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卷目錄
臨安府部彙考二
臨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臨安府城池考
臨安府關梁考
臨安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二卷
臨安府部彙考二
編輯臨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通志
編輯本府。〈建水州附郭。〉
瀘江堤 去府治一里,灌田甚廣。明隆慶間,因三河之口增壩,沙泥日壅,歲決為患。萬曆四年,兵備副使許宗鑑修濬,置田徵租,以備疏築之費。民感之,曰「許公堤。」 二十七年,兵備副使漆文昌、知府張守剛相繼築堤改河。然河壩未撤,未幾復決,至今為患。
大壩 ,去府城六里,民自築。
馬蝗溝 在府西北五里。
馮家山塘 在小寨後坡頂。寬二里許,闊半里許,旱澇賴以蓄洩。
青雲橋河 按《建水州志》:「此為漬水,由馬家沖出青雲橋,至中所營,與南莊河合流,兩岸田畝久經衝沒,急資修築。」
馮家山塘 在城東小寨後坡。頂寬一里許,闊半里許,田畝賴以蓄洩。
大水塘 在城東一里。四時不涸,魚味甚嘉。清泑塘 在城東十五里。此為有本之泉,旁多樹木。居民享其利者,時禱祀之。
蒲草塘 :在城南十五里。水源弘沛,聚若小湖,灌田甚廣。
王家塘 :在城南六里,引水灌田。
滾沙塘 在城南十里,溉𤞑𤞑村一帶。楊公泉 在城北四十里。康熙三十年,知州楊緒爵開鑿,濟田四千畝,居民祠祀之。
大清水塘 :在城東五十里,廣二、三里。半壁枕山,蒼翠欲滴。岸邊田畝,居民桔槔以濟。
渾水塘 一在城南三十里。一在城西北三十里。
冷水溝 在城北四十里,清流不竭,灌溉甚多。石屏州。
酸水塘 在州西,闊三里許。
老湖 在州南三十里。廣闊五里許,築堤蓄水備旱。
西堤 州西一里,即楊柳壩。
皇清康熙八年,知州劉維世鑿堰,長八十餘丈。因時
啟閉灌田數千畝按《州志》作三閘。聚彌勒溝一帶水。仲秋閉閘。孟春啟之。分水十一分。遠近均沾
化龍橋堤 在異龍湖邊。康熙七年,知州劉維世增築甃石,湖水不能犯。
九天觀閘 去州西三里。明萬曆間,知州曾所能移築舊堤,瀦水灌溉,中為石閘,以時啟閉,民利之。
螞蝗塘 按《石屏州志》:「在城西三里,廣闊二里許,秋冬蓄水,春夏開洩,灌溉屯田。」
草湖 在白浪小寨,去城二十五里,寬五里許,旱則赤地一圍,澇則不能栽插,利少害多。新湖 在城南二十五里,闊四里許,俱築堤蓄水備旱。
阿迷州
東堰 在州東。自南洞經東山莊至義來村,郡人王廷表率眾為石壩。
西堰 在州西,出樂蒙河,州民趙儒築堰通之,經桃川莊至甸尾。
石堰 在州南,有小河。明巡撫鄒應龍為「石堰」 ,民賴之。
西山龍潭 :在治西,匯為沼,灌溉至樂雲莊,餘派入城。
大莊水頭 各壩田,俱引此水灌溉。旱則水稍涸,不能入田。
部沼龍潭 :土人傳九十九處。龍潭頗寬廣,水悉充滿,無旱憂。
高家莊溝 ,在治西九十里,發源沙扎哨,約長三里。係土舍李思敬開造。
河西縣
東湖池 ,有二,一在通海縣東三裏白馬山谷內,長四里許,寬二十餘丈,遇雨時蓄水灌田;一在河西縣南二十里,延四百步,袤三百步,蓄水
濟塘下一帶田畝,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立二石柱於塘左右刻「四至。」 按《縣志》,東湖池在新村後,積東華山之水,闊數十丈,四時不涸,灌溉田畝,三營軍民水利較多,其塘見存。
