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28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八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二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二十八卷目錄

 形貌部雜錄

 形貌部外編

 形影部藝文一

  影賦           唐謝偃

  罔兩賦           李澥

  前題            石鎮

  前題            蔣至

  前題            包佶

  前題            孫鎣

  罔兩問影賦有序    牛應貞

  影問            陳斌

 形影部藝文二

  形影神三首      晉陶潛

  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余兼言水

  鏡影          明唐時升

 形影部紀事

 形影部雜錄

 形影部外編

 形聲部彙考

  禮記玉藻

 形聲部藝文一

  聲賦           宋張詠

 形聲部藝文二

  聲            唐崔塗

 形聲部紀事

 形聲部雜錄

人事典第二十八卷

形貌部雜錄

編輯

《易經履》六三:「眇能視,跛能履。」《象》曰:「眇能視」,不足以 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有行也。

《睽》: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按:程 傳,天,髡首也;劓,截鼻也。天而又劓,言重傷也。

《夬》:九三,壯干頄有凶。按《本義》:頄,顴也。九三當決之時, 以剛而過乎中,是欲決小人,而剛壯見於面目也。 《詩經鄭風》:「子之丰兮。」按:註:「豐,豐滿也。」子之昌兮按 《注》:「昌,盛壯貌。」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揚。按《注》眉 目之間,婉然美也。

《齊風盧令令》,其人美且仁。盧重環,其人美且鬈,按 《注》「鬈,鬚鬢好貌。」盧重鋂,其人美且偲。按《注》,偲,多鬚 之貌。

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美目揚兮。按《傳》:「昌,盛 也。」頎,長貌。抑,美色。揚廣。揚,美目。揚,好目揚眉也。正義揚 是顙之別名,抑為揚之貌,顙貴闊,故言廣。揚美目,揚 目揚俱美也,欲辨揚是眉,故省其文,言好目揚眉,眉 毛揚起,故名眉為揚。按《朱注》:「抑而若揚,美之盛也。揚, 目之動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按傳「目上為名,目 下為清。」《正義》曰:「《釋訓》云:『猗嗟名兮,目上為名』。」孫炎云: 「『目上平博』。郭璞曰:『眉眼之間。《爾雅》既釋如此,『清』又與 目共文。名既目上,則清為目下』。」按:朱注「名,言其威儀 技藝之可名也。清,目清明也。」猗嗟孌兮,清揚婉兮。 按《傳》,「孌,壯好貌。婉,好眉目也。」按朱註:「孌,好貌。清目之 美也。揚,眉之美也。」婉,亦好貌。

《秦風》:「顏如渥丹,其君也哉。」按《箋》:渥,厚漬也。顏色如厚 漬之丹,言赤而澤。其君也哉,儀貌尊嚴也。

《陳風·東門》篇:「視爾如荍。」按註:言視爾顏色之美,如芘 芣之華也。

《月出》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按註:「佼人,美人也;僚,好 貌。」月出皓兮,佼人懰兮。按《注》:「懰,好貌。」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按《注》「燎,明也。」

《澤陂》篇:「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按註:「卷,鬢髮之美也。」 有美一人田,碩大且儼。按《注》儼,矜莊貌。

《檜風·素冠》篇:「棘人欒欒兮。」按:註:「欒欒,瘠貌。」

《曹風·候人》篇:「婉兮孌兮,季女斯饑。」按註:「婉,少貌;孌,好 貌。」

《大雅抑七章》:「輯柔爾顏。」按註:「輯,和也。」

《烝民章》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按註:「儀,威 儀也。色,顏色也。」

《周頌振鷺》篇:「振鷺於飛,於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 容。」按《注》:此二王之後來助祭之詩。言鷺飛於西雝之 水,而我客來助祭者,其容貌脩整,亦如鷺之潔白也《禮記曲禮》:「將即席,容毋怍。」執爾顏,正爾容。毋側 聽,毋淫視毋怠荒,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 父母有疾,《飲酒不至變貌》。居喪之禮,毀瘠不形。按 《疏》:居喪許羸瘦,不許骨露,見骨為形之主,故謂骨為 形。臨喪則必有哀色,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故君 子戒慎,不失色於人。

《表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是故君子貌足 畏也,色足憚也。按:注不失足於人,故貌足畏;不失色 於人,故色足憚。聖人之制行也,容貌以文之,衣服 以移之。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 則文以君子之辭。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 有其容而無其辭。「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 在小人則穿窬之盜也。

問:「《喪》悲哀在中,故形變於外。」

《古諺》:「妍皮不裹癡骨。」

白璧不可為,冶容多後福。

《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 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 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 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 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是故 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離、朱是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鐘 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 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 已。「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于堅白同異之間, 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 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 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餘, 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 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義何其多憂也。且夫駢於 拇者,決之則泣;枝於手者,齕之則啼。二者或有餘於 數,或不足於數,其於憂一也。

《尸子》:禹長頸烏喙,面目顏色亦惡矣,天下獨賢之。 《史記留侯世家》:太史公曰:高祖謂運籌策帷帳之中, 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 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 之子羽。」留侯亦云。

《淮南子修務訓》:「堯眉八彩,九竅通洞,而公正無私,一 言而萬民齊。舜二瞳子,是謂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 章。禹耳參漏,是謂大通,興利除害,疏河決江。文王四 乳,是謂大仁。天下所歸,百姓所親。皋陶馬喙,是謂至 信,決獄明白,察於人情。」

「曼頰皓齒,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悅者,西 施、《陽文》也。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哆噅》《籧蒢》《戚施》」,雖粉白黛黑,勿能為 美者。嫫母,仳倠也。

《論衡齊世篇》:「語稱,上世之人,侗長佼好,堅彊老壽,百 歲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醜,夭折早死。何則?上世和 氣純渥,婚姻以時,人民稟善氣而生,生又不傷,骨節 堅定,故長大老壽,狀貌美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 形面醜惡。」

《說文》:「晰,人色白也。」皤,老人色也。

《抱朴子清鑒》篇:「貌望豐偉者不必賢,形器尪瘁者不 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發蒙記》:「醜男鬷蔑,醜女離春。」

梁元帝《與鮑泉書》云:「面如冠玉,還疑木偶;鬚似蝟毛, 徒勞繞喙。」

《續博物志》:「禹長九尺九寸,湯長九尺,孔子長十尺,文 王長十尺,伍子胥長一丈,眉間一尺,韓王信八尺九 寸,金日磾八尺二寸,東方朔九尺三寸。王莽時,奇士 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本出於蓬萊。魏咸熙大人見 襄武長二丈,腳跡三尺二寸。」苻健皇始四年,有長人 身長五丈,是月霖雨河渭,汎濫中流,得大屐一隻,長 七尺三寸,屐指長尺餘。

《漢武故事》: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曰巨靈。光武時,潁 川張仲師長二寸。東方朔曰:「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七 寸,朱衣元冠。鶴國男女皆長七寸,海鵠吞之,腹中不 死。」

「堯若臘,舜若腒」,桀紂之君,垂腴尺餘。

《酉陽雜俎》:飲酒者,肝氣微則面青,心氣微則面赤也。 脈勇怒而面青,骨勇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 今人謂醜為貌寢,誤矣。《魏志》曰:「劉表以王粲貌侵體 通侻,不甚重之。」一云:貌侵體通侻,甚重之。注云:「侵貌 不足也。」

《北夢瑣言》:「唐十軍軍容使開府嚴遵美門客楊寅,善 袁許之術,於京城西畿逢一李生,亦唐之疏屬,隆準 龍顏,垂手過膝。楊生異之,說於中尉,由是暗以資遺 之意,其必至非常。黃寇犯闕,僖宗幸蜀,李生為士民 挾持入京,升含元殿,不踰浹旬,尋亦遇害。豈大人之

相,只為一升殿乎?莫可知之,楊生歎嗟不復言,知人
考證
之鑒也。王蜀先主時,有道士李暠,亦唐之宗室。生於

徐州,而遊於三蜀,詞辯敏捷,粗有文章。因棲陽平,化 為妖人扶持,上有紫氣,乃聚眾將舉而敗。妖輩星散, 而暠罹其禍焉。其適長裕者,臨邛之大儒也,與暠相 善,不信暠之造妖,良由軀幹國姓,為群兇所憑,所以 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歸田錄》:世言閩人多短小而長大者必為貴人。章郇 公身既長大而語聲如鐘,豈出其類者是為異人乎? 其為相務以厚重,鎮止浮競,時人稱其德量。

《希通錄》:《荀子》:「仲尼之狀如蒙倛。」韓退之註:「四目為方 相,兩目為倛。」楊倞註:「倛,蒙茸。」按《子虛賦》:「蒙公先驅。」《慎 子》云:「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則見之 者皆走也。」若是則蒙、倛為二物。倛音欺,《韻略》無此字, 有「魌」字類,楊倞說非。

《緗素雜記》:《史記·武安侯列傳》云:「武安者貌侵。」韋昭注 云:「侵音寢,短小也。」又云:「醜惡也。」又《漢本傳》云:「蚡為人 貌侵。」服虔注云:「侵,短小也。」韋昭則以「侵」為寢,服虔止 讀如本字,皆有短小之義,而顏師古並無註釋。余謂 當以「侵」為正。案《酉陽雜俎》云:「今人謂醜為貌侵」,誤也。 《魏志》曰:「劉表以王粲貌侵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一 云:貌侵而體弱。注云:貌侵,不足也。又云:貌寢,謂貌負 其實也。通侻者,簡易也。侻,他活切。《玉篇》云:輕也。《晉書》 載左思貌寢,口訥而詞藻莊麗。《唐書》載歐陽詢貌寢 侻,敬羽貌寢甚。又《南史》云:「王筠狀貌寢小。」《北史邢遜 傳》云:「祖效貌寢,有風尚。」《倦遊錄》載終慎思「風貌寢陋」, 皆以侵為寢,蓋循襲之誤也。或雲侵當作「寢。」

