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三十一卷 |
第一百三十一卷目錄
宦寺部列傳六
宋二
閻文應 任守忠
楊守珍 藍繼宗
石全彬 張惟吉
盧守懃 王守規
張茂則 李舜舉
梁從吉 甘昭吉
李憲 王中正
劉惟簡 李繼和
蘇利涉 宋用臣
石得一 高居簡
程昉 陳衍
李祥 馮世寧
童貫 梁師成
楊戩 邵成章
闕禮
宮闈典第一百三十一卷
宦寺部列傳六
編輯宋二
編輯閻文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文應,開封人,給事掖庭,積遷至入內 副都知。仁宗初親政,與宰相呂夷簡謀,以張耆、夏竦、 陳堯佐、范雍、趙積、晏殊、錢惟演皆章獻後所任用,悉 罷之。退以語郭后,後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機 巧,善應變耳』。由是並夷簡罷。夷簡素與文應相結,使 為中詗,久之,乃知事由郭后,夷簡遂怨後。及再相,楊」 尚二美人方寵尚,美人於仁宗前有語侵後,後不勝 忿,批其頰,仁宗自起救之,誤中其頸,仁宗大怒,文應 乘隙遂與謀廢后,且勸以爪痕示執政。夷簡以怨,力 主廢事,因奏仁宗出諫官,竟廢后為淨妃,以所居宮 名「瑤華」,皆文應為夷簡內應也。郭后既廢,楊、尚二美 人益寵專,夕,仁宗體為之弊,或累日不進食,中外憂 懼。楊太后亟以為言,仁宗未能去。文應早暮入侍,言 之不已,仁宗厭其煩,強應曰:「諾。」文應即以氈車載二 美人出,二美人涕泣,詞說云云,不肯行。文應罵曰:「宮 婢尚何言!」驅使登車。翌日,以尚氏為女道士,居洞真 宮,楊氏別宅安置。既而仁宗復悔廢郭后,有復後之 意,文應大懼。會後有小疾,挾太醫診視,數日,乃言後 暴崩,實文應為之也。累至昭宣使、恩州團練使。時諫 官劾其罪,請並其子士良出之,以文應領嘉州防禦 使,為秦州鈐轄,改鄆州。士良罷御藥院,為內殿崇班。 始,楊尚二美人之出宮也,左右引陳氏女入宮,父號 「陳子城」,楊太后嘗許以為後,宋綬不可。王曾、呂夷簡、 蔡齊相繼論諫,陳氏女將進御,士良聞之,遽見仁宗。 仁宗披《百葉》擇日,士良曰:「陛下閱此,豈非欲納陳氏 女為後邪?」仁宗曰:「然。」士良曰:「子城使,大臣家奴僕,官 名也。陛下納其女為後,無乃不可乎?」仁宗遽命出之。 文應後徙相州鈐轄,卒贈邠州觀察使。
任守忠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守忠字稷臣,蔭入內黃門,累轉西頭 供奉官,領御藥院,坐事廢。久之,復故官,稍遷上御藥 供奉。初,章獻後聽政,守忠與都知江德明等交通請 謁,權寵過盛。仁宗親政,出為黃州都監,又謫監英州 酒稅,稍遷潭州都監,徙合流鎮。西鄙用兵,又為秦鳳、 涇原路駐泊都監,以功再遷東染院使、內侍押班,出」 為定州鈐轄,加內侍副都知,累遷宣政使、洋州觀察 使,為入內都知。仁宗未有嗣,屬意英宗。守忠居中建 議,欲援立昏弱,以徼大利。及英宗即位,拜宣慶使、安 靜軍留後。守忠又語言誕妄,交亂兩宮,於是知諫院 司馬光論守忠離間之罪,為國之大賊,民之巨蠹,乞 斬於都市。英宗猶未行,宰相韓琦出空頭敕一道,參 政歐陽修已簽,趙概難之,修曰:「第書之,韓公必自有 說。」琦遂坐政事堂,立守忠庭下,曰:「汝罪當死,貶保信 軍節度副使,蘄州安置」,取空頭敕填與之,即日押行。 琦意以為少緩則中變也。守忠久被寵幸,用事於中, 人不敢言其過。及貶,中外快之。久之,起為左武衛將 軍,致仕,卒,年七十九。
楊守珍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守珍字仲寶,開封祥符人。為入內黃 門,習書史,學兵家方略,善射。家僮過堂下,一發貫髻人服其精,選為環慶路走馬承受公事。契丹謀入塞, 為鎮定、高陽關行營同押先鋒事。會許民周繼宗為 人誣告與外夷交通,干證者六十人,辭服,遣守珍覆 問,悉辨理出之。徙真定保趙等州駐泊都監,邕桂等」 十州安撫都監。從曹克明降撫水州蠻,築二柵以扼 其要。天禧初,擒盜於青灰山。累遷西京作坊使、帶御 器械、永興軍兵馬鈐轄。徙真定、邠寧路,為內侍省內 侍押班、提點內弓箭軍器庫,進內圜使、右班都知,領 瑞州刺史。嘗侍仁宗苑中,命乘馬馳射,賞其便習,賜 錦袍、巵酒。卒,贈原州防禦使。
