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7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卷目錄

 臨安府部彙考六

  臨安府物產考

  臨安府古蹟考陵墓附

  臨安府猺獞峒蠻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六卷

臨安府部彙考六

編輯

臨安府物產考        通志

編輯

府總

《樹頭菜 》,出石屏。

藕粉 出建水

《佛桑花 ,出府城》。

𪅂雞 ,出通海杞麓湖,雞身鴨掌。上巳前來,重陽前去。

淡豆豉 出阿迷,治傷風。

薏苡仁 出府城

《紋布 》出《通海》。

莎羅布 ,出《建水》。

石青 ,出寧州阿迷、嶍峨、新平。

膽礬 出府城

「紫石 」 出石屏,可作硯。

「松花石 」 ,出通海。

沙糖 ,紅白二色。出建水、寧州、阿迷。

勝沉香 出河西。按《一統志》即紫檀香。

雞㙡 ,出蒙自者佳。氈衫    ,紫土    蘆子。

瓦器 以上俱出《建水州》。

小白穀   、《安顛》穀   、冷水穀。

「犬」 ,細麻,線  紅心    ,百日早。

烏穀    :紅皮    ,紅白,梗齒,柳條    ,新興    ,白紅,他狼,鐵穀    ,假糯    ,飯糯。

響穀    花,皮    長無芒,香大小糯米  葉裏藏   金裏銀。

黑白黍   。高粱四種  :粟飯糯。

玉麥    、大小麥 :以上俱穀屬,通邑皆有,而石屏州獨備。

鐵 ,出嶍峨縣,紅石岩廠、山後廠、六竜廠、新廠。《黃魚 》,出嶍峨丁癸鄉。有極大者,不可多得。銀 。出新平方丈廠,明直廠,久經封閉。

銅 出新平易得廠,久經封閉。

石蛙    、土蜂    、岩蜂

《葫蘆蜂   》、草蜂 ,俱出《新平縣》。

蘆實    、靈蛇    、蜂蠟。

《片筍 》,俱出舊新化州。

臨安府古蹟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建水州附郭。

曲江城址 在曲江,有二,一築於漢,一築於蒙氏。

段氏故城址 有二,一在城西蓮花池,一在南山寺。

楊知州莊 在城東南五里。元知州楊和居此,俗呼「楊時莊。」

讀書臺 在城內,地勢高起如臺。明洪武中,學士王奎、都御史韓宜可謫戍時,講業於此。訓導趙子禧構亭其上。

撫蠻臺 在城西。明巡按姜思睿招撫土蠻,因築臺焉,址存。

將臺遺址 有二:一在城西北,明左方伯駐兵處;一在白鶴鋪,定遠伯沐昂駐兵處。

廢新化州城 在城西,明嘉靖初建。今州裁,城存。

觀音倉 按《州志》,「在府治西南廣濟倉內,不知創自何年。有閣高起如山,中奉觀音大士像,高二丈許,座下傳有海眼,座前拜石。每清晨有水珠百餘點,日三變易,拭不染指。」

銅壺滴漏 在城東樓,創自洪武甲戌年,規制精巧,賓暘測晷,時刻節令,絲粒不爽。萬曆六年,兵道許宗監有《重修記》。今遺址尚存。

顯靈坊 在城隍廟前。嘉靖初,有姦殺其夫者,事後以豬羊往祭廟中。甫欲焚紙,豬羊突起,直奔府堂。適知府昇座,即為拘究,得其罪狀,因造:

坊曰「顯靈。」 丁亥亂,焚燬。至康熙三十年,總兵王洪仁及郡人重修,仍額曰「顯靈。」 知府王永羲易以「赫濯」 二字。

石屏州

砌碌石 在州西五畝。寨石高七尺,左右各一,高四尺,如犬逐鹿狀。

龍馬蹄石 在州西北百餘里。高四丈,圍六尺,有馬蹄跡,旁有四小石,禱雨輒應。

廢末束城 在異龍湖三島山按《明通志》今考在穵斷山

石豬 按《州志》:「在州東二十裏白浪寨,近海有坡,坡間一路石如群豬下海。相傳昔有海豚,夜間上山尋食,回至此坡,聞雞聲,咸化為石,至今依依有望水之狀。」

「石龍 」 在海東山峽中海水洩處。水由臨安入雲津洞,暗流歸阿迷州。其山峽中流橫一石龍,水由上行,旱澇毫無增減。先因旱開挖至石龍,雷雹大作,相怖不敢動。

龍王廟 在州西三十里,地名「前所」 ,有一小山,高二丈,周十丈,中懸一洞,相傳神龍養珠於此,形蟠入石四五分,如黑印然,鱗甲鬚爪宛然如生。上建龍王廟。

石魚 在寶秀前所後大路旁,長丈許,頭尾脊俱露。旁有池,寬四、五尺,極旱不涸。樵牧常遇金魚一雙,游泳其中,舉手掬之即不見。

石枰 在寶秀吳家營,有秀山,其寺創於唐,相傳有二仙奕石上,樵牧見之即不見,今遺枰石。《無影樹 》,在州西四十里蘭若寺中,有古梅一株,縱天氣清明,地無樹影,枝茂花芬,煙霧不能鎖,鳥雀不棲。萬曆初年,有異人寓寺,伐樹滅跡,不識其故。

金雞石 在州西三十里,地名「關口」 ,有石壁丈餘。相傳金雞唱於石上,聲達四境。又傳嘉靖間,採使將石中寶取去。至今金雞無啼聲。

仙人足跡 在州北乾陽山上。相傳羽客居此修煉上昇,遺足跡於石。

阿迷州

風雷洞 按《州志》:建寧張仁杲時,治東百里有風雷洞,高據山腰百步外,聞其內有風雷聲。狀元館 :蜀成都楊慎明,正德辛未狀元謫滇時,與郡紳王廷表幼時窗友也。慎來阿訪廷表,其父王穎斌為建館於城內,極壯麗以居慎,扁曰「狀元館。」 登臨遊賞,頗有題詠,惜今罕存。平定阿迷 ,治東山莊,當萬曆初撫軍鄒應龍勦撫獛喇後,制銅瓶一、銅錠一,豎置莊前阜地,隱括「平定」 二字。至戊子年,流寇入滇,偽將有「平東安西撫南定北」 之號,因追殺沙定州,屠城赤地,人以為符合。鄒應龍先讖寇亂時,其瓶與錠為人竊去。

雷公祠 鄒巡撫勦撫時,忽雷神擊遁賊於此,遂建祠於上。銅鑄雷神像,手指向東,彝人有謀為不軌者,輒暴死。後有堪輿索彝厚貲,令潛毀雷神像,至今僅存其跡。

楊廣城,遺址 有三,一在通安橋前,一在坪鋪,一在石頭寨田間。宋狄青將楊文廣逐儂智高於此。

合江口 在州東三江口,儂智高由此竄入大理。

傳聲洞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集甸境。洞口有石如蓆,人噓其孔如吹角聲,可聞數里。按《明通志》:「人少到,輒有蛛網封之。」

