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2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目錄

 思州府部彙考

  思州府建置沿革考

  思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思州府星野考

  思州府山川考

  思州府城池考

  思州府關梁考

  思州府公署考

  思州府學校考

  思州府戶口考

  思州府田賦考

  思州府風俗考

  思州府祠廟考寺觀附

  思州府驛遞考

  思州府兵制考

  思州府物產考

  思州府古蹟考

  思州府峒蠻考

 思州府部藝文一

  重建思州城碑記      明盧秩

  建思州府議        郭子章

  思州府題名碑記       蔡潮

 思州府部藝文二

  平溪道中        明何景明

 思州府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

思州府部彙考

編輯

思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禹貢》荊、梁二州之裔。周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酉陽縣。三國吳分置黔陽縣,地隸焉。隋為清江郡。唐為思州寧彝郡丹川、丹陽二縣地。宋為思州安彝縣地。元世祖至元十二年,思州田氏降,置沿江安撫司,隸思州軍民宣撫司。尋自龍泉坪徙宣撫司治於清江,為思州,改稱故思州,為思南地,隸湖廣行省。明吳元年,田氏歸附。洪武五年分置思州、思南二宣慰司,隸湖廣布政司。永樂十一年,宣慰使田琛與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有隙,弄兵坐廢。遂改思州宣慰司為思州府,隸貴州布政司。

皇清因之,領長官司四,都平黃道、都素、施溪。編戶七

思州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思州府疆域圖

思州府疆域圖

東至湖廣沅州界,九十里。

西至鎮遠府界一百里

南至黎平府界三百里

北至銅仁府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省城五百一十里。「至」

京師七千三百八十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文獻通考》:「地連溪洞。」

《舊志》:「重山環抱,兩溪交縈。」

《明一統志》:「東至沅、靖,西抵涪、渝,作湖廣之唇齒,扼槃瓠之襟喉。商賈貿遷,居民輻輳,實西南雄勝之地。」

巡按毛在記:「城郭再闢,保障足恃。」

思州府星野考        通志

編輯

翼軫之餘

思州府山川考        通志

編輯

盤山 在府城西。自鎮遠迢逓而來百餘里,結為府治。

踞勝山 :在府治後,舊名「松園坉。」 明知府蔡懋昭築踞勝臺於上。

峨山 在府南三里,群峰聯起。按《明一統志》:「崒嵂難登。」

飛山 在府南三里。唐刺史楊再思功德及民,郡人立廟祀於此。

旗頭山 在府西三十里,高千仞,嶺有甘泉古柏。

黃巖沖山 在府西南五里。有坉可據險避苗。鰲山 在府治西八十里。中有古寺,人跡罕到。聖德山 在府治南九十里。為萬山之尊,郡人多祈禱於上。

獅子口山 在府平牙寨。洞苗出沒之隘,設防於此。

紅崖山 在府城西南,以色名。

金豹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山多豫章之材。橋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

