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88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八十八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八卷目錄

 諫諍部名臣列傳十七

  宋九

  陳仲微      華岳

  陳宓       張忠恕

  蔣重珍      姚希得

  許奕       牟子才

  徐元傑      吳泳

官常典第六百八十八卷

諫諍部名臣列傳十七

編輯

宋九

編輯

陳仲微

編輯

按《宋史》本傳:「仲微,字致廣,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 旌表義門。嘉泰二年,舉進士,調莆田尉。會守令闕通 判,又罷軟不任臺閫委以縣事。時歲凶,部卒並饑民 作亂,仲微立召首亂者戮之,籍閉糶,抑彊糴,一境以 肅。囊山浮屠與郡學爭水利,久不決,仲微按法曰:『曲 在浮屠』。它日沿檄過寺,其徒久揭其事,鐘上以為冤」, 旦暮祝詛,然莫省為仲微也。仲微見之曰:「吾何心哉? 吾何心哉!」質明,首僧無疾而死。寓公有誦仲微於當 路而密授以薦牘者,仲微受而藏之。踰年,其家負縣 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仲微還其牘,緘封如故。其 人慚謝,終其任不敢撓以私。遷海鹽丞,鄰邑有疑獄 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問立決。改知崇陽縣,寢食公 署旁,日與父老樵豎相爾汝,下情畢達,吏無所措手。 通判黃州,職兼餉餽,以身律下,隨事檢柅,軍興賴以 不乏。制置使上其最,辭曰:「職分也,何最之有?」復通判 江州,遷幹辦諸司審計事,知贛州、江西提點刑獄,迕 丞相賈似道、監察御史舒有開言罷。久之,起知惠州, 遷太府寺丞兼權侍右郎官。輪對,言:「祿餌可以釣天 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嘗天下之豪傑;名航可以載天 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陸沉天下之英雄。」似道怒,又諷 言者罷奪其官,久之,敘復。時國勢危甚,仲微上封事, 其略曰:「誤襄者,老將也。夫襄之罪不專在於庸閫疲 將孩兵也,君相當分受其責,以謝先皇帝在天之靈。 天子」若曰,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宣布十年 養安之往繆,深懲六年玩寇之昨非,救過未形,固已 無及,追悔既往,尚愈於迷。或謂覆護之意多,剋責之 辭少,或謂陛下乏哭師之誓,《師相》飾分過之言,甚非 所以慰恤死義,祈天悔過之道也。往往代言乏知體 之士,翹館鮮有識之人,吮旨茹柔,積習成「痼,君道相 業,兩有所虧。方今何時而在廷無謀國之臣,在邊無 折衝之帥,監之先朝宣和未亂之前,靖康既敗之後, 凡前日之近冕旒,朱輪華轂,俛首吐心,奴顏婢膝,即 今日奉賊稱臣之人也;彊力敏事,捷疾快意,即今日 叛君賣國之人也。為國者亦何便於若人哉?迷國者 進慆憂之欺以逢其君,託」國者護恥敗之局而莫敢 議,當國者昧安危之機而莫之悔。臣嘗思之,「人之所 少,不止於兵,閫外之事,將軍制之,而一級半階,率從 中出,斗粟尺布,𨓆有後憂。平素無權,緩急有責,或請 建督,或請行邊,或請京城。創聞駭聽,因諸閫有辭於 緩急之時,故廟堂不得不掩惡於敗闕之後。」有謀莫 展,有敗無「誅,上下包羞,噤無敢議。是以下至器仗甲 馬,衰颯龐𨀞,不足以肅軍容;壁壘堡柵,折樊駕漏,不 足以當衝突之騎;號為帥閫,名存實亡也。城而無兵, 以城與敵,兵不知戰,以將與敵,將不知兵,以國與敵, 光景蹙近目睫矣。惟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尚可為 也。轉敗為成,在君相一念間耳。」乃出仲微江東提點 刑獄。德祐元年,遷祕書監,尋拜右正言、左司諫、殿中 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書、給事中。厓山兵 敗,走安南。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其子文孫與安南 王族人益稷出降,鄉導我師南征,安南王憤,伐仲微 墓,斧其棺。仲微天稟篤實,雖生長富貴,而惡衣菲食, 自同窶人。故能涵飫《六經》,精研理致,於諸子百家、天 文、地理、醫藥、卜筮、釋老之學,靡不搜獵雲。

華岳

編輯

按《宋史》本傳:「岳字子西,為武學生,輕財好俠。韓𠈁冑 當國,岳上書曰:『旬月以來,都城士民,彷徨四顧,若將 喪其室家;諸軍妻子,隱哭含悲,若將驅之水火。闤闠 籍籍,欲語復噤,駭於傳聞,莫曉所謂。臣徐考之,則侍 衛之兵,日月潛發;樞機之遞,星火交馳。戎作之役,倍 於平時;郵傳之程,兼於疇昔。乃知陛下將有事於北 征也。𠈁冑以後族之親,位居極品,專執權柄,公取賄 賂,畜養無籍吏僕委以腹心,賣名器,私爵賞,睥睨神 器,窺覘宗社,日益炎炎,不敢嚮邇,此外患之居吾腹 心者也』。」朝臣有以庸瑣之資請婣師旦,驟入政府者; 有以諛佞之資附阿𠈁冑,致身顯貴者;陳自強老不 知恥,貪不知止,私植黨與,陰結門第,「凡見諸行事,惟 知𠈁冑,不知君父」,此外患之居吾股肱者也。爽、奕、汝 翼諸李之貪懦無謀,倪、僎、倬、杲諸郭之膏粱無用,諸吳之恃寵專僭,諸彭之庸孱不肖,皇甫斌、魏文諒、毛 致通、秦世輔之彫瘵軍心,瘡痍士氣。以致陳孝慶、夏 興祖、商榮、田俊邁之徒,皆以一卒之才,各得把麾專 制,平日剜膏刻血,包「苴𠈁胄,以致通顯。飢寒之士,咸 願食其肉而不可得,萬一陛下付以大事,彼之首領 自不可保,奚暇為陛下計哉?」此外患之居吾爪牙者 也。程松之納妾求知,或以售妹入府,或以獻妻入閣, 魯請幫助識別此字。「之貢子為郎,富宮之庸駑充位,此外患之居吾 耳目者也。蘇師旦以穢吏冒節鉞,牙儈名爵;周筠以 隸卒冒戎鈐,市易將相:此外患之扼吾咽喉者也。」彼 之所謂外患者,實未足憂,而此之外患,蓋已周吾一 身之間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所貴乎中國者,皆聽 命於陛下也。今也與奪之命,黜陟之權,又不出於陛 下,而「出於𠈁冑,是吾有二中國也。命又不出於𠈁冑, 而出於蘇師旦、周筠,是吾有三中國也。女直以區區 之地,猶能逼我淮、漢,曾謂外患之居吾腹心、股肱、耳 目、爪牙及吾咽喉,而不馮陵吾之宗廟社稷乎?曾謂 一家之中自為秦、越,一舟之中自為敵國,而能制遠 人乎?比年軍皆掊克,而士卒自仇其將佐;民皆侵漁, 而百姓自畔其守令,家自為戰」,此又啟吾中國億萬 之仇敵也。今不務去吾腹心、股肱、耳目、爪牙、咽喉與 夫億萬之仇敵,而欲空國之師,竭國之財,而與遠人 相從於血刃相塗之地,顧不外用其心歟?臣嘗推演 《兵書》,自去歲二元甲子,五福太一初度,吳分四神直 符對臨荊、楚,始擊蜚符,旁「臨甌、粵。青門直使,交次於 幽、冀。黑殺黃道,正按於燕、趙。」考之成法,主算最長,客 算最短。兵以先發為客,後發為主。自太歲乙丑至庚 午六年之間,皆不利於先舉。儻其畔盟犯義,撓我疆 場,至於事不獲已,然後應之,則反主為客,猶曰庶幾。 萬一國家首事倡謀,則將帥內睽,士卒外畔,肝腦萬 民,血刃千里,此天數之不利於先舉也。矧將帥庸愚, 軍民怨懟,馬政不講,騎士不熟,豪傑不出,英雄不收, 餽糧不豐,形便不固,山砦不修,堡壘不設,吾雖帶甲 百萬,餽餉千里,而師出無功,不戰自敗,此人事之不 利於先舉也。臣願陛下除吾一身之外患,吾中國之 外患。既已除,然後公道開明,正人登用,法令自行,紀 綱自正,豪傑自歸,英雄自附,侵疆自還,中原自復,天 下自底於和平,四海自躋於仁壽,何俟乎兵革哉!不 然,則亂臣賊子,毀冕裂冠,哦《九錫隆恩》之詩,恃貴不 可侔之相,私妾內姬,陰臣將相,魚肉軍士,塗炭生靈, 墜百世之遠圖,虧十廟之遺業。陛下此時,雖欲不與 之偕亡,則禍迫於身,權出於人,「俛首待終,何臍可噬? 事之未然,難以取信。臣願以身屬之廷尉,待其軍行 用師,勞還奏凱,則梟臣之首,風遞四方,以為天下欺 君罔上者之戒。儻或干戈相尋,敗亡相繼,彊敵外攻, 姦臣內畔,與臣所言,盡相符契。然後令臣歸老田裡, 永為不齒之民。」書奏,𠈁冑大怒,下大理,貶建寧圜土 中。郡守傅伯成憐之,命獄卒使出入毋繫。伯成去,又 迕守李大異復寘獄。𠈁冑誅,放還。後入學登第,為殿 前司官屬,鬱不得志,謀去丞相史彌遠。事覺,下臨安 獄。獄具,坐議大臣當死,寧宗知岳名,欲生之,彌遠曰: 「是欲殺臣者。」竟杖死東市。

