」 西接真隱,南連永嘉,西南連括蒼,有石井、龍湫。巖上有瀑布,高十餘丈,歲旱必禱焉。
將軍山 ,《東刊》「山南烈女馮光奴死節處」 ,旁有峰蜿蜒如蛇,一名蛇山。
天門山 :在城西六十里,高數千仞。
望海尖山 在城東北四里後嶺。上甚高聳,宜遠眺。土人多以為田麥時翠浪翻浮,最為可愛。古塘門山 ,在城南二十里,兩峰對峙,中空十餘丈,舊傳海門在焉。
新羅山 :在城西三十里,與八疊嶺相望。鳥道巑岏,多野果,土人利之。
鴻鶴山 有二,一在城西七十里,一在城西北六十五里。
翠環山 :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峰巒回合,有若環翠。
芳溪山 ,在城西三十五里。深窅可一百里,通仙居、黃巖。有水源深遠,溉田甚多。
葛溪山 在城西三十五里,俗稱葛仙翁煉丹處。有石如藥碾狀,有禮斗壇,壇上有湫,頗深窅,霧雨晝冥,有龍宅焉。
三山 :在城東七十里。有三巖聳異,賀氏世居於此。唐賀瑄與二姊殉父赴水,後顯靈,建廟於此。
頭扣山 在城東北二百一十一里。西有嶼。鵝鼻山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狀如鵝鼻,吸水在海中。
石佛山 :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
巉山: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裏海中。上多支子,舊有田廬舍。
蒼郭山 :在城東北二百一十一里。其西有蒼郭村。
小門山
大門山 :俱在城東南百裏海中。
壽昌山 :在城東一百五十裏海中。
莆門山 在城東南一百五十七裏海中。主山 在城東南一百七十裏海中,上多居民。麂頭山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裏海中。
虎頭山 :在城東北二百六裏海中。
澤青山 :在城南二百二十裏海中。
檉澳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裏海中。
伯達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裏海中。
嶼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裏海中。
澤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裏海中。
上雲峰 ,在城西南十里。峰極高聳,外望諸山,宛若聚米。鄉邑江湖舉在目前,最為遊觀之勝。產茶,味異他處。有「下雲峰」 ,在此峰之東。
玉峰 ,在城西七十里,俗名白石尖,又名「大石鄉。」 勢凌霄漢。絕頂處,望天台、華頂,郡中巾峰皆在目前。
聖巖 :在城南二十里錢柱山,號險絕。舊傳有神躍馬於此,故名。至今巖石上尚有馬蹄痕,里人又呼為「馬蹄巖。」
桐巖 在城東五十里,接寧海縣界。
僊巖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高廣數百仞,中有
石竅廣四畝餘,名「百花洞。」
「穿巖 」 在仙巖之側。
紡車巖 在仙巖之側。二巖皆奇崛靈異,紡車巖上有宋文丞相祠,因文丞相曾航海過此。明嘉靖中,里人建祠祀之。
黃嶕巖 在城東一百七里。南臨江,東西北俱平川。穴出一巖,方圓四十餘丈,高十丈餘。無土,產樹,歷年不凋。
太平巖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因鄉得名,泉瀑飛垂,巖有洞,名「太平洞。」
龍公嶼 :在府城西北七里。有竇在石壁下。世傳龍於此出入。下有大湫,不知源所從來。崖上有「石龍竇」 三字,至今尚存。
新羅嶼 :在城東南三十里。昔有《新羅》國賈人艤舟於此。
竹嶼 :在城東一百四十六裏海中。
馬嶼 :在城東一百七十里。
新嶺 ,在城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嶼至嶺脊,分臨海、黃巖界,凡三上三下雲。
白嶺 在府城南二十四里。孤絕秀異,林木鱗次。嶺皆白石,故名。上有龍湫。
蔡嶺 城東八里
芙蓉洞 一名「石鼓洞。」 在城東一百四十里,《隆恩寺》之後。
常風洞 在城西四十里,中極幽邃,舊有石闌護之。宣和中,嘗駐兵於此。
招賢洞 在城西六十里,以寺名。宣和寇難,議者以其地險,遣將據守。
平巖洞 在府城東八十五里。相傳嘗有仙人居此。有石門、石窗、石床、石井之類。
金仙洞 :在府城東一百五十里。舊有金仙寺,故名。一名「雉溪洞。」
大海 :在城東一百八十里。潮汐自海門直至城西,三江與天台、仙居二水相接。
