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四十七卷目錄
康居部彙考〈康民 者舌 悉萬斤 薩末鞬 颯秣建〉
周〈成王一則〉
漢〈武帝一則 元帝建昭一則 成帝一則〉
魏〈少帝咸熙一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太康一則〉
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則 孝文帝延興一則 承明一則 太和四則 宣武帝景明一
則 正始一則 永平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二則 太宗貞觀九則 高宗永徽一則 咸亨一則 調露一則 中宗嗣
聖一則 元宗開元六則 天寶五則 代宗大曆一則〉
白民部彙考一
周〈成王一則〉
白民部彙考二
山海經〈海外西經〉
博物志〈外國〉
十盧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禺氏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獨鹿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方揚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大夏部彙考一
周〈成王一則〉
漢〈武帝一則〉
三國〈總一則〉
大夏部彙考二
山海經〈海內東經〉
西申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規矩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區陽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史林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方人部彙考
周〈成王一則〉
羌部彙考一〈宕昌 鄧至 白蘭 党項〉
周〈成王一則〉
漢〈武帝元狩一則 元鼎二則 宣帝神爵二則 元帝永光二則〉
邊裔典第四十七卷
康居部彙考〈康民 者舌 悉萬斤 薩末鞬 颯秣建〉
編輯周
編輯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康民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康民「以桴苡者,其實如李,食之 宜子。」
〈注〉康亦西戎之別名也。食桴苡即有身。
漢
編輯武帝 年始通使於康居
編輯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西域傳》:「康居國王冬治 樂越匿地,到卑闐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不屬都 護。至越匿地,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內九千一百 四里,戶十二萬,口六十萬,勝兵十二萬人。東至都護 治所五千五百五十里,與大月氏同俗,東羈事匈奴。」
元帝建昭三年秋護西域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發兵攻郅支單于於康居斬之
編輯按《漢書·元帝本紀》云云。 按《西域列傳》:「宣帝時,匈奴 乖亂,五單于並爭漢,擁立呼韓邪單于,而郅支單于 怨望,殺漢使者,西阻康居。其後都護甘延壽、副校尉 陳湯,發戊己校尉,西域諸國兵至康居,誅滅郅支單 於。」
成帝 年康居遣子入侍貢獻
編輯按《漢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西域傳》:「成帝時,康居遣 子侍漢貢獻,自以絕遠,獨驕慢不肯與諸國相望。都 護郭舜數上言,本匈奴盛時,非以兼有烏孫、康居故 也。及其稱臣妾,非以失二國也。漢雖皆受其質子,然 三國內相輸遺,交通如故,亦相候伺,見便則發,合不 能相親信,離不能相臣役。以今言之,結配烏孫,竟未 有」益,反為中國生事。然烏孫既結在前,今與匈奴俱 稱臣,義不可距。而康居驕黠,訖不肯拜使者,都護吏, 至其國,坐之烏孫諸使下,王及貴人先飲食己,乃飲 啗都護吏,故為無所省,以夸旁國。以此度之,何故遣 子入侍?其欲賈市為好,辭之詐也。匈奴百蠻大國,今 事漢甚備,聞康居不拜,且使單于有自「下之意,宜歸 其侍子,絕勿復使,以章漢家不通無禮之國。燉煌、酒 泉小郡及南道八國,給使者往來,人馬驢橐駝,食皆苦之,空罷耗所過,送迎驕黠絕遠之國,非至計也。」漢 為其新通,重致遠人,終羈縻而未絕。康居有小王五: 一曰蘇䪥王,治蘇䪥城,去都護五千七百七十六里, 去陽關八千二十五里;二曰《附墨》王,治附墨城,去都 護五千七百六十七里,去陽關八千二十五里;三曰 窳匿王,治窳匿城,去都護五千二百六十六里,去陽 關七千五百二十五里;四曰罽王,治罽城,去都護六 千二百九十六里,去陽關八千五百五十五里;五曰 奧鞬王,治奧鞬城,去都護六千九百六里,去陽關八 千三百五十五里。凡五王,屬《康居》。
魏
編輯少帝咸熙二年九月閏月康居獻名馬歸於相國府以顯懷萬國致遠之勳
編輯按:《魏志陳留王奐本紀》云云。
晉
編輯武帝泰始三年康居遣使獻善馬
編輯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四夷傳》:「康居國在大宛 西北可二千里,與粟弋、伊列鄰接。其王居蘇薤城。風 俗及人貌、衣服略同大宛。地和暖,饒桐柳葡萄,多牛 羊,出好馬。泰始中,其王𨚗鼻遣使上封事,並獻善馬。」
太康八年康居國遣使來獻
編輯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北魏
編輯太武帝太延 年康國始遣使入貢
編輯按《魏書太武帝本紀》,不載 按《西域列傳》:「康國者,康 居之後也。遷徙無常,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 溫,月氏人也。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 西踰蔥嶺,遂有其國。枝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 並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王字世夫畢,為人寬厚, 甚得眾心。其妻突厥度達可汗女也。都於薩寶水上 阿」祿迪城,多人居,大臣三人共掌國事。其王索髮,冠 七寶金花,衣綾羅、錦繡、白疊。其妻有髻,幪以皂巾。丈 夫剪髮錦袍,名為「彊國」,西域諸國多歸之。米國、史國、 曹國、何國、安國、小安國、那色波國、烏那曷國、穆國皆 歸附之。有《胡律》,置於祆祠,將決罰則取而斷之,重者 族,次罪者死。賊盜截其足。人皆深目高鼻,多髯。善商 賈,諸夷交易多湊。其國。有大小鼓、琶、琵、五絃、箜篌。婚 姻喪制與突厥同。國。立祖廟,以六月祭之,諸國皆助 祭,奉佛為胡書。氣候溫,宜五穀勤脩,園蔬樹木滋茂。 出馬、駝、驢、犎、牛、黃金、碙沙。香阿薛那,香瑟瑟,《皮》。 錦疊多葡萄酒,富家或致千石,連年不敗。太延 中,始遣使貢方物,後遂絕焉。