西湖池 有二:一在通海縣西一里,蓄溫泉水灌田。一在河西縣北二里戴家屯,上延百步。明弘治十年,知縣蕭濟始築堤蓄水,以濟塘下田畝。按《縣志》作「南湖池」 ,今壅為麥地。
秀山溝 在縣西北。田賴灌溉,每遇山水泛漲,多被衝沒。宜時加修築。
窯溝 在縣東北。按《明通志》,源自小關山,會臨瀘水。
碌碌塘 在縣北勝郎村上延八百步,袤五十步,蓄水以濟交羅布等村田畝。
山後川 在縣西李家莊,延二百步,袤一百步。東渠鄉龍潭 在縣西,出自九街子山麓,灌溉甸心、沙羅、車城等村田。
西堤 在縣西。明萬曆三十二年,知縣周邦舉築石閘。
東湖池堤 按《河西志》:「在治南二十里,延四百步,袤三百步,明成化間,朱光正築。」 按治南無堤,疑為治北戴交營堤。今長河水淤,或失其舊耳。西湖池堤 ,在治東北二里,延四百步,明弘治十年,知縣蕭濟築,即今碌溪渡堤。
嶍峨縣
大白邑溝 舊自嶍峨縣阿習村引碌碌河水灌大白邑田,今為嶍峨縣阻。
大溝 自木加沙引碌碌河水灌永城倉文沙,沖小白邑田。康熙三十九年,縣令蔡醻開張公堤 。按《嶍峨縣志》:「在縣西二里大石壩,壅水灌田園,江水為患,居民苦之。知縣張鳩工築堤,士民感頌,有碑記。」
松子園石渠 ,「萬曆二十年修建,綿亙十里,灌溉利焉。」
倪家沖堰 在縣南一里香柏村之左。
大石壩 在嶍峨縣西北。
新龍堰 、角池堰 、大羅河堰、砥柱堰 、普龍堰 俱在嶍峨,明萬曆二十年,知縣李先芳修。
鸚鵡塘 有二,俱在縣鸚鵡山下,其一可資灌溉。
董家堰 在縣東北二里。聚水灌田。
魚池 在縣北四里
蒙自縣
草湖堰 按《蒙自縣志》:「在南關外,決南湖水,蓄之為堰,注於泮池,春夏滋以溉田,秋冬則以閘閉之。」 但恆雨易盈,恆暘易涸。
法果泉 在縣南十五里。水經於新安所軍田中,軍人得壅激之利,已病鄰。嘉靖年,郡幕周松及百夫長王昌濬之為渠,導水由山巔行二里,始復故道。決其淤塞,分流東注於縣,合流於灑雞生三岊泉,軍民利之。今廢。
白謙渠 在縣東二十里。萬曆時,邑人王邈鑿山窮源,導水為渠,廣一丈,深八尺,長四十餘丈,而合流於租革老龍潭之水。高堤壩以時蓄洩。凡役萬人,費千金,歷半載而後成,蒙民以為惠政。今廢。
新平縣
阿謝堤 按《新平縣志》:「在縣南三里,大石壩壅水灌田,東南永賴。」
青龍坎 在縣西五里。築大壩灌溉納起一帶。土官村堰 、阿謝山堰 、太平村塘、渺刺塘 ,俱在舊新化州岏㟽鄉。龍王廟堤 在縣歸召鄉。明隆慶六年,知州麥天惠築。
邦那圩 、登龍渠 俱在縣祿庫鄉,可備旱澇。
臨安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本府。〈建水州附郭。〉
臨安府城池 ,舊為土城。明洪武二十年,宣寧侯金朝興檄指揮萬中拓地,易以磚石,周六里三分,高二丈七尺。設四門:東曰「迎暉」 ,南曰「阜安」 ,西曰「清遠」 ,北曰「永貞」 ,東南為鐘樓。成化十六年,兵憲何純重修。丁亥,流寇攻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曹得爵、知州李澦、守備李承芳。
「修葺」 東北角。遶西北及西。南角有池正東及東
