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8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卷目錄

 郴州部彙考一

  郴州建置沿革考

  郴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郴州星野考

  郴州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八十九卷

郴州部彙考一

編輯

郴州建置沿革考       州志

編輯

本州

唐、虞、夏、商、周俱荊州域。《禹貢》荊及衡陽為荊州。春秋、戰國屬楚。秦山南郡。《史記》:項羽徙義帝於長沙之郴縣,故又為長沙郡。漢高祖五年,分長沙南郡為桂陽郡。領縣十一:郴、臨、武便、耒陽、南平、陽山、桂陽、含洭、曲江、陰山、湞陽。按便即永興始此。東漢建武中,徙治耒陽。今縣西猶有故城,尋還郴。順帝永和元年,分郴縣地置漢寧縣,即今興寧始此。三國吳蜀分荊州,以湘水為界,桂陽以東屬吳。孫皓甘露元年,分桂陽郡南境曲江、桂陽、含洭、湞陽地,置始興郡,即今韶州府。晉武帝太康元年,杜預平吳,得桂陽,仍置為郡。領縣六,治郴。統耒陽、臨武、南平便晉寧。按晉寧即興寧,惠帝永熙元年,分桂陽、武昌、安成三郡為江州,即今九江府。懷帝永嘉二年,分桂陽等九郡置湘州,即今長沙府。東晉穆帝昇平二年,以義陽流民在南郡者,立義陽郡,以江州五郡俱屬桂陽郡,析郴縣地置汝城縣,即今桂陽縣始此。前宋仍為桂陽郡,廢便。領縣六:郴、耒陽、南平、臨武、汝城、晉寧。齊仍桂陽郡。高帝建元二年,廢晉寧。領縣五:郴、臨武、南平、耒陽、汝城,梁同。陳武帝永定三年,析桂陽郡汝城地置盧陽郡,復便縣。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廢盧陽郡為縣,仍為桂陽郡,治郴,統臨武、盧陽,省南平,隸荊州刺史如漢、晉廢便入郴;煬帝大業初,改耒陽為請幫助識別此字。陰,屬衡州。十二年,廢桂陽郡,改東衡州為郴州,領臨武、郴、盧陽三縣。大業末,蕭銑稱帝於荊州,改元鳴鳳,據有郴州,復稱桂陽郡,析郴南界為義章,即今宜章始此。唐高祖武德五年,改桂陽為郴州,領縣六:郴、臨武、平陽、義章、盧陽。晉寧武德七年,復為桂陽郡。太宗貞觀元年,以桂陽郡屬江南道。睿宗景雲二年,以桂「陽郡隸潭州都督,尋罷。開元二十二年,以桂陽分隸江南西道採訪使,屬江西。天寶初,復為桂陽郡。肅宗乾元元年,改桂陽為郴州,治平陽」,今桂陽州統臨武、郴、義章、高平、義章,分立資興即興寧、義昌即舊盧陽、藍山,凡八縣。《後梁》無考。後唐同光三年,改義昌為郴義。後晉改郴州為敦州。天福初,改郴縣為敦化。自梁至晉,為馬氏所據。《五代史》:「劉晟偽乾和九年,遣內史潘崇徹敗李景兵於義章,遂取郴州。」後漢乾祐初,復為郴州。南漢改敦化為郴縣。後周同。宋太祖乾德初,攻南漢郴州,克之,即桂陽州置荊湖南北二路安撫司,郴州軍,屬湖南道。太平興國初,避太宗諱,改「義章」為「宜章」,改「郴義」為桂「陽縣。熙寧六年,太守李士燮建議改便為永興。嘉定四年,割桂陽之宜城、零陵二鄉為桂東,始此。」按舊志稱「紹興二年隸湖南道,統郴、桂陽、宜章、永興、資興、桂東六縣。」查桂東建自寧宗。舊志稱高宗紹興,遂有桂東縣,恐誤。紹定中,改資興為興寧。元至元十三年,立郴州安撫司;十四年,置錄事司,撥在「城兩廂人戶立之。十五年,改安撫司為郴州路總管府,隸湖南道宣撫司。明洪武初,改置郴州府,九年改為直隸州,裁附郭郴陽縣,添臨武、藍山、平陽三縣。十三年昇平陽為桂陽州,仍以臨藍屬之,隸衡府。郴止統縣五,隸湖廣布政司,並隸上湖南道。」按唐肅宗改桂陽為郴州,治平陽,即今桂陽州也。宋攻南漢郴州,克之,亦在桂陽州。而宋郡守王橚疏亦稱「分平陽置藍。」則平陽係郴州附郭之縣,未識何時方改歸郴縣。查《衡州府志》,「洪武初改路為府,附平陽。後革桂陽府,昇平陽縣為桂陽州,領縣二,隸衡州府。」而郴州舊志亦載裁桂陽府。則豈郴州與桂陽各為一府耶?抑郴州原以平陽為首邑,至改直隸州而始歸郴耶?姑闕疑,以待參稽。正統十四年,建巡撫於各省,隸湖廣撫院。又以郴陽界居嶺表,地近猺獞,兼聽南贛巡撫節制。天啟初,建偏沅巡撫,又受轄焉。