藍繼宗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繼宗字承祖,廣州南海人。事劉鋹為 宦者,歸朝,年十二,遷為中黃門。從征太原,傳詔營陳 間,多稱旨。秦州並邊有大小洛門,砦自唐末陷西羌, 雍熙中,溫仲舒諭酋豪使獻其地,徙眾渭北。言者以 為生事,請罷仲舒。太宗遣繼宗往按視,還奏二砦據 要害,產良木,不可棄。帝悅,復使繼宗勞賜仲舒。累遷」 西京作坊副使、勾當內東門。元德太后、章穆皇后葬, 為按行園陵使。車駕北征,勾當留司、皇城司。車駕謁 諸陵,近陵舊乏水,繼宗疏泉陵下,百司從官皆取以 濟。擢入內副都知,為天書扶侍都監。詔與李神祐第 東封扈從內臣之勞,而入內供奉官范守遜等訴其 不公,罷都知。祀汾、睢,復為天書扶侍都監,再遷東染 院使。明年,領會州刺史,進崇儀使、勾當皇城司,修玉 清昭應宮,與劉承珪典工作。宮成,遷洛苑使、高州團 練使,充都監。坐《章穆皇后陵隧》藝,貶如京使。典修景 靈宮,進南作坊使,復修會靈、祥源觀。車駕幸亳州,管 勾留司大內公事、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勾當三班院、 修國史院,為趙德明加恩使。德明與繼宗射,繼宗每 發必中,德明遺以所乘名馬。為內侍省右班都知,遷 入內都知。仁宗即位,遷左騏驥使、忠州防禦使、永定 陵修奉鈐轄。歷昭宣、宣政、宣慶使。累上章求致仕,特 免入朝拜舞及從行幸。頃之,復固請罷都知,以景福 殿使、邕州觀察使家居養疾,卒,贈安德軍節度使,諡 僖靖。繼宗事四朝,謙謹自持,每領職未久,輒請罷。家 有園池,退朝即亟歸,同列或留之,繼宗曰:「我欲歸種 花卉、弄游魚為樂爾。」景福殿置使,自大中祥符間至 繼宗,授者纔三人。養子元用、元震。元用終左藏庫使、 梓州觀察使。元震以兄蔭補入內黃門,轉高班、給事 明肅太后。禁中夜火,後擁仁宗登西華門,左右未集, 元震獨傳呼宿衛。以功遷高品。為三陵都監,條列《防 守法》,其後諸陵以為式。歷群牧都監,監三館、祕閣,積 官皇城使,累遷入內副都知、忠州防禦使。仙韶院火, 元震救護,火以時息。詔褒之,賜襲衣、金帶。卒,贈鎮海 軍留後。元震養子五人,不畜閹子。
石全彬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全彬,字長卿,以知顒奏補入內小黃 門,累遷西頭供奉官。仁宗使致香幣於南海,密詔察 所過州縣吏治民俗,還,具以對,帝以為忠謹。陝右群 盜殺鳳州巡檢,遣往擒滅之。元昊叛,全彬監鄜州兵, 救延州,解圍去。經略使明鎬言其勇略善將,得邊人 情。除並、代州都監,加內侍押班,進鈐轄,徙鄜延,還為」 押班。儂智高寇廣南,以為湖南、江西路安撫副使。出 桂林,請於宣撫使狄青,願獨當一隊以自效,於是使 將佐方兵力戰於邕州。南方平,領綿州防禦使。張貴 妃居寧華殿,閤命全彬提舉。妃薨,治喪過制,皆劉沆、 王洙與全彬共為之。數月,進宮苑使、利州觀察使,給 兩使留後奉。俄為入內副都知,知制誥劉敞封還詞 命,居三月,復授之。轉領信武軍留後,為永昭陵鈐轄。 時去永定復土四十二年,有司多亡其籍,全彬以心 計辦治。遷福延宮使、提點奉先院。熙寧中,卒,年七十 六。贈太尉、定武軍節度使,諡曰恭僖。
張惟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惟吉字祐之,開封人。初補入內黃門, 遷殿頭、高陽關路走馬承授公事,護塞滑州天臺埽 役,遷西頭供奉官,監在京榷貨務。知嘉州張約以贓 敗,詔與御史王軫往劾其獄,還領內東門司,為修奉 章獻、章懿太后二陵承受。時議復用李諮榷茶筭緡 法,乃以惟吉為內殿崇班,復監榷貨務。凡內侍領內」 東門,次遷勾當御藥院,而惟吉纔進官,眾以為薄,惟 吉欣然就職。再期,以羨餘遷承制。為趙元昊《官告》使, 還言:「元昊驕僭,勢必叛,請預飭邊備。」及元昊寇延州, 遣按視延鄜、環慶兩路器甲,並訪攻守利害。敵既退, 夏竦、韓琦謀自鄜延深入,乘虛擊之。命惟吉募並、汾 驍勇,副以土兵,輕齎赴河外。惟吉以為我師當持重 伺變,不宜馳赴不測以自困。已而元昊果引去,還奏 稱旨。領皇城司,遷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簡陝西冗 兵,領軍頭、引見司,遷供備庫使。盡汰軍頭司軍校之 罷癃者。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領恩州刺史,為入內 都知。商湖決,為澶州修河都鈐轄。轉運使施昌言請 亟塞,崔嶧以為歲災民困,役宜緩,命惟吉按視,言河可塞而民誠困,財用不足,宜少待之。從其議。遷如京 使、果州團練使,復領皇城司,卒。惟吉任事久,頗見親 信,而言弗阿徇。張貴妃薨,將治喪皇儀殿,諸宦官皆 以為可,獨惟吉曰:「此事干典禮,須翼日問宰相。」既而 宰相不能執議,惟吉深以為非。贈昭信軍節度觀察 留後。逾月,又贈保順軍節度使,諡「忠安。」養子若水,字 益之,以惟吉奏,補小黃門,給事章惠太后殿,轉入內 高品。王師平貝州,征儂賊,皆以幹敏,選為走馬承受。 賊平,以勞進官,三遷環慶路鈐轄。討環州解乜臼族, 復有功。歷帶御器械、內侍押班副都知。熙寧初,造《神 臂弓》成,神宗御延和殿臨閱,置鐵甲七十步,俾衛士 射,未有中者。若水自請射,連中徹札。建慶壽、寶慈兩 宮,典領工作,再遷嘉州防禦使,以病解職,領輝州觀 察使,提舉四園苑諸司庫務。卒,贈天平軍留後。