六農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

獨峭山 在府東北一里。孑然孤峭,卓異群峰。平軒山 在府東一里。一作「平堧山。」

點燈山 在府南一里。峰巒高聳,夜常有光如燈。

沖文山 在府北十里。一雲在施溪司。

平山 :與沖文山相近,山頂平如臺。

岑鞏山 在府西二十里。峰巒層疊,綿亙百里。住溪山 在岑鞏山西十里。諸溪之水流經山下,瀦而復流。

瑰樓山 :在府城西九十里。水自洞出,日消長者三。

巖前山 在府東五十里。

龍塘山 :在巖前山東十里。產鉛鐵。

龍坑山 在府西三十里。昔產硃砂,今無。土麻山 在都素司北。

江頭山 在土麻山東北三十里,亦名岑彈山。旁有歇路坪,土人每遇節序,則相聚笙歌於此。天應山 在府西百里,最高聳。土人常禱雨於此,雷雨輒應。

天平囤山 在都素南二里,土人避兵處。「黃崖沖山 」 在黃道司西南黃里。山勢險固,其中平廣,有據險避苗囤。

漾頭山 在施溪司南三里。

御屏山 在施溪司北里許。

蠟傍山 :在施溪司北二十里。產蠟。

鬼總山

鬼隱山 俱在府北六十里。

大龍坑 在施溪司西三十里。

岑賈坡 在府城南百里。外接洪江,苗嘗出沒為患。今立哨防守。

打寶坡 在府南五里

九曲坡 在黃道司西十里。山勢險峻,路徑盤曲。

十萬囤 在府東十里。其地平曠,可囤十萬兵。田堧坪 ,在黃道司西北三十里。一雲「在府東十五里,四山圍繞,中有廣原沃野。」

白溪崖 在府城北三十里,銅仁府分界。白崖 在府西五里,中有洞,下臨深潭。

楊柳巖 在黃道司西二十里,亦險峻,巖產蠟。獨逕巖 在施溪司東北十里,路最險仄,設隘禦苗。

泉洞 在府城北七十里。上有飛瀑,下有澄潭。明參政蔡潮鐫「雲門」 二字於石上。

磨寨河 在府西十里。設舟以渡。

清江 在府東,即㵲水也。經鎮遠府境,曰「鎮陽江」 ,合府境諸水而入於湖廣沅江。

轉水 在府四北四十里。群山四合,水經其間,眾流悉匯,旋繞數曲。

灑溪 :在府城東南里許。自注溪遶城而東,合架溪匯為潭。

鐵山溪 :在府城東十里。昔產鐵,今無。

異溪 在府城東五十里,自牙溪西合天堂,通灑溪。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八里,以小水各分派入於平溪大河,故名。

注溪 去府城三十里,故宣慰田氏子孫世居於此。

田堘崖溪 :在府城北五十里。設渡為往來要道。

海龍溪 在府城西六十里,地近牛角山,昔紅苗嘯聚於此。明知府胡柟合思南、石阡、銅仁三府兵親勦滅之。至今民猶傳頌。

施溪 去府城三十里,水遶辰溪。

平溪 在府東三十里,流注沅江。

養田溪 :在府西北八十里。源出巖洞中,有巨石障流。土人築木槽,引以灌田。

紙槽溪 :在府北十里。

龍溪 在府西。相傳土人擊銅鼓於此而龍出,因以成溪。

凹溪 在府西四十里。東岸有油魚洞,西岸有銅魚洞,俱流合於清江。

馬口溪 在都素司北一里,即灑溪上源也。左溪 在都素司南十里,下流入清江。

冷水溪 在都素司西南二十里,下流入清江。黃道溪 在黃道司西南八十里。

淘沙溪 在黃道司北五里。

架溪 在府城南架木溪上,以濟往來。

星石潭 :在府城東七里。產石間有金銀星者,堅潤可琢為硯。

銅鑼潭 :在府治北十里。相傳:有龍穴此,數十年一見。

龍泉 在黃道司北。其水清潔而甘,居民賴以灌田。但不可以滌垢,垢則水不出。

住溪河 在府城西二十里,諸溪瀦此而復流。

思州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

思州府城池 :明永樂十三年,知府崔「彥俊創築土城。隆慶三年,知府張子中議遷平溪衛城。萬曆五年,因民情不便,奏請復回重築,外包以石,週圍三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為門三,城樓三座。十年,知府蔡懋昭以後山高峻,俯瞰城中,敵至難守,乃議包築後山石城一百二十丈,增築敵臺十二座。」 明季兵火傾毀。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陳龍巖增修。十一年內復傾塌。

四十餘丈。知府李敷治重修。

思州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

都哨關 在府城東一里。

盤山關 在府城北。明萬曆十年,知府蔡懋昭修。

平溪關 在府城南五里。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北三十里。」

黃土關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鯰魚關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雲封橋 在府城南三里。