南無池。按《建水州志》:「建水附郭,舊係土城。明洪武二十年,宣寧侯金朝興檄指揮萬中拓地董役相地所宜,砌以磚石。周圍六里,高二丈七尺,為門四,各為樓三層,高八尺。東南角為鐘樓看城小鋪四十八座,正南外屏牆一座,本衛軍器貯於各樓,鎖鑰掌於本府。各門內牌坊一座,扁以門名。成化十六年,兵備副使」 何純重鑿壕塹,深一丈,闊一丈。二十一年,分巡僉使劉福每門置二丈鐵銃,為亭覆之。弘治元年,兵備副使謝秉忠於城上每三十步為一臺,聚磻石。六年,兵備李孟晊於城牆下種樹。十二年,兵備副使王一言「修葺城上壕旁,各增闌牆。東西二門外置應捕官軍房各六間。」 正德七年,兵備副使王昊於南北二門補設應捕官軍房各六間,東門又添設夜不收軍房六間。嘉靖二年,兵備副使王納誨每門置「嚴謹門禁」 、「盤詰奸細」 二牌。五年,兵備副使戴書搆金鼓房十二間於東西門內,四樓俱有更鼓,銅漏則在東樓,但壕中無水。十八年,兵備副使鮑象賢欲引異龍湖水環注,陞任未果。東門外官廳二所,處衛經歷知事四,城內守門軍房各十間。至丁亥年五月二十二日,流寇李定國陷城,先毀北城樓,並「永貞」 、「阜安」 、「清遠」 三坊及銃亭應捕官軍房,一時俱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冬,大兵入滇,賀九儀復焚燬西南。
二角鐘樓而去。今應捕官軍房俱缺,官廳亦廢。康熙四年,知府曹得爵重建北樓、鐘鼓樓並炮臺。守備李承芳重建西樓。七年,知州李澦重建城樓。西甕城門。奉府准《三庠公議》,改南向外州縣
石屏州城池 ,「明成化十六年,知州蔣彝因民居為四門。嘉靖三十年,築土城,周二里三分。萬曆二十四年,知州蕭廷對因舊城重修,改東、南兩門向。天啟丙寅年,署州顧慶恩改創,州人陳鑑易以磚石,後圮。」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劉維世重修,無池。按《石屏州志》
州舊無城池,成化十六年,知州蔣彝因民居為四門,曰「東迎恩,西通貢,南拱辰,北鍾秀。」 嘉靖三十年,元江兵變,築土城,周圍六百七十四丈,就地建東西兩城樓。萬曆丙申,知州蕭廷對石砌甕臺,建東、南北三樓,更四城門名:「東海日,南雲臺,西寶秀,北龍朋。」 天啟乙丑年,土垣崩裂,麗譙傾圮。六年春,署州事澂江府通判顧慶恩改創磚城。本州鄉紳左江道副使陳鑑為久遠計,捐銀二千,首倡其事,乃克興工。城去故址數十武,隨地形相民居拓出七十餘丈,七年秋竣事。周圍七百四十八丈有奇,高二丈有奇,厚二丈。城外鑿池,引異龍湖水。七年冬,修四城樓。
皇清順治年間兵燹之後,城樓頹壞。康熙六年冬,知
「州劉維世捐俸六百金,重建四樓。北門新平基址,更砌磚臺,高二丈許,建樓於上,規模宏敞,百餘日告成。」 城牆崩塌處,用石培補,可資防禦。「阿迷州城池 ,舊為土城。明正統間,知州張安築,高丈餘。成化十六年,東西二門圮,知州黃時中改立。嘉靖四年,分巡僉事傅尚文拓築。萬曆四十五年,巡按御史吳應琦易以磚」 ,周三里。丁亥年流寇拆毀。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王民皞、吏目傅國瑗重修,無池。
按《阿迷州志》:「舊無城池。正統年,知州張安周圍築,培高丈餘,為四門,朝宗迎旭,望廣、拱極。成化十六年,夷人相讎,東西二門圮壞,知州黃時中改立修教場於西門外。嘉靖四年,分巡僉事傅尚文拓築之,兵備副使戴書督完。二十一年,都指揮石邦憲沿城立敵樓八座。二十二年,署印知州張哲修東西二門,署印州」 同知曹松改修南、北、東三門。王廷表云:「雲南,國朝之邊地。阿迷,雲南之邊地。自此五百餘里為交州界,宜築石城。傅僉事所築者,令民為之,高下不一,雨淋則傾,城外即田,水浸則仆,上官未嘗往視。有司間視之,惟拘築者,民怨中止。且四門不正,日就傾圮。表嘗與分巡僉事邵煉言,令官支庫物修治。」 近撫按檄令修治,皆不應。今圮壞又甚矣。或補築,或改築,惟有責者裁之。
