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303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三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百三卷目錄

 吏部部名臣列傳五

  明三

  喬宇       朱希周

  熊浹       廖紀

  聞淵       李默

  胡松       何維柏

  嚴清       宋纁

  陸光祖      孫鑨

官常典第三百三卷

吏部部名臣列傳五

編輯

明三

編輯

喬宇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宇字希大,山西樂平人。祖毅,工部左 侍郎。父鳳,職方郎中,皆以清節顯。宇少從父京師,學 於楊一清。成化二十年,登進士第,復從李東陽遊,為 古文詞有名,已授禮部主事。弘治初,王恕為吏部,調 之文選,三遷至郎中,門無私謁,擢太常少卿。武宗嗣 位,遣祀中鎮、西海,還朝,條上道中所見軍民困苦六」 事。已,遷光祿卿,歷戶部左、右侍郎。劉瑾敗,大臣多以 黨附見劾,宇獨無所染。拜南京禮部尚書。乾清宮災, 率同列言「視朝不勤,經筵久輟,國本未建,義子猥多, 番僧處禁寺,優伶侍起居,立皇店,留邊兵,習戰𩰚,土 木繁興,織造不息」,凡十事。帝不省。久之,改兵部,參贊 機務。以帝遠遊塞上,而監國無人,請「早建儲貳。」帝將 自擊寇,宇復偕同列諫曰:「夏太康畋於洛表,后羿距 之。周穆王宴於瑤池,徐方叛之。人君耽逸遊,未有不 召禍者。今四海寧謐,邊陲不警,何故無名出師,輕萬 乘,貴以投不測之險哉?」疏並不報。未幾,寧王宸濠反, 斥帝為異姓,揚言旦夕下南京。宇上其所移檄,嚴為 警備,而談笑自如。時攜客燕城外,密察地險易,置戍 守,綜理周密,內外宴然。鎮守中貴劉瑯與賊通,為預 伏死士。宇刺得其情,詰瑯用事者。瑯懼,不敢動。宇乃 大索城中,斬所伏壯士三百人,懸首江上。宸濠失內 應,且知有備,不敢東。帝聞,賜敕獎勞。宸濠敗,帝至南 京,詔百官戎服朝。明年正旦,宇不可,率諸臣朝服賀 江彬,索城門諸鑰,都督府問宇。宇曰:「守備者,所以謹 非常。禁城鎖鑰,孰敢索,亦孰敢予,雖天子詔,不可得。」 都督府以宇言復,乃已。彬矯旨有所求,日數十至,宇 必廷白之,彬亦稍稍止。彬欲譖去宇。守備太監王偉 者,初為帝伴讀,帝信之,每從中調護,故彬謀不行。帝 駐南京九月,宇倡諸臣三請回鑾,又自伏闕請駕,旋 扈至揚州。明年加太子太保。論保障功,復加少保。世 宗即位,召為吏部尚書。宇自為選郎,有人偷鑒,及是 銓政一清。帝求治銳甚,宇與林俊、彭澤、孫交,皆海內 重望,帝亦委任之。凡為權倖所黜者,皆起列庶位,天 下欣欣望治。然帝性剛,好自用,宇所執漸不見聽。興 府需次官六十三人乞遷序。宇言:此輩虛隸名籍,與 見供事者不同,黜罰之有差,皆怨宇。帝欲封駙馬都 尉崔元為侯,外戚蔣輪、邵喜為伯,宇不可。無何,詔進 壽寧侯張鶴齡為公,封后父陳萬言為伯,授萬言子 紹祖尚寶丞。宇言:「累朝太后戚屬無生封公者,張巒 亦歿後贈,今奈何以父贈為子封,萬言封伯視巒更 驟,而子授尚寶非制。願陛下守典章以垂萬世。」帝並 不從。史道訐楊廷和,宇言道挾私,遂下之詔獄。曹嘉 助道劾宇,宇求罷,帝命鴻臚趣視事。宇遇事不可,無 不力爭,而爭《大禮》尤切。帝欲加興獻帝皇號,宇言:「加 皇於本生之親,則干正統,非所以重宗廟、正名分。」及 禮官請稱獻帝為本生考,帝改稱本生皇考。又詔建 獻帝廟於大內。宇等復連章諫。特旨用席書為禮部 尚書,宇又偕九卿言:「陛下罷汪俊,用席書,謫馬明衡、 季本、陳逅,召張璁、桂萼、霍韜,舉措乖違,人心駭愕。夫 以一二人邪說,廢天下萬世公議,內離骨肉,外間君 臣,名為效忠,實累聖德。且《書》不繇廷推,特出內降,此 祖宗來所未有。乞令俊與書各」仍舊職,宥明衡等,止 璁、萼毋召。尋復請罷璁、萼書,而出爭《大禮》者呂柟、鄒 守益於獄。會璁、萼等至京,詔皆用為學士。宇等又言: 「內降恩澤,先朝率施於佞倖小人,若士大夫一預其 間,即不為清議所齒。況聖代養士,當以名節為先。學 士最清華,而俾萼等居之,誰復肯與同列哉?」帝怒,切 責宇。遂乞休,許之,馳傳,給夫廩,猶如故事。御史許中、 劉隅等請留宇,帝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後《明倫大典》成,追論前議,奪官。楊一清卒,宇渡江弔 之,南都父老皆出迎,舉手加額曰:「活我者,公也。」宇詩 文雄雋,兼通篆籀。性好山水。嘗陟太華絕頂,遇虎,僕 夫皆驚仆,宇端坐不動,虎徐帖尾去。家居澹泊,服御 若寒士。身歿,二妾劉、許皆從死。穆宗即位,復官,贈少 傅,諡莊𥳑。

