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6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卷目錄

 德安府部彙考一

  德安府建置沿革考

  德安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德安府星野考

  德安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三卷

德安府部彙考一

編輯

德安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

此三代荊、豫二州域也。《周禮職方》,澤藪曰「雲夢」 ,又云:「荊河之浸曰溠。」 春秋為鄖子國。楚滅鄖,封鬥辛為鄖公,鄖南為蒲騷,而隨侯居鄖西鄙,稱漢東大國,後屬於韓。赧王四十一年,魏入南陽於秦以和。次年,秦置南陽郡,後更置南郡,領安陸、西陵,而南陽東境為隨縣。漢更置江夏郡,安陸與西陵屬之,而南陽轄縣三「十六,隨其一焉。」 東漢更江夏為安陸郡,至獻帝建安中,盡屬曹魏。魏武赤壁之敗,惟存南陽、江夏七郡,而安陸與隨尚屬。魏晉太康初,仍為江夏郡,治安陸,後析置安陸郡,又析南陽置義陽郡,領隨縣,尋又析置隨郡。劉宋析安陸東境置孝昌縣,又析南境為應城縣。元嘉二十六年,以隨縣屬雍州。孝建初,改屬郢州。景和中,復屬雍州。泰始五年,仍屬郢州,更為隨陽縣。元徽四年,改屬司州。齊以安陸寄治司州,以隨郡領永陽、㵐西、安化。梁兼置南司州,尋廢,仍為安陸縣。析隨縣置西陵郡,析永陽縣置北郢州、北隨郡及永陽郡,又增置應州及平靖郡。西魏置安州總管府,更應城縣為城陽郡,於雲夢古城置雲夢縣,屬城陽郡。更孝昌為岳州,析置《岳山郡》。《大統中》,置并州於隨,又析置《㵐西郡》及㵐西縣,尋更為下溠縣,又置肆州,尋更為唐州。更北郢州為款州。廢溳水郡,別置戟城縣,尋廢溳水郡。更戟城為橫山縣。更《北隨郡》為南陽,析置淮南郡,領屬城、順義二縣。又置冀州,尋更為順州。又於平靖郡置平靖縣。東魏更置南豫州。後周更安州為溳水,尋更為安陸郡,更南豫州為㵐川郡,又置清嘉、京池二縣及澴州。隋文帝起於隨,去辵名。隋開皇二年,郡俱廢,尋更城陽為應陽,隨東置禮山縣,更下溠曰唐城。大業初,廢溳州,仍置安陸郡。初,雲夢、孝昌屬安州,至是屬安陸郡,尋更安陸為宣郡,及廢㵐西縣,尋置漢東郡,又更為舂陵郡。屬山南道,領隨縣、土山、唐城、安貴、順義、平林、上明、光化諸縣。尋復以禮山縣屬義陽郡,更京池為吉陽縣,以故應州置應山縣,省平靖縣入之,尋又省吉陽入安陸縣,俱屬安陸郡。唐武德初,更諸郡為州,四年,省安貴入隨縣,仍於應山置應州,並析置《禮山縣》。析孝昌置澴州,兼置澴陽縣,省雲夢入應陽。尋復置雲夢縣,仍以應陽為應城縣。貞觀五年,省平林、順義入隨縣。八年,廢澴州,省澴陽、應城二縣入雲夢,廢應州,省禮山縣入應山,俱屬安州,隸淮南道。天寶初,復置安陸郡及漢東郡。乾元初,復為安州。隨州,貞元中,以李希烈叛,乃於安州設安黃節度使,號奉義軍。元和二年,省吉陽入應山。十年,始析山南東道授高霞寓以唐、鄧、隨節度使,而李遜督賦、襄、復、郢、均、房五州。乾符四年,王仙芝始陷安州。天祐中,復更應城為應陽縣。五代梁於安州置宣威軍。後唐更為安遠軍節度,更孝昌為孝感,仍以應陽為應城縣,而郢、復二州俱屬安遠軍。石晉更為防禦州。後漢仍為安遠軍。周更為防禦軍。宋初,安州置建安軍。乾德五年,隨州置崇義軍。開寶中,廢吉陽縣。太宗更建安軍為安遠,崇義軍為崇信,隸湖北路。神宗初,為安遠觀察使,尋陞安州為德安府,安遠軍如故。後徙治漢陽。領縣四,治安陸。雲初,雲夢省入安陸。元祐初,復置。建炎元年,以應山屬隨州。紹興四年,以隨州屬襄陽府路,尋屬京西南路。徙雲夢治於許落市,尋復故治,又徙孝感治於紫資寨。嘉定十五年,以隨三關更屬德安,置關使。端平元年,襄、漢被兵,而應山失矣。元至元十二年,隨始降元。十三年,以隨及應山隸湖北道宣慰司,屬德安府。尋以府隸鄂州行省。後屬黃州路,又改屬荊湖北道,隸河南行省,領隨州及雲夢、孝感、應山、應城四縣。至正十一年,許、蔡兵起,聶興宗、許成據應山、雲夢等縣。明初,聶、許歸附。洪武二年,始置安陸縣,又降隨州為縣,省應山入焉。尋降府為德安。

州,屬黃州府。九年省安陸及孝感入德安州。十一年省應城入雲夢縣。十三年仍以德安為府,復置安陸、雲夢、應城、孝感,而隨陞為州,復置應山屬之,並屬於府。隸武昌道。後改隸荊西道。徙黃陂兵,設守禦千戶所於府。又析安陸衛兵,置守禦百戶所於隨,守焉。

