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789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八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七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八十九卷目錄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九

  宋六

  賈昌衡      王靖

  滕元發      陶弼

  熊本       王安禮

  葛宮       元絳

  榮諲       韓贄

  楚建中      盧革

  馬仲甫      孫長卿

  王獵       趙概

  齊恢       劉庠

  錢暄       吳中復

  王克臣      朱壽隆

  余良肱      蒲卣

  范子奇      喬執中

  章衡       黃廉

  葉康直      魯有開

  李常       楊汲

  張問       呂公孺

  李壽朋      孔宗翰

  盧秉       王質

  趙君錫      杜紘

  謝麟       穆衍

官常典第七百八十九卷

政事部名臣列傳十九

編輯

宋六

編輯

賈昌衡

編輯

按《宋史賈昌朝傳》:「昌朝弟昌衡,字子平,舉進士,為梓 州路轉運判官。賈人請富順井鹽吏,視賄多寡為先 後,昌衡一隨月日給之。瀘州邊夷蠻,故時守以武吏, 昌衡請由東銓調選。蠻驅馬來市,官第其良駑為二 等,上者送秦州,下者輒輕估直而抑買,昌衡請嚴禁 之。徙提點淮南刑獄、廣東轉運使,徙兩浙路。熙寧更」 法度、核吏治,昌衡數以利害聞,神宗獎其論奏忠益, 召為戶部副使、提舉市易司課羨,增秩右諫議大夫, 加集賢殿修撰、知河南府。歷陳鄆、應天府、鄧州,以正 議大夫致仕,卒。從子炎。

王靖

編輯

按《宋史王素傳》:「素從子靖,字詹叔,早孤,自力於學,好 講切天下利害。以祖蔭歷通判閬州,知滁州,主管北 京御史臺。契丹數遣橫使來,靖疏言:彼利中國賜遺, 挾虛聲以濟其欲,漸不可長,宜有以折之。又請復明 經科,加試貢士以策,觀其所學,稍變聲律之習。擢利 州路轉運判官,提點陝西刑獄。鄉戶役於州縣者,優」 則願久留,勞則欲亟去,吏得權其遲速,靖一以歲月 遣代,遂為令。徙河東長子縣。賊殺人,捕治十數輩,不 得實,皆釋去。靖閱其牘曰:「此真盜也。」教吏曲折訊囚, 果服罪。為開封府推官。曹、濮盜害官,吏久不獲,靖受 詔督捕,成擒者十八九。因言盜之不戢,由大姓為囊 櫜,請並坐之,著為令。徙廣南轉運使。熙寧初,廣人訛 言交阯且至,老幼入保。事聞,中外以為憂。神宗曰:「王 靖在彼,可無念。」即拜太常少卿、直昭文館、知廣州。居 二年,入為度支副使,卒。子古。

滕元發

編輯

按《宋史》本傳:「元發,初名甫,字元發,以避高魯王諱,改 字為名而字達道,東陽人。將生之夕,母夢虎行月中, 墮其室。性豪儁慷慨,不拘小節。九歲能賦詩,范仲淹 見而奇之,舉進士,廷試第三,因聲韻不中程,罷。再舉, 復第三,授大理評事,通判湖州。孫沔守杭,見而異之, 曰:『奇才也。後當為賢將』。授以治劇守邊之略,召試,為」 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鹽鐵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 英宗書其姓名藏禁中,未及用。神宗即位,召問治亂 之道,對曰:「治亂之道,如黑白東西,所以變色易位者, 朋黨汨之也。」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黨乎?」曰:「君子 無黨,辟之草木,綢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 無朋黨,雖中主可以濟;不然,雖上聖亦殆。」神宗以為 名言,太息久之。進知制誥、知諫院。御史中丞王陶論 宰相不押班為跋扈,神宗以問元發,元發曰:「宰相固 有罪,然以為跋扈,則臣以為欺天陷人矣。」拜御史中 丞。種諤擅築綏州,且與薛向發諸路兵。環慶、保安皆 出剽掠,夏人誘殺將官楊定。元發上疏極言諒祚已 納款,不當失信,邊隙「一開,兵連民疲,必為內憂。」又中 書、樞密制邊事多不合,中書賞戰功而樞密降約束, 樞密詰修堡而中書降褒詔。元發言:「戰守,大事也,而 異同如是,願敕二府,必同而後下。」宰相以其子判鼓 院,諫官謂不可。神宗曰:「鼓院,傳達而已,何與於事?」元 發曰:「人有訴宰相使其子達之,可乎?」神宗悟,為罷之京師郡國地震,元發上疏指陳致災之由,大臣不悅, 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朕意也。」留不遣。館伴契丹 使楊興公,開懷與之語,興公感動,將去,泣之而別。河 北地大震,命元發為安撫使。時城舍多圮,吏民懼壓, 皆幄寢𦭞舍。元發獨處屋下,曰:「屋摧民死,吾當以身 同之。」瘞死食饑,除田租,修隄障,察貪殘,督盜賊,北道 遂安。除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民王穎有金為鄰婦所 隱,閱數尹不獲直,穎憤而致傴,扶杖訴於廷。元發一 問得實,反其金,穎投杖仰謝,失傴所在。夏國主秉常 被篡,元發言:「繼遷死時,李氏幾不立矣。當時大臣不 能分建諸豪,乃以全地王之,至今為患。今秉常失位, 諸將爭權,天以此遺陛下,若再失此時,悔將無及。請 擇立一賢將,假以重權,使經營分裂之,可不勞而定 百年之計也。」神宗奇其策,然不果用。元發在神宗前, 論事如家人父子,言無文飾,洞見肝鬲。神宗知其誠 藎,事無巨細,人無親疏,輒皆問之,元發隨事解答,不 少嫌隱。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哅𨥈,然元發有言,神 宗信之也。因事以翰林侍讀學士出知鄆州,徙定州。 初入郡,言新法之害,且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既 為郡,乃親見之。」歲旱求言,又疏奏:「新法害民者,陛下 既知之矣,但下一手詔,應熙寧三年以來所行有不 便者,悉罷之,則民心悅而天意解矣。」皆不聽。歷青州、 應天府、齊鄧二州。會婦黨李逄為逆,或因以擠之,黜 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歲,猶以前過貶居筠 州。或以為復有後命。元發談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 知吾忠,吾何憂哉?」遂上章自訟,有曰:「樂羊無功,謗書 滿篋,即墨何罪?」毀言日聞。神宗覽之惻然,即以為湖 州。哲宗登位,徙蘇、揚二州,除龍圖閣直學士,復知鄆 州。學生食不給,民有爭公田二十年不決者,元發曰: 「學無食,而以良田飽頑民乎?」乃請以為學田,遂絕其 訟。時淮南、京東饑,元發慮流民且至,將蒸為癘疫,先 度城外廢營地,召諭富室,使出力為席屋,一夕成二 千五百間,井竈器用皆具,民至如歸所全活五萬。徙 真定,又徙太原。元發治邊凜然,威行西北,號稱名帥。 河東十二將,其八以備西邊,分半番休。元發至之八 月,邊遽來告請八將皆防秋。元發曰:「夏若併兵犯我, 雖八將不敵;若其不來,四將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將 懼,扣閤爭之。元發指其頸曰:「吾已舍此矣,頭可斬,兵 不可出。」是歲,塞上無風塵警,詔以四砦賜夏人,葭蘆 在河東,元發請先畫境而後棄,且曰:「取城易,棄城難。」 命部將訾虎領兵護邊,夏不敢近。夏既得砦,又欲以 綏德城為說,畫境出二十里外。元發曰:「是一舉而失 百里,必不可九。」上章爭之。以老力求淮南,乃為龍圖 閣學士,復知揚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贈左銀青光 祿大夫,諡曰章敏。

陶弼

編輯

按《宋史》本傳:「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儻,放宕吳中,行 山間,有雙鯉戲溪水上,佇觀之傍一老父顧曰:『此龍 也,行且鬥,君宜亟去』。去百步許,雷大震,而兩岸圮木 拔。又出大雲,倉卒遇風暴怒,二十七艘同時溺,獨弼 舟得濟,人以是異之。一見丁謂,謂妻以宗女。因從學 兵法,能持論縱橫。慶曆中,楊畋討湖南,猺弼上謁,畋」 授之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陽朔主簿。儂智高犯 南海,畋為安撫使,辟參軍謀。使下英江,會諸將議擊, 未至,智高解去。弼舍舟,從其徒數十人,間關步山赴 畋。次臨賀,大將蔣偕適戰死,餘眾畏亡將被誅,多降 賊。弼數與之遇,亟矯畋命揭榜道上,諭使歸,許以不 死,凡得千五百人。府罷,調陽朔令。課民植木官道旁, 夾數百里,自是行者無夏秋暑暍之苦,它郡縣悉效 之。攝興安令,移書說桂守蕭固浚靈渠以通漕,不聽。 至李師中,卒浚之。師征安南,餽餉於是乎出,大為民 利。知賓、容、欽三州,換崇儀副使,遷為使、知邕州。邕經 儂寇,井隧蕩然,人不樂其生。弼綏輯惠養,至忘其勤。 諸洞獻土物求內附,弼降意撫答,謝其贄,皆感悅,無 犯邊者。邕地卑下,水易集,夏,大雨彌月。弼登城以望, 三邊皆漫為陂澤,亟窒垠江三門,諭兵民即高避害。 俄而水大至,弼身先版臿,召僚吏賦役,為土囊千餘 置道上,水果從竇入,隨塞之。城雖不壞而人皆乏食, 則發粟廩以振於內,方舟以饁於外。水不及女牆者 三板,旬有五日乃退,公私一無所失亡,自橫、潯以東 數州皆沒。弼久於邕,請便郡,徙鼎州。章惇經理五溪 蠻事,薦為辰州,遷皇城使。降北江彭師宴,授忠州刺 史。郭逵南征,轉弼康州團練使,復知邕州。民再罹禍 亂,散匿山谷,弼率百騎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 㩦幼以歸。逵率官軍臨富良江,使弼殿。交人納款,逵 欲班師,恐為所襲,乃以計夜起,軍不整,騎步相蹈,籍 亂行。賊隔江陵伺覘,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帳下毋 動,遲明,結隊徐行,逵賴以善還。建所得廣源峒為順 州,桄榔為縣。進弼西上閤門使,留知順州。州去邕二 千里,多毒草瘴霧,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然早