朱希周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希周,字懋忠,崑山人,徙吳縣。高祖吉, 戶科給事中。父文雲,按察副使。希周應弘治九年殿 試,孝宗喜其姓名,擢為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進侍講, 充經筵講官。劉瑾摘修《會典》小疵,貶為修撰。《孝宗實 錄》成,復官。久之,進侍讀學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閱 五年,召為禮部右侍郎。時方議大禮,數偕其長爭執。」 會左侍郎吳一鵬奉使安陸,尚書席書未至,希周獨 理部事。而帝方營觀德殿,令協律郎崔元初習樂舞 生於大內。太常卿汪舉劾之,帝遂令太常官一人同 入內教習。希周上言「太常樂舞有定數,不當更設。」帝 不從。舉復爭,帝責其妄議。而是時張璁、桂萼已召至, 益交章請去「本生」之號。帝悅,從之。趣禮官具上冊儀。 希周率郎中余才、汪必東等疏諫曰:「陛下考孝宗母, 昭聖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 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祇?且本生非貶 詞也。不妨正統,而親之義寓焉。何嫌於此,而必欲去 之,以滋天下之議?」時群臣諫者甚眾,疏皆留中。遂相 率詣左順門跪伏。希周走告諸閣臣曰:「群臣伏闕,公 等能坐視乎?」亦偕群臣跪伏以請。帝聞大怒,命希周 與何孟春等俱待罪,而盡繫庶僚於詔獄。明日上《章 聖皇太后冊文》。希周及尚書秦金、金獻民、趙鑑、趙璜, 侍郎何孟春,都御史王時中,大理少卿張縉、徐文華 俱不赴。帝怒責陳狀。希周等伏罪,復嚴旨譙責乃已。 而是時庶僚繫獄者猶未釋。希周上言:「諸臣狂率,固 不可宥。但今獻皇帝神主將至,必百官齊迎,乃克成 禮。乞早寬縲絏,用襄大典。」不納,大禮遂自此定矣。其 明年,由左侍郎遷南京吏部尚書。嘉靖六年大計京 官,南六科無黜者。桂萼素以《議禮》嗛希周,且惡兩京 言官嘗劾己,因言希周畏勢曲庇。希周言「南京六科 止七人,實無可去者。臣以言路私之固不可,如避言 路嫌誅責之尤不可。且使舉曹皆賢,必去一二人,示 公設舉曹皆不肖,亦但去一二人塞責乎?」因力稱疾 乞休,溫旨許之,仍敕有司歲給夫廩。林居三十年,中 外論薦者三十餘疏,竟不復起。性恭謹,不妄取予。卒, 年八十有四,贈太子少保。瀕歿,屬諸子曰:「他日儻蒙 易名典,勿犯我家諱。」乃避文。諡恭靖。

熊浹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浹字悅之,南昌人。正德九年進士。授 禮科給事中。寧王宸濠將為變,浹與同邑御史熊蘭 草奏,授御史蕭淮上之。宸濠倉卒舉事,卒無成本,兩 人早發之力也。出核松潘邊餉,有副總兵張傑者,倚 江彬勢,贓累鉅萬,誘殺熟番,上功啟邊釁,箠死千戶 以下至五百人。又嘗率家眾遮擊副使胡澧,撫按莫」 敢言。浹至,盡發其狀,傑遂褫職。世宗踐阼,廷議追崇 禮,未定,浹馳疏言:「陛下起自藩服,入登大寶。夫《禮》緣 人情。陛下已貴為天子,而興獻母妃曾不得尊為帝 後,於聖心安乎否也?況藩邸舊臣如袁宗皋輩,昔為 長史、審理者,今已為大學士、少卿矣;昔為承奉儀衛 司官者,今已為司禮、錦衣矣。顧至尊」至親,如興獻母 妃,乃反仍舊號,不得緣「子貴」之義,享帝后之稱乎?倘 必執為後之說,考孝宗而母慈壽,則興獻母妃當降 稱伯叔父母矣。不知陛下承懽內庭時,將仍舊稱乎? 抑改而從今稱乎?若仍舊稱而不得尊之為後,則於 慈壽徒有為後之虛文,於母妃則又闕尊崇之大典, 無一而可也。臣愚謂「興獻王尊以帝稱,別建一廟,以 示不敢上躋於列聖。母妃則尊為皇太后,而少殺其 徽稱,以示不敢上同於慈壽。此於大統固無所妨,而 天性之恩亦得以兼盡矣。」疏至,會興王及妃已稱為 帝后,下之禮官。嘉靖初,由右給事中出為河南參議。 外艱歸。六年服闋,召修《明倫大典》,超擢右僉都御史, 協理院事。明年四月遷大理寺卿。俄遷右副都御史。 《大典》成,轉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京師 民張福訴里人張柱殺其母。東廠以聞。刑部坐柱死 不服,福姊亦泣訴官,謂「母福自殺之。」其鄰人之詞亦 然。詔郎中魏應召覆按,改坐福。東廠奏法司妄出人 罪。帝怒,下應召詔獄。浹是應召議,執如初。帝愈怒,褫 浹職。給事中陸粲言:「福親屬鄰里咸證逆狀,而其姊 尤痛憤。浹據此定獄,乃蒙嚴譴。近日會審,侍郎許讚 噤不言。聞淵及寺丞簡霄辭疾不出,而少卿曾直竟 諛詞附和。此無他,人務自全也。風紀大臣議獄一不 當,斥之若胥吏然,如國體何?浹不宜罪。」給事中劉希 簡亦以為言。帝大怒,並下兩人詔獄,讚等竟抵柱死, 應召及鄰人俱充軍邊衛,而杖福姊百,人以為冤。當 是時,帝方深疾孝、武兩後家,柱乃武宗後家夏氏之僕,故帝必欲殺之。獄情謬戾,不顧也。浹家居十載,至 帝幸承天,與近臣論舊人。乃召為南京禮部尚書,改 兵部,參贊機務。二十一年召為兵部尚書,掌都察院 事。居二年,代許讚為吏部尚書。帝篤信左道,禁中築 乩仙臺,間用其言決威福。浹疏論其妄。帝大怒,欲罪 之,以前議禮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滿,加太子太保,坐 事奪俸者再。浹知帝意終不釋,遂稱病乞休。帝大怒, 褫職為民。又十年卒。浹少有志節,自守嚴。雖由議禮 顯,然不甚黨比,尤愛護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類多 思之。隆慶初,復官,予祭葬,諡《恭肅》。