太延三年者舌國遣使朝獻奉汗血馬。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云云。 按《西域傳》,太延中,魏德 益以遠聞西域龜茲、疏勒、烏孫、悅般、渴槃陁、鄯善、焉 耆、車師、粟特諸國王始遣使來獻。世祖以西域漢世 雖通,有求則卑辭而來,無欲則驕慢王命,此其自知 絕遠,大兵不可至故也。若報使往來,終無所益,欲不 遣使。有司奏「九國不憚遐嶮,遠貢方物,當與其進,安 可豫抑後來!」乃從之。於是始遣行人王恩生、許綱等 西使。恩生出流沙,為蠕蠕所執,竟不果達。又遣散騎 侍郎董琬、高明等多齎錦帛,出鄯善招撫九國,厚賜 之。初,琬等受詔便道之國,可往赴之。琬過九國,北行 至烏孫國,其王得朝廷所賜,拜受甚悅,謂琬曰:「傳聞 破洛那者,舌皆思魏德,欲稱臣致貢,但患其路無由 耳。今使君等既到此,可往二國,副其慕仰之誠。」琬於 是自向破洛那,遣明使者舌烏孫王為發導,譯達二 國。琬等宣詔慰賜之。已而琬明東還烏孫、破洛那之 屬遣使與琬俱來貢獻者十有六國。自後相繼而來, 不間於歲,國使亦數十軰矣。又按《西域傳》,者舌國, 故康居國,在破洛那西北,去代一萬五千四百五十 里。太延三年,遣使朝貢,自是不絕。〈按康國已見前此又言者舌故康居 國或此乃康居故地分為二也〉
孝文帝延興三年十月悉萬斤國遣使朝獻
編輯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按《西域傳》。「悉萬斤國都 城在悉密西。去代一萬二千七百二十里。其國南有 山。名伽色那山出獅子。每使朝貢。」〈按魏書康國已自有傳又雲者舌居 其故地據唐書康者即元魏悉萬斤或一康居分而為三也姑並附之〉
承明元年九月悉萬斤國遣使朝獻
編輯太和三年十二月悉萬斤國遣使朝貢
編輯太和四年七月悉萬斤國遣使朝貢。
太和十一年八月。悉萬斤國遣使朝貢。
太和十五年三月悉萬斤等國遣使朝貢。
按:以上《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宣武帝景明三年悉萬斤國遣使朝貢
編輯正始四年四月悉萬斤國遣使朝獻十月悉萬斤國遣使朝獻
編輯永平二年正月悉萬斤國遣使朝貢
編輯按:以上《魏書宣武帝本紀》云云。
隋
編輯====煬帝大業 年康國遣使入獻====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按《康國本傳》:「大業中始遣 使貢方物,後遂絕焉。」
唐
編輯高祖武德七年七月康國遣使朝貢
編輯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武德十年,《康國》遣使入貢。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康國傳》,「康者,一曰薩末 鞬,亦曰颯秣建,元魏所謂悉萬斤者。南距史百五十 里,西北距西曹百餘里,東南屬米百里,北中曹五十 里,在那密水南。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君姓溫,本月氏 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稍南依蔥嶺,即 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尋, 曰戊地,曰史,世謂九姓,皆氏昭武。土沃,宜禾出善馬 兵。彊諸國人。嗜酒,好歌舞於道。王帽氈飾金雜寶。女 子盤髻,幪黑巾,綴金蘤。生兒以石蜜啖之,置膠於掌, 欲長而甘言,持珤若黏雲。習旁行書。善商賈,好利。丈 夫年二十去傍國,利所在無不至。以十二月為歲首。 尚浮圖法,祠祆神,出機巧技。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 交潑為樂。隋時,其王屈木支娶西突厥女,遂臣突厥。 武德十年,始遣使來獻。
按杜氏《通典》,「康居國,漢時通焉。在大宛西北可二千 里,與粟弋伊鄰接。王理樂越匿地卑闐城亦居蘇薤 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不屬都護。戶十二萬。東至 都護理所五千五百里。與大月氏同俗。事匈奴。」韋節 《西蕃記》云:「康國人並善賈,男年至五歲則令與書,少 解則遣學賈,以得利多為善。其人好音聲,以六月一」 日為歲首,至此日,王及人庶並服新衣,剪髮,須在國 城東林下七日馬射。至欲罷日,置一金錢於帖上,射 中者則得一日為王。俗事天神,崇敬甚重,雲「神兒七 月死,失骸骨。」事神之人,每至其月,俱著黑疊衣,徒跣, 撫胸號哭,涕淚交流。丈夫婦女三五百人,散在草野, 求天兒骸骨,七日便止。國城外別有二百餘戶,專知 喪事。別築一院,其院內養狗,每有人死者,即往取屍, 置此院內,令狗食之。由是盡收骸骨埋殯,無棺槨。
太宗貞觀元年五月康國遣使朝貢
編輯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貞觀五年,康國請臣。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康國傳》:貞觀五年,遂請 臣。太宗曰:「朕惡取虛名害百姓?且康臣我,緩急當同 其憂,師行萬里,寧朕志邪?」卻不受。俄又遣使獻師子 獸,帝珍其遠,命祕書監虞世南作賦。自是,歲入貢,致 金桃、銀桃,詔令植苑中。
按《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唐言康國〉周千六七百里,東西 長,南北狹。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極險固,多居人,異 方寶貨多聚此國。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鬱,華 果滋茂。多出善馬,機巧之技,特工諸國。氣序和暢,風 俗猛烈。凡諸胡國,此為其中,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其 王豪勇,鄰國承命,兵馬彊盛,多是赭羯。赭羯之人,其 性勇烈,視死如歸,戰無前敵。
貞觀九年,康國獻獅子。
貞觀十一年十二月。康國獻金桃、銀桃。詔令植之於 苑囿。
貞觀十三年二月。康國遣使朝貢。
貞觀十六年春正月,康國遣使獻方物。
貞觀十七年正月。康國遣使獻方物。
貞觀十八年正月。康國遣使獻方物。
按以上《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貞觀二十一年,康國入貢。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杜氏通典》,「貞觀二十一 年,康國獻黃桃大鵝卵,其色如金,亦呼為金桃。」
高宗永徽 年以康居地為都督府
編輯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康國本傳》,「永徽時以其 地為康居都督府,即授其王拂呼縵為都督。」
咸亨二年五月康國遣使來朝貢其方物
編輯調露元年十月康國遣使朝貢
編輯按:以上《唐書本紀》、列傳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中宗嗣聖十三年〈即太后萬歲通天元年〉以康國大首領篤娑缽提為其國王
編輯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 按《康國本傳》:「萬歲通天中, 以大首領篤娑缽提為王。死,子泥涅師。師立死,國人 立突昏為王。」