暮勞軍,視其良苦,意氣激揚,士莫不感泣,強奮起為
考證
用。交人襲取桄榔,揚聲欲圖州,獨難弼。素得人心,賊

動息皆先知,獲間諜不殺,諭以逆順,縱之去,恩威兩 施,以是終,弼在不敢犯。加東上閤門使,未拜而卒。詔 錄其家五人。弼能為詩,好士樂施,所得俸祿,悉以與 人,家至貧,不恤也。既死,妻在鄉里,僦屋以居。

熊本

編輯

按《宋史》本傳:「本字伯通,番陽人。兒時知學,郡守范仲 淹異其文。進士上第,為撫州軍事判官,稍遷祕書丞, 知建德縣。縣令項包魚池為圭田,本弛以與民。熙寧 初,上書言:『陛下師用賢傑,改修法度,得禹、稷、皋、夔之 佐。由是提舉淮南常平,檢正中書禮房事。六年,瀘川 羅晏夷叛,詔察訪梓、夔,得以便宜治夷事。本嘗通判』」 戎州,習其俗,謂「彼能擾邊者,介十二村豪為鄉導爾。」 以計致百餘人,梟之瀘川,其徒股慄,願矢死自贖。本 請於朝,寵以刺史、巡檢之秩,明示勸賞,皆踴躍順命, 獨柯陰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眾,發黔南義 軍強弩,遣大將王宣、賈昌言率以進討。賊悉力旅拒, 敗之黃葛下,追奔深入。柯陰窘乞降,盡籍丁口土田 及其重寶善馬歸之公上受貢職,於是烏蠻、羅氏、鬼 主諸夷皆從風而靡,願世為漢官奴。遷刑部員外郎、 集賢殿修撰,同判司農寺。神宗勞之曰:「卿不傷財,不 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至於檄奏詳明,近時鮮儷焉。」 賜三品服。西南用兵,蠻中始此。蔡京時為秀州判官, 本言其學行純茂,練習新法,薦為幹當公事。河、湟初, 復,本為秦鳳路都轉運使。熙河法禁闊略,蓄積不支 歲月。本奏「省冗官百四十員,歲減浮費數十萬。」渝州 南川獠木斗叛,詔本安撫。本進營銅佛垻,坑其尤,焚 積聚,以破其黨。木斗氣索,舉秦州地五百里來歸,為 四砦九堡,建銅佛垻為南平軍。初,熟獠王仁貴以木 斗親繫獄,本釋其縛置麾下,至是推鋒先登。大臣議 加本天章閣待制,帝曰:「本之文,朕所自知,當典書命。」 遂知制誥。帝數稱其文有體,命院吏別錄以進。又上 疏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於趨時適治而已。議者 猥用持盈守成之說,文苟簡因循之治,天下之吏因 以安常。習故為俗,奮言納忠者,悠悠之徒,相與蹙額 盱衡而詆罵之。陛下出大號,發大政,可謂極因革之 理。然改制之始,安常習故之群圜視四起,交讙而合 譟,或諍於庭,或謗於市,投劾引去者不可勝數。陛下 燭見至理,獨立不奪,今雖少定,彼將伺隙而逞。願陛 下深念之,勿使譟讙之眾有以窺其間,而終萬世難 就之業,天下幸甚!」本之意,專以媚王安石也。范子淵 創浚河之役,文彥博爭之,命本行視,議如彥博。安石 白出本分司西京。居三年,起知滁州,改廣州,召為工 部侍郎。宜州蠻擾邊,道除龍圖閣待制、知桂州。至則 諭溪洞酋長,戒邊吏勿生事,請選將練兵代戍,益市 馬以足騎兵,宜州遂無事。民蔡寶請幫助識別此字。扇龍蕃與峒戶 相仇殺,欲引兵致討以為功。本質之色動,縛而投之 海,蠻夷以為神,諜告交人明年將入寇,使者實其言, 詔訪本,曰:「使者在道,安得此?藉使有謀,何自先知之?」 已而果妄。是時,既以順州賜李乾德,疆畫未正,交人 緣是輒暴,勿陽地而逐儂智會。智會來乞師,本檄問 狀,乾德斂兵謝。本因請以宿、桑八洞不毛之地賜之, 南荒遂安。轉運判官許彥先議通湖南鹽於廣西,計 口授民,度可得息三十萬。本言「桂管民貧地瘠,恐不 堪命」,議遂格。入為吏部侍郎,踰年,力請外,仍待制、知 洪州。言者謂本棄八洞為失,謀奪一官,徙杭州、江寧 府,再知洪州,召還,卒於道。有文集、奏議共八十卷。

王安禮

編輯

按《宋史》本傳:「安禮,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從河 東唐介辟。熙寧中,鄜延路城囉兀,河東發民四萬負 餉,宣撫使韓絳檄使佐役,後帥呂公弼將從之,安禮 爭曰:『民兵不習武事,今毆之深入,此不為寇所乘,則 凍餓而死爾,宜亟罷遣』。公弼用其言,民得歸。而他路 遇敵者,全軍皆覆。公弼執安禮手言曰:『四萬之眾,豈 偶然哉?果有陰德,相與共之』。」初,絳專爵賞,既上,最多 失實。公弼以狀聞。詔即河東議功,公弼將受之,安禮 曰:「宣撫使以宰相節制諸道,且許便宜封授,一有不 韙,人猶得非之。公藩臣,乃欲隃進功狀於非其任耶?」 公弼遽辭,遂薦安禮於朝。神宗召對,欲驟用之。安石 當國,辭以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他日得見,命之 坐,有司言八品官無賜坐者,特命之。遷直集賢院,出 知潤州、湖州,召為開封府判官。嘗偕尹奏事,既退獨 留,訪以天下事,帝甚鄉納。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蘇 軾下御史獄,勢危甚,無敢救者。安禮從容言:「自古大 度之主,不以言語罪人。軾以才自奮,謂爵位可立取, 顧碌碌如此,其心不能無觖望。今一旦致於理,後世 謂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譴也,行為卿貰之, 卿第去,勿漏言。」軾方賈怨於眾,恐言者緣以害卿也。 李定、張璪皆擿使勿救,安禮不答,軾以故得輕。比進 知制誥。彗星見,詔求直言,安禮上疏曰:「人事失於下, 變象見於上。陛下有仁民愛物之心,而澤不下究,意者左右大臣不均不直,謂忠者為不忠,不賢者為賢。 乘權射利者,用力殫於溝瘠,取利究於園夫,足以干 陰陽而召星變。願察親近之行,杜邪枉之門。至於祈 禳小數,貶損舊章,恐非所以應天者。」帝覽疏嘉歎,諭 之曰:「王珪欲使卿條具,朕嘗謂不應沮格人言以自 壅障。今以一指蔽目,雖泰華在前弗之見。近習蔽其 君,何以異此?卿當益自信。」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事, 至立斷,前滯訟不得其情及具按而未論者幾萬人。 安禮剖決未三月,三獄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繫,皆空 書揭於府前。遼使過而見之,歎息誇異。帝聞之,喜曰: 「昔秦史廖從容俎豆,以奪由余之謀,今安禮能勤吏 事,駭動殊鄰,於古無愧矣。」特升一階。帝數失皇子,太 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國嗣。詔悉改卜,無慮數 十萬計,眾洶懼。安禮諫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於 掩骼埋胔,未聞遷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惻然而罷。 邏者連得匿名書,告人不軌,所涉百餘家,帝付安禮 曰:「亟治之。」安禮驗所指,皆略同,最後一書加三人。有 姓薛者,安禮喜曰:「吾得之矣。」呼問,薛曰:「若豈有素不 快者耶?」曰:「有持筆來售者。」拒之鞅鞅去。其意似見銜, 即命捕訊,果其所為也。即梟其首於市,不逮一人,京 師謂為神明。宗室令騑以數十萬錢買妾,久而斥歸 之,訴府督元直,安禮視妾,既炙敗其面矣,即奏言:「妾 之所以直數十萬者,以姿首也。今炙敗之,則不復可 鬻,此與炮烙之刑何異?請勿理其直,而加厚譴以為 戒。」詔從之,仍奪令騑俸。後宮進油箔,約三年損者反 其價,纔一年有損者,中官持詣府,請如約,詞氣甚厲。 安禮曰:「庸詎非置之不得其地,為風雨燥濕所壞耶? 苟如是,民將無復得直,約不可用也。」卒不追。以是宗 室、中貴人皆憚之。元豐四年,初分三省,置執政,拜中 大夫、尚書右丞,轉左丞。王師問罪夏國,經原承受梁 同奏:「轉運使葉康直餉米,惡不可食。」帝大怒曰:「貴糴 遠餉,反不可用,徒弊民力於道路,康直可斬也。」安禮 曰:「此一梁同之言,疑未必實,當按之。」乃遣判官張大 寧與同參覈,且械繫康直以俟。既而可用者什八九, 帝意解,赦康直。是時,伐夏不得志,李憲又欲再舉,帝 以訪輔臣,王珪曰:「向所患者用不足,朝廷今捐錢鈔 五百萬緡,以供軍食,有餘矣。」安禮曰:「鈔不可噉,必變 而為錢,錢又變為芻糧。今距西征之期纔兩月,安能 集事?」帝曰:「李憲以為已有備,彼宦者能如是,卿等獨 無意乎?唐平淮、蔡,唯裴度謀議與主同。今乃不出公 卿,而出於閹寺,朕甚恥之。」安禮曰:「淮西三州爾,有裴 度之謀,李光顏、李愬之將,然猶引天下之兵力,歷歲 而後定。今夏氏之彊,非淮、蔡比,憲材非度匹,諸將非 有光顏、愬輩,臣懼無以副聖意也。」帝悟而止。後欲除 憲節度使,安禮又以為不可。御史中丞舒亶上章詆 執政,且言:「尚書不置錄目,有旨按吏」罪,安禮請取《臺 錄》以為式,乃與省中同,遂並列亶他事,亶坐廢。徐禧 計議邊事,安禮曰:「禧志大才疏,必誤國。」及永樂敗書 聞,帝曰:「安禮每勸朕勿用兵,少置獄,蓋為是也。」久之, 御史張汝賢論其過,以端明殿學士知江寧府,汝賢 亦罷。元祐中,加資政殿學士,歷揚、青、蔡三州,又為御 史言失學士,移舒州。紹聖初,還職,知永興軍。二年,知 太原府。苦風痹,臥帳中決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 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安禮偉風儀,論議明辨,常以經 綸自任,而闊略細謹,以故數詒《口語》雲。