靈江 在府城南,一名「澄江。」 其水自三江合流,環繞郛郭之西南,而東入於海。
三江 在城西十里。源有二:一自天台關嶺,一自僊居、永安二溪,至此與靈江合。蓋三水所聚,故曰「三江。」 潮汐至此而止,故其流溪清而江濁。雙江 在城東二十里,受諸溪之水,諸山抱之,不能東與海接,故西南流經視橋、開石、新橋諸村,過少兩山,與靈江合,實郡治東襟界水也。椒江 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合靈江、永寧江同流出海,實受臨、黃、天仙四邑之水。江面寬二十餘里,南則海門衛,北則前所,兩城對峙,為台區要隘。
東湖 在崇和門外。初為船場、水軍營,宋端拱二年,郡守張蔚所建。景祐中,運使段小連廢船場以歸溫、明二州。嘉祐中,郡守徐億徙水軍營入城。熙寧四年,郡守錢暄始開為湖。
禦海潭 在府城西南二十四里。其上有山,飛瀑十餘丈,下注於潭,流入永安江。
虎溪 :在城東六十五里。源出東掖山,南五里,合流中沙溪。
芳溪 :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括蒼山,土民於下流為十二圳,溉田甚多。
百步溪 在城西北六十里。前後二灘石險湍激,俗呼「大小惡」 ,舟人病之。宋乾道中,邑令陳居安修治,水平,然遇暴漲,覆舟之患,究不能免。明弘治二年,郡守馬岱疏鑿別道七百餘丈,害未盡去也。後邑人方伯蔡潮募工重修之,舟始無患。因易其名為「是大善灘」 雲。
丹井泉 在天慶觀昊天殿後,茅盈煉丹於此。「仁泉 」 ,在城東北三十里弘光寺後,大旱不涸,灌田千餘畝,俗名「旋塘。」
楓山泉 在海門白峰山頂。廣盈四丈,深丈有咫。寒冽甘潔,湛碧浮藍。在山巔而不涸,近海畔而不鹹。
觀政池 :在府治後圃內。元守趙鳳儀浚,刻石其旁,曰《觀政》。
黃巖縣
永寧山 在縣東五里。巖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俗號「方山。」 上有亭,夾岸梅花,綿綿十餘里不絕。
大仁山 在縣東十五里。山巔有大池,水澄澈,大旱不涸,上有大仁寺。
委羽山 在縣南五里,俗號「俱依山。」 東北有洞,世傳仙人劉奉林於此控鶴輕舉,嘗墜翮焉,故名。
靈巖山 在縣北一十里,又名「鸞峰。」 後有飛瀑垂崖而下,瀦為潭。樵人續藤繫石,測之無極。
翠屏山 在靈巖之右,如屏障,俗呼為「翠屏。」 松巖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
唐門山 在縣北五里。中有將軍巖,甚鉅。黃巖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上有黃石。俗傳仙人王方平居此,上有王公客堂。三童山 在縣西南一十七里,上有三峰,各高數丈,狀如童子。
三嶒山 ,在縣西六十里。
雞籠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世傳,每星月晦冥,有光燭天,人以為怪,不敢居。一日,晶彩晝見,或視之,金玉滿山,往取輒滅。一名《許公藏》。
東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鳴山 在縣西二十里。旁有龍湫。每遇旱致禱,必聞飄風驟雨之聲。又有龍鳴山,在縣一百二十里,亦有龍湫。
丹崖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崖石俱赤,有金銀星。世傳仙人煉丹於此。有池深尺餘,名煉丹井。石壁山 在縣南八十里,上有石壁插水中,宋虞仲房刻詩於石。「野草閒花洞口春,碧潭如鑑淨無塵。江山好景攜不得,漾入清樽和月吞。」 西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東山對峙,故名。東鎮山 在縣東二百四十里。山產海藻、甲香等物。
大屏山 在縣南一十五里。其山逆水上走,又名「金字巖。」
下洋山 ,在縣南一十八里。相傳地震,惟此山不動。
《徐山 》,即「彭城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盤山 在縣南五十里
龍鳴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柏嘉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每禱旱,山鳴即雨。又雲「鳴山。」
大田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
