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30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三十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卷目錄

 郡判部藝文一

  授李守一別駕等制     唐蘇頲

  授蕭誠弘農別駕制      孫逖

  謝澶州簽判表       宋程顥

  潭州通判謝上表       唐介

  承議郎充祕閣校理權判登聞鼓院張舜民可

  通判虢州          劉攽

  密州通判廳題名記      蘇軾

  吉州通判廳記       周必大

  筠州判官廳記        前人

  賀通判啟          戴翼

  通判到任謝臺諫啟      李劉

  賀通判啟          方岳

  送孝豐吳公之蘇倅序   明王世貞

 郡判部藝文二

  送李判官赴東江      唐王維

  送懷州吳別駕        岑參

  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李白

  贈田九判官         杜甫

  送洪州李別駕之任     郎士元

  送榮別駕赴華州      皇甫冉

  有懷重送斛斯判官      杜牧

  送張侍御赴郴州別駕     耿湋

  送陸判官防秋        周賀

  上俞許二判官       釋貫休

  送龐簽判        宋王安石

  送文學士倅卭州       前人

  送曾仲錫通判如京師     蘇軾

  送張恕朝奉南京簽判二首錄一首

                蘇轍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蘇頌

  別俞公任通判        陳造

  送張倅          孔平仲

  途次金陵訪同年沈玉判官  祖無擇

  留別蘇仁仲通判      周必大

  送人通判洪州三首    前人

  送聶士友通判上印入朝   楊萬里

  送王恭父監丞倅同州     前人

  送楊通判          葉適

  送包通判兼寄滕季度     前人

  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    崔與之

  送宋子華通判長沙     呂祖謙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     岳珂

  餞魏州判鵬舉       邵桂子

  送余嘉賓赴常寧州判官   元陳旅

  進士張於高得卭州判官歸成都

               揭傒斯

  送明原道南豐判官     貢師泰

  陪湖州田府倅採茶行春    華廉

  池州通判權州事趙公     劉壎

  送顧倅之錢塘       明高啟

  送葉判官赴高唐時使安南還  前人

  與先復初判官       劉三吾

  雪夜鄧州顧別駕送至丹江有詩見贈賦答

                盧柟

  送陸別駕之安州      吳子孝

  送凌應賢判常德      曹世盛

  送張德常之松江判官     余詮

  送瀘州判官孫彥博      管訥

  送張虞部謫常州別駕還婺覲省

               汪道昆

 郡判部紀事

 郡判部雜錄

官常典第六百三十卷

郡判部藝文一

編輯

《授李守一別駕等制》
唐·蘇頲

編輯

黃門:《皇三從兄》前洛州司馬守一等,自登官序,並穆 政聲。趙際燕陲,漳濱淇上,控河朔之風土,盡山東之 郡國。宜膺別乘,往佐專城。可依前件,主者施行。

《授蕭誠弘農別駕制》
孫逖

編輯

敕:「某官早因才藝,久踐榮班,頃涉微瑕,未為深累。佐 郡之職,冗員頗多,既有名於省官,俾稍遷於近服。可守弘農郡別駕,散官如故。」

《謝澶州簽判表》
宋·程顥

編輯

「論議無補,職業不修,國有典刑,罪在誅戮,曲蒙宏貸, 仰荷洪私,期於糜捐,莫可報謝。」臣性質朴魯,學術空 虛,志意粗修,智識無取。陛下講圖大政,博謀群材,過 聽侍臣之言,猥加風憲之任。臣既遭遇明聖,亦思誓 竭疲駑,惟知直道以事君,豈忍曲學而阿世?屢進闊 疏之論,愧非擊搏之才,徒嘗刳瀝肺肝,曾無裨補毫 「髮。既不能繩愆糾繆,固不願沽直買名,豈敢冒寵以 居,惟是奉身而退。自劾之章繼上,闔門之請冞堅。天 意未回,憲章尚屈。更奉發中之詔,俾分提憲之權。不 惟沮諍論之風,亦懼廢賞刑之寔。」力形奏述,恭候誅 夷。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極天清明,普日臨照。洞正邪 之心跡,辨真偽於幽微。察臣忠誠,恕臣狂直,不忍寘 諸重辟,投之遠荒。解其察視之官,處以便安之地。生 成之賜,義固等於乾坤;涵容之恩,重益逾於山嶽。臣 敢不日新素學,力蹈所知。秉心不回,信道愈篤。願徇 小人之志,不為儒者之羞。或能自進於尋常,庶可仰 酬於萬一。

《潭州通判謝上表》
唐·介

編輯

始竄嶺南,人皆謂之必死。及遷湖外,恩實出於再生。 仍復前官,俾關郡政。仰叨成命,增激微衷。切念臣寒 素立身,孤直無援。歷官再紀,才貳郎曹。入朝踰年,幸 兼風憲。臣自以逢聖明之治,當言責之司。祗知忠義 以事君,不顧禍患之及己。凡所上奏,必盡至公。流輩 為臣寒心,姦邪見臣切齒。臣本欲為耳目於陛下,勉 「副東求;不能效鷹犬於他人,以希進用。心雖無愧,跡 已甚。」孤屬權臣之擅朝,肆己私而害政,輒輸忠款,冀 補涓塵。陛對之間,未能悉意,天威之下,卒莫自明。得 罪一時,竄身萬里,流離遠道,殆及期年,擯棄遐荒,分 甘散秩。豈謂皇帝陛下存國大體,察臣愚忠,欲招諫 者之言,免為後來之誡,三推皇澤,特與一官。以邕、廣 之寇攘,擇湖湘之守倅,俾從征筦,得佐郡符。然臣粗 識義方,薄知臣節。納忠獲罪,顧百謫以誠甘;盡瘁報 君,雖九死而不悔。謹當益勤官守,以助軍興。夙夜以 思,冀免於敗事;毫分有補,少答於大恩。

《承議郎充秘閣校理權判登聞鼓院張舜民可通判虢州》
劉攽

編輯

前以御史言事不合,朝廷優容直臣,未嘗備責,故移 位他局,仍在轂下。而舜民力自推謝,又以其多病,及 家婚娶,求得自便。天道從欲,而有曲成,吾何恡焉?虢 略要郡,倅貳維重,祇服恩寵,毋怠勤恪。

《密州通判廳題名記》
蘇軾

編輯

始,尚書郎趙君成伯為眉之丹稜令,邑人至今稱之。 余其鄰邑人也,故知之為詳。君既罷丹稜,而余適還 眉,於是始識君。其後余出官於杭,而君亦通守臨淮, 同日上謁辭相,見於殿門外,握手相與語。已而見君 於臨淮,劇飲大醉於先春亭上而別。又移守膠西,未 一年,而君來倅是邦,勤於吏職,視官事如家事,余得 「少休焉。」君曰:「吾廳事未有《壁記》」,乃集前人之姓名以 屬於余,余未暇作也。及為彭城君,每書來輒以為言, 且曰:「『吾將託子以不朽。昔羊叔子登峴山,謂從事鄒 湛曰:『自有宇宙,即有此山,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 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湛曰:『公之名當與此山俱 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夫使天下』」至今有鄒湛者, 羊叔子之言也。今余頑鄙自放,而且老矣,然無以自 表見於後世,自計且不足,而況能以及子乎?雖然,不 可以不一言,使數百年之後,得此文於頹垣廢井之 間者,茫然長思而一嘆也。