葛宮

編輯

按《宋史》本傳:「宮字公雅,江陰人。舉進士,授中正軍掌 書記。善屬文。上《太平雅頌》十篇,真宗嘉之,召試學士 院,進兩階。又獻《寶符閣頌》,為楊億所稱。知南充縣,東 川饑,民艱食,部使者檄守資、昌兩州,以惠政聞。知南 劍州,土豪彭孫聚黨數百,憑依山澤為盜,出害吏民, 不可捕,宮遣沙縣尉許抗諭降之。並溪山多產銅銀」, 吏挾姦罔利,課歲不登,宮一變其法,歲羨餘六百萬。 三司使聞於朝,論當賞。宮曰:「天地所產,吾固盜之,又 可為功乎?」卒不言。徙知滁、秀二州。秀介江、湖間,吏為 關,涇潰,上以征往來,間有昏葬,趨期者多不克,宮命 悉毀之。積官祕書監、太子賓客。治平中,轉工部侍郎。 熙寧五年,卒,年八十一。宮性敦厚,恤錄宗黨,撫孤嫠, 賴以存者甚眾。

元絳

編輯

按《宋史》本傳:「絳字厚之,其先臨川危氏。唐末,曾祖仔 倡聚眾保鄉里,進據信州,為楊氏所敗,奔杭州,易姓 曰元。祖德昭,仕吳越,至丞相,遂為錢塘人。絳生而敏 悟,五歲能作詩,九歲謁荊南太守,試以三題,上諸朝, 貧不能行。長舉進士,以廷試誤賦韻,得學究出身。再 舉登第,調江寧推官,攝上元令。民有號王豹子者,豪」 占人田,略男女為僕妾,有欲告者,則殺以滅口。絳捕 寘於法。甲與乙被酒相毆擊,甲歸臥,夜為盜斷足,妻 稱乙告,里長執乙詣縣,而甲已死。絳敕其妻曰:「歸治 而夫喪,乙已伏矣。」陰使信謹吏跡其後,望一僧迎笑,

切切私語。絳命取僧𦄌廡下,詰妻姦狀,即吐實。人問
考證
其故,絳曰:「吾見妻哭不哀,且與傷者」共席,而襦無血

污,是以知之。安撫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縣。豪子 龍聿誘少年周整飲博,以技勝之,計其貲折取上腴 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訟於縣,縣索券為證,則母 手印存,弗受。又訟於州,於使者,擊登聞鼓,皆不得直。 絳至,母又來訴,絳視券,謂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 得周母他牘尾印,而撰偽券續之耳。」聿駭謝,即日歸 整田。知通州海門縣,淮民多盜販鹽,制置使建言:滿 二十斤者皆坐徒。絳曰:「海濱之人,恃鹽以為命,非群 販比也。」笞而縱之。擢江西轉運判官、知台州。州大水 冒城,民廬蕩析。絳出庫錢即其處作室數千區,命人 自占,與期三歲償費,流者皆復業。又甓其城,因門為 閘,以「禦湍漲,後人守其法。」入為度支判官。儂智高叛 嶺南,宿軍邕州,而歲漕不足。絳以直集賢院為廣東 轉運使,建瀕江水砦數十,以待逋寇,繕治十五處,樓 堞,械器皆備,軍食有餘。以功遷工部郎中,歷兩浙、河 北轉運使,召拜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知福州,進 龍圖閣直學士,徙廣、越、荊南,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 拜三司使、參知政事。數請老,神宗命其子耆寧校書 崇文院,慰留之。會大學虞蕃訟博士受賄,事連耆寧, 當下獄。絳請上還職祿,而容耆寧即訊於外,從之。於 是御史至第薄責絳,絳一不自辨,罷知亳州。入辭,帝 謂曰:「朕知卿,一歲即召矣,卿意欲陳訴乎?」絳謝罪,願 得潁,即以為潁州。明年,加資政殿學士、知青州。過都, 留提舉中太乙宮。力疾入謁曰:「臣疾憊子弱,儻一旦 不幸死,則遺骸不得近先人丘墓。」帝惻然曰:「朕為卿 辦襄,雖百子何以加!」詔毋多拜,乘輿行幸勿扈從。又 明年,以太子少保致仕。絳所至有威名而無特操,少 儀矩,仕已顯,猶謂遲晚。在翰林,諂事王安石及其子 弟,時論鄙之。然工於文辭,為流輩推許。景靈宮作神 御十一殿,夜傳詔草《上梁文》,遲明上之。雖在中書,而 蕃夷書詔猶多出其手。既得謝,帝眷眷命之曰:「卿可 營居京師,朕當資幣金,且便耆寧仕進。」絳曰:「臣有田 廬在吳,乞歸鬻之,即築室都城,得望屬車之塵幸矣, 敢冀賜邪!」既行,追賚白金千兩,敕以早還。絳至吳踰 歲,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詔。」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贈太 子少師,諡曰章簡。

榮諲

編輯

按《宋史》本傳:「諲字仲思,濟州任城人。父宗範,知信州 鉛山縣,詔罷縣,募民采銅,民散為盜,宗範請復如故。 真宗嘉異,擢提點江浙諸路銀銅坑冶。歷官九年,諲 舉進士,至鹽鐵判官。晉州產礬,京城大豪輸錢五萬, 緡顓其利,諲請榷於官,自是數入四倍。為廣東轉運 使。廣有板步古河,路絕險,林箐瘴毒。諲開真陽峽至」 洸口古徑,作棧道七十間,抵清遠趨廣州,遂為夷塗。 復入為開封府判官。太康民事浮屠法,相聚祈禳,號 「白衣會」,縣捕數十人送府尹。賈黯疑有妖,請殺其為 首者而流其餘,諲持不從,各具議上之。中書是諲議, 但流其首而杖餘人。加直史館、知澶州,改京東轉運 使。萊陽產銀砂,民有私採者,事露,安撫使欲論以劫 盜,諲曰:「山澤之利,人得有之,所盜者豈民財耶?」貸免 甚眾。又使成都府路,召為戶部副使,以集賢殿修撰 知洪州,以疾故徙舒州,未至而卒。累官祕書監,年六 十五。

韓贄

編輯

按《宋史》本傳:「贄字獻臣,齊州長山人。登進士第,至殿 中侍御史。坐微累,黜監江州稅。道除知睦州,復為侍 御史。荊湖災,出持節安撫。湘中自馬氏擅國,計丁輪 米,身死產竭不得免,贄奏除之。改知諫院,進天章閣 待制。宰相梁適以私容姦,狄青起卒伍,位樞密,內侍 王守忠遷官不次,皆舉劾無所諱。出知滄、瀛二州,遷」 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河決商胡而北,議者 欲復之,役將興,贄言:「北流既安定,驟更之未必能成 功。不若開魏、金隄,使分注故道,支為兩河,或可紓水 患。」詔遣使相視,如其策,才役三千人,幾月而畢。入判 都水監,權開封府,政簡而治。知河南府,建永厚陵,費 省而不擾,神宗稱之。還知審刑院,糾察在京刑獄,知 徐州,以吏部侍郎致仕。贄性行淑均,平居自奉至約, 推所得祿賜買田贍族黨,賴以活者殆百數。退休十 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年八十五卒。

楚建中

編輯

按《宋史》本傳:「建中,字正叔,洛陽人。第進士,知榮河縣。 民苦鹽稅不平,建中約田多寡以為輕重,主管鄜延 經略機宜文字。夏人來正土疆,往涖其事。眾暴至,兩 騎傅矢引滿向之,建中披腹使射,曰:『吾不憚死』。騎即 去,眾服其量。元昊歸款,建中白府,請築安定、黑水八 堡以控東道。夏人果來,聞有備,不敢入。累遷提點京」 東刑獄、鹽鐵判官。昭陵建,命裁定調度,省數十萬計。 歷夔路、淮南、京西轉運使,進度支副使。神宗用事西 鄙,以建中嘗為邊臣所薦,召欲用之,言不合旨,出知 滄州。久之,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知慶州、江寧、成德軍,以正議大夫致仕。元祐初,文彥博薦為戶 部侍郎,不拜。卒,年八十一。

盧革

編輯

按《宋史》本傳:「革字仲辛,湖州德清人。少舉童子,知杭 州馬亮見所為詩,嗟異之。秋貢士,密戒主司勿遺革。 革聞,語人曰:『以私得薦,吾恥之』。去弗就。後二年,遂首 選,至登第,年纔十六。慶曆中,知龔州。蠻入寇,桂管騷 動,革經畫軍須,先事而集。移書安撫使杜杞,請治諸 郡城及易長吏之不才者。又言:嶺外小郡合四五,不 當中州一大縣,無城池甲兵之備,將為賊困。宜度遠 近並省之。」後儂智高來,九郡相繼不守,皆如革慮。知 婺、泉二州,提點廣東刑獄,福建湖南轉運使。復請外, 神宗謂宰相曰:「革廉退如是,宜與嘉郡。」遂為宣州。以 光祿卿致仕,用子秉恩,轉通議大夫,退居於吳十五 年。秉為發運使,得請歲一歸覲。後帥渭,乞解官終養。 帝數賜詔慰勉,時以為榮。卒,年八十二。

馬仲甫

編輯

按《宋史》本傳,仲甫,字子山,廬江人,太子少保亮之子 也。舉進士,知登封縣。轘轅道險戹,遂傭民鑿平為坦 塗,人便其行,為刻石頌美。通判趙州,知台州,為度支 判官。內侍楊永德言漕舟淮、汴間惟水遞鋪為便。詔 仲甫偕往,訂可否。還言其害十餘條,議遂格。出為夔 路轉運使。歲饑,盜粟者當論死,仲甫請罪減一等,詔 須奏裁。復言:「饑羸拘囚,比得報死矣,請決而後奏。」徙 使淮南,真、揚諸州地狹,出米少,官糴之多,價常踴登, 濱江米狼戾而農無所售。仲甫請移糴以舒其患,兩 益於民,從之。遂繇戶部判官為發運使。自淮陰徑泗 上,浮長進,風波覆舟,歲罹其患。仲甫建議鑿洪澤渠 六十里,漕者便之。拜天章閣待制、知瀛州。秦州古渭 介有唐之南,夏人在其北,中通一徑,小警即路絕。仲 甫得篳栗城故址,自雞川砦築堡,北抵南谷,環數百 里為內地,詔賜名「甘谷堡。」故時羌人入城貿易,皆僦 邸,仲甫設館處之,陽示禮厚,實閑之也。熙寧初,守亳、 許、揚三州,糾察在京刑獄,知通進、銀臺司,復為揚州, 提舉崇禧觀,卒。