廖紀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紀字時陳,東光人。舉弘治三年進士, 授考功主事,屢遷文選郎中。正德中,歷工部右侍郎, 提督易州山廠,羨金無所私,籍於官,遷吏部左、右侍 郎。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書,調兵部,參贊機務,被論 解職。嘉靖三年,大禮議既定,吏部尚書楊旦赴召,道 劾張璁、桂萼奸邪。璁、萼之黨陳洸遂劾旦而薦紀。帝」 即罷旦,以紀代之。紀疏辭,言:「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 喬宇,聰明不如楊旦。」帝優詔不許。時宇、旦方為帝所 惡,而紀顧稱之,時論以此多紀。光祿署丞何淵請建 世室,祀興獻帝,下廷議,紀等執不可。帝弗從。紀力諍 曰:「淵所言干君臣之分,亂昭穆之倫,蔑祖宗之制。臣 謹昧死請罷勿議。」不納。會廷臣多諍者,議竟寢。已,條 奏三事,其末言人材當惜,謂:「正德之季,宗社幾危,議 者但知平定逆藩之功,而不知保護京師之力。自陛 下繼統,老成接踵。去新進連茹登,以出位喜事為賢, 以凌分犯禮為貴。數年之間,人才漸不足用。伏望陛 下於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護之勳,量行召用。其他 降職、除名、遣戍者,使」得以才自效。帝但納其正士風、 《重守令》二事而已。三邊總督楊一清召還內閣,璁等 欲起王瓊,紀推彭澤、王守仁。帝不允。復以鄧璋、王憲 名上,竟用憲。紀因言:「臣所推皆人望,而席書謂臣內 順相,臣,外制臺諫。夫推用人才,臣部職也。今舉朝所 不敢言、不敢為者,書率攘臂言之為之,其才過臣遠 甚。請罷臣而用書。」帝慰諭紀。五年正月,御史張袞、喻 茂堅、朱實昌以《世廟》禮成,請宥議禮得罪諸臣。璁、萼 亦以為請,章俱下吏部。紀等列上四十七人,卒報罷。 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勛救馬永謫官。給事中沈漢等 論救。帝不聽。紀從容為言,且薦永及楊銳。帝納之。有 本得無謫。紀在南都,持議與璁合,坐是劾罷璁輩引 助。已而紀自以先達,示不附麗,間與牴牾,璁輩亦不 喜。因年老,數稱病乞歸,許之去。初,《獻皇實錄》成,加太 子太保。至是進少保,賜敕乘傳。夫廩視故事有加。卒, 贈太保,諡僖靖。

聞淵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淵字靜中,鄞人。弘治十八年進士。初 授禮部主事,已改刑部。楊一清為吏部,調淵稽勳員 外郎,歷考功郎中,改掌文選,遷南京右通政。嘉靖初, 擢應天府尹,改尹順天,累遷南京兵部右侍郎,攝部 事。薦馬永等十餘人,召為刑部右侍郎,遷左,進南京 刑部尚書,就移吏部,召為刑部尚書。周用卒,代為吏」 部尚書。侍郎徐階得帝眷前尚書,率推讓之。淵自以 前輩事取獨斷。大學士夏言柄政,淵老臣,不能委曲 徇。及。後議言獄,淵謂「言事祇任意,跡涉要君,請帝自 裁決。」帝大怒,切責淵。嚴嵩既殺言,勢益橫,部權無不 侵。數以小故奪淵俸。淵年七十矣,遂乞骸骨歸。家居 十四年卒。先累加太子太保卒。贈少保,諡莊簡。淵居 官,始終一節,睌扼權相,功名頗損。在南刑部時,張璁、 桂萼先為曹屬,嘗題詩於壁,遣人屬淵勒石後堂。淵 曰:「此尚書堂也,吾敢以相君故為郎官勒石。」卒不許。

