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5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卷目錄

 肇慶府部彙考十

  肇慶府物產考

  肇慶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五十二卷

肇慶府部彙考十

編輯

肇慶府物產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穀屬

稻 有大禾芒及寸,有雪稻種自交趾。

黍 出陽江,有「魚子」 、「狗尾」 二種。

稷 各縣有

麥 各縣有

菽 有海南豆,種自海南,四季熟。

秣 性軟味香者為紐。陽江縣上店等村多種秔 香者為最。布屬。

葛 出自陽春縣,紡緝者精。

薴 各縣有

青麻 各縣有

絡麻 各縣有

蕉 ,出高要、寶查、廣利等村者佳。

樹頭棉 :即吉貝苗,接以烏桕根,結花為棉。《德慶》以上多種。

《土繭》絲 每歲六熟。

蔬屬

菠菱 即菠菜,各縣有。

甕菜 :解野葛毒。種自海外,島舶來以甕種入中國,故名。各縣有。

《鷓鴣菜 》,出德慶,《高要》、高明。

白鳩蒔 《似山藥》而小,味佳於山藥。出陽江野林。

香蕈 出陽江新興

木耳 出陽春、陽江、新興。生桑上者治痢,生大香者治瀉,生梅樹者治腹痛,餘止堪食品。芹菜 有水陸二種,各縣有。

石髮菜 生陽江海中石上,叢開似髮,二月采。鹿角菜 生陽江海中,形如角鹿。丈夫不可久食,損腰腎。

紫菜 生陽江海中,食之解海毒。

紙菜 俱出陽江海中

《石辣菜 》:味甚辣。

東風菜 即斷續藤,山行渴,可斷取汁飲之。柔筒筍 ,小而佳。出新興、陽春山谷中。

甘瓜 有三種,青色者清甜。

果屬

荔枝 名甚多,惟「狀元紅」 佳。新興纖核者亦勝。乳柑 產四會上林者佳。

龍眼 各縣有

玳瑁柚 ,出高要四會,以皮色得名。

「香柚 」 出《高要》四會。

《蜜糖》桔 小而極甘。

《香櫞 》高要極林,鄉者勝他郡。

禾線奈 可蜜漬,出陽江。

「千歲子 」 ,出高明,德慶子在根下,一苞百顆,殼黃如栗。

水橙 :似柑而大,皮可食,瓤不佳。

黃澹子 狀如柑桔,味酸,花可薰香,即塌橘也。「來望子 」 ,俗呼「頻婆」 ,味勝於栗。

優曇缽 ,即波羅樹,來自波斯。無花綴子。出陽江《陽春》。

《山竹子 》,樹生,葉長如竹。出陽江。

密望子 即莽果。能止浪悶,海舶珍之。

胭脂子 生陽江海陵山中。葉似荔枝,子赤如胭脂。味甜酸,多食喉燥。

木屬

「海苔」 樹 ,出陽江海中石上,有枝無葉,分紅黑二種,柯條蟠結,火稍炙之,隨手變各種,古勁有畫意。

欞木 堅實,蟻不能食。

樏:木 極韌,有金絲樏,可作弩。白樏如象牙,可作器皿。

《青闌木   》《蘇方木》。

椅:木 ,梓屬,可作琵琶面,亦名「雲楸。」

胭脂木 ,生陽春陽江山谷中,相傳此木入土千年不朽,與《紫京》彷彿。

吐珠木 ,出封川山中,堅擬鐵力木,色擬紫京相思木 ,其子用以藏龍腦,香不消減。

鐵力木

竹屬

風尾竹 ,出封川,筍大肥美,為諸筍冠。

箭竹 出高明新興,堅勁疏節。

「筆竹 」 ,出高明新興山中,輕堅不蠹,勝於班管。斑竹 ,出開建封川。