《嬾真子》:僕為夏縣令,寄居司馬文季朴家,出藏先聖 畫像示僕,傳雲王摩詰筆也。僕因令善工摹之,眼中 神彩,殊不相類,使人意不滿。畫像上長下短,其背微 僂,以傳考之,想當然耳。《莊子》載老萊弟子出薪,遇仲 尼,反以告曰:「有人於此,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 若營四海。」注云:「長上而促下,耳卻近後而上僂。」末僂, 謂背微曲也,然此皆可畫。若夫「視若營四海」,乃聖人 憂天下之容,非摩詰不能作。

《孔氏雜說》:相之不可憑也。《南史》:庾敻家富於財,食必 列鼎,其狀貌豐美,頤頰開張,人皆謂必為方伯。及魏 剋江陵,敻以餓死。時又有水軍都督褚蘊,面甚尖危, 從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終。唐柳渾十餘歲,有巫告曰: 「兒相夭且賤,出家可免死。」渾不從,仕至宰相。魏朱建 平善相鍾繇,以為唐舉、許負,何以復加。然相王肅,年 踰七十,位至三公。肅六十二終於中領軍耳。史氏以 為蹉跌。吾以為相不可憑也。

《西溪叢語》:《墨子》云:「楚靈王好細腰,故其臣皆三飯為 節,脅息然後帶,緣牆然後起。」《韓非子》云:「楚莊王好細 腰,一國皆有饑色。」劉禹錫《踏歌行》云:「為是襄王故宮 地,至今猶自細腰多。」未知孰是?

杜甫《贈韋十六評事》:「子雖軀幹小」,《晉書載記》:「劉曜時, 壯士陳安戰死壟上,歌曰:『壟上健兒有陳安,軀幹雖 小腹常寬』。」

《揮麈前錄》:本朝及五代以來,吏部給初出身官付身, 不惟著歲數,兼說形貌。如雲「長身品,紫棠色,有髭鬚, 大眼目有若干痕記」,或雲「短小無髭,眼小,面瘢痕」之 類,以防偽冒。至元豐改官制,始除之。靖康之亂,衣冠 南渡,承襲偽冒,盜名字者多矣,不可稽考,乃知舊制 不為無意也。

《夢溪筆談》:「世人畫韓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紗帽,此乃 江南韓熙載耳。尚有當時所畫」,題誌甚明。熙載諡文 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退之肥 而寡髯,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郡縣所畫者 是熙載,後世不復可辨,退之遂為熙載矣。

《聞見後錄》:予舊於滍城孔寧極家見孔戣《私紀》一編, 有云:「退之豐肥喜睡,每來吳家,必命枕簟。」近潮陽劉 方明摹唐本退之像來,信如戣之記。益知世所傳好 須髯,果韓熙載也。

《石林燕語》:「王右丞正仲口吃,遇奏對則如流。歐陽文 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在政府數 年,每進文字,亦如常人,不以異貴人,真自有相也。」余 為郎官時,嘗遇視朔過殿,有御史為巡使者,法當獨 立於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儀。其人久在學校, 素矜眘,無疾,始引就位,輒無故仆地,既掖而起又仆, 如是者三。上遙望,以為疾作,亟命衛士數人扶出。逮 至殿門,步行如常。問之,曰:「自不能曉,但覺足弱耳。」其 人官後亦不顯,亦其相然也。

「《鑑戒錄》:《前史》稱腰帶十圍者甚眾。近者《北史》又云:『庾 信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圍者,環繞之義。古制以圍三 徑一,即一圍者三尺也,豈長八尺之人而繫三十尺 之腰帶乎?甚非其理。此圍蓋取兩手大指、頭指相合 為一圍,即今謂之一搦是也。大凡中形之人,腰不過 六尺七尺,今一小圍是一尺,則身八尺,腰帶一丈,得 其宜矣』。」又沈存中《筆談》云:「杜甫《武侯廟柏》詩:『霜姿溜 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四十圍乃是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乎?余謂存中善《九章》筭法,獨於此為誤,何 也?四十圍,若以古制論之,當有百二十尺。圍有百二 十尺,即徑四十尺矣,安得雲七尺也?若以人兩手大 指、頭指相合為一圍,則一圍是一小尺,即徑一丈三 尺三寸,又安得雲七尺也?武侯廟柏,當從古制為定, 則徑四十尺,其長二千尺又宜矣,豈得以太細長譏 之乎?老杜號為詩史,何肯妄為云云也!存中又云:「防 風氏身廣九畝,長三丈。」又云:「姮室畝廣六尺」,九畝乃 五丈四尺,如此,防風之身,乃一餅啗耳。此又誤也。按 《禹戮防風氏賦》云:「可一畝廣及長三丈。」蓋古者畝廣 六尺,長六百尺,防風氏身廣九畝六尺,長三十尺,乃 為得理。乃雲九畝,不知得之於何書?然當以賦為正, 而《存中》之說誤也。

《侯鯖錄》:東坡云:「『久在江湖,不見偉人,在金川見滕元 發乘小舟破巨浪來相見,出船巍然使人神聳,好一 個沒興底張鎬,滕公且為我致意。別後酒狂甚,長進 也』。杜甫詩云:『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鬚眉蒼』。正 謂張鎬也。」

話腴。寫照非寫物比。蓋寫形不難,寫心為難也。夫帝 堯秀眉,魯僖公亦秀眉;舜目重瞳,項羽朱友敬亦重 瞳;沛公龍顏,嵇叔夜亦龍顏;世祖日角,唐高祖亦日 角;文皇鳳姿,李相國亦鳳姿;尼父如蒙魌,陽虎亦如 蒙魌;竇將軍鳶肩,駱賓王亦鳶肩;揚食我熊虎之狀, 班定遠乃虎頭;司馬懿狼顧,周嵩乃狼骯。若此者寫 之似足矣。故曰:「寫形不難。」夫寫屈原之形而肖矣,儻 筆無行吟澤畔,懷忠不平之意,亦非靈均寫少陵之 貌而是矣,儻不能筆其風騷沖澹之趣,忠義傑特之 氣,峻潔葆麗之姿,奇僻贍博之學,離寓放曠之懷,亦 非《浣花翁》。蓋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否 則君子小人,貌同心異,貴賤忠惡,奚自而別?形雖似 何益?故曰「寫心為難。」

釋,常談身小,謂之幺麼。《春秋後語》曰:齊相孟嘗君入 秦,秦王留之,不放歸本國,君乃逃去,至函谷關,關猶 未開。秦法,候雞鳴,關方開。孟嘗君有門客,詐作雞鳴 乃開,遂得出關,徑往趙。趙之人聞孟嘗君至,觀者如 堵,及見,乃曰:「向來聞孟嘗君之名,將謂是魁梧之士, 此乃幺麼丈夫耳。」 人有失意瘦惡,謂之憔悴。《春秋》云:「屈原事楚襄王為 三閭大夫。為佞臣靳尚所讒。王乃流放之。原遂遊於 江潭。行吟澤畔。形容憔悴。」

《癸辛雜識》有傳鄧光薦贊文山像云:「目煌煌兮疏星 曉寒。氣英英兮晴雷殷山。頭碎柱而璧完,血化碧而 心丹。嗚呼!誰為斯人,不在世間。」

《偃曝談餘》歷查古人異相見於書史者,如呂望芝眉, 唐叔生而有手文曰虞,遂以為名;吳夫差肉食而有 墨色;仲子魯惠公夫人生,有手文曰「為魯夫人」,干將 子,眉廣三寸;公孫呂面長三尺,廣三尺;張良手紋如 琴,陳平手紋有兵符;其妻蕭氏手有帝金花印;諸葛 亮手長八尺,形細面麤,猶如松柏,皮膚枯槁,文理潤 澤。石崇聲似鼓,顧思遠頭有肉角,長寸許,壽一百三 十歲,七子迨死,少子六十矣。杜皇后長猶無齒,晉成 納采之日,一夕盡生。劉曜鬚髯百根,長五尺,身長九 尺三寸。苻堅背有文隱起,曰「草付。」慕容皝版齒。呂光 左肘有肉印。劉淵鬚三尺,當心有赤毫三根,長三尺。 蕭道成鱗文遍體;梁武舌文八字,兩骻駢骨,項上隆 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梁簡文眉翠色。梁武妃丁貴嬪 左臂有赤痣,上有五采,而體多疣,納之,其疣並失。沈 約左目重瞳,腰有紫痣。王敬則兩腋下生乳,各長數 寸。侯景左足上有赤瘤,狀如龜,戰應克捷瘤,則隱起 分明。如不勝,瘤低及王僧辨至石頭,瘤隱陷肉中。又 左足偏短,不便弓馬。章昭達少遇相者,曰:「卿貌甚善, 須小虧則貴。」後醉墮馬,鬢角小傷。侯景之亂,中流矢, 眇一目。相者曰:「卿相善矣。」仕陳,位至司空。釋曇如足 白於面,雖跣涉泥水,未嘗污濁。陳武章皇后手爪長 五寸,面並紅白,每遇期功之服,則先折一爪。張麗華 髮長七尺,後魏拓跋濬立髮委地,每臥則鬚垂至臍。 高澄、賈子儒相之曰:「人有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 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目。」崔浩纖妍潔白,如美婦人。 楊大眼,眼如車輪。《蘆曹》身長九尺,臂毛逆如豬鬣,力 能拔樹。嘗臥疾,猶伸足舉二人黃巢,足有黃巢二字。 唐高祖體生三乳。馬周妻,賣餅媼也。袁天綱見之,言 法當貴。周納之,封夫人。高力士,胸有七黑子,安祿山 雙足黑痣有毫,李光弼之母有鬚數十,長五寸,誥封 韓國夫人,楊都女生而連眉,果得仙。王欽若項有附 疣,朱仲晦面有七星,秦檜眼有夜光,呂文德足長尺 餘有咫,趙子昂尖頭小書生。