盧守懃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守懃字君錫,開封祥符人。自入內內 品累遷禮賓使,邠寧環慶路鈐轄,還為入內內侍省 押班,領昌州刺史。明道中,改葬章懿太后,而舊藏有 水,以守懃嘗典葬事,罷為永興軍兵馬鈐轄,徙鄜延 路。再遷六宅使,加貴州團練使,進榮州防禦使,兼邠 寧環慶路安撫都監。元昊寇保安軍,守懃率兵擊走」 之,特遷左騏驥使,移陝西鈐轄。初,劉平、石元孫被執, 守懃撫膺涕泣不敢出。又嘗易蕃官馬,延州通判計 用章勸范雍棄城,將保鄜州。雍欲遣安撫都監李康 伯往說賊,不肯行。賊去而守懃、用章更相論奏。知制 誥葉清臣以守懃擁兵觀望,請正其罪,並按二人。守 懃奪防禦使,為湖北都監,用章除籍,配雷州本城,《康 伯》、均州都監。久之,復恩州防禦使,遷利州觀察使,歷 真定府、定州、北京路鈐轄。以左衛大將軍致仕,卒,贈 保順軍節度使,諡安恪。養子昭序。
王守規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守規,真定欒城人,入內都都知守忠 之弟。守忠事真宗,謹愿慎密,眷遇最厚。明道時,守規 為小黃門,禁中夜半火,守規先覺,自寢殿至後苑皆 擊去其鎖,乃奉仁宗及皇太后至延福宮,回視所經 處已成煨燼。翌日,執政候起居,帝曰:『非王守規導朕 至此,幾不與卿等相見』。」以功遷入內殿頭選,治京城 水,決汴河於公賈村,決蔡河於四里橋,水患以息。加 帶御器械,積官至宣慶使、康州防禦使、內侍右班副 都知。卒,年六十七,贈昭武將軍留後。
張茂則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茂則字平甫,開封人。初補小黃門,五 遷至西頭供奉官,幹當內東門。禁庭夜有盜,茂則首 登屋以入,既獲賊,遷領御藥院。仁宗不豫,中夜促召, 茂則趨入,扶衛左右。或欲掩宮門,茂則曰:『事無可慮, 何至使中外生疑耶』?帝疾間,欲處以押班,懇求補外, 轉宮苑使、果州團練使,為永興路兵馬鈐轄,入為內」 侍押班,再遷副都知。熙寧初,同司馬光相視恩、冀、深、 瀛四州生隄及六塔二股河利害。進入內都知。上元 夜,宮中火,督眾即撲滅。詔曰:「宮禁不驚,帑藏如故,惟 忠與力,予固嘉之。」賜以窄衣金帶。累乞退休,言受國 厚恩,廩食過量,積而未請者七年,乞令三司毀券。詔 褒之,仍進其官。哲宗即位,遷寧國軍留後,加兩省都 都知。卒,年七十九。茂則性儉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 數年不易。《紹聖論》元祐人以茂則嘗預任使,追貶左 監門衛將軍。崇寧中,入黨籍。
李舜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舜舉字公輔,開封人。世為內侍。曾祖 神福,事太宗以信謹終始。舜舉少補黃門,仁宗使督 工冶金為器,既成,有羨數,並上之。帝嘉其不欺,出為 秦鳳路走馬承受。英宗立,奏事京師,會帝不豫,內謁 者止之宮門,舜舉曰:『天子新即位,使者從邊方來,不 得一見而去,何以慰遠人』?謁者以聞,亟召對,帝意良」 悅。因言:「承受公事,以察守將不法為職,而終更論最, 乃使帥臣保任,乞免之。」遂刪舊制。熙寧中,歷幹當內 東門、御藥院、講筵閣、實錄院。郭逵討交州,以為廣西 幹當公事,軍中之政得與講畫,或疾置入朝,稟受成 算。會逵貶,亦降左藏庫副使,以文思院使領文州刺 史、帶御器械,進內侍押班,制置涇原軍馬五路,師出 無功,議再舉。李憲督饋糧,言:「受密詔,自都轉運使以 下乏軍興者,皆聽斬。」民懲前日之役,多死於凍餒,皆 憚行,出錢百緡不能雇一夫,相聚立柵山澤不受調, 吏往逼呼,輒毆擊,解州至械縣令以督之,不能集。舜 舉入奏其事,乃罷兵退詣中書,王珪迎勞之曰:「朝廷 以邊事屬押班及李留後,無西顧之憂矣。」舜舉曰:「四 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相公當國,而以邊事屬二內 臣,可乎?內臣正宜供禁庭灑掃之職,豈可當將帥之 任?」聞者代珪慚焉。轉嘉州團練使。沈括城永樂,遣舜 舉計議,被圍急,斷衣襟,作奏曰:「臣死無所恨,願朝廷 勿輕此賊。」尋以死聞。贈昭信軍節度使,諡曰忠敏。舜 舉資性安重,與人言未嘗及宮省事。頗覽書傳,能文辭筆札。在御藥院十四年,神宗嘗書「李舜舉公忠奉 上,恭勤檢身,始終惟一,以安以榮」十九字賜之。
梁從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從吉字君祐,開封人,補入內高班。王 則反,奉命宣慰,還言小寇無多,慮諸將之兵足以剪 除,若得重臣統其事,不崇朝可平矣』。於是仁宗以文 彥博為安撫、招討使。賊平,又奏請分河北為路,每路 以一帥府統之,遂建魏、鎮、定瀛四帥。熙寧初,為邠寧 環慶路駐泊兵馬鈐轄。夏人寇大順城,圍慶州七砦」, 從吉率兵八百餘人與戰,獲其酋領。又討平寧州叛 卒,以功升都鈐轄,累官皇城司。從高遵裕至寧武,督 士卒攻城,身被創甚。進入內押班,遷永州團練使,為 副都知。元祐中卒,贈成德軍節度使,諡曰敏恪。
