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五卷 |
第一千五百五卷目錄
麗江府部彙考
麗江府建置沿革考
麗江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麗江府星野考
麗江府山川考〈水利附〉
麗江府關梁考
麗江府公署考
麗江府學校考
麗江府戶口考
麗江府田賦考
麗江府風俗考
麗江府祠廟考〈寺觀附〉
麗江府兵制考
麗江府物產考
麗江府古蹟考
麗江府土司考
麗江府部藝文一
議開金沙江書 明楊士雲
麗江府部藝文二〈詩〉
莋都夷歌三章 漢白狼王唐菆
遠夷樂德歌
遠夷慕德歌
遠夷懷德歌
華馬國 元水公
雪山歌 明李景
登雪山 朝逯昶
望雪山 謝肇淛
霽虹橋 楊慎
蘭滄江 黃中
麗江府部紀事
麗江府部雜錄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五卷
麗江府部彙考
編輯麗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古荒服地與吐蕃接壤。漢屬越嶲、益州二郡。東漢兼屬永昌。隋屬嶲州。唐因之,後沒於蠻,為越析詔。貞元中屬蒙氏,置麗水節度。宋為麼些蠻酋醋醋所據,段氏莫能制。元憲宗四年,討平之,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改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尋罷府置宣撫司。明洪武十五年,改麗江府。後改麗江軍民府,領通安、巨津、蘭州、寶山四州。
皇清因之,為麗江軍民府,裁四州入焉。
麗江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麗江府疆域圖
東至永寧府界四百里
《西至怒彝》,地界二百七十里。
南至鶴慶府界,三十九里。
北至蒙蕃界,七百五十里。
由府至省,一千二百四十里。
東西廣六百七十里,南北袤七百八十九里。
形勝附
編輯東永寧而南鶴劍,西怒彝而北吐蕃。《雪巘》崔巍,
金沙蜿蜒,玉龍、羅均,漢藪為之山;瀾滄、金沙,怒江為之水。鐵橋怒浪,轟若雷霆;石門險關,寒入肌骨。允矣!扼吐蕃之要鎮,控南服之巖疆。雪銷春水,遙連西蜀之偏;鱗次碉房,直接吐蕃之宇。語天塹則金沙、黑水,論地利則鐵橋、石門。重關壁立,雄視諸彝,四屬星羅,俯臨中甸。為南滇之保障,作益部之屏翰。
麗江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僧一行以東井、輿鬼皆次鶉首也。其論井、鬼之分野,則以南河、北河二星分兩界以定之,北河為北界,南河為南界。東井居兩河之陰,自山河上流,當地絡之西北。輿鬼居兩河之陽,自漢中東盡華陽,與鶉火相接,當地絡之東南。鶉首之外,雲漢潛流而未達,故狼星在江河上流之西。弧矢、天雞皆徼外之宿也。西羌、吐蕃及西南徼外彝,皆占狼星。由斯以言,則麗江逼壤,吐蕃為井、鬼分野明矣。占象者宜於天狼弧矢之間究心焉。昔人謂「弧矢直射狼星,不宜偏側。」 耑主西南彝,而南河、北河兩界,適居鬼井之中,尤宜推驗。
麗江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象山 在府西北五里。其下有泉,即鶴慶漾弓江源也。
吳烈山 峰巒起伏,環拱府治,在府東十五里,其東南五里為東山。
珊碧外龍山 :在府西南二十里。孤峰崒嵂,上產竹箭。