皇清康熙年間,以德安府」隸「《荊南道府》,領州一、縣五。

安陸縣

《周禮·職方氏》「荊州澤藪曰雲夢。成王時屬鬻熊曾孫熊繹彝,王時屬越章王執疵。」 定王二年甲午,楚平王滅若敖氏,封鬥辛為鄖公。簡王時為鄖公,鍾儀邑。敬王十四年乙未,蔡侯吳子、唐侯代楚昭王奔鄖,與鄖公辛再奔隨。赧王四十二年戊子,秦置南陽郡,後更置南郡,領安陸。秦分楚為四郡,德安屬南郡。漢初分楚為七郡,屬江夏郡。武帝分部天下,置十三州。江夏郡屬荊州。領縣十四。《郡國志》:江夏郡十四城。按江夏郡為安陸、鄳二縣地。漢置十四城,有中分鄖地者。竟陵侯國。有鄖鄉。杜預曰:「雲杜縣東北有鄖城故國。」 三國時初屬魏,中屬吳,後又屬魏。魏初得有荊州,自獻帝十三年始,不僅在三國鼎立峕也。赤壁之敗,孫、劉共分荊州,權遂專有江夏郡,而安陸與隨俱屬魏,因置北荊州於南陽,以舊荊州為南荊州。晉武帝太康元年,分荊州為二十二郡,改江夏為武昌郡,領縣三。安陸亦屬江夏郡,領治夏口,後分置安陸郡。惠帝時,立灄陽子相。時安陸人朱伺為陶侃將,求分安陸東界為灄陽縣。成帝時,中原流民多南渡,遂於江、漢、淮之間僑立州郡,司治義陽,荊治南郡,郢治江夏。安帝《永初郡國志》:江夏太守併治安陸。此後治夏口。又有安陸、曲陵別郡。領縣七。晉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僑立為汝南縣。沙羡令,漢舊縣,吳省。宋武帝永初間,司州刺史領四郡,太守曰義陽太守。又竟陵太守,領縣六。有《新市子相》。又析安陸東境置孝昌縣。少帝景平初,失河南地。文帝元嘉間,僑立州於汝南,尋罷。孝武帝孝建元年甲午,分江夏郡立安陸郡,屬郢州。大明八年甲辰,省為縣,屬安陸。明帝泰始初,僑立永安郡,又立為左郡,於義陽郡設司相以統之,又改安陸郡,屬義陽郡,領縣七。蒼梧王元徽四年丙辰,改度司州,初置安蠻縣,而安陸縣寄治司州。省江夏之石陽縣,即舊陽曲入之。安蠻在木蘭、灄陽。齊屬司州,領州鎮。義陽分南北。有安蠻左郡,即南義陽郡,領縣六。宋元徽間,已置安蠻縣,在今灄陽、木蘭,即安陸東境。梁天監三年甲辰,置義州於關南,曰南司州,移鎮關南,築竹墩、麻陽二城。六年,徙鎮安陸縣。是年,義陽屬魏,故僑立雲。是時定州刺史以城降於安州。定州,今麻城縣。大同七年,司州仍鎮南義陽郡。後魏正始元年甲申,安州置總管府。大統十六年庚辰,置平靖關於義陽,故曰義陽,有三關之塞,此其一焉。又廢溳水郡,別置戟城縣,又改為橫山縣。周明帝武成元年己卯,省岳山郡入安陸郡,即孝昌,尋改為安州,置總管府;又析岳州置澴州。建德元年壬辰,省安州,屬襄州總管;復置岳山郡,又置環岳郡,領鄖州總管。隋煬帝大業二年庚寅四月壬辰,詔天下改州為郡。廢溳州,仍置安陸郡,設總管。省孝昌入安陸,尋更安陸為宣郡;更京池為吉陽,尋省入安陸。統縣八:隋安陸郡,梁南司州。西魏曰安州總管府。文帝開皇四年甲辰,總管府廢。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詔天下,改郡為州,曰安州。四年辛巳,置安州總管,領澴、應二州。八年廢,俱屬安州。又置㲼川縣,即澨水。太宗貞觀元年丁亥,分天下為十道,安州安陸郡,屬淮南道,置都督府,郡為中郡,縣為上縣,領安申等九州。六年壬辰,罷。七年癸巳,復置都督府,領安、隨等五州,十五年辛丑,罷。元宗天寶初,復置安陸郡,領縣六,又為奉義軍節度使,後罷。肅宗至德二年丙申,安州屬山南東道。乾元二年己亥,復為安州,屬淮南道。是年,以安州為防禦州。寶應四年乙巳,改孝昌,屬沔州,尋復屬安州。德宗貞元元年乙丑,置安州觀察使,治安州,屬山南東道。十年甲戌,以李希烈叛於安州,設安黃節度使、奉義軍,憲宗元和元年丙戌,罷奉義軍,以安州屬武昌節度使。僖宗乾符四年丁酉,安州置宣威軍。後梁太祖開平三年己巳,安州置宣威軍,再為安遠軍。後唐陞安陸軍為安遠軍節席使。後晉出帝開運元年甲辰,改安州安遠軍為防禦州。後漢高祖天福初,復以防禦州為安遠軍,以高祖尚未改元,故仍稱晉天福年號。後周置溳州,尋更為安陸郡,又以郢州、汶