寧州城池 ,明嘉靖十年,巡按御史毛鳳詔題建。十二年,知州李道全築,周圍五百六十丈。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嚴敬重修。無池。按《寧州志》所
載甚略。按《明通志》:「城凡三門,西會通,東順化,南寧遠,北負以樓,扁曰環翠。」
通海縣城池 明洪武十五年,指揮陳鏞創土城,二十四年,指揮儲傑易以磚石,周二里,高一丈七尺,有池。按《通海縣志》:「縣舊無城,明洪武十五年,以通海為東南要領,置守禦千戶所二分。」
屯設守。指揮陳鏞創立土城。二十四年,指揮儲傑砌以磚石,周圍二里,高一丈七尺,開四門,「東泰和,西慶豐,南迎薰,北鎮海。」 池闊一丈八尺,深一丈,此禦城也。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楊翹瀛以土寇攻劫,民不寧居,緊連禦城,建縣城於秀山之麓,築土高厚,與禦城等,周圍約二里。又於大橋建一土城,防護客店,往來商賈甚便。丁亥年,土逆沙定洲叛,寧州土官祿永命竊據通海,毀其縣城,並大橋、土城亦毀之,以故官署灰燼,民居傾蕩。今官署暫寄禦城,而禦城樓櫓盡廢,山川之秀脈不聚,官多留滯,吏多舞法,閭閻不即登熙皞之風意,風水之說,有不可誣者。
河西縣城池 ,舊無城。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因民居立南北二樓,後廢。至崇禎二年,署縣周莫儀建石城,周二里三分,無池。按《河西縣志》:「城舊在螺髻山下,古休臘地。明成化間,遷普應山下上義坊。」 今城地稍因民居,立南北二樓,象城野居。萬曆四十年,知縣趙築土垣壅之。崇禎六年,巡撫蔡侃、巡按姜思睿檄署縣臨安府推官周莫儀易以石城,周二里三分,高丈餘,厚數尺,雉數百,門,鋪全無池。
嶍峨縣城池 :「明正德六年,知縣胡淮築土城,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二尺,後漸圮。嘉靖三十年,知縣邵元善創四樓。崇禎甲戌,易磚城。」 按《嶍峨縣志》:「城闢四門,皆有樓。城高一丈三尺,周圍三百三十七丈,計一里八分,厚四尺。近河卑濕處,更立排柵以障之。年久傾壞,是非長策。嘉靖三十二年,知縣邵元善新創城樓,東」 曰《朝天》,西曰《鎮彝》,南曰《來薰》,北曰「拱辰。」 雖雲可觀,尚未盡美。崇禎庚午年,改建磚城,制度稍壯,可禦外侮。歷年增修,規模略備。
蒙自縣城池 明成化二十年縣丞陳溥築,後漸圮。萬曆四十二年,邑人尹紹皋、尹紹夔,捐金建磚城,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七尺,無池。按《蒙自縣志》:「舊無城,成化二年,縣丞陳溥始築土牆,周圍七百丈,闢四門,置樓櫓。東曰拱曦,西曰朝嶽,南曰寧清,北曰通貢。」 萬曆元年,撫軍鄒公以征蠻之役,駐師於縣,更其門之額,取象於蒙,東曰「果育」 ,南曰「時亨」 ,西曰「利禦」 ,北曰「養正。」 其後知縣歐陽暉、李時用再修之。然土性不堅,隨修隨圮。邑紳尹廷俊乃帥其子若孫捐築石城,計費萬八十餘金,因以其子孫之名名其城。東曰「奎壁」 ,西曰「皋夔」 ,北曰「禹稷」 ,而名其南曰「見湖」 ,則廷俊之號也。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七尺。丁亥年,為流賊所平,後雖少為修補,然功大而難復,歷今迥非舊制矣。縣舊無池,明崇禎四年,邑人以寇患濬壕土,無泉脈,或言不利於民,遂止。
新安守禦所城池 先築於花丈里,名「花丈城」 ,後遷補瓦寨,距邑治十里。正德十二年修築。周圍二百一十丈。有二門:南門禦遠,北門永安。康熙二十五年所裁,今城仍舊。