雪山 在府西北二十里。一名玉龍山。眾峰插雲,兩崖壁立。金沙江過其中。山巔積雪,四時不消,遠望如玉,飛流峻谷,不可窮數。蒙氏號為「北嶽。」
阿那山 在府北七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寶山州西南一十五里,上有阿那和寨。」
珊蘭閣山 在府北八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寶山州北八十里。」
雪盤山 在府西南二百里。按《明一統志》:「在蘭州南二十里,四時常積雪。」
福源山 在府西二百五十里。按《明一統志》:「在蘭州治北,延亙東南五十餘里。」
老君山 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即羅均山。花馬山 ,在府西北三百五十里。山多花石,琢露馬形,故名。
漢藪山 在府西北五百里。高可萬仞,上有三湖,各寬五畝,深不可測。
黃山 :在府治西。土俗:正月初旬,男女群聚樹木壇中,祭天於此。
芝山 在雪山西南麓,林景清幽,上有解脫禪林。明熹宗賜名「福國寺。」
南山 在府城南一十里。岡巒秀坦,府之案山。馬左墅。他郎場山 ,在府南三十五里。土人以為「牧地。」
風羅大山 ,在蘭州西三百餘里。山極高厚,沿瀾滄江直接永昌。
金沙江 在府東北一百五十里。遶而南流,即麗水也。源出吐蕃犁牛石下,名犁水,訛「犁」 為「麗。」 過雪山,經府界。江出金沙,故名金江。元世祖征大理,從此濟師。
蘭滄江 在府西南三百里。源出吐蕃嵯和歌甸,流經舊蘭州界,西南流達於南海。按《明一統志》,「東漢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瀾滄水」 ,即此。
怒江 源出西域,經怒彝地,故曰「怒江。」 入府境,出野人界,又入永昌,名潞江。
玉河 源出象山北麓,有泉數處湧出,匯流成溪。至雙石橋分為二派,一經入八河,一由白馬里、刺縹里至東園橋,合流入鶴慶,為漾弓江。附郡之田,地處高阜者,賴此與清溪二水滋灌。先時泉忽自竭,土人朝暮祈禱,後復湧出如故。「中海 」 在府西北十里,山水匯聚成瀦,以備蓄洩,週三四里。
清溪 其源有二:一出東山,一出雪山,至東園里合流,遶府前,入鶴慶界。
龍潭 在府西南十里。闊數十畝,四畔草結葑牌履及一方三方皆動。人或近之,風雨輒起。
溫泉 有四:一在府治東北八十裏白水河邊,地名阿失村。一在府治西一百六十里北浪滄之北,金沙江濱。一在府治東南一百里,地名「無土。」 一在蘭州七坪村東澗十里許深谷之中,水淨潔,無硫磺氣,浴之能已風濕。
康泉 在府治前。味極甘冽,為麗泉第一。飲之能除疾病。
苦泉 有二:一出「吳烈山澗,一出剌沙村」 ,其味微苦,飲之能卻疾。
白石溪 在蘭州西,中多白石。
水利附
編輯清源渠 源出東山雪山,流經府治以灌田。
麗江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坵塘關 :在府城南二十里。郡之門戶。
雪山門關 當麼些、吐蕃之界,險峻天成。元世祖由吐蕃入大理,破石門關。明初傅有德定麗江,破石門關,即其地也。
雙石橋 在府城西北雙洞,玉河水經此,分為二派。
萬鈞橋 在通判署前,跨玉河。
吉祥橋 在白沙里,北跨清溪。
清龍河橋 在東河裡,跨清溪。
東員橋 在府城東南五里,跨清溪,源出雪山,以石為之。
鐵橋 在舊巨津州北一百三十餘里,跨金沙江。考建橋之時,或雲吐蕃,或雲「隋史萬歲及蘇榮,或雲南詔閣羅鳳與吐蕃結好時置。吐蕃嘗置鐵橋節度,後異牟尋歸唐,與韋皋合兵破吐蕃,斷鐵橋,即此。」 所跨處穴石錮鐵為之,冬月水清,猶見鐵環。