川來屬,又為防禦軍。世宗顯德五年,以汶川縣隸安州。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以安州復為建安軍防禦使,屬荊湖北路,領縣六。開寶中,省吉陽縣入安陸。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更建安軍為安遠軍,崇義軍為崇信軍,隸湖北路。仁宗天聖六年戊辰,隸京西路。慶曆元年辛巳,還本路。神宗熙寧初,為安遠觀察使;二年「己酉,省雲夢入安陸。徽宗宣和元年壬寅,以神宗潛藩,改安州,陞為德安府,屬荊湖北路。領縣五,治安陸。」 《宋史》:嘉祐八年,神宗自安州潛邸入侍英宗居慶寧宮,英宗授使安州,以潛邸陞州為府。高宗建炎四年庚戌,為安陸漢陽鎮撫使。是年,徙孝感,治於紫資砦,屬安陸鎮撫使。紹興三年癸丑,改孝昌,屬荊湖北路。四年甲寅,以岳飛兼黃、復二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寧宗嘉定十五年壬午九月,復以隨州三關隸德安府,置黃峴關、淮南十二關安之,故黃峴、武陽、百鴈、平靖共四關。度宗咸淳七年辛未,元兵城黃峴諸關,詔徙德安府治於漢陽城頭山。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自城頭山徙還德安府治,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辛巳,罷宣慰司,直隸鄂州行省為散府,置軍民屯田萬戶府。二十九年壬辰,復屬荊州北路,改隸河南行省。三十年癸巳,改屬黃州路。三十一年甲午,改萬戶府為總管府。英宗至治初,改屬山南北道中興路。明洪武二年,始置安陸縣,以德安府治安陸,編戶七里,領四縣,隸湖廣行省。時應山、興安、狄將軍三砦未平,九年丙寅,降府為州,省安陸及孝感入德安府,總屬武昌府。十三年庚申,復陞為德安府,仍置安陸。三十一年戊寅,屬武昌道。嘉靖十八年己亥,置荊西道,改德安府屬之,徙黃陂兵,設守禦所於府治安陸。崇禎癸未正月十三日,李自成遣偽曹操據府城,監軍道章曠、總兵毛顯文復之。尋偽將白旺至,城仍陷。

皇清順治二年乙酉四月,蕩平逆賊州縣歸誠郡邑。

隸屬悉如舊制

雲夢縣

縣在府治南六十里。秦屬安陸郡。漢為西陵、安陸二縣地。有雲夢城。安陸縣南五十里亦有雲夢澤。按《左傳》「䢵子之女棄於夢中」 ,又雲「楚子濟江入雲中」 ,並稱則曰雲夢。西魏於雲夢古城置縣,因以為名,屬城陽郡。隋屬安州,後屬安州郡。唐屬安州,省應城、澴陽二縣入焉。宋初,省入安陸縣,降為雲夢鎮。元祐初,復為雲夢縣。紹興中,徙治許落市,尋復徙故治。元末為賊所據。明初討平,仍為雲夢縣。

皇清因之。

應城縣

《春秋》稱蒲騷地,鄖子屬邑。戰國為楚地。秦為南郡地。西漢為安陸縣。東漢仍安陸縣,為竟陵侯國地。范曄書「竟陵侯國內有蒲、騷。」 三國歷魏、晉,為安陸地。南宋析安陸縣置應城縣,此建置應城縣之始也。孝武帝孝建元年,析江夏置安陸郡,始徙江夏郡治夏口,而以安陸縣為安陸郡治祈安陸北境置安蠻縣,南境置應城縣,並屬安陸郡。高祖建元元年,徙司州鎮義陽郡,領安陸、隨、南義陽二郡,以孝昌縣屬南義陽,永陽關、西安化、隨四縣屬隨郡,而安陸、應城二縣屬安陸郡如故。北魏文帝大統十六年,改應城為城陽郡,析安陸置雲夢縣屬之。北周明帝武成元年,置安州總管府於安陸,後改安州為鄖州,廢城陽之應城、隨州之溳水、應州之平靖等縣俱為鎮。陳宣帝大建十二年,北周鄖州總管以所領九州八鎮歸於陳,陳復改鄖州為安州。安州即德安府。隋煬帝大業元年,復置安陸縣,省舊吉陽入安陸縣,改京池為吉陽,應城縣為應陽。唐高祖武德元年,詔天下,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四年,平蕭銑、王世充,而安、隨二州始入於唐,改應陽為應城。宋太祖建隆元年,以安州屬荊湖北路,隨州屬京西南路,安州防禦,復為安遠軍,領安陸、雲夢、應城、孝感、吉陽、應山六縣。徽宗宣和元年,以神宗自潛邸入繼大統,詔陞安州為府,曰德安,名「德安」 自此始。孝宗乾道五年,置應城馬監。淳熙十二年,徙應城縣石牆驛於京山縣之曹武,更名曹武驛。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徙城頭山德安府,還安陸舊治,領隨及安陸、雲夢、應城、孝感等縣。明太祖吳元年,聶興宗、許成歸附。「洪武元年,命徐達徇下德安及屬縣,遣鄧愈伐隨州。元右丞王誠以城降,德安仍領安陸、雲夢、應城、孝感四縣。隨州領應山、隨二縣,並屬」 湖廣行省。九年,降德安府為州,屬湖廣布政司。

省孝感入德安州,應城入雲夢縣。十三年復陞德安州為府,隨縣為州,仍置應城縣,《孝感縣》屬德安府,置《應山縣》,屬隨州。崇禎六年癸酉,流氛自應山入。九年丙子,賊張獻忠攻應城縣,被陷。壬午,闖賊李自成設偽官據邑。

