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卷目錄
梧州府部彙考一
梧州府建置沿革考
梧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梧州府星野考
梧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卷
梧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梧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本府
夏後少康後封會稽,楚滅之,宗分海上,是為百粵。秦滅楚,王翦略定粵地,置南海、桂林、象郡為三郡。秦末,趙佗據之。漢武帝平南粵,以其地為廣信縣,置蒼梧郡。元封五年,置交趾部刺史治焉。建安中,改交趾部為交州。三國吳屬廣州。晉以後因之。隋廢郡為蒼梧縣,屬封州。唐屬靜州,尋改置梧州。天寶初,改州為郡。乾元初,復為梧州。五代時,屬南漢。宋仍為梧州。元至元中,改置梧州路。明改路為府,領州一,縣九。
皇清因之。
蒼梧縣
漢廣信縣。建安以前,交州刺史治焉。吳徙交州治龍編,而蒼梧屬廣州。晉置永平三郡。齊高帝建元元年,初置桂州,蒼梧屬焉,此粵分為粵之始也。梁置《梁信郡》。隋廢郡為蒼梧縣,屬封州。唐屬靜州。貞觀中,以縣置梧州,屬嶺南西道。天寶初,改蒼梧郡。乾元初,復為梧州。五代南漢劉晟據之。宋平嶺南,仍為梧州。開寶五年,省猛陵、戎成入焉。元、明仍舊,編戶三十三里,後並為二十五里。
皇清因之。
藤縣
秦南海郡漢蒼梧之猛陵縣地。晉屬永平郡。隋平陳,郡廢,置藤州,治永平縣。大業間州廢,復置永平郡。唐武德中,復為藤州。天寶初,改為感義郡。隸嶺南道。乾元初,復為藤州。五代初,屬馬殷,後屬劉晟。宋開寶五年,徙治於罎津。熙寧四年,隸廣西路。元因之。明初,為藤州。洪武十一年,改為縣,屬梧州府編戶四十四里。
皇清因之。
附五屯所 五屯地在古西甌之北,當風門、佛子諸巢,西通府江,北接荔浦,乃斷藤左臂。明初,土人覃福率所部狼獞八百六十四人,編桂林中衛左所為「效勞軍」 ,授福千戶領之。福尋卒,軍漸潰散,留者僅五十人。成化十年,都御史韓襄毅平峽賊,乃調桂林衛正千戶李慶撫之,來附者一百六十人,置五屯所,授福孫仲英為土吏目,世襲。嘉靖八年,總督王文成拓其城,編戶五里。按《縣志》:秦三十二年,王翦乘伐楚之勝安定,其地始入中國,屬桂林郡。漢平南粵,屬蒼梧郡。晉昇平五年,始置永平郡,隸廣州。齊永元元年,改猛陵縣為永平縣,屬水平郡,廢置石洲,尋改藤州。隋開皇三年,改陰石縣為奉化縣,屬藤州。十年,改遂成縣為戎成縣,屬藤州。大業三年,復以藤州為永平郡,治永平縣,並領武林、安基、普寧、戎成、大賓、奉化、隋安、賀州、淳人十縣。唐武德五年,復以永平郡為藤州,領義昌、感義縣,增領罎津、寧風、猛陵、羅石、羅風五縣。屬永平郡,嶺南道轄。天寶元年,改永平郡為感義郡,藤州仍領罎津、感義、義昌、寧「風四縣。五代天福四年,馬殷自立為楚王,取蒼梧,藤屬南漢。宋平嶺南,徙藤州治罎津縣,領感義軍事。開寶三年,省寧風、感義、義昌入罎津縣。熙寧四年,改南義州為岑溪縣,屬藤州,後隸廣南西路。元仍行州事,隸湖廣行省。至正末,隸廣西行中書省。明屬梧州府,隸廣西布政司。洪武五年,省罎津縣」 入藤州。十一年,改為縣,編戶四十四里。今並為三廂二十八里外五里係五屯屯田千戶所軍籍。五屯山川環帶,野頗平沃,據江之上游,與潯、梧相唇齒,地屬藤縣疆域。