金沙江渡 在阿喜汛江外,即中甸,向屬內地。自康熙十六年吳三桂求援於蒙古,割中甸地賂之;遂為外地,不通商旅。迨二十七年,達喇喇嘛求互市於金沙江,總督范承勳以金沙江屬內地,奏請於中甸互市。遂設渡通商貿易。凡出口者,給照票驗放,為內外要關;以鶴、麗三營守備輪防。
麗江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麗江府治 。明洪武十六年,土官建世襲掌印土知府,管理彝民徵解錢糧署在大研里西南隅,黃山東麓。
流官通判署 在大研里東南,掌麗江府通判關防一顆,專理學政。
經歷司 在府治內隅,象山南麓。
麗江府學校考 府志
編輯麗江府儒學 ,前未設學。康熙三十九年,通判孔興詢詳請,捐俸草創。至四十五年設學,始建在府治之東。規制悉照東魯家廟式。
義學 八一在府治西玉河書院。一設白沙里,一設束和里,一設刺是里,一設刺沙里,一設七和里,一設大研里,一設白馬里。康熙四十七年,土府木興置義學田一段,計二十雙一畝一分,坐落寨後,歲納租麥二十石。五十年,通判俞文耀捐典義學田十一坵,歲納租麥六石。又勸墾吳烈里荒地十塊。
麗江府戶口考 通志
編輯戶三千三百零二。口五萬三百三十九。新附降彝一千一十九名。
麗江府田賦考 通志
編輯田地原係彝方免丈,照額辦納。
寔徵民賦夏稅麥一千二百一十六石四斗八升二合一抄五撮。奉文「以《麥折米》徵收」 ,該麥折米八百六十八石九斗一升五合七勺二抄五撮
實徵民賦秋糧米四百八十三石五斗二升八合四勺五抄三撮。
實徵條編地畝銀七百三十九兩三分一釐八毫一絲七忽六微六纖七塵六渺。
一、起運布政司項下起運銀三百四十二兩一錢一分一釐八毫一絲七忽六微六纖七塵六渺。
存留俸工項下通判官役俸工銀二百一十兩教授、訓導兩官同俸官役俸工銀七十九兩五錢二分。
表箋銀三兩六錢
《支給》項下祭祀銀四十六兩。
鋪兵工食銀九兩八錢
餼糧銀四十八兩
一本色
寔徵夏稅麥折米、秋糧米共一千三百五十二石四斗四升四合一勺七抄八撮,聽候糧儲道撥放報銷
麗江府祠廟考 通志
編輯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南。
社稷壇 在府治西
郡厲壇 在府治北
城隍廟 在府治西
文昌廟 「在府治後。」
關帝廟 :在府治南。康熙四十六年,通判樊經會同土府木興捐建。
北嶽廟 在府治北雪山之麓。
吳烈祠 在府治東山下。
寺觀附
編輯觀音堂 在白沙村
福國寺 在白沙里北芝山上,舊名「解脫林」 ,明熹宗改名「福國寺。」
麗江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衣同漢制,俗不沬澤,板屋不陶,焚骨不葬,帶刀為飾,服食儉約,麼㱔古宗,或負險立寨,相讎殺為常,兩家婦女投場和解乃罷。節令飲饋,與列郡同。
《圖說》:「蕎麥資生,秉性頑悍。柴弓竹箭,捕禽為食。無牧畜,亦無布疋。」
地近西域,好佛信鬼。首重例祭。輪值之歲,凡親屬悉赴飲食。雖至貧之家,亦勉強應酬。男子穿耳帶環,婦女統裙尖帽。婚嫁不拘族屬。服食陋糲,種類不一。曰《麼㱔》,曰:曰:「古宗」,語言各異。其府治十二里,皆為「麼㱔」,率皆和姓。最為梟悍,出入佩刀懸弓,輒相讎殺。至古宗,則吐蕃種類也,居江外中甸。今雖設學校,而彝民頑梗,驟難教化。
麗江府兵制考 府志
編輯鶴麗鎮劎川協分防麗江汛地,石鼓 鶴麗鎮左右兩營遊擊,輪汛兵丁六百名。
阿喜 《鶴麗》鎮三營:守備輪汛兵丁三百五十名。