陳宓

編輯

按《宋史》本傳:「宓字師復,丞相俊卿之子。少嘗及登朱 熹之門,熹器異之。長從黃榦遊,以父任歷泉州南安 鹽稅,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知安溪縣。嘉定 七年,入監進奏院,時無敢慷慨盡言者,宓上封事言: 『宮中宴飲或至無節,非時賜予為數浩穰,一人蔬食 而嬪御不廢於擊鮮,邊事方殷而樁積反資於妄用, 此宮闈儀刑有未正也。大臣所用,非親即故,執政擇 易制之人,臺諫用慎默之士,都司、樞掾無非親暱,貪 吏靡不得志,廉士動招怨尤』」,此朝廷權柄有所分也。 鈔鹽變易,楮幣秤提,安邊所創立,固執已見,動失人 心,敗軍之將躐躋殿巖,庸鄙之夫久尹京兆,宿將有 守成之功,以小過而貶,三牙無汗馬「之勞,託公勤而 擢,此政令刑賞,多所舛逆也。若能交飭內外,一正紀 綱,天且不雨。臣請伏面謾之罪。」奏人,丞相史彌遠不 樂,而《中宮慶壽》二牙獻遺,至是為之罷卻。尋遷軍器 監簿。九年,轉對,言:「人主之德貴乎明,大臣之心貴乎 公,臺諫之言貴乎直。陛下臨政雖勤而治功未舉,奉 身雖儉而財用未豐,愛民雖仁而實惠未遍。良由上 下相蒙,務於欺蔽,匭奏囊封,有懷畢吐。陛下付近臣 差擇,是有意於行其言也。而有司惟取專攻,上躬與 移咎,牧守之章,騰播中外,以答觀聽。」今赤地千里,蝗 飛蔽天,如此其可畏,猶或諱晦。以旱不為災,蝗不害 稼,其他誣罔,抑又可知。臣故曰:「人主之德貴乎明,大 臣施設,寖異厥初。凡建議求言之人,則以他事逐,諫 官言事稍直,則以他職徙。忠憤者指為不端,切直者 目曰沽名。眾怨所萃則相繼超升,物論所歸則以次 疏外。某人之遷,是嘗重人罪以快同列之私忿者;某

人之擢,是嘗援古事以女邇日之天變者。直節重望
考證
以私嫌而久棄,老姦宿臧以巧請而牽復。」使大臣果

能杜倖門,塞邪徑,則舉錯當而人心服,臣故曰:「大臣 之心貴乎公。」臺諫平居未嘗立異,遇事不敢盡言。有 如金人再通,最關國體,近而侍從,下至生徒,莫不力 爭,冀裨廟算。獨於言責不出一辭。輦轂之下,乾沒巨 萬,莫之誰何。州縣之間,罪僅毫髮,摭以塞責?大臣所 欲為之事則遂之,所不右「之人則排之。仁宗時有宰 相奉行臺諫風旨之譏,今乃有『臺諫不敢違中書之 誚,豈祖宗設官之初意哉?臣故曰:『臺諫之言貴乎直, 三者機括所繫,願陛下幡然悔悟,昭明德以照臨百 官,大臣臺諫亦宜公心直節,以副望治之意』』。」指陳敝 事,視前疏尤剴切焉。宓遂請罷歸。在告日,擢太府丞, 不拜,出知南康軍。詣史彌遠別,彌遠曰:「子言甚切當, 第愚昧不能行,殊有愧耳。」至官,歲大祲,奏蠲其賦十 之九。會流民群集,宓就役之,築江隄而給其食。時造 白鹿洞,與諸生討論。改知南劍州,時大旱疫,蠲逋賦 十數萬,且弛新輸三之一。躬率僚吏持錢粟藥餌戶 給之。創延平書院,悉倣白鹿洞之規。知漳州,未行,聞 寧宗崩,嗚咽累日,亡何,請致仕。寶慶二年,提點廣東 刑獄。章復三上,迄不就。直祕閣、主管崇禧觀。宓拜祠 命而辭職名,卒進職一等,致仕。三學諸生以起宓為 請而沒已閱月矣。初,宓之在朝也,寺丞丁焴往使金, 宓嘆曰:「世讎未復,何以好?」為餞詩有「百年中國豈無 人」之句。後數年,聞關外不靖,以書抵焴曰:「蜀口去關 外雖遠,實如一身近事可寒心,皆士大夫之罪,豈非 賄道不絕之故邪?」焴服其言。宓天性剛毅,信道尤篤, 嘗為《朱墨銘》,謂朱屬陽,墨屬陰,以驗理欲分寸之多 寡。自言居官必如顏真卿,居家必如陶潛,而深愛諸 葛亮,身死家無餘財,庫無餘帛,庶乎能蹈其語者。端 平初,殿中侍御史王遂首言:「宓事先帝,有論諫之直, 而不及俟聖化之更,宜褒其身後,以勸天下之為臣 者。」帝為感動,詔贈直龍圖閣。所著書有《論語注義問 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鑑綱目》《唐史贅疣之槁》數十卷, 藏於家。