石竹 ,堅勁如石,出陽江、恩平、高明。大者徑三寸,老而堅者刀斧不能入,可禦倭刀。

𥯨簩竹 ,《出陽江、新興》、陽春、德慶,可礪指甲。用久微滑,以酸漿漬之,過宿則澀復初,又名「澀勤棕竹 」 ,人家多植,但山中經數十年者乃堅實,黃黑紋相錯,可愛。

桃絲竹 ,黃黑絲相間,如棕竹狀,而紋粗不及筀竹 ,葉細、節疏,可作。請幫助識別此字。《絲慈竹 一名子母竹》。

馬蹄竹 ,出封川,竹幹如馬蹄。

牛角竹 本大末小,出開建。

《白耀竹 》,出陽春西山,色如白象牙。

平南竹 新興陽春陽江封川出種出平南,筍美。

思麻竹 :柔韌如麻皮,搥軟用之,亦名「麻皮竹。」 出開建諸邑。

碧玉間 ,莖黃如金,數縷青絲間之,故名《碧玉間黃金》。

黃金間 :皮色翠碧,數縷金絲間之,故名《黃金間碧玉》。

觀音竹 ,小如箸,高二、三丈。

佛肚竹 ,出陽江封川,俗呼「人面竹」 ,《節小而中大》,堪作杖。

鶴膝竹 :節高如鶴膝。

澹竹 葉可入藥,取竹瀝亦用之。

《甘竹 》:筍最甘美。

《澧竹 》傳自澧州根,鬚纏糾,取筍最難。

萬竹 一名蠻竹

「花竹 」 出四會、廣寧,作器頗雅。

折尾竹 ,出德慶,一名「擢竹。」 出陽春。

箛竹 性堅勁,可作箛以禦盜。

雷竹 :傳自雷州,一名「萊竹」 ,以寇萊公得名也。葉多蟲篆。

《天竹 一名「萬壽竹」 ,似竹而草本,尾端著花如鈴》。

藤屬

白藤 ,葉似土茯苓藤身小而長白,外有籜,裹用與海南產者同,特膩少遜。

沙藤 :葉長三、四寸,多芒刺,身如指大,堅韌異常。

赤裏藤 :似香而精細,搥軟乃可用。

薜荔藤 生子,呼「饅頭蘿。」

扶留藤 ,俗名蔞葉,用之合嚼檳榔。一種名「假蔞」 ,不堪用。

胡曼藤 毒能殺人,刁民每服此,以死相誣。昔有賢守令刈焚之,然竟不能絕也。

黃藤 可染,熬汁即藤黃也。其性最寒,可和青魚膽成眼藥。

「紅藤 」 ,色紅,可代檳榔。出陽江。

買麻藤 ,緣樹而生,有子,味苦可食。山行斷取其汁,飲之可止渴,乾之可解蛇咬毒。

香屬

降真香 一名紫藤香伴,合諸香燒煙直上。降鶴得名以此。長莖細葉,根極堅實。入藥以海舶香紫而潤者為良。用瓦瓷割下研末,治刀傷止血,定痛滅瘢。詳載《名醫錄》。

《楓香 老》,楓木節。

芸香 :山中樹液所結,可雜諸香,焚之,薰衣辟濕。

馬眼香 :藤大如臂,歲久心朽,皮堅甚香,周遭有小眼,如雕刻香筒狀;土人以供神。

《藿香 》可入藥,亦可藏書,藏衣辟蠹。

仙女香 ,出陽江,一名《觀音香》。昔有今無。花屬。

蘭 有數十種,色有青、紫、白,以白色者為上,花開三、四季者佳。出福建者為「建蘭」 ,出贛州者為贛蘭;出此地為「廣蘭。」 幽香芬馥,真花中之逸品也。

海木蘭 :一名魚子蘭,花似魚子,香亦馥郁。四季開花者,葉與本稍小,俗皆呼為「樹蘭。」

掛蘭 ,生石壁古木孔中,根不著土,花不香。採得掛簷外或林間,遠日色與火煙,則久活。蔓蘭 ,蔓生一二尺,花似樹蘭而身小短曲,俗。

《呼雞爪蘭》,入口能殺人。

佛桑 :「有大紅、深、淺黃、白數」 種,花如芍藥,葉似桑。

素馨 傳自外國,一名「那悉茗。」 廣州最盛,端州亦植,然不及廣也。

《金鳳 》,黃色如鳳形,心吐黃絲,葉類槐。

瓠犀 花白如玉,葉類橘。

《百日紅 花》:紅發樹頂,大葉,開甚久,故名。木樨 ,即桂花。

丹桂 即紅木樨

軟枝桂 枝軟,花白,四時作花。

「《壽帶》桃 」 :桃花之貴品。

碧桃 正白色