皇清順治四年入版圖,名號悉仍舊。康熙四年,命偏

院,開鎮長沙。甲辰,又設湖南布、按二司:糧、驛、鹽

道轄七府二州,郴其一也。

永興縣

漢便縣在今縣治東南隅,隸桂陽郡。前宋省「便」 入郴。陳復便縣。隋省「便」 入郴。唐開元三十年,刺史趙珵奏析郴縣北四鄉置安陵縣。天寶元年,改安陵為高亭縣,去便五十里,今巡司地。宋熙寧六年,太守李士燮議廢高亭,遷於今縣治為永興。元、明俱隸郴。

皇清仍之。

宜章縣

隋蕭銑據郴州,析郴南界為義章縣,治在永福鄉下村,以縣有大章、小章二水,故名。唐武德七年,廢義章,武德八年復。長壽元年,分義章置高平縣。開元二十三年,廢高平,徙義章於高平廢縣,今縣治是也。肅宗乾元元年,改桂陽郡為郴州,治平陽,宜章隸焉。宋太平興國元年,改義章為宜章,以避太宗諱故也。元明因之。

皇清亦因之。

興寧縣

漢順帝永和元年,分郴縣地置漢寧縣。三國吳改漢寧為陽安。晉武帝改陽安為晉寧。陳省晉寧入郴縣。隋復改晉寧置晉興縣。唐貞觀八年,廢晉興。咸亨三年,復置資興縣。後五代廢資興為泰縣。宋嘉定元年,復割郴之程水、資興二鄉,仍置資興縣。舊治在一都鳳凰山前,今梵安寺即其故址。紹定中,改資興為興寧縣,徙治管子濠,即今縣治。元、明因之。

皇清順治四年,入《版圖》,仍舊名。

桂陽縣

東晉析郴縣地,置汝城縣,舊址在縣之西五里。陳武帝永定三年,析桂陽郡地,置盧陽郡,即汝城。隋文帝開皇九年,併盧陽地,仍為桂陽郡,置盧陽縣,隸荊州刺史。大業元年,隸桂陽郡。十二年,廢桂陽郡,改隸郴州。唐太宗貞觀元年,改盧陽為義昌縣。後唐莊宗同灮三年,改義昌為郴義縣。宋太平興國元年,改郴義為桂陽縣,即今縣治。按郴舊志載大業初改盧陽為桂陽,屬連州;唐天寶元年改桂陽為義昌,屬桂陽郡。查《桂陽縣志》無此二事,惟稱明學士解縉《壽江記》云:「鄧立仁,其先衡州人,元末為盧陽尉,因家焉,故隸廣東。明初即盧陽置桂陽縣,遂屬郴州。」 夫縉明初人也,見聞自確,不知元時之復改盧陽隸粵東,係何年月?豈郴《舊志》誤載為大業、天寶耶?或兩改粵東,而《縣志》略之耶?夫事屬元、明,尚不能詳,況遠在隋、唐間,而可妄為臆斷乎?附記於此。

桂東縣

宋寧宗嘉定四年,路帥曹彥約慮峒賊出沒,割桂陽縣之宜城、零陵二鄉為桂東,縣治始此。按《史記》稱項羽尊楚懷王孫心為義帝,徙都郴,郴之得名始此。漢以後,或稱郡,或稱縣。至隋唐始稱州。而宋、元及明又為軍、為路、為府焉。自洪武改直隸州,迄今未易。余觀他郡屬邑多自外附,惟郴屬則一本所傳,永始、便宜始義章,寧始漢寧,桂陽始汝城,桂東又分自桂陽,俱係郴縣地,而縷析之。譬之木焉,郴其幹而五屬其枝也;如水焉,郴其源而五屬其委也。後之蒞斯土者,知五縣悉由郴出,當如父之於子,愛惜調護焉可也;為五縣者,知自郴而分,當如四體之於心腹,維持環衛焉可也。故臨藍請幫助識別此字。陰始雖屬郴,卒遷徙靡定,惟五縣則始終不移。嗚呼,先王畫疆分野之際,不可謂無深意存焉矣。