寧州

古城 ,在州西三里,武侯築。

寧海府故址 ,在州西三十里大雄寺傍,今名《舊州》。

西沙縣故址 ,在州西二里仁善坊內。

三異石 「在州西十里,一類人足,一類硯池,一類棋盤。」

武侯祠 按《州志》故址在治東三里召保沖。右古塔 ,距治四里,元至正末建以鎮水口。石笏 ,「在治西三里。」

石龍跡 ,在治西北四十里。

通海縣

諸葛山 按《縣志》:「在治東南二里,武侯駐軍處。漢㽛町縣故址 在縣北,即守禦所城。蒙氏置都督府,段氏置節度使,改秀山郡,又為通海郡。元立宣慰司總管府於此地。」

廢臨安路 ,在縣北五里。

舊土城 在縣東五里。寨長王智築此以禦諸蠻。廢址尚存。

湖水拖藍 東鄉妻盧氏,誓死守節,有力者逼。

之,即殞湖中。每於風定時,湖水獨藍一帶,長數十丈,寬數尺。

白馬停驂 在縣東一里。元時有一將軍征蠻,銀鎧白馬,及巖而歿,至今巖壁縣一馬蹄,惜姓氏不傳。

《神僧脫化 》,在秀山之半,神僧李畔富,拂衲而逝。人拭之,得石一塊,可三尺餘,僧像伏一龍,宛然如生,其石不磨。

《金蟾見瑞 》,東華山泉中有一金蟾,士人見之,即考高等,擢巍科。溫水塘中有一金蟾,人常見,見則士能文,民能富。

南園 在秀山谷中,群花爭麗,四時不謝。中翰許登高遊息之所,今廢。

西園 在西郭外。秀溪環繞,花榭藥欄,極其幽異。司空姚載典「高臥處」 ,今廢。

獨秀軒 在秀山古松下,趙有能建,今廢。「積翠亭 」 在秀山湧金門外,今廢。

石筍 在縣東北二里。世傳有異僧以杖穿石,洩杞麓湖之水。

半月池 在縣城內,月圓月缺,俱映半輪。《仙人跡 》,在縣東南,每日有沙印人跡數百,或去之,明日復見。

河西縣

古城址 有三:一在縣東北一里,一在縣西北三里,一在縣東三十里,俱元時築。

元帥府 在縣北三十里。彝名「曲陀關」 ,又曰「萬松營。」 元至正二十年建,碑址猶存。

龍馬槽寨 在縣北十五里。按《明通志》:在縣北百里,古有龍馬時見。按《縣志》,在縣西五十里。後倚崇山,前控碌河,最為險要。土目王耀祖築城於此,以捍山賊。地屬新興,耀乘機私役河民,籍之為兵,橫虐難堪。縣民控於撫軍,平其城,河西土官之害始息。

金華寺 按《縣志》故址在螺峰山中,元時建,今廢。

休臘故址 在縣南三里螺髻山下。舊縣治此,今廢。

石塔 在縣南螺髻山頂。旁有清池,水常不竭,中產蓴菜。

白塔 在縣北一里琉璃山,今廢。

雲峨石 在縣東北五里。其石高數丈,壁立崢嶸。有噴雪巖、雲和洞,溶湖在前,藤蘿滿徑。邑人澹淵先生居此,閉戶著書。每暇登石上,乘醉作石竹墨牡丹,曲盡生物之妙。故址尚存。

石樓 在治西五十里碌碌河邊。山皆石竅,一石懸插河上,廠若樓然,上有石屋覆之,可容數十人。

嶍峨縣

「威鎮遐方 」 四字在通濟橋旁石巖上。明萬曆間,遊擊鄧子龍征寇至此,誓師斬賊,血書之。至今赤色如新。

古城 有二:一在縣西怕念鄉,一在平甸鄉。《廢平甸縣 》,在縣西七十里平甸鄉。

廢筇川縣 在縣西九十里筇川鄉。

蒙自縣

石杵臼 在縣東三十里,土人戲舂之,不可動。廢新安所城 在縣瓦寨甸。明正德年建。今所裁,城存。

風洞 在納樓長官司東二十里,四時風自洞出,人不能近。

魚洞 ,在司東南六十里。每春有蝦長五寸餘,色丹而肥。

羚羊洞 ,在司北。飛石崚嶒,人不可到,傳為仙窟,上有羚羊。

古城 按《縣志》:在新安所十里,有古碑,題曰「宋將楊文廣駐師之所。」 蓋狄青討儂智高,遣文廣逐之至此。

蓮花灘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巨石橫亙,江水瀉下如風,水中亂石無數,夏秋沒,冬春現,望之如菡萏。