皇清順治二年乙酉四月,蕩平逆賊州縣歸誠郡邑。

隸屬悉如舊制

孝感縣

周成王封鬻熊曾孫熊繹於楚,賜以子男之田,此地屬楚。彝王時,楚子熊渠封其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此地屬越章。秦分楚為四郡,此地屬南郡。漢初分楚為七郡,孝感此時屬江夏郡,為安陸、鄳二縣地。武帝置十三州,分部天下諸郡,江夏郡屬荊州。後漢分置南新市縣,孝感時為安陸、鄳、南新市三縣地。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盡得荊州之地,及敗於赤壁,劉備、孫權共分荊州而江夏郡屬權,權復析江夏郡東境沙羨等縣置武昌郡。已而江夏郡復歸曹操,乃置北荊州於南陽,以統諸郡,而以權荊州為南荊州。晉太康元年,分荊州為二十二郡,孝感此時仍為江夏郡之安陸、鄳南、新市三縣地。永興中,析安陸縣東境置灄陽縣,今為黃陂、孝感界。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徙郢州之江夏郡治夏口,而以安陸縣置安陸郡,又以漢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陸縣東境置孝昌縣,屬江夏郡。先是,晉於此僑立義陽郡,元嘉末又僑立汝南郡。明帝時復僑立宋安郡,而於義陽郡僑設司州以統之,又改安陸郡來屬。義陽郡領平陽、鄳、鍾武、寶城、義陽、平春、環水七縣。寶城乃分鄳立者。孝感此時雖有專名,而鄳、寶城、義陽、環水,實皆今縣地。明帝泰始中,張永以破薛索兒功,封孝昌侯,時縣為侯國,令曰「相。」 南齊分司州之義陽郡為南、北孝昌屬南義陽郡,義陽、鄳水、寶城改保城,屬北義陽郡,而安陸、汝南二郡同寄州治。梁復於此置義州,仍以孝昌屬安陸郡。後魏大統十六年,改孝昌縣為岳山郡,置岳州。周明帝武成元年,省岳山郡入安陸郡,尋改安陸郡為安州,置總管府,又析岳州置澴州。建德元年,省安州,屬襄州總管,復置岳山郡,又置環岳郡,屬鄖州總管。隋文帝開皇三年,廢岳州及《岳山》、環岳郡,復置孝昌縣,屬荊州。煬帝大業元年,復置安陸郡,設總管,仍省孝昌入安州。唐高祖武德元年,詔天下,改郡為州。四年,改孝昌縣置澴州及澴陽縣,應山置應州及禮山縣,置安州總管府,領澴、應二州。八年廢,以其縣屬安州。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十道,以安州屬淮南道,置都督府,領安申等九州,六年罷。七年,復置都督府,領安、隨州等五州,十五年復罷。肅宗至德二年,以安州屬山南東道。乾元二年,安州復屬淮南道。寶應元年,以孝昌屬沔州,尋復屬安州。德宗貞元二年,置觀察使於安州,屬山南東道。十年,安州置奉義軍節度,領安、廣等州。憲宗元和元年,罷奉義,以安州屬武昌節度。三年,省孝昌入《雲夢》。懿宗咸通初,復置孝昌縣。僖宗乾符四年,安州置宣威軍,王仙芝、黃巢陷安州及孝昌諸縣。昭宗光化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陷安州,孝昌諸縣皆潰。乾元二年,以安州為防禦州。後梁太祖開平二年九月乙未,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遣兵屯孝昌,絕楚王馬殷貢路。三年,安州置宣威軍,尋改為安遠。後唐莊宗同光二年,始改孝昌為孝感,避皇祖國昌偏諱也。後晉出帝開運元年,改安州安遠軍為防禦州。後漢高祖天福初,復以防禦州為安遠軍。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復以安遠軍為防禦州。宋太祖建隆元年,以安州屬荊湖北路,安州防禦復為安遠軍,領安陸、雲夢、孝感、應城、吉陽、應山六縣。仁宗天聖六年,安州置安遠軍節度,改屬荊西路。慶曆元年,安州復屬荊湖北路。徽宗宣和元年,以安州為神宗潛邸,陞為德安郡。高宗建炎四年,徙孝感縣治於紫資砦,屬安陸鎮撫使。紹興三年,孝感復屬荊湖北路。寧宗嘉定十五年,以隨州之三關屬德安,置黃峴關使。度宗咸淳七年,元兵城黃峴諸關,詔徙德安府治於漢陽城頭山,而孝感諸縣盡入元。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自城頭山徙還府治,自紫資砦徙還孝感縣治,屬荊州湖北道宣慰司。明初,聶興宗、許成來歸,以德安府領安陸、雲夢、孝感、應城四縣,隸湖廣行省。洪武九年降德安府為州,屬武昌府,省孝感入德安州。十三年復陞德安州為府,置孝感縣。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陷德安府諸州縣;十一月,義兵復孝感,未幾復陷。

