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第047卷

明倫彙編 家範典 第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十七卷
明倫彙編 家範典 第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

 第四十七卷目錄

 嫡庶部藝文

  言事疏          漢匡衡

  立定陶王昕為太子論     荀悅

  繼立            黃憲

  嫡庶            前人

  奪嫡            前人

  上孫權魯王霸與太子和齊衡疏

               吳顧譚

  孫權論          晉孫盛

  夫人不答妾拜議       摰虞

  甲乙問議          荀顗

  上封事         北魏李彪

  承襲立嫡議       北齊刁柔

  隋高祖五男傳論      唐魏徵

  殷人立弟辯       元金履祥

  嫡子眾子為庶母服議    明原子

  庶子為其母服議       前人

 嫡庶部紀事一

家範典第四十七卷

嫡庶部藝文

編輯

《言事疏》
漢·匡衡

編輯

臣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 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而明人倫也;本乎冠婚,正基 兆而防未然也。福之興,莫不本乎室家;之道衰,莫不 始乎梱內。故聖王必慎妃後之際,別適長之位。」禮之 於內也,卑不隃,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 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 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其禮文而 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聖人 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 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姦,因時而動, 以亂國家。故聖人慎防其端,禁於未然,不以私恩害 公義。陛下聖德純備,莫不修正,則天下無為而治。《詩》 云:「於以四方,克定厥家。」《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立定陶王昕為太子論》
荀悅

編輯

聖人立制,必有所定,所以防忿爭,一統序也。《春秋》之 義,立嫡以長,立子以貴,是以言嫡無二也,貴有常也。 以弟及兄,則貴有常矣。兄弟之子非一也,不可以為 典,雖立其長,猶非正也。且兄弟近而親,所以繼父也; 兄弟子疏而卑,所以承亡也。俱非正統,捨親取疏,廢 父立子,非順也。以弟繼父,近於義矣。《春秋傳》曰:「太子 亡則立母,弟無則立長。立均以順義,均則卜之道也。」

《繼立》
黃憲

編輯

徵君入見魏王,長揖而言曰:「魏國,天下之中原也,人 民以守之,山川以鎮之。自先王以來,國無大警,而生 民之業日饒,固鼎地也。今國凶於饑饉,民無所賴,山 崩而河震,民無所寧,其憂在王乎!」魏王曰:「寡人王室 之叔父也,社稷之安危,寡人共之。今天既敝國,寡人 之戾也。寡人雖處中土,不能修德蹈義,徼福於社稷」 之神明,以恐王室。然寡人亦惟是泣血之故,實無有 愆於群臣百姓。天不賜寡人以刑,乃饑饉我人民,崩 溢我山川,憂患我社稷,蕩搖我王室。寡人之顯戾,不 可拯也。寡人有母,結髮於先君而生寡人,先君之側 室,生寡人伯兄。先君曰:「側室之子雖長,非嫡也。」寡人 是命。先君之側室亦舍長子伯兄,而拾寡人告我先 君曰:「君無以妾之子為長,而命以國。使妾有他釁,惟 嫡子仲氏立,妾之福也。」先君曰:「立嫡之命,出吾意也。 而議未布於外內,以汝長子之故。今汝以一婦而能 禮讓且智,吾之內釁由汝熄矣。」遂議立寡人。先君之 侍臣謂寡人曰:「公子可以避矣。如不避,必有內言,是 難基也。公子其圖之。」寡人對曰:「此吾君之側室意也, 何難之為?」侍臣曰:「公子誤矣。側室之請,惡知其不以 心測君也?君若謝國於宗廟,千歲之後,彼將挾其長 子而與公子爭,則何如是挾長以為名,而爭公子以 為釁也。若讓而後受,雖有釁而附令譽焉。且公子不 聞伯夷、叔齊之事乎?孤竹君以愛易長而命立叔齊, 國人疑之,伯夷怨慕而逃遁,國人哀之。叔齊若可以 倖國者,乃遜而不與,天下稱仁焉。今公子先為叔齊 之舉,而後伯夷之心,奚不可乎?」有嬖人曰:「不然。伯夷、 叔齊皆嫡產也,故能相遜其國,而有令名於後。今舍 庶而立嫡,其能遜乎?夫公子有申生之賢,而君無獻 公之惑,側室無驪姬之讒,公子宴然而居之,至順也又奚慮哉?」侍臣曰:「不然。昔丹朱之於舜,商均之於禹, 彼皆異姓也,而猶避焉。今公子雖以嫡庶,固同姓也。 豈必皆嫡子而後為夷齊之事乎?若驪姬以讒而禍 晉國,則獻公之為也。當是時,驪姬非特亂嫡也,以弟 而侵其兄,而況驪姬之讒得濟者,獻公在也。使獻公 死而申生立,雖百驪姬,豈」能亂嫡庶之名,而致新城 之難乎?今君之側室,其子雖庶兄也,公子雖嫡弟也, 其名不完,故有後釁。公子以嫡則不可避,以弟而遜, 人孰不然?是公子有遜兄之名,而不失得國之利,且 無釁於後,名全於叔齊,而智高於申生也。寡人是以 行先君之側室,聞之而憂。告先君曰:「夫人之公子行 矣,君何不」聞妾之子不可奪也?意者君以妾之故而 遷其前言乎?不然,何公子捐國而行也?若公子罪妾, 妾將攜其子而假君子,所以賜妾與子也。妾與國孰 重?妾與宗廟孰重?妾與公子孰重?妾在而公子行,妾 安能一日求活耶?願君亟反之。非為妾也,為公子也, 為國與宗廟人民也。不然,妾雖萬死而不足贖,君之 心胡可明也?先君遂反寡人於國。寡人之母不能亮 先君之心,又不能以寡人之返國而亮側室。告先君 之心,以為中讒也,而側室死焉。先君有疾,寡人之兄 亦不食而死。先君將薨,執寡人之手而命曰:「汝母悖 戾,禍莫大焉,雖及黃泉,無相見也。」吾子勉之。寡人是 以朝夕泣血,一目玷明,固寡人「之惡也。今天之為敝 國禍,小心畏忌,無敢諱也。若王室討敝國之罪,奈辱 宗廟何?」徵君對曰:「王之是心也,足以察庶物而和諸 侯乎?雖然,今之菑害,其王室之憂也。憂在王室,則饑 饉崩溢,豈惟降於王之一國哉?臣為王道之。夫今之 諸侯,朝而不貢,無壤也,故山川之崩溢,不必懼焉;貴 而不親,無民也,故百姓之饑饉,不必咎焉。王無是職, 又何以為宗廟辱?臣故曰王室之憂也。」魏王曰:「然則 列國之壤地人民,苟有饑饉崩溢之禍,亦不足以為 諸侯憂乎?」曰:「四方有難,則王室憂;王室有難,則諸侯 憂。由此觀之,諸侯雖無職,亦安得而無憂也?惟賢王 密厥志而已。《諺》有之曰:『農勤於朝,女勤於宵。宵必顧 杼,朝必望雨』」,言得時毋怠也。王其圖之。