塔城 鶴麗鎮千總防汛兵丁一百五十名;《鳴音吾 》鶴麗鎮千總防汛兵丁一百名。北浪滄金江 鶴麗鎮千總防汛兵丁一百五十名。
巨甸 鶴麗鎮把總防汛兵丁一百名。
麗江府治 鶴麗鎮把總防汛兵丁一百名,大具 鶴麗鎮把總防汛兵丁一百名。
橋頭 鶴麗鎮把總防汛兵丁一百名。
《俸可 》鶴麗鎮把總防汛兵丁五十名、
河西 劍川協千總防汛,兵丁一百九十名。《托甸 》劍川協把總防汛,兵丁六十名。
《托丁 》劍川協把總防汛,兵丁一百名。
麗江府物產考 通志
編輯「無芒麥 」 ,出《寶山》,穗無芒而實圓。
氂牛 尾可作纓
紫金錠 以雪山水和硃砂、麝香諸藥為之。能敷眾毒。
毛氈 氆氌 ,自然銅。
青石、漆 花。馬石 。牛黃。
阿魏
大犬 即獒也
唵叭香 ,出吐蕃外境。
麗江府古蹟考 通志
編輯麥宗墨跡 在府北沙西園,巖上皆「番」 字,不能辨。
鐵板城遺址 在鐵橋南。
大匱寨,遺址 在寶山州,唐麼、些蠻兄弟七人居之,曰大匱,曰羅邦,曰羅寺,曰礙場,曰卞頭場,曰「當波羅場,曰當郎將。」 元世祖南征,至大理,悉內附。
麗江府土司考 通志
編輯土知府
木得,在元為麗江宣慰司副使。明洪武初入貢。歸附後,以克石門寨功,授土知府。又從吉安侯征巨津,捕阿奴聰於土蕃,斬偽元帥朱保及沐西平,征景東、定邊,咸在行間。得死,子初襲,值白交山及偽平章賈哈喇、麓川思任之亂,咸有戰功。其後世居西陲,捍土蕃。每有徵調,則輸兵餉而兵不出。沿八世至木增,代有錫予。增在任,值北勝蠻搆亂,以兵擒首逆高蘭。又值遼左軍興,輸餉二萬於大司農。會鼎建宮室,亦輸金。陳言十事。下部議,可嘉其忠誠,特晉參政,賜璽書榮其先世。尋請老。子懿襲。
皇清平滇、懿投誠,隨以「地接蒙蕃、受偽封」情由具題。
康熙七年,以其長子《木靖》承襲。十年,木靖病故無嗣,舉胞弟木櫾於十一年五月內奉文承襲。櫾病,子木垚襲。舊設,今除土官。
木目,本府人。明初,從征麓川有功,授本府照磨。沿至木苴剌,未襲而死,世絕。
通安州土官高賜,在元為義兵萬戶。明兵平南,賜從征佛光寨,招諭未附者以軍儲餉。大師,授通安州州同。
蘭州土官羅克,亦仕元為萬戶。明洪武中,率眾來歸,以軍功授土知州。其後有羅牙者,從目初征伯彝刁於孟,亦著戰功。
按《府志》:現任土知府木興,其先世祖麥宗,西域人也。至宋理宗末,始由西域涉雪山,渡金江,入麗江,具有神異,會各處方語,土人奇之,遂推為酋長焉。宗故,子阿良繼會元世祖以革囊渡金沙江,破石門關,定麗江,遂改為麗江路,授良以麗江路軍民總管之職,賜查罕章印。
麗江府部藝文一
編輯《議開金沙江書》明·楊士雲
編輯
按《志》,金沙江古名麗水,源出吐蕃界共龍川犁牛石 下名黎水,訛「犁」為「麗。」東經巨津、寶山二州,三面環麗 江府。東經鶴慶,受樣弓江諸水。又東經姚安府,受青 蛉、大姚、龍蛟諸水。又東經楚雄、定遠,受龍川江諸水。 又東經武定府,受元謀西溪諸水,又受滇池螳螂諸 水。又東經東川府,西入滴濾部,受尋甸牛闌、谷壁、喟 嚙化諸水,又東經烏蒙南,又東經鹽井、建昌、會川、越 嶲諸衛,合瀘水,受懷遠、宜遠、越淇、雙橋、長河、瀘湘大 洞、魚洞、羅羅、打沖、東河、熱池諸水。又東至馬湖府,受 泥淇、大小汶諸水,又東至敘州府受大江。此南中西 北之險,蒙氏僭稱北瀆者也。按《史》,漢武帝遣馳義侯 開越嶲郡,尋遣郭昌等開益州郡。諸葛武侯渡瀘南 征,斬雍闓,擒孟獲,遂平西郡,定滇池,皆先奪此險也, 始通西南諸彝。歷晉迄隋,通壅靡常。至唐蒙氏,世為 邊患,至酋龍極矣,屢寇黎雅,一破黔中,四盜西川,皆 由據此險也,遂基南詔亡唐之禍。宋太祖鑒此,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棄此險也」,遂成鄭、趙、楊、 段氏三百餘年之僭。