元宗開元元年康居遣人入貢
編輯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康國傳》:「開元初,貢鎖子 鎧、水精桮、瑪瑙瓶、駝鳥卵及越諾、侏儒、胡旋女子。其 王烏勒伽與大食亟戰不勝,來乞師,天子不許。久之, 請封其子咄曷為曹王,默啜為米王,詔許。烏勒伽死, 遣使立咄曷,封欽化王,以其母可敦為郡夫人。 開元五年三月,康國王遣使獻毛錦、青黛。」
開元十二年四月,康國王烏勒遣使獻「侏儒一人,馬 狗各二。」
開元十四年十一月,康國王遣使獻豹及方物開元十五年五月,康國獻胡旋女子及豹。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康國遣使獻寶香爐及白玉環、 瑪瑙水精眼藥瓶子。
天寶三載七月康國遣使獻馬及寶
編輯天寶九載正月康國王《咄曷》遣大首領末野門。獻馬 十匹及方物。
天寶十載九月。康國遣使朝貢。
天寶十三載九月。康國遣使朝貢。
天寶十四載三月。康國副王遣使朝貢。
按以上《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代宗大曆七年十二月康國遣使朝貢
編輯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白民部彙考一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白民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白民乘黃。」乘黃者似麒,背有兩 角。
〈注〉《白民》,亦南夷。
白民部彙考二
編輯《山海經》。
《海外西經》
編輯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 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注〉言其人體洞白,乘黃似狐,背上有兩角,即飛黃也。〈按大荒東經有白民西經又有白民是一是二姑並載之以備參考〉
《博物志》
編輯
外國
編輯《白民》國有「乘黃」,狀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壽三千歲。
十盧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十盧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十盧以牛。牛者,牛之小者也。」
〈注〉《十盧》盧人西北戎也。合盧水是。
禺氏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禺氏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禺氏騊駼。」
〈注〉禺氏,西北戎夷。騊駼,馬屬。
獨鹿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獨鹿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獨鹿卭卭,距虛善走也。」
〈注〉獨鹿,西方戎《卭卭》獸,似距虛,負厥而走也。
方揚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方揚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方揚以皇鳥。」
〈注〉《方揚》,亦戎別名也。皇鳥配於鳳者也
大夏部彙考一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大夏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大夏茲白牛。」
〈注〉大夏西北戎茲白牛野獸。
漢
編輯武帝 年張騫至大夏國
編輯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 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 同俗。無大王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善賈 市。及大月氏西徙,攻敗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 百餘萬,其都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其東南有身 毒國。張騫曰:『臣在大夏時,見筇竹杖蜀布,問曰:『安得 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國在大夏 東南可數千里。」
三國
編輯「大夏」,三國時屬於月氏。
按:《魏志注西戎傳》云云。
大夏部彙考二
編輯《山海經》。
《海內東經》
編輯
「國在流沙外」者,《大夏》豎沙、《居繇》《月支》之國。
〈注〉大夏國,城方二三百里,分為數十國。地和溫,宜五穀。
西申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西申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西申以鳳鳥。鳳鳥者,戴仁抱義, 掖信歸有德。」
〈注〉其形似雞,蛇首魚尾。「戴仁向仁,國抱義懷,有義掖信歸有德之君」也。
規矩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規矩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規矩,以麟者獸也。」
〈注〉《規矩》,亦戎也。麟似鹿,牛尾一角,鳥蹄也。
區陽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區陽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區陽以鱉封者若彘,前後有首。」
〈注〉《區陽》,亦戎之名也。
史林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史林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史林以尊耳。」尊耳者,身若虎豹, 尾長三尺,其身食虎豹。
〈注〉《史林》「戎之在西南者。」
方人部彙考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方人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方人以孔鳥。」
〈注〉亦戎別名,孔與「鸞」相匹也。
羌部彙考一〈宕昌 鄧至 白蘭 党項〉
編輯周
成王 年大會諸侯於成周丘羌入貢
編輯按《汲冢周書王會解》:「丘羌鸞鳥。」
〈注〉丘地之羌不同,故謂之「丘羌」,今謂之《丘戾》。鸞大於鳳,亦歸仁義也。
漢
編輯武帝元狩元年始遣張騫使西域婼羌始通於漢