《嫡庶》
前人

編輯

韓王欲以倚風為夫人,莊白諫曰:「不可。夫先王因名 以定分,使尊卑貴賤無相瀆也。是故內有后妃嬪御, 以佐內政,宣陰鬱也;外有公卿大夫郎官之屬,以贊 外務,暢陽蔚也。故天子以諸侯為級,有級而後有序, 有序而後有則,和斯交焉。故天子之於後,猶諸侯之 於夫人也。聘以示禮,宴以示好,居正以示位,告廟以」 示宗,親蠶以示勤,故能為天下母。諸侯亦然。《禮》有之 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惟齊體 於君,是以光佐於內而致享於神祇也。」由此觀之,嫡 庶者,禮之經也,不可亂也。故嫡有庶而無降,庶有寵 而無隆。寵之以色,則不可踰於恩;寵之以賢,則不可 瀆於禮。夫禮,名之防也。天子以禮防兆民,諸侯以禮 防國,卿大夫以禮防家,士庶人以禮防身,皆所以防 乎名也。瀆禮則名潰,名潰則不尊,不尊則悖,悖則淫, 淫則狎侮刑罰,而為天下辱。此國家危亡之形色也。 昔桓公葵丘之會曰:「以妾為妻則伐之。」非私典也,所 以尊王禁也。今倚風處君之宮,執庶之職,賢聞諸侯, 君之明亦孚矣。倚風「美而有娠,君之寵亦孚矣。夫美 而賢,端也;執庶,恭也。君欲一朝而隆之,無乃不可乎! 執是名也,不足以為君重;而隆是名也,亦不足以為 姬重。且以玷姬之名,累姬之美,而返譽於諸侯。即臣 見韓國之日卑也,君其慎之。」王不聽,乃訪於徵君。對 曰:「臣何必言?」韓王曰:「何謂也?」曰:「臣聞莊子諫王是也, 臣故不言。」韓王曰:「然則寡人為何如也?」曰:「以王之所 為,子其晉文乎!」王悟而悔之。

《奪嫡》
前人

編輯

徵君見韓王坐而論政,乃設五喻以動王,王喜而飲 酒,倚風鼓琴於宮,學《關雎》之音。徵君聞之,叱曰:「是琴 也,始作有仁鶂之聲,繼而有䳄鷮捕物之聲,誰其鼓 之,誰其鼓之。」韓王笑曰:「此寡人之寵姬倚風也。」徵君 曰:「然則何為而琴《關雎》之詩乎?」曰:「此其所嗜也。」徵君 曰:「不可。夫《關雎》之詩,詠后妃也,亦惟后妃得而琴之。」 若倚風,雖賢妾也,妾何得而述《關雎》乎?下陵上,卑越 尊,不可謂順。臣聞倚風之好為《關雎》久矣。王以為賢, 臣竊以為憂也。夫瑟以發音,音以昭志。志伏於內,則 瑟之音平以和;志戰於外,則瑟之音激以乖。今姬也 有戰志,王之夫人其將殆乎!以姬之淑,而播釁於琴, 非祥之徵也。夫釁不可長,以寵而長「釁,是玩百姓而 瀆諸侯。且以倍盟誓,王何利焉?」王若從其所誓,則四 鄙之諸侯皆欲無禮於王,而天下之謀士去矣。昔周 之東遷也,猶依晉鄙以為固。今王室微弱,所望而依 者諸侯也。以韓之強,王將修政之不暇,而驟以一寵 隳其紀綱,則千載後王室卒不能向韓而依矣。何韓 之大國而不晉鄙也?「臣不佞,寄食於諸侯,亦視王之 此舉以為去就,弗敢阿也。」倚風聞之,歎曰:「事不立矣徵君出,有嬖人讒於倚風曰:「以夫人之賢而處卑位, 雖有懿德婉行,不能範於國,竊以為夫人惜之。今乘 君之寵幸而弗自圖,恐落華不再榮,而婕妤之怨踵 矣。徵君固賤士也,聞夫人之鼓琴而驟諫,彼將以二 姬待夫人,恥孰孔焉?夫人慾得志於宮,必去徵君而 後可。」倚風曰:「君今聽其計,為之奈何?」嬖人曰:「夫人尚 可為也。君嘗與夫人宴碧華之池,夫人是時宜窺君 之酣,而泣於前曰:『妾處幽獨,被日月之末光,得奉箕 箒之役,舉宮無間言,妾何幸有此譽也!君亦不以妾 之賤而殘其寵,欲舉妾有不次之恩,以為君重,妾實 菲薄,不敢仰手而承也。側聞徵君短妾於前,而結君 之左右,君信以為讜,是妾罪也。然以君之明,不能照 妾,而使為士者謗於道路,以傷君之明,君何以一妾 而自累也?願君賜妾以死,無使賢士曠於市朝,以為 君辱。昔二姬之死,愛君也,不可謂怨。妾欲與二姬遊 於泉下,以觀多士之集韓國也,夫人以此說君,君必 啟前之心而去之,此堅寵隆愛之計也』。」倚風曰:「然,計 其中矣。」明日,王果與倚風宴遊碧華池。倚風如嬖人 之言以愬。倚風泣,王亦泣,遂議立倚風為夫人。是歲, 徵君行。