李默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默字時言,甌寧人。正德十六年進士。 選庶吉士。嘉靖初,改戶部主事,進兵部員外郎,調吏 部,歷驗封郎中。真人邵元節貴幸,請封誥,默執不予。 十一年,為武會試同考官。及宴,據賓席,欲坐兵部尚 書王憲上。憲劾其不遜,謫寧國同知。屢遷浙江左布 政使。入為太常卿,掌南京國子監事。博士等官得選 科道」,自默發之。歷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謨為尚書。 自正德初焦芳、張綵後,吏部無侍郎拜尚書者。默出 帝特簡,蓋異數也。嚴嵩柄政,擅黜陟權。默每持己意, 嵩銜之。會推遼東巡撫,列布政使張臬、謝存儒以上。 帝問嵩,嵩言其失,奪𪐝職為民。時掌銓僅七月,帝未 嘗有意棄之。明年,吏部尚書萬鏜罷,遂特旨復用默。 已,命入直西內,賜直廬,許苑中乘馬。尋進太子少保。 未幾,復命兼翰林學士。給事中梁夢龍劾默徇私,帝 為責夢龍。會大計群吏,默戒門下謝賓客,同直大臣 亦不得燕見。嵩甚恨。趙文華視師還,人莫敢抗,默氣 折之。總督楊宜罷嵩。文華欲用胡宗憲,默推王誥代, 兩人恨滋甚。初,文華為帝言餘倭無幾,而巡按御史 周如斗以敗狀聞。帝疑,數詰嵩。文華謀所以自解,稔 帝喜,告訐。會默試《選人策問》,言「漢武、唐憲以英睿興盛業,晚節用匪人而敗。」遂奏默誹謗。且言:「殘寇不難 滅,以督撫非人,敗衂由默恨。臣劾其同鄉張經,思為 報復。臣論曹邦輔,即嗾給事中夏栻、孫濬媒孽臣。延 今半載,疆事日非。昨推總督,又不用宗憲而用誥。東 南塗炭何時解?陛下宵旰憂何時釋?默罪廢之餘,陛 下洗瘢錄用,不奉公憂國,乃懷奸,非上如此。」帝大怒, 下禮部及法司議,奏:「默偏執自用,失大臣體。所引漢、 唐事,非所宜言。」帝責禮部尚書王用賓等黨護,各奪 俸三月,而下默詔獄。刑部尚書何鰲遂引子罵父,律 絞。帝曰:「《律》不著臣罵君,謂必無也。今有之,其加等斬。」 錮於獄,默竟瘐死。時三十五年二月也。默博雅有才 辨,以氣自豪。同考武試,得陸炳為門生。炳貴盛,力推 轂。默由外吏驟顯,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銓除,與爭可 否,氣甚壯。然性褊淺,用愛憎為軒輊。頗私鄉舊,以恩 威自歸,士論亦不甚附之。然默既得罪,繼之者吳鵬、 歐陽必進,惟視嵩父子鼻息若隸役然,吏部權盡失。 隆慶中,復官,予祭葬。萬曆中,賜諡《文愍》。