編輯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西域傳》:「出陽關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國王號去胡來王,去陽關千八百里, 去長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當孔道。戶四百五 十,口千七百五十,勝兵者五百人。西與且末接,隨畜 逐水草,不田作,仰鄯善、且末穀。山有鐵,自作兵,兵有 弓矛,服刀劍甲。西北至鄯善,乃當道雲。」
元鼎五年秋九月西羌眾十萬人反與匈奴通攻故安圍枹罕
編輯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鼎六年冬十月。遣將軍李息等討西羌平之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鼎六年冬十月。發隴西天水安 定騎士。及中尉河南河內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 中令徐自為征西羌。平之。」
按《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 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 地是也。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 所謂「析支者也。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鄯善、車師 諸國。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其 俗氏族無定,或以父母名姓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 婚姻,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釐嫂。故國無鰥寡,種 類繁熾。不立君臣,無相長一。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 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為雄,殺人償死,無他禁令。 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 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堪耐寒苦,雖婦人產子,亦 不避風雪。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王政修 則賓服,德教失則寇亂。昔夏后氏太康失國,四夷背 叛。及後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後來賓。至於後泄, 始加爵命,由是服從。後桀之亂,畎夷入居邠、岐之間。 成湯既興,伐而攘之。及殷室中衰,諸侯皆叛。至於武 丁,征西羌、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詩》曰:「自彼氐、羌,莫敢 不來王。」及武乙暴虐,犬戎寇邊,周古公踰梁山而避 於岐下。及子季歷遂伐西落。戎。太丁之時,季歷復 伐燕京之戎,戎人大敗周師。後二年,周人克余無之 戎,於是太丁命季歷為牧師。自是之後,更伐始呼、翳 徒之戎,皆克之。及文王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 玁狁之難,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 殷之叛國以事紂。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師會於牧野。 至穆王時,戎狄不貢,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 四白鹿、四白狼。王遂遷戎於太原。夷王衰弱,荒服不 朝,乃命虢公率六師伐太原之戎,至於俞泉,獲馬千 匹。厲王無道,戎狄寇掠,乃入犬丘,殺秦仲之族。王命 伐戎,不克。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為戎所殺。王 乃召秦仲子莊公,與兵七千人伐戎,破之,由是少卻。 後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後五年,王伐條, 戎奔戎,王師敗績。」後二年,晉人敗北戎於汾隰。戎人 滅姜侯之邑。明年,王征申戎,破之。後十年,幽王命伯 士伐六濟之戎,軍敗,伯士死焉。其年,戎圍犬丘,虜秦 襄公之兄伯父。時幽王昏虐,四夷交侵,遂廢申後而 立褒姒。申侯怒,與戎寇周,殺幽王於驪山,周乃東遷 洛邑。秦襄公攻戎救周,後二年,邢侯大破北戎。及平 王之末,周遂陵遲,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 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邽、冀之戎,涇北有義渠 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洛間有楊拒、 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當春秋時間,在中 國與諸夏盟會,魯莊公伐秦,取邽、冀之戎。後十餘歲, 晉滅驪戎。是時伊洛戎強,東侵曹魯。後十九年,遂入 王城。於是秦晉伐戎以救周。後二年,又寇京師。齊桓 公徵諸侯戍周。後九年,陸渾戎自瓜州遷於伊川。允 姓戎遷於渭汭,東及轘轅,在河南山北者,號曰「陰戎」, 陰戎之種,遂以滋廣。晉文公欲修霸業,乃賂戎狄通 道,以匡王室。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開地千 里。及晉悼公又使魏絳和諸戎,復修霸業。是時楚、晉 強盛,威服諸戎。陸渾、伊洛、陰戎事晉,而蠻氏從楚。後 陸渾叛晉,晉令荀吳滅之。後四十四年,楚執蠻氏而 盡囚其人。是時義渠、大荔最強,築城數十,皆自稱王。 至周貞王八年,秦厲公滅大荔,取其地。趙亦滅代戎, 即北戎也。韓、魏復共稍並伊、洛、陰戎,滅之,其遺脫者 皆逃走,西踰汧、隴。自是中國無戎寇,唯餘義渠種焉。 至貞王二十五年,秦伐義渠,虜其王。後十四年,義渠 侵秦,至渭陰。後百許年,義渠敗秦師於洛。後四年,義 渠國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將兵定之,義渠遂臣於秦。 後八年,秦伐義渠,取郁郅。後二年,義渠敗秦師於李 伯。明年,秦伐義渠,取徒涇二十五城。及昭王立,義渠 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赧王四十 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 置隴西、北地、上郡焉。戎本無君長,夏后氏末及商、周 之際,或從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為藩服。春秋 時,陸渾蠻氏戎稱子。戰國世,大荔、義渠稱王。及其衰 亡,餘種皆反舊為酋豪雲。「羌無弋《爰劍》」者,秦厲公 時為秦所拘執,以為奴隸,不知爰劍何戎之別也。後 得亡歸,而秦人追之,隱藏於巖穴中,得免。羌人云,「爰