《上孫權魯王霸與太子和齊衡疏》

編輯

吳顧譚

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 下有差,階級踰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 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 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 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 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后同席,袁盎退 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儀,陳人彘之戒, 帝既悅慎,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以安 太子而便魯王也。」

《孫權論》
晉·孫盛

編輯

《盛聞》「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權年老志衰,讒 臣在側,廢嫡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 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

《夫人不荅妾拜議》
摰虞

編輯

漢、魏故事,王公群妾見於夫人,夫人不荅拜。新禮以 為禮無不荅。更制妃夫人荅,妾拜。臣虞謹按《禮》,妾事 女君,如婦之事姑,而妾服女君期,女君不報,則敬與 婦同,而又加賤也。名位不同,本無酬荅,禮無不荅,義 不謂此。先聖殊嫡庶之別,以絕陵替之漸。峻明其防, 猶有𠎝違。宜定新法,自如其舊。

《甲乙問議》
荀顗

編輯

安豐太守程諒,先已有妻,後又娶,遂立二嫡。前妻亡,後妻子勳疑所服。中書令張華造甲、乙之問曰:「甲娶乙為妻,後又娶,景匿不說。有乙居家如二嫡,無有貴賤之差。乙亡景之子當何服?本實並列,嫡庶不殊。雖二嫡非正,此失在先人,人子何得專制折其親也?若為庶母,服,又不成為庶,進退不知所從。」 太傅鄭沖議曰:「甲失禮於家,二嫡並在,誠非人子所得正。則乙、景之子,並當三年,禮疑從重。」 車騎賈充、侍中少傅任愷議,略與鄭同。太尉荀顗議曰:

《春秋》「並後匹嫡」,古之明典也。今不可以犯禮,並立二 妻,不別尊卑,而遂其失也。故當斷之以禮:「先至為嫡, 後至為庶」,景子宜以嫡母服乙,乙子宜以庶母事景。 昔屈建去芰,古人以為違禮而得禮,景子非為抑其 親,斯自奉禮先後,貴賤順敘之義也。

《上封事》
北魏·李彪

編輯

《易》稱「主器者,莫若長子。」《傳》曰:「太子奉冢嫡之粢盛。」然 則祭無主則宗廟無所饗,冢嫡廢則神器無所傳。聖 賢知其如此,故垂誥以為長世之法。昔姬王得斯道 也,故恢崇儒術,以訓世嫡。世嫡於是乎習成懿德,用 大協於𥟖蒸。是以世統黎元,載祀八百。逮嬴氏之君 於秦也,弗以義方教厥冢子,冢子於是習成兇德,肆 虐以臨黔首。是以享年不永,二世而亡。亡之與興,道 在於師傅。故《禮》云:「冢子生,因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 齊肅端冕,見於南郊。」明冢嫡之重,見乎天也。過闕則 下,過廟則趨,明孝敬之道也。然古之太子,自為赤子, 而教固以行矣。此則遠世之鏡也。高宗文成皇帝慨 少時師不勤教,嘗謂群臣曰:「朕始學之日,年尚幼沖, 情未能專,既臨萬幾,不遑溫習。今而思之,豈非惟予 之咎,抑師傅之不勤?尚書李訢免冠而謝,此則近日 之可鑒也。伏惟太皇太后翼贊高宗,訓成顯祖,使巍 巍之功,邈乎前王。陛下幼蒙鞠誨,聖敬日躋,及儲宮 誕育,復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今誠宜準古立 師傅以詔導太子,詔導正則太子正,太子正則皇家 慶,皇家慶則人事幸甚矣。

《承襲立嫡議》
北齊·刁柔

編輯

柔除中書舍人,時議者以為「立五等爵邑,承襲者無嫡子立嫡孫,無嫡孫立嫡子弟,無嫡子弟立嫡子孫弟。」 柔以為「無嫡孫立嫡曾孫,不應立嫡子弟。」

議曰

柔案《禮》,立嫡以長,故謂長子為嫡子。嫡子死,以嫡子 之子為嫡孫死,則曾元亦然。然則嫡子之名,本為傳 重,故《喪服》曰:「庶子不為長子三年,不繼祖與禰也。」《禮 記公儀》:「仲子之喪,《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仲子舍 其孫而立其弟,何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猶行古人 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發,微子舍其 孫盾而立弟衍,仲子亦猶行古之道。」鄭註曰:「仲子為 親者諱耳。」立子非也。文王之立,武王權也。微子嫡子 死,立其弟衍,殷禮也。子游問諸孔子,孔子曰:「不立孫。」 注曰:「據《周禮》。」然則商以嫡子死,立嫡子之母弟;周以 嫡子死,立嫡子之子為嫡孫。故《春秋公羊》之義,「嫡子 有孫而死,質家親親,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孫。」《喪服》 云:「為父後者,出母無服。」《小記》云:「祖父卒而後,為祖母 後者三年。」為出母無服者,喪者不祭故也。為祖母三 年者,大宗傳重故也。今議以嫡子孫死,而立嫡子母 弟,嫡子母弟者則為父後矣。嫡子母弟,本非承嫡,以 無嫡故得為父後,則嫡孫之弟,理亦應得為父後。則 是父卒然後為祖後者服斬。既得為祖服斬,而不得 為傳重者,未之聞也。若用商家親親之義,本不應嫡 子死而立嫡子孫,若從周家尊尊之文,豈宜舍其孫 而立其弟?或文或質,愚用惑焉。《小記》復云:「嫡婦不為 舅後者,則姑為之小功。」註云:謂夫有廢疾他故,若死 無子,不受重者,小功庶婦之服。凡父母於子,舅姑於 婦,將不傳重於嫡,及將所傳重者,非嫡服之,皆如眾 子庶婦也。言「死無子」者,謂絕世無子,非謂無嫡子。如 其有子,焉得雲無後?夫雖廢疾無子,婦猶以嫡為名, 嫡名既在,而欲廢其子者,其如禮何?禮有損益,代相 沿革,必謂宗嫡可得而變者,則為後服斬,亦宜有因 而改。