胡松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松字汝茂,滁人。幼嗜學,嘗輯古名臣 章奏,慨然有用世志。舉嘉靖八年進士,知東平州,設 方略捕盜,民賴以安。再遷南京禮部郎中,歷山西提 學副使。三十年秋,上邊務十二事,謂去秋俺荅掠興、 嵐,即傳箭徵兵,剋期深入,守臣皆稔聞之。而巡撫史 道、總兵官王陛等備禦無素,待其壓境,始以求貢上 聞,又陰致賂遺,令勿侵己分地,冀嫁禍他境。今山西 之禍,實大同貽之。宜亟寘重典,以厲諸鎮。大同自兵 變以來,壯士多逃漠北為寇用。今宜招使歸,有攜畜 產器械來者,聽其自有,更給牛種費。優復數年,則我 捐金十萬,可得壯士二萬。拊而用之,皆勁旅也。孰與 棄之以資強敵哉?大同最敵衝,為鎮巡者較諸邊獨 難。今宜不拘資格,精擇其人,豐給祿廩,使得收召猛 士,畜豢健丁,又久其期,非十年不得代。彼知不可驟 遷,必不為苟且旦夕計。而邊圉自固,又必稍寬文網。 非大千憲典,言官毋得輕劾,以壞其成功。」至用間之 道,兵家所貴。今寇諜獲於山西者已數十人,他鎮類 是。故我之虛實,彼無「不知。今宜厚養死士,潛縱遣之。 得間,則斬其名王、部長及諸用事貴人。否,亦可覘強 弱虛實,而陰為備。又,寇貪而好利,我誠不愛金帛。東 賂黃毛三衛以牽其左,西收亦不剌遺種,予善地以 綴其右。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顧。則我可起承其敝,坐 收全勝矣。」他所條析,咸切邊計。帝嘉其忠懇,進秩左 參政。松疏上,當事者已惡其侵官及遷擢,益忌之,不 𢌿以兵柄,令於三關聽用,欲牽制之,以敗其事。寇大 入,抵太原,給事中馮良知遂劾松建言冒賞,無寸功。 紀功科道官張堯年、王珩劾總兵官張達等,並論松 虛議無補,遂斥為民。家居十餘年,屢薦輒報罷。至三 十五年,以趙文華言,起陝西參政,分守平涼。復條上 《嚴保甲》《均賦稅》《置常平》《簡伉健》數事。三遷江西左布 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所部多盜,松奏設南 昌、南豐、萬安三營,遣將討捕,以次削平。進兵部右侍 郎,巡撫如故。以會討廣東巨寇張璉及援閩破倭功, 兩賜銀幣。居三年,召理部事。進左侍郎,改吏部。遷南 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代郭朴為吏部尚書。奏言:「撫 按舉劾,每舉數十人。虛譽浮詞,往往失實。所劾犯贓, 僅擬降調;罷軟貪殘,僅擬改教。賞罰不當,人何所激 勸?且巡撫歲終例有冊,第屬吏賢否。今皆寢閣。乞申 飭其欺玩者。」帝嘉納之。松潔己好修,富經術,鬱然有 聲望。晚主銓柄,以振拔淹滯為己任。甫七月病卒。贈 太子少保,諡「恭肅。」

何維柏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維柏,字喬仲,南海人。嘉靖十四年進 士。選庶吉士,授御史。雷震謹身殿言,四海困竭,所在 流移,而所司議加賦,民不為盜不止。因請罷沙河行 宮、金山功德寺工作,及安南問罪之師。帝頗嘉納。尋 引疾歸,久之,起巡按福建。二十四年五月,疏劾大學 士嚴嵩奸貪,罪比之李林甫、盧杞。且言『嵩進顧可學』」、 盛端明修合方藥,邪媚要寵。帝震怒,遣官逮治。士民 遮道號哭,維柏意氣自如。下詔獄,廷杖,除名,家居二 十餘年。隆慶改元,召復官,擢大理少卿。遷左僉都御 史。疏請「日御便殿,召執政大臣謀政事,並擇大臣有 才德者,與講讀儒臣更番入直。宮中燕居,慎選謹厚 內侍,調護聖躬,俾游處有常。幸御有節。非隆冬盛寒, 毋輟朝講。」報聞,進左副都御史。母憂歸。萬曆初,還朝, 歷吏部左、右侍郎,極言鬻官之害。御史劉臺劾大學 士張居正,居正乞罷維柏,倡九卿留之。及居正遭父 喪,詔吏部諭留。尚書張瀚叩維柏,維柏曰:「天經地義, 何可廢也?」瀚從之而止。居正怒,取旨罷瀚,停維柏俸 三月。旋出為南京禮部尚書。考察自陳,居正從中罷 之。卒,諡「端恪。」

嚴清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清字公直,雲南後衛人。嘉靖二十三
考證
年進士。除富順知縣。公廉恤民,治聲大震。憂歸,補邯

鄲。入為工部主事,歷郎中。董作京師外城,修丸陵,吏 無所侵牟。工成加俸。連丁內外艱。服除,補兵部,稍遷 保定知府。故事,歲籍民充京師庫役,清罷之。賑荒弭 盜,人以比前守吳嶽。歷遷易州副使、陝西參政、四川」 按察使、右布政使,並以清望,薦章十餘上。隆慶二年 以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未上,改四川。清久宦川中, 僚吏憚其風采,相率厲名行,少墨敗者。郡縣卒歲團 操成都,清罷之。番人入貢,裁為定額。痛絕。強宗悍吏, 毀者亦眾。陝西賊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縱 寇。大學士趙貞吉言:「賊起鄖、陝,貽害川徼。即有罪,當 罪守土臣,不宜專責巡撫。臣蜀人,深知清約己愛人, 省事任怨。今蜀地歲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棄 之?任事臣欲為國家利小民,必得罪豪右。論者不察, 動以深文求之。頃海瑞既去,若清復罷,是任事之臣 皆不免彈擊,惟全軀保位為得計矣。」疏奏,不允,命解 官聽調,清遂不出。萬曆二年起撫山西,未赴,改貴州。 歷兩京大理卿,三遷刑部尚書。張居正當國,尚書不 附麗者獨清。居正卒沒馮保家,得其籍。廷臣饋遺者 悉罷去,清獨無名,神宗深重焉。會吏部尚書梁夢龍 罷,即以清代。日討故實,辨官材,自丞佐下皆親署,無 一倖進者。中外師其廉儉,書問幾絕。甫半歲,得疾歸。 帝數問閣臣:「嚴尚書病癒否?」十五年,兵部缺尚書,用 楊博故事,特詔起補。遣使趣行,而清疾益甚,不能赴。 又三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恭肅。清初拜尚書,不能具 服色,束素犀帶以朝。或嘲之曰:「公釋褐時,七品玳瑁 帶猶在耶?」清笑而已。