甘昭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昭吉字祐之,開封人。初以內侍殿頭 為英、韶州巡檢,捕盜有功,再遷內殿崇班,京東路都 巡檢。齊州武衛小校馮坦率營卒二百,突入州廳事, 欲為變,昭吉單騎馳往,戒所從將士,操兵在外,先獨 見亂卒,諭以禍福,令推首惡自贖,眾疑沮不敢動。已 而操兵者皆入,即共執十餘人,告曰:『此誘我者也』。昭」 吉立殺之,縱其餘去,州以無事。特遷供備庫副使、帶 御器械。後內侍省押班闕,仁宗記前功,特以授之,遷 入內副都知。英宗即位之夕,昭吉直禁中翊衛有勞, 自文思副使超遷供備庫使、康州刺史。昭吉奏曰:「臣 本孤微,無左右之舉,而先帝知臣樸直,自小官拔用 至此,分當從葬,今願得灑掃陵寢足矣。」帝愛其忠,特 授永昭陵使,加如京使。還朝,表辭職,以左龍武軍大 將軍致仕,卒。昭吉敦實慎密,人士稱之。
李憲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憲字子範,開封祥符人。皇祐中,補入 內黃門,稍遷供奉官。神宗即位,歷永興、太原府路走 馬承受。數論邊事合旨,幹當後苑。王韶上書請復河 湟,命憲往視師,與韶進收河州,加東染院使,幹當御 藥院。復戰牛精谷,拔珂諾城,為熙河經略安撫司幹 當公事,按視鄜延軍制。行至蒲中,會木征合董氈、鬼」 章之兵攻破踏白城,殺景思立,圍河州,詔趣赴之,憲 馳至軍。先是朝廷出黃旗書敕諭將士,如用命破賊 者倍賞。於是憲晨起,帳中,張以示眾曰:「此旗天子所 賜也,視此以戰,帝實臨之。」士爭呼用命以進,督諸將 傍山焚族帳,即日通路。至河州,賊餘眾保踏白,官軍 出與戰,大破之。進至餘川,又破賊堡十餘。木征率酋 長八十餘人詣軍門降。捷聞,以功加昭宣使、嘉州防 禦使。還為入內內侍省押班、幹當皇城司。安南叛,副 趙卨招討,未行,卨建言:「朝廷置招討副使,軍士須共 議,至節制號令,即宜歸一憲御之。」由是屢紛辨,遂罷 憲,而令乘驛計議秦鳳、熙河邊事,諸將皆聽節度。於 是御史中丞鄧潤甫、御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礪極論 其不可,又言:「鬼章之患小,用憲之患大。憲功不成其 禍小,有成功其禍大。」章再上,弗聽。冷雞朴誘山後生 羌擾邊,木征請自效,眾以為不可。憲曰:「何傷乎?羌人 天性畏服貴種。」聽之往。木征盛裝以出,眾聳視,皆無 鬥志。師乘之,殺獲萬計,斬冷雞朴。董氈懼,即遣使奉 贄效順,加宣州觀察使、宣政使、入內副都知,又遷宣 慶使。時用兵連年,度支調度不繼,詔憲兼經制財用, 裁冗費什六歲,運西山巨木給京師營繕,賜瑞應坊 園宅一區。元豐中,五路出師討夏國,憲領熙、秦軍至 西市、新城,復蘭州城之,請建為帥府。帝又詔憲領兵 直趣興、靈,董氈亦稱「欲往,宜乘機協力,入掃巢穴。若 興、靈道阻,即過河取涼州。」乃總兵東上,平夏人於高 川石峽,進至屈吳山,營打囉城,趨天都,燒南牟府庫, 次葫蘆河而還。憲既不能至靈州,董氈亦失期,師無 功。憲欲以開蘭、會邀功,彌責。同知樞密院孫固曰:「《兵 法》,期而後至者斬。況諸路皆至而憲獨不行,不可赦。」 帝以憲猶有功,但令詰擅還之由。憲以饋餉不接為 辭,釋弗誅。復上再舉之策,兼陳進築五利,且從之。會 李順舉入奏,具陳師老民困狀,乃罷兵。趣憲赴闕,道 賜銀帛四千。為涇原經略安撫制置使,給衛三百,進 景福殿使、武信軍留後,使復還熙河,仍兼秦鳳軍馬。 夏人入蘭州,破西關,降宣慶使。憲以蘭州乃西人必 爭地,眾數至河外,而相羊不進,意必大舉,乃增城守, 塹壁樓櫓具備。明年冬,夏人果大入,圍蘭州,步騎號 八十萬眾,十日不克,糧盡引去。又詔憲遣間諭阿里 骨結等,且選騎度河,與賊遇,破之。坐妄奏功狀,罷內 省職事。哲宗立,改永興軍路副都總管、提舉崇福宮。 御史中丞劉摯論憲「貪功生事,一出欺罔,避興」靈會 師之期,頓兵以城蘭州,遺患至今。永樂之圍,逗留不 急赴援,降宣州觀察使,又貶右千牛衛將軍、分司南 京。居陳州,卒,年五十一。紹聖元年,贈武泰軍節度使, 初諡「敏恪」,改「忠敏。」憲以中人為將,雖能拓地降敵,而 罔上害民,終貽患中國雲。