《吉州通判廳記》
周必大

編輯

郡丞秦官,惟掌兵馬,自漢迄唐,其名不常,曰別駕,曰 司馬,曰治中,曰長史,雖均號上佐,其實從事之長耳。 故緹油屏設,下與主簿同賜,而州牧或得辟置,間以 處王子及近臣之左降,若起廢者,其於政事,罕得與 聞。藝祖創業之四年,繼五代擾攘之後,首置諸州通 判,不動聲色於朝廷之上,而興利除害,功遍天下。是 冬,又詔:「凡公事非守倅簽議連書勿行。」規模宏遠,豈 歷代明君賢臣思慮所能及?嗚呼,盛哉!

《筠州判官廳記》
前人

編輯

國家以民之休戚、政之臧否寄二千石,其設官有亞 有旅。亞者,倅也,位逼未免於嫌,意不盡者多矣。掾,曹 旅也,分職以治,各司其局而已。若乃事無不預而非 逼,職未嘗分而情通,惟幕職為然。

《賀通判啟》
戴翼

編輯

曆日頒元,忻際三陽之泰;屏星增重,懋膺百福之升。 式對昌辰,恪陳善頌。恭惟某官,炳炳文章之鳳,振振 仁厚之麟。聞望顒昂,胸襟沖粹。共仰泰山北斗,平分 霽月光風。屬鳳紀之更新,宜龍光之鼎至。歌騰康海, 想驥足之難淹;詔下自天,佇鵬程之直上。某幸依廈 屋,倏轉春規。無階修敬於壽觴,謹用披誠於慶牘。春

生別駕,薰陶分屬邑之輝。日奉瓣香,耆艾頌閟宮之
考證
詠。

《通判到任謝臺諫啟》
李劉

編輯

別洛下之諸生,久歸來於茅屋;補黔中之上佐,偶及 代於葵丘。既滌籕以服勤,盍濡毫而貢謝。伏念某地 寒寡,挾天巧素慳鹵莽而耕。鹵莽而耘,已慚學落;鼓 譟以入,鼓譟以出,更愧名浮。頃從文學掌故之聯,躐 綴國子先生之後。經笥之嘲未發,謗篋之惡已盈。鄉 人不善者惡之成,是貝錦相國之賜也大矣,止於甌 臾。荏苒三年,僥倖貳郡。軫之旁,鶉之尾,不惟非螃蟹 之宮;丹之穴,犀之穎,近又築鯨鯢之觀。然以菲材之 典午,固在協公而同寅。水火弗與百姓交,寧須餞別。 風月不用一錢買,何必平分。伏遇某官,道格君心,識 通治體。進務閉邪而陳善,退思激濁以揚清。天豁露 繁,南嶽要聞於鳴鳳;冰清霜潔,北臺自肅於西烏。姑 試治中,且遊方外,某敢不修其可願。勉爾循思,聾且 何傷。正欲不聞於黜陟。噤不得用,又當且近於吟哦。

《賀通判啟》
方岳

編輯

閶闔開黃道聿新鳳曆之元。燕寢凝清香誕輯虎符 之瑞。春融蒸管,頌浹椒盤。某官氣涵玉燭之和,識造 璣衡之妙。昔無襦而今褲汗,青遄紀於《竹書》。言如綍 而出綸,泥紫已塗於芝宇。地天交泰,朝野所需。某三 見諑訾,一歸坱圠。雲深戟衛,諒鳴璆蟻泛之春;日轉 觚稜,覬將珮雞人之曉。中和氣盎,熙皞詠均。

《送孝豐吳公之蘇倅序》
明·王世貞

編輯

隆慶之二年冬,孝豐吳公貳吾州,僅七月而遷吾郡。 倅前是吳公為建寧司理,超焯以高第旌,入郎儀部。 諸儀部郎稱「多才名士」,顧獨推吳公。而會有所嫌,忤 前御史大夫。前御史大夫為言之吏部中,以事下遷 為吾州貳。吳公至,屬闕守,吳公遂攝守。吳公日晏坐 堂皇,召諸吏以某事某事次第受署,即無敢論。有所 下,上或稍緩其急者而急其緩者,冀因緣為姦。吳公 至,則發摘之。吳公抶吏不過十,然一左顧,輒屏退,惴 惴無人色。其聽訟,不待悉兩造而剖,各得意去。即被 吳公法,欣然曰:「吾故不敢以倖望吳公,庶幾公寬之 耳。」州當歲定賦,吳公攝守不三月,為定《三歲賦》曰:「疇 寬畝而瘠,疇減畝而腴,疇商而實橐,疇匿稅貴豪,吾 能司知之,毋擾擾。昏夜居閒,令乃公借行法也。」吳公 間為具召諸公飲,諸公亦以次第奉斗酒,日治飲,相 得懽甚。當張飲時,人人意益舒,若不知邦大夫既罷 酒,輒戒其子弟戚黨曰:「吳公待我厚,何以當之?若曹 幸為吾守吳公法,使我得終事吳公何?若」吳公以嚴 愛諸公故,益得吏民情,時有所按捨出意外。中豪家 數十百里人若一。吳公臨之,強飾自勵為善。後吳公 雖佐守,不在攝,而州大治。公既遷臺使者,大修治水 利,意欲以屬吳公,不敢言。吳公慨然曰:「臺使者重勞 我,我安能為吏民愛?」旬日筋骨,乃出,舍河上第,令一 胥號諸鄉三老曰:「公在河,公在河。」三老則大驚,先其 子弟奉畚鍤雲集,窮旦夕,事事曰:「公為我治水,得望 歲供縣官賦,安敢久勞」公不旬日告竣,於是吳公當 之倅任。而諸公嘗從吳公遊者,前為祖顧謂不佞習 公兄,中丞先生又最遊於公,當有言。不佞蓋讀《漢·宣 帝紀》,稱其綜核名實,錯用法理,而趙京兆廣漢首以 銳精應之,一時聲稱,赫赫冠天下。然不能深中帝心, 而其所尊寵者,乃在龔渤海、黃潁川。彼其敦本節嗇, 興教禮義,意若欲緩收吏治之效,而不盡用其才,其 民之應之,顧不後於京兆,而思以心報二公,何也?亦 可以深長思矣。宣帝尊寵不及京兆,班氏傳《循吏》首 二公雖未盡倣經術,亦庶幾合之。吾吳俗剽輕奓詐, 以繁麗爭雄長,太守蔡公力欲勝之於道,而患寡與 合者。往吳公佐吾州,蔡公不以屬吏視公,日相與談 甚適。今吳公晉而佐郡,獲從蔡公共筴一堂之上,所 以回易觀聽而成吾郡於仁讓者,寧有涯哉!不佞竊 從諸公,竢下風。若倅務公,固百優之無所藉不佞言 矣。中丞公,字峻伯,與公之先王父苕源公,俱嘉靖中 循吏也。