華嚴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
篤孝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南渡後,有鮑雍者,自饒徙居山下,孝養其親,故名。
馬家山 在縣西四十里。
靈石山 ,在縣西五十里。以甘露降,名甘露山。按《臨海記》云:「山上有奇石,當孫恩叛,毀木為船,石從空自墮,賊皆傷去,故號為靈石。」
夏烏山 ,在縣西六十里。
平田山 ,在縣西六十里。
浮山 在縣西七十里。特起田間,四無聯屬。俗傳一夕風雨浮至,故名。
青龍山 在縣西七十里。其形蜿蜒如龍,故名。岱石山 ,在縣西南一十七里。旁有巨石如人形,俗呼為「石大人山。」
塵山 ,在縣西南三百里。以上多塵𡏖,故名。《永寧江》源出此。
瑞巖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昔有僧師彥入山,坐盤石上,自言「主人翁惺惺著。」 後遂名惺惺石。
李家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六潭山 ,在縣北一十五里。朱文公嘗著書於此,名為小樊川,題曰「溪山第一。」
觀音巖 :在縣極東。瞰大海,有穴可坐數十人,其中常有光明。
愨頭巖 在縣西四十五里。狀如愨頭,夜晦冥,或有火如炬。
西巖 在縣西七十里金溪中。有竅,久晴鳴則雨,久雨鳴則晴。
五部嶺 ,在縣西一百一十里。
義城嶺 在縣西五十里。按《臨海縣舊志》云:「其南二十五里即茅畬鋪。」
大唐嶺 在縣南三十五里,接太平界。
佛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與樂清分界。將旗嶺 在縣西四十里。宋牟大昌屯兵處。山客嶺 在縣西六十里,入樂清界。
新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最高峻,北抵臨海界。永寧江 源出縣西北三百四十里。按《舊志》,「大小二源,大源出東山,東南流至左溪村;小源出黃巖山,東北流至大溪,與大源合,經縣北,東流入於海。」
黃巖溪 ,在縣西一百里。源出黃巖山,派為諸川,凡五十餘,旁有黃石五區,如相拱揖。
九溪 在縣西三十五里柏嘉山下。諸溪凡九,西角二大溪合流以達永寧江。
軍營溪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佛嶺。宣和中,官軍禦寇,結營於此,故名。
錦溪 在縣西七十里。兩岸多桃李,花時望之如錦,故名。每大旱,水忽自漲,次日必雨。
白龍潭 在縣東一十里方巖。其穴有三,大僅如甕,常有雲氣罩之。居人見龍出入色白,故以名潭。
畫巖潭 在縣西四十里。遇旱,禱雨輒應。赤頰潭 ,在縣西五十里亂山中。龍出入必大風雨,故近山無居人。旁有大木,皆無葉。父老言有黑龍赤頰,遂名潭,賜封《靈普護澤》。
柵眉潭 在縣西九十里柏都洞南。怪石壁立,過者悚懼。
藏雪潭 在縣西北一十里,即鳴山之鳴川潭。舊傳五六月間積雪不消,遂更今名。
青湖 在縣西三十里。湖底有一竅,探之深不可測,土人謂「與燿珠潭」 相通。
天賜湖 ,在縣東南五十里,限浪山下。居民得灌溉之利甚博,不假浚鑿,天寔賜之。
滴滴泉 在縣西北四十里瑞巖前。有泉泓潔可愛,名曰「滴滴。」
錫杖泉 ,在國清寺。昔寺取水甚遠,明禪師以錫杖叩之,泉水湧出。
晉井 ,在縣西。《井磚》皆「晉太和二年」 字。
天台縣
天台山 在縣北三里。山自神蹟石延袤,國清、赤城、桐柏至於華頂,皆名天台,實一邑諸山之總名也。《道書》云:「是山上應台星,超然秀出,有八重,視之如一帆,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 山去天不遠,路由福溪,水險而清。前有石橋,廣不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澗,惟忘其身,然後能濟。濟者梯巖壁,援藤葛,始得平路。見天台山,蔚然奇秀,雙列於青霄。上有瓊樓玉闕,天堂碧林,醴泉仙物畢具也。
赤城山 在縣北六里。一名燒山,曰消山,石皆霞色,望之如雉堞,因以為名。山之麓有巖,極深廣。晉義熙初,僧曇猷造寺,號「中巖。」 齊僧慧明復就巖塑一佛,名臥佛。又有巖二,曰「結集」 ,曰「釋籤。」 蓋灌頂湛然遺跡也。西有玉京洞,北有金錢池,相傳曇蘭憩此誦經,有神獻金錢僧棄池中,故名。絕頂有浮屠七級,下有曇猷洗腸井,今井邊猶生青韭,即其驗也。大抵皆峭壁,不可登。上有仙人井,飛流噴沫,冬夏不竭。或曰:《釋籤》當作「釋箋。」 以湛然居巖中,解釋天台教,而名結集以灌頂裒集天台山教,未詳孰是?