===王中正===按《宋史宦者傳》:「中正,字希烈,開封人。因父任補入內黃門,遷赴延福宮,學詩、書曆算,仁宗嘉其才,命置左 右。慶曆衛士之變,中正援弓矢,即殿西督捕射賊,悉 就擒,時年甫十八,人頗壯之。遷東頭供奉官,歷幹當 御藥院、鄜延環慶路公事,分治河東邊事,破西人有 功,帶御器械。神宗將復熙河,命之規度,還言:熙河譬 乳虎抱肉,乘爪牙未備,可取也。」遂從王韶入熙河,治 城壁守具,以功遷作坊使、嘉州團練使,擢內侍押班。 吐蕃圍茂州,詔率陝西兵援之,圍解。自石泉至茂州, 謂之隴東路,土田肥美,西羌據有之,中正不能討。乃 因吐蕃入寇,言:「其路經靜州等族,榛僻不通,邇年商 旅稍往來,故外蕃因以乘間。縣至綿與茂,道里均,而 龍安有都巡檢,緩急可倚仗。請割石泉隸綿,而窒其 故道。」從之,隴東遂不可得。還使熙河經畫鬼章,進昭 宣使、入內副都知。元豐初,提舉教畿縣保甲將兵捕 賊盜,巡檢獻《民兵伍保法》,請於村畽及縣以時閱習, 悉行其言。復往鄜延、環慶經制邊事。詔凡所須用度, 令兩路取給無限多寡,既行,又稱面受詔,所過募禁 兵,願從者將之,主者不敢違,問罪。西夏,以中正簽書 涇原路經略司事。詔五路之師皆會靈州,中正失期, 糧道不繼,士卒多死,命權分屯鄜延並邊城砦以俟 後舉。自請罷省職,遷金州觀察使、提舉西太一宮,坐 前敗貶秩。元祐初,言者再論其將「王師二十萬公違 詔書」之罪,劉摯比中正,與李憲、宋用臣、石得一為「四 凶」,又貶秩兩等。久之,提舉崇福宮。紹聖初,復嘉州團 練使。卒,年七十一。
劉惟簡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惟簡,開封人。由入內黃門積官至昭 宣使、康州刺史、高陽關路兵馬都監,為入內押班。英 宗初立,惟簡自河北來朝,請對寢門,內謁者難之,獨 引見皇太后。惟簡立福寧殿,下雨沾衣不退,帝起坐 幃中,望見,呼問曰:『諸路如汝者幾人,何以獨來』?對曰: 『陛下新即位,臣來自邊塞,未瞻天表,不敢輒還,不知 其他』。」帝歎曰:「小臣知所守如此。」識其姓名屏間。他日, 神宗覽所題屏,擢幹當延福宮。自是蒙親信。交人叛, 詔馳驛至桂州審視事勢,還言帥臣劉彝貪功生事, 罪當誅,乾德狂童,頸不足繫。帝信之。郭逵、趙卨南征, 以為行營承受。逵、卨被謫,惟簡亦奪一官。陝西五路 師還,受命撫犒士卒,以疾先還者不賜。惟簡心知其 不便,至慶州,疏言:「士卒不幸,以將臣上違聖略,糧食 不繼,逃生以歸,其情可貸。今同立庭中而不預賜,恐 患生倉卒。」帝用其言,均予之。又使案閱河北保甲,振 濟京西水災,參定諸陵薦獻。既而為言者所劾,擯不 用。哲宗在藩時,惟簡奔走服勤,及親政,召至左右,以 內侍押班。卒,贈昭化軍留後。
李繼和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繼和,開封人。以父任為內侍黃門,慶 曆中,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叛,塞城門距守,官軍 重圍之,不得入。繼和獨上南關門,密呼所結內應者, 諭以禍福,眾言俟李昭亮至,即斬關自歸。已而果然。 賊平,遷兩秩。王則反貝州,為城下走馬承受。沙苑闕 馬,詔秦州置場,以券市之。繼和領職,不數月,得馬千」 數而人不擾。舊制,內侍入仕,三十年始得磨勘,至是, 乃令以勞進官者,無拘於年。環州弓箭手歲時給酒, 州將不與,眾諠訴,亟闔府門不敢出。繼和步入眾中, 譬曉之曰:「汝曹為一杯酒遂喪軀命乎?」眾悟散去。事 聞,擢帶御器械,累遷宣慶使、文州團練使、入內副都 知,卒。子從善,援例求贈官,神宗曰:「此弊事也。繼和無 軍功,何必贈?」自是為定製雲。
蘇利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利涉,字公濟。祖保遷,自廣州,以閹人 從劉鋹入朝。利涉初為入內內品。慶曆中,衛士之變, 以護衛有勞,賞激加等。英宗為皇子,利涉給事東宮。 及即位,遷東頭供奉官,欲以為潁王府都監,力辭。幹 當御藥院,遷供備庫使。帝不豫,侍醫藥最勤,言輒流 涕。及帝崩,乞與醫官同貶,三上表待罪,不許。神宗即」 位,授達州刺史,歷內侍押班、副都知,轉海州團練使。 僊韶院火,營救甚力,賜襲衣、金帶。卒,年六十四,贈奉 國軍節度使,諡曰勤僖。利涉嘗幹當皇城司,循故事, 廂卒邏報不皆以聞。後石得一代之,事無巨細悉以 奏,往往有緣飛語受禍者,人始以利涉為賢。
宋用臣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用臣字正卿,開封人。為人有精思彊 力,以父蔭隸職內省。神宗建東西府,築京城,建尚書 省,起太學,立原廟,導洛通汴,凡大工役,悉董其事。性 敏給,善傳詔令,故多訪以外事,同列悉藉以進。朝士 之乏廉節者,往往諂附之,權勢震赫一時。積勞至登 州防禦使,加宣政使。元祐初,言者論其罪,降為皇城」 使,謫監滁州、太平州酒稅。四年,主管靈仙觀。紹聖初, 召為內侍押班,進瀛州刺史。徽宗即位,遷蔡州觀察 使、入內副都知,為永泰陵修奉鈐轄,卒陵下。贈安化軍節度使,諡僖敏。《諡議》謂用臣為廣平宋公,有「天子 念公之勞,久徙於外」之語。豐稷論奏,以為凡稱公者, 皆須耆宿大臣與鄉黨有德之士,其曰:「念公之勞,久 徙於外。」斯乃古周公之事,於用臣非所宜言也。止令 賜諡,論者是之。