劍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與劓女遇於野,遂成夫婦。女恥其狀,被髮覆面,而羌人因以為俗,遂俱亡入三河間。諸羌見 爰劍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河湟間 少五穀,多禽獸,以射獵為事。爰劍教之田畜,遂見敬 信。廬落種人依之者日益眾,羌人謂奴為「無弋」,以爰 劍嘗為奴隸,故因名之。其後世世為豪。至爰劍曾孫 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渭首滅狄。 戎。忍季父卭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 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 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氂牛種,越嶲羌是也;或 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忍 及弟舞,獨留湟中,並多娶妻婦。忍生九子,為九種;舞 生十七子,為十七種。羌之興盛,從此起矣。及忍子研 立,時秦孝公雄強,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駟率戎狄 九十二國朝周顯王。研至豪健,故羌中號其後為「研 種。」及秦始皇時,務並六國,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 種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將兵略地,西逐 諸戎,北卻眾狄,築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度。至於 漢興,匈奴冒頓兵強,破東胡,走月氏,威震百蠻,臣服 諸羌。景帝時,研種留何率種人求守隴西塞,於是徙 留何等於狄道安故,至臨洮、氐道、羌道縣。及武帝征 伐四夷,開地廣境,北卻匈奴,西逐諸羌,乃度河、湟,築 令居寨。初開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門,隔絕羌胡,使 南北不得交關,於是障塞亭燧,出長城外數千里。時 先零羌與封養、牢姐種解仇結盟,與匈奴通,合兵十 餘萬共攻令居、安故,遂圍枹罕。漢遣將軍李息、郎中 令徐自為將兵十萬人擊平之,始置護羌校尉,持節 統領焉。羌乃去湟中,依西海鹽池左右,漢遂因山為 塞,河西地空,稍徙人以實之。
宣帝神爵元年春三月西羌反遣後將軍趙充國等討之
編輯按《漢書宣帝本紀》:神爵元年「春三月,西羌反,發三輔、 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 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 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夏四月,遣後將軍趙充 國、彊弩將軍許延壽擊西羌。六月,拜酒泉太守辛武 賢為破羌將軍,與兩將軍並進。」
神爵二年夏五月,羌虜降服。
按《漢書宣帝本紀》,「神爵二年夏五月,羌虜降伏,斬其 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按 《趙充國傳》,「光祿大夫義渠安國使行諸羌先零豪言, 願時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處畜牧。」安國以聞,充國 劾安國奉使不敬。是後羌人旁緣前言,抵冒渡湟水, 郡縣不能禁。元康三年,先零遂與諸羌種豪二百餘 人解仇,交質盟詛。上聞之,以問充國,對曰:「羌人所以 易制者,以其種自有豪,數相攻擊,勢不一也。往三十 餘歲,西羌反時,亦先解仇合約,攻令居,與漢相距五 六年乃定。」至征和五年,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 奴使人至小月氏,傳告諸羌曰:「漢貳師將軍眾十餘 萬人降匈奴,羌人為漢事苦。張掖、酒泉本我地,地肥 美,可共擊居之。」以此觀匈奴,欲與羌合,非一世也。間 者,匈奴困於西方,聞烏桓來保塞,恐兵復從東方起, 數使使尉黎、危須諸國,設以子女豹裘,欲沮解之,其 計不合,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從沙陰地出鹽澤, 過長阬,入窮水塞,南抵屬國,與先零相直。臣恐羌變 未止,此且復結聯他種,「宜及未然為之備。」後月餘,羌 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藉兵欲擊鄯善、燉煌以絕漢 道。充國以為「狼何小月氏種,在陽關西南,勢不能獨 造此計,疑匈奴使已至羌中,先零罕幵乃解仇作約, 到秋馬肥,變必起矣。宜遣使者行邊兵,豫為備,敕視 諸羌,毋令解仇,以發覺其謀。」於是兩府復白遣義渠 安國行視諸羌,分別善惡。安國至,召「先零諸豪三十 餘人以尢桀黠,皆斬之,縱兵擊其種人,斬首千餘級。 於是諸降羌及歸義羌侯楊玉等恐怒,亡所信鄉,遂 劫略小種,背畔犯塞,攻城邑,殺長吏。安國以騎都尉 將騎三千屯備羌,至浩亹,為虜所擊,失亡車重兵器 甚眾。安國引還,至令居」,以聞。是歲神爵元年春也。時 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 者,充國對曰:「亡踰於老臣者矣。」上遣問焉,曰:「將軍度 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 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 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充 國至金城,須兵滿萬騎欲渡河,恐為虜所遮,即夜遣 三校銜枚先渡,渡輒營陳,會明畢,遂以次盡渡。虜數 十百騎來,出入軍傍。充國曰:「吾士馬新倦,不可馳逐, 此皆驍騎難制,又恐其為誘兵也。擊虜以殄滅為期, 小利不足貪。」令軍勿擊。遣騎候四望陿中亡虜,夜引 兵上,至洛都,召諸校司馬謂曰:「吾知羌虜不能為兵 矣。」使虜發數千人守杜,四望陿中,兵豈得入哉!充國 常以遠斥堠為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尢能持 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饗軍士,士皆欲為用。虜數挑戰,充國堅守,捕得生口,言羌 豪相數責曰:「語汝亡反。今天子遣趙將軍來,年八九 十矣,善為兵,今請欲一鬥而死,可得耶?」充國子右曹 中郎將卬將期門佽飛、羽林孤兒、胡越騎為支兵,至 令居,虜並出絕轉道,卬以聞。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 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間虜,通轉道津渡。