孫長卿

編輯

按《宋史》本傳:「長卿,字次公,揚州人。以外祖朱㢲任為 祕書省校書郎。天禧中,㢲守雍,命隨所取浮圖像入 見。仁宗方權聽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對,欲留侍東 宮。辭以母疾。詔遷官知楚州糧料院。郡倉積米五十 萬,陳腐不可食,主吏皆懼法,毋敢輕去。長卿為酌新 舊均渫之,吏罪得免。通判河南府。秋,大雨,軍營壞。或」 言某眾將叛,洛中讙然。長卿馳諭之曰:「天雨敗屋廬 未能葺,汝輩豈有欲叛意,得無有乘此動吾軍者邪?」 推首惡一人誅之,留宿其所,眾遂定。詔汰三陵奉先 卒,汰者群譟府下,長卿矯制使還,而具言不可汰之 故,朝廷為止。知和州,民訴人殺弟,長卿察所言無理, 問其貲曰:「上等也,家幾人?」曰:「惟此弟爾。」曰:「然則汝殺 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提點益州路刑獄,歷開封 鹽鐵判官,江東、淮南、河北轉運使,江、浙、荊淮發運使, 歲漕米至八百萬,或疑其多,長卿曰:「吾非欲事羨贏, 以備饑歲爾。」議者謂楚水多風波,請開盱眙河,自淮 趨高郵。長卿言地阻山回繞,役大難就。事下都水,調 工數百萬,卒以不可成,罷之。時又將弛茶禁而收其 征,召長卿議。長卿曰:「本祖宗搉茶,蓋將備二邊之糴, 且不出都內錢,公私以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邊糴 什一,國用耗矣。」乃條所不便十五事,不從。改陝西都 轉運使。踰年,知慶州。州據險高,患無水,蓋嘗疏引澗 谷汲城中,未幾復絕。長卿鑿百井,皆及泉。泥陽有羅 川、馬嶺,上構危棧,下臨不測之淵,過者惴恐。長卿訪 得唐故道,闢為通塗。加集賢院學士、河東都轉運使, 拜龍圖閣直學士、知定州。熙寧元年,河北地大震,城 郭倉庾皆隤,長卿盡力繕補。神宗知其能,轉兵部侍 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長卿無文學,而長於政 事,為能臣,性潔廉,不以一毫取諸人。「定州」當得園利 八十萬,悉歸之。公既沒,詔中使護其喪歸葬。

王獵

編輯

按《宋史》本傳:「獵字得之,長垣人。累應進士不第,乃治 生積錢,既而歎曰:『此敗吾志也』。悉以班諸親族。慶曆 用兵,詔求遺逸,范仲淹薦之,得出身,為永興、藍田主 簿,府使之掌學。諸生有犯法者,獵自責數,以為教之 不至,屏出之。府帥意其私,捕生下獄,獵前白曰:『此特 年少不率教爾。致於理,不足以益美化,恐適貽士類 辱』。」帥悟而喜曰:「吾慮初不及此。」即釋生而待獵加敬。 徙林慮令。縣依山,俗以蒐田為生,不知學獵。立孔子 廟,擇秀民誨之。漢杜喬墓在境中,往奠謁,建祠其旁。 居官無絲髮擾,吏民愛信,共目為清長官。入為吳王、 潭王宮教授,睦親廣親宅講書,諸王侍講。凡在京藩 十二年,宗室無高卑少長,各得其歡如一日。英宗在 邸,尊禮之,入為皇子,即拜說書。及即位,拜天章閣待

制兼侍講。方議濮王稱,以問獵,獵不可。帝曰:「王待侍
考證
講厚,亦持此說邪?」對曰:「臣荷皇恩厚,不敢以非禮名

號加於王,所以報王也。」帝大悟,自是不復議。以疾請 謝,事不許。疾愈入見,帝喜曰:「侍講乃欲捨朕去乎?」神 宗立,進龍圖閣直學士,求知襄州,未行,改滑州。自工 部郎中為本曹侍郎致仕,給全奉。後八年,卒,年八十。 詔賻絹千匹,官其二孫,賜家人冠帔,人以為寵。

趙概

編輯

按《宋史》本傳:「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 識宏遠,為一時名輩稱許。中進士第,通判海州,為集 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出知 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汎溢之虞,概作石隄二百 丈,高五丈,以障其衝,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 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群盜。」 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 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 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慄。加直集賢院、知青州。坐 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監密州酒、知滁州。山東 有寇李二過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嘗為青州民, 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眾去。召修起居注。歐陽修 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閣 待制,糾察在京刑獄,修遂知制誥,踰歲,概始代之。郊 祀當任,子進階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謂曰: 「君即為學士,擬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願及今 拜君,賜以為榮。」乃許之,後遂為例。蘇舜欽等以群飲 逐概,言:「預會者皆館閣名士,舉而棄之,觖士大夫望, 非國之福也。」不報。求知蘇州,終母喪,入為翰林學士, 聘契丹。契丹主會獵,請賦《信誓如山河》詩成,親酌 玉杯為概勸,且授侍臣劉六符素扇寫之,納袖中,其 禮重如此。還兼侍讀學士。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 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 示天下?」乃止。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 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衛罷,概至,首 言之,茂實竟去。御藥院內臣有寄資至團練使者,謂 之暗轉,概請明限以年,詔俟出院遷之,毋得累寄。擢 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熙寧初,拜觀文殿學 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 也。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 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 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 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閱。元豐六年,薨, 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諡曰康靖。概秉心和平,與人 無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 以比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 卹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誥,及修有 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 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為鄆州時,吏按前 守馮浩侵公使錢三十萬,當以職田租償。概知其貧, 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為類此。概初名禋,嘗夢神人 金書名簿有趙概,遂更雲。

齊恢

編輯

按《宋史》本傳:「恢字熙業,蒲陰人,唐宰相映之裔也。第 進士,歷通判陳州,提點成都府路刑獄。三年,徙河東。 凡公帑格外餽餉之物,一無所受。單車而東,入為戶 部判官。神宗出閣,精簡官僚,韓琦薦其賢,以直昭文 館,為穎王府翊善,進太子左諭德。帝即位,拜天章閣 待制,知通進銀臺司,出知相州,召知審官西院,糾察」 在京刑獄,卒,年六十六。恢居鄉里,恂恂稱君子。臨政 府,明白簡約,不苛擾,所至人愛之。帝念舊僚,自諫議 大夫特贈工部侍郎。

劉庠

編輯

按《宋史》本傳:「庠字希道,彭城人。八歲能詩。蔡齊妻以 子,用齊遺奏,補將作監主簿。復中進士第,為高密廣 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書論時事。帝以示韓琦, 琦對之未識,帝益嘉重,除監察御史裡行。日食甫數 日,苑中張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祈天戒,詔罷之。會聖 宮修仁宗神御殿,甚宏麗,庠言天子之孝在繼先志 隆大業,不在宗廟之靡,宜損其制,以昭先帝儉德。」奉 宸庫被盜,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幾察厲禁,實近侍主 之,當並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銷金法,庠奏言法行當 自貴近始。帝不豫,儲嗣未正。庠拜疏謂:「太子天下本 漢文帝於初元即為無窮計。穎王長且賢,宜亟立,使 日侍禁中,閱四方章奏。」帝皆行之。神宗立,遷殿中侍 御史,為右司諫。言:「中國禦戎之策,守信為上。昔元昊 之叛,五來五得志,海內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捨 近功,為國家長利。」奉使契丹,故事,兩國忌日不相避。 契丹張宴白溝日,當英宗祥祭,庠丐免,契丹義而聽 之。除集賢殿修撰、河東轉運使。庠計一路之產,鐵利 為饒,請復舊冶鼓鑄,通隰州鹽礬博易以濟用。又請 募民入粟塞下,豫為足食。進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 運使。契丹侵霸州土場,或言河北不可不備。庠上五 策,料其必不動,已而果然。大河東流,議者欲徙而北內侍程昉希功請益兵濟役,庠請「遲以歲月,徐觀其 勢而順導之」,朝廷是其議。移知真定府,又為河東都 轉運使,召知開封府。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見 之,戒典謁者曰:「今日客至勿納,惟劉尹來即告我。」有 語庠者曰:「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見。」庠謂:「見之何所言, 自彼執政,未嘗一事合人情,脫問青苗、免役,將何辭 以對?」竟不往。奏論新法,神宗諭之曰:「奈何不與大臣 協心濟治乎?」庠曰:「臣子於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 下,不敢附安石。」會與蔡確爭廷參禮,遂以為龍圖閣 直學士、知太原府。請復憲州,募民子弟剽銳工技擊 者,籍為勇敢,倣漢謫戍法,貰流以下罪,徙實河外。契 丹建牙雲中,遣騎涉內地,邊吏執之,契丹檄取紛然。 又遣使議疆事,眾疑其造兵端,欲大為備。庠奏言:「雲 朔歲儉,軍無見糧。」契丹張「形示彊,造端首禍,曲在彼 不在我,願勿聽。宜先諭以理,然後飭兵觀釁。」帝嘉使 者辭順,訖以黃嵬山、分水嶺立新疆。遭母喪,服終,知 成都府。乞禁西山六州與漢人婚姻,勿蹈吐蕃取維 州之害。徙泰州。坐失舉,除知虢州,移江寧府、滁州,徙 永興軍。時西征無功,關內騷動,庠過關,力言虛內事 外,恐搖根本。帝感納其忠。元祐初,加樞密直學士、知 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聞之曰:「帥臣極難得,劉庠可 惜也。」庠有吏能,淹通歷代史,王安石稱其博。卒後,蘇 頌論庠治平建儲之功,詔褒錄其子。

錢暄

編輯

按《宋史錢惟演傳》:惟演子暄,字載陽,以父蔭累官駕 部郎中,知撫州,移台州。台城惡地下,秋潦暴集,輒圮 溺人多即山為居。暄為增治城堞,壘石為臺,作大隄 捍之。進少府監,權鹽鐵副使。暄鉤考諸路逋租,兩浙 轉運使負課當坐。暄上言:「浙部仍歲饑,故租賦不登 籍。今使者獲罪,必亟斂於民,民不堪矣。」神宗即詔釋 之。官制行,為光祿卿,出知鄆州,拜寶文閣待制,卒。子 景臻,尚秦、魯國大長公主。景臻子忱,在《外戚傳》。