《隋高祖五男傳論》
魏·徵

編輯

史臣曰:高祖之子五人,莫有終其天命,異哉!房陵資 於骨肉之親,篤以君臣之義,經綸締構,契闊夷險,撫 軍監國,凡二十年,雖三善未稱,而視膳無闕。恩寵既 變,讒言間之,顧復之慈,頓隔於人理;父子之道,遂滅 於天性。隋室將亡之效,眾庶皆知之矣。《慎子》有言曰: 「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積兔於市,過者不顧。」豈其無欲 哉?分定故也。房陵分定久矣,高祖一朝易之,開逆亂 之源,長覬覦之望。又維城肇建,崇其威重,恃寵而驕, 厚自封植。進之既踰制,退之不以道,俊以憂卒,實此 之由。俄屬天步方艱,讒人已勝,尺布斗粟,莫肯相容。 秀窺岷蜀之阻,諒起晉陽之甲,成茲亂常之舋,蓋亦 有以動之也。《棠棣》之詩徒賦,有鼻之封,無期或幽囚 於囹圄,或顛殞於鴆毒,本根既絕,枝葉畢剪,十有餘 年,宗社淪陷。自古廢嫡立庶,覆族傾宗者多矣。考其 亂亡之禍,未有若隋之酷。《詩》曰:「殷鑒不遠,在夏後之 世。」後之有國有家者,可不深戒哉!

《殷人立弟辯》
金·履祥

編輯

《太紀論》曰:「太史公記湯崩,太丁蚤死,外丙立二年,仲 壬立四年,相繼而崩,然後伊尹立太甲,非其實也。何 以知其非實耶?二帝官天下,定於與賢;三王家天下, 定於立嫡。立嫡者,敬宗也;敬宗者,尊祖也;尊祖者,所 以親親也。兄死弟及,非所以為敬宗尊祖。且本支亂 而爭奪起矣,豈親親之道哉?且成湯、伊尹以元聖之」 德,戮力創業,乃舍嫡孫而立諸子,亂倫壞制,開後嗣 爭奪之端乎?公儀仲子舍孫而立子言偃問曰:「禮歟?」 孔子曰:「否,立孫。」夫孔子,殷人也,宜知其先王之故矣, 而不以立弟為是,此以義理知其非者一也。夫賢君 必能遵先王之道,不賢者反之。以殷世考之,自三宗 及祖乙、祖甲皆立子,其立弟者沃丁耳,必有所不得 已也。豈有諸聖賢之君,皆不遵先王之制,而沃丁、小 甲諸中材之君反能之耶?此以人情知其非者二也。 商自沃丁始立弟,《太史公陽甲之紀》曰:「自仲丁以來, 廢嫡而更立諸弟子,諸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 以其世考之,自沃丁至陽甲,立弟者九世,則仲丁之 名誤也。沃丁既以廢嫡立諸弟子生亂為罪,則成湯 未嘗立外丙仲壬明矣。不然,是成湯首為亂制,又可 罪沃丁乎?此以事實知其非者三也。唐李淳風通於 小數,猶能逆知帝王世數,以邵康節極數知來,其作 《皇極經世,史》亦無外丙仲壬名世。此以曆數知其非 者四也。經所傳者義也;史所載者事也。事有可疑,則 棄事而取義可也。義有可疑,則假事以證義可也。若 取事而無義,則雖無經史可也。

《嫡子眾子為庶母服議》
明·原子

編輯

或問:《大明令》與《集禮》皆曰「為庶母緦。」獨《孝慈錄》則曰: 「嫡子眾子與其妻為夫之庶母,各杖期。」夫三書皆時, 王制也。其言輕重不相侔,使今人有妾母之喪服,將 焉適從耶?原子曰:士為妾母緦,古禮也。古者大夫以 上為庶母無服,庶人無妾,故無其制。今庶人既得立 妾,則其服必同於士。然《孝慈錄》載諸杖期之條,何也? 「以父妾母之名也。妾為夫之嫡子,為祖後者齊衰三年,為眾子期,而子乃報之,緦不已為薄乎!且庶母之 子,為己之昆弟,則相為服期。今也於其母則緦,於其 子則期,子母之間,輕重頓殊,求之禮情,深非至理。故 子之服妾母,當以《孝慈錄》為準。」曰:「然則服緦之制可 廢乎?」曰:「何可廢也?眾子為妾母杖期」,不以父存沒得 為之服也。若長子為父後,為宗廟主,夫喪則不祭,乃 以父妾之賤而廢尊者之祭,可乎?《禮》,為父後者為出 母無服,為不祭故也。母子至親,尚不敢以私廢祭,況 父妾乎?則長子為父後者,決無服妾母杖期之理也。 夫庶子為父後,猶為其生母緦?以此明之,則嫡子之 不為妾母期可知也。「若父在服之可也,謂己未代父 祭也。」「然則為父後者服之何如?」曰:「『《禮》,君子子為庶母, 慈己者小功』。鄭元曰:『此大夫公子嫡妻之子也。言君 子子,則父在也。父在,故以慈己加小功。父卒則緦。今 長子為父後,獨不可以此禮相準乎?是故父在與眾 子同服期,父沒則緦,此禮義之至中者也。亦於時王 之制』」,得相發明矣。