張忠恕

編輯

按《宋史》本傳:「忠恕,字行父,右僕射浚之孫。以祖任監 樓店務。入府幕時韓𠈁冑權勢熏灼,嘗奪民間已許 嫁女,夫家以告,忠恕白尹歸其父母,尹不能難。再調 廣西轉運司主管文字,改通判沅州,主管京湖宣撫 司機宜文字,知灃州。開禧末,入為籍田令。屬太廟鴟 吻為雷雨壞,神主遷御,忠恕因輪對,請廣言路,通下 情。」寧宗嘉納。嘉定五年,遷軍器丞,進太府丞,出知湖 州,遷司農丞、知寧國府。夏旱,請於朝,得賜僧牒五十、 米十萬七千餘石。常平使者欲均齊而勿勸,糶忠恕 慮後無以濟,遂核戶口,計歲月,嚴戒諸邑,諭大家發 蓋藏。原闕八字所見寖異,以言去。主管沖佑觀。起知 鄂州,改湖北轉運判官兼知鄂州。召為屯田郎官。丁 內艱,免喪,入為戶部郎官。入對,極言邊事,其慮至遠。 理宗即位,忠恕移書史彌遠,請取法孝宗,行三年喪, 且曰:「孝宗始自踐祚,服勤子職,凡二十有七年。今上 自外邸入繼大統,未嘗躬一日定省之勞,欲報之德, 視孝宗宜有加。」既而宰輔率百僚請太母同聽政,忠 恕復貽書史彌遠,謂:「英宗以疾,仁哲以幼,母后垂簾, 有不容已。惟欽聖出於勉彊,務從抑損。今吾君長矣, 若姑援以請,此亦中策爾。」詔群臣集議廟制,忠恕謂 九廟非古,若升先帝,則十世之廟昉於今日,於禮無 稽。寶慶初,詔求直言,忠恕上封事,陳八事:一曰:天人 「之應,捷於影響。自冬徂春,雷雪非時,西霅東淮,狂悖 洊興,客星為妖,太白見晝,正統所係,不宜諉之分野。」 二曰人道莫先乎孝,送死尤為大事。孝宗朝衣朝冠, 皆以大布,迨寧考以嫡孫承重,光宗雖有疾,未嘗不 服喪宮中也。洎光宗上賓,權燄方張,莫有言者。去秋 禮寺受成,胥吏未嘗以義折衷。慶元「間,再期而祥,百 僚始純服吉。今若甫經練祭,雖朝臣一帶之微,不復 有凶吉之別,則是三年之喪,降而為期,害理滋甚。況 人主執喪於內,而群工之服無異常日,是有父子而 無君臣也。三曰太母方卻垂簾之請,而慶壽前期,陛 下吉服稱觴,播為詩什,此世俗之見,非所以表儀於 天下也。四曰陛下斬然在疚,大昏之期,固未暇問,然 非豫講夙定,恐俚說乘間而入。臣所望於今日者,亦 曰嚴取捨而正法度,廣詢謀而協公議爾。五曰陛下 於濟王之恩,自謂彌縫曲盡矣,然不留京師,徙之外 郡,不擇牧守,混之民居,一夫奮呼,闔城風靡,尋雖弭 患,莫副初心。謂當此時,亟下哀詔,痛自引咎,優崇恤 典,選立嗣子,則陛下所以身處者庶幾無憾,而造訛 騰謗者靡所致力。自始至今,率誤於含糊,而猶不此 之思,臣所不解也。」六曰近世憸佞之徒,凡直言正論, 率指為好名歸過。夫好名歸過,其自為者非也。若首 萌逆億厭惡之心,則自今言者望風見疑,此危國之 鴆毒。七曰,當今名流,雖已褒顯,而搜羅未「廣,遺才尚 多。經明行修如柴中行、陳孔碩、楊簡,識高氣直如陳宓、徐僑、傅伯成,僉論所推,史筆如李心傳,何惜一官 不俾與聞?況邇來取人,以名節為矯激,以忠讜為迂 疏,以介潔為不通,以寬厚為無用,以趣辦為彊敏,以 拱默為靖共,以迎合為適時,以操切為任事。是以正 士不遇,小人見親。」八曰:士「習日異,民生益艱。第宅之 麗,聲伎之美,服用之侈,餽遺之珍,向來宗戚閹官猶 或間見,今縉紳士大夫殆過之。公家之財視為己物。 薦舉、獄訟、軍伎、吏役、僧道、富民,凡可以得賄者,無不 為也。至其避譏媒進,往往分獻厥餘。欲基本之不搖, 殆卻行而求前也。」疏入,朝紳傳誦。始魏了翁嘗勉忠 恕以植立名節,無隤家聲。及是歎曰:「忠獻有後矣。」真 德秀聞之,更納交焉。忠恕又因輪對,引以伯父栻告 孝宗之語曰:「當求曉事之臣,不求辦事之臣;欲求仗 節死義之臣,必求犯顏敢諫之臣。」語益剴切。忠恕自 知不為時所容,力請外補,遂以直祕閣知贛州。抵郡 才兩月,言者指為朋比,落職降兩官罷。紹定三年,復 元官,進秩一等,提舉沖佑觀,卒,遷一官致仕。魏了翁 嘗許忠恕「拳拳體國似浚,撥繁剸劇似其父杓,斂華 就實則有志,義理之學,嘗有聞乎栻之教矣。」