菊桃 千葉粉紅

芙蓉桃 ,千葉深紅後桃花一月始開。

絳桃 單瓣緋色

波斯桃 ,單瓣桃,短枝。

夾竹桃 ,葉似竹,四時作花。

拒霜花 俗呼「木芙蓉」 ,朝色白,暮則深紫。《折枝扞生子出者,花單瓣》。

玉蘭 :一名「木蘭」 ,可用辛彝根接。

《辛彝 》,一名「木筆。」 重瓣者名「紫玉蘭」 ,入藥滅面。䵟。《玉蝶梅 》,重瓣有紅蔕、綠蔕二種。重瓣而紅者為「紅梅。」

《蘸水梅 》其花下映照水,故名。

蠟梅 花如蠟色,有磬口、九英二種,磬口者佳。海棠 有「西府」 、「鐵梗、垂絲」 數種,秋海棠則草本也。

瑞香 紫白二種

玉簪花 紫白二種

《百合花 》「根可入藥。」 花黃白二種。《白者佳。黃木香花》。

《紫荊花 》,花著枝柯,樹高丈餘,大葉。花開時無葉,紫艷可觀。

繡毬花 紫白二種

《寶相花 》類薔薇而小,花瓣不甚多,色深紅,開映叢中。

《十樣錦 》,一名「洛陽花」 ,花類石竹,其色約十餘種,開時如錦,草本,盆中物也。

山樊花 ,出陽江封川諸山中,一名「海桐」 ,又名「七里香。」 可辟蠹。

《錦堂春 》,山丹之別種。有蜜色、宮粉、白、黃諸色,枝葉亦輕盈多致。

金錢菊 :午開子落,一名子午花,又名《夜落金錢》。

金錢葵 ,似戎而小,高僅尺許,花如五株錢,葉微圓。

《虞美人 》,高不盈尺,花如錢,有紅、黃諸色,相傳虞姬血濺所生。

藥屬

益智子 ,出陽江封川,類縮砂而形長,能益人神智,故名。

黃精 ,封川有之,生厓壁上,如竹葉。服其根,可長生。

苦參 出封川木生,性苦寒,殺蟲。

荊芥穗 ,出陽江陽春封川,一名「假蘇。」 葉尖,邊如鋸齒而縐紋方梗,開細紫花。氣辛。療諸瘡。高良薑 出德慶陽春、新興。種自高涼郡,故名。春末始生如蘆花,有籜包蕊,澹紅帶碧,子色紅,謂之「紅豆蔻。」

千金藤 出封川。治一切血毒。

土當歸 ,即蜀當歸,入藥功力,不及蜀出者,土人治血分,采藥用之,出高明。

土牛膝 ,出封川陽江,根小劣於楚蜀,主治皆同。

通草 ,出封川。性利小水。

牛旁子 出封川,藤生。

蛇床子 出封川,一名「蛇米。」 除痹氣,利關節,癲癇惡瘡。

地膚子 出封川,一名「地葵」 ,又名「地麥。」 莖苗可作帚。

丁公藤 ,出陽江,生龍濤道旁,蔓著地高尺許。相傳解叔謙母病虔禱,聞空中云:「用丁公藤浸酒,服之愈。」 因遍訪,至宜都山中,見一叟伐藤,問之,曰:「丁公藤也。」 因與四段,叟忽不見。持歸,如法服之,母病即愈。

《草果 》,出封川,開建陽江。苗似宿砂,三月開花作穗,色白帶淺紅,五月結子,除瘴氣,解酒毒。蓽撥 出陽江,生竹林內,莖如箸,葉青圓,闊三四寸,如桑而滑。五月開花,白色在表,七月結子。

考證

狀類桑椹味辛辣

接骨草 ,出封川陽江,一名「四季花。」 生園林中,莖綠而圓,葉長似指而尖,花白,午開子結,自三月開至九月不絕,跌傷骨節,搗爛敷之,可以接骨,故名「接骨草」 ,而《本草》不載。

白芨 ,出德慶山,八月采。

「破布葉 」 ,出陽江陽春恩,平狀如掌而綠。嶺南舟人多用香煙及毒水迷悶。過客,以此草煎湯服之,立解。

石益 出封川

地消容 ,出陽江。能殺諸蟲,煎之可洗疥。夏枯草 ,春得金氣而生,至夏火盛而死,有火剋金之義。苗長不過一二尺,《莖方葉對節生葉小邊如鋸齒》,莖端作穗,長一二寸,開澹紫小花,花中露如蜜甜。治瘰。請幫助識別此字。之「聖藥。」各縣俱有。草屬