《庶子為其母服議》
前人

編輯

或問:《大明令》載妾子為其母期。註云:「謂嫡母在室者。」 夫嫡母在,降而服期。但不知嫡母所厭,在父存時耶? 抑在父沒之後?原子曰:「婦人雖貴,無厭降之義。」此小 註之誤也。若《集禮》所載之條,則無此註。夫妾子服母, 據其父存亡為制耳,不得繫於嫡母也。《記》曰:「公子為 其母練冠,麻衣縓緣,既葬除之。」註曰:「公子厭於父也。」 為母不得伸,權制此服,不奪其恩也。又曰:「庶子在父 之室,為其母不禫。」註曰:「父在,厭也。」此庶子之厭於父, 載諸經傳可考也,未見有為嫡母所厭之文也。《禮》:大 夫之妾子,父在為其母大功,士則期。鄭元曰:「父卒皆 得伸。」此亦據父而言也。父卒則伸,可見父沒之後,雖 有嫡母,亦得三年也。夫父至尊也,故「可以厭子。父所 不服,子不敢服;父所不降,子不敢降。」則妾子之為母 期,蓋據父在言也。父沒則三年矣。子之不厭於嫡母, 何也?婦人無專制之義也。嫁則從夫,夫死從子,又何 厭之有?夫孫為祖母後者,祖父卒則服三年,不得以 其皇姑在而為祖母期也。為長子斬者,父沒則斬,不 得以母在而不斬也。「夫以母姑之尊,尚不能厭於子 婦,而況嫡之於妾乎?」曰:「然則宋儒註『《王子有母喪》』章, 謂厭於嫡母,其說非歟?」曰:「此宋儒之謬說也。夫王子, 諸侯之妾子也。諸侯於妾無服,父所不服,子亦不敢 服,其傅為請,則其父在可知也。父在已厭於父矣,而 何必母?」曰:「《禮》,妾服嫡期,而嫡於妾無服,謂嫡有常尊 也。若是,則嫡庶之分,不鄰於無別乎?」曰:「非是之謂也。 夫妾之服嫡,從夫也。嫡若報之則重,降之則近於嫌 也,故不服。不得以不服之故,而遂行厭降之制也。且 有嫡妾之名,其分未嘗不正,又何為其無別也?待妾 之禮,降殺於嫡,自其夫施之可也。豈有母子天性之 愛,而孝子忍於以妾視其親哉?」曰:「嫡母在,既為其母 三年矣,其喪次如之何?」曰:「《禮》,自命士以上,父子異宮。 妾子有母之喪,自居其室而遂之可也。若同室,則不 敢當中,避正嫡也。」

嫡庶部紀事一

編輯

《史記殷本紀》:「帝陽甲之時,殷衰。自中丁以來,廢適而 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 莫朝。」

《呂氏春秋當務篇》:紂之同母三人,其長曰微子啟,其 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紂也,甚少矣。紂母之 生微子啟與中衍也,尚為妾,已而為妻而生紂。紂之 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啟以為太子,太史據法而爭之 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紂故為後。

《史記周本紀》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 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褒姒, 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後,以伯服 為太子。」

《國語》:魯武公以括與戲見王,王立,戲樊仲山甫諫曰: 「不可立也,不順必犯,犯王命必誅,故出令不可不順 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順,民將棄上。夫下事 上,少事長,所以為順也。今天子立諸侯而建其少,是 教逆也。若魯從之,而諸侯傚之,王命將有所壅。若不 從而誅之,是自誅王命也。是事也,誅亦失,不誅亦失。 天子。其圖之!」王卒立之。魯侯歸而卒。及魯人殺懿公 而立伯御。三十二年,宣王代魯立孝公,諸侯從是而 不睦。

《左傳》: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 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又娶於陳,曰厲媯,生孝伯,早 死。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 之子也,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石碏諫曰:「臣 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 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 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 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 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 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其子厚與州吁游, 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衛州吁弒桓公而立 周公,欲弒莊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與王殺周 公黑肩,王子克奔燕。初,子儀有寵於桓王,桓王屬諸 周公。辛伯諫曰:「並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周公 弗從,故及。

晉獻公娶於賈,無子。烝於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 申生。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 吾。晉代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歸,生奚齊,其娣生卓 子。驪姬嬖,欲立其子,賂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使言 於公曰:「曲沃,君之宗也;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 無主。宗邑無主,則民不威;疆埸無主,則啟戎心。戎之 生心,民慢其政,國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 夷吾主蒲與屈,則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使俱, 曰:『狄之廣莫,於晉為都,晉之啟土,不亦宜乎』?」晉侯說 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 皆鄙,惟二姬之子在絳。二五卒與驪姬譖群公子而 立奚齊,晉人謂之「二五耦。」

初,驪姬之亂,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無公族。及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 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晉於是有公族、餘子、公 行。趙盾請以括為公族,曰:「君姬氏之愛子也。微君姬 氏,則臣狄人也。」公許之。冬,趙盾為旄車之族,使屏季 以其故族為公族大夫。

狄人歸季隗於晉而請其二子。文公妻趙衰,生原同、 屏括、樓嬰。趙姬請逆盾與其母,子餘辭。姬曰:「得寵而 忘舊,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請,許之。來以盾為才,固請 於公,以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為內子而 己下之。