桐柏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七十二福地》之一。由清溪迤北而入,嶺路九折至洞門,一望佳景豁然,道觀屹處其中。唐司馬承禎隱此。
瀑布山 一名「紫凝」 ,在縣西四十里。山有瀑布,垂流千丈,遙望如布。
東橫山 在縣東十里。以其橫據縣東,故名。狀如覆舟,舊名覆舟山。四面迥絕,無所連接。九峰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其峰有九。徐靈府《小錄》云:「瀑布寺前有九峰,蓋台山之枝幹。舊名九隴,王羲之與支遁常遊焉。」 唐天寶六年,改九峰。
鳳凰山 在縣東十里。《志要》云:「山形似鳳者三,故其地亦名鳳林。」 其地夏日蚊蠅不入,所產艾草,入藥最佳。
寒巖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三十六都,因寒山子得名。前有盤石曰「宴坐」 ,峰上有石室,舊名拊石洞。
明巖山 在縣西七十里三十三都,舊名「暗巖。」 巖之前,峭壁屹立,勢摩穹蒼,亦號「幽石。」 其下竅穴逶邃,日光穿漏。
方瀛山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許,上有平田十餘畝,間以陂池,前眺蒼峰,後即雲蓋峰。
石橋山 在縣北五十里。兩山相並,連亙一百里。傍有方廣寺,有小石橋,架兩崖間,龍形龜背,廣不盈尺。其上雙澗合流,洩為瀑布,西流剡中,橋勢峭峻,狀如橫虹,且多莓苔,滑甚,過者目眩心悸。晉孫綽賦:「跨穹窿之懸崖,臨萬丈之絕溟。」 即此。
折山 在縣東十六里。其山峭崿險折,而中峰拔立孤秀,舊傳王喬控鶴於此,又名鶴峰。蒼山 ,在縣東四十里。按《神邕山圖》云:「其山凌映桐柏,絕頂睇滄海,以其蒼蒼接漢,故名。」 司馬悔山 ,在縣北十三里天台山後,蓋第十六福地。
大盆山 在縣西一百八十里。西接東陽,南界仙居,以遙望如覆盆,故名。乃婺江之發源也。始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舊以狀類盤龍,名「龍山」 ,唐天寶中,更今名。
靈墟山 ,在縣北三十里。《圖經》云:「在縣北六十」
里《蓋七十二福地》之一。
八峰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中有萬年寺,八峰明月、婆羅、香爐、大舍、銅魚藏象、煙霞應澤是也。覆盆山 在縣東四十里。頂平,東西二隅有井。形家以為台郡臨海山川之美,皆是此胚胎迤衍發秀,所謂「覆盆孕秀」 是也。
天柱山 ,在縣西九十里,南有黃水峰。
寶華山 在縣東三十里四都。
銀山 在縣南十里。宋元祐間,因礦發,故名。後因鑿山壓死人眾,燒煉無銀,遂廢。
方山 ,在縣西六十里。其山高峻千餘丈,山麓週迴十五里,自足至頂皆方,故名。
妙山 在縣東一百步,延袤一里。舊為城隍廟。宋曹勳建祐聖觀,境民崇奉,香火不廢。
華頂峰 在縣東北六十里,蓋天台第八重最高處,少晴多晦,夏有積雪,可觀日之出入。「九峰 」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王羲之與支道林常登焉。
九折峰 ,在縣東北三十里。《孫綽賦》所謂「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彝而修通」 ,是也。
「玉霄峰 」 ,在縣北三十五里,即洞天宮。重崖疊嶂,松竹蔥蒨。
紫凝峰 ,在縣西三十五里。相傳僧智顗於此誦經,感紫雲之異,與瑞龍、天柱、香爐、「應澤」 四峰相望,皆為勝境。
香柏峰 ,在縣北六十里。四壁陰崖,垂磴萬仞,以多柏木,故名。
天姥峰 在縣西,以與天台山相對。其峰孤峭,下臨嵊縣,仰望如在天表。
金地嶺 在縣西二十里金錢池側。一名「佛隴峰。」
銀地嶺 在縣北三十里,與金地嶺相接。相傳為定光佛示現智顗處。
八柱嶺 在縣北五十里。按《地理記》云:天台山有八柱巖,孫綽賦所謂「八柱森挺以凌霜」 是也。杜潭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與臨海分界。關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與新昌縣分界。上有朱葉三侯王廟。宋令鄭至道去任,邑人至此攀戀不忍捨,因留家焉。
筋竹嶺 在縣東四十五里,與臨海分界。招隱嶺 ,在縣東北五十里。昔顧歡招同郡人杜京產隱此。
百丈巖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觀西北,與瓊臺相望。峭險束隘,四山壁立,下有龍湫,翠蔓蒙絡,水聲潨然。麻姑巖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 ,昔麻姑訪王方平於此。