郴州疆域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

郴州疆域圖

郴州疆域圖
考證

本州

東至江西吉安府龍泉縣界三百里,至興寧縣四十里。

西至衡州府桂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廣東韶州府乳源縣界一百里,至宜章縣界五十五里。

北至衡州府安仁縣界一百三十里,至永興縣界五十五里。自州治至

京師。陸路四千四百一十二里。水路七千八百一

十里

永興縣

東至興寧縣界三十里

西至衡州府耒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郴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衡州府安仁縣界五十里。

自縣至郴州,陸路八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至省城,陸路一千七百六十里,水路一千九百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宜章縣》:

東至桂陽縣界七十九里。

西至衡州府臨武縣界五十里。

南至廣東韶州府乳源縣界十里。

北至郴州界三十五里

自縣至郴州,陸路九十里至。

京師,陸路四千五百里,水路七千八百一十里。

東西廣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興寧縣》:

東至桂東縣界,六十里。

西至郴州界四十里

南至桂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永興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桂陽縣「分水岐」 八十里。

西南至宜章縣平鄉六十里。

西北至永興關王廟四十里。

東北至安仁縣,一百二十里。

自縣至本州九十里「至省陸路一千三百里水路一千八百里」 至

京師,陸路三千七百里,水路七千三百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

桂陽縣

東至江西南安府大庾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宜章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廣東韶州府樂昌縣界,一百里。

北至江西南安府崇義縣界,九十里。

自縣至郴州,陸路一百六十五里,不通水路,《桂東縣》:

東至江西吉安府龍泉縣界,六十里。

西至興寧縣界九十里

南至桂陽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酃縣,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江西贛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興寧縣九十里

自縣至郴州二百四十里,至省陸路一千四百五十里,水路一千八百里至

京師八千三百二十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州

韓文:「衡山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駛,其最高而橫絕南北者嶺。郴之為州,在嶺之上,度其高下,得三之一。清淑之氣,蜿蜒扶輿,磅礡而鬱積。」

其山奇變其水清瀉

張舜民《南遷記》:「郴在百里山內。」

陳純夫《州學記》:「北瞻衡嶽之秀,南值五嶺之衝。」 《廣輿記》:「環山為州,控扼交廣,襟帶湖湘。」

《郴江集序》:「其地為荊楚上游。」

《郴州興造記》:「地多崇山大澤,引衡嶽而控九疑永興縣。」

《古志》
治臨便江一水清駛灘高水淺巨艘難容

編輯

小艇往來亦通利濟

《安陵碑》「氣雄南極,勢壓三湘。」

山攢四壁水匯眾流

宜章縣

《舊志》
四塞皆山自衡嶽蜿蜒而來背黃岑寶雲

編輯

之陽,面榜山、印山之陰,西引岑水、浯水而襟帶於玉溪,東合武水、章水而環繞於東粵

南楚屏障,東粵頭顱;地接獞猺,不無草竊之慮;勢控兩省,實為險要之區。

興寧縣

《古志》
地多崇山窪谷引衡嶽而帶九疑控扼交

編輯

《廣》襟帶湖湘,山多土沃,灘高瀧猛,舟楫少通。三瀧水激,八面山橫。

「山清水綠,淑氣盤桓;翠塢芳林,碧雲絢爛。」 《桂陽縣》

九州山川,至東南而最高者,莫逾於五嶺。嶺以南隸西粵,嶺以北隸湖廣。郴居湘、楚上流,桂陽當五分之一。

「南通五嶺,北控三吳。溫溪奔流於章貢,耒江衍赴於瀟湘」 ,蓋豫、楚、粵三省之要境。

桂東縣

山不利車馬,而「楚中龍勢」 ,由茲肇跡;水不通舟楫,而「三湘漣漪」 ,從此開源。

郴州星野考

編輯

州屬總

《左傳》:「鶉尾為楚。」

《史記》:「翼軫荊州軫旁有小星曰長沙星。」

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

五車星,在畢北,五帝座也。東南中一星曰「司空」 ,主鎮星。楚分荊州。

《石氏星經》:南宮七帝,其精朱鳥,為七宿:井首、鬼目、柳喙、星頸、張、嗉、翼、翮、軫、尾、司夏、司火、司楚、玉衡星,主荊州。以五卯日候之,辛卯為桂陽。《象緯書》:北斗七星,魁四星為璣,璇杓三星為玉衡。石氏曰:「北斗第二天,璇星主楚。」