莒紀公生太子僕,又生季佗。愛季佗而黜僕,且多行 無禮於國,僕因國人以弒紀公。

季武子無適,子公彌長而愛,悼子欲立之,訪於申豐 曰:「彌與紇,吾皆愛之,欲擇才焉而立之。」申豐趨退,歸 盡室將行。他日又訪焉。對曰:「其然。」將具敝車而行。乃 止。訪於臧紇,臧紇曰:「飲我酒,吾為子立之。」季氏飲大 夫酒,臧紇為客。既獻,臧孫命北面重席,新樽潔之,召 悼子降逆之,大夫皆起。及旅而召公鉏,使與之齒,季 孫失色。季氏以公鉏為馬正,慍而不出。閔子馬見之, 曰:「子無然。禍福無門,惟人所召。為人子者,患不孝,不 患無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 也;姦回不軌,禍倍下民可也。」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 居官次。季孫喜,使飲己酒,而以具往,盡舍旃。故公鉏 氏富,又出為公左宰。孟孫惡臧孫,季孫愛之。孟氏之 御騶豐點好羯也,曰:「從余言,必為孟孫。」再三雲,羯從 之。孟莊子疾,豐點謂公鉏:「苟立羯,請讎臧氏。」公鉏謂 季孫曰:「孺子秩,固其所也。若羯立,則季氏信有力於 臧氏矣。」弗應。己卯,孟孫卒。公鉏奉羯立於戶側。季孫 至,入哭而出,曰:「秩焉在?」公鉏曰:「羯在此矣。」季孫曰:「孺 子長。」公鉏曰:「何長之有?惟其才也,且夫子之命也。」遂 立羯。秩奔邾。臧孫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孫之 惡子也,而哀如是。季孫若死,其若之何?」臧孫曰:「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 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孟孫死,吾亡無日矣。」 孟氏閉門告於季孫曰:「臧氏將為亂,不使我葬。」季孫 不信。臧孫聞之戒。冬十月,孟氏將辟藉,除於臧氏。臧 孫使正夫助之,除於東門,甲從己而視之。孟氏又告 季孫。季孫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奔邾。初,臧宣叔取於鑄生賈,及為而死,繼室以其姪, 穆姜之姨子也,生紇,長於公宮,姜氏愛之,故立之臧 賈,臧為出在鑄。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賈,且致大蔡焉。 曰:「紇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弔?紇之罪不及不祀。子 以大蔡納,請其可。」賈曰:「是家之禍也,非子之過也。」賈 聞命矣,再拜受龜,使為以納請,遂自為也。臧孫如防, 使來告曰:「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請。苟守先 祀,無廢二勳,敢不辟邑?」乃立臧為臧紇致防而奔齊。 襄公三十一年,立敬歸之娣,齊歸之子公子裯。穆叔 不欲,曰:「大子死,有母弟則立之,無則立長。年均擇賢, 義均則卜,古之道也。非適嗣,何必娣之子?且是人也, 居喪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謂不度。不度之人,鮮 不為患。若果立之,必為季氏憂。」武子不聽,卒立之。比 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於是昭公十九年矣,猶有 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終也。

魯叔孫穆子初避僑如之難奔齊,及庚宗,遇婦人,私 為食而宿焉。適齊,娶國氏,生孟丙。仲壬後,庚宗婦以 私子來見,名曰牛,使為豎。豎牛以計令穆子殺孟丙, 逐仲壬。穆子疾急,命召仲壬,許而不召,因絕穆子之食而卒。牛立昭子而相之。昭子即位,朝其家眾曰:「豎 牛殺適立庶,罪莫大焉,必速殺之。」豎牛奔齊。孟仲之 子殺諸塞關之外。仲尼曰:「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 也。周任有言曰:『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詩》云:『有 覺德行,四國順之』』。」

初,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於 群望而祈曰:「請神擇於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 見於群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 與巴姬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 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子干、子晢皆遠之,平王弱,抱而 入,再拜,皆厭、紐、《鬥韋》、龜屬,成然焉。且曰:「棄禮違命,楚 其危哉!」

楚平王卒,令尹子常欲立子西,曰:「太子壬弱,其母非 適也。王子建實聘之。子西長而好善,立長則順,建善 則治。王順國治,可不務乎?」子西怒曰:「是亂國而惡君 王也。國有外援,不可瀆也。王有適嗣,不可亂也。敗親 速讎,亂嗣不祥。我受其名,賂我以天下,吾滋不從也。 楚國何為?」必殺令尹。令尹懼,乃立昭王。

公子荊之母嬖,將以為夫人,使宗人釁夏獻其禮。對 曰:「無之。」公怒曰:「汝為宗正,立夫人,國之大禮也,何故 無之?」對曰:「周公及武公娶於薛,孝、惠娶於商,自桓以 下娶於齊,此禮也則有;若以妾為夫人,則固無其禮 也。」公卒立之,而以荊為太子。國人始惡之。

季孫有疾,命正常曰:「無死南孺子之子。男也,則以告 而立之。女也,則肥也可。」季孫卒,康子即位。既葬,康子 在朝。南氏生男,正常載以如朝,告曰:「夫子有遺言,命 其圉臣曰:『南氏生男,則以告於君與大夫而立之』。今 生矣,男也,敢告。」遂奔衛。康子請退,公使共劉視之,則 或殺之矣,乃討之。召正常,正常不反。

齊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諸子鬻姒之子荼、嬖。諸大夫 恐其為太子也,言於公曰:「君之齒長矣,未有太子,若 之何?」公曰:「二三子間於憂虞則有疾,疢亦姑謀樂,何 憂於無君?」公疾,使國惠子、高昭子立荼、寘群公子於 萊。秋,齊景公卒,公子嘉、公子駒、公子黔奔衛,公子鉏、 公子陽生來奔。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與埋。三軍 之事乎?不與謀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晏子》,淳于人,納女於景公,生孺子荼,景公愛之。諸臣 謀欲廢公子陽生而立荼。公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 夫以賤匹貴,國之害也;置大立少,亂之本也。夫陽生 而長,國人戴之,君其勿易。夫服位有等,故賤不陵貴; 立子有禮,故孽不亂宗。願君教荼以禮而勿陷於邪, 導之以義,而勿湛於利,長、少行其道,宗、孽得其倫。夫 陽生敢毋使荼饜粱肉之味,玩金石之聲,而有患乎? 廢長立少,不可以教下;尊孽卑宗,不可以利所愛。長 少無等,宗孽無別,是設賊樹奸之本也。君其圖之。」古 之明君非不知繁樂也,以為樂淫則哀;非不知立愛 也,以為義失則憂。是故制樂以節,立子以道。若夫恃 讒諛以事君者,不足以責信。今君用「讒人之謀,聽亂 夫之言也。廢長立少,臣恐後人之有因君之過以資 其邪。廢少而立長,以成其利者。君其圖之。」公不聽。景 公沒田氏,殺君荼,立陽生,殺陽生,立簡公,殺簡公而 取齊國。