初,罕幵 豪靡當兒使弟雕庫來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後數日 果反。雕庫種人頗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庫為質。充 國以為亡罪,乃遣歸告種豪。大兵「誅有罪者,明白自 別,毋取並滅。」天子告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斬除罪。 斬大豪有罪者一人,賜錢四十萬,中豪十五萬,下豪 二萬,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錢。又以其所捕妻子 財物盡與之。充國計,欲以威信招降罕、幵及劫略者, 解散虜謀,徼極乃擊之。時上已發三輔、太常徒弛刑, 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 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與武威、張掖、酒泉太守各屯其 郡者,合六萬人矣。酒泉太守辛武賢奏言:「郡兵皆屯 備南山,北邊空虛,勢不可久。或曰至秋冬乃進兵,此 虜在竟外之冊。今虜朝夕為寇,土地寒苦,漢馬不能 冬,屯兵在武威、張掖、酒泉,萬騎以上,皆多羸瘦。可益 馬食,以七月上旬齎三十日糧,分兵並出張掖、酒泉, 合擊罕、幵在鮮水上者。虜以畜產為命,今皆離散,兵 即分出,雖不能盡誅亶,奪其畜產,虜其妻子,復引兵 還。冬復擊之。大兵仍出,虜必震壞。」天子下其書,充國 令與校尉以下吏士知羌事者博議。充國及長史董 通年以為武賢,欲輕引萬騎,分為兩道,「出張掖回遠 千里,以一馬自佗負,三十日食為米二斛四斗,麥八 斛。又有衣裝兵器,難以追逐。勤勞而至,虜必商軍進 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隨而深入,虜即據前險,守 後阸,以絕糧道,必有傷危之憂,為夷狄笑,千載不可 復。」而武賢以為可奪其畜產,虜其妻子,此殆空言,非 至計也。又武威縣、張掖「日勒,皆當北塞,有通谷水草。 臣恐匈奴與羌有謀,且欲大入,幸能要杜張掖、酒泉, 以絕西域,其郡兵尤不可發,先零首為畔逆,他種劫 略,故臣愚冊欲捐罕、幵闇昧之過,隱而勿章,先行先 零之誅,以震動之。宜悔過反善,因赦其罪,選擇良吏 知其俗者,拊循和輯,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天子下 其書,公卿議者咸以為先零兵盛而負罕、幵之助,不 先破罕幵,則先零未可圖也。上乃拜侍中樂成侯許 延壽為強弩將軍,即拜酒泉太守武賢為破羌將軍, 賜璽書,嘉納其冊。以書敕讓充國曰:「皇帝問後將軍 甚苦暴露,將軍計欲至正月,迺擊罕羌。羌人當獲麥, 已遠,其妻子,精兵萬人,欲為酒泉、燉煌寇邊,兵少,民 守保,不得田作。今張掖以東粟石百餘,芻槁束數十, 轉輸並起,百姓煩擾。將軍將萬餘之眾,不早及秋共 水草之利,爭其畜食,欲至冬,虜皆當畜食,多藏匿山 中,依險阻。將軍士寒,手足皸瘃,寧有利哉?將軍不念 中國之費,欲以歲數而勝微,將軍誰不樂此者!今詔 破羌將軍武賢將兵六千一百人,燉煌太守快將二 千人,長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將婼月氏兵四千 人,亡慮萬二千人,齎三十日食,以七月二十二日擊 罕羌,入鮮水北句廉上,去酒泉八百里,去將軍可千 二百里。將軍其引兵便道西,並進,雖不相及,使虜聞 東方、北方兵並來,分散其心意,離其黨與,雖不能殄 滅,當有瓦解者,已詔中郎將卬將胡越、佽飛射士、步 兵二校益將軍兵。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 敗。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凶。將軍 急裝,因天時,誅不義,萬下必全,勿復有疑。」充國既得 讓以為將,任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國家。乃上書謝 罪,因陳兵利害,曰:「臣竊見騎都尉安國,前幸賜書」,擇 羌人可使,使罕諭告以大軍當至漢不誅罕以解其 謀,恩澤甚厚,非臣下所能及。臣獨私美陛下盛德,至 計亡已,故遣幵豪雕庫宣天子至德,罕、幵之屬皆聞 知明詔。「今先零羌楊玉,此羌之首帥,名王,將騎四千 及煎鞏騎五千,阻石山木,候便為寇,罕羌未有所犯。 今置先零、先擊罕,釋有罪,誅亡辜」,起一難,就兩害,誠 非陛下本計也。臣聞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餘。」又曰:「善 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今罕、羌欲為燉煌、酒泉寇,宜 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 取勝之道也。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發之,行攻 釋致虜之術,而從為虜所致之道,臣愚以為不便。先 零羌虜欲為背畔,「故與罕幵解仇結約,然其私心不 能亡,恐漢兵至而罕幵背之也。臣愚以為其計常欲 先赴罕、幵之急,以堅其約,先聲罕羌,先零必助之。今 虜馬肥,糧食方饒,擊之恐不能傷害,適使先零得施 德於罕羌,堅其約,合其黨,虜交堅黨,合精兵二萬餘 人,迫脅諸小種,附著者稍眾,莫須之屬,不輕得離也。」 如「是虜兵寢多,誅之用力數倍,臣恐國家憂累,由十 年數,不二三歲而已。臣得蒙天子厚恩,父子俱為顯 列。臣位至上卿,爵為列侯,犬馬之齒七十六,為明詔
填溝壑,死骨不朽,亡所顧念。獨思惟兵利害至熟悉也。於臣之計,先誅先零已,則罕、幵之屬不煩兵而服矣。先零已誅而罕、幵不服,涉正月擊之,得利之理,又 其時也。以今進兵,誠不見其利,唯陛下裁察。」六月,戊 申,奏。七月,甲寅,璽書報從充國計焉。充國引兵至先 零在所,虜久屯聚懈弛,望見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 道阸狹,充國徐行驅之。或曰:「逐利行遲。」充國曰:「此窮 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諸校皆 曰:「善。」虜赴水溺死者數百,降及斬首五百餘人,鹵馬 牛羊十萬餘頭,車四千餘輛。兵至罕地,令軍毋燔聚 落,芻牧田中。罕羌聞之,喜曰:「漢果不擊我矣。」豪靡忘 使人來言,願得還復故地。充國以聞,未報,忘來自歸。 充國賜飲食遣還,諭種人。護軍以下皆爭之曰:「此反 虜不可擅遣。」充國曰:「諸君但欲便文自營,非為公家 忠計也。」語未卒,璽書報,令靡忘以贖論。後罕竟不煩 兵而下。其秋,充國病,上賜書曰:「制詔後將軍,聞苦腳 脛寒泄,將軍年老加疾,一朝之變不可諱,朕甚憂之。 今詔破羌將軍詣屯所為將軍副,急因天時大利,吏 士銳氣,以十二月擊先零羌,即疾劇,留屯毋行,獨遣 破羌強弩將軍。」時羌降者萬餘人矣,充國度其必壞, 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會得進兵璽書, 中郎將卬懼,使客諫充國曰:「誠令兵出,破軍殺將,以 傾國家,將軍守之可也。