吳中復

編輯

按《宋史》本傳:「中復,字仲庶,興國永興人。父仲舉,仕李 煜,為池陽令。曹彬平江南,仲舉嘗殺彬所招使者。城 陷,彬執之,仲舉曰:『世祿,李氏國亡而死,職也』。彬義而 不殺。中復進士及第,知峨眉縣。邊夷民事淫祠太盛, 中復悉廢之。廉於居官,代還不載一物。通判潭州,御 史中丞孫抃薦為監察御史,初不相識也。或問之,抃」 曰:「昔人恥為呈身御史,今豈有識面臺官耶?」遷殿中 侍御史。彈宰相梁適,仁宗曰:「馬遵亦言之矣。」且問中 復曰:「唐自天寶後治亂分,何也?」中復歷引姚崇、九齡、 林甫、國忠用舍以對。適罷,中復亦通判虔州,未至,復 還臺。富弼主李仲昌開六漯河,內臣劉恢密告所斷 岡與國姓上名同,賈昌朝陰助之,欲以搖弼,詔中復 往治,促行甚急。中復言:「獄起姦臣,非盛世所宜有。」馳 至,較其名,乃趙征材也,亦無岡勢,獄以故得止。又彈 宰相劉沆,沆罷。改右司諫、同知諫院。遷御史知雜事、 戶部副使,擢天章閣待制,知澤州、瀛州,移河東都轉 運使,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江寧府。郵兵苦巡轄官苛 刻,縶而鞭之,獄具,法不至死。中復以便宜戮首惡,流 其餘,入奏為令。歷成德軍、成都府、永興軍。河北行青 苗法,使者至,將先下州縣,中復檄之曰:「斂散自有期, 今先事擾之,何也?」拒不聽,且以報安撫司。韓琦方疏 諫青苗,錄其語以上。熙寧併省郡邑,以永康為縣,中 復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廢。」其後因夷,竟復之。關內大 旱,民多流亡,中復請加賑卹,執政惡之,遣使往視,謂 為不實,削一階,提舉玉隆觀。起知荊南,坐過用公使 酒,免。卒,年六十八。中復樂易簡約,好周人之急,士大 夫稱之。從孫擇仁。

王克臣

編輯

按《宋史王審琦傳》:審琦子承衍,承衍孫克臣,字子難。 承衍尚秦國賢穆公主,克臣第景祐進士,仁宗閱其 文,顧侍臣曰:「賢穆有孫登科,可喜也。」仕累通判壽州。 鼓角卒夜入州廨擊郡將,既就擒,而監兵使所部被 甲操刃立庭中,官吏駭觀,克臣徐言曰:「此不過為盜 耳。」立遣甲者去,戒兇卒勿妄引他人。眾讙服。是日天 貺節,率掾屬朝謁如常儀,人賴以安。猶坐貶監潭州 稅。熙寧中,為開封、度支二判官,遷鹽鐵副使。時鄭俠 以上書竄嶺表,克臣嘗薦俠,且餽之白金,又坐奪官。 復為戶部副使,以集賢殿修撰知鄆州。京東多盜,克 臣請以便宜處決,遂下諸郡使械送尤桀者斬以徇, 盜為少衰。河決曹村,克臣亟築隄城下,或曰:「河決澶 淵,去鄆為遠,且州徙於高,八十年不知有水患,安事 此?」克臣不聽,役愈急。隄成,水大至,不沒者才尺餘。復 起甬道屬之東平王陵,埽人得趨以避水。事寧,皆繪 像祀之。進天章閣待制,徙知瀛州。有告外間入境,密 旨趣具獄,株連甚眾,克臣陰緩之,已而得為間者於 他道。徙知太原。王中正西討罔功,而誣克臣姑息士 卒,使無固志,黜為單州。明年,拜工部侍郎。至是,神宗

幸尚書省,至部舍,上輦,獎其治力,以為雖少者不及
考證
顧。其子駙馬都尉師約使入覲。元祐四年,以龍圖閣

直學士、大中大夫卒,年七十六。

朱壽隆

編輯

按《宋史》本傳:「壽隆,字仲山,密州諸城人。以蔭知九隴 縣。吏告民一家七人以火死,壽隆曰:『寧有盡室就焚, 無一脫者,殆必有姦』。逾月獲盜,果殺其人而縱火也。 知宿州,宿多劇盜,至白畫被甲,剽攻郡縣不能制。壽 隆設方略耳目,捕斬千餘人,擢提點廣西刑獄。嶺外 新經儂寇,修營城障,貴州虐用其人,不能聊生。壽隆」 馳詣州,械守送獄,奏黜之。老稚婦女遭亂流轉不能 自還者,檄所在資送其還。舊制,溪蠻侵暴羈靡州,雖 殺人無得讎報,壽隆請聽相償,蠻始畏戢。歷鹽鐵度 支判官、夔路轉運使。巴、峽地隘,民困於役,免其不應 法者千五百人。復為鹽鐵判官、京東轉運使,賜三品 服。歲惡民移,壽隆諭大姓富室畜為田僕,舉貸立息, 官為置籍索之,貧富交利。以少府監知揚州,卒,年六 十八。壽隆為人和厚,接談怡怡,必當於理,而不屈於 權貴。狄青討賊,欲殺裨將不用命者數人,壽隆極論 罪不當死,孫沔在坐,曰:「儂賊害民萬計,此何足惜。」壽 隆曰:「王師之來,以除民害,顧可效賊為暴耶?」青感其 言而止。

余良肱

編輯

按《宋史》本傳:「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寧人。第進士,調荊 南司理參軍。屬縣捕得殺人者,既自誣服,良肱視驗 屍與刃,疑之曰:『豈有刃盈尺而傷不及寸乎?白府請 自捕逮。未幾,更獲真殺人者。民有失財物逾十萬,逮 平民數十人,方暑,搒掠號呼聞於外,或有附吏耳語, 良肱陰知其為盜,亟捕詰之,贓盡,得改大理寺丞,出』」 知湘陰縣。縣逋米數千石,歲責里胥代輸,良肱論列 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湖善溢,漂官民廬舍,良肱 壘石隄二十里障之,潮不為害。時王陶為屬官,常以 氣犯府帥,吏或訴陶,帥挾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 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帥遂已。後陶官於朝,果以 直聞。知虔州,士大夫死嶺外者,喪車自虔出,多弱子 寡婦,良肱悉力振護,孤女無所依者,出俸錢嫁之。以 母老,得知南康軍。丁母憂,服除,為三司使判官。方關、 陝用兵,朝議貸在京民錢,良肱力爭之,會大臣亦以 為言,議遂格。內府出腐幣售三司,三司吏將受之,良 肱獨曰:「若賦諸軍,軍且怨;不則貨諸民,民且病。請付 文思以奉帷幄。」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舉汴 河司。汴水澱淤,流且緩,執政主挾河議,良肱謂:「善治 水者不與水爭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 右,三年可使水復行地中。」弗聽。又議伐汴隄木以資 狹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餘里,江、淮漕卒接踵者,行 多病暍,藉蔭以休。又其根盤錯,與隄為固,伐之不便, 屢爭」不能得,迺請不與其事。執政雖怒,竟不為屈。改 太常少卿、知澗州,遷光祿卿、知宣州,治為江東最。請 老,提舉洪州玉隆觀。卒,年八十一。七子:卞、爽最知名。

蒲卣

編輯

按《宋史》本傳:「卣字君錫,閬州人。母任知書,里中號《任 五經》。卣幼以開敏聞,中進士第,歷利州司戶參軍、三 泉主簿,知合江金水縣,通判文州。有獻議者,欲開文 州徑路達陝西。卣言:洮、岷積石,至文為甚。邇,自文出 江油,鄧艾取蜀故道也。異時鬼章欲從此窺蜀,為其 阻隘而止。夏人志此久矣,可為之通道乎?」議遂塞。為 睦親宅教授,提舉湖北京西常平。崇寧均田,轉運使 以用不足,將度費以定稅,卣曰:「詔旨所以加惠元元 爾,初不在增賦也。」宛、襄地廣沃,國初募民墾田,得為 世業,令人毋輒訴,蓋百年矣,好訟者稍以易佃法搖 之,卣一切禁止。有持獻於權貴而降中旨給賜者,卣 言:「地盈千頃,戶且數百,傳子至孫久。一旦改隸,眾將 不安。先朝明詔具在,不可易也。」朝廷是其議,提點湖 南刑獄,知鼎、遼、隴、寧四州,復提舉潼州路刑獄。有議 榷酤於瀘、敘間,雲歲可得錢二十萬。卣言:「先朝念此 地夷漠雜居,故弛其榷禁,以惠安邊人。今之所行,未 見其利。」乃止。累官中大夫,卒,年七十二。

范子奇

編輯

按《宋史范雍傳》:「雍孫子奇,字仲濟,階祖雍蔭,簽書並 州判官。以唐介薦,神宗賜對,提舉修在京倉。三司使 又薦,按覆營繕,匠吏積為欺隱,懼罪,造飛語聞之,神 宗遣大閹張茂則察其無私,勞之曰:『為吏當如是,無 恤人言』。」授戶部判官,為湖南轉運副使。建言梅山蠻 恃險為邊患,宜拓取之。後章惇開五溪議由此起。入 判將作監。使於遼,導者改路回遠,子奇謂曰:「此去雲 中有直道,旬日可至,何為出此?」導者又欲沮子奇下 馬館門外,子奇曰:「異時於中門下馬,今何以輒易導 者?」計屈,歷河東、陝西、河北、京東四路轉運使,工部左 司二郎中,加直龍圖閣。使河北諸郡,猶榷鹽,奏罷之。 元祐初,為將作監、司農卿,復使陝西,以病解。起知鄭 州,加集賢殿修撰、知河陽。召權戶部侍郎,刪酒戶苛 禁及《奴婢告主給賞法》。未幾,出知慶州。廣儲蓄,繕城柵,嚴守備,羈黠羌。推誠待下,人樂為用。入為吏部侍 郎,以待制致仕,卒,年六十三。子坦。