容縣
秦擊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容即隸郡。漢定南越地,以為七郡。七郡者,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容隸、合浦。晉分合浦以北置宕昌縣。梁改為陰石縣,於縣置陰石郡。隋初,廢郡為縣,改名曰奉化,隸藤州。開皇十九年,改為普寧縣。唐初於普寧縣置銅州。貞觀八年,改為容州,領六縣:普寧、北流、陸川、扶來、陵城、渭龍屬。嶺南道開。
元中,置容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普寧郡。乾元元年,復為容州都督府。元和中,置容管經略使,領州十三,率、牢、白、順、繡、鬱、黨、巖、竇、禺、廉、儀、藤、永,仍轄縣六,改陸川縣曰羅竇,扶來縣曰欣道。永貞元年,合邕、容兩筦為一道。五代初屬馬殷,後屬劉晟,一曰劉拓。宋開寶四年,改寧遠軍節度使,復欣道縣曰扶來。五年,省扶來入北流,省陵城、渭龍入普寧,復羅竇縣名曰陸川,省繡、順、禺三州入焉。六年,廢寧遠軍。七年,復置容州。皇祐間,分宜、邕、容等州為三路,自高、竇、雷、化、鬱、儀、藤、梧、龔、瓊,隸容州。元至元十三年,改安撫司,尋改容州路。領縣三:普寧、北流、陸川。至正十三年,改路為州,省普寧縣入州。十五年,復置普寧縣。明洪武十年,改容州為容縣,省普寧入之,屬梧州府編戶一十六里。正統元年,併為十一里,縣裁一丞
皇清因之。
岑溪縣
秦南海地。漢屬蒼梧郡。梁即其地置永業郡。永業縣尋廢郡,縣屬瀧州。唐武德五年,置南義州,改縣曰岑溪。貞觀元年,改為南建州。六年,復為義州。天寶中,改連城郡。乾元元年,復為義州。領縣三,附郭曰岑溪,外曰連城永業。宋熙寧四年,廢州,以岑溪隸藤州。元因之。明洪武十一年,屬梧州府編戶七里半。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懷集縣
本漢南海郡四會縣地。晉於縣東置懷遠縣,屬新會郡。南宋析置懷集縣,屬建綏郡。隋屬廣州。唐於縣置威州,領縣三:懷集、永固、洊水尋廢。開元初,省永固縣人。懷集五代屬南漢。宋初,省洊水縣入懷集。元屬賀州。明洪武九年,改屬梧州府編戶四里。嘉靖初,增一里。
皇清因之。
鬱林州
秦桂林郡地。漢元鼎六年,分置鬱林郡。領「縣十二:布山、安廣、廣鬱、阿林、中溜、桂林、潭中、臨塵、定周、增食、嶺方、壅雞」 東漢省縣一入壅雞。吳黃武四年,割隸廣州,領縣設官,仍漢。晉。領縣九: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始建、鬱平、嶺方、武熙、安廣。建武元年,分置晉興郡,分嶺方縣為晉興郡,後改為邕州。宋領縣十有七,布山、嶺方、阿林、鬱平、新邑、建初、賓平、威化、新林、龍平、安始、懷安、晉平、綏寧、歸代、中溜、建安。南齊因之。梁置定州,割桂林、寧浦二郡,尋改為南定州,即今貴縣。隋開皇九年,屬尹州。領縣十二:鬱林、鬱平、嶺方、阿林、石南、桂平、馬度、安成、寧浦、樂山、領山、《宣化》。大業中改為鬱州,廢武平、龍山、懷澤、布山入鬱林,皇化入桂平,樂州入寧浦,武緣入嶺方。唐武德四年,改尹州置南尹州,鬱林屬之。領三縣:懷澤、潮水、馬度。貞觀八年,省鬱林為縣,屬懷澤郡,統於貴州。麟德二年,析貴州石南、興德、鬱平置鬱林郡,治鬱平,今興業縣地。