蔣重珍

編輯

按《宋史》本傳:「重珍,字良貴,無錫人。嘉定十六年進士 第一,簽判建康軍。丁母憂,改昭慶軍。尋以公事與部 使者異議請祠,易簽判奉國軍。紹定二年,召入對,首 以自天子至於庶人所當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 界限為言。界限明,則知有天下治亂而已,何樂其尊? 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樂其奉?且論苞苴有昔所未 有之物,故吾民罹昔所未有之害;苞苴有不可勝窮 之費,故吾民有不可勝窮之憂。」遷祕書省正字,屢乞 祠,以伯父喪予告。遷校書郎,辭不可。明年,待命霅川, 移文閣門請對,當路憚之。添差通判鎮江府,辭。會行 都火,應詔曰:「臣頃進『本心外物界限之說,蓋欲陛下 親攬大柄,不退託於人;盡破恩私,求無愧於己。儻以 富貴之私視之,一言一動不忘其私,則是以天下生 靈、社稷宗廟之事為輕,而以一身富貴之所從來為 重。不惟上負天命與先帝聖母,至於公卿百執事之 所以望陛下者,亦不如此也。昔周勃今日握璽授文 帝,是夜即以宋昌領南北軍;霍光今年定策立宣帝, 而明年稽首歸政。今』」臨御八年,未聞有所作為,進𨓆 人才,興廢政事,天下皆曰「此丞相意。」一時恩怨雖歸 廟堂,異日治亂實在陛下。焉有為天之子,為人之主, 而自朝廷達於天下,皆言相而不言君哉?天之所以 火宗廟、火都城者,殆以此。臣所以痛心者,九廟至重, 事如生存,而徹小塗大,不防於火之未至。宰相之居, 華屋「廣袤,而焦頭爛額,獨全於火之未然,亦足以見 人心陷溺,知有權勢,不知有君父矣。他有變故,何所 倚仗?陛下自視,不亦孤乎?昔史浩兩入相,才五月或 九月即罷。孝宗之報功,寧有窮已,顧如此其亟何哉? 保全功臣之道,可厚以富貴,不可久以權也。」上讀之 感動,授寶章閣,主管雲臺觀,則告吏部不受貼職祿, 不願貼職恩。它日,星變求言,復申前說。又慮柄臣或 果去位,君心易縱,大權旁落,則進為《君難六箴》。召為 祕書郎兼莊文府教授。端平初,入對,上五事,且曰:「隱 蔽君德,昔咎故相,故臣得以專詆權臣;昭明君德,今 在陛下,故臣得以責難君父。」乞召真德秀、魏了翁用 之。帝謂之曰:「人主之職無他,惟辨君子小人。」重珍對 曰:「小人亦指君子為小人,此為難辨。人主當精擇人 望,處之要津,正論日聞,則必知君子姓名、小人情狀 矣。」兼崇政殿說書,戒家事勿以白,務積精神以寤上 意。每草奏,齋心盛服,有密啟,則手書削槀,帝稱其平 實。遷著作佐郎。邊帥以《八陵圖》來上,詔百官集議,重 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於幕巢,猶欲邀功,自固其 位。請擇賢帥如漢用充國,使之親至邊境,審度事勢, 條上便宜。丞相主出師關、洛,重珍力爭。會邊帥議和, 戰不一,復召集議。重珍奏:「曩乞專意備守,不得已則 用應兵,今不敢變前說。」不聽,遂自劾以密勿清光,乃 不能遏兵端,乞免說書職。遷著作郎兼權司封郎官、 起居舍人。言近者當侍講席,旋命止之。或曰:「是日道 流生朝,夫輟講偶以他故,則當知聖躬舉措之難;或 所傳果得其實,則當知聖心持守之難。」帝曰:「非卿不 聞此言。」關、洛師大衄,復進兵,重珍言:「若恥敗而欲勝 之,則心不平而成忿,氣不平而成怒,生靈之命,豈可 以忿怒用哉!」又言:「邇來用臺諫頗主不必矯激之說, 似畏剛方太過之士。竊窺選用之意,正謂其平易而 省事耳。然數月之間,一失於某,再失於某,借曰慎重 臺綱而憂其激,亦當以平正者居之。」又論:「禁旅貧弱, 教習頻嚴,輒不能堪,不稍變通,非消變之道。」兼國史 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言:「更化以來,舊弊未去者 五:徇私調停,覆護,姑息依違,是也,今又益之以輕易。」 遷起居郎,以疾求去,以集英殿修撰知安吉州,權刑 部侍郎,三辭不許,自劾其不能取信朝廷之罪,乞鐫 斥,置閑散,促覲愈力,而疾不可起。詔守刑部侍郎致仕,贈朝請大夫,諡忠文。

姚希得

編輯

按《宋史》本傳:「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人。嘉定十 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諸 子百家之言。調盤石令,會蜀有兵難,軍需調度不擾 而集。更調嘉定府司理參軍,改知蒲江縣。巨室挾勢, 邑號難治,希得綏彊扶弱,聲問著聞。同知樞密院事 游似以希得名聞,召審察,遷行在都進奏院,通判太」 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為通判也。召為國 子監丞,遷太府寺丞。時暫書擬金部文字,兼沂靖王 府教授。時帝斥逐權姦,收召明德,舉朝相慶,希得以 為外觀形狀,似若清明之朝;內察脈息,有類危亡之 證。乃上疏言:「堯、舜、三代之時,無危亡之事,而常喜危 亡之言;秦、漢以來,多危亡之事,而嘗諱危亡之言。夫 危亡之事不可有,而危亡之言不可亡。後世人主乃 履危如履坦,諱言如諱病。」又言君子非不收召,而意 向猶未調一;小人非不斥逐,而根株猶未痛斷。大權 若操握,而不能無旁蹊曲逕之疑;大勢若更張,而未 見有長治久安之道。廷臣之所諷諫,封囊之所奏陳, 非不激切,而陛下固不之罪,亦不之行。自古甘蹈危 亡之機,非獨闇主,而明君亦有焉,此臣之所甚懼。朝 廷者,萬化之所自出也,實根於人君之一心。夫何大 明當天,猶有可議者?內《小學》之建,人皆知陛下有意 建儲也,然歲月逾邁,未睹施行,人心危疑,無所係屬。 秦、漢而下,嗣不蚤定,事出倉卒,或宮闈出令,或宦寺 主謀,「或姦臣首議,此皆足以危人之國也,陛下何憚 而不蚤定大計?邸第之盛,人皆知篤於親愛也,然依 馮者眾,輕視王法,請託之行,捷於影響。楊干,晉侯弟 也,亂行於曲梁,而魏絳戮其僕,晉侯始怒而終悔,晉 卒以霸。平原君,趙王弟也,不出租稅,而趙奢刑其用 事者,趙王賢而用之,趙卒以強:皆足以興人之國也, 陛下何為而不少伸國法?今女冠者流,眾所指目,近 璫小臣,時竊威福。此皆陛下之心乍明乍晦之所致, 豈不謂之危乎?國有善類,猶人有元氣。善類一敗一 消,元氣一病一衰,善類能幾,豈堪數消,消極則國隨 之矣。」陛下明於知人,公於用人,固無權姦再用之意, 然道路之人,往往竊議,此「元祐、紹聖將分之機也。禍 根猶伏而未去,不幾於安其危乎?」帝改容曰:「朕決不 用史嵩之。」遷知大宗正丞兼權金部郎官。李韶以病 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 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又言:「財用困竭,民生 憔悴,移此不急之費,以實軍儲,以厚民生,敬天莫大 於此,豈在崇大宮宇,莊嚴設像哉?」又條救錢楮三策, 請置惠民局,帝皆以為可行。進祕書丞,尋遷著作郎, 授江西提舉常平。役法久壞,臨川富室有賂吏求免 者,希得竟罪之。遂提點刑獄,加直祕閣。未幾,加度支 員外郎,尋直寶章閣,移治贛州。盜有偽號崔太尉者, 據石壁,連結數郡。劉老龍等聚眾焚掠,一方繹騷,希 得指授方略,不五旬平之。以直寶謨閣、廣西轉運判 官兼權靜江府,尋授直徽猷閣、知靜江府、主管廣西 經略安撫司公事兼轉運判官。母喪免。召為祕書少 監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入對,言君子小人 邪正之辨,且曰:「君子犯顏敢諫,拂陛下之意,退甘家 食,此乃為國計,非為身計也。小人自植朋黨,擠排正 人,甘言佞語,一切順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 為身計,非為國計也。」遷宗正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 檢討兼權給事中兼權刑部侍郎、同修國史、實錄院 同修撰。時西方用兵,有為嵩之復出計者,謂非此人 不能辦。帝有意再用之,希得必執之,出旨諭意,希得 毅然具疏密奏,不報。又繳鄧泳,予祠之命,右正言邵 澤、監察御史吳衍、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繼論罷。久之, 以集英殿修撰提點千秋鴻禧觀。未幾,依舊職兩淮 宣撫使司判官,俄加寶謨閣待制,移京西、湖南北、四 川。詔敘復元官護江陵有功,召為戶部侍郎,帝曰:「姚 希得才望,可為閫帥。」乃進煥章閣待制、知慶元府、沿 海制置使,繼升敷文閣待制。詔增沿海舟師,希得為 之。廣募水軍,造戰艦,蓄糧食,蠲米一萬二千石。舊逋 一百萬,去官庫餘羨悉以代民輸。召為工部尚書兼 侍讀,入侍經筵。帝問慶元之政甚悉,以華文閣直學 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行宮留守。希 得按行江上,慰勞士卒,眾皆歡說。溧陽饑,發廩勸分, 全活者眾。刱寧江軍自建康、太平至池州,列砦置屋 二萬餘間,屯戍七千餘人。帝聞之,一再降詔獎諭,加 寶章閣學士,尋加刑部尚書,依舊任,兼淮西總領。景 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乃言用人才、修政事、 治兵甲、惜財用四事。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兼太子賓客。會星變,上疏引咎,乞解機務,兼權參知 政事。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 授參知政事,以言罷,授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起 知潭州、湖南安撫使,以疾甚辭,乃仍舊職奉祠,請致 仕,詔不許。力請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依舊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卒。《遺表》聞,帝輟朝,贈少 保。希得忠亮平實,清儉自將,好引善類,不要虛譽,蓋 有誦薦於上而其人莫之知者。廣西官署以錦為帟 幕,希得曰:「吾起身書生,安用此?」命以繒纈易之。蜀之 親族婣舊相依者數十家,希得廩之終身,昏喪悉損 己力。晚年,計口授田各有差。所著有《續言行錄》《奏槀》 《橘州文集》。