喬執中

編輯

按《宋史》本傳:「執中,字希聖,高郵人。入太學,補《五經》,講 書五年不謁告。王安石為群牧判官,見而器之,命子 弟與之游。擢進士,調須城主簿。時河役大興,部役者 不得人,一夕譟而潰,因致大獄。執中往代,終帖然。富 民賂吏,將刱橋所居,以罔市利,執中疏其害。使者入 吏言使成之,執中曰:『官可去,橋不可刱也』。卒不能奪。」 王安石為政,引執中編修《熙寧條例》,選提舉湖南常 平。章惇討五溪,檄執中取大田、離子二峒,峒路險絕, 期迫,執中但走一校,諭其酋,即相率歸命。錄功當遷 秩,辭以及父母,就徙轉運判官。召為司農丞,提點開 封縣鎮。諸縣牧地,民耕歲久,議者將取之。當夷丘墓, 伐桑柘,萬家相聚而泣。執中請於朝,神宗詔復予民。 改提點京西北路刑獄。時河決廣武,埽危甚,相聚莫 敢登。執中不顧,立其上,眾隨之如蟻附,不日埽成。元 祐初,為吏部郎中,請選人由縣令、錄事參軍致仕者 升朝籍,得封其親。兼徐王府侍講、翊善,遷起居舍人、 起居郎,權給事中。有司以天下讞獄失出入者同坐, 執中駁之曰:「先王重入而輕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 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復肯與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 也。」進中書舍人。邢恕遇赦甄復,執中言恕深結蔡確, 鼓唱扇搖,今復其官。懼疑中外。遷給事中、刑部侍郎。 紹聖初,上官均摭執中為呂大防所用,以寶文閣待 制知鄆州。執中寬厚有仁心,屢典刑獄,雪活以百數。 明年,夢神人𢌿以騎都尉。詰旦為客言之。少焉談笑 而逝。年六十三。

章衡

編輯

按《宋史》本傳:「衡字子平,浦城人。嘉祐二年,進士第一, 通判湖州,直集賢院,改鹽鐵判官,同修起居注。」物有 掛空籍者,奏請蠲之。又言:「三司經費,取領而無多寡, 率不預知,急則斂於民,倉卒趨迫,故苦其難供。願敕 三部判官簿正其數,即有所賦,先期下之,使公私皆 濟。」三司使忌其能,出知汝州、穎州。熙寧初,還判太常 寺。建言:「自《唐開元纂》」「《禮書》以國恤一章為豫凶事, 刪而去之,故不幸遇事,則捃摭墜殘,茫無所據。今宜 為《厚陵集禮》,以貽萬世。」從之。出知鄭州,奏罷原武監, 弛牧地四千二百頃以予民。復判太常,知審官西院。 使遼,燕射連發破的,遼以為文武兼備,待之異於他 使。歸復命,言遼境無備,因此時可復山後八州。不聽。 衡患學者不知古今,纂歷代帝系,名曰《編年通載》,神 宗覽而善之,謂可冠冕諸史,且念其嘗先多士進用, 獨後面賜三品服,判吏部流內銓。嘗有員闕,既擬注, 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訟吏部,宰相主其說。衡連奏疏 與之辨。或曰:「宰相之勢,恐不可深較。」衡不為止,至訴 於御前。神宗命內侍偕至中書,宰相見之,怒。衡曰:「衡 為朝廷法耳。」以狀上請而視之,相悟曰:「若爾,吏部是 矣。」乃罪三班。未幾,知通進銀臺司,直舍人院,拜寶文 閣待制、知澶州。神宗曰:「卿為仁宗朝魁甲,《寶文》藏御 集之處,未始除人,今以之處卿。」衡拜謝。至都,會官立 法禁民販鹽,衡言:「民恃鹽以生,生之所在,雖犯法不 顧。空令犴獄日繁,請如故便。」徙知成德軍,坐事免。「元 祐中,歷秀、襄、河陽曹、蘇州,加集賢院學士,復以待制 知揚、廬、宣、穎州。」卒,年七十五。

黃廉

編輯

按《宋史》本傳:「廉字夷仲,洪州分寧人。第進士,歷州縣。 熙寧初,或薦之王安石,安石與之言,問免役事,廉據 舊法以對甚悉。安石曰:『是必能辦新法』。白神宗,召訪 時務,對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 朝廷立法之意則一,而四方推奉紛然不同,所以法 行而民病。陛下不盡察也。河朔被水,河南、齊、晉旱,淮、 浙飛蝗,江南疫癘,陛下不盡知也』。」帝即命廉體量振 濟東道。除司農丞,還報合旨,權利州路轉運判官,復 丞司農,為監察御史裡行。建言:「成天下之務,莫急於 人才。願令兩制近臣及轉運使各得舉士。」詔各薦一 人。繼言:「寒遠下僚,既得名聞於上,願令中書審其能 而表用,則急才之詔,不虛行於天下矣。」又言:「比年水 旱,民蒙支貸倚閣之恩。今幸歲豐,有司悉當舉催。久 饑初稔,累給併償,是使民遇豐年而思歉歲也。請令 諸道以漸督取之。」論俞充結王中正致宰屬,並言中 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蓋無類,顧駕御之何如耳。」對 曰:「雖然,臣慮漸不可長也。」河決曹村,壞田三十萬頃, 民廬舍三十八萬家。受詔安撫京東,發廩振饑,遠不 能至者,分遣吏移給,擇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過所 毋征算,轉行者賦糧,質私牛而與之錢,養男女棄於 道者,丁壯則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萬。相州獄起,鄧 伯溫、上官均論其冤,得譴去,詔廉詰之,竟不能正。未 幾獄成,始悔之。加集賢校理、提點河東刑獄。遼人求 代北地,廉言:「分水畫境,失中國險固,啟豺狼心。」其後

契丹果包取兩不耕地,下臨鴈門,父老以為恨。王中
考證
正發西兵,用一而調二,轉運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

剝至骨,斟酌不乏興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師 必無功,盍有以善其後?」既大軍潰歸,中正嫁罪於轉 餉,廉詣上黨對理,坐貶秩。元祐元年,召為戶部郎中。 陸思閔《茶法》為川、陝害,遣廉使蜀按察,至則奏罷其 泰甚者。且言:「前所為誠病民,若悉以予之,則邊計不 集,蜀貨不通,園甿將受其敝。請榷熙、秦茶勿罷,而許 東路通商;禁南茶毋入陝西,以利蜀貨。定俵馬歲額 為萬八千匹。」朝廷可其議,使以直祕閣提舉。明年,進 為左司郎中,遷起居郎、集賢殿修撰、樞密都承旨。上 官均論其往附蔡確為獄,改陝西都轉運使,拜給事 中。卒,年五十九。

葉康直

編輯

按《宋史》本傳:「康直,字景溫,建州人。擢進士第,知光化 縣。縣多竹,民皆編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寧火患,凡 政皆務以利民。時豐稷為穀城令,亦以治績顯,人歌 之曰:『葉光化,豐穀城。清如水,平如衡。曾布行新法,以 為司農屬。歷永興、秦鳳轉運判官,從陝西進提點刑 獄、轉運副使。五路兵西征,康直領涇原糧道,承受內』」 侍梁同以餉惡妄奏,神宗怒,械康直將誅之,王安禮 力救,得歸故官。元祐初,加直龍圖閣、知秦州。中書舍 人曾肇、蘇轍劾康直諂事李憲,免官,究實無狀。改知 河中府,復為秦州。夏人侵甘、谷,康直戒諸將設伏以 待,殲其二酋,自是不敢犯境。進寶文閣待制、陝西都 轉運使。以疾請知亳州。通濬積潦,民獲田數十萬畝。 召為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

魯有開

編輯

按《宋史》本傳,有開,字元翰,參知政事宗道從子也。好 禮樂,通《左氏春秋》。用宗道蔭,知韋城縣。曹、濮劇盜橫 行旁縣間,聞其名不敢入境。知確山縣,大姓把持官 政,有開治其最甚者,遂以無事。興廢陂,溉民田數千 頃。富弼守蔡,薦之,以為有古循吏風。知金州,有蠱獄, 當死者數十人,有開曰:「欲殺人,衷謀之足矣,安得若 是眾邪?訊之則誣天。」方旱,獄白而雨。知南康軍,代還。 熙寧行新法,王安石問:江南如何,曰:「新法行,未見其 患當在異日也。」以所對乖異,出通判杭州。知衛州。水 災,人乏食,擅貸常平錢粟與之,且奏乞蠲其息。徙冀 州,增隄,或謂:郡無水患,何以役為有?開曰:「豫備不虞, 古之善計也。」卒成之。明年,河決,水果至,不能冒隄而 止。朝廷遣使河北,民遮誦有開功狀,召為繕部郎中。 元祐中,歷知信陽軍,洺滑州,復守冀,官至中大夫,卒。

李常

編輯

按《宋史》本傳:「常字公擇,南康建昌人。少讀書廬山白 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 調江州判官、宣州觀察推官。發運使楊佐將薦改秩, 常推其友劉琦,佐曰:『世無此風久矣』。並薦之。熙寧初, 為祕閣校理。王安石與之善,以為三司條例檢詳官, 改右正言、知諫院。安石立新法,常豫議不欲青苗收』」 息。至是,疏言:「條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議;至於均輸 青苗,斂散取息,傅會經義,人且大駭,何異王莽猥析 《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安石見之,遣所親密諭意,常 不為止。又言:「州縣散常平錢,實不出本,勒民出息。」神 宗詰安石,安石請令常具官吏主名,常以非諫官體。 落校理,通判滑州。歲餘,復職,知鄂州,徙湖、齊二州。齊 多盜,論報無虛日。常得黠盜,刺為兵,使在麾下,盡知 囊括處,悉發屋破柱,拔其根株,半歲間誅七百人,姦 無所匿。徙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元豐六年,召為太常 少卿,遷禮部侍郎。哲宗立,改吏部,進戶部尚書。或疑 其少幹局,慮不勝任,質於司馬光。光曰:「用常主邦計, 則人知朝廷不急於」征利,聚斂少息矣。常轉對,上七 事,曰崇廉恥,存鄉舉,別守宰,廢貪贓,審疑獄,擇儒師, 修役法。時役法差、免二科未定,常謂:「法無新陳,便民 者良;論無彼己,可久者確。今使民俱出貲則貧者難 辦,俱出力則富者難堪,各從其願則可久爾。」乃《折衷 條》上之。赦恩蠲市易,逋負不滿二百緡者,常請息,過 其數亦勿取。拜御史中丞兼侍讀,加龍圖閣直學士。 論取士,請分詩賦、經義為兩科,以盡所長。初,河決小 吳,議者欲自孫村口導還故處。及是役興,常言:「京東、 河北饑困,不宜導河」,詔罷之。諫官劉安世以吳處厚 繳蔡確詩為謗訕,因力攻確。常上疏論以詩罪確,非 所以厚風俗。安世併劾常。徙兵部尚書,辭不拜,出知 鄧州,徙成都,行次陝,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奏議六 十卷、《詩傳》十卷,「《元祐會計祿》三十卷。」常長孫覺一歲, 始與覺齊名,俱受知於呂公著。其論議趨舍大略多 同,所終官職又同,其死先後一夕雲。