新平縣城池 明萬曆十九年,知縣李先芬築土垣,周四百丈,高一丈五尺,有池。按《新平縣志》:「城闢四門,皆有樓。城高一丈八尺,周圍三百三十八丈,計一里九分零,厚五尺,計堵口六百五十七。始自萬曆二十年知縣李先芬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厚三尺五寸,架椽覆瓦。城外挖壕,周匝三百五十丈,開四門,東寅陽,西阜成,南鎮。」 元,北拱極。至崇禎七年,知縣業元惠詳請改建磚城,遷於舊治之東,離五里許。後十年,知縣郭秉忠修飭標題四門。「東望五華、南薰、解慍,西連雁塔。」 北門鎖鑰,制度稍壯,可禦外侮。間年增修,規模少備。
臨安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本府。〈建水州附郭。〉
箐口關 在府西曲江北,設有巡檢。
曲江橋 在城東北百里,長三十丈,係木橋。明天順間建。萬曆三十二年,僧如淨與張國相募緣董工,鄉紳都御史王恩民「倡首創石橋,巡按御史沈正隆、兵備僉事龔雲致各捐資重修。」 「香木橋 」 在城東八十里。
三公橋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今改名「飛虹。」 瀘江橋 在城南一里。明宣德間建,跨瀘江。正德中,義民王鎬等重修,復圮。萬曆初,鄉民沈崇儒甃以石,覆以屋。
天生橋 :在城南婆羅莊哨。有石跨流,自然成橋。
白鶴橋 在城南五里,明景泰間建。按《明通志》,名百花橋。
會安橋 在城西北黑衝山下。明弘治間,徐宣甃石。
板橋 在城西北十里。明弘治間,錢銳建。十架橋 在城西四里。明景泰間建。
通貢橋 在城東北三十里。明弘治間建。後高辛重修。
迎恩橋 在城東一里。初以木為之,明正統間甃以石。
青雲橋 在城東十五里,同知鄉紳張儒象建。飛虹橋 在城東十五里,跨中溝,明正統間建。按《建水州志》:康熙三十七年,堤決衝沒,壽官陳光緒,同郡紳士捐建石橋,上覆以閣。非僅利涉,亦以固河堤也。
賽公橋 在城東二十里。居人余先覺建。清流橋 在城北二里。明天順間建。
浣衣橋 在城南五里,跨小河。明正統間建。成化間,居人葉丹重修。
永安橋 在城西十里,跨白龍渠,明成化間建。登瀛橋 在城西,明成化間建。
玉虹橋 在城東十里。長四丈,廣半之。明宣德間建。
三河橋 在玉虹橋南。三河分流,二橋相望。明正統間建。
登龍橋 在東城迎暉門外,跨壕上,砌以石。東廛,水患稍息。萬曆二十九年,郡人共建。
鎖龍橋 在城東門,近城內外水皆由此出,一名「匯源橋。」
張家木橋 在曲江沙壩,為塘站通道。江水深闊,人苦褰涉。張國相之祖源,造木橋以濟,但夏秋每苦漂沒。源置腴田一區,永作橋費,數百年來行人利之。
石屏州
寶秀關 在州西,地接元江,設有巡檢。
修衝橋 在州東四十里,交建水州界,往臨安要路。
顧公橋 在州東門外。明署州通判顧慶恩建。「化龍橋 」 明鄉紳參議楊廷相父子建。
通貢橋 楊瓊建
福森橋 楊名學建
許家橋 明鄉紳許子言建。
通遠橋 在矣落橋東五里,明弘治間建。矣落橋 在城西八十里,跨矣落河,明天順間建。
阿迷州
東山關 在蒙樂村。明宣德間設,有巡檢,久裁。通濟橋 在州城東。明弘治間建。
小橋 在城西門內,明成化間建。
新橋 在城東北,離城五里,石樑三空,以濟東河,廣二丈,長十餘丈。
永安橋 在城東二里。明天順間建。
永興橋 在城東,明弘治間建。
東橋 :原係「木橋」 ,今廢。
通安橋 明弘治間,王晟建。
古城橋 在州南