元世祖乘革囊又筏渡江,進薄 大理,擄段智興,破此險也,遂平西南之彝。國初梁王 拒命,我太祖高皇帝命將征討,神機妙算,悉出聖裁, 諭潁川侯等曰:「關索嶺路,本非正道,正道又在西北」, 蓋謂此也。班固謂「皆恃其險,乍臣乍驕」,范曄謂「憑深 阻峭,紆徐岐道」,宋祁謂「喪牛於易,患生無備」,誠確論 也。夫雲南四大水,惟金沙江合江、漢朝宗於海,為南 國紀。天設地造,本為天下用也。歷代乃棄諸彝酋,資 其桀驁,雖建立城戍,斤斤自守,時或陷沒。豈知天有 宿度,地有經水,人有脈絡。《禹貢》於每州末必曰:「浮某 水,達某水、入某水、逾某水。」蓋紀貢道,達帝都,著天下 大勢,以水為經紀也。孰謂滔滔大川,可浮可達,反舍 而陸,乃北至永寧,東至鎮遠,不亦勞乎?禹外薄四海, 各迪有功,夫一勞久逸,暫費永寧,執事之議詳矣,為 國家慮,深且遠矣。所謂計費吝賞,責效讒言,斯固古 今之恆態,不可成天下之事者也。然英傑見同,必有 繹之者。纘神禹疏鑿之績,恢四海會同之風,息東西 兩路之肩,拊滇、雲百蠻之「背,昔為絕險奧區,今為掌 中腹裡,皇明大一統無外之治,億萬年無疆之休,實 在於此。凡有識者,咸日望之,庶幾見之。惟執事留意, 幸甚!」
麗江府部藝文二〈詩〉
編輯《莋都夷歌三章》漢·白狼王唐菆
編輯
莋都夷者,武帝所闢,以為莋都縣。《後漢·西南夷傳》曰:「明帝時,益州剌史朱輔宣示漢德,威懷遠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等百餘國,皆舉種稱臣奉貢。白狼王唐菆作詩三章,歌頌漢德,輔使譯而獻之。」
《遠夷樂德歌》
編輯
大漢是治,與天合意。吏譯平端,不從我來。聞風向化, 所見奇異。多賜繒布,甘美酒食。昌樂肉飛,屈申悉備。 蠻夷貧薄,無所報嗣。「願主長壽,子孫昌熾。」
《遠夷慕德歌》
編輯
蠻夷所處,日入之部。慕義向化,歸日出主。聖德深恩, 與人冨厚。冬多霜雪,夏多和風。寒溫時適,部人多有。 涉危歷險,不遠萬里。去俗歸德,心歸慈母。
《遠夷懷德歌》
編輯
荒服之外,土地磽确。食肉衣皮,不見鹽穀。吏譯傳風, 「大漢安樂。」攜負歸仁,觸冒險狹,高山岐峻,緣崖磻石, 《木薄》發家,百宿到洛。父子同賜,懷抱匹帛。傳告種人, 長願臣僕。
《華馬國》元·木公
編輯
巨津,州名。昔元世祖駐蹕於此而封。
政暇西巡華馬國,〈麗江府近西域烏思藏〉鐵橋南度石門關。〈橋在 金沙江隋史萬歲及蘇榮所建〉北來黑水通巴蜀,東注三危萬里 山。
升庵云:「《書經纂言》注引樊綽書:麗水為黑水,一名祿裨江。羅些城北有山,即三危山。其水從羅些城、三危山西南行,上流出於西羌、吐蕃,下流南至蒼望城,又南至雙王道勿川,有瀰渃江西南來會,南經驃國之東而入海。羅些乃南詔、吐蕃南北相距之地,雪山世守此土,知之必真。三危之山,在麗江無疑矣。」
《雪山歌》明·李景
編輯
麗江雪山天下絕,積玉堆瓊幾千疊。足盤厚地背摩 天,衡華真成兩丘垤。平生愛作「子長遊,覽勝探奇不 少休。安得乘風凌絕頂,倒騎箕尾看神州。」
《登雪山》朝逯昶
編輯
山高摩蒼穹,積雪何年始。澗壑下縈迴,水奔石齒齒。 方夏偶經過,肌膚猶粟起。絕頂人莫升,仙靈應會此。
《望雪山》謝肇淛
編輯
山行數百里,貿貿靡所屆。迴上四盤坡,我馬痡以憊。 千峰繞翠屏,驚見玉龍掛。爛如白芙蓉,橫聳青天外。 斜日正照耀,銀宮起光怪。皓質亙四時,千秋復萬代。 元鶴不敢棲,路草綠映帶。永懷面壁蹤,結想香林界。 坐令俗骨清,頓覺神情快。安得馭冷風,凌虛飲沆瀣。
《霽虹橋》楊慎