郡判部藝文二

編輯

《送李判官赴東江》
唐·王維

編輯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楊子,潮聲滿富春。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懷州吳別駕》
岑參

編輯

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春流飲去馬,暮雨濕行裝。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編輯

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數公。繡衣貂裘明積

雪,飛書走檄如飄風。朝辭明主出紫宮,銀鞍送別金 城空。天外飛霜下蔥海,火旗雲馬生光彩。胡塞清塵 幾日歸,漢家草綠遙相待。

《贈田九判官》
杜甫

編輯

崆峒使節上青霄,河隴降王款聖朝。宛馬總肥春苜 蓿,將軍只教霍嫖姚。陳留阮瑀誰爭長?京兆田郎早 見招。麾下賴君才並入,獨能無意向漁樵。

《送洪州李別駕之任》
郎士元

編輯

「南去秋江遠,孤舟興自多。能將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潯陽鴈正過。知音在霄漢,佐郡豈蹉跎。

《送榮別駕赴華州》
皇甫冉

編輯

直到三峰下,應無累日程。高車入郡舍,流水出關城。 草色田家迴,槐陰府吏迎。還將《海沂詠》,籍甚漢公卿。

《有懷重送斛斯判官》
杜牧

編輯

蒼蒼煙月滿川亭,我有勞歌一為聽。將取離魂隨白 騎,三台星裡拜文星。

《送張侍御赴郴州別駕》
耿湋

編輯

佐郡人難料,分襟日復斜。一帆隨遠水,百口過長沙。 明月江邊夜,平陵夢裡家。王孫對芳草,愁思杳無涯。

《送陸判官防秋》
周賀

編輯

匹馬無窮地,三年逐大軍。算程淮邑遠,起帳夕陽曛。 瀑浪行時漱,邊笳語次聞。要傳書札去,應到磧東雲。

《上俞許二判官》
釋貫休

編輯

「近拋蓑笠者,急善遇休明。未省親宗伯,焉能識正聲。」 「病容經夏在,岳夢入秋並。無限林中意,今逢許郭傾。」

《送龐僉判》
宋·王安石

編輯

北都兩去不辭勤,仕路論才迴出群。一相開藩嘗負 弩,三年通籍更從軍。清談猶得當時事,遺愛應從此 日聞。我憶荊溪山最樂,看君摩翮上青雲。

《送文學士倅卭州》
前人

編輯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馬唱成都,嗣音得王揚。 犖犖漢守孫,千秋起相望。操筆賦《上林》,脫身選為郎。 擁書天祿閣,奇字校偏傍。忽乘駟馬車,牛酒過故鄉。 時平無諭檄,不訪碧雞祥。問君行何為,關隴正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綴前芳。豈特為親榮,區區誇一方。

《送曾仲錫通判如京師》
蘇軾

編輯

邊城歲暮多風雪,強壓春醪與君別。玉帳夜談霜月 苦,鐵騎曉出冰河裂。斷蓬飛葉卷黃沙,只有千林。請幫助識別此字。 《鬆花》應為王孫朝上國,珠幢玉節與排衙。左援公孝 右孟博,我居其間嘯且諾。僕夫為我催歸來,要與北 海春水爭先回。

《送張恕朝奉南京僉判二首》錄一首

編輯

蘇轍

楚蟹吳柑初著霜,梁園官酒試羔羊。老如計相非無 齒,清似留侯未卻糧。杖履稍通賓客過,殽蔬要遣子 孫嘗。詔書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紱郎。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蘇頌

編輯

𨚍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念昔鞠育勞,嗟今出處異。倚門豈不待,兩求終莫致。 乳烏思反哺,哀鳴自垂翅。百草搖春暉,寧無謝生意? 灑血向穹壤。解組出臺寺,馳驅咸雍郊,歷訪經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夢寐。悠悠大道傍,親息忽相值。 紫綬拜北堂,白頭歸長嗣。悲忻敘契闊,怳如隔生事。 四紀世路殊,一朝版輿侍。茲事昔未有,聞此共驚喟。 帥守為之言,詔趣還官次。當年二千石,寵名非所利。 仕或便鄉關,安用竹符使。蒲中母家近,自屈為倅貳。 受命慰慈顏,騰裝愜歸思。既徇報德心,亦安效官智。 觴以萬壽薦,衣成五綵戲。無復興寒泉,何須賦大隧。 令人及聖善,孝慈兩不匱。贈言述高風,庶用激忠義。

《別俞公任通判》
陳造

編輯

房陵望毗陵,計舍六十餘。今我從遠役,羨君方逸居。 勞逸不足道,會合嗟愈疏。向來江南北,二年能幾書。 殘山賸水地,詩題當不虛。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愬江日千里,豈無紅尾魚。交情儻未忘,與問今何如。

《送張倅》
孔平仲

編輯

清若冰壺斷若金,孜孜長見恤民深。三年佐郡神明 政,一旦歸朝父老心。遺愛海波無斷處,去思秋色有 餘陰。臨行曲為留旬日,少慰攀轅淚滿襟。

《途次金陵訪同年沈玉判官》
祖無擇

編輯

數載天涯別,年來不定居。扁舟忽相值,孤抱信何如。 公幹猶多病,孝先仍嬾書。人生從坎壈,客意且躊躕。 淡薄市橋酒,鮮肥江岸魚。可來同飲食,勿笑此蕭疏。

《留別蘇仁仲通判》
周必大

編輯

公才豈合尚題輿,天遣寒儒此曳裾。午夜燈光曾共 賞,三春樂事未全疏。尊前窈窕傳新唱,耳畔瀾飜聽 異書。此別不須勤怨惜,君王日日問嚴徐。

《送人通判洪州》三首
前人

編輯

朝集分㩦五載前,衝泥各上浙江船。如今再贈城南

柳,依舊黃梅夜雨天
考證
花發河橋政早成,策勳恩擢佐藩臣。雞翹豹尾他年

從,且作銀章第一人。

南浦飛雲繞棟桴,西山爽氣入魚須。公庭散吏文書 盡,許我他時解榻無。

《送聶士友通判上印入朝》
楊萬里

編輯

君家樞相扶天極,氣凌霜雪忠貫日。史家有筆歎無 人,今有此人無此筆。君侯名家千里駒,拱璧盈尺徑 寸珠。合登清廟薦六瑚,合參豹尾隨屬車。胡為小緩 雲間翮,朅來螺浦分風月。開軒不與俗客談,明月清 風入牙頰。只今上印去朝天,玉筍春風催綴班。相門 有相君勉旃,凌煙再寫進賢冠。