即利與病,又何足爭?一旦不 合上意,遣繡衣來責將軍,將軍之身不能自保,何國 家之安?」充國歎曰:「是何言之不忠也!本用吾言,羌虜 得至是耶?往者舉可先行羌者,吾舉辛武賢。」丞相御 史復白「遣義渠安國,竟沮敗羌。金城、湟中穀斛八錢, 吾謂耿中丞糴二百萬斛穀,羌人不敢動矣。耿中氶 請糴百萬斛,迺得四十萬斛耳。義渠再使,且費其半。 失此二冊,羌人故敢為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既 然矣。今兵久不決,四夷卒有動搖,相因而起,雖有知 者,不能善其後,羌獨足憂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 為忠言。」遂上《屯田奏》曰:「臣聞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 故舉得於外,則福生於內,不可不慎。臣所將吏士馬 牛食,月用糧穀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 九十三斛,茭槁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難久不解, 繇役不息。又恐他夷卒有不虞之變,相因並起,為明 主憂,誠非素定廟勝之冊。且羌虜易以計破,難用兵 碎也,故臣愚以為擊之不便。」計度臨羌東至浩亹,羌 虜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其間郵亭 多敗壞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枚,皆 在水次,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 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用穀月二萬七 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分屯要害處,冰解漕 下,繕鄉亭,浚溝渠,治隍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 鮮水左右田事出賦人二十畝。至四月草生,發郡騎 及屬國胡騎伉健各千,倅馬什二,就草為田者遊兵 以充入金城郡,益積蓄,省大費。今大司農所轉穀至 者,足支萬人一歲食。謹上田處及器用簿,唯陛下裁 許。」上報曰:「皇帝問後將軍言,欲罷騎兵,萬人留田。即 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伏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 便?」復奏,充國上狀曰:「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 貴謀而賤戰。戰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 勝,以待敵之可勝。蠻夷習俗,雖殊於禮義之國,然其 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今虜亡其美地薦 草,愁於寄託遠遯,骨肉離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師 罷兵,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 即伏辜,兵決可期月而望,羌虜瓦解,前後降者萬七 百餘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輩,此坐支解羌虜之具 也。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 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穀,威德並行,一也;又因 排折羌虜,令不得歸肥饒之地,貧破其眾,以成羌虜 相畔之漸,二也;居民得並田作,不失農業,三也;軍馬 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 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榖至臨羌,以視羌虜,揚威武 傳世折衝之具,五也;以閒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 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叛之虜竄 於風寒之地,罹霜露疾疫」,瘃「墮之患,坐得必勝之道, 七也。亡經阻遠追死傷之害,八也。內不損威武之重, 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又亡驚動河南大幵、小 幵,使生他變之憂,十也。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水, 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大費既 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 兵失十二利。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冊》,唯明 詔博詳公卿議臣採擇。」上復賜報曰:「『皇帝問後將軍 言十二便。聞之虜雖未伏誅,兵決可期月而望。期月 而望者,謂今冬耶?謂何時也?將軍獨不計虜聞兵頗 罷,且丁壯相聚,攻擾田者,及道上屯兵,復殺略人民, 將何以止之』?又大幵、小幵前言曰:『我告漢軍,先零所 在,兵不往擊,久留得亡效。五年時,不分別人而並擊 我,其意常恐。今兵不出,得亡變生,與先零為一,將軍 孰計』?」復奏。充國奏曰:「臣聞兵以計為本,故多筭勝,少筭。先零羌精兵今餘不過七八千人,失地遠客,分散 飢凍,罕、幵莫須,又頗暴略,其羸弱畜產,叛還者不絕, 皆聞天子明令相捕斬之賞。臣愚以為虜破壞可」日 月冀,遠在來春,故曰兵決可期月而望。竊見北邊自 燉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餘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數 千人,虜數大眾攻之而不能害。今留步士萬人屯田, 地勢平易,多高山,遠望之便,部曲相保,為塹壘木樵, 校聯不絕,便兵弩,飭鬥具熢火,幸通勢及併力,以逸 待勞,兵之利者也。臣愚以為屯田「內有亡費之利,外 有守禦之備。騎兵雖罷,虜見萬人留田,為必禽之具, 其土崩歸德,宜不久矣。從今盡三月,虜馬羸瘦,必不 敢捐其妻子於他種中,遠涉河山,而來為寇。又見屯 田之士精兵萬人,終不敢復將其累重還歸故地。是 臣之愚計,所以度虜且必瓦解其處,不戰而自破之 冊也。至於虜小寇」盜,時殺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聞 戰不必勝,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勞眾。