香木橋 在治南一里。石樑一大空,以防群山潦水。相傳有水怪藏山巖中,遇雷雨水漲,間出為患,輒傾壞橋梁。空處乃為龍頭二尺許,下銜巨鈴,風搖,聲錚錚然以鎮之。兵亂時,鈴為竊去。南橋 ,在治南,離城五里即水泉橋。下石上木三空,廣一丈,長八尺餘,以濟渾河。明知州方逢盛建。
西橋 在城西
義橋 :在治西,離城八十里。木樑,廣一丈八尺。僧人募緣修建。
泰安橋 在城西三十里。按《明一統志》:「在阿迷州西三十里。」
寧州
甸苴關 在州西北,設有巡檢。
盧公橋 在州城西三里,跨元江通甸苴關。明正德十六年建。崇禎十四年鄉耆王傑重修。霽虹橋 在城西三里。明嘉靖八年建,今圮。恩永橋 在城南三里,跨恩永河。先年搆木橋。明嘉靖「甲寅,御史張鳳翀改建石橋。」
觀音橋 :在城東七里。
廣嗣橋 在城西北。張中建。
黃澄橋 在城西北三十里。路當通衢,澗狹水險。明隆慶七年,州民黃澄建。萬曆間,其子重修。浣江橋 在州治北四里。
惠濟橋 在治東三里
賽公橋 :在治北五十里。
通惠橋 在治北七十里。
小江橋 在治東八十里。
廣濟橋 在治東七里
通海縣
建通關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南一十里。寧海關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北一十里。沈家橋 ,在縣東六里。此溝受新村一帶渾水。高家橋 ,在西郭外。
永濟橋 在縣東二里
尼郎橋 在縣城迎薰門外。
溥利橋 在縣東百步。明弘治間建。
秀江橋 在縣城西南秀山,澗水潺湲至海。迎恩橋 在縣東,俗呼「大橋。」
登瀛橋 在秀山半,名「昇仙橋。」
河西縣
曲陀關 在縣西
鎖龍橋 在縣治南四里。明崇禎年建。
永濟橋 在縣治北,明弘治間建。
陽關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明萬曆八年建。「碌磎橋 」 在治東,長、虹三渡界於湖中,與蘇堤小異。
指南橋 在城南二里,明弘治間建。
小街子橋 在治東十五里小街子西。橋甚巨,向為窯衝河設。今西徙,猶存其制。
嶍峨縣
老魯關 在縣西三十五里,通沅江要隘。伽羅關 、興衣關 ,俱在縣北。
濟川橋 在縣東門外。舊係木橋,年久傾圮,知縣吳懋英捐金勸眾改造石橋,今圮。
練江橋 在縣城西半里。
通濟橋 :在縣城西北十里。
桂峰橋 在縣南一里
龍江橋 在城東六十步。水大用舟楫,水小設橋。
蒙自縣
箐口關 在縣西七十里。嘉靖二十八年建,原係箐口關,舊設巡檢,今裁,改關為鋪。
永安橋 在城西門外。明萬曆間,巡撫鄒應龍建。
長橋 在城北二十里,長十丈。明天順三年,土官祿剛建。
宜民橋 在矣渡鋪。明洪武間,縣丞李復造,周璽、朱良賓重修。
倘甸橋 在城北七十里。明天順三年建,今名「萬里橋。」
興衣鄉橋 在石橋巡檢司東一里。
艾家橋 在雞街。天啟三年,艾清溪之婦饒氏建。
矣波渡 在縣西三十里。有船。
箐口渡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
新平縣
太平橋 在縣東三里,今圮。
廣濟橋 在縣西南三里,今圮。
永定橋 在縣東三十里。易為「水圮」 ,現在興修。迴龍橋 在縣東城外。
飛鳳橋 在縣西北一里。
七曲橋 在新化城東五里,今圮。
妥甸橋 在城西三十里,今圮。
納樓長官司
納更三渡 在納樓巡檢司。隴墩蠻、板《蠻汪》是也。
祿逢渡 在司南四十里。
乍甸渡 在司東南二百里。
阿土渡 在司東一百五十里。
虧容長官司
檳榔渡 在司西北五十里。
茶甸渡 在司西北四十里。