宋纁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纁字伯敬,商丘人。嘉靖三十八年進 士。授永平推官。擢御史,出視西關,按應天諸府。隆慶 改元,再按山西。俺荅陷石州,將士捕七十七人當斬, 纁訊得其誣,釋者殆半。靜樂民李良雨化為女,纁言 此陽衰陰盛之象,宜進君子退小人,以挽氣運。帝嘉 納之,擢順天府丞,尋以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 核缺伍,汰冗兵,罷諸道援兵,防禦省餉無算。萬曆初, 與張居正不合,引疾歸。居正卒,廷臣交薦,以故官撫 保定。獲鹿諸縣饑,先賑後以聞。帝以近畿宜俟命,令 災重及地遠者便宜賑貸,餘俱奏聞。尋遷南京戶部 右侍郎。召還部,進左,改督倉場。請減額解贖銀,民壯 弓兵諸役已裁者,勿徵民間工食。俄遷戶部尚書。民 壯工食已減半,復有請盡蠲者。纁因並曆日諸費奏 裁之。有司徵賦懼缺額,鞭撻取盈,纁請有司考成,視 災傷為上下。山西連歲荒,賴社倉獲濟。纁請推行天 下,以紙贖為糴本,不足則勸富人,或令民輸粟給冠 帶。又言:「邊儲大計,最重屯田、鹽筴。近諸邊年例銀增 至三百六十一萬,視弘治初八倍。宜修屯政,商人墾 荒中鹽。」帝皆稱善。帝以聖節賞賚,詔取部帑銀二十 萬兩,纁執奏不從。潞王將之國,復取銀三十餘萬兩 市珠寶。纁亦力爭,乃減三之一。故事,金花銀歲進百 萬兩,帝即位之六年,增二十萬,遂以為常。纁三請停 加額,終不許。纁為戶部。五年,值四方多災,為酌盈虛, 籌緩急,奏報無需時,上下賴之。而都御史吳時來以 吏部尚書楊巍年老求去,忌纁名出己上,兩疏劾纁 因杜門乞休。帝不許。及巍去,卒以纁代之。巍在部不 能止吏奸,且遇事輒請命政府。纁絕請寄,獎廉抑貪, 罪黠吏百餘人,於執政一無所關白。會文選員外郎 缺官,纁擬起鄒元標,奏不下,再疏趣之。大學士申時 行遂擬旨切責,斥元標南京。頃之,以序班盛名昭註 官有誤,時行劾奏之。序班劉文潤遷詹事府錄事,時 行又劾文潤由輸粟進,不當任清秩。時殿閣中書無 不以貲進者,時行獨爭一錄事。纁知其意,五疏乞休。 福建僉事李琯言:「時行庇巡撫秦燿,而纁議罷之;仇 主事高桂而纁議用之。以」故假小事齮齕,使不得安 其位。帝不納琯言,亦不允纁請。無何,纁卒官,詔贈太 子太保,諡莊敏。纁凝重有識,議事不苟。石星代為戶 部,嘗語纁曰:「某郡有奇羨,可濟國需。」纁曰:「朝廷錢穀, 寧蓄久不用,勿使搜括無餘。主上知物力充羨,則侈 心生矣。」星憮然。有郎言漕糧宜改折,纁曰:「太倉之儲, 寧紅腐不」可匱絀,一旦不繼,何所措手?中外陳奏,帝 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輒曰:「此沽名耳,不罪于慎行。」稱 帝寬大,纁愀然曰:「言官極論得失,要使人主動心。縱 罪及言官,上意猶有所儆省,概置勿問,則如痿痺,不 可療矣。」後果如其言。