《送王恭父監丞倅同州》
前人

編輯

澹墨掄魁正少年,蓬山璧水得詩仙。集賢學士看文 筆,國子先生費酒錢。濯錦江頭頻入夢,桃花水面送 歸船。平分風月真聊爾,不日來朝尺五天。

《送楊通判》
葉適

編輯

「花稀讓林稠,苗疏與田遠。共欣永日寬,更笑餘寒褊。 窮閻多樂事,粲粲翠幄展。惜君盍少假,忽汎江流緬。 三年綱紀地,一意圭玉琬。」臞儒道義深,傲吏威稜淺。 山鞋蠟已就,畫筆枯未吮。不上《雁蕩峰》,何由寄高蹇。

《送包通判兼寄滕季度》
前人

編輯

風雨逍遙地,排衙印簏新。鈿車分路闊,寶瑟聽歌頻。 燈市曉侵月,花田晚占春。卻過「張翰宅,方信有閒人。」

《送袁校書赴湖州別駕》
崔與之

編輯

「奎璧光芒久聚東,奏篇入獻大明宮。胸中抱負經綸 業,筆下鋪張造化功。四海高名如日揭,一襟和氣與 春融。誰知正大傳家學,惟有擎拳體國忠。」「華踐峻登 群玉表,清修屹立急流中。校讎正對青藜月,關浹俄 分畫戟風。自喜合簪方袞袞,不堪分袂太匆𢞁。送君 悵望雲帆別,顧我凋殘雪鬢蓬。戢羽孤棲憐病鶴,脫」 身高舉羨冥鴻。星躔已應魁三象,天路須知尺五通。 若水臘前新蟻綠,橘洲霜後巨螯紅。清談岸幘聊遊 戲,獻納歸班萬口同。

《送宋子華通判長沙》
呂祖謙

編輯

騷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宋公舊題壁,文彩照潭府。 千載得君侯,遙遙接華緒。還當初秋天,又進湖湘櫓。 當家多勝事,此役可兼取。江山日日新,一若相勞苦。 木脫獻群峰,雲生失前浦。況持別乘權,光華動徒旅。 元戎下分庭,百吏群趨廡。後車載仁風,習習被南土。 預知潢池盜,無復驚枹鼓。政當勸賣劍,不必禁挾弩。 入獻有訏謨,論賞駢圭組。臨分一杯酒,不為離愁舉。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
岳珂

編輯

多病山中客,無人傍酒樽。與猿分橡子,為鹿長《禾孫》。 白晝雲歸屋,黃昏雨打門。忽懷楊別駕,煙靄隔重閽。

《餞魏州判鵬舉》
卲桂子

編輯

松下吟哦幾唱酬,卻攜螃蟹餞監州。穩挑書擔去環 碧,頻寄詩筒來雪舟。異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 天秋。葛峰隱者如相問,為道瓜侯已白頭。

《送余嘉賓赴常寧州判官》
元·陳旅

編輯

家在洞庭左,舟行湘水間。湍流多度竹,石聳不依山。 野郭看花出,州田載稻還。舊聞官事少,幽興轉相關。

《進士張於高得卭州判官歸成都》

編輯

揭傒斯

卭竹山前負弩迎,去年曾是一書生。天寒劍閣猶車 馬,雪滿繩橋正甲兵。即恐徵求民力竭,莫將憂患客 心並。六千餘里關河路,不盡深期遠別情。

《送明原道南豐判官》
貢師泰

編輯

日華西轉萬年枝,記得《甘泉》奏賦歸。佩馬新迎州倅 節,緋魚舊賜從臣衣。詩成江驛梅花瘦,酒醒山城蕨 菜肥。為謝南豐舊詩友,白鷗春夢繞苔磯。

《陪湖州田府倅採茶行春》
華廉

編輯

聯騎東風踏早霞,堯山雨過梵王家。老僧下榻延佳 客,童子開軒埽落花。竹外披雲尋嫩筍,茶邊和露摘 新芽。高情重惜春多好,爭出佳篇詠《物華》。

《池州通判權州事趙公》
劉壎

編輯

若人作何狀,立節乃殊偉。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攝此千里寄。沙頭風色惡,寒城凜弘峙。 吾聞開關迎,棄遁亦復恥。茲惟城郭臣,大義我知己。 間道走帛書,灑血別《玉季》。細君絕可人,雙飛同一死。 南八彼男兒,此婦乃知此。骨朽香不廢,吾詩當青史。

《送顧倅之錢塘》
明·高啟

編輯

之官即勝遊,送別漫多愁。草色荒宮燕,槐陰遠驛騶。 湖通朝汲井,潮動夜眠樓。早向臨平過,荷花已欲秋。

《送葉判官赴高唐時使安南還》
前人

編輯

銅柱崖前使節過,貢隨歸騎入京多。一官暫遣陪成 璡,片語曾煩下趙佗。曉拜賜衣辭絳闕,秋催征棹渡 黃河。政餘好賦《登臨詠》,聞說州人最善歌。

《與先復初判官》
劉三吾

編輯

左身痿痺耳仍聾,近被刀傷更怯風。亦有將軍憐杜 甫,豈無高弟念王通。敝廬謾枉過朝使,束帛終難起 病翁。欲涉湘江采蘅芷,美人遙隔暮雲中

《雪夜鄧州顧別駕送至丹江有詩見贈賦答》

編輯

盧柟

寂寂丹江夜色空,風塵郡國歎飄蓬。豈無佐吏同殷 浩,惟有中郎識顧雍。雪霰微茫漁火外,星河搖落戍 樓東。憐君尚策青絲騎,卻與山陰訪戴同。

《送陸別駕之安州》
吳子孝

編輯

作吏本三畿,盧溝葉亂飛。秋風吹《易》水,寒雨灑征衣。 戍火鄰邊障,原霜見獵圍。陸機吟興好,還喜簿書稀。

《送凌應賢判常德》
曹世盛

編輯

雄郡開南紀,行旌出北燕。別憐孤館夕,交憶故鄉年。 曉月沉平楚,春山帶遠煙。離魂與孤雁,共逐洞庭船。

《送張德常之松江判官》
余詮

編輯

萬彙涵濡雨露中,百年文物倏飄蓬。鱸魚獨擅吳中 美,驥足寧如冀北空。肝膽幾時酬楚國,里閭從此變 王風。吳淞江水秋無底,好與使君襟抱同。

《送瀘州判官孫彥博》
管訥

編輯

新除貳守向瀘川,西上長江萬里船。行李莫辭為客 遠,判花正喜得君賢。官鹽歲汲千家井,火米時收五 月田。緩帶從容有佳興,寄詩細寫《薛濤箋》。

《送張虞部謫常州別駕還婺覲省》

編輯

汪道昆

謫去應吾道,流言亦世情。聖朝仍得罪,郎署早知名。 落日梁谿櫂,平蕪縠水城。秋風回首地,淚灑逐臣纓。

郡判部紀事

編輯

謝承《後漢書》:周景為豫州刺史,辟陳蕃為別駕,不就。 景題別駕輿曰:「陳仲舉座也。」不復更辟,蕃惶懼,起視 職。

《王允別傳》:「本郡民有路仁者,少無名行。太守王殊召 補吏,允犯顏直諫。殊怒,收允,欲殺之。刺史鄧盛聞而 馳傳,補為別駕從事。」

《蜀志龐統傳》:「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先主領荊州,統以 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 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 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譚善,大 器之,以為治中從事。」