許奕

編輯

按《宋史》本傳:「奕字成子,簡州人。以父任主長江簿。丁 內艱,免喪,調涪城尉。慶元五年,寧宗親擢進士第一, 授簽書劍南東川節度判官。未期年,持所生父心喪, 召為祕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吳興郡王府教授。尋 遷祕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權考功郎官,非報謁問 疾不出,遷起居舍人。韓𠈁冑議開邊,奕貽書曰:『今日 之勢,如元氣僅屬,不足以當寒暑之寇』。」又因轉對,論: 「今日之急惟備邊,而朝廷晏然,百官充位如平時京 西、淮上之師,敗同罰異。總領,王人也,而聽宣撫司節 制,或為參謀。廟堂之議,外廷莫得聞。護聖之軍,半發 於外,而禁衛單薄。乞鞫勘贓吏,永廢勿用,特與放行, 以啟徼幸者,宜加遏絕。」所言皆𠈁冑所不樂也。蜀盜 既平,以起居舍人宣撫四川。奕謂:「使從中遣,必淹時 乃至,既又徒雲犒師,而不以旌別淑慝為指,無以慰 蜀父老之望。」執政是其言。又請:「遇朝會,起居郎、舍人 分左右立如常儀,前後殿坐,侍立官御坐東南面西 立,可以獲聞聖訓,傳示無極。臣僚奏事,亦不敢易。」詔 下其疏討論之。遣奕使金,奕與骨肉死訣,詣執政,趣 受指請行,執政曰:「金人要索,議未決者尚多,今將奈 何?」奕曰:「往集議時,奕嘗謂增歲幣、歸俘擄或可耳,外 此其可從乎?不可行者,當死守之。」尋遷起居郎兼權 給事中,以國事未濟,力辭,不許。金人聞奕名久,禮迓 甚恭,方清暑,離宮相距二十里,至是特為奕還內。方 射,奕破的十有一,乃卒。行成還奏,帝優勞久之。奕復 奏:「和不可恃,宜葺紀綱,練將卒,使屈信進𨓆之權復 歸於我。」客有以使事賀者,奕憮然曰:「是豈得已者,吾 深為天下愧之。」權禮部侍郎,條六事以獻,俄兼侍講。 會諫官王居安、傅伯成以言事去職,奕上疏力爭之。 其後又因災異申言曰:「比年上下以言為諱,諫官無 故而去者再矣。以言名,官且不得盡,況疏遠乎?」又論 用兵以來,資賞汎濫,徼幸捷出,宜加裁製。夏旱,詔求 言,奕言:「當以實意行實政,活民於死,不可責償於禱 祠之間而已也。蝗至都城,然後下禮寺,講酺祭,孰非 王土?顧及境而懼,偶不至輦下,則終不以為災乎?」又 曰:「權臣之誅也,下至閭巷,讙聲如雷。蓋更化之初,人 有厚望,久而無以相遠也。此謗讟之所從生。」又曰:「內 降,非盛世事也。王璿進狀不實,而經營以求倖免。裴 伸何人,驟為帶御器械?時應詔者甚眾。奕言最為剴 切,攝兼侍讀,每進讀至古今治亂,必參言時事,願陛 下試思,設遇事若此,當何以處之?必拱默移時,俟帝 凝思,乃徐」竟其說。帝曰:「如此,則經筵不徒設矣。」遷吏 部侍郎兼修玉牒官,兼權給事中,論駁十有六事,皆 貴族近習之撓政體者。而封還劉德秀贈典,高文虎 之奉祠,士論尤韙之。加楊次山少保、永陽郡王。奕上 疏曰:「自古外戚恩寵太甚,鮮不禍咎。天道惡盈,理所 必至。次山果辭,則宜從之;如欲更示優恩,則超轉少 傅,在陛下既隆於恩,在次山知止於義,顧不休哉!」又 言:「史彌遠力辭恩命,宜從之以成其美。」疏入,不報。奕 遂臥家,求補外,以顯謨閣待制知瀘州。彌遠問所欲 言,奕曰:「比觀時事,調護之功深,扶持之意少,非朝廷 之利也。」嘉、敘、瀘俱接夷壤,董蠻《米在》大入,俘殺兵民, 四路創安邊司窮治其事。奕得夷人質之,以致所掠, 由是迕安邊司。夷酋王粲浮檆木萬計入賈,奕慮其 蕩水陸之險,驅之。安撫使安丙新立大功,讒忌日聞, 宰相錢象祖出謗書問奕,奕喟而言:「士不愛一死,而 困於眾多之口,亦可悲也。奕願以百口保之。」象祖艴 然曰:「公悉安子文若此乎?」適宇文紹節宣撫荊湖,還, 亦曰:「僕願亦百口以信許公之言。」於是異論頓息,委 寄益專。奕於丙深相知,而職事所關,必反復辯數以 求直。其後士多畔丙,奕獨以書疏候問,愈數。移知夔 州,表辭不行。改知遂寧府。捐緡錢數十萬以代民輸, 復鹽筴之利以養士。為浮梁作隄數百丈,民德之,畫 像祠於學。進龍圖閣待制,加寶謨閣直學士、知潼川 府。霖雨壞城,撤而築之,不以煩民,亦捐緡錢十二萬 為十縣民代輸,於是其民亦相與祠於東山僧舍。會 金人敗盟,蜀道震擾,奕請速選威望大臣宣撫,信賞 必罰,以獎忠義,收人心。又言:「忠義之招,體勢倒持,兵 食頓增,未知攸濟。且斬將之人未聞褒擢,敗軍之將 未見施行。事勢不決,將有後時之悔。」御史劾奕欺罔, 降一官,詔提舉玉隆宮。未數月,特復元官,提舉崇福 宮。還家,草《遺表》曰:「自念本非衰病,初染微痾,當湯熨 可去之時,臣以疾而為諱;及鍼石巳窮之後,醫束手 而莫圖。靜言膏肓所致之由,大抵脈絡不通之故。」皆寓諷諫之意。羅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贈通議大夫。初, 奕之守瀘,帝顧禮部尚書章穎曰:「許奕已去乎?」起居 舍人真德秀侍帝前,論人才,上以骨鯁稱之。奕天性 孝友,送死恤孤,恩意備至。通籀隸書,所著有《毛詩說》 《論語》《尚書周禮講義》、奏議、雜文行世。