銅鞍銅斧 在縣小東山下。明萬曆時,撫軍鄒應龍征勦蒙迷土賊,置銅鞍、銅斧各一於此,寓「安撫」 二字之義。今署前碑碣尚存。

枯樹 ,在東關外舊龍王廟。杜鵑初來,必先鳴其樹上。後因兵燹,剪伐無存。

花丈城 在縣東南七十里。明正德時,遷臨安衛中所於此,築新安守禦城。後以遠,改遷縣左十五里。

土官宅 在翠微山下,明初,土官之故居也。後移之土官村,縣西九里,今廢。

仙人溝 ,在縣北二十五里。溝橫山腰,深十餘。

丈,廣數丈,長二十餘里,兩壁皆石,中無流水。溝之左旁名「仙人耙」 ,自山而下約半里寬,如有耙地形,相傳為仙人所遺。

望親臺 在縣西一里許。俗呼大墳堆。明嘉靖時楚黃州張澤所築也。澤作宰蒙邑,遠慕親幃,因築之。每公暇,輒登其上以瞻拜焉。澤尤工大書,今虎山麓有巨石,鐫「堅白」 二字,即手筆也。《目則城 》一名古城,在縣北一里。相傳蒙自先建於此,遺址猶存。

將臺 在新安所西里許。相傳明張都司進勦𤝕寇,屯兵於此。雷公祠 在縣北四十里。土賊嘯聚祿豐山中,巡撫都御史鄒公往平之。一夕迅雷,盡斃其賊,遂立祠祀之,有碑記。今祠廢。

西土邑 ,萬曆中,巡撫陳用賓題建縣城,已建堂及樓並萬壽寺、城隍廟。指揮把總領兵一百五十名,寧州土目率兵二百守之。兵回,為賊所毀,遺址尚存,在今縣之東南一百里。

《石鐘 》巨石一片,在新安所西南二里,以一石數處扣之,其韻鏗然各異。

金魚塘 在縣南南山屯民居之後。塘僅數尺,暴雨乍集,有二金魚翔泳其中,罩之弗得,涸之則無雨,集如故。

石馬 在縣東四十餘里。其形如生,高丈餘,從石縫中飛騰而出,時有雲霧繞其上,望之如畫。碑亭 在縣東春場左側。歲旱,農人以牝豬祀之,雨多應。今亭廢碑存。

新平縣

舊城 按《縣志》「在治西五里。」

白改營 在縣南五十里。明崇禎年間,安設營汛,駐鎮。

他甸營 在新化西五十里。明崇禎七年,築磚城一座,將移州治,後竟不行。今城存。

陵墓附

編輯

本府。建水州附郭。

元董莊愍公文彥墓 在城西一里。天曆間,文彥為威楚路知事,死於敗狐之難。事聞,諡莊愍。按《明通志》,「後歸葬於此。」 弘治五年,知府陳晟垣其四周。

群節墓 在白鶴鋪。元末盜起,回回剌魯丁等四十一人隱棲山谷中,盜脅之不從,俱被害。身首異處,經宿復合。眾異之,叢葬於此。按《明通志》:「弘治十七年,同知馮謙祭之,繚以周垣。」

明江孝子墓 在城北一里。孝子,不知何里人,任本府通判,有孝行,天順庚申卒,葬此。上題「臨安別駕孝子江惠墓。」 按《明通志》:正德間,通判周京崇其墓,士人為詩文弔之。