陸光祖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光祖字與繩,平湖人。祖淞、父杲,皆進 士。淞,光祿卿。杲,刑部主事。光祖年十七,與父同舉於 鄉。尋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除濬縣知縣。兵部尚書 趙錦檄畿輔民築塞垣,光祖言不便,錦怒,劾之。光祖 言於巡撫,請輸雇值,民乃安。郡王奪民產,光祖裁以 法。遷南京禮部主事。請急歸,補祠祭主事,歷儀制郎」 中。嚴訥為尚書,雅重光祖,議無不行。及訥改吏部,調光祖驗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張瀚、方逢時、王一鄂 掛物議,力雪之。既而改《文選》,益務汲引人才,登進耆 碩幾盡。又破格擢廉能吏王化、江東、邵元善、張澤、李 珙、郭文通、蔡琮、陳永、謝侃,或由鄉舉貢士,或起自書 吏。由是下僚競勸,訥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左侍郎朱衡銜光祖有後言,御史孫丕揚遂以專擅 劾光祖。時已遷太常少卿,坐落職閒住。大學士高拱 掌吏部,謀傾徐階,階賓客皆避匿,光祖獨為排解。及 拱罷,楊博代為吏部,義之。時起南京太僕少卿,未上, 擢本寺卿。又就進大理卿。半道丁父艱。萬曆五年,起 故官。張居正以奪情杖言者,光祖遺書規之。及王用 汲劾居正,居正將中以危禍。光祖時入為大理寺卿, 力解得免。居正與光祖同年相善,欲援為助,光祖無 詭隨。及遷工部右侍郎,以議漕糧改折忤居正。御史 張一鯤論之,光祖遽引歸。十一年冬,薦起南京兵部 右侍郎。甫旬日,召為吏部右侍郎。悉引居正所擯老 成人布九列,兩都濟濟。李植江東之力求居正罪。光 祖言:「居正輔翼功不可泯。」與言路左植輩以丁此呂 故,攻尚書楊巍。光祖右巍,詆言者。言者遂群攻光祖, 乃由左侍郎出為南京工部尚書。御史周之翰劾光 祖附宗人炳,得清華,帝不問。光祖出都,訪總督張佳 引於密雲。佳引書抵京師,盛稱光祖知兵。御史楊有 仁遂劾光祖受賕,請屬。巍力保持之,事得寢。光祖竟 引疾去。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書,就改吏部。率同官 劾東廠太監張鯨,且乞宥李沂。已,言國本未定,由鯨 搆謀,請除之以安宗社。及帝召還,鯨復率同官極諫。 入為刑部尚書,帝嘗書其名御屏。吏部尚書宋纁卒, 遂用光祖代,而以趙錦代光祖。御史王之棟言二人 不當用。帝怒,貶之棟雜職。時部權為內閣所奪,纁力 矯之,遂遭挫,光祖不為懾。嘗以事與大學士申時行 迕,時行不悅,光祖卒無所徇。時行謝政,特旨用趙志 皋、張位,時行所密薦也。光祖言「輔臣當廷推,不當內 降。」帝命不為後例。二十年大計外吏,給事中李春開、 王遵訓、何偉、丁應泰,御史劉汝康皆先為外吏,有物 議,悉論黜之。又舉許孚遠、顧憲成等二十二人。時論 翕然稱焉。頃之,以推用饒伸、萬國欽忤旨,文選郎王 教以下盡逐光祖。謂事由己,引罪乞休為郎官,祈宥, 不許。及會推閣臣,廷臣循故事首光祖名。詔報曰:「卿 前請廷推,推固宜首卿。」光祖知不能容,日懷去志。無 何,以王時槐、蔡悉、王樵、沈節甫老成魁艾,特推薦之。 給事中喬引遂劾光祖及文選郎鄒觀光,且言時槐 等不當用。光祖遂力求去,許馳驛歸。在籍五年卒。贈 太子太保,諡「莊簡。」光祖清強有識,練達朝章。每議大 政,一言輒定。初官禮部,將擢尚寶少卿,力讓時槐。丕 揚劾罷光祖。後再居吏部,推轂之甚力。趙用賢、沈思 孝以論此呂事與光祖左,後亦數推輓之。御史蔡時 鼎、陳登雲嘗劾光祖,光祖引登雲為知己。時鼎視鹺 兩淮,以建言罷商人訐於南刑部,光祖時為尚書,雪 其誣,罪妄訴者,人服其量。然亦好任機術,時以氣凌 人,故多不理於口雲。

孫鑨

編輯

按《明外史》本傳:「鑨字文中。父陞,字志高,都御史燧季 子也。嘉靖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編修,累官吏部侍郎。 嚴嵩枋國,陞其門生也,獨無所附麗。會南京禮部尚 書缺,眾不欲行,陞獨請往。卒贈太子少保,諡文恪。陞 嘗念父死宸濠之難,終身不書寧字,亦不為人作壽 父文。居官不言人過,時稱篤行君子。四子:鑨、鋌、錝、礦。」 鋌,南京禮部右侍郎。錝,太僕卿。礦自有傳。鑨舉嘉靖 三十五年進士。授武庫主事,歷武選郎中,尚書楊博 深器之。世宗齋居二十年,諫者輒獲罪。鑨請朝群臣, 且力詆近倖方士,引趙高、林靈素為喻,中貴匿不以 聞,鑨遂引疾歸。隆慶元年,起南京文選郎中。萬曆初, 累遷太常少卿,督四譯館。歷光祿卿。引疾歸。里居十 年,坐臥一小樓,賓客罕見其面。起故官,進大理卿。都 御史吳時來議《律例》,多紕盭,鑨力爭之,帝悉從駮議。 歷南京吏部尚書,尋改兵部,參贊機務。命甫下,會陸 光祖去。廷推代者再,乃召為吏部尚書。吏部自宋纁 及光祖為政,權始歸部,至鑨,守益堅。故事,冢宰與閣 臣遇,不避道,後率引避,光祖爭之,乃復故。然陰戒騶 人異道行,至,鑨益徑直。張位等不能平,因欲奪其權, 建議大僚缺,九卿各舉一人,類奏以聽上裁,用杜專 擅。鑨言:「廷推大臣,得共衡可否,此爵人於朝,與眾共 之之義。類奏啟倖途,非制。」給事中史孟麟亦言之。詔 卒如位議。自是吏部權又漸散之九卿矣。二十一年, 三王並封議起,率同列疏爭,大計京朝官,力杜請謁。 文選員外郎呂引昌,鑨甥也,首斥之。考功郎中趙南 星,亦自斥其姻,一時公論所不予者,都給事中胡汝 寧、楊文舉、苗朝陽,少卿徐泰時輩貶黜殆盡,大學士 趙志皋弟預焉。由是執政皆不悅。王錫爵方以首輔 還朝,欲有所庇,比至,而察疏已上,庇者在黜中,亦不