平壩橋 在府城東五里。

木林橋 :在府城南十五里。

通濟橋 在府城東五里。

大石橋 在府城東十五里,地名「堧坪。」 明總兵石邦憲建。

迎恩橋 在府治南

灑溪渡 在府前

天堂渡 在府城東十里。

磨寨渡 在府城北五里。

雲盤渡 在府城北五十里。

平溪渡 在府城東四十里。

田堘巖渡 在府城東八十里。爛縟河渡 在府城北九十里。

思州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

思州府治 在城內西隅。明永樂十一年,知府崔彥俊以宣慰司改建。正統己巳,燬於寇。成化七年,知府王常重建。隆慶四年,遷於平溪衛。萬曆六年,復歸府。知府楊雲鶤修建。十年,知府蔡懋昭增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陳龍巖重修。

經歷司 「在府堂右。」

思州府學校考        通志

編輯

思州府儒學 在郡治左,東向。明永樂十一年,知府崔彥俊建。成化間,知府王常改遷南向。嘉靖元年,知府張柱重修。萬曆十年,知府蔡懋昭改建,正癸丁向。中為正殿,旁列兩廡,前為戟門、泮池、櫺星門,右為明倫堂,左右分志道、據德二齋,後為敬一亭,左為起文樓、禮門、儒學門。明末燬於兵。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陳龍巖重建,規制俱備。學署在

明倫堂右

原額「全荒學田二百畝。」

無徵學租倉斗穀六十石。

原額全荒學地一十畝

無徵學租倉斗穀一石九斗五升。

外衛

平溪衛儒學 在衛城內,衛屬湖廣,學隸貴州,明季燬於兵。

皇清順治十八年,推官許虯重修。康熙二十三年改。

歸楚,二十七年復隸黔,清浪衛學附。

思州府戶口考        通志

編輯

《戶口》、原額三千二百一十三戶

《人丁》原額二千四百一十六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千六百九十五丁。舊徵差人丁五百四十丁,三十一年增六十一丁,三十五年增一百二十丁。

原額丁差銀一千五十兩八錢五分,丁逃無徵銀七百九十五兩三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二百五十五兩五錢五分。