南京操江僉都御史蕭崇業墓 在白鶴山。欽賜祭葬。

贈吏部侍郎包萬化墓 在白鶴山。

贈吏部侍郎包見捷墓 在白鶴山。

都指揮僉事萬瑊墓 在府東五里,欽賜祭葬。副都御史王恩民墓 在府西十五里,欽賜祭葬。

王孝子墓 ,在西莊馬坊。

龔孝子墓 在城東北廠。明通判王鯤撰文,教授彭之年,訓導鄭尚德立,楊舒書丹。

節烈彝女六姐墓 在城西。崇禎十一年,司理吳詳奉文旌表。

列女樊氏墓 在迎恩寺後,陳時範為文以祭之。

河西縣

郭夫人虛墓 在河西縣普應山。先年,縣令廣西全州蔣公良之妻疾,終,厝於此,扶喪歸。粵西縣人慕公德政,為營虛墓。有參政宋應登撰《蔣公郭夫人虛墓碑》。

臨安府猺獞峒蠻考

編輯

《建水州志》

編輯

猓,玀    《僰彝    》《窩泥》。

《拇雞    》,獛喇    沙人。

《土獠 》諸彝,或生長深山,或雜居城市,語言服食不與華同。近沾德化,頗知向學,習俗亦稍變。

《石屏州志》

編輯

猓猓    擺彝 、石屏南接納樓長官司所轄,有此二種。

《阿迷州志》

編輯

猓猓    百彝    土獠。

沙人    獛喇 猓猓,言語多與漢人同。山居力耕,負性強悍。男用布纏頭,盛夏不解。女戴緇冠,曳裾至地。婚尚財帛,喪用火,葬重奠禮。四時無祭祀,惟六月十二日、廿四日。貧用豕,富用牛,名曰「獻天。」 二十四日,村寨田宅晚照火把,曰「火把節」 ,膾生肉食之,以此為獻。歲會飲之期。多酗酒,好鬥,無書契,刻木記事。疾病不藥,卜而祭之。

《百彝》,言語亦略相同,「澤居水耕,氣質柔弱。」 土獠,言語服食近漢。澤居水耕,氣質椎魯,尚勤儉,男女衣飾略同。

沙人依水樓居,性習狡詐。

《獛喇》言語不通,貌多垢陋,至僅有人形者。山居火耕,遷徙靡常。衣麻,披羊皮,弩矢隨身。專記仇怨,能毒人,其有恩者,漠然不念。大概諸彝服食,習尚,略有同異。至於婚姻,各自為類,不相淆亂。

《寧州志》

編輯

《猓玀    擺衣    》《西期》。

阿者    ,阿宜    黑獛。

「土《老    僰》」 子    普得。

散處山谷,風氣淳樸,田地瘠薄,刀耕火耨,不分冬夏,朝出暮歸,甘貧苦,尚勤儉。婚娶重媒妁,合以類聚。喪重祭葬,用火疾,不醫藥,重祭賽,以六月廿四日為歲首。近知王化,勇於輸納,擺衣多居卑濕,風尚近猓。勤耕種,不事商賈,普得惟捕魚,不事耕種商賈。

嶍峨縣

擺彝    《山蘇    》黑《猓玀》。

白猓玀   「窩」 泥    「獛喇。」

僰人

《擺彝》性懦氣柔,畏寒喜浴,女人挑擔,男子抱兒炊爨。

《山蘇》潛居深山,板片為房,種蕎稗而食。

黑猓玀,雜處山阱中。纏頭跣足,挽髮捉刀。婦人辮髮,用布裹頭。不分男女,俱披羊皮。嫁女與羊皮一張、繩一根,以為背負之具。星回節列炬,殺牲祭其祖先,老幼圍坐火下,或則跳鬼飲酒為樂。其祝以鈴,其占以草籤,或以雞骨為卜,多有應驗。相見亦有尊卑長幼之禮。交易用木刻記數,別有字,謂之「白褭」 ,見漢人輒避。性畏鬼親死則火化以葬。有疾不服藥,謂有鬼祟。初用雞豬之類為牲,疾重則烹宰牛羊。

《白猓玀》,男女兩截衣,裹頭、跣足。婦人耳帶銅環,常以革帶繫腰。婚姻惟其種類,以牛為聘,及期,來女家,奪其女而歸。近漸習王化,同於編氓,大率寡弱易治。

窩泥:男子多跣足,婦人衣衫以綿繩辮髮數綹,穿海貝盤旋為飾,穿珠垂胸。人死無棺,擊鑼鼓、搖鈴,頭插雞尾跳舞,名曰「洗鬼。」 三日採松為架,焚而葬其骨,祭用牛、羊。

獛喇,性情愚蠢,住居山谷,地磽穫薄,遷徙不常。間亦有畜牛羊,以資衣食。差徭賦役俱無。僰人多居卑下,故僰從「棘」 從「人。」 性柔畏法,男用青帨纏頭,著革履,衣有襞積。婦人白帨束髮,纏疊如仰螺。好鬼喜浴,極寒猶然。山居構草樓,家人狎處,稍以帷帳間其臥具。喪則置屍木上,弔者各散紅布一方,禡誦《彝經》三日,以簟裹而舁之山禡祭名。