《劉璋傳》:「璋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時已定荊州,走 先主,不復存錄松。松以此怨。會曹公軍不利於赤壁, 兼以疫死。松還疵毀曹公,勸璋自絕。」

《麋竺傳》:「竺字子仲,東海胊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 貲產鉅億。後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 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

《先賢行狀》:「袁紹領冀州牧,以審配為別駕,委以腹心 之任。」

《魏志管輅傳》:「安平趙孔曜薦輅於冀州刺史裴徽曰: 輅雅性寬大,與世無忌,仰觀天文則同妙甘公、石申, 俯覽《周易》則齊思季主。今明使君方垂神幽藪,留精 九皋,輅宜蒙陰和之應,得及羽儀之時。徽於是辟為 文學從事,引與相見,大善友之。徙部鉅鹿,遷治中別 駕。」

《呂虔傳》:「虔遷徐州刺史,請瑯琊王祥為別駕,民事一 以委之,世多其能任賢。」

《白帖》:呂虔為刺史,有佩刀,相者以為三公服,虔乃贈 別駕。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有害。以卿有公輔之量, 故相與之。」

《晉書王祥傳》:「祥漢末遭亂,扶母㩦弟覽,避地廬江,隱 居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居喪毀瘁,杖而後 起。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祥年垂耳順,固辭不受。 覽勸之,為具車牛,祥乃應召,虔委以州事。於時寇盜 充斥,祥率勵兵士,頻討破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 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廣州先賢傳》:「董正,字伯和,南海人也。時州治蒼梧郡 張使君舉正,三辟不就。後更辟書正難,重違州意,從 詣州。使君聞已在途,命書佐齎別駕從事假正。正慚 俯就,復上傳送本郡。」

《晉陽秋》:「王沈檄唐彬為治中別駕,忠肅公亮,匡救違 闕,盡規誨以納善,不顯諫以自彰,當朝正色焉。」 《晉書鄧粲傳》:「粲少以高潔著名,與南陽劉驎之、南郡 劉尚公同志友善,並不應州郡辟命。荊州刺史桓沖 卑辭厚禮,請粲為別駕,粲嘉其好賢,乃起應召。」 《北齊書崔伯謙傳》:「伯謙字士遜,博陵人。父文業,鉅鹿 守。伯謙少」孤貧,善養母。高祖召赴晉陽,補相府功曹, 稱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遷瀛州別駕。世宗以為 京畿司馬,勞之曰:「卿騁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務殷, 是用相授。」

《周書柳慶傳》:「慶以尚書都兵郎中,兼雍州別駕。廣陵 王元欣,魏之懿親,其甥孟氏屢為匈橫,或有告其盜

牛,慶捕推得實,趣令就禁。孟氏殊無懼容,乃謂慶曰
考證
『今若加以桎梏,後復何以脫之』?欣亦遣使辨其無罪,

孟氏由此益驕。慶於是大集寮吏,盛言孟氏依倚權 戚,侵虐之狀。言畢,即令笞殺之。此後貴戚斂手,不敢」 侵暴。有賈人持金二十斤詣京師交易,寄人停止。每 欲出行,常自執管鑰,無何,緘閉不異而失之,謂是人 所竊。郡縣訊問,主人遂自誣服。慶聞而歎之,乃召問 賈人曰:「卿鑰恆置何處?」對曰:「恆自帶之。」慶曰:「頗與人 同宿乎?」曰:「無。與人同飲乎?」曰:「日者曾與一沙門再度 酣宴,醉而晝寢。曰:『主人特以病自誣,非盜也,彼沙門 乃真盜耳』。」即遣吏逮捕,沙門乃懷金逃匿。後捕得,盡 獲所失之金。十二年,改三十六曹為十二部,詔以慶 為計部郎中,別駕如故。有胡家被劫,郡縣按察,莫知 賊所,鄰近被囚繫者甚多。慶以賊徒既眾,似是烏合, 既非舊交,必相疑阻,可以詐求之。乃作《匿名書》,多牓 官門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侶混雜,終恐泄露。今欲首, 懼不免誅。若聽先首免罪,便欲來告。」慶乃復施免罪 之牓。居二日,廣陽王欣家奴面縛自告牓下。因此推 窮,盡獲黨與。慶之守正明察,皆此類也。每歎曰:「昔於 公斷獄無私,闢高門可以待封。儻斯言有驗,吾其庶 幾乎!」

《舊唐書狄仁傑傳》:「仁傑以明經舉,授汴州判佐。時工 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仁傑為吏人誣告, 立本見而謝曰:『仲尼云:『觀過斯知仁矣。足下可謂海 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冊府元龜》,唐貞元時,宰相齊抗奏罷州別駕。元和後, 兩河用兵,裨將立功,得補東宮王府官,朱紫淆並。韋 處厚為相,乃奏置六雄、十望、十緊等州,悉補別駕,由 是流品澄別。

韋皋為鳳翔判官,權知隴州營田留後。德宗幸奉天, 鳳翔兵馬使李楚琳殺張鎰,以府城叛歸於朱泚,隴 州刺史郝通奔於楚琳。先是,朱泚自范陽入朝,以甲 士隨,因為鳳翔節度,故隴州有「盧龍」之卒五百人,而 牛雲光為之將。雲光素事泚,泚既以兵圍奉天,雲光 因稱疾,請皋為帥,將謀亂,擒皋以赴泚。皋將翟曄知 之,白皋。雲光知事洩,遂率其兵以奔泚。及汧陽,遇泚 之家僮蘇玉,將使於皋所。蘇玉因謂雲光曰:「太尉既 為天子矣,今使我持詔以韋皋為御史中丞,君可領 兵士疾返。韋皋若承命,即吾人矣。如不受彼圖之,無 不濟矣。」乃反旗疾趨隴州。皋迎勞之,先納。蘇玉受其 命,乃問雲光曰:「始不告而去,今又來者何?」雲光曰:「前 未知公心,故前去。今公既受新天子命,則復來,願與 公合力立功,同生死耳。」皋應曰:「大使苟不懷詐,請納 器甲,使城中人無所疑,眾乃可入。」雲光以書生視皋, 且以為信然,乃屏戈甲。皋即受之,乃納其眾。明日,皋 伏兵宴雲光、蘇玉,並陳牛酒犒其卒,即就坐,殺其卒, 斬雲光、蘇玉首以殉。