思州府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原額、田四萬八千三百八十畝三分

荒蕪田九千九百一十二畝二分八釐二毫七絲三忽四微五纖九塵四渺。

實在成熟田三萬八千四百六十八畝一釐七毫二絲六忽五微四塵六渺。

原額本色正米八百五十二石七斗六升五合九勺七抄七撮五粒二粟。

耗米四十二石六斗三升八合二勺九抄八撮八圭五粒一粟。

荒田無徵正米一百七十一石二斗九合七勺一抄二撮八圭三粒九粟。

耗米八石五斗六升四勺八抄五撮六圭四粒三粟。

實在有徵正米六百八十一石五斗五升六合二勺六抄四撮二圭一粒三粟。

耗米三十四石七升七合八勺一抄三撮二圭八粟。

原額《條編》課程銀二千二百三十三兩二錢二分五釐六絲七忽四微四纖二塵三渺。

荒田無徵銀四百六十八兩九分八釐三毫三微四纖九塵三渺。

實在有徵銀一千七百六十五兩一錢二分六釐七毫六絲七忽九纖三塵。

原額馬館銀二千八十四兩五錢一分八釐九毫五絲六忽七微九纖九塵九渺。

荒田無徵銀四百二十二兩八錢六分五釐八毫一絲二忽二微五纖六塵五渺。

實在有徵銀一千六百六十一兩六錢五分三釐一毫四絲四忽五微四纖三塵四渺。

原額遇閏加徵銀一百八十一兩四錢六分八釐四毫三絲七忽五微八纖六塵二渺。

荒田無徵銀三十六兩八錢一分二釐七毫一絲三忽一微六纖一塵二渺。

實在有徵銀一百四十四兩六錢五分五釐七毫二絲四忽四微二纖五塵。無閏之年例不徵。

考證

官莊租穀

原額「全熟賑田」 一十五畝九分。

《全徵》本色倉斗穀一十石七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二粒三粟。

外鎮遠府卭水司,於明時崇禎二年開墾過割苗米荒田折米銀四十八兩七錢一分六釐五毫,荒無徵。

思州府風俗考        通志

編輯

《明一統志》:「民性剛悍,外癡內黠。」

土人各據溪谷,久者自稱「洞官」 、寨長假貸要約,則刻木為契。

有病不用醫藥,惟事雞卜瓦卦,以占吉凶。自昔椎髻跣足,言語侏𠌯。近來聲教漸染,既久彝風丕變。

祭鬼弭災

《毛在記》:俗近醇龐,人知畏法,無大姦頑,士類彬彬有文,埒於內地。

思州府祠廟考        通志

編輯

風雲雷雨山川壇 原在治南,明知府蔡懋昭遷於治東一里。

社稷壇 :在府治北五里。

厲壇 在府治北三里

城隍廟 在城南關

飛山廟 在府南一里。祀唐刺史楊再思。李公祠 在城內,祀明知府李允簡。

遺愛祠 二:一祀明知府蔡懋昭,一祀明推官王制。

寺觀附

編輯

鰲山寺 在府城外。唐時僧通慧建,今廢。迴龍寺 在府城東門,明嘉靖間建。

後山觀 在府城西

真武觀 在府治西旗頭山上。明隆慶間建。

思州府驛遞考        通志

編輯

府前鋪 鋪兵三名

丙溪鋪 鋪兵四名

橋頭鋪 鋪兵四名

羊坪鋪 鋪兵四名

田堧坪鋪 :鋪兵三名。

龍船沖鋪 ,鋪兵二名。以上六鋪,本府管理。

思州府兵制考        通志

編輯

鎮遠協營兵分防

思州府物產考        通志

編輯

硃砂 舊出施溪

水銀 施溪長官司出

鐵 出龍塘

鉛 出都平

金星石 ,出架溪潭中,沒水採之。上有星點者為佳,可作硯。

葛 出府屬

菊 :有紫、白、黃數種。

木瓜 :《爾雅》謂之楙。

竹雞 府境及長官司出。

思州府古蹟考        通志

編輯

廢都素府 在府治北七十里。

廢丹川縣 在施溪司

廢丹陽縣 在黃道司

廢臺蓬若洞住溪等處蠻彝軍民長官司 在都平峨異溪司南。

廢野雞坪等處蠻彝軍民長官司 ,在黃道司治西。

廢務。程龍、敖、平、岳都坪四長官司 俱在黃道司西。

廢平溪等處蠻彝軍民長官司 ,距城東五十里。

硃砂坑 在施溪司,今廢。

望江樓 在府渡口。明知府李允𥳑建,苗燬。盤龍樓 在府治北山。

捧日樓 在府城東。知府陳龍巖重修。

登瀛閣 在府治南半里。

慈雲閣 在府城西南

省耕亭 在府城南一里。

瑞蓮亭 「在府治左。」

聚春軒 「在府治後。」

涵雲館 在平溪衛

墳墓附

元劉貴墓 至元間兩任同知,晉階副使,葬府東桑坪山陽。

明黨宗仁墓 元末任黃平府同知,明改宣慰司僉事,後改本府土同知,葬府東南五里峨山之陰。

思州府峒蠻考

編輯

太祖洪武元年,思州宣撫使田仁厚遣其都事林憲等來獻地。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初,起兵平漢,略地湖南。元思州宣撫使田仁厚遣其都事林憲、萬戶張思溫來獻鎮遠、古州軍民二府,婺川、功水、常寧等十縣,龍泉、瑞溪、沿河等三十四州。於是命改宣撫為思南鎮西等處宣慰使司,以仁厚為宣慰使,俱歲朝貢不絕。明年,仁厚死,子弘正襲。九年,田弘正與其弟弘道等來朝。」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九年,田弘正與其弟弘道等來朝,帝命禮部皆優其賜予。」