《蒙自縣志》

編輯

僰子    猓玀    土獠。

擺彝    𤝕雞    獛喇、沙人    儂人    窩泥。

僰子滇彝以之為首。蒙先時土著大半皆此類。其言語有二,與漢人語則漢,與同類語則彝。婚喪、伏臘、讀書成名,均與漢同。蒙先鹿苑裡,即其里,後以流寓日繁,同處無所區別。

猓玀,史稱「盧鹿」 ,今訛為「猓玀。」 貌雖椎魯,智與漢同。其服飾,則短衣窄袖,以布纏額及腰。其節令,則以六月二十四日、臘月二十四日剁生宴樂。其語言侏𠌯,漢人多習之,以相貿易。疾病不知醫藥,以雞卜,以牛祭。

土獠性狡而詐,重農力穡,卜居近水,以便農作。以十月朔為歲首,習《漢語》。

擺彝,氣質柔弱,不習弓矢,擇水田而耕,居多傍水。亦以十月朔為歲首,與土獠同俗。

𤝕雞「性如桀獸,居必負險,出入挾弓弩。室無被褥,以牛皮為裀。四季擁爐以度長夜,小隙則數世必報大德。若忘好戰輕生,種蕎以食。」

《獛喇》性略,馴於𤝕雞。居必深林密箐,刀耕火種。

不治水田,歲易其土以養地力,三年復耕舊隴,五穀兼種,亦擁爐夜臥,室無被褥,與𤝕雞同祭。死者以牛羊豕,名曰「三樂。」

沙人性狡而悍,多居山谷。家有喪,則不茹葷三日,祭死者,與獛喇同。其祭肉不食,或棄之,或餽於諸彝。

儂人,亦作「龍人縣。」 初無此種,因納更土司龍姓者,兄弟相爭,連約儂人為助。其後龍氏寖衰,儂人遂育種於蒙邑,其俗與沙人相似。

窩泥自呼「哈泥蒙」 ,邑有河泥里,即其居也。性柔畏法,不敢為盜賊。所居多茅屋,男能耕,女能織。春耕用牛,畢則放之於野,秋成穫稻,亦貯之陌上。其嫁女,則索牛以為聘。夫死則歸於母家,更適他人,不聞舅姑。

彝民不知《文誥》,凡官長有所徵發,則用木刻其制,鍥木形似魚而書其事。彝民奉行惟謹。其俗有所貿易,亦用木刻書「爨」 字於上,要誓於神,故不叛。又善於背負,而不善於肩挑。凡運薪米數十百斤,皆負之於背,束帶於胸及額,傴僂而行,宛如服軛之狀。彝姓又有「阿耶」 、「老良者也」 等字,俱中國所無,其命名皆彝語,無所取義。

《新平縣志》

編輯

「猓玀    窩」 ,「泥    《山蘇》。」

擺衣    苦蔥    喇魯。

車蘇    卜喇    《黑普》。

喇鳥

猓玀,性最兇悍,口角之嫌,持戈相向,鄰里親族,讎殺無忌,數世之冤必報,一物之微必爭。出入佩刀乘馬,以搶劫為生,纏大頭,頂皮盔,披皮甲棉被,野賊是也。據峻嶺,住桑廬,不論老幼男婦,衣服多用紅綠。然長幼有節,尊卑有禮,會飲以跪為敬。凡設席必以生肉剁碎,用蒜調和,每人一分而食之。如有酒食,必聚集合寨共樂。其占卜,用雞跨骨,插竹籤斷吉凶。俗皆尚鬼,病不服藥。