《珍珠船》:《漢書》:張敞言:「昌邑王清狂不慧。」蘇林注云:「凡 狂者,陰陽脈盡濁,不狂似狂,故云清狂。」或曰:「色理清 徐而心不慧曰清狂,猶雲白癡也。」

劉尹道:「桓溫鬢如灰蝟反,眉如紫石稜」,自是孫仲謀、

司馬宣王一流人
考證
書蕉李龍眠所畫《七十二弟子像》,滅明猛毅甚於子

路,則夫子所謂失之子羽者,謂其貌武行儒耳。又按 渡河投璧斬蛟,則勇又不下子路也。

《妮古錄》:李伯時未識山谷畫王右丞像正與山谷同, 但多髯耳。秦少遊藏一右丞像,亦甚類之。晏公一日 見韓愈畫像,語坐客曰:「此貌大類歐陽修。夫永叔為 退之後身,魯直為摩詰後身。」二公根器清,故出世皆 自不俗。

《見聞錄》:「詹東圖云:『相術言人髮際,高者聰明,低者愚 鈍。如汪司馬伯玉、李督學於鱗,則低極去眉曾不二 寸餘,而髮又重極,皆以大聰明聞天下。豫南習公論 及瑯琊兄弟曰:『大美,神仙相也;小美,王子相也』』。」余則 謂《相書》云:「形貌秀麗,舉動嚴肅,性明心靈,能涉造化, 常有虹霓之志。」此自星辰中來,則極類元美先生,形 貌奇異,舉動急速,性慧氣剛,言涉威福,常有祭祀之 心。此自神祇中來,則極類敬美先生。

《群碎錄》:「王蒙長三尺,張仲師長二尺二寸。」

孔子無鬚,《孔叢子》:子思告齊君:「先君生,無髮眉,天下 王侯不以此損其敬。」今像多鬚,誤。

《名公像記》:倪文僖公與子文毅公像,俱方面大耳,豐 頤頦,微髭鬚,文毅尤為肥碩。聞其曾孫翰儒言,腰帶 圍,可容中人四軀也。公無子,里中傳文僖禱北嶽,其 夫人姚夢岳神指捧香合童子曰:「以為爾子。」孕而生 公,故名岳。言公隱宮,公曾生子。《祝枝山野記》亦言文 毅頎躬廣頤,美如冠玉,腹大十圍,體有四乳雲。而陳 中丞《人物誌》言:文僖雙目如電,體有四乳,祝或誤也。 《闕里圖像誌》:按漢靈帝光和二年,始置鴻都門學,畫 先聖及七十二弟子像。觀此則知畫像始於漢也。至 梁元帝初在荊州時,自畫先聖像,為之贊而書之,時 人稱為三絕,猶未聞設像也。至唐開元八年,司業李 元瓘上言:「孔宣父廟顏淵配,其像立」侍,准禮宜坐侍。 乃詔顏子十哲俱為坐像。觀此,則知設像自唐已有 之,然不知起於何時也。及考魏興和元年《兗州刺史 李仲挺修廟碑》云:「乃命工人修建容像,雕塑十子奉 進儒冠,於諸徒亦青衿青領,聖容肅穆,丹素陸離。」觀 此則知設像始於魏也。宋建隆元年,詔修祠宇,塑繪 聖賢像。明天順元年,置先聖像一龕於文淵閣,像乃 銅範飾金,自是閣臣每晨入必先行四拜禮雲。 按四十七代孫孔傳云:家廟所藏,衣燕居服,顏子從 行,謂之小影,於像最真。唐劉禹錫《新州廟碑》謂堯頭 禹耳,華冠象佩,取之自鄒魯者,即小影也。四十六代 孫宗壽雲,家藏唐吳道子畫先君夫子,按幾而坐,從 以十弟子者,亦謂之「小影」;其立而顏淵侍者,謂之「行 教。」《行教》已有石本小影,但摹傳之,慮久而訛,今亦刻 之堅珉,庶愈久不失其真也。一廣陵馬大年為夏縣 令,寄居司馬樸家,見所藏先聖畫像,乃唐王維筆,眼 中神采殊不類常像,上長下短,背微僂。以傳考之當然莊子載老 萊子出薪遇先聖反以告曰有人於此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一注長上而促下末僂微 曲也後耳耳近後也視若營四海則憂世之心可掬也抑形狀末也。《論語》曰:「子 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則雖摩詰亦安能作也?一 元鄒縣尹司居敬曰:蜀有文翁石室,設孔子坐像,其 坐斂蹠向後,屈膝當前,蓋古人席地而坐,此像之最 古者。《闕里行教像》,顏子從後者,顧愷之筆;《杏壇小影 像》,吳道子筆。及近年司寇像,皆漢晉衣冠耳。若夫文 宣王像,自唐以來加冕服之制者。今並列《圖》於前雲。

形貌部外編

編輯

《山海經》:「結胸國,其為人結胸。」按注臆前胅出,如人結 喉也。

《羽民》國,其為人長,頭,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 為人長頰。

讙頭國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

《貫胸》國,其為人胸有竅。

交脛國,其為人交脛。按《注》言腳脛曲戾相交,所謂雕 題交趾者也。或作頸,其為人交頸而行也。

《不死民》,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岐舌國》,其為人舌皆岐,或曰「支舌」也。

《崑崙墟》,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 墟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按《注》,鑿齒亦人也,齒如鑿, 長五六尺,因以名雲。

《三首》國,其為人,一身三首。

周饒國其為人短小冠帶按注「其人長三尺穴居能 為機巧有五穀也。」

焦僥國在三首東。按注《外傳》曰:「焦僥民長三尺。」短之至也。《詩含神霧》曰:「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焦僥國 人,長尺五寸也。」

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按《注》舊說雲,其人 手下垂至地。魏黃初中,元菟太守王頎討高句麗王 宮,窮追之,過沃沮國。其東界臨大海,近日之所出。問 其耆老:海東復有人否?云:「常在海中得一布褶,身如 中人衣,兩袖長三尺。」即此長臂人衣也。

《三身》國,在夏後啟北,其為人一首而三身。

一臂國,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黃馬虎文,一目而一手。 《按注》:「一臂一目而一鼻」,其數奇也。黃馬虎文,一目一 手。是故人而匪人,獸而匪獸,氣數錯也。

《奇胘》之國,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軒轅之國,在北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 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髮。按《注》言其人體洞白。 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腳。按《注》:長臂人身 如中人,臂長二丈。以類推之,則此人腳過三丈矣。黃 帝時至。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或 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

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按:註:凡物之 反戾異常,乃其感於氣而成,此所謂一目國是也。然 聖人知有中和而已,故中和致則位育,《易》所謂範圍 而曲成也。

柔利國在一目東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一 雲「留利之國人足反折。」

《深目國》,為人舉一手一目,無腸之國,在深目東。一作南 其人長而無腸,

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兩文虎,為人兩手聶其耳。 按《注》言「耳長行則以手攝持之」也。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

跂踵國,其為人大,兩足亦大,一曰大踵。按注「人大則 其足有,不俟論矣。」

大人國,其為人大,坐而削船。按《注》「坐而削船,言其大 也。」

黑齒國,為人黑。按注《異物志》云:「西屠染齒,亦以放此 人。」

元股之國,其為人衣魚。按《注》,髀以下盡黑,故云 毛民之國,其為人身生毛。按注,今去臨海郡東南二 千里,有毛人,在大海洲島上,為人短小,而體盡有毛 如豬,能穴居,無衣服。晉永嘉四年,吳郡司鹽都尉戴 逢在海邊得一船,上有男女四人,狀皆如此,言語不 通,送詣丞相府,未至道死。唯有一人在。上賜之婦生 子,出入市井,漸曉人語,自說其所在,是毛民也。《大荒 經》雲「毛民食黍者」是矣。

勞民國,其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為人面 目手足盡黑。

離耳國、彫題國,皆在鬱水南。按《注》,離耳,鎪離,其耳分 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彫題點涅其面,畫體為鱗 采,即鮫人也。

《梟陽國》其為人「人面長脣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 笑左手操管。」

《氐人國》,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

《犬封國》曰犬。戎國,狀如犬。

《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 其上,張其兩耳。

有小人國,名靖人。按注《詩含神霧》曰:「東北極有人,長 九寸。」殆謂此小人也。

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按《注》「齒如漆也。」聖人神化 無方,故其後世所降育,多有殊類異狀之人。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滎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 娥皇,生此三身之國。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東,有長脛之國。按注,腳長三丈, 有一臂民。按注北極下亦有一腳人。見《河圖玉版》。 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 一臂,三面之人不死。

有人方食魚,名曰「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按《注》亦胡 類,但眼絕深,黃帝時姓也。