皇清順治二年四月,「王師逐賊過德安,諸郡縣望風

「歸誠」 名號隸籍悉仍舊制。

隨州

敬王十五年,秦子蒲、子虎帥師救楚,大敗吳師,遂滅唐。二十六年,吳入楚,昭王奔隨,隨人免之,卒復楚國。楚人德之,使列於諸侯,故得見春秋。元王末,惟秦、楚、燕、趙、魏、韓、齊七大國。隨與厲,不知滅於誰。杜氏曰:「其地屬韓。」 《路史》載:隨為楚滅。赧王四十一年。《史記》曰:「魏入南陽以和。」 徐廣曰:「南陽郡屬韓。」 四十三年,秦初置南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壞封建之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荊、豫二州,南陽之東郡,南郡之安陸,隨皆與有之。漢興,襲秦之故南陽郡三十六縣,隨其一也。獻帝建安十三年,魏武盡得荊州。赤壁之敗,惟存南陽、江夏七郡,隨尚無屬。晉武帝太康元年,隨屬義陽郡。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隨為雍。孝武帝孝建元年,隨、度屬郢。大明八年,隨領永陽關西平林。前廢帝景和元年五月己亥,隨、度屬雍。明帝泰始五年,隨還屬郢,改為隨陽。後廢帝元徽四年,隨度屬司。齊以隨領永陽關西安化。梁武帝於隨又置曲陵郡、龍巢縣置土州、永寧、真陽三郡,及石武縣、阜陵縣、定陽縣又置北郢州、北隨郡平林縣又置上明郡。有漂水。平陽縣,又立汝陽郡,永陽縣仍置應州,又有平靖郡。普通五年十二月乙巳,李國興復平靖關。辛丑,楊法乾復武陽關。壬寅,復峴關。太清二年,西義陽守馬伯符叛,以下溠降於魏。魏文帝大統十六年,於隨置并州,又析置㵐西郡及㵐西縣,又改㵐西為下溠,又立肆州,尋曰唐州。改定陽曰定貴。改北郢州為款州。又廢溳水郡,別置戟城郡及戟城縣。又廢戟城郡。改戟城縣曰橫山。又改北隨郡為南陽,析置淮南郡厲城、順義二縣。立冀州,尋改為順州。又置安化縣,置洛平縣,又改安化為新化。改汝南為重城郡,平陽縣為京池縣,於平靖郡又置平靖縣。東魏置南豫州,魏主欽三年,並荊州於隨,改肆州為唐州,冀州為順州。周廢土州,永寧、真陽三郡為齊郡,改龍巢為左陽,阜陵為漳川,省均、款、須、肆四州入唐城,改曰唐城縣。改南豫州為㵐川郡,又置清嘉縣、京池縣置澴州。既而重城、京池俱廢,改新化為光化。隋文帝開皇元年,天子因起於隨,遂以為國號。以周、齊不遑寧處,故去走作隋。三年,隨及㵐、西曲陵、齊、㵐川、溳水、北隨、淮南、上明、重城、平陽十一郡及澴州並廢。九年,改東隨為禮山,有關官。有禮山,實齊禮山關,魏人所謂東關也。十六年,改下溠曰唐城。十八年,改左陽為真陽,石武為宜人,安化為寧化,洛平為上明。煬帝大業元年,廢㵐西縣,既而置漢東郡,改真陽為土山州,宜人、漳川並廢入焉。唐縣、清嘉縣並廢入唐城縣,廢橫山縣入安貴縣。順州廢,改順城為順義,其舊順義及寧化並廢入焉。禮山縣屬義陽郡。改京池為吉陽,吉山在其北。故應州廢,置應山縣,省平靖縣入焉,屬安陸郡。唐高祖武德元年,改郡為州。四年,省安貴縣入隨縣,應山縣置應州,並析置禮山縣。貞觀五年,省平林、順義入隨縣。八年,廢應州,省禮山縣,以應山縣屬安州。二十六年,以客戶析棗陽置唐城縣。二十八年,領隨、光化、棗陽、唐城縣,隸山南道;應山屬安州,隸淮南道。德宗建中四年三月,李希烈陷隨;八月乙卯,曹季昌叛賊即隨。憲宗元和三年,省吉陽入應山。宋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寅,謫節度觀察留後,建隨為軍處之,名曰「崇義。」 開寶五年,廢吉陽縣。太宗太平興國元年,改崇義為「崇信。」 高宗建炎元年,以德安之應山來屬。紹興四年,以隨及唐、鄧、信陽並為襄陽府路。嘉定十五年九月丁巳,復以隨三關隸德安,而置關使。恭帝德祐元年,實元世祖之至元。十二年四月辛巳,黃仙洞行隨事傅安國叛而降元。十二月,元破大洪山,隸湖北道宣慰司德安府元至元十八年,德安府直隸鄂州行省。二十九年正月乙巳,德安府改屬荊湖北路,隸河南道,隨屬河南。明洪武元年七月,衛公鄧愈伐隨元右丞王誠內附。九月,入大洪山,取老馬劉寨,克之,仍為隨州,隸湖廣德安府。三年降隨為縣,省應山縣入於隨。十三年復隨為州,以應山屬隨,隸湖廣德安府。崇禎十年二月一日,賊張獻忠、羅汝才破隨外南關廂,十一日陷隨,次日追勦復隨。十六年春,闖賊據襄陽,而唐、鄧、鄖、郢一帶盡陷,隨實與焉。

皇清定鼎,仍沿為「隨州」,隸湖廣德安府。

應山縣

縣為楚省鄖城之屬,地分北鄙,壤接申陽,昔人以為楚豫之界。在商為徵,周為漢東地,《傳》曰:「漢

東之國,隨為大縣。地在漢東,可考者直轅冥阨焉。秦為南陽郡地。始皇三十七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顏《志》云:「荊、豫二州,南陽之東境,南郡之安陸,我皆與有之。」 漢仍其舊。晉為義陽縣地。劉宋為永陽縣地。蕭齊及梁仍其舊。北魏為應州平靖縣。北周為應州平靖鎮。陳仍因周。隋廢應州為應山縣,應山之名始此。唐貞觀八年,以應山縣屬安州,後五代及宋,未之有改焉。元以應山縣與隨州並屬德安府。明洪武元年,歸附。二年,復為寇許成等所據,尋討平之。十三年,州縣並復,以縣屬德安府,隸湖廣武昌道。嘉靖十九年,始改隸荊西道。