楊汲

編輯

按《宋史》本傳:「汲字潛古,泉州晉江人。登進士第,調趙 州司法參軍。州民曹潯者,兄遇之不善,兄子亦加侮 焉。潯持刀逐兄子,兄挾之以走,潯曰:『兄勿避,自為姪 爾』。既就吏,兄子云:『叔欲紿吾父,止而殺之』。吏當潯謀 殺兄,汲曰:『潯呼兄使勿避,何謂謀?若以意為獄,民無所措手足矣』。」州用其言,讞上,潯得不死。主管開封府 界常平,權都水丞。與侯叔獻行《汴水淤田法》,遂釃汴 流漲潦,以溉西部瘠土,皆為良田。神宗嘉之,賜以所 淤田千畝。提點淮西刑獄,提舉西路常平。修古芍陂, 引漢泉灌田萬頃。召判都水監,為大理卿,遷刑部、戶 部侍郎。元祐初,以寶文閣待制知廬州。崔台符被劾, 汲亦落職,知黃州,歷徐、襄、越州。紹聖中,復為戶部侍 郎,卒。

張問

編輯

按《宋史》本傳:「問字昌言,襄陽人也。進士起家,通判大 名府。群牧地在魏,歲久,冒入於民,有司按舊籍括之, 地數易,主券不明,吏苟趣辦,持詔書奪人田,至毀室 廬,發丘墓。問至,則曰:『是豈朝廷意耶』?具上以聞。仁宗 諭大臣曰:『吏用心悉如問,何患赤子之不安也』?立罷 之。擢提點河北刑獄。大河決,議築小吳,問言:『曹村、小 吳,南北相直,而曹村當水衝,賴小吳隄薄,水溢北出, 故南隄無患。若築小吳,則左強而右傷南岸,且決水 並京畿為害。獨可於孫、陳兩埽間起隄以備之耳』。」詔 付水官議。久不決,小吳卒潰。徙江東、淮南轉運使,加 直集賢院、戶部判官,復為河北轉運使。所部地震,河 再決,議者欲調京東民三十萬,自澶築隄抵乾寧。問 言:「隄未能為益,災傷之餘,力役勞民,非計也。」神宗從 之。問十年不奏考課,詔特遷其官。入為度支副使,拜 集賢殿修撰、河東轉運使。坐誤軍須,貶知光化軍。未 幾,復使河北。諸葛公權之亂,郡縣株蔓連逮至數百 千人,問上疏申理,止誅首惡。熙寧末,知滄州。自新法 行,問獨不阿時好。元豐定官制,王安禮薦問可任六 曹侍郎,帝以其好異論不用。歷知河陽、潞州。元祐初, 為祕書監、給事中,累官正議大夫,卒,年七十五。問處 己廉潔,嘗仕鄜延幕府,與種世衡善。父喪,世衡遺汝 州田十頃,辭弗受。使歸,未至而世衡卒。其子古用父 治命,亦不納田,蕪穢者三十年。後汝守請以給學,朝 廷命反諸種氏。

呂公孺

編輯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子公孺,字稚卿,任為奉禮郎, 賜進士出身,判吏部南曹,占對詳敏,仁宗以為可用。 知澤、潁、廬、常四州,提點福建、河北路刑獄,入為開封 府推官。民鬻薪為盜所奪,逐之遭傷,尹包拯命笞盜, 公孺曰:『盜而傷主,法不止笞』。執不從,拯善其守。及使 三司,而公孺為判官,事皆咨決之。判都水監,未幾,改」 陝西轉運使。神宗得綏州,遣使議守棄之便,久未決, 命公孺往,與郭逵議合,遂存綏州。常平法行,公孺請 以青苗、免役歸提刑司。徙知渭州,再徙鄆州。坐失入 死刑,責知蔡州。元豐初,帝召公孺,慰之曰:「長安謀帥, 無以易卿。」命知永興軍,徙河陽。洛口兵千人,以久役 思歸,奮斧鍤排關,不得入,西走河橋,觀聽洶洶,諸將 出兵掩擊。公孺曰:「此皆亡命,急之變且生。」即乘馬東 去,遣牙兵數人迎諭之曰:「汝輩誠勞苦,然豈得擅還? 一度橋則罪不赦矣。太守在此,願自首者止道左」,皆 佇立以俟。公孺索倡首者黥一人,餘復送役所,語其 校曰:「若復偃蹇者,斬而後報。」眾帖息。乃自劾專命,詔 釋之。知審官東院,出知秦州。李憲以詔出兵,欲盡駐 原、渭,公孺不可,與憲相論奏,坐徙相州,更陳、杭、鄭、瀛 四州。元祐初,加龍圖閣直學士,復以為秦州。固辭,改 祕書監,遷刑部侍郎、知開封府。為政明恕。幕人遷黼, 坐誤毀其角,法當徒,公孺請罪數十人,皆以杖免。原 廟亡珠,繫治典吏久。公孺曰:「主者番代不一,曷嘗以 珠數相授受,歲時諱日,宮嬪狎至,奈何顓指吏卒乎?」 請之得釋。擢戶部尚書,以病提舉醴泉觀。卒,年七十, 贈右光祿大夫。公孺廉儉,與人寡合。嘗護曹佾喪,得 厚餉,辭不受,談者清其節焉。

李壽朋

編輯

按《宋史李若谷傳》,若穀子淑,淑子壽朋,字延老。慶曆 初,與弟復圭同試學士院,賜進士出身,判吏部南曹。 使行諸陵,奏言:「昭憲皇后誕育二聖,為國文母,獨以 合葬安陵,不及時祭,請更其禮。」從之。遷群牧判官,擊 斷敏甚。皇城卒邏其縱游無度,出知汝州。盡推職田 之入歸前守楊畋。畋死,又經理其家。以饑歲營州廨 「勞民」,降為荊門軍。歷開封府推官、戶部判官、知鳳翔 府、滄州。滄地震,壞城郭帑庾。壽朋以席為屋,督吏寀 繕葺,未數月,復其舊。括蕪田三萬頃,縱民耕,擇其壯 者使習兵。河方北涌,隨塞之,故道陿,壽朋度必東潰, 諭居人徙避,後三縣四鎮果墊焉。司馬光出使,薦其 能,加直史館。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進戶部、鹽鐵 副使。性疏雋任俠,奉祠西太一宮,飲酒食肉如常時, 暴得疾卒。詔中使撫其孥,賜白金三百兩。

孔宗翰

編輯

按《宋史孔道輔傳》:「道輔子宗翰,字周翰,登進士第,知 仙源縣,而為治有條理,遇族人有恩,不以私故骫法。 王珪、司馬光皆上章論薦,由通判陵州為夔峽轉運

判官,提點京東刑獄,知虔州。城濱章、貢兩江,歲為水
考證
齧。宗翰伐石為阯,冶鐵錮之,由是屹然,詔書褒美。歷

陝、揚、洪、兗州,皆以治聞。哲宗初立求言,吏民上書以」 千數,詔司馬光采閱其可用者十五人,獨稱獎,其二 乃宗翰與王鞏也。元祐初,詔為司農少卿,遷鴻臚卿。 言:「孔子之後,自漢以來,有『褒成』」、「奉聖」、「『宗聖』之號,皆賜 實封或縑帛,以奉先祀。至於國朝,益加崇禮。真宗東 封臨幸,賜子孫世襲公爵,然兼領他官,不在故郡,於 名為不正。請自今襲封之人,使終身在鄉里。」詔改衍 聖公為奉聖公,不領他職,給廟學田萬畝,賜國子監 書,立學官以誨其子弟。進刑部侍郎。屬疾求去,以寶 文閣待制知徐州,未拜而卒。

盧秉

編輯

按《宋史盧革傳》:「革子秉,字仲甫,未冠,膺雋譽。嘗謁蔣 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適,恨林木未就爾』。秉曰:『亭沼 如爵位,時來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 大夫立名節也』。堂賞味其言,曰:『吾子必為佳器』。中進 士甲科,調吉州推官,青州掌書記,知開封府倉曹參 軍,浮湛州縣二十年,人無知者。王安石得其壁間詩」, 識其靜退,方置條例司。預選中奉使淮、浙,治鹽法,與 薛向究索利病,出本錢業鬻海之民,戒不得私鬻。還 奏,遂為定製。檢正吏房公事,提點兩浙、淮東刑獄。顓 提舉鹽事,持法苛嚴,追胥連保,罪及妻孥,一歲中犯 者以千萬數。進制置發運副使。東南饑,詔損上供米 價以糴,秉言:「價雖賤,貧者終艱得錢,請但償糴本,而 以其餘振贍。」是歲上計,神宗問曰:「聞滁、和民捕蝗充 食,有諸?」對曰:「有之。民饑甚,殍死相枕藉。」帝惻然曰:「前 此獨趙忭為朕言之耳。」先是,發運使多獻羨餘以希 恩寵。秉言:職在董督六路財賦,以時上之,安得羨?今 稱羨者,率正數也,請自是罷獻,獨以七十萬緡償三 司逋。加集賢殿修撰、知渭州。五路大出西討,唯涇原 有功,進寶文閣待制。夏境胡盧川距塞二百里,恃險 遠不設備。秉遣將姚麟、彭孫襲擊之,俘斬萬計,遷龍 圖閣直學士。夏酋仁多嵬丁舉國入寇,犯熙河定西 城。秉治兵瓦亭,分兩將駐靜邊砦,指夏人來路曰:「吾 遲明坐待捷報矣。」及明果至,見宋師,驚曰:「天降也!」縱 擊之,皆奔潰。或言嵬丁巳死,有識其衣服者,諸將請 以聞。秉曰:「幕府上功患不實,吾敢以疑似成欺乎?」他 日物色之,嵬丁果死。詔褒賜服馬金幣,且使上所獲 器甲。秉守邊久,表父革年老乞歸,移知湖州,行三驛, 復詔還渭,慰藉優渥。革聞,亦以義止其議。已而革疾 亟,乃得歸。元祐中,知荊南。劉安世論其行鹽法虐民, 降待制、提舉洞霄宮,卒。