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按《注》膝已下正赤色。

《釘靈之國》,從膝已下有毛,馬蹄善走。

賈氏《說林》:湯既伐桀,讓於務光。務光笑曰:「以九尺之 夫而讓天下於我,是形吾短也。」羞而沉於水,有隻尺 之魚,負之而去。

《神異經》:「西海之外有鵠國焉,男女皆長七寸,為人自 然有禮,好經編跪拜。其人皆壽三百歲,行如飛,日行 千里,百物不敢犯之,唯畏海鵠。陳章與齊桓公言,鵠 過而吞之,亦壽三百歲。此人在鵠腹中不死,而鵠亦 一舉千里。陳章與齊桓公言,小人也。」

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脅下有翼,不能 飛,名曰「苗民。」

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一分,其君朱衣元冠,乘輅車馬, 引為威儀。居人遇其乘車,抵而食之。其味辛,終年不為犬所咋。並識萬物名字。又殺腹中三蟲,三蟲死,便 可食仙藥也。按注「一分」字恐有誤。

西南大荒中有人焉,長一丈,其腹圍九尺,踐龜蛇,戴 朱鳥,右手憑青龍,左手憑白虎,知河海斗斛,識山石 多少,知天下鳥獸言語,知百穀草木鹹苦,名曰「聖」,一 名哲,一名先,一名無不達。凡人見拜者,令人神智。又 西北海外有人焉,長二千里,兩腳中間相去千里,腹 圍一千六百里,俱日飲天酒五斗。張華《註》曰:天酒,甘 露也,不食五穀魚肉,唯飲酒好游山海間,不犯百姓, 不干萬物,與天地同生,名無路之人,一名仁,一名信, 一名神。

《洞冥記》:「太初四年,東方朔從支提國來。國人長三丈 二尺,三手三足,各三指,多力善走,國內小山能移之, 有澗泉飲能盡。結海苔為衣,其戲笑,取犀象相投擲 為樂。」

《博物志》:「大人國,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頭。」

《厭光》國民,光出口中,形盡似猿猴,黑色。

《孟舒國民》,人首鳥身。

《河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 大秦國人長十丈,中秦國人長一丈,臨洮人長二丈 五尺。」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大人國,僬僥氏,長三丈,時含 神霧。

「《日東》《北極人》」,長九丈。

東方有螗螂沃焦、防風氏,長三丈,短人處九寸。遠夷 之民,雕題黑齒,穿胸儋耳,大足,岐首。

《蒙雙民》,昔高陽氏有同產而為夫婦,帝放之北野,相 抱而死。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頸,二 頭、四手,是為「《蒙雙》民。」

「有一國亦在海中,海岸邊有一人,項中復有面。」 《幽明錄》:「河東賈弼為瑯琊參軍,夜夢一人㾴。」請幫助識別此字。大鼻 瞷目,請曰:「愛君之貌,換君之頭,可乎?」夢中不獲已,遂 被換去。覺而人見者悉驚。走還家,家人悉藏。自此後, 能半面笑啼,兩手足及口中各題一筆書之,詞翰俱 美。

《記事珠》,李子昂長七寸。

形影部藝文一

編輯

《影賦》
唐·謝偃

編輯

「何物類之實繁,各異形而辨色。惟茲影之靈化,獨元 妍而莫測。若乃體無定質,應變隨方,因物成象,不拘 厥常。苟圭表之有度,信天地之可量,同寒暑之延促, 故夏短而冬長,在清明而必朗,若晦濁而斯亡。同至 人之隱顯,類君子之行藏。」若夫長短侔形,曲直應質, 細則一毫必具,大則萬象無失。並片魚而為比,偶孤 「鳥而成匹,帶秋林而蹔疏,含春樹而還密,將度雲而 俱遠,與奔駟而同疾。至如景霽氛收,波清風止,平湖 數百,澄江千里,有象必圖,無物不擬。群木懸植,叢山 倒峙,岸底天迴,浪中霞起,咸巨細其若一,各委曲而 相似。窺之者莫測其淺深,尋之者罔知其終始,苟煙 霞之可乘,何神丹之足煉,流金液以命酌,指玉京而 高宴。含虛無以成體,故日中而不見,同希夷以寂寞, 何罔兩之能眩?」若夫來往絕跡,出入無間,走不可避, 速不可捐,非可以智察,難可以理詮。向夜月而處後, 背朝日而居前,何變化之無定,同瞻之而忽焉?安仁 覽以生悲,士龍觀而興笑,孫惠顧以致悚,田巴臨而 獨照。想古人之遺烈,「哀吾生之不劭,守愚直以固窮, 無明略以求效。」歲月忽其代序,斑鬢倏而改貌,誠既 往而莫追,徒鑒流以自弔。若夫色動秋水,光澄鍊金, 翠羽朝映,珠星夜臨,近看若淺,遠矚如深,信不入而 疑入,實非沉而似沉。既寄形於流艷,又匿跡於凝陰, 類聖人之無己,以萬物而為心。福應善而斯臻,禍緣 愆而必至。念全德以守一,思改過而無二。寧受屈以 懷道,不求伸以邀利,庶履危以自勖,終餘年而不墜。 苟刑網之所加,雖在親而無肆,誠言行之可錄,縱居 嫌而勿棄,必取捨而無私。故捫心而不愧,獨水鏡之 鑒物,窮妍媸而莫祕,誠斯道之可寶,請貽戒乎在位。

《罔兩賦》
李澥

編輯

夫「物有形而必累,影隨形以相保。窮希微而歸真,信 罔兩之合道。」豈其取捨,焉得醜好?諒不由其運行,實 稟之於元造。原夫不皦不昧,無失無得,寧在陽而必 遷,曷處陰而自默?罔言成象,合莊叟之深衷;責影辨 疑,異田巴之見惑。豈徒飾詞比事?所以尊道貴德。增 於物或有知其長短,察於人孰可分其白黑。搏之則 「微,聽之則希。將去彼而取此,由虛往而實歸。明引喻, 混是非。用之於身,豈疾走可息;行之於國,則至道之 肥。方來莫逆,故往無思。吾有影而何患,吾有色而可 遺。同焉皆得,沒而不衰。尋邊鄙契之於罔象,鑄扃鐍 合之於希夷。」夫然則,豈止持操自保,納虛為鄰。復歸 無物,夫何有「雲匪勞逸之足眩,曷行」藏之是親。任皇 人之化跡,通天地之不仁。況我國家道周寥廓,德及 純粹,撝偽歸真,絕聖棄智。漢陰抱甕而匿影,《赤水》遺珠而有愧,罔兩難明,恍惚無累。徒以知人藏化,見得 思義。儻微陰之所及,幸餘光兮不我祕。

《罔兩賦》
石鎮

編輯

粵若窮理盡性,在宗載考,觀窮元元,訐謨天造。憫鷦 鷯之為得,處一枝而屬厭;詞罔兩而格言,詳萬籟於 至道。道之為體也,無思無慮,惟靜惟默。黃帝得之而 升於雲天,維斗得之而運於辰極。下空峒之路,理必 諧於襄野;登隱坌之丘,義無虧於建德。爾其問影責 實,稽謀惟微,審行止之常分,固怨菑而用希。陰與夜 兮吾所隱,火與日兮吾所依。若有待而持操,誠不協 於天機。且夫步日者足憐蚿者夔。雖鳧鵠而異稟,將 斷續而則悲。苟安時以處順,惟我心之則夷。如莫邪 之或躍,必歐冶之見遺。客有感之而歎曰:「大塊勞我, 聖人不仁。天地無私於覆載,陰陽脗合於陶鈞。動之 則矯,冥之則親。汎然無跡,瞠然絕塵。」時既來而不再, 物亦煦而知春。夫如是,則何患無位不作,守道安貧 而已哉。於是罔兩卑陬改容,逡巡徐避,養澹泊,懷簡 易,鄙白龍之遇制,嗤文豹之有累,寓百骸於神理,休 四海之光被,在《埏埴》於洪鑪,得修身之明義。

《罔兩賦》
蔣至

編輯

揖傲吏以逍遙,啟真經於探討。則知辦彫萬物,富有 三寶,假影外之微陰,喻域中之大道。惟彼罔兩,同夫 糾纆,邈矣難名,混兮不測。離婁目眩而方見,桑弘心 計而寧識,其出也與影俱遊,其入也與陰相息。乃謂 影曰:「子於我兮何力,我於子兮何德?將詰之於心,請 對之於臆。殊途兮同歸,孰是兮孰非?進豈得苟,退殊」 所希。繫我有待,俾爾相依。在波瀾而比目,升雲漢而 聯飛。胡乃折責其持操,而欲論乎等威者哉?且夫出 入隨日,行藏任時,儀刑長短,取象毫釐。雖曩華而今 槁,豈變態而殊姿。語默無滯,類達人之舒捲;視聽無 及,符至道之希夷。原夫以陰託影,以影輔人。行則無 跡,居必同塵。不樂葆太,寧悲賤貧。茹「藜被褐非所恥, 腰金鳴玉非所珍。誰泣楊朱之路,誰迷宣父之津?」誠 滑疑於至理,不夭閼於天真。則知於物有憑,處身如 寄。和光遠害是其道;「先人後己」是其義。鑒之者雖臨 水而罕窺,畏之者將奔走而奚避。欲明有象之無象, 有媿知音之意。