皇清因之。

德安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德安府疆域圖

德安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黃州府黃陂縣,一百八十里。

西至安陸府京山縣,一百二十里。

南至漢陽府漢川縣三百里。

北至河南信陽州恨這關,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孝感縣,一百里。

西南至應城縣八十里

東北至應山縣,九十里。

西北至隨州一百三十里。自府至

京師三千二百七十里

東西廣四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安陸縣》。

東至黃州府黃陂縣,一百八十里。

西至襄陽府棗陽縣,二百里。

南至漢陽府漢川縣三百里。

北至河南信陽州,一百八十里。

雲夢縣

東至孝感縣四十里

西至應城縣,二十五里。

南至漢陽府漢川縣五十三里。

北至安陸縣六十里

應城縣

東:至黃港雲夢界,二十九里。

西至湯池院京山、竟陵二縣界,六十里。

南至五壋湖漢川界,六十里。北至聚石岡安陸界,四十三里。

東北:至府城八十里,由縣治至

京師,水路五千五百七十里,陸路二千四百里。

廣八十九里,袤百有三里。

孝感縣

東至黃陂縣界河六十里,又六十里至黃陂縣城。

西至雲夢縣青石橋界十里,又三十里至雲夢縣城。

南至漢川縣注泉界三十里,又九十里至漢川縣城。

北至河南羅山縣九里關界,二百三十里,又二百五十里至羅山縣城。

東南至漢陽縣蒼泉河界五十里,又七十里至漢陽縣城。

西北:至應山縣「小尖山界」 八十五里,又一百二十五里至應山縣城。

又西北至安陸縣新添鋪界九十里,又三十里至府城。自縣至

京師,水路五千五百七十里,陸路二千七百里。

廣八十八里,袤三百二十七里。

隨州

東至德安府,一百三十里。

西至安陸府鍾祥縣,二百里。

南至安陸府京山縣九十里。

北至河南南陽府唐縣界二百五十里。

應山縣

東至孝感縣界,七十里。

西至德安府九十里

南至安陸縣界,四十里。

北至信陽州,「恨這關九千里。」

形勝附           府志

編輯

本府。安陸縣附郭。

《漢東志》:「介襄、郢、申、漢之間。」

李白《代答孟少府移文》:「連翼軫之分野,控荊衡之遠勢。」

《元和郡縣志》:「其城三重,西枕溳水。」

《文獻通考》:「巖石隘狹,道路交錯。」

宋李元衡《鎮楚堂記》:「為一都會。」

《黃世長》詩:「秦頭楚尾。」

據荊襄,連秦蜀,控關洛,以臨吳越,為上流重鎮。然土地磽瘠,民率呰窳,家鮮蓄積,地處衝疲,古齊淮甸上游,《孟德》所稱「山川相繆」 者也。人文鼎盛,與省會埒。

白兆西峙溳水環流

雲夢縣

地有郢襄澤環申漢

應城縣

「靈池炎歊,潛行乎楚國;溫泉淵靜,奮發乎京山。」 《孝感縣》

九嵕疊嶂於東南,澴水瀠洄於西北。

隨州

城跨《楚子》之雄,誕降《神農》之瑞。

應山縣

峰標「南極,穴隱洞庭。」

德安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春秋緯》:「自大別以東,至雷澤九江荊,為衡星。」 《春秋運》:「斗樞第四名權,第五衡。」

《春秋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分為楚國。荊之言彊也,陰盛物堅,其氣急悍也。」

《星經》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星緯》玉衡主荊州。

《星書》以北斗二星主楚,以五車五星次舍在畢宿者,中央一星主楚。

《爾雅》:「荊屬衡星。」

《路史》載,魏陳卓郡國躔次,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鶉尾,楚分。

蔡邕《月令章句》,「起張十二度至軫六度為荊州。」 孟康「太嶽為衡。」

費直說《周易》,起張十三度。

皇甫謐《帝王世紀》:「自張十八度至軫十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彝,則斗建在申,今楚分野。」

《晉書》。「翼軫屬荊州。」 南陽入翼六度。南郡入翼十度。

《爾雅邢昺疏》:「巳為鶉尾。初張十度,終軫十一度。」 《舊唐書》:翼,鶉尾之次,巳初起張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終軫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江夏,東達廬江南郡,濱彭蠡之西,得漢長沙、武陵、桂陽、零陵郡。又逾南紀,盡鬱林、合浦之地。荊、楚、鄖郡、羅、權、巴、夔,與南方蠻貃殷南河之南。

唐一行分《南紀》《北紀》,由漢水之陰,趨均州光化、穀城、棗陽,析而隨州,抵應山,於漢陽為南郡漢川、漢陽,逾武昌,泛樊口入黃州,括二郡全境以至德安之安陸、雲夢、應城、孝感,其地為江夏郡,入翼十二度。

德安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安陸縣附郭。

內方山 即章山,古名豫章,在府北四十里。《左傳》云:「吳師自豫章與楚夾漢。」 李白詩:「南來不得豫章書」 ,此也。今俗名橫山,又曰峒山,亦曰橫尾山。

吉陽山 在府東北六十里。群峰疊峙,澗水瀠漩,中有南北二吉,故云。隋置吉陽縣,其陽平壤可城。舊《志》云:「縣在山南」 ,是矣。

大鶴山 :在府東北四十五里。

小鶴山 一名「蝌蚪山」 ,在府東三十里。土人掘得大小石,鶴開匣飛翔,視其落處,故名。

鐵城山 ,《史》載高霞寓大敗於鐵城。《一統志》:「城北五里有石如鐵。」 今郡北五里無山,惟十五里有山,頗峭立,而應山原有鐵城山,則前「五里」 之說疑誤。

紫金山 在府署前。《明一統志》:「在治西二十里。峭壁斗絕,石色如紫,上有跨鰲堂、合金泉、千金坊、萬金橋、金湖口,總稱為五金。」 《陳志》載「治北三十里。」 今攷治西北無此山,且與溳水間隔,惟府署竹塢山,俗呼曰紫金山。又鄭昂記「平沙迴岸,瀠帶城郭」 ,並李楫之詩合驗之為署內無疑。蔽山 在府北四十里。

郝甑山 在府西三十里。有唐甑山公郝處俊釣魚臺。今攷其處,止有釣臺,而溳水一帶曠衍無山。或郝處俊封甑山公,家在此地,故即其人而名其地,非山名也。

白兆山 一名「碧山」 ,在府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許,有三門,層遞而上。土人歲時祀真武於此。相屬者曰太白峰、曰缽盂山、曰寫經嶺,為僧妙濟寫經處。曰「長老山。」 李太白讀書其下,瀰望煙雲縹緲。天半為宋重素禪師棲止處。明鐵牛和尚禧公眉山,皆卓錫焉。