龍鬚草 ,出廣寧,生巖厓間,似蒲而細,織席甚佳,名「龍鬚席。」

芝草 ,各縣山中有之。偶生人家,便以為瑞;亦世俗之態也。

海藻 ,出陽江海中,有如綸者,如絲帶者,如髮者,皆可食。

羽屬

《灰鶴 》,一名「寒鶴」 ,出陽江。似鶴而頸短,灰色,蓋鶴之別種也。

《白鷴 》即「白雉。」

寶鴨 :似鳧而小,頭有綠毛,多文采。各縣水處多有。

《烏鳳 出德慶》,即青鸞也。五彩雞形,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非常有之物也。

翡翠 :近水處各縣俱有。喙長而尖,足紅而短,毛色碧翠,可為飾。一說雄為翡,雌為翠。

鴼雞 ,出陽春,似青雞而高大,頂有兩角。天鵝 ,出封川,似鵝而大。

雲:「白鳥 ,出肇慶,能禁蛇。」

《官鴝 》,陽江陽春謂之「山判官」 ,高要高明謂之「山鴉鵲。」 喙距俱紅,身五采,頂有纓碧綠。好事者畜之樊籠中為玩。

戴勝 ,陽江謂之「釘髻。」 鸕高要,高明謂之「冠髻。」 大如鶺鴒,而色灰綠,鸕有髻,高六七分,尾有紅毛。性馴,依人。

畫眉 ,身黃類雀而大眉白,毛一縷如畫,善鬥。游閒者樊籠畜之,以角勝負。各縣多有。

竹雞 ,出封川,其鳴曰《泥滑滑》。

青鵻 ,如班鳩而大,純青翠色,能吞橄欖糞,連核出之。性願慤易,為人所得,以充饌,甚美。松鳧 ,出四會、廣寧,棲息松間。

獸屬

山馬 ,凡深山皆有之,而陽江為多。身似馬而有角,毛似牛,肉味美,皮用為臥具,能禦濕。騰豺 《高要》祿步都有騰豺山,出豺,以其接於騰樹,謂之「騰豺。」

狼 ,大如狗,青色作聲,諸竅皆沸。尾大,能食犬羊並攖小兒。出封川。

果下馬 ,高不過三尺,多作海騮色,能行果下,且性馴良。出《高要》。

石羊 ,出高要,生山中,似羊而高大,長角,皮厚於羊,一孔三毛,服用柔而能久。

「潛牛 」 ,生江中,形似魚,能上岸與牛鬥,角軟,還入水,堅則復出。出陽江,今無。

靈羊 一作羚羊。《高要》有羚羊峽,似羊而大角多節。住山厓,夜則掛角樹間。竹鼠 ,即竹䶉也。出封川。生竹林中,穴地食竹根,肉甚肥美,關中謂「菅豚。」 小兒食之,稀痘、鱗介之屬。

嘉魚 ,《高要》小湘峽至德慶有之。鯉質鱒鱗,肉甚肥美,性潔,不入濁流。居石潭中食苔,冬月水清乃出食霧。

鱘鰉 ,大者長二三丈,江東呼為「黃魚」 ,出陽江。黃花魚 即石首魚,乾者為鯗。

白花鯗 ,形似黃花而色白。亦有石首,味薄,不堪作鯗。

竹魚 ,出封川,形似魿,色似竹,葉身有青綠點。青衣魚 ,出開建,似鯉。

艾魚 ,出開建,好食岸邊蒿艾,烹之亦作艾氣。臘魚 形似鯽而色白,亦有紅者,白味柔膩,鮮美似嘉魚;紅者肉粗。性喜煖。冬月,漁人水中立,魚即附足而獲。

鰥魚 ,大如指,長八寸,有鋒刺脊骨,美滑宜羹。針口魚 ,出陽江,身長而狹,尖喙,有一細骨如針,故名。

鵝毛魚 ,出陽江,一名「鱊魚」 ,乾為脡,味同蝦米。海鯉 ,出陽江,狀與池鯉無二,花色五采,成龍文。海人鬻於市,人不敢食,曝乾玩之。

馬膏 ,出陽江恩平,俗呼為「馬蛟」 ,行水中捷如馬,剖之多膏,故名。

䱽魚 ,出陽江,本形似鯿而圓,頭縮尾狹,鱗細肉厚,身止一脊,骨軟而可咀,味之極佳。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出陽江,似鱸而鱗艷黃,一名「金鱗。」請幫助識別此字。鱄魚 出陽江恩平時,沂江流至高明高要之境,即《本草》所云邵陽魚。形似盤,大者圍七八尺,無鱗,腹白背青,口在腹下,目在額下,尾有刺,螫人甚毒,肉多骨,節節相連比,脆軟可食。

芒魚 ,出陽江,口大身圓,似䱽而小,多肉少骨,膩脂細潤,甘脆亞於䱽魚。鸚魚 ,出陽江,口大身圓,似鸚鵡,鉤嘴背青綠色。魚尾大而味劣。

赤魚 ,出陽江恩平,頭大而扁,有鬚,腹寬,背色青黑,無鱗,肉赤。此魚生大海,三月南風海浪飄至,子大如圓眼。

泡魚 即河豚。烹之不得法。或半生者殺人。《橄欖、蘆根》解其毒。

《黃釘》魚 ,出陽江。身尾似小鯰,腹下黃,背青黃,腮下有二橫骨,群遊作聲。

黃雀魚 一名「饑民魚」 ,多出主饑,亦主疫。今陽江、恩平海堧時有,每化為禾鵠。

馬母 ,一名「馬伍」 ,言與馬膏並出為伍,然多骨,不如馬膏也。出陽江。

《敏魚 》,出陽江,似鱸魚而色稍黑,口小鱗巨,大者五六十觔。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出陽江,形似鱔而白如玉,骨多而柔,四時多以火焙乾,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乾柔》魚, 出陽江,與鯈魚不同。肉味類墨魚,而不能吐墨,亦無海螵蛸。