《罔兩賦》
包佶

編輯

罔兩謂形,豈伊天造?試一商搉,此焉探討。謂之小入 乎無間;謂之大達於蒼昊。雖則名參於異物,抑亦理 齊於至道。今將議其旨,窮其色,為涅而不淄,為繫而 不食。或託之於鱗介,或生之於羽翼。謂子有回日之 役,謂子有戴山之力。向若執盈似虛,太白若黑,黽黽 有難名之稱,乘乘有可尚之德。苟不然者,人將奚則? 彼逐者影,動每相依。既不可逼,又不可違。凌青冥而 對舉,投汗漫而雙飛。鑒秋葉而逾靜,臨夕陽而蹔微。 彼何事而相托?此何心而所希?《罔兩》曰:「我形子影,我 應子追。我憑子之狀,子假我之威。寧論立兮與坐,夫 何操而不持?似都捐於視聽,宛冥合於希夷。未識形 為影之主,影亦形之賓。詎可貴之於」動息,又何怒之 於因循。使惡跡者止其足,厭影者蔭其身。子之意兮 焉適,唯此求而得仁。更憶班固麗藻,漆園清真,述幽 通於前烈,繼逍遙於後塵。沉吟染翰,顧慕書紳。於是 稽乎古,陳乎義,常未得其一端,固多慚於明試。

《罔兩賦》
孫鎣

編輯

南華真人,立《元古》,恣探討,折罔兩之喻,明希夷之道, 將欲侔三光之懸,為百代之寶。其始也,若乃天清氣 明,長雲如掃,呈纖微之虛質,揚太陽之杲杲。莫不以 影為典,以形為則,動靜委任,濃纖合德,欣禦寇之輕 盈,恥壽陵之匍匐。遇夫明也,有似夫亨通;遇夫陰也, 何異於否塞。罔兩責於影曰:「子實傷躁,吾之甚微,謂 為無也,雖微而必有;謂為有也,雖可名曰希。吾將捨 子而去,子復何所歸?」影乃假詞而諭曰:「夫鴻鈞造物, 其道大夷,至精者不思而元得,懵昏者役慮而不知。 則吾之與爾,皆形之陰也,焉得以自頤?亦可以含天 地之大德,承日月之無私,幸文明之宣照,故纖毫而 不遺。」罔兩於是欣然而應曰:「此乃邇其身,居其神,靜 躁匪肅,吉凶由人,雖讒搆不能以相間,安繩墨之竟 爾相因翳。」夫行高道潔,煦然慈仁,規行矩步,和光同 塵,志存禮義,上奉君親,是以吾以與爾,俱得其真,無 終食之見舍,同不孤之有鄰。豈比夫共體嚚頑,本枝 險詖,隨誇競以馳騁,靡道德之浸漬,務呫囁之委曲, 疲趑趄之巧偽,騰浮薄而為名,竟顛蹶以俱累。「豈與 盛明之光燭,希薦能而比義。」

《魍魎問影賦》有序
牛應貞

編輯

其序曰:「庚辰歲,予嬰沈痛之疾,不起者十旬,毀頓精神,羸悴形體,藥物救療,有加無瘳。感《莊子》有魍魎責影之義,故假之為賦,庶解疾焉。」

魍魎,問於予影,曰:「君英達之人,聰明之子,學包六藝, 文兼百氏。頤道家之祕言,探釋部之幽旨。既虔恭於 中饋,又希慕於前史。不矯枉以干名,不毀物而成己伊淑德之如此,即精神之足恃。何故羸厥姿貌,沮其 精神?煩冤枕席,憔悴衣巾。子惟形兮是寄,形與子兮 相親。何不誨之以崇德,而教之以敦倫。異萊妻之樂 道,殊鴻婦之安貧。豈痼疾而無生賴,將微賤而欲忘 身。今節變歲移,臘終春首,照晴光於郊甸,動暄氣於 梅柳。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固可解憂釋疾, 怡神養壽。何默爾無營,自貽伊咎?」僕於是勃然而應 曰:「子居於無人之域,遊於魑魅之鄉,形既圖於夏鼎, 名又著於《蒙莊》。何所見之不博,何所談之不長?」夫影 依日而生,像因人而見,豈言談之足曉?何節物之能 辨?隨晦明以興滅,逐形骸以遷變。以愚夫畏影,而蒙 鄙之性以彰;智者視陰,而遲暮之心可見。伊美惡兮 由己,影何辜而遇譴?且予聞至道之精窈兮冥,至道 之極昏兮默。達人委性命之修短,君子任時運之通 塞。悔吝不能纏,榮耀「不能惑。喪之不以為喪,得之不 以為得。君子何乃怒予之不賞芳春,責予之不貴華 飾?且吾之秉操,奚子智之能測?」言未卒,魍魎惕然而 驚,歎而起曰:「僕生於絕域之外,長於荒遐之境。未曉 智者之處身,是以造君而問影。既談元之至妙,請終 身以藏屏。」

《影問》
陳斌

編輯

余素性愛山水竹木,以此成癖。凡聞有古寺舊址,稍 可觀眺處,便攜茶鐺酒具,獨履其地,喚童子摘野草 鋪茵,採山花砌笠,或冷嘯四顧,或默坐無言,興起則 飲,飲酣則緣巖尋鵲巢,探獸穴,遇危泉峭澗,則窺影 自呼云:「爾誰氏子,來向水中遊。」影不答,相矚久之,風 驟響,林木飛,水波興,影隨動。其短竹拳松,拂陰翠錯。 異之曰:「霜綾捲碧,醉墨堆煙,爾影欲索我詩乎?」於是 倒杖蘸淥,毋論峭石枯苔,儘意縱寫,隨即乾去,全不 見字痕。歸來時,胸中絕弗能復記半句。如是之遊,如 是之樂,渾渾淪淪,竟不識物之忘我耶?我之忘物耶? 蒙陽錦溪,東有小山,林亦不深,石亦不古,晴嵐陰雨, 變幻最奇;蕭寺層樓,若在滄浪萍末之際,服蘆老農 范子常讀書其間。偶一日,范子拉余遊,荊櫻沾屐,蘿 蔓褰裳。青蒼撩目,禽鳥依人。行其臺,棠陰香淡,松磴 雲迷。登其堂,銅鑪灰冷,石缽空寒。蛛絲織榻,幾日之 塵不掃;鼠窟穿簷,多年之漏不修。余豎麈尾,拂其幾 曰:「淺莎浮白,老檜翻青。鸚鵡不來,芭蕉常寂。草蓊殘 閣。」清霄黯然若夜。花墮空階,凋林索然如秋,其遊趣 無邊,奈彼山寺寥落何?遂枕苔放懷大睡。睡中夢藍 髮赤腳叟,身衣荷葉,一手偏襟,一手擊空,口唱辭曰: 「恆沙漏竇兮虛空濕,意欲葺補兮無相識。」辭竟,挺然 立於前,需余書為薦,乃取左臂荷葉,滴露和煙,橫草 數十言,擲與叟曰:「前途將此荷葉投上風伯雨師,應 有霹靂手開緘,作空中無盡之霖雨也。」叟別余覺睜 目一視,但見萬壑之青蒼。

形影部藝文二

編輯

《形影神三首》
並序    晉陶潛

編輯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編輯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悽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影答形》

編輯

存生不可言,衛生莫苦拙。誠願遊崑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雲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神釋》

編輯

大鈞無私力,萬物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余兼言水鏡影》
唐·時升

編輯

匆匆百年內,美好能幾時。容華日消歇,我與爾共之。 今既異疇昔,後當異今茲。百川東赴海,寧有西歸期。 《烈士》雲徇名,千載令人思。死者已冥漠,生者空漣洏身名孰親疏,此語不復疑。舉酒相對盡,奚待勸酬辭。 形贈影

遭遇有窮通,希世有巧拙。念子實勞生,我於玆事絕。 蹙額寧有憂,開顏亦非悅。萬變紛在前,何嘗起分別。 諸佛說無心,我已久寂滅。試置水火間,了不知濡熱。 豈若形與神,大用有敝竭。子飲我頹然,唯此意劣劣。 影答形

我居四大中,正如衣中著。我豈好往來,衣當有新故。 道家貴久生,謂當長相附。竺乾大導師,廣說無生語。 亦知海有岸,不識津梁處。遂與二子偕,萬劫每同住。 如在百戲場,好醜安可數。賢愚貴賤間,頭面無不具。 工拙我為之,令子蒙毀譽。毀譽亦非真,會當隨子去。 苟悟萬緣空,夫何憂何懼。一醉能幾時,何以消百慮。 神釋

形影部紀事

編輯

《山海經》:「壽麻之國,正立無影,疾呼無響。」

長流山人,「白帝少昊居,主司反影。」

《拾遺記》:「昭王時,東甌獻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娛,辨 口麗辭,巧善歌笑,步塵上無跡,行日中無影。」

周有韓房者,自渠胥國來獻《火齊鏡》,廣三尺,闇中視 物如晝,向鏡語,則鏡中影應聲而答。

《太元經》:老子:「行則滅跡,立則隱影。」

《莊子·天道篇》:士成綺見老子,雁行避影,履行遂進而 問「修身若何?」

《孔子家語弟子行篇》:「自見孔子出入於戶,未嘗越禮, 往來過之,足不履影,高柴之行也。」

《荀子·解蔽篇》:「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為人也 愚,以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仰視 其髮,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 《西京雜記》:「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 可勝言。其尤驚異者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 裏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

《列仙傳》:「河間王家老舍人,自言父世見元俗,元俗無 影,王呼著日中,實無影。」

《風俗通》:陳留有富室公,年九十無子,取田家為婦,一 交接而死。後生男,其女誣其淫佚,有兒爭財數年不 能決,丞相邴吉曰:「聞老公子不奈寒,又無影。」時歲八 月,取同歲小兒解衣裸之,此兒言獨寒,日中獨無影, 大小歎息,因與其財。