「窩泥」 性多狡猾。耕田納糧,間亦為盜。居住近水,喜捕魚蝦。婚用媒妁。死無棺木,擊鼓搖鈴,焚而葬其骨,祭用羊牛。

《山蘇》性多柔軟,住深箐中,不耕田,開山地,種蕎稗度日。編竹器生理,衣麻布。婚無媒妁,不論寒暑。晚則架柴火一爐,男婦圍而臥之,苦極矣。擺衣男逸女勞,多以草藥濺齒如墨。居炎瘴地,近河土屋,耕田納糧,有讎隙,用藥毒人。婚無媒,以正月子日用五綵結毬拋之,兩相願者,接而為夫婦。

《苦蔥》性險。居山崖,種蕎稗度日,衣褲一連,男女混雜,不知禮義。

喇魯性悍,居崖穴,衣麻布,捕山禽野獸,差徭、賦役俱無。

《車蘇》性愚,居深山,墾山為田,種雜食,衣麻布,婚隨自願。

卜喇,性軟,居深箐開山,地栽蕎稗,不見官,不納糧。亦有畜牛羊以資衣食。

《黑普》,性類擺衣,憚見漢人,形容最黑,不應賦役。《喇鳥》性多狡詐。居深山茂林,不耕田,種棉花、採蘆、捕獵以為生。

《通志》

編輯

阿迷州土知州

姓普氏。天啟中,普名聲作亂死,其妻萬氏贅沙定洲,竊據滇省,李定國擒斬之,職除。「李阿則」 者,洲之土目也。康熙四年三月,迤東土司王朔等反,阿則不從。及朔等圍攻臨安,阿則令長子思敬與官兵夾擊之,題授土知州,世其職。阿則故,子思敬襲。思敬病廢,子廷樞襲。

寧州土州判

元時,普提為寧海土知府,後改府為州。明洪武初,弄甥率眾歸順,仍授土知州。沿至普奉,以專橫伏法,遂設流官治州事。嘉靖間,改祿姓。有祿世仁者為州同,祿紹先為知州,祿華誥討羅平有功,加秩至運同。《華誥》傳子厚,厚傳子溥,溥傳弟洪,洪傳姪永命,永命傳叔冕,冕傳族弟昌賢。

皇清平滇,昌賢投誠,仍授世職。順治十七年,降州同。

明年,以舉首梅道人等逆謀,奏復原職。康熙四年反,陣斬之職除康熙二十年,設土州判一員,以李占鰲襲。

新平縣土縣丞

舊係「魯魁山賊目。」 至楊宗周於康熙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勳委臨安知府黃明、總兵馬山招撫宗周等向化,題授土縣丞,世襲。