誠令兵出, 雖不能滅先零,亶能令虜絕,不為小寇,則出兵可也。 即今同是,而釋坐勝之道,從乘危之勢,往終不見利, 空內自罷敝,貶重而自損,非所以視蠻夷也。又大兵 一出,還不可復留,湟中亦未可空。如是,繇役復發也。 且匈奴不可不備,烏桓不可不憂。今久轉運煩費,傾 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校尉臨眾,幸 得承威德,奉厚幣,拊循眾羌,諭以明詔,宜皆鄉風。雖 其前辭,嘗曰「得亡效五年,宜亡,它心不足,以故出兵。」 臣竊自惟念,奉詔出塞,引軍遠擊,窮天子之精兵,散 車甲於山野,雖亡尺寸之功,媮得避嫌「之便,而亡後 咎餘責,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臣幸 得奮精兵,討不義,久留天誅,罪當萬死,陛下寬仁,未 忍加誅,令臣數得孰計,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 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充國奏每上,輒下公卿 議。臣初是充國計者什三,中什五,最後什八。有詔詰 前言不便者,皆頓首服。丞相、魏相曰:「臣愚,不習兵事 利害,後將軍數畫軍冊,其言常是,臣任其計可必用 也。」上於是報充國曰:「皇帝問後將軍上書言羌虜可 勝之道,今聽將軍。將軍計善其上留屯田及當罷者 人馬數,將軍強食慎兵事,自愛。」上以破羌強弩將軍 數言當擊,又用充國屯田處離散,恐虜犯之,於是兩 從其計,詔兩將軍與中郎將卬出擊,強弩出,降四千 餘人。破羌,斬首二千級;中郎將卬斬首降者亦二千 餘級,而充國所降,復得五千餘人。詔罷兵,獨充國留 屯田。明年五月,充國奏言:「羌本可五萬人軍,凡斬首 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饑餓死 者五六千人,定計遺脫與煎鞏、黃羝俱亡者」,不過四 千人。羌靡忘等自詭必得,請罷屯兵。奏可。充國振旅 而還。所善浩星賜迎說充國曰:「眾人皆以破羌強弩 出擊,多斬首獲降,虜以破壞。然有識者以為虜勢窮 困,兵雖不出,必自服矣。將軍即見,宜歸功於二將軍; 出擊,非愚臣所及。如此,將軍計未失也。」充國曰:「吾年 老矣,爵位已極,豈嫌伐一時事以欺明主哉!兵勢國 之大事,當為後法,老臣不以餘命壹為陛下明言兵 之利害,卒死,誰當復言之者!」卒以其意對。上然其計, 罷遣辛武賢歸酒泉太守官,充國復為後將軍、衛尉。 其秋,羌若零離留且種兒庫共斬先零大豪猶非楊 玉首,及諸豪弟澤陽雕、良兒、《靡忘》皆帥煎鞏、黃羝之 屬四千餘人降。漢封若零弟澤二人為帥,眾王離留、 且種二人為侯,兒庫為君,陽雕為言兵侯,良兒為君, 靡忘為獻牛君。初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詔舉可護 羌校尉者。時充國病,四府舉辛武賢小弟湯。充國遽 起,奏:「湯使酒,不可典蠻夷,不如湯兄臨眾。」時湯已拜 受節,有詔更用臨眾。後臨眾病免,五府復舉湯。湯數 醉䣱羌人,羌人反畔,卒如充國之言。〈䣱音況務反〉
元帝永光二年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將軍馮奉世擊之八月以太常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別將五校並進按漢書元帝本紀云云 按馮奉世傳永光二年隴
編輯西羌彡姐旁種反,詔丞相韋元成、御史大夫鄭弘、大 司馬車騎將軍王接、左將軍許嘉、右將軍馮奉世入 議。是時,歲比不登,京師穀石二百餘,邊郡四百,關東 五百,四方饑饉。朝廷方以為憂,而遭羌變,元成等漠 然,莫有對者。奉世曰:「羌虜近在境內,背畔,不以時誅 亡,以威制遠蠻,臣願帥師討之。」上問用兵之數,對曰: 「臣聞善用兵者,役不再興,糧不三載,故師不久暴,而 天誅亟決。往者數不料敵,而師至於折傷,再三發軵, 則曠日煩費,威武虧矣。今反虜無慮三萬人,法當倍 用六萬人。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萬 人,一月足以決。」丞相、御史兩將軍皆以為:「民方收斂 時,未可多發萬人屯守之,且足。」奉世曰:「不可。天下被 饑饉,士馬羸耗,守戰之備久廢不簡,夷狄皆有輕邊 吏之心,而羌首難。今以萬人分屯數處,虜見兵少,必 不畏懼。戰則挫兵病師,守則百姓不救。如此,怯弱之 形見,羌人乘利,諸種並和,相扇而起。臣恐中國之役, 不得止於四萬,非財幣所能解也。故少發師而曠日與一舉而疾決,利害相萬也。」固爭之,不能得。有詔益 二千人。於是遣奉世將萬二千人騎,以「將屯」為名。典 屬國任立、護軍都尉韓昌為偏裨,到隴西,分屯三處: 典屬國為右軍,屯白石;護軍都尉為前軍,屯臨洮;奉 世為中軍,屯首陽西極上。前軍到降同阪,先遣校尉 在前,與羌爭地利,又別遣校尉救民於廣陽谷。羌虜 盛多,皆為所破,殺兩校尉。奉世具上地形、部眾多少 之計,願益三萬六千人,乃足以決事。書奏,天子大為 發兵六萬餘人,拜太常弋陽侯任千秋為奮武將軍 以助焉。奉世上言:「願得其眾,不須復煩大將。」因陳轉 輸之費。上於是以璽書勞奉世,且讓之曰:「皇帝問將 兵,右將軍甚苦暴露,羌虜侵邊境,殺吏民,甚逆天道, 故遣將軍帥士大夫行天誅。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 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今乃有畔敵之名,大為 中國羞,以昔不閑習之故耶?以恩厚未洽,信約不明 也。朕甚怪之。」上書言:「羌虜依深山,多徑道,不得不多 分部遮要害,須得後發營士,足以決事。部署已定,勢 不可復置。」大將聞之,前為將軍,兵少不足自守,故發 近所騎日夜詣,非為擊也。今發三輔、河東、弘農、越騎 跡射佽飛彀者,羽林孤兒及呼速絫嗕種,方急遣。且 兵兇器也,必有成敗者,患策不預定,料敵不審也,故 復遣奮武將軍。《兵法》曰:「大將軍出,必有偏裨,所以揚 威武,參計策。」將軍又何疑焉?夫愛吏士,得眾心,舉而 無悔,禽敵「必全,將軍之職也。若乃轉輸之費,則有司 存,將軍勿憂。須奮武將軍兵到,合擊羌虜。」十月,兵畢, 至隴西。十一月,並進,羌虜大破,斬首數千級,餘皆走 出塞。兵未決間,漢復發募上萬人,拜定襄太守韓安 國為建威將軍。未進,聞羌破還。上曰:「羌虜破散創艾, 亡逃出塞,其罷吏士,頗留屯田,備要害處。」明年二月, 奉世還京師,更為左將軍,光祿勳如故。其後錄功拜 爵,下詔曰:「羌虜桀黠,賊害吏民,攻隴西府寺,燔燒置 亭,絕道橋,甚逆天道。」左將軍、光祿勳奉世前將兵征 討,斬捕首虜八千餘級,鹵馬牛羊以萬數。賜奉世爵 關內侯,食邑五百戶,黃金六十斤,裨將、校尉三十餘 人皆拜。
按《後漢書西羌傳》:「元帝時,彡姐等七種羌寇隴西,遣 右將軍馮奉世擊破降之。從爰劍種五世至研,研最 豪健,自後以研為種號。十三世至燒當,復豪健,其子 孫更以燒當為種號。自彡姐羌降之後,數十年,四夷 賓服,邊塞無事。至王莽輔政,欲耀威德,以懷遠為名, 乃令譯諷旨諸羌,使共獻西海之地。初開以為郡,築」 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
永光三年春,西羌平,軍罷。
按:《漢書元帝本紀》云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