《晉書》,「翼軫楚荊州桂陽入軫六度。」

《唐書》:「翼、軫,鶉尾也。全楚之分。軫中一星主長沙,逾嶺徼而南,為東甌青丘之分。」

《宋天文志》:「太微垣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其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上主兗豫,下主荊揚。」

《宋志》
天市垣二十二星東西各列十一星其西

編輯

南垣第十星曰楚

《步天歌》「女宿下有十二國,第九星主楚。」

《爾雅》邢昺《疏》:「巳為鶉尾。初張十八度,終軫十一度。」 桂陽入軫六度。

郴州山川考一     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州

東山 在州東江外,即唐丞相劉瞻讀書處。《郴陽八景》之一,曰東山一覽。高信詩:「千家樓閣雙眸底,萬里峰巒一望間。」 稍南舊有一覽亭,名「登高山」 ,可眺一州之勝。

文明山 在州南一里。舊有文明塔。《郴陽八景》之一,曰南塔夕照,有亭曰「第一江山」 ,今廢。王都中詩:「一塔近天鈴自語,千峰蘸水石空巍。」 香山 在州南五里,有香水、香泉,泉味甘且冽。張浮休詩:「清泉滴瀝細如簪,轉盡山腰幾百尋。」 武昌山 在州南五里。一名武丁岡,又名騾岡。東漢時,仙人成武丁葬此,其友常見仙人乘白騾,今石壁中騾跡尚存。

馬嶺山 在州北二十里。或傳蘇耽昇仙,後母候之,常見耽乘白馬往來此山一名龍頭山。靈壽山 舊名萬歲山,天寶六年改為靈壽。在州南二十里,周迴三十七里,上有石室,下有圓泉,千秋之水出焉。《郡國志》載:「山有靈壽木,可為杖,漢平帝常以賜孔光。」 今此木亦絕產矣。八角山 相連靈壽山中砂石皆八角,故名。仙居山 在武昌山北,下有池曰《陷池》。

魚絳山 在州東三十里。白水出其南,碧崖銀瀑,蜿蜒從空而下,其聲如雷。《郴陽八景》之一,曰「魚絳飛雷。」 宋秦觀遊此,謂其形勝類華山之陰,而沃潤過之。

五蓋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高二十里,周迴百八十里。有五峰,望之如蓋。鄉人每歲以雪占年。諺云:「五蓋雪普,米賤如土;雪若不均,米貴如銀。」 雲秋山 一名天飛山,又名仙臺山,在州北三十里。上有蓮池,水清冽,四時不涸。山後石穿如橋,橋上下皆通往來。有仙壇,為蘇耽修煉處。莊壬春聯云:「林端石闕通幽徑,洞裏瑤池出白蓮。」 又云:「石嶂重重奇氣合,丹爐隱隱白雲堆。」 寶蓋山 在魚絳祠南,舊稱山有坑,為歷朝鑄冶之所。

考證

黃岑山 ,一名黃箱山,在州南六十里,高二十九里,周三百八十一里。嶺北為郴州,南為宜章,即五嶺之一,從東第二騎田嶺也。其支為摺嶺,舊謂楚粵之關,與諸嶺連屬橫絕,南北寒燠,氣候頓殊。

雷溪山 在州東,高五里。脈自五蓋山來,雷溪之水出焉。

話石山 在州西南,《湘中記》:「常聞山作人語聲,因名。」

曹王寨山 在州城北郴江口。山勢壁立,其顛有石若鼎,在大石罅中。歲久石合,兩耳出石外,有柏人偃生,貫石耳中,俗號「曹王寨。」

黃相山 在州城東南九里。上有瀑布泉。宋阮美成詩:「東帶連山接五羊,西分郴水下三湘。路人到此休南去,嶺外千峰盡瘴鄉。」

坦山 在州城西三十里,有萬華岩,內有石田、石倉、石鐘之類,澗水自岩而出。阮美成詩:「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層岩虎豹憂。鳥道不通車馬路,只供衲子羽人遊。」