隱身巖 ,在寒石山旁。唐貞觀中,豐干禪師謂閭丘太守曰:「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賢後身也。」 閭丘往見之,二人笑曰:「豐干饒舌耶?」 既而隱身入巖中,巖即隨合。
獅子巖 在縣東四十里,繫盤山北口。猙獰如獅子,故名。下有小溪,險峻不可陟。
翠屏巖 ,在縣東二十五里。《孫綽賦》所謂「摶壁立之翠屏」 者是也。
靈巖 在縣西五十里。巖洞虛迥,有石如案,與浙崷山相連。中有小嶼,號「文嶼。」
玉京洞 ,在赤城山。《道書》十大洞天之第六。丹霞洞 ,在縣北一十五里,舊傳葛元煉丹處,旁有仙人拍手巖,飛瀑數百尺,下為靈溪。桃源洞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今護國寺東北斜行山間,隱見榛莽者,即其地也。
斷石橋 在縣北七十里。自石橋沿澗行,可十五里,有一石樑中斷,因以為名。
青溪 在縣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三里,經三井,下流為瀑布,南入大溪。宋謝靈運詩「旦發清溪陰」 ,即此。
楢溪 ,在縣東二十里。晉孫綽賦「濟楢溪以直進」 ,即此。
福溪 在縣北四十里,源出石橋,水險而清。銅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其水黃,狀如銅汁,故名。源出桃源洞。
乾溪 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傳僧曇猷訪赤城,有一媼與之語,神怒,投媼於淵。猷飛錫救之,其溪立涸,故名。
百丈潭 在瓊臺、雙闕間。出為靈溪,其龍甚靈。丹霞潭 ,在縣西北二十里,柳泌煉丹處。柘溪潭 ,在縣西北三十里,水極泓深,前橫石檻,又有石室,可容百人。
龍鬚泉 在縣西寒巖洞口。噴薄如龍鬚,因名。三井 ,在縣北二十里。唐時嘗遣使投金龍白
璧於井
卓錫泉 在智者嶺,智顗註《涅槃經》處。
「墨池 」 ,在華頂峰。有王羲之墨池,在李白書堂側。
僊居縣
括蒼山 今名「蒼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高一萬六千丈,登之見東海。又名「天鼻山」 ,巉巖四絕,俯瞰諸山,綿亙三百餘里,殆台、金、溫處四郡之嶽雲。
福應山 在縣東二里。東嶺山半,縣治之龍首也。虯松古柏,浮屠亭榭,為一邑之勝。宋皇祐間,縣令陳襄令邑人建浮屠於上。自是取青拾紫,代不乏人。
漁潭山 在縣東南五里。下瞰深潭,每二、三月桃花盛開,巨魚如織。
安洲山 在縣東南五里。舊名「管山」 ,又名「九旬山」 ,上有潭。唐武德中,僧灌頂講經於此。時漁者甚眾,灌頂勸止之。忽一夕風雨,旦視之,則為洲矣,故更今名。
石龕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有石室可容千人,俗傳昔有神棲焉。
峽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蒼山之趾,下有純熙觀。
紫籜山 在縣北三十里。舊名「竹山。」 唐明皇夢一人紫服,自稱竹山神,來獻瑞鳳,翌日果有鳳翔,遂改今名。
三井山 ,在縣北三十里。
盂溪山 在縣西北十里。溪流環繞,即杜氏二女成神處。舊建「慈感廟」 於側。宋宣和寇起,民保聚其間。寇至,見雲霧杳冥,草木間旗幟隱隱,懼不敢犯,民賴以全。
綵仞山 ,在縣北二里。
青圭山 ,在縣北十餘里,一名「青尖」 ,即紫籜山之趾。上有峰如圭,聳然特秀,左右二小峰若輔弼然。
陽澹山 ,在縣東四十里。一名「陽峰。」 上多沃田,登之萬山皆伏。
桐林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從巃崆山中行二十二里,若棧道,忽豁然人煙相望,如讀《桃源記》。居人多以楮為業。
西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即張阜山也。翠屏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蒼翠鬱蔥,日霽光搖,嵐氣飛舞,若艷裝帳列,拱麗一方。
水簾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有瀑,若簾垂,四時不竭。
韋羌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境險峻難升。上有石室戶牖,至春深霧重,樵者隱隱聞鼓聲,蓋神僊所宅也。