石得一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得一,開封人。為內侍黃門,累官內殿 承制。神宗時,帶御器械,管幹龍圖天章寶文閣皇城 司,四遷入內副都知。元祐初,領成州團練使,罷內省 職。御史劉摯言:『得一頃筦皇城,恣其殘刻,縱遣邏者, 所在棋布,張穽設網,以無為有,以虛為實。朝廷大吏 及富家小人,飛語朝上,暮入狴犴,上下惴恐,不能自 保,至相顧以目者殆十年』。」坐降左藏庫使,卒。紹聖中, 贈隨州觀察使。
高居簡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居簡字仲路,世本番禺人。以父任為 入內黃門,護作溫成原廟奉神物,以精辦稱,超轉殿 頭,領後苑事。坐奉使梓夔路,多占驛兵,降高品。歷領 龍圖、天章、寶文閣、內東門司,幹當御藥院。神宗即位, 御史張唐英言其資性憸巧,善迎合取容,中丞司馬 光亦言其久處近職,罪惡已多。祖宗舊制,幹當御藥 院官至內殿崇班以上,即須出外。今陛下獨留四人, 中外以此竊議。況居簡頃在先朝,依憑城社,物論切 齒。及陛下繼統,乃復先自結納,使寵信之恩,過於先 帝。願明治其罪,以解天下之惑。」於是罷為供備庫使, 稍遷帶御器械,進內侍押班。以文思使領忠州刺史, 卒,贈輝州觀察使。居簡聞外廷議論,必以入告,省中 目為「高直奏。」仁宗時,常使南海,遇廣州火,救者不力, 居簡督眾護軍資,甲仗二庫,賴以獲全。事聞,詔褒之。
程昉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昉,開封人。以小黃門稍遷西京左藏 庫副使。熙寧初,為河北屯田都監。河決棗彊,釃二股 河導之使東為鋸牙,下以竹落塞決口,加帶御器械。 河決商胡北流,與御河合為一,及二股東流,御河遂 淺澱。昉以開浚功遷宮苑副使。又塞漳河,作浮梁於 洺州,兼外都水丞。詔相度興修水利。河決大名第五」 埽,昉議塞之。因疏塘水,溉深州田。又導葫蘆河自樂 壽之東至滄州二百里,塞孟家口,開乾寧軍直河,作 橋於真定之中渡。又自衛州王供階導沙河入御河, 以廣運路。累遷達州防禦使,制置河北阿防水利。御 史盛陶言:「昉挾第五埽之功,專為己力,假朝廷威福, 恐動州縣。所開共城河頗廢,人戶水」磑,久無成功。又 議開沁河,因察訪官按行,始知不便。漳河、滹沱之役, 水占邢、洺、趙、深、祁五州之田。王廣廉、孔嗣宗、錢勰、趙 子幾皆嘗論奏,「其奸欺之狀,則多置撻口,指決河所 侵,便為淤田;其事權之盛,則舉官廢吏,惟其所欲;悖 慢豪橫,則受聖旨者三,受提點刑獄司牒者十二。故 有違拒小人,誤當賞擢,驕暴自肆,願遣官代還,仍行 究治。」神宗曰:「王安石以昉知河事,故加任使,令開漳 河,用工七百萬,滹沱八九百萬,已議體量矣。」始,安石 欲興水利,驟用昉,昉挾安石勢而慢韓琦,後安石覺 其虛誕,亦疏之。以憂死,贈輝州觀察使,遂罷都大制 置河防水利司。
陳衍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衍,開封人。以內侍給事殿庭,累官供 備庫使。梁惟簡薦諸宣仁聖烈皇后,主管高韓王宅, 領御藥院、內東門司。宣仁山陵,為按行使。俄以左藏 庫使、文州刺史出為真定路都監。御史來之邵方力 詆元祐政事,首言『衍在垂簾日,怙寵驕肆,交結戚里, 進退大臣,力引所私,俾居耳目之地』。」張商英亦論衍 「交通宰相,御服為之賜珠;結託詞臣,儲祥為之賜膳。」 蓋指呂大防、蘇軾也。衍坐貶監郴州酒稅務。惟簡以 援引,張士良、梁知新以黨附,皆得罪。已又編管白州, 徙配朱崖。章惇起獄,誣元祐諸老、大臣雲結衍輩以 謀廢立。士良嘗與衍同在,宣仁後閤自郴州召之,使 實其說。士良至,但言宣仁彌留之際,衍嘗可否二府 事及用御寶付外而已,鍜鍊無所得。安惇、蔡京乃奏 「衍疏隔兩宮,斥隨龍內侍十餘人於外,以翦除人主 腹心羽翼,意在動搖,大逆不道。」乃詔處死,令廣西轉 運使程節涖其刑。
李祥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祥,開封人,為入內黃門。資驍銳,善騎 射,用材武中,選授涇原儀渭同巡檢。從景思立於河 湟,以功遷內殿崇班,為河州駐泊兵馬都監。從郭逵 討交趾,駐富民江。賊兵大至,與涇原將姚兕力戰敗 之,遷皇城使、鎮戎軍沿邊都巡檢使。從劉昌祚征靈 武,議功加沂州團練使。或言所部兵失亡多,降簡州」 刺史,權熙河蘭會路都監,總岷州兵。夏人攻蘭州,祥 赴援,保險待變,數日《鹵徹》圍去。復團練使,進階州防 禦使。從種誼襲鬼章有功,升兵馬都鈐轄。在熙河二 十餘年,以宣慶使、內侍押班卒