《說苑》:楚恭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 多亂。夫一兔走於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萬人不復 走。分未定,則一兔走,使萬人擾;分已定,則雖貪夫知 止。今楚多寵子,而嫡位無主,亂自是生矣。夫世太子 者,國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國既無基,又使百姓失 望,絕其本矣。本絕則撓亂,猶兔走也。」恭王聞之,立康 王為太子。其後猶有令尹圍、公子棄疾之亂也。 《禮記·檀弓》:「公儀仲子之喪,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孫而 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趨而就子服伯 子於門右,曰:『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 子亦猶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 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也;夫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子游問諸孔子,孔子曰:「否,立孫。」

司寇惠子之喪,子游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辭曰:「子 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為之服,敢辭。」子游曰:「禮也。」文 子退反哭,子游趨而就諸臣之位。文子又辭曰:「子辱 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敢辭。」子游 曰:「固以請。」文子退,扶適子南面而立曰:「子辱與彌牟 之弟游,又辱為之服,又辱臨其喪,虎也敢不復位。」子 游趨而就客位。

石駘仲卒,無適子,有庶人六人。卜所以為後者,曰:「沐 浴佩玉則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執 親之喪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衛 人以龜為有知也。

《新序》:延陵季子者,吳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長 曰遏,次曰餘祭,次曰夷昧,次曰札。札即季子,最小而 賢,兄弟皆愛之。既除喪,將立季子。季子辭曰:「曹宣公 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

遂不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節矣。君義嗣也,誰
考證
敢干君?有國非吾節也。札雖不才,願附子臧,以無失』」

節,固立之。棄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作而與 季子,季子必不受。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 致諸侯乎?」季子皆曰:「諾。」故諸其為君者,皆輕死為勇, 飲食必祝,曰:「天若有吳國,必疾,有禍於身。」故遏也。死 餘祭立。餘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國宜之,季子也。季 子使而未還。僚者,長子之庶兄也,自立為吳王。季子 使而還,至則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號曰闔閭。不 悅,曰:「先君之所為不與子而與弟者,凡為季子也,將 從先君之命,則國宜之。季子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而 與子,我宜當立者也,僚惡得為君?」於是使專諸刺僚, 而致國乎季子。季子曰:「爾殺我君,吾受爾國,是吾與 爾為亂也。爾殺我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 身無已也。去而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故號曰「延陵 季子。」君子以其不受國為義,以其不殺為仁,是以《春 秋》賢季子而尊貴之也。

《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見簡子,簡子遍召諸子相之。 子卿曰:「『無為將軍者』。簡子曰:『趙氏其滅乎』?子卿曰:『吾 嘗見一子於路,殆君之子也』。」簡子召子毋卹,毋卹至, 則子卿起曰:「『此真將軍矣』。簡子曰:『此其母賤,翟婢也, 奚道貴哉』?」子卿曰:「天所授,雖賤必貴。」自是之後,簡子 盡召諸子與語,毋卹最賢,簡子乃告諸子曰:「吾藏寶 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 毋卹還曰:「已得符矣。」簡子曰:「奏之。」毋卹曰:「從常山上 臨代,代可取也。」簡子於是知毋卹果賢,乃廢太子伯 魯,而以毋卹為太子。

太史公贊:吾聞馮王孫曰:「趙王遷,其母倡也。」嬖於悼 襄王,悼襄王廢適子嘉而立遷,遷素無行,信讒,故誅 其良將。李牧用郭開,豈不繆哉!秦既擄遷,趙之亡,大 夫共立嘉為王。王代六歲,秦進兵破嘉,遂滅趙以為 郡。

《孟嘗君傳》:「田嬰,齊宣王庶弟也。有子四十餘人。其賤 妾有子曰文。嬰使主家待賓客,賓客日進,名聲聞於 諸侯。諸侯皆使人請薛公田嬰以文為太子,嬰許之。 嬰卒諡為靜郭君。而文果代立於薛,是為孟嘗君。」 《李斯傳》:「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 抵琅邪。丞相斯、中車府令趙高兼行符璽令事,皆從 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 上郡蒙恬為將。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餘子莫從。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 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 使者。始皇崩,書及璽皆在趙高所,獨子胡亥、丞相李 斯、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餘群臣皆莫知 也。李斯以為上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 轀輬車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輒從轀輬車中, 可諸奏。趙高因留所賜扶蘇璽書,而謂公子胡亥曰: 「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長子至,即立為 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吾聞 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 趙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權存亡,在子與高及丞相 耳。願子圖之。且夫臣人與見臣於人,制人與見制於 人,豈可同日道哉?」胡亥曰:「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 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謭彊,因人之功, 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 食。高請」謀之丞相斯。斯曰:「吾聞晉易太子,三世不安; 齊桓兄弟爭位,身死而戮;紂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 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哉! 安足為謀!」高曰:「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 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斯乃聽高。高 報胡亥,於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 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天下,禱祠名 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 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耗,無尺寸 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 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 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 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 奉書賜扶蘇於上郡。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 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 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即 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 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 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繫於陽周。使 者還報,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陽,發喪。太子立為二世 皇帝。