臨安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本府
臨安府治 。明洪武二十二年,通判許萃建。成化二年,知府鍾英重修。萬曆四年,知府昌應時增修。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府黃明重建。
建水州治 在城內府東南。明洪武十五年,知州張大本建。後因兵燹。
皇清康熙七年,知州李澦遷移東南隅
吏目署 在州治東南隅。
「提學道行臺 」 即州舊署。
禮賓亭 在州東北虎街。弘治十五年建,今廢。翠屏公館 在州東北五十里。嘉靖六年兵備副使戴書建。
曲江公館 ,嘉靖六年兵備副使戴書建。曲江驛 ,永樂十九年驛丞何俊建,順治十八年裁
箐口關巡檢司 在曲江北。永樂五年設。有官吏弓兵。
總鎮府 ,在北門內,原察院行臺。
《中營遊府 》在城南,鄉紳祁「上」 合住宅。
左營遊府 在城東北,鄉紳曹宗載住宅。右營遊府 在城西,指揮錢崇時住宅。
中營守備 :在城南,鄉紳朱國應住宅。
左營守備 :在城西楊鄉紳住宅。
右營守備 :在城南,鄉紳李宗琮住宅。
外州縣
石屏州治 :在州城內,明洪武十六年建。
皇清康熙十年,知州劉維世重修。按《州志》:正堂三間。
川堂五間,後堂三間,左右公廨各七間,譙樓三間,儀門三間,住房五間,廂房六間,土地廟、寅賓館俱在儀門外。禁獄在儀門內。旌善亭、申明亭俱在州前。分司在東廂,明弘治四年建。今有房六間,修為莊倉。內預備倉、外預備倉,育賢倉、寶秀義倉,五畝義倉,今俱廢。東門義倉,舊止三間。北門軍倉,見收圈撥田租。儀仗庫川堂左吏目署 正廳、後廳住房各三間,儀門三間,馬房一間,廚房一間。
寶秀巡檢司 正廳三間,大門一間,住房三間。寶秀驛丞衙 在州城內。
鐵冶所 在曠野
河泊所 在「小水」 ,今俱廢。
養濟院 在城內
演武廳 在北郊。今俱廢。
阿迷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六年建。
皇清康熙十年,傅國瑗重建。按《州志》,明宣德年建兵
燹無存。至己丑年,知州劉譽重建。大門三間,土地祠三間,儀門三間,大堂三間,左倉三間,右庫三間,東西書吏房各三間,川堂三間,三堂三間,主房三間,廂房各三間。東有軒,軒前有小池,有亭。
吏目署 按《州志》:在州署大門內東首。大門一間,二門一間,大堂三間,主房三間,廂房二間,寧州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六年建。
皇清康熙五年,知州嚴敬遷建。二十六年,知州金鳴
鳳增修按《州志》:「大堂五間,東西廊各五間,川堂三間,覲光樓三間,廂房各三間,住樓五間,廂樓各三間,寢室三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左右角門一間,大門三間,左土地祠,右禁獄,前迎賓館,左旌善亭,右申明亭,龍亭庫,育賢倉,祭器庫,預備倉。」
同知署 按《州志》:在大堂左。大堂三間,廂房各三間,堂後倒八尺三間,內宅三間,廂廚全。吏目署 按《州志》:在大堂右,堂。宅同左署。以上各署,明洪武年建。後於康熙元年,州牧丁天輝建大堂三間,後樓三間。三年,州牧曹誠修建左廊六間。五年,州牧嚴敬移建州治東。
通海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五年建。明末焚燬,僑寓民居。按《縣志》,舊在城內正堂、川堂、後堂、左右公廨、譙樓、儀門、住房、廂房、園池、亭榭。儀門外建土地祠、寅賓館,譙樓外建旌善亭、申明亭。今俱毀,權住武弁衙門。