《東觀漢記》:「西羌祖愛劍,為秦所奴,而亡隸藏巖穴中, 見焚,有影象如虎,為蔽火,得不死。諸羌以為神,推以 為豪。」

《魏略》:「何晏性自喜行步顧影。」

《晉書陸雲傳》:「雲嘗著縗絰上船,於水中顧見其影,大 笑落水,人救獲免。」

《博物志》:「婦人妊娠未滿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遶井 三匝,映詳影而去,勿反顧,勿令人知見,必生男。」 《抱朴子》:「韓終久服丹,立日中無影。」

《拾遺記》:「溟海之北,有勃鞮之國。人皆衣羽毛,無翼而 飛,日中無影。」

《世說》: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武帝崩,選百二十挽 郎,一時之秀彥,育長亦在其中。王安豐選女婿從挽 郎,摉其勝者,且擇取四人,任猶在其中,童少時神明 可愛,時人謂「育長影亦好。」

《南史梁高祖本紀》:「帝身映日無景。」

《酉陽雜俎》:道士郭采真言:人影數至九成式,常試之, 至六七而已,外亂莫能辨。郭言「漸益炬,則可別。」又說 九影各有名,影神一名右皇,二名魍魎,三名洩節樞, 四名尺鳧,五名索關,六名魄奴,七名竈。請幫助識別此字。一日請幫助識別此字。《舊抄》 「九影」,名在麻面紙中,向下兩字,魚食不記。八名《亥靈 胎》,九魚,全食不辨。

寶曆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張燈相人影,知 休咎。言「人影欲深,深則貴而壽。影不欲照水、照井及 浴盆中。」古人避影,亦為此古《蠼螋》《短狐》、「踏影」《蠱》,皆中 人影為害。近有人善灸人影治病者。

《耳目記》:「柳州,古桂陽郡也。有曹泰年八十五,偶少妻 生子,名曰曾,日中無影焉,年七十方卒,親見其孫子 具說。道士曹體一即其從孫姪。」雲「的不虛」,故知邴吉, 驗影不虛也。

《珍珠船》丁晉公重影。

《青溪寇軌》初,方臘生而數有妖異。一日臨溪顧影自 見其冠服如王者,由此自負。

《瑯嬛記》:方喬既與紫竹遇,一睹其狀,更不可見,晝夜 思之,面貌恍惚,中心拂鬱。一日遇一道士,出一錦囊, 內有古鏡,謂喬曰:「子之用心,誠通神明,吾有此純陽 古鏡,藏之久矣,今以奉贈。此鏡一觸至陰之氣,留影 不散,子之所遇少女,至陰獨鍾,試使人照之,即得其貌矣。然後令畫工圖之,何有也?所留之影,伺此女一」 得陽精,影即散去。喬試之,果然。

《珍珠船》欲使心正,常以日山三丈,錯手置兩肩上,以 日當心,心中開暖,則心正矣。有姜伯真行道採藥,值 仙人,仙人使平倚日中,其影偏。仙人曰:「子篤志學仙, 不知心不正之為失。」因教以此得道。

形影部雜錄

編輯

《尚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唯影響。」按注吉凶之應 於善惡,猶影響之出於形聲也。

《關尹子二柱》篇:「水中之影,有去有來,水無去來。」 《晏子外篇》:「君子獨立不慚於影,獨寢不慚於魂。」 《列子說符》篇:「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 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列子曰:『願聞持後』』。」曰:「顧若影 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然 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伸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 持後而處」先。關尹謂《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 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名也者,響也;身也者, 影也。故曰:『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是故 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 也。度在身,稽在人。人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 之。湯武愛天下,故王;桀紂惡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 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 求利,不亦難乎?嘗觀之神農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 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所以存亡廢興,而非由 此道者,未之有也。

《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 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 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 識所以不然!」

《寓言篇》:眾罔兩問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 括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 何也?」景曰:「叟叟也,奚稍問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 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 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耶?而況乎以有待者乎?彼來 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 陽。「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

《漁父》篇:「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 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 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荀子彊國》篇:「夫下之和上,譬之猶響之應聲,影之像 形也。」

《韓子功名》篇:「名實相待而成,形影相應而立。」

《淮南子道應訓》:罔兩問於景曰:「昭昭者,神明也。」景曰: 「非也。」罔兩曰:「子何以知之?」景曰:「扶桑受謝,日照宇宙, 昭昭之光,輝燭四海,闔戶塞牖,則無由入矣。若神明 四通並流,無所不及,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 而不可為象,俯仰之間而撫四海之外,昭昭何足以 明之?」

《地鏡圖》「人行日月中無影」者,神仙人也,與虛合體,故 居日月中無影,履霜無跡,火中無影也。

《顏氏家訓名實》篇:「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 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差焉。今不修身而 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

《元真子鸑鷟篇》:入道之境,聲者讓響,形者讓影。 《濤之靈篇》:「影之問乎光曰:『吾昧乎體之陰,君昭乎質 之陽,君之初,吾之餘,君之中,吾之窮,君之沒,吾之滅, 君之清,吾之明。何君之好無恆,俾吾之令無常歟?光 之答乎』?」影曰:「子在空而無,在實而有,在翼而飛,在足 而走,在鉤而曲,在弦而直。子之近乎?燭出子體之外, 子之遠乎?鏡入吾質之內,子之自無恆,豈吾之獨無 常歟?雖然,子之同抑吾之可通。吾怪吾之尤者,雖吾 亦不知之何哉?吾遇陽燧之抱,倒乎子之面;吾遭羅 㬋之蝕,曲乎子之葉。吾將問諸造化,窮理盡性而不 知者,命也夫!」影笑之曰:「君第收光,吾將滅影。有之與 無,由君之與吾何背?何正妄推乎造化之」命哉! 譚子《化書》,「以一鏡照形,以餘鏡照影,鏡鏡相照,影影 相傳,不變冠劍之狀,不奪黼黻之色,是形也與影無 殊,是影也與形無異。」乃知形以非實,影以非虛,無實 無虛,可與道俱。

《齊東野語》:靖節作《形影相贈神釋》之詩謂貴賤賢愚, 莫不營營惜生,故極陳形影之苦,而以神辨自然,以 釋其惑。形贈影曰:「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影答形 曰:「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形累養而欲飲,影役名 而求善,皆惜生之惑也。神乃釋之曰:「大鈞無私力,萬 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此神自謂也。又 曰:「日醉或能忘,將非趣齡具。」所以辨養之累。又曰:「立 善常所忻,誰當與汝譽。」所以解名之役,然亦僅在趣 齡與無譽而已。設使為善見知,飲酒得壽,則亦將從之耶?於是又極其釋曰:「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 盡便須盡,無事勿多慮。」此乃不以死生禍福動其心, 泰然委順,乃得神之自然,釋氏所謂「斷常見」者也。坡 翁從而反之曰:「予知神非形,何復異人天。豈惟三才 中,所在靡不然。」又云:「委順憂傷生,憂死生亦遷。縱浪 大化中,正為化所纏。應盡便須盡,寧復俟此言。」白樂 天因之作《心問身》詩云:「心問身云何泰然,嚴冬煖被 日高眠。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來十一年。」身答心 曰:「心是身王身是宮,君今居在我宮中,是君家舍君 須愛,何事論恩自說功。」心復答身曰:「因我疏慵休罷 早,遣君安樂歲時多。世間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閒奈 我何。」此則以心為吾身之君,而身乃心之役也。坡翁 又從而賦六言曰:「淵明形神自我,樂天身心於物,而 今月下三人,他日當成幾佛。」然二公之說雖不同,而 皆祖之。《列子力命之論》,力謂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 命曰:「汝奚功於物,而欲比朕?」力曰:「壽夭窮達,貴賤貧 富,我力之所能也。」命遂歷陳彭祖之壽,顏淵之夭,仲 尼之困,殷紂之君,季札無爵於君,田恆專有齊國,夷 齊之餓,季氏之富。「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壽彼而夭 此,窮聖而達逆,賤賢而貴愚,貧善而富惡耶?」力曰:「若 如是言,我固無功於物,而物若此耶?此則若之所制 耶?」《命》曰:「既謂之命,奈何有制之者?朕直而推之,曲而 任之,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朕豈 能識之哉?」此蓋言壽夭窮通,貧賤富貴,雖曰莫非天 命,而亦非造物者所能制之,直付之自然耳。此則淵 明《神釋》所謂大鈞無私力之論也。其後楊龜山有讀 東坡《和陶影答形詩》云:「君如煙上火,火盡君乃別。我 如鏡中像,鏡壞我不滅。」蓋言影因形而有,無是生滅 相。故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正言其非實有 也,何謂不滅?此則又墮虛無之論矣。

《丹鉛總錄》:鏡以鏡影,鏡亦有影,兩鏡相鏡,影以重影, 故曰「與影競走。」悲夫!