石樑山 在府西三十里,勢接白兆,其形如梁。萬福山 在府西四十五里萬山中。

大安山 在府西五十里,即扁腦山。連白兆而西,四面陡削,高聳岳立,頂平衍可數里許,週遭有泉。唐許紹家。此即李白婦翁處。宋黃晦叔詩曰:「大安婦翁處,來枕石流眠。」 蓋謂此也。

石柱山 在府北。上有石柱,高丈餘。相傳碧霞臺有石筍,為名勝地。今無存矣。《陳志》載:治西六十里,其支為梅花洞,上有二石如柱,灌水出焉。攷梅花洞與石門連,相去僅三里許,止峽口一石。土人曰石柱沖,未嘗以山名也。

石門山 即石巖山。在府西八十里。巉巖高峙,上列怪石,狀如獅象。循澗而入,為門者三。其麓為祖庭禪師道場。

大平山 在府西九十里。由石門入澗,緣馬鬃嶺而上,險峻不可方軌,固一郡名勝也。張昌於此草竊山北之支,曰「蠻王砦」 ,相傳有矢貫於石,力撼之不能出。

《黃巖山 》為太平山之一峰。

圍山 在府西八十五里。獨峙孤峰,陡絕如削。嶺之中坳坦若盂。又曰盂山,高可百丈許。舊《志》有盂子山,形如燕巢。今問土人,未有知者,地里相同,或即此也。或又雲燕子山即石岩山。未知孰是?

巫陽山 ,距圍山五里。

自遊山 在府西七十里。西連大洪。唐僧善信遊此,故名。

石巖山 在府西八十里。

壽山 ,在府西北五十里。

金峰 在府西二里。石壁削立,下有金泉。烏石嶺 在石樑山前。

貛子嶺 在府西六十里,與桐樹嶺相並峙。上有罐跡,又名「罐子嶺。」

桐樹嶺 在府西六十里。

月落嶺 在府西七十里。山巖巉削,高百丈許。每雨後,夜半見月光蕩漾其巔。明末避賊於此。又其下一巖嵌出瀑布如簾,列石自成大士像以百數,名「觀音巖。」 今存。

關聖嶺 在府西三十里。下有「馬踏石。」

青石巖 在府西五十里。有泉出其上,雲見則雨。

白石巖 去青石巖三里,上有洞,下有泉。桃花巖 ,在白兆山麓,昔唐李白讀書處。虎子巖 在府南十里。

司馬巖 在府西北城麓。相傳溫公讀書處,石上刻「司馬巖」 三字。

塔兒岡 在府治北

洗足石 在府西一里,山麓有石瀕溳。《方輿記》:「五代周世宗微時,隱水西寺,濯足於此。」

溳水 在府西一里。出大洪山墨龍池,遶城西域,東流至黃港,與漳水合,入雲夢澤,至安河會襄水、沔水又東流至漢口入江,俗稱府河渡,亦名石潼。一曰清發。《左傳》:「吳師過柏舉,及於清發。」 杜氏曰:「清發,水名。」 《玉海》云:「即安陸城西溳水也。」 舊《志》載:溳水源出大洪山。今攷:自隨陽忤水關以南,皆崇山疊嶂,支流繁衍,厥源不一,而總皆匯於「清發。」 其自大洪山來者,山在隨郡之西南,

盤基所跨,廣圓一百餘里,曰「懸鉤」 ,平懸眾阜之中,為諸嶺之秀。下有石門,夾嶂巉聳,高皆數百仞許。入石門,又得鐘乳穴,穴上素岩壁立,非人跡所及。溳水出於其陰,人以溳水所導,故亦曰「溳山。」 其水東北流,合石水,石水出大洪山東北,謂之小溳水。逕上唐縣故城南,本蔡陽之上唐鄉,即子常欲唐成公肅霜馬處。溳水東,又均水注之,東北流逕土山北,山上土山。又東北流入溳水。此溳水出蔡陽縣者。

漻水 在府西北五十里。水出應山,會於溳。又北出大義山,南至厲鄉,西賜水入焉。又東出大紫山,分為二:一逕厲鄉南,北有神農九井,亦曰烈山,曰賴國,有神農社。賜田水西南流入於漻,曰厲水,即賜水也。一出義鄉,西南入隨,又注漻漻水。又南逕隨縣,注安陸。

漳水 在府西南五十里。出大洪山,東流會入溳。沈括《筆談》:「清濁相揉為漳。」 漳,文也。漳與溳水合,色如螮蝀,十里方混,故曰漳水。逕安陸縣故城西,即陶侃所築城也。合烏兔山之水,匯於洑水港,而注於溳。

瀖水 在府西南九十里。亦出大洪山,東流會入漳。

溠水 出隨縣西北黃山。南逕㵐西縣,又東南,㵐水入焉。㵐水 出桐柏之陽。呂忱曰:「水在義陽。」 㵐水東南,逕㵐西縣,入於溠。又東南,逕隨縣故城西。《左傳》:「除道梁溠,軍臨於隨。」 謂此水也。水側有斷蛇丘,即隨侯藥斷蛇得珠處。

均水 ,在隨西四十里。

浪水 ,在隨城南四十五里。水源俱出大洪山,而東流注於溳。又逕隨縣南、隨城山北,而東南注

遼水 ,出永陽縣石龍山,西南流與壽山水合,而西折匯馬坪港,注於溳。

紫石河 在府東十八里。

石河 在府西十里

七里港 :在府北五里。

女兒港 :在府西六十里。

龍鳳港 、梅家港 :俱在府東。

洑水港 在府北

孝義港 :在府西北三十里。

三陂港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蒿橋港 :在府西五里。

駱駝灘 在府南五里

青龍潭 :在府西三十里。

滾鐘潭 在府城外東北隅。相傳昔有滾鐘於此,遂成潭水,自城而西,會至城東三板橋入溳。石牛潭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俗雲鬥牛石,舟人深畏之。《輿地紀勝》云:「水中有石如牛,溳水所經。」