鳳梧山 在州城西北三十里。昔范真人伯慈煉丹於此,丹竈尚存。龍渡山 在州城西九十里。上有龍渡廟,有泉。歲旱禱雨多應。

東嶺 ,在相山東南。《舊志》載自此數至魚絳山七十一峰,僅少南嶽一峰。

桂門嶺 在劉仙嶺北,上鑿石為關。

後仙嶺 在蘇嶺後,相傳蘇仙煉丹處。

王相嶺 在東山南,有泉飛流直下。《郴陽八景》之一,曰相山瀑布。高信詩:「曉釀晴光籠淡日,晚凝素色隱殘虹。」

萬華巖 即坦山,內多怪石流泉,為郴陽勝景,須舟遊方盡其致。巖內有宋郡守趙不退勸農古碑,張南軒書「萬華巖」 三大字,新安胡學夔記。見《藝文志》。

劉仙嶺 在州北,東麓為鷓鴣坪。南有泉出,匯為北湖。

蘇仙嶺 在州東北五里,即蘇耽昇仙處。《郴陽八景》之一,曰蘇嶺雲松。上有仙壇、沉香石、仙桃。石桃赤黃色,有核,研飲可愈疾。胡漢詩:「幾點峰巒天外小,千家煙火望中收。」

「巽峰 」 在文明山東。卓如文筆,適當州東巽位。久留岡 在桂門嶺西北。漢太守衛颯罷郡還京,父老送別,扳留於此。阮美成詩:「潁人聞欲問郴人,衛颯何如似寇恂。只恐當時遮道者,不應皆是借留人。」

白鹿洞 在蘇仙山麓。洞中可容數席,深邃莫知底止。舊有八角亭,久毀。知州陳邦器復建。丁逢詩:「鹿走舊隨雲底去,鶴歸時帶雨飛來。」 迷穴 在武昌山西,騾溪之水出焉。有迷橋、窊尊石 ,在郴江畔。宋張舜民有銘刻。

郴水 ,一名郴江,發源黃岑山。又一水自五蓋山至沙江,合流四十里,逶迤至州城,水清益駛,《秦淮海》所謂「郴江遶郴山」 是也。過蘇仙山下,兩岸山勢如峽。六十里至程江口,會東江合程江水,由便江至森口入耒河。

千秋水 在州南。源出靈壽山,山舊名「萬歲」 ,故水名「千秋。」 北流合郴水。

桂水 在州西四十里,接桂陽州河。北流會白豹水,出森口,流入耒河。

「白水 泉」 ,出王相山頂,經菱角池,自下洪灘出郴江。

雷溪水 ,在永豐鄉。北流一百二十里,灌田入郴江。

三川水 自郡西鳳德鄉長沖穴地而出,合眾渠流至通陂堰,水漸深廣,至城西,名「樂營水」 ,亂石蔽溪數十丈,隱伏不一。劍泉出其間,自窪尊亂流穿石中,水與石觸,迅急怒號,景亦佳絕。一名「沉河」 ,一名「崇德河。」 過清淑橋為下川。自通陂堰分一枝,在燕泉上,環舊儒學前,名「秀水。」 繞城南東北流四浦莊灌田為上川,餘流入郴江。一支由城隍廟流至中洲,南入郴江,為「中川」 ,旋繞闤闠

下湄水 在州北五里。即騾溪水合流,經同心嶺、鄭家岡入郴水。

西鳳水 在州北五十里西鳳鄉。其源自桂陽州甘陂出,流至吉陽鄉招旅渡,至西鳳渡橫流合高亭水,下永興森口廟前入郴水。

騾溪水 在州城西三十里。源出迷穴,水口有石狀如騾,因名。

潮水 在州南秀才鄉,一日三潮,鄉人稱「水停江」 ,即此。又雲「水有三停,沙有八角。」 為此鄉美稱。

北湖 在州西五里。源自龍窟出,昌黎所謂「航北湖之空明」 是也。東流入郴江,為郴陽八景之一,曰《北湖水月》。

仰天湖 在黃岑山,宜、章諸水所出。

騾溪 ,源出迷穴,西北合寒溪水,出下湄橋入郴水。

寒溪 在鳳德鄉。坦山亦繞下湄橋入郴水。中洲 在郴江中,廢太平寺前。舊有堯舜禹湯廟。郭璞讖云:「中洲生到太平前,郴州出狀元。」 又女郎廟亦在中洲。韓昌黎有《代李員外郴州女郎廟祈雨詩》。