又析為牢州。乾封元年,改為鬱林州。領縣五:附郭曰鬱平,外曰石南、潭粟、興業、《興德》。天寶二年,改為郡。乾元元年,復為州。天復元年,楚馬殷取之。廣順元年,南漢劉晟據之。宋開寶五年,遷州治於興業縣,省興德、鬱平二縣入興業,又廢牢州為南流縣,省牢州二縣,定州、巖州及黨州四縣。綏安、善勞、善文,寧人入南流。屬廣西路。至道二年,遷州治於南流,即名西甌。今治所併潭中、石南、鬱林縣入焉。領南流、興業、興德三縣。紹興間,併興德入興業,而以廉州之博白來屬。元因之。明初,六師南下,知州張那海迎降。二年,同知黃斌佩印來治。五年,併南流入本州。十年改容州為容縣,以容州所屬北流、陸川屬州。州領縣凡四,博白、北流、陸川、興業,俱隸梧州府編戶四十里。
皇清因之。
博白縣
秦屬象郡。漢為合浦縣地。孫吳割隸交州。南宋改屬越州。隋為南昌縣,隸合浦郡。唐武德五年,析置博白縣,於縣置南州,尋改為白州,領南昌郡。屬嶺南道。領縣六,博白、即平、周羅、龍濠、淳良、建寧。至德二年,省龍濠入博白,屬廣南西路。五代初屬馬殷,後屬南漢。宋開寶五年,廢白州,省周羅、建寧、南昌三縣入博白縣,隸廉州。未幾,復置白州。政和元年,廢州,以縣屬鬱林。三年,復置白州。紹興六年,又廢,仍以縣屬鬱林。元、明仍舊,編戶三十里。
皇清因之。
北流縣
漢合浦縣地。晉置勾漏縣,屬越州,後屬合浦郡。隋大業中,省越州陸川縣入勾漏。唐武德五年,改勾漏曰北流,尋復陸川縣,隸南巖州。分北流置扶來。貞觀間,屬容州。天寶元年,改容州為普寧郡,北流屬焉。五代初,屬馬殷,後屬南漢。宋開寶五年,省扶來入北流。元仍舊。明洪武十年,既改容州,遂以北流屬鬱林編戶一十六里。
皇清因之。
陸川縣
本漢合浦縣地。隋析合浦置陸川縣,屬越州。大業初,省入勾漏縣。唐武德五年,復置陸川,屬南巖州。貞觀初,屬潘州。八年,屬容州。元和中,改曰羅竇。五代初,屬馬殷,後屬劉晟。宋開寶五年,復名陸川,廢順州、繡州、禺州,以所領龍化、溫水、南河、龍濠省入。移治公平,隸容州,未幾改名公平。淳化復名陸川,徙治溫水,仍隸容州。元仍舊。明洪武元年七月,六師至鬱林縣令容嚴率民歸順。十年四月改容州為縣,遂以陸川屬鬱林。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五里。
興業縣
本漢鬱林郡地。陳置石南縣、石南郡。隋廢郡,以縣屬尹州,後屬桂林郡。唐初屬貴州。麟德元年,析石南縣東鄉、興德縣西鄉置興業,屬鬱林州。建中元年,省石南、潭粟入焉。五代屬馬殷、劉晟。宋開寶五年,遷州治於興業縣,省鬱平、興德二縣入興業。至道初,遷州治於南流,以興業屬鬱林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梧州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梧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抵廣東肇慶府封川縣界,三十里。
西通潯州府平南縣界,二百四十五里。
南接廣東高州府信宜縣界一百八十里,北控平樂府賀縣界一百七十里。
東西廣三百七十里,南北袤四百五十里。明於府境之東,割賀州之懷集縣,西降藤、容二州為縣,又併鬱林一州四縣,通屬府境,東西相距實
廣九百五十里,《南北袤》八百七十里。
由府治至本省「布政司」 ,水路六百七十里,陸路六百里至
京師水路八千二百六十二里:
蒼梧縣