《事文類聚》:唐德宗命盧峴為渭州別駕、知州事,賜緋 魚袋,賞有功也。

《山堂肆考》:唐南承嗣,霽雲子也,歷施、涪二州,為別駕, 柳宗元稱其服忠思孝,無替負荷。見《雎陽廟碑》。 《宋史卞袞傳》:袞通判宣州,淳化間,上命采庶僚中廉 幹者,給御書印紙,課最,仍賜實俸以旌異之,袞與焉。 《王嗣宗傳》:嗣宗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潛察遠方 事,嗣宗械送京師,因奏曰:「陛下不委任賢俊,猥信此 輩以為耳目,臣竊不取。」太宗怒其橫,遣使械嗣宗下 吏,削秩。會赦,復官。

《陳堯佐傳》:「堯佐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廟, 作韓吏部祠,以風示潮人。民張氏子與其母濯於江, 鱷魚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堯佐聞而傷之,命二吏拏 小舟,操網往捕,鱷魚暴非網可得至此,鱷弭受網,作 文示諸市烹之,人皆驚異。」

《武進縣志》:「馬亮字叔明,廬州合肥人。至道中,通判常 州。民有亡失官錢者,籍其貲猶不足償,妻子姻戚逮 繫至數百人,亮悉縱遣之,自償其錢,與立約,令如期 償,至期果盡輸所負。羅處約使江東,以亮治行聞,擢 知濮州。」

《山堂肆考》:「趙昌言喜推獎後進。時李沆通判澶州,昌 言謂其有台輔之量,表聞於朝。」

《宋史范諷傳》:「諷通判鄆州時,知州李迪貶衡州副使, 宰相丁謂戒使者持詔書促上道,諷輒留迪數日,為 治裝祖行。」

《楊偕傳》:「偕字次公,少從种放學於終南山。舉進士,再 調漢州軍事判官。道遇術士曰:『君知世有化瓦石為 黃金者。就偕試之,既驗,欲授以方。偕曰:『吾從吏祿,安 事化金哉』?術士曰:『子志若此,非吾所及也』。出戶,失所 之』。」

《名臣言行錄》:呂夷簡通判濱州,人稱其才。王旦嘗謂 王曾曰:「此人異日與公對秉鈞軸。」曾曰:「何以知之?」曰: 「以其奏請知之,如不稅農具數事。」後卒與曾並相按。 夷簡嘗判濠、通二州,往河北按行水災,還奏:「國家田 器有算,非所以重本也,請除之。」因詔天下農器皆免算。

《老學庵筆記》:晏安恭為越州教授,張子韶為僉判,晏 美髯,人目之為晏鬍。一日同赴郡集,晏最末至,張戲 之曰:「來何晏乎?」滿座皆笑。

《宋史王祜傳》:祜孫質通判蘇州,州守黃宗旦少,質嘗 因爭事,宗旦曰:「『少年乃與丈人抗耶』?質曰:『事有當爭, 職也』。」卒不為屈。宗旦得盜鑄錢者百餘人,下獄治,退 告質曰:「『吾以術鉤致,得之,喜見於色』。質曰:『以術鉤人, 寘之死而又喜。仁者之政固如是乎』?」宗旦慚沮,為薄 其罪。

《廣東通志》:「齊唐字祖之,山陰人。天聖中,第進士,判南 雄州。會交趾進麒麟,唐據史傳証其欺罔,斥之,眾服 其博物。後歷職方員外郎致仕。」

《宜春傳信錄》:屯田郎中李公衢,明道中通判筠州,為 性寬慈,不擾民。有婦人輸官絹,以兩段縫合為一疋, 吏執詣公,公詢其故,婦人曰:「『官中催科限逼,而夫逃 竄,貧無所出,是以至此』。公惻然良久,遣其婦人去,紿 主吏曰:『封絹於庫內,俟支春衣,下官自要』。」他前官受 秋租,而吏恣取無藝。公知之,逐日入倉監視,吏無所 措其手。筠人為之語曰:「輸租不使錢,賴有李屯田。」每 出,則人呼曰:「李佛子來矣!」

《廣東通志》:「林積字公濟,龍溪人。慶曆中循州判官。廉 勤方嚴,嘗覆強盜獄,多平反,忤部使者意。初,使者欲 薦積,因是止之。積笑曰:『失一薦而活五十八人,吾何 憾焉』。」

鄭彝甫,嘉祐中封州判官,有惠政,預知死日,至期,沐 浴更衣,面溪亭,親督灑埽,揮手指畫,屹然立化,僵如 直木。

《東軒筆錄》:丁寶臣守端州,儂智高入境,寶臣棄州遁, 坐廢累年。嘉祐末,大臣薦得編校館閣書籍,久之,除 集賢校理。是時蘇寀新得御史知雜,首採其端州棄 城事,遂出寶臣通判永州,士大夫皆惜其去。王存有 詩云:「病鸞方振翼,饑隼乍離韝。」蓋謂是也。

《過庭錄》:李禹卿,文正夫人兄也,為泗倅,有才略,御下 頗峻,官吏怨之。其姪嘗稛載貨物過境上,稅官以狀 聞,意欲李放免,持以為訟。李即判曰:「係禹卿大功親, 並無稅物。稅官如得奇貨,將欲訟於上。」未及發,李先 追稅務官吏致獄曰:「吾五服內所當隱,而監吏漏重 稅耶?」各抵罪。時楚有大獄,屢易官讞,翻覆累年不決。 上司委李,李至於鞫案中取事,令吏問白,犯者慟哭 伏辜。

《山堂肆考》:「冨弼從王曾辟,通判鄆州。時趙元昊反,弼 上疏陳八事,議者以為有宰相之器,遂召還。」

《宋史陳瓘傳》:「瓘字瑩中,中甲科,僉書越州判官。守蔡 卞察其賢,每事加禮。而瓘測知其心術,每欲遠之,屢 引疾求歸,章不得上。」

《神宗本紀》:熙寧二年八月「乙巳,殿中侍御史孫昌齡 以論新法,貶通判蘄州。」

《俞汝尚傳》:汝尚字退翁,擢進士第,熙寧初,簽書劍南 西川判官。趙抃守蜀,以簡靜為治,每旦退坐便齋,諸 吏莫敢至,惟汝尚來,輒排闥徑入,相對清談竟暮。 《周敦頤傳》:敦頤初為合州判官,部使者趙抃惑於譖 口,臨之甚威,敦頤處之泰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視 其所為,乃大悟,執其手曰:「吾幾失君矣。」今而後乃知 周「《茂叔》也。」

《山堂肆考》:「歐陽修知潁州,呂公著為通判。為人有賢 行而深自晦默,時人未甚知。後修還朝,力薦之,由是 漸見擢用。」

《東軒筆錄》:有朝士陸東通判蘇州而權州事,因斷流 罪,命黥其面曰:「特剌配某州牢城。」黥畢,幕中相與白 曰:「凡言特者,罪不至是而出於朝廷一時之旨,今此 人應配矣,又『特』者非有司所得行。」東大恐,即改「特剌」 字為「準條」字,再黥之,頗為人所笑。後有薦東之才於 兩府者,石參政聞之曰:「吾知其人矣,得非權蘇州日 於人面上起草者乎。」