陷浦 在州城北二十里。一名「陷池。」 相傳,昔有萬氏居此,一旦雷雨,全家皆陷,故名。

相公泉 即石頭城水。在永豐鄉石龍灣路旁石竇中,夏月水極甘冷。

「瀑布泉 」 即相山「白水」 也。

愈泉 在州南惠泉坊。其泉清冷甘美,舊名甘泉,人患疾者飲之立愈。唐天寶間改曰愈泉。高泉 在州南八里山脊浮屠前。沈鍾詩:「寒泉石竇閑今古,兜塔浮雲任往來。」

圓泉 在州南十五里。陸羽《茶經》:「第十八泉,郴陽八景之一曰圓泉香雪。」 何孟春有記。

龍泉 在州城西五里,分三派流城中,一出劍泉,一出通陂堰,一出光孝寺,後俱入郴水。劍泉 在州城內康泰坊石罅間,躍沙而上。宋張舜民嘗刻銘其上。

浮休泉 在州學大成殿右。宋張舜民愛其深冷甘美,名之曰「浮休」 ,蓋取己之號也。

燕泉 在州城西。以燕來時泉生,燕去時泉涸,故名。宋折彥質居郴時,翦茅為亭,扁曰「燕泉。」 今重修,更名引春亭。有石甃引水流觴,其水流入通陂堰。

寒泉 在州城南三十里。源出黃岑山,流入郴水,春夏尤寒,故名。

古鋂泉 在州城東百餘里,山下有一泉,方圓十餘里,泉傍石壁峭立,其泉深澄莫測。

潮泉 在州城南二十里,一日三湧三退。阮美成詩:「朔日盈虧已可疑,隨泉上下更難知。錢唐江上吳山外,誰見來時與去時。」

溫泉 ,在州城北二十里。平地湧出,如湯沐浴,可以愈瘍。東流合郴水。《荊州記》:「郴縣西北有溫泉,其下流有十數畝田,常十二月下種,明年二、三月榖登,一年三熟。」

流杯池 在州治南二里。石罅天然,盤曲流注。有亭曰飛觥。又數步間有雙石對峙,前有蓮池,作亭其中。面石者曰雲根,面池者曰觀政。舊有山陰堂。宋阮美成詩:「修竹蒼蒼似剡川,浮觴可繼永和年。不知誰有羲之筆,欲寫《蘭亭》第二篇。」 陷池 一名仙居池,在州北二十里西鳳鄉道旁,水深黝無際。柳子厚詩:「遊鱗出陷浦。」 即此。白蓮池 在州西北,謝邦信有記。

橘井 在州城東。蘇仙故宅即今橘井觀。傳云:蘇耽將飛昇,謂母潘氏曰:「明年郡有疫。母取橘葉井水飲之,如期果疫。郡人飲之,日愈數百人。」 杜子美詩:「郴州頗清冷,橘井尚淒清。」 元結詩:「靈橘無根井有泉,世間如夢又千年。鄉關不見重歸鶴,姓字今為第幾仙。」

潮井 ,在黃岑山。相傳水一日三涌如浪。香花水井 ,在州南五里,即香泉。

永興縣

鳳凰山 :在縣東半里許,即雞公巖。上有真武廟。康熙十七年逆賊再犯縣城,神甚顯靈,旌旗壁壘,行列滿山。賊望風大潰。康熙二十二年奉

旨遣兵部郎中達、太常寺馬致祭

御書碑文扁額:敕建「祐國寺」,今名「鳳凰山。」

龍耳山 在縣西二十里。雙峰插漢,儼如龍耳。上有廟,禱而多應。為《永興八景》之一,曰「龍耳生煙。」

白豹山 ,在縣西九十里,接桂陽州界。舊傳「出白豹」 ,故名。

仙母山 在縣東二里潘家園之上。生子蘇耽仙去,故名。

高亭山 在縣西五十里。唐以此山名縣。「土富山 」 在縣東三十里。山有銀井,鑿之轉深,遇三老翁,以杖授之,因而致富,又名「三翁井。」 三台山 在儒學後,三峰連屬圓如珠,一峰獨高聳而大,又名「大魁山。」