東抵廣東肇慶府封川縣界,三十里。
西通本府藤縣界,一百里。
南接本府岑溪縣界,一百六十里。
北控平樂府賀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北袤三百六十里,東西廣一百三十里。藤縣。
東抵本府蒼梧縣界,八十里。
西通潯州府平南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接本府岑溪縣界,二百一十里。
北控平樂府平樂縣界二百一十五里。
自縣治至本府水路八十五里,陸路二百四十五里。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四百一十里。容縣
東抵藤縣界,六十五里。
西通北流縣界,二百五十里。
南接岑溪縣界,六十里。
北抵桂平縣界七十里
自縣治至本府水路二百八十五里,陸路二百四十五里。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岑溪縣
東抵瀧水縣界八十里
西通容縣界八十里
南接信宜縣界,一百四十里。
北控藤縣界四十里
由縣治至本府水路三百一十一里,陸路二百七十五里。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懷集縣
東抵四會縣界,六十里。
西通開建縣界,七十里。
南接德慶州界,七十里。
北控陽山縣界,八十里。
自縣治至本府水路四百一十一里,陸路三百五十一里。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鬱林州
東抵北流縣界,三十里。
西通興業縣界,四十五里。
南接陸川縣界,二十里。
北控貴縣界,一百二十里。
自縣治至本府三百三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博白縣
東抵陸川縣界,四十五里。
西通石康縣界,一百三十里。
南接石城縣界,一百四十里。
北控鬱林州界二十五里。
自縣治至鬱林州七十里,至本府四百里。東西廣一百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北流縣
東抵容縣界,二十五里。
西通鬱林州界,十五里。
南接茂名縣界,三百里。
北控平南縣界一百里
自縣治至鬱林州,陸路四十里,至本府三百一十里,水路至本府三百八十二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四百里。
陸川縣
東抵北流縣界,七十里。
西通北流縣界,五十里。
南接石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控鬱林州界五十五里。
自縣治至鬱林州,陸路六十里,至本府三百三十里。
南北袤二百七十里
興業縣
東抵鬱林州界,三十五里。
西通貴縣界,六十二里。
南接石城縣界,六十里。
北控鬱林州界五十五里。
自縣治至鬱林州,陸路六十里,至本府三百九十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蒼梧縣附郭。〉
蒼梧縣
《隋志》:「蒼梧之郡,南極水陸之衝,承桂水之源,分鬱江之秀。寺」
《史通》「地總百粵,山連五嶺。」
《方輿勝覽》。「居百粵五嶺之中,連九疑七澤之勝。」 宋丘翔《蒼梧郡賦》:「唇齒湖湘,襟帶五羊。」