牟子才

編輯

按:《宋史》本傳:「子才字存。」請幫助識別此字。井研人。八世祖允良,生期 歲,淳化間盜起,舉家殲焉,惟一姑未笄,以甕覆之,得 免。子才少從其父客陳咸,咸張樂大宴,子才閉戶讀 書若不聞,見者咸異之。學於魏了翁、楊子謨、虞剛簡, 又從李方子。方子,朱熹門人也。嘉定十六年舉進士, 對策詆丞相史彌遠,調嘉定府洪雅縣尉,監成都府 榷茶司賣引所,辟四川提舉茶馬司準備差遣。使者 魏泌眾人遇之,子才拂衣竟去,泌以書幣謝不受。改 辟總領四川財賦所幹辦公事。詔李心傳即成都修 《四朝會要》,辟兼檢閱文字,制置司遣之文州,視王宣 軍饟。鄧艾縋兵處也,道遇宣,曰:「敵且壓境,宣已𨓆矣, 君毋庸往。」子才不可,遂至州,視軍庾而還。甫出境,文 州陷,辟知成都府溫江縣事,未上,連丁內外艱。時成 都已破,遂盡室東下。免喪,心傳方修《中興四朝國史》, 請子才自助。擢史館檢閱,入對,首言大臣不公不和 六事,次陳備邊三策。理宗顧問甚悉。將下殿,復召與 語。翼日,帝諭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 宗勉擬祕書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曰:「姑 遷校勘。」俄宗勉卒,嵩之獨相,亟請外。通判吉州,轉通 判衢州。日食,詔求言,上封事萬言,極陳時政得失,且 乞蚤定立太子。入為國子監主簿兼史館校勘。踰年, 遷太常博士。鄭清之再相,子才兩上封事,言今日有 徽、欽時十證。又請為濟王立後,以回天怒。校書郎徐 霖言諫議大夫鄭寀、臨安府尹趙與𥲅不報出關。子 才言:「陛下行霖言則霖留,不然則不留也。二人之中, 寀尤無恥,請先罷之。」寀去。至若嵩之謀復相,清之誤 引嵩之之黨,別之傑共政,皆歷歷為上言之。作書與 孔光、張禹切責清之,清之復書媿謝,謁告還安吉州 寓舍。遷祕書郎,屢辭,主管崇道觀。踰年,遷著作佐郎, 又辭。清之卒之明日,詔子才還朝,遷著作郎。左丞相 謝方叔、右丞相吳潛交書道上意,趣行甚急,乃至,兼 崇政殿說書。子才隨事奏陳,舉朝誦子才奏疏,皆曰 「有德之言也。」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權 禮部郎官。時修《四朝史》,乃復兼史館檢討。信州守徐 謂禮奉行經界苛急,又以脊杖比校催科,饑民嘯聚 為亂。子才言於上,立罷經界,謫謂、禮、浙東、福建九郡 同日大水,子才言:「今日納私謁,溺近習,勞土木,庇小 人,失人心,五者皆蹈宣和之失,苟不恐懼修省,臣恐 宣和京城之水將至矣。燮理陰陽,大臣之事。宜諭大 臣,息乖爭以召和氣,除壅蔽以通下情。今遣使訪問 水災,德至渥也,願出內帑振之。」又言:「君子難聚而易 散,今聚者將散,其幾有十。」又言:「諡以勸懲,當出自朝 廷,毋待其家自請。」左司徐霖言諫議大夫葉大有,帝 大怒,逐霖,給事中趙汝騰繳之,徙他官。汝騰即出關, 子才上疏留之,大有遂劾汝騰。子才上疏訟汝騰,誣 及大有之欺。未幾,罷大有言職。故事,蚤講講讀官皆 在,晚講惟說書一員,宰相懼子才言己並晚講於蚤, 自是不得獨對矣。遷軍器少監。御史蕭泰來劾高斯 得、徐霖,右司李伯玉言泰來所劾不當,上切責伯玉, 降兩官罷。子才言:「陛下更化,召用諸賢,今汝騰、斯得、 霖相繼劾去,伯玉又重獲罪,善人盡矣。」除兼侍立修 注官,力辭。行都大火,子才應詔上封事,言甚切直。兼 直舍人院。會泰來亦遷起居郎,恥與泰來同列,七疏 力辭,上為出泰來,而子才亦請去不已,曰:「泰來既去, 臣豈得獨留?」上不允。又言:「蜀當以嘉、渝、夔三城為要, 欲保夔則巴、蓬之間不可無屯以控扼之,欲保渝則 利、閬之間不可無屯以遏截之,欲守嘉則潼、遂之間 不可無屯以掎角之,屯必萬人而後可。」升兼侍講。御 史徐經孫劾府尹厲文翁,不報出關,子才奏留之。文 翁改知紹興府,又繳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 不敢行詞,子才曰:「故事,文書行不過百刻,即為書行, 以為敘復地。」帝曰:「謫詞皆褒語,可更之。」子才不奉詔, 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斷,詞不可改。」丞相欲改, 則自改之。乃已。淮東制置使賈似道以海州之捷,子 才草《獎諭詔》,第述軍容之盛,不言其功,且語多戒敕, 似道不樂。又言:「全蜀盛時,官軍七八萬人,通忠義為 十四萬,今官軍不過五萬而已,宜招新軍三萬,並撫 慰田、楊二家,使歲以兵來助。如此則蜀猶可保,不則 不出三年,蜀必亡矣。」湯漢、黃蛻召試學士院,子才發 策,蛻譽嵩之罷蛻正字去。遷起居郎,言:「外郡以進奉 易富貴,左右以土木蠱人心,小人以譁競,朋比陷君 子,此天災所以數見也。明堂禮成,帝將幸西太乙宮 款謝,實欲遊西湖爾。」子才力諫止。皇子冠,面諭作樂 章,禮部言:「古者適子一醮無樂,庶子三醮有樂,用樂 非是。」子才言:「嫡庶之分,特以所立之地不同,非適專用醴,庶專用醮也。樂章乃學士院故事,況面諭臣,不 敢不作。」詔從之。又言:「首蜀尾吳,幾二萬里,今兩淮惟 賈似道,荊蜀惟李曾伯二人而已,可為寒心。」謂宜於 合肥別立淮西制置司,江淮別立荊湖制置司,且於 漣、楚、光、黃、均、房、巴、閬、綿、劍要害之郡,或築城,或增戍 以守之。似道聞之,怒曰:「是欲削吾地也。」正月望,召妓 入禁中,子才言:「此皆董宋臣輩壞陛下素履。」權兵部 侍郎,屢辭。帝不允,升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御史 洪天錫劾宋臣文翁及謝堂等,不報出關。子才請行 其言,文翁別與州郡。堂自請外補,宋臣自請辭內轄 職,而宋臣《錄黃》竟不至院,蓋懼子才復有言也。