王質

編輯

按《宋史王祜傳》:「祜子旭,旭子質,字子野,少謹厚淳約, 力學問,師事楊億,億歎以為英妙。伯父旦見其所為 文,嗟賞之,以蔭補太常寺奉禮郎。後獻文召試,賜進 士及第,被薦為館閣校勘,改集賢校理,累遷尚書祠 部員外郎。丁父憂,與諸弟飯,脫粟茹蔬。終喪,通判蘇 州。州守黃宗旦少質嘗因爭事宗旦曰:『少年乃與丈 人抗耶』?」質曰:「事有當爭職也。」卒不為屈。宗旦得盜錢 者百餘人,下獄治,退告質曰:「吾以術鉤致得之,喜見 於色。」質曰:「以術鉤人,寘之,死而又喜。仁者之政固如 是乎?」宗旦慚沮,為薄其罪。還判尚書刑部、吏部南曹、 知蔡州。州人歲時祀吳元濟廟,質曰:「安有逆醜而廟 食於民者?」毀之,為更立狄仁傑、李愬像而祠之,蔡人 至今號「雙廟。」以本曹郎中召為開封府推官。時兄雍 為三司判官,質不欲兄弟並居省府,懇辭,得知壽州, 徙盧州。盜殺其徒,並貲而遁,捕得之,質論盜死,大理 以謂法不當死。質曰:「盜殺其徒,自首者原之,所以疑 懷其黨。且許之自新,此法意也。今殺人取貲,而捕獲 貸之,豈法意乎?」疏上,不報,降監舒州靈仙觀。採古今 鍊形攝生之術,撰《寶元總錄》百卷。逾年,韓琦知審刑 院,請盜殺其徒,非自首者勿原,著為令。於是鄭戩、葉 清臣皆言質非罪,且稱其材。起知泰州,遷度支郎中, 徙荊湖北路轉運使。嘗攝江陵府事。或訴民約婚後 期,民言貧無貲以辦,故違約。質問其費幾何,出私錢 予之。吏捕盜人衣者,盜叩頭曰:「生平不為過,迫饑寒 而至於此。」質命取衣衣之,遣去。加史館修撰、同判吏 部流內銓,擢天章閣待制,出知陝州,卒。質家世富貴, 兄弟習為驕侈,而質克己好善,自奉簡素如寒士,不 喜畜財,至不能自給。初,旦為中書舍人,家貧,與昆弟 貸人息錢,違期,以所乘馬償之。質閱書得故券,召子 弟示之,曰:「此吾家素風,爾曹當毋忘也。」范仲淹貶饒 州,治朋黨方急,質獨載酒往餞。或以誚質,質曰:「范公 賢者,得為之黨,幸矣。」世以此益賢之。

趙君錫

編輯

按《宋史趙安仁傳》:「安仁子良規。良規子君錫,字無愧, 性至孝。母亡,事父,良規不違左右,夜則寢於傍,凡衾 裯薄厚,衣服寒溫,藥石精粗,飲食旨否,櫛髮翦爪,整 冠結帶,如內則所載者無不親之。及登進士第,以親 故不願仕。良規每出,必扶掖上下,至雜立僕御中。嘗從謁文彥博,彥博異其容止,問而知之,語諸子,令視」 以為法。良規沒,調知武強縣,知韓琦大名幕府。彥博 及吳充在樞筦,更薦之,為檢校吏房文字,徙知大宗 正丞,加祕閣校理,改宗正丞。時增諸宗院講書教授 官,而逐院自備緡錢為月餽,貧者或不能以時致,宗 師輒移文督取。君錫言:「國家養天下士於太學,尚不 較其費,安有教育宗室令自行束脩」之理,詔悉從官 給。歷開封府推官。元祐初,遷司勳右司郎中、太常少 卿,擢給事中。論蔡確、章惇有罪,不宜復職,大河不可 輕議東回,請亟罷修河司,以省邦費,寬民力。蘇軾出 知杭州,君錫言:「軾之文,追攀《六經》,蹈藉班、馬,知無不 言,壬人畏憚,為之消縮,公論倚重,隱如長城。今飄然 去國,邪黨必謂朝廷稍厭直臣,且將乘隙復進,實係 消長之機。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則天下蒙福,聽 其讜論則聖心開益,行其詔令則四方風動,為利博 矣。」進刑部侍郎、樞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勸 哲宗親講學,廣諮問,為躬政之漸。君錫素有志行,後 隨人低昂,無大建明。初稱蘇軾之賢,遇賈易劾軾題 詩怨謗,即繼言軾負恩懷逆,無禮先帝,願亟正其罪。 宣仁後覽之,不悅曰:「君錫全無執守。」復以吏部侍郎、 天章閣待制知鄭、陳、澶三州、河南府,徙應天。因清明 出郊,具奠謁杜衍、張昪、張方平、趙概、王堯臣、蔡抗、蔡 挺之,塋邀七家子孫陪祭於側,時人傳其風義。紹聖 中,貶少府少監、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七。紹興六年,贈 徽猷閣直學士。

杜紘

編輯

按《宋史杜純傳》:「純弟紘,字君章,起進士,為永年令。歲 荒,民將他往,召諭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無行,若留, 能使汝無饑』。皆喜聽命。乃官給印券,使稱貸於大家, 約歲豐為督償。於是鹹得食,無徙者。明年稔,償不愆 素。神宗聞其材,用為大理評斷官,檢詳樞密刑房。脩 《武經要略》,以職事對。帝翊日語宰相,嘉其論奏明白」, 未果用。紘每議獄,必傅經義。民間有女幼許嫁,未行 而養於婿氏,婿氏殺以誣人,吏當如昏法。紘曰:「《禮》,婦 三月而廟見,未廟見而死,則歸葬於家,示未成婦也。 《律》,定昏而夫犯,論同凡人。養婦雖非禮律,然未成婦 則一也。」議乃定。又論:「天下囚應死,吏懦不行法,輒以 疑讞。夫殺人而有疑讞,是縱民為殺之道也。請治妄 讞者。」不從。擢刑部郎中。元祐初,為夏國母祭奠使。時 夏人方修貢,入其國禮猶倨。迓者至,衣毛裘,設下人 坐,蒙以黲,且不跪受詔。紘責之曰:「天王弔禮甚厚,今 不可以加禮。」夏人畏懼加敬。他日,夏使至,請歸復侵 疆。紘逆之,至館,使欲入見,有所陳,紘止之,答語頗不 遜。紘曰:「國主設有請,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 使人口語為可否乎?」隨語連拄之,乃不敢言。遷右司 郎中、大理卿,以直祕閣知齊、鄧二州。復為大理卿,權 刑部侍郎,加集賢殿修撰,為江、淮發運使、知鄆州。獄 繫囚三百人,紘至之旬日,處決立盡。又以刑部召,未 至,還之。鄆嘗有揭幟城隅,著妖言其上,期為變,州民 皆震。俄而草場白晝火,蓋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 請大索城中,紘笑曰:「奸計正在是,冀因吾膠擾而發, 奈何墮其術中,彼無能為也。」居無何,獲盜,乃奸民為 妖,如所揣,遂按誅之。徙知應天府,卒,年六十二。紘事 兄純禮甚備,在鄆州,聞訃,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 得,臨死不瞑矣。」適詣關,迎其柩於都門,哀動行路,悉 以奉錢給寡嫂,推其子恩,官其子若孫一人。宦京師 時,里人馬隨調選,病臥逆旅,紘載與歸,醫視之。隨竟 死,為治喪第中。或以為嫌,不自恤,其風義蓋天性雲。

謝麟

編輯

按《宋史》本傳:「麟字應之,建州甌寧人。登第,調會昌令。 民被酒,夜與仇鬥,既歸而所親殺之,因誣仇。麟知死 者無子,所親利其財,一訊得實。再調石首令。縣苦江 水為患,隄不可禦,麟壘石障之,自是人得安堵,號謝 公隄。通判辰州。章惇使湖湘,拓沅州,薦麟為守,由太 常博士改西上閤門副使。猺賊犯辰溪,麟且捕且招, 一方以寧。」詔使經制宜州獠,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 納思廣洞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加果 州刺史,知荊南涇、邠二州。元祐初,復以朝議大夫、直 祕閣知潭州,加直龍圖閣,歷徙江寧、鳳翔府、渭桂二 州。融江有寇警,將吏議致討,麟以計平之。戍兵從北 來,不能水土,麟部土人使極南,而北兵止屯近郡,賴 以全者甚眾。卒於官。

穆衍

編輯

按《宋史》本傳:「衍字昌叔,河內人,徙河中,第進士,調華 池令。民牛為仇家斷舌,而不知何人訟於縣,衍命殺 之。明日,仇以私殺告,衍曰:『斷牛舌者乃汝耶』?訊之具 服。後知淳化耀之屬縣。衍從韓絳宣撫陝西,遇慶卒 潰亂,衍念母在耀,亟謁歸,信宿走七驛,比至,慶卒嘗 戍華池,知衍名,不敢近。時諸郡捕賊兵,糧糒無以給」, 遂擅發常平倉,且懼得罪。衍曰:「饑之不恤,則吾兵將

為慶卒矣。」衍考課為一路最。元豐中,種諤西征,參其
考證
軍事,諤第賞,以死事為下,衍曰:「此非所以勸忠也。」力

爭之。諤還入塞,詔往靈武援渭、慶兩軍。將行,衍曰:「吾 兵惰,歸未及解甲,安能犯不測於千里外哉?」諤乃止。 同幕畏罪,陽謝衍曰:「師不再舉,君之力也。」衍識其意, 曰:「全萬眾之命,以一身塞責,衍無憾焉。」元祐初,大臣 議棄熙、蘭,衍與孫路論疆事,以為:「蘭棄則熙危,熙棄 則關中震。唐自失河湟,西邊一有不順,則警及京師。 今二百餘年,非先帝英武,孰能克復。若一旦委之,恐 後患益前,悔將無及矣。」議遂止。改陝西轉運判官、金 部、戶部員外郎。熙河分畫未決,詔衍視之。還言:「質孤、 勝如據兩川美田,實彼我必爭之地,自西關失利,遂 廢不守。請界二壘之間,城李諾平以控要害,及他城 堡皆起亭障,以通涇原。」明年,遂城李諾,名曰定遠。三 遷左司郎中。紹聖初,以直祕閣為陝西轉運使,加直 龍圖閣、知慶州,徙延安,又徙秦州,未行而卒,年六十 三。敕河中官庀其葬後追錄不棄蘭州,議官其一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