典史衙 按《縣志》:舊在縣署譙樓內,正廳、後廳住房各三間,儀門一間,今廢。寄居民房。
驛丞衙 按《縣志》,舊在縣城東,今裁。
陰陽學 醫學 按《縣志》俱在縣側,今裁。河西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五年建。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鄧苑重修。二十五年,知縣李維
藩增修。按《縣志》:「儀門三間,大堂三間,左倉房六間,右班房二間,川堂三間,右書吏房三間。由川堂側南入,樓房三間,東西房各三間,宅右花廳三楹,書房一間,魚池一,前耳房一間。大門內土地祠三間,監房三間。」
捕廳署 按《縣志》:大門一間,正堂三間,耳房一間,內宅三間,耳房一間,客座一間。
嶍峨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四年建。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吳懋英增建。按《縣志》,大門
三間:西班房一間,土地祠一座,儀門五間,監獄一間,倉房一間,大堂五間,東西倉房兩間,兩廂房六間,後廂房兩間,宅門一座,正房五間,兩廂
房六間,西廳三間,書房一間,廚房三間,馬房三間,箭場一道,菜園一圃。東倉三間,筇川倉房三間,庫房,無。
典史署 按《縣志》:大門一座,正廳三間,後樓三間,廚房二間,馬房一間。
巡檢司署 按《縣志》:大門一間,儀門三間,正廳三間,後堂三間,廂房兩間,馬房一間。
蒙自縣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五年建。按《縣志》:大堂三間,堂右庫房二間,今廢。六房號舍六間,戒石坊一座,土地祠一間,儀門三間,迎賓館三間,在儀門外左,今廢。監禁一所,在儀門外右。大門三間,舊有譙樓,今廢。旌善申明亭,今廢。二堂三間,堂左客廳三間,茶房一間,廈房五間,馬房三間,內書房二層內宅樓房三間,左右廊房六間,廚房三間。外官倉二所在縣左右。收貯捐輸、捐納等穀。
縣丞衙 按《縣志》,「在縣東」 ,今廢。
典史衙 按《縣志》,在縣東南隅,典史鄒廷崧建。巡檢司治 按《縣志》,在縣北七十里箐口,永樂間建,後遷於倘甸,今廢。
養濟院 按《縣志》,「明萬曆間,知縣李時用建,李國用重修。」 今改建城北。
義倉 按《縣志》:「在治東隅,即桂香殿也。田共大小三十路,額租三百三十兩,額糧一石七斗,秋冬兩季放給孤貧。」
新平縣治 在城內。明萬曆十九年建。按《縣志》:大門三間,西班房一間,土地祠一間,儀門三間,監禁一間,大堂五間,東西兩廂,倉房二堂五間,內宅門一座,主樓三間,馬房三間,書房三間,花廳三間。內宅東西各三間,菜園一圃。
典史署 按《縣志》:大門一間,正廳三間,後樓三間,廚房三間,馬房一間。
巡檢司署 按《縣志》:在揚武壩土城內,去縣九十里。舊制,通判一,推官一,照磨一,俱在府治內。州一在新化城內。巡檢司三,一在曲陀,一在伽羅關,一在箐口關。驛七:一在曲江,一在新建,一在寶秀,一在阿迷,一在矣馬硐,一在羅臺,一在通海。稅課司,一在府城。陰陽醫學皆全,今俱廢。明制,舊設一衛,指揮二守禦千戶所。
皇清順治十六年,改為守備千總。臨安衛在府城。《通》
《海禦》在通海。《新安禦》在府東南。康熙六年裁。今俱廢。。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