天馬山 、金魚山 俱在縣西,隔河面學。金箱山 、玉印山 俱以縣東南,以形似得名。華蓋山 在縣治後。

連珠山 在縣東五十里。圓峰纍纍如串珠,故。

玉鰲山 在縣東二里。上有鄧公祠,今廢。晶岡山 在縣南五里,其峰如筆。

聚寶山 ,在縣南十里。

八仙山 在縣北八十里。舊傳八仙會此,故名。四十八峰山 ,在縣北九十里。四十八峰拱峙攢簇,故名。

金湖山 在縣西八十里。有靈泉,遇旱禱雨多應。

天竺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甚高聳,上有九仙亭。

石菌山 ,在縣北二十里。

金鵝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上有九仙亭。天寶山 ,在縣東八十里。

白馬山 ,在縣西五十里。上有古祠。相傳昔人祈雨有感,祭以「白馬」 ,故名。

羊角山 :在縣東八十里。

白鶴山 ,在縣西七十里。上有泉,並盟山王廟,歲旱禱雨多應。

雲蓋山 在縣南五里,屏列縣前,上有仙亭合岡。石臺山 在縣西五里。兩山相合,有石臺數十丈,故名。

吐珠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金盆山 ,在縣西四十里,狀如盆。

萬壽山 在縣西六十里。

五峰嶺 在縣西北二十里。峰尖如筆。

石羊嶺 ,在縣西五十里。

龍珠嶺 在縣西三十里。

長虹嶺 在縣西二十五里。

三橙嶺 在縣北七十里。

猿山嶺 在縣西北二十里。

鹽沙嶺 在縣西北五十里。

獅嶺 在縣西二十五里。一登其上,數十里峰巒皆羅拜於下。

斗嶺 在縣西三十里。下有靈泉。

「燕子巖 」 ,在康渚山下,其泉寒冽侵人,下有潭,深不可測。

金花巖 在龍耳山下,後有龍潭。馮允中詩:「龍耳千尋雪,桐灣百尺潭。」

觀音巖 在縣西五里。壁立瞰江。巖上有龕,可布三五席,中設觀音像,懸梯以登。下有石如象,江心有石如獅。邑之奇觀,為永邑八景之一。《臥江獅石》。《夏從壽》詩:「躋攀百尺懸危梯,春來嵐氣濕人衣。」

金紫巖 在縣東四十里。巖高數十丈,昔傳仙人嘗奕於此。後有神覡,架樓二層,作梯登焉。中腰窟僅可容一身,至上層始寬大,可容數十人。巖上舊產金紫藤,頗有異香,故名。

彈子巖 在縣東南五里。上有石,小孔無數,圓如彈窩。

問仙洞 在雷壇下,邑人曾介新闢。

九折洞 在縣東四十里,路徑逶迤八十一盤。飛鵝砦 在縣南,形似飛鵝。舊傳彭相公築以避兵,為《永興八景》之一,曰「飛鵝懸砦。」

銀岡砦 在縣西六十里。

香爐石 在縣上游五里。一石突出水涯,狀如香爐。

金龜石 在縣南四里

覆鐘石 在縣南五里,地名「龍沙」 ,有石突起溪濱,宛如覆鐘。

淨瓶石 在觀音巖下,狀如瓶。

屏風石 在觀音巖西,為永興八景之一,曰《石屏擁翠》。

侍郎窾 在縣東三十里。傳韓昌黎貶潮時,曾泊舟於此。

天王臺 在縣西附郭。山峙如臺,歲旱,嘗禱雨於此。

便江 在縣前。上接郴寧、桂東、桂陽諸水合流,出森口入耒河。

大步江 在縣東北七十里。發源興寧三岡嶺,西北流,合潦溪、清溪二水,入衡州府安仁縣境。靈江 在縣西二里,與便水合。

油塘江 ,在縣西二十里。源出桂陽州,小舟泝流可至州境,與森水合。

《注》江 ,在縣東十五里。

鐵爐頭大江 在縣西六十里。舊塘四門水從中出,後鑿渠灌田。

白豹水 ,源出白豹山,東流與桂水合,至森口入耒河。《永興八景》之一曰「豹水生花。」

森水 ,在縣西十五里。長安白豹、油塘諸水俱會於此,以達耒江。

四十二渡水 ,一名「注水」 ,源出乾溪,北流四十五里至博笏村,可勝船,西流百五十里入耒水。八石水 ,源出獅嶺,春漲可通舟。

潮水 ,在縣西八十里。日夜兩潮。後鑿渠灌田,不潮者數年,今復潮。

長安水 ,在縣西南。源出棲鳳山,西流合森水入耒江。

瀑水 在縣東十里

碧潭 在縣西。《永興八景》之一,曰「碧潭起」 霧。潦溪 ,在縣東北五十里。發源黃沙泉,北流合清溪水,會大步江入安仁縣境。

清溪 在縣北七十里。發源三橙嶺,會潦溪北流合大步江,入安仁縣境。

童家灣 :在觀音岩上。有巨石,俯瞰江面。其水極深,瀾光回漩。

桃花湯 在縣西六十里金陵鄉,冬夏常煖。溫泉湯 ,在縣西六十里,一邊冷,一邊煖。八尺洪 ,在觀音岩下。亂石磋砑,雪浪喧豗,中一洪剛可容舟,為《永興八景》之一,曰「洪濤八尺。」 灌泉 ,在縣西三十里。