《舊志》:梧郡為二廣咽喉、八桂門戶、三江關鍵。南海上游,亦西南一大都會也。
東坡云:「江山形勝,宛然天竺。」
《郡志》:「地勢坦夷,山明水秀,所稱嶠南清絕者也。」 藤縣。
鬱江注其北,而劍江春漲,與龍巷、鷺臺合為樂景。龍驤峙其南,而石壁秋風、鴨灘霜籟,拱列以為案。繡江東瀠,則東山夜月照其左,赤峽晴嵐映其流。學嶺西環,則谷山列嶂衛其右,登嶼聳鬟當其源。
容縣
《容州志》:「容介桂廣之間,蓋粵檄也。」
岑溪縣
岑溪於十屬為最小,其附隸不常,故形勝無考。《懷集縣》。
戴帽山障其東,忠讜山控其西,筆架山峙其南,齊嶽、《登雲》枕其北,懷溪一水遶城。自西北諸山發源,東流四會縣,入於南海。山溪回固,風氣環聚。
鬱林州
《政績堂記》前引「長江,北背原阜」
博白縣
東山鳳舉,南嶺「龍盤。」 西有南流水,遠通於海。北有南丘水,環注於江。
北流縣
《寶圭洞》雄踞於左,《天險關》屹立於右。負金龜而面碧馬,奇秀甲於西南。
陸川縣
文龍東峙,石羊西聳,妙洞之水繞南而北流,枕石湖峰,屹然如障。
興業縣形勝無考
梧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府總
《晉書》:「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
《隋書》:「自斗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得其分野。」 僧一行曰:「初斗九度,中斗二十四度,須女四度。」 《唐書》:「南斗、牽牛,星紀也。蒼梧、南海、韶、廣以西,珠崖以東,為星紀之分。」 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
梧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編輯本府。〈蒼梧縣附郭。〉
三台山 舊有「廣鎮」 亭,在縣城北。
通星山 南漢太守劉曜常登此以觀天文,在府城北六十二里。
澤山 :在城八十里。上多竹木。
大雲山 在府城東北五里。其脈發自桂林,為府主山,形體宏壯,有旗、鼓二山夾峙,左右蜿蜒數節,結為府治外山數重,包護大江,環繞於前。三十里之遠,望之巍然獨尊,如在目前。
雲蓋山 在府城東一里,即大雲山分枝。其麓有廣壽寺,唐時建。
阜民山 在府城東。其下有嘉魚池。
火山 在府城南,隔江二里。山上有火,每三五夜一見,如野燒之狀。或言其下水中有寶珠,光燭於上。或言「南越王佗藏神劍於山阿,故深夜騰焰如火。」 山有祥光亭。又山中產物名「靈麖」 ,有三足,郡中有災福,或使車將至則先鳴。明《洪武》
中葉原賀記其事
大蟲山 在府城東三里。《搜神記》云:「扶南王范尋養虎於此,有犯罪者投於虎,不噬,乃宥之。」 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
金石山 ,在府城東四里。《圖經》載吳時,有道士牽牛渡江,語舟人曰:「船內牛糞,聊以為酬。」 舟人視之,皆金也。道士並牛,同隱石下,後因置寺,名金石。
立山 ,在縣西十五里。有路通藤縣。上有三公坡,韓雍講武處。
蘇山 在城南八里,前臨大江。蘇坡仙被謫南行,曾泊舟山下。
印山 去城三十里,其形如印。
石英山 在城西,地產石英。宋時充貢。明正德間,立關於上,名「石背」 ,以軍戍之。
沖霄山 在府城南隔江二里。隆慶中,督撫張瀚更此名。萬曆末,太守陳鑑建真武祠於上,以厭火祟。