能無憾。會言官以《拾遺》論劾稽勳員外郎虞淳熙、職
考證
方郎中楊於廷、主事袁黃鑨議謫黃,留淳熙。於廷詔

黃方贊畫軍務,亦留之。給事中劉道隆遂言淳熙、於 廷不當議留。乃下嚴旨,責部臣專權結黨。鑨言:「淳熙, 臣鄉人,安貧好學。於廷力任西事,尚書石星極言其 才。今寧夏方平,臣不敢以功為罪。且既名議覆,不嫌 異同。若知其無罪,以諫官一言而去之,自欺欺君,臣 誼不忍為也。」帝以鑨不引罪,奪其俸,貶南星三官,淳 熙等俱勒罷。鑨遂乞休,且白南星無罪。左都御史李 世達以己同掌察,而南星獨被譴,亦為南星、淳熙等 訟。帝皆不聽。於是僉都御史王汝訓、右通政魏允貞、 大理少卿曾乾亨,郎中于孔兼,員外郎陳泰來,主事 顧允成、張納陛、賈巖,助教薛敷教交章訟南星冤,而 泰來詞尤切。其略曰:「臣嘗四更京察,其在丁丑,張居 正以奪情故,用御史朱璉謀,借星變訃吏,箝制眾口。 署部事方逢時、考功郎中劉世亨依違其間,如蔡文 範、習孔教輩,並掛察籍,不為眾所服。辛巳,居正」威福 已成,王國光唯諾惟謹。考功郎中孫惟清與吏科秦 燿謀盡錮建言諸臣吳中行等。今輔臣趙志皋、張位、 撫臣趙世卿亦掛名南北京察,公論冤之。丁亥,御史 王國力折給事中楊廷相、同官馬允登之邪議,而尚 書楊巍素性模稜,考功郎徐一檟立調停之畫,涇渭 失辯,亦為時議所譏。獨今春之役,旁咨博採,覈實稱 情,邪諂盡屏,貪墨必汰,乃至鑨割渭陽之情,南星忍 秦、晉之好,公正無踰此者。元輔錫爵,兼程赴召,人或 疑其欲於計典,今其親故皆不能庇,欲甘心南星久 矣。故《道隆章》上,而「專權結黨」之旨旋下。夫以吏部議 留一二庶僚為結黨,則兩都大僚被拾遺者二十有 二人,而閣臣議「留者六。詹事劉虞夔,以鍚爵門生而 留,獨可謂之非黨耶?且部權歸閣,自高拱兼攝以來, 已非一日。尚書自張瀚、嚴清而外,選郎自孫礦、陳有 年而外,莫不奔走承命。其流及於楊巍,至劉希孟、謝 廷寀而掃地盡矣。」尚書宋纁稍欲振之,卒為故輔申 時行《齮齕》以死。尚書陸光祖、文選郎王教、考功郎鄒 「觀光矢志澄清,輔臣王家屏虛懷以聽,銓敘漸清。乃 時行身雖還里,機伏垣牆,授意內璫張誠、田義及言 路私人,教、觀光遂不久斥逐。」今祖其故智,借拾遺以 激聖怒。是內璫與閣臣表裏,箝勒部臣,而陛下未之 察也。今日南星去,而王顯仁蓋國士,馮養志之徒進, 彼皆以貨取者也。將來必挈權以阿「閣臣,而後為不 專權。必植黨以附閣臣,而後為不結黨乎?」疏入,帝怒, 謫孔兼、泰來等。世達又抗疏論救。帝益怒,盡斥南星、 淳熙、於廷。黃為民鑨去,志益決。以專權結黨之說不 可不明。乃上疏言:「人臣之罪,莫大於專權;國家之禍, 莫烈於結黨。夫權者,人主之操柄,非人臣敢於。人臣 所司,謂之職掌。吏部雖以用人為職,然進退去留,必 待上旨,是權固有在,非臣部得專也。今以留二庶僚 為專權,則無往非專矣;以留二司屬為結黨,則無往 非黨矣。如避專權結黨之嫌,畏縮巽懦,使銓職之輕 自臣始,臣之大罪也。臣任使不效,徒潔身而去,俾專 權結黨之說終不明於當時,後來者且以臣為戒,又 大罪也。」固請賜骸骨,仍不允。鑨遂杜門稱疾。疏累上, 帝猶溫旨慰留,賜羊豕、酒、醬、米物,且敕侍郎蔡國珍 暫署選事,以需鑨起。鑨堅臥三月,疏至十上,乃許乘 傳歸。居三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清簡。鑨性不諧俗,亦 不以忤俗為賢,曰:「悻悻取時名,非人情也。大臣不合, 惟當引去。否則有職業在,謹自守足矣。」其志節如此。 子如法,官刑部主事,以諫阻鄭貴妃進封,貶潮陽典 史。久之,移疾歸。廷臣累薦,悉報寢。卒贈光祿少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