新羅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枕海山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俗傳其趾與海通,潭水潮汐相應。
玉幾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金山下,俗呼為「船巖。」 山北有二潭,潭之下有巖,三面壁立,名「瑤崱瀑。」 每雨初霽,則飛濺如虹。
金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多獼猴,俗傳謂之「鵝頸山」 ,突起如覆鐘。
靈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淨梵院之上。以禽獸不棲,故名。
白冠山 在縣西六十里。舊傳曾有仙人戴白冠往來其上,又曰白鸛山,以是山常產鸛也。雙魚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前後二山,狀若遊魚。宋蔣晉嘗題「鯉嶼浮嵐」 ,即此。
東山 一在縣西北六十里,宋林達本所隱處,內曰「芝巖」 ,外曰「紫巖。」 一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濡巖後。又一在橫溪之北,縣西七十里。
凌雲山 在縣西八十五里。石屏山即在其下。旁有一巒,形如將軍,名「隱將巖。」
金峰山 在縣西南八十五里,即萬竹山巔。披雲山 在縣西南五十五里。遙望煙雲繚繞,紛披如畫。
小桐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層崖陡峻。烈女湖在其麓。
曬馬坪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上合山之上。山口一徑狹隘,拾級而登,其頂坦平,廣可數頃,林木鬱茂,中有古湫,蔭溉甚遠,與天台界接。鑊底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與盛旄山連。週迴皆山中寬敞,曾屯數萬人。
紫岷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接天台界。
道赭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由方山上山嶺險隘難行。山南即永嘉界,通張溪。
嶠山 ,在縣西九十五里,凌雲山之西。一名陽。
《岸嶺》孤峰高聳,壁立千仞,與蒼嶺接。
白馬山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西接縉雲之越塵界。
浮石山 ,在縣南三里。
楓田山 在縣南八十里。凜亙嶺之南,再十里即廟嶚。
萬竹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絕頂曰「新羅」 ,上平曠幽窈,九峰迴環,叢薄敷秀,道極險隘。
白巖 在縣南十五里。宋呂逢時隱此。
景星巖 在縣西南五十五里。路幽邃紆折,繞二十四盤而上。亭臺池澗,為邑中之最勝者。「方巖 」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朱溪上。王境。遠望若屏,近視如蓮,怪石奇峰,不可名狀。
蒼嶺 ,在縣西一百里,與括蒼山通,故名。一名「風門。」 陡崖複徑,險峻為浙東最。
界嶺 在縣東三十七里。與臨海白水洋鋪分界。
游鳩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蒼山之趾,通臨海石塘界。
王坳嶺 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一都。鐵山之南,脈起溫界坑山,層巖疊嶂,綿亙於安仁、廣福之間,嶺背即永嘉四十六都界,居民多獷悍,與金、處二郡接壤。
桃花洞 在縣南三里南峰山側,大溪環其足。每當二、三月,桃花盛開,爛熳若錦。
括蒼洞 ,在縣東南五十里。《塵外記》稱為第十洞天,與處之玉虛洞通。
烈女湖 在縣東南二十七里。舊名「坐狗湖」 ,以其中有石如狗也。明嘉靖間,因顧烈女於此殞軀全節,故名。
相湖 在縣東二十里,四時不涸。
龍幻潭 在縣東北四十里船巖山僊坪洞之後。傳係慈安寺址。昔有二龍,幼為人,詣僧曰:「我二人,乃龍也。」 僧求其現形,雲以翼午為期,戒勿鳴鐘。至次午,果見二龍盤旋廊柱,頭角崢嶸。僧懼撞鐘,寺遂漂沒。水退見潭,其深莫測。
月落池 在縣南七里山前。宋時,郭氏夢月落於池而女生,後為宋理宗。後即謝深甫之孫女也。
張阜潭 :在縣西北三十里。
永安潭 :在縣西北一百四十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