馮世寧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世寧,字靜之,以入內黃門累遷昭宣 使、忠州團練使、入內押班。揚國公主寢疾,哲宗欲夜 出問訊,世寧執言不可。帝雖微忤,卒為之改容。再遷 景福殿使、明州觀察使,至副都知。崇寧新官名,世寧, 首知入內內侍省事,禁中夜火,使宿衛士撲滅之。既 定,令自他途出,蓋不欲使知宮省曲折也。徽宗賞歎」, 進感德軍留後。政和初,以內客省使、彰化軍留後致 仕。世寧出入禁闥六十年,循謹無過。卒,年六十七,贈 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恭節。
童貫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貫少出李憲之門,性巧媚,自給事宮 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順承。徽宗立,置明金局於 杭,貫以供奉官主之。始與蔡京游,京進,貫力也。京既 相,贊策取青唐,因言貫嘗十使陝右,審五路事宜與 諸將之能否為最。悉力薦之,合兵十萬,命王厚專閫 寄,而貫用李憲故事,監其軍。至湟川,適禁中火,帝下」 手札,驛止貫毋西兵。貫發視,遽納靴中,厚問故,貫曰: 「上趣成功耳。」師竟,出復四州。擢景福殿使、襄州觀察 使。內侍寄資轉兩使,自玆始。未幾,為熙河蘭湟秦鳳 路經略安撫制置使,累遷武康軍節度使。討溪哥藏, 征復積石,軍洮州,加檢校司空。頗恃功驕恣,選置將 吏,皆捷取中旨,不復關朝廷寖咈京意,除開府儀同 三司,京曰:「使相豈應授宦官?」不奉詔。政和元年,進檢 校太尉,使契丹,或言:「以宦官為上介,國無人乎?」帝曰: 「契丹聞貫破羌,故欲見之,因使覘,《國策》之善者也。」使 還,益展奮廟謨,兵柄皆屬焉。遂請進築夏國橫山,以 太尉為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俄開府儀同三司,簽 書樞密院、河西北兩房。不三歲,領院事,更武信、武寧、 護國、河東山南東道、劍南東川等九鎮、太傅、涇國公。 時人稱蔡京為公相,因稱貫為媼相。將秦、晉銳師,深 入河、隴,薄於蕭關。古骨龍謂可制。夏人死命,遣大將 劉法取朔方,法不可,貫逼之曰:「君在京師時,親授命 於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難之,何也?」法不得已出塞,遇 伏而死。法,西州名將,既死,諸軍恟懼,貫隱其敗,以捷 聞,百官入賀,皆切齒,然莫敢言。關右既困,夏人亦不 能支,乃因遼人進誓表納款。使至,授以誓詔,辭不取。 貫彊館伴使固與之,還及境,棄諸道上。舊制,熟羌不 授漢官,貫故引拔之,有至節度使者,弓箭手失其分 地,而使守新彊禁卒逃亡不死而得改隸他籍,軍政 盡壞。政和元年,副鄭允中使於遼,得燕人馬植,歸薦 諸朝,遂造平燕之謀,選健將勁卒,刻日發命。會方臘 起睦州,勢甚張,改江、浙、淮南宣撫使,即以所聚兵師, 諸將討平之。
梁師成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師成,字守道,慧黠習文法,稍知書。初 隸賈詳書藝局。詳死,得領睿思殿文字外庫,主出外 傳道上旨。政和間,得君貴幸,至竄名進士籍中,積遷 晉州觀察使、興德軍留後,建明堂,為都監。既成,拜節 度使,加中太一神霄宮使,歷護國、鎮東、河東三節度, 至檢校太傅,遂拜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換節淮南。時」 中外泰寧,徽宗留意禮文符瑞之事,師成善逢迎,希 恩寵。帝本以隸人畜之,命入處殿中,凡御書號令皆 出其手,多擇善書吏習倣帝書,雜詔旨以出,外庭莫 能辨。師成實不能文,而高自標牓,自言蘇軾出子。是 時,天下禁誦軾文,其尺牘在人間者皆毀去。師成訴 於帝曰:「先臣何罪?」自是,軾之文乃稍出。以翰墨為己 任,四方儁秀名士,必招致門下,往往遭點污。多寘書 畫卷軸於外舍,邀賓客縱觀,得其題識合意者,輒密 加汲引,執政侍從可階而升,王黼父事之,雖蔡京父 子亦諂附焉,都人目為「隱相」,所領職局至數十百。黼 造《伐燕議》,師成始猶依違,卒乃贊決。又薦譚稹為宣 撫。燕山平,策勳進少保,益通賄謝人士,入錢數百萬, 以獻頌上書為名,令赴廷試。唱第之日,侍於帝前,囁 嚅升降。其小吏儲宏亦豫科甲,而執廝養之役如初。 李彥括民田於京東、西,所至倨坐堂上,監司、郡守不 敢抗禮。有言於帝,師成適在旁,抗聲曰:「王人雖微,序 於諸侯之上,豈足為過?」言者懼而止。師成貌若不能 言,然陰賊險鷙,遇間即發,家居與黼鄰。帝幸黼第,見 其交通狀,已怒,朱勔,又以應奉與黼軋,因乘隙攻之。 帝罷黼相,師成由是益絀。鄆王楷寵盛,有動搖東宮 意,師成能力保護。欽宗立,嬖臣多從上皇東下,師成 以舊恩留京師。於是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力疏其 罪,炳指之為李輔國,且言「宦官表裏相應」,變恐不測。 東復論其有異志,攘定策功,當正典刑,帝迫於公議, 猶未誦言逐之。師成疑之,寢食不離帝所,雖奏廁亦 侍於外,久未有以發。會鄭望之使金營還,帝命師成 及望之以宣和殿珠玉器玩復往,先令望之詣中書 諭宰相,至則留之。始詔暴其罪,責為彰化軍節度副 使,開封吏護至貶所,行次八角鎮,縊殺之,以暴死聞, 籍其家