天鵝池 在府北五里

龍井 在府西十里

德安郡邑,其山皆自鄳阨之塞蜿蜒而南,出為高原,平陸漫衍,山溪雨集,漰渹激觸,時或瀰漫,然立可待涸,故鮮水患。

府治。山勢自東城入,折而南為楊家山,後平為民居,今兄弟進士坊枕其東偏之支。折而北入府署,中為竹塢山,亦為紫金山,四狀元坊接其西偏之支,北接竹塢之支。俯臨溳水,為碧霞臺。舊有石柱,高二丈餘,亦曰石柱山。《形家》曰:「郡之嶂。」 南則由南岡迤遞,有峰獨上,曰鳳凰山。其下為石,以形似得名。後以藩封,增土壤而高之。《形家》曰:「郡之屏」 ,此郡治之形勝也。

山自秦關中幹歷隨陽二眉山下有楓香坳,澗水南折注馬坪港,匯賜水入於溳,此形家所謂「分龍」 之始也。疊嶂至應山之四望山,分枝而南,稍伏距郡東北五十里,有蔚然而起者,曰槎山,上有巉巖怪石,瀰望青蔥,秀色可掬,曰祖龍焉。稍折而西,正當郡之西北,曰壽山,一曰陪尾山。距郡五十里,高百丈許,其麓為寶藏禪師道場。天半莊嚴,煙嵐環結,蓋一郡之鎮雲。《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 是也。

雲夢縣

葛藤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以產葛故名。今無葛,稱「張陂岡。」 有雨,神禱之即應,良然。

神山 在縣北鄉,即觀音岡。

壘筆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形如筆架。

楓梓岡 在縣北三十里。

石羊岡 ,在縣東十五里。其脈自科斗山歷三山而分。

九子墩 在縣東北。高二三丈,廣輪數畝,纍纍。

相望,亙二十餘里,卑小者甚眾。

鐃鈸墩 以其形肖,故名。崇禎末,土人避難,營寨其上。初興役,一夫猝狂,揮鉏魘語而歿,人聞內鼓吹聲作,乃止。餘墩雨後,土人常拾箭簇諸物。

珍珠坡 在縣東郊外。雨後恆有圓沙,光潤如珠。楚昭王以《雲夢土薄埋珠》鎮之。

《金子口 》,在楚王城東,土人時獲碎金及劍鏡鏃刀之類。

西河 ,在縣西二里。即溳水。

小龍河 由隔蒲潭支流入澴。

洛陽河 在縣東五里,即縣河下流。里傳古為巨鎮,舟車鱗集,歌舞不歇。李太白遊此大樂,曰:「何異洛陽。」 因名之。俗誤作落洋。

縣河 即溳水。桑欽。《水經》云:「溳水出蔡陽縣東南,逕隨縣西,又南過江夏安陸西。自安陸西南流,為史河口,經利塘至新廟下,曰河口」 ,其幹流也。其支自史河下楊家河,至黃江口水相合,下達江、漢。由白河為雲夢境,去邑最近,居民甚便。雲夢澤 ,舊《志》云:「安陸南五十里。」 今縣治去安陸六十里。蓋安陸境山自鄳阨曼延至此乃盡,而迤南數郡,大澤衍溢,實自此始,昔故以此名縣雲。按《禹貢》及諸家傳記,「雲夢澤方八九百里,跨江南北,華容、枝江、江夏、安陸皆其地。」 合言之則為一,分言之則二澤也。

鄭衕湖 在縣南四十五里。

紫雲湖 在縣南四十里。

楊林湖 在縣南五十里。

臺湖 在縣南三十里

落洋湖 在縣東十里

石羊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經劉家隔,會流入溳口。

孟家湖 在縣東南十里。

天井湖   、徐家湖   、沙底湖。

曲水湖   、白水湖   。鄭家湖。

安家湖   、楊林湖   、《黑鯉湖》。

龍陽湖   、龍鬚湖   、百丈湖。

女兒港 :世傳伍員奔吳,遇女浣紗問路,囑女曰:「後有追者,慎勿言也。」 女抱石自沈,以釋員疑,故港名女兒。土人即其傍祀焉。祠今廢。

貨囊港 通好石橋,即寒溪。令狐揆借書,林逸繪《雪中借書圖》處。

深港 通縣河,水漲衝為漏灌口,居民苦之。後奉檄隄防,患乃少息。

流星港   :烏泥練港  、富水港。

龍床港   、蕨根港   、蒿子港。

城隍港   、劉婆港   、竹筍港。

螺螄港   、竹簫港   、老虎港。

馮家港   、雙隄港。

碧潭 在縣城外東南隅鰲頭嘴,下通城內三眼井,汲者曾獲鳧鴨於井雲。潭水清澈,秋月朗映,殊可人觀。里人詠八景,此其一。

隔蒲潭 潭西屬應城,古春秋時蒲騷地也,故名。「隔蒲」 即白河分流,黃江水所經也。沿河居民恆苦水漲。知縣郭貴德等先後築堤。

車埠潭   、挖耳潭   、龍潭。

羅陂 水面弘闊,春蛙繁聚,聲沸數里,《里人詠八景》之一也。

赤羅陂 :陂之水止則病下,洩則病上,至相競不決。後議建閘,不時啟閉,始高下兩利焉。東方陂   、西方陂   花張陂。

高陂    、代陂    。「馬草陂。」

鵲陂 ,在縣東二十里。

石堰 在縣東驛路

黃溪堰 在邑北

吳口堰 在縣東北

白家堰 在利塘北

陸家堰 在利塘上府驛路。

莫家堰 在邑西北

方家堰   、劉家堰   、馬公堰。

占家壩   、楊家壩   、官堤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