文殊山 在府城北
鶴飛岡 在府城西。相傳漢太守劉曜嘗鑿斷岡脊,有雙鶴飛去,因名。
朝臺岡 在府城北三里。相傳宋范曄築臺山上,每至正朔,則率郡僚登臺望朝而拜。
伏虎巖 在府城東五十里。昔李上座修行之地,道成,馴伏猛獸,因名。
錦雞巖 在府城東四里。石壁峻峭,水泉清冽,多產奇卉。春晴則為士民遊玩之地。
石鼓洞 在城五里,程文德有《記》。洞下為慶林寺,洞左臨桂江,有高明亭,今廢。
三公坡 在府城西五里。成化間,都督韓雍嘗偕總鎮講武於此,後為大教場。
大江 在府城南。其源出夜郎牂牁江分為黔、鬱二水,合流於潯,又匯容、藤諸水,至此合桂江東流至番禺入海。漢武帝使馳義侯發夜郎兵,下牂牁,會番禺,即此江也。宋陶弼有詩。
桂江 在府城西。源出桂林海陽山,入靈渠合灕水,經昭潭,至府西南合大江,又名始安江,又名金沙江。
思艮江 在府城北二十里。其中多鱷魚,亦名「多賢江」 ,西南流入桂江。
東安江 在府城北四十里,南流入廣東封川縣界,入大江。
龍江 在府西北三十里,南流入桂江。舊有龍江驛。
長行江 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為長行、冠蓋、吉陽三鄉通濟之道,東南流至戎墟入大江。須羅江 在府西南六十五里。為須羅、平樂二鄉通濟之道,東流至思化洲入大江。
安平江 在府西七十里。以通安平,上接藤縣大壬、徐化諸鄉之際,又名白石江,南流至榕樹潭入大江。
江。𥳑水 在縣北,流入大江。峽山水 在府城北二十里,南流入桂江。長洲 在府城西七里大江中,居民百餘家自此愬流而上。又有思化洲、思恨洲、石思禮洲、黃陀洲,皆在江中,然居民稍少,不若長洲之多。按《縣志》:「在府城西南十里,縱三十里,橫三里,有山林池澤,民居頗繁,舊產桑寄生,兵燹後,伐耗殆盡。」 此上又有思恩洲、表洲、托洲,後悉避亂喪亡,今惟長洲、思化洲民稍稍復集。
繫龍洲 在府城東七里大江中,亦名七里洲,林木深秀,江漲時洲獨不沒,亦名浮洲。明解縉詩:「蒼梧城北繫龍洲,水接南天日夜流。冰井鱷池春草合,火山蛟室夜光浮。千家竹屋臨沙觜,萬斛江船下石頭。攲枕夢回霄漢近,珮聲猶在鳳凰樓。」 按《縣志》,解縉《記》云:「蒼梧無佳山水,獨繫龍洲一卷石,窈窕江上,長夏初秋」 ,三江汎濫,波洪濤湧,愈突兀見奇。嘗從江上登石巔,望不及城際,至巨浸汩城沒屋,此石仍挺峙水面,如未漲時,故古人謂為「仙跡。」
迴瀾堤 明萬曆己未年,郡守陳鑑築,以障放生池之水。逆流而西,遶城如帶,至力木橋,始泄入江。時堤上遍蒔桃柳,春來花艷如錦,有石碑「迴瀾堤」 三大字。
沙村陂 、石塔陂 俱在東安鄉。
漏塘陂 在長行鄉
林灘陂 在吉陽鄉
大陂 在多賢鄉
鱷魚池 在府城東。《搜神記》:「扶南王范尋嘗養鱷魚十頭,若犯罪者投與鱷魚不噬,乃赦之,無罪者皆不噬。」
放生池 在府城東。池中多鰌魚,有四足,死後頭骨牙齒朽落,至五月後更生,骨盡乃止。嘉魚池 在府城南。總督韓公有《嘉魚池》詩。冰井 在府城東。水澄湛不涸,味甘且冷。唐元結過郡,目曰「冰井。」 又為銘刻石。泉上有「火山無火,冰井無冰」 之句。宋宣和間,郡守蕭磐訪求得之,有詩云:「井名未磨滅,自我發沉晦。」 明總督韓雍建亭覆之。
雲山井 在府城北,深不過三尺,其底即石,水嘗不竭。
寒泉井 在府治儀門左。
三公井 在東山下,尚書吳廷舉有《記》,其略云:「蒼梧會府,雄峙南邊,東山之麓,下有源泉東泉。姚崇相總督粵地,暨總鎮鄭公、總戎陳公同念梧民遠憂,戍士吸江飲河,虺蛇為盩,城中有井,次第經營,厥水清涼,日給萬家。井旁大澤,匯為小池,士庶感恩,因名三公井。」