《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杜門不出。歲餘,上欲廢太子, 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 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用計筴。」 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 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 「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呂澤、《彊要》曰: 「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 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 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 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 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 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於是呂后令呂澤 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 所。漢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將往擊之。四人 相謂曰:「凡來者將以存太子。太子將兵,事危矣。」乃說 建成侯曰:「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 從此受禍矣。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 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將狼也。皆不肯 為盡力,其無功必矣。臣聞母愛者子抱,今戚夫人日 夜侍御,趙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終不使不肖子居 愛子之上,明乎必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請呂后 承間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今諸將皆 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莫肯 為用。且使布聞之,則鼓行而西耳。上雖病,彊載輜車, 臥而護之,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苦,為妻子自彊。」於 是呂澤立夜見呂后,呂后承間為上泣涕而言,如四 人意。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於是上 自將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彊起, 至曲郵,見上曰:「臣宜從。病甚,楚人剽疾,願上無與楚 人爭鋒。」因說上曰:「令太子為將軍,監關中兵。」上曰:「子 房雖病,彊臥而傅太子。」是時叔孫通為太傅,留侯行 少傅事。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 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 今,以死爭太子。上詳許之,猶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 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 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 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 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四人皆曰:「陛下 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 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 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 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 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 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 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 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 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周昌傳》:昌,沛人也,封汾陰侯。昌為人彊力,敢直言,嘗 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 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 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 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 止,而周昌廷爭之彊。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 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耳於東廂 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袁盎傳》:「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嘗同席 坐。及坐,郎署長布席,袁盎引卻慎夫人坐。慎夫人怒, 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 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後,慎夫人乃妾,妾主豈 可與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 夫人,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於是上乃說」, 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後漢書公沙穆傳》:「穆遷繒相時繒侯劉敞,東海恭王 之後也。所為多不法,廢嫡立庶,傲很放恣。穆到官,謁 曰:『臣始除之日,京師咸謂臣曰:『繒有惡侯以弔小相, 明侯何因得此?醜聲之甚也!幸承先人之支體,傳茅 土之重,不戰戰兢兢而違越法度,故朝廷使臣為輔。 願改往修來,自求多福』。乃上沒敞所侵官民田地,廢 其庶子,還立嫡嗣』。」

《王符傳》:「符字節信,安定臨涇人也。安定俗鄙庶孽,而 符無外家,為鄉人所賤。」

《袁紹傳》:董卓議欲廢立,謂紹曰:「天下之主,宜得賢明, 每念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當立之。」紹曰:「今上 富於春秋,未有不善宣於天下。若公違禮任情,廢嫡 立庶,恐眾議未定。」卓按劍叱紹曰:「『豎子敢然!天下之 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紹詭對曰:『此國之 大事,請出與太傅議之』。卓復言劉氏種不足復遺。紹」 勃然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橫刀長揖,徑出而奔冀 州。

紹自軍敗發病,薨未及定嗣。逢紀、審配宿以驕侈,為 譚所病。辛評、郭圖皆比於譚,而與配、紀有隙,眾以譚 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害,遂矯紹遺命,奉 尚為嗣。譚自稱車騎將軍。郭圖、辛評謂譚曰:「使先公 出將軍為兄後者,皆是審配之所構也。」譚然之,遂引

兵攻尚,戰於外門。譚敗,乃引兵還南皮,別駕王修率
考證
吏自青州往救譚。譚還,欲更攻尚,修譬之不從。劉表

以書諫,譚又與《尚書》諫之,並不從。曹操因此進攻,破 之。

《劉表傳》:「初平元年,表為荊州刺史。十三年,曹操自將 征表,未至八月,表疽發背卒。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 餘積,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類於己,甚愛之。後為琮 娶其後妻蔡氏之姪,蔡氏遂愛琮而惡琦,毀譽之言, 日聞於表。表寵耽後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 甥張允並得幸於表,又睦於琮,而琦不自寧。嘗與琅」 邪人諸葛亮謀自安之術,亮初不對。後乃共升高樓, 因令去梯,謂亮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 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 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表將江夏太守 黃祖為孫權所殺,琦遂求代其任。及表病甚,琦歸省 疾。素慈孝,允等恐其見表而父子相感,更有託後之 意,乃謂琦曰:「將軍命君撫臨江夏,其任至重,今釋眾 擅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重增其疾,非孝敬之道也。」 遂遏於戶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之。眾聞而傷焉, 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 作難。會曹操軍至新野,琦走江南,蒯越韓嵩及東曹 掾傅巽等說琮歸降。及曹操軍到襄陽,琮舉州請降。 《三國志毛玠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玠密 諫曰:『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 所宜聞』。後群僚會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謂 『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孫霸傳》:「霸字子威,和同母弟也。和為太子,霸為魯王, 寵愛崇特,與和無殊。頃之,和、霸不穆之聲,聞於權耳。 權禁斷往來,假以精學。督軍使者羊」請幫助識別此字。上疏曰:「臣聞 古之有天下者,皆先顯別適庶,封建子弟,所以尊重 祖宗,為國藩表也。二宮拜授,海內稱宜,斯乃大吳興 隆之基。頃聞二宮並絕賓客,遠近悚然,大小失望。竊 從下風,聽採眾論,咸謂二宮智遠英茂。自正名建號, 於今三年,德行內著,美稱外昭,西北二隅,久所服聞, 謂陛下當副順遐邇,所以歸德,勤命二宮,賓延四遠, 使異國聞聲,思為臣妾。今既未垂意於此,而發明詔, 省奪備衛,抑絕賓使,四方禮敬,不復得通。雖實陛下 敦尚古義,欲令二宮專志於學,不復顧慮觀聽小宜, 期於溫故博物而已,然非臣下傾企喁喁之至願也。 或謂二宮不遵典式,此臣所以寢息不寧。就如所嫌, 猶宜補察,密加斟酌,不使遠近得容異言。臣懼積疑 成謗,久將宣流。而西、北二隅,去國不遠,異同之語,易 以聞達,聞達之日,聲論當興。將謂二宮有不順之愆, 不審陛下何以解之?若無以解異國,則亦無以釋境 內。境內守疑,異國興謗,非所以育巍巍,鎮社稷也。願 陛下早發優詔,使二宮周旋,禮命如初,則天清地晏, 萬國幸甚矣。」時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陰共附霸,圖 危太子。譖毀既行,太子以敗,霸亦賜死,流竺屍於江。 兄穆以數諫戒竺,得免大辟,猶徙南州。霸賜死後,又 誅寄、安、奇等,咸以黨霸構和故也。

《陳武傳》:武子脩,脩弟表,字文奧,武庶子也,少知名。兄 脩亡後,表母不肯事脩母。表謂其母曰:「兄不幸早亡, 表統家事,當奉嫡母。母若能為表屈情承順嫡母者, 是至願也。若母不能,直當出別居耳。」表於大義,公正 如此。由是二母感悟雍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