十八年,思州諸洞蠻作亂,命信國公湯和討擒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十八年,思州諸洞蠻作亂,上命信國公湯和等討之。時寇出沒不常,聞師至,輒竄匿山谷間,退則復出劫掠。和等師抵其地,恐蠻人驚潰,乃於諸洞分屯立柵,與蠻人雜畊,使不復疑。久之,以計擒其魁,餘黨悉潰。師還,留兵鎮之。」

二十年,宣慰田弘正死,子琛襲。

按:《明外史土司傳》云云。

成祖永樂八年,田琛購亂,鎮遠侯顧成執之,送京師,思州平。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八年,思州宣慰田琛與田宗鼎爭沙坑地,有怨。而宗鼎之副使黃禧亦與宗鼎有怨,因與琛結,圖宗鼎,搆兵。琛自稱天主,禧為大將,率兵攻思南。宗鼎挈家走,琛殺其弟,發其墳墓,並戮其母屍。宗鼎訴於朝,屢敕琛、禧赴闕自辨,皆拒命不至,潛使奸人入教坊司,伺隙為亂。事覺,遣行人蔣廷瓚」 召之,而命鎮遠侯顧成以兵壓其境,擒執琛、禧,械送京師,皆引服。琛妻冉氏尤強悍,遣人招誘臺、羅等寨苗普亮為亂,冀朝廷遣琛還招撫以免死。帝聞而錮之,以「宗鼎窮蹙來歸,得末減,令復職還思南,而宗鼎必得報怨,以絕禍根。」 帝以其倖免,禍不自懲,而更遑忿,遂留京師。宗鼎出《誹言》,因發祖母陰事,謂與禧奸,實造禍。本祖母亦發宗鼎縊殺親母瀆亂人倫事。帝命刑部正其罪。諭戶部尚書夏原吉曰:「琛與宗鼎分治思州、思南,皆為民害。琛不道,巳正其辜。宗鼎滅倫,罪不可宥。其思州、思南三十九長官地,可更郡縣,設貴州布政使司總轄之」 ,而命顧成勦臺羅諸寨。顧成斬苗普亮,思州賊平。

二十年,廢思州。思南兩宣慰田氏亡。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十二年,分貴州地隸八府。貴州為內地,自是始。兩宣慰廢,而田氏遂亡。」

思州府部藝文一

編輯

《重建思州城碑記》
明·盧秩

編輯

思州府治。春秋時本楚黔中地。秦、漢、吳、隋、唐以來,郡 治州治,建置沿革,隨時變易,莫有定製。宋大觀丁亥, 蕃部長田祐恭願為王民,始建思州,即今思南。至元 間,自龍泉坪改置思州宣慰司。永樂壬辰,嗣宣慰者 肆惡,干罹憲典,遂革宣慰司為思州府,入隸貴藩而 領四司。自是典郡者率天子命吏,然而後先相代,往 往視廨宇如傳舍,間有草創,復為苗寇焚蕩。乃成化 紀元之初,蜀王君常以民部尚書郎奉天子簡拔,來 知是郡。仁風流布,義問遠揚。未及三載,民有經業,乃 議築城。維時總戎吳經、參戎彭倫俱頓兵清浪,保障 邊陲,遂立心贊襄,力主其事。經始於成化庚寅,工訖 於甲午,歲凡五更,役凡萬徒為城一「千三百步,悉建 連屋,其上覆以陶瓦,防風雨霜雪之凌。周闢四門,架 層樓以置鐘鼓,為寅夜之儆。界四門以畫通衢,因地 勢以建公署。逋迯四歸,商民聚處。環城內外,櫛比蜂 屯,鮮有空隙。絃誦洋溢,雞犬熙蕃,非復萍浮星散,昔 之蕭索也。蓋吏有所據以治事,民有所依以為安。不 逞之徒,消其覬覦之」謀,去其《臲卼》之厄,宜其皆安堵 奠枕於今日矣。