張鑄,河北轉運使,緣貝州事降通判太平州。是時,葛 原初得江東西提點銀銅坑冶,欲薦鑄而移文取其 腳色,鑄不與,但以詩答之曰:「銀銅坑冶是新差,職比 催綱勝一階。更使下官供腳色,下官蹤蹟轉沉埋。」 《卻掃編》:歐陽文忠公為滑州通判,有祕書丞孫琳者, 簽書判官事,自言頃被差與崇儀副使郭咨均肥鄉 縣稅,嘗創為《千步方田法》,公私皆利,簡當易行。未幾, 召入為諫官。會朝廷方議均稅,因薦琳咨,使試其法, 詔從其請。起自蔡州一縣,以方田法均稅,事方施行, 而議者多言不便,遂罷。後秉政,適復有旨置均稅司, 命官分均陝西、河北稅。命下,兩路騷然,民爭斫伐桑 棗逃匿,又群訴於三司者至數千人。公復上疏請罷 之,且言:「均稅一事,本是臣先建言。聞今事有不便,臣 固不敢緘默也。」事亦尋寢。

《宋史蘇軾傳》:「軾貶惠州,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 故儋耳地,非人所居,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為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

《廣東通志》:「吳群,番禺人。紹興壬戌,以員外郎出判瓊 州。時海寇竊發,群捐俸立城堡以禦之。峒黎為亂,單 騎詣壘,開諭利害,遂戢兵歸耕。」

《宋史劉穎傳》:穎,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累遷通判潭州。 王佐為帥,負其能,盛氣以臨僚吏,穎約以中道,多屈 而改為。及陳峒反,所擒賊多穎計策,帥上其功曰:「簽 判宜居臣上。」

《汪應辰傳》:「應辰謫判袁州時,丞相趙鼎死,朱崖扶喪 過郡,應辰為文祭之曰:『惟公兩登上宰,皆值艱危之 時,一斥南荒,遂為死生之別。事已定於蓋棺,恩特崇 於歸骨。吏付之火,其子借三兵以護行,道出衢州,章 傑為守,希秦檜意指應辰為阿附,為死黨。符移訊鞫, 遍搜行橐,求祭文不可得,事乃寢』。」

《王十朋傳》:「十朋擢對策第一,授紹興府簽判。既至,咸 以書生易之。十朋裁決如神,吏姦不行。」

《黃震傳》:「震出判廣德軍。初,孝宗頒朱熹社倉法於天 下,而廣德則官置此倉。民困於納息,至以息為本,而 息皆橫取,民窮至自經。人以為熹之法,不敢議。震曰: 『不然。法出於堯舜三代聖人,猶有變通,安有先儒為 法不思救其弊耶?況熹社倉法歸之於民,而官不得 與』。」震為別買田六百畝,以其租代社倉息,約非凶年 「不貸,而貸者不取息。」

《廣東通志》:「馬晞驥,新會人,持國之子。淳熙七年進士, 判肇慶府,留心佐政。有潛以奇硯獻者,晞驥謝之曰: 『此非暮夜金,但吾職貳郡,當飲水自勵,何敢以長物 污家聲耶』?其人慚而退。」

《金史張奕傳》:「奕字彥微,其先澤州高平人。以廕補官, 仕齊為歸德府通判。齊國廢,齊兵之在郡者二萬人 謀為亂,約夜半舉燎相應。奕知之,選市人丁壯授以 兵,結陣扼其要巷,開小南門以示生路,亂不得作。比 明,亡匿略盡,擒其首惡誅之。後五日,都統完顏魯補 以軍至歸德,欲根株餘黨,奕以闔門保郡人無他,遂」 止。行臺承制,除同知歸德尹。

《元史楊景行傳》:「景行字賢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祐 二年進士第,授贛州路會昌州判官。會昌民素不知 井飲,汲於河流,故多疾癘;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 火災。景行教民穿井以飲,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於 疾癘火災。豪民十人,號十虎,干政害民,悉捕寘之法。 乃創學舍,禮師儒,勸民斥腴田以膳士,絃誦之聲遂」 盛。調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覈民田租,除劃宿弊,姦 欺不容,細民賴焉。

《蘇州府志》:「張顯祖泰定元年為吳江州判官,重建長 橋,撤去木柱,鼎新為竇六十二。」請幫助識別此字。每竇用鐵鐍八條, 長十三尺,重四斤。仍市桫枋於水底築址,以防傾圮。 畢功,宴犒工人甚厚。

《武進縣志》:「鄭雲翼,至元間為常州路判官。先是,宋德 祐乙亥,毘陵被屠,僅餘婦女、嬰兒四百,城內外積骸 井池溝塹皆滿。雲翼捐俸收枯骨瘞於邑東孝仁鄉 之周巷。秦淮龔璛作義塚記,趙文敏孟頫隸書石刻 尚存。」

袁德麟字彥祥,益都人。至正間為常州路判官。創城 東倉,徙呂城舊倉於無錫,以便委輸。遇水旱,賑給多 方,民賴全活。常州漕渠,舊貫城東民廬,水淺舟膠,則 晝夜喧闐,為邑病。德麟浚城南外渠九里,以分行舟, 公私利之。去任,人思其德,為立碑。

《廣東通志》:「黃名善,洪武初高州通判。四年,賊黨羅子 仁劫奪府印,逼名善附之。名善罵賊不絕,賊怒,執之 至霞垌新營,遂遇害。後子仁被雷州衛遣千戶黃青 擒而斬之。」

《獻徵錄》:明初俞允字嘉言,華亭人也。以禮部主事謫 判長沙,未至,會道病暴卒,已而復甦。先是允病既革, 以易簀待櫬於沙門七日矣。忽有醫者貿藥而至,或 戲之曰:「寺有死者,可復生否?」曰:「可入。」取青囊一粒,納 允口中。有頃,得嘔數聲,竟起不死。於是家人大喜,競 以金帛酬醫,醫無所受,詢其姓名,亦不答也。第雲「長 沙有白鶴大仙廟,盍往修之?」俄失所在。眾皆駭然,然 後知其為白鶴仙神也。或以問允,允始為言疇昔事, 謂我寔神遊其地,而未嘗死也,往而復還,而未嘗生 也。及至官,訪之,果得白鶴廟,重建焉。允蓋儒而自託 於仙者。

鄭述字季述,蒲田人。永樂中進士。正統初,通判惠州。 勤於其職。監司檄委叢集,無弗辦者。先是,民居茅茨 竹椽,述令民陶瓦構材為棟宇,環之以堵。身往督勸, 賞其先就者,不贍則賑給之,自是無火患。邑人吳高 曰:「唐宋璟刺廣之政也。」推南雄知府。