《章魚 》,出陽江。此魚形似墨魚,而有八足,口長尺許,吸物極有力。

《鎖管》魚 ,出陽江。足如鎖鬚,身如鎖銅,故名。內有微骨,肉極爽脆,但易腐敗。

石斑魚 ,出陽江,生海水石處,長數寸,魚鱗黑斑如虎,性淫,春與蛇交,故其子有毒。浮游淺水處,聞人聲則深入。

《水母 》出陽江大河中,即海蟄也。

黃皮魚 《陽江志》作「黃梅。」 狀似石首而小,色微黃,肉鮮嫩。

黃甲魚 ,形類蠟魚,而黃殊甚。鱗細皮厚,肉粗而味艷。大者四五十觔。出陽江。

龕魚 ,出陽江恩平海中。形似劇魚而尾小,骨硬肥美,首有釘。

牛魚 ,出陽江海中,牛首魚尾,肉似牛肉。人魚 出陽江外大海中,俗呼海和尚,具雌雄,人形,髮短不能言,或群登舟,舶人禳之,以為不祥。其膏照誦讀紡績則暗,照歌舞游宴則明,所謂嬾婦魚是也。一說雄者髮短為海和尚,雌者髮長為嬾婦魚。

海鰍 ,大者千里如山,其魚子至陽江,漁人以巨木冒利刀作鏢投之,繫以長綆,聽其奮迅,俟勢緩,引至淺水,細剖之。

海鯊 :即鯊魚,大者數十丈,皮可飾刀鞘。其翅一名「金絲菜。」 此上三魚,皆出自陽江大海外,非方物也。

蛤蜊 :出陽江海濱,白殼紫唇。

血螺 一名「補陰。」 形似蛤蜊,而色赤過之,肉味不及。出《陽江》。

絲蚶 一名「瓦稜子。」 味甘,故從蚶味。不用調和,自然珍美。

蟶 蚌之別種。出陽江。生海泥中。長二三寸。大如指,而尾有二柱。氣味甘溫。

海膽 ,出陽江海島石上。殼圓有珠,珠上有硬刺甚長,纍纍相連,取一帶十,如破其一,餘皆死粘石上,殼破漿流,終不得起。肉色黃,有四瓣,鮮煮甚甜。殼用漆灰厚襯,可鑲酒杯。

石蜐 ,出陽江、四明,謂之龜,象其形也。珍珠蠔 ,似蠣房而極小,附石而生,肉味甚清,形如指大,入鹽作醬,謂之「蠔鹹。」

銀母螺 ,出陽江儒峒大海中,與蚌相肖。肉多小珠,而珠色不及合浦。殼甚厚瑩,亦可截鑲器皿,俗名「珠母螺。」

狗頭螺 ,產陽江澹水深灣,狀如狗頭,殼如銀母,而光采不及。

九孔螺 ,出陽江大海,形如巨蚌蜃堧。有九孔香螺 ,大如盤,殼厚而潔白,肉味甘香。出陽江紅螺 ,《陽江志》稱紅螺,殼黑而肉稍紅,味苦而

考證

性毒。生海中,千百成群,如蜂房樣,結成塊。海人鉤取其一,則千百群起。其年若地震,則此物不生,聞雷聲則死,亦異物也。

梭子螺 ,出陽江,形如梭,可吹烏,烏有聲。南風螺 ,出陽江,形大如荔枝,肉極堅韌,風從南來則群至,故名。

牡蠣 層疊在海底,無肉。入藥以左顧為佳。海堧居人用以甃垣,謂之「牡蠣牆。」

蠔光 ,出陽江海中,一種無肉,片薄而光明,窗槅用之,即謂之「明瓦」 ,金石之屬。

黃金 ,舊出陽江木蓢白石山澗水中,及廣寧諸溪峒。金坑雖有而山金甚少,且金色低劣,貧民竭一日之力,僅足糊口。「明萬曆間,奸民導中使於廣寧淘采,所得不償所失,終以無利而止。」 銀 ,舊出陽江南津銀坑,山已久廢。高明,礦脈甚微,產銀甚少。明萬曆間,中使召民認稅開采,亦以無利而罷。

鉛 出高明銀礦山,即鉛礦也。明萬曆間,亦有中使,採取後以無利封閉。

鐵 出陽春鐵坑山及陽江梅峒及新興芙蓉都諸山。今新興割入東安,商販皆從羅定江運鐵矣。

硯石 《高要》:硯石在羚羊峽之東,有上巖、中巖、下巖之別。以下巖為上,中巖次之,上巖又次之。大約石性貴潤,色貴青紫,眼貴翠綠,圓正有瞳子,惟下巖有之。若性枯燥,色黃褐,眼黃赤者,下品也。巖名不一,坑名亦多,好事因美其名以欺人,取重價。《硯譜》議論紛紛,然究竟不過充筆墨之用而已。宋包拯、陶弼治端溪,不持一硯,清風可敬也。明永樂、宣德中,遣內侍採取,費用浩大,竟不得佳石,即封閉至今,聽民採取,上無所利,真美事也。