蒙自縣土縣丞

姓李氏。康熙四年,同祿昌賢反,除職。康熙二十

年李世屏投誠,准給本身土縣丞。

納樓茶甸土副長官司

明初,普少歸附,授副長官。傳:普定喜、柱宗、明微星、安銓、安正、普鼎祿、普延齡。

皇清平滇,普率投誠,授世職。康熙四年,王祿叛,率附。

逆官兵入討,乞降;奏赦之。普率故子普向化候襲。

虧容甸土副長官司

明洪武中,阿普授副長官。後有阿睿廿宗沿至孫承祖、孫大昌。

皇清平滇,大昌投誠;授世職。子承祚嗣。

納更山土巡檢

明洪武中,龍嘴以開山功給冠帶,管理地方。後復序錄前功,奏設土巡檢。嘴死,子龍政襲。傳至龍統、龍升、龍天禎。

皇清平滇,天禎投誠,仍授世職。龍在田年幼,候襲。

丫味土巡檢

舊係魯魁山賊目至普為善於康熙二十七年,總督范承勳委黃明、馬山招撫為善向化,題授土巡檢世職。

舊設,今廢。《土官》。

思陀甸土官遮比,明洪武時授副長官。傳遮虧,虧傳習,習傳宗,宗傳白,白傳祥,沿至土舍李泰華、李秉忠。

皇清平滇,秉忠投誠,授世職。秉忠死,傳李承爵,今無。

人承襲

左能寨土副長官司,舊傳土官獵豆沿至龍勝安龍上登素桀驁,不聽道府鈐束。

皇清平滇,有吳應科投誠,以其非《滇志》所載下臨安。

府,考其世糸,其前有吳蚌,頗為左能土官。蚌頗生鋪且,鋪且生應科,歷代相傳,題授世職,今無人承襲。

落恐甸土副長官司,明洪武中,他有《授副長官傳》少珪、廷琇及陳國誥,為期處錢覺平所殺,沿至陳汝忠、陳國賓。

皇清平滇,國賓投誠,授世職,今無人承襲。

嶍峨縣土知縣,元時,阿只為阿僰軍民總管,世其官。明初,祿侑歸順,授土縣丞,尋以功陞知縣。弘治間,專任流官,而以土官巡捕,沿至祿崇功征播彝鳳、克鳳、繼祖等,歷著功績。崇功傳子培,培傳弟益。

皇清平滇,益投誠,仍授世職。康熙四年,與祿昌賢等。

反逃匿職除

嶍峨縣土官。明永樂間,王添祥從征麓川有功,授土主簿。沿至王烈,傳弟然。然死,無子,叔楊祖襲。

皇清平滇,楊祖投誠,仍授世職。康熙四年,與祿昌賢。

等反擒斬之職除

溪處甸土官束克明,初歸附,授副長官。其後見於傳記者,有「赤渴角嵩、粵成、覺定、覺明、覺祺、覺鳳、恩海、祿寬、恩貴」 ,本無姓,亦不知冠帶。自知府陳晟授以趙姓,沿至趙恩洪、恩禧、恩忠。

皇清平滇,恩忠投誠,仍授世職。康熙四年,王祿叛,恩

忠附逆擒斬之職除

又有土舍錢姓,其始不可考,明末沿至錢覺泰及錢覺耀襲。康熙四年,錢覺耀與恩忠同叛,斬之。

教化三部土官,蕎乍,明洪武初,授副長官。傳至張澤,無子,撫龍得勝為子,遂改姓張。得勝生明,明生長壽,長壽求復龍姓,改為「龍昇。」

皇清平滇,龍昇投誠;請仍以「張長壽」為名;許之,授世。

職。康熙四年,王祿叛,長壽附逆,捕誅之,以其地為開化府,設知府及總丘鎮守。

王弄山土官阿額,明洪武中,授副長官。傳至阿乍、烏珀、烏志得、烏騰鳳、烏高舉,後不知所終。萬曆三十八年,有王弄山土人沙源,以部兵斬賊有功,委掌王弄山。又安南舊設長官司,正德六年廢。後萬曆四十三年,沙源擒交南偽勝智侯,生獲阮文美等,因以安南地𢌿之,令阻截交路。明末,源子定洲謀叛,據會城,李定國討誅之,其兵頭王朔遂撫王弄山安南之地。

皇清平,滇王朔投誠,授世職。康熙四年,朔與祿昌賢。

等叛,官兵攻破之,朔自焚死,以其地屬開化府新化州摩沙勒土官普寧,明洪武十九年,歸順,授土巡檢。傳至普榮,無子,弟從化襲。從化傳治,治傳天曉。

皇清平滇,天曉弟普承勳投誠,授世職。康熙四年,土。

司叛普承勳遯去

新平縣南硐土官易速,明洪武歸順,授嶍峨伽羅關巡檢。至萬曆中,易體乾隨征蠻賊,建立新平,改調南硐巡檢。傳弟體元,體元傳弟象極。

皇清平滇,象極投誠,仍授世職。康熙四年三月,王祿

《叛象極》附逆,官兵捕斬之職,除

石屏州里長龍在田,因明崇禎間普名聲叛,田領鄉勇征戰有功,授守備。乙亥年奉調湖廣,授都督,尋病故。子韜於康熙四年附逆族誅。揚武霸土官,舊係魯魁山賊目。至李尚義於康熙二十七年投誠,授土巡檢。二十九年復叛,總督范承勳檄臨元鎮總兵王洪仁討擒之,削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