吳子 聰之姑知古,為女冠得幸,子聰因之以進,得知閤門 事,子才繳之曰:「子聰依憑城社,勢燄熏灼,以官爵為 市,搢紳之無恥者輻湊其門,公論素所切齒,不可用。」 帝曰:「子聰之除將一月矣,乃始繳駁,何也?可即為書 行。」子才曰:「文書不過百刻,此舊制也。今子聰錄黃二 十餘日乃至後省,蓋欲俟其供職,使臣不得繳之耳。 給舍,紀綱之地,豈容此輩得以行私於其間?」於是子 聰改知灃州,待次,子才力辭去,帝遣檢正姚希得挽 留之,不可,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領 江淮茶鹽,子才以不諳財,懇免。至郡,首教民孝弟,以 前人《慈竹》《義木》二詩刻而頒之,間詣學為諸生講說 經義,修採石戰艦百餘艘,造兵仗以「千計,前政負上 供綱及總所綱七十萬緡,悉為補之,蠲黃池酒息六 十餘萬貫,三縣秋苗畸零萬五千餘石,夏稅畸零紬 帛四千五百餘匹,絲七百餘兩,綿一萬三千餘兩,麥 二千餘石。郡有平糴倉,以米五千石益之,又以緡錢 二十六萬創抵庫,歲收其息,以助糴本。」召入對,權工 部侍郎。時丁大全與宋臣表裏,濁亂朝政,子才累疏 辭歸。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為《記》曰:「白之斥,實 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報脫靴之憾也。力士方貴倨, 豈甘以奴隸自處者?白非直以氣陵亢而已,蓋以為 掃除之職固當爾,所以反其極重之勢也。彼昏不知, 顧為逐其所忌,力士聲勢益張,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其後分提禁旅,蹀血宮庭,雖天子且不得奴隸之矣。 又寫力士脫靴之狀,為之贊而刻諸石。屬有柘本遺 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愬於帝,乃與大全合謀,嗾 御史交章誣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餽遺過客為入己, 降兩官,猶未已。帝疑之,密以槧問安吉守吳子明,子 明奏曰:「臣嘗至子才家,四壁蕭然,人咸知其清貧,陛 下毋信讒言。」帝語經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吳子明,乃 謂無之,何也?」眾莫敢對。戴慶炣曰:「『臣憶子才嘗繳子 明之兄子聰。」帝曰:「然』。事遂解葢。公論所在,雖仇讎不 可廢也。」未幾,大全敗,宋臣斥誣劾子才者,悉竄海嶺 外。乃復子才官職,提舉玉隆萬壽宮。帝即欲召子才, 會似道入相,素憚子才,又憾草詔事,僅進寶章閣待 制、知溫州。又嗾御史造飛語,目子才為潛黨,將中以 危禍。上意不可奪,遂以禮部侍郎召,屢辭,不許,乃賜 御筆曰:「朕久思見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為我強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見帝乃供職。子才至北關, 請內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見,大悅,慰諭久 之。時似道自謂有再造功,四方無虞皆其力,故肆意 逸樂,惡聞讜言。子才言:「開慶之時,天下岌岌殆矣。今 幸復安,不知天將去疾,遂無復憂邪?抑順適吾意,而 基異時不可測之禍也?奈何懷宴安以鴆毒,而不明 閒暇之政刑乎?忠厚者,我朝之家法也。乃者小人妨 國,始用一切以戕其脈,今當反其所為,奈何愈益甚 乎!謂宜悉取祖宗所以待士愛民、祈天永命者,循而 行之。言論者,國之元氣也。今言及乘輿,尚見優假,事 關廊廟,忿怒斯形,朝政之闕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 達乎?」帝曰:「非卿不聞此言。」宣坐賜茶,問外事甚悉,子 才具以田裡疾苦對,帝顰蹙久之。即兼侍讀,尋兼同 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宋臣有內侍省押班之命,舉 朝爭之不能得,子才入疏詰朝,帝出其疏示輔臣,皆 曰:「子才有憂君愛國之真,無要譽沽名之巧。」擢權禮 部尚書。祀明堂,子才為執綏官。帝問漢、唐文物,占對 詳贍。時士大夫小迕權臣輒竄流,子才請重者量移, 輕者放還。兼直學士院。前是,儤直多以疾免,子才始 復舊制。帝賜詩褒賞,每直,輒召對內殿,語至夜分,或 就賜酒果。兼給事中。彗星見,應詔上封事,請罷公田, 更七司法正為尚書,力辭,不許。升修國史、實錄院修 撰。徐敏子以星赦量移,似道惡其為潛所用,諷後省 繳之,子才不可。葉李、呂宙之等上書攻似道,似道怒, 欲殺之,以他事下天府獄。子才請宥之,又遺書似道。 似道復書,辭甚忿,徑從天府斷遣,不復以聞,蓋懼子 才再有所論駁也。度宗在東宮,雅敬子才,言必稱「先 生」,即位,授翰林學士、知制誥,力辭不拜。請去不已,進 端明殿學士,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贈四官,官其後 二人。子才事親甚孝,弟子方,客死公安,挾其柩葬安 吉。女弟在眉山,拔其家於兵火,致之。安吉。在吉州,文 天祥以童子見,即期以遠大。所薦士若李芾、趙卯發劉黻、家鉉翁,後皆為忠義士。平江守吳淵籍富民田 以千餘畝遺子才,皆卻之。身後家無餘貲,賣金帶乃 克葬。有《存齋集》《內制、外制》《四朝史槀奏議》《經筵講義 口義》《故事四尚》《易編》《春秋輪輻》。子獻,大理少卿。