編輯
織鐵懸梯飛步驚,獨立縹緲青霄平。螣蛇遊霧瘴氛 惡,孔雀飲江煙瀨清。蘭津南度哀牢國,蒲寨西連諸 葛營。《中原》回首踰萬里,懷古思歸何限情。
《蘭滄江》黃中
編輯
蓬婆之水下星峽,怒濤直撼馮彝宮。鐵柱齧蝕銷飛 蜃,石壁突兀撐晴空。《博南》初度歌猶怨,諸葛重來路
始通。江霧霏霏江樹暝,飄飄疑是躡天風麗江府部紀事
編輯《通志》:「昔有人耕於麗江之野,忽風雨暴至,捲入龍潭。 至今或見其人及牛犁旋繞其中。」
宋寧宗嘉定十七年,元太祖帖木真征東印度,至鐵 橋石門關,前軍報有獸一角,形如鹿而馬尾,色綠,作 人言曰:「汝主宜早還。」左右皆懾,獨耶律楚材曰:「此名 角端,蓋旄星之精,能四方言語,好生惡殺。聖人在位, 則斯獸奉書而至,且能日馳萬八千里,靈異如鬼神, 不可犯也。」帝即回馭。石門關在麗江府東。印度,蓋指 南詔也。
《元史·地理志》:「麗江路軍民宣撫司,路因江為名,謂金 沙江出沙金,故云。源出吐番界。今麗江即古麗水,兩 漢至隋、唐,皆為越嶲郡西徼地。昔麼蠻、些蠻居之,遂 為越析詔。二部皆烏蠻種,居鐵橋。貞元中,其地歸南 詔。元憲宗三年,征大理,從金沙濟江,麼、些負固不服。 四年春,平之,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慰司。 十三年。改為「麗江路」,立軍民總管府。二十二年府罷, 於通安、巨津之間立宣撫司。
《通志》:元時有麥宗者,通安州麼些人。生七歲,不學而 識文字,偶入玉龍山中,見石盆中水,飲之,遂知禽鳥 之語。一日群鴉在林,有鴉南來,哀鳴甚急,眾鴉從之 哀鳴。宗曰:「此雄鴉為白沙里人所弋。」跡之果然。長而 百蠻諸彝之書無不通曉,鄯闡國稱為異人云。
麗江府部雜錄
編輯《通志》:「邛都南山出銅。」《南中志》曰:「縣東南數里有水,名 邛廣都河,廣二十里,深百餘丈。有魚長一二丈,頭特 大,遙視如戴鐵釜狀。」《華陽國志》曰:「河有唪雋山,又有 溫水穴,冬夏常熱。」
遂久。《華陽國志》曰:「有繩水。」《廣志》曰:「有縹碧石。有綠碧 靈關道。」《華陽國志》曰。有銅山。又有利慈
臺登出鐵。《華陽國志》曰:「有孫水,一曰白沙江。山有砮, 火燒成鐵。」
卑水。《華陽國志》曰:「水通馬湖。」孟康曰:「卑音班。」
三絳《華陽國志》曰:「通道寧州度瀘得蛉縣,有長谷石, 時坪中有石豬,子母數千頭。長老傳言,夷昔牧豬於 此,一朝豬化為石,迄今夷不敢往牧。」
會無出鐵。郭璞曰:「《山海經》稱『縣東山出碧,亦玉類。《華 陽國志》曰:『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閉戶,其中 多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有元馬河,元馬日行千里。 縣有元馬祠。民居家,馬牧山下,或產駿駒,雲元馬子 也』』。」今尚有元馬逕,厥跡存焉。河中有銅船,東山出青 碧。
定莋。《華陽國志》:「縣在郡西,度瀘水賓岡徼白摩沙夷 有鹽坑,積薪以齊水灌而後焚之,成白鹽。漢末夷等 皆食之。」〈師古曰莋音才各反〉
青蛉臨池,潛在北。僕水出徼外,東南至來唯入勞,過 郡再行千八百八十里,則禺同山,有金馬碧雞。應邵 曰:「青蛉水出西,東入江也。」師古曰:「蛉音零,禺音愚。」姑 復臨池澤在南。師古曰:「復音扶目反。」
《蘇示》:𡰱江在西北。師古曰:「示』,讀曰祗。𡰱古「美」字 灊街。師古曰:「灊音潛,又音才心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