形影部外編

編輯

《洞冥記》:帝昇望月臺時,暝望南端有三青鴨群飛,俄 而止於臺上,帝悅之,青鴨化為三小童,皆著青練文 繻,各握鯨文大錢五枚,置帝幾前,身止影動,因名「輕 影錢。」

《獨異志》:唐中宗為天后,廢於房陵。有人渡水拾薪,得 一古鏡進之。中宗照面,其影中有人語曰:「即作天子, 即作天子。」未浹旬,踐居帝位。

形聲部彙考

編輯

《禮記》:

《玉藻》

編輯

聲容靜。

「無或噦咳」,欲其靜也。

形聲部藝文一

編輯

《聲賦》
宋·張詠

編輯

聲賦之作,豈拘模限韻,春雷秋蟲之為事也?蓋取諸聲成之文,王化之本,苟一所補,不愧空言爾。賦曰:

罔象迷冥,大人忽生。混沌初竅,呀然震驚。二儀吐形, 萬靈吐英。天機動制,軋而為聲。故形有美惡焉,聲有 小大焉。伊物類之動作,俟人事而克全。至於大雷隱 空,萬竅吼風,不為之隆;品物磨臬,羽足動發,不為之 末。未若人聲與天通,功與物長。雄口吻之啟,出於厥 躬;道機之張,騰凌鴻濛。其所聞者,羲黃唐虞,繼踵而 至,宇宙隘其神,造化侔其智,在聲之偉也,得不迴天 而動地?觀其得一之發,清清泠泠,涼寰洗瀛,萬類聽 之,如懵而醒。仁信之發,溶溶奕奕,呼道振德,萬類聽 之,如日破黑。曰禮曰義,相迭而起,鳴孝響悌,駭心清 耳,萬類聽之,如愁得喜。廣成五老聞而啟齒曰:「是何 帝皇之聲也如此九道交訛,華夷和歌,蠢動鼻息,歡 咍實多。」其在物也,昭昭融融,萬緣和同,萬籟響空,答 天之功;其在人也,萬心氣平,萬口宣騰,《雲門六英》,答 君之聲。故知五音八聲,聲之枝歟;金石絲竹,聲之器 歟。若本不正而聲不清,何嘗動天地,泣鬼神而有諸? 三五迭生,異業同聲,唱古寡應,呼今得精,儀事以之 繁會,時風為之勁清,作禮者有周旋之矩,制樂者有 《大武》之名。故聖人之音,鏗如鏘金;聖人之治,潺如流 水。加以商辛夏癸,行無轍軌,情慾沸空,淫哇盈耳,民 不知告,政聲遂毀,幽厲縱作,心胡可度。唱僻者輕脫, 和偽者交錯,鼓鉦之響日馳,禮義之風日薄,王道民政,潰然投壑。攻乎亡國之音,聚為終身之樂。秦怪一 聲,天搖地坑,烘赫,火烈荒茫,海傾阿房,輦材枿臬,山 迴紫塞,築壘訇轟震雷,鉗聖愚儒,四海暌孤,刮剝亡 命,痛腦連脛。於是民失其業,怨口喋喋,野薄其農,荊 榛颺風,刑失其矩,民哀無所,兵革填委,死為怨鬼。故 怨之為氣也,散為囂塵,積為屯雲,閉鬱六合,陽靈不 曛。怨之為聲也,烈風相倚,怒濤兼起,鬼哭「於郊,神號 於市,川谷為之鬥擊,《山巒》以之崩圮,陳吳一呼,而宗 社瓦毀,天窮地終,醜聲不已。」洎於漢唐。惟高與光,太 宗纘堯,開元嗣皇,智冠絕古,氣凌昊蒼。「倚天憑怒,即 動盪於八荒;按劍大呼,即交映於中方。借力者黎獻, 助聲者賢良,亦不能廣仁義於遞奏。使道德之激揚, 掩商秦之餘韻,系唐虞之芳聲者也。未若我後,凝神 定思,誠求理致,與聖作則,為難於《易》。惟禮是崇,惟仁 是嗜,叩乎杳冥,清靜以聽。聞古謬惑,皇心不平。於以 忠良是旌,息嗟吁之聲,不肖是黜,息濫謬之聲。均物 惻隱,息哀怨之聲,厚施薄斂,息流亡之聲,四人是別, 息澆競之聲,狴犴是理,息冤枉之聲,道德是守,息兵 革之聲,人勞是恤;息彫斲之聲,小人是遠;息邪佞之 聲,正音是奏」;息《惉懘》之聲,奇哉壯矣!堯嗟舜驚。致章 濩之調,下覺唐堯之頌輕。浩浩蕩蕩,無得而名異。聲 之襲也,揚溢昭灼,上賢下愚,既歡且謔。鳥獸蹌蹌,蟲 虺躍躍。信千載之一時,與有生而同樂。余欲引聲而 作,未知何若?

形聲部藝文二

編輯

《聲》
唐·崔塗

編輯

歡戚由來恨不平,此中高下本無情。《韓娥》絕唱《唐衢》 哭,盡是人間第一聲。

形聲部紀事

編輯

《晏子諫上篇》:湯倨身而揚聲,伊尹僂身而下聲。 《左傳》閔公二年「秋,共仲使卜齮賊公於武闈,成季以 僖公適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賂求共仲於莒,莒 人歸之。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哭而往。共仲曰:『奚斯 之聲也』?乃縊。」

文公元年初,楚子將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 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黜乃亂也。楚國之舉 恆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 弗聽。

宣公四年初,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 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 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十二年春,楚子圍鄭。夏六月,晉師救鄭。楚乘晉軍。晉 師右移上軍未動。及昏,楚師軍於邲。晉之餘師不能 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汲冢周書》:師曠見太子晉,太子曰:「吾問汝之人年長 短告吾。」師曠對曰:「汝聲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壽。」王 子曰:「吾後三年上賓於帝所,汝慎無言。」「將及汝」,師 曠歸未及三年,而告死者至。

《韓子難三篇》:鄭子產晨出,過東匠之閭,聞婦人之哭 也,撫其御之手而聽之。有間,遣使執而問之,則手絞 其夫者也。異日,其御問曰:「夫子何以知之?」子產曰:「其 聲懼。凡人於其親愛也,始病而憂,臨死而懼,已死而 哀。今哭夫已死,不哀而懼,是以知其有奸也。」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初,叔向娶於申公巫臣氏,生伯 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姑 視之,及堂,聞其聲而還,曰:「是豺狼之聲也。狼子野心, 非是莫喪羊舌氏矣。」遂弗視。

《戰國策》:「豫讓報智氏之讎,漆身為厲,滅鬚去眉,自刑 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 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 《越絕書》:「越棲會稽,行成於吳,吳引兵而去。勾踐將降 吳,吳王許之。子胥大怒,聲若哮虎,曰:『此越未戰而服, 天以賜吳,其逆天乎?臣惟君王急制之』。吳王不聽。」 《家語顏回篇》:孔子在衛,昧旦晨興,顏回侍側,聞哭者 之聲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對曰:「回以此哭 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有生離別者也。」子曰:「何以知 之?」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於 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 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孔子使人問哭者,果曰:「父死 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子曰:『回也善於識音矣』。」 《莊子盜跖》篇:孔子往見盜跖,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 盜跖。盜跖大怒,案劍瞋目,聲如乳虎,音中黃鐘。 《讓王》篇:曾子居衛,縕袍無表,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縰而歌 《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新序》:「原憲見子貢曳杖行歌,聲若金石。」

《吳越春秋》:吳王晝夢召公孫聖占其吉凶。聖直言之, 吳王怒,顧力士以鐵鎚擊殺之。聖乃向天而言曰:「吁 嗟,天知吾之冤乎?忠而獲罪,身死無辜以葬我以為 直者,不如相隨為柱,提我至深山,後世相屬為聲響。」 於是吳王乃使門人提之蒸丘,豺狼食汝肉,野火燒 汝骨,東風數至,飛揚汝骸。骨肉糜爛,何能為聲響哉? 二十三年,越伐吳,吳王遁去,達於秦餘杭山,謂太宰 嚭曰:「吾戮公孫聖子,試前呼之。」聖在,當即有應。呼曰: 「公孫聖」,三反呼,聖從山中應曰:「公孫聖」,三呼三應。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 同。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 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漢書項籍傳》:「羽救鉅鹿,擊秦,諸侯皆從壁上觀,楚戰 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人人惴恐,於是 楚破秦軍。」

《王莽傳》:莽大聲而嘶。是時有用方技待詔黃門者,或 問以莽形貌,待詔曰:「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 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

《後漢書劉元傳》:「更始納趙萌女為後,有寵,遂委政於 萌,日夜與婦人飲宴後庭,群臣欲言事,輒醉不能見 時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內與語。諸將識非更始聲, 出皆怨曰:『成敗未可知』。」遽自縱放若此。

《張酺傳》:「酺為東郡太守。郡吏王青者,父隆,建武初為 都尉功曹。青為小史,與父俱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 以身衛全都尉,遂死於難。青亦被矢貫咽,音聲流喝。 按注,流或作嘶,喝,一介反。廣蒼曰:『聲之幽也』。」

《何熙傳》:「熙永元中為謁者。身長八尺五寸,善為威容, 贊拜殿中,音動左右,和帝偉之。」

《夏馥傳》:「馥以聲名為中官所憚,遂與范滂、張儉等俱 被誣陷,捕為黨魁。馥乃剪鬚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匿 姓名,為冶家傭。形貌毀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後馥 弟靜於涅陽市中遇馥,不識,聞其言聲,乃覺而拜之。」 項氏《始學篇》註:「有龍淵者,桓靈時善相人也,於聽音 聲尤妙。二千石相者龍淵下床贊之,令長起時贊之。」 自六百石以下,皆坐而言之。先相張濟當以財得三 公,濟常依淵以觀視,有相者輒往求之。會解瀆侯往 相,至門,問:「當有至相,何憂貧乎?」侯去,淵謂濟曰:「可厚 事之。」濟遂往,盡為償債,別數百萬,修居業。桓帝崩,無 嗣。解瀆侯入為太子,而濟遂至司空。