《建思州府議》
郭子章

編輯

「思州府治建於都坪,正統乙巳陷,嘉靖辛亥再陷,何 利於都坪?已遷平溪,依軍而守,倚江而宅,何不利於 平溪?」而論府治者,便都坪不便平溪,復皆狃於小利, 未睹要害,安於平常,忽於變故,幸今日賊去之為安, 而不虞異日賊來之為禍也。平溪有尺籍,有武弁,有 堅城,有大江,得一太守居中調度,何賊之足虞?或曰: 「平溪屬楚,思州屬黔,臂指不相使也,今則一家矣。」或 曰:「民屬府,軍屬衛,思民在都坪也。彼貴陽、平越新創, 亦何民之有?今則加以軍民矣。」或曰:「迎送有奔走之 苦,過客有供應之費,不若都坪逸也。彼貴陽、鎮遠、平 越三郡,又將何避焉?而以小費妨大計,非矣。膚見如 斯,願與豪傑共商之。」乃敢以聞之於朝。

《思州府題名碑記》
蔡潮

編輯

思為古黔中地,歷隋、唐、宋、元,沿革不一。國朝吳元年, 前宣慰田氏歸附,隸湖廣行省。永樂壬辰,田氏弄兵, 坐廢,改宣慰為府,分屬貴藩。然地僻民貧,洊罹彝燹, 日敝一日,鞠為荒翳。往年郡守張君常、張君價,漸次 修舉,而文獻猶未足徵。正德丙子秋上元高君節守 邦之三年,嗟茲缺典,博詢於長官周縉、何純輩。其所 記憶前人之名氏籍貫,凡二十六人,屬記於予。予惟 思郡蕞爾一隅,猥潛荒服,重以彝氛,歲歉之故吏茲 土者,恆以投瘴禦魑視之速欲解去,不能一朝寧處。 自崔、賀啟治以來,能久安其位,不甚鄙彝其民者,王、 張、趙、李、唐、孫、嚴、柴,暨今高、趙數公焉。高侯又能於勞 來安輯之暇,以經術訓飭子弟,且猶徵文辭以表彰 思郡,思何陋矣。

思州府部藝文二

編輯

《平溪道中》
明·何景明

編輯

徙倚平溪館,天高秋氣清。水螢光不定,山籟響難平。 夜火雲間戍,寒楓江上城。終宵無夢寐,高枕聽灘聲。

思州府部紀事

編輯

《通志》:「宋寧宗嘉定六年秋八月庚午,思州田宗範叛, 夔州路安撫司遣兵討平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秋七月壬午,官軍襲思州烏羅 洞。

十九年春二月壬子,詔「亦奚不薛及播、思、敘三州軍 征緬。」

三十年冬十二月乙未,督思、播二州及鎮遠、黃平,發 宋舊軍,從征雲南武宗至大三年春正月辛丑,乖西帶蠻阿馬等入寇, 遣萬戶移剌四奴及調思、播土兵討之。

仁宗延祐元年夏五月,思州饑,發廩減價。請幫助識別此字。賑之。 泰定帝泰定元年秋七月丙戌,思州平茶楊大車、酉 陽州奔世昌寇小石邪、凱江等寨,調兵捕之。

文宗至順二年九月,思州饑,賑米五百石。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夏四月,思州苗叛,征魯將軍湯 和、副將軍周德興帥師從楚王討平之。

英宗正統十四年,邛水苗陷思州府。

武宗正德十六年夏六月,思州天鼓鳴。

世宗嘉靖十八年夏五月,思州大水灑溪,有二龍𩰚。 二十九年,銅仁苗陷思州府,知府李允簡死之。 三十年夏,思州府饑。

神宗萬曆三十六年春三月,思州民易繡虎,一產三 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