藤縣
東山 在縣城東二里通津門外,隔繡江一水高二十餘丈,蜿蜒秀發,拱於縣左。上有唐李衛公祠。
南山 去城南二里,勢甚奇特,諸峰聯絡,揖於縣治之前。頂平如砥。其清幽可愛者,曰杏壇、松崖、竹巷、芹澗、繡江之流,環抱而注於地。其巔為雷神之祠。萬曆三十一年,遷演武亭於其陽,然離城甚遠,不便操習。崇禎十年,知縣梁昌遷復舊地。
石壁山 ,在南山前,石色最赤,故亦名「赤壁。」 高十餘丈,下瞰重淵,上多古松,樹皆倒懸,巖石如削。
鎡罏山 ,在縣西。有鎡罏佛舍,因名。
石人山 在縣南三里。山勢峭拔,下臨深淵。上有巨石,遠望如人。
龍驤山 在縣南六里。數峰聳列,下俯清流。晉龍驤將軍陳隱鎮此州,嘗駐兵其下,因名。六爻山 在藤縣西九十里,山形六層,如卦爻然。山之足為十二磯,絡繹相屬,與白馬堡對峙,為峽寇所出沒處。天順壬午秋八月,學士錢溥使交趾,至此遇警,因賦《距賊行》。
白藤山 在縣南,常產白藤。
勾刀山 在竇家寨之北。巖勢峻絕,猿猴所不能踰,從古人跡罕到。萬曆初,列石為梯,磴南通容縣,山雖險而取徑捷也。
靈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巖石險巇,路徑懸絕。古木叢生,如列排柵,猺蠻剽掠為患,設軍戍之。按《縣志》:「形如卓筆,古木森秀,望之如畫。」
登嶼山 山勢崔巍,蒼翠之色若螺髻然。谷山 在城西北,故又名「西山。」 限以長江,相距五里許。高冠諸峰,狀如倒屏,清奇秀拔,望之森然可愛。
大燕山 ,在縣西三十餘里。雄偉秀麗,俯瞰長江。
龍頸嶺 ,在學後里餘,為縣治來脈,亦為學宮之脈。婉轉起伏,如龍之盤旋。
學嶺 在縣南郭外,環於縣前,其巔為廢藤州,其麓為今學宮。
葛坡嶺 當縣學之案,橫出一枝。萬曆三十一年遷為養濟院,邑人以為非宜,後去之。
繩武嶺 在學前之右
羅幔嶺 在縣西南三十餘里。高四、五里,周圍如列帳幔。其嶺廣圍十里,上有坡塘坵畝,村落土產,為潘洞、都榜、幕寮諸水之所發源。
天塘嶺 ,在縣東南百餘里。高四五里,上有大池,巨鱗。
李白巖 ,其山高四百餘尺,中虛一窟,廣二丈許,深如之,有竅,上通日光。世傳李青蓮謫夜郎時,曾讀書其中。
赤水峽 在縣東李白巖北。兩崖壁立,一水中流,林木蔚然,嵐氣朝夕不散。明富禮詩:「峽口漲晴嵐,秀色渥如赭。天寒山鳥啼,月白林猿下。仙人讀書堂,石磴哀湍瀉。」
龍巷石 在繡江中,長數十丈,兩畔高聳,中低若巷。有石壇可坐數人。冬月水涸,時邑人遊賞於此,號為「龍巷露臺。」 明方子遇詩:「老龍奮甲闉闍北,噓霞噴山山為赤。擘開秋骨一逕通,石磴天然幻奇跡。」
藤江 在縣北。源出交趾,至邕州左右江而東,至此與繡江合,又東流至廣東入海。亦名鐔江。宋蘇軾詩:「繫舟藤城下,弄月鐔江濱。江月夜夜好,雲山朝朝新。」 明富禮詩:「泊舟滄江濱,天氣喜高曠。化劍已成龍,桃花湧春漲。」 按《縣志》,一名鬱
江經太平南寧潯,橫繞城北,至東與繡江合,東流至府城西南,與桂江合。唐武德初,有安撫使泛舟中流,佩劍躍入水中,故又名劍江。李純詩:「天光曉闢東山陰,洲嶼欲沒天沉沉。桃花已隨夜雨盡,海鷗不知春水深。失穴蛟龍觸山怒,此際神驚危砥柱。柳邊舟渡浪停時,行人莫負斜陽暮。」
繡江 在縣東南。源出廣東高州府,經北流容縣,至此東北隅與藤江合流。
濛江 在縣西二百里。通三江、大黎、大任、楊垌、隨化五屯,東流入藤江。按《縣志》:在黃丹東五里,其源一出南平縣大同里,一出永安州。永安,古濛州之地,故名濛江。二水合注五屯所之東,至五屯所大良村,入於鬱江。
皇華江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信宜縣,至恩澤村入北流江。
幕寮江 去鬱江十餘里,其源一出羅伏山,一出長樂山,皆羅幔之派,至上與鬱江之流合。都榜江 去幕寮西五十里,其源亦出羅幔嶺,至黃丹驛南岸入鬱江。
牛皮江 ,其源自蒼梧縣安平鄉,經隨化里瀧底,至思緣村入濛江。
黃埇江 在縣東五里。其源出濛告村,至瓦窯入鬱江。
下琴江 去黃埇東七里。源出四安山,至褟洲入鬱江。
白石江 ,去下琴江東五里。源出靈山,至白石江口村入鬱江。
四培江 在縣北岸東七里。其源出蒼梧縣思排腦,至褟洲尾入鬱江。
義昌江 去縣南一百里,其源一出岑溪縣東鄉,一出靈山,至二十五都入繡江。
潘洞江 在繡江西岸,由皇華江愬流三十餘里,其源一出都歐山,一出羅幔嶺,至嶺頭村入繡江。
思羅江 由潘洞江愬流十餘里,源出容縣大榕山,經竇家寨入繡江。
迴龍洲 在縣東五里,不甚寬廣,望之若水面浮印。
褟洲 在迴龍洲東十里,橫二三里,縱五里,陽多陂池,居民稠密,為藤一縣水口。
托洲 在褟洲東三十里,托赤水之上游,居民極盛。萬曆癸丑,大水,徙者三分有二矣。
登洲 ,在縣西二十餘里。中流孤峰,高數百尺,崔巍蒼翠,列八景之一。
思禮洲 去《登洲》四十餘里,上集居民,俗勤樹畜,紡績,生產頗多。
恩洲 ,去思禮洲西二十里,橫里許,縱可三里餘,多種豆、蔗、芝麻、綿花等物。
黨洲 去恩洲西二十里,原為邑中胡氏業,今入充儒學餼租。
黃鮀洲 在黨洲之左,廣畜生產。
龍潭灣 在縣治正北。潭深無際,冬時水落石出。人踐之則足《音下》應,間而水湧。頃刻數丈大作波濤,移時始平。世傳其下有臥龍焉。
將軍灘 在通津門外。冬月水涸,舟行甚難。鴨兒灘 在縣南三里,灘石高險。富禮詩:「秋高霜降餘,灘淺石齒齒。漁郎吹笛來,野鴨斜飛起。山頭兩石人,並坐如笑指。」 按《縣志》:在將軍灘南五里。灣環洶湧,春水泛漲,波瀾瀠秀,瀰漫旋轉,甚可愛也。
中嚳灘 去鴨兒灘南四十餘里,江有石嶼,砥柱中流,江分兩派,判數里而復合,其水捷而極險,舟楫畏渡,有從此下者,俗謂之「穿嚳。」
石城灘 ,南去中嚳灘百餘里,隱石橫截江流,其狀如城,故名。
龍潭 在縣東北。天欲雨,則波浪自湧,震撼有聲,相傳龍潛於此。按《縣志》:在縣東十五里褟洲之北。夏時水滿江劃一井,中虛見底,周環數丈,響聞十里外,即巨艦值之輒沒。舟師目為畏途。土人建雷祠於上鎮之,有司以時致祭焉。復建天妃廟於其旁以鎮之。
注玉泉 在縣西南。取秦觀《泉賦》「晨夜有聲,涵雲注玉」 之句。元余觀詩雲蒸崑山液,月浸藍田英。臨風嚥沆瀣,滿腹珠璣鳴。
桂山泉 在縣東二里富壽坊。自石竇中流出,色白味甘,釀酒異於他水。元余觀詩:「寒蟾窺玉甃,老兔遺香酥。化為銀河水,一沃炎海枯。」 清涼井 在縣西南。泉出石罅中,味甚甘冽。石壘井 在縣城西具賢坊,味亦甘美清涼。南泉井 在迎恩門外,地甚卑陷,涉旬日而味。
不變
魚影石 在大劃龍潭東三十里赤水峽中。潭底有石,其影如魚。春時水盛,江鱗群聚。
狗尾注石 :在龍潭西四十里思禮洲。水中當之,亦能損舟。
濮口石 在狗尾西二十里。水落石露,操舟甚難。
狗蚤窟 去灘江三十里,在十二磯之上。夏時水盛,浪高丈餘,波撼十里,旋繞成井,舟觸之即拆,當其發時,艤舟以俟其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