楊戩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戩少給事掖庭,主掌後苑,善測伺人 主意。自崇寧後,日有寵,知入內內侍省,立明堂,鑄鼎 鼐,起大晟府、龍德宮,皆為提舉。政和四年,拜彰化軍 節度使。首建期門行幸事,以固其權,勢與梁師成埒, 歷鎮安、清海、鎮東三鎮,由檢校少保至太傅,遂謀撼 東宮。有胥吏杜公才者,獻策於戩,立法索民田契,自」 甲之乙,乙之丙,展轉究尋,至無可證。則度地所出,增 立賦租,始於汝州,浸淫於京東西、淮西北,括廢隄棄 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流之處,皆勒民主,佃額一定。 後雖衝蕩回復不可減,號為「西城。」所築山濼,古鉅野 澤,綿亙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蒲魚之利。立租算船 納直,犯者盜執之一邑率於常賦外增租錢至十餘 萬緡,水旱蠲稅,此不得免。擢公才為觀察使。宣和三 年,戩死,贈太師、吳國公,而李彥繼其職。彥天資狠愎, 密與王黼表裏,置局汝州,臨事愈劇。凡民間美田,使 他人投牒告陳,皆指為天荒,雖執印券,皆不省。魯山 闔縣,盡括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輸租佃本業,訴 者輒加威刑,致死者千萬。公田既無二稅,轉運使亦 不為奏除,悉均諸別州。京西提舉官及京東州縣吏 劉寄、任輝彥、李士漁、王滸、毛孝立、王隨、江惇、呂坯、錢 棫、宋憲皆助彥為虐,如奴事主,民不勝忿痛。前執政 冠帶操笏,迎謁馬首獻媚。花朝夕造請,賓客徑趨謁 舍,不敢對之上馬,而彥處之自如,發物供奉,大抵類 朱勔。凡竹數竿,用一大車,牛、驢數十頭,其數無極,皆 責辦於民,經時閱月,無休息期。農不得之田,牛不得 耕墾,殫財靡芻,力竭餓死,或自縊轅軛間。如龍鱗。薜 荔一本,輦致之費踰百萬。喜賞怒刑,禍福轉手,因之 得美官者甚眾。潁昌兵馬鈐轄范寥不為取竹,誣刊 蘇軾詩文於石為《十惡》。朝廷察其捃摭,亦令勒停。當 時謂「朱勔結怨於東南,李彥結怨於西北。」靖康初,詔 追戩所贈官爵,彥削官賜死,籍其家;劉寄以下十人 皆停廢。復范寥官。
邵成章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成章,欽宗朝內侍也。帝入青城,命成 章衛皇太子赴宣德門稱制行事。太子北去,成章留 於汴。康王將即位,元祐太后遣成章奉乘輿服御至 南京,從幸揚州。金人掠陝西、京東諸郡,群盜起山東, 黃潛善、汪伯彥匿不以聞。及張遇焚真州,去行在六 十里,帝亦不之知也。成章上疏,條具潛善、伯彥之罪」, 曰:「必誤國,且申潛善等,使聞之。」帝怒,除名、南雄州編 管。侍御史馬伸言:成章緣上書得罪,今是何時,以言 為諱。久之,帝思成章忠直,召赴行在。其徒忌之,譖於 帝曰:「邵九伯來,陛下無歡樂矣。」遂止之於洪州。金人 入洪,聞其名,訪求得之,謂之曰:「知公中正,能事吾主, 可坐享富貴。」成章不應脅之以威,亦不從。金人曰:「忠 臣也,吾不忍殺。」遺之金帛而去。
闕禮
編輯按《宋史宦者傳》:禮,高宗朝宦者,淳熙末,積官至親衛 大夫,保信軍承宣使,孝宗頗親信之,後命提舉重華 宮。孝宗崩,光宗疾,不能執喪,樞密趙汝愚等請建儲 以安人心,光宗御批又有「念欲退閑」語,丞相留正懼 納祿去,人心愈搖。汝愚遣戚里韓𠈁胄因內侍張宗 尹以禪位之議奏,太皇太后曰:「此豈可易言?」明日,汝 愚再遣𠈁胄附宗尹以奏,未獲命而𠈁胄退與禮遇。 禮知其意,問之,𠈁胄不以告。禮指天自誓不言,𠈁胄 遂白其事。禮即入宮,泣告太后以時事可憂之狀,且 曰:「留丞相已去,所恃者趙知院耳。今欲定大計,而無 太皇太后之命,亦將去矣。」太后驚曰:「知院,同姓也,事 體與他人異。」禮曰:「知院未去,恃有太后耳。今有請不 許,計無所出,亦惟有去而已。知院去,天下將若何?」太 後悟,遂命禮傳旨𠈁胄,以諭汝愚,約明日太后垂簾 上其事。又明日,嘉王入行禫祭,汝愚即簾前進呈御 批,太后遂命王即皇帝位。尋除禮入內內侍省都知, 又差兼重華慈福宮承受,充提舉皇城司,遷中侍大 夫。禮不以功自居,乞致仕,不許;乞免推恩,又不許。南 渡後,內侍可稱者,惟邵成章與禮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