《郭林宗別傳》:「林宗儀貌魁岸,身長八尺,音聲如雷,當 時以為準的。」

《後漢書范冉傳》:「冉與河內王奐親善,奐遷漢陽太守, 將行,冉乃與弟協步齎麥酒,於道側設壇以待之。冉 見奐車徒駱驛,遂不自聞,惟與弟共辨論於路。奐識 其聲,即下車與相揖對。」

《盧植傳》:「植字子幹,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

《公孫瓚傳》:「瓚為人美姿貌,大音聲。拜降虜校尉,封都 亭侯,復兼領屬國長史,職統戎馬,連接邊寇。每聞有 警,瓚輒厲色奮怒,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虜識瓚 聲,憚其勇,莫敢抗犯。」

《南蠻西南夷傳》:「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遯水,有三節 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子, 歸而養之,及長,有武才,自立為夜郎侯。」

《會稽先賢傳》:闞澤字德潤,在母胞八月,叱聲震外。 《英雄記抄》:赤壁之役,黃蓋為流矢所中,時寒墮水,為 吳軍人所得,不知其蓋也,置廁床中,蓋自彊,以一聲 呼韓當,當聞之曰:「此公覆聲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 遂以得生。

《江表傳》:「關羽欲襲魯肅,甘寧與羽俱會益陽,瀨淺,將 渡,寧有所約,令羽遙聞之,曰:『此甘聲也』。遂不敢渡。」 《異苑》:「陳思王曹植嘗登魚山,臨東阿,忽聞巖岫裏有 誦經聲,清通深亮,遠谷流響,肅然有靈氣,不覺斂衿 祇敬,便有終焉之志,即效而則之。」今之梵唱,皆植依 擬所造。一雲陳思王遊山,忽聞空裏誦經聲,清遠遒 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 也。

《魏志張既傳》註:《魏略》曰:「游楚為人短小而大聲。自為 吏,初不朝覲,被詔登階,不知儀式。帝令侍中贊引,呼 隴西太守前,楚當言唯,而大應稱諾,帝顧之而笑。」 《下黃私記》:「鍾繇嬖庶子會之母黜其夫人,文帝命繇 復之,繇恚忿,餐椒致噤,帝乃止。」

《集異志》:「吳孫休時,烏程人有得困疾,及差,能以響言 者,言於此而聞於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 自遠聽之,如人對言,不覺其聲之自遠來也。聲之所 往,隨其所向,遠者所過向十數里。其鄰人有責息於 外,歷年不還,乃假之使為責讓,懼以禍福。負物者以 為鬼神,即顛倒畀之,其人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此 亦妖異也王隱《晉書》:「王褒少立操尚,非理不動,音聲清高,辭氣 雅正。」

《裴楷別傳》:「賈充等治法律,楷亦參典其事。事畢,詔專 讀奏平章當否。楷善能諷誦,音聲鮮明,執刑書穆若 清詠焉。」

《世說》:「蔡司徒謨在洛陽,見陸機兄弟住參佐廨中,三 間瓦房,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士龍為人文弱可 愛,士衡長七尺餘,音如鐘聲,言多慷慨。」

潘陽仲見王敦小時,謂曰:「君蜂目已露,但豺聲未振 耳。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

孫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喪時, 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哭畢,向靈床曰:「卿常好我作驢 鳴,今我為卿作體似聲真。」賓客皆笑。

《晉書桓溫傳》:溫,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 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曰:「真 英物也!」

《蔡裔傳》:「裔有勇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入室,裔拊床 一呼而盜俱隕。故殷浩委以軍鋒焉。」

《宋書廬陵王義真傳》,「義真領東秦州刺史佛佛虜寇 逼,高祖遣將軍朱齡石替義真鎮關中,使義真輕兵 疾歸。諸將競斂財貨,方軌徐行,虜追騎且至,義真日 暮與左右相失,獨逃草中。中兵參軍段宏單騎追尋, 緣道呼喚,義真識其聲,出就之曰:『君非段中兵邪?身 在此』。宏大喜,負之而歸。」

《南齊書呂文度傳》:「上性尊嚴。呂文顯嘗在殿側,咳聲 高,上使茹法亮訓詰之,以為不敬。」

《梁書呂僧珍傳》:僧珍字元瑜。始童兒時從師學,有相 工,歷觀諸生,指僧珍謂博士曰:「此有奇聲,封侯相也。」 《北史崔光韶傳》:光韶性嚴,聲韻抗烈,與人平談,常若 震厲。至於兄弟議論,外聞謂為忿怒。然孔懷雍睦,人 少逮之。

《北齊書皇甫玉傳》:世宗時有吳士,雙盲而妙於聲相, 世宗歷試之。聞劉桃枝之聲曰:「有所繫屬,然當大富 貴。王侯將相多死其手,譬如鷹犬為人所使。」聞趙道 德之聲曰:「亦繫屬人,富貴翕赫,不及前人。」聞太原公 之聲曰:「當為人主。」聞世宗之聲不動。崔暹私搯之,乃 謬言:「亦國主也。世宗以為我群奴,猶當極貴,況吾身」 也。

《冊府元龜》毛法仁為散騎常侍言聲壯大至於軍旅 田狩唱呼處分振於山谷。

《隋書柳機傳》:「機從子謇之為童兒時,周齊王憲嘗遇 謇之於途,異而與語,大奇之,因奏入國子,以明經擢 第,拜宗師古士,尋轉守廟下士。武帝嘗有事太廟,謇 之讀祝文,音韻清雅,觀者屬目。帝善之,擢為宣納上 士。」

《隋唐嘉話》:裴知古,自中宗、武后朝以知音直太常。路 逢乘馬者,聞其聲,竊曰:「此人即當墮馬。」好事者隨而 觀之,行未半坊,馬驚墮殆死。

《獨異志》:「張巡守寧陵,事急心孤,每戰,喊一聲,即雁數 行飛逆。」

《五代史李周傳》:周為內丘捕賊將,以勇聞。是時梁、晉 兵爭山東,群盜充斥道路,行者必以兵衛。內丘人盧 岳將徙家太原,舍逆旅,傍徨不敢進。周意憐之,為送 至西山。有盜從林中射岳,中其馬,周大呼曰:「吾在此, 孰敢爾邪?」盜聞其聲曰:「此李周也!」因各潰去。

《江表志》:「仲時光者,樂部中之宮妓也。有寵於永寧生 衛王逖。烈祖務嚴峻整,有難犯之色,常怒作數聲,金 鋪振動,仲夫人左手擎飯,右手捧匙,安詳而進之,雷 電為之少霽。後封越國太妃。」

《容齋三筆》:五代李守正為河東節度使。有術者善聽 人聲,聞其子婦符氏聲,驚曰:「此天下之母也。」守正曰: 「吾婦猶為天下母,吾取天下復何疑哉!」於是決反,已 而覆亡,而符氏乃為周世宗後。

《湘山野錄》:王冀公欽若鄉薦,赴闕謁錢希白公易適 延一術士以考休咎,不容通謁,冀公跼促門下,因厲 聲詬閽人。術者遙聞之,謂錢曰:「不知何人耶?若聲形 相稱,世無此貴者,但恐形貌不副耳。願邀之,使某獲 見。」希白召之,術者側目瞻視,嘆曰:「人中之貴有此十 全者,宰相可待。」

《清波雜志》:「蕭注字巖夫。裕陵問文彥博跛履,韓琦嘶 聲,何為皆貴?」注曰:「若不跛履與嘶聲,陛下不得而臣。」 《東軒筆錄》:歐陽文忠公嘗言:昔日夷陵從乾德泊舟 於漢江野岸,中夕後聞語言歌笑,男女老幼甚眾,亦 有交易評議及叫賣果餌之聲,若市井然,始曉方止。 翊日,舟人問之,云:「聞聲但不見人,而四瞻皆曠野,無」 復蹤路。文忠乃步於岸。遠望有一城基。近村而詢之。 曰:「即古隋地也。」

《貴耳集:德壽》丁亥降聖,遇丙午慶八十壽皇,講行慶 禮,上尊號。周益公當國,與楊誠齋鄉人奏為讀冊官。 壽皇云:「楊江西人,聲音不清,不若移作奉冊。」

《癸辛雜識》:「永嘉術者陳獨步瞽而善記,每有客自外來,聞其聲即知其為何人也。又有張五星亦瞽而慧, 能別婦人妍醜,聞其馨欬,扣問數語,即知其人美惡 情性。」

《瑯嬛記》:「絳樹一聲,能歌兩曲,二人細聽,各聞一曲,一 字不亂。」人疑其一聲在鼻,竟不測其何術。

《明外史陳諤傳》:諤授刑科給事中,遇事剛果,彈劾權 貴無所避。每奏事,大聲如鐘。帝令餓之數日,奏對如 故,曰:「是天生也。」每見呼為大聲秀才。

《章溢傳》:「溢,龍泉人,始生聲如鐘,其家怪之,幾不舉。」

形聲部雜錄

編輯

《禮記曲禮》:「將上堂,聲必揚。」

《內則》「適父母舅姑之所,下氣怡聲。」父母有過,柔聲 以諫。

《祭義》:「祭之日,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 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

《緇衣》「苟或言之,必聞其聲。」

《雜記》:曾申問於曾子曰:「哭父母有常聲乎?」曰:「中路,嬰 兒失其母焉,何常聲之有?」

《荀子勸學》篇:「於越夷貊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 使之然也。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韓子有慶篇》:「上用耳則下飾聲。」按註:「飾聲則耳聽不 知其惑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