金星石 ,出德慶。其黑如漆,而密排金星。堅潤者,亦能發墨。今以斲傷石脈,禁工採取,市遂絕跡。

銀星石 ,出高要《小湘峽》,雖堅而不發墨,蓋碑石材也,止堪琢硯調朱。

錦石 ,出高要峽。為硯亦發墨,作雲錦紋。又有白錦石,有山水人物蟲魚,天然奇幻,見於石面者。

白石 ,出高要,七星巖一帶皆瑩潔,土人琢器皿甚巧。

「磁石 」 ,出陽江,至瓊江有此石,性能吸鐵,船有釘者不敢渡,多用藤艑。

石蟹 ,出陽江大海砂礫中,治瘍腫效。

石柏 ,出陽江大海中,宛似側柏,枝葉悉備,而輕脆易折。

堊土 ,出高要官棠山,瑩白如鉛粉,有偽充鉛粉,售之市舶。

「硃土 」 ,出高明,純赤者,塑畫用之。一種黃而赤者謂之「春牛泥。」 每歲終則陽春縣解布政司為土牛之用。

白脆 ,出陽春山中,如錫片,鏨則隨碎,火亦不鎔。

貨屬

鹽 出陽江瀕海。先曾設有雙、恩二場,後裁去鹽水,竈丁日減,課額日虧,官吏如故。汰冗議恤,所宜急講也。

《魚苗 》:巨魚散卵入肇界內,始出子民設法取之,養成小魚販賣。自封川以至高明五、六百里,多設為魚埠以取之。

草蓆 ,出高要白土村,精粗貴賤不一。又一種「龍鬚草蓆」 ,甚精。草出廣寧、龍川、德集諸縣,織於高要金渡村者佳。

石器 ,出高要、黃江,各器俱有,製作精巧。陶器 出陽春、新興,皆閩人效龍泉為之,然不能精也。

「竹器 」 出高要、新橋諸鄉。

蔗糖 :出德慶、陽春,始於閩人浮寓種蔗為之。蜜糖 有二種:厓蜜色白,家蜜色黃。各縣有漆 ,陽春、新興、德慶皆有,號為「廣漆。」

請幫助識別此字。水 多出高明,焚山葉為汁,染家所用

肇慶府古蹟考一       府志

編輯

本府。高要縣附郭。

宋崇郡故基 在縣東南三十里桂平都,宋元嘉十八年立,後更名宋隆,俗稱宋崇,聲之轉也。隋開皇間廢。今宋崇水口,即其故址。按舊《志》,又有樂成縣故址,在縣東八十里劉村都,宋元嘉十三年建,隋開皇十一年廢,併入高要,今為民居。廣寧亦有樂成縣故基,在縣西四十里橄欖都祿水村。考《晉書》,晉康有樂成縣,劉宋為樂成,隋隸端州。唐武德五年,屬康州,改為悅城,至宋併入端谿,在今德慶,是樂成地,近高要之西,謂「東」 ,非也。四會亦有樂成,何居?

雲秀臺 按《明一統志》:「在城西北八里。相傳宋大中祥符間,有五色雲見其上,郡守范雍建。」 《通志》:「有二雲秀臺,一與《明一統志》同。一在城西百十二里。宋大中祥符七年夏四月朔旦,有五色祥雲見於峰上,郡守郭祥正建臺。舊《府志》因之,第改城西北二十里」 ,蓋重出而誤書也。祥正,神宗時任,去大中祥符六七十年,其誤決矣。鵠奔亭 在縣南七里新江水口。《搜神記》:漢九江何敞為交趾刺史,行部至高要,宿於此。夜有女子呼曰:「妾本廣信縣蘇氏女,名娥,嫁為同縣施氏妻。夫死,有雜繒與婢致富,鬻之旁縣。」 日暮,俱為亭長龔壽刺死,合埋樓下。敞掘屍捕壽,具伏。初發屍時,有雙鵠奔其亭,故名。

桄榔亭 在縣西七裏白沙岡。唐李翱題云:「翱與監察御史韋君詞皆自東京來嶺南,約偕行。翱及西江,韋君已前行矣。」 上桄榔亭,見韋紀姓名,且有念我之言。宋政和間,郡守鄭敦義修築。元末燬於兵。

南薰亭 在南門外,俛瞰長江,宋守鄭敦義建,遺址尚存。

鑒正堂 在府治西,舊名「枕書堂。」

中和堂 在府治東,舊名「清心」 ,又名「靜治。」 以上俱宋守包拯建,改今名。舊《志》:拯所名堂,尚有「相魁」 、「敬簡」 、「雙瑞」 諸名,今俱為廨舍。

包公堂 在中和堂後。包拯守端州,有廉聲,後人因築堂,改名「孝肅。」

菊圃 在府廳西,宋守包拯建。行十數武有軒,軒前壘土為山,砥石為棋枰,牓曰:「爛柯洞天。」 今廢為廨舍。

洗硯池 在府治西北。宋守包拯鑿。明宣德間,指揮傅貴據以畜魚。成化元年,知府黃顒復之。池中立亭扁曰《硯池清趣》。

放生池 在府治西隅。池上有亭。宋咸淳二年,郡守趙崇瑊建,後廢。嘉泰間,商侯復之,知縣繆瑜《記》。

浴沂池 按《明一統志》:「在府學內,旁植以柏,上有浴沂亭,正統間建,為士子遊息之所。今為民居。」

星巖書院 在寶月臺。宋守包拯建。遺址尚存。峽山寺 ,南朝蕭梁時建。唐神龍二年,沈佺期有賦。舊《志》稱天寶二年建,誤也。後為黃巢所毀。今羚羊峽中西北岸,遺址瓦礫,柱磉猶存。金粟庵 ,在府西南五十里,宋僧祖泰歸真處。王安中等嘗遊於此。

劬塘寨 在高村都,元建,明洪武間廢。

慶新寨 在羚羊峽後瀝水口。明即故址,設橫石巡檢司。洪武十年,復移司於橫石。

鼓樓岡 在北嶺。鄉人設寨之所。又有倉地,其址尚存。

舊府學 在城東門內,今為督府。

舊縣學 在舊縣左,今為民居。

舊縣 在府治左,今為海防公署及中軍府。斗魁臺 在石室內。《明一統志》云:「李邕作記,但記不及臺。」

寶月臺 在縣北五十步。明萬曆三十六年,督府戴燿、知府張一棟因舊址建,復增築長堤,甃以石臺。後為太和閣,北面星巖。崇禎四年,郡守陸鏊重修,顏曰「山水之間」 ,自為《記》。

醉花臺 在寶月臺西北忠節祠後,孝廉譚勝祖倡建。內有「傳素亭」 、說經堂。

披雲樓 在府治後,又名「飛雲。」 宋建,舊從府署後階級登樓。明萬曆間,知府陳濂改修。樓五間,中層樓兩腋四間,東西設門,從西北城階而入。崇禎二年,知府陸鏊從署東北隅闢門,築石階登樓。後因有崇夜作,塞之,祠土地於門右,崇乃止。

端明樓 在東門外濱江。明嘉靖間建,今廢。嚴慎樓 在西門外。明嘉靖間知府袁載建,今廢。

考證

景星樓 在西門外,今廢。

斗輝樓 在衛署後。明萬曆三十一年,督府戴燿、副使陳濂為護縣學建,有給事梁有年《記》。閱江樓 在東門外石頭庵舊址。明崇禎十四年,總督熊文燦建。

皇清順治年間,總督李率泰重建,高廣倍前為一郡。

《名勝》康熙八年,總督周有德、知府史樹駿、同知諸葛鼎重修。「狀元史大成」 記之。

崇文閣 在崧臺書院,明嘉靖間知府胡純建。鄰天閣 在七星巖,明萬曆元年副使李材建。文昌閣 二:一在崇禧塔旁,明萬曆九年知府王泮建;一在寶月臺右,崇禎五年高要知縣張明熙建。

崇禧塔 在城東三里小市頂,明萬曆十年,知府王泮建。

文明塔 在南岸進唐岡,明萬曆十六年,知府鄭一麟建。

巽峰塔 在南岸烏榕岡。明天啟間,巡按王命璿經始,羅定道蔡善繼成之。

渡頭塔 在城東五里沙堤上。明天啟甲子,郡人梁挺芳等建。

金洲塔 在新羅都象岡。明天啟乙丑,金利士民建,知縣汪漸磐「記。」

四會縣

舊儒學 在城北金岡山下。

舊濂溪書院 在舊儒學旁。宋景定甲寅,縣令宋有萬以濂溪提點嶺南刑獄,行部所經,故創書院。咸淳壬辰,縣令趙時昉新之。春秋行釋菜禮,朔朢拜謁講書。宋末始廢。明嘉靖間,知縣謝文南改建「興文書院。」

相堂 按《明一統志》:「在舊簿廳之東。宋紹興中,宰相梁克家嘗館於此,故名。」 或謂在橄欖都黎峒村。

金岡亭 在金岡山。明萬曆十四年,知縣鄒絢即「登金亭」 舊址建。

迎候亭 在南門外河滸。明嘉靖元年,知縣蕭樟建。

清風亭 在南門外。明萬曆間知縣黃應元建。「駐節亭 」 在黃岡鋪。明萬曆三十五年知縣彭名世建。

聚奎閣 在學前東南隅。明萬曆十四年,知縣鄒絢建。

文峰塔 在雙對岡水口。明萬曆三十九年始建。崇禎五年,知縣張紹文成之。

新興縣

古新州治 ,即今縣治。

明鑒堂   。愛民堂   。澄映堂。

「天王堂   」 、道院、「會仙亭 」 、「瑞蓮臺 」 ,皆在古州治內,而「澄映堂」 又在僉判廳之後。

舊新興縣治 在今縣東五十餘步。明洪武三年,革新州,移新興縣於州治。舊縣今為嶺西道。舊索盧縣 ,在縣南三十里仁豐都。隋廢入新興。唐武德復置。乾元復併入新興,舊址今存。舊新昌縣 ,在縣東四十餘步。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後省。今新昌驛即其舊址。

舊單牒縣 ,在縣東二十五里照會都。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後省併,基址今存。

舊永順縣 ,在縣北六十里芙蓉都,唐武德四年置。宋開寶五年省入新興,遺址尚存,今割入東安縣。

舊信安鎮 在縣東南八十里。先為信安縣,隸廣州。宋熙寧省為鎮,入新興縣。元祐復為縣。紹聖復為鎮,後復為縣,屬廣州。舊《志》云:「寶慶二年,知州趙希宏議罷。」 豈縣還廣而鎮仍屬新興,至寶慶始罷乎?今地已析置恩平。

舊貢院 在縣南一里。宋淳熙己酉,僉判馮宙來攝州事,廣使華館為之。時監司按部及士大夫往來者,於是館焉。嘉定後,廢為民居。

舊儒學 在縣東南八十步,夏院寺西。宋天聖中創建。淳熙三年,州守趙師孟以其僻遠,徙於舊學址。今為軍儲倉。

竻竹城 州城狹隘。宋紹興中,知州黃濟植竻竹繞之。竹有刺,芒棘森然,羔豚不能入,至今被其利。有宋胡寅《記》。

乾闥㜑城十仙園 在縣西南二百步。相傳唐宋間來官新州者,訟簡財羨,優游自若,故名其園為「十仙。」 內有薰風堂、延景亭、明水軒、藏仙亭。王長孺、李西美、李彝各有詩記。宋末俱廢。

熙熙園 在縣南百步儒學之西。宋紹興間,張夔知新州,作「超然臺」 其中,後廢。知州張養正闢。

為射圃

仰忠亭 在縣南百步。宋紹興間,胡銓謪官新州,寓居於此,去而茅葦叢生矣。淳熙中,黃揆來守州,即其舊址祠公,又作亭名曰「仰忠。」 環植桃梅松竹,幽趣可愛。又闢池引泉,窮冬不竭。宋末遺址猶存,今為民居。

錦阜亭 在縣西南十里臘岡上。宋守黃濟築亭,因改岡曰「錦阜。」

湖天亭 在縣東南五十步。宋嘉定中郡守楊承祖建。「山色湖光,實此邦奇勝。」 宋末亭廢。源清亭 在縣南二十餘步。宋紹定四年同知李漢傑建。元廢。

芰荷亭 在縣東五十步。有池植荷。宋主簿譚宗作亭其上,改曰「再香。」 今為民居。

宣詔亭 在縣治東南。宋熙寧三年,州守梁立則建。後改頒春之所,復廢。按《舊志》,在古新州治內。

景和樓 在縣城東南

瀟爽樓 在縣城西南。二樓舊《志》俱謂古新州治內。

雙清閣 在縣治西,宋建。

瑞蓮臺 在縣北,舊名「雪花。」 宋乾道五年,壕生蓮,故名。古新州治內亦有「瑞蓮臺。」

廢福緣巡檢司 在縣南二十里寧化都。明洪武元年設,十五年革,其址尚存。

「六祖故居 國恩寺」 是也。又「縣東南夏院」 ,乃六祖禁足之地。

覺軒 在龍山寺,宋王安中所遊。

相遊亭 在縣東二十里秀羅寺後。宋相蔡確謫新州,作亭以遊,因名。

一鶴亭 在縣治內。明萬曆十六年,知縣張一棟建。

五里亭 明萬曆十九年,兵巡道黃時雨移文建置。知縣王仰勘東北二路為肇高孔道,於十里一鋪中,每五里間建一亭,極其壯固,北路凡四座,東路凡五座。

迴瀾塔 在洞口。明萬曆二十二年,知府張一棟、知縣楊成喬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