圓泉 ,在縣南一十五里。泉半煖半冷,冷處極清,煖處極濁。世傳陸羽著《茶經》定水品,張又新益水品為二十,而圓泉第十八焉。

紫井 在城北,其泉紫色,重於他水,取以定銅壺,滴漏時刻不爽。《永興八景》之一曰「紫井泉香」 宜章縣。

黃岑山 在縣北十里,即郴之南山也。登絕頂,則郴、桂之域盡在目中。昌黎所謂「最高而橫絕南北」 是也。宜章八景之一,曰《黃岑疊翠》。

鳳凰山 在黃岑嶺之支,為縣治祖山。前後雙峙如鳳翼,故名。

寶雲山 在縣西七里。聳秀如旗,昔有寶雲寺。宜章八景之一,曰「寶剎雲旛。」

桄榔山 在縣東一里。舊傳產桄榔樹,故名。榜山 在縣南三里。石壁如削,宜章八景之一曰《榜山晴旭》。

天馬山 ,在縣南三里。其形似馬。

印山 在縣南三里

西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猺獞所居。

石虎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形聳拔,廣惠侯祠宇在焉。

雕玉山 ,在縣東七十里,遠望色如雕玉。玉履山 ,在縣東。俗傳越王經此,遺履。

漏天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萬山環合,多雨少晴,故名。

莽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延袤百里,有九十九峰。其山形似寒蘆,在宿莽中,內居猺人,接廣東楠木、橫水界。

摺嶺 在縣北三十五里,即黃岑麓也。兩峰對峙,盤陟而上。山南北晴霽雨雪,氣候頓殊。嘉靖時,知縣胡勃鑿山通道。

桃花嶺 在縣東北八十里。

鳳頭嶺 在縣西南九十里,接廣東連州界。「界牌嶺 」 ,在桂陽縣界。

艮巖 在縣南二里。水自巖湧出,深不可測,鑄大士飄海象於中,為《宜章八景》之一,曰艮巖龍隱。鄧庠詩:「一鑑水光涵薜荔,半巖花影浸玻璃。」 蒙巖 在縣東一里,其石若玉,下有泉,曰「友泉」 ,水味甘冽。《宜章八景》之一,曰蒙洞泉香。鄧庠詩:「芝草每依奇石秀,元猿時向茂林投。」

野石巖 在縣北五十里。巖壁峭立,湖南帥潘疇書「野石巖」 三字於上。吳鎰詩:「夏夜渾如秋氣清,夢回雨露濕桃笙。」

仙人掌 ,在縣北三十里。巖壁峭立,如人伸掌,中產乳香。

玉履石 在縣東四十里。俗傳越王渡水,遺玉履於岸。

艮口 在縣南六十里,接廣東梅花界。

清白水 ,源出桂陽州,合流武水。

章水 在縣西三十里。發源黃岑山,有大章、小章二水,流經縣北白石渡,入樂昌縣境。

武水 在縣南四十里。發源臨武縣桐柏山,流經本縣西南,過七姑灘,至平石村,會玉溪水入瀧河。

遼水 在縣西南一百里。發源莽山,流經縣境長寧鄉,至七姑灘歸。瀧河,出廣東樂昌縣境。白帶水 在寶雲山,自高下流如瀑布,將雨則白若匹練,將晴則狀若虹霓。邑人以占晴雨甚驗,為《宜章八景》之一,曰《白水垂虹》。

平和水 ,在縣北四十里。分二派,伏流地中,一至曹田,出灌田三十餘畝;一至縣東景星觀之。

下為蒙泉

容水 在縣南九十里黃沙堡。先名「窮水」 ,以水無出路故也。宋縣令趙興綸改今名。

長樂水 ,出莽山西麓。

廖家水 在縣西南十里。高峰疊聳,水數條自上飛下,日光映射,宛如長虹。

「仰天湖 」 在黃岑山巔。

金魚洲 在縣西門外,形如遊魚。

玉溪 在縣南門外。源出黃岑嶺為岑水;出寶雲山,為浯水。至縣西,兩江合流,東過小瀧,經平石村,出樂昌,為宜章八景之一,曰《玉溪春漲靈泉 》。在宜章縣南五十里。泉嘗乾涸,歲旱禱之則水出。

「亨泉 」 即《艮巖》水。

《枕流泉 》又名「濯纓泉」 ,即蒙泉。

浪泉 在黃岑山。舊傳其水一日三湧。

溫泉 有五:一在縣南六十里湯湖,一在縣南五十里栗源堡,一在縣南七十里楊家沖,一在縣南五十里大井頭,一在縣西五十里麻田開山寺下者為佳。

溫泉池 ,在縣東二十里。又縣西六十里桃花湯,其水冬夏常暖。

常泉井 在縣治前

文泉井 在舊學前

福泉井 在守備司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