《太平府志》:「劉進字文叔,河南光州人。景泰五年任通 判。學老性純,歷三載以能稱。將奏績於部,軍民慮遷 擢去,遮道保留,臺使俾復治,以慰人望。天官嘉其卓 行,遷太僕寺丞,賜敕進階。」

《獻徵錄》:明譚讓為南昌通判,職綱稅糧,一切謝賄賂寢。包代賀表。京師舟將發,投金甚眾,悉命吏投水中, 人競網取之,爭多寡訟官。於是人知讓有異政。改衢 州通判,政務尚嚴厲,夜有書廨壁者曰:「虎豹在山,雷 行於天,人宜自度,不可犯譚。」譚顧視笑曰:「為政不能 使民無犯,而使不可犯耶?」更治簡緩,民愈稱順。 《濟南府志》:「楊邦相,青城人。正德己卯舉人,授漢中府 通判,清而有守。富民某扞罔,伺邦相他出,餽稻一囊, 匿金其中,歸即取金還之,寘諸法。漢中父老為立生 祠。陞懷慶府同知。」

《廣東通志》:「符錫,新喻人。嘉靖三年判韶州。翁源賊李 英誘九連山劇寇千五百人流劫境內,遠近震駭,錫 督兵會討,大破之,獲李英。郡中驛傳科擾,遂議徵銀 發驛,至今便之。十七年,以太僕丞擢知本府。」

《廣西通志》:「徐南金字體乾,豐城人。嘉靖間判桂時,年 未三十,見者憚其英敏,比臨事不妄發,上下翕然,以 為凝重。靖江諸軍校熒惑王聽錢侍御嶪捕寘之法, 其黨或遁或匿。錢去後,又還府,惡氛熾甚。南金廉其 狀,遣官卒就府中縛出,以狀列奏。命刑科王給事中 國楨、刑部張員外祉、錦衣衛千戶某按其罪,株連景」 附,多所逮訊,府中官校為之一空。三使歸,覆奏亡異, 報下。侍御朱有孚枷其黨露立市,踰日死。自後無敢 指稱侍衛親近陵暴其國人者。

《濟南府志》:「安科,泰安人。嘉靖丙午舉人,任鎮江府通 判。江寇周至廉率眾作亂,水道梗塞,科逆戰獲之,陞 河南陝州守。渡江見大炬百餘,往來江岸,隱隱有哭 聲。科禱曰:『年來倭夷犯順,江北將士陣亡者多。爾欲 仗我歸籍耶?果爾,登我舟』。禱畢,群炬隨舟得渡。其精 誠格鬼神如此。」

《武進縣志》:「呂應期,章丘人。由舉人通判常州。嘉靖己 亥,郡大災,應期雖職催科,然悉心撫字,饋遺供例,革 之殆盡。攝無錫令,併公宴罷之。視鹺政不收商人開 引錢,其修潔如此。」

《獻徵錄》:嘉靖間,朱光霽為重慶府通判,謠頌滿道,聲 望大起。有僉事發銀買簪,時,光霽視府篆,遂持銀入 白曰:「通判自幼但知讀書,未嘗造簪也。」僉事且怒且 慚而寢。

嘉靖間,劉容字汝大,通判黃州,單車赴任,布袍蔬食, 不殊寒士風。廉平之譽,孚於上下,黠吏悍卒,相戒斂 戢。時景王柩回京,中使僕從橫甚,兩臺以下凜凜惟 懼獲譴,容力任之。中貴人素聞其名,持其青袍歎息, 嚴諭其下,無所擾。巡撫徐君謂所屬曰:「吾儕疾閹宦 如讎,畏之如虎,每每激而取禍,睹劉別駕良媿矣。」 《太平府志》:「郭大綸,錦衣衛籍,山東博興縣人。隆慶間, 以進士任通判,清廉多惠政,歷署三邑事,民戴之若 父母。相率謠云:『郭君若去天無眼,黃犬重來地沒皮』。」 黃,指郡守泮也。

《廣東通志》:「高守謙,臨安舉人。萬曆二年,通判惠州,職 督捕時寇初平,餘黨復熾,守謙行縣,募家兵自隨,屢 馘賊。上司稱能,委永安篆為招徠流民,度地以居,披 草墾土,常廢寢食,見白骨拾而掩之。閱五月,疲瘁,卒 於官。民追思之。」

《武進縣志》:「趙堪,寧海人。萬曆間通判常州。嘗督修郡 城,視如家事,旦暮程督,功鉅而力省,費僅六千餘金, 巖城屹然,迄今無毀泐。會攝武進,當校士,堪北人,又 以貢起家,或用為疑,竟試才士,無一遺者。所拔士如 龔三益、陳睿謨皆相繼取高第,始服其知人云。尋擢 知昌平州。」

《彰德府志》:「牛任大,字乾所,萬曆二十二年選貢,任夔 州通判。甫三月,即以強幹總運皇木數萬,蔽江而下。 至天津,汐颶飄沒幾半,屬吏惶懼無措,任大從容禱 神。次朝,大木泝潮而上,多元時所貢楠也。表奏,神宗 大悅,特簡代州知州。適叛軍掠境,兵巡某曰:『代稱天 下精銳處,今臥貉子過,且狂逞,老羆當道之謂何』?任」 大奮兵勦滅後,拂衣歸。

郡判部雜錄

編輯

《歸田錄》:國朝自下湖南始置諸州通判,既非副貳,又 非屬官,故嘗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監郡,朝廷使我 監汝。」舉動為其所制。太祖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 與長吏協和,凡文書非與長吏同簽書者,所在不得 承受施行。自此遂稍稍戢,然至今州郡往往與通判 不和。

《捫蝨新語》:國朝始置通判,謂之監州,往往與知州爭 權。錢昆少卿家世餘杭,杭人嗜蟹,嘗求外補。或問欲何郡,昆曰:「但得有蟛蟹,無通判處可矣。」聞者以為笑。 《翰苑新書》蘇軾詩:「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憂無蟹有監 州。」

《山堂肆考》:「胡文恭行張士燮制,分乘倅車。」按倅乃副 車,今以通判為倅者,謂別駕、長史、司馬,乃太守之副 也。

職源、別駕、長史、司馬通謂之上佐。唐大曆十二年制: 刺史有故及闕,本道使不得擅攝,但令上佐知州事。 巖棲幽事。倪元鎮《寄松江府判官張德常》詩後題云: 「陰陽冥騭,宜少留意,閒居尚可為之,況身有職任,而 值飢者易為食乎?仙官分置洞宮,亦如世間局任者 矣。吾德常兄固知之也。」此皆盛德之言。

《事文類聚》魏管寧《讓別駕表》:「州民管寧,誕燕雀之賤, 棲朝桐之華。夫別駕者,明使君之羽翼,顯化之鷹揚, 宜授英儒,非闇昧所得私者。」

晉庾亮《答郭豫書》:「別駕舊與刺史別乘同流,宣王化 於萬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