徐元傑

編輯

按《宋史》本傳:「元傑,字仁伯,信州上饒人。幼穎悟,誦書 日數千言,每冥思精索。聞陳文蔚講書鉛山,實朱熹 門人,往師之,後師事真德秀。紹定五年,進士及第,簽 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嘉熙二年,召為祕書省 正字,遷校書郎。奏否泰剝復之理,因及右轄久虛,非 骨鯁耆艾、身足負荷斯世者,不可輕𢌿。」又言「皇子竑」 當置後,及蚤立太子,乞蚤定大計。時諫官蔣峴方力 排竑置後之說,遂力請外,不許,即謁告歸。丐祠,章十 二上。三年,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以疾辭。差知安 吉州,辭。召赴行在奏事,辭益堅。淳祐元年,差知南劍 州,會峽陽寇作,擒渠魁八人斬之,餘釋不問。父老或 相語曰:「侯不來,我輩魚肉矣。」郡有延平書院,率郡博 士會諸生親為講說。民訟,率呼至以理化誨,多感悅 而去。輸苗聽其自概,闔郡德之。丁母憂,去官,眾遮道 跪留。既免喪,授侍左郎官。言敵國外患,乞以宗社為 心。言錢塘駐蹕,驕奢莫尚,宜抑文尚質。兼崇教殿說 書,每入講,必先期齋戒。嘗進《仁宗詔》,內降旨揮,許執 奏及臺諫察舉故事為戒,語多切宮壼。拜將作監,進 揚雄《大匠箴》,陳古節儉。時天久不雨,轉封極論《洪範》 天人感應之理及古今遇災修省之實,辭益忠懇。丞 相史嵩之丁父憂,有詔起復,中外莫敢言,惟學校叩 閽力爭。元傑時適輪對,言:「臣前日晉侍經筵,親承聖 問,以大臣史嵩之起復。臣奏:『陛下出命太輕,人言不 可沮』」抑。陛下自盡陛下之禮,大臣自盡大臣之禮,玉 音賜俞,臣又何所容喙。今觀學校之書,使人感嘆。且 大臣讀聖賢之書,畏天命,畏人言,家庭之變,哀戚終 事,禮制有常,臣竊料其何至於忽送死之大事,輕出 以犯清議哉!前日昕庭出命之《易》,士論所以凜凜者, 實以陛下為四海綱常之主。大臣身任道「揆,扶翊綱 常者也。自聞大臣有起復之命,雖未知其避就若何, 凡有父母之心者,莫不失聲涕零。是果何為而然?人 心天理,誰實無之。興言及此,非可使聞於鄰國也。陛 下烏得而不悔悟,大臣烏得而不堅忍!臣懇懇納忠, 何敢詆訐,特為陛下愛惜民彝,為大臣愛惜名節而 已。」疏出,朝野傳誦。帝亦察其忠亮,每從容訪天下事, 經筵益申前議。未幾夜,降御筆,「黜四不才,臺諫起復」 之命遂寢。元老舊德,次第收召,元傑亦兼右司郎官, 拜太常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中書舍人。杜範 入相,復延議軍國事。為書無慮數十,所言皆朝廷大 政,邊鄙遠慮。每裁書至宗社隱憂處,輒閣筆揮涕,書 就隨削槀雖子弟無有知者。六月朔,輪當侍立,以暴 疾謁告,特拜工部侍郎,隨乞納祿。詔轉一官致仕,夜 四鼓遂卒。先元傑未死之一日,方謁左丞相范鍾歸, 又折簡察院劉應起,將以翌日奏事。是夕俄熱大作, 詰朝不能造朝,夜煩愈甚,指爪忽裂以死。朝紳及三 學諸生往弔,相顧駭泣。訃聞,帝震悼曰:「徐元傑前日 方侍立,不聞有疾,何死之遽耶?」亟遣中使問狀,賻贈 銀絹二百計。已而太學諸生伏闕愬其為中毒,且曰: 「昔小人有傾君子者,不過使之自死於蠻煙瘴雨之 鄉。今蠻煙瘴雨不在嶺海,而在陛下之朝廷。望奮發 睿斷,大明典刑。」於是三學諸生相繼叩閽訟冤,臺諫 交疏論奏,監學官亦合辭聞於朝,二子:直諒、直方,乞 以恤典充賞格。有旨付臨安府逮醫者孫志寧及常 所給使鞫治。既又改理寺,詔殿中侍御史鄭寀董之, 且募告者賞緡錢十萬,官初品。大理寺正黃濤謂「伏 暑證二子乞斬濤謝先臣,然獄迄無成,海內人士傷 之。」帝悼念不已,賜官田五百畝、緡錢五千給其家,賜 諡忠愍。

吳泳

編輯

按《宋史》本傳:「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進士。歷官 為軍器少監,行太府寺丞,行校書郎,升祕書丞,兼權 司封郎官,兼樞密院編修官,升著作郎,時暫兼權直 舍人院,輪對,言:願陛下養心,以清明約己,以恭儉進 德,以剛毅發強,毋以旨酒違善言,毋以嬖御嫉莊士, 毋以靡曼之色伐天性。杜漸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 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夫然後移所留之聰明以經 世務,移所舍之精神以強國政,移所用之心力以恤 罷民,移所當省之浮費以犒邊上久戍之士,則不惟 可以消弭災變,攘除姦凶,殄滅寇賊,雖以是建久安 長治之策可也。」他日入對,又言:「誦往哲之遺言,進謀 國之上策,實不過曰內修政事而已。」然所謂內修者, 非但車馬器械之謂也;袞職之闕,所當修也;官師之 曠,所當修也;出令之所弗清,所當修也;本兵之地弗 嚴,所當修也;直言敢諫之未得其職,所當修也;折衝 禦侮之弗堪其任,所當修也。陛下𨓆修於其上,百官 有司交修於其下。朝廷既正,人心既附,然後申警國人,精討軍實,合內修「外攘為一事。神州赤縣,皆在吾 指顧中矣。」《火災,應詔上封事》曰:「京城之災,京城之所 見也;四方有敗,陛下亦得而見之乎?夫慘莫慘於兵 也,而連年不戢,則甚於火矣;酷莫酷於吏也,而頻歲 橫征,則猛於火矣。閩之民困於盜,浙之民困於水,蜀 之民困於兵。橫斂之原,既不澄於上,苞苴之根,又不 絕於下,譬彼壞木,疾用無枝,而內涸之形見矣。」遷祕 書少監兼權中書舍人,尋遷起居舍人兼權吏部侍 郎兼直學士院。疏言:「世之識治體而憂時幾者,以為 天運將變矣,世道將降矣,國論將更矣,正人將引去 而舊人將登用矣。執持初意,封植正論,茲非砥柱傾 頹之時乎?若使廉通敏慧者專治財賦,淑慎曉暢者 專御軍旅,明清敬謹者專典刑獄。經術通明使道訓 典,文雅麗則使作訓辭,秉節堅厲使備風憲,奉法循 理使居牧守。剛直有守者不聽其引去,恬𨓆無競者 不聽其里居,功名慷慨者不佚之以祠庭,言論闓爽 者不寘之於外服。隨才器使各盡其分,則短長小大, 安有不適用者哉?」又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 務四事。」權刑部尚書兼修玉牒。以寶章閣直學士知 寧國府,提舉太平興國宮,進寶章閣學士,差知溫州。 赴官,道間聞溫州饑,至處州,乞蠲租科降救饑者四 萬八千有奇,放夏稅一十二萬有奇,秋苗二萬八千 有奇,病者復與之藥。事聞,賜衣帶、鞍馬